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赞赏学生,学与教融为一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指导者,又是促进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适时地鼓励学生和赞赏学生,用鞭策和赏识等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引导、点拨学生开发语文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尊与自信,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平等的合格者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语文教学理想境界的基本前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教师要蹲下身来,走近学生,贴近学生,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合作,一起探究。
谦虚的倾听者 比如,在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对演讲主题的构思、设计以及演讲的结构安排等,要尊重学生的创意。但必要时应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如何取舍演讲内容,如何查找资料,演讲时怎样注意感情的交流,演讲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加以解决等。
真诚的赏识者 教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学习的每一点进步,使得每一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上,在学习过程和运用方法的良好行为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上,都能有积极的表现。
高效的组织者 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一个平台上互动,参与学生讨论探究,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进行语文学习。
充满情感的品读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浸润着情感、充满着诗意的。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精力充沛,情绪激昂,态度详和,而且自始至终要与文本保持相和谐的状态。教师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准确地再现文本的情感基调,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学生受到熏染,会产生愉悦激奋得情绪,会积极思考,乐此不疲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能促使学生对文本入情入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文章的情,用所学的知识体验语言的精妙,读着朗朗上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故事性强,文质兼备,富有极大地感染力与情感性,这种情感渗透于课文的语言文字之中。学生情动于衷,才能发于外;满怀激情,才能领会文本包含的情感,进而理解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催生情感 “情感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发展心智,陶冶情操提供帮助。比如,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教师首先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在屏幕上显示美观优雅的课文标题,接着播放黄果树瀑布的震撼画面,并且配以由远及近的瀑布流水声,然后伴着优美的民乐,由著名的朗诵家朗读课文。执教老师借助于情境,以精美的画面、柔美的音乐、富于磁性的朗读、巨大的流水声响,让学生陶醉其间,催生学生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
动情朗读,滋养性情 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不少文章写得精美,需要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有一种令人震撼、令人鼓舞的力量。教师富有激情地朗读,能够有效地再现课文所描写的艺术之美,引导学生们走进作品的意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月光曲》一文中关于月光曲内容的一小节文字,是皮鞋匠凭借贝多芬的乐曲而产生的联想,其旋律是由平静到激昂。教师应指导学生用平静低缓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则宜用激动、高昂的语气加以感情朗读。教师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一定会动情地朗读,一定会对盲姑娘产生同情,一定会被兄妹俩对音乐的追求与执著而感动。
共建和谐,陶冶情操 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传递给学生,使语文教学充满快乐、和谐的氛围,达到“亲其帅,信其道”的境界。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月光启蒙》时,为了让学生们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首先,将学生带入那月色柔美的境界里,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读文本第一小节描写夏夜的文字,让学生想象眼前出现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再读这一段。接下来,让学生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通过看画面、听教师的配乐,感受夏夜月色的柔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陶醉在夏夜的柔美之中。
师生之间真情的多元对话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理想的语文教学应是一个真情流淌的、多元对话过程。
课堂是教师最好的练功台,教师在课堂上发展了学生,也必然发展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塑人,塑造有健全人格、公民素养、担当情怀、奉献精神的大写之真人。
教学即创造,课堂教学是创造艺术。教师要善于用爱心和智慧打造塑人的课堂。引导学生以“有限”课堂为发端,发展“无限思考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从而让语文真正站起来,活起来。我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有10种境界:
1.浸透教育爱、师爱。
缺乏爱的课堂,是遗憾的课堂,是缺失的课堂,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有爱才有智慧,有爱才有灵性,有爱才有活力。
大爱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至爱要渗透到内心深处,博爱要关注到每个学生,最好的爱莫过于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
每个班级总有少数学生的思维呈潜藏状态,这些学生的心里同样蕴藏着思维潜能,他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学生思维的秋霜。机智的一语点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如久壅顿开的泉水汩汩流淌;一句轻声的责备,也可以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苗。
教师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时,往往会在有些学生身上“卡壳”。因此更需要教师善于用真爱和睿智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一丝一毫的表达欲望,爱护他们一闪一烁的思考,点亮他们一星一点的思维火花,即使一时“启而不发”、“调而不动”,也要耐心地等待。
有一次我上公开课,教学《皇帝的新装》。一位同学回答“故事结尾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来戳穿谎言”的问题,说了一半,忽然讲不出来了,其他同学“刷”地都举手抢答,我亲切地微笑着对大家说:“我相信他一定能答出来,请等他一分钟。”等一分钟,是艺术,是对学生思维积极性、自尊心的保护,是师爱。在60次时钟的“嘀嗒”声中,终于爆出了思维的火花:这位同学不仅圆满地回答了问题,而且讲得很精彩。课后有人提醒我说:“你当着800位听课老师的面,说孩子一定能答出来,万一答不出来,你怎么下台?真为你捏把汗。”我说,这是基于我平时对这位学生语文水平、思维能力的了解,我是成竹在胸,即使冒点险,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值得。这叫“有失有得”。
2.蕴含丰富多彩。
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总是善于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文本的文化含量,使课堂教学的蕴含充实而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充实丰富,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多多益善。有时,适当减少内容,反而使教学更加厚重;充实丰富,也不意味着教学环节的繁复。有时,简单的几个步骤却使得教学越发灵动;充实丰富,也不等于教学手段的多样与时髦。有时,最朴素最古老的方法也能使教学效果不同凡响:这就是教学艺术的辩证法。
课文《一双手》明白如话,文章表面的意思孩子一读就懂,看不出内涵的深意和高明的表达技巧。按照一般的教法,就像师生共饮一杯白开水。我教《一双手》先后设计了三个情境。使课堂丰富起来。
情境一:抓外部特征。用老松木喻文中主人公张迎善的手的主要特征:粗一老一硬一干一色深一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那手指是如何的“粗”,如何的“干”,从而联想到这位劳动模范几十年如一日植树的艰辛。这样的感受,一定要比单纯的抽象概括丰富得多,细腻得多。
情境二:妙用一把尺子。讲张迎善的手“大”,作者用了长、宽、厚的一组数字,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运用数字的作用之后,我设计了比手大小的环节:让学生用尺子量自己手的长、宽、厚,与张迎善的“大”手作比较。这个体味“大”的过程,把学生从惯常的概括之中拉回来,让他们认识到简单的概括不能使事物丰满,只有具体、具象,才能丰满。通过量自己的手,使一个看来非常空泛的“大”字,顿时鲜活生动起来,显露了文中用字的精妙。
情境三:咀嚼一个“裹”宇。我引导学生从“裹”字体会张迎善的手大。我对学生说:“同桌的同学互相裹一裹手,看能不能裹起来?体会一下这个‘裹’字用得好不好?”
学生说:“裹不起来。”“突出了手的大。”
我问:“可不可以把‘裹’字换成‘包’字?”
有个学生说:“不能,因为‘裹’字前面有‘紧紧’二字,‘裹’在这里不仅表示手大,还表示力气大和热情,用‘包’字就失去了这些含义。”师生对“裹”字的探讨,与作者不谋而合。
这里用的是从直观读出具象的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还原“裹”、“紧紧”这些平凡词语的真实情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张迎善的手是如何的“大”!
这便是使课堂教学充实丰富起来的关键:从课文中拎出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然后布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所蕴含的丰富的意义与情味,而不是那种泯灭印象的概括。这里隐含着通常所说的由过程走向结果的理念。三个情境把白开水烧得沸腾起来,丰富起来。课堂应当追求这样的教学效应。
3.知情意行完美统一。
至今记得初相见的震撼。2008年春天――当时,我在师范执教小语教法尚不足两年。一个平常的周末,我毫无准备地听到了王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我几乎呆在那里,啊?!原来语文的课堂可以这样!原来教学的境界可以这样!!接下来是几日的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当日凌晨写下《草色遥看近却无》,试着描摹自己对王崧舟课堂教学的印象。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我都在搜集关于王老师的材料,想找出这当中的“秘妙”。
感谢李振村先生,2008年夏天,在“新经典语文教育论坛”的培训会上,他建议我赴“王崧舟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学习一段时间。于是,有了我在王老师身边的日子。我读王老师所有的文字,我看王老师所有的课,我听王老师所有的讲座,我试着梳理王崧舟语文教学思想的特质。
1.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追求。是的,吸引我们走近王崧舟的多半是它教学中鲜明的艺术特质。就像《长相思》里的山一程水一程,就像《慈母情深》中那处处可见的“震耳欲聋”,就像《枫桥夜泊》里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王崧舟的课堂彰显着一份难以言说的精致与唯美,儒雅与厚重。当独特的文本解读、巧妙的教学设计、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与精湛的书法、精美的图片以及撼人心魄的音乐一起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常常瞠目结舌,唯有轻叹。就像王小庆老师所言:“他的课已经不能算作课了,应该是个艺术品才是。”王老师自己也曾说“我确实把自己的每一堂课都当做一个艺术品来经营”。想起教育界对“教育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辩,我不敢说自己知道答案,但是,不讲究艺术的教学注定走不太远。
2.深刻独特的思想探求。王崧舟极善思考,他的教育观透着哲思,常常直抵教育的本质,甚至生命的本质。他的语文主张,无论是早些年提出的“语感教学法”还是近几年风靡大江南北的“诗意语文”,都有着非常坚实的哲学、美学、教育学基础,而且都有比较成熟完备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他提出“好课三味”,何等精准!他提出“课的境界”,何等空灵!他对“语文意识”的呼唤与实践、对“本色语文”的超逸与回归,又是何等深刻!我知道王崧舟的粉丝里有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还有大学教授;我知道王崧舟的知音里有语文老师、英语老师、音乐老师还有数学老师;我甚至听说有一位清洁工捧着《长相思》的教学实录爱不释手、一位交警拿着《小学语文教师――王崧舟诗意语文专辑》读至凌晨!思想的力量是超越年龄、超越学科、超越职业的,我也相信这力量必将跨越时空,历久弥香。
3.求新求变的“陌生化”寻求。“思者先行,行者无疆”,在语文教育的路上,王崧舟就是一位永不止步的行者。我们都知道王崧舟的“磨课”,他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挑剔几近苛刻。我曾亲眼看过他执教的四个版本的《枫桥夜泊》,每一遍都在修改,每一次都在超越。不仅是一堂课,从《万里长城》到《荷花》,从《只有一个地球》到《一夜的工作》,从《长相思》到《两小儿辩日》,从《枫桥夜泊》到《普罗米修斯》……王崧舟从不在课品中重复自己,几乎他的每一次亮相都会带给小语界惊喜。沈大安先生说,“超越作为王崧舟生命的根性,渗透在他的每一个课品的创作之中”。卢青云老师说:“他时时是凭着一种有计划的超越精神打量着自己,并以超越的姿态憧憬着自己前行的方向。”2010年暑假,他推出了自己的新课《与象共舞》,在这个课品上,他竟然尝试了“一个人的同课异构”!此课一出,举座震惊。我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到这样的境地?他轻轻地笑笑,只说了两个字“超越”。是的,只有王崧舟超越着王崧舟,当今天的王崧舟超越了昨天的王崧舟,昨天的王崧舟就已不复存在,而今天的王崧舟灿烂地活着。
4.丰厚底蕴的文化诉求。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接触大量的小语名师,我也接触许多高校的学者、教授,我知道许多人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我很少看到有人像王崧舟这样酷爱阅读,阅读早已是他生命的存在方式。正是这不懈的阅读为他沉淀了厚厚的学养与底蕴,面对王老师,我常常会有望洋兴叹的感慨。也许正是这样,王老师才能在语文教学里举重若轻吧。
5.干净慈悲的教育情怀。工作室的墙上,绿地白字是王老师手书的“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慈悲是一种生命的境界,是只可意会的境界。佛祖拈花,庄周临水,微笑间,天地澄澈。其实,王崧舟在语文界是一种独特的现象,一方面,追随者无数,敬仰者万千;另一方面,他又时时处在小语界的风头浪尖,对他的争论从未中断。但是,王崧舟就是一直泰然自若地浅浅笑着,毁也罢,誉也罢,他就是这样淡定笃行地走着。有时候想,小语界熙熙攘攘,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其实都在他的心里。转念又想,小语界熙熙攘攘,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其实都不在他的心里!大多人不知道,在华贵的外表之下,王崧舟语文教育思想的本质就是一颗“赤子之心”,绝对的宽容、绝对的慈悲、绝对的纯净。
时人提及王崧舟,多言“诗意语文”,这些年对王崧舟的争论也多因“诗意”二字而起。有人说,在语文前面加上任何定语都是不正确的。是的,“白马非马”。但是,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一匹只叫做“马”的马,只能是白马、黑马、红马或其他。再者,放下这些争辩,有多少人能真正体味“诗意”的内涵?“诗意”是一个多么灵动而开放的字眼!若以为“诗意”仅仅是诗歌一样的语言与情景,那就失之太多了!诗意,是一种生存的状态,是生命最初与最高的境界,诗意即本色,是海德格尔讲的“精神的返乡”。
王崧舟也是把“诗意语文”定义为一种境界而非流派或方法。他说,“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是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贵族气质,在他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
其实,没有“诗意”的语文还是语文吗?作为语文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叫不叫“诗意语文”又如何?
教育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新视角,并且人们对语文教学生态的研究也日益增加。生态理论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作为一种视角,更应该使其成为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生态课堂 内涵 特征 策略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该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构成部分……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此背景下,教育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新视角,并且人们对语文教学生态的研究也日益增加。生态理论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作为一种视角,更应该使其成为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一、语文生态课堂的内涵和特征
语文教育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实践性和生活性、鲜明的民族性三方面的特征,所以语文教学应充分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并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和独特体验。语文生态课堂所强调的,是一种自在、自为的语文教学,是生生不息的、动态的、有生命活力的一种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互惠促进,是生长与发展状态的最优化。
语文生态课堂主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是生命体验性。语文生态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因为在语文学科中,主要是以文学作品为学习对象的,这些作品都充溢这作家的思想和感情,本身就充盈着作家的生命活力。第二是交互性。语文生态课堂是很重视师生之间交互学习的课堂,是要求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共同交流、碰撞、沟通的过程,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交互性的过程,是师生一起成长的舞台。只有在互动交流中,学生才能对学习更加有兴趣,有积极性。
二、语文的叶子蔫了
在现在的教育中往往存在这些现象:
1.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直以来,学生的命运前途维系在各种考试的分数上,这使得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将学生掌握知识的储量作为教育的第一目的。就算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也一样逃脱不了如此的命运,教学的过程中更重视的是对他们进行基础性知识的传授,反复的识字、认句,使文学作品讲解的枯燥无味,这就造成学生并不是在自然的状态下主动地学习语文。语文生态课堂的建立,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恢复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重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它、探究它,学生就会在一种愉快的情境中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
2.身心发展受到消极影响
儿童时代正是人类个性塑造和发展的关键时代,每个年龄段都有其自己对教育的需要和需求,而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孩子,对于教育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语文生态课堂正是为了要让学生回归自然和社会,在自然的天地中感受语文的明月清风,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谐地与人交际,在语文的生态环境中培养语文能力,这远比纸上谈兵的死记硬背语文知识重要。
三、让阳光重新洒满语文课堂
1.创设和谐自然的教学情境
语文本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堂是一种人文情境,学生心态自由开放,教学要素各自绽放生命姿态,师生共享与对话,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理性的思辨、理智的评判。
在讲授《美丽的丹顶鹤》这一课时,我以一曲优雅动听的钢琴独奏曲《秋日私语》和一段动听、动情的解说,伴随一幅同样优美动人的丹顶鹤南飞图,把学生带入了一种美的境界,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了一种美的情趣,从而对丹顶鹤产生了喜爱之情。接着,我再通过“有几只丹顶鹤飞累了,想到我们班来歇一歇”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细细观察丹顶鹤、亲近丹顶鹤的机会。这一设计十分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奇的心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十分高涨,为下面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阅读课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引导学生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这一设计中,我先让学生说说准备为丹顶鹤做些什么,然后通过爱鹤的故事以及歌曲的渲染,激起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从阅读文本到联系实际,体现了“知识向生活贴近”。
2.建立共享与对话的课堂交往环境
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就是要建立这种共享与对话的交往环境,主要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体现出来。
在教课文《狐假虎威时》,我让学生自己做演员,把文中描写大森林里的情景的7、8自然段的故事表演出来。表演开始前,先指定5个学生做演员,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鹿、小兔、小野猪。其他的小朋友就是导演了,让他们自己做导演分析狐狸是怎么走进森林的(出示: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然后让演员把狐狸演出来;再让他们读读老虎的神态(出示: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表演开始,请一位小朋友当解说员,朗读课文的7、8自然段,让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也跟着演员做动物们的各种动作。表演完后,进行提问:“老虎,你为什么一直东张西望?” 让学生们自由讨论然后回答问题。在这里我们将教学与表演紧密结合,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热情大大提高,进一步推动教学进程。在教学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教师则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自主表演和评价。另一方面,通过同桌的讨论、交流,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学习,使其在回答中受到更多的启发。
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动态展开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共同与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教师点拨诱导开启学生思路是这一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创造是焕发学生生命活力、达成语文课堂教学理想境界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吴成国,何孔潮. 语文和谐生态课堂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1)
这几年,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语文课程改革成果骄人,课堂教学与以往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众多的公开课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可总感觉有很多课我们平常是上不来的。那么,最常态的语文课该怎么上?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夯实“双基”,追求本色的课堂才是我们应追求的理想境界。正如薛法根老师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搞训练。
一、简简单单教语文
现在的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复杂,形式多,花样多,让人觉得“乱花渐欲迷人眼”,但仔细咀嚼,却又感觉平淡,缺乏内涵。新课程强调学科整合,关注学生的个性张扬,但语文学科的整合绝不是各学科 的大杂烩,张扬个性要以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不能让非语文活动占据课堂。譬如我曾听《吆喝》公开课就非常热闹,教师把文中出现的所有“吆喝”用合理的语言串起来让学生逐一模仿。学生模仿得很到位,课堂上笑声不断,掌声不断。但反思一下这堂课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多少?课堂上展示“吆喝”的学生课前需花多少时间练习?老师课前难道就不需花大量时间指导吗?课堂看似热闹,其实轻松花哨有余而扎实严谨不足。再如《恐龙无处不在》,老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多种恐龙图片介绍恐龙。学生看到繁多的恐龙图片惊讶不已,沉醉其中。当老师想让学生回归课本时,一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已过。这难道不是剥夺了学生学习“真语文”的时间吗?这难道不是为了增加课堂的可观性,冲淡语文本色,甚至失去语文本色吗?所以,我们要上简单、朴实的语文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浅出上做文章,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从而使教学内容简约、教学过程简化、教学手段简便、教学语言简洁……简单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二、扎扎实实搞训练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美育因素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明确提出并积极倡导美育。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等一样,都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但德、智、体等教育,是通过学习、训练和实际的操作等方式,来提高人的知识和才能,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提高人的体质,它们的教育方式,不仅是由外面加上去的,而且是实际的,具有实在的功利目的。可美育既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也不需要实际的学习、训练和操作,它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和感染。
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无处不在,渗透其间:
1. 教学目标中明确美育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其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由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部分组成。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恰恰体现了美育的功效。如巴金的《小狗包弟》这篇文章,其美育目标可以具体分解为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和勇于面对错误反省自己,真爱生命,关爱他人。该教学目标犹如“三军之统帅”,为整个教学过程树立了明确的方向,定准了基调。
2. 教材内容体现美育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这四个板块既共同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又各有侧重。
在《谈语文教本中》,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决不是语文教材不重要,相反,他的用意在于强调略读、课外阅读和教材的精读应是平等的地位,决不可简单地认为“文烂选”,就可“秀才半”。
高中教材取材广泛,文质兼美,体式完备,汇集了诸多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教材将审美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文学作品占选文的“四分之三”,而且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注重传统文化,文言诗文和传统寻根相结合,意蕴深厚。如教材内容涉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戏剧及清小说,它们都是传统文化的精粹。
3. 教学方法渗透美育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语感教学法,它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领悟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既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又是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如《离骚》的“品读”“情读”“美读”。学生的语言功底、智力水平、思想品格、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以及生活实际技能等因素,都能通过语感表现出来,语感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美读感染法可以让学生耳与心谋,感悟语言的意蕴、情感、韵味,以培养语感,如教师范读《登高》,感染、引导学生;创设意境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地进入“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艺术境界,如《琵琶行》的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的亲力弹奏,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一、加强诵读,体验情感
情感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具有自我投入的性质。在语文教学中,诵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这种体验并建构自己的情感世界。诵读是以朗读、背诵等方式进行口语表达的基础性训练,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朱自清先生曾多次撰文阐述诵读的重要性。他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有一半来自于声音。通过诵读,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和掌握这种语言,而且还能在与社会人群的对话和交往中获取情感体验。课文的言语文字经典而凝练,蕴涵着丰富的情感经验,而学生处于情感的孕育期和经验的探索期。如果课文的情感经验是外在于学生的,学生缺乏生活化的情感意象和细腻的生活情感,就无法体会课文的情境并运用自己的情感意象展开对话、想象与建构,更不可能引起内心的共鸣而产生情感体验。而美文诵读欣赏时曼妙的语音,能够使学生很容易地切入文本,展开对话和想象,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诵读操作要领。首先,应该注意让学生自主诵读,也就是说给学生尽量多的时间,让他们在自主诵读中完成认读、吟哦、融情和感悟,而不是用教师的架空分析或肢解来代替。其次,诵读任务要分阶段来完成。第一,初读认知阶段。这一阶段扫清文字障碍,对全文基调有一个总体把握,允许学生对文章情感内容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第二,精读感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文本中关键或暗含着深刻内涵的语句进行反复朗读,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能“入景入境”;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能“入情入理”。第三,熟读背诵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把作者的情感与抑扬顿挫的诵读形式在自己的头脑中确定下来,最终实现文本语言的内化,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情感。总之,诵读能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情感变为真情实感,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加强诵读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
二、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从而使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进行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进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的讨论。不忽视实在的教学内容,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视学情、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盲目进行过于宽松、不作评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
三、强化思维训练
一忌形式化。
随着科技发展与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载体。为实现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在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使学生们看得、听得激情四起,课堂上活跃至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若把握不好,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效率极低。因此,一定要制作优秀课件,让课件富有生命力,根据教学需要能随意调度,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切记教学载体只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决不能流于形式,造成喧宾夺主。
二忌单一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颁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这并不意味着削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忽视了语文的基础知识而淡化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无疑是使学生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三忌模式化。
现代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教育也是如此。洋思经验、黄冈教学、杜郎口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哪一种形式被“重视”,许多学校就竭力学习并推行这种教学模式,对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学习,原样照搬,生怕“走样”。齐白石先生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绘画如此,语文教学也如此。语文教学可以有模式,但不要模式化。如果教师都去学习照搬,那只能是走向教学的“模式化”,使教学走入死胡同。一味推行统一的某种教学模式,终究会因“前途”渺茫而中途“夭折”。一味推行统一的某种教学模式,还会扼杀了教师的教学风格。使其不能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不能使教和学融为有机的整体,不能使自己的语文教学不断走向成熟。
思考之一:从理论方面看,“少教多学”的思想自古有之。无论是300多年前的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还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都对“少教多学”有精辟的论述。可以说,“少教多学”的理念是夸美纽斯最先提出来的,他说:“寻求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这和孔子的“举一反三”、“温故知新”思想是一致的。而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则很好地诠释了“少教多学”的理念。随着新加坡教育改革的评价的深入,“少教多学”这个概念才又引起人们的关注。
“少教多学”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教育本真的回归,它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高度一致,与我县目前实施的有效教学完全吻合。我认为,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些有效教学策略,都是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牺牲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为代价而提出来的。所以说,“少教多学”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她抓住了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思考之二:从教师方面看,“少教多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多教少学”的现状,“少教”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加有效。通过“少教”来促进学生“多学”。这就要求教师有“专家型品质”,并通过反思来判断自己行为正确与否,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只有做到“少教多学”,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因此,“少教多学”课题的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很有意义。我们要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总结出在哪些地方少教,少到什么程度;学生在哪些地方多学,多学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经过潜心探索、不断摸索与实践,才能实现。所以,“少教多学”是教学的高境界,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理想目标。
思考之三:从学生方面看,“少教多学”的内涵和核心意义是以学习者为根本,为中心,为主体。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会学习的人才能学会并掌握做人的能力、做事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得让学生自学,并且多学。少教的目的是为了多学,多学的前提是少教。当然,多学也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用。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全身心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去,逐步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自主学习。
思考之四:从有效教学方面看,“少教多学”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达到有效教学或高效教学,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能力,又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教学相长,提质增效,让师生双方都获得发展,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真正达到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从我县目前课堂有效教学改革来看,很多学校的教学改革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少教多学”相吻合。我们现在搞“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就是要使广大教师和学校从原来自发的状态转为一种自觉的状态,使“少教多学”真正成为有效教学或高效教学的一种必要的策略。
关键词:情感语文教学 人格魅力 审美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情感交流的必要性,才能使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在课堂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氛围,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到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从而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架起沟通的桥梁,彼此走进对方的精神世界。有了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感情基础,我们的教学才会得心应手,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学生,用爱构筑师生感情交流的桥梁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决定了课堂的成败。作为有责任心的教师,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关照他们的生活,倾心于他们的成长。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仅仅是关注还不够,教师要用爱统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爱是教育的一切,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学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们更希望有爱他们的人,更有受到别人尊重的愿望。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爱的阳光之中,希望自己在爱的阳光普照下茁壮成长。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能够对学生施以爱心,那么学生学习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奇迹就会被创造。职业学校里的学生,基础较差,他们都曾经是被教师遗忘的人,不爱学习,不求上进。为了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激情,我在每节语文课前都让学生做三分钟的演讲。每次演讲之情,学生都积极准备演讲稿,课前反复练习,都希望自己能够借此机会一展身手,受到同学的赞扬,受到教师的赏识。由于这些学生准备充分,每个人的演讲都很成功,获得了师生的好评。每次演讲后,我都对学生的成功之处、精彩之笔做简明扼要的点评。学生从中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赏识,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爱。这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可以影响整个的课堂教学,影响对学生的成长教育。
“目以传情,情以感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递感情的窗口,所以教师在课上要用自己深情的目光向学生传递成功的希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目光是无声的,但这里面包含着激励,包含着赏识。每一个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点,都不能逃离教师的目光。正是这样,教师的目光成为师生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成长的源泉。在语文课堂讨论中,有些学生胆怯,很怕说错,即使发言也不是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时候,我就用亲切的目光鼓励这些学生,使他们敢于站起来讲话。他们回答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我也是以鼓励的眼光赏识他们的行动,并对他们的错误回答给予纠正。久而久之,语文课上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这说明,教师的爱联系了师生,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构筑起了师生感情交流的桥梁,让师生之间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二、树立自身形象,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的语言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他的精神境界能够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他的人格魅力能够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这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注重自己的仪表,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用自己的人格的魅力吸引每一位学生。
仪表端庄,谈吐优雅,精神丰富,是教师自身形象的体现。在现代物质丰富,知识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教师要凭借自己的形象,以自己的智慧赢得学生的崇拜,用自己的真实感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我让学生将课文的内容改变成剧本。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扮演作品中的角色,和学生一起登台表演,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又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和学生一起用自己的笔在黑板上勾勒出主人公的形象,这样在师生作品亮相的同时增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教师丰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的人格魅力,都是教师形象魅力的关键。
三、领情入境,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情感体验
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更能让学生进行一种审美的体验,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情感的熏陶,让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感情、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他们的情感在审美体验中得到升华,让他们的精神境界在审美体验中得到提高。现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声音、图像等音像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绘画、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手段,增强了教学手段,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与现实自然相交融的环境。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以情动人,让情感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活动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进行愉悦的审美体验。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借助声、光、影等手段将词句融进课件之中,让学生看到壮美的北方风光,感悟壮阔的历史,并在对诗词的吟诵中领悟英雄的豪情壮志。同时,我让教材提供的审美客体成为声、色、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辉映的动态世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通往深层的生命结构的审美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完美了学生的人格构建,完成了从教学关系向审美关系的转化和升华,达到了教学的理想境界。
王冬精:盛老师,您的“和美语文”教学研究历时10余年,在小学语文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能不能谈一谈您提出这一教学主张的一些想法?
盛新凤:好的。我认为任何教学主张的提出,都有它的背景,“和美语文”也不例外。前几年,我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及其研究一直被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操纵,非左即右,非此即彼,一直在做钟摆运动。极化现象的产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迂回徘徊、停滞不前,也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益不高的直接原因。这种两极对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尤为突出。近几年,我读了一些书,了解了如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一分为三的哲学观、古代建筑学、中医理论以及圆美理论等内容,接受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然后才发现我们只有用一种“和”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事物因“和”而美,语文教学也是因“和”而美。克服极化现象,构建“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课堂境界应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其实,“和美语文”的研究经历了“诗意语文”“两极之美”“和美语文”三段历程。2000年,我们启动了“追寻小学语文诗意课堂境界”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追求融“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于一体的诗意课堂,引起了较大反响。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语文教学不光要追求阳春白雪的诗意之美,还要有下里巴人的实用之美,即要有两极之美。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又启动了新的研究“追寻语文课堂的两极之美”。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发展了诗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境界追求又向前迈了一步。2006年,我们在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度思考后,发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两极融通后的和美之境。2006年,我参加浙江省首届高访学者培训班,“和美语文”第一次以课题形式进行申报。2007年,“和美语文”申报了浙江省规划课题,进行第二轮研究。可以说,这一系列的研究经历,推进了我的思考,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思考的轨迹。
王冬精: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回顾近百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史,我们确实因为极化思维的作怪而走了许多弯路,甚至是回头路。我认为“和美语文”的研究,它的现实意义是很大的。那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和美语文”的基本教学主张吗?
盛新凤:“和”这个字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儒家的“中和”、道家的“妙和”与释家的“圆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个节目就是“和”。“和”最早出于春秋史伯的“和同论”,其中提出的“夫和则生物,同则不继”,正是所谓的“和而不同”。要把不同的事物加以综合,形成“和”之态,就要把极化的事物进行融通。所以,“和美语文”以“融通”为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理念体系。“和美语文”雅俗共赏的优课观是融通之一。阅读教学“雅而不俗和者寡,俗而不雅则无精神滋养:”太“阳春白雪”,会造成“曲高和寡”,太“下里巴人”,则会流于枯燥、机械,缺乏美感和情趣。雅俗共赏的阅读教学,正是追求两极融通的“和美”境界,达到“共赏”的目的以适合各个层次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既有美感,有可鉴赏性,又有实用性、适切性。“和美语文”显隐结合的学习观是融通之二。内隐学习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因为语文具有极强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忽视了学生的内隐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揭开内隐学习的神秘面纱,充分发挥内隐学习的巨大威力,还应把内隐与外显两种学习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和美语文”主客相生的师生观是融通之三。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不断变换、冲突,直至胶合,使课堂生成一种“有冲突之和美”。 “和美语文”的言意相谐的性质观是融通之四。“言”和“意”是个相互转化的过程:由言到意的转化策略有据言悟意、由言带意、创言补意,由意到言的转化策略有由意带言、循意识言、会意生言,最后达到言意共振的境界。
王冬精:任何一种教学理念和主张,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涉及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和美语文都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操作策略?
盛新凤:和美语文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建构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操作程序。如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主张遵循“寻点―拉线―丰枝―画圆”的教学程序进行设计:先找到一个教学支点,再拉出一条教学主线,线要注意延伸性、流畅性,还要在主线的牵引下,上挂下联,通过对主体语言的聚焦和发酵,加上文本中背景语言的渲染烘托,使课堂的主线变得丰厚饱满。最后“画圆”,画同心圆、开放圆,使课呈现圆融之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采用内外融通、读写融通、讲练融通的教学策略,找到最佳融通点,把课内和课外、阅读和写作、讲授和训练巧妙融通起来,使两极要素不断转换、相互交织、促进。
王冬精:盛老师,您提炼的这个设计流程我看可以用“点线圆和”来概括。但我还有一个问题: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体不同,你们又是怎样根据课文特点寻找不同的融通点的呢?
盛新凤:文体不同,教学各异,关键是要找准不同的融通点。如导读写人文章,如何透过人物外貌探究人物内心,使人物形象在读者视野中“表里融通”,是教学的关键。我们可以从描写人物外表的语言切入,在逐层朗读、感悟中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塑像”,塑有形的外在形象之像和无形的内在精神之像。叙事类文章,往往情、理蕴含在事中,文章通过对事的描绘,说理表情,读者通过对事的解读,悟理悟情。此类文章的教学抓手在哪?最佳融通点是“事理融通”,应紧紧抓住事件中耐人寻味的“细节”细读品味。“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文章,景物之美,必融合了作者情感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和美语文”主张把感受景物之美与体会作者情感融通起来,找到最佳融通点――情景融通。导读状物类文章,透过文本语言文字,既要感受物之“形”,又要感受物之“神”,把两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做到形神融通。要读中悟形,形中悟神。民间故事的特点是用虚构的情节表达人民真实的情感。教学的抓手是抓住融通点―― 虚实融通。诗词类文章,体会诗词的意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类文章的教学,要在诗词境与文章外显的语境之间找到巧妙的融通点,使诗词境与语境融通。
这几年,我带着我的研究团队,对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学进行分类研究,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自己也对每类文体的课文都开发了公开课,如《番茄太阳》《燕子专列》《青海高原一株柳》《趵突泉》《文成公主入藏》《如梦令》《三个忠告》《最想做的事》《半截蜡烛》等,这些课例在全国各地公开示范教学,反响比较大,应该说是能很好地诠释“和美语文”的内涵。
王冬精:盛老师,这次在山东日照举办的“和美语文专题研讨会”很成功,可以说为您的“和美语文”研究进行了一个小结。您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大会的概况吗?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拓展思维
一、巧妙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枯燥的讲解或动情的演说,有时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展示多媒体课件则常常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我教《口技》一文时,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欣赏洛桑学艺中口技表演的视频片断,演员精湛的技艺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绪激动,兴趣盎然,进而为学生学习我国古代艺人的绝技,大大增强了求知欲。
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想象力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均感到陌生疏远,学生在理解方面不得要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将电教媒体与古诗词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古诗词教学中,多媒体能积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从而起到了积趣引情的作用。
二、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语文情境,营造与渲染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觉和思维,使他们耳濡目染,很快进入语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教《孔乙己》一文时,我用课件出示了一幅名叫《用手走路的孔乙己》的图画,画面上孔乙己瘦成皮包骨头,身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屁股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一根草绳挂在肩膀上,正迎着我们用“手”走来。学生边看边议,孔乙己的性格和他的悲惨遭遇之间有无必然联系?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根源是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很容易掌握了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不攻自破。
多媒体动画演示,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鲜明艳丽的色彩、赏心悦目的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带入语言描绘的境界,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望岳》时,我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启发想象,展示出景物有远有近,层次分明,色彩有浓有淡,景象诱人,整体呈现出气势磅礴的绝妙境界,启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三、巧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积累知识。读对领悟文章主旨、增强语感、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引领学生主动地进行读的训练。结合教材,筛选经典散文进行配乐朗读,同时设计一些检测题检测效果。例如我教《春》一文时,先配乐朗读,声情并茂,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同时让学生思考:“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文中给我们展示了几幅优美的画面?”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听后能主动轻松地回答。
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朗读显得更为重要,如教学《使至塞上》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诗画欣赏”,此时大屏幕上出示一幅直观的画面,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悲壮的乐曲,学生沉浸诗中,进而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感染与震撼,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电教媒体,强化听说训练
指导学生常听新闻、时文,并要求复述概括其内容。我经常从报刊杂志上选一些新闻、时文,利用多媒体合成技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放给学生听,听后要求学生或复述其内容,或概括其大意,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听力,同时也训练了说的能力。
如果说“听、读”是信息输入,那么,“说、写”则是信息输出。在交际过程中,“说”比“写”更直接、更快捷、更有效,因此,“说”比“写”显得更重要,多媒体则为“说”提供了广阔的战场,使其“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我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结合教材,利用录像,让学生配音。
教材中的小说、戏剧多为经典名篇,它们大多拍摄过电影,从中选取需要的片断通过录像或视频播放出来,先让学生欣赏,然后除去其声音,让学生分角色配音,学生往往情绪高涨,争先恐后。我教《威尼斯商人》、《智取生辰纲》时采用了此法,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加深了印象,还训练了口头表达――“说”的能力,真是一箭三雕。
(二)结合音乐画面,配解说词。
说明文大多介绍科普知识,学生读、学起来往往缺乏兴趣,如果改为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配解说词,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我在教《绿色蝈蝈》、《生物入侵者》等课文时,都选择了这一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全面阅读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截取有用片断,删去声音,让学生结合画面配解说词,这样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饶有兴趣,不仅掌握了科普知识,而且“说”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做好看图说话训练。
看图说话历来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现今利用多媒体看图说话,则使其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图像更清晰,色彩更鲜明,意境更契合,还可以配乐。例如教《大自然的语言》、《海燕》、《与朱元思书》时就选择了相关的画面,让学生合上书本,播放画面,同时配以适合意境的音乐,然后让学生结合画面、音乐、意境看图说话,学生往往能准确而流畅地说出其主要内容。
(四)运用电教媒体,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由课内到课外,逐步延伸,扩大字词训练以及阅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如指导学习《邓稼先》时,利用录像片,让学生切身领会伟人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国家,关注社会进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多媒体的广泛运用,拓宽了师生教与学的视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一)扩充信息、增加课堂容量。
教学中,扩大阅读量,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非常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师在40分钟内随心所欲地投放大量的文字资料,切换快捷,操作方便。但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是介绍型、认知型的材料可一扫而过。有一些可以备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用或让学生课后查阅,我们要根据不同特点去把握,以期高效。
(二)精心设计文字。
电脑中设置了许多可供选择的字体,语文教学应首选或者大量选用楷体、宋体这类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体,以规范学生的写字。但在某些具体的环境中,也可穿插其他不同的字体。例如,引用一些寓言故事的材料,可用隶书,显得古朴醇厚;如精美的现代小诗,可用行楷,显得情韵丰满。冷色、暖色的选用要根据文体文风内容而定,不能追求花样,把一段文本打扮得花枝招展,淡化了文字的本来作用。
(三)处理好画面,创设出意境。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对以画面为主的信息接触越来越多,文字感受能力却在减弱,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冲击,也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的画面设置,能帮助学生更形象深刻地体会文字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愉悦,但对某些具体文字材料的配画要作辩证分析。有时画面不能代替文字,如在进行王维的《竹里馆》教学时,可以先出示这首诗,播放轻松悠闲的古筝配乐,给以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想象其意境,当学生进入审美意境后再放画面,让学生去对比、联想、补充,体会诗中有画的特点,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四)巧用动画,创理想境界。
运用动画要注意以下几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当语言文字、静止画面无法达到其效果时才选用;以有利于学生记忆、联想、创新为原则;不能分散学生注意力、淡化文字功能;要达到语文教学艺术与多媒体课件运用艺术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
评价;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6―0032―01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语文教学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看成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创造性,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开发潜力,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能够以良好的言语、心智技能进行工作和交际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确立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目标
“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语文教学不仅要把“知识与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还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中介和动力,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观照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经历与思考,关注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感悟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和渴望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体会语文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在“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不存在谁是主宰者,谁是服从者,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由教学的“轴心”变成了“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这种关系中,师生进入合作学习的理想境界:教学由僵化走向灵活,学生由依赖走向自主,教师由“教书匠”的角色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者”。
三、打造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主阵地,学生只有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里,才会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打造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一要创设自由宽松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身心自在、思想自由、乐于参与和情绪高亢的状态下学习。二要创设其乐融融的情感课堂,把最具人文内涵,充满人性之美、诗意之美和生活情趣的,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特征的语文教学呈现给学生。三要营造和谐共鸣的课堂境界,实现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四要达到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文本的思路的同步共振,和谐共鸣。
四、选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自主体验、促进个性的自我实现。因此,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教师要改变过去“教”控制“学”的线性教学流程,要让学生在师生双方的交往、互动中创造性地学习。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在语文学习的时间、空间和程序上满足了人的这一需要,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五、构建注重过程的评价机制
“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追求的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它关注的不是一个静态凝固的学习结果,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能的发掘。所以,它特别强调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亲自体验的动态生成的发展性评价。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既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又能帮助教师反思教学、创新教学,从而实现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
六、开发多元互补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人格;思想;技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题海战术渐渐成为过去,如何充分利用好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成了摆在一线教师面前亟待深思的问题。具体到语文教学来说,课文知识内容老化使学生产生隔膜和疏离,社会不良风气侵蚀让学生厌学情绪日益增加,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影响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而言,改变社会和他人很难,从自身做起比较容易,我们应该正视自己,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人格与效率
教学先做人,构建新型教育模式下的教师人格,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人格首先体现在道德层面上。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自然境界重视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看见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不惜一切也要弄到手,无所顾忌;功利境界则稍有进步,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可以暂时克制自己的欲望,但还是以自我为主,重功利而轻道德。想吃好穿好本身并无可非议,谋求更大的利益也是人的本性,问题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还需要把“道义”这两个字放在心间。这便是道德境界。至于先义而后利,把道德修养当作本身的一部分,做到天人合一,那更是一种理想境界。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涉世未深的学生,应该多重视道德层面,至少做一个达到道德境界的人。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不修边幅,胡子几天不刮,穿着短裤背心,提拉着拖鞋溜溜达达走进教室,这样的形象很难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做事拖沓,丢三落四,作业不能按时改完,卷纸还没发给学生几张就不翼而飞,这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言语粗俗,出口成脏,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更是糟糕。至于摆阔显富,一身珠光宝气,或者穿着妖艳绮丽,过于暴露,把教师等同于服装模特,绝不会让学生赏心悦目,只会带歪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思想和效率
敏锐的思想如利剑,是斩断应试教育模式束缚的最佳武器。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不仅仅是学几个字词,背几篇作文所能概括的。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思想性和人文性,“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外,还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情感熏陶,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引自黄品泉《试论钱梦龙的“人格总体论”及语言教学观》《语文教学论坛》1990年第6期)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讲,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语文教师如果只能教给学生字词句篇,只能让学生背诵文学常识,实在是不合格的,语文教师之所以是语文教师,他在学生心目中,更应该是精神上的指路者和导师。
要做学生精神上的指路者和导师,教师自己必须眼界开阔,善于接受新知识,思想开放,对人生和社会有敏锐和清醒的认识,也就是说,教师应该能够同时扮演诗人和哲学家的角色。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东西铺天盖地而来,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作为教师如何应对呢?闭上眼睛或者视而不见,这种遇见变故把脑袋沙地里的鸵鸟心态固不可取,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把自己变成一个各种杂烩堆放一地的垃圾场也不见得高明。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深思,他在班上让学生订阅了很多科学杂志,很受孩子们的欢迎。设想一下,魏书生老师如果板起脸,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课外书一概没收,结果如何?或者不加选择,学生订阅了很多时尚杂志、八卦周刊,结果又如何?
教师的教学思想的保守有时直接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教授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只是简单地把中心思想归纳于讽刺皇帝的昏庸上,稍微深层次一点的东西只字不提,不敢越教学参考书雷池一步。事实上,安徒生之所以是世界级的文学大师,《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超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数百年来入选各国语文教材,其立意之深远,思想之深邃,远远不只是讽刺皇帝的昏庸。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受教育模式的影响,不管学生的需求,也不管课文的本意,只管追求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这实在是令人无奈。语文教学要发展,就不能停留在只教几个应考的知识点上,应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大胆质疑提问,从佳作中汲取营养,多方位理解。
教学模式的僵化也严重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比如学习小说《杨修之死》,学生拿到课文以后本是兴致勃勃,觉得这篇出自《三国演义》的故事很有意思,个别对三国故事有兴趣的学生只怕还能联系看过的资料,说出几点颇有水平的意见。但是教师一上课,味道就变了,先死记文学常识,再照本宣科地介绍几句时代背景,然后进行人物分析,这么几斧子下来,故事被肢解的七零八落,学生自然是兴味索然。
三、技艺与效率
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学手段的强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小水洼可以漂起几片枯叶,一片湖泊可以养活鱼虾,而要给万吨巨轮提供纵横驰骋的舞台,一定要是广阔的海洋。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很难做到得心应手。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才行。教师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有时候,这种崇拜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