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范文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篇1

【关键词】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商业银行

在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长期以来一直以利息收入为主,但是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一体化的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其经营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营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理论

银行业历史悠久,早在古巴比伦和中世纪的一些文明国家,银行业就已经存在,现代股份制银行的产生是以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成立为标志的。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独立的企业法人,是以经营货币资金和向社会提供相关服务的特殊企业,其经营原则是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了满足这三个经营原则要求,处理好这三个经营原则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相继发展了不同的经营管理理论,如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对于资产管理理论,其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理论的主要思想是银行在负债方面是被动的,而在资产管理方面是主动的,银行可以通过适当的资产结构安排,通过对银行的资产管理,来满足商业银行对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经营三原则的要求。

2.国内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分析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目前利润主要是存贷差,也就是贷款收入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是各种服务性收入,比如理财顾问等等业务收入,各种保险,基金,国债收入一般大部分还是贷款收入不过现在很多银行对于保险,基金收入也很重视。

2.1 国内商业银行业的收入结构

首先来分析中国银行业的收入构成:

如表所示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总净利润为26584亿元,其中非利息收入占比仅为20%左右,可见中国银行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利率差以及中间业务手续费等。非利息收入主要为银行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而取得的费用和佣金收入。近年来,由于银行业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领域竞争激烈、利差收入增长有限、且波动较大,银行家们发现通过积极推广服务,可以开拓其它收入来源、增加利润表中净利润、带来收入多样化、降低利率变动对银行的冲击程度等益处,因而非利息收入呈上升趋势。

2.2 国内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收入结构

下面以中国建设银行的数据来说明银行利润的来源:

中国建设银行在2007年到2011年的的净利息收入分别为3046亿元,2515亿元,2119亿元,2249亿元以及1928亿元,分别占到同期总收益的76.70%,77.75%,79.30%,84.08%,87.84%。说明中国建设银行的存贷差利息收入占到了建设银行总收入的七成到八成,成为建设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所在。

中国建设银行2007年到2011年的手续费以及佣金收入只占了21.91%,20.44%,17.99%,14.37%,14.27%。可见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也在中国建设银行的收入中占有一席之地。而2007年到2011年度的营业支出费用远远低于利息净收入,可见中国建设银行的净利润的主要来源即为净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综上所述,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基本上均来自于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而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其他业务收入却占到很少一部分。可见我国银行业的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还是较为落后,但从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表可以看出,从2007年到2011年,中国建设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传统存贷利差市场可获得利润空间已经不大,更加注重通过中间业务提高手续费及佣金等非利息收入。

2.3 国外商业银行(摩根银行)的收入结构

选取美国摩根银行2009年到2011年的收入结构表进行分析:

美国摩根银行的收入表可以看出,非利息收入占到总收入50%左右,从而可以看出国外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并不是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而是其他业务,从而可以得出国外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都发展都很快。

与美国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以下特征:客户贷款及垫款的利息收入占利息收入比重的绝大部分,而规模较小的银行在这方面比例要高于国有大型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在整体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依然不高,不过大型银行近几年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已经有明显提高,要远高于中小规模的股份制银行;与国外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的利息收入占到总收入的绝大部分,非利息收入则比重不大,这和国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到将近一半的情况大相径庭。

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体制的逐渐完善,社会大众越来越频繁的进入金融市场,传统金融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各家商业银行开始积极拓展新的业务模式。而中间业务以其对资本无要求、服务型强、风险较低、利润客观等优势,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新兴力量。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形势,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促进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金融类行业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济和金融挑战日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国有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站有一席之地,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中间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上来。目前,中间业务在银行业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中间业务创新己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发展战略。作为国内商业银行重要的新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创新也越来越被国内银行业所重视,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优化资源和收入结构配置,还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企业融资中的80%来自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较小。这种情况使得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商业银行,银行的贷款客户源源不断,贷款业务利润成为银行的主要盈利途径。随着我国资本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下转第63页)(上接第61页)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比重缩小,银行贷款业务势必受到冲击,转向中间业务经营,这是商业银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国内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经营理念上的误区;第二,中间业务金融创新应用不足;第三,定价收费不科学,民众认同度不高;第四,对中间业务风险的认识与计量不够。

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路径(对策)

在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对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中间业务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摸索出适合我国开展中间业务的策略。

第一,更新经营理念,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意识

首先,商业银行要彻底摈弃“重表内、轻中间”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要从战略角度去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高度重视,实现表内,表外,中间三大业务支撑点。

第二,丰富中间业务品种,加强中间业务创新力度

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完善,技术先进,种类齐全。因此,充分借鉴国外中间业务品种发展的经验,可以尽快发展我国新的中间业务产品。同时根据财富增长理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势必进行业务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应重点从传统业务功能、组合创新等方面入手。加快结算业务的功能创新。同时,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收入阶层,采取差别营销战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开发层次不同的产品,扩大中间业务的种类,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同时,提高银行的经营利润和效益。例如利用银行掌握的信息、技术、银行高素质人才等优势,充当客户的财务顾问、投资顾问,为企业的资产重组、兼并、吞并等提供融资服务等。

第三,加强中间业务的约束,防范经营风险

中间业务是一种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但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中间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潜在的风险相应加大。中间业务创新要以防范风险为前提,坚持区别对待、强化内控、充分披露的原则,将中间业务纳入银行整体风险管理体系。

第四,善制度建设,规范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规范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银行要结合中间业务的特点、现状,建立一系列完整、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开发经营,逐步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管理机制,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中间业务快速发展,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总之,为了适应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中单一的依靠存贷差来获取收益的模式中转变出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自身竞争力,优化收入结构,深化业务创新。使中间业务,表内业务,表外业务成为真正意义上我国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

参考文献:

[1]贾志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张峻.商业银行新兴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陈天慧.当前中间业务创新的路径[J].现代金融,2012,2:18-19.

[4]唐菁菁,孙灵刚.中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机制研究[J].金融实务,2012,1:72-74.

[5]张民.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J].金融商务:96-97.

篇2

摘要:管理会计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指在任何经济组织内,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为依据,运用特定的技术和方法为手段,搜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编制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将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论应用到银行的管理中,是商业银行加强内控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实现价值最大化、防范经营风险的战略选择。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准入的加快,使得管理会计的作用日益提高,特别是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执行,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在这新一轮竞争中获得优势,取得更好更快地发展呢?本文将说明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用中的主要内容与重要作用,重点提出了加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006年2月5日,财政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会,宣布我国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共同构成的,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将在2007年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已与国际会计准则真正接轨并达到趋同的目标。此次颁布的会计准则,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准入的加快,使得管理会计的作用日益提高。学术界乃至商业银行管理界的观念也随之出现了质的转变与飞跃,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为诸多商业所认同和应用。

1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用的主要内容

管理会计可定义为企业为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收集、储存、加工和阐明管理当局进行合理计划和控制所需的信息,围绕成本、利润、资本中心,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一个会计分支。

1.1 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测算商业银行的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分析又称保本分析,在保本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盈利,是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随时要关注的问题,因此盈利平衡分析具有经常性和预测性。盈亏平衡点亦称保本点,是指商业银行经营收入总额与其成本总额相等,利润为零,商业银行处于不盈不亏状态下的保本业务额。通过盈亏平衡点的分析预测,可以准确测算商业银行保本经营前提下的资产运用总量与结构以及经营成本。在测算中要根据前述对商业银行成本、收入、利润的界定及分析,合理划分各项成本的形成,正确计算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以及单位变动成本、单位收入等指标数据。属于混合成本的项目按规定方法进行分解,并把分解出来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别进行汇总,以保证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1.2 商业银行业务量及收入的界定

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量应是银行生息的资产总额,包括各类贷款、缴存中央银行及上级行的各项准备金、同业拆出资金及短期投资业务等。所以银行的“产品销售收入”就是银行的营业收入。是由于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而产生的收入,银行收入包括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两部分。其中营业收入具有决定意义,它包括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短期投资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等。因此,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是变动成本。由此可见,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扩大存款规模,改善存款负债和其它负债的结果,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益。同时,也不能忽视固定成本的管理。商业银行的利润总额作为反映银行在报告期内全部经营成果的重要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三部分: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总额的计算方法如下: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按照管理会计的计算方法,商业银行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应为:利润总额:营业净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1.3 以责任会计加强内控

责任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的要组成部分,即按职责不同将企业划分成各种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并建立以责任中心为主体的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根据承担的责任范围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对可控成本负责:利润中心既对可控成本负责,又要对利润能否实现负责:投资中心既对成本、利润负责,又要对投资负责。商业银行可根据各职能部门在经营过程中发挥的小同作用,划分为若干个责任中心,明确规定各中心的权责范围、编制责任预算、制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严格控制成本费用、评价考核工作业绩,根据成果与不足进行奖罚,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激励与竞争并存。

1.4 引入全面成本管理

管理会计运用的重要方面就是引入全面成本管理, 这是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重大进步,也是对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的积极探索。所谓全面成本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原理和标准化技术,以责任成本管理为主线 对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各层次、各门类、各环节实行成本调节与机会成本抉择的现代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它具有完整性与广泛性、系统性与连锁性、主动性与动态性的特点。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开始由业务经营型转向资源管理型, 将会给工商银行的成本管理乃至经营与发展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一是管理主体由单个部门转向全行各部门, 管理范围由狭义转向广义, 从而进一步推动全行全面抓效益,完善效益管理机制。二是管理重点由事后核算转向源头和事中调节, 从而进一步推动全行经营管理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变静态为动态。三是管理客体由单一的数额转向责任与数额,从而推动全行管理机制的完善。

2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同时建立管理会计制度也是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电子化、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金融产品及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资金结算和周转速度不断加快,资金将不再受地域和国界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可实现全球任何地区闻的流动。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其作用主要有下列几种。

2.1 促进商业银行实现集约化经营,加强成本核算

随着外部竞争的日益加剧,商业银行通过外延扩张型经营模式已难以取得经济效益,商业银行必须探索开展集约化经营,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管理会计在业务体系上倡导实现垂直管理,强调建立一体化的责任中心,并建立成本控制的责任制.这有助于商业银行在其内部降低成本、挖掘潜力.并实现集约化经营。投入使用现代管理会计,使成本核算的基础进一步加强。能在编制综合经营计划解决了经济增加值在部门、产品、客户之间分解的基本参数中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风险计量及经济资本分配的问题后,成本费用分摊就成为准确度量分行、部门业绩,确定产品、客户的赢利性贡献度的重要工作。

2.2 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科学的业绩考评

商业银行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其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并实行相应的奖惩,才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商业银行长期稳定发展。而管理会计体系中有一套进行业绩考核的完整、科学的方法,为建立激励机制提供了客观、合理的依据。

2.3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表明,作为内部控制的支柱的管理会计体系,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行为,给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给控制提供科学的标准,并且有助于形成奖优罚劣的机制,使企业充满活力和效率。银行管理会计一方面通过实时掌控银行的日常经营及管理中各环节、全过程的业务绩效状况,始终围绕实现企业总体绩效进行不断调控和完善;另一方面强化成本控制、加强对各种成本对象的绩效考核,通过应用最新的成本控制技术手段,为银行在当前及未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帮助银行实现战略目标。

3 把握时代特征,加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结合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实际及未来发展的管理需要,下面就加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做些粗浅探讨。

3.1 优化组织架构,建立责任中心

提供决策信息并不是决策本身,但是有关的管理会计人员和领导他们的财务主管通常会参与银行的决策,并在决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结合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实际,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一级分行,可在财务部门设管理会计岗位(或由财务分析人员兼职),承担管理会计相关职能,管理会计人员直接对财务主管负责。财务主管根据管理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综合平衡其他信息,直接为决策层提供建设性建议和决策信息。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应用的前提条件就是建立责任中心,即把商业银行所属的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及个人,按照各自目标大小和责任层次高低划分为若干个单位,把责任单位视同相对独立、自负盈亏的核算单位,这些责任单位就是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应对其所控制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指标承担责任。

3.2 提供有力的管理会计理论

支持加强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理论指导,给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为给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我们首先要在管理会计理论建设上很下工夫,要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并考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运用的立场观点进行深人探讨,为应用管理会计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指导。其次要借鉴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吸收其有益的内容为我所用。另外,学术界应深入实际,努力增进对企业管理会计实际的了解,进行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并参与创新管理会计工作的实践,以及帮助解决其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3.3 更新观念,积极培养管理会计的专门人才

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科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复杂、方法灵活多样,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有比较高的综合素质、果断的应变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所以,商业银行的各级领导既要认识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又要注重培养大量的管理会计的专门人才。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科学的基本识,熟悉国内外银行的各项业务的优秀人才,是管理会计能够顺利实行的关键。

3.4 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需要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对会计数据的采集、加工、整理形成管理会计有用的信息。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创造条件,加快建立管理会计基础信息系统,为业务决策提供完整准确的各类数据。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主要有基础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决策系统、业务控制系统、责任会计考评系统、评价分析系统等。同时建立金融信息系统,即将日常收集到的金融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各个责任中心执行责任预算情况的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系统是商业银行控制业务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

3.5 实行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协会,这些组织推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加强了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我国也要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成立管理会计协会,建立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让一些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参加考评,解决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为企业尽快应用管理会计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管理会计在吸收现代管理科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渗透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方面,不仅仅为商业银行细分市场的投人产出进行成本控制,落实责任成本,而且它按照市场需求提供整体组合的资源配置的决策方案,是建立在顾客需求基础上的经济核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银行准入的加快,使得管理会计的作用日益提高,特别是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执行,使我国银行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风险和挑战。如何抵挡外资银行机构进人中国市场所产生的冲击和压力,如何有效的参与国际竞争,在保证安全和适度流动的前提下,最终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改革管理体制、理顺经营机制的同时,管理会计必将在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正生.试论现代商业银行的全面成本管理[J].中国金融,20ol。(1).

[2] 金韬.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思考[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2.(6).

[3] 王薇.商业银行全面推行管理会计的难点与对策[N].建设银行报,2002-03.

[4] 肖伟.商业银行管理会计问题研究[J].金融会计.2003。(2).

篇3

论文摘要: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只有正确认识风险,处理好风险与效益的关系,才能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风险管理和效益追求是协调一致的新理念,并引入RAROC指标,引入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从“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发展到“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成为一种普遍认知,可以说是我国金融界一个认识上的飞跃。其意义在于,认同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就不得不认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与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就不得不接受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这不仅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而且是我国国有金融资本经营融入全球金融竞争环境的需要。

一、树立风险管理和追求效益协调一致的新理念

所谓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银行经营活动的内在属性,是不可忽视、不容回避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和效益相伴而生,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绝对的零风险绝对的零收益。那么,面对效益最大化的市场要求,经营银行就必须树立有关风险管理的新理念。

首先,银行的经营者必须正视风险而不是忽视风险,以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以巴塞尔协议关于风险种类的划分方法,对所有种类、所有机构、所有环节的风险加以识别;其次,不能一味地同避风险,而是要通过分析、淖估、临控、转移、分解等风险控制机制,将与经营活动相伴的内在风险控制在可以用资本进行补偿的范围之内;最后,发展业务、追求效益不能以牺牲风险管理和控制作为成本,而风险管理和控制也不能以牺牲发展与效益为代价。[11事实上,风险管理和效益追求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撇开风险控制的投机行为所产生的短期效益,其实是摧毁风险管理机制以致最终影响生存的溃穴之蚁;而不能服务于发展目标、不讲效益比,单纯就风险论风险的风险控制,则无异于抛弃了银行生存之本。

总之,银行经营者必须接受风险、容忍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抑制、转移和补偿机制,从被动的风险接受者转变为风险控制者进而进化为风险经营者,并在经营风险的过程中,追求最大的效益。

二、建立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追求最大效益的新机制

既然银行经营必须接受风险,那么银行在评价一项经营活动的效益情况时,就必须考虑其效益是在承担了多大的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的。如果某项业务的风险过大,则该项业务为消化其风险损失所占用的资本就较多,这样即便该项业务能带来较大的利润,但与其所占用的资本相比,其资本利润率就不见得很高,即效益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银行应在一个适当的风险水平上追求效益最佳。关于如何衡量扣除风险因素后的实际收益水平,国际上较多地采用RAROC指标,即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利润一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收入一支出一预期损失)/经济资本与传统的资本收益率指标不同的是,资本利润率指标的分母采用的是经济资本,分子中扣除了预期损失。它要求将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业务都视为付出经济资本的风险投资运营,由此计算的资本利润率指标,既考察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叉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 资本利润率指标把银行的风险与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银行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成果体现为数值。根据资本利润率指标的这一性质,银行管理者可以通过控制资本利润率水平来建立一个高效的、自动运转的风险控制机制。

资本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同时取决于业务发展水平(影响利润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影响经济资本),以资本利润率指标为工具进行风险控制,能够把风险控制工作融合在银行各项业务中。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项业务都可以计算自己的资本利润率指标,并且相互间可以直接对资本利润率指标的高低进行比较。这样,以资本利润率指标为基础,银行可以从过去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单独分析、孤立管理,转变到以经济资本分配为基础,以有效资产组合为纽带,将对各项风险的管理联系起来,在银行总体范围内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使在此体系运行的基础上产生的效益,成为真实牢固的效益。

三、引入资产组合理论,保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篇4

关键词:WTO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商业银行法》

中国于2001年11月13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g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TO” ),WTO的统一规制本身就是不同法域下的法律理念、价值、规则的融合,从这一意义上说,金融“入世”,就是金融法律的“入世”。WTO下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及其立法提出了新的法律性要求,加入WTO后,我国的银行市场开放将是全方位的。在外贸业务方面,加入WTO时就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任何地方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提供外汇服务;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可以在上海、深圳、天津和大连开展人民币业务,到2005年1月1日,取消所有地域限制;从2002年1月1日,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一句话,从2005年1月1日之后,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民待遇原则,外资金融机构在服务地域和服务对象上已与中资金融机构没有什么两样。[1]中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竞争。然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却赋予外资金融机构“超国民待遇”,《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第17条(四)项,允许外资银行从事外汇投资业务,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却明确禁止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行为。从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对银行业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即银行不得投资于证券、信托、保险这三项业务)。[2]本文拟对《商业银行法》所规定的这一制度,从“两个前提性思考”、“一个折中方针”、“具体制度构思”这几方面展开论证“混业经营”作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法》的意见。

一、 两个前提性思考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我国金融业是实现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人们的争论很激烈。有人主张商业银行应当实行混业经营,认为这样才能提高银行实力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有人则反对混业经营,认为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将给国家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不利于国家、社会的安定。[3]我认为,在权衡分业与混业孰是孰非时,首先必须提及的是两个前提性思考。

(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加入WTO,逐步与国际接轨,我们有必要去关注一下西方国家金融经营体制演进的历史及当今各国的发展趋势。最典型且对中国最具参考价值的应属美国。[4]美国在1933年以前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尤其是20世纪以后,随着诸多大型工业的兴起和繁荣及银行业自身规模的迅速扩大,不少商业银行为了分享巨额利润,开始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跻身证券市场,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另一方面,投资银行不但通过证券业务大发其财,同时也向商业银行渗透,通融短期资金以扩大资金来源。结果,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业务经营方面的限制被彻底打破,两者最终紧密地相互融合。1929年至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无论是政府部门、经济学界还是工商人士都普遍认为,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是导致证券市场崩溃,并进而引发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致使美国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证券业和商业银行严格分离,并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使美国的“分业经营”制度持续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80年代后,为了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和促进资金的自由流动及有效配置,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放松管制的规定,并于1999年11月4日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肯定了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模式。至于其他银行业较发达的国家,德国一直以其“全能银行” 著称,瑞士亦是一直实行混业经营。以前一些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如英国、日本,两者也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通过立法明确改革为“混业经营”的模式。[5]混业经营已是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WTO后,要有力提高本国银行的生存与创新能力,充分促进资金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不得不关注这一发展趋势。

(二)实行分业还是混业,或采取什么样的过渡措施,还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中国的国情。加入WTO后,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即中国是公认的发展中国家,必须以发展中国家享受权利,同时不能承担超过我国经济金融承受能力的金融义务。我国是一个生产力发展严重区域性失衡的国家,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即使在同一东部地区,不同省市、不同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创新与吸收能力亦差异很大。所以在承认“混业经营”是必经之路的同时,于实行具体方针政策时,不能搞一刀切,而必须采取试点经营、逐步推广、以点带面、逐步发展的方法,具体措施留待下文。

二、 一个折中的方针

就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四个行业中,证券业的风险最大(如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病”,限于篇幅,本文不论及)。[6]在选择银行投资方向的时候,2005年之前,可以制定一些行政法规,让银行涉足信托及保险行业,而控制其涉足公司(企业)债券的经营,股票的发行、及买卖等证券业务。等到2005年以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再让银行去从事证券业务。这样,既给银行一个投资准备的时间,又能保证金融市场的平稳过渡,并达到WTO所提出的要求。

三、 具体的制度构思

反观当今世界银行投资制度改革热潮,归纳起来,现各国银行的投资模式主要有三种:(1)全能银行模式(Universal Banking Model),如德国的银行全能制;(2)母银行模式(Bank Parent Model),商业银行直接投资控股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这时商业银行已经异化;(3)金融控股公司模式(Holding Company Model),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置于金融控股公司名下,各金融机构相对独立运作,实现混业经营的高级模式。[7]如美国的银行持股公司,银行通过设立银行持股公司,并由持股公司下设与银行并列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来进行投资。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规定是对银行投资的限制,而上述三种模式是在银行投资基本无限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从发展趋势看,银行投资的三种模式的区别正逐渐消失,其基本特点是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和投资的无限制。如果我国固守银行投资限制制度,将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效益和实力,也不利于其参与国际竞争。所以,顺应银行投资趋势是我们必然的制度选择。

当然,上述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至于具体的制度构思,可考虑以下几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空间。我国《商业银行法》对银行投资的限制仅是一种相对限制,而非绝对限制。从《商业银行法》第3条所规定的银行业务范围可见,商业银行可投资于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等部分证券业务,可经营部分信托业务(主要是一些业务)和保险业务。且法律并不禁止商业银行在我国境外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对银行之间的投资也未加限制。[8]在法律明确放开投资限制之前,商业银行一定要积极在上述几方面中拓展业务并设置相应的机构及配套体系,以积累更多的投资经验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第二,到2005年放开对外资银行入境的相关限制后,可以着手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如上海),逐步放开对银行业的投资限制。一方面,要以一些发展势头较强的商业银行为试点(如成立于1983年的光大集团,已经成为典型的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另一方面,要严格加强国家有关机关的监管及专业人才的输送,等时机成熟,再将取消限制的政策逐步推广。

第三,至于具体的形式,可以采取银行控股公司模式(类似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如下特点:其一,由银行成立银行持股公司,银行将继续从事传统的银行业务,其他风险性金融业务由持股公司本身或下设的非银行子公司而不是银行去直接从事。其二,依法设立“防火墙”,防止持股公司的非银行附属机构金融风险侵袭银行。其三,持股公司的附属证券机构不归银行监管机关监管,因为“防火墙”的存在能够有效阻止持股公司金融困难对银行的波及,并且其附属证券公司的业务应由证券管理委员会监管。[9]正是鉴于其这几方面的特征及其所具有的效益提高和风险防范并重的优点,所以,建议在逐步取消对银行的投资限制时,可以采取此种形式。

四、 结语

综合以上论述,我认为,随着中国加入WTO后,有必要考虑对《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修改,即应逐步取消对商业的投资限制。在未来的3到8年内,前3年应是分业向混业的转变与磨合,也是中国银行业混业体制的立法准备时间;后5年,随着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的全面开发,应完成从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平行法的修改到混业模式的最终确立,而且这种模式应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而非别的模式。

至于《商业银行法》中的其他问题,限于篇幅,本文简要提及以下几点:第一,该法中中国人民银行的权限太大。从第3条、第11条、第13条、第18条、第19 条、第24条、第62条等诸多条文中可见一斑。[10]]建议法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具体审查事项及明确、具体的审查程序,以赋予商业银行更多的经营自主权。第二,建议增加对治理结构方面的更明确的规定。银行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在我国比较突出,银行产权仍不够明晰,希望立法者对此有所考虑。第三,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建议增加“银行业务电子化”方面的有关规定,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第四,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的逐步开发,在修改《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同时,可以考虑在《商业银行法》中增设“外资银行” 章节,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及监管等问题作专门规定。

“山雨欲来风满楼”,我国《商业银行法》中的相关规定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前进的脚步。为了促进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我想反思的时刻已迫在眉睫了。

Mixed Managing Mo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Sector in China

Law School of China University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Zheng Kunshan

Abstracts: After China'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civil bank will be faced with more and more challenges and competitions. Begore figuring out the managing model of banking sector, we need to pay attetion to the financial managing system's developing history of western country, besides, we have to take the speciality of China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ealing with the concrete measure, we can take a compromise, leting the bank get a smooth transition. As we gradually discard the confination on the banking investment, we should change toward the Holding Company Model.At last, there will b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citions of Commercial Bank Law.

主要参考书目:

《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商法研究》(第三辑),徐学鹿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1月版;

《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陆泽峰 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银行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韩良 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 郑坤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00级本科生

[1] 《加入WTO:中国金融法律的反思与变革》,《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1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本法实行前,商业银行已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实施办法。”

[3] 《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杨玉熹,《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3页。

[4] 以下有关分业经营在美国演进的历史,本文主要参考了《美国商业银行转变为“全能银行”的过程》、《美国银行业与证券业分合简史》、《美国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经营》等文章,论文来源于中宏网资料(网址:macrochina.com.cn),该网站未能提供详细的文章出处。

[5] 关于有关国家变革的具体时间,笔者是从魏敬淼老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的课堂讲义中获知的,魏老师没有为我们提供具体的出处。

[6] 详细的介绍可参阅《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杨玉熹,《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3页。

[7] 《从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析中国银行业从分业走向混业的法律演绎》,吴敏,《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0页。

篇5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归纳了发达国家引入公允价值会计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新的金融工具分类方式对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影响;指出在当面的中国市场状态下尤其要关注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同时金融工具的分类会引起监管资本的波动,进而改变银行的风险管理行为。

新《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变化是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这将对银行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但是由于中国银行数量少,获取相关数据比较困难,加之新准则推出时间短,进行量化研究有难度。因此本文分析归纳了国外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结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准则SFASI15,和国际会计准则IAS39,分析了引入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场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及金融工具分类的确认与计量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以期在采用新的会计准则后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一、公允价值对银行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随着准则SFASI15的.许多学者对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作了深入的分析。由于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在考虑利率和风险等因素后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因而公允价值计量也有利于评估证券投资活动对企业的影响。从而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这种变革与我国目前的改变是一致的,我国原来实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通过要求金融资产计提各项准备来确认金融资产价值的下降,但不确认金融资产价值的增加,体现了稳健主义的要求。而新的会计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运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既确认了未实现损失,也确认了未实现利得;同时又规定上述两类金融工具的未实现利得损失分别在损益和权益中确认,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Barth,Beaver和Wolfson(1990)将银行股票收益可以分为两部分EBSGL(EarningsBeforeSecuritiesGainsandLosses),SGL(RealizedSecuritiesGainsandLosses),研究结果支持EBSGL要比SGL收益成分更完整的解释银行股票价格结构。建议投资者用EBSGL收益成分来观测相关价值。Bartheta1.(1990)认为SGL要比预期EBSGL要低(可能到零),因为SGL收益成分反映了用历史成本计量的证券的摊余价值(未实现的)和证券出售时实现的市场公允价值的时间滞后。换句话说就是,金融工具的损益只有在融工具出售时才报告在收益报表里,因而延迟了摊余成本和市场价值之间变化的确认。也就是说,如果证券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价值下降的期间没有卖出,那么SGL收益成分就带来了误差,SGL的解释能力就减少了。Barth(1994)的研究结果也表明,EBSGL比SGL提供了市场的更相关和更可靠的信息。

Barth,Landsman,和Wahlen(1995)以137家美国银行在1971年至199o年财务报告数据为样本的检验发现,首先,对证券投资的损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得到的银行收益确实比基于历史成本的收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但这种增加的收益波动性并不一定反映银行经济风险(如银行股价反应的风险)的增加。其次,如果在样本期间采用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来确定银行监管资本的话,与历史成本相比,银行会更频繁地违反资本监管要求。尽管在公允价值会计下所发生的违反情况更有助于预测未来违反监管资本的发生,但与公允价值会计相关的监管风险的潜在增加并没有反映在银行股价中。引起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化的利率变化通过对利息收入的收益乘数反映在银行股价中,表明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估价银行权益是相关的。

Nelson(1996)以美国200家最大商业银行从1992年至1993年期间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为样本,检验了银行权益市值与按SFAS107所要求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只有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才具有价值相关性,而贷款、存款、长期债务与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这同时也可以为我国新会计准则实行部分公允价值会计提供证据支持。

Barth,BeaverandLandsman(1996)以136家美国银行从1992年至1993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检验了SFAS107所要求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结果发现证券投资、贷款与长期债务的公允价值估计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但银行吸纳的存款与表外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公允价值会计总的来说比历史成本更能反映经济现实,公允价值信息与历史成本信息相比增加了更多的信息含量,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几乎包括全部的金融工具.意味着SFAS115准则规定的收益测量方法所产生的报告收益量排除了银行操作的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Beatty,ChambedainandMagliolo(1996)以美国195家上市银行和94家上市保险公司从199o至1993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检验了采用SFAS115所引起的未实现证券投资利得与损失发生从披露到确认的变化,他们假定股价反应会揭示这种变化。结果表明关于SFAS115所引起的从披露到确认的变化对于银行监管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不重要的观点。其次,他们还发现,对于那些可能会增加按公允价值计量与投资证券在期限相匹配的负债的可能性的事件,银行呈现出正面的市场反应,从而支持了银行及其监管机构关于“混合公允价值会计(PartialFairValueAccounting)会降低银行权益准确性”的论断。另外,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那些证券投资交易越频繁的,投资期限越长,对市场利率变化套期越充分的银行,受到该准则负面影响的程度越深。

从上述实证结果来看,尽管他们的检验结果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结果,但是,大多数经验证据表明:银行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具有信息含量:而贷款、长期债务与表外金融工具等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大多数学者把其归因于公允价值估计的可靠性问题(Nissin,2003):当以客观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估计的基础时,其可靠性就高,从而其公允价值信息就具有价值相关性;而当金融工具并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时,依靠估价模型与相关假设所估计出的公允价值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具有信息含量。因此,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的成败关键在于公允价值估计的可靠性。

二、金融工具分类及其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商业银行须按持有意图将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将金融负债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类。本节参照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对于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进行对比性的分析。以期阐述这种新的分类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在SFAS115将所有债券投资和可确定公允价值的权益证券投资按企业持有意图分为持有至到期证券、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证券等3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各类证券的后续计量、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及减值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研究SFAS115以意图为导向的资产分类方法能够揭示基于这些准则的实施对国外银行监管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可能影响作出推测。

1993年,安永公司对银行和储蓄所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被调查者对于SFAS115的反应是改变他们的投资策略:他们会缩短债务证券投资的期限,增加套期活动:他们一可能会减少证券投资的比例。有证据表明,银行通过权衡不同的资产和风险来维持整体风险的理想水平。

SFAS115,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通过调整金融工具的分类来影响损益和权益,以及通过选择性出售金融资产的“利得交易”进盈余管理的情况。实施SFASll5准则的直接反应,就是预期大量的证券投资组合将从持有到期类被重新划分到可出售类。总的说来,FAsB对划分为持有到期类资产条件的严格限制,目的是减少管理层在此准则下操纵证券买卖。由于对持有到期类资产的预期的出售和转换的严格限制,估计管理层会重新构造组合,并且可能全面缩小证券组合由于公允价值改变的确认及更严格的证券种类划分。估计银行管理者考虑证券投资组合时会实行更细致的决策管理技术(Purcell,1994;Bowen,1994)。大量持有到期资产会减少银行公允价值波动和监管资本风险暴露,却减少了银行管理者对利率改变的反应能力,所以增加了银行利率风险。而保留大量的可供出售资产使银行暴露在公允价值波动引起的监管资本波动风险.而公允价值对利率改变也是很敏感的,但是保留大量可出售资产使银行更灵活。机构积极采取套期措施及资产负债管理很重要。目的在于减少利率风险暴露。

Hodder(2O02)用230家上市交易银行1993年一1998年间的数据做样本,对作为宏观经济因素和公司特殊因素函数的组合和风险决策建模的实证检验中发现。不考虑实施SFAS115准则的先后时,相对于估计的基准,银行划分较少资产到AFS类:相对于估计的基准,那些较早实施SFAS115的弱资本银行划分了较多的资产到AFS类(因为弱银行打算用证券的未实现收益来增加监管资本);当监管资本下降时,银行根据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水平改变证券组合的大小,即减少证券组合,降低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在采用SFAS115时,银行贷款组合的利率风险增加了。银行可以通过不将证券分为AFS(例如,将所有的证券分为持有到期类)来消除监管的影响。然而,证券若分为持有到期类,则当需要满足流动性需求时是有代价的。

Beatty(1995)以369家美国银行从1993年第二季度至1994年第一季度的投资组合数据为样本。检验了银行试图减少报告权益的波动性而做出的努力是否会影响到证券投资资产的比例、证券投资的期限以及归类为可供出售组合的证券的比例。其结果证实,在SFAS115实施期间银行所持的证券投资的比例下降了,期限缩短了,并且当银行平均杠杆率和权益的平均回报率下降时,其归为可供出售类的证券所持比例会下降。这些都说明了。采用SFAS115所引起的银行权益波动导致了银行投资组合管理实务的变化。他们的结果还表明,在SFAS115下,银行的投资组合管理实务受到减少报告权益波动性与保持影响银行收益的弹性的双重目的的影响。

Hodder(2002)提供了会计准则可以影响到公司经济决策的证据,发现银行在采纳SFAS115时进行会计选择将有利于获得真实的成本。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揭示银行实力是否与采纳SFAS的成本有关。其结果发现,成本对于所有的银行来说都是要承担的.但对于资本较弱的银行承担的更多。较强的银行分置较少的AFS证券,这是因为HTM有价证券会削弱流动性。这种低分配表示选择用摊余成本会计的可确认成本。对于较弱的银行过多的分配给AFS.暴露了潜在的监管影响。当银行采纳新的标准时,他们会降低它们的有价证券资产组合的公允价值敏感性(利率风险敏感性)同时增加贷款资产组合的利率敏感性。我们的发现指出银行均衡各种风险(利率敏感度的来源)的一种方法是重新配置。同样的,银行也降低有价证券的信用风险。因此,这和Schard和Unal(1998)的结论一致:银行会用一个整体的形式来管理风险。

三、结论

篇6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较晚。1984年以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下的信贷资金体制,银行的资金由国家分配。1985年起,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实行实贷实存管理体制,将资金与规模分开,实行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1987―1994年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对资本和资产风险权数作出暂行规定,根据国际一般惯例和我国实际情况,规定了9项指标,标志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实施。199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公布了《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该通知对94年通知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进行修订,主要补充了境外资金运用比例、国际商业借款指标,增加了六项监测性指标,并把外汇业务、表外业务纳入考核体系。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国有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各商业银行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管理体制。2000年,随着我国监管机制不断向新巴塞尔协议靠拢,各商业银行开始学习国外管理经验,开始引入缺口管理、持续期管理等模式,采用先进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手段提升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年来其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异,体现在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一,经营管理体制落后,资产负债管理手段落后、利率变动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提高竞争力,规避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一)资产管理理论 该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完善和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该理论强调将经营管理重点放在资产业务上,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和经经营业务的发展,该理论演进了三个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二)负债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不必要保留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可以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从借贷市场上借款的渠道和途径,满足多样化的资产需求,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三)多元化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忽视了赢利性;而负债管理理论解决了赢利性,但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该理论认为需要通过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共同管理,才能达到商业银行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协调发展。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能力,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己经逐步建立了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体系,反应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质量、市场风险以及资产赢利性。近几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开上市,为满足上市披露、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要求,更是需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现通过对2007―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六项资产负债管理比例指标的考查,进一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现状。

(一)流动性指标 资产流动性=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

商业银行由于其业务性质的特殊性,必须保持相当的流动性。通常用银行年报中统一披露的资产流动性、存贷款比例指标来反映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与负债需要期限上匹配,过低的资产流动性,可能会使银行面对负债到期无法偿还的流动性风险。结合表1、图1可见,四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从2007年~2008年都得到巨大提高,其增长程度高于同年流动性负债的增长,使得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有显著提高。但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增幅降低,资产流动性出现下降(如图2所示),四大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从2007年~2009年基本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为避免流动性风险,各大银行以牺牲资产利用程度来保留资产流动性。随着金融市场运行趋于平稳,市场流动性充裕,各大银行开始提高资产利用率,存贷款比例也逐渐提高,降低资产流动性,来扩大收益。

(二)安全性指标 由于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很小,实行负债经营,在经营中商业银行会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同时,商业银行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其风险造成的损失大,涉及面更广。因此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就要求银行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用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资产率来反应银行自有资本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以及银行贷款质量(如图3、图4、图5所示),这三个指标都在逐年下降,但都在监管标准内,其中交通银行三年内资本充足率下降幅度较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原因是加权风险资产增幅高于扣除后总资本增幅,由于表内资产的增长和大量的表外业务的开展,增大了银行资产风险,使得风险资产增大。其中建行在2009年在全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次级债券也增加了资产的风险。面对复杂的金融环境,各大银行进一步推进自身信贷结构调整,对信贷资产的风险进行排查,主动防范风险,加快不良贷款的处置,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进一步降低不良贷款率。

(三)赢利性指标 近年来,各项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资金运用)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图6为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2009年以来贷款总额情况,在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工商银行在有效控制风险基础上,逐年增加放款总额,加大对重点客户、重点项目的贷款投放规模,2009年贷款总额为57286亿元,较08年增长25.3%。

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步加大债券投资、中间业务等无业务的发展力度,佣金、手续费净收入在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但从表2可以看出,各商业银行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是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占其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利息业务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对市场利率的敏感度,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的变动会对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带来影响。

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管理方法上,我国各商业银行己经建立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该方法增强了银行资本金意识,保证银行的流动性,防止过度短借长用;在资产业务开展上,逐步加大证券投资业务,投资国债的资金增加;贷款结构方面,开始增加对个人的消费性贷款等。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近年来在提升,但仍然与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单一 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很多,包括资金流动性管理方法、利率敏感性管理方法、缺口管理方法、持续期缺口分析等。而我国在资产负债管理上还侧重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管理手段落后,真正实施、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持续期以及风险模型管理方法的商业银行很少,缺乏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尤其在我国利息收入占主要营业收入比例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利率风险。

(二)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单一,且资产与负债在规模和期限上缺乏匹配 在我国,存款总额占银行负债的比重很大,而且各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其他资金借款的比较少。在资金运用上,虽然中间业务在扩大,但贷款比重过大,且我国由于金融产品种类较少,缺少利率风险管理的衍生产品的购买,形成了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比例较大,主动借款比例较小。资产结构的单一降低了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负债结构的单一性提高的成本,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

(三)商业银行风险意识淡薄 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不够。大部分商业银行缺乏专业、完整的基础业务数据系统,不能实时地进行市场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

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完善建议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规模、业务领域、服务功能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当今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有着重要影响。

(一)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避免利率风险 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三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款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入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整合表内表外业务,创新中间业务,提高非利差的收费业务,降低对利息收入资产的依赖。

(二)组成资产负债管理精英团队积极引进现金经验和技术,专门负责资产负债的匹配、风险评估和管理运作,通过专业化人员的管理,完善预警、预报和分析系统,降低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三)引进学习西方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引进学习缺口管理模型,运用缺口管理协调利率敏感性和非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组合,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建立以利率为主要变量的资产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负债管理理论体现出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它变以前的被动吸收存款为主动进行借款,通过主动增加负债来扩大经营及规模,为银行找到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资产来保证,还可以通过调整负债来保证,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资产负债双向调整,为银行的经营管理增加调节途径,商业银行根据资产的需要调整和组织负债,让负债适应和支持资产,也为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现状;利率

负债管理理论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同时,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为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并重;使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的变化,将管理的视角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管理,使银行能够根据资产的需要来调整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增强了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银行资产盈利水平。

一、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概述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盛行于60年代。当时,世界经济处于繁荣时期,生产流通不断扩大,企业生产及扩大经营对银行的贷款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负债管理理论出现之前,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扩大,它的流动性就有一定的保证。在必要时,银行甚至可以通过借款来支持贷款规模的扩大。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银行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吸收资金、扩大规模。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现状

在我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如何随着银行的发展而同步提升,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与国外顶尖银行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存款波动性较大,流动性差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在结构安排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之处,导致银行的流动性比较差,容易引发流动性短缺的危机。我国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借款来维持其流动性需要,银行的自有资金不足,资本充足率比较低。

2、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低,存在着很大的坏账风险

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刺激经济,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宽松政策,商业银行在这个期间向地方政府发放了巨额贷款。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我国地方政府负债问题开始逐渐的暴露出来,在地方政府的巨额负债中,银行的贷款占有很大比例,这些积累的债务很有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出现大规模的坏账和呆账,从而引发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3、利率市场化进程带来风险

我国对利率的管制正在一步步放松,对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也不断减少,这在增加了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使用资金的成本上升,从而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和存款期限结构,促使银行业不断提高贷款利率,并且出现了限贷、惜贷的现象。贷款利率的提高给银行带来更高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企业违约几率,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风险。

三、造成当前负债管理现状的主要因素

1、商业银行缺乏自我积累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都只有少量留利,没有建立起随资产增长而补充自有资金的积累机制,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信贷资金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充,这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银行大量存在存贷款长短期错配,盲目扩张信贷,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比较差。

2、储蓄传统及国家政策

由于我国居民的高储蓄倾向和国家政策的扶持,银行对于风险控制的意识比较差,国际竞争能力比较差。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储蓄,我国居民长期以来的高储蓄倾向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裕,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经营环境比较宽松,不重视其他货币业务的发展,不重视对于资产负债结构的配比和控制。

3、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不健全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比较缓慢,作为直接融资平台的资本市场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企业直接融资的难度比较大导致企业只有通过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来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种情况使得银行有大量贷款对象,从而不重视资产负债管理。

四、发展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对策

1、进行存款工具等负债工具的创新

在负债方面,要加快存款工具和业务手段的创新,可以通过和推广国外已经行之有效的金融手段,发展多元化的负债产品,如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回购协议、发行债券以及扩大银行卡业务等。另外,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资银行的竞争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开放金融市场以后,我国更应有步骤地放开放宽对混业经营的法律限制。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慢慢放开了利率管制,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也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提供了温床,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利率化改革才刚刚起步,距离建立起一个市场化机制的利率制度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只有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脚步,在屡屡市场化的压力下,商业银行才能在市场竞争下加快对于存贷款业务以外业务的改革和创新,才会更注重对自身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3、积极拓展业务渠道,提高资产负债的质量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拓展业务渠道,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中间业务以及其他非传统投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营收及占比都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银行营收及资产增加主要是靠借贷息差来实现,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利率管制的不断放开以及可能的民营银行带来的冲击,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传统营收,因此通过拓宽业务渠道来提升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增加流动性,为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增加保障,降低流动性风险。

4、加快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改革

健康健全的市场环境是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市场条件。我国要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为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创造条件,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和空间,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更多的手段。另外,要不断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融资途径和更广的融资平台,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为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管理提供保障。(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成果之一,本成果受北京市“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刘一.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分析—基于成本和风险角度[J].现代商业,2013(14).

[2]何浩.商业银行应对经济周期下行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06).

[3]刘嘉.我国商业银行负债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知识经济,2012(09).

篇8

[关键词]融资 信贷风险 小额信贷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政府为促进经济,推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在所有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政府对农村地区经济扶持加大了力度,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扩大农村业务,并不断在农村扩大各自的分布点范围,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建立小型农村商业银行,同时部分农村信用社也进行了改制,发展为农村合作银行,三者并存,共同服务于三农。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已呈现出邮政储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农村合作金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多家机构百花齐放的局面。

一、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现状

农村商业银行因其面对的客户为农村个人用户和微型及小型农资企业,故经营管理模式也具有其固有特点,经营现状主要表现为:

1、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具有区域性。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第三十九条,“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2、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存在较多风险和危机。其中融资和资金问题、盈利困难、信贷风险增加等尤其突出。我国农村村镇商业银行一直处于无品牌,公信力缺乏的状态,对农村老百姓的吸引存款比较困难。农村银行的信贷项目多数为服务三农项目,这些项目通常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进行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比较分散和低效,故此农村贷款额度小、比较零散,运行成本较高,盈利周期比较长,甚至于发生盈利困难的现象,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有明显的政策性和服务性。我国村镇农村商业银行最低注册资本(乡镇)为100-300万元,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差,农村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借货信用制度不完善和人员流动大追踪还款困难,造成坏账、呆账的风险上升。

3、农村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管理弊病颇多。高管人员一般为本地方员工对本地风俗习惯、人际关系、本地民风非常熟悉,有比较浓厚的乡土感情,他们大部分人积累了较丰富的农村银行经营管理实务经验,但普遍理论水平不足,学历水平低、管理理论掌握不深,同时高管人员的管理权和经营权比较大,对银行的经营将产生重大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员裙带风盛行,人际关系盘根错节,管理难度增加。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设计

综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新型经营管理模式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

1.建立合理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指标考评体系。扩大诸如农产品收购等优质贷款的比重;分析各类贷款周转速度,加大季节性收获的贷款项目的本息回收力度,同时针对信用不良用户,严格执行加息罚息制度;审核各类贷款的投放条件和范围,支持重点项目或重点发展区域,同时规范界定“坏账、老账”的流程,在总行许可的范围内,适度上浮项目贷款利率,使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信贷管理机制,满足客户需求,拓展产业化龙头客户,发展中间业务客户,优化客户群体,形成合理客户布局,推动农发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2.设计农村零售银行业务推广方案。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功能不仅仅体现在汇兑业务,更应该借鉴城市商业银行的经验,开拓发展农村个人金融业务,对个人业务进行细化,合理设置业务方案。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贷款需求、理财投资需要、中间业务需要、投资保险等各种需求,给农村商业银行留下了巨大的开拓发展业务的空间。

3.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企业化管理。建立健全现代银行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集中力量对高管人员的管理制度改革,提高高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组织再造,合理设计和配置高管及其他人才。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公开渠道,公平考察,严格审查引进和招录人才流程,做到适岗适才。塑造现代银行企业文化,对柜台人员进行规范化工作流程培训,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培养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一流的服务标准和完整的商业银行形象。

4. 构建统一的内部监管体系,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分应吸收现代银行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经验,积极发挥银行内控机制和内部审计的有效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协助银行实现经营目标,为总行及时了解分行情况,完成经营任务。内部审计可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评价,帮助总部银行控制风险,预防和减少损失。银行内部审计通过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可以防患于未然。

三、结言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市场广阔,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中国自身的特点,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本地实际,侧重于优质小额信贷,结合增加农村零售业务产品的开发,及时调控资金流向,规避信贷风险,同时通过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建立银行人力资源系统,塑造企业文化,延伸和发展总行的品牌形象,将农村金融市场做大做强,为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光字《2008年度中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现状分析》.银行家,2009 ;9

[2]张曼《我国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分析》.东岳论丛, 2009;8

[3]罗永方.《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管理与开发的问题及对策》.现代信合,2008;3

[4]张国亭. 《孟加拉农村银行模式及其启示》.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12

篇9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管理框架;构建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银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速。然而,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同样导致了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特别是世界三大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拉美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风暴的出现,对全球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其碰到的巨大风险以及风险带来的危害也同时成为全球关注的经济问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自1980年以来,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1]。究其原因,这些风险产生的根源都是由于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科学的风险管理造成的。风险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2]。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民经济良好运行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后,经营管理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当今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业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资本少、盈利水平和营运效率低的中小商业银行夹杂在国有银行中,所面临的风险有增无减[3]。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其风险远远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具有高风险的特性。在应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存住经营管理体系建立时间短、运行机制不稳定、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关注中小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面临的风险所具有的特殊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在采取全面风险管理时应当确定的原则和方向。随着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着不可控因素的激增与越来越大的风险,提高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重大研究课题。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QL银行案例进行分析和阐述,通过借鉴国外现有商业银行模式及先进经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提出适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对策。

在构建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中,我国学者在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特别是防范风险管理、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方面做出了贡献。冯燮刚等(2005)以风险定价为基础,分别给予预期损失、风险资本、风险偏好等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经济涵义,提出了以风险资本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4]。王晓春(2005)认为在未来的时期内,有关银行风险案件仍将居高不下,而激励缺失导致的员工积极性不足和内部人道德风险问题将成为违规操作的根源[5]。因此,再造管理架构体制、重塑权利与责任对等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员工自觉执行制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降低目前银行风险管理、遏制金融系统大要案频发的治本之策。董军(2005)认为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防范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他在对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管理缺失、人的风险行为以及风险管理上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6]。有学者认为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相关协议特别是建设信息系统值得借鉴,应当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集中、统一的计量与控制;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制度体系(乔宏军,2006)[7]。李晓宇等(2006)认为应构建一个由组织系统、战略系统、实施系统、监督系统及信息系统共同构建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8]。

有学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实证研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如赵家敏等(2005)将RAROC引入到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中,设计了基于RAROC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型框架,并应用在我国商业银行上[9]。有的学者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设想,如马崇明、唐国储(2003)通过商业银行改革中出现的风险,分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当前管理中存在的绩效考核、风险度量、风险管理组织和风险管理模式选择等问题,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全面管理体系构建的设想[10]。

1、全面风险管理含义及框架要素

1.1 全面风险管理含义

篇10

关键词:银行管理会计;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管理;战略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进行决策的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管理会计的作用在于利用决策、计划和控制技术来提供信息以帮助管理者履行计划和控制公司活动的任务。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涵盖了财务预算、成本核算、盈利分析、业绩评价、资产负债管理等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会计信息包括银行发展战略信息、盈利能力信息、风险预警信息、业绩衡量等重要信息。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表明,管理会计是建立业绩一流银行的基本前提,实施管理会计有利于银行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了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经营特点。这种经营方式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成本费用观念淡漠,忽视成本、效益的恰当配比。不仅经营人员忽视经营中的成本控制,即便是内部管理人员,也缺乏成本资料和必要的成本管理技术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在商业银行中推行旨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为提高经营效益服务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商业银行尽管在经营管理中对推行成本管理会计做了一些尝试,但常常是限于成本管理会计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层对成本管理会计的推行不够重视

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者对成本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会计的运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商业银行的决策者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管理);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还要求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现阶段,许多商业银行的决策者只重视抓借贷资金、抓市场,而不重视会计,或根本不懂会计,也没有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置成本管理会计机构,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成本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另外,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也造成了管理会计在应用中的困难。“ 财务会计对外、管理会计对内” 似乎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金科玉律”。

(二)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会计人才稀缺

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体系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这就决定了在很大程度上成本管理会计的水平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同时,由于成本管理会计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也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专业造诣,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果断的应变能力。可见,成本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起点很高。

(三) 组织架构的不合理

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与国外先进商业银行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论是由专业银行转轨而来的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市场经济催生的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均是胎生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行政分权体制,按总、分、支三级机构进行管理。 而国外先进银行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实行的是扁平化的纵向、条状的事业部制,业务按公司业务、私人业务、和资金业务等条线进行管理,事业部内部按产品线和营销线进行运作。国内完全不同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若要完全按国外管理会计方法进行核算、分析和评价,由于责任中心职责不清楚,产品和客户的数据难以获得,给管理会计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二、 商业银行加快推行成本管理会计的对策

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会计涉及面广,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会计的实施应该本着“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各商业银行职工对成本管理会计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实施成本管理会计就是引进国外一个系统、开发一个项目,或者是某个部门的工作等。 这些认识是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实施成本管理会计未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成本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系统理论、行为科学、预测决策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实施成本管理会计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包括成本核算、盈利分析、业绩评价、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等丰富的内容。涉及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确立、成本管理会计系统构建、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模式调整、组织架构改革等复杂过程,需要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层转变观念,更需要商业银行上级行与下级行的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各商业银行职工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决策层,应正确认识成本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地位、重要性和复杂性。

(二)着力培养或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

依据现代管理理论,成本管理会计要运用一系列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等方法,除需要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 并熟悉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能够把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总体运作情况。因此,成本管理会计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十分严格,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引入、培训等多种渠道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会计人才。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人才引入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源,但是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偏差使得管理会计人才的引入相对欠缺。银行应该在确立管理会计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招募人才,如招聘高校中管理会计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也可着手建立内部人才培训体系,以此来满足施行管理会计的需要。

(三)改革现有组织架构, 实行事业部制

国外先进银行实行的扁平化的事业部制组织架构,业务是按公司业务、私人业务 、资金业务等进行管理,实现了银行内部以利润中心为单位的业务分类核算,事业部内部是按产品线和营销线进行运作,为银行分析和评价内部各经营单位的利润贡献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报告,不仅可以提供总行、分行和支行各业务分部、业务线条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而且还可以根据地区和地区的比较情况,为管理层考核机构或地区和调整机构或地区业务布局提供支持。

国外先进银行事业部制组织架构已经过多年不同市场环境的实践日趋成熟, 是代表商业银行发展方向的典型的现代化模式, 应该是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目标模式的主要选择。参照国外先进银行的组织架构,进行事业部制改革,可把现有的商业银行总行各业务部门整合改造成公司业务部、个人银行业务部、银行卡业务部、投资银行部、业务部、海外业务部等按业务范围划分的事业部,并将其作为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各事业部对相应业务的发展和经营效益负责;将人力资源部、信息科技部、法律事务部、行政后勤部等非业务部门也改造成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根据向业务部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合理确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取得相应的收益。

(四)构建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系统

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应该导入战略管理会计理论,遵循银行战略管理的理念。通过对银行财务数据的集中核算、管理和分析,充分展示财务数据与业务运营的变动关系,通过财务和绩效管理实现对银行业务的运行控制,顺利实现银行的战略目标。同时,因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创新与拓展,所以商业银行在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方法时,有过去管理会计的经验作基础,应该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比如推行作业成本法,是将制造费用的分配基础由数量基础变为作业基础,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

总之,随着金融业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我国银行业必然要与国际同业展开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在此形势下,我国银行业必须加快银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步伐,应用先进的管理会计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构建开放性的银行管理会计系统,推进银行经营管理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银行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郁国培.《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

[2].刘惠川.论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经济师,2007-12

[3].陈美萍.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实践及经验.新疆金融,2005-6

篇11

近几年来由于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管理与会计控制的弱化,造成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而且产生了一系列案件。2000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经济案件其数字是历年来少有的,也是触目惊心的。

2000年,国家审计署组织了对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及其9个省级分行、97个地市级分行、526个县级支行1999年度资产负债及损益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情况的审计,发现各类涉嫌犯罪线索33起,涉案金额达143.8亿元。

2001年审计署对中国银行总行、7个省级分行及150多个分支机构2000年度资产负债及损益的审计,发现大案要案22起,涉案金额27亿人民币,涉案人员35人。

2002年,审计署对中国建设银行20个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2000多个分支机构进行审计,查出涉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51件,涉案人员74人,涉案金额22.74亿元。

2003年审计署对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及21个分行的资产负债及损益的审计发现各类案件线索30起,涉案金额69亿元(见国家审计署历年审计报告)。

2005年1月中国银行某支行6亿存款被神秘卷走。该案涉及金额已超过10亿人民币。最近银监会首先将中行该案定性为“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情节十分恶劣,损失比较严重,暴露出部分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松弛、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处罚不严等诸多问题”。

以上这些数字足见我国商业银行在其基础工作中存在会计核算不严密,会计管理不严格,会计控制不得力状况,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这些问题虽已引起监管部门和内控部门的普遍关注,但从目前会计核算工作来看,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准确,明细分类核算与总分类核算不相符,账款不符,账凭不符,账据不符,账实不符,账表不符的问题。

银行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银行经营成果核算不真实,目标利润弹性大,账外经营、截留利润、虚列成本、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违纪现象依然存在。会计管理不到位,会计控制失效。

会计人员在会计操作中有章不循,违反制度规定办理会计业务,会计岗位设置未严格执行“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的原则,存在一手清现象。

会计电算化制度执行乏力,操作员权限设置混乱,计算机安全条例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在电脑中擅自删除存款记录(存款记录“说”删就删),以他人代码进入电脑操作系统,删除存款业务记录,侵占存款为己有。

会计核算和操作制度设置不规范,不符合会计核算要求,银行临柜人员违规违章操作,账务处理程序随意简化,关键性控制环节未实行。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责任性不强,业务技能不高,在办理银行各项业务中,没有按规定的处理程序、规定办理。不按规定办理存、贷款的核算,违规发放贷款;不按规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承兑和贴现;在办理结算业务中对票据防伪、防假识别能力不高,造成银行资金被诈骗、冒领和损失。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弱化,账外经营依然存在,导致有人利用会计内控无力而滥用,挪用银行资金,造成银行资金财产严重损失。

会计主管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检查未真正落实,形成检查真空地带,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相应的管理制度未能跟上,造成新业务管理制度的缺憾。

银行会计监督不得力。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水平,忽视了会计监督的真正职能,甚至以为会计监督的职能就是“内控健全、账平表对”。

人员素质不很高,大多数属于“记账型”人才,真正从事过管理工作的“管理型”人才却很少。

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导致会计资料在传递过程中,相互脱节;两个相容岗位缺乏相互制约,以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法律意识淡漠,部分银行在执行会计法规方面存在偏差,一方面对执行金融会计法规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在日常会计工作管理与操作方面,只满足于每日账平表对,对核算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不加考虑,警惕性不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导致犯罪分子有空可钻。

二、几点建议

银行会计工作仍是银行工作的基础,其好坏决定或制约着整个银行工作的水平。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大都集中于会计工作的风险,财会风险是银行经营活动中的根本风险,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应该从加强会计防范入手,通过控制会计部位的风险点,来达到金融风险防范的目的。

我国在推进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时,在将目光投向产权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应将更多的关注投向银行的管理改革,建立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会计是银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会计发展到今天应该摆脱传统意义上的记账、算账的角色,而将管理与控制职能列为银行会计的主要工作职能。通过银行会计管理与控制提升银行运营的效率与效果,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应是当前我国银行会计工作的发展重点。

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一个组织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既是履行会计职能和保障业务发展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防范经营风险、促进银行业整体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与控制是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面对入世以后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了改革步伐。但资本金不足、不良贷款比率过高、业务品种单一、机构臃肿、人员众多、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运作中的行政干预等问题仍在困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的风险较高,风险的规避手段较少、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加快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速度已是刻不容缓。

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将商业银行最终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改变其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管理色彩浓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手段。

作为银行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会计,必须摆脱算账、记账的传统角色,尽快向管理角色转变。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银行的会计工作首先应明确市场经济下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模式中会计服务的目标,即会计不仅为银行的股东服务,还要为银行的内部经营管理服务;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其次,要改变会计管理的方法,充分利用电子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通过银行运营数据的统计、归纳、整理、分析,发现问题,科学进行战略决策;最后,拓展会计管理的领域,将银行会计工作拓展到风险防范、客户服务、产品开发等领域,将会计工作贯穿银行管理工作的始终,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

(二)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与控制是适应商业银行战略转移的需要

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不仅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而且需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从战略上进行管理思想的根本性转移。借鉴战略管理理论的精华,提升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A·D·Chandler)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变化,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此后,安索夫(H·l·Ansoff)在1965年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并将战略定义为“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去实现其目标和使命,包括各种方案的拟定和评价,以及最终将要实施的方案”。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相继出现了以行为分析为基础的行为战略管理理论及资源和知识为研究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带给商业银行的启示就是商业银行在制定战略时,应从发展的角度入手,从建立银行长期核心竞争力入手,从合理配置利用有限的资源入手,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通过实现顾客让渡价值来实现银行自身价值,最终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银行经营战略的转移,要求银行的会计部门应意识到银行会计的核算和反映功能只是其职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银行会计的控制与管理职能才是其主要功能。例如在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下,银行会计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经营理念指导下的会计工作,只是提供简单的财务数据,而是要求会计部门能够提供不同顾客的资信状况、顾客的满意度状况、顾客对银行资源的耗用与贡献情况、顾客的忠诚度状况等新的管理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搜集与整理,发挥会计的管理与控制功能。银行会计的管理与控制职能的发挥将直接影响到银行战略转移成功与否。

(三)健全的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必然选择

“强化管理、规范经营、稳健发展”是国内外银行业长期实践证明的、必须一贯坚持的经营指导思想。而金融机构的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这一指导思想的重要保证。如果商业银行有一个健全的内控系统,即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银行经营也同样能保持稳健,能够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保证各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高效经营。

(四)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与控制是合理评价商业银行绩效的需要

我国的金融体制以间接融资为主,构成社会金融资产主体的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绩效将会决定性地影响社会资金的运营状况。全面深入探讨银行业的创值能力、资金运用效率和经营绩效,对认识全社会资本形成、资金使用效率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潜力等问题都具有重要而富有启发性的作用,但目前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其作为中国金融业主导力量的角色极不相符,与企业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情况相比,滞后很多。现行的银行绩效考评办法存在着考评理念与考评方法落后、考评目标定位模糊、评价结果失真,缺乏与绩效考评结果相配套的激励、惩罚措施等问题。这种现状的产生除有历史和体制原因外,银行会计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

绩效考评工作是建立在会计工作基础上的,需要会计工作提供支持,例如在考核服务耗费作业情况及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时,需要发挥银行会计的控制与管理作用,对银行服务进行细分,对每一核算环节进行分析,尽量缩减非增值作业,提高银行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银行的整体创值能力。科学的会计管理和控制工作是银行绩效考评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

(五)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与控制是控制商业银行风险的需要

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也日益增加,如何控制和防范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手段相对于国外发达商业银行还很落后,风险防范手段的落后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篇12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的产生

在利率市场化、合约标准化的现代金融市场中,银行可被看作是为资金需求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从而通过对流动性风险的规避来提出银行的定价决策,流动性问题的产生,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商业银行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从银行内部看,一是商业银行服务的本质所决定。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流动性的转换;相对而言,商业银行的资产方业务,例如贷款,是缺乏流动性的;而负债方业务,例如存款则相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作为中介,商业银行的职能就在于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的债务,在这一转换中,商业银行具有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的最高效率。但这也从根本上带来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二是流动性风险源于资产负债的盈利性和流动性的矛盾。银行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负债流动性约束;贷款和投资的流动性差,其风险增加了它们的不确定性,即资产的流动性约束,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原因是盈利性和流动性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三是资产和负债期限的不匹配、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以及试图保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都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重要的原因。首先,流动性风险根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不相匹配,主要有超负荷经营、期限搭配失当、资产质量恶化、信誉不佳导致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对客户的需求估计和准备不足等。其次,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认识和实践不足(金玲,2000;温珂、贾卓鹏,2003)、自身规模限制也是产生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内部因素。

从外部看,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日渐加快,国际金融环境更趋复杂,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分析应将其纳入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金融法规、货币政策、经济周期、汇率制度、资本流入、债务和赤字等都可能带来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

及其理论演进

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资产流动性策略是早期流动性管理策略,是将一部分非流动资产转换成流动性资产。从商业银行产生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所强调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资产管理而进行的。传统的方法是将一部分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金资产,后来逐渐演化成除保存一部分现金资产即一线准备外,还持有一部分既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流动性,又能满足一定盈利的短期国库券、同业拆放资金、向其他银行存入往来存款等二线准备金。这种策略的优点是风险相对较小,但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因此适宜于稳健型经营的小银行。相应地产生了资产管理理论,强调资产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业务以及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先后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该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100多年里,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及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地位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负债流动性管理战略负债流动性战略是靠借入负债满足流动性要求。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新的筹资融资工具不断涌现,美国花旗银行首创的大面额可转让存单问世,为商业银行主动吸收新的资金来源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银行开始通过货币市场借款及购入负债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大银行甚至靠短期借款满足全部流动性需求。这些变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受到了来自于其他金融机构争夺和流向金融市场的威胁和冲击。与传统的资产流动性战略相比,以前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从资产的角度来考虑怎样满足流动性,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则认为银行可以通过货币管理来获取流动性,强调通过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来筹资。传统的运用储存的流动性来满足贷款需求只不过改变了资产的构成,用这类工具筹资银行的资产将会增加。这样,银行不用储存大量的流动性,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效益更好的贷款或其他中、长期投资上,收益就能得到增加,但面临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负债管理方法主要有储备头寸负债管理和贷款头寸负债管理两种,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工具,如同业拆借资金、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欧洲美元存单、回购协议等。由此,负债管理理论也应运而生,它强调银行不能单纯依靠吸收存款这种被动负债方式,而需要大力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向外借款。负债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银行券理论”、“存款理论”和“购买理论”等。

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的基本思路是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满足流动性需求,做法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未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存(主要是持有可转换证券和在其他银行存款),一部分由往来银行及其他资金供应商事先以信贷额度给予支持。对于未预料的流动性需求则临时由短期借款满足,对于长期滚动性需求做出预测,通过能滚动变成现金的中、短期贷款和证券满足。具体来说,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资产与负债各个项目偿还期限的对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负债项目的成本、创利水平及各资产项目的利润、收益水平。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对资产与负债数量和期限的对称关系进行替代配置,以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以达到少投入、多创利的目的。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较多,最主要的有资产负债累计缺口管理和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管理。

对应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了。该理论并不是对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吸收了这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核,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不利于鼓励进取精神。负债管理理论虽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能发挥银行家的进取精神,但更多地依赖外部条件,往往带有很大的经营风险。该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的管理,不偏重一方,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结合起来保证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保证资产负债结构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持流动性供给能力。

篇13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转贴于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篇14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