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通信技术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4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OFDM; MUD; IPv6
一、概述4G概念通信技术的基本条件
4G概念移动通信系统的定义为: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不受限地接入网络中来;移动终端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业务、应用和网络;可以实现非常先进的移动电子商务;新的技术可以非常容易地被引入到系统和业务中来。
(1) 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对于大范围高速移动用户(250km/h),数据速率为2 Mbit/s;对于中速移动用户(60km/h),数据速率为20 Mbbit/s;对于低速移动用户,数据速率为100 Mbit/s。
(2) 实现真正的无缝漫游。4G 移动通信系统实现全球统一的标准,能使各类媒体、通信主机及网络之间进行“无缝连接”,真正实现一部手机在全球的任何地点都能进行通信。
(3) 高度智能化的网络。采用智能技术的4G 通信系统将是一个高度自治、自适应的网络。采用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对信道条件不同的各种复杂环境进行结合的正常发送与接收,有很强的智能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4) 良好的覆盖性能。4G 通信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覆盖并能提供高速可变速率传输。对于室内环境,由于要提供高速传输,小区的半径会更小。
(5) 基于IP 的网络。4G通信系统将会采用IPv6,IPv6将能在IP 网络上实现话音和多媒体业务。
(6) 实现不同QoS 的业务。4G 通信系统通过动态带宽分配和调节发射功率来提供不同质量的业务。
二、对4G概念通信关键技术解析
(1)正交频分复用(OFDM )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OFDM为核心技术。OFDM 技术实际上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2)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采用了空时多址(SDMA)的技术,利用信号在传输方向上的差别,将同频率或同时隙、同码道的信号进行区分,动态改变信号的覆盖区域,将主波束对准用户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方向,并能够自动跟踪用户和监测环境变化,为每个用户提供优质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从而达到抑制干扰、准确提取有效信号的目的。这种技术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及数字波束等功能,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3)无线链路增强技术
可以提高容量和覆盖的无线链路增强技术有:分集技术,如通过空间分集、时间分集(信道编码)、频率分集和极化分集等方法来获得最好的分集性能;多天线技术,如采用2或4天线来实现发射分集,或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来实现发射和接收分集。MIMO技术是指利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进行空间分集的技术,它采用的是分立式多天线,能够有效的将通信链路分解成为许多并行的子信道,从而大大提高容量。信息论已经证明,当不同的接收天线和不同的发射天线之间互不相关时,MIMO系统能够很好地提高系统的抗衰落和噪声性能,从而获得巨大的容量。在功率带宽受限的无线信道中,MIMO 技术是实现高数据速率、提高系统容量、提高传输质量的空间分集技术。
(4)软件无线电(S D R )技术
在4G系统中,若要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接入网络”的理想通信方式,则至少需要保证移动终端能够适合各种类型的空中接口,能够在各类网络环境间无缝漫游,并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业务之间进行转换。软件无线电是近几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以现代通信理论为基础,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以微电子技术为支持。软件无线电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各方的极大关注,这不仅是因为软件无线电概念新技术先进、发展潜力大,更为重要的是它潜在的市场价值也是极具吸引力的。软件无线电强调以开放性最简硬件为通用平台,尽可能地用可升级、可重配置的不同应用软件来实现各种无线电功能的设计新思路。其中心思想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将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各种功能用软件来完成,并使宽带A/D 和D/A 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研制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5)多用户检测技术
4G系统的终端和基站将用到多用户检测技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把同时占用某个信道的所有用户或部分用户的信号都当作有用信号,而不是作为噪声处理,利用多个用户的码元、时间、信号幅度以及相位等信息联合检测单个用户的信号,即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及信号处理手段,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对多用户信号的最佳联合检测。它在传统的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造成多址干扰的所有用户的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具有良好的抗干扰和抗远近效应性能,降低了系统对功率控制精度的要求,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链路频谱资源,显著提高系统容量。现有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在计算复杂度与处理时延问题上存在不足,且算法中一些参数估计有误时,会使得相关矩阵产生较大偏差,导致整个系统性能急剧下降。当前的MUD算法只考虑了同小区内的干扰,而没有考虑相邻小区间的同频率用户干扰。
(6)IPv6技术
4G通信系统选择了采用基于IP的全分组方式传送数据流,因此IPv6技术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选择IPv6 协议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a) 巨大的地址空间。在一段可预见的时期内,它能够为所有可以想像出的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惟一的地址。
b) 自动控制。IPv6还有另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方式。
c) 服务质量。服务质量(QoS)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将来它无疑将用于基于服务级别的新计费系统。
d) 移动性。移动IPv6在新功能和新服务方面可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每个移动设备设有一个固定的家乡地址,这个地址与设备当前接入互联网的位置无关。
三、结束语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OFDM为核心技术。4G概念通信的技术包括OFDM技术、智能天线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IPv6技术等。在目前还只是一个基本概念,IEEE等标准化组织仍处于制定标准和规范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袁晓超 4G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浅析.中国无线电,2005(12)
本文主要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项目化设计。
一、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在讲授时,实训环节往往就是让学生上机实现书上的示例,没有与社会实际需要的专业技术及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联系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国内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普遍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同时也缺乏进行这些训练所需的教学环境,囚此,培养出的学生与产业界的需求往往存在较大的脱节,难以很快融人现代IT企业的运作。
囚此,国内高职院校需要从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工程化改造,逐步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化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并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训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国内一些工程学院和软件学院积极开展了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和实践,其中最重要的实践之一是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工程教育改革成果――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eeive)、设计(Design)、实现(hn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纠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从2011年开始,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建设方面全面启动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其中,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以CDIO先进理念为指导,开发课程
课程设计依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依据CDIO教学理念十二条标准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本课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真实项目开发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个人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系统构建能力为宗旨,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的“一体化项目学习”课程。
2.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
课程及相关课程体系都以真实项目来驱动知识的学习。通过小型真实项目(二级项目),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通过一体化的大型项目(一级项目),完成整个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的学习,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之间有机衔接,二级项目是一级项目的一部分。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NET开发模块课程链路以“计算机技术系网站”作为该方向的一体化项目,为完成该一体化项目,依据网站开发的流程,知识逐渐递进的关系划分为以下5个项目“计算技术系网站”――网站前台设计项目;“计算技术系网站”――数据库设计及数据库操作项目;“计算机技术系网站”――基于C语言的数据库操作项目;“计算机技术系网站”―― 动态网站项目;“计算机技术系网站”――服务器部署项目。
3.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
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要面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整体水平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以促进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要以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系统的元素设计。
4.以行动为导向,优化教学
课程学习以学生学习小组形式进行,一般3~5人,学生入学第二学期自由结合,一直到毕业该组同学都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一起进行课程考核,一起完成课程项目、学期项目、毕业项目等等。通过小组形式的学习,学生的团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专业技术等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
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加强,学习兴趣显著增强,学习效果显著提高,专业能力明显提升。以此为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发现运行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老年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4;58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23-0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冠心病常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血脂水平升高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我院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4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2±10.3)岁;其中男性79例,女性45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脂水平符合:TC≥5.2mmol/L,TG≥1.7mmol/L,LDL-C≥3.12mmol/L,HDL-C<1.16mmol/L。同时排除药物性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严重感染、风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对他汀类药物过敏等患者。服用其他调脂药物的患者停药4周后进行此项研究。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血脂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的膳食要求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并接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商品名可定,规格10mg,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90092)口服,10mg/d,晚餐后顿服;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口服,40mg/d,晚餐后顿服[2]。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TC(6.13±1.12)mmol/L、TG(2.25±0.94)mmol/L、LDL-C(3.58±1.34)mmol/L、HDL-C(0.82±0.20)mmol/L;观察组患者TC(5.62±1.05)mmol/L、TG(1.78±0.66)mmol/L、LDL-C(2.76±0.85)mmol/L、HDL-C(1.08±0.26)mmol/L。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肌肉疼痛3例,关节痛3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观察组患者出现肌肉疼痛3例,关节痛4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均未给予药物治疗,自行消失,未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长期血脂代谢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膜结构,使内皮紧张素释放异常增加,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证实, LDL-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临床治疗时强调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主要目标[3]。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的一线药物,可抑制HMG-CoA还原酶,清除细胞内胆固醇,改善内皮功能。瑞舒伐他汀钙是一种新型的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4]。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大剂量较常规剂量疗效更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2]王贵鹏,曹桂秋.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27(13):1166~116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也在不断蓬勃发展,尤其是计算机信息领域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我们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更是越来越多的融入了计算机通信技术,我们的生活与计算通信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得计算机通信技术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本文着眼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点,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领域的主要相关应用展开了相关的探讨和简要的研究分析。
关键字:
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技术;优势应用
1走进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1.1计算机技术的概念
就计算机技术本身而言,计算机技术就是指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功能之间建立的所有技术,所以我们可以说计算机技术这个概念圈的范围还是较为广泛的。计算机技术我们可以从其功能的实现的方面将其划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硬件技术部门,第二,软件技术部门。计算机软件技术一般而言是说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是人机交互的主要模块。计算机的硬件技术一般而言是说计算机本身的构造和计算机相关的设备连接技术。计算机最主要的设计技术便是计算机的控制器,也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
1.2通信技术的概念
从严格意义上讲,通信技术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最古老的包括原始人类简单的图形,现代化的包括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话、电脑、手机等。通信技术为我们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在当代社会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但是还是无法完全满足人类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引进计算机技术进行助力推动,将两者结合更好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2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势所在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大大促进了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体现出了其极大的优越性。第一,计算机通信的形式多种多样。相比起以前的通信技术而言,计算机通信技术不仅能够展示文字,而且能够展示图片、声音、视频等不同的信息,体现出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的极大优越性。第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传输更加快捷有效。计算机通信技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特点完全得益于计算机二进制数字的传输形式。相比传统的通信方式,计算机通信技术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第三,计算机通信技术使得数据的安全性更高。前文说到,计算机通信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将信息转化为二进制的代码进行信息传输的,因此,这样的传输方式不仅能够使得信息传递更快,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传输方式相比传统的通信方式而言更加具有安全性。
3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3.1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信息处理
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信息处理方面主要是集中体现于企业运作中的各种信息处理和信息的传递方面。企业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能够快速联系客户、准确进行业务管理等。甚至有的企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内部告诉企业局域网,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3.2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多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地区的钢工地去以及办公场地都已经顺利进行了网络的覆盖,计算机通信技术能够完成图形、文字、视频等的交互任务。这项技术已然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
3.3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远程控制
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越来越与计算机通信技术联系紧密,数字家庭和智能家庭的出现更是使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方向。我们运用家庭终端设备还可以进行电话、电脑、电视的通信,甚至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还能够将其发展为语音识别的控制系统,将语音转化为数据指令。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远程设备将是可以预见的重要发展方向。
3.4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即时通讯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微信、QQ、陌陌等都是需要计算机通信技术进行远程服务器的链接从而实现数据的及时交换实现的。我们用到的QQ邮箱等服务器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存储、数据转发,微信、QQ能够进行迅速与服务器进行链接,并且尽快完成数据的交换。这些都是体现了计算机通讯技术运用于即时通讯领域。
3.5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分布式数据库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给计算机数据库应用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分布式数据库应用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各类数据的集合分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例如:12306订票网站,这就是一个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最直接的一个例子。通信技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从有线通信到现在的无线通信,从计算机单一通信到现在的多种移动终端的互联式的通信。我国是通信应用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对我国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挑战,未来的通信技术发展的潜力一定是深不可测的。本文仅是根据自身的时间经验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刘伟 林思澄 单位:沈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雅平.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及防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3)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 物联网 实践应用
物联网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05年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在我国,物联网最初被称为传感网,发展于2009年,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新型战略性产业之一。信息化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而如何将信息通信技术更好的应用到物联网中,则是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1 物联网的概念和特点
物联网融合了红外感应、全球定位、激光扫描以及射频识别等技术,能够依照约定协议,实现物品与物品的相互连接,从而完成信息的传输和交换,以及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等功能。物联网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互联网的一种延伸,几乎包含了互联网的全部资源,也可以兼容互联网中的所有应用。不过,物联网与互联网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本身具有独特的私有化和个性化元素。物联网包含了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分别是信息的感知与控制、信息的传输以及信息的应用。信息的感知与控制主要是结合不同类型的鞲衅魃璞富蛘哂氪感器对应的控制器,实现与终端物品的直接接触;信息的传输主要是通过感知与控制,结合信息传播技术,将相应的数据信息传输到网络终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信息安全;信息应用指针对经过了录入和传输,最终达到网络终端的信息进行应用,以完成对物品的直接控制。
在物联网中,物品控制的前提是对物品的感应,而人们在控制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信息系通信,因此物联网本身具有非常明显的广泛性,借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快速交互,保证了人对于物品的合理控制。在物联网中,所有连接的物品都具备私有属性,这也使得物联网中传播的信息附带上了私有属性,在交互过程中,必须切实保证信息安全。最初构建物联网的目的,是方便人们对事物的远程控制,因此,在避免信息泄露的同时需要保证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网络了解事物的状态并对其进行控制。就目前来看,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物联网已经逐渐实现了设计初衷,保证了信息传输和交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备受用户的喜爱。
2 信息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实践应用
2.1 应用方式
信息交流主要是在信息来源方和信息接收方之间构建起稳定高效的传输通道,考虑到物联网本身蕴含的数据信息众多,对于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精度要求加高,传输通道的性能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交流以及物联网的使用。想要保证信息的高效传达,不仅要求移动终端和传输通道本身可靠,还需要对信息传输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即通常意义上的网络维护。合理的网络维护能够对用户隐私进行保护,提升网络信息的质量,剔除其中的干扰信息,继而全面提升网络的信息通信水平。因此,物联网中应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为物联网提供更加可靠的管理维护平台,保证物联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物联网用户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2.2 应用措施
最近几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通信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信息通信技术就可以成为“通用技术”。从满足物联网实际需求,提升物联网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在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过程中,应该从两者不同的需求着手,针对信息通信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就目前而言,信息通信技术对于信息的传输一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二是语音,其本身实际上并不具备感知信息以及通知终端物品的功能。不仅如此,信息通信技术的管理对象是用户管理、传输设备管理、传输过程管理以及业务对象管理,这些管理并不包括对终端物品,管理对象只能是人,因此无法信息通信技术并不能作为物联网的节点来使用。从物联网的角度分析,其本身的私有属性和个性化特征要求信息终端需要具备相应的传感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信息通信系统设计中增加传感器,利用传感器实现对于物品状态的感知和远程控制。另外,在物联网中,应该重视信息通信技术的功能开发,改变原本的管理模式,提升技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更好的满足物联网用户的各种需求。
2.3 发展展望
就目前来看,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在普及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市场规范,缺少可以吸引大众的业务,影响了通信技术的发展规模。因此,想要推动物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长远发展,就必须研发更具吸引力的业务和产品,推动两者的完美融合。
3 结语
总而言之,结合物联网的概念和特点,对照信息通信技术的特点,可以发现,信息通信技术与物联网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都物联网中,有着良好的可行性。不过,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对于控制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终端用户也有着不同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物联网中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的作用,需要做出适当的改进,推动两者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永红.信息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8):68-69.
[2]边巴.信息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探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8):40-41.
[3]王梁钱.信息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应用探析[J].电子测试,2016(23):1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