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

篇1

关键词:江西;传统文化;复兴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46-01

一、调查方案

调查对象:江西省南昌市各阶层人群,包括老人、在岗工人、政府官员、个体经营者、学生等。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面访调查,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抽样方法:总体分层抽样,层内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

二、调查内容

1.人们对江西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活动参与程度及喜爱程度。

2.江西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行性及实施障碍。

3.复兴江西传统文化的意见建议。

三、相关结论

(一)人们对江西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江西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是很深,当代青少年更是如此,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如今许多传统文化已被人们渐渐淡忘。

同时,人们对于江西文化的活动参与也不是很多,像红歌、戏曲等参与度还可以,但对于诗词歌赋的活动却很少参与,所以多鼓励人们参加江西传统文化活动很有必要。开展“江西传统文化复兴”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江西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行性及实施障碍

当被问及“您未来会为江西传统文化复兴活动做宣传吗”的时候,许多人回答说“会”,可见人们对此活动持支持态度,愿意为此活动尽一份力,这就为此活动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可行性。相信在人们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江西传统文化复兴活动一定能取得很好的结果,人们也会对江西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当被问及“要实施江西传统文化复兴活动,您觉得最先从以下哪个群体下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应最先从中小学生入手,从娃娃抓起,使他们从小就更好地了解江西传统文化”。

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对于调查结果得知,部分人们对于江西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行性未抱有特别乐观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社会、受其它文化冲击、政府重视度不够等,说明江西传统文化复兴活动的开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为江西传统文化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其复兴大业指日可待。

四、意见建议

1.政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市民的文化建设;

2.培养大家形成对江西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发动人们主动保护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能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光大;

3.通过各大媒体(如电视公益广告等)的宣传,使人们对江西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4.在各大企业、高校等多开展一些有关江西传统文化的活动、比赛,从而推进江西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宣传;

5.开展江西传统文化培训拓展中心,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江西传统文化;

6.在不改变江西传统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注入新鲜活力;

7.进一步完善教育机制;

8.学校可以开设一门关于江西传统文化的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对江西传统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

9.父母和老师平时多加强孩子对于国家及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从小抓起,激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

五、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于江西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了人们对于江西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对于江西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行性等,也从调查结果中得知了复兴江西传统文化存在的一些困难。

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江西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中受到一定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在保证传统文化灵魂不变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复兴江西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如同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独立之灵魂。我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让我们复兴江西传统文化,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一点一滴,脚踏实地,为把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努力!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若将其乘以十三亿,那便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篇2

1.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抽取河北省医学院校在读的500名学生,其中男生284名,女生216名,年龄18~23岁。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467份,有效问卷456份,有效率91.2%。

(2)研究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式向参与本次调查的500名不同专业医学生发放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调查问卷,闭卷作答。

2.结果

(1)医学生对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态度。大多数医学生对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持一般喜爱态度,少数学生不喜爱此类作品。具体见表1。

(2)医学生能背诵的课外古诗词数量。能背诵课外古诗词数量超过30篇的医学生仅有30名,绝大部分医学生很难将一些著名的课外古诗词背诵出来。具体见表2。

(3)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超过65%的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仅仅为一般了解,还有14.1%的 医学生对传统文化不了解。具体见表3。

3.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对于古代优秀的文化作品,多数医学生只是偶尔翻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认为该类书籍作品晦涩难懂,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存在较大的难度。

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还包括多数医学生很难背诵出一定量的古代优秀诗词作品。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对古诗词并不感兴趣,而在高中时期学习的古诗词都是课内的,对课外古诗词的了解非常少,加上进入大学时期以专业课学习为主,从而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查发现,大多数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多,这表明当代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医学生受到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不愿花时间了解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生虽然获得了物质满足,却忽视了在精神方面的塑造与追求,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化。

综上所述,当前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象较为严重,这对其日后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均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学校应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政府应当出台政策扶持传统文化建设与发展,而医学生也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篇3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都将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作为重点,因此,在小学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将成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认识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促进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为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对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了有力的促进。为此,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解,我们应认识到其对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促进作用及其重要性。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熏陶

(1)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将传统文化作为侧重点。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为了做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能够感知祖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应在实际教学中重点选取传统文化为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做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例如:可以在教材中对涉及传统文化的章节进行重点分析和精讲多练,保证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开展,提高教学效果。

(2)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影响和渗透。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除了要正面讲解之外,还要注重影响和渗透,使学生能够在不经意间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实现由浅入深的教学。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让诚信伴随我》这一单元时,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讨论并续写书中有关诚信的故事,让学生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学生讲故事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听故事,讲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以及续写书中故事等方式,明白了“人无信不立”的道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影响和渗透,满足教学需要。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在此基础上要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做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工作,就要从了解学生特点入手,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进而为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帮助。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其整体教学效果满足实际需要,应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在教学思路制定、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内容选取上下功夫,重点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传统文化知识。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增加传统文化的介绍,激发民族自豪感。为了实现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教学目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增加传统文化的教学比例,应对传统文化部分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将传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教学模式选择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想实现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教学目标,就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用较大的篇幅对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并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看,满足教学需要,做到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4、结论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 提高素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融合发展起来的。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大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当前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部分高校领导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因而没有建立起制度化的教育机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一是部分高校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立性,认为传统文化是为思想政治理论服务的,只是单纯地为思想政治理论提供教育资源。二是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机制来保障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认为传统文化课可有可无,有的只是作为副课或选修课。高校教育注重学生专业课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因为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多以就业、考研、公务员考试为导向,根本没有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课程的位置。三是部分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比较肤浅,没有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教师作用发挥不够。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而且也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因此,任课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是宣传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是目前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不愿意承担这门课程,愿意承担专业课或特色课。二是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单调,教学内容死板,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打动学生,与学生产生共鸣。三是部分教师在传授专业课的同时,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程内容中,不能把传统文化贴切合理的引入课堂。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不能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校园文化建设不完善。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使大学生无时无刻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然而,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绩裴然,各具特色,但是还有一定的问题。一是部分高校警句名言很多,但是宣传传统文化的内容少,力度不够。二是部分高校突出了地方历史文化的特色,但非常肤浅,多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开始时轰轰烈烈,后来冷冷清清,没有把传统文化精神根植于学生内心,有虎头蛇尾之嫌。三是功利化与商业化明显,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宣传。四是高校组织报告、征文等活动,学生从中受益,素质得到升华,但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

二、采取的对策

大学生是富有朝气和充满活力的群体,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因此,高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一定要探析出一条强化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推广与普及。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提上日程,将其纳入教学计划。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地位,加大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课时数,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或专业课。在保证传统文化课开设的同时,增加一些包括传统文学、古典艺术、美学、书法、绘画等知识在内的选修课程。同时,把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也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任务要求。因此,开设传统文化有关课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一定会使传统文化课结出丰硕的成果来。

2.强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战场,是师生沟通最主要的来源。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要积极主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把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引入课堂,以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这就是要求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搜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自己要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深入到学生的脑海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使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共同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使枯燥的课程生动化,抽象内容形象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目的。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一是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地方历史文化的特点,自觉抵制商业化的不良倾向,建立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建筑,凸显传统文化的学校人文景观。二是利用图书馆、宣传橱窗、校报、黑板报、横幅、标语等大力宣讲传统文化,通过学校广播、社团、媒体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时刻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三是高校可以举办讲座、开展传统文化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益。校园文化建设是对课堂学习的升华,使大学生多渠道了解传统文化,充实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传统文化的素质。

4.重视社会实践。学校应拓宽平台,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学生只有多渠道了解传统文化,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为地方经济服务,推动文化传承创新。邢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底蕴深厚,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如邢台梅花拳、沙河藤牌阵、隆尧秧歌、邢台太平道乐、邢台梨花大鼓、历史名村、南和牌坊、历史名人、风俗轶事等。只有搭建起实践平台,就能使大学生进行很好的实践与锻炼,这样的教育模式更能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

总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积极践行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

[2]隋喜军,赵明杰.用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N].人民政协报,2015-3-19(8).

[3]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 中国青年研究,2009(7).

篇5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包含本民族发展过程当中的众多优秀文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记录着我们民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通过对语文教学进行一定的传统文化渗透,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体味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 

2.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文化底蕴较为深厚。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传统的中华文化,能够加强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3.有助于抵御不良文化冲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所接受的信息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一些不良文化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腐蚀。高中教师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提高学生对相关文化的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正确价值念的形成。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当中,一些语言语法的学习以及课文的学习有时晦涩乏味,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常常提不起兴趣。高中语文课程通过引入一些语句优美生动的诗词,亦或是有趣的寓言故事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引入的传统文化内容较为单一 

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课书当中,所引入的传统文化大多是古诗词和一些古代的文言文名篇,教师通常情况下就是对课本上的古诗词以及文言文进行讲解,不会过多的去引入其他的传统文化内容。有的教师对课文上的诗词所进行的讲解以也只是诗词表面意思的讲述,常常忽视带领学生去体味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使学生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常常忽视学生的情感观念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当中的渗透并不是仅仅的局限于高中学生对相关的名句名篇的掌握上面,以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古代诗文为案例。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进行的古诗文学习,教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诗文的讲解,进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而对其产生思想共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一些高中教师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上面,主要对古诗文的结构特征以及语言翻译进行重点的讲解,或者是教师将自己对故事文的理解直接告知学生,缺乏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思想以及价值观念和表现方法等相关方面进行学生自己的思考,忽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观念。 

3.忽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我探究 

一些教师,通常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高中教学当中存在的渗透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或者是直接传输教师自己的观点,以应付相关的考试。常常忽视学生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和理解。有的教师甚至武断的强加给学生自己的观点,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较少且单一 

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多只是在高中课文当中插入一些古诗或者是古代文言文,教师通常是通过对这些诗词以及文言文的讲解,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目的。但是这种单一的方法也只是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初步的接触,并不能让学生很好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2.教师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大多只重视对学生考试技巧的训练,在进行语文课文的基本教学之后,常常忽视学生的深入性发展。通常就是对学生进行针对高考的模拟练习,通过对大量试卷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根本不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教师的传承方法缺乏创新 

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中,常常采用教师讲台上讲授,学生在下边听,对文化传承的形式较为固定并且呆板,缺乏创新能力。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常常会使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地失去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动力,这严重的阻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传承主要措施 

1.增加传统文化在高中教学当中的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指的是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通过对不同范围以及不同题材的传统文化内容的增加,如增加一些传统文化当中待人接物方面的内容或者是增加一些人物传奇故事等内容,进而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文化的內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的学习,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 

2.采用多元化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例如,在对《兰亭集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任务下达,让学生自主预习《兰亭集序》,之后以情景剧的形式再现作者写作时的场景,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师在对古诗词的讲解当中例如《琵琶行》,教师通过对其中一些描写书手法的讲解,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来写首小诗,从而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3.加强对教师相关观念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以及传承的重要时期,教师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进行一些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进而促进传统文化在高中学生当中的传承。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提高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传承力度,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相关的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通过组织相关的内容学习以及培训,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加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的传承。 

五、结语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进行相关的传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维能力等。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在增加学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文章通过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进行相关分析,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传承传统文化提供相关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珊珊.论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剑南文学,2011,(10):68.

[2]武育新.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