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环境问题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小水电 开发 发展现状 生态环境保护
Abstract: China's small hydropower resourc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ha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energy structure. However, large-scal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has also caused a variety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or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small hydropower development and it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is paper put out some discussions for the line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small hydro;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statu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V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0020-0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方式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我国能源生产与供应的必然要求。小水电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绿色能源,生态效益显著,大力开发小水电,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地区用电困难、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通过国家实施的农村电气化建设、农网改造等工程,小水电以其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就近供电、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开发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小水电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成为目前国内小水电开发的焦点。
1 我国小水电的发展现状
1.1我国小水电的资源分布特点
小水电的装机容量因各国国情而异,我国小水电是指单机容量为5万kW及以下的小型水电站。我国河流众多,小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可开发量达1.2亿kW。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 600多个县市区已建成小水电站45000座,装机容量5100多万kW,年发电量1600多亿kW・h,约占中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0%,在建规模达2000万kW,约占世界小水电开发量的40%以上[1]。
我国小水电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边远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大都是远离大电网的山区,人烟稀少,负荷比较分散,小水电资源是其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就地供电,是大电网的有力补充。从地理分布来看,小水电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2],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雨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是开发小水电的重点区域。目前,全国小水电已开发装机容量主要集中在广东等20个省市,尤其是广东、四川、福建、云南、湖南等省份。
1.2 我国小水电的开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水电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小水电带来的明显经济效益,全国各地对开发小水电的积极性都较高。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小水电发展的步伐,每年新增装机容量200~300万kW,总装机容量占整个水电的30%以上,占全国电力工业比重6%-7%[3],居世界领先位置。
纵观我国小水电几十年的发展,解决了偏远地区农村用电紧张的问题,以电代柴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小水电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地区防洪抗旱的能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意义。与此同时,由于小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发展还促进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据统计,我国小水电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0.34~0.44亿吨标准燃煤,与相同数量的火电相比,可减少排放1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4]。
目前,我国小水电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标准,但是小水电开发程度依然较低,开发不规范、投资与收益不相匹配、上网受限制、电价不合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小水电的发展。
2 我国小水电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虽然说小水电是清洁能源,但是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运行后仍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开发过程中如果违规建设、不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实践经验表明,我国小水电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保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河水锐减,河床干涸。在小水电设计阶段,一些开发单位忽略了科学的水资源开发规划,没有考虑流域总体规划问题。我国2/3的小水电站是引水式电站[5],若缺乏泄水建筑和调度方案,在枯水期时,上游的水源全部引到电站进行发电,很容易引起下游河段断流,造成河床干涸,影响下游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2)部分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小水电的选址一般坐落在植被良好、林木茂盛的山区,在开发建设的施工阶段,修建公路、引水渠道、厂房等设施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山林进行开挖,加之施工废弃物的随意倾倒,使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
(3)影响水文环境,破坏生态多样性。小水电站的修建,一定程度的改变了河流的水量、水质、水温、泥沙等环境因子,尤其是拦河大坝,严重影响了水生生态系统,它阻隔了某些鱼类及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使其不能顺利进行繁殖,破坏了生物遗传多样性,对某些稀有鱼类和珍稀动植物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3 对小水电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对于小水电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环保意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在规划设计阶段,必须正确处理好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论证建设水电站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要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缺少环保措施的小水电项目,应不予审批。在项目施工阶段,要严格制度周密的施工方案,杜绝野蛮施工,防止出现无序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2)建立完善的小水电开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依法监督小水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必须根据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小水电环境管理制度,在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环境管理。小水电工程涉及的主要生态与环境管理制度是:环境预审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三同时” 制度是指建设项目的环境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管理制度[5]。
(3)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小水电在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应该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从小水电站的发电效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长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开发小水电引起的移民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应该提供适当补贴,妥善做好移民的安置工作,使小水电的开发建设成为真正惠及山区人民群众的工程。
关键词: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现状和问题
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组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环境会计披露的信息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验证,是披露其资源环境状况及环境经济责任鉴证的特殊审计,是环境科学与审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审计工作实际应用学科。资源环境审计对资源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处理好发展,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目前同时也是世界的最主要的目的,资源环境审计也就成了国家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资源环境审计也得到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就是监督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资源环境审计起步较晚,发展又相对比较缓慢,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运用现状和问题,以便我们找出对策,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现在出现但又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环境审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鄱阳湖经济区又是在2009年12月才被国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两年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缓慢,出现了一些问题,现状不容乐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有以下几方面: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我国的环境法规还不够完善,环境审计的规范几乎是一片空白;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环境审计的需要。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问题
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时间不长,就目前为止,国家没有制订一套完善的有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的发展的审计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只能根据以往的环境审计进行,而以往的环境审计并不是完善的,缺乏环境审计指南,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资源审计风险增大。又因为地区和资源环境表现方式不同,审计方式也应不同,环境审计的成本也提高了。另一方面,在环境审计中,审计人员要对环境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面对复杂的、专业的环境问题,没有环境审计指南也无法进行科学的计量,最终难以形成令人信服的审计结论。没有一套完善的审计标准体系,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不能很好进行。
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以《审计法》为主体的审计法规体系,二是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缺乏环境审计指南。由于审计法所依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审计法的制订又是依据过去的政治环境。有些方面可能存在缺陷,如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导致审计独立性名不符实,审计机关的执法主体资格经常受到质疑,审计法与其他法律之间存在诸多冲突,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所出现的新的审计空白,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根据审计法进行审计,又可能出现一些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环境资源审计出现问题。而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在鄱阳湖经济区从未建立,所以审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据不足。从这些法规的内容来看,我国没有直接将审计与环境保护或环境保护资金联系起来,更没有明确政府审计机关在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方面的职能、作用和主要工作内容。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政府审计机关如开展环境审计或环境绩效审计,往往会受到审计延伸范围的制约,难以取得直接的、关键的审计证据。
第三,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中,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审计人士少,不能满足环境审计的要求。资源环境审计需要审计人员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学和审计学的交叉领域,需要审计人员在拥有很好的环境管理知识的同时又要了解审计学。不仅需要审计人员懂得财务审计技术和方法,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时间不长,审计人员大部分来自会计、审计等专业,对环境管理学了解不多,在同时了解环境管理学和涉及财务的专业人士很少。虽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参与审计工作,但由于受到审计取证的规范性与外聘人员独立性的限制,他们的意见只能作为佐证和参考,无法作为直接的审计证据,且单纯地采用他们的意见往往会加大政府审计的风险。所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的审计过程中,并没有特别的专业资源环境审计人员,会造成审计的不准确,同时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可能存在疑虑,所以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是鄱阳湖环境审计的又一重要的问题。
第四,鄱阳湖资源环境审计主体单一,没有审计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环境审计还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审计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机构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中,起主体作用的仍然是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参与程度较低,甚至可以说没有起作用。可是我们从别国环境审计的开展看,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对推动环境审计的整体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不单单像我国一样由国家资源环境审计起重要作用。社会审计组织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大大提高环境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增强环境审计信息的有用性,加之其社会审计面的宽广性,对整体推进环境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内部环境审计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了解内部的资源环境形式,可以进行真正的资源环境审计,能促进企业按环保要求进行生产,帮助企业很好利用环境资源,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提高他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参与程度。所以,如何更有效地鼓励和扶持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参与环境审计是目前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出现的一个问题重要,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主体不是单一,而是多元化。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可能出现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资环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审计人士少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现阶段又不能解决,且资源环境审计现状不容乐观。不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鄱阳湖资源环境审计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充分了解鄱阳湖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要式的情况下,会找到针对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等方面的对策。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时间不长,如果时间久了,审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政府在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来完善审计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在审计中能够找到更好的审计方法与审计对策,能够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够在经济与资源环境方面更好地发展,真正做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闫天池,张庆龙.资源环境审计:问题与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
2.吴文嘉.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审计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8(7).
3.苏荣.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把国家战略的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的现实――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鄱阳湖学刊,2010(1).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总结了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了其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植被问题和渔业问题,并提出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污染现状;潜在问题;建议
水位的涨落带又称消落带,是由于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它是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段,是一类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1]。在人工调控下,三峡水库的水位涨落速度、幅度和频率与天然河道明显不同,增加了消落带的不稳定性,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对库区消落带的影响逐渐加大。加强消落带区域的生态保护是三峡工程发挥其作用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污染现状
1.1 工业污染
三峡库区消落带最重要的污染是铅、镉污染[2],其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渣。铅能使土壤肥效退化、土质降低,从而让农作物不能有效顺利地生长。此外,被农作物吸收后,这些有害元素将会通过生态平衡中的食物链传送到人体内。wWw.133229.cOM镉在环境中具有稳定、积累和不易消除的特点,通过食物链富集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镉污染可能最终引发“痛痛病”。
有研究报道,通过多种方法评价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主要污染因子为镉,生态风险影响因子的顺序为镉>锌>铅>铜>铬,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的顺序为镉>铅>铜>锌>铬,消落带地段大部分断面存在中等潜在生态风险[3,4]。
1.2生活污水污染
由于三峡库区消落带附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中洗菜、洗衣服、冲洗厕所等产生的污水排放量逐渐加大,造成生活用水对消落带水环境的污染逐渐加大。为了库区消落带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库区消落带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5]。
1.3库水的影响
消落带的形成是由于库水的季节性水位涨落,这样就会使消落带地区的土壤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主要是库水的污染物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不断地在土壤中富集,进而对土壤的生理性能产生影响。土壤被淹没时,土壤中的养分、污染物就会被溶解和吸附在水体中,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被淹没的土壤中的污染物的释放量在第1天达到最大值,大约占10d内释放总量的80%~90%,随着时间的增长,释放量就越来越少。水中的有机物质及部分固体颗粒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之后到土壤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补充土壤的有机物质,进而改良土性。污水中也有氮、磷等有机元素,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增加土壤中养分的含量,保持肥力。但这种情况下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当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引起土壤的成分、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变化,造成土壤污染[6]。在被浸泡过的土壤上栽种的农作物的产量也明显低于正常水平[7]。水对于岩石中矿物质及营养元素的释放、运动、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母岩养分的运输存在差异。根据试验研究表明,8%和12%的水分处理与自然状态下氮、磷、钾释放比较,其增幅均达显著水平[8]。因此,库水会加快库区消落带紫色母岩养分的释放,使大量的营养物质转移到水体中,从而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库区消落带主要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紫色土壤保肥能力差也是消落带农作物产量低的一个原因。季节性的水位涨落会加剧水土流失的趋势,使土壤中的养分向水体转移[9]。
2潜在问题
2.1生态环境问题
一是易引发地质灾害。整个三峡水库大部分区域地形陡峻,河岸地层稳定性差,加上库区沿岸人多地少、人类活动频繁,是我国环境地质灾害的多发区[10]。三峡大坝的建成后,水库的蓄水量增多,库岸两侧岩石周期性地浸泡在水中,使库岸山体吃水比重加大,造成两岸坡地稳定性减弱,从而诱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11],严重威胁库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库区安全。例如1998年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时,就在库区云阳县形成了近10处崩塌和滑坡。三峡水库恢复正常蓄水后,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有5个月的高水位,长时间江水浸泡,再加上三峡水库在春、夏两季蓄水位在175、145m近30m的落差,必然会造成沿库岸大面积坍塌、滑坡,引发地形变异[12]。二是易暴发流行性病疫。消落带是水位的涨落地带,会受到水陆的交替性污染。低水位时,垃圾、杂草等污染物直接滞留在消落带上;高水位时,水流速度慢,污染物不易扩散[13]。这2种环境都易引起各种相关的病原体、致病菌滋生,特别是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污染严重的消落带将成为各种相关病菌、寄生虫的滋生源及异味和恶臭的散发地,并很可能导致大规模疫情的发生和流行[14]。
2.2植被问题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整个系统提供物质能量来源,是系统稳定的基础。科学植树种草是优化消落带生态环境的一种方式,是减轻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可以更好地发挥消落带植被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消落带植被的功能很多,具体的可以分为4个功能:一是减灾功能。三峡水库蓄水后,垂直距离几十米的陆地被水淹没,而库岸多是残坡积物,含水量的增加就会减少其稳定性,导致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水位的升降导致干湿变化从而引起岩土体的膨胀,导致库岸失稳。二是经济功能。消落带的植树种草及后期的维护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此外,果树、蔬菜的种植可为农民创收。三是净化环境。三峡水库蓄水后,流速减缓,扩散能力减弱,水流自净能力降低,环境污染加剧。某些草本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待到一定时段将其收割,就可将污染物带出水库。四是美化功能。草木具有美学价值,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享受[15]。目前,三峡库区的众多支流及支流入干流的库湾区可以利用的消落带区域较大。因此,有足够的消落带土地可以用于植被生态保护。
2.3渔业问题
三峡库区消落带能够有效利用的地段多位支流河口区域淹没后形成的“猪肚”形成湾,部分水域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加之支流河道蜿蜒,水体交换受“肚头”制约,在此类水域从事养殖,若生产方式不当或生产规模失控,很容易出现局部水质富营养化污染。因此,在规划、实施消落带渔业开发时,必须根据有关部门针对各类水域确定的水质标准和区域,认真评估不同养殖方式和生产规模的影响,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控制污染[16]。
3建议
针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应首先对不同蓄水点消落带的形态、范围、空间分布、生态环境现状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区域消落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和三峡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要求,制定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规划,划分功能区;并依此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指导依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在工农业的生产中一定要尽量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鼓励企业家建立物料循环,这样就可以让污染物作为原料得到再次的利用,使已污染的区域环境尽早得取治理与生态修复。
4参考文献
[1] 涂建军,陈治谏,陈国阶,等.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整理利用——以重庆市开县为例[j].山地学报,2002,20(6):712-717.
[2] 陈梓云,彭梦侠.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镉污染调查及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4):494-495.
[3] 傅杨武,祁俊生,陈书鸿,等.三峡库区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j].土壤通报,2009(1):168-172.
[4] 付川,潘杰,牟新利,等.长江(万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2):110-113.
[5] 魏复盛,张建辉,何立环,等.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的关键在源头控制与削减[j].中国工程科学,2009,11(2):4-9.
[6] 杨钢.三峡库区受淹土壤污染物释放量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报,2004,18(1):111-114.
[7] 骆东奇,魏朝富,谢德体,等.长江上游紫色母质养分溶出及环境效应预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79-183.
[8] 邹强,刘芳,杨剑虹.三峡库区消落区紫色土砷吸附—解吸特征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3):266-270.
[9] 傅杨武,陈明君,祁俊生.重金属在消落带土壤-水体系中的迁移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8,24(5):8-11.
[10] 温铭生,李铁锋,王连俊.三峡库区滑坡灾害与地质环境关系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4):103-106.
[11] 郭跃,杨华,赵纯勇,等.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体系构想[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1):5-9.
[12] 苏维词.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21(2):32-34,41.
[13] 胡百万,王晓鹏.三峡库区重庆市长寿县大桥滑坡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2(s1):312-313.
[14] 何再超,郑钦玉,马杰,等.三峡库区消落区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5-7,44.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补偿标准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4-0065-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4.17
一、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为提高补偿效率、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和谐社会生态的途径。基于此,笔者设计了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调查问卷共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为96.2%。此次调查范围在河北省11个地区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样本分布。调查对象广泛,能较好地反映出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现状,问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制约河北省农民生产的自然风险种类较多。具体而言,由气候异常产生的干早、洪涝、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为严重,早灾、水害尤甚;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生态灾害;由环境污染带来的环境灾害正逐渐成为农民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灾种;地质灾害对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制约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与之交织。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经济社会落后――破坏性开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社会落后”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河北省生态环境的恶化。另外,随着河北省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建设挤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等也加剧了自然灾害的暴发频度、范围和强度。
正因为河北省存在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影响的灾害,对农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须对农户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调查中发现,农户认为应该补偿的主要领域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看出,农户认为政府补偿的领域大部分在土壤(61.09%)。农户主要以耕作为主,所以希望政府在之前给予补贴,在受灾之后通过政府财政、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途径得到一些补偿。目前生态环境补偿相关政策很多都是短期性的,缺乏一种持续和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和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宣传不到位
许多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概念还不了解,在关于“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很了解的农户有25户,占调查农户的5.19%;一般了解的农户有239户,占调查农户的49.59%;不了解的农户有218户,占调查农户的45.23%。通过上述数据可看出,一般了解和不了解的比例均未达到50%,这表明了解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农户存在但数量不大,说明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和补偿力度不够大,以至于农户对此概念不了解。
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意愿”调查中可看出,“很强烈”的农户占27.18%,“比较强烈”的农户占28.01%,“一般”的农户占32.99%,“不大强烈”的农户占8.51%,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没感觉”的占3.32%(见图1)。
从图1可看出,居于首位的是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愿“一般”,其次是“比较强烈”,然后是“很强烈”。可见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不大,大家没有看到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益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
在“是否享受过政府的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调查中发现,认为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20.68%,没有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50.00%,不知道的农户占29.3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力度不到位,甚至有29.32%的农户不知道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存在,没有享受到补贴的农户竟然占到一半,可见政府应加大补偿的力度和规模。
在“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的调查中发现,认为没有作用的农户占10.60%,认为有一定作用、作用一般和有作用的农户分别占比30.15%、30.56%和20.17%,认为作用很大的农户占8.5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没有作用”和“一般”大约占到一半比例,可见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有待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的状况应改善(见表2)。
(三)基层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
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必要性调查中可发现,认为有必要的59.58%,认为还可以的占比31.46%,认为没有必要的占2.50%,不清楚的占6.46%。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但意识还较为淡薄。
(四)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7.71%,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8.33%,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7.50%,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0.42%,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4%。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好处较大或者很大,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11.92%,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6.95%,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0.79%,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4.27%,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7%。可见多于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好处一般、很少或者没有好处,表明这种补偿机制在提高产量方面作用不是很大的。
(五)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单一
调查发现,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较为单一,接受政府补贴的农户有278人次占比62.61%,得到种植业灾害保险的农户有72人次占比16.22%,得到养殖业灾害保险的农户仅有19人次占比4.28%,接受政府征地补偿的农户有63人次占比14.19%,接受企业污染补贴的农户有12人次占比12%。这表明现在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主要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其他的补偿形式比例较小。
(六)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标准过低
调查发现,对补偿服务非常满意的占2.34%,满意的占23.57%,一般的占38.85%,不满意的占29.94%,非常不满意的占5.31%。对补偿方式非常满意的占3.19%,满意的占22.13%,一般的占48.72%,不满意的占21.28%,非常不满意的占4.68%。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过低,满意度不高。
三、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整体框架
现行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可以建立生态补偿整体框架,通过上级对下级、国家对地方的纵向公益补偿,区域之间、上下游之间横向利益补偿和对资源要素管理进行部门补偿等三种方式,制定相关政策,以便为地方生态补偿运行导向,逐步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生态补偿[1]。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地方对政策的需求非常强烈,可以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上升至国家政策层面进行整体考虑。
(二)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
在补偿标准的制定上没有能充分考虑农民、牧民、企业团体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意愿,造成补偿的标准过低。如果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生态补偿机制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应[2]。另外,资金使用未完全体现生态补偿。因此,要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充分发挥机制应有的效应。
(三)形成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资金格局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的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渠道,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
(四)积极鼓探索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
通过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将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补偿方式以及补偿标准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促使农业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以适应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需要。并以此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4]。
加快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永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8).
[2]孔凡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研究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12
良好地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开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前提是不诱发生态环境问题。而事实证明,湿地生态系统开发中诱发较多生态环境问题。对此,应当加强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斫饩錾态环境问题。这充分说明了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1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开发中产生的问题
1.1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湿地是位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它分布在世界各地,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于湿地的概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湿地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多表现为生物多样性、生态脆弱性、生产力高效性、效益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的易变性等特征。
1.2 湿地生态系统开发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1.2.1 湿地资源面积持续萎缩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确定近些年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保护,致使湿地资源持续受损,大大减少了湿地资源面积,相应的湿地的调蓄功能降低,无法对周边环境进行调蓄,导致干旱洪涝灾害越加严重。
1.2.2 生物多样性受到挑战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湿地有动物410种,植物361种,其中有许多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在湿地生态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没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其生存受到威胁,更为恶劣的是有些物种因此而灭绝。
1.2.3 湿地气候发生变化
湿地还具有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但是因为人们肆无忌惮的开发,致使湿地的这一功能受损,引发气候异常,造成当地气候变化,不利于调节和保护生态环境[1]。
2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2.1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和方法
因湿地生态环境具特殊性,与一般环境不同,相应的所进行的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不能运用一般的环境影响评价,而应在以湿地功能为核心的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下,对湿地功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衡量,也就是用一套功能指标对区域湿地的生态功能进行量化,产生描述湿地功能现状和变化的功能指数,再通过功能指数在外来影响作用下的变化,判断湿地生态环境影响程度。
2.2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参考相关资料,确定目前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的过程中,遵循的评价程序是:湿地类型资料查阅资料收集(土壤调查、土地利用图、动物调查、地下水调查等)湿地类型及现状分析湿地功能分析和工程分析影响原因分析影响程度分析减缓措施及代替方案规划。
2.3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具体表现为:适宜于湿地资源开发EIA(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监测。作为EIA的基础性工作,生态监测的有效实施,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观察、测定特定的湿地区域,了解湿地区域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聚合体的类型、数量、结构、功能等。但目前并没有形成适用的生态监测系统,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加强这方面的努力;可持续的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开展湿地资源开发EIA,除了对大气、水、土壤、动植物资源等进行单一的影响评价外,还要尽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但因为可持续的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致使影响评价难以有效实施。
3 结束语
在湿地生态系统开中产生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大大降低了湿地功能的发挥。为了解决这生态环境问题,应当有效落实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缓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经过本文的分析,确定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但因其研究还不够深入,致使其缺乏适合的生态监测系统、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理论与实践经验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效果不佳,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矿业开采;生态环境;基本原则;防治措施;矿产开发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85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9-008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9.0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矿产资源的开采。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矿业开采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使得矿产资源浪费和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虽然当前很多新建的大中型矿山采取了若干保护措施和生态重建手段,但是旧有矿山的生态环境仍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地剖析矿业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目标,对于促进矿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积极意义。
1 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1.1 矿山生态环境防治面临的挑战
除却新建的大中型矿山,旧有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基本形成,并且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挑战,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治理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产需求也必将不断增加,这也就决定了采矿活动不会停止,反而会继续增强。但是对于旧有矿山来说,其生态环境问题本就十分严重,一旦加大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那么必将出现新老问题的叠加现象,使得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难度增大;第二,集体和个体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仍旧无法彻底解决。集体矿业和个体矿业在20世纪80年代异军突起,有力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乱采滥挖、冶炼工艺落后等问题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个体矿业的整合力度,但在短期内个体矿业和集体矿业仍将持续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第三,需要处理的矿山三废越来越多。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排放的三废既是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因素,矿业开采过程中三废的排放量本就很大,再加上旧有矿山对其处理的忽视,使得矿山三废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1.2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矿业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矿石采掘、选矿和冶炼等环节,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式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是多方面的。目前比较常见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第一,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上文中笔者已经论述过在矿业开采的过程中三废排放量是很大的,以废石为例,每生产一吨金属或者煤炭,往往会产生上百吨的废石,如果没有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那么这些废石必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此外遇到暴雨天气,废石废渣又将成为泥石流发生的新物源条件;第二,对空气和地下水的破坏。当前矿业开采中对空气和地下水破坏最为严重的是硫化工和煤炭。其中煤炭采矿业排放的废气多为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对空气污染严重,硫化工生产则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及汞、砷等有害物质,对地下水污染严重。当然,其他类型的采矿业也会或多或少地对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地表景观破坏。近年来,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等灾害在矿山时有发生,对矿山地表景观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例如露天采矿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山坡滑动,采矿淘金破坏河道等;第四,对水循环系统的破坏。疏干排水是采矿中常见的一种行为,其往往会导致大面积的地下水位下降,进而使得区内泉水干枯、河流流量锐减,改变了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循环条件,使水环境发生变异甚至恶化。
1.3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因素:第一,计划经济时代对矿山生态环境的忽视。除却当前新建矿山之外,旧有矿山基本上都开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一方面当时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矿业开采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做出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又快又好”仍是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使得矿山企业的工作重心在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上而不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上;第二,市场利益的驱动。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开始逐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发展理念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仍旧有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多利益,采用非常简单、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在开发的过程中也不愿加大投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而使得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第三,政府管理的不到位。一方面当前关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旧不够健全,各级政府也没有针对性地编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和政绩,对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视而不见,使得矿山生态环境防治工作严重滞后;第四,社会环保意识淡薄。矿业开采虽然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矿山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当地群众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再加上新闻媒体和宣传对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报道较少,使得矿山生态环境防治工作难以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
2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是多年形成的,问题积攒较深,涉及的矛盾较多,因此在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防治时不能采取单一的治理措施,要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原则的基础上综合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政策手段等多种措施实现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有效
防治。
1.1生态环境对全球的作用
“生态是与各生物体有着紧密联系的关系总和[2]”。生态是一种互动性适应关系,它是一种实体,实实在在存在于周边环境和社会中。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全球有着重大的作用,是项化整为零的政策,可以大大提高全球生态环境的质量,有效地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的面貌,从根本上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加固了全球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生态循环,有利于维护自然界生态的稳定性。对于自然界本身而言,生态的形式有许多,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等。这些生态系统的形势变化从来就是有生有灭,不断地在进化,不断地在演变,在不停地发展,或好或坏,甚至有些在消亡。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生活的最根本的基础。生态环境中的生态系统有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重要功能,对全球有着重大的作用。只有当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情况下,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才能正常地进行。
1.2生态环境对我国的作用
我国是个城市多、人口量大的国家,并且我国城市较为多元化,各个城市有着各自的发展方式,也导致我国面临着许多问题。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我国根据不同城市解决相应的问题,走化整为零、逐步击破的路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上提出,我国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应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3]。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步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3生态环境对当地居民的作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人民生活的基础屏障,是城市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当地实施环境保护就是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带来的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4],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加强城市生态建设,能够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城市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进而使城市拥有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加快城市的经济建设,推动全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2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及原因
2.1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以郴州为例说明)
为了了解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对郴州市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以不记名方式,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所选的高校有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师学院,涉及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专业,随机采样,兼顾平衡。调查共发放问卷235份,收回220份,回收率为93.6%,其中有效问卷为215份,有效率达到97.7%。经统计,这些学生来自全国20个不同的省、市、自治区。调查结果显示,整体而言,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调查的过程中显示有85.4%的学生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只有27.3%的学生平时有关注生态环境的新闻,有27.9%的学生平时会注意不随手扔垃圾、注意环保。根据调查问卷可知,被调查学生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基础知识,有良好的环境态度,表现出较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热情,能做到一些简单的保护环境行为。但是其生态文明意识总体水平不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偏低,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环境问题,并且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而对宏观的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二是问卷中有18.3%同学知道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生态环境的问题。调查中,虽然同学们对于简单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其知识结构具有相对的片面性,对常识性的、广泛宣传的生态环境知识有了比较浅显的了解,而对于不常接触的、较为深入的相关生态环境知识,则知之甚少。三是生态文明意识发展不平衡。高校学生对自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过高。高校学生对自我环境意识评价高于实际生态行动评价,对自我环境行为要求不够高,付出的实际行动较少。这体现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行为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并且同学们对身边的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关注得较少,对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不知情,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等生态型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偏低,对如何维护周边生态环境的方法与途径知之甚少。
2.2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现状的成因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现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对学生进行生态方面知识教育较少,导致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薄弱,高校有关生态环境的专业较为稀少。国家教育部将环境科学作为一级学科,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教育委员会,但在高校中并没有受到相应重视。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了环境教程,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的学生占普通学校招收人数的99.5%以上,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对于非环境类专业学生高校也没有开设绿色教育的相关课程。学生环保知识匮乏,环境意识淡薄,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绿色教育没有广泛地开展起来。第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以理论为主,高校开展的有关生态知识的课程较少,几乎没有。大学生的生态环境认知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绝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以理论偏多,实践的课程少之又少,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也只是理论性的,实践操作能力大大降低。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学校在建设、发展规划和管理上注意了环境保护,有些学生甚至觉得环境保护只不过说说而已,而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很难做到绿色生活。
3加强大学生对城市生态知识教育的途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是高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生态环境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生态文明作出相应的贡献[5]。
3.1加强生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高校要及时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教育,加强学生生态意识教育,良好的生态意识是现代社会个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6]。通过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讨论会、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诱导式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重新理解与认知,摒弃那些不注重环保的陋习,树立绿色环保的思想、勤俭节约的朴素精神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3.2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课程学习,扩展多学科视野
高校学生学习需要扩展多学科视野,它不仅可以提供理论和方向支撑,还可以为学生个人成长提供有利平台。强化生态理论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态相关知识。在具体的学习中,要强化核心知识。扩展多学科视野,能锻炼高校学生的不同方面的能力,培养高校学生兴趣的多元化,让高校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主要体现在让高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善于应用所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3建立完善的生态交流平台,关注重点生态问题
如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须巧妙地利用网络这一载体来为生态建设服务。网络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通过网络来搭建一个公共的生态知识交流平台,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内分享生态动态,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还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凝聚力。例如创建一个生态环境保护交流群,每个人都可以将有关生态活动的照片、信息上传,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交流。以网络为平台,可以有效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方便快捷地了解生态实事,能更好地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归属感。
3.4扩建生态环境宣传途径,扩大影响范围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发展,带动了新型媒介的发展,与此同时,可供宣传的媒介也越来越繁多。宣传手段多元化使得我们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讲座、微信、QQ、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在学校活动中可以穿插生态环境相关知识宣传;还可以利用广播,在下课休息时间段播报相关生态环境新闻、生态知识等;在学生课余时间可定期播放生态纪录片,加强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度。
3.5创办实践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度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生态环境
1.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现状
1.1绿地系统现状
现如今,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设中,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规划与建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城市绿化面积小、规模小,城市绿化系统不完善,绿地结构不合理,新建城区街道绿地面积不合理,老城区绿地零散分布。综合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绿地还不能成为系统,仅仅能够满足一些外观美化上需求,而距离具有生态效益的功能甚远。常面临的问题:预留城区公共绿化面积少;因为一些经济效益的问题,公共绿化面积通常会被侵占;一些开发商在绿地建设上消极怠慢;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地逐年减少,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1.2生态环境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步为市民所关注,现如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一些工业废气、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大气和河流中,造成酸雨、雾霾、河水变质等环境问题。工业和生活垃圾的填埋也造成了一些土壤的污染,垃圾焚烧、冬季煤炭取暖、燃煤发电等排放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物。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规划与建设正是逐步缓解环境压力,整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1.3规划建设现状
生态园林城市是集美感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一种生态园林形式的系统,而现有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地功用分不清楚。城市园林可大体分为公园绿化观赏园林、道路防护类绿地以及其它附属类绿地,每一种生态城市园林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这些功能方面的区分,一概而论。在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规划与建设中,出现了很多设计的不合理性,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
2.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规划与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2.1生态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生态目标
目前,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还没有取得很好的进展,在绿地系统、生态环境以及规划建设上还有很多不足,应当追求合理的生态目标。第一,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应当满足其应有的生态效益,既能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又能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和控制城市温度和湿度,保护城市水资源不流失。同时还应保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维护大自然食物链的稳定,维持能量平衡和城市生态稳定,对破坏的环境起到实现生态复原的目标。第二,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规划与建设应当满足多样化、外观具有美感的目标。我国大多数城市在生态园林建设中都开始加强了对形象美感的追求。20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城市盲目吸收他人设计,大量砍伐树木,取而代之的是草坪,这样既不能实现生态多样化,又不能体现美观的效果。第三,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规划与建设还应当充分考虑人文目标,以人为本,实现现代建筑、人文环境以及古老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大融合,建设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生态园林城市。第四,建立城市绿化产业。培育植物花卉,开发城市绿化商品,发挥城市绿化产业的生态效益,以发展和推广城市绿化产业为另一个目标。
2.2制度完善
加强制度建设是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同时,应当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政府制定的生态环境方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建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制度,只有制度规范化,才能保障园林城市更具生态化。
2.3合理规划与综合发展
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工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园林建设规划与建设的问题,合理布局是生态园林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物种群落的不同理配置;根据物种的功能不同,因地制宜,实现生态园林效益最大化。在一些遭受破坏非常严重的地方,应适当实现封闭式管理,甚至可以建立保护区等措施。合理的布局是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关键,可以在屋顶上建立绿化带以及墙壁上实现绿化,充分利用爬山虎等植物的特点,提高绿化和生态效率。其次,还应当储备人才,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和落实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做好植被病虫害的防护工作,实现生态园林的综合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功能;冲突
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6.10%①,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然而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仍处于边缘地带。小城镇地区的农村集体企业的发展为就地城镇化提供可能。虽然集体企业的产生不仅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加,而且使农民可以就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是集体企业尤其是粗放式集体企业发展几年之后,农村的生态环境开始发生变化,在不注意保护环境和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农村居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改善了居住环境,但却受到集体企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困扰,面临着理性人的两难困境,即他们既是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值得引起决策部门注意。
在这样一种生存困境下,怎样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怎样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被忽视将会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新型城镇化,各地首先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给予当地居民一定的选择权,在综合协调生态发展和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本文参考社会生态环境理论,借助A村的发展现状,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社会生态环境概念来自于西方政治学,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蒲斯基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人类社会生态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社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中的人们以及对他人的影响的学科。国内政治学对社会生态环境的研究中,梁平、滕琦、董宇翔(2008)认为,与自然环境相对称的社会客观存在被称为社会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研究的实质是以人为核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人为改变和创造的环境。用社会生态分析方法分析农村生态问题,其优越性在于把当地居民、经济利益和地方政府纳入到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中。主张综合协调各方利益,尤其是与地方居民的生存密切相关的利益,从整体视角出发制定决策。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近年来,城镇化的开展引起城乡关系的变化和城乡互动方式的改变,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也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相较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新”在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改变过去过分依赖于工业化的状况,以提高农业现代化等为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质量和发展的循序渐进。荣宏庆总结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强烈的交互胁迫作用,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城镇化水平的变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作用、交互耦合的关系,即城镇化的各方面与生态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具有的各种线性关系的总和,当生态环境恶化时则限制或遏制城市化进程。”②工业发展需要消耗资源、排放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环境问题的产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地方居民的生活,长此以往,地方的生态环境会继续恶化,地方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患病的机率很高,使得居民被牢牢限制在恶化的生态环境中。
笔者利用在A村社会实践的机会,接触了当地的居民,并在与当地干部、居民的互动交流中获得了相关研究资料。A村是石材厂比较多的地方。在2011年出台的石材厂整治文件中,为避免造成较大的利益损失,并没有对该地的企业进行一刀切。A村除了有几家石材厂之外,还有餐馆、酒店,五金商店等。目前在该村的南面已经建立起楼房,正在协调新农村建设的计划。不可忽视的是,该村的石材厂技术水平低、布局分散、企业人员环境意识淡薄、环保资金投入少,是该村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源。值得注意的是,A村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多数是来自外省的务工人员,他们多是相互介绍到本地打工,有些是在石材厂刚成立的时候来到这的,长的有七年时间,短的也有半年时间。他们有些是举家搬迁,有些是准备等工作稳定后将全家人接过来。A村目前的主要污染是水污染,噪音污染,都与石材厂有关。
外来务工人员有些已经在A村安家,很多家庭的小孩都是跟父母挤在出租房内,年纪大的孩子有些因为家庭搬迁的关系已经辍学务工。在石材厂打工的种类很多,有红外线磨石、搬运石头等,在访谈中,有位工人告诉笔者,虽然该地的饮用水不能喝,但是他们仍可以花钱从别的地方买水,对他们来说,挣钱才是最主要的,生存环境差一点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迫切的问题。相比于当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只能租住在厂长提供的住房内,不能享受到任何保障。当楼房建成后,他们仍然住在厂长提供的集体宿舍。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居民之间交往很少,只有同一家石材厂的工人们之间还算认识。
因此,困扰我们的是,地方居民既能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又能忍受当前的生存环境,某种程度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而地方企业在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却没有承担生态环境恶化的责任。在村民、外来务工人员和地方企业之间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的现状下,采取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可能损害一类群体的利益。
农村的发展不能以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农村的开发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造成地方企业发展缺乏有效监管,环保问题频生。在就地城镇化中,存在多方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断裂的情况。许多农村地区由于落后贫穷,在发展中往往采取粗放的发展方式,忽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生态环境负荷过大。提倡生态城镇化对于今后实施就地城镇化的地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在加快城镇化发展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以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人为的加速或者减速,要让城镇化进程符合发展的一般规律,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在部分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效益,要能够综合协调生态环境利益,把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就地城镇化要进一步落实农村居民的生活保障以及加强对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工作,真正让农民享受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优质的社会服务。同时,探索合理的生态化的集体企业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型企业,有利于实现城镇化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作者单位:淄博春申集团)
注解:
① 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 荣宏庆:《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2013年第8期
参考文献: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一)环境政策的失灵。
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
(三)政府方面环境管理不当。
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
(四)缺乏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
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因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中只有人类,所以其根本无法意识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与之相适应的传统工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环境问题的最终受害者正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核心———人类。综上所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伦理观深刻地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这正是绿色经济的哲学理论内涵。绿色经济的涵盖范围很广,其理论来源主要有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对绿色经济的研究现状可以归纳如下:刘思华认为,绿色经济就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形态和形象体现,是环境保护盒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张兵生认为“绿色经济学则是一门以天人合一、共生共享和系统哲学理念为基础,在以人为本和生态伦理指导下,从研究生态资本和物质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优化配置与整体增值人手,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鲁明中、张象枢认为,“绿色经济是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以实现经济生态化为目标,并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实体。”以上对绿色经济不同的定义,均强调了生态规律的重要性,基本符合绿色经济的基本思想,但仍有不足。刘思华在定义中强调知识经济与生态经济,但基本将其等同于绿色经济,没有提出相对独立的理论。
绿色经济不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可持续发展理论简单讲包括三点,分别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其理论重点在于对发展目标的认识和确立,即我们努力发展所要达到的效果。绿色经济的涵义不仅限于此,它的理论重点应当是通过什么方法,利用什么手段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张兵生的定义利用了“生态资本”这一创新概念,初步解释了“绿色经济”。该理论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仍有很大不足之处:首先,生态环境的价值还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中,不同学者用不同方法测算出的结果也大相径庭,所以我们无法将生态价值资本化并且合理定价。其次,能否将生态价值资本化是一个生态伦理问题,一旦将其资本化,就相当程度上割裂了人类与大自然的联系,很容易令我们重新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最后,假若我们将生态环境资本化并给予合理定价,逐利者也很难保证自己的行为都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如果逐利者破坏环境的成本小于这种行为带来的收益,那么他也会为了短期利益做出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总之,“生态资本”理论有理想化、操作困难等缺陷。
鲁明中、张象枢的定义同时突出了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有一定缺憾。首先,其未明确主体,没有指出谁来遵从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其次,它未能说明当某行为无法同时满足两个规律时,行为人该如何选择;最后,定义中“一定水平的经济实体”所指不甚明确。综上所述,学者们对“绿色经济”的定义都不完善,主要问题是我们对该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这里,笔者尝试在改进传统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来定义“绿色经济学”。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就是一种“关于选择的科学,它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者有限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这些物品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消费。”显然,传统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它有最基本的“理性人”假设。虽然很多学者研究绿色经济时批判该假设,并对此提出了“生态人”假设,认为“生态人”就是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追求其他经济社会效益,但是这种假设实际上没有多少现实性。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在实践中,都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来进行经济活动的。对于普通的市场经济参与者,一般都缺乏足够的生态学理论知识,他们在经济活动中首先承担了最为直接的市场风险,在市场中生存是第一目的,所以他们没有动力更无能力确保生态效益。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在于劳动、技术、资本等要素,通过市场调节这些要素的分配和利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市场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不会使人主动重视生态环境效益,所以生态环境在这种市场规律下很难不被损害。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逐步深入,研究者在传统经济学的框架内提出“外部性理论”,即单个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带来影响,但他个人并没有因此得到补偿或者给与他人补偿。显然,生态环境问题就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者征收“环境税”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科斯指出政府只要选择最优的初始产权安排,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外部性问题。这些学者的研究都说明,政府才是唯一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主题。可惜的是,这些思想早期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构建“绿色经济”理论,可以在传统经济学的框架下保留“理性人”假设,将“外部性理论”提升至同劳动、资本、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让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调节劳动、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的配置,让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来解决生态环境的外部问题。之所以强调政府的作用,理由如下:第一,只有政府有能力对生态环境问题能有足够的认识。环境的破坏往往跟人们缺乏足够的环境知识。生态环境问题有一个显著特点,其全面爆发前的潜伏期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十年,然而一旦爆发,带来的结果就是毁灭性的。也许我们现在的很多行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正处于潜伏期,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正因如此,若想避免环境问题带来的损失,必须长期不断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生态环境进行基础性研究,以获取足够的认知。显然,只有政府动用国家力量才能使这些研究长期进行下去。第二,只有政府有足够的能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如前文所述,单个行为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能主动成为“生态人”。而政府如果采取适当的法律、制度、教育等各方面措施,是有能力将普通的“理性人”规范成为“生态人”的。只要政府坚定不移地推动相关制度建设,定会取得显著成效。总之,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来解决,而政府正是社会力量的代表。所以,政府是生态问题的最终责任人,构建“绿色经济”理论当然应强调政府发挥的作用。
作者:刘啸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环境教育 环境意识
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报告》从上海全力改善环境质量、世博会绿色实践和社会公众参与等三个层次,概述了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实践绿色世博的历程;2011年的高考语文作文《绿色生活》等都无不说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直接关系着地球上60多亿人的命运,因此,环境保护已成为新世纪的主题,好的环境需要靠每一个人来关心、爱护。人们环境道德水平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行动,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环境道德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目前,中学生环境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充分发挥初中地理教学德育主阵地作用,积极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环境意识,通过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环保活动,努力营造环保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增强中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已成为地理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环境教育应从小抓起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美国是最早提出环境教育的国家,早在1970年就了《环境保护法》。此外,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等,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菲律宾、泰国等,都制订了向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的计划,介绍有关污染、资源、居民等方面的环保知识,并开设环境教育课。我国在1992年新制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及其相配套的各科教学大纲中,都把环境教育列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要求。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教育应当是全球教育,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整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组成部分。环境教育应当是全民教育,并要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贯穿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贯穿于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尤其要特别注意从青少年抓起。环境意识是人们文化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自然观、环境价值观、道德观、人口观、法制观、资源观的体现。总之,环境意识不会自发产生,需要经过培养和教育。环境教育应从小抓起。
二、初中地理课本中的环境教育素材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环境教育的素材。如空气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全球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目前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炸”的时代,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洲由于人口过多,大量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环境恶化;中东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每年开采大量的石油出售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给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黄河自古多忧患,黄河长期以来存在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等问题,近年来,又出现缺水断流、水污染等新的问题;长江流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导致长江流域多次发生特大洪水,2011年的洪峰超过了1998年。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当中也存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现象。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可是黄河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年年断流;安徽蚌埠由于水污染,竟然闹起了城市水荒等。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已引起国际社会及我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我国农业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和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峻挑战,此外,还有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长江沿江地带的环境问题,等等。
三、在地理课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老师,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懂得由于当前人类活动不当而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这些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然后针对不同成因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等,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果学生说得对,我就给予表扬,如果学生说得不够全面,我就及时补充。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生态环境方面法规的主要内容,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等,增强学生生态环境法制的观念,参与法规的实施。另外,我让学生们在“地球日”、“环境日”、“植树节”等节日时,通过义务咨询活动、讲座、散发资料、墙报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由学生向社区居民、村民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以上这些都是初中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
四、利用乡土地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充分发挥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联系实际开展乡土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和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我通过让学生到农村去,走访当地农民,对近几年来土地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调查进行分析。通过走访工厂,了解工业对大气、水、噪声的污染情况。通过亲身体验、实践参与来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渴求,对日益严重、近在咫尺的环境污染深恶痛绝,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增强环保的自觉性。另外,我还利用初中学生好表现的特点,组织发动环保卫士、环保纠察队等,参与保护绿化、保护生态平衡,禁止乱倒垃圾、禁止破坏土地、禁止焚烧植物秸秆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老师应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挖掘教材中环境保护素材内涵,积极对初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环境教育任重道远,广大地理教师都应该承担起这份重任。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进入到发展的新时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立足实际,学者们认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方面。
1.农村环境污染根据污染源的不同,学者们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了分类。有学者将农村环境污染分为农村废弃物污染、化肥农药污染、乡镇企业工业污染和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污染。还有学者认为农村环境污染是在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我国农村现代化包括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和工业化、人口分布的城镇化以及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据此,进一步将农村环境污染分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的过度使用带来的污染、农村聚居点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污染,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污染治理不够导致的污染。根据污染域的不同,学者们对农村的各种污染进行了具体研究。农村水污染严重。农村水污染主要指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其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早在1989年,就有学者考察了乡镇企业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有学者则以太湖流域污染为例,论证了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种植业污染和养殖业污染。还有学者指出,农村生活垃圾会随雨水进入河流,进而对农村生态环境构成较大的威胁。农村土壤污染严重。有学者指出,化肥、农药、农用地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加剧、土壤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还有学者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土壤污染面积只有几百万公顷,而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000万hm2,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村空气污染严重。与水、土污染类似,各种来源的有害物质随着物质循环和流动会进入到大气之中,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另外,针对农村独有的秸秆焚烧问题,有学者结合实证指出,农业秸秆焚烧综合各种不利自然条件,会导致空气严重污染,进而影响到周边地区甚至更广泛区域的空气质量。
2.农村生态破坏对农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导致包括人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对于农村生态破坏,学界基本取得共识,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耕地质量下降。耕地质量下降主要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导致。有学者指出,我国耕地资源自然质量不高。随着农田集约化利用程度的提高,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大型机械的使用,又引发了不少新生土壤问题。有学者则进一步指出,农村传统农业区和草原地区存在着不同的耕地质量下降问题。植被破坏。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我国天然林覆盖率低,宜林地因各种占用还在大量减少,林木资源面临着乱砍滥伐、开发破坏和污染的威胁。同时,草地退化率也在逐年上升。进入21世纪,有学者指出我国农村依然存在森林覆盖率低,草地资源破坏严重的问题。生态植被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直接威胁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安全。水土流失面积增大。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水土流失一直呈发展趋势,面积不断扩大,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对如此严峻现实,有学者指出,水土流失也是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另外,水土流失会加剧土壤干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导致耕层浅薄和土壤沙化,这已成为我国耕地持续利用的一大制约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学术界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概而言之,已有分析基本从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两大方面进行。
1.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表层原因学界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表层原因的探讨,来自于对各种环境污染源和生态破坏源的分析。乡镇企业不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是,其在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乡镇工业环境污染与乡镇企业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自1978年逐年增长,1988年的损失占全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总损失值的1/4。时至今天,乡镇企业发展质量提升,但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依然存在。城市污染蔓延。自20世纪90年代,城市工业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学界关注。有学者考察了沈阳市区1980~1989年的“三废”排放情况,指出农村是城市“三废”的主要排放场。有学者以上海为例,谈及城市垃圾运往农村形成的垃圾之灾、堆场之灾。农药和化肥滥用。有学者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论证了其80年代化肥和农药高施用量的严峻情况。进入21世纪,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亦是高居不下,成为全国农村的普遍问题。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不仅造成农田、水体和食物的严重污染,对人民的健康产生巨大威胁,还对整个生态系统极为不利。其它原因。如矿产资源无序开采、农业地膜滥用、生活垃圾随意处理、农村养殖场布局不当等。
2.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在对各种污染源和破坏源进行总结之后,学界进行了深入地理论分析,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生产方式不科学。有学者指出,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农业生产方式休戚相关,认为现代农业大量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也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环境。有学者亦认为农村生产活动、农村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密切相关。消费模式不合理。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的消费模式不合理,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更不利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一些学者亦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同农村消费模式有关。认为农村总体消费水平偏低,消费所面临的环境约束日益显现。环境管理不力。有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以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防治为目标建立起来的。因此,当前农村的环境管理不到位。有学者认为由于农村环境管理缺位,造成环境系统运行缺乏有效引导。另有学者认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未建立起系统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所致。农村环境资本滥用。有学者指出,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中有人口和自然历史条件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资本滥用造成的。亦有学者认为,资源利用制度和产权管理制度存在弊端是行为短期化的根源,也是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根源。其它原因。如农民生态和环保意识缺乏、村民利益共同体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能动性与自治功能欠缺、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农民价值观偏差等。
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路径
基于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原因的分析,学术界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转变发展观念。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转变不合理的发展观念,提升生态环保意识。有学者认为要抓好环保宣传教育,特别要注意强化以农民和农村环保基层工作者为对象的宣传教育工作。有学者认为,要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注重农民的价值观转换。有学者认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是农村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变生产方式。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转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有学者提出要发展生态产业,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有学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最有效途径。针对乡镇工业发展忽视环境保护,有学者则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发展乡镇工业。转变消费模式。有学者认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必须转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包括农村的生产消费模式与生活消费模式,形成适度性、可持续性、全面性的生态消费模式。有学者亦认为应该转变农村消费模式,实现生态消费。完善环境管理政策和制度。有学者认为,农村环境管理应当借鉴城市的经验,逐步形成符合农村特点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管理制度。有学者亦提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系统建设。有学者认为,农村是以农业经营为主体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因此,应该运用生态学原则建设农村,实现农村生态化。有学者从农村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农村生态系统结构设计的新思路。还有学者基于对农村生态系统的认同,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技术支撑。有学者提出,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建设农村生态环境。随着认识的深化,有学者提出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要注重技术的系统组合,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有学者提出,为了彻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必须改革现存的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制定并完善资源税费,贯彻有偿使用制度。还有学者从公共环境意识、经济手段、所有权、行政领导责任制,立法和执法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对策。
四、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体系
究竟什么样的生态环境才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学界基于不同视角,对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基于农业竞争力的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一些学者在构建现代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提及生态环境竞争力,体现了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有学者在构建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涉及到了农村生态环境指标内容,其中包括资源利用率指标、生态功能效益指标、经济功能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还有学者在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时,涉及到水土质量和产品质量水平、森林覆盖率等内容。这些研究都不是专门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指标的研究,但是也反映了农村生态环境指标的一些重要方面。基于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有学者们初步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并对云南省元谋县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一些学者则具体探讨了黑龙江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及标准。还有学者分析了福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并构建了福建农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另有学者则从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协调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农村地区的生态化程度。基于农村复合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有学者将农村视为一个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认为农村生态复合系统结构的评价应该从系统的竞争能力、共生能力、再生能力、自生能力四个方面进行。
五、总结
关键词:生态环境;大学生;国家认同;物质环境;人际氛围;政治环境;政府认同
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2-0055-07
国家认同是维系现代国家民族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的政治心理基础,是一个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具体包括政治认同、经济认同、社会认同和地理环境认同等方面的内容。国家认同是一种心理过程,往往受到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观影响到中国的发展前途,而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并不乐观,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的种种后果,已经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生态环境问题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物质环境的影响
在国家认同的各种影响因素中,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生态环境支持人类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态对人的价值――作为人类生存的条件和保障,是对人类生命和福祉至关重要的、且没有替代物的最根本的价值。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而人要生存,就必须依赖于自然界,因为人不但靠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无机环境来生活,而且人在肉体上也必须依靠自然物,生态环境给人的智慧、情感、灵性提供了无尽的资源和养料。人离不开自然界,人只有时时刻刻与自然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到人们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利益,它的影响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毫无疑问,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形成国家认同物质基础的物质条件,它是国家认同最原始的起点,是保证一个人国家认同重要的条件之一,是最具稳定性的因素。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难题,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中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大气、固体废弃物等新型污染加重,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座城市,都排在全球监测的50多座城市里污染最严重的10名之中。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似乎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觉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没有污染的水,吃上没有毒素的食物都是一种奢望,以致有不少人就为了青山绿水,为了新鲜的空气,为了健康的食物,而竭尽全力移民海外,环境因素已经成了民众大量移民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10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各界精英、富商通过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的渠道,获取他国永久居民权或国籍。在他们看来,优质教育、清洁空气、安全食品、安全感,都将在移民的彼岸得到。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等传媒方式,以及周围的亲人、朋友、同学等了解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样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尤其对于那些家乡是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地方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尤为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于家乡人们健康、生活和发展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环境意识,他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思考除了学习和就业以外的很多问题,包括未来的发展和生存。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政府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乏力做法已经导致部分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弱化和认同危机的产生。问卷调查显示,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考虑到生态环境有移民的想法,即便暂时不能移民,也希望通过先留学去体会国外的生活,然后再考虑是否移民,相比较中小学生和部分成年人,大学生已经了解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思考相对较长远,他们深知生态环境对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二、生态环境问题对大学生国家认同人际氛围的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同时人与自然和人与人这两种关系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历史观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 年,第 10 页。在生态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也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和谐,就会导致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6-27(第 2 版)。
从深层意义上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也即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比如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公正,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的缺失,环境公正的缺失表现在:不是所有人都公平地享受环境权利,资源分配不公就是其中之一;不是所有人在破坏环境后都公平地承担责任,一些人为了私利利用和破坏环境后逃过了法律的惩罚,等等。这种环境公正的缺失说到底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通过人对自然的统治和剥削来实现,人为“占有更多的物,统治更多的人,求得更大的名,而不惜拼命地盘剥自然,互相倾轧,结果,人们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加剧了社会矛盾,而且使自己成为金钱、技术、权力的俘虏,陷入物化和异化的可悲境地”光:《生存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303 页。。生态环境状况急剧恶化,从整体和长远来看,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会因此蒙受损害,比如空气质量恶化,每个社会成员都呼吸相同的空气,但从短期情况来看,环境恶化的同时,还是存在着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的情况。中国当下的情况就是,一部分的发展损害了另一部分人发展的权利,当代人的发展损害了后代人发展的权利。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就会不和谐,影响人们生存的和谐氛围。
因为生态环境原因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在高校也有体现。在中外各种社会思潮及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倡导“人类中心主义”,部分学生对环境肆意破坏,比如随地乱扔垃圾、任意践踏草坪、随地吐痰,而且校内长流水、长明灯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把消费当作人生的最高目标,因而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盲目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型消费、攀比性消费等消费现象普遍存在。他们追求享乐,认为自然是可以随意掠夺的,甚至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很多学生头脑中没有环保意识,认识不到自己对环境保护所应承担的责任,他们不会考虑到在他们追捧消费主义的背后是沉重的资源环境危机和压力。一些不合理消费欲望的满足,是以额外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代价的。而同时,一部分学生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和浪费,却损害了其他学生的利益,比如相对富有学生的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就损害了相对贫困同学的权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的过度消费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侵害了经济不发达同学的权益,导致了同学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以致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现在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一切,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怀疑,长期在不和谐的人际氛围中生活,势必影响人们的国家认同感。
三、生态环境问题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政治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人口激增、能源短缺、全球温室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资源匮乏、森林面积缩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减少和灭绝等,以上问题有些影响是潜在的,暂时不明显的,有些影响是现实且严重的,比如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直接危害着社会中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状况。当人们的基本生存状况恶化的时候,自然会影响政治的稳定。“生态环境问题是特殊的政治问题,一方面,它反映了政治利益的差别(如阶级、集团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另一方面,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其影响并不以阶级来划界,是普遍的;再者,环境退化的结果可能是全人类的共同毁灭。在这三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使得人们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有较大提高,这是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政治参与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泊言:《绿色政治――环境问题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年,第 52 页。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环境退化和人地关系紧张,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不稳定的隐患。从世界范围来说,资源短缺易导致局部战争,因为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资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从而造成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加之在时空、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导致存在某些地区性资源严重匮乏。从过去许多战例来看,环境资源短缺也是导致局部战争的一个主要原因。环境纠纷也容易挑起严重事端,尤其是一些。在我国,由于生态环境问题而引发的时有发生,当环境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时,就很容易成为,因为环境问题关系到的是群体利益。“据统计,环境污染引发的以年均 29%的速度递增,2005 年,全国发生环境污染纠纷5万起,对抗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中国已提前进入了环境事故高发期,松花江事件后,全国平均每两日发生一起水污染事故。今后,环境污染极易与环境公平搅在一起,成为诱发的导火索。”潘岳:《和谐社会目标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问题引发的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地区群众在基本环境权益甚至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之下采取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在中采取的一些极端的行为方式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威胁着社会政治的稳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全体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衣食住行等这些生存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对生活质量必然会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当下我国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产生了严重影响,有些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这也是生态环境的污染或破坏势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怨言和不满的重要原因。一旦产生生态环境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找政府,希望政府能出面解决,如果政府不能很好解决,一些人就会采取过激行为甚至引起,有时候会因为特殊原因还会蔓延。当环境跨界污染时,往往会引起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不满、矛盾甚至冲突,近期黄浦江发生的死猪事件,已经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一些民众上网发帖,希望政府给出一个合理解释。当企业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环境问题肆无忌惮地排污时,就会引起周围居民与企业之间的冲突,类似的事件近些年在我国时有发生。而作为民众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给予所有希望的政府对污染监督不力或惩罚不力的时候,就会引起民众和政府之间的冲突,如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2009年7月,当地上千名村民因不堪污染之害,围堵镇政府、派出所。
很多时候,由生态环境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一开始并不都是大规模或者对抗性的,但是由于企业或者政府的应对不及时,处理不恰当,导致民众的不满,加上现在的信息传播技术,局部的小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会迅速产生放大效应,引起更多人的恐慌和不满,从而加剧了矛盾的深化和冲突规模的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某些敌对势力还会利用由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冲突,这样一来,冲突就超出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势必会威胁到政治环境的和谐和稳定。当然,生态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没有其他社会矛盾的介入,当问题不断积聚而不能妥善解决的时候,由此引发的环境冲突也会对政治稳定产生巨大影响。正如诺曼・迈尔斯所言:“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问题相互发生作用,而相互作用的共同产品不是相加而是倍增的时候,便会产生这种现象;也就是说,它们的影响以一种互相增强的方式起作用。一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其结果不是一个双重问题,而是一个超级问题。”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王正平、金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 202 页。
大学生虽然生活在相对单纯的学校环境中,但是毕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能与社会完全脱节,而且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对于社会问题和社会事物,有比较独立的判断,所以生态问题对大学生一样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常常引起大学生的关注,而且有些问题就发生在大学生的家乡或者读书的城市,他们会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其中,有时由于大学生本身思想的不成熟,常常成为其他人利用的对象,加之大学生本身就比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这类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往往把生态环境问题上升为民族问题,进而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产生矛盾,一些狭隘民族认同的人就会以此做文章,瓦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已有的国家认同,造成对国家认同的危机,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不安定的因素。
四、生态环境问题对大学生国家认同中政府认同的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治理主体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但是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典型的公共性,不是单个组织或者个人能够解决的,因此决定着政府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所以只有政府负起强烈的政治和社会责任,全面且长远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才能确保职能到位,狠抓落实,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真正有成效。
政府认同作为存在于一定政治体系中的政治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对政府(以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为对象)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府做出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达。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恶化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更没有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政治战略的高度加以考虑;部分地方干部仅仅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可获得的短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甚至以此作为评价政绩的依据,忽视甚至漠视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也没有意识到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效益。特别在我国广大的偏远或者农村地区,不少基层领导干部生态意识尤为淡薄,对生态环境和政治稳定关联性的认识普遍存在着“盲点”。一些企业和个人仅仅考虑一己私利、短期利益或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往往不惜以牺牲环境、消耗资源甚至以人的生命为代价。世界银行估计,到2020年,空气污染对中国城市人口造成的影响包括:在城市地区将有60万人过早死亡,每年发生2000余例呼吸器官疾病,550万例慢性支气管炎,健康原因造成的损失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西泽・切拉拉:《环境污染威胁中国人健康》,《养生大世界》,2006年第1期。这些严重的生态后果,虽然很多是由于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受到利益的驱使出现扭曲而产生,但是这与一些地方的政府职能部门不科学的发展观和不科学的政绩观、非绿色的公共政策,单一的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价值追求,以及政府行为的越位、错位和失位,某些政府部门没有实施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等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即便有时候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有时候政府还是,或视而不见,或惩罚不力,变相助长了部分企业和个人再次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替国家形式、掌管所辖领土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首当其冲地应该承担保护生态的责任。政府决策失误或行政行为有损于国家与人民利益,虽则不一定违法(甚至有时是依其自订之不合理的法规、规章办事的),却要承担政治责任。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湖南出版社,1997年,第4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