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科学理性主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学理性主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学理性主义

篇1

关键词:巴什拉;科学认识论;科学实在论;科学理性;现象技术

中图分类号:B02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026-02

一、巴什拉对科学认识论的分析(1938-1940年)

1937年巴什拉出版了《现代物理学中的空间经验》,探讨了一般量子论的有关内容,主要是证实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所包含的反实在论的特征,还研究了配位空间等量子论使用的空间概念本质上所包含的数学内容。因为该书论述的内容不够充分,又过于物理化,所以不是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

1938年,巴什拉发表了《新科学精神的形成》,集中分析认识论的中断的概念,首先科学需要与我们的常识性经验和信仰断裂开来,因为它把日常的客体置于新的概念之下,并证明它们具有普遍感官感知不曾揭示出来的特性。科学的进步也需要与先前的科学概念断裂开来,先前的科学概念和常识一样也能够成为我们获取科学真理道路上的障碍。因此牛顿力学的观点在20世纪成为了爱因斯坦表达对空间、时间和重力的一个适当解释的主要障碍。与牛顿观点的断裂创造了一个“新的科学精神”,这一新的科学精神不仅包含物理世界的新概念,而且包含科学方法论的新标准,巴什拉对这一论题的论述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观点相似,但是却比库恩对“科学革命”的论述早30多年。①

巴什拉认为,认识的哲学产生于那个时代的最好的科学,在科学思想中的认识论的断裂需要相应的哲学上的革命。所以他的大部分著作都贡献给了发展新的哲学观点,以代替那些被科学的进步所淘汰的过时了的观点。例如,他用“非笛卡尔的认识论”来形容自己的观点,这一概念的意思与“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意思相近,这一认识论是以笛卡尔的直接经验之给定的基础主义的特权地位的反驳为基础的,当然这一认识论在它对诸范畴的永恒的合法性的否定方面也是“非康德主义”的,而这些范畴事实上是牛顿科学的偶然性的表述。

1940年巴什拉完成了《否定的哲学》,虽然大多学者将该著作看作是对《新科学精神》的补充论证。但是,在这个文献中他分析了理论转化与科学发展的断裂观点,引起了科学哲学界广泛的关注。巴什拉对断裂和间断性的强调驳斥了布伦士维格把科学视为在本质上是循序渐进的事业的科学观。巴什拉认为科学的进步并不需要连续性,即使在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另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之间有明显的概念和方法论的断裂,进步仍是合理的,因为过去的成就作为案例在后来的理论中被保留了下来。

二、巴什拉对实在论的分析

巴什拉与实在论的关系近年来不断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有的学者如Mary Tjiattas,试图从巴什拉对实验技术的分析中,找出一种与哈金的实验实在论类似的观点,还有的认为巴什拉对待实在论的立场与普特南的内在实在论相类似,当然还有前面提到的与库恩思想的联系;古廷认为,巴什拉对实在论的批判在事实上是对作为具体现实的理论实体的本体论的优先地位的肯定,这就等于为今天科学分析哲学家所说的“科学实在论”所做的一种辩护;同时,巴什拉所反驳的观点类似反实在论观点,所以巴什拉的观点就接近实在论。而Mcarthur(2002)比较细致的研究了这些观点之后,认为这些观点都是误解,虽然巴什拉与哈金和普特南的观点有些类似但是却有着更多的区别,他在其论文中对巴什拉的超理性主义进行了建构主义的解读。仔细分析可以发现,Tjiattas确实忽视了巴什拉科学哲学中理性主义与超理性主义的区别,而古廷则误解了巴什拉应用理性与现象技术在物理现实中的使用,也就是说古廷只关注与巴什拉早期思想中的理性论,而没有注意与其后期的现象技术的变化。①

巴什拉把这种实在论的特性描述为“个体感知的多余的富有和抽象思维的系统的贫困”,实在论在这种意义上肯定了通常的感官客体对它视为是根据科学的理论客体所作的抽象阐释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优先地位。当然,巴什拉并没有把这一科学的实在论理解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实在论,这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坚持认为我们的认识客体完全独立于我们的心灵。他支持一种“理性主义”,不仅强调心灵在构造科学概念时的积极性作用,还强调与感知的含糊相对比下的概念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他还试图避开把世界看做由纯粹思想构成的唯心主义。真理不是心灵创造世界或构成世界的问题,与此相反,它是凭借着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的科学概念的心灵的修正。巴什拉还认为,科学的手段在物质世界的构造中具有中心作用,工具是“物化了的理论”,而且只有在这一范围内下面这个概念才是科学的,即它通过一个现实化的技术接受具体的现实。胡塞尔的现象学描述了心灵如何构建日常的经验客体,而我们需要一个凭借着工具技术的科学客体来构建的“现象技术”。

三、巴什拉后期对科学理性主义的分析(1941-1961年)

巴什拉利用诗和科学的差异构建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世界,但是经过了十年左右对四大元素的诗学分析之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科学哲学,由此进入一段科学理性主义的时期。在完成了元素诗学的分析之后,巴什拉重新回到了科学哲学的研究,并相继出版了三部著作——《应用理性主义》(1949)、《当代物理学的理性活动》(1951)和《理性唯物论》(1953),从三本著作的标题就可以看出,这三本书是以理性主义作为核心进行分析的,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为理性主义时期。

在《应用理性主义》中,巴什拉对从事理性思考的研究者进行了一种心理分析,他的观点与穆勒的心理主义和弗雷格的心理主义都是不同的,因为他没有在个人的心理内容中寻求客观知识的根据,还认为克服心理活动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的影响有困难。在巴什拉自己看来:处于活动状态的非心理主义能够一边消除心理主义,一边继续发展,即为了取消心理主义,就要提出一些心理主义。同时,巴什拉还提出关联唯理论的观点,即认为不存在孤立分散的唯理论,持有相似思想的个体会自然聚集在一起,巴什拉称之为“相关唯理论”,重要的是我们思考,而不是我思考,也正是他与存在主义的分界。

巴什拉在《现代物理学的理性主义活动》中又对现象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现象学疏远科学思维和科学行动,很少接近在概念上把握的、反思的和技术性的事物,还拒绝工具性意识。所以在本书中他从重新确证现代物理学所具有的现象工程性和人工特性展开议论,对电子、质子、中子、介子等基本粒子的解释理论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分析,还对量子力学中蕴含的哲学意义进行了研究。在本书中,巴什拉与现象学划清了界限。巴什拉认为现代科学性现象是在人们使工具发挥作用的瞬间开始的,现象是工具的现象,工具中有工具的自我思考,这样就证实了技术性媒介在现代科学中的必然性和本质性。其实,由于巴什拉的女儿热衷于研究现象学,不仅翻译了许多现象学著作,还发表了用现象学方法对物理学进行研究的科学哲学著作,受其影响,巴什拉在1957年之后,开始部分的接受现象学。②

最后,在《理性唯物论》一书中,巴什拉以现代化学为主要依据,集中讨论了关于知识社会性的问题、工程哲学中的人工世界理论以及化学符号的书写问题。巴什拉认为现代化学知识已经脱离了个人,具备了某种社会性,化学知识不仅存在于化学家活跃着的头脑中还存在于图书馆的无数文献中,化学包含着社会性,这一点比较接近波普尔的世界三。同时,巴什拉提出了一种技术反实在论的观点,对科学的人工实现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比如批评超铀元素的人工实现,使不存在的物质得以存在,在本质上是一种人工主义。

参考文献:

[1][日]金森修.武青艳、包国光译.巴什拉:科学与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巴利诺.巴什拉传[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3]Gutting,Garry edite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of Science[M].Blackwell,2005.

[4]Tiles,Mary.Bachelard:Science and Objebtiv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篇2

一、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的行为问题

课堂上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轻视语文型

有些同学对我说,他们认为语文课程的学习似乎有些多此一举,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通过实践,通过不断地人际交往,已经会运用那些排比、比喻等修辞。至于在语文考试分量中最重的作文,在实际生活中很少能用到,因为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想当作家的意识。可是从小学到现在,他们都必须得学好枯燥的语文。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完全是由于他们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也就是说他们从内心深处就已经厌烦、排斥语文课程。

2.瞌睡虫型

我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类同学,他们每堂课前都试图认真专心地听讲,但是往往在课程学习开始后不久,他们就像听了一段催眠曲儿似的,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从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我认为这部分同学在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角度意识不够强烈,学习的目的性不强。。

3.好动型

还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属于好动型的性格,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感觉到拘束。几十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对他们来说要保持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受控状态的确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于是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动作、玩小东西、交头接耳或者传纸条等等。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好动的性格使然。

4.沉默害羞型

他们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他们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学习很自觉;他们是老师们眼中标准的乖学生。但是,他们身上有些东西很容易因为他们的这些优点而被老师们忽略。他们的语文能力总不见提高,考试的成绩也总是在中等线徘徊。

那么,我们要怎样去帮助这些学生呢?我们的预防措施之一就是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行为习惯。

二、引导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行为习惯

对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做到“勤”――勤看、勤听、勤说、勤思考、勤总结;“细”――细致对待;“小”――认真重视每件小事。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这就需要先认真观察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其次要细致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出现在学生身上的问题,要耐心地教育和引导,要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寻找解决的方法。再次就是要重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每一件小事情。具体到学习上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会使用学生参考书和查工具书。在课前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通过预习,可以发现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第二,养成读书的习惯:这里的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声的读,要做到有声(朗读)、有心(阅读目标)、有疑(发现问题)、有益(有收获、有所得)。我始终认为语文和英语一样,也有语感。而这种语感的获得,我相信通过有声的朗读是能达到的。另一种是无声的阅读,要尽量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一些文学作品。阅读也要分精度和通读。对精度的部分要逐字逐句地读,细细品味。可以准备一本笔记本,摘抄一些好的语句。有兴趣的话,可以有意识地记忆一些摘抄的内容。

第三,养成写字的习惯:要工整、规范地写。尽量保证文面的整洁,不乱涂改,规范使用修改符号。

第四,养成写作的习惯:养成写点感想感受、描写、叙事之类的文章(随笔)的习惯;要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养成按时完成作文的习惯等。

第五,养成课堂记笔记的习惯:课堂笔记主要是把老师讲课时的板书和强调、补充的内容记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课时及时的补充、订正、修改自己的“预习”内容和及时记录课堂笔记,有助于帮助记忆重要的内容,更能帮助学生明确预习要点和养成阅读时的思考习惯。

第六,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要认真及时,独立完成。做作业要分清主次先后。各科都可以准备一本错题本,这样不会做或容易做错的题目,就能集中在一起。便于学生复习和分析总结解题经验。此外,错题本还是学生的另一个知识海洋,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与增长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第七,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晚自习时要将白天学习过的课文和老师讲过的东西都复习一遍,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询问老师或同学。睡觉前要在头脑里回顾一下当天新学的知识或是需要识记的知识内容。还要能将学过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学会归纳、分类与总结。

第八,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考试前认真复习。考试时考风端正,不弄虚作假。要沉着、冷静,对自己充满信心。在做阅读题时要先浏览文章再看题目,要审清题目内容。答卷时做到先易后难。考试之后要以稳定的心态来对待考试结果。及时更正错误,总结

篇3

关键词:教师;课堂管理;学生;主体性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会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个问题,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呢?我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课堂管理作为课堂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能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而且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心向和学习行为;不仅能保证的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个性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课堂管理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了解课堂管理的特性、实施原则,我们教师才能审视自我,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矫正管理方式,进而以高效的课堂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堂管理的特性

1、课堂管理具有工具性。课堂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教学服务的,它是维持课堂秩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就指出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玛格丽特(C.M—)等人在前些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影响学生学习的28种变量中,课堂管理是作用最大的直接变量之一。”

2、课堂管理具有目的性。课堂管理不仅是维持课堂秩序及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手段,它也具有自身的目的性——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应有的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课堂管理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明确什么是受社会期待的适当行为,什么是不适当的行为,并让学生懂得自己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样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课堂管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做出反应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性、自觉性、自控力、坚持性、忍耐性等成熟的人格品质。

3、课堂管理具有共时性。教师不仅要调控教学进度及深度,而且要调控随时发生的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其它不同层面的事情及问题行为。因此,笔者称此为课堂管理的共时性。课堂管理的共时性要求教师要具有同时做一件以上事情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具备处理同时发生的两件或更多事件的能力。

4、课堂管理具有直接性。由于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可预料性的事情,教师为了课堂教学内容顺利紧凑的进行,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事件处理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师的课堂管理具有直接性。教师针对课堂上所发生的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时,必须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快速地做出决策和行动。

5、课堂管理具有公开性。我们知道课堂本身是公开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几乎毫无秘密可言。教师的言行、学生的反应及课堂规则和程序都是明晰地和公开地呈现在课堂上,笔者称此为课堂管理的公开性。教师的课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班级所有学生在场的情况下实施的,教师的所有行为学生能够看到,教师的每一句话学生能够听到,教师就像在舞台上表演,其对一个学生的态度和做法都会让别的学生看到并影响到与其他学生的关系。

二、课堂管理的实施原则

良好课堂管理的典型标志是:有好的学习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在课堂上能生动活泼的参与各种课堂活动。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达到上述良好课堂管理的效果,是要有一定的原则作指导:

1、突出学生在课堂管理中的主体性。课堂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堂组成中的重要要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和谐,是否能生动活泼的参与各种活动。因此,突出学生在课堂管理中的主体性是评价课堂管理成败的重要原则和指标。简而言之,突出学生在课堂管理中的主体性,就是要学生明白:课堂中所有行为的发生,责任不仅仅在教师、在教学,学生自己也有责任,进而增强学生在班级、学校甚至将来走向社会所应有的责任意识。

2、强调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主导性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过分突出学生在课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在其中的主导性,这会使课堂管理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责任模式。所以说,在课堂管理中,我们强调教师在其间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如冷处理、口头表扬、增加操行分、旁敲侧击、分组约束、目光暗示、动作指引以及环境熏陶等达到激发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营造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健康课堂的目的。

三、如何进行课堂控制呢

下面,是笔者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眼神控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劳夫·爱迪生曾这样说过:“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在课堂教学中,每当教师以敏锐而充满洞察力的眼神广角度地环视学生时,就会捕捉到许多反馈的信息,就能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步骤做出适当的调整;每当教师以充满自信和期待的眼神正视学生的时候,学生心灵深处就会受到激励和启发。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这个课堂控制的“常规武器”,让眼睛说更多的话,传更多的情。

篇4

关键词:课堂设计;整体性;站立式起跑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21

体育课作为一门讲究技术与智慧的课程,它所呈现的力与美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体育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对课堂整体有一个统筹规划,所谓“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树立整体的观念,如何关注课堂教学“点、线、面”的统一结构,并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思考的问题,而落实到实践层面我们必须考虑到的就是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效果严谨完整地统一在一起。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整体感,“东敲一榔头,西砸一锤子”,会让人感到凌乱不堪,上课效率也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教师不但要潜心研究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还要注重教学的整体性。现就《站立式起跑》一课,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注重课的整体性

课的整体性应体现在情景的整体性和课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性上,情景的整体性是指一堂课以一个情景贯穿全课。当然,一堂课中也可出现片段情景,但总没有整体性情景的效果好。课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性是指课的各个部分都围绕课的目标和重难点进行设计。

1.情境联动,把握整体线索

在站立式起跑中,笔者采用情境教学,并且“一境到底”。所谓“一境到底”是指在一节课中,以一则典型材料为主线设计情境,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探索、实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笔者把情境设计成“花果山上的一天”,笔者扮演美猴王,学生扮演小猴子。课中设计了七个情境片段:“早上做操——耍棒练基本功——大家来游戏——小猴学本领——大家再游戏——小猴运桃——同庆丰收”。仔细分析七个情境片段,实际上都在“花果山上的一天”的大情境中,并且符合逻辑,没有突兀的感觉,因此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环环相扣,彰显整体优势

体育课虽然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实际上,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并构成一个整体,整体体现在准备部分为基本部分作铺垫,基本部分的辅教材既能发展体能,又能巩固主教材,结束部分的放松要针对基本部分的内容而定。

通常,准备部分的目的是活动肢体、预防伤病和激发兴趣,为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但笔者以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准备活动还需为基本部分做好技术上的铺垫。在本课的准备部分,笔者设计了一个通过“手掌顶棒”“立棒击掌”等练习活动的“耍棒练基本功”的小游戏。虽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可总觉得在技术的铺垫上做得不够。假如在准备部分设计一些发展快速反应的游戏,如各种姿势的起跑等,就能为基本部分奠定技术基础,提高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在基本部分,围绕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笔者设计了“互换位置扶棒”和“火速救棒”游戏,并通过一些变化,让学生逐渐掌握技术。在辅助教材部分,笔者设计了一个“运桃”接力比赛。在游戏的准备姿势上,笔者要求学生必须采用站立式起跑。这样的设计既能弥补主教材发展体能的不足,又能巩固主教材技术,一举两得,很好体现了主、辅教材的整体性。

主教材是站立式起跑和“运桃”接力比赛,主要侧重下肢运动,因此,在结束部分笔者设计了一套针对腿部放松的敲打操,同时选了比较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纸棒轻轻地敲打自己的腿部,用按摩放松身心,用音乐荡涤灵魂,在这个优雅亲和的氛围中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后“静”的魅力。

二、注重主教材的整体性

笔者认为主教材的整体性应体现在主教材教学的练习步骤应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

本节课的技能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动作方法。针对教学目标,笔者首先通过游戏一“互换位置扶棒”让学生初步感知站立式起跑动作,从而引出本课主教材站立式起跑,再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以及学生展示、师生纠错等方法来进一步学习站立式起跑动作,最后通过游戏二“火速救棒” 来巩固站立式起跑的动作以及学会站立式起跑的口令。这样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遵循了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因而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的难点是学生重心不够下移前倾以及同手同脚的问题。针对本课的难点,笔者除了正反对比外,还特地采用游戏一:“互换位置扶棒” 来解决,并且着重安排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方法:两位学生分别站在相距1.5米的红线和绿线后面(左脚在前),右手拿棒(棒顶、棒中等部位),两棒对齐,错肩站立。当哨子声响,两人同时松开手,跑去扶对方的棒,只有两人都扶到了棒才算获胜。为进一步解决身体重心下移不足的问题,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身高决定握棒高低位置(手握得越低身体重心就越下移),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身体重心不够下移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针对个别学生身体不够前倾的问题,要求其把纸棒放在离身体远点的地方,不知不觉解决了问题。

三、注重场地器材的整体性

笔者认为场地器材的整体性应贯彻“一场多用,一物多用”的原则。

1.一物多用,步步为营

在本课中笔者采用一物多用的教学原则,用卡纸做成的五颜六色的纸棒作为本节课最重要的器材而贯穿课的始终。从热身活动中的棒操、“耍棒”过渡到基本部分的游戏“互换位置扶棒”和“火速救棒”,都用到了器材“纸棒”,在站立式起跑练习时纸棒又变成了“起跑线”,在辅助教材接力比赛中孩子们用手中的纸棒拼成了弯曲的“小路”,而在最后的结束部分放松操中纸棒又变成了“”,合着音乐节奏用纸棒敲打身体各部分进行身心的放松。一根小小的纸棒把教学各个环节紧紧串联起来贯穿了一堂课,就像一根线串联起一颗颗珍珠,变成了一串项链。

2.一场多用,层次分明

教师在设计场地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从场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尽量一地多用,注重实效,注重合理性。本节课的上课场地规定在室内篮球场,横宽纵短,考虑到安全因素及主教材游戏要求学生之间必须保持在1.5米左右的间隔距离,因此设计了两列横队面对面在篮球馆内横向排开。为了便于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调动以及易于学生找到自己的活动区域,在基本部分笔者用红、绿两种颜色的胶带在场地上划了四条主线,并在两条红线上标上小标志作为前排学生的站点,同时在分层教学中,用不同颜色的胶带来表示远近距离。在站立式起跑完整练习时,为避免队伍调动过于频繁,根据场地纵向距离短的实际,笔者设计了听到口令后跑几步的练习。尽量考虑在同一区域内进行活动,在结合教材内容基础上有效提高场地的整体性。

四、注重单元的整体性

单元作为学期课程的基本构成体,在体育课程安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把握单元课程设置与按照单元要求设计课堂教学如同盖房子,第一课时的设计就如同盖房子中的打桩奠基,只有桩打深了打实了,整个单元的“房子”才能稳固坚实,才能继续一层一层地往上盖,最后盖顶一所房子才算完工,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心中画下“单元”目标的蓝图,才能让每一块砖落到实处,让每一个设计恰到好处。

目前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一般以单元的形式出现,单元的课次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而定。不管一个单元有几课次,课总是单元的一个基本单位,不能代表单元。这就提醒我们在进行课的设计时要有单元意识,要有单元的整体性。但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公开课上,有些教师为了突出自己的教学能力,经常出现课时计划单元化现象,这样会导致练习步骤跨度过大,学生想学学不好,于是,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信心,渐渐远离体育。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站立式起跑,从技术结构上分析,站立式起跑是快速跑的一个技术环节。快速跑在水平二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单元共四课时,本课(站立式起跑)作为快速跑单元教学中的第一课时,是水平一自然站立式起跑的深化,学好站立式起跑能为以后学习快速跑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笔者有单元整体意识,加之正确处理了快速跑的技术环节,因此,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篇5

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反应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该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包含的意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如果教学中仍然沿袭过去一些教师在进行本内容的课堂教学时,逐条讲深讲透,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一字不漏地传给学生,使学生学得被动、枯燥,最后规规矩矩地得出结论,是有悖于新教学理念的。

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开放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全面经历科学学习的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每一位科学老师努力实践的课程新理念。基于此,本课堂我立足于课本内容,把班里42位学生分成了七个小组,设计出一些能激趣、导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经历探究《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全过程,并取得了不凡的教学效果。

【过程】

一、别具一格的开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上课一开始,我用略带紧张的声音说: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我们班听课,同学们看起来有些紧张,那老师先出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同学们来回答。学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笑容洋溢在他的脸上。“让你们从一写到一万需要多长时间?”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一位学生兴奋地跑上讲台,用几秒钟写下“l-1万。”在全班学生的笑声中,紧张的气氛没有了,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我面带微笑地说道:“这位同学走的是捷径,其实在化学学习上也是有捷径可走的,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书写化学反应的捷径──化学方程式。”

(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呆板受教的状况,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原来教师和我们是平等的。学生和教师自然地走近了一步,成为学习中的合作者,建立起了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为今后教学中师生间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带着渴求知识的状态迈出自主学习的第一步。)

二、别出心裁的过程,增添了课堂的生命力

1.片段一:化学方程式书写技巧的归纳

首先,我给出几个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各小组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并在黑板上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H2O=O2+H2;2H2O=O2+H2;2H2O=O2+2H2;2H2O=O2+2H2;2H2O■O2+2H2)等。接着我问到:这些式子当中,哪一个最能体现化学反应的本质?体现质量守恒?体现最多的信息?学生之间再次互相交流,小组讨论,发表各种意见。当中我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以及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找出了最佳答案。最后通过这一例子,让学生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写―配―注)。在学生归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质量关系三方面对化学方程式涵义进行探究。

(这样做,既体现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让他们在“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知识。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2.片段二:化学方程式书写技巧的运用

当学生归纳出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后,我给每组学生一些写有元素符号、数字或其他符号等信息的卡片,让他们分别拼装成多个不同的化学方程式,看哪个小组拼装的多,得到的小红花最多。(小组比赛时播放轻音乐,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完成活动,对于能力较差的小组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兴趣高涨,组内相互合作,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接着各组代表把各组的合作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并且各组对于其他组的成果,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补充。最后根据各组表现的差异,每个小组都得到了我预先准备的各式奖品,以鼓励和奖励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这一拼装活动,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从团队合作、互相竞争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交流,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了学生真正无束缚的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鼓励等师生互动的形式,体现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原则得到辩证的统一。)

【案例评析】

本堂课内容丰富、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了生命力。整个教学过程看不到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传统课堂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兴致盎然、乐此不疲地学习氛围。通过学习本堂课,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都得到了有效地培养。整堂课我始终注意:以兴趣主导教学,让课堂焕发活力。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学生学习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教学中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感和活力。

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学得快乐,我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创设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亲切、和谐的氛围,给课堂创造一种群体的情感氛围,使学生热情学习,使师生间产生共鸣。如:在本堂课的开始,我用一个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缓解了紧张的气氛,给学生创设了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之后每位学生都大胆发言,我始终面对微笑并以好的、非常好、你非常聪明、你的表现非常出色等激励性语言,及时地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二、新课导入具有创意性

上课是一门艺术,如同一则小说,一开始就应该吸引住读者。在本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分析正确的方程式来提出问题。试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且让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他们必能在主动探究活动中,明白自己的内心欲求,不断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使其集中于问题解决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活动具有多样性

在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科学学习之后,让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维持一节课是十分重要的。本堂课我围绕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设计了“脑筋急转弯”、小组讨论、拼装卡片、展示成果、自我评价等活动。活动的类型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充满活力。

篇6

一、精巧的导入能够先声夺人,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新课导入是启动思维的第一步。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急于传授新理论、新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疲劳。因此,教师要先通过创设精彩的导入,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故事导入法。生动活泼的故事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在教学“众人划桨开大船”时,我讲了一则小故事来导入新课:森林中发生了火灾,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集体抱成黑球,飞速滚动,逃离火海。设问: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齐声回答:“团结就是力量。”这样寓教于乐,教师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上来。

2.漫画导入法。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它形象直观,能调动思维积极性,集中学习注意力。例如,在教学“情绪的多重世界”时,我出示了喜、怒、哀、惧四种表情的人物漫画,让学生仔细体会这四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原因,然后用恰当的词语加以描述。学生积极交流发言,懂得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采用漫画导入,引人入胜,激活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教材的学习动机。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保持注意力

课堂的情感体验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如果教师一味生硬灌输,学生就难于参与认知过程,也很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励、鼓舞和唤醒学生的情感。

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作为学习材料,创设体验情境,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与友同行”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表演生活情景剧:小英与小灵是一对好搭档。她们是班级简报的宣传骨干,小英负责文章的编写,小灵负责美工编辑。可最近她们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小英认为小灵画的插画总不符合自己的意图,常常改动小灵的画;小灵却认为是小英的文章内容不适合班报的主题,被改动的地方又恰恰是自己的得意之处,心里很不高兴……没问:她俩还能继续成为一对好搭档吗?请同学们帮她俩想想办法。通过参与生活情境体验,学生明白了只有欣赏他人,多沟通交流、取长补短,才能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这样,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自我教育状态,进而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践行道德规范。

三、活用激励性评价反馈艺术。调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初中生需要从教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找到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运用肯定、欣赏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信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例如,每堂课评选出智慧之星、创新之星、沟通之星等。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只要体验了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信念。课堂上,教师只要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评价体验,就能激励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维系学生长久的注意力

拥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够产生一种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他们身上。

1.拥有亲和力。有亲和力的教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的亲和力实质上是一种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任。同时,学生也会把自己对教师的热爱转化成学习的动力,集中学习注意力,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篇7

满洲里市第六中学前身为满洲里铁路中学,自1951年建校至今已经有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其在教书育人的神坛上培育出无数优秀的人才。2003年底她从铁路企业剥离,2004年九月正式更名挂牌归属满洲里市教育系统后至今已七年多,我们是伴随着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尾声和“十一五”新课程改革一路走来的,可以说我们在课改的队伍里是一个迟到者。

2007年3月至今的四年,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阶段,此阶段剥离归属后的种种矛盾也越发突出和尖锐,其中主要问题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校舍的陈旧和生源状态,我们的生源由原来铁路职工子女为主变为由百分之75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组成,现如今我校生源近百分之九十都是外来务工家庭的子女,同时生源急剧减少,我们的生存发展面临空前的挑战。

立足现实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开展“教材过关”主题教学教研活动,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面对近百分之90的外来务工和流动人口子女的极不稳定和家庭教育极度滞后的生源,面对社会各界的怀疑目光,面对艰苦的办学条件,面对部分教师对职业幸福感的质疑和困惑,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做了很多的尝试,但学生的成绩还是无法追赶上兄弟学校,我们与自身比较,发现成绩的提高也不明显,并出现反复,于是我们不能不思考、不改变。改革就会有问题有碰撞,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甚至我们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我们也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在2005年开展的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3月我们展开了所有学科“教材过关”活动,教材过关,教师需先过关,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与了“教材过关”考试,旨在倡导全体教师转变观念,立足生源现实抓住教材,让学生先学会教材、重视教材。对于我们的生源来讲,落实教材的知识点、落实课后习题具有重大意义。在活动中观念的转变是极其艰难的,让老师们摒弃传统的授课方式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于是 2009年10月我们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全员教材过关达标课活动,参与活动教师共56位历时两个月。大规模的达标课给了我们诸多的反思,这是一次调研和摸底,这次活动让我们坚信“教材过关”主题教学是正确的方向,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教师队伍的现状、学生生源现状和学校管理的现实困难,我们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担忧,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重新规划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转变要从更细微处入手,不贪大贪全。因此2010年3月我校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5+1”教学新模式,先从数学学科开始了更加细致的新一轮课改模式的探索。 “5”是指1,揭示课题、出示教学目标;2学生自学(即先学),给出自学指导;3自学成果展示(发现问题,调整预设);4教师精讲(即后教);5当堂训练;“+1”即课外作业(即效果跟踪)。“5+1”模式就是在新课改进程中,在素质教育与升学率、多媒体运用与教材使用、关注全体与培优等诸多矛盾冲突中,在我校现实的困境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5+1”教学新模式的核心意义就是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它的基本原则是真心实意的关注学生学会,想方设法把大多数的时间还给学生;关注课堂的紧张、高效、有序;关注使学生受益终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数学为龙头,以政史和语文为跟进,进行有效探索,并以此辐射其他学科。如果说“教材过关”的提出是对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市级优秀课题成果的延伸和深化,那么“5+1”模式就是“教材过关”理念下洋思经验与我校现实需要相结合的又一次创新。“5+1”教学模式使得我们的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了平台,教学成绩已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教材过关”引领语文学科进步明显,政治历史教学更加注重教材的知识点处理和课后习题的落实。

全员达标课活动中让我们看到教师队伍自身的观念问题,更深刻的认识到关注教材、关注课堂教与学的实效、关注学生学会、关注学生能力的核心意义就是关注课程改革、关注教育发展、关注学校生存、关注学生一生幸福。

“我的习惯”展传统育人风格特色

罗林说: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占生命的五分之一,而在家庭的学习却贯穿我们的一生,是家庭而不是学校决定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不同。六中的孩子已经输在了家庭的教育上,我们的老师们不想让他们再输在学校的教育上,在我们苦苦追寻的育人之路上,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植根六中的每个角落。

“我的习惯”主题德育活动体现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给学生一个舞台,还教育一个奇迹,我们创造条件开展课间操队列比赛、冬季冰上趣味冰雪游戏课、大课间跳绳、踢毽子、打布子等阳光体育活动,克服困难安排每周四节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目前我们只能根据师资条件开设管乐、合唱、舞蹈、健美操、乒乓球、美术社团班。无论是简陋和陈旧的教室里、无论是尘土飞扬的训练场上,也无论是自主学习的课堂上,还是习惯社团的活动室里,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这些有缘来到六中学习的家庭收入低、父母工作不稳定,隔代抚养和离异重组或是单亲的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们找回自信,让他们能学会怎样去学习、让他们养成读书、做人的好习惯,给他们学飞时种下一棵可以驻足的树,这棵树是心血、是精神、是方法、是平台、是爱、是指引、更是有教无类的素质培养。是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爱他们,我们是师者,我们要用爱点染生命的底色。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在城市里,我们以走近寒门的方式进行家校联系,让许多家长感动。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教育应有自己的高贵信念,正确对待差异、坚守职业的平凡。我们的班主任、科任、德育部门的领导,走近我们学生的家中的目的就是,近距离的关注我们学生的生存环境,找出他们各种各样问题的根源,给予我们家长最直接的帮助和培训,这项工作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

引领教师走上科学研究的幸福之路

我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引领作用,立足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引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逐渐让校本培训常态化和校本教研主题化,同时,校级领导积极承担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我校青年教师现在成长很快。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和课题研究中以课例教研活动为依托,通过不断研磨—实践---再研磨,让我们的老师在专业化成长中走的更加扎实稳健。

2005年由吴校长主持的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践研究,于2008年10月结题,并被评为满洲里市优秀课题;语文组教师参与的国家“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研究”得到了我校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三年来取得丰硕成果,2010.7月通过结题,先后有70多位学生在“创新杯”写作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多位语文教师获得优秀指导奖;六中冰坛展育人特色,冬季体育创课题风采,2010.12市级校本课题“解决北方户外体育难题”顺利结题;“历史上的满洲里”是一个极具乡土特色的研究课题,此项研究在我市的各校中尚属首例,我校历史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做了大量的乡土史研究,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极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研究”课题是在我校网络班教学的背景下提出的,此课题显示了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立足现实需要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市级课题德育课题“流动人口子女及生活困难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是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的脚踏实地的研究,具有普及的价值。尚在研究中的课题是:书香校园建设课题,小初物理课衔接的研究课题,自治区立项课题 即《“教材过关” 主题教学策略实施研究》,和 《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新纲要描绘宏伟蓝图,新德育成就美好人生

却顾来时路,飞花屐齿新。七年的课改之路,我们由迷茫到理性,由稚嫩到逐渐成熟,由困惑到清醒,由被动到主动,由星星之火到星光灿烂,对于我们这样一所位于市区却因种种客观原因导致的生存压力空前严重的学校而言,我们呼唤改革、我们必须改革、唯有改革才能变死水为活水,唯有改革才有走出困境的机遇。

篇8

摘要: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原则非常吻合的教学模式,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我们设计了主题研究学习模式、课题研究学习模式等两种主要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这两种模式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知识建构过程,藉此过程促进学生扩展知识基础和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研究性教学;模式;植物生物学课程

目前,对教学改革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首推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观,它与传统的教学观有着巨大的差异。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批判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锐利武器。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新颖而富有教学成效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建立和推行,其中研究性教学是目前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在国外称主题研究、项目课程。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是主体参与和知识建构,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国内,研究性教学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院校,当前正以各种形式开展研究性教学,较多情况下是采用将研究性教学渗透到各课程教学活动中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加强研究性的教学。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当下很“熟悉”、很“新潮”的话题,我们在认识、接纳、研究、实施它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的困惑。本文是我们在如何利用建构主义观点指导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及在教与学方面进行的一些尝试与探索。

一、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为研究性教学活动开展搭建平台

1、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其核心强调: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要发挥首创精神、实现自我反馈和知识外化。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就是说,一方面学习者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化而受到重新建构。由于要进行这种双向建构,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必须时刻保持认知灵活性。

3、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创造的并受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学习者的意义建构是多元化的,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这个原因就在于,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每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着独特性,因此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所以,为了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必须发挥学习者的群体优势,教学活动过程应该力求促进学习者的合作与互动。

4、由于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合作者。教师要改变以往单向控制教学活动的角色观念,从一个给学生提供知识的权威形象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名高级伙伴或合作者。从一个已有信息的载负者、传递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和学习观的变革。它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更合乎认识规律的理论指导。没有正确的学习认识论指导,任何一种学习模式无法发挥理想的效果。利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中的一些积极观点,有助于促进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完善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设计应遵从的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出发,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应体现如下原则:

1、设计应以“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一个人的主动性是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去思索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是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是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为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2、创造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个教学环境中,教师能给学习活动带来帮助与支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的,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完全相同,有时会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社会协商”,才能达成共识。因此,研究性学习模式要重视协作学习环境设计,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

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学习活动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的内容要不限于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还可以面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自然、社会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其它问题。

3、体现探究性原则

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建构主义用问题来驱动学习。研究性学习模式要把提出学习任务,视为整个模式设计的核心和重点,要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目标、任务,使得学习者在利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确实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建构主义是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比较有效的研究性教学习模式实例如下:

(一)在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本科生“植物生物学主题研究报告”活动。主题研究模式是一种集中关注学科的中心概念或原理,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旨在把学习者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让学习者积极地进行探究与发现,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建构。这一模式的一般步骤是:

1、教师根据植物生物学课程内容和学科发展,提出一系列的研究主题供学生自由选择,如: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克隆、维管组织、植物的无性繁殖、植物雄性不育、结构植物学、植物的向地性、光合作用、光呼吸、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有性生殖、双受精、被子植物起源、……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

2、指导学生查阅文献。由于大多数低年级本科学生没有做过科研工作,也极少阅读文献,对文献查阅方法了解甚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文献。学生在确定选题之后,教师先给学生介绍各种有关中、英文刊物,学生可到图书馆查阅纸介文献,也可指导学生上网查阅电子文献。教师应帮助学生,直至学生查到所需文献为止。

3、阅读整理文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遇到的困难是:大量的英文专业词汇不认识;对一些中文专用术语不理解;是对一些生物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不了解。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对论文的理解。为此,教师要简单介绍阅读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介绍相关的辞书、工具书和实验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师对个别有困难的同学要进行单独辅导。

4、报告写作与设计研究方案。这一步骤可有采用两种不同形式:(1)可实施合作学习,在这种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进行。个体在各自的小组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小范围的争论、交流、协商和综合。小组选出代表归纳、整理本小组的意见。(2)部分能力较强的个人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综合写出报告(或大摘要),对该专题进行综述,少数学生甚至可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5、班级报告会。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同学将查阅和研究的专题的主要内容制成PowerPoint,并进行大会交流。各小组代表和个人代表发言,小组任一成员可随时补充,对相互间的不同观点可据理力争,甚至驳斥、批评。在这种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组织者、主导者,又是群体中的一员,和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发表个人见解,并进行总结性发言。

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是一种结合课程进行的模拟研究,学生通过教材、期刊文献、电子文献,特别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广泛收集所选专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研究训练。在专题研究活动中,将学科概念、理论等得以产生的起因和研究过程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弥补了理科教材中的知识多以结论的方式呈现,或由于受学时和表现手段的限制,对科学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论形成过程介绍较少的缺陷。

(二)课题研究学习模式。课题研究模式是一种教和学的实践型模式。目的在于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亲历探究是真正体验科学之魅力的最好途径。这一模式的一般步骤是:

1、选择课题。学生个人或组成小组根据课程内容确立研究主题。

2、师生协同研究开展课题项目。

(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方案和技术中路线。

(2)围绕主题开展各种室外调查与实验室内的研究活动。

3、撰写研究报告或组织课题成果展示会。

4、课题评价或课题答辩。

教师在布置各种研究课题时,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常遇到的困难,要适当给予帮助,为学生提供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路线、研究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学习的意义,从而更深入、更持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既培养了学生刚毅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精神,又激发起了他们探索、积极思维和以求得逞的欲望。

在组织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联系了师生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心境。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过程中,使他们时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学习活动的价值,求知欲望就会愈来愈强,培养了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使学习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篇9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和声学 教学 建构主义

对于应用型本科而言,和声学作为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和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将和声理论灵活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技能课程(如复调、作品分析、配器、钢琴即兴伴奏等)的前提和基础,和声学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抽象思维与理性分析要求较高。同时,也有自身课时少、任务量大、承上启下的基础性等特性。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应用型本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进行包括和声学在内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和声学教学现状

在应用型本科的和声学教学当中,出现了人文学科教学的通病。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授,对课程的结构严格划分,其形式是教师课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当前,在和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常常采用一些灌输式的、机械训练式的授课方式,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并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地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等方面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音乐技术和音乐知识,而不是作为生命整体的音乐艺术。这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欠缺其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较难认清音乐的艺术本质。

二、建构主义理论内涵

影响指导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①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通过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帮助学生积极发现和探索知识、主动建构知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学习是建构在心理表征上的一系列过程,是学习主体将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通过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获得的,是学习者借助教师和学生的协作和帮助,分析和研究相关学习资料如文字、谱例、音像资料、图像、网络等,以意义建构的方式掌握事物的性质、规律,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②,

强调学习的情景性,提倡在多元互动的环境中进行协作学习。因而建构主义理论对于以认知能力较高、学习任务较大、学习环境较为丰富、创新思维较为活跃、学习自主性又不是很强的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为对象的和声学教学来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和声学教学分析

鉴于教学的应用导向,统筹考虑音乐教育的共性与应用型本科和声学的个性,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成为时代的呼唤。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教学论的三大流派之一影响深远,它以多重视点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反思,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了学习的产生过程、理想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意义的建构过程等内容,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中国台湾早在1992年的小学改革中就“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③;1996年,美国则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要求将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基于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应用型本科和声学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做一些探讨。

(一)和声学教学过程分析

1.和声学教学中的师生角色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认为知识并非客观、绝对的,个体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如此看来,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与转换,和声学的学科性质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变更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教师传播者角色与学生接受者角色。

和声学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传统的课堂灌输的模式下,其内容的广泛性与学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帮助者、促进者和指导者。鉴于此,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要求和声学的教师对于直接描述实践的内容,采取谱例光盘观摩与讨论、学生自主搜集与假设、分小组角色模拟、课后分析、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式解决,教师予以启发和引导,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师生间的互动。

对于那些来源于现实又对现实予以抽象概括的理论知识,则仍然适宜首先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其中予以谱例分析和点评,当然在讲授的过程当中可以借用多媒体的便利条件。建构主义倡导学生建构知识的主动性,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活动,即新的认识活动与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间的关联性。建构主义强调教师不可以单纯地告知、传递知识,而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概念或知识,引导学生认知自己的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差异,自行建构科学概念。这就要求教师使用的言语材料能够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和非任意性的联系,教师讲解仍然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

2.和声学教学中的学习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开放性和情境性,注重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真实情境的创设则主要依赖于媒介。和声学教学当中的媒介包括图书馆、乐谱、信息网、多媒体及课件等,这些课程资源作为整个科学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突破教室的围墙,使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有迁移运用的机会,并使除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智力背景。因此,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教学媒介已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学习情境、作为学生主动学习、进行协作探究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多媒体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其一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教师授课优越得多。他做的另一个实验是关于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证实: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可以记住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是最持久的记忆。接下来依次记忆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阅读内容的10%。这说明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通过视觉、听觉和与学生的互动,既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又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及设计,根据认知规律及建构主义理论,对难点、重点等知识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文字、图形、动画、谱例、音像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实现问与答、分步骤演示、仿真教学、模拟实验等功能,通过形象的现实案例,使抽象的和声学理论变得直观易懂。

(二)和声学教学方法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正确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通过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帮助学生积极发现和探索知识、主动建构知识。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式教学,它们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三种代表性方法,需要加以取舍地辩证应用。

1.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方法源自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的启发,这种教学方法要求通过“脚手架”的支撑作用和相互连接点,并根据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连接、延伸、扩展学生对音乐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

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以和声学中属七和弦教学内容为例):

(1)建立概念框架。应围绕教学内容,了解概念,确定学习主题。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掌握属七和弦时,确立属七和弦应用的主题,引出属七和弦的和声功能、属七和弦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

(2)导入问题。进入学习情境,通过某种方式导入问题,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即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例如,让学生作为音乐分析者,给学生播放一些带有属七和弦的音乐作品视频及谱例资料,让学生分析谱例,使学生了解音乐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是如何使用属七和弦的。

(3)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梳理、分析问题,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例如,教师启发学生自主进行收集作品音像资料、查阅背景素材、谱例分析等。学生围绕“如何运用属七和弦”“属七和弦是如何巩固调性的”等问题,逐步掌握属七和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感知与认知能力。

(4)协作学习。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集体会话,相互交流个人的学习成果。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原来相互矛盾、纷杂不清的问题梳理清晰,整体概念框架逐渐明朗。例如,教师给学生分组,围绕属七和弦的应用这一中心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增强学生对属七和弦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的和声分析与和声创作水平逐步提高。

2.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是建立在一些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上,并把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形象地比喻为“抛锚”。教学过程中首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抛锚式教学方法强调让教师要求学生到真实情境中去体验和感受,并直接获取经验。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环节(以和声学中和弦外音教学内容为例):

(1)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一种模拟仿真的学习情境中。例如,在学习和弦外音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有代表性的著名音乐家创作的、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这样学习者就会真切地感受到和弦外音就在身边,同时理解也更加深入。

(2)解决中心问题。在创设情境中,引出与和弦外音这一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使学生面对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例如,在学习和弦外音的特殊用法时,先指出谱例中一个不属于五种常规和弦外音的例子让学生分析,让学生了解这种和弦外音的用法和特征。

(3)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师的提示与帮助下,学生主动独立解决、处理问题。例如,教师在上课时提出“传统和声中和弦外音的用法对浪漫主义音乐有哪些影响”等课后思考题,要求每个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分类。下节课上课前请学生在讨论中交流,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4)协作学习。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交流、探讨、沟通,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完成对相关问题的意义建构。例如,学生将收集到的谱例进行分类整理,相互交流,不断深入,逐步达到对和弦外音知识的全面了解。

3. 随机进入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产生的缘由是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因此要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非常不易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有些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在和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随机进入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洞察其本质。

注释:

①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18―19.

②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3):34.

③郑毓信.建构主义之慎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4(1):56―57.

④郭建鹏. 如何准确理解建构主义教学思想[J].教育学报,2005(12):23―24.

参考文献:

[1]姚思源.新世纪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新动向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4(7).

[2]陈陪元.音乐专业和声学教学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6).

篇10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热闹场面吸引住了,非常高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我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牵制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我再提出要求:“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数学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自觉地按老师的要求观察,我再适时地指导观察方法,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很快就找到了从数量“1”到数量“10”所表示的物体,如“1位老师”,“1面红旗”、“2位小朋友跳绳”“3位同学踢足球”“4个垃圾桶”等等。这样分两个阶段进行观察,先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观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对观察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们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二、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首先我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来,接着再同桌互相说,这样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例如:在教学课本中的“比大小”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先观察并说说图中画的有什么?学生观察了一下,很快就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图上画有猴子和一些水果。”还有的说:“图上有3只猴子和4个梨、3个桃、2个香蕉。”对这些同学的回答,我都给予肯定。然后我再单独出示3个猴子和3个桃,我问:“谁多谁少?”学生齐口说:“一样多”。我再说:“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生答:“猴子和桃子一样多。”这时,我又出示3个猴子和2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说:“猴子多,香蕉少。”最后,我再出示3个猴子和4个梨,学生马上说:“猴子少,梨多。”这时,我又问:“刚才你们说猴子多,现在又说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还是少呢?猴子、香蕉、梨这三种水果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句话怎样说合适?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讨论时各自都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然后,各组代表汇报:“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学生发言很热烈,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很高。

这样一节课下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明确了物体的大小多少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又让学生把图的内容说得连贯、完整、具体,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我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拿出7根小棒,再让学生把这7根小棒分成两堆。师:“你有几种分法?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很快学生马上就得出不同种分法,有的说“我把7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就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很快就得出了7的组成。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

四、发挥小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分类”第二课时,“按不同标准来分”时,我让学生以4人一组的形式学习,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我又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想了几种分法?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想出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法。如:1.按铅笔的颜色分;2.按铅笔的长短分;3.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4.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5.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棱分;6.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也确实让我惊叹。

篇11

【关键词】 独立医科院校 物理化学 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 化学史

物理化学是医科院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既综合了高等数学、化学、物理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又为后续课程如药物化学、药剂学等的学习提供方法和理论指导,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公式、定律相对较多;教学时往往令学生感到枯燥、沉闷,过多的公式和推导也往往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现实意义产生质疑;长久以来,这门课程使得本身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自制力控制较差的独立院校药学专业学生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并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对我校08、09级药学学生的物理化学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遍存在难学、恐学、厌学现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不断滋生新的求知欲,才能消除畏难情绪和恐惧感,让学生进入到物理化学学习的奇妙世界,愉快学习。

1 联系实际的紧密性

教学中应注重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对于三本院校的药学生,尤其应注重阐述药学与物理化学的联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打消他们“为什么要学物理化学?学了物理化学有什么用?”的疑虑。作为药学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新药设计、药物合成中路线选择、工艺条件确定、反应速率及机制确定需要化学热力学及化学动力学基础;药物剂型的设计与研制,药物在储藏中的稳定性及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都与物理化学内容密切相关。[1]如今,物理化学已渗透到药物合成、药物剂型、药物在体内的分解代谢、药物有效期预测、药物研究、药物临床应用等药学的多个领域。[2]当讲授化学动力学这章内容时,可结合临床药物制剂介绍相关知识,如双黄连注射液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抗病毒、抗菌中药,而黄芩苷作为双黄连的主要成分,具有利尿、解毒等药理作用,搞清该药物贮存的动力学变化,对该药的广泛推广使用十分必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学以致用。又如在介绍电化学时,引入“细胞折叠酶生物传感器”的实例:德意志研究联合会脑分子生理学研究中心科学家利用此传感器查明一种家族性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机理。通过这样的介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 课堂气氛的活跃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要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有活跃的课堂气氛。

2.1 融入化学史教育 “化学给人以知识,而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化学史不仅记录了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发展过程,而且向人们展示了知识的来源和动态演变,以及蕴涵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物理化学拥有充足的化学史素材。因此,在课堂讲授中引入化学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3]例如,李时珍,出生于一个世代医生的家庭,历经近30年的时间,耗费了半生的心血,完成了《本草纲目》,在化学制药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焦耳,依靠自学,发现了焦耳―楞次定律,穷其40年测量热功当量;哈伯通过20000多次试验,筛选出锇为合成氨的最佳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合成氨生产线。随后,催化剂被改为铁,并逐步发展。如今,合成氨工业基本成熟,成为化肥工业的支柱。哈伯也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通过化学史的融入,学生对化学发展的道路有了充分认识,也被化学的神奇魅力吸引,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其专业信心和学习兴趣。

2.2 关注科技前沿 物理化学作为基础理论化学往往给人一种远离科技前沿的错觉。实际上,物理化学原理是许多高新技术的基础,且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关注物理化学新进展,结合独立医科院校药学专业特点,介绍相关基础知识在新科技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催化”这部分内容时,可结合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有关“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了解催化对新药制备等的作用,进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动力学相关内容的理解。结合科技前沿,注重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4]如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对物理化学课程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产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

3 问题情境创设的巧妙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在导课时,能够创设一种巧妙的思维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实践证明:从教学内容出发,选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是一种颇有成效的方法。 如讲化学动力学时,可以巧妙创设问题 “人们生病吃约时为何对不同的药品,一天吃的次数会不同呢?”来激起学生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关注学习,热爱学习。

通过上述几方面措施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了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巩固了学生掌握的知识,从而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侯新朴.物理化学(第6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2

[2]赵明蕊.物理化学与药学的教学联系[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 (21)6: 643-644

篇12

一、对历史教学定位的错误化。历史学科就其属性来看,应当属于人文社会学科,这毋庸置疑,重要的是学习历史对学生有何用?作为历史教师是不是就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传授一些历史知识呢?从这次比赛的课堂看,大多数教师就是为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而已,这固然重要,但我坚信,在历史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历史、社会以及自身的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谈得上健康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历史教学的灵魂——精神陶冶和人格培养。

二、教学目标片面化。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是分开表述的,但在教学实践中,这三个方面是无法也是不应该截然分开的,可以说,“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基础,是认识历史和探索问题的依托与凭借;“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所必备的途径与手段;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是我们历史教育所承载的带有终极意义的母的所在。

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对教学目标落实片面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过分强调人文性。有的参赛教师只重视历史知识的讲授,让学生看看背背;有的不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将“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教学内容没有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认识活动,其结论也就难以被学生真正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形成。参赛的课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最后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是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我们的做法是对的,但效果不一定就是好的,因为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我们的情感教育需要的是潜移默化式的,而不是当作硬性标签粘贴在课堂教学上的。

三、教材本位,唯教材是从。教材是教师备课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组织教材、补充资料,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表现为:只要教材中出现的就细讲、深讲,面面俱到,要求学生全部掌握,造成当堂完不成教学任务;对知识点处理上,过分强调背景、过程、内容、意义、作用等公式化程序,理论性太强,没有摆脱传统教材的“偏、难、繁、旧”的观念影响;对于一些重要结论的表述更是权威化、绝对化,完全照搬教材观点,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明确对知识点的处理的不同层次:“了解、知道、列举、认识”等,不能不分层次,泛泛而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能把一些结论冷冰冰地、强硬地塞给学生,应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要求教师要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不能一味照搬教材。

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节为例。对教材的处理问题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张謇创办实业的兴衰过程来印证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把这两个内容柔合起来讲,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吃穿用等方面),这样使历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学的既有兴趣,又做到了史论结合,又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读书时间,任务明确,重点突出,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四、教学方法热闹化。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它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教学行为。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误区突出表现在课堂上过分“热闹”。

篇13

【关键词】 小学数学;选择性注意力;培养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尤为重要,教师通过前期的课程导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好奇心求知欲较强,但是集中注意力较弱。因此,教师应该合理的把控学生的教学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细致的把控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采用灵活的方式将注意力涣散的学生拉入课堂中,通过小互动,提问,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的完成教师的学习任务。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素质教育的目标。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抓住重点学生进行突破成为选择性注意力教学的关键。

一、善于“诗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上课时只知道照本宣科,课堂枯燥,了无生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位置,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修养,教学理念作出相应的改变。数学课堂应该改变过去的说教,教师在讲课时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生机的课堂上能够自我表达的数学观点,教师应该尽量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展现一个富有魅力的数学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将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概念的起源,关于数学方面的有趣故事和笑话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积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平行四边形和矩形这一章节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观察游乐场中升降台的形状,得出平行四边形在平时生活中由于变化的较为规律,被广泛的应用在自动门和升降机中,教师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清晰的演示升降台在上升和下降时平行四边形四条边是如何变化的,并且伴随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如何变化的。再例如教师在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积极培养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例如让那些注意力涣散的学生扮演加减混合运算的符号,同时用小卡片上面放上数字,让学生通过扮演加减运算符号和小括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生中,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在学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以让大家一起来分析,这样起到一个典型的作用,并且教师通过幽默的语言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成果。

二、善于“追问”

应该注意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问题,而不注意向学生提问。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反馈,这样不利于学生选择性注意力的提高,教师通过向学生进行追问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的时候可以将学生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一步一步启发自身的数学思维,教师通过这样一引一问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的拉回到课堂教学的正轨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性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中教师出现这样一道题目,一段绳子折成四段比折成五段长4.5米,问原来的绳子有多长,教师在这道题目的讲解中可以向学生追问,绳子折成四段和折成五段有啥区别,并且折成四段和折成五段中间各有几个节点,通过这样的追问可以让学生把握这道题目的基本思路,同时利用追问可以方便教师进行教学拓展,例如在这道题目中可以利用设方程解题,同时还能利用画图进行解题,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和实例相结合,通过追问的形式促进学习注意力的培养。

三、善于“看脸”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微表情,通过学生的微表情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发现学生眼神游离涣散,教师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此时就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提醒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动。又如在小学数学比例尺的运算中,教师在发现学生眼神游离后可以突然向学生提问学生平时都去哪里旅游,教师可以突然提高声音,学生此时会突然已经,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将学生带回到课堂中。在小学数学平面几何教学中三角形的面积和矩形的教学中,教师在发现学生走神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织通过小组的讨论的形式推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的公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室的巡视去捕捉学生脸上的微表情:有的学生时而面露难色,时而眼睛透出一丝灵光,教师可以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对于三角形公式的推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提高数学成绩的提高。

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力进行深入的阐述,并且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力提出了有效的建议,这样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成果的提高,并且提高学生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教学模式;人生哲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当代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120-03

长期以来,对传统的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专家、学者、大学教师们研究的热点。传统的主要教学生学会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及专业发展需求。近年来,经过广大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以往的课堂教学改革过多地强调课程本身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忽视了关键性的问题――教学模式与教学兴趣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它必然会触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根本性问题。因此,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构建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1-3]。鉴于此,笔者以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成才为主要目标,以人本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据,结合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两门课程的特点,尝试构建促进当代大学生应对社会变化和谋求个人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大学课堂教学实践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教学的经验,将热力学原理与人生哲理渗透到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课堂教学中。下面将一一阐述对这些人生哲理命题的提炼和解读。

一、自然界的各种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守恒;人生的苦难与幸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守恒

在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其实就是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其数学形式为ΔU= Q+W。其中Q为过程的热,W为过程的功,ΔU为过程中系统热力学能的改变。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出上述三种能量形式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过程中总能量是守恒的[2,3]。能量虽守恒,“正能量”越多,社会才会充满希望。“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将这一定律推广,用以诠释人生苦与乐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很有励志意义的。漫漫人生,苦难与幸福并存,二者之间彼此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其实也是守恒的。有关于此,有许多人生格言为我们所熟知。比如,乐极生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遭罪等,不一而足。既然人生终究要经历苦难与幸福,倒不如趁年轻的时候经历苦难,然后再安度晚年。因为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体力、精力和上进心等各个方面正处于旺盛时期,应当充分发挥这一时期的年龄优势,这样才能高效率地取得应有的人生成就。否则,等到中年或晚年再去奋斗,再去吃苦,已经没有什么优势、效率和斗志可言了。应当让当代大学生尽早明白这一人生哲理。这样才不会虚度青春年华,才不会空叹晚年的悲凉。

二、过程的方向是热力学的重点;人生的方向至关重要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重点所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研究的是过程的能量问题,而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的则是过程的方向问题。在热力学中,过程的方向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样,在人的一生中,人生的奋斗方向也至关重要。我们常说,人生应该有明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意义。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终有一天会梦想成真,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否则,没有理想和奋斗目标的人生,只能是虚度光阴,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在当代大学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忽然有一种方向感的缺失。以前在他们的中学时代,迫于父母和社会的压力,尚且明白考上大学是他们的人生理想。但一旦进入大学之后,以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已然实现,往往会滋生出松懈、迷惘的思想,于是得过且过。更有甚者,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玩乐,成天不务正业,上课时玩弄手机或逃课,上网打游戏,经商或者谈情说爱。他们始终没有搞明白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的人生其实是很危险的。人生需要规划和经营,如果当代大学生的自律能力不够,人生的奋斗方向不够明确,那么为人师者就应该担负起当代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责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方向,指点迷津,从而履行其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三、化学平衡不再移动;人生安逸动力尽失

在化学反应平衡一章中讲到,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一旦达到平衡,反应的推动力即为零,此时反应便不再移动。这一原理又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人生一旦处于安逸状态便会失去奋斗的动力。所谓人生的安逸状态,其实就是达到了人生的平衡状态。这时,原有的上进心和斗志便不复存在,人生奋斗的推动力也就骤降为零。人生奋斗应当尽量避免处于这种状态,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说,许多时候人生奋斗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其实并不是坏事情,因为它们会驱使我们不断拼搏、不断进步、不断地有所成就,是我们奋发向上的强有力的推动力。英语中有一个成语“No pain,no gain”,意思是说,不经历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平时我们也常说,当一个人感到压力和痛苦的时候,往往是其进步的时候。许多伟大的人生成就都是人们在经历了苦苦奋斗之后的结果,而绝不是安逸状态下的产物。

四、热量是正能量,会推动吸热反应正向进行;忠言是正能量,会驱使虚心的人走向成功

在化学平衡一章中还讲到了工艺参数改变时的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很多,其中热量或者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主要条件。对于吸热反应,供给系统热量或者升高温度,会推动反应正向移动。因此,可以说热量是推动吸热反应正向进行的正能量。人生奋斗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不仅需要自身所拥有的原动力,更需要来自周围环境为我们注入的正能量,其中他人的忠言即是驱使我们走向成功的正能量。当然前提条件是我们必须虚心,善纳忠言,这一机理才能奏效。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一个人的思想或智慧,受其年龄、经历、个性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会具有某种程度的局限性,加之生命的本能原本就不会自发地驱使人们走向高处,因此他人的忠言对于我们走向成功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语云,旁观者清。可见对于忠言这一人生奋斗过程中来自外部的正能量,既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又要虚心以待。这样才是我们应有的认识和应取的人生态度。

五、科学研究中大胆假设,往往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考虑问题时突破思维定势,往往会有新的收获

在热力学理论体系建立初期,科学家曾有过许多大胆的假设。这些假设尽管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甚至是十分荒谬的,但是后来都导致了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函数的引出和熵判据的发现,就是科学家在研究可逆卡诺循环时注意到该过程的热温商之和为零,当时预感到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之和可能是某个状态函数的变化值,进而大胆假定这个状态函数为熵函数,再结合卡诺定理,最终导出了判断过程自发性和方向性的熵判据。而熵判据的正确性后经无数事实所证明,不容质疑。再比如,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创立也是在当时研究低温下凝聚态物质化学反应的熵变趋于零的实验基础上,通过大胆假定绝对温度为零时,纯物质凝聚态的熵值为零而建立起来的。而热力学第三定律后来经过统计热力学的证明是正确的。以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思维模式对于指导我们考虑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生活中的许多时候,我们在考虑一些问题时,由于固有的思维定势,问题可能显得一时难以解决。但如果能尝试着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可能就会出现峰回路转的局面,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平时我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就是这个道理。如今事事讲究创新,就是倡导人们突破思维定势,标新立异,以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可以建立新的定律;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可以创造新的成果

任何一门科学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科学家们独自的贡献,但也应该看到,许多科学定律的创立有赖于科学家之间的合作。这种例子在物理化学中比比皆是。例如,焦耳与汤姆逊合作而有节流膨胀原理;吉布斯与亥姆霍兹合作而有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劳修斯与克拉佩龙合作而有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Redlich与Kwong合作得到RK方程,等等。科学家之间合作的优势在于,形成合作之后使得彼此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彼此都能看到自己所从事领域以外的东西,因此,使得科学研究更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这一原理昭示出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合作可以实现合作者的知识互补、经验互补和优势互补;②合作者彼此思想的相互碰撞往往可以擦出新的思想火花来;③合作的力量大于个体力量的简单加和,这也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1+1>2。当代大学生往往自我意识太强,合作意识淡漠。这种思维和行为定势亟待矫正。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树立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这样,无论对其做事还是做人都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将来大学生无论在哪里工作,都不可能是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独立于社会的生命个体,都将是某一个团体中的成员。

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牢记“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道理。笔者认为,“鱼”与“渔”之间的关系可以和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其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相类比。当代大学生在大学里所应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应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知识,还应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人生哲理等社会科学知识。惟其如此,才可称得上是全面成才。而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课堂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生哲理教育的良好场所和载体。大学生在大学里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动力源于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源于内心需求。当代大学生对于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所欠缺的人生哲理等社会科学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望,这种渴望来源于其丰富自身、提高自身和发展自身的内在需求。

大学教育应是最系统、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教育,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应当既立足于当前的学习,又着眼于终身学习。因此,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和途径――课堂教学,就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构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5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