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范文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

篇1

关键词:小微企业;抽样调查

引言:小微企业[1]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新兴力量,生产经营活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越发关注小微企业的成长发展,小微企业调查统计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小微企业单位众多等特点,决定了抽样调查成为其统计调查的主要方式。

当前,国内针对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主要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主要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负责组织实施,保证了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小微样本企业的调查主要以调查员面访和企业报送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小微企业的各项抽样调查项目主要有: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2],建筑业小微企业抽样调查,限额以下批零住餐行业的小微企业抽样调查,规模以下服务业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以及小微企业的采购经理抽样调查。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开展较早,该项抽样调查方案相对更为成熟。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此项调查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触类旁通,介绍其他几项抽样调查的主要框架。

一、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方案介绍

(一)调查目的。主要目的是推算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的主要指标,反映基本总量和生产经营的状况。

(二)调查范围。调查包括企业和个体工业经营单位两部分。具体来说,企业总体细分为目录企业和非目录企业两个总体。目录企业是指企业抽样框中所包含的企业;非目录企业是指抽样框以外的企业。

(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个体户的用工和经营状况,等等。

(四)调查方法。针对企业和个体工业经营单位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目录企业部分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即从抽样框中直接选取企业样本。利用选取的一套样本,可以分别以省或行业为总体,对总体目标量进行推算估计。非目录企业及个体户采用地域整群抽样方法,即在地域抽样框中直接抽取村(居委会)作为地域样本单位,并在地域样本内对非目录企业和个体户进行逐一统计调查。

(五)目录企业样本的抽取。(1)建立抽样框。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框的建立尤为重要。具体而言,调查中应建立两个抽样框:目录企业抽样框和地域抽样框。目录企业抽样框是企业的名录库,用来抽取目录企业的样本;地域抽样框是由国家和各地区共同建立的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基本记录单元的名录库,代表了全国地域,供抽取整群样本时使用。(2)目录企业的样本抽取主要包括目录企业样本量测算、样本分配、样本抽取及权数计算等步骤。1)目录企业样本量测算。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量公式,单独计算各地区和各行业的样本量。根据分地区测算的总样本量与分行业测算的总样本量,依据就大原则,确定全国样本总量。2)样本分配主要包括:首先,利用迭代法把样本初步分配到各地各行业;接着,在地区行业的格子中再分层;最后一个步骤,在地区行业格子的各层之间分配样本量。3)在分层工作及各最终层样本数确定后,方可选取样本。在抽样的最终层中,利用永久随机数排序的技术选取该层的样本企业单位。4)权数计算包括基础权数和调整后权数两个步骤。

(六)地域样本的抽取。具体来说,包括整群地域样本量的确定分配、样本的抽取和权数的计算等各个步骤:1.以地区为总体,根据公式,初步测算整群地域样本量;再依据经验及实际计算的精度,调整样本量。2.对抽样框中的地域单位,根据规模大小确定分层的界限,再在各层分配地域样本量。3.地域样本的抽取与目录企业类似,同样利用永久随机数排序的技术在层内根选取本层的样本。4.权数计算包括基础权数和调整后权数两部分,地域样本内的个体工业经营单位和非目录企业的权数,等于其所在村(居委会)地域整群样本的权数。

(七)总体目录量的估计。利用权数放大相应的指标,即可得到总体目标量的估计。

二、建筑业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介绍

从方案的推进进度而言,调查仍在积极试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准确反映建筑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面临的难点问题,为党政领导进行决策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和建议。具体而言,调查的内容有:企业的基本名录状况,效益情况、实际生产和经营状况及发展趋势等。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分层PPS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建筑业小微企业作为样本单位。

三、限额以下批零住餐行业的小微企业抽样调查

调查通过运用抽样调查方法,计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调查范围主要包括限额以下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四类行业中的法人单位和个体户。本项抽样调查方案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以区县为总体的抽样方法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方法。

(一)以区县为总体的抽样方法。以区县为总体,采用一阶段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依据不同的单位属性和行业属性分成不同且相互不交叉的调查层,然后各自在自身的调查层中采用简单随机的抽样调查方法选取样本。

(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方法。针对该总体,方案采用二阶段的分层抽样调查方法。第一阶段对全省各个区县进行分层,选取一定数量的区县作为样本;第二阶段在抽中的样本区县内开展以区县为总体的抽样方法。

四、规模以下小微服务业企业的抽样调查

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及时提供政策依据。调查范围包括各省级区域内的小微服务行业的法人单位,具体而言,包括居民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本调查采用目录抽样的方法。根据单位所在行业和自身规模分层,采用永久随机数排序的技术选取样本,对抽样调查的精度有所保障。

五、小微企业的采购经理抽样调查

调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建立小微企业的采购经理抽样调查制度,及时追踪反映企业生产运行的具体状况,加强监测与预警,提供政策参考依据。调查范围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在内的的企业法人单位以及依据法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的产业活动单位,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两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体现经理人在企业采购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主观判断情况。该项抽样调查方案主要采用PPS抽样方法,依据行业的规模分层并分配样本量,在各自层内部采用与企业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进行样本的选取。

总结: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方案具有很高的科学性,调查效率较高,并且抽样调查的相关结果备受关注。本文系统总结了当前开展的各项小微企业抽样调查方案,当前的调查有些部分需要进一步改进。今后,抽样调查方案的发展改进应逐渐弱化经济指标的调查,而在问卷设置方面多下功夫,充分考虑如何有效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得调查对象对调查表式看得懂、能理解、易填报,进而通过抽样调查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大力加快推进小微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抽样调查;特点;问题;建议

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对样本对象进行调查,并用对样本调查的结果来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主要适用于难以进行全面调查而又必须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现象。与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能节省调查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

一、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其可靠性分析

其一,抽样调查的调查样本,是按照随机原则抽选出来,由于不受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总体中各个单位都有被抽中的可能性,能够保证被抽中的调查样本在总体中的合理、均匀分布,调查出现倾向性偏差的可能性极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很强。其二,抽样调查是以抽选出的全部调查样本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出来的个别单位来代表总体,使调查样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其三,抽样调查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要调查的总体各个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和调查推断总体允许的误差大小,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样本就会与总体实际十分接近。

由于抽样调查是用样本调查数据推断总体,而用任何一套抽中样本的调查数据推断总体都不可能得到确切的总体真值。抽样调查理论的基础在于用样本数据估计的总体值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和对问题的对策。其实,抽样调查的结果不可能也没必要达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只要调查结果的精确度能满足需要就行了。在我国,一般要求当置信度为95%时,误差不超过2~3%就可以了。

二、我国抽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抽样调查认识不足。一些领导和统计人员对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和重要作用缺乏足够认识,实际调查工作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得不到足够的保障。

二是,统计人员不适应要求。抽样调查是统计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需要具备较高的统计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统计技术和经验。我国现在统计人员存在人员少、专职、专业的少、素质低、培训少的问题,不能满足抽样调查的需要。

三是,抽样调查的基础不牢。完善的抽样框是保证抽样调查质量的前提与重要基础。而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抽样框建立、维护、及时更新制度,影响了抽样调查的质量。

四是,抽样调查数据使用中存在的不适应。由于体制因素的影响,抽样调查数据在我国的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表现在抽样调查与普查、全面统计存在重复、交叉和数据衔接问题。从理论上讲,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调查方法,所取得的调查数据应该是一致的。从实际情况看,普查、全面统计与抽样调查不仅存在着重复、交叉现象,取得的数据往往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混乱,给统计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五是,现行统计管理模式对抽样调查的实施存在影响。抽样调查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抽样调查方案的设计到人员的培训、现场调查以及数据的处理和传输,任何一个阶段的失误都会影响到数据的质量。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大多数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仍沿袭全面统计的管理模式。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原则不能顺利贯彻,抗干扰能力差。

三、完善我国抽样调查工作的建议

1.加强抽样调查宣传,提高认识。要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统计及抽样调查的知识,加深人们对抽样调查的认识,使人们正确认识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要正确区分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的不同,逐步消除用全面统计的思想和意识来要求抽样调查的做法,使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互为补充,更好地为统计工作服务。要完善抽样调查组织机构,培训一支精干、高效的统计调查队伍,这是搞好抽样调查工作的首要环节。

2.建立完善的抽样框制度。在这方面,应该学习国外经验,不仅要使企业名录库充分满足抽样调查的需要,要使其本身成为一项重要的统计成果,为科学的统计估算和各种统计分析提供必要的资料。

3.抽样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和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抽样调查方法,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既具有组织的严密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抽样调查方法是非常必要。

4.统筹抽样调查与其他统计调查方法,做好数据衔接。抽样调查、普查、全面统计报表等都是统计调查的有效方法,要认真研究、比较各种统计调查方法,使之能够相互补充、协调,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抽样方法;现状;定性比较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一、我国典型抽样调查方法的研究现状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抽样调查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抽样调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范围涵盖了社会、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和人口、工业、农业、市场、交通运输、医疗等各个方面,成为世界各国统计调查的基本手段之一。

我国目前关于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的相关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许碧娟[5]曾阐述了抽样调查要想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例如地位的确立、政府方面的制度建设等。吴远芬[12]发表文章阐述我国目前抽样调查中的一些局限,例如,认识上的不重视、行政干预、数据衡量尺度上的多维化等等。任英华[4]总结了我国在推广抽样调查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解决措施。胡健颖[1]曾系统的讲述了抽样调查的相关理论及其六种主要的抽样方法的相关概念,同时给出了这些理论应用的条件和方法。

现在抽样调查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而且抽样调查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国统计工作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在我国,过去由于适应计划经济的要求,一直强调全面统计报表的主体地位和主要作用,对抽样调查研究的不多,应用也局限于国家统计系统的农村农产量、城市居民住户、物价调查等少数领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份复杂了,不确定因素增多了,统计数字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误差的现象日益严重,并且市场经济对信息的及时性要求大大提高了,全面统计报表取得的信息远不能适应各级领导和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因而机动灵活的抽样调查方法就得到应有的重视。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我国全面实施推广抽样调查提供了客观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调查方法体系的建立,为推广抽样调查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组建了城乡社会经济调查队和企业调查队,不少省、市、县根据需要建立了地方调查队,在不少领域开展了抽样调查,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为在我国全面推广抽样调查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我国抽样调查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先后成立农村抽样调查队、城市抽样调查队和企业调查队,分别承担了经常性的有关城市、农村及企业的各种社会经济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联合国统计司的帮助下,又先后进行了第一期和第二期深入的妇女生育力调查。此外我国还在学生体质、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进行抽样调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调查结果。

然而,目前我国抽样调查技术的应用仍然主要集中在宏观统计和官方统计的范围,几支专业调查队也仅仅涉及农产量调查、住户调查、物价调查、企业调查等有限领域,远未发挥专业调查队的潜力;另外,在市场统计体系、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等众多领域的抽样调查还未开始进行;批发、贸易、零售统计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的试点工作刚刚开展,工业、商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等领域的抽样调查刚开始进行,仍需进一步努力。

随着认识的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领域对于统计技术的实际应用已经开始重视,尤其是对于典型的抽样技术的应用,以其独特的优点,在质量控制体系、审计、社会研究等众多的课题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计模式,扩大总体的统计范围,就必然要求扩大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推广典型抽样方法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理论研究水平,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抽样调查的在整个调查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二、典型抽样调查方法介绍

抽样方法原则上可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大类。非概率抽样尽管在某些场合下是有用的,但它却经不起抽样理论的发展的检验,是因为这类方法不包含任何随机抽选的因素。因此本论文只介绍理论完善、应用广泛的概率抽样,并把其等同于一般的抽样或抽样调查。

典型的概率抽样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简单随机抽样(或纯随机抽样)。从N个单位的总体中抽取n个单位组成样本,若N个单元每一个被抽中的机会或概率都相等,则这种方法就是简单随机抽样。这是一种完全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抽样单位的抽样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简单随机样本的抽选方法有抽签法、随机数表、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等,但本质上都是通过控制随机数的抽选方法来保证按随机原则取样。

2.系统抽样。它是事先将总体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先随机抽取一个单元作为样本的第一个单元,即起始单元,然后按某种确定的规则抽取其他样本的单元的一种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有两种基本的取样方法,直线等距抽样和循环等距抽样。直线等距抽样的具体做法是先假设总体单位数为N,样本容量为n,记K=N÷n,称为抽样间隔,将总体单位从1到N编号,从1到K中取一个随机数字,记为R,则与R对应的单位为第一个被抽中的样本单元,以后每隔K个单元取一个,直到抽出n个单元为止。而循环等距抽样是将总体的N个单元排成首尾相接的圆形,从1到N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字记为R,与R对应的单元为第一个入样单元,之后每隔K个单元抽取一个,直到抽出n个样本单元为止。

3.分层抽样(或类型抽样)。它是先将全部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再在每一层中随机或机械等距地抽取被调查单位。分层抽样中,各层的样本可以采用同一种抽样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例如,某市学生的学习成绩调查,可先按(学生所隶属的)学校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然后再在每个组(即学校)中随机或等距抽取调查单位;对某校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时,可先将该校部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年龄段,然后再对每个年龄段中的学生进行抽样。

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元,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群,对选中的群中的所有基本单元进行调查的一种抽样技术。从方法上看,整群抽样是由一阶抽样向多阶抽样过度的桥梁。在第一阶段抽样中,如果抽出群后即对其中的所有单元进行调查,就是单阶段整群抽样。如果抽出群单元后,进一步从中按低一级的单元抽取子样本,即两阶段抽样。依次,也可以进一步三阶段抽样等。最后一个阶段抽取的单元可以是最终基本单元,也可以仍然是群体。

然而,在进行实际的抽样调查时,上述的各种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使用,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又可以尽可能地节省时间和费用。

三、典型抽样调查方法的定性比较

1.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它的特点是简单直观,在抽样框完整时,可以直接从中抽取样本。由于各单元的入样概率相同,用样本统计量对目标量进行估计及计算抽样误差都可以直接简单算术平均,比较方便。但简单随机抽样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局限:首先,它要求编制一个包含所有总体单元的抽样框,当N很大时,构造这样的抽样框并不容易;其次,根据这种方法抽出的单元很分散,给实施抽样调查增加了难度;最后,这种方法没有利用其他辅助信息以提高估计的效率。所以在规模较大的调查中,很少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将这种方法与其他抽样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它研究问题的思路和基本结论都成为其他抽样方法的研究前题。

2.分层抽样以分组法为基础,把具有相似特征或标志的单位归为一组,自然就缩小了组内被调查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再通过加权平均可以缩小全部调查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因而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此外,分组往往是以客观存在或某些明显的标志为依据,因而也容易实施。这些显著的优点使得分层抽样在实践中被广泛地采用,特别是当总体的单位数目很大、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时必须使用它。如果层内样本是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即分层随机抽样),则对于每一个层内样本来说,具有与简单随机抽样相同的性质。

3.系统抽样的最大优点是简便易行,简化抽样手续,这种方法可以保证被抽中的每一单元在总体中的分配比较均匀,缩小各单元之间的差异程度,提高抽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且容易实施,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但它也有突出的局限性:首先,如果总体单元的排列存在周期性的变化,而抽样者对此缺乏了解或者缺乏处理的经验,抽取样本的代表性可能就会很差。其次,系统抽样的方差估计比较麻烦,一般系统抽样都没有设计意义下的无偏估计量,并在很多实际应用中所采用的系统抽样都不是严格的概率抽样,这就给方差估计带来很大的困难。系统抽样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整群抽样,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分层抽样。

4.整群抽样的特点在于每次抽取的不是一个单位或个体,而是一群单位。例如,对某市的教育质量进行调查时,以自然形成或客观存在的班、年级或学校作为抽样对象,在被抽中的班、年级或学校中对全部学生即单位或个体加以调查。这种方法有以下特点:首先是抽样框编制简单,只需编制群的抽样框;其次是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实施便利,也可以节省费用。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差,抽样误差较大有时并不能代表总体特征。它主要适用于具有某种特殊结构的总体,这种特殊结构就是,总体中各个群的结构相似,例如一般家庭成员中都有男性、女性,如果估计男女性别比例,以家庭为群,采取整群抽样,估计的精度要比直接抽取个人进行估计的精度高。

整群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之间的差别仅在于抽样单位的不同,如果把研究标志的群总值或群内均值看成基本单位的标志值,那么整群样本就与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具有相同的性质,可以把整群抽样看成是以群为抽样单位的简单随机抽样;在系统抽样中,如果抽样单位是基本单位,而且总体的排列顺序是随机的,即各个抽样单位的标志值与抽样单位的排列序号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则等距抽样可以看作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如果按等距抽样的方法构造“群”,并且从总体的N群中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一群作为样本,这样的整群抽样实际上就是等距抽样,因此,等距抽样也可以看成是样本容量为1的特殊的整群抽样。

然而,抽样方法除了以上的四种,经常用到的还有多阶段抽样、二重抽样以及复杂抽样等多种形式。在实际的抽样调查的处理中,经常会将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应用,因为实际的数据是复杂的,并不是能够满足某个具体方法的使用条件,只有将两种或者以上的方法混合起来,才能在抽取样本量一定的情况下进一步的提高估计精度,例如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结合,分层抽样与多阶段抽样的结合等。

参考文献:

[1]胡健颖.抽样调查的理论方法和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2]杜子芳.抽样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李金昌.应用抽样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许碧娟.抽样调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7(04):62-62.

[5]王亚雄,张鸿武,王芳.我国抽样调查方法改革刍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03):32-35.

[6]李金昌.确立抽样调查主体地位 建立现代抽样调查制度[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03):8-13.

[7]俞纯权.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的哲学诠释[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02):15-18.

[8]李俊霞,孙凯.提高抽样调查工作质量的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03):10.

篇4

[关键词]:结合运用 模式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比较复杂,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多种所有制并存,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统计方法最初是照搬外国统计经验开展的,而国外的统计方法是根据自己本国的需要制定的,很难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国的统计工作者在实践中根据我国经济的特点,打造出适合中国情的统计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以抽样性调查为主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并且以与重点调查、统计报表等调查方法相结合的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1 统计调查方法

一、统计调查方法的主要结合模式

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根据新的经济形势对统计方法进行变革以适应各级政府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了解收集各类信息,及时的了解新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新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对过去单一化的统计方法的完善,也是统计方法的重大变革,根据实践经验可以将调查方法下列几种模式。

(一) 重点调查与普查相结合

这种调查方式适用于只需掌握总体数量特征不需要详细的进行了解,而且变化比较稳定的少数的重点单位。

重点调查与普查相比具有具有速度快、投入少的特点,而通过定期普查可以确定统计调查的单位名录,或者是重点单位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于工作的开展。这种调查方式是计算重点单位的标志比重、数量比重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重点调查的作用在于不仅可以在非普查年份,对重点单位相关的调查资料获取需要的资料数据,并且利用这些数据与资料与其他的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有效地推算;还可以对非重点对象进行调查以获得需要的数据或者是资料。其结合点可以从结果、过程、时间或者是指标等方面着手。

(二)抽样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专题性的统计调查或者是国情国力方面的调查如物价指数的统计调查、工资总额的增减调查等。

抽样调查与定期普查相结合是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内的一个最基本的框架。人们把这种结合起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叫做长短表结合,两者相结合的优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抽样调查需要的辅助变量资料、抽样框名录以及排队标志可以通过多标识分组的普查获得。第二,抽样调查可以了解普查进行之前需要了解的必要情况,,通过普查还可以对普查资料进行修正或者

补充,除此以外还可以为普查提供更多的翔实有用的非普查年份资料,这些资料可以为制定普查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这种结合方式由于其比较稳定、规范所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可以根据调查的需要采取区域结合、指标结合、层次结合或者是质量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三)重点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相结合,‘”

这三种方法结合进行调查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保持调查资料的连贯性而且还可以相互验证、及时获取准确的资料,还可以不间断的观察现象总体的变化进程,以便及时准确的对现象总体进行监控,并以此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这三种方式的结合可以完成多个调查目的,所以应把这种结合方式在第三产业统计以及工业统计等方面进行大力的推广,使之应用的更加广泛。

(四)统计报表与抽样调查结合

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使用于变量离散程度大、高度偏态而且具有识别标志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的结合从表面上看是两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结合,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其实是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三者调查统计方法的结合,与原来采用单一的全面统计报表相比,这种结合方式使统计调查工作具有了较大的灵活性,其主要表现是既可以掌握重点单位的情况,又可以掌握宏观情况,这种结合方式与单一的统计方式相比还具有投入少,产出多的优点,也就是用比较少的投资获得比过去更为准确的资料。而且还弥补了使用重点统计调查的方法的缺点,所以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可以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领域、工业以及批零贸易业等进度性统计等方面广泛推广与应用。除此以外这种结合方式还可以使用在层次结合中,即不同的层次使用不同的统计调查方法,对于规模比较小的企、事业单位可以使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大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可以采用统计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统计。比如,对县级以上进行增加值统计的时候可以采用统计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统计,而县级以下则可使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需要的数据。

二、提高抽样调查的使用效果

在所有的统计调查方法中抽样调查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调查方法,其在具体的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概率抽样法与非概率抽样法。这两大类下面又分为四个小类。如右图:

图2 统计抽样方法

为了提高调查的效率除了要与多种形式的统计方法互相结合以外,还可以利用自身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与估算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这种方法的使用效率。主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要根据统计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比如把整群抽样与等距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加强群抽取的合理性;提高估计的精明度可以把整群抽样与分层技术结合起来这两种组织形式结合后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除此以外还可以样本轮换、多项抽样、穿插样本等专门技术与组织形式都可以极大地提高抽样调查的使用效果。

抽样估计方法的适当运用可以有效地精简工作量,还可以提高抽样调查的精确度。主要的估算方法有回归估算法、一般估计法、比率估计法等。组织形式与估计方法的结合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进行实际的抽样操作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一种、两种甚至三种估算方法,二者的结合使抽样调查的效益达到了最大化,进而推动了抽样调查的推广运用。

三、结语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统计调查,目前统计调查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广大的统计工作者充分发挥每种统计方法的特点,通过不同统计方法的结合使之在各个行业与各个政府部门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改进,进一步完善不足,从而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使统计工作更好的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金昌.分层整群抽样初探[J]统计研究.2011(10)

篇5

抽样调查作为一种科学的调查方法,它不仅可以在一些统计工作中单独使用,而且应与全面调查或典型调查结合起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为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的需要,开展好交通运输全行业统计工作,从80年代中期到1992年,交通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进行了新统计调查方法的研究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1992年交通部与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公路、水路运输全行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和《公路、水路运输全行业统计工作规定》(第36号令)后,此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公路运输行业统计,主要统计辖区内的运输量四项指标: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公路运输抽样调查统计是指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的总体运输车辆中抽取一部分车辆(即样本车辆)进行调查,并根据取得的样本资料,对总体运输量作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和推断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在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方法中,有三个关键的工作环节,它们在影响总体总量指标的精度方面所起作用至关重要。按照工作进行的先后次序,这三个环节是:抽取样本车辆、对样本车辆进行调查、推算总体运输量。只要这三个环节把握好了,使样本车辆有足够的代表性,调查资料确凿、可靠,有先进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推总,那么,抽样调查方法就可以更好地应用到公路运输行业统计之中,可以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服务功能,为制定计划和决策提供可信赖的数据依据。

一、抽取样本车辆指在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车。

1.确定抽样调查框。抽样调查框是指进行抽样调查的车辆的总体,完整合理的抽样框是抽样的前提。全体社会车辆中有的统计公路运输量,有的不统计公路运输量,不统计公路运输量的车辆包括:A八种专用车:公路养护、车辆修理、卫生救护、公安消防、邮电、地质勘探、城市环卫、电力工程车;B市内运行车辆:工交车、出租车、通勤车;C港、站、区内搬运装卸车。抽样调查的范围只包括统计公路运输量的车辆。在抽样调查范围内,滤处调查月之前报废、调查月报停的车辆之外的全部车辆,就构成抽样调查框(总体)。抽样调查只按车型分为客车、货车、拖拉机、其它机动车四种,而不管其经济性质、隶属关系、营业性与否。

2.计算样本车数量。样本车数量的多少与抽样平均误差成反比例关系。数目越多,抽样误差越小;数目越少,抽样误差越大。如果对总体车辆进行全面抽样时,那么抽样调查就变成了全面调查,抽样误差不存在。结合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般按运输工具总数的1.5%―――2.0%比例计算样本量。当然,对于总体车辆比较少的单位,可适当加大样本量。

3.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车。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者采用随机起点、等距抽样的方法,使调查范围内的每一部车都有被抽中的机会,抽中哪部算哪部,不受人为的因素干扰。

二、对样本资料进行调查

包括样本资料的搜集、整理、报送、审核过程。抽样调查的大量工作在这一步骤进行,涉及面积大、范围广、人员多、工作内容复杂、繁琐,耗费时间也较长。具体情况如下:

1.样本资料的搜集取得。由县级交通行政管理机构安排调查员到车主或车主单位问询登记汽车运输统计调查表。车主口述,调查员亲笔记录,一问一答,调查的指标如运量、周转量、货物类型、总行程、油耗等都能达到及时、翔实、完整的记录,这样透明度高,而且准确性强。

2.调查资料的报送程序及资料的审核整理工作。先由县级交通运政管理机构对搜集到的调查资料初步审核和整理,再报送地市运输管理处,地市负责样本资料的汇总及推算。对报送来的资料,地市运输管理处进一步手工做分析、审核、筛选、补充、整理等工作,发现无效样本,或者登记差错,或者计算错误,及时进行纠正,目的是提高样本质量,保证内容填写正确、完整、规范,为下一步工作做基础。

3.调查数据的预处理与检验。经人工审核的调查表,每一份都必须输入微机经过调查数据的预处理与检验,它们是调查环节与推算总体环节的衔接工序,非常关键,也是对人工审验工作的补充,排除了由于调查方法失当、调查表填写、电脑录入所产生的逻辑错误,或异常数据,保证为后续推算总体环节提供正确的样本调查数据。工作过程是:录入样本调查表―――生成样本调查记录―――进行有效性(逻辑)检验―――修订无效记录―――进行异常数据检验―――异常数据处理。异常数据是指样本中某些指标偏大的记录,比如,日均里程过大,吨(客)位日均运量过大等等。这样,经过微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样本资料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因为抽样调查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只有确凿可靠的样本调查资料,以此得来的总体运量才具有实用性。一个不正确的数据比没有更糟。

三、推算总体运量

对样本资料进行汇总,再推算出总体运输量,并给出了相应的抽样误差。这步工作由地市运输管理处统一使用上级开发的软件来完成。我们现在使用的软件是交通部2000年开发的“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信息系统”。版本先进,技术水平一流,全国从县级到交通部都可使用。

实践证明,应用抽样调查技术开展全社会公路交通运输量统计是科学的、经济的和可行的。同其他行业相比,在行业统计中应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数据资料处于领先地位,受到了国家统计局的表扬和支持。同时,《公路运输分月抽样调查方案(试行)》的制定和在全国36个试点地市的成功试点实施,将抽样调查方法应用到了全社会公路月度运输量统计中,为实现国家统计局和交通部提出的2000年实现按月提供公路、水路全社会运输量数据的目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抽样调查;非抽样误差;原因;措施

非抽样误差是抽样调查误差中的一部分,其与抽样误差在性质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实际产生条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难以进行有效的计算和控制。非抽样误差不会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此种情况下,非抽样误差会对抽样调查的整体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积极对非抽样误差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非抽样误差的原因

1.1 问卷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误差出现

部分抽样调查工作的设计阶段没有进行精准合理的调查分析,导致问卷初稿的实际使用出现误差。与此同时,抽样调查的问卷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尤其是探索性调查工作不充分,甚至抽样工作对调查对象认识不足,导致非抽样误差较大。

1.2 调查设计过程中的误差

在调查设计过程中的误差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实际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不合适的抽样方法是首要原因,样本实际覆盖情况不佳,导致样本所包含类型不能够满足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需求,并且样本构成存在局限性,在此种情况下导致系统性偏差出现,从而导致非抽样误差的形成。其次,是调查问卷的设计存在不足,尤其是问卷内容比较复杂且庞大,需要耗费被调查对象较多的时间,这就导致被调查对象不愿因接受调查。甚至部分调查问卷中的某些问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隐私,被调查者拒绝回答,从而导致非抽样误差出现。再次,调查问卷设计目的不明确导致被调查者不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使得实际分析报告与所需资料相背离,导致比较严重的非抽样误差出现。

1.3 调查阶段出现的误差

调查员工作过失和故意舞弊引起的误差,工作过失方面,调查员凭个人的主观判断决定样本单位的取舍,结果是违背随机原则,造成误差;调查员工作疏忽所产生的错误和漏报,没有按规定对现场的实物进行观察,只听信被调查对象的口头回答等等。故意舞弊方面,调查员没有按规定进行调查,而是擅自编造和篡改调查资料,以达到自己省时省力的目的。被调查员的态度引起的误差,表现在对一些敏感性问题,如涉及被调查者个人隐私、利益问题或调查者没能同被调查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问方法不当,导致拒报而引起误差。实施调查主管工作失职造成的误差,表现在没有对调查员进行挑选,包括个人基本素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方面,以及调查之前没严格按要求对调查员进行培训或培训没达到所要达到的要求。

1.4 资料汇总阶段出现的误差

主要是工作人员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类、汇总,通过编辑改变资料形式过程引起的非抽样误差。这类误差是各种混合因素的结果,其一是组织者思想上的放松,没有严格的按计划进行;其二是使用统计分析的理论方法不当;其二是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的工具落后;其四是不同的编码者或编辑人员对样本资料进行汇总、计算、编码、储存等过程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其五是统计结果的篡改、虚夸、隐瞒等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现象等等引起的误差。

2 非抽样误差的控制措施

通过对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的具体分析,笔者对如何尽可能控制和减小非抽样误差的方法做一些探讨。

2.1 调查设计阶段的误差控制

2.1.1 调查设计阶段的误差控制对设计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那么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在掌握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对样本单位进行科学的分配并选取适宜的抽样方式,以保证抽样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对调查方案进行设计,并与相关专家进行商讨,结合调查工作的实际特点进行适当整改。

2.1.2 对调查问卷设计不科学所产生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问卷设计质量满足抽样调查的实际要求,在"容易回答,逻辑性强,便于整理"原则之上,确保问卷设计的提问和备选答案易于理解且愿意合作,确保问卷调查的内容前后衔接一致并且相互对应,以避免调查员出现作弊情况,从而影响抽样调查的实际质量。

2.1.3 最大程度上对抽样调查设计过程中的误差进行控制,在对抽样方法进行设计时,应当综合考量调查对象的复杂性以及调查目的等因素,从而对抽样方法进行合理的选取,并在正式抽样之前对抽样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验证。

2.2 实施调查阶段的误差控制

2.2.1 调查员方面。在实施阶段对非抽样误差进行控制时,应当确保调查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素质,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实际应变能力较强,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严格的按照抽样调查的实际要求来实施调查,从而保证抽样调查的效率。

2.2.2 实施调查负责人方面。实施调查的负责人在实际抽样调查工作中应当积极加强对调查员的挑选和培训,对实际抽样调查过程中的要点进行明确,让调查员了解到抽样样本的特征,促进抽样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实施调查负责人应当对调查员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调查员在开展抽样调查工作时的路线、时间以及所调查问题的合理性能够满足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要求,以便及时对样本误差进行修正,从而对实施阶段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

2.2.3 被调查对象方面,调查员在开展调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恰当的方式来接近被调查者,做好提问的准备工作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以保证抽样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调查员应当严格按照抽样调查的规定程序开展调查,保持中性态度,从而对非抽样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

2.3 资料整理阶段的误差控制

在抽样调查过程中,对资料整理阶段的误差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记录、计算以及制表等环节的误差,应当积极对调查表进行审查,对于拒答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资料整理方案,并明确调查各环节的资料整理标准,做好问卷的复核工作。与此同时应当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验,通过试运行来确保其实际使用性能满足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要求。

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非抽样误差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就对抽样调查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应当对抽样各环节进行有效的误差控制,通过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来促进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效率的提升,推动抽样调查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张捷.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分析[J].山东统计,2008.

篇7

【关键词】抽样方法 估计精度 样本量

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字特征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属于非全面调查的范畴。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

与其它调查一样,抽样调查也会遇到调查的误差和偏误问题。通常抽样调查的误差有两种:一种是工作误差,一种是代表性误差。但是,抽样调查可以通过抽样设计,通过计算并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把代表性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另外,由于调查单位少,代表性强,所需调查人员少,工作误差比全面调查要小。特别是在总体包括的调查单位较多的情况下,抽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高于全面调查。因此,抽样调查的结果是非常可靠的。

抽样调查数据之所以能用来代表和推算总体,主要是因为抽样调查本身具有其它非全面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是:

(1)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强。

(2)是以抽取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单位代表总体。

(3)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调查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

(4)抽样调查的误差,是在调查前就可以根据调查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

一、抽样方法的选择

(一)提高估计精度

总体是由大量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在共性的基础上,个体之间又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总体内在差异性是指调查总体中所研究的指标或变量在每个不同个体上的差异程度。这种差异体现为各个体的标志值或变量值与它们的平均数不相等,存在着离差。有些个体的离差相对大些,有些个体的离差相对小些。很显然,如果每个个体的离差都较小,那么从这样的总体中抽取少量样本所计算的样本均值就会很接近总体均值,即能够保证调查估计值有较高精度;总体指标无变异时,只需抽取一个个体作样本即可取得完全可靠的估计值,但各个体的变量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离差都比较大,即总体内在的变异程度增大时,就必须抽取较大样本量,才能保证调查估计值有较高精度。

抽样包括,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其中概率抽样包括;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广为使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是最完全的概率抽样。如前面提到的,随机抽样就是总体中每个单位在抽选时有相等的被抽中的机会。2.系统抽样,在定量抽样调查中,等距抽样常常代替简单随机抽样。由于该抽样方法简单实用,所以应用普遍。等距抽样得到的样本几乎与简单随机抽样得到的样本是相同的。等距抽样方式相对于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最主要的优势就是经济性。等距抽样方式比简单随机抽样更为简单,花的时间更少,并且花费也少。使用等距抽样方式最大的缺陷在于总体单位的排列上。3.分层抽样,定量调查中的分层抽样是一种卓越的概率抽样方式,在CMRC公司以往的调查中经常被使用。4.整群抽样,以上各种抽样类型全部是按单位抽取的,即按样本单位数,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抽取。在整群抽样中,样本是一组单位、一组单位地抽取。在整群抽样下,我们假定群中单位与总体一样存在异质性。如果一群中单位的特征非常相似,如果由于共同环境使群内差异小而群与群之间差异大。一般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扩大群数,然后从各个群中抽取少量单位数,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5.多阶段抽样,将抽样分为好几个步骤,每一步用上面提到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非概率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

(二)多阶段抽样的情况后几个阶段尽量简单,前两阶段尽量科学

对于规模较大的抽样,我们为了使抽样方便,我们往往会选取多阶段抽样与其他抽样相结合的复杂抽样方法,抽样调查采用严格的概率抽样,特别是当抽样单元大小不等为提高抽样效率而采用不等概率抽样时,技术性很强,因此抽样方法对抽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尽管在大规模抽样调查前需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培训,但多阶段最后阶段要求较高。对多阶段抽样的误差起决定作用的是前两个阶段,越往后误差的影响较小。对于多阶断抽样的前两阶段需要更进一步考虑,适合的、科学的控制整体的误差尽量小,后两个阶段尽量选择更专业的人员。

(三)置信度

置信水平表示区间估计的把握程度,置信区间的跨度是置信水平的正函数,即要求的把握程度越大,势必得到一个较宽的置信区间,这就相应降低了估计的准确程度。

根据置信度与显著性水平的关系, 若置信度选取太小, 显著性水平较大, 就是说, 判断失误的几率就较大, 这时, 往往因舍去“ 误差较小的数据过多” , 把本来不属于错误的测定误判为错误而舍去, 故易犯“ 拒真” 的错误。 如置信度选取太大时, 判断失误的机会小了, 但是往往因实用意义不大, 并且因“ 保留误差大的失误数据过多” 这时往往把本来不属于正确的测定误判为正确而保留, 故易犯“存伪”的错误。在分析工作中, 处理分析数据的结果, 应首先控制犯“ 拒真” 错误的判断为最小, 其次, 再设法使“ 存伪” 的错误判断降到最低。我们在分析工作中, 一般取95%的置信度, 基本上综合考虑了以上这两方面的因素。以上是在分析方法可靠的情况下进行的讨论。若分析方法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误差要求,那就不只是置信度的选取问题了, 则必须首先考虑改进分析方法的问题。

二、样本量的确定

(一)估计精度

调查估计值的精度要求与样本量大小密切相关。不难发现,样本容量越大它所包含的个体越多,那么它所包含的能体现总体特征的各种信息就越多,对抽样估计就越有帮助,抽样估计精度也就会越高。特别地,当样本容量和总体容量相等时,样本所包含的信息就是总体本身的全部信息,抽样调查就成了全面调查抽样估计就成了全面统计,所得的结果自然就完全准确,即估计精度100%。相反,若样本容量比较小,它所包含的个体比较少,那么样本中的个体种类就可能不完整,样本的分布形状就会与总体有较大不同。这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就可能很低,从而使抽样估计有较大的误差。可见样本容量成了调节或控制抽样估计精度高低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在抽样调查中,有时为取得令人满意的抽样调查结果,通常需要在抽样前根据调查目的或决策的重要性确定一个适宜的精度,再根据这个精度要求来抽取样本量,从这个角度看,样本量的确定要服从于抽样精度。过高的精度不但没有必要,反而导致费用的增加,过小的精度不能满足调查目的的需要,可见抽样精度这时是确定样本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要求的抽样估计精度越高,抽取的样本量要越多;要求的抽样估计精度越低,抽取的样本量要越少。定出一个适宜的精度要求,一般应考虑用户对调查结果的使用以及数据分析对估计的要求。例如,用户能接受多大的风险,如果用户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重大决策或者作有较大风险的决策,就需要估计值有较高精度,反之较低精度就可满足用户需要。

(二)置信度

抽样估计中我们希望在估计精度一定的情况下抽取适当样本量所得的样本指标值都能够落在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但这并非都能实现的事情。由于抽样指标值随着样本的变动而变动,它本身是个随机变量,因而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仍然是个随机变量,并不能保证误差不超过估计精度所规定范围的条件是必然的,以概率论和大数定律作为理论依据,该事件只能给以一定程度的概率保证,即概率保证程度。可见抽样估计精度是一定概率保证程度基础上的精度。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样本量一定的情况下,抽样估计精度要求越高,即允许的误差范围越小,抽样指标值落入范围内的概率越小,概率保证程度越小。同样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抽样估计精度一定的情况下,概率保证程度越高,即要求抽样指标值落入允许误差范围的概率越高,那么只有要求随机变量抽样指标值和总体指标的误差越小,满足这一条件的途径和解释抽样估计精度和样本量关系原理一样只有抽取的样本量越大越好;反之,可以少些。特别地,当样本容量和总体容量相等时,样本所包含的信息就是总体本身的全部信息,抽样调查就成了全面调查,抽样估计就成了全面统计,所得的结果自然就完全准确,即估计精度达到100%的同时概率保证程度达到100%。

(三)经费因素

任何一项调查所确定的样本量,必须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有足够经费支持才是可行的。否则必须调整样本量,以保证调查的顺利完成。样本容量过大,会使调查费用显著增加,人力及管理费用加大,从而也难以体现抽样调查的优越性。当调查经费很少时,就难以去搜集辅助信息,样本布点就不能很均匀分散,样本容量就不会太大。因此,在讨论样本量确定问题时,调查费用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内容。

注:本成果受北京市财政和北京市教委‘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项目。

参考文献:

[1].冯士雍.抽样调查应用与理论中的若干前沿问题[M].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

[2]刘太平.浅谈抽样调查的准确性[M]. 南昌高专学报.2003.

[3]时涛. 抽样调查中样本量的科学确定[M].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

篇8

随着公路建设的重要性的不断增加,国家对其投资的力度也越来越大,经过众人的努力,在公路建设投资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为了使公路建设项目得到完善,我们必须合理利用投资资金,对资金进行有效统计,有效运用投资统计方法,加强投资的效益,从而提高公路建设整体水平。

二、公路建设投资统计分析

公路建设投资一般是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环境、施工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以此来确认投资是否合理。其中,建设项目的经济条件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经济条件的支持,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而经济条件的主要部分就是投资。对公路建设投资进行合理的统计,是在项目决策和设计之前,采用现代分析法对将要施工的项目进行计算期内的投入、产出等各种经济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最后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得出最佳投资方案,来决策项目的施工能力。

在公路建设的投资统计中,合理统计出施工费用是其主要内容。所需的施工费用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及家具购置费用,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主要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直接费用是由直接工程费和其他工程费组成,直接工程费是在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实物的费用,如采购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费用,聘请人员施工的费用等。其他工程费则是是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所造成资金消耗的非实体费用,如遇到异常天气影响、行车行人的干扰等的增加费用。而设备及工、器具及家具购置费用主要包括设备、工具、器具采购所需费用,以及施工的办公室区域的家具、办公用品等的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则是工程从开始到完工的整个过程内,除去建安费和设备、工器具等费用外,为确保工程质量,额外消耗的的各种费用。

三、公路建设投资统计基本方法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投资统计的基本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将工程程序和时间以表格的形式统计规划出来,从最基本的基础资料着手,从下往上的进行统计,得出的报表制度是具有法律性质的。现阶段,大部分公路建设投资统计都是采用统计报表的方法来搜集整理工程项目相关的数据资料。此种方法主要是以调查方式来进行,是先由政府有关部门将相关法律法规以表格形式进行统计,然后再由项目管理企业或单位以此为依据,层层汇总,逐级提供基本数据资料,由此来进行对工程项目投资的统计。

2、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的特点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是通过实际情况对整体总量进行预测的一种公路建设投资统计方法。此种方法是对整体进行单位分组,再从每组中进行抽样,作为一组的代表,对选中的代表性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分析,最终得到标志数据,来推测总体情况。

因为抽样调查具有随机性,因此难免会出现调查误差。在进行抽样调查中,常出现的误差有代表性误差和工作误差。尽管抽样调查会存在缺陷,但不意味着不能投入使用。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计算方式,对抽样进行合理的设计,将代表性误差尽量控制在不影响整个统计质量的范围内。当调查量大或调查个体单位较少时,抽样调查显示了其优势性,调查数据更为准确可靠,其可靠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以整体样本作为调查对象的表征,不是以个别单位作为代表,具有反应整体情况的功能。②产生的误差可在调查前对样本数量和各样本之间的差异进行科学的计算,将其控制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可得到更为准确的调查结果。③调查对象是通过随机选择的,被选中的几率是均等的,因此不会出现整体表征的偏向误差。

(2)抽样调查的步骤

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分割总体;4)决定样本规模;5)确定调查的信度和效度;6)决定抽样方式;7)实施抽样调查并推测总体。

(3)抽样调查方法

①随机抽样

简单抽样法是之中最简单的抽样方法,分析误差时也会相对比较容易,适用于样本量大,个体差异小的情况。顺序抽样法(也称系统抽样法),是从随机点开始,以“每隔第几”的方式来对样本进行抽取。其优势在于抽取的样本分布均匀,对总体的预测值较为容易计算。分层抽样法是根据样本容量的特点,对其进行分层次的进行抽样调查,在分层时,依据总体中出现的各个部分层次的差异,要尽量使这个差异更大,从而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整体的评估精度就会随之提高。整群抽样法是将整体进行自然分群,也可根据工程需要来进行分群,如根据公路施工段的地理、环境等特点来进行分群。再从所分的群体里随机的抽取样本,最后对样本进行调查统计。多阶段抽样法是用两个以上的连续阶段来进行抽样的等概率抽样法。对每个阶段进行分级别的操作,再从各个级别中抽取样本。

②非随机抽样

重点抽样是对整体样本中具有突出特点,且对整体的影响很大的样本进行抽取调查。典型抽样法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研究。任意抽样法是对整体进行随意的抽取样本进行调查,但它不同于随机抽样,其样本的被抽到的几率是不等的,因此此种抽样法适用于整体差异不大的情况。配额抽样法是对整体进行分类,在样本容量既定下,根据配额量从整体中抽取单位进行调查。

3、普查统计

普查统计法是较为少见的特殊的统计方法,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普查统计的方式一般是以一次性或者周期性的进行,其适宜于总体普及较广,单位较多的情况,因此所需要的费用也会较大,同时还需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且对调查的总体进行调查的时间间隔需较长。(2)因为普查统计对调查的时间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把控好调查的时间点,即标准时点。标准时点就是对要调查的对象登记时所依据的统一时点。在进行调查时,必须在标准时点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以防止外界变化因素对调查产生影响。(3)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在普查范围内各调查单位或调查点尽可能同时进行登记,并在最短的期限内完成,以便在方法和步调上保持一致,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4)规定普查的项目和指标。普查时必须按照统一规定的项目和指标进行登记,不准任意改变或增减,以免影响汇总和综合,降低资料质量。同一种普查,每次调查的项目和指标应力求一致,以便于进行历次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和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情况。

篇9

《大英百科全书》指出:“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推断的艺术和科学”。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统计学的内涵。

(1)作为一门科学,统计学是与数字打交道的,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特征进行研究的。

(2)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以及统计推断。数据的收集又可分为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两个过程,而统计分析又可分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因而我们认为统计学具体可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以及统计推断。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如下图所示。正是由于上述内涵,决定了统计学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性。从整个统计研究的程序中,可看到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实际上统计学主要利用数学中的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律以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这决定了学习统计学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功底。同时,统计学主要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特征进行研究的,这也决定了统计学与经济学和管理学密切相关,学习统计学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

(2)实践性。统计学是与数字打交道的科学,这决定了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应用性学科。实际性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但是实际却常被忽略。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统计学最大魅力之一就是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统计学基本知识的利用应以解决社会经济现象为目的,同时,社会经济现象得以顺利解决反过来印证统计学基础知识,使之更好地指导实践。

(4)方法上统计学更多地会借助抽样调查。从统计学内容及社会实际情况,可知,统计学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将会过多地使用抽样调查。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抽样调查的重要性。

2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教学过程中两者不能偏废,但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课时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导致统计学理论教学中过分强调统计分析而忽略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方法的教授。一般对非统计学专业的财经类本科学生,统计学要一个学期来完成,基本上48学时。而在课程的安排上,多数教材都是按照统计学的特点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及统计推断作为各章的主要内容。而受课时限制,统计学的教授主要以统计分析为主。对统计调查和整理过程一带而过。

受课程安排限制,忽略抽样调查的重要性。很多课本在统计学内容安排上都把抽样调查和抽样推断作为一章,放在数据分析之后单独进行讲授。这就使学生将数据分析学完后才正式开始接触抽样调查,殊不知,统计设计、调查和分析的数据多数都是通过抽样调查得到的!抽样调查的基本知识没学,先学统计分析,本末倒置。

(2)统计学教授过分强调理论性而忽略实践。由于过分强调统计数据分析,使很多教师在讲授统计学的时候过分强调理论的讲授而对学生感兴趣的统计实践却往往忽略。这就使统计学课堂变成了数学课堂。

(3)统计学教学忽略了与当地社会经济现象的关系。很多教师在统计学教学中,单纯地进行理论的教授,即便进行实践的教授,也未与社会经济现象,特别是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3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由上述分析可知,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受教材内容及课时限制,过分强调理论,而忽略了实践。因此,统计学教学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探索。

3.1调整教材内容,将抽样调查知识提前

由于有些社会现象不可能全面调查,有些社会现象没必要或没有时间全面调查,同时,会对全面调查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这都决定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抽样调查必然应是统计学讲授中的重中之重。统计设计、整理、分析及推断都离不开抽样调查,袁卫教授编写的《统计学》中已体现了这种想法,但并未单独拿出一章来强调其重要地位。因此,在统计学教学改革中,应将抽样调查的相关知识在绪论部分加以强调,也可根据教学要求,在绪论部分讲授统计学相关概念及基本知识,然后单独拿出一章重点讲授抽样调查的方法!在讲授内容上可强调抽样调查的前提——随机抽样以及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如何控制误差。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后各章节。

3.2重视学生主动性,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鉴于很多统计学教学偏重理论,忽视实践。我们认为,在统计学教学中,应将学生的主动性融于整个统计学教学中。

(1)以组为单位,进行统计设计——问卷调查设计。讲授完统计学基础知识及抽样调查后,将学生以班为单位分成若干组,每组10人。分完组后,主要讲授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在讲课过程中,要求每组据自身情况,选一个较喜爱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的设计(鉴于开始出于安全性及便于管理,让学生选择与大学生相关的话题,调查对象主要是本校的学生)。学生问卷设计主要是以课余时间为主,以一周时间为限。

(2)派发问卷,进行统计调查和问卷审核。讲授统计设计和调查的这周时间里,学生将设计好的问卷(这些问卷要经过老师审核以及学生集体修改)打印,并在学校派发。派发后将问卷回收,学生对问卷进行初步审核,确定有效问卷。

(3)问卷的整理。学生回收完问卷并完成初步审核后,我开始讲授统计整理的内容(学生1周的时间完成上述内容,而1周正好可以用3个课时讲授统计设计和调查内容)。这一章重点讲授如何将回收的数据录入电脑,如何分组及如何形成数列,并用EXCEL画出各种统计图形。而留给学生两周的时间把回收的问卷录入电脑、分组,形成数列,学生在实际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反馈,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4)问卷的分析和推断。问卷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的讲授,统计分析内容较多,既涉及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还涉及综合指数及时间数列等问题,用课时量较多,这个过程中,各组据自己问卷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最终达到对每一道题目都进行系统的分析。由于问卷设计内容中使用的方法可能与讲课的内容不一致,这就要求学生打乱问卷题目顺序,学了什么方法就使用这种方法解决问卷中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几种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时间数列和变量数列的区别、时间数列中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判别方法以及综合指数相关的知识等。

篇10

粮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准确的粮食产量数据是各级制定粮食产业政策的依据,对于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面向粮食主产区、主产县(市)优惠政策力度不断加大,针对性、指向性越来越强,迫切需要准确的县级粮食产量数据作为宏观调控和指导工作的依据。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等部门关于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从年开始在县建立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制度,开展粮食产量抽样调查,获得粮食产量数据。经国家统计局核准后的粮食产量数据,为各级粮食产量的法定数据,并作为国家和省有关项目安排、财政奖励和补助政策执行的主要依据。按照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和省统计局的安排,本次调查采取由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牵头,会同县统计局组织有关的统计站和抽中村(居)开展调查的工作机制。主要任务是确定以县为总体的抽样框,按照规定的方法抽取调查小区,认真进行粮食作物的预产和实产调查,用于推算全县的粮食产量数据。为确保这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

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粮食生产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开展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真实掌握我县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为各级制定有利于粮食生产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翔实的依据,对促进我县粮食生产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粮食产品的需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开展抽样调查是一种科学的统计方法,是提高粮食产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必然选择。各级要充分认识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

二、严格执行统一的调查方案

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方法科学、操作规范。上级统计部门给我县抽选的调查点是以上一次农业普查资料作为抽样框,直接抽选行政村。通过对这些行政村粮食生产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推算出全县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各抽中村(居)要严格执行《调查方案》,不能随便调换调查村、小区或调查户。严禁弄虚作假和人为干扰调查数据的现象发生,以保证调查网点的代表性,从而真实反映我县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

三、全力以赴做好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

我县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涉及调查点、调查户较多,入户调查、实割实测、报表审核、录入等工作量较大,需要各级各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国家统计局调查队作为调查工作的牵头部门,要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县统计局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从政策、市场、生产、科技、气象、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粮食生产形势,切实搞准粮食数据。国家统计局调查队要认真做好对抽中村(居)调查员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对工作的督促检查以及主要数据的审核、录入和上报。为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对辅助调查员要给予一定的务工补贴;各有关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积极配合,安排统计站人员经常到调查点进行指导并给予调查员适当补贴;抽中村(居)委会要负责解决调查员的交通费等实际困难,并且给调查员安排一定的时间入户调查、上报调查表;辅助调查员要认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在规定时间内深入农户调查种植面积,实割实测阶段要按照《样本草图》到指定的地块、指定的地点收取粮食样本,按照要求单独保管、单打单晒,取得第一手资料,填写登记好台账,按时到调查队报送调查表。

篇11

如今,2012年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即将开始,笔者回顾并总结了2011年北京市昌平统计局队在数据处理上实施创新性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希望对2012年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有所借鉴和参考。

前期:提前做足硬功夫

笔者认为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处理工作中有三个关键性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即参加此次调查的人员、常用工具电脑和数据处理软件。昌平统计局队在意识到这三大关键性因素的重要性后,积极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和基础性工作,这为数据处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也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衔接奠定了基础。具体表现为:首先,在人员的选择上要求各个镇街道抽调的数据处理人员都必须保证是计算机基础较好、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很强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的人员,以保证数据处理的灵活性;其次,在电脑的配置上完全按照北京市人调办数据处理组要求的标准进行配置,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再次,考虑到2011年初次使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处理软件,可能会存在程序补丁和审核升级包下发的问题,昌平统计局队要求每个镇街确定一名数据处理业务骨干人员和一个“即时通”电脑联络软件来保持畅通,确保每台用于数据处理的电脑能够及时更新软件,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中期一:实时进行技术指导

昌平区人口较多,外来人口比例过半,统筹城乡规划、交通、生态以及公共资源的压力较大,控制人口势在必行。为了增强样本数据的代表性和精确性,此次调查昌平区在北京市2%抽样样本的基础上将样本量扩大到了3%,这使得数据处理量较大、处理周期较短、处理人员较少,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进行本次调查的难点之一。为了保证质量和进度,昌平区人调办采取的具体措施为:一是,通过设置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即时通”电脑软件及时与三种答疑方式联系,实时回答处理镇街数据处理人员提出的各种疑问,并作出相应的技术指导。比如:如何安装并优化数据处理软件、如何更新软件和审核升级包、如何进行录入复录和审核数据、如何备份数据等等,以规范数据处理流程和纠正发生错误的处理方法,增强镇街人调办组织管理数据能力,提高数据技术处理水平。二是,紧扣培训环节,增强处理能力。按照昌平区人调办“统一组织,分级处理”的原则,采取“分镇街”数据处理方式,做好“四注重”的数据处理培训工作,即注重细致组织、注重难点及重点的讲解、注重实战演习培训以及注重点面结合的培训方式。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培训数据处理工作任务、职责要求以及相关软件的安装部署和使用等,极大地增强了培训人员实际操作数据处理软件的能力。

中期二:集中精力,提高效率

昌平区人调办作为枢纽部门,为提高本次调查工作的效率,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设置了专门人员,将北京市人调办的最新指示和系统软件更新包及时下发到各个镇街,以指导他们正确执行指示和安装系统升级包;实时将各个镇街数据处理过程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反馈,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第二,数据处理期间,昌平区人调办分组对各个镇街数据处理工作进行了督导巡查,先是查看调查表中的数据编码是否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是否达到了“书写规范、整洁居中、笔迹清晰、上下一致”的要求,以便有效地降低录入人员在录入过程中因数字不易识别或编码错误而导致的录入错误,以提高数据录入效率。然后查看是否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数据处理,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是否符合标准,电脑是否断网,是否做到录入数据、复录数据和报表数据的“三一致”。最后查看数据处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是否做到了“专机专用、专盘专用”。由于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处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所以,用于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不仅要做到专机专用,还要建立“数据日备份”制度,备份设备也要专盘专用,避免因突况造成数据丢失等现象,以提高调查数据的安全性。

后期:严格审核评估,确保质量

做好数据审核和评估工作,对于数据处理工作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昌平区人调办不仅按照系统内的审核公式严格审核数据,还尽量做到不出现“强制性”的审核错误,“强制性”审核错误主要是指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的错误,一旦出现则说明数据有错误,而错误的数据会使现象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势必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必须认真核实每一条“提示性”错误,并对错误原因进行标注,还要按照调查方案的审核规则对已录入的报表数据进行严格的人工审核和经验审核,纠正不必要的错误,最后将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部门数据作认真细致地比对、分析和评估,确保数据的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口抽样调查的其它阶段,例如前期准备、填表上报、数据推算以及成果等阶段,也有一些数据和资料需要转化为电子格式,并进行相应处理。这种政务资料数据处理与前面提到的调查数据处理是有区别的,处理内容不同,处理量差别较大,但同样也应该做到处理内容清晰、处理步骤规范、资料保存完整、日志记录齐全、数据存放安全以及保密措施得当。

链 接

人口抽样调查方法简介

概念:人口统计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指按随机原则从所研究的人口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根据所得的数据,推断总体相应各项指标值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的特点是:人口抽样调查只调查被抽取的一部分单位;调查目的是为了推断人口总体,必须抽选足够的单位数以达到一定的可靠性和精确度;抽取的方式必须是随机的,总体各单位都有被抽取的相同机会。

优点:节省人力、财力和缩短调查时间,减少调查误差。

篇12

以南陵县烟草局APCD工作法试点运行为基础,针对该方法在市场监管模式下存在的局限,引入统计学随机抽样法,运用分层抽样对卷烟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应用,创建了“3S2C”模式,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

随机抽样;分层抽样;“3S2C”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5902

1引言

2010年国家烟草局提出APCD工作法后,芜湖市南陵县烟草专卖局创新性发挥了统计学思维,引入随机抽样法来提升工作成效及数据准确性。

抽样调查是从全部调查对象中,抽选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估计和推断全部调查对象的调查方法。由于抽样调查所占用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比全面调查少得多,且提高了资料的时效性,所以它是搜集统计资料应用广泛的一种方式。然而,抽样调查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小抽样调查带来的误差,需考虑样本容量问题。只有选择合适的样本容量,才能准确地估计总体的相关参数。如何寻找合适的样本容量,成为抽样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进行抽样调查时,一般按照随机性原则进行抽样,即随机抽样,即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2随机抽样监管模式

通过随机抽样,确实可以降低监管成本,但是怎样抽样,制定怎样的抽样规呢?带着这些问题,南陵县烟草专卖局开始了卷烟市场随机抽样监管模式的研究。

2.1随机抽样的研究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以样本调查分析对全部调查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

总体与样本是研究(调查)对象的全体,在南陵县卷烟零售户情况调查中,南陵县所有卷烟零售户就构成调查总体。

抽取样本是抽样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中,随机抽样最为常用、科学,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人为误差。

2.2随机抽样方式的选定

通过学习关于随机抽样方法的内容,了解到抽样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简单随机抽样法,操作简便易行,但总体过大不易实行。

二是分层抽样法,易于理解、简单易行,但整体差异不明显时不适用。

三是整群抽样法,实施方便、节省经费,但由于群间差异较大,抽样误差过大。

对零售户的分类,主要以经营业态为主,2013年度零售户七种业态户数如表1。

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零售户的总体过大、七种业态之间的数据差异较大,为避免抽样误差,选择分层抽法为最佳抽样方法。

3创新应用

对守法户进行抽样可以节省工作时间,但抽样结束后还存在很多疑问,如抽样出的零售户怎样安排走访计划?零售户的属性发生了变化怎么办?因此,需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模式,确保卷烟工作的正常运行。

3.1闭环的形成

抽样之前将辖区内的零售户进行统计、分类,抽样之后制定科学的走访计划,细化工作内容,开展走访调查工作,最终形成结论。当零售户的属性发生变化,需要重新统计抽样。从而,形成了统计(Statistics)、分类(Classification)、抽样(Sampling)、调查(Survey)、结论(Conclusion)五个步骤的闭环,即“3S2C”市场管服抽样调查模式(简称“3S2C”模式)。

3.2“3S2C”模式

“3S2C”模式以降低成本、提升实效为出发点,以APCD工作法为基础,改变传统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实现市场监管从到市场上找问题向带着问题上市场转变,从侧重检查频率转向检查实效。

3.2.1数据统计方面

一是统计市管员的月工作量,测算出一个市管员完成全部的日常工作所需花费的时间。其中,主要包括走访路途上的时间、服务零售户的时间、日常内务管理的时间。二是统计全县各管理所各线路不同属性零售户的数量,为分层抽样服务。

3.2.2零售户分类方面

不仅要做好零售户属性分类,以及升降级标准;还需做好两个层面上的零售户分类,及7种经营业态和4种销量区间。并将两个层面上的守法户分类出来,便于抽样操作。

3.2.3守法户抽样方面

以客户分类标准为依据,将原来的普查工作变成抽样走访服务的模式。为了保证抽样结果既有7种业态,又有4种销量区间,需要由少到多逐层抽取。

3.2.4一般户、违规户调查方面

通过科学的统计,优化传统调查时间,减少了走访工作量。同时,多余的时间用于违规户的监督调查,加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另外,稽查队对违规户也通过抽样实现调查工作,增加市场检查随机性。

3.2.5成果总结方面

定期召开专题例会,结合销售数据、市场信息等线索对市场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形成结论,及时备案便于汇总分析,简化了沟通环节,高效解决暴露的问题。

4结论

在APCD工作法指导下,运用统计抽样方法对卷烟市场进行监管调查,并创建出“3S2C”模式。通过“3S2C”模式初步运行,总体工作达到了良好效果,增加了脑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

参考文献

[1]姚淑霞.随机抽样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J].干旱区研究,2012,(5):547552.

篇13

统计指标体系是开展统计工作的“龙头”。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问题,3年前有过一场讨论,国家统计局也召开过专题研讨会,形成的共识为:贸易统计既要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全貌,又要反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状况。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要保留,因为它是反映全社会商品市场运行的唯一指标,许多地区还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计划考核指标,尽管这一指标具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方面的工作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流通产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作量和难度都将大大增加,贸易统计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向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

近年来,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上述两条主线,进行了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基本框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对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不灵敏。例如,对政府关心的商品市场总量平衡状况、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石油、钢材等)供求信息反应得不够;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和分组过于简单,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映商业连锁经营和现代商业业态状况的统计制度。2、贸易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量仅占社会销售量的20%左右,不能反映生产资料市场全貌;同时价格信息是商品市场最为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商品价格统计与流转统计为“两张皮”,按不同的统计方法从两个渠道自下而上地统计,难于科学、全面和及时的分析商品市场全貌。3、现行的贸易餐饮企业的统计限额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贸易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过高,能够达到限额标准而进行全数调查的企业数量太少,从而形成了与其他专业统计“抓大放小”截然相反的结果,贸易统计必须“抓小放大”,因为按现行限额标准,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的商品流转量所占比重很大,影响市场趋势。而目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又难于抓住和抓好。?馐悄壳懊骋淄臣剖葜柿肯陆档闹匾蛩亍?、目前贸易统计非调查(或派生)指标很少,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贸易统计资料的深度开发。加之现行统计资料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贸易统计资料的利用程度很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

(一)贸易统计指标的设计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采取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应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目前首要的是恢复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核算制度。因为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领域,绝大部分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环境相对宽松,政府的注意力必然转向如何启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商品总量平衡以防止市场波动、如何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国家安全等。在从事这方面的分析研究时,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资料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市场起着预警的功能。可考虑仅要求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局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编算,并不增加基层负担。

(二)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贸易餐饮企业统计划型标准。贸易餐饮业企业划型尚无国家标准,但统计上有一个限额标准,目前这一标准作为贸易统计开展目录抽样的依据,即对限额以上企业实施全数调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施抽样调查。笔者认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限额标准对贸易统计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贸易统计工作的格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限额标准(批发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5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2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分别为20人、60人和4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全部批发零售贸易业的47%,其中零售企业仅占26%;企业单位不足3万家。建议将目前的限额标准降低,也就是要提高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其销售额应该提高到70%以上,其中零售额比重应提高到60%以上。届时限额以上企业约达到7万家,足以反映商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变化趋势。今后贸易统计只要紧紧抓住这7万家限额以上企业,工作就会变得较为主动,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也可减轻限额以下贸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压力。同时现行的许多贸易统计信息(如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统计指标)也会“身价倍增”,变得很好用了。

(三)要在“十五”计划期内取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从而完成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的过渡,并完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我国即将加入WTO,贸易统计必须象其他专业统计一样,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现行的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由于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和目前资料采集方面的制约,数据质量不断下降,已经难以为继;从现在开始,必须统一认识,逐步弱化这一指标,相应突出和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可能的话应含服务业)的商品零售额统计,因为它涵盖了90%以上的商品零售额,目前可考虑同时公布以上两个指标,2年以后用后者取代现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同时完整的商品市场是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市场组成,生产资料流通总规模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要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部门,主要依据工业统计报表和贸易统计报表有关指标,按季度测算社会中间产品销售总额(或称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宏观上反映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对于贸易统计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

(四)要从宏观上研究商品流转统计与商品价格统计的配套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现行统计体制问题,但现在必须认真的研究。在现行统计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设想将目前商品零售价格统计基层的采价过程与目前基层商品流转统计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商品价格统计和流转统计基础资料的配套,然后按现行统计体制,在县级统计局“分家”,分别按贸易统计和价格统计的不同渠道逐级上报。这样综合资料和许多结构性资料就能配套使用了。

二、关于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制度是政府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表式、调查方法、报送时间及方式等内容进

行的专门规定,它既是对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具体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统计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指标体系改革而言,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就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来讲,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贸易报表制度修订要遵循“进度侧重反映趋势、年度侧重反映总量与结构”的原则。目前贸易餐饮业报表体系中,必须精简进度报表内容与工作量,以利于上下都能轻装上阵,快速反映商品市场发展变化动态。进度统计只要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及其主要构成情况;年度统计则必须全面反映贸易餐饮企业基本情况、流通总规模及其结构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效益等,为深入分析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为宏观决策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要强化商品类值统计、弱化现行行业统计。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标志越来越难以反映贸易企业真实状况,因为按现在许多企业的实际经营范围,己经无法准确地界定和将其划归为某个行业,流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经营的情况己不复存在。年度统计中的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统计应加强,因为它反映企业所有制结构;而行业分组目录要大为压缩,仅区分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即可,因为再细分既难于操作,也缺乏经济分析意义。同时要强化对贸易企业商品经营类值的统计,因为详尽的商品分类信息,对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和处于下游的消费环节均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将目前我国商品分类目录由37个增加到60个以上。

(三)要加强对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开始抢占我国零售市场。这样一方面加快了零售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百货商店零售业态,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可谓“百花齐放”: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连锁企业达1500余家,连锁门店超过26000家,销售额突破了1500亿元,超级市场和专卖店亦应运而生。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已步入重组时代。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涵盖全社会的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制度,既不能为政府提供零售市场翔实的结构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因此建立完整的连锁经营和零售业态统计制度,无论是对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还是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四)要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定期统计制度。商品交易市场即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性常年交易、并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现货交易市场。这种我国特有的商品交易形式近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较为规范的市场近6万家,年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商品零售额己占全社会的20%。对繁荣经济、方便生活、安排就业均作出了贡献,这种交易形式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和发展。我局在1999年进行了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快速调查基础上,于2000年起建立了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情况的的季报制度,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今后主要从报表运作方式、完善统计指标上进行规范和完善。

(五)要尽快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我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己处于买方市场,大家关心的己经不是哪些商品好销,而是哪种品牌的商品好销,因而商品的品牌信息己经成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信息。统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地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可考虑将目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年报表设计改造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年报表,选择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30种商品进行品牌信息的年度统计。

三、关于贸易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贸易统计抽样调查工作是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从小型贸易企业开始,到目前己经扩大至包括个体经商户在内的全部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前期推进的速度慢一些,而近2-3年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各地区普遍完成了小型贸易餐饮业和个体户的抽样调查试点工作,近10个地区经过连续抽样调查的观察和验证,己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抽样调查精度,具备了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的条件。这项工作的成绩应该肯定,但影响这项工作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问题仍很多。除具有与其他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相同的问题(如受分级经济管理模式的制约而使抽样调查工作的推广困难重重、各种干扰因素影响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受传统统计调查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使统计系统自身缺乏调查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等)之外,目前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还受调查方法、调查体制以及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所以必须从整个统计设计和理顺统计体制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才能使贸易抽样调查工作深入和扎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发挥出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突破口”的功能。

从近期工作看,各地区已普遍开展了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的试点和探索工作,只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己。目前必须尽快结束全面试点,将工作重点转入抽样调查成果的应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2-3年内使各地区的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达到具备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调查数据的条件,并在经费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在尽可能多的地区实现数据替代。数据替代及其相关工作的完成,即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基本到位。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必须尽快对全国的贸易抽样调查方法和样本户调查指标进行规范和统一。对贸易抽样调查方法的采用,国家未作统一规定,只提供了参考方案,由各地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入应用阶段后,改变各地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以利于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前提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按“小型企业采用分层等距抽样、个体户采用整群抽样”的思路来规范和统一全国的贸易抽样方法。各地区根据这个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抽样总体和样本量,只要对本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即可。国家只要求达到一定的调查精度和按一定要求与格式上报抽样调查资料。同时对样本企业(户)的调查指标和相关要求(如调查频率、数据采集方式等)也应统一,以利于抽样资料地区之间的可比和全国抽样调查成果的利用。

二是积极而又稳妥地做好数据替代工作。用抽样推断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是贸易抽样调查的工作目标。但实现目标必须积极而又稳妥,因为一旦替代,传统的调查渠道即告中断,还须做好与历史资料的衔接,实现平滑过渡。所以实现数据替代的首要条件是调查方法趋于成熟,调查数据经过连续观察和验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其次是数据替代的后续经费保障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纳入预算科目。目前小型贸易业的数据替代技术条件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区具备了替代条件;而个体户由

于受总量与结构不清、调查方法的不完善与不统一等因素制约,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具备替代条件。而后续的调查经费保障条件机制目前也尚未形成。

篇14

【关键词】案例教学;图示教学;抽样调查

【中图分类号】 O212.2

一、教学内容的认识

1.课程的重要性

抽样调查是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收集信息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手段,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抽样调查在我国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社会团体等收集统计信息的活动中.

2.课程的特点

抽样调查既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同时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者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方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内容体系.主要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多阶段抽样、多重抽样、二相抽样等.抽样调查的理论方法比较抽象,公式繁多复杂,不易理解和记忆,容易混淆,内容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讲,对本课程的理论方法难以掌握.

3.学生的现状

学生已经学过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所以在学习抽样调查课程时,通常对简单随机抽样比较容易理解,学习尚不觉困难,但对于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多阶段抽样等这些复杂的抽样,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就会感觉到听课比较吃力,主要原因是对复杂抽样的“随机性”难以把握,从而导致一部分同学对课本中的理论推导不容易看得懂.

4.抽样调查的随机性

抽样调查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抽样调查包括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狭义的抽样调查是指概率抽样,而概率抽样也称为随机抽样,其主要特征是遵循随机原则.所谓随机原则就是在抽样的过程中,完全排除一切主观意愿的干扰,以保证总体中的每个抽样个体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中.换而言之,哪些抽样个体会被抽中纯属是偶然的.“随机性”是贯穿抽样调查课程的一个精髓所在.然而,由于“随机性”概念本身比较抽象,所以大多数同学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作为一名教师来讲,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符号变成一首优美的旋律”是我们的追求,为此,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探讨

传统的大学课堂是老师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份教案,在讲台上挥汗如雨地讲,学生在座位上“云里雾里”地听,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学生自学能力、主动性、创新能力差,从而一堂课结束之后,老师不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不知道老师讲什么,长此以往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针对性地寻求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也称个案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以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情境中,师生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学习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多维性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不仅倡导学生“学”,更强调教师“导”,注重的是学生思路的扩展、能力的培养.

案例的设计不在多而在于精,我们不要把教学案例简单理解为例题,在设计案例时要针对所讲授内容的特点结合实际问题,案例要能综合贯穿课程的教学知识点,要能让学生理解掌握如何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消学生的数学“无用论”的错误观点.所以选择好的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针对在校大学生的饮食安全问题设计一个教学案例,讲解如何进行调查分析,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确保能了解主要餐饮场所(学校食堂和校外小店)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方面所做的具体措施的真实情况.

尽管上述案例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实际问题,但食品安全问题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而且国内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已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词汇,是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引入该案例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和随机抽样的实施办法,熟练掌握如何利用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还能让学生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中去.

(二)图示教学法的应用

形象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也是抽样调查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良好的思维方式,是我们对未知事物充分认知的重要条件.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在抽象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因此,抽象思维需要较高水平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不同,是指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是人的一种本能思维,是对事物的一种直观的理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充分理解.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是形的抽象概括,形是数的直观表现.华罗庚教授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借助于图形可将许多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简单化,给人以直观感.

接下来我们就结合金勇进老师的《抽样技术》这本教材中等概率抽样的内容,谈一谈如何借助于图示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抽样的“随机性”.这里我们以整群抽样为例.

在群的大小相等的等概率整群抽样中,当把每个群看作一个抽样单元时,则整群抽样就是特殊的简单随机抽样,从而整群抽样就具备了简单随机抽样的性质.

例如:在群的规模相等的等概率整群抽样中,假定总体有N个群,每个群中含有M个次级单元,现从总体N个群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n个群,记Yij为第i个群中第j个次级单元的指标值,Y-i=1M∑Mj=1Yij为第i个群内的M个次级单元的平均值(或称为群内平均值),y=为总体中所有次级单元的总的均值,y为样本群中所有次级单元的总的均值,则有

因此将群作为简单随机抽样中的扩大的个体时,则可将群内平均值Y-i视为个体的指标值,故整群抽样则可视为从有限总体{Y-1,Y-2,…,Y-N}中抽取容量为n的简单随机样本所以整群抽样的“随机性”主要体现在将群视为抽样单元的群的抽取过程中,而由于群的抽取是简单随机的,所以由简单随机抽样的结论可知y=为Y=的无偏估计.运用图示法理解如下图所示:

总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抽样调查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应用背景,在应用中掌握课程的理论和方法,而图示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变得清晰明了,使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对各复杂的知识点我们能给出简单明了的示意图,那么一定既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也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雷呈.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和评价[J].高师理科学刊:基础医学教育版,2011,31(5):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