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范文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精准医疗行业市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

篇1

它通过个性化的诊断技术预测个人未来疾病风险,从而更好地预防疾病;一旦患上某种疾病,它还可以进行早期诊断筛查,并采用精确的靶向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去除病灶。从诊断到治疗,病人将得到最合适的疗法与药物,实现剂量最优、副作用最小以及诊疗时间最精准。这些都将大大节约诊疗服用,提高医疗效率。

精准医疗,乘风而来

与精准医疗相似的个性化医疗概念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但由于技术限制、成本过高等原因未能快速发展(商业化路径受限)。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医疗控费的压力,近年来精准医疗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美国:2015年1月,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精准医疗计划,并于当年10月将精准医疗作为美国在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2015年3月,中国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并决定在2030年前政府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同年12月,卫计委透露,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的战略规划。

英国:“十万基因组计划”由英国首相于2012年12月提出,并于2014年春天正式启动,拟于2017年前完成10万人基因组测序工作。

其他:澳大利亚的“十万基因组计划”与韩国版的“万人基因组计划”也都于2015年年底推出。

精准不是单一维度的精准,而是多维度的、立体的、融合的精准

医疗服务

精准与个性化的体检服务,将对个人的疾病风险做出提前预警,并做出提前干预与预防。体检数据将不再是一纸报告,而成为连贯的动态健康监测与反馈。

对医疗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在临床试验中,医生可以对目标患者进行精准招募,精准宣讲;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选择疗效突出的药物,减少药物副作用。或根据患者的家族遗传史和基因谱,对病症进行及早干预和治疗。领先的医疗大数据服务公司将通过最优的数据结构和独有的数据挖掘技术形成竞争优势,赢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与治疗服务将是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医保费用的必然选择,而这无疑将依赖于精准医疗的发展。

医疗器械

利用最新的分子诊断技术,针对不同个体的基因突变设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实现传统医疗无法企及的效果(如安吉丽娜朱莉对于乳腺癌、卵巢癌基因的检测)。精准医疗有助于疾病的精确诊断分型(如癌症的不同分型),从分子层面解释疾病,尤其是癌症的发病机理。

生物医药

利用单克隆抗体、干细胞治疗、CAR-T在内的免疫治疗技术对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进行靶向性、个性化的治疗。基于患者基因大数据逆向指导药物的开发,降低新药研发风险。医药企业可以通过收集和积累医生对特殊小病种案例的研究,开发出高价值的孤儿药产品。

互联网医疗

通过互联网医疗重新分配医疗服务的价值链,精准的匹配医患之间的就医供需,提高诊疗效率,节省诊疗成本。打通医院间的数据孤岛,有效利用原本长期被割裂的存量市场中医疗大数据的巨大价值,辅助于药企的新药研发和个性化诊疗。

篇2

据悉,本届年会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cn)联合主办,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我要测()、仪品汇()协办, 并得到了中国化学会、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化学试剂》等单位的支持。

ACCSI自2006年开始举办,今年正好是第十届。作为科学仪器行业十年变迁的纪录者,ACCSI 2016隆重推出了“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十周年纪念册”,为参会者历数了往届年会的精彩篇章及历届优秀新品大奖得主等重要信息。总结过去,谋划未来。本届ACCSI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企业高层深度解读过去10年的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经验,同时从运营、技术和市场等多个角度预测分析科学仪器行业未来机遇。

“大数据”,多方位透析科学仪器行业发展大趋势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副司长吴学梯在报告中总结到,“十二五”期间,科技部立项启动了208个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在支撑国家重大需求、引领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意见,目前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被整合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日前公布了科学仪器开发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其中就“十三五”期间专项重点支持方向给出了明确指示。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闫增序指出,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GDP增长6.9%,仪器仪表行业营收增幅为6.2%,首次低于GDP增幅。值得一提的是,受水、土、气等环境监测类市场及制药、食品等产业拉动,实验分析仪器营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但仍不足以抵消整个行业的下行影响。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国产仪器仪表企业应采取核心技术+现代管理+依靠人才的结合措施促成企业走向成功之路。

篇3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包括健康、医疗、养老等在内的多个产业正迎来重大发展契机。尤其是,“精准医疗”被列入重点发展方向,这让国内以细胞与基因为核心的生命科技产业再次站到风口之上。

国内“精准医疗”发展的赛道上,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无疑是领跑者,历经多年精心布局,其战略目标及产业框架已经逐步清晰。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源协和动作不断,更是释放了加速领跑的积极信号。

领投泛生子、在美国成立公司、购买CAR-T技术、牵手碳云智能……曾以干细胞存储为主业的中源协和,内生增长、外延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从细胞治疗技术研发、癌症精准检测预防、检测临床试剂生产到生命大数据整合,一个具有前沿性、包容性、创新性的“精准医疗”平台正初具雏形。

在中源协和总裁吴明远看来,中国的精准医疗虽尚处于科学研究阶段,但整个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任何一个环节的缺位对企业来说都可能失掉制胜发展的先机。因此,提前布局至关重要。

“我们最大的理想,是做成一家聚焦‘精准医疗’的平台型公司。“吴明远说,中源协和正致力于将最新鲜的技术、最一流的人才、最有潜力的公司和项目,聚集到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上来,让前沿科技成果造福大众。

切下的蛋糕“越大越好”

纵观近年来中源协和发展路径,外延式扩张成为其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公司除了在传统业务――干细胞、脐带血存储上扩大规模外,还在基因测序、细胞药物、生命大数据等领域加大布局。

在细胞领域,仅在2016年,中源协和就收购了主打免疫细胞产业设备制造的浙江赛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两项CAR-T技术、与Eureka合作成立研究生物治疗实体瘤的颐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此同时,还在美国成立生物技术转化中心,致力于细胞技术的研发及孵化。

在基因领域,中源协和的动作同样不小。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均在其投资清单之列。

其中,碳云智能系华大基因原CEO王俊于去年10月下旬注册成立,致力于搭建中国人群全息全程健康医疗数据库(包括基因、蛋白、肠道微生物等),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搭建人工智能系统的全民健康平台。中源协和以1亿元入股,不仅意味着其在原有细胞存储业务的基础上,又开启了一个基因样本存储的全新市场,同时在生命大数据整合方面,也拥有了“先天优势”。

“扩张并不是豪赌,拿资本换时间、换空间都是为了占得先机,整个行业发展速度太快,错过任何一个布局可能失掉企业发展的先机。”吴明远表示,企业的扩张一直紧紧围绕细胞和基因两条横线,细胞存储、基因检测以及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三条纵线。

企业如此多领域大规模布局,与国内当下炙手可热的精准医疗大背景密不可分。

“目前国内外政策均指向精准医疗,而精准医疗的核心是治疗,治疗的核心是再生医学,再生医学的核心即为‘细胞+基因’。”吴明远说,2020年全球干细胞产业市场将达4000亿美元,2025年免疫细胞产业将达740亿美元;其中,中国将拿下至少20%的市场份额。而中源协和的目标是,切下的蛋糕“越大越好”。

虽前景广阔,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不论是碳云智能还是泛生子,抑或新成立的细胞基因公司,均属新兴行业,政策、技术发展预期尚不明朗。

“纵观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产业走在政策之前‘已成为一种常态。”吴明远也坦言,在企业扩张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风险,“但我们不会因为风险就止步原地。”

吴明远表示,经过前三年的大规模布局,未来中源协和或将采取更加稳健的扩张路径,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打造“精准医疗”全产业平台

外部扩张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中源协和内部的精耕细作也在深度并行。

“内生增长方面,我们的重点是确保细胞基因的核心竞争力,这两个方面我们绝对要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吴明远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精准医学依然处于科学研究阶段,遗传学、药物基因组学、新的靶向治疗方案等尚在探索当中,并且“精准医疗”在目前阶段还没有形成清晰而成熟的商业模式,为此大力开展细胞治疗药物的研发对于精准医学商业化、产业化至关重要。

“国内干细胞第一个新药一定会落户到中源协和。”吴明远透露,不久前公司旗下北京三有利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是国内首个牙源干细胞药物,注册申请已经获得北京市药监局受理。除此之外,公司另一款新药“间充质干细胞抗肝纤维化注射液”也在申报当中。

据了解,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搭建全球研发平台,今年9月份,中源协和在美国成立了两家子公司:中源协和(美国)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源协和(美国)生物技术转化中心。前者将致力于细胞及免疫治疗两个领域的投资及并购,后者则侧重于临床转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项目评估和科研工作。

同时,中源协和新聘陈列平等5位生命科学领域世界顶尖科学家担任科学顾问,进一步强化人才技术优势。

经过多年布局,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并行,在吴明远看来,中源协和已经成为一个全产业链型的公司了。

但他的雄心不止于此。

篇4

业内普遍认为,这一纲要的意味着智慧医疗时代正大跨步赶来。易观国际的预测数据显示,2014年仅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30.1亿元,同年增长52%,预计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

大数据支撑医疗健康

“互联网+与医疗健康产业的结合,大数据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亚信数据电信解决方案&行业创新中心总经理李捷表示,体外诊断是一个新领域,在这个领域里面有很多新兴技术,包括皮下的持续监测血糖、心电的实际监测、基因测序等,让人的健康护理、健康管理在科学上取得很大的进步。

众所周知,亚信是专注运营商行业的企业,那么为什么亚信会选择深耕医疗健康领域呢?

李捷解释说:“运营商正面临着转型,而其庞大的客户群不仅仅有通讯需求,还有更多的自身生活健康相关的诉求。运营商本身也是一个管道提供商,在管道上承载的各种专项服务,对运营商而言都是有价值的。”亚信数据方面认为,产业跨界联合,一方面是对新兴领域的探索,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通过领域拓宽,给运营商的原有市场和老客户群体带来新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有诸多价值可以挖掘,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从简单的衣食住行到关注自身健康养生,这也推动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从设备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到数据的挖掘跟管理,再到健康师的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理疗建议。亚信数据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就是生态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数据分析。

精准化服务

大数据分析的价值在于以此为依据提供定向的专业化服务,李捷表示,亚信数据的准确率高达85%以上,亚信开放云平台有着五年的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经验,包括对各个APP和互联网语料库的识别能力,行业涉及政府、餐饮、医疗健康、公共媒体等。合作伙伴遍布产学研各个领域,合作模式不仅仅局限于数据支撑,也包括联合运营。

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的企业都在探索如何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转型,亚信的互联网运营经验得以显现。李捷认为,亚信数据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与运营商的多年合作,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上网行为分析经验,同时拥有庞大的运营商用户作为支持,其数据更加多元、精准。用户在管道里面搜索的信息,挖掘的信息,也是由运营商第一时间捕获,其实运营商比互联网公司能够更早的捕获这些信息,这也是运营商数据价值所在。

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人群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帮助定向人群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同时给传统的医学机构、营业机构提供精准的市场分析报告。同时李捷认为,在技术上,目前国内的几家技术领先企业各有千秋、不分伯仲,而亚信数据对于行业的理解是超前的。数据整合之后,需要做深度的行业理解跟模型转换,比如医疗健康行业,数据涉及很多的健康指数,用户日常行为等,这些数据之间有着潜在的关联关系,而对关联关系的解读需要相当的行业沉淀,亚信数据有着专业的咨询顾问团队做后台支撑,不只是医疗健康行业,亚信数据在各个涉及的行业均组建了相应的咨询顾问团队,提供最专业的行业分析。

大数据的流动性价值

与大数据、互联网相关的产业,竞争无处不在。对此,李捷说:“因为现在已经是跨界竞争的状态,我们会遇到很多原来在通信行业里不会遇到的竞争对手,比如说阿里、百度,他们同样在做跨界的渗透。”面对资本雄厚的竞争对手,亚信数据认为,目前其行业经验的积累使其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处在同一竞争水平。加之亚信一直与运营商合作比较紧密,行业基础牢固,李捷透露,下一步亚信计划联合运营商在移动端展开战略布局。

篇5

2015年,国内整形达到1000万人次,行业营业额大概为2000~3000亿元,把不合规、非法市场或一些缺少执照转型做医美服务的机构全部算在一起,这个市场的份额大约在8000亿元左右,每年基本上是30%的增速。

现在国内约有6000多家合规的医美整形机构,但是相对台湾和日本还是非常少的。现在资本市场以及参与投资的名人明星也在不断通过投资进入医美行业,或者称之为“泛美业”。

新氧的成立正是在三四年前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在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我们发现求美者非常需要不同案例和不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帮助自己选择和判断。但是当时医美市场上这些内容是非常稀缺的。我们当时做了大量翻译工作,把比较先进的韩国案例、内容、消费信息翻译到国内给大家提供医美科普内容。现在新氧APP激活总数在1200万左右,月活400万左右,而网友自发在平台上撰写的整形日记累计超过120万篇,内容形式丰富,社区活跃度也很高。目前,我们的电商平台每个月交易额超过2亿元,大约5000家医美平台和15000名医生入驻我们的平台,融资已到C轮。随着用户增多,我们适时推出了相关的医疗金融以及整形保险增值服务,同时还设计云诊所模式,让这个链条更加完善。

那么,医疗品牌怎样做品牌市场推广呢?

过去很多人对医美行业不清楚,以及受负面信息影响,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行业。对于有需求的医美用户而言,他们排斥广告,最需要看到的是效果。我们如何营造这部分人群的安全感,就成了营销推广的主要使命。

第一个任务是了解用户。人们为什么需要整形?想要整容的人群内心画像是怎样的?经过大量分析,我们发现符合消费升级的用户心理是有标签的,可以排列出四个层面:爱美标签、认同标签、自信标签和及时享乐标签。依据这些标签,我们在今年2、3月做了十个小视频,这十个视频分别通过用户访谈时的话语代表不同的价值观。这些短视频作为很好的内容素材可以配合事件营销和议题策划。

首先是内容营销。我们打造了医美行业流量第一的微信号,用了一年多时间,每月大约覆盖2100多万用户。这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保持每天更新;其次,内容要契合现代人对娱乐八卦的需求;最后,把内容更好地分发。除了进驻不同的自媒体头条号,我们开始尝试多元化的内容形态,比如医美视频节目和明星整形教室,一周一次的原创文字+视频播报,目前在全网播放已经超过了3亿。

其次是事件营销。做事件营销不只是为了和用户及粉丝互动,还要考虑影响医院,要让医院、医生认同我们的模式,并愿意为我们背书。所以我们开始做“品牌盛典”,邀请许多医院负责人参加,从不同维度行业信息,包括投资圈如何看待医美行业发展、医生之间的医学技术交流等,并邀请科技、时尚、泛生活类的主流媒体进行对谈。活动之后我们“医美白皮书”,结合新浪微博和百度知道等数据平台,让大家知道整个行业现状。新氧的发展概念也融合到了白皮书里,比如云诊所对行业未来会产生的影响等等。白皮书的目的,最终还是为品牌做背书。此外,我们也参与到一些娱乐行业活动中,增强我们与用户之间的关联度。

第三个部分是基于行业特性,从时尚娱乐、娱乐、泛生活的角度与用户产生关联。借势传播尤为重要。因为可以把话题用更加软性、科普、娱乐的方式放到年轻人喜欢看的综艺、网剧、谈话节目中,做多方位综艺植入。我们尝试在不同的内容栏目或适合贴片的网剧做植入,比如《太子妃升职记》、《整容记》等。

通过这些尝试,我们整理了一些找到优质合作内容的规律:首先,挑选大IP改编的现代时装剧,古装剧、神怪剧都不适合我们的用户;其次,要有小鲜肉和小花旦,这些是流量担当;最后,是配合视频网站,视频网站有很多用户精准的产品。选剧的主要原则就是正能量、不腹黑、不脑残、不过度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