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范文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中医脉诊基础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

篇1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是运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的一门新型学科。不同于西医的实验室医学,中医历来重视临床实践,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往往强调“读经典,做临床”。毫无疑问,中医的优势就是在独特的中医理论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所以,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比较强调后期临床教学,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临床教学阶段,但对基础阶段的实验教学相对比较忽视。从相关的中医基础学科实际教学来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往往被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或认为实验教学可有可无[1]。

 

但是实验教学作为现代教育中广泛运用并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科研性等特点,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能适应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借助科学的思维模式,在中医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通过设立中医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2种教学模式比较

 

目前,中医学基础实验的教学主要有2种模式,一是依附于不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二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专设中医基础实验课程[2],两者比较,各有所长。

 

1.1 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中

 

依附于理论教学中者,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如中医诊断学中,在脉诊理论学习之后,及时开设脉诊实验课,运用脉象模拟手,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反复训练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学会脉诊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就能强化“脉诊”指感的训练,很快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象的诊脉技术;又如在中药学教学中,在学习了延胡索功效主治之后,及时加入延胡索活血止痛作用的实验观察,从而强化理论教学效果;再如方剂学教学中,学习解表药之后,通过实验研究观察麻黄及麻桂相须配伍之后的发汗作用,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加深理解。因此,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中,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动手实验,不但巩固课堂效果,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但不足之处是,因为知识结构有限,所以实验内容也较为局限,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也趋向于单一,实验过程也是按照实验指导所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致使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训练的地位,还是难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1.2 独立于理论教学内容外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将各项中医学基础实验从原有的理论课程中剥离,合并重组成新的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打破各学科之间界限,把整个实验课程连贯起来,从而实现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

 

但是囿于课时安排所限,很难保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授课内容上的完全同步,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2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因其能够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而被广泛重视,成为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新举施。首都医科大学众多中医学基础课均已独立设实验课程,但因为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尚在寻找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2.1 理论与实验教学分而不离、相辅相成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等,如果实验课程独立,那么从教学进度安排上应该是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之后;但是从教学实际效果考虑,某些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却并不适宜脱离实验课程或实践。比如中医四诊的基本技能训练,就是理论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所以,即便是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也不能完全脱离于理论教学,这就需要在安排教学进度时注意理论与实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联系。

 

2.2 实验课程设置虽合不并、循序渐进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之后,虽然有一部分实验内容必须依附于理论教学,但更多的是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之后的综合运用和自主创新。由于教学目的不同,可以考虑将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分为2个部分,为理论教学服务为目的的基础性实验和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设计、创新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尽量与理论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上密切联系、配合;综合设计及创新性实验则应安排在相关课程结束之后,着重于体现实验内容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因为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灵活地设计、安排实验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包括查阅文献、拟定实验方案、设置实验步骤等,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可行性论证后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等。通过一系列的科研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加强动手、创新能力,并在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

 

此外,还可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的程度合理设置并开展第二课堂、学生科研等实验项目,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有益补充。

 

3 结语

 

将实验课程独立出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要兼顾理论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独立进行实验研究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篇2

很多人认为中医的作用是:我身体不舒服了,去看了西医也没什么大毛病,我去中医那里调理调理吧;要么就是,医生,你给我号号脉,看看我有什么毛病;又或者是患上了西医无法治疗的绝症了,看中医死马当活马医吧。中医靠望闻问切看病,再加上中医与国学的紧密联系,使得中医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2008年我很幸运地考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始接触神秘而神奇的中医。当时记得老师曾问过我们一个好的中医需要什么,我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需要学好中医知识,有的说要善于与病人沟通,还有的说要善于观察。老师最后却出乎我们意料地说:“尽管我们学习的是中医,但却应该具备扎实的西医基础知识,中医不应该排斥西医,而应该更好地利用西医来帮助中医诊断治疗。”因此,我们中西医课程都要学习。

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中医诊断学,再到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从正常人体解剖到生理学、病理学,再到诊断学基础、药理学和西医内科学;从医古文到《黄帝内经》,再到《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课程多种多样,有的课程理解比较重要,但是更多需要背记。我大学的老师曾经笑称谁能把《伤寒论》从头背到尾,《伤寒论》选读这门课就满分,由此可见背诵的重要。中医的背诵的内容很多,我们需要动用各种方法帮助自己去记忆。比如各种方剂会被编成趣味方剂歌,例如小青龙汤,里面有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我们就编成 “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为中医的四大经典,虽然后三本已经成为我们的选修课,但却是中医的精华所在:经典的配伍,经典的剂量。也许诊治时你开药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种类没有问题,但最后疗效却不佳,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剂量的控制也是关键所在。虽然中医背记的内容较多,但是也有让文科生觉得比较恼火的课程——如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等西医学课程,里面包含有文科生高中没有学习到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

学医,经验的积累尤为重要。犹记得,当我第一次接触脉诊时,我才了解到,其实在以前诊脉有三部九侯诊法,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上、中、下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老师讲到这里时,同学还打趣道,幸亏由于时间和方便等因素,现在一般都是独取寸口了,要不然每天不知道要闻多少个臭脚。近代临床所提及的脉象

转贴于

有28种之多,而书本上的都是形容,偏理论,经过理解和实践才能弄明白。我来举个例子,比如有些人可能听说过“滑脉”,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喜脉”,它是什么样子的呢,摸上去应该是圆润的,如盘走珠,就像有珠子在盘子上来回滚动的感觉。其实它不仅仅是妇女的孕脉,也多见于痰湿、食积和湿热的病症,更重要的一点,滑脉有时候往往是青壮年的常脉,说明一个人的身体还不错。所以我们不能在搭出一个男生的脉是滑脉的时候,就说这个人怀孕了,那就要出笑话了。

篇3

关键词:教学查房;临床实习;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230-02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及新兴学科的兴起,中医高等教学也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在传统中医教学的基础上,现代学科的渗透和教学法的革新和拓展,大大提高了中医的理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临床毕业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这一期间,不仅要进一步巩固医学基础知识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还要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培养临床能力又是整个实习过程中的核心任务。因此,学生中医临床能力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1]。回顾当今中医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现状,不难发现,由于在竞争激烈的医疗环境下,他们面临着考研、就业等问题的困惑和忧虑,部分实习生忽视临床实习,把临床实习当作走过场,认为在将来工作时可以弥补之;有的实习生把考研复习当成临床实习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有部分实习生为毕业分配而奔波,使一些中医学毕业生的实习质量呈现严重滑波趋势,给学校、医院的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因此,如何调整中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中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中医临床教学改革中十分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根据中医学的特点,我科室进行了一些教学模式的探索,现将我科室的带教模式汇报如下。

一、教学查房流程

1.查房前准备。带教老师提前选择典型病例,提前3天告知患者和学生,学生应以5人为宜;学生查房前温习好相关的课本知识,并熟悉病例,查房前要洗手、准备查体器械、消毒液等。

2.讲解病史。站位:带教老师站在患者的右侧、头侧,被查的实习医师站在患者的右侧、足侧。首先由带教老师讲解病人的病史及治疗经过。例如:患者苏××,女性,21岁,以“尿黄1周。身目黄染1天”为主诉,于由门诊拟“黄疸”诊断收入院,今天是入院第2天。现汇报现病史如下:患者自诉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黄,无发热,无食欲不振,无倦怠乏力,未予治疗,2天前开始出现身目黄染,呈进行性加深。现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于昨日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急黄”入院症见:身目黄染,倦怠乏力,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口干口苦,无头晕头痛,无心慌胸闷,无腹痛腹泻,纳寐差,尿黄,尿量可,大便调。治疗方案:患者入院后中医治以清热、利湿、退黄之法,辅助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改善肝脏微循环、腺苷蛋氨酸注射液退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以保肝降酶。

3.查体。体格检查,包括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西医的望、触、叩、听。第一步先由带教老师讲解什么是中医的四诊和西医的四诊,在运用中医的四诊和西医的四诊时该注意什么,随后由实习医师逐个通过中医的四诊来重新获取病史:(1)通过“望诊”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对病人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进行观察,以了解病人的“神”。(2)通过“闻诊”就是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便发出的气味。(3)通过“问诊”就是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4)通过“切诊”,就是通过切脉以感觉脉象和以手触按病人的体表病症部分,察看病人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并将四诊合参得到的信息详细记录。如:望诊神清,目黄,身黄如金,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腻,边有齿痕;闻诊语声清晰,气息调匀;问诊乏力,腹泻,右胁肋部胀痛,口干、口苦,纳寐差,小便色黄;切诊脉浮数。第二部进行西医四诊即“视触扣听”,只需要学生做本专科的体格检查及西医的腹部查体。例如:腹部皮肤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型及肠型;听诊肠鸣音3~4次/min,未听及异常血管杂音,无振水音。叩诊全腹呈鼓音,右侧锁骨中线叩诊肝区,肝上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六肋间,肝下界位于右侧肋缘,肝区无叩击痛,莫非氏征阳性,叩诊全腹无移动性浊音;触诊逆时针触诊全腹,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手法触诊肝脏,无压痛,触诊脾脏,未见异常。

4.病例分析与讨论。教师: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白睛黄染尤为本病重要特征的病症。首先是必须有目黄、身黄、小便黄等主证,其次是常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胁痛腹胀等兼证;另外常有比较明确的病史。黄疸的病因学比较复杂,但是有规律可循。中医方面:按黄疸的病因分:(1)外感时邪外感湿浊、湿热、疫毒等时邪自口而人,蕴结于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熏蒸于脾胃,累及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外溢肌肤,上注眼目,下流膀胱,使身目小便俱黄,而成黄疸。若疫毒较重者,则可伤及营血,内陷心包,发为急黄。(2)饮食所伤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皆能损伤脾胃,以致运化功能失职,湿浊内生,随脾胃阴阳盛衰或从热化或从寒化,熏蒸或阻滞于脾胃肝胆,致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浸肌肤而发黄。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曰:“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身体尽黄,名曰谷疸。”(3)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过度,脾伤失运,气血亏虚,久之肝失所养,疏泄失职,而致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浸肌肤,发为黄疸。若素体脾阳不足,病后脾阳受伤,湿由内生而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液受阻,致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浸肌肤,也可发为黄疽。此外,肝胆结石、积块瘀阻胆道,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也可引起黄疽。黄疸的发病,从病邪来说,主要是湿浊之邪,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有“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的论断;从脏腑病位来看,不外脾胃肝胆,而且多是由脾胃累及肝胆。黄疸的发病是由于内外之湿阻滞于脾胃肝胆,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肝失疏泄,或结石、积块瘀阻胆道,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而成。病理属性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中阳偏盛,湿从热化,则致湿热为患,发为阳黄;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则致寒湿为患,发为阴黄。至于急黄则为湿热夹时邪疫毒所致,也与脾胃阳气盛衰相关。不过,正如《丹溪心法·疸》所言:“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湿热。”临床以湿从热化的阳黄居多。阳黄和阴黄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相互转化,阳黄日久,热泄湿留,或过用寒凉之剂,损伤脾阳,则湿从寒化而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西医方面可分为:1.溶血性黄疸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致使血中非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同时,溶血性疾病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滞留而出现黄疸。溶血性黄疸系由各种溶血性疾病所致,包括:(1)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蚕豆病等。(2)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受损致肝脏处理胆红素代谢的能力下降,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另一方面,因肝细胞坏死或胆汁排泄受阻,转化成为结合胆红素返流入血,血中结合胆红素亦增加从而出现黄疸。常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3)胆汁瘀积性黄疸由于胆道阻塞,阻塞上方的压力升高,胆管扩张,最后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返流入血。胆汁瘀积分为肝内性和肝外性。前者常见于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原发性胆汁瘀积性肝硬化,药物性胆汁瘀积等;后者常见于胆总管结石、狭窄、水肿、肿瘤、蛔虫等。(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系由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有缺陷所致的黄疸。临床上常与与萎黄进行鉴别。①病因上,黄疸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而萎黄的发病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②病机上,黄疸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而萎黄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③症状上,黄疸的主证为身黄、目黄、小便黄;而萎黄的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该患者的病因为积证引起;病机为湿遏瘀阻、胆汁泛溢肌肤;有身黄、目黄、小便黄症状,故与萎黄可与鉴别。

二、教师总结

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6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由于黄疸起病急、传变快、预后差等特点,辩证论治往往不易把握,给本病的治疗带来很多的困难且临床疗效不甚令人满意。本科在总结前人治疗经验基础上,提出辨病论治疗黄疸,并首次完整提出黄疸“毒邪病因”新学说,认为本病基本病因病机为外感湿热疫疠之毒邪(外因,始动因素),毒热炽盛,痰毒内闭,痰火交攻,热迫心营,脉络瘀阻,清窍受蒙,三焦不利,正虚邪陷;其主病位在肝,横连于胆,克伐脾胃,上行于脑及心包,下涉于肾,血脉受损,三焦俱病。提炼出有效方剂——解毒化瘀系列方,经多年临床验证该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提出“截断逆转”法治疗本病,预防疾病向脑、肾、脾、肺、心等脏腑传变,阻止疾病的恶性进展。

三、讨论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临床上的大量经验和知识,必须靠中医专业学生自身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和掌握,因此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医疗工作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才能,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中医临床教育多年来延续着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段分割的传统模式,虽然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但缺乏有中医特色的实习和教学管理模式及质量监控体系,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中医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生存压力的加大,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就业难,临床带教工作中出现了重医轻教、重西轻中,老师带而不教、学生做而无用等问题。而学生从课堂教学到临床实习不仅面临大量中西医基础与临床知识,还有繁多的理化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及意义分析,病历的书写和各种记录的完成,实习生无疑是紧张而慌乱的。

“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广泛而深入地分析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医疗模式的发展趋势的情况下适时提出的,这一模式已经得到许多中医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人员和高等中医院校教师的广泛认同[4]。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关键是人才的质量,而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在于临床能力培养[5]。毕业实习是医学生跨入临床医疗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临床医生生涯的起点。在这一年当中,不仅要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自身的中医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增强自己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提高自己对疾病的诊治能力,即临床能力。因此,学校在毕业实习这段时间里对学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在科技飞速发展、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来提高中医学本科生临床实践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以及医患沟通能力,增强他们更新医学知识的能力,会有力地推动我国中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因此,规范中医专业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模式,是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关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朱锡光,孙梯业,颜伟,等.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发展趋势探析[J].医学教育,2005,(1):45-46.

[2]杨剑明.中医专业实习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166-167.

[3]钱静,朱虹,郑陆驿.中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6):526-527.

[4]凌昌全,王丽娜.关于中医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193-1195.

篇4

1.1教学方法的改进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

1.1.1互动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一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互动式教学,同学也可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实现了教学相长。

1.1.2多媒体教学教材是静态的,对于刚刚接触中医学的学生而言,中医学内容缺乏生动性,甚至于觉得枯燥无味。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例如在讲授针灸学时,使用经络动态图谱和西医的解剖图谱相结合,学生能够清楚准确的识记每一条经络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以及腧穴之所在。

1.1.3案例教学法章太炎先生提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医案的展示是经文的佐证。学习案例可以给学生临证时提供思路和启发。

1.1.4问题教学法目前,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式学习。这里的问题可以是一个病例,在问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要和学生相关,学生组成一个团队,通过查资料,集体讨论与内部答辩,进行分析病例,做出病情诊断,进而给出理法方药,从中收获医学知识。将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

1.1.5讲座定期举办一些中医学讲座,邀请老中医、医学专家来做专题报道,感受大家的风范,领悟中医的魅力。近距离的向在临床一线有建树的老师学习并请教难点和重点,坚定学生们学习中医的信心,用榜样的力量立志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中医“仙”。1.3.6中医信息化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可以设立公共的中医学习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了解最新医学科研动态,与老师在线答疑,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医学知识。从而在课余时间了解更丰富的中医学知识。

1.2学习国家新医改政策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从中看到医学生发展的美好前景。配合老师,团结同学掌握中医学知识,努力提升自我文化能力和人文素养,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体现自身价值。

2新医改形式下中医学临床的应对思路

2.1新医改的实践对中医学的临床技能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础教学脱离临床实践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最大障碍,严重阻碍了医学研究的进展和医学人才的培养。在中医学中,很多理论、医理都是古代医家的多年以来的经验和感悟。教学中发现,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没有体验,没有观察,很容易陷入一些玄学理论的纠结。中医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能将学习到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结合。[3]要合理安排临床实习时间,基于“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医学临床教育教学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一个“学习-临床-再学习-再临床”的循环发展过程。

2.2带教老师要重视对医学生的带教工作,同时提高自身素质要对具体的带教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杜绝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问题隐患,制定出科学合理、完善高效的带教路径[4]。

2.3灵活运用多元化的临床方法

2.3.1临床模拟教学利用医学设备如舌诊仪、脉诊模拟仪、脉诊参数测定仪、针灸手法参数测定仪、推拿手法参数测定仪、人体肌肉模型、人体穴位模型、体格检查等模型进行模拟医学教育,练习和加强到一定程度,在带教老师的督导下,再在患者身上实操。

2.3.2提问式和讨论式教学在给患者诊疗过程中适时的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回忆所学,练习辨证论治。在诊疗结束后,和学生讨论病例,讲解辨证要点,解决学生困惑,布置任务让学生温习知识点。

2.3.3床旁临床利用床旁教学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在临床见习中可以选择个别比较典型的患者,让学生自己采集病史和床旁查体,依据辅助检查结果,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诊疗计划,并进行点评,正确的给予肯定,错误的及时纠正。医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会反思性学习;强化心理素质,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对处于现实社会和新医改形势下的医学生非常重要。医学生要视病人为亲人,对病人的求助要耐心尽心解决,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篇5

1.1研究对象

以本校2012级中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将1班55人作为实验组,2班52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在生源、年龄和上学期期末考试总成绩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教材选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1版)。授课章节为适合SSP教学的咳嗽、胃痛、黄疸、水肿等。研究方案中的所有教学工作由同一教师承担。对照组采用理论教学加病案讨论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理论教学结合SSP教学的方法。

1.2.1SSP招募

在我校2011级中医学专业学生中选取5~8名为SSP志愿者,他们需要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表演能力。

1.2.2SSP培训

因为SSP本身为高年级医学生,中医及西医的基础知识只需要简单归纳复习即可。每位SSP接受1~2种疾病的培训任务。培训教师将编写好的剧本分发给指定的SSP,SSP在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理解剧本并牢记剧本内容。随后,培训教师扮演SP作为演示,让SSP反复模拟练习,使SSP熟练掌握所要扮演病种病人的症状及体征。

1.2.3SSP教学

共20学时。首先教师简单讲授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将实验组分为6个小组,每组8~9人,每组配备1名SSP。各组学生对SSP进行四诊资料的采集,对于舌诊、脉诊和SSP无法模拟的阳性体征,通过舌像模型、脉象仪、幻灯片等形式进行补充。四诊资料采集完整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综合分析病情,完成一份门诊病历的书写,包括主诉、病史、体格检查、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治法、方药等内容。训练结束后,SSP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意见反馈,指出学生在四诊资料采集、辨证论治以及与病人沟通等方面的不当之处,使学生及时了解和纠正自己的不足。

1.2.4考核

课程结束后,采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对两组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以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作为客观评价指标,以问卷调查作为主观评价指标。理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程度,总分为100分;实践操作考试主要考查四诊操作、辨证论治能力,总分为100分,其中四诊操作能力占50分,辨证能力和处方用药能力分别占20分,沟通能力占10分。调查问卷由教师向实验组学生统一发放,无记名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55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高职高专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临床主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辨证论治的临床能力。但以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内容与临床医疗实际吻合度差,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不得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导致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传统的试卷答题评价学习效果的方法更加剧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导致了学生临床技能明显缺乏。随着高等医学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使得教学资源格外紧缺,尤其是实践教学资源供需短缺的现象日益突出。学生临床见习机会少,即使安排见习,也因为病人维权及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多持拒绝接受实践练习的态度。医学生实际接触病人练习临床技能的机会越来越少,同时也难以培养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导致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实习甚至走上工作岗位后仍然不会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治疗效果差,或者出现无法与病人正常交流、医患关系紧张等不良局面。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笔者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引入了较新的SSP教学方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SSP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中医临床操作能力,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说明SSP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中医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与此同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应用SSP存在缺陷。SSP本身为正常人,不能逼真模拟所有阳性体征,如舌象、脉象等,与临床真实情况尚有差距;教学任务重,容易造成SSP疲劳,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培训的病种有限,且表现的症状、体征也相对简单,学生容易忽视临床疾病的多样性。

3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