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技管理目标范文

科技管理目标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技管理目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技管理目标

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applies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to university researc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rocess, trying to analyze the content of university researc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 principles; 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y researc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niversity researc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finally it analy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关键词: 目标管理;高校科研;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

Key words: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MBO);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performance management;balanced scorecard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157-02

0 引言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1956年,奥地利裔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他的《管理与实践》一书中首先阐述了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管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①目标建立;②过程管理;③评估目标实施的结果。

1 高等学校教师科研绩效目标管理的内涵

高等学校教师科研绩效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引导科研管理部门、院(系)、科研机构等共同确定学校科研工作目标及体系,以总目标为指针,确定各院(系)、科研机构的分目标,各单位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自我控制,为各分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从而使学校的科研总目标得以实现的活动。

2 高等学校科研绩效与教师个人科研绩效的辩证关系

绩效是一种对组织目标的具体实现程度的衡量。高校科研绩效是高等学校为实现自身目标在不同层面上所展现出来的科研成果的有效输出。辩证思维法分析之,高校科研绩效的实现应在教师科研绩效实现的基础上,把学校的科研绩效依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分解到每个人,只要每个人达成了要求,高校的绩效就实现了。高校科研绩效是一个综合绩效的概念,个人绩效只有最终转化为学校的绩效才能实现其意义。

3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目标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3.1 目标制定的科学合理原则。科研绩效目标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取决于高校所指定的目标,科学合理的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3.2 监督检查的贯彻始终原则。科研绩效管理目标分解后,学校和科研管理部门需要以合理的方式监控二级机构及教师个人的目标实现过程,高校各级科研管理机构必须随时跟踪每一个目标的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协商、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确保目标运行方向正确、进展顺利。

3.3 管理成本的节俭控制原则。目标管理理论以科研绩效目标的达成为最终目的。作为科研管理机构,监控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有必要对管理成本进行严格控制,既能够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又把管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4 考核评估的执行到位原则。目标的达成依赖于过程的严格考核评估。考核、评估、验收等环节必须严格按照目标管理方案及管理目标逐项考核并评估,对目标完成度高、成效显著、业绩突出的院、系、科研机构或教师个人应该予以奖励,对失误多、成本高、影响整体工作的院、系、科研机构或个人应按章处罚。

3.5 目标设置的合理创新原则。高校要设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科研绩效目标。要给各级科研单位和教师、专职科研工作者一定科研指标的压力,促成总体目标的达成。但科研绩效目标的设定还应遵循合理性原则,要在科研人员的能力范围之内。

4 基于目标管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考核目标体系构建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考核目标体系构建是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对高校教师在聘期或考核年度内的科研业绩进行测量和评定,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出教师科研发展的总体目标,为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和教师职务聘任提供依据。

结合高等学校科研绩效管理的实际,可以绘制出高等学校科研绩效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如图1)

4.1 应用目标管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思路 按照目标管理理论的原理,教师的科研绩效考核结果应该成为考核目标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把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岗位聘任、在职进修与培训、奖惩、晋升等进行挂钩,以便形成完善的、适合高校长效发展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校科研绩效管理中要制定绩效考核的计划,联合科研管理部门执行绩效指标考核,完成绩效考核后,及时向有关单位及个人反馈考核结果,为高校教师的自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科研绩效考核,让教师明确自身科研任务,完成绩效指标,通过绩效考核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现实中完善绩效应用,通过“能者上,庸者下”的方式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在职称评定中严格遵照科研绩效考核指标的评定标准。

4.2 应用目标管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应用目标管理理论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考核的主要流程如图2。

4.2.1 设定高校科研绩效目标 高校的科研绩效战略目标是高校内部各级科技绩效目标的来源与根本。本文运用目标管理理论,综合使用平衡计分卡(BSC)和关键绩效指标(KPI)来构建高校及各部门和教师的科研绩效指标体系。

根据高等学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及新时期高校的发展需求与特点,高校在设定科研绩效目标时往往要考虑以下因素:既能清晰展现各指标内部的逻辑结构关系,还要能够明确各项指标的作用原理;既能展现高校科研管理服务的规律和科研活动的具体要求,还能将高校科研管理活动的内容、要求和目标与该指标相结合。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将科研绩效目标、内容管理活动、内部逻辑紧密结合起来。在尝试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高等学校科研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各指标体系互动关系和对高校科研战略目标实现的支撑。根据上述分析,高校科研业绩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结构如表1。

4.2.2 高校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一是依据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和学校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确定高校的科研业绩考核的整体目标。

二是在高校科研发展共同目标确定的前提下,确立各科研机构的具体科研绩效工作目标。各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目标应包括三部分的内容:首先,应确立各科研机构优先考虑的共同目标。其次,为保证高校短期科研绩效目标的实现而分解的各学院、各科研机构的目标和协助其他部门达成目标而设定的支持目标。最后,各科研机构自行设定的目标。三是高校科研副院长、科研管理部门与各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充分讨论工作目标。即学院及科研机构负责人依据各自的科研工作目标内容,为本学院教师明示具体的科研工作任务和衡量标准;教师根据自身岗位特点和学院工作目标制定本人的年度科研工作计划。学院和科研机构负责人和所属教师就各自的计划展开讨论,进一步明确学院目标和教师个人工作目标。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反馈,使学院及科研机构负责人与教师及科研人员完全达成工作任务和评价标准的一致。四是在科研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及科研管理部门对所确定的科研工作任务进行追踪调整。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确因无法预期或无法掌控的因素影响,应该及时予以调整,对因环境变化或其他原因而需追加的任务进行增列。

五是在科研工作任务完成的末期对各学院、各科研机构的目标达成度及努力程度和困难等因素进行评核,奖勤罚懒,以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

六是根据各学院、各部门科研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评估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成效,并依据学校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制定高等学校新一年的科研绩效目标。从而使高校科研绩效目标的制定、实施与调整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系统。

5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高校的科研绩效管理也会日趋成熟。不管从目标管理理论本身的发展,还是从高等学校对于科研绩效管理的创新发展方面,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到高校科研绩效管理的实践都是时展的趋势,也是管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高等学校科研绩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然趋势。虽然本文的探讨有限,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目标管理理论在高校科研绩效管理当中的应用必然会日趋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日颖.基于和谐管理理论与创新的地方高校科技绩效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理论与地方高校科技管理实践,2012(12).

篇2

关键词:目标管理;绩效管理;设计模式

一、引言

“绩效管理”既是面向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主干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很多其他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绩效管理相关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该课程主要介绍绩效管理基本原理、绩效计划、绩效跟进、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把握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同时能掌握相应部分的典型管理任务,为今后从事和专业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在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职业素养和思维方式也可以作为其它专业课程学习的参考。因此,构建“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探讨绩效管理课程设计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将目标管理驱动嵌入课程设计模式将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育人才的目的。

二、绩效管理课程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的学科核心课程。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绩效管理的内涵、了解绩效考核的作用、原则、特点、意义,掌握绩效考核的涵义,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绩效考核的实施,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在进行“绩效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知识模块设计不科学,知识体系不健全,学习评价不明确,学习成果不佳等诸多问题,使得教学还停滞在最基础的水平,难以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制约了学生能力提升。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国家先后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这要求我们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设计中去。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具体分析。第一、碎片化的课程设置不利于课程体系的重构,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引导下的课程改革,不利于本专业的课程资源整合升级改造。第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单一。绝大多数学生偏向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第三、课程和实践结合太少,不能满足学生对实践能力提升的需求。独立设课的情况下,师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仅属于一门课程的教与学的任务。第四、传统教学环境下,师生课上课下之间的互动机会少,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匮乏。第五、网络平台功能有限,使用率较低,学生线下学习参与度有限。

三、目标管理驱动的绩效管理课程设计实施

目标管理驱动是以“重基础、强实践、擅应用、长技能”为设计理念,以学生的学习、学习效果、学生的发展为能力提升的目标路径导向,以目标管理为驱动培养学生能力群的思维意识。岗位能力目标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课程职业能力目标必须根据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来确定。具体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有其内在的层级层次,课程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也必须有对应的层级层次。课程教学内容便能根据这种“层级层次”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块。以目标管理驱动的绩效管理课程设计思路如下图1所示。绩效管理课程各任务模块以本课程知识体系为逻辑,以学生认知进阶为目标管理层级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的“三位一体”模式,构筑起知识目标体系,保障绩效管理课程设计适应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理论与实践得到统一。

(一)知识目标模块设计

绩效管理知识模块设计部分,着重考虑学生对课程的认知逻辑设计理念,从绩效管理课程的基本概论的角度切入课程内容。注重对基本概念、主要观点等的理解,目标是构建学生对绩效管理各基础知识体系,奠定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具体内容主要有:(1)绩效与绩效考核的概念理解以及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比较;(2)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绩效计划的含义、原则、绩效指标的分类;与绩效指标对应的绩效标准;(3)过程控制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绩效管理过程控制的一些误区(4)了解绩效考核技术(5)绩效反馈的定义;绩效反馈的形式、绩效面谈的步骤(6)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模块。

(二)能力目标模块设计

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绩效管理课程能力目标模块设计部分,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能初步构建相应知识的系统化认知的能力,能自主梳理模块专业知识体系的能力,能初步掌握一般理论与方法的能力,能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目标要求的基本上更进一步。主要的内容有(1)分析绩效考核的应用现状与不足;理解绩效管理的作用;了解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定位;(2)掌握绩效管理系统中各环节的有效整合;掌握绩效计划的步骤;建立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步骤;掌握设立绩效考核考评指标权重的方法。(3)对绩效形成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4)分析案例中绩效考核可能出现的问题(5)明确绩效面谈步骤;充分了解绩效反馈效果评估。

(三)素养目标模块设计

大学生的素质培养直接体现着大学产学研成果转化,强化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度。在设计素养目标模块中,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程项目,引导学生充分开拓相关资源,利用模块训练深度拓展专业知识,以期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等。在设计以素养目标为驱动的模块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专业模块内容。(1)建立绩效管理系统闭环意识。(2)了解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3)如何克服绩效考核过程控制中产生的各种问题4)提出提高绩效考核有效性的建议5)组织有效的绩效面谈6)绩效考核结果的具体应用。

四、结论

以目标管理驱动为原动力,在绩效管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原有的课程设计模式进行创新发展,为教学开发新的研究思路与教学实践,促进课改教育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丰富了绩效管理课程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拓展,对于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和教师课程设计需求来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幸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学,2017,8(13):74-75

[2]徐国兴.我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05):10-17.

篇3

(一)系统内化管理原理

管理原理是关于管理应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一般理论。管理原理散布于“管理学”教材之中,大学生应将其融会贯通,系统内化,在大脑中构建起如何管理一个组织的理论框架。管理教学较早就有淡化知识学习的观点,[1]近年来这一看法开始流行,认为管理教学应以能力训练为导向。事实上,形成管理能力虽然是管理教学的根本目的,但客观上不存在能撇开管理知识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训练最终仍要实现一般能力与管理理论的一体化。从常理推断,有管理理论的指导,管理能力训练应更为有效。另外,系统内化管理理论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训练。因此,“管理学”课程教学应强化系统内化管理原理这一目标,不可废弃或淡化。

(二)形成分析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

分析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即运用管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亦即向实践领域迁移“管理学”课程知识的能力。具体来看,具备该初步能力的直接表现是大学生能指出某一管理问题违背了管理的哪些基本理念、程序,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亦即能从整体上对实际问题有准确的把握。该初步能力的形成以管理原理的系统内化为前提,否则大学生只能用自己以往习得的知识及经验,或片面的管理知识来分析问题。管理原理的系统内化并不必然带来管理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因为管理现象是纷繁复杂的,要在其中发现管理的普遍原理需要不断训练,大学生才能不为具体现象所蒙蔽、误导。现实中,大学生应用管理知识的能力普遍较差,[2]这一点虽被社会所充分认识,但其开发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3]

(三)形成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

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是指能对较为简单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能力。简单管理问题是指不涉及或很少涉及专业技术及复杂外部环境知识的实际问题,如大学班级管理问题等,此类问题研究耗时不长,难度不大,适宜初学管理的大学生进行研究。对简单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使大学生认识到分析管理问题可以靠管理学知识,解决管理问题则最终要靠自己去研究,从而认识到培养自己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使大学生熟悉管理研究过程,形成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增强信心,为研究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

(一)知识教学方法

管理原理的系统内化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初始就向大学生展现管理原理的基本框架,由于“管理学”教材中的知识大多易于理解,在课程初始就展示该框架不会给大学生带来学习困难。在后续教学活动中,每一部分知识的讲授都应与该基本框架关联起来,在基本框架下进行展示,以强化整体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大量案例,用案例展示好的组织是如何符合管理原理的,不良组织又是如何与管理原理相悖的。如此,大学生才会对管理原理生出信心,认识到管理原理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中的知识作相应处理。知识点的取舍、重要程度排序、层级安排、关联关系的处理都应围绕实现系统内化管理原理的目标来进行。例如头脑风暴法的四项原则、政策指导矩阵的九个区域,这些知识过于细碎,且实用价值不大,不宜要求内化,以免增加记忆负担;再如科学管理原理强调关心生产,人际关系学说强调关心人,二者合起来与领导方式理论的关心生产维度及关心人维度高度相关,在讲述领导方式理论时可进行说明,以利于大学生融通所学知识。

(二)能力训练方法

分析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训练应以案例分析为主。案例以简短为宜,在几分钟内或十几分钟内可演示完毕,时间过长,大学生的注意力将难以集中。案例应是真实的,这样才有说服力。[4]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大学生在课外应研读约300个案例,这样才会对管理现象有广泛的认识。反复训练,对管理问题的分析能力才会不断增强。当大学生接触到一个案例,能较为全面地指出案例中不合管理原理之处时,其分析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就已形成。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训练应在研究管理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5]选择课题深入研究,仅仅将研究技能介绍给大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可选择的课题有大学班级管理、校园开办旧书店可行性分析等。以大学班级管理研究为例,该问题研究需要提出班级目标、班委分工、班级管理制度。当大学生能提出可量化的班级目标,且班委分工、班级管理制度能有效支持班级目标时,他们就形成了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激励

(一)大学生激励

大学生能进入大学学习,其自我控制能力应处于较好水平,在一定环境下每天应能坚持至少八小时的学习。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中学阶段,强大的环境压力促使他们刻苦学习;在大学阶段,因环境宽松,很多同学坚持不了每天八小时的学习,另外,未来的就业压力不仅未能使他们静下心来,反而使他们逐渐变得浮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感到现实的压力,使他们能保证每天八小时的认真学习。具体措施有:1.严格期末考试。目前,大学考试一般较为轻松,要督促大学生加强学习,必须从严格考试这一关键环节入手。“管理学”课程一般为多位教师同时开课,因此,可依据课程培养目标由教师集体精心设计考试试卷,同时集体密封评阅试卷。2.严格平时成绩。目前,不少同学没有做作业的积极性,敷衍、抄袭现象严重。由于抄袭较难确认,敷衍也难以定性,因此,可取消一般性作业,将平时作业定为完成管理问题研究报告。这样,教师在评阅大学生研究报告初稿、修改稿的过程中可了解大学生的努力程度,便于做到客观评价。3.加强过程激励。与课堂问答表现差以及平时作业完成不好的同学进行谈话,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及时提供帮助,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激励

篇4

【关键词】管理机关;绩效

1.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1 目标

1.1.1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深化对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1.2 实施全面绩效管理,强化目标计划的跟踪分析,落实管理责任,实现过程的可控在控,确保省公司下达我公司的业绩考核目标的实现。

1.2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1.2.1 专业管理的范围

管理机关绩效考核工作及其配套体系建设的综合评价。

1.2.2 专业管理的目标

(1)促进各级绩效管理机构有效履职,为绩效工作提供制度支撑和组织保障。

(2)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机关绩效评价体系,规范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责任,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更有效地把公司各项工作统一协调起来,及时发现专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专业管理改进,实现企业管理的简单化、规范化、精益化。

2.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管理机关绩效管理考评

管理机关绩效实行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目标任务制”)。考核内容包括目标任务指标、综合评价两部分。

2.2 目标任务指标评价

目标任务指标(80分),考核内容包括关键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指标。关键业绩指标是对企业发展战略、本单位关键业绩指标和上级下达关键业绩指标的分解;重点工作任务主要来源于企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上级单位或上级管理部门下达和岗位职责提取。

2.2.1 目标任务指标年度评价

公司根据管理人员岗位不同设置不同年度绩效指标,年度业绩指标目标由各管理人员自行设定,公司及部门层面主要负责辅导,各管理人员要强化系统内指标比对,多维度分析我公司每项指标的优劣势,深入挖掘潜力,合理设定目标值;为引导指标管理部门认真分析指标现状,公司设置《业绩指标年度目标完成得分标准表》(将年度目标完成得分与目标设定相关联,见附表1),对勇于设定较高目标且完成较好的指标管理人员加大奖励力度(见表1)。

2.2.2 目标任务指标月度评价

(1)月度目标任务计划的要求:

(a)内容表述清晰。管理人员月度工作计划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应尽可能呈现可量化的形式,围绕年度总目标确定各月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描述月度工作内容和要达到的程度,明确工作完成的成果和形式,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可评价,并且可以证明和观察。杜绝在月度工作目标设置中使用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描述。

(b)时间节点明确。根据工作项目(任务)的轻重缓急,拟定出完成工作目标的时间要求。例行工作可以明确具体完成的期限要求并加以固定,其他各项工作可明确到上半月、下半月,上、中、下旬等,甚至可以具体到确切的完成日期。

(c)计划内容沟通。制定工作计划要让直接责任人参与,上下左右沟通,使拟定的工作计划与工作人员之间达成一致,确保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明确与自己有关的岗位目标和责任,知道各个时期的主要工作。

(2)月度目标任务计划的评价:

月度工作计划合约项目评价采用等级评价法,评价成绩分为A、B、C、 O四档,分别表示对合约履行情况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应分值分别为100、90、80、0。

2.3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分),考核内容包括考勤、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容。月度主要考核考勤、工作态度,年度主要评价工作能力、创新精神。

2.4 严格年度绩效考评结果分级

管理机关员工年度绩效得分由员工月度绩效成绩和年终绩效成绩构成,二者在全年绩效成绩各占一定权重(8:2),即员工年度绩效得分=月度绩效平均分×80%+年终绩效得分×20%,实现月度绩效和年终绩效二者兼顾。

年度绩效考评结果分级按年度绩效得分顺序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具体分级顺序:首先将年度内触犯“红线”制度的员工直接定为D级,然后根据员工年度绩效得分高低由绩效系统按规定比例自动确定A、B、C等级人员,减少人为干预,减轻各级管理者工作量。

2.5 构建“渠道顺畅、灵活有效”的常态绩效沟通反馈机制

绩效考核是复杂的心理博弈过程,被考核者为了取得高分,粉饰成绩、隐瞒问题,考核者则千方百计找出隐瞒的问题,造成考核双方缺乏信任、剑拔驽张,绩效管理流于形式,不利于企业业绩提升。要避免绩效考核沦为博弈游戏,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员工明确了解企业需要我做什么,怎样做,上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偏,促进员工、企业业绩同步提升。莆田供电公司着力构建“渠道顺畅、灵活有效”的常态绩效沟通反馈机制,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整个过程,并在不同阶段的重点各有侧重。

2.6 建立“全面多维、激励有力”的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机制

2.6.1 加大绩效评价结果与薪酬的挂钩力度。员工月度、年度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直接与员工的薪酬挂钩

2.6.2 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与人才选拔、升迁竞聘、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技能鉴定、教育培训等挂钩

3.评估与改进

3.1 专业管理的成效

公司通过在管理人员中开展“目标任务制”的绩效管理模式,有效将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了基层,实现了绩效指标的全面掌控,各项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地落实和开展,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在“目标任务制”的激励下,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调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多劳多得,管理人员积极性飞跃提升。目标任务制实施以后,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一改以往工作要靠上级指派的特点,员工自己积极主动工作,主动与上级领导沟通协商,甚至主动请缨,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3.1.2 绩效捆绑,管理人员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进一步增强。管理人员作为绩效指标的最小承担单元,是指标完成的核心纽带,通过将管理人员的绩效指标和公司的绩效指标进行捆绑,有效的增强了管理人员的全局意识,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肩上的压力,从而主动作为,为绩效指标特别是弱项指标积极地献计献策,保证了指标的有效完成。

3.1.3 过程透明,公开、公平的绩效环境有效搭建。全透明的绩效过程,消除了“人情因素”等不良土壤,搭建了公开、公平的绩效环境。在透明的绩效环境中,员工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氛围,员工在学习他人的过程中找出自身差距,从而不断改进绩效。

3.2 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3.2.1 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模式还一定程度受到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大锅饭”的传统思维让员工,尤其是中层干部打破平均按绩效分配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在实施绩效评价时拉不开差距,往往平均了事。

解决建议:优化管理人员的评价模式需要两手抓。一手抓观念转变,一手抓模式优化。对转变观念主要采取宣传和奖励,树立正面典型的方式引导员工理解接受绩效管理;另一方面则需对考核模式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

篇5

【关键词】 利润表项目;会计科目;等式化关系;和谐会计;《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近年来,笔者聚焦利润表项目与会计科目等式化关系问题,结合《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多年教学经验倾力研究,终有所获,以期为会计明晰化进程,为和谐会计献计献策。

一、透视利润表项目与会计科目等式化关系

综观利润表项目与会计科目,透视其理,笔者发现如下等式化关系:

(一)部分利润表项目本期金额与多科目结转前发生额

本期金额=∑对应科目结转前发生额

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这里,需要提醒会计人注意的是,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利润表上,营业收入项目、营业成本项目不再区分主营、兼营,以日常活动统而计之,得其全貌。

(二)部分利润表项目本期金额与多个明细科目结转前发生额

本期金额=∑明细科目结转前对应数

1.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明细科目结转前对应数

2.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营业外支出”明细科目结转前对应数

这里,需要提醒会计人注意的是: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利润表上,单独列示来自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来自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单独列示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无形资产处置损失、其他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会计人理应重视其对投资者本期收益的重要影响,更好地为投资者权益保值增值服务。

(三)部分利润表项目本期金额与异名科目结转前发生额

本期金额=异名科目结转前发生额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或-借

――结转前)

这里,需要提醒会计人注意的是:

其一,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利润表上,公允价值基础得以彰显: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结转前为贷方发生额,则属于收入要素;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结转前为借方发生额,则属于费用要素。

其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存在会税差异:税法强调据实列支,一般不得调整计税基础,不承认新会计准则体系持有期价值变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

其三,公允价值变动不一定计入利润表,影响多期的应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下的资本公积项目。

(四)部分利润表项目本期金额与对应科目结转前发生额

本期金额=上项+/-影响因素项目(大类项目――每股收益除外)

本期金额=净利润/∑对应股数(每股收益)

本期金额=对应科目结转前发生额(其他表内数字)

这里,需要提醒会计人注意的是: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利润表上,大类项目存在据上项而得的勾稽关系:在上项基础上,加或减影响因素项目金额即可。营业收入(扣除日常活动费用)营业利润(考虑非日常活动收支)利润总额(考虑上交所得税)净利润(考虑投资者股数)每股收益(尽显本期收益与投资者的直接利益关系)。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利润表上,每股收益本期金额由净利润除以对应股数而得,基本每股收益股数不加权,稀释每股收益股数以时间或价格为权数。

除了前述种种规律,其他利润表项目本期金额与对应科目结转前发生额一致:

(1)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

(2)销售费用=“销售费用”

(3)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4)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5)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6)投资收益=“投资收益”(+贷或-借――结转前)

(7)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

(8)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

(9)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

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类似,若投资收益项目结转前为贷方发生额,则属于收入要素;若投资收益结转前为借方发生额,则属于费用要素。

二、剖析利润表项目、损益类会计科目与“本年利润”科目之微妙关系

(一)“本年利润”对应科目一览

这里,需要提醒会计人注意的是: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或“投资收益”科目结转前发生额为净收益,则为收入要素;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或“投资收益”科目结转前发生额为净损失,则为费用要素。两种不同情形分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贷方或借方。

(二)“本年利润”不得对应的科目分析

历经多年摸索,笔者发现,“本年利润”科目不得对应资产类会计科目;一旦对应,则必有逃避缴纳税款等风险。

例如:

借:本年利润

贷:预付账款

剖析上述会计分录的经济实质,令人汗颜:一方面,预付账款不见了,但人家并未付出劳务或者交货,投资者的资产流失了;另一方面,应纳税所得额莫名其妙地减少了(会计利润乃应纳税所得额调整的基数),逃避缴纳税款之实竟源自一笔简单的会计分录,风险非常大。

(三)损益类会计科目与会计流程分析

1.透视制造业会计流程

原材料等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主营业务成本等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透视服务业会计流程

劳务成本等主营业务成本等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这里,需要提醒会计人注意的是,透视会计流程则可看清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巧妙关联:无论是制造业购料、生产、完工,还是服务业成本归集,结转本期成本才进入利润表核算领域,结转本年利润,才可以知道本年盈亏,进而结转未分配利润方知投资者投资企业以来到如今赚还是赔(不考虑每年分红所得的累计赚赔)。

三、利润面面观――剖析利润的种种实质

(一)利得、损失与利润

1.利润=收入-费用+计入损益的利得-计入损益的损失

2.利润包括:部分利得+部分损失

3.利润=收入-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这里,需要提醒会计人注意的是,会计的基本分类仍为六大会计要素,利得、损失隐身于利润要素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之中,并非新的会计要素。利得、损失可能与利润表有关系,也可能与利润表无关系。

(二)利润会税差异

1.会计利润调整查账征收之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实施条例》第九条)。

2.税法亏损概念――可税前弥补亏损(《实施条例》第十条)。

3.会计亏损概念――利润总额为负、实际亏损(《应用指南》附录4103)。

这里,需要提醒会计人注意的是,实务里无法无视会计与税务差异,需要具有会税差异意识。

(三)表间勾稽关系

1.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初数+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利润分配数+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2.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净利润

这里,需要提醒会计人注意的是,脑海里表间勾稽关系的烙印只有清晰可见,才能不误事。

四、利润表项目与会计科目等式化关系一览表(见表1)

【参考文献】

篇6

管理是一门科学。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是管理科学在教育科学领域发展的必然产物。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既需要运用信息科学等新兴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也需要行为科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持。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管理本身不是目的,它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促进和推动教育科研沿着预定的轨道、朝着预定的目标健康发展。本文从搭建教育科学管理功能平台,开发教育科学管理功能资源体系,构建教育科学管理功能组织网络进行阐述,以期对教育科学管理功能的目标达到有所帮助。

基础教育;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10-03

和其它管理科学门类一样,教育科研管理进入信息化的发展轨道,既要注意到它信息传播的属性和特点,同时也要尊重其行为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基础教育科研的信息化管理目标的设定,也必须遵循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科研就是服务,管理也是服务,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就是依托现代技术支撑进行高效、高端的管理服务,以追求和保证教育科学研究服务质量为目标。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管理本身不是目的,它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促进和推动教育科研沿着预定的轨道、朝着预定的目标健康发展。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所要达成的基本目标,实质上与传统的常规教育科研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对教育科研实施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目标设置的元素层次和技术含量要比通常的教育科研管理目标有所增加。而恰恰就是这些现代科技因素在教育科研管理目标中地位的提升和强化,使现实的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方式更加趋于精细化的目标管理特征,从而形成管理内容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定的目标体系。

一、搭建“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功能平台”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功能平台”是以教育科研管理组织为核心、以教育科研网站和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和科研业务指导为内容、以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人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教育科研管理组织是具有教育科研管理职能和人力资源的机构,这是在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要素。组织是管理最起码的先决条件。组织的管理水平是由机构的管理职能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管理职能是有限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的,管理职能的发挥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影响职能作用的政策环境。它是构成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核心要素。

教育科研网站和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科研管理最基本的条件,当然也是教育科研管理最基础的平台。教育科研管理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的管理目标。管理目标视界面对的是信息的海洋,办公自动化是管理者的必然选择。有了这样一个教育科研管理信息平台,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就会变得无比简捷。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课题网上申报和评审,组织项目成果鉴定。专家可随机自主安排时间,在任何一台电脑上进行工作,基本上解决了因鉴定材料的传递繁杂,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因透明式的选择专家的方式,影响成果评审的质量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因申报项目数量的成倍增加,使管理部门无法承受等诸多问题。因为网上信息具有透明、公开和无限传播的优势,所以依靠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充分、通讯快捷到达和远程管理功能,就必须建设网络通讯和网络管理系统。

二、开发“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资源体系”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宝贵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同时对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对于教育科学事业来说,教育文化积淀和科研信息资源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托,同样也是现代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目标和现实依托。信息资源意识在信息化管理中至关重要,它是决定信息资源能否被充分开发和广为利用的先决条件。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同其他信息资源一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资源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教育科研管理中能否有意识地主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直接关系到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层次和提升水平。

在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现实性的管理信息资源,还要重视潜在性的管理信息资源。所谓现实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就是经过表述已经成形的能被利用的信息资源。如,教育科研项目申报指南,规划管理的各种政策信息,各级教育科研管理组织等。如同物质资源需要开采、发掘、加工,从而使其价值得以转化和利用进而形成产品一样,要充分利用它们的可开发性、可传播性和可增长性等特点,对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进行一系列的过程运作,实现其价值转化,以形成新的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因此,要求教育科研管理人员具有集纳、筛选、使用和传播意识,要求管理组织建立集纳、筛选、使用和传播机制。比如规划管理政策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结合本地具体的现实情况,吸取和消化各地教育科研的特色经验,不断完善和更新,形成有自己特点的高效的管理政策体系。在此,既要有大量收集信息资源的过程,也要有筛选、分析与整合和传播信息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政策体系并广泛的传播。所谓潜在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就是个人在认识和创造的过程中,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虽然可以被自己利用,但是却非常容易忘却而丢失,并无法被别人利用,所以说它是有限再生的信息资源。因此,我们要建立机制,激励管理人员经常记录并把它表述出来,与现实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加以开发利用。

在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显性的管理信息资源,同时还要重视隐性的管理信息资源。所谓显性教育科研管理资源,就是现实资源中表现较为明显且容易被关注和利用的管理信息资源。如上例中有关规划管理的政策性资源。要对显性教育科研管理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通过深度开发,一是增强信息资源的创新性,二是增强信息资源的传播效率,提高信息资源的对称性。譬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设备和设施,提高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能力,做好人与机的有效对接,就可以无限提高教育科研的工作效率。所谓隐性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就是表现不明显、不容易被关注和利用的管理信息资源。如,中小学教师经常被管理者视为管理对象,对他们进行管理。如果对他们进行学术规范和管理程序的训练,使他们懂得科研管理的基本要求,他们就会主动地对自己承担的课题进行管理,并向管理者提供反馈信息,成为管理工作的协助者,从而增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有效性。又如,有意识地对各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相关的科研管理培训,使他们成为管理机构的辅助力量,也是充分变相利用信息资源的有效方式。有意识地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能充分而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发挥信息技术基础设备和设施的作用,提高教育科研管理的实效性。

基础教育科研管理主要的信息资源,除了上述介绍的信息技术性资源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外,还有规划性资源、课题性资源、成果性资源、学术性资源、通讯性资源等大量多种多样的资源。规划性资源主要是指课题指南、政策法规和机制措施等,包括指引教育科研发展方向的教育科研发展战略研究,引领教育科学研究选项的课题指南的研究,控制教育科学研究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的制定,推动和激励教育科研发展的机制措施的设计等等。课题性资源主要是指课题申报、课题评选和过程管理等,包括为筛选课题而进行课题申报,彰显课题研究价值的课题评审,加强课题研究秩序、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的过程管理策略等等。成果性资源主要是指成果应用、成果转化和成果开发等。包括教育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应用,扩大应用价值的辐射推广,提升成果价值的再次开发等等。学术性资源主要是指学术交流、学术规范和学术培训等,包括引领和提升教育科研的学术交流,指导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学术培训等等。通讯性资源主要是指网络通讯、新闻等,包括消解信息不对称状态,提供网上办公条件以及增强信息交流效率的通讯网络和教育新闻的措施等等。上述种种信息资源,构成了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资源体系,从而为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筑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三、构建“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组织网络”

组织网络的构建是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基础。信息技术及其网络体系不过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和物质条件,专门负责科研管理信息编制、、接收、处理的管理和技术团队才是管理系统中的根本性因素,由此构成的庞大的信息化组织网络环境在系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组织性管理职能与人力资源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组织,以及组织职能和管理人员所构成的组织环境。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不论是在组织理念上或是组织形式上还是组织内容上,都与作为管理对象的人力资源有所不同。

在组织理念上,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不是传统的如何统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考量,而是如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设施统筹人与机,实现管理效率最大化,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成本的最小化。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主导性,不断地完善和升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提升人的信息意识和能力,(下转119页)(上接11页)提高人应用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技术平台的积极性和能力,不断地研究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技术平台的技术特点与功能,整合人的思想、人的信息技术能力、科研管理工作的内容,形成人机功能的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的作用,就会最大限度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进而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在组织形式上,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也不是传统的以上传下达、层级管理为核心,而是以桌面管理为核心,不需要层级审批而通过网络与网络互动方式一次性达到管理目的。传统管理习惯于一层一层地传达,不仅管理意图经常会被层层消解,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工作效率低下,经常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严重后果。信息化管理对于无需审批的内容,采取网上、网络会议、电子信箱通知的形式,第一时间就能通达,从而减少了信息消解度,扩大了信息面,做到了管理信息的公开透明。

篇7

关键词:普通高中 通用技术 课程目标 技术素养 学生能力

一、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必要性

技术课程集学生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为一体,并以学生亲手操作体验和亲自感受情境为基础,强调了学生全员全程的参与,且每位学生都能在观察、设计、实验等活动中获得丰富实际的操作体验,促使学生的价值观、技术能力及情感态度都能得到发展。由于技术课程的既需要理论知识又需要实践操作,因此其综合性极强超越了其学科的体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但要运用语数外物化等学科知识,还要充分利用法律、心理、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要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还要综合学习新的知识和能力。众所周知技术的本质就是创造,而技术课程的核心课程就是创造,通过获取加工管理和表达交流信息,及对技术的设计制作评价,和其思想方法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创造力的舞台,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最有效的途径。

二、技术素养的内涵

相关技术知识是技术教育的基础,泛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概念。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概念包括结构、系统、反馈、控制等,学生通过不同学习任务将这些概念相结合,就形成了核心为技术概念的知识网络,促使对不同学科的知识都能进行迁移融合。例利弊平衡、系统限制,设计工程的流程局限和性质,技术会对人类历史及创造技术等的方式方法产生影响,因此对技术应用发展中的利弊平衡及成本收益平衡要提高重视度。其次还要知道任何技术都存在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风险。同时并非是能精通某项技术就具备较高的技术素养,不是说能了解空调操作的每个细节,能修复电脑的某个错误软件,就说明此人的技术素养较强,实际上还需要对技术发展的利益、风险及利弊平衡进行了解,以及对社会、道德、政治影响进行思考,才能算得上是较为健全的技术素养。

三、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特点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基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性特点:

(一)能衔接九年义务教育的劳动与技术课程

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明确提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累积劳动体验经验,为其优质技术素养的形成打下夯实基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同样明确指出其基本目标,就是为实现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及提高其技术素养。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技术教育侧重点为启蒙并形成技术素养,直到高中阶段就是对技术素养的提高,因此小中高三个阶段的技术教育目标其实是相互衔接的。

(二)吻合素质教育目标

随着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其目标取向也是形形,例如服务工农业生产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促进学生就业的,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技能等各方面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恰好就是以素质教育基本理念出发,以中小学生技术教育动向为主线,明确指出其基本目标,就是为实现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及提高其技术素养。其目标确定选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摈弃了极端功利性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平台,其课程目标从政治或经济极端、单一的取向,转变成以人为本、以教育规律办事的素质取向;

2.达到了学科课程与学生发展双向目标的统一,从学生技术素养提升方面来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具有极其独特的学科目标,从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来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具有一般性的学科目标,充分将课程目标的终极点反映了出来。二者结合促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实现了学生以终身、全面及一般发展来对学科问题进行思考的科学发展观,并在实现学科课程独特价值时,培养了学生的共同能力,并为学生一般发展提高做出了贡献。

3.无论任何技术课程目标的出现,皆是其时代的产物占有绝对的合理性。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技术也突飞猛进成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客观存在,而基础教育的基础内容就是技术教育,亦是当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技术教育要适应技术的新变化、形势,要适应社会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呼唤,而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充分体现了社会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要求,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建议措施

(一)认清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众所周知我国普高课程结构中最基础的学习领域就是技术,而技术课程又是实践性极度综合的课程,它超越了学科原本的体系,需要学生联系及综合运用各学科、各方面的知识。同时高中通用技术还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技术素养,还对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和学习方式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并培养了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不过,由于当前某些对新课程实施的实验省市未将此课程纳入高考中,促使多数学校教师未能稳定该课程的实施,出现不重视该课程的现象。但仍有做到非常到位的省市学校,例北京市的某高中在实施此课程时,不但对各层次的干部、教师进行培训,还按照新课程充分配置安排了相应的硬件设施,当然这也是体现首都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和深刻认识。同时高中通用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教研部门和该课程教师要关注该课程的考试环节,要从学生发展、课程性质及价值出发,促使高中通用技术课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师资队伍的筹备

站在实施课程的角度来说,其实施的难点有以下两方面:其一,学科体系的不健全,不像英语、语文等有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所以多数教这门课程的教师都教非所学,因此从其他学科转教这门学科的教师不但要接受培训,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且在学习中教师要亲手操作实验,才能真正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其二,没有现成模式可循的教学资源、方法及课程评价等,其课程实施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高考。而这些问题是每一位准备教学高中通用技术课的教师都面临着的新挑战,同样也是当前要实现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必须要解决面对的问题。所以,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必须接受相对系统的短期培训,为其实施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师不断的把握教学和课程不断的深入的情况下,我们还要不断的创新教师培训的模式,其培训内容也要有层次有深度,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展做出有效贡献。此外站在人事政策和学科建设的角度上,各省市教委必须出台人事管理的相关措施,确保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师资队伍具备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篇8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观;三维目标;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35-2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以人本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课程观。对当时西方传统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忽视学生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挑战。20世纪80年代这一理论推动了我国素质教育观的提出。2001年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为标志,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中蕴含着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正是其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可以说处处渗透着人本主义教育精神。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因此运用人本主义课程观优化三维目标,提升课堂效率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三维目标要有知情统一的人本性

人本主义教育主张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以整体发展论的观点来审视人的发展问题。但是新课程三维目标却因为课堂围绕高考转,往往就只重视知识与能力目标,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成了被迫接受知识的“容器”和无休止作业的“机器”。导致学生人格不健全,由此引发的焦虑、抑郁、人格分裂等问题相当普遍,甚至自杀事件也时有发生。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认知和情感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它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知情统一才能实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的。

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知情统一。还因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的范畴,无论新知识的获得还是旧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认识的主体,而离开过程和方法,学生就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更谈不上作为人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出现人本性缺失,从而导致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

二、三维目标陈述主体是学生

人本主义教育主张“自我实现”的教学过程观,强调人的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罗杰斯在《关于教和学的若干个人的想法》中说“唯一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知识”。人本主义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马斯洛说,“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同样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实现目标。所以三维目标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主体。教学目标应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陈述通过教学后学生掌握什么或会做什么,而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例如,陈述目标时应使用“学生掌握……”、“学生理解……”、“学生形成……”等方式。

三、三维目标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

人本主义理论从人性本善的假设出发,相信人,信任人,认同人性原本是善良的。认为人都有学习潜能和自我实现的趋向,学生都是想学习的。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和对情感道德的积极探寻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独立的智力活动和心理体验活动。要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必须创设一种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按自我实现的方向去探索与发现,进行积极主动的有意义学习,主动汲取知识并愉快地形成人格。另外,还应使学生有充足的自由空间去思考和想象、体验和表达、探索和创造,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中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这样,学习环境的民主自由首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达成,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体验,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维目标得到了落实的动力。

四、三维目标要体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罗杰斯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罗杰斯明确指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罗杰斯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所以,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学习。罗杰斯的上述思想被称为“学习是形成”的观点。所谓学习是“形成”,就是在“做”中学,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因此在三维目标的设计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

五、三维目标要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人本主义理论对师生角色进行了的新定位,倡导“意义学习”,反对教师以知识灌输为主及居高临下的方式,主张“学生为中心”、“教师即促进者”的教育理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如朋友一样,在尊重人格、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思想的交流。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性,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互相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六、三维目标要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

在“完整人格”、“意义学习”理论基础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倡自我评价模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此给予积极反馈,使学生自我评价更加客观。但事实上教师侧重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非常普遍。因为这种评价机制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要反对以考试和考核为主的外部评价,提倡自我评价,改进传统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性、发展性、差异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比如,让学生主动地与自己进行纵向的比较,而不是与别人进行横向的比较。这种纵向的比较就是发展性的评价是,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过去,正确地为自己的现状定位,合理科学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兴趣、个性发展、基础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价,这就是差异性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不断完善自己,激发学习潜能,形成完整的人格,实现自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07(04).

篇9

Abstract: Target: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harmacy department 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mode taking the service object as the evaluation targe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pharmacy department and medical service quality.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ervice object, respectively make the relevant evaluation item and specific evaluation method of pharmacy department, and build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mode taking the service object as the evaluation target. Results: provides new ideas of the management mode of pharmacy department. Conclusion: the new management mode is significant to reflect the pharmacy staff their own value and society value, improve the work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and set up the service idea taking the patient as the center.

关键词: 药剂科管理;服务对象;绩效

Key words: management of pharmacy department;service object;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310-02

0 引言

医院药学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及一系列与医院药剂科工作相关文件的出台,如何提升药剂科的服务质量,满足病人对药学服务越来越高的要求,已成为现阶段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1]。现代医院药房的工作中心正在由药品供应为中心到病人为中心转变,因此,我们探索出一种以服务对象为考核目标的绩效管理模式,以服务对象统一了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准,同时引入绩效管理理念来体现药房工作人员的自身价值及社会价值,从而发挥其潜能[2]。实行绩效管理,引导职工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从而推动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绩效管理的定义绩效管理指管理者和职工就工作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而达成的共识,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促使职工成功达到目标的管理方式。绩效管理的意义首先可将组织与个人的目标联系起来,在一定时间内由总目标决定药剂科班组到个人的责任和分目标。

1 服务对象与考核项目

1.1 门诊中、西药房 服务对象包括门诊患者、急诊科、门诊各临床科室、收费处、化验室、放射科、同位素室等。门诊患者是门诊药房的首要服务对象,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乃至社会对医院的医疗服务的评价。门诊药房对患者影响最大的服务内容有调剂差错率、服务态度等。目前,调剂差错率基本是以患者的投诉率作为衡量标准,对于患者没有发现的差错或经当场纠正的差错就难以衡量,服务质量更是如此。因此应该制定直接面向患者的考核项目。例如在患者开始就诊时就发放一张考核表,由患者对药房的工作人员的各方面来打分,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服务。门诊患者的考核项目可以有差错率、态度、等待时间、有无缺岗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明细和评分档次,就诊完毕交给门诊办即可。

门诊的其他与药品发生关系的科室实际也是门诊药房的服务对象。药房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这些科室的医疗质量。急诊科、门诊各临床科室、化验室、放射科、同位素室等门诊部门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药品调度是否及时,调剂是否差错,常备药品是否缺货,注射单的填写,以及和临床科室的配合度等等。制定面向这些科室的考核项目,由这些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来打分,交由门诊办汇总,就可以考查药房对门诊各医疗科室的服务质量。

收费处是经常被忽略的科室,许多患者与收费处的纠纷源自于药剂科工作细节的疏漏。例如门诊药房是否在网络上及时调价,是否及时入库,是否有一药多名出现在数据库中等。这些项目都可以成为收费处考查门诊药房的项目。

篇10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奠定目标管理基础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到学生中和他们聊天。如讲讲生物领域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利于对学习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外,还应具有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正确的科学观和一定的科学能力。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对生物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针对实验课程内容、实验教学重点,制作 相对应的多媒体课件,辅助生物实验教学,使之能够顺利而且有效地完成。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和科学能力。中学教学大纲特别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适当增加探索性实验的数目。这样可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初中生物课程应提倡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现代多媒体教学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应该以提高素质教育和优化实验教学环境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为目的。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目标管理机制

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教学因素的创新探索工作,首先要树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目的,其次是在实践中尝试创新教学手段,以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结合学生情感因素、认知能力等构成相互联系的完整结构。也就是说,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的、稳定的、规范的、按一定程序排列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包括多种构成因素。课堂上教师通过对旧知的回顾,进一步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认知初始状态,明确学生对待学习的情感初始特征。它能为新课的达标起到基础和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生物课上选取的辅助教学资源应与本节新授内容紧密联系,教师设计的练习与问题要富于启发性和思考性,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反馈信息。另外教师根据已经获取的真实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及时补救存在的缺陷,有利于即将进行的新知的教与学。目标诱导自有教育以来,实际上不存在无目标的教学,只是在通常的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学行为主要取决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规定、考试的导向、教学经验的定式等。由于这些依据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实际教学中不同教师间的教学效果存在惊人的差异。教学目标管理要求,在一堂课开始前,师生应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不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把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仅明确目标,而且了解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达标意识。教学活动环节要求教师围绕目标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生充分参与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树立正确教育观,向素质教育转变

教师要坚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好每个学生。树立客观公正的评价理念,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印象,彻底根除过去那种单一以分数划等级的评价标准,教师必须明确,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索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改变传统的以讲台、教师、黑板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突破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营造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实现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生物的进化历程与生活过程反映出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切都在运动、发展和变化的普遍真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四、激发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篇11

三维目标是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程与方法”可作为“知识与技能”生成的导控保障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动力支持系统而体现其价值,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高效和优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作为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的凭借与途径,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方法与手段;“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过程的体验与反思、方法的习得与训练。对三维目标的落实,绝不意味着对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弱化,而是体现了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理解、多维体认知的融合贯通。

因此,在组织新课时要依据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使其明确、具体全面、恰当,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掌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后,要将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到位。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教学是一种双边双向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讨论、拉近师生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一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教师应致力于“导”,服务于“学”

物理高效课堂应该采用自主与互动的教学模式。《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激励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和谐、温馨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平台,为教学的互动创造条件。

三、在教学实践方面的想法

1.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同处理。显性知识是如知识与技能方面,要做到明确教育目标,但是对于隐性知识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做到逐渐培养。2.要优化时间安排、减少无效的教学行为或环节。3.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

篇12

【关键字】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及途径

在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学科建设是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构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以及创新的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目标可以有效的促进本科院校的发展,全面的提高院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加强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不断的提高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型人才。

一、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定位

在未来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对于高素质的人才有着强烈的需要,所以在现阶段的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型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要加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创新创业性目标定位,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障经济管理学科自身特色与多元化特色统一的发展定位。在进行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目标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多元化的特色、加强创新创业性的举措,实现多学科发展的专业格局,提高经济管理学科的层次构造,要全面的覆盖专业领域范围,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侧重的进行,整合本科院校的资源,有针对的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经济学科,制定一个经济管理学科的技术性占领目标,提高本科院校领域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影响能力,加强本校的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进行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的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力量,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性,促进本科院校的长期发展。

第二,优化经济管理学科专业构造,提高学科专业布局的协调性定位。在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体发展。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分析学校的现有学科种类,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制定一个符合学校长期发展的专业学科布局,不断的优化经济学科的构造, 有效的协调学校的学科发展。要把经济学科、管理学科、法学以及其他相关的学科有效的联合起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科的共同发展。这是一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定位模式。

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途径选择

在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途径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国家的产业调整、区域经济建设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战略性目标,学校的自身定位相适应。

(一)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合理创新的建设途径。在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过程中要进行资源整合,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状况进行交叉融合的发展设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调整,对经济管理类的学科进行全面的评估,提高着发展规划,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完善和设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学科的特色教学,不断的创新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的路径。对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关注,把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长期发展作为路径选择的基础,其次整合证券、保险、财务金融专业,提高专业程度,同时也要进行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的专业的设置,有效的推动金融、信息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的借鉴优秀学校的发展优势,全面的促进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提高学位点建设,学位点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志,学校要构建专业的学术队伍、加强校园实验设备、提高人才培养,不断的深化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最后追寻创新创业性专业特色。本科院校的经济管理类学科要在借鉴其他高校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摸索出适合本校发展的创新创业性,要通过创新创业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提高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第一,提高经济管理学生的专业队伍建设,本科院校要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的经济管理的应用型教师队伍,要加强经济管理学术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缔造一批在区域经济管理、财政领域、金融领域、会计以及工商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提高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权威性,提高影响力。第二,构建学校经济管理品牌,提高精品教育。要着重的突出经济管理学科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凸显学校的教学优势、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设备等,要整合学校资源进行关联专业的建设,提高学校的重点专业。这样才可以全面的促进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长期发展。第三,拓展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性,加强对外交流。在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国际的发展趋势以及教学理论模式进行,不要固步自封,有效的结合国内外的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方法和措施,提高自身专业建设的科学性,要提高与国内本科院校的合作途径,提高建设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的优势,有效的进行资源共享,提高科研合作,提高对金融工程以及物联网、电子商务新型学科的建设;同时也要提高与优秀的经济管理学科学校的交流与沟通,要通过一些国际经济管理科研合作项目,进行技术骨干以及经济学专业性的培训和研究交流,加强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建设的创新创业性,全面的推进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建设。

三、结束语

在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性建设目标以及途径选择可以有效的推进本科院校的战略性发展,对此要提高经济管理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的进行目标定位以及路径选择。要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组织构造,加强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创业意识,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13

关键词:课程设置 目标起点论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

一、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起点述评

(一)假设起点论假设起点论是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的假设出发,设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当前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的主要思路之一是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由浅入深的思路设置。在这种思路下,财务管理主干课程按照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的顺序设置。这种财务管理课程的设置显然存在两条隐含假设:一是假设所有学生都是初学者;二是假设所有学生毕业后都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然而,实际情况却和这两条假设不完全相符。首先,财务管理本科学生来源主要有两大类:高考学生和专升本学生。前者大部分没有财务管理的基础,可采用上述思路进行课程设置;但后者来源于专科或其他职业高中,曾经学习或接触过财务管理课程,在很多院校中所占比例并不低,这与第一条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假设不相符。其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不完全是财务管理,有调查表明,本科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比例非常低。可见,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的第二条假设也不具有代表性。因此,以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假设为起点设置财务管理课程不是本科院校的最佳选择。

(二)环境起点论环境起点论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环境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为起点设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这种观点较能够体现出我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变迁的路径,也是主导其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动力。例如,我国在实行就业分配政策时,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主要按照财务管理主体设置;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1997年以后实行自主择业政策。财务未从会计部门分离之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基本相同;而在财务部门逐渐与会计部门分离的今天,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也开始向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特色的方向转变,各高等院校分别进行“去会计化”的课程设置改革。这种以环境起点论进行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教育部关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因此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然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理论上可以进行充分估计,但当前的社会环境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程度日益加深,且我国中小型企业比例较大,这种环境决定了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在大多数企业中没有分离,并且可以预见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分离。因此,当前的“去会计化”课程设置并不能真正适应环境需求。同时,环境起点论依然无法摆脱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假设的影响,上述两条不符合现实的假设依然存在。因此,对环境把握的困难性以及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假设的影响决定了环境不适合作为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的起点。

(三)原则起点论 原则起点论主张按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这也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如陆富彬(2005)提出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应遵循知识能力与素质辨证统一原则、学以致用原则、中西方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原则、适度超前原则等四条原则;李伯圣等(2001)提出财务学科体系设置应满足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理财的需要、吸收西方财务的理论与实务、符合财务人才培养教育的目标和适应财务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等四项总体要求。不难看出,两者的提法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意思却大同小异。以原则为起点设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操作余地比较大。然而,原则本身确有以下两个特点:原则比较笼统而不具体;原则没有主次顺序。正是由于原则的这两个特点,使原则不适合作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起点。高等学校根据这些原则可以确定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课程,然而,这些课程应如何合理地安排给学生,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并不明确学习各门课程的目的,最终陷入什么课程都学,但又什么都不精通的境地。于是,学习无用论盛行。这既影响了高等院校的声誉,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单纯以原则为起点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

(四)目标起点论目标起点论是以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业人才。该培养目标为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这也是目标起点论的基础和依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原则的具体化,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目标能够结合时代和社会背景,反映当前社会环境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主流需求,同时,目标细分之后,还可以兼顾社会环境的其他需求,因此,以目标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起点能够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更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环境;第二,目标比原则更具体、明确,既能保证学生知识的多元化,也能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第三,目标可以分清主次,主要目标注重于培养学生必备的素质和知识,满足财务管理方向就业学生的需求,次要目标注重于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满足非财务管理方向就业学生的需求。因此,目标起点论突破了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两条假设的限制,培养能胜任包括财务管理工作在内的多方面管理型人才,更有利于学生就业。第四,目标体系本身的系统性可以作为学生选课指南,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并能兼顾其他兴趣和责任,帮助学生克服无目标的兴趣选课导致的知识不系统的问题。有利于高校选课运作和管理。因此,本文认为,目标起点论是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起点的最佳选择。

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的框架目标应分清主次,是一个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1)第一个层次是最终目标,是最高层次。在该目标体系中,最终目标只有一个,没有先后顺序。最终目标应该是教育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2)第二个层次是主要目标。主要目标决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目标体系的先后顺序主要体现在主要目标之间。主要目标不仅有先后顺序。还可以有目的的互相组合;每个主要目标下有很多辅助目标,但辅助目标自身在重要性方面也没有先后顺序,只是在课程安排上有先后顺序。(3)第三个层次是辅助目标,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主要目标的基础层次。辅助目标则应该是每门课程的具体学习目标。这三个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为:第一层次目标的实现需要所有主要目标的实现,而所有主要目标的实现需要所有辅助目标的实现;每个主要目标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其中,一个主要目标在主要目标体系中处于主要地位,而另外一些主要目标处于次要地位,处于主要地位的主要目标可以和任何处于次要地位的主要目标进行组合;每个主要目标都有若干个辅助目标,即要实现一个主要目标,需

要有若干门课程的支撑。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来说,主要目标之间有主次关系,不同主要目标之间的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因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构建的关键是各主要目标的确定。

(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目标分析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最终目标,也必须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就业情况。(1)从知识层面分析。根据教育部确定的最终培养目标,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财务、金融、管理三方面的能力。因此,学生毕业时要想实现最终目标,必须学习财务方面的知识、金融方面的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其中,财务方面的知识具体应包括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两部分。因此,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主要目标至少应能体现出这四方面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而对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来说,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重要,其他方面的知识相对次要。此外,由于我国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大多合并的特殊国情,学生还应该掌握会计方面的技能。(2)从社会需求层面分析。根据目前人才的需求情况,只有具备逻辑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较为扎实专业技能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逻辑分析能力,主要是要求在进行课程设置和讲授时,抓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线。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应变能力需要学生具备较为综合的素质,如综合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综合知识体系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良好的人文素养取决于学生成长背景、学校锻炼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教育等各方面情况。专业课程的设置将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知识体系为主,兼顾人文素质的培养。因而,应变能力将在学生掌握所有或大部分主要目标时实现;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更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由此可见。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还应该体现出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等四方面能力的培养。但这四方面的能力要想同时具备是不现实的。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应该循序渐进而不能一蹴而就。事实上,在学习任何系统的知识的同时。上述四方面的能力都在不断的增长。如果必须要对其进行排序,本文认为,逻辑分析能力应该是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只有掌握了逻辑分析能力,其他能力才能有实质性的增长;也只有具备了逻辑分析能力,学生在就业后才有能力面对知识的更新,才能在工作中举一反三。而不至于固守书本知识。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知识载体,专业技能知识无疑将是最合适的载体。(3)从学生自主择业层面分析。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毕业后实行自主择业。因此,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自主择业给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职业的新机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可能全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对口就业的比例不会达到100%。因此。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体系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其他就业需求,允许其独立选择管理类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主要目标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某几个主要目标的组合进行学习。而放弃另外一些主要目标。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部分主要目标的放弃不代表学生不能掌握相关的知识,只表明学生放弃采用听课方式掌握该主要目标。将来,不论学生是否在学校,只要其有需要,仍然可以按照该目标体系的指引,自学相关课程,这同样也可以实现相关的主要目标,这也是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的生命力所在。

(三)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通过上面三个层面的分析。本文认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至少应该包括财务理论技能、财务应用技能、会计技能、金融技能和管理技能五个主要目标。其中,财务理论技能方面除了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外,还应该以财务管理为例教会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因此,财务理论技能属于必修的主要目标,而其他主要目标则作为独立选修课供学生有目的的选择。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可以用于培养管理类多方面高级人才。财务理论技能与财务应用技能两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应用型财务管理方面高级人才;财务理论技能与会计技能两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财会类复合型高级人才;财务理论技能、财务应用技能以及会计技能三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具备财会类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人才;财务理论技能与金融技能两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能在金融企业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财务理论技能与管理技能两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能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复合型管理类人才;五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具备最终目标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其他目标的组合不再赘述。这些目标的组合既可以使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要,又能突破两项假设,培养适合除财务管理工作外的其他管理类高级人才。

三、基于目标起点论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对策建议

(一)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专业选修课比重 目前相当多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课堂学习时间非常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查阅相关资料或自学其他课程。据不完全了解,有些学校学生平均每天7节课,连晚上、周末的时间都要占用。这样,学生光应付必修课就已筋疲力尽了,根本没有时间思考自己应该如何选择课程、应该学哪些课程、应该如何学习等问题。极大的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往往比较差。所以,建议减少必修课,只将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程,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一门课程和一个专业的课程。将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引导,增加学生自己选择课程的机会。

(二)将专业选修课按照主要目标区别为不同的模块目前所有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都设置相当比例的专业选修课,然而学生自主选课的效果却不够理想。据了解,只有少数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应该如何选课,而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盲目跟随宿舍其他同学或是哪门课容易通过就选择哪门课,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遇到相关问题不知从何处人手解决,无法从自己学习的众多知识中寻找到启发性的东西,甚至有些学生在毕业时就无法回忆起自己曾经学习过哪些课程,更不用说能够将所有知识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了。所以,本文建议将所有的专业选修课按照主要目标区别为不同的模块,建议学生在选课时先选模块,后选具体课程。这样,初学者可以整模块选择,每个模块内的课程都是按照相关知识体系设置的。而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提供相关证据后可以免修某些课程。在学生选择完整的两个模块后,其他模块内的课程可以单独选择作为补充。这样既增加学生选课的目的性,也便于学生形成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同样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非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篇14

方法:采用目标检测的手段,对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内8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进行护理干预与控制。

结果:在88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20例发生了医院感染,其中有16例尿路感染,感染率达18.1%,留置尿管大于7天的患者最易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达48%。

结论:为有效地控制尿道感染的发生,必须对导致产生尿路感染的因素进行探讨,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护理监管。

关键词:神经内科导尿管尿路感染检测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19-01

目前,医院常见的导尿术就是留置导尿术,而尿路感染发生主要是细菌从尿道插管进去而导致的,因此控制和减少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道感染方法的研究是迫在眉睫。以下是对我院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进行的分析和实施护理干预的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监测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内16例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我院2009年神经内科19例留置导尿患者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病理情况。

1.2方法。首先对神经内科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强化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责任感,要求医护人员每天保持一定时间临床学习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尿管留置持续时间及逆行感染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护理干预的操作要领。

2结果

2.1留置尿管人次及感染率对比。将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行留置导尿术的患者由19例降到16例,且其中尿路感染患者比例由29.2%降到18.2%。

2.2分析导致尿路感染的因素。对我院神经内科88例留置导尿患者进行回顾性监测,共有2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中有16例尿路感染,感染率达18.1%,行留置尿管术超过7天的患者最易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达48%,其次是女性患者和使用抗生素超过5天的患者。且尿路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使用抗生素、与留置导尿时间成正相关。

3讨论

对比分析两组尿路感染率得出:若采用合适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1]。医院应该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检测,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实施干预控制,尽早发现感染问题并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2]。

分析留置导尿管超过7天的患者发生尿道感染的概率达到48%的原因,可能是一次性塑料无菌集尿袋不够密闭,从而导致感染[3]。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持续夹闭、定时排放、关开有序”的方法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尿管留置时间也是导致尿路感染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对控制与减少尿路感染是很有必要的。医护人员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尽早拨出导管,对于尿失禁患者,应使用接尿器来替代尿管,对与尿潴留已解除者,应及时停止留置尿管。除此之外,还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手的卫生,保持病区环境洁净,减少因手污染引起医、患间的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毛向红,赵惠芬,潘虹.留置导尿与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2005.15(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