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篇1

一、优化教学目标设计,全面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地理课堂教学的要求

教学目标规定学科课程教学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所期望达到的程度,它既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也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与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要基本符合新课程理念对地理课堂教学的要求。如学习亚洲自然环境时,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可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和资料,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其依据;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分析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河流的影响;分析亚洲气候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的方法。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地形、河流特点的方法。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优化教学过程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其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就是如何在一堂课中用所选择的方法、手段去实现预定目标,教师如何解决一堂课的结构问题、各部分的衔接问题和各种教学方法的组合问题。

首先,教学设计要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策略。其次,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活动,发挥全班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和系列活动,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表现机会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让整个课堂充满生命力。如学习亚洲地理分区时,亚洲面积广阔,为了便于学习,我们通常将亚洲分为六个地理区域。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活动来学习这六个地理区域,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让这六个小组分别扮演东南亚、东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并让每组学生分别说一说各地理分区主要有哪些国家,也可以对个别国家进行简单介绍,进而让学生顺势找出与中国接壤的国家,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多角度了解亚洲。最后,教学过程还要设计和安排教学辅助环节、教学辅助材料以及一节课时间的分配等,如是否使用直观教学、是否安排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以配合教师短时间地集中讲解、教师需要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材料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每个环节大致需要用多少时间等。

三、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科学评估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案例分析

引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课堂教学设计正是“预”的过程。在实施新课标以来,要发挥学生的主关能动性,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更多的功夫,注意调动学生课堂上的氛围,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样,“预”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总结反思与分析。教学案例的分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避免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的偏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是纽带和中介。教学案例与课后案例分析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必由之路。

1课堂教学设计

1.1教学目标

地理作为一门所谓的“副科”没少遭受同学们的“白眼”,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基础较差,存在多样的学习问题。高中学生对备考应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很多学生对基础知识过于生疏,因此,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尤为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获得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有效的地理信息处理方式。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地去学习。

第二,学会通过已学的地理知识,分析现象,具备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乐于探究的能力,以及能够独立验证地理原理的能力。

第四,使学生形成在游戏中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拼图中对各个地理区域进行全面的认识进而形成对地理终生学习的兴趣。

第五,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识。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看图、记图、用图的能。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根据教材特点将教材案例尽量生动的展现在课堂上。

1.2 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虽相互独立,却按照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人地关系统一设计,各个独立模块之间密不可分。三个必修模块分别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

地理的主线是人与地理的关系,指导思想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要着手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并不断深化,使这些知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够在人类和环境问题之间有自己的认识、做出独立的判断并发表看法;能够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作用科学的方式、知识和技能学好基础知识。经过高一一年的地理知识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对高中地理有了一个已经不算模糊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用图的能力,能理性的分析地理事物,具有初步地理思维能力,为地理学习的复习过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由于新课标改革的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学习比较紧张,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必修三与选修六的学习与复习,任务繁重,这更需要同学们在高一的时候有一个好的基础。

高三的地理教学具有高度的系统性,着重于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理解掌握。由于高三学生对备考的理念和应试的要求较高,也要在应试的技巧与方法上有所重视,掌握好审题答题的方法、技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训练强度和内容都应有所区别,使学生取得更好的进步。

1.3 学情分析

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主导的地理教育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考不考地理,造成了有些学校对地理的直接不重视,这使得有些学生对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造成课堂上理解不到位,实践上能力发挥不出来,几乎不主动探究课堂以外的地理知识。

随着教育体质的改革,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已经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学生需要由过去灌输接受的学习方式转换为主动学习,不能只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记下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在考试时准确再现,学生的学习方法亟需改变。

第一、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课容量的增加,刚刚生入高中的孩子们常常表现出跟不上课堂进度的情况,不能进行及时的有效自我调节,使得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学生逐渐失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造成恶性循环。

第二、学习方法不科学,主动性差。大部分同学仍只习惯于以前听讲―背诵―练习―再现在试卷上,对课堂内容并没有完全理解透,甚至有些学生觉得只要记住能在考试时答对就好,这样机械的学习势必收不到好的效果,也容易使学生因事倍功半而失去对地理的学习信心。尤其是高一地理难,知识点繁复,比较偏理科一点,刚刚到高中,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基础知识没有夯实,使得学生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慢慢培养学生个方面的能力。

由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新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是至关重要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1.4 教案策略选择与设计

首先,教学策略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到学生个体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硬性规定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程度,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习需求、方法、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目标,能够“异步运行”以达到让每个学生跟得上学习脚步,成绩最大化恶目的。其次,教学设计要立足于课堂,以教材为范例,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设计也要常常反思,这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好的过程,准备、实施、反思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反思并完善教学设计是提高的必由之路。教学设计合适,才最有效。

教学设计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教学目标明确化;第二,知识呈现情景化;第三,学习方式多样化;第四,题目训练模式化;最后,总结图示化、表格化。这些都对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1.5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无非是要学生掌握并学会使用知识。重点及难点,顾名思义,即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但两者又是有明显区别的。重点知识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知识,一般与贯穿整个地理或是在升学考试中占据大的分值。例如,地球地图的认知和技能,对地理的整体把握起重要的作用。而难点是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的内容。例如,地球的运动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掌握不好就很难理解其意义。很明显,重点是指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难点是指知识的难易程度。而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气旋与反气旋,行政区域的划分,气候的类型及成因,地壳运动及其意义等知识即是教材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做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处理地理问题的能力。在确定重难点之后便要想尽办法突破。

1.5.1 多学科渗透

地理是一门与很多学科有渗透关系的综合性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如遇到学科交叉的知识可以用别的知识来解答,能达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即可。

1.5.2 例证

对教材中的难点,可以举出学生熟悉的、典型的实例来说明。

1.6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包括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课内活动指学生除了听课以外的活动,例如阅读图文,讨论,制作,填绘地图,表演等。课外活动包括地理观测、阅读写作、竞技、参观旅游等。活动是载体、是桥梁,它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体验知识的生成,掌握方法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1.7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水平不是教师本人说了算的,要看同学们是否接收到了需要的知识,教学方式是否能让同学们接受,对教师的评价可以设在教学的多个环节。首先,可以将自己的教案、教学设计公示给别的教师,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抑或赞赏。其次,可以上公开课,俗话说群中的眼睛是雪亮的,多位老师观摩课堂,提出自己的意见总会对授课者有帮助。最后,在课堂结束后可以调查一下学生对本节课的反响,例如,讲气旋时可以调查一下同学们对气旋方向判断这个知识的掌握率,试着听取学生希望老师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课堂。

2 地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1 导入式案例

类似于引言,导入式案例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地理课程开课之前或者一个地理单元开始之前运用的具有导入意义的案例。这类案例往往类似于一本书的前言,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时效。在上课之前,通过导入式案例设计课堂背景,提出问题,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满怀期待,处于最佳接受状态。例如,在讲必修一第一章内容之前可以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引出课题。教师先给出案例,让同学们凭自己的直觉答题,然后再揭晓正确的答案,这种"设问"的方式往往能使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检验式案例

顾名思义,检验式案例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否掌握了运用知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而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其形式一般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抛出一个不符合规定的案例,让同学们找出不符合规定的地方,然后教师根据同学们反应的情况去引导。这种方式能有效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度和全面性。

2.3 实践式案例

实践式案例就是让学生们明白地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提高学生对于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例如在讲中国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家乡气候的观察使学生感受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书通,曹书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发展与展望――以历年高中地理“大气的运动”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0)

[2] 曹书通,曹书铭.“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人教版)[J].地理教育.2013(S2)

[3] 李桦.例谈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策略[J].地理教学.2013(06)

[4] 李军杰.基于地理思维与能力目标达成的课堂有效教学――以“地理环境整体性”高三一轮复习课为例[J].地理教学.2012(24)

篇3

【关键词】课堂设计 导学稿备写

地理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但地理课在学校、学生、家长的眼里是一门“副科”,本来地理课一周只有2课时,还有学校各种活动一般占用下午上“副科”的时间,加之各种类型的公假,致使地理教学时间紧张,多年的地理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对上课内容作适当调整,就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刚刚步入新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下,面对这一问题的确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因此,我成立了“新课改形势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初探”课题,以提高我的教育教学水平,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一切为了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向45分钟课堂要效益,真正让学生爱上地理课,体现初中地理课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之后终身受益。

我校自2013年春节开始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到现在全校32个教学班,全面开始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改革之初,总感到上课一片乱哄哄,上完课之后,就连自己也不知道上了些什么,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到了第一学期中期之后,感觉顺畅了许多,似乎没有导学稿就不会上,但是总感觉学生没有掌握教材的知识要点,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要点呢?从自2013年春季开始开始之初,我就在探索这个问题,课堂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改的课堂设计要满足下述条件是我的初步设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要互相配合,熟练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掌握教材知识要点。

结合教学实践,好的课堂设计和导学稿的备写密不可分。那么如何备好一堂课的导学案,适应新课改形势下地理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好的课堂设计要有好的导学稿。

一、导学稿的备写在自主预习的内容里面,应该备写知识铺垫、教材助读、预习自测等。以上三方面要灵活确定,不一定面面俱到,起到能使学生提前预习新课的目的就可以了。

二、导学稿的备写最关键的是合作探究的备写。

导学稿的备写从知识结构看要做到知识框架清楚,一目了然,不拖泥带水,毫无头绪。要做到这一点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掌握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熟练的掌握教材知识,才能梳理好教材知识要点,备写才能做到应用自如。导学稿的备写从题型方面,应该做的灵活多样,避免填空题。每个知识点的探究设计都要遵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采用问题串的形式。

三、检测训练的备写。

检测题的拟定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检测的内容覆盖面广,尽量覆盖课本所有知识点,同时还能突出本课训练的重点,不盲目提升难度系数,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课堂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我们在课改中研究的重点。 那么具体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转换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热情。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二、善于把握时机,注意学生动态。

在一堂课中,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与心态常常是不同的。有的时候十分活泛,跃跃欲试,有的时候则精力分散,走神开小差,有的时候迷惑不解,一筹莫展,有的时候则思路清晰,十分敏捷……针对不同的情况,老师们就应该对症下药,对不懂的同学加以引导,让活跃的同学充分发挥,顾全大局,从而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的应用“亮、查、言、展、评、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地理老师,我觉得,在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应补充的强调一下教材的要点知识,使学生真正掌握教材知识。

篇4

生活理念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全国地理湘教版教材地理优质课大赛,是一次高水平的教学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江苏徐州树人中学的刘剑老师获得了初中组特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该课还作为示范课例刻录成光盘随《教师教学用书》一并全国发行。欣喜之余,笔者更多的是对“什么样的地理课才算是一堂好课”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重新梳理了整个备课过程,希望从中得出一点启示。

一、课堂重播

环节一:生活引领,预热课堂

一首歌曲:课前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叮当猫》主题曲配以和日本相关的图片展示。

一句问候:“はじ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水到渠成:从播放的音乐和刚才的问候中大家肯定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国家。

环节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1:自我感知,整体把握

学生快速浏览课本,说出从哪些方面介绍日本。

探究2:查阅地图,认准位置

合作探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邻国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22度到北纬48度左右,东经130度到东经145度。南北狭长,东西狭窄。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邻国位置:北面隔海与俄罗斯相邻,西南以朝鲜海峡与韩国为界,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探究3:描画轮廓,记住地名

教师板画日本轮廓图,学生描绘日本轮廓图(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并标出以下地名: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太平洋、日本海、濑户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东京湾、富士山、关东平原等。

探究4:研读地图,分析地形

日本地形图:看地形图颜色(图例中的海拔高度)探究出日本地形特点。

探究5:查找资料,归纳气候

提供世界气候、亚洲气候分布图,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图。探究得出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探究6:模拟防震,学以致用

(1)视频《3.11日本大地震》片段;

(2)板块学说分析日本多地震、多火山;

(3)讲清“十六字”防震口诀:“保持镇静,灭火断电,就近躲避,抱头闭眼。”

(4)防震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学生在教室就地躲避的情景。

环节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日本自然环境诗歌

日本四大岛本州面积大

海岸曲折长人稠地狭小

山地丘陵多地震活动频

温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

森林水力丰矿产资源少

环境是基础要点要记清

环节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试题设计原则:(1)按照认知规律,面向全体,由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2)尊重生活理念,设计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2.比赛规则:(1)采用快速抢答的方法,当老师读完试题后,说“开始”方能抢答,否则无效。(2)抢答时不必举手,只需站起或走上讲台作答即可。(3)评选出优胜小组和先进个人,颁发奖品。

3.试题设计:(1)日本是岛国还是临海国?中国呢?(2)日本领土主要有哪四大岛组成?(3)日本的最大的岛是?(4)日本地形是以山地丘陵为主还是以山地平原为主?(5)日本的气候具有大陆性质还是海洋性质?(6)日本的最高山是?(7)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就近演示?(8)“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可以看到广阔的原野,可是在日本却发现很多农田面积都很小,这是为什么?”日本人种地只能用一些小型的农业器具?这是为什么?”(9)“每年的9月1日,我国的中学生都背起书包进入新的学年,聆听老师的新学年的教导,可是在日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防震演习的图片):为什么?”

二、备课历程

第一环节:“三路”合一,自主备课

备课首先要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即“编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学路”;凸显自己的教学特色,即“教路”,做到编路、学路、教路“三路”合一。基于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研读课标,领会精神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课标是根,教材是树,无论大树怎样枝繁叶茂,始终是和根相连的。关于课标认识国家自然环境部分的内容标准:

(l)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课标精神:第一,厘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第二,无图不成课,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地图是学习的重要工具。确立本节课要以地图为探索主线;第三,明确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国家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

2.钻研教材,突出重点

教材是个例子,教材内容不应该等于教学内容,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必须对教材进行必要地增删、取舍、重组、包装和加工,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生活性、实用性。我们对教材做了细致的分析,和认真的研究。第二环节:构思环节,创新备课

有人说,课堂教学就像一部电影。结构上要有起伏:铺垫、过渡、、结局等。而教学重在思考,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有人硬是说课堂像电影的话,那么我想课堂的演员应该是学生,教师是跑龙套的服务生,课堂当中的结构就是教学场景的组合和变化。教学中心问题是逐层展开的:有引入、有铺垫、有深入,是逐层展开的过程。过去讲授国家地理时,就是按照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从位置与范围、地形、河流、气候、自然资源与灾害,以及人口、城市、工业、农业、民族、地区文化等方面逐一分析,分析的时候大多的情况就是拿一幅地图让学生阅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人归纳为“地理八股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地理八股,我认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错就错在严格按照以上罗列的几个方面逐一分析,学生们不爱学习地理的主要原因就是内容陈腐,与生活关系不密切,体会不到知识的价值,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欲望。所以这节课我在内容上虽然基本上是按照上面呈述的几个方面来考虑的,但是出现的先后顺序,轻重详略,而是按照日本国家的具体特点有所侧重取舍的。起初我们设计三个环节:环节一:地理观察;环节二:地理探究;环节三:地理新闻。后来经过斟酌,我们改为四个环节,六大探究主题,从逻辑上讲是合理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环节:课堂演练,反思备课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备课因反思而永恒。课堂是天然河,而不是人工渠:基于教案,高于教案。教案是预设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还没有发生,教师按照对学生的分析,对教材的分析,对课程标准的分析,然后在假设的情况下制订的教学方案。教案是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没有教案不能上课,因为编制教案的过程就是充分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的过程,无论是在知识的准备上,重难点的处理上,还是在教法的的设计上都事先精心考虑,周

密安排。如果你把教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环节都原封不动的在课堂上实行,这样就僵化了师生的思维,肯定是失败的课堂。很多经验欠缺的教师不是他教案设计得不好,而是教案实施的不好。只知道忠诚地完成教案,不关注课堂的生成。如在探究日本位置时,惯性思维是,大部分学生说纬度大约是从30°N~45°N,经度大约是130°E~145°E。这时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不是30°N~45°N,而是24°N~45°N,琉球群岛南端在24°N左右。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鼓励其他同学要向他一样要仔细认真地看图,不放过任何死角。学生的及时发现,老师的简短表扬,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在教案的再设计过程中我就注意这一问题。另外,在课堂演练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简案的书写问题、姿体语言的运用、教师的站位、走位、时间的调配问题、教鞭的使用、主板书和副板书搭配问题、彩色粉笔的使用、课堂气氛的调控、抢答问题的组织等这些细节,我们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和调控。

三、心灵感悟

1.“虚实”结合,“色香味”全

评优课也好,家常课也罢,我们既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掩饰下,我行我素;也不能在传统教学观的影响下,固守着知识的本位;地理课既要有“恋人”般的浪漫,还要有“夫妻”般的朴实;既要一招一式“练武”,还要扎扎实实“练功”,即“虚实”结合,“色香味”俱全。做到尊重生活理念,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有智慧、有亮点,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知识技能――学生学会了吗?过程方法――学生会学了吗?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得愉快吗)的和谐统一。

2.“声气”和谐,“喜烦”明显

无论什么类型的地理课,“四声、四气”不能少,“四声”即师生的掌声、笑声、讨论声、质疑声不能少,老师的勇气、底气、大气、精神气即“四气”不可无。不论什么地理课,都有“喜烦”之别。即喜现代,烦传统;喜生成,烦教条;喜动,烦静。

篇5

一、减去导入环节中不必要的教学步骤

导入好比是提琴家上弦和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教师的导入如果能导在学生的心坎上或教材的要害处,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中,为接下来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拖泥带水,又未揭示教材的本质问题,就既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不能快速开启他们的心扉,就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新课导入为例,我们先来看W老师在新课导入时安排的几个步骤:

1.多媒体呈现1998年长江洪涝视频,2008年汶川地震视频。

2.请同学说说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灾害。

这一环节共耗时15分钟,很显然,导入部分存在拖沓冗长、穿靴戴帽的问题。一节课才45分钟,单在导入环节就用这么多时间,是没有必要且很不合理的。可以说,精彩的导入一般都是简洁、干净的,而拖泥带水往往是导致一堂课失败的重要因素。W老师设计前两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导出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很明显,这两者内容重复,而且多个视频很耗时。

再来看看J老师对这一节课的导入:

1.多媒体呈现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图片。

2.请学生说说那个灾害更严重,判断依据是什么?

这样的导入共用了5分钟的时间,简单明了,既让学生感知了自然灾害的类型多样,也让其感知自然灾害危害很严重,往往会造成人员的大量死亡,从而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二、减去授课过程中不必要的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能否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对一些“赘余”的教学内容要大胆减去或一笔带过。在这次活动中,两位老师对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危害等内容进行了不同的处理:J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基本省略了这一内容,而W老师在讲这个内容时却颇为详细。

这一节课的课程目标是“以某一自然灾害为例,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减灾防灾意识”。因此,在讲解这节内容时J老师选取了我国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洪涝,以本地区的一条河流――曹娥江为例,重点分析了洪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对自然灾害概念、特点、分类、危害等内容,花了四五分钟,简单地交代过了,而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洪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上,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而W老师却把这一内容作为重点知识一一详细讲解,结果整节课的时间安排上就出现了问题,并且还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记忆内容,这样的处理极大地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当然删减教材内容得有一定的依据,既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还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等。课标中没有要求的内容但课本有的应尽量减去,如,“自然灾害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这些知识应该是编者为了内容的完整性而加上去的,上课时可以不讲,也可以让学生简单阅读就行。还有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的或者在初中时已经掌握了的,再说也并非本课的教学重点的,也可以减去。在减去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后,就有足够的时间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了。

三、减去补充知识中不必要的链接与拓展

地理本来就是丰富多彩,但囿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呈现的往往是高度凝练、概括力极强的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些阅读材料,如,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中,就增加了《中国的自然灾害》《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四则阅读材料。用这些阅读材料作为教学案例,既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突出学习重点和突破学习难点,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引用阅读材料来丰富教学已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但有些教师在引用材料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动辄就链接材料,一节课下来使学生疲惫不堪的。有链接长篇大论,导致材料与问题不在同一幻灯片上,因操作不便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有同一问题链接多则材料,名之曰加强巩固,实则浪费时间的。不知从何下手的。我们从以上这些链接导致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对这部分内容应减去或作适当修改。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链接的材料必须精心选择,要有可读性和针对性。另外,还要控制总量,不能因为链接太多而冲淡教学重点,喧宾夺主。在这方面,J老师在备课时对教学案例进行了大胆取舍,减去了那些不必要的部分,因此,链接就比较合理。如,他在讲“洪涝灾害危害”这一内容时,选取了身边河流――曹娥江,内容如下:

材料一:曹娥江分布图

材料二:曹娥江为绍兴市最大河流之一,发源于金华市磐安县尖公岭,流经新昌、嵊州、上虞,在绍兴县新三江闸以下注入杭州湾,流域面积6046平方公里,涉及绍兴、杭州、金华、台州、宁波等5个市。上游四大支流:澄潭、新昌、长乐、黄泽,先后在嵊县城关附近会合。曹娥江干流(自嵊县东桥始),旧时按流经县域分段命名,嵊县段称剡;上虞段(含姚江)在今百官龙山以上称舜江,上虞龙山以下到三江口,俗称前海,其北,俗称后海,即今杭州湾。东汉江安二年(143年)五月初五日,曹娥之父盱,因龙舟竞渡溺于江苏,尸不得见,投江自溺求父尸,以孝女闻名,始以庙前一段江称曹娥江。民国始,统称自嵊县城关至入海口为曹娥江。

从材料一曹娥江分布图让学生认识曹娥江流向,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及干支流情况。而材料二则具体介绍其流域特征。然后通过这两则材料分析其产生的自然灾害及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体现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另外,教学中适时的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同时又能推进教学的顺利进程。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所补充的材料要围绕教学目标,切不可冲淡教学主题,更不能让地理课成为故事会。在这次同课异构中,金老师简单补充了泥石流爆发,在山区的你我应该如何逃生这样情景,增强了学生的防灾意识。黄老师在讲解中国洪涝灾害时,对1998年长江的洪涝灾害,淮河洪涝灾害情况做了大量描述,她想通过这些补充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洪涝灾害很严重,但其实这块内容在这里中并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只要简单提及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大篇幅的拓展。这一现象很多教师在新课讲授过程中都时有发生,他们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滔滔不绝地“一泻千里”,其结果往往是“离题万里”。

四、减去辅助手段中不必要的知识呈现

这里的知识呈现主要指的是幻灯片上显示的内容。由于受时间与能力的限制,传统“一支粉笔加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无法在黑板上手写大量的文字,所以不重要的知识一般也不会在黑板上呈现。但自从有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后,情况就不同了。由于课件都是在备课时制作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因此,很多教师喜欢把一些知识的注解、拓展都一股脑儿地呈现在幻灯片上。而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时间所限,一些教师还没等学生看清楚幻灯片中的内容就走马观花般地一晃而过,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还有些教师恰好相反,他们会详细讲述呈现的所有内容,结果往往是冲淡了教学的重点,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如,前面提到的“洪涝的概念、特点”“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W老师都一一地呈现在幻灯片上实在有点画蛇添足,极大地影响了一节课的质量,的确有删减的必要。

我们再来看一下J老师对这一内容在幻灯片上的知识呈现:

1.自然灾害概念。

2.自然灾害危害。

3.洪涝灾害。

(1)原因。

(2)措施。

高考答案要求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练,尽可能地用地理学科语言回答。但这些能力的具备不是一蹴而就的,除自己平时的训练积累外,也有教师的引导影响。J老师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就自然灾害的概况以两个大标题呈现,灾害的原因最终概括为以上几点,简洁明了、要点清晰,符合高考答案要求,久而久之,就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些教师则喜欢把要讲的重要知识点、课堂设问的答案完整地显示出来,这样既不便于学生做课堂笔记,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因此,我们要减去辅助手段中不必要的知识呈现,也就是说课件也需要简而精。

篇6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 地理 课堂教学 设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教学研究、教学模式的开发已日趋深入,网络教学的作用与潜能越发显现,尤其在主体性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的策略方法与学科整合中体现得更加充分,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地理教学设计的优势

1.改进教学设计模式,促使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的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所具有的一切本领。经过这一准备过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受益无穷,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集音、文、图乃至触觉和嗅觉信号于一体,以动静结合和可触可感的方式,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学习者的面前,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的外部刺激,控制性好,交互性强。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落实因材施教。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以及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克服了传统课堂无法兼顾每个学习者兴趣和能力而形成的“一刀切”现象,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二、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原则

1.优化网络信息资源原则。网络学习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有时为了得到一条有用的信息,常常要以流览大量无关的信息为代价。因此,教师必须对课堂上学生需要的、主要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认真筛选、下载、整理;少量需要加以拓展的信息资源,教师也应该设计导航图,并设置好学生机流览器的安全设置和分级审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减少网络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2.多媒体网络课堂中的目标性原则。确定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师提供分析教材及设计学生行为的依据,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可以使学生了解他们预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帮助教师评价和修正教学的过程。教师应该通过准确、详细的语言,将学生学习后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应具备的个性品质作为确定的、可检验的要求提出来。

3.课题选择的必要性原则。从地理学科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选择的内容要具有时代的特征。随着地理学科、社会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原有学科知识和社会理念在新的条件下也许已经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选择这些知识进行教学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而“大气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海洋国土开发”等知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选择这些内容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地理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片面追求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地理教学过程,已从教师的逻辑分析过程转变为学生自己上网获取知识、探究问题的过程。课堂内大部分的时间,学生以进行网上探究、在线交流为主,师生、生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反而较少,所以课堂气氛往往不如传统教学模式活跃。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作了有益的尝试,设计了诸如动手操作、口头讨论、分组抢答、地理游戏等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篇7

关键词:地理;课堂设计;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57-01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和独特的品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建构主义的理论也认为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学过程应该关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学生各方面特点的研究,我在地理课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套五步教学环节,并不断加以完善,效果非常理想。这五步教学环节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展示;问题探究;学习评估。

下面我就在这五个环节中的具体要求和做法做一个详细的介绍。自主学习,简而言之,就是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我把自主学习放在第一环节,同时给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

1.认真读我设计的学习导引;

2.读教材、地图册,要认真仔细;

3.手中拿着笔,边读边做标记,划划、圈圈、标标、写写;

4.尽最大可能的把知识学到手;

5.善于发现问题并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

6.作好笔记。

活动导引是给学生的学习指南,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我设计的活动导引比较细,几乎覆盖了所有内容,但也只是如何去学习的提示,具体学到什么内容有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来决定。时间长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活动导引可以免去或者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慢慢的,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便得到很大提高。假如再给学生一些内容,让他自学,学习什么、怎么学,学生们便能做到心中有数自如的去学习了。

合作学习,就是以几人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探索与研究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以6人为一小组(个别的是5人或7人),为保证合作学习收到成效,我提了以下几点要求:1.每组自选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活动,这样就使小组学习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共同探究;3.成员要按组长安排,积极发言,把你所学的告诉别人,同时虚心想别人学习;4.把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共同探究解决。在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后,我多次给小组长开会,让其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如何组织本小组学习上给以指导。实践证明,在这种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流中,有助于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 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学习展示主要有小组内成员相互展示;班内进行展示;班外校内展示。前两个展示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采取的形式有上讲台演讲、辩论、知识检测等等。班外校内展示主要是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比如办手抄报等。

问题探究,就是学生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来,在班内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有的是对老师专门设计的问题进行探究。老师把问题交给学生,同时老师交给学生方法,老师也适时地参与小组探究,给学生指导、提示;同时要注意探究的问题要明确,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即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再就是要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的参与讨论、交流,整合意见和观点。

学习评估,就是对学生的评价。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是一系列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新的评价方式应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为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评价形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总起来看,这个五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意识等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更关键的是,教师要具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具备学情调控和心理调适能力,从而有效地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将这些能力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篇8

一、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课程是基于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以模块为整体,这与先前以章节为单位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因此,基于模块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在进行每个模块的教学前,要对一个模块的整体对应36个课时,做出时间划分。要注意不应该把与知识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为划分课时的唯一依据,要考虑留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野外观察、实验观测、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量”的实验设计,“城市水资源”的参观调查,“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等。这些活动的安排要做好计划,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有效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二、重视以单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单元是对模块内容的进一步划分,每个单元都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主题。在每一单元教学实施之前,应做出本单元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提炼和梳理每一单元所呈现的核心地理概念以及基本的地理过程,然后把它们结构化。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条理的、有层次的,才是便于迁移的。例如,《地理1》中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主要围绕大气运动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大气、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等成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大气环流和天气过程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可以用结构图形成比较清晰的逻辑结构。实际上,清晰的逻辑结构,反映着分析地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另外,要做好每一单元的课前计划,如案例选择、活动安排、课前观测的布置等等。总之,进行以单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以及灵活地分配教学时问。

三、重视课程目标设计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重视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

例如。将《地理1》中“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课程标准进行解读。首先,对这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动词”和“行为条件”。从这条标准可看出:“运用地图”属于行为条件,“归纳”和“说明”属于行为动词,“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认知的内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对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我们可以确定,本条标准认知要求属于理解水平层次。因此,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为“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次,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从本条标准中“运用地图”可知,学习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读全球洋流模式网,分析总结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因此,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使学生尝试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原理对未知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判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养成用联系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就不可能完成,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就不可能维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因素的整合上去考虑、去设计,目标取向要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期”,所提要求应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

四、重视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新课程促使我们改变传统的地理教材观。由单一教材向多元教材转化。由被动依赖教材向主动建构教材转化。因此,新课程理念下,分析和处理教材对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显得极其重要。教材分析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每节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疏理教材的编写思路,形成知识结构;研究教材提供的案例,并进行取舍;分析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衔接和联系。

篇9

课堂是造就学生进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空间,讲台是展现老师才能的场所。要使自己在课堂小天地,运筹帷幄,游刃有余,教师应该注重课前备课,因为备课是成功的前提。一堂课是否顺利地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十分重要,因为教师在备课时会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设计。

一、就个人备课而言,备课有各种分类法,但从时间上可分为长期无序备课和短期有序备课。

1.长期无序备课。长期无序备课就是教师利用闲暇时间结合自己的情趣,有意识地对教学有关有用的各类资料广泛收集,建立有效的增量知识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会使教学获益匪浅,特别是地理课讲授内容涉及广泛,既有“人性”的弘扬,也有“理性”的扩张;既有宏观世界的展示,也有微观世界的探奥;既立足现在,又展望未来。时间之长,空间之大,内容之多是地理学科特点,如果没有较多的课外增量知识,就难于把课讲活,讲好。教师应将有关知识变成自己教学的实用知识,使自己有扎实的功底,较高的素质。

2.短期有序备课。短期有序备课是指课前对一定教学内容进行个人设计。既备知识,又备教法;既备练习训练,又备学法指导;既备资料收集,又备板书设计等多层次全方位备课法。这种备课量虽大大加重,但对教学十分有帮助。当然,备知识是重点,备教法是改革,学法指导,板书创造才是关键。另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地理课堂教学。作为教师自己学懂了不算本事,把学生教会,教懂,教好,才算本事,这就依赖于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

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基于下列原则:巧妙的导入,流畅自然的衔接,形式和内容的有效统一,布局合理的设计,良好的结束。并始终注重将时代性,现实性,趣味性,知识性,双边互动性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巧妙的导入新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巧妙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要做到巧妙导入新课,这就要求老师在讲授新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求解答:或创设情境激起想象,或运用对比引入思维,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当我们在讲地球内部结构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当今世界英俄法各国都不遗余力,不惜巨资,投入对外层空间的研究开发,而对地球内部深层次研究开发远远落后,因为人们在“天堂”和“地狱”之间,选择了“天堂”,故时至今日,人们对地球内部只能靠地震波研究,下面我们可以从地震波的变化看出地球的大略结构。

2.通畅自然的衔接。―堂地理课的内容,貌似整体,实是知识汇编,有许多“断层”带。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承前启后,使知识点转换自然,使段落环环相扣,达到自然衔接,给人一种流畅的美感,这也是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给予重视的一点。例如,在讲降水类型时,一般教师把降水类型分类对比,各类型之间坐直通车法讲授,而笔者先讲梅雨(锋面雨),然后用久雨必有久晴引出伏旱(反气旋),再用久晴必有雨点出台风雨(气旋雨),并通过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锋面雨的形成》,《台风雨的形成》进行讲解。

3.形式和内容必须统一。没有形式的内容是单调乏味的讲解,没有内容的形式是华而不实,夸夸其谈解说。有的地理老师墨守成规,书云亦云,没有任何变通,语言干涩;有的老师上课舌绽莲花,口吐珠玑,滔滔不绝,可是离题万里。这也是不可取的。只有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才能启迪学生追思求索的灵感,形成有效记忆,增加理解,活跃气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采用文学表述手法,运用诗歌,散文等文学语言来描述具体生动有趣,紧扣学生心弦。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梅雨天气特征时,就设计引用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在讲水分循环时,对引用的古诗做了幽默的处理,即“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回头,否则成了大阴沟。”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改变过去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笔者结合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三方面阐述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有效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这个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目标要全面化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的有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把握和理解。首先,深挖地理课程标准,真正理解新课程标准,在具体教学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其次,根据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教学实际,准确设计教学目标,目标亦要体现层次化,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精简整合教学内容

高中时期,学生的负担很重,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整合,这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很好办法。(1)重组教材,理顺内在逻辑关系,让学生能把繁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以便掌握;(2)合理删减,强化主干知识,避免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堂时间的冲突;(3)适当地补充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做好知识的衔接。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标志着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因此,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课堂的有效设计是否有效。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

古人曰:学则带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生学习中已有知识与思维之间的矛盾,是学习知识的起点,更是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的原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内容问题化,把教学中的文字、图片等转变成内容和问题的有机链接,引导学生探究,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些都需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来实现。问题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的难易要适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得到成功的体验。如,讨论“中纬度地区,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气候,而亚洲东部是季风气候,产生这样的区别原因是什么?”此问题难易适度,不仅扩展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更能让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探究。

(2)问题的探究要到位。也就是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探究性,能够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对问题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灵活性。还是上面的问题,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气候和北美西部的温带海洋气候,在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上都有较大差别,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探究分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问要把握时机。提问时机:学习情绪需要激发和调动时;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制时;促进学生自我评级时。

2.教学过程的活动化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穿插一些“活动”,可以保持学生的持续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更能拉近师生的关系,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

(1)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生活经验”的应用活动。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课堂注入新鲜的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话说,而且愿意说。

(2)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小实验。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自动手或是观察实验现象得到具体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

(3)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小游戏,增加课堂的有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地理知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我们在讲述黄赤交角时,就叫了一个学生双臂平举,各拿一把尺子站在中央,另一学生身体微倾,双臂保持一条直线,并保持这一姿势围绕中央的学生跑一圈,其他学生则观察那两把尺子所指的位置在跑的同学身上部位的变化,从而引申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位置的变化,效果挺不错的。

三、有效的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学习反思。及时地进行反思,不仅能促使教师可以更加优化教学方法,更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篇11

关键词:激发兴趣;优化;教学设计;拓展;地理思维

新课标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理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这是新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地理教师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提升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

(一)合理利用新教材中案例,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

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在兴趣培养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钻研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使其获得成功的,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中地理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引进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动,改变了以往教材知识性文字表述太多,缺少活力的现象。在教学中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中案例的内容,理解各个案例所要描述的具体地理事物、说明的问题、表达的思想等,在深刻理解案例的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看案例开始,充分发挥对案件内容进行联想、延伸分析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减少资料的搜集、整理、核实的麻烦,同时是同学们养成演绎、联想等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且培养了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创设外部的“境”激发学生,以境促情

通过生活引导学生发现地理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敏感地捕捉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中有教育价值的地理问题或现象,创设生活情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生活化,将具体的生活经验地理化,让学生经过探究活动解释说明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创建富有激情与生命力的生活课堂。如课前地理信息会,课后的辩论、地理角等都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二、优化教学设计,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来看,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教的作用逐渐减小,越来越多地依靠学生的独立性。如教学《工业区位条件》一课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工业园区的发展,以乡土地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的条件及对本地工业园区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区位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变化,加强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我们必须在考虑教师教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要营造和谐氛围,实行民主教学,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将学法指导列入教法设计中,使学与教并重。积极倡导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培养,提倡在理解、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运用它们与其他学科一道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合理利用新教材中的案例,拓展学生思维

高中地理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引进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动,改变了以往教材知识性文字表述太多,缺少活力的现象。在教学中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中案例的内容,理解各个案例所要描述的具体地理事物、说明的问题、表达的思想等,在深刻理解案例的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看案例开始,充分发挥对案件内容进行联想、延伸分析的能力。如教学《洋流》一节时,教师创设洋流与航海的相关情景来启迪学生的思维:(1)请在世界空白地图上绘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并标注经过的洋流名称。(2)请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什么冬季出发,夏季返回。(3)请指图讲解: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沉没地点,及惨剧发生的原因。以上案例引入历史事件,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不仅考虑到了问题情景的现实性,而且考虑到了情景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目标达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因此对于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减少资料的搜集、整理、核实的麻烦,也是同学们养成演绎、联想等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且培养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注重实践性教学

篇12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设计原则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会围绕学习目标,把教材内容设计成几个具体问题,指导学生借助教材、资料和地图册进行自学和讨论,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形成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初步认识。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是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而且是贯穿整节课的主线,因此问题设计的是否合理、科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强弱和一节课的成败。问题设计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问题应精,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思想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对“问题设计”这一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探索,认为问题设计应遵循“突出重点,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重视图表,有利于学生读图技能的提高;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留有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这四个原则。

一、突出重点,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

问题的设计要围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就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之前要准确解读课程标准,科学地设置学习目标。

例如在《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进行问题设计时,最初设计的问题为:1.为什么说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2.日本筑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城市地域形态怎样?3.不同时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如何变化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由此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些问题确实是学生应该弄清楚的,但是,这样设问显然偏离了课标的要求和学习目标。其中第一题“为什么说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和第二题“日相筑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侧重考察城市的区位因素,而不侧重于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重点应该是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而并非是对城市的区位因素。

修改后的设计为:1.株洲和筑波两个城市呈什么形态?为什么会呈这样的形态?说明了什么问题?2.嘉兴在历史时期城市形态经历了哪几次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该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修改后的问题设计思路可以看出,一节课的问题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突出重点即: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同时又用一两个核心问题将所有设问统领起来,使学生思维不断线,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

二、重视图表,有利于学生读图技能的提高。

地理新教材一大特点就是图表多,图表能增强教材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图表的信息量比较大。在高三的复习备考当中会有教师就图表问题做一个专题来讲,其实工夫在平常,从高一开始就应当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把读图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课堂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例如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节中就有十幅图表,其中坐标系图就有三幅。很显然,如果学生读不懂坐标系图,就可能会影响到对教材的理解,如果读图方法不科学,就可能速度太慢或读错。因此在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中,就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如何读坐标系图的?”或“你读坐标系图的方法是什么?”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在自学时对图表的重视,而且引导学生在阅读图表时注重对读图方法的总结。通过学生的回答,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读图水平,以便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读图力。

另外,还有区域图、示意图、漫画等都应在平时不断强化,能力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也不是一个专题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落实到每节课堂教学中。

三、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二十世纪末心理学的成果揭示了关于学习的本质。认知学派和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是用已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建构自己意义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支架的作用、辅助的作用。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能把学生要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是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例如在对“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这个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时,如果设计为“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举例说明”同学就可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例子课本上也有。这样的问题不能让学生把课堂中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见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课本中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距太远,不能激发兴趣。如果改为“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功能区有无明确的分界?”或“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的认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联系已知内容,就可以很快地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来的认知结构当中,有利于新知识的构建,加深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其实道理很简单,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因此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去研究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认识老问题。

四、留有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

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形式,但本质是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思想的自由,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思维――提出有思维力度的问题。

例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这部分内容设计时,最初的设计为:1.比较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说明地形、交通条件有何不同?2.两图中居民点、商店的分布有何特点?3.分析地形、交通运输对商业网密度的影响。这些问题确实是学生应该弄清楚的,但是,这样设问显得问题太细,对学生限制得比较死,使学生失去了思维和探究的空间。另外,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不明显。

修改后的设计为: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分布特点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修改后的设计把原来问题中的地形、交通、密度这些词省略了,要求学生自己发现,就给学生留出了思维空间,加大了思维力度。“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是要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又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思维空间,加大了思维力度。

篇13

关键词: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策略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是有效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实现有效教学。问题设计要求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转变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材,不断研究学生情况。如何设计问题以实现有效教学,本文拟从以下六点进行探讨。

一、紧扣课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地理课程评估与考试的依据,教师必须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领悟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课程的设计思路,按照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所以,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应基于地理课程标准,不能超出课程标准要求。

例如,学习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课时,可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实例,认识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别”和活动建议“收集两个不同发展水平地域的资料,进行比较并开展讨论。”可设计如下问题:“北方地区农作物为什么只能一年一熟?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为什么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北方为什么主要种植小麦?南方为什么主要种植水稻?”“北方为什么主要发展重工业?南方为什么主要发展农业?”还可向学生提供两个地域的地形、气候、降水量的比较资料,如“内蒙古与重庆”、“与江苏”、“乌鲁木齐与成都”等,再提问“中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让学生根据资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运用简单明了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对比并开展讨论,启发学生从差异处悟出道理,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二、趣味性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成功的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大量知识,而是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倘若学生对求知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促使其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甚至废寝忘食地钻研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提问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提问平淡乏味,学生难免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换种方式,以幽默语言营造宽松氛围;以学生感兴趣、求新颖的内容提问,会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继而积极主动思考。

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一课,讲到“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可以利用有趣的故事帮助掌握日界线概念:有一艘客轮从西太平洋向东航行,航行途中海上刮起大风,船体剧烈摇晃。这时,一位孕妇耐不住轮船的颠簸临产了。她先生下一女婴,5分钟后船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又生下一女婴。结果,一对孪生姐妹先后降生,后出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大一天,这是怎么一回事?”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这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使其学习新知的情绪高涨,也有利于较轻松地明确日界线概念。

三、有针对性

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有针对性地提问,一方面须针对教材内容提问。紧扣教材要求,把握重难点,有的放矢,并在重难点上提问。另一方面须针对学生实际提问。对不同基础和不同类型学生,可采用不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充分反展。对优生,提问内容可难些,要求应高些;对基础较弱学生,提问内容应相对容易,并在适当时机予以引导补充,使其增强信心;对性格内向学生,提问要考虑场合,注意提问方式;对女生,更要在生理、心理和个性上与男生加以区别。提问做到有针对性,也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体现。

例如,教学湘教版七年级“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一课,讲到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时,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针对性设计以下问题:文中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观察气候分布模式图,找找各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的区域;说说气候类型如何有规律地进行分布;判断气候类型的标准是什么;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什么以及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什么?根据世界气候特点和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设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样的问题可突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地理知识。

四、联系生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标》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应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当学生面临的问题与生活相近时,便会对问题产生一种亲切感。所以,生活中的问题与教学的结合点就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也是学生兴趣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依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让他们认识到地理学习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也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好奇心。

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讲到“城市功能分区”时,学生对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意义不易理解,可以让学生思考学校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和办公楼为什么集中成片分布?操场、体艺馆、宿舍、食堂等为什么集中分布?这样的布局有何好处?再思考得出比学校复杂的城市某一种活动需要占有或利用一定土地,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功能区。又如 ,学习湘教版八年级“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一课,讲到“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时,教师出示一句民间谚语“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提问为何这些地区的人喜欢吃辣?并提示从气候、地形、环境等方面分析。这种将生产生活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的设问,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度。

五、难度适宜

难度适宜指提问要掌握好难易的“度”,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无趣、乏味,没有挑战性;问题过难,学生高不可攀,无处下手,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抛出的问题应该使学生“跳一跳,摸得着”,追问设计必须逻辑严密、思维缜密、层层递进,逐渐加大难度,增强刺激力度,让学生真正动脑筋,以突破难点、掌握规律。

例如,根据图1信息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若在学生刚接触等高线内容时这样设问,能够回答出的学生很少。可将问题细化为:①说出该河流所在地形单元。②请大致补充出200 m等高线附近的另外两条等高线(等高距10 m)。③判断图中该河流的流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问题,才会有价值,才能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享受到获取新知的乐趣。好的问题才能带活一堂课,引领学生沿“光明大道”前进。

六、启发思维

启发思维指提问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向。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及该引导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地理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提问后出现冷场,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问题缺乏启发性所致。问题设计要重视挖掘地理知识的深度,不能只浮于表面,具有一定思考性才能让学生深刻透彻地理解地理现象。一般而言,教师不宜提不思考即可回答或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而是应提需要经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或者经过教师的点拔才能找到结论的问题,起到激励和诱发学生思维的功能。

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3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一课时,教师可向学生提供“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等学习材料,然后提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有何不同?从气候和地形等因素分析其原因”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这样的问题设计比教师一边指图一边提问、学生齐答的教学形式,更容易使他们建立地理思维,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

综上所述,无论是讲授、谈话还是讨论和学生独立阅读,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问题设计要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并依据学生知识与能力状况,使问题明确具体、难易适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化地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培英,张冬梅.漫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J].地理教育,2016(03):4-6.

篇14

一、创设情境,唤起探究欲望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疑,巧设悬念,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本节课题有关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疑惑感和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学习的强烈意识。

以高中地理必修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一课为例,创设入情入理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心理需求”。首先播放陕北民歌《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配以黄土地千沟万壑的景观图。根据歌词和景观图,以及陕北民歌独特的风味,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情境当中。学生初步感受到高原那种地表形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好奇心自然产生。此时教师设疑:该地区具体在什么位置?这种环境是怎样形成的?这里的人们生产生活受到什么影响?这节课我们来探索这些问题,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更强烈了。

二、设计活动,激发探究热情

探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所提倡的科学探究性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正是这样的任务决定了“探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活动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被采用的有角色扮演、课堂讨论、查阅资料、演讲辩论等。同时还可以表现出其他特色鲜明的教学形式,如幻想假设、游戏比赛、模拟操作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形式,可使所有参与者对所讨论事物的态度、感情都充分表现出来,形成活跃的交流气氛,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中东”一课为例,分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参与活动,进行探究。

[教师活动]:为了明确中东的范围、石油资源的特点、分布及运输线路,教师出示“中东的国家图”、“世界石油分布图”、“世界主要国家石油储量扇形统计图”、“世界十大储油统计表”、“中东部分国家石油储量表(1995年)”、“中东在世界的位置图”,让学生在“中东在世界面积之小”和“中东石油蕴藏量之多”之间形成一种反差,引导学生讨论、角色扮演。

[学生活动]:运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分组讨论了解中东的战略地位。从中东石油的产量、储量、出口量等方面认识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明确中东是名副其实的石油宝库。运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角色扮演(运输员)地找出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及主要输出国,独立思考石油输出带来的好处(体现在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方面)。

[师生共同活动]: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或者辩论。以“中东”一课为例。教师可设问:①为何中东阿拉伯半岛上没有河流?②以色列为什么要发展节水农业?然后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说出中东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讨论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人交流,在交流中发生想法上的碰撞,得到升华,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想法作出判断,将得出的结论与全班同学交流,最后教师评价,给予积极肯定,并对部分错误的相法予以纠正。

三、联系生活,体会探究乐趣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标准赋予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智力情况、心理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体会地理的价值所在。

在地理教学中必须体现其生活性,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地理事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书中学”到“做中学”,注意拓宽通往生活的路径,搭建经验共享的平台,从中体会学习地理的乐趣和生活意义。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以及一些社会上关注的大事、世界上的热点问题等。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社会现象,做到活学活用。如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时教师提出:你观察过自己在太阳下的影子吗?正午的人影一年中什么季节最长或最短?寒假与暑假,昼夜长短有何不同?冬季和夏季日出,日落的方位有何不同?同学们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很快找到答案:自己在中午12:00的影子时长时短(可以分析得出这是随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寒假时,早上6:30起床天还未大亮,晚上17:00左右天就黑了;在暑假期间,昼夜长短的情况正好相反。(可以分析得出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方位的关系)这样,教学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尊重学生,营造探究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