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

篇1

统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实现公路水路交通现代化的信息支撑。随着信息化在全国交通行业发展很快,为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1 当前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遇到的主要矛盾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交通行业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有力发挥了交通行业统计在辅助决策、监控交通行业运行状况的独特作用。但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1.1 信息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由于受传统思维和习惯的影响,当前的交通行业统计工作还没有走出手工作业的低效率路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统计口径和精度也受到一定的置疑,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交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对交通统计信息要更加详实、信息可靠性要更高、数据更加真实、统计数据直观性更强等更高的要求,这必然会增大交通统计工作的实际任务。要改变交通行业统计工作相对滞后的发展局面,交通行业统计工作必须走信息化的路子,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更加快捷的信息服务。

1.2 规范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交通行业统计工作点多面广,数据采集的范围十分宽泛,因此,交通统计信息的准确度受人的主观因素制约较为明显和突出。交通行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必须首先从加强规范化建设人手,打破以往那种“乱搭台子”、“乱开铺子”各自为政的信息化建设格局,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积极打造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真正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提高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1.3 人才队伍建设有符于进一步加强

高标准的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推动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要从储备人才方面人手。认真分析信息化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运营人才培养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加强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技水平。通过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增强统计人员对交通行业统计重要性的认识,更新交通行业统计的观念,加强对相关统计平台的应用与开发,提高交通统计系统的交互性、时效性,增强对交通信息的把握和预警。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 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发展展望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以交通行业为代表的基础性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这种形势,对交通行业统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的需求越显迫切。

2.1 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更突出以人为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交通出行的要求标准更高,社会公众要求更加快捷地了解各种出行信息,掌握相关目的地的交通状况等。这就需要交通统计工作要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2 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更体现自动化

交通统计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时效性,实时精准的交通统计信息可以为交通规划管理、科学决策提供

转贴于

科学依据,也可以促进交通行业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这一特点要求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交互技术、网络技术,建立具有数据自动录入生成、自动纠错、自求平衡的统计系统,提高统计的自动化水平。

2.3 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更趋共享性

通行业统计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各界、各级行政主管机构提供优势的信息服务,这就决定了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要更加突出统计信息数据的共享性。要建成集交通数据采集、存储、显示和管理为一体的交通统计信息平台,通过统计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决策依据;同时,可以借助公共网络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的交通行业信息,指导公众科学安排出行。

3 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加快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是新形势下交通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

3.1 打牢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基础

交通统计信息工作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高度重视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平台建设,打牢信息化的基础。通过完善公路、水路、运输、运输等交通基础数据库,加强智能交通、交通交互、资源共享等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动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的建设。

3.2 推进交通行业统计应用系统建设

加强数据交换共享,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大应用系统建设力度,进一步创新统计信息服务的领域。加快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进一步经化交通信息查询、在线办理、交通信息综合统计表生成、数据综合分析等功能,优化系统功能。提升服务效益。加强交通行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的研发,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交通行业统计信息系统。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计算机技术 网络 交通行业 基础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会计信息化也随之发展。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且会计信息化为实现行业、部门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因此,深化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信息化对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在网络化的条件下采取的新的举措,补充会计电算化的不足,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在会计的实务、管理、教育等方面都实现信息化,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会计信息化通过三个步骤实现:第一步,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建立会计的信息系统;第二步,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第三步,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建设,使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在企业中有效的应用。会计信息化能够实现信息高速传递和共享,实现信息的整合,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降低会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失真情况,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深入,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不再拘泥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形成了会计信息化系统。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产物,二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同。

(1)技术应用的不同。会计信息化系统主要是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通过网络实现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则是基于传统的思想的基础上,由计算机技术实现的。

(2)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会计电算化应用于企业的会计部门。会计信息化则是在会计部门的基础上,在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企业的领导层和执行人员的统一。

(3)应用的范围的不同。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融合到会计账务处理当中,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信息化同时发挥着对会计信息管理、会计核算、会计决策等方面管理的作用,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修整。

由以上的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化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新观念,使网络技术应用于整个企业,不再拘泥于局部发展,利用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加强交通行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交通行业具有时效性和移动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监管时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加强交通行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有以下的几个优点和作用:

采用会计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查看所有的会计信息,为决策的合理化和预算的科学性提供帮助,同时也能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预警的作用;能够对会计信息进行权限设置,降低会计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也能提高会计资料的保管质量;采用会计信息化管理,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根据已有的会计信息,根据情况的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节省时间;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实现快速发展战略。

(二)深化交通行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

会计信息化的存在,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实现交通行业信息化管理需要做的以下几点:

(1)提高交通行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水平。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决定了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否在企业当中应用。提高他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能够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供保障。

(2)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设。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掌控着企业的全部信息,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发展。同时,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现主要是依靠网络完成的,外界因素对其影响较大,比如黑客、病毒等因素的存在,使企业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加强会计系统的安全性建设,以及提高企业内员工的安全意识,能够为企业的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3)增强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信息化系统不只是对企业的财务部门起到作用,对整个企业的运行都具有控制作用。这要求交通行业的人员不但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需要企业增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4)加强交通行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财务会计当中,也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建设。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和完善的企业政策能够保障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深化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使企业实现各部门的协调统一,将企业的管理、决策、生产、预算等工作整合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实现交通行业现代化管理、科学决策发展的基础。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是这是发展和完善必须经历的过程,需要一步步的探索,在实践中找到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这样才能提高交通部门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能够与时俱进,在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环境下立足,实现交通行业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周月梅.浅谈交通运输行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J].财经纵横,2013年10月

[2]陈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探析[J].经管空间,2014年第01期

篇3

【关键词】 加快 交通信息化建设 措施

前言:

在目前的信息化社会,我国交通信息化的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由于缺乏对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交通运输行业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和水平也相对的较为落后,跟不上目前人们生活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需要对交通信息化建设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对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以此来实现全面、高效的交通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对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信息化社会当中,信息技术是具有最快创新速度和最强渗透性的高端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程度都对我国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信息化技术在交通行业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其本身的运行监测管理作用,结合交通行业的主要流程和特点,从根本上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服务效能,为了实现我国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行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对交通行业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变,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减少交通行业发展中的成本投入,以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目标来推动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交通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道路运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在机构改革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当中,需要交通管理部门具有更加准确技术的信息来为交通行业进行相关的决策,在这样的过程中,就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对各种交通信息数据急性采集、传输和分析,以此来改变传统管理决策中的定性分析,提高信息数据的准确程度和实际决策方向。

总的来说,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提高交通运行行业的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减低公共管理成本[1]。

二、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2.1首先是提高对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较为系统和复杂的工作,其涉及的范围较广,在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需要有相关的信息技术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的部门领导提高对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从政策、人才培养、制度管理和资金方面位交通的信息化建O和发展 提供保障。首先,需要相关的部门领导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也就是说需要在了解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目标和特点的情况下,加强对交通信息化建设的监管程度,对于其中的信息化工作,需要亲自去把握,以此来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在另外一个方面,需要根据目前交通行业的主要特点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内容,建立信息化工作机构,并且需要明确此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对于信息化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信息化工作机构中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其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扶持,建立起支撑道路运输信息化发展的工作机制,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率[2]。

2.2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化政策研究

在进行交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发展,并且结合目前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和主要内容,来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备份方案和网络安全保障机制,保证信息传输、网络服务等信息化建设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密性。在另外一个方面,需要加强信息化政策的研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目前交通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制定有助于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各项具体措施,建立并且完善交通信息化标准规范,合理的分配交通信息建设资源,并且需要在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创造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在对系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在市场竞争的影响下,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质量和速度,将业务需要转化为系统功能。

2.3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

交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具有技术含量高、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在这样的要求下,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需要对交通信息化人才队伍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此来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在这样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培训,使其能够真正掌握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流程和关键技术,提高业务人员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在另外一个方面,需要结合目前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引进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信息人才,以此来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速度[3]。最后,需要不断提高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力度,实现与时俱进,为交通信息化建设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

三、结束语

交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必需条件,结合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需要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以此来提升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参 考 文 献

篇4

关键词:交通 统计 信息化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国家对交通事业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的基础上,对交通行业管理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国当前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与机会。尽管传统的交通统计方式已经带领交通事业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绩,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交通数据统计的信息化,统计部门是与信息接触最多的部门,实践表明,运用现代化方式及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统计,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因此,本文对加强交通统计信息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与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广泛的信息化改革与建设,我国交通事业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之一,必定要与时俱进,抓住发展的时机,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及行业发展的必然。

伴随着我国诸多行业统计信息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及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逐渐深入与发展,各行业间交流的信息化逐渐取代传统的交流方式,避免了时间、地点的局限,交通行业的数据统计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基层单位与上级领导部门的快速交流与沟通,保障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而不断完善,交通统计数据量也在逐渐增长,自然的统计数据也同样表现出增长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统计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统计数据不准确等情况,那么,如何在诸多的统计数据中保障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与实效性也成为了当今交通统计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所以,交通统计数据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交通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统计信息化在我国交通行业中的建设刻不容缓。

2、加强我国交通统计信息化对策

2.1、加强交通统计信息化意识

从对我国诸多交通统计部门的调查中可以发现,部门人员的统计信息化意识比较薄弱,有其是部分领导对统计信息化缺乏认识,并没有认识到统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甚至不理解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因此未重视统计信息化发展,这直接导致交通统计信息化发展的障碍。所以,为了有效的推动交通信息化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思想意识上改变这种传统的局限性认识,加强交通行业全体人员对交通统计信息化的认识,从而保障相关人员在思想意识深处接受与主动建设交通统计信息化,使交通行业不断适应新社会、新时期的新要求。

2.2、高度重视统计信息化网络安全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与推广,计算机网络安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种网络病毒的侵袭,使诸多的企事业单位受到了网络安全的威胁,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及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严重的损失,尤其是在交通统计部门,统计数据的泄露与损坏将严重威胁了交通行业的发展,而当前统计部门网络安全措施不合理,防火墙如同虚设等问题更是加剧了网络安全问题,这些都加剧了交通统计的不安全,迫使我国当前交通统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交通信息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其网络安全问题,提升网络防火墙安全级别,及时更新与升级病毒库,预防非法入侵的情况的出现,保障交通统计数据的安全可靠。

2.3、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交通统计人员培训的增多与加强,使其在计算机应用水平上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部分人员依旧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在实际的计算机操作与运用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因此要做好交通统计信息化,就要加强对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不断使其适应交通统计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4、完善与整合交通统计数据信息

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结合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交通统计方式的转变,对我国交通交通统计信息进行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信息数据也在不断增加,而传统的统计方式难免会出现数据不准确等情况,尽管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已经初见端倪,但是依旧没有深入人心,因此,在未来的交通数据统计中,还需要不断借助网络等新的传播技术与途径,实现对交通统计数据的完善与整合。

2.5、加强交通统计信息化所需人才的培养

不管是哪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专业型的人才,交通统计工作亦是如此。我国由于交通统计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对于技术与业务的要求都比较高,需要承担较大的责任与压力,也因此造成了部分统计人员的流失,加之工资等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交通统计部门人才短缺现象,特别是能够熟练掌握与操作计算机的专业型人才、计算机与统计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缺失对我国交通统计信息化的实现造成了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国应加大力度培养交通统计部门所需要的人才。尽管我国已经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与时间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上,但是依旧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我国交通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制约交通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应大力的培养交通统计专业型人才,为保障交通统计信息化的实现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交通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交通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在对实现交通统计信息化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五方面研究了交通统计信息化的对策,望能够为日后交通统计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晓梅.浅议计算机在交通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3-03

篇5

关键词: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关注问题

随着交通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交通行业管理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从而为国家交通事业长足发展带来了艰巨挑战。但也正因如此,我国交通行业才能跟紧时代建设发展步伐,不断超越自我,在交通组织领域产业经济中逐步屡创佳绩。同样,在信息产业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促进交通产业长足发展及掌握信息资源的交通统计部门,也迎来了自身的重大机遇。一些人工作于生活的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给我国交通行业的管理提升创造了条件与机遇。而统计部门这个专门与信息打交道的部门,管理着丰富信息资源,因此就必须要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来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信息统计工作迫切的需求,也是客观的要求。

一、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新时代的需要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上很多行业都在大力的进行信息化改革的建设。而我国的统计系统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新时展的步伐,因此就必须要进行统计信息化建设。

2、是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需要

随着我国各行业统计信息的日益完善,以及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我国各个行业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完成的。如果说我国交通行业的统计工作没有使统计信息化,那么在与政府跟上级部门进行数据交流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使统计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3、是统计工作增长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过交通基础设施的迅速建设,我国交通行业统计业务量与统计信息量也在不断的增长,自然的统计数据也越来越多,对数据统计的质量以及数据的时效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自然这就加重的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很容易造成一定的失误。因此,统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一种需求,一种能够适应统计业务量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以,统计信息化在我国交通行业中的建设是刻不容缓的。

二、加强我国交通统计信息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大对交通统计信息化的认识

在我国很多交通统计部门中,很多人对统计信息化的意识还是不太完全,而一些单位中的高层领导,对统计信息化认识还严重不足,对于统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很的模糊的概念。因此,只有加大他们对于交通统计信息化的认识,才能够更好的去建设交通统计信息化,才能够适应新社会、新时期的要求。

2、加强交通统计信息的安全级别

随着电脑网络在世界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网络安全的问题也显的越来越突出了,面对着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黑客蓄意攻击,病毒的传播、网络情报窃取等犯罪手段,使很多单位的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了威胁。有很多交通统计部门的网络没有安全可言,防火墙如同虚设。这就使得统计信息的安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着使得了我我国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所以,作为我国交通信息管理的部门,要重视起自己的网络安全,加大防火墙的安全级别,提高网络系统查杀木马、病毒的能力,防止一些非法入侵的行为,给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更好的保护交通统计信息的安全。

3、加强对交通统计队伍的素质

近年来,我过通过加大对交通统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得他们运用电脑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还是不能跟上时展的潮流,很多的交通统计人员在计算机的操作与运用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而很多统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明显很低。作为我国的交通统计人员,由于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交通统计人员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加重,如果一个统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那么必然就会给我国交通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加强我国交通统计信息化的过程当中,加强我国交通统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强化,尤其是计算机运用的能力,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艰巨任务。

4、加强我国交通统计信息的完善程度,使数据真实可靠

我国建立交通统计信息化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来改变传统的统计方式。因此,完善我国交通统计信息统计的数据,也是时展面临的新考验,我国是一个交通运输大国,每天的交通统计数据量十分的繁多,在数据的整理与上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数据出错的现象。所以,我们只有完善交通统计信息化的程度,在信息最初产生的地方,加以对交通统计信息的完善,使数据更真实、更原始,在源头上消除那些虚假数据发源的条件,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我国交通统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及时的掌握我国交通运行的状态。

5、加强对交通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型的人才,在我国交通信息统计中也是这样。我国的交通统计工作是一项技术与业务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工作条件比较艰苦,造成了很多统计人员的流失,也是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加重了我国交通统计人员培养的难度,造成了我国交通统计人才的缺乏,尤其是缺乏能够运用计算机的专业型人才,而计算机与统计复合型的人才更是匮乏,这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交通统计工作的展开。虽然我国现在大力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还是因为很多原因的存在,致使了我国交通统计专业人才匮乏。因此,对于我国交通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时展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能否保障我过交通统计信息的完整性与时效性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交通统计工作信息化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所以,我国应当大力的培养交通统计专业型的人才,不仅是为了完成我国交通统计工作,也是我们的交通统计工作能否跟上时展步伐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总结:

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能更好的推进我国交通统计事业发展。作为我国交通统计部门,必须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完善我国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作者单位:唐山市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突显。为此,急需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我国的交通建设与运输管理的全过程中来,因此,必须加强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以全面提升整个交通行业的管理水平。

一、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交通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纽带,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道路交通量急剧增长,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公路网基本都出现了严重的交通阻塞现象。

通常来讲,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是降低道路交通负荷,使道路通行能力适应交通流的要求。降低交通负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网络容量,以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通过道路建设解决交通问题往往是人们首选的措施,但是,道路交通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周期也很长。而且当道路网络基本完善后,新建道路能产生的网络运输效益就已经非常低了;二是控制交通需求的管理,通过控制、限制、禁止某些交通方式的出行,减少出行量,以达到降低道路交通负荷的目的。三是交通系统管理,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组织、交通设施控制交通流量,使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趋于均匀,这可有效地避开交通阻塞时刻及阻塞地段,提高网络运输效率。

与建设道路相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道路网络的潜在功能,全面提高运输效率,缓解道路交通紧张局面,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核心是信息化建设,即道路交通综合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二、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路管理信息化工作。对建立全国公路数据库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逐步推广应用,为道路管理决策科学化和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部分省份逐步开发完成了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并实现了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其次,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措施。

第三,公路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公路管理工作的许多决策都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如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超限运输路线安排等,应结合公路技术状况、公路病害、交通量、公路基本情况等综合因素。以往都是根据经验和上报情况为主进行决策,加强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均有大幅提高的余地。因此,应开发与日常业务紧密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公路管理信息的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必须立足高起点

高起点的规划,是实施交通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建设的基础。交通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各个分系统联网,加强数据采集、交换和更新,建立公路基础信息库、运输企业库、船舶库、车辆库、从业人员库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形成信息集中再反馈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统筹、集约、便民等因素,以整合、升级为主,改造、新建为辅,并注重与国家和相关行业的规划相衔接,为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规划既要体现综合性、权威性和计划性,明确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又要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持续发展。

2、统一规范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并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以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

3、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

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应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网外网分离,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实时检测与监控、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手段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并通过定期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和安全防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公路信息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4、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管理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交通管理机构的积极参与,只有将部门的信息化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才能调动积极性,增强紧迫感,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各级交通管理机构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信息系统维护都需要专门人员负责,这就有必要建立信息主管制度。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在推动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行业信息化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要广纳贤才,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究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培养和锻炼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既熟悉交通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适应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奖励等机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在培养方式上,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对交通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使用和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交通信息化建设以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环境为宗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客观现实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规范、引导和推进交通信息化发展,全面提高交通持续综合竞争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达铭《信息化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J]交通世界2004(7)

篇7

关键词: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突显。为此,急需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我国的交通建设与运输管理的全过程中来,因此,必须加强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以全面提升整个交通行业的管理水平。

一、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交通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纽带,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道路交通量急剧增长,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公路网基本都出现了严重的交通阻塞现象。

通常来讲,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是降低道路交通负荷,使道路通行能力适应交通流的要求。降低交通负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网络容量,以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通过道路建设解决交通问题往往是人们首选的措施,但是,道路交通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周期也很长。而且当道路网络基本完善后,新建道路能产生的网络运输效益就已经非常低了;二是控制交通需求的管理,通过控制、限制、禁止某些交通方式的出行,减少出行量,以达到降低道路交通负荷的目的。三是交通系统管理,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组织、交通设施控制交通流量,使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趋于均匀,这可有效地避开交通阻塞时刻及阻塞地段,提高网络运输效率。

与建设道路相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道路网络的潜在功能,全面提高运输效率,缓解道路交通紧张局面,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核心是信息化建设,即道路交通综合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二、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路管理信息化工作。对建立全国公路数据库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逐步推广应用,为道路管理决策科学化和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部分省份逐步开发完成了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并实现了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其次,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措施。

第三,公路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公路管理工作的许多决策都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如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超限运输路线安排等,应结合公路技术状况、公路病害、交通量、公路基本情况等综合因素。以往都是根据经验和上报情况为主进行决策,加强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均有大幅提高的余地。因此,应开发与日常业务紧密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公路管理信息的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必须立足高起点

高起点的规划,是实施交通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建设的基础。交通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各个分系统联网,加强数据采集、交换和更新,建立公路基础信息库、运输企业库、船舶库、车辆库、从业人员库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形成信息集中再反馈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统筹、集约、便民等因素,以整合、升级为主,改造、新建为辅,并注重与国家和相关行业的规划相衔接,为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规划既要体现综合性、权威性和计划性,明确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又要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持续发展。

2、统一规范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并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以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

3、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

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应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网外网分离,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实时检测与监控、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手段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并通过定期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和安全防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公路信息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4、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管理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交通管理机构的积极参与,只有将部门的信息化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才能调动积极性,增强紧迫感,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各级交通管理机构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信息系统维护都需要专门人员负责,这就有必要建立信息主管制度。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在推动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行业信息化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要广纳贤才,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究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培养和锻炼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既熟悉交通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适应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奖励等机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在培养方式上,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对交通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使用和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篇8

    现在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整合、集成、提升交通信息管理和服务等应用系统,筛选具有全国普遍意义的数据库,并且以地理坐标集中进行整合,加快实现在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将电子政务作为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明确提出了"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要完成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完善重点业务系统、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建立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等八项主要任务。因此,无论是从适应国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满足公路水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需要;还是各级交通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提高自身行业管理、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工作能力等方面看,都要求我们要加快交通电子政务建设,并以此为龙头推动交通信息化的发展。

加快交通电子政务建设,领导是关键,人才是根本,环境是保证。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和进步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筹部署,统一认识,统筹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词是"政务"而不是"电子",其实质是改变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在这里提高认识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电子政务建设不单纯是技术问题,不是只靠技术人员就能完成的工作,而需要依靠各级领导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理解、关心和积极参与、支持,才能形成良好的环境,加快交通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当前交通部正在组织制定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有关标准,提出交通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实施意见,用以指导和规范交通电子政务的建设。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条件,分阶段逐步实施。贯彻"依靠专家、群策群力、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先内后外、先宜后难,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的原则。通过三到五年的持续建设,基本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宽带传输、互联互通的交通电子政务网络系统,逐步实现网上多媒体服务;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实现信息资源及设备共享,减少重复投资,提高工作效率;基本实现交通部与各省交通厅(局)之间的政务信息化,使交通电子政务建设达到国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满通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对交通政府部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迫切要求。

篇9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System

Shi Yonghui;Li Hui;Bao Jun;Jiang Shengping

(①Traffic Administration of Wuhan Public Security Bureau,Wuhan 430022,China;②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Research Center of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③Wuhan Jiex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Wuhan 430074,China)

摘要:论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当中RFID技术的发展与内涵,着重介绍了RFID技术在交通行业信息化系统中发展现状以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到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需要加速进行RFID技术的研究的结论。最后对RFID技术在交通信息化建设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Abstract: The RFI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connotation are expanded in the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important roles of RFID technology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system are introduced emph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us the conclusion that accelerating RFID technology research is essential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formatization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FID technology is prospected in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关键词:RFID 交通 信息化

Key words: RFID;transportation;informatization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003-02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受益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的扩大,时下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由于受传统思维和习惯的影响,当前的交通行业统计工作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受人的主观因素制约较为明显和突出,大大影响了工作的低效率和信息的准确度。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是射频技术在识别领域的应用,是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1,2]。自问世起,各国都很重视此技术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有不少的成果,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

1RFID技术内涵及应用现状

为了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目前所采用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控制、车辆监管、运输指挥、客户服务系统。支撑智能系统的关键信息技术主要包括[3]:①智能卡口系统;②交通诱导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无线射频识别系统;⑤数据处理中心。其中无线视频识别技术是应用领域逐渐扩大的新技术,也是各国研究者们热衷探讨的课题。

1.1 RFID技术的内涵RFID是英文(无线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缩写,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指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来存储数据和检索数据的过程[4]。

1.2 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

1.2.1 国外的应用及数据分析国外对高频以下RFID研究起步较早, RFID技术已广泛用于工业、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以美国主流物流业为例,2003年的美国零售供应链市场支出规模接近九千两百万美元(91.5百万美元)据Sanford C. Bernstein 公司估计,沃尔玛通过采用RFID技术之后每年大约可节省83.5亿美元。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05年RFID市场规模为24.3亿美元,比2004年18.2亿美元足足增长了33.7%,而2003年至2008年美国零售供应链RFID支出市场规模年复合成长率高达70%[5-6]。从以上数据明显看到,RFID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除了物流业的主流应用外,在其他一些物流创新领域中,RFID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

1.2.2 国内的应用实例[7]我国RFID应用已经从前几年较为少见发展到在很多领域均可见到,但总体来说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加大对RFID的技术投入和研究,中国RFID市场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RFID整体规模达到了36.9亿人民币,比2004年增长了一倍多,主要原因是二代身份证的全面换发,身份证在中国RFID整体应用占据了将近80%市场。除此之外,RFID技术在交通运输方面也有所应用,其原理是该系统基于对每辆合法注册的机动车辆加装RFID电子标签,为这些车辆配发一张固定且唯一的关于车辆车号、车主、车型等资料的“电子身份证”,通过特定的射频信号自动识别道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并获取数据信息,实现对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和可疑车辆等方面实时监控管理,操作快捷方便。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有了RFID应用成功的案例。①港口运输。上海浦东港口已经开始试行利用RFID技术实现自动化车辆有效管理,当车辆通过时,触发车号识别系统启动,读取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RFID标签内的信息,并送到监管数据中心进行比对。如果数据正确,自动闸门便会开启让车辆驶入,此车的车牌、进场时间等信息自动存储进入系统。应用RFID技术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速度和准确度。②公路交通运输。据报道北京示范公交枢纽动物园立体公交枢纽应用了RFID技术,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站进口和出口的位置上,在电线杆的横臂上悬挂有专门来读取RFID标签的采集器,目前已经有三百余量车辆安装有RFID标签。这些信息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的调度室中翻译成含有线路、车号、班次、进站时间、发车时间、参考时间等内容的信息,调度人员将这些信息与行车计划进行比较,随即对车辆进行调控,通过车场内的LED显示屏将发车信息提供给司机,大大提高了统一调度的效率。③铁路交通运输。铁道部应用的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是目前亚洲最大规模的RFID应用,已经在全国528个站点安装有数据读取装置,而安装有标签的货运车厢数量达到60万节,机车数量达到20万节。RFID标签被嵌入在每节车厢中,内部记录有长度为7位的车号信息,当车辆压过铁路上的磁性感应器时,扫描系统开始启动,并将数据传送到铁路调度系统中。实现快速调度和高效管理。由此可见,在交通运输方面,RFID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2RFID面临的问题

虽然RFID技术在国内有着一定的应用,但尚处于起点阶段,而RFID的推广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RFID技术在我国推广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篇10

第一,信息化管理也使得民众能够随时知晓交通方面的信息,能为民众的出行提供指导。这是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人本化体现。现在各基础行业都强调必须以服务群众为理念,以方便群众为宗旨,信息化管理正是对人本化理念的响应。

第二,信息化管理为交通行业的决策人员提供了真实详尽的数据,有利于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同时也提高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数据的把握非常重要,只有根据真实数据反映的情况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对以后的管理作出合理的布局。

2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模式构建的途径

2.1遵循科学发展观思想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又好又快的发展,不能偏废,交通运输行业同样要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不仅要寻求发展速度,还要寻求长远发展,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同时还要提高服务质量。因此,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大局,以公共利益为重,协调各方的利益,以方便群众为先,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公共服务性。

2.2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

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可以合理安排建设的进程。信息化建设要以信息数据为基础,因此要通过互联网搜集各地的交通信息,形成汇总,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再反馈给各地,形成双向的建设模式,以各地的数据指导决策,以合理的规划指导各地的信息化建设。建设规划要给各地提供一个整体计划,展现全局思想,比如建设的目标、基本原则、各项标准等,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同时还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每个阶段的任务,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

2.3健全创新管理机制

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也很重要,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必须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交通运输部门有必要组织专人成立相应的机构推进信息化建设,机构的设置不能流于形式,必须确保有专业人士的参与,也要有相应的资金保障,同时明确各自的职责;中央制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可能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符,这需要省级交通部门深入本省基层,进行实地探查,根据本省特点制定本省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对不符合本地实际的标准作出调整;信息化建设还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要拓宽融资渠道,对现有的资金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信息化建设还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日常的信息管理,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撤销必须经过相关程序,确保系统内信息的准确性,为信息化建设的完成提供制度保证,从而促进交通运输中信息化管理的落实。

2.4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优化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各种设施,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要求较高,比如信息系统的存储量、网络的流畅性等,管理部门要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应用水平,为信息化管理提供先进的设备。其次,要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水平,完善信息化建设标准,改进管理模式,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升级软件技术,以达到管理交通运输的目的。

2.5加快信息系统整合

加快信息系统整合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要尽快实现系统内部硬件的联通,二要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共享。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实现信息互通;收集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实现信息的汇总,并逐级推行下去;明确信息收集的规格和标准,确保收集的信息可使用。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禁止工作拖沓,禁止弄虚作假;在信息交换过程中要保证需要的部门能及时获得信息。同时,要加大人才的投入,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既精通计算机,又对交通管理精通的人才,因此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内部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对新引入的计算机专业人士要进行交通管理方面的培训,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最后,要挖掘信息系统的功能,以更好地为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同时建立监控系统、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和交通指挥系统,以更好地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必要时还可以为国家公安部门提供线索。

3结论

篇11

【关键词】RFID 交通 信息化

1 交通运输信息化

交通运输信息化,旨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讯(GSM)、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核心技术,建立基于Internet环境的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实时搜集、处理和,实现道路运输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使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进而产生协同效应,发挥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势。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目前所采用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控制、车辆监管、运输指挥、客户服务系统。支撑智能系统的关键信息技术主要包括(1)智能卡口系统;(2)交通诱导系统;(3)地理信息系统;(4)无线射频识别系统;(5)数据处理中心。其中无线视频识别技术是应用领域逐渐扩大的新技术,也是各国研究者们热衷探讨的课题。

2 RFID技术的内涵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其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指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来存储数据和检索数据的过程。

3 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

3.1 国外的应用及数据分析

随着RFID技术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带来了很多可观的效益。国外对高频以下RFID研究起步较早,RFID技术已广泛用于工业、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RFID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除了物流业的主流应用外,在其他一些物流创新领域中,RFID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

3.2 国内的应用实例

我国RFID应用已经从前几年较为少见发展到在很多领域均可见到,但总体来说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加大对RFID的技术投入和研究,中国RFID市场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除此之外,RFID技术在交通运输方面也有所应用,其原理是该系统基于对每辆合法注册的机动车辆加装RFID电子标签,通过特定的射频信号自动识别道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并获取数据信息,实现对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和可疑车辆等方面实时监控管理,操作快捷方便。在交通运输方面,RFID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1)港口运输。

上海浦东港口已经开始试行利用RFID技术实现自动化车辆有效管理,当车辆通过时,触发车号识别系统启动,读取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RFID标签内的信息,并送到监管数据中心进行比对。如果数据正确,自动闸门便会开启让车辆驶入,此车的车牌、进场时间等信息自动存储进入系统。应用RFID技术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速度和准确度。

(2)公路交通运输。

据报道北京示范公交枢纽动物园立体公交枢纽应用了RFID技术,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站进口和出口的位置上,在电线杆的横臂上悬挂有专门来读取RFID标签的采集器,目前已经有三百余量车辆安装有RFID标签。这些信息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的调度室中翻译成含有线路、车号、班次、进站时间、发车时间、参考时间等内容的信息,调度人员将这些信息与行车计划进行比较,随即对车辆进行调控,通过车场内的LED显示屏将发车信息提供给司机,大大提高了统一调度的效率。

(3)铁路交通运输。

铁道部应用的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是目前亚洲最大规模的RFID应用,已经在全国528个站点安装有数据读取装置,而安装有标签的货运车厢数量达到60万节,机车数量达到20万节。RFID标签被嵌入在每节车厢中,内部记录有长度为7位的车号信息,当车辆压过铁路上的磁性感应器时,扫描系统开始启动,并将数据传送到铁路调度系统中。实现快速调度和高效管理。

4 RFID面临的问题

虽然RFID技术在国内有着一定的应用,但尚处于起点阶段,而RFID的推广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RFID技术在我国推广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标准问题

如同电子产品,标准一直是阻碍RFID广泛应用的原因,世界各国的RFID的标准还未统一,从RFID标准中的编码体系来看,美国有EPC标准,日本有UID标准,中国有NPC标准。再从频率占用的波段来看,每个国家无线电频率被占用的范围也都不一样,很难统一。对于800M及以上的超高频率领域的RFID具体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RFID标准的解决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在应用领域的推广。

4.2 价格问题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高追求,就中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物流系统而言,运输、保管、管理部分等整个流程都相对简单,信息化程度也不高,投资RFID并不一定给它们带来真正的效益,反而可能会增加成本,减少收益,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中国国情的企业如何利用RFID技术,降低成本而获得更大的利润是研究者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4.3 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RFID标签具有强大追踪能力,这势必会对公众的隐私造成很大的威胁。标签ID不仅仅能在远程被任意扫描,并且标签还可以自动响应阅读器可以不加区分地传输信息,这样就造成了任何持有阅读器的人都可以追踪并且了解他人携带的物品。虽然目前已经有若干解决方案,比如IBM公司发明了"夹子标签"(clipped tag)技术,但是由于资源有限,一些密码学方法诸如高强度公钥加密机制等则难以实现。因此安全问题将始终影响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

虽然标准、价格、安全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RFID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完善,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和改善。

5 RFID在交通信息建设中的应用展望

(1)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始终要本着"服务至上",以对百姓的便捷服务为本,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RFID技术的应用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在陆海空等交通领域均能提供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实现高效运作和管理。

(2)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要积极构建RFID技术资源平台,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创造和完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提高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3)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不断加快RFID技术开发利用,加强RFID关键技术的研发,培养精通RFID技术的骨干人才,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交通行业统计信息系统。

篇12

信息化是提高营运效率、降低成本、加快货物周转,减少货损、货差、鲜活安全,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物流信息化建设包括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的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建设、各类物流信息专业应用系统建设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等。作为实现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步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将在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物流资源良好整合,解决物流企业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及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否提高运输生产的可达性、经济性、时效性和安全性已成为衡量物流信息化建设成效的标准。交通运输行业将在充分发挥现有基础设施作用、整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如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

1要加强交通运输电子政务,提升物流公共信息服务能力按照“整合资源,强化服务”的方针,加快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构建交通行业核心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推广应用电子证件、电子运单,提高基础信息资源数字化程度,推动资源整合,促进道路和港航运输信息的集中和共享;另一方面利用整合的信息,推动建设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运输企业资质和信用查询系统等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积极为运输企业、营运车辆和船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交通信息服务,进一步促进物流基础信息网络的搭建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2要加快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示范和应用,通过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引领物流信息化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是物流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也是衡量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省际共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积极推动各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同时继续加快推进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推动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提升信息化水平和现代物流水平;加快启动多式联运信息系统示范工程,以海铁、公水以及江海直达运输为切入点,加强对运载装备和货物的信息跟踪和信息交换,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加快启动甩挂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支撑甩挂运输的发展。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示范工程建设过程中,推进政府在交通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尤其在投融资、建设、运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政府在其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政府“不缺位、不越位”,从而合理有效的发挥政府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在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3要加强物流信息化关键技术的科技研发,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物联网是当前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方高度关注。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为智能交通和现代物流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契机。为此,我们应遵循“试点引入,谨慎前行,统一标准,有序推进”的方针,切实梳理好行业业务需求,明确信息应用需求,以务实的精神推动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良好应用。在基础设施(也就是路、港、桥、隧、航道)感知及监管、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智能监管、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智能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及服务、集装箱和甩挂运输智能可视化管理、危化品及特殊物品、旅游客运运输跟踪监管、智能海事等重点应用方向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

篇13

关键词:公路交通 信息化 需求

Absrt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real needs of the Highway traffic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then,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traffic informatization.

Key Words: Highway traffic informatization needs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信息化技术是当代社会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公路信息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期公路管理行业的内在需求,对于调整行业管理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公路交通的健康、持续、快速增长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公路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也对信息化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信息化整体进程,提升公路行业服务水平,实现公路行业速度、质量、效益和谐发展,已成为公路交通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我国公路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目前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1、信息化建设中软件投入远低于硬件和网络建设投入,明显低于正常30%-50%的国际标准。建设单位对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误区,担心投入大、见效慢,需要长期运维,难出成绩,信息化建设只是被动适应,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业务应用系统集成度不高,信息化标准规范不统一,各应用系统整合不够,特别是部门职能分割,制约了应用系统集成程度的提高,综合性的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开发应用尚未实施,缺乏综合性行业基础支撑平台。

3、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各地区各单位之间在技术保障、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从单位内部看,各部门之间也存在很多的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单位信息化技术人员匮乏,信息化工作缺乏稳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一)公路管理部门对公路信息化的需求

综合对公路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公路管理部门的需求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信息是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特别在进行行业管理、业务应用、养护计划调控的问题上尤为明显。信息技术能使公路信息及时地被采集、获取、综合、分析,为公路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手段,使管理者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更加具有预见性。

2、提高业务协同水平。以信息化为抓手,加强相关信息资源的交换,促进各部门的有效衔接与合作,提升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3、提高路网运行效率。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强对基础设施的运行监测,保障路网畅通高效,加快信息传递,达到高效率运转、高质量服务、高要求管理的目的。

(二)社会公众对公路信息化的需求

1、公路通行安全保障的需求。通过公路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GIS)、全球定位技术(GPS)、现代化通信(3G)和公路交通全方位监控技术的建设,全面提升公路的安全性,提高公路突发事件预见性和处置能力。

2、社会公众对公路信息的需求。各类出行人员对于与出行相关的各类信息的需求,如公路通行状况、行车路线、收费、里程等信息,并可根据这些信息选择最佳出行时间、最佳出行路线、最佳出行方式。

(三)行业监管和应急处置对公路信息化的需求

1、公路管理和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能力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全面、及时、准确掌握相关行业动态信息,科学决策,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提高行业监管能力。

2、公路安全形势依旧严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路网的综合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通过路网运行监控与应急保障指挥平台的建设,有效聚集信息,优化配置保障资源,加强检测、预警,提高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春运和黄金周客流高峰等重要时期下的信息报送时效,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公路信息化的需求

“十二五”时期,“物联网”、“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新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也将逐步渗透到公路行业。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移动通讯等新技术对业务应用系统、公路信息平台进行改造、升级,不仅是公路行业电子政务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的有力手段。

三、公路交通信息化发展思路

(一)制定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完善

要明确公路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整合信息平台,集中管理数据。既要充分考虑行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在硬件和软件选用定型、网络建设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上满足公路行业现实需要,又要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避免今后升级发展时增加投资负担。找准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从影响公路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扎实推进,逐步完善。

(二)整合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

打破原有的信息孤岛现象,改变业务管理分割的局面,建设完善的信息服务与共享平台,提升信息利用效率。

1、强化信息系统对核心业务的支撑,推进应用系统转型,优化完善重点业务系统,关键业务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

2、加强公路基础数据库建设。以核心业务为主要线索,融合现有的公路建设、路政管理、养护管理等业务系统,着力推动综合业务和信息系统的整合,实现各业务信息资源的汇聚,并为路网综合管理、宏观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使用效率。

3、整合信息平台。依托公路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中心平台,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融合。

(三)统一规范标准,加强应用开发

公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还在于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系统应用的目标应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化、办公无纸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现有应用系统开发使用,既要遵循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又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重点,优先开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应用系统,使省、市、县公路系统内部信息渠道更加顺畅,信息更加规范,系统间上下协调和横向互通更加顺畅。同时,又要防止部门间各自为政、分散建设和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益,使公路信息化建设真正起到规范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的作用。现阶段,应优先整合应用电子政务、网站平台和内部局域网,快实现办公网络化、政务公开化、公路服务信息标准化。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加大公路信息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注意培养既懂公路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是积极引进公路信息化建设管理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并努力创造条件为技术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制定和完善公路信息化部门专、兼职人员考试录用、考核奖惩机制,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三是进一步完善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信息化技术、应用技能和信息化管理的培训。四是面向全行业从业人员,大力普及信息化基础知识,提高全行业运用信息化技术和装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1、闫晓春;电信转型背景下的交通行业解决方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篇14

一、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建设中的含义

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指得是根据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管理交通系统中的资料以及档案,达到方便使用者使用档案或者查找档案,并且能够把档案的作用及其目地充分的发挥出来。普遍利用交通档案,实现管理档案的科学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这也是现代管理交通档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常,在信息化建设交通档案的主要内容中,有电子档案的收集、硬件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纸质资源电子化(信息资源的建设)、软件建设(信息平台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档案的标准建设以及规范建设等。

二、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管理的现状及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交通档案管理有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机读文件随之出现。但在很多基层的交通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化管理过程当中,相对来说较为落后,档案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不足,有些地方档案部门依旧重视纸质的档案,交通档案的信息化、电子化意识缺乏。管理档案信息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一)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建设中,收集信息时较为方便。首先,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的建设中,在进行收集信息的时候,极其的方便。因为在信息化的过程当中,存储档案以及收集档案的时候是根据手工输入、OCR 识别以及图像扫描等手段来实现的。所以,档案中的资料都是根据数字化的信息加以存储,这样进一步减少了资料时间相对滞后以及资料丢失等现象的出现。

(二)处理及使用交通档案信息较为便利。一是处理交通档案信息较为便利。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的管理及其处理的时候,极其方便。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以实物及纸质资料为主,这就造成在处理信息的时候,由人工编制为核心,并且容易破损等问题出现。保存的时候也要有特定的环境。通过信息化的管理交通档案,这样不但有效地节约了储存空间,而且还方便了信息的处理和编制。其次,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的建设中,其储存的时候极其方便。以往的纸质的、实物的档案资料通常储存很久之后,一旦储存条件变化或不佳的情况下,这些档案资料非常容易有破损的现象出现。而由信息化建设的交通档案管理,在大容量光盘以及硬盘更新之后,使交通档案在存储的时候非常方便,既有效地节约了空间,又消除了储存环境对资料保存的影响。二是使用交通信息档案较为方便。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管理中,其使用的时候显得极其方便。以往的档案材料在进行使用和检索的时候很复杂,这就造成在应用档案材料的时候,检索速度不高,工作效率也随之较低。建设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之后,使用者能够快速地在很多资料中立刻定位到自身想要查找的档案资料,在短短的几秒钟内,便可以轻松地完成查找档案资料的工作。所以,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的建设中,优势最为突出的便是可以很好地便于用户使用。三是建设管理交通档案的信息化,在传输时极为方便。如今,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进行档案资料的存贮利用以及检查的时候,已不再单单局限在单位内部使用。档案资料能够由网络来满足档案资料的传输以及检索,达到全球资源共享,并且用户可以在得到授权的前提之下,实现异地档案资料的提取以及检索工作。

三、交通档案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

为提升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其质量,关键利用科学且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现代化网络技术来对已有的文件信息加以管理,从而解决项目管理工作当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转变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尽量避免档案管理工作的弊端。从而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应以交通特征为依据。信息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以交通建设工程的特点为依据,对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开发,把专业化的管理软件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形成集成的项目管理机制,对承包商、设计单位以及项目法人之间的业务进行疏通,并且利用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达到档案信息的高效共享,这也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所在。

(二)交通管理系统化的实施要满通部门的相关要求。交通管理系统化的实施要满足于交通部门的相关特点和要求,同时要与国家建设工程中的有关内容相互协调。并且按照工程建设的标准水平,满足建设资料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由此可见,在今后的交通施工建设当中,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朝着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因交通建设工作中的信息及资料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所以,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于档案管理的内容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网络设计的工作当中,要采取较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软件,使用户的操作权限得到保障,同时,保证网络管理的真实性及高效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创造出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项目管理单位应设专人进行系统的管理、更新和维护。根据档案管理中的不同要求,建立健全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互适应的工程建设文件资料管理机制,分阶段性地在系统中对监理资料以及施工进行检查并确认,及时掌握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加快推进交通行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