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学的难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如何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突破教材中的难点,是我们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近二十年来,教学后反思,反思后教学。现就以下几方面初浅的认识与同行共勉。
一、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简化学生思维的步骤
案例1:把下面的式子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8+(-4)-(+10)-(-7)+(+6)
教材是分为两步:(1)把减法转化为加法:-8+(-4)-(+10)-(-7)+(+6)
(2)省略括号和它前面的“+”:-8-4-10+7+6
思考:是不是可以一步完成呢?
(1) 给学生“同号得正,异号得负”这个结论(就是看括号里面数的符号和括号前面的符号)。让学生思考,有学生可能就会问“为什么?”
(2) 引导学生找出依据:我们知道+(-4)表示什么?-(-7)又表示什么?(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括号前的“+”表示这个数的本身,“-”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
根据一个数的本身和相反数的意义就可以一步完成: -8+(-4)-(+10)-(-7)+(+6)=-8-4-10+7+6
案例2: 有理数a、b在数轴上如图所示:比较a、b、-a、-b的大小。
方法一:先确定-a、-b的正负,再比较绝对值,这样很抽象。
方法二:在数轴上表示出-a、-b,然后运用数轴是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进行。
案例3:去括号:-(-a-b+c)+(-a+2b-3c)
教材上是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要求学生按法则来去掉括号。
其实这里也可以按一个数的本身和相反数的意义来去括号,把整个括号看作一个整体,对它的每一项取本身或相反数。
二、建立模型,让学生轻松理解几何概念
在“三线八角”的教学中,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图形中认识这几种角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模型。
案例如下:
∠1和∠2是同位角,从这两个角的顶点在图上描出它们的边会得出图(2),引导学生观察像个什么字母的变形,从而总结出一对同位角的边组成的图形是“F”形或它的变形。用同样的方法描出一对内错角(∠2和∠4)和一对同旁内角(∠2和∠3)的边会得到图(3)和图(4)。进一步总结出一对内错角的边组成的图形是“Z”形和“U”形或它们的变形。这样即使图形再复杂,学生也能识别出来的。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克服解题过程中的易错点
案例1:把多项式按字母x降幂排列5x3y-y4+2xy2-x4
易错点:(1)弄不清没有x的项的指数到底是多少 (这个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
(2)字母y应该怎么处理。(排列时不能改变每一项的大小)
(3)在排列时,总忘了把每一项前面的“+”“-”号带走。
这里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把学生“背着书包站队列”作为一个列子,在重新调整每个人的位置时,是按个子的高矮(由高互低或由低到高),并且每个同学到新的位置时必须背走自己的书包。就是告诉学生按字母x的指数由低到高排列,每一项到新的位置时,要把y和它前面的“+”“-”号带走。
案例2:初中生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时。在坐标系中找出点的坐标,初学时有些学生容易写错横纵坐标的位置,这时可以模仿书写汉字时的笔顺让学生记住 “先横后竖”。(先写横坐标,后写纵坐标。)
四、恰当运用“视而不见”,帮助学生分解几何图形
案例1:已知,如图∠1=∠2,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BAD与∠ABC互补,又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1)看∠1、∠2的边得到。
(2)只看∠BAD和∠ABC的边得到。
这样,就将对解题有用有图形分解出来了。
告诉学生只看与已知的两个角有关的线,其余的线看见了也当作没看见,把图形分解出来,从而作出正确的判定。
案例2:在七年级上期教学画垂线时,单纯地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学生感觉不难,如果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对边的垂线,就困难了。
如:在ABC中,过点A画BC边上的垂线。
这时可以让学生弄清:(1)是过哪一点画 (2)到底是画哪一条直线的垂线
然后在三角形中就只看一个点和一条直线,其余的两条线就不看。这样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五、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
案例1:(1)一个有理数数的平方总是正数;
(2)若|a|=-a,则a
(“数0很调皮,随时骗我们”, “两面派”。)
案例2:讲相反数和倒数时(相反反符号,倒数倒身段)
案例3:讲|a|和a平方的算术平方根 时(正则直出,负则反出)
案例4:讲完全平方公式时:(平方项在两边,乘积的2倍在中间)
六、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恰当运用于练习中
1、套破井分类
根据套管漏失的位置,可分为固井水泥返高以上套管的漏失和固井水泥返高以下的套管漏失;根据漏点的漏失量,可分为严重漏失和微漏失;根据漏点所处的井段、地层的沉积环境,分为:大水道以及高泥质等漏点。
2、套破井化学封堵的难点
2.1 水泥返高以上的套管漏失
漏失点在水泥返高以上,套管外无固井水泥;地层胶结疏松,常有钻井过程中因井壁坍塌造成的空穴;封堵材料难以在套管外迅速堆积,封堵材料的用量大;封堵材料用量难以准确设计,施工中不易提高封堵压力,因而会影响固结强度。
2.2 高泥质含量井段的套管漏失
由于水解作用,高泥质含量地层的孔隙中往往存在大量泥质物,这些泥质物也常经过漏点进入井筒,泥质物的大量存在不但曾加了施工的难度,而且由于其与注入的封堵材料混合,大大地降低了封堵材料的固结强度,影响封堵质量。
2.3 套管丝扣漏失
施工泵压高,参数不易控制;封堵材料难以进入地层,不能形成足够体积的固结体,封堵质量差;持续高压作用往往使套管受到新的损伤,可能造成卡钻事故。
3、套破井封堵对策
3.1 堵剂
3.1.1 G级油井水泥封堵技术
油井水泥是由水硬性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和助磨剂磨细制成。与水适量搅和后,形成一定比重浆体,具有合适的密度和凝结时间,较低的稠度,良好的抗沉降性和可泵性。能自行胶结硬化产生一定的机械强度,具有良好的抗渗性、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可对出水层位进行封堵。
适用范围:适用井深2500米以内,渗透率大于100*10-3μm2,吸收量大于400L/min的中高渗透层。
3.1.2 超细水泥封堵技术
超细水泥是G级油井水泥的再次粉碎物,具有粒径小(20~50um)、比表面积大(9000cm2/g)、水化速度快,通过0.15mm窄缝能力强的特点。同G级油井水泥相比,其物理性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具有易悬浮、穿透力强、抗渗能力大,封堵后强度大,有效期长的特点,对中低渗油层的封堵能较好的加以解决。
其特点是,价格便宜、来源广泛,强度高、见效快,在地层有一定吸收量的前提下适用于封层、堵漏、二次固井等各类井况;对地层污染较小,用重射孔或者稀酸酸化就可以使污染完全加以解除。但是由于凝固时间快,在深井及在漏失严重井的封堵时由于温度较高施工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固油管事故,且水泥凝固后强度很高,钻塞较慢,特别是加入添加剂的水泥塞强度很高,增加了劳动强度及占产时间。
因此其适用范围为井深3000米以内,渗透率小于100*10-3μm2,出砂微量或不出砂井,吸收量小于400L/min的中低渗透层,以及管外窜槽需要二次固井,灰浆用量较小。
3.1.3 高水膨胀成岩剂封堵技术
高水膨胀成岩剂由铝酸盐、硫铝酸盐、铁铝酸盐、碳酸盐等矿物成分与有关促凝剂共同磨细成的粉状物料组成。其具备低失水、微膨、易钻塞、抗地下腐蚀等特点,尤其当堵剂颗粒水化时,其中膨胀组分的反应促进了钙矾石的早期形成,并随着水化的进程,钙矾石晶体不断长大,使灰浆硬化时体积膨胀。在井下有限空间和高压条件下,其线性膨胀率为0.2~0.3。其微小膨胀补偿了灰浆硬化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收缩。能在水灰比1.0~3.0范围内凝固,不脱水凝结成一定强度的固态充填剂。具有悬浮性好、易泵送、易于钻塞、初凝时间可调、固化后强度高等特点。同时,由于膨胀过程化学预应力作用增强了堵剂与套管、地层的界面胶结强度。实验证明,加入一定比例的膨胀剂,可使界面胶结强度提高30%~40%。实现封堵强度高,有效期长。
特点是,初凝时间可调,减少了在施工中凝固时间难以控制带来的危险性,施工工艺安全可靠;可根据漏失段吸水指数不同,水灰比在1.0~3.0较大范围内选择,且在该水灰比范围内都可凝固,也可作为预堵剂,便于现场施工和控制;脱水后强度增加,而井筒内堵剂失水少,比水泥封堵钻塞容易得多。同时由于较好的降失水效果,保证了低压时灰浆能在地层中均匀填充所需封堵的地层,高压下形成“泥饼”强度高,封堵成功率大,井筒内留塞由于失水少,强度低,容易钻塞。
适用范围:出砂严重、亏空大的地层,套管堵漏。
3.2 预封堵工艺
用预堵剂填充高渗层,在近井地带形成有效的封堵屏障,防止堵剂进入地层深处而失去作用。
(1)钙化泥浆预封堵工艺,采用泥浆和卤水分段塞挤入地层,卤水中含有的Ca2+、Mg2+、Na+在地层中与泥浆混合后会迅速形成沉淀,堵塞地层孔隙,但是强度不大,适用于地层微出砂、不亏空、渗透率较低的套破井的预封堵。(2)石英砂预封堵工艺,采用0.4~0.8mm粒径石英砂,10%~15%浓度挤入地层,用1.2~1.3g/cm3稀灰浆挤入,在近井地带充填亏空带,建立地层骨架,适用于渗透率较高的出砂砂岩。(3)ZCT-03胶粒和水膨体预封堵工艺,ZCT-03具有可塑性,粒径在4mm~20mm之间,在高压下能产生任意形变,用泥浆携带挤入地层后,粒径大的在地层亏空或大孔道处堆积、挤压、填实,随着压力的升高,粒径小的进入不同直径的孔喉,产生形变,颗粒与颗粒、颗粒与地层之间接触更加致密,形成更有效的封堵屏障,使后续堵剂纵向上均匀进入破点各处,实现高强度的浅封堵。
3.3 保护套管工艺
采用封隔器保护封堵段以上套管,避免高压下产生新的破点。
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问世以来,经过两次重大发展:第一次是马克思在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对古典经济学创立的劳动价值论进行发展;第二次是当今经济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创立的科学劳动价值论进行发展。.回顾当年古典经济学不能解决两大难题而陷入绝境,以及马克思对这两大难题创造性的解决,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得以新生和重大发展,可以从中受到众多启迪和教益,对当前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创立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研究,进而把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在理论上最主要的功绩,在于这个学派的理论家们在探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这一理论最初是由威廉·配第提出,在亚当·斯密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尔后,大卫·李嘉图对这一理论作了最为透彻的表述和发挥。然而,古典经济学的最杰出代表大卫·李嘉图及其拥护者始终没有能够解决面临的以下两大难题:第一,雇佣劳动与资本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资本家不可能获得剩余价值;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这种交换的结果,资本家获得了剩余价值。第二,在不同生产部门中投人等量资本,使用不等量活劳动,生产不相等的剩余价值,从而分别获得不相等的利润;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不同部门的等量投资,不论使用多少活劳动,总会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大体相等的利润。这两个难题不能得到解决,使古典经济学陷人绝境。“从这种绝境中找到出路的那个人就是卡尔·马克思。”.克思在古典经济学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从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科学地解决了古典经济学不能解决的上述两大难题,使古典经济学创立的劳动价值论获得新生和进一步发展。
之所以古典经济学解决不了第一个难题,是因为这个学派的理论家们的资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决定了他们实际上具有一种本能,懂得过于深人研究剩余价值来源这个爆炸性的问题是非常危险的,致使他们谁都没有能够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间题。由此,他们只能始终把工人向资本家出售的商品归结为“劳动”。在他们看来,这种“劳动”的价值,取决于“劳动”的生产费用,即工人及其家属必需生活资料的货币,比如3马克,资本家借此让工人一天劳动12小时,又假定机器、设备磨损和原料、燃料消耗等费用为21马克,其产品售价为27马克,即比全部开支的费用多3马克。由于27马克中的21马克在工人开始劳动以前就已存在,剩下的6马克是工人的劳动加到原料上去的。这样一来,工人的12小时劳动创造了6马克的新价值。而工人劳动了12小时,他当作等价物得到的却是6小时劳动的产品。因此,或者工人的劳动有两种价值,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大一倍,或者是12等于6。两种结论都是极其荒谬的。这两种极其荒谬的结论,根源于把工人向资本家出售的商品归结为劳动。恩格斯指出:“不管我们怎样挣扎,要我们还是讲劳动的买卖和劳动的价值,我们就不能够摆脱这种矛盾。经济学家的情况就是这样。古典经济学的最后一个分支—李嘉图学派,多半是由于不能解决这个矛盾而遭到了破产。”实际上,资本家所购买的并不是6小时的劳动力使用权,而是一个工作日即12小时的劳动力使用权,劳动力的日价值只费半个工作日,而劳动力却根据劳资双方达成的协议为资本家支配一整天(12小时),即增值了6小时价值。可见,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这个价值差额即剩余价值,便是资本家希望劳动提供独特服务的产物。劳动力其所以能提供这种独特服务,正是因为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独创性地提出了劳动力商品理论,一方面论证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同时又阐明了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使资本家获得了剩余价值或利润,从而使导致古典经济学破产的第一个难题,即资本与劳动交换和利润的产生难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李嘉图上述的价值,其实是生产价格。这是因为,其中不仅包括工资预付及其平均利润,也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及其平均利润。李嘉图不能区分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把二者相混淆,这就决定了他不懂得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自然不了解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区别,不理解价值因何和为何转化为生产价格,这就决定了他始终坚持的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不能自圆其说。李嘉图本人也不满意自己的这种解释而动摇,致使他有时想改为商品的价值由两种原因来调节;一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二是生产商品所投资本可获得的利润总数。这样做也会导致他一贯坚持的价值源泉上的劳动一元论原理的终结,所以他没有这样做。这就使李嘉图陷人难以解决的困境之中。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额,即商品价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但在观念上把它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数量上也相等,商品按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出售.就是按生产成本加利润出售,亦即按商品的价值出售。而剩余价值只是对预付可变资本而言的.是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额,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则是剩余价值率。如果社会各部门的剩余价值率相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的各部门,便会出现利润率的差别。在资本有机构成低、资本周转速度快的部门,一定时间内所雇佣的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多,其利润率高;相反,在资本有机构成高、资本周转速度慢的部门,在相同时间内同量雇佣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少,其利润率低。这是自由竞争尚未占据统治地位、资本在各部门中不能自由转移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现实。
当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之后,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能够自由转移,情况就不同了。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资本便纷纷投向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造成这些部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多,致使所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逐渐供过于求,价格不断下跌,从而利润率下降;相反,原来利润率较低的部门.因资本纷纷撤出,生产规模缩减,产量不断减少,致使所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逐渐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升,从而利润率上升。随着资本的转移和价格的涨落继续进行,各部门利润率便大体上趋于平均,有差别的利润率便转化为大体相同的平均利润率。在利润率平均化条件下,各部门的等量投资可以获得等量利润,即平均利润。于是,各部门所生产的商品,不再按价值而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出售。换句话说,由于利润率平均化,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
在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的情况下,社会各生产部门按等量投资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分享剩余价值:一些部门获得的剩余价值多于所生产剩余价值;另一些部门获得的剩余价值少于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这只是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重新分割的结果。在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重新分割的场合,社会商品的总生产价格仍然等于总价值,出售各种商品所获平均利润总量仍然等于剩余价值总量。这样,各部门的等量投资,使用不等量劳动,生产不等量剩余价值与等量投资获得等量利润的难题,也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回顾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不可避免地陷人破产境地和马克思使之得以新生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对于当前我们深化认识和研究马克思创立的科学劳动价值论来讲,无论在研究思路方面还是在研究方法方面,都能使我们至少能得到下列重要的启示。
首先,在研究思路方面的启示。
一是经济理论不能正确反映经济实践,常常是因为新的经济实践发生变化所致,因而不能将原本是科学的经济理论轻率地予以抛弃。经济理论应该而且必须正确反映一定经济实践,能否正确反映一定的经济实践,是判断经济理论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古典经济学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商品大体上按各自的价值出售,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正是这一经济实践的正确反应。然而,当社会经济生活中自由竞争占据了统治地位之后,各种商品不再按价值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售了。在各种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的场合,社会各部门的等量投资,使用不等量劳动,能够获得相等利润。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就不能正确解释这一经济实践了。 二是面临原有的经济理论难以正确反映发展了的经济实践,决不能企图保全原有的经济理论。李嘉图面对自己一贯坚持的劳动价值论不能正确说明发展了的经济实践,基本上能够正确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正视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从不认为发展了的经济实践“违背”了自己坚持的经济理论,进而去抱怨和斥责经济实践,从而企图使发展了的经济实践与自己原有的经济理论永远相适应,而是有时候正确地设想按发展了的经济实践去“修正”自己始终坚持的劳动价值论。他担心自己的整个理论大厦倾覆时,未能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修正”,但也不斥责经济实践“违背”、“破坏”了自己的理论。但是,他最终仍然把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的’‘通例”当作“例外”,还是企图勾销原有的经济理论与发展了的经济实践的矛盾,以保全原有的劳动价值论。这样做的结果,原有的劳动价值论非但没有得到保全,相反,等于宣布了原有的劳动价值论解释不了发展了的经济实践而终结。马克思认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具有科学性,着力于保护人类文明创造的这一宝贵精神遗产,但是他没有无视发展了的客观经济实践,恰好相反,他坚定地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承认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取代按价值出售,是一种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承认等量投资获得等量利润不是“例外”而是“通例”。他指出这种“通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自由竟争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解决了古典经济学不能解决的难题,拯救了人类文明创造的这一宝贵精神遗产。
三是在发展了的经济实践面前,不能囿于原有的科学经济理论,应该适时地把原有的科学经济理论推向前进,以适应和指导发展了的经济实践。我们说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是具有科学性的经济理论,仅仅因为它是自由竟争占统治地位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社会经济实践的正确反应和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一旦自由竞争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商品的价值形变为生产价格,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和指导发展了的经济实践,这就决定了经济理论必须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李嘉图有时想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进行理论创新,“修正”自己始终坚持的劳动价值论,但这种理论创新的火花因为担心动摇自己的全部理论的根基而熄灭。于是,只好把发展了的经济实践当作“例外”,而不去发展原有的劳动价值论。这就使原有的劳动价值论不是发展了的经济实践的反应,自然不能成为新的经济实践的理论指导,自然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从而不可避免归于破产。而马克思在发展了的实践面前,不囿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原有的正确结论,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实践的发展带来的商品价值的形变而独创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得以新生并得到创造性发展,使科学劳动价值论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实践的正确反应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启示。
一是找准经济实践的重大变化造成原有劳动价值论尚不能给予科学说明的理论难题。任何一个真正的经济理论工作者,特别是某一重大经济理论的创立者或拥护者,都必须十分关注不断发展的经济实践及其对自己创立和拥护的经济理论的影响,找准自己创立和拥护的经济理论在经济实践发生重大变化时面临的困惑和难题,这是自己创立的或拥护的经济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永远保持其科学性和生命力的基本前提。李嘉图及其拥护者们虽然未能解决面临的两大难题,但他们却在反对者的攻击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研究,准确地找到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的难题,这是应该肯定的。马克思虽然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给予了高度赞赏,但这一理论不可避免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导致其破产的两大难题,他也是承认、找到和找准了的。他指出:“关于李嘉图学派的全部叙述表明,这个学派的解体是在这样两点上:(1)资本和劳动之间按照价值规律交换。(2)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把剩余价值和利润等同起来,不理解价值和费用价格的关系。”。如果不能准确地找到这一理论面临的难题,其结果就不可能有这一理论面临的解决.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就不可能有新生,科学劳动价值论就不可能创立。
二是拓宽原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视野和理论内容口李嘉图及其拥护者之所以不能解决面临的两大难题,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研究视野始终局限在原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范围,简单搬运原有劳动价值论的若干观点回答面临的难题;而马克思之所以能够解决导致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破产的两大难题,使之得以新生和创造性发展,在于他在解决这两大难题时,并不是始终把研究的视野局限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既有的理论体系之内,死死抱住这一理论既有内容不放,相反,他不断地拓宽原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视野,拓展原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容。
在解决价值决定与不同部门中的等量投资获得等量利润的难题时,马克思不是像李嘉图及其拥护者们那样,始终拘泥于各个部门价值的创造量与实现量一致、利润的创造量与获得量相等的见解,而是确信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虽然各种商品的价值量仍然由生产各种商品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各种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量是由各部门中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但价值量的实现因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而发生重大变化,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中实现了重新分割或转移,一些资本有机构成高、周转快的部门多实现的剩余价值,正是另一些资本有机构成低、周转慢的部门少实现的剩余价值。马克思在价值流通和价值分配方面突破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原有见解。把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拓宽到价值转形和剩余价值的重新分割,拓展到商品总和以及价值和剩余价值总和去讨论,古典经济学面临的第二大难题也就得到了科学的解决。
一、提倡志存高远的云南精神
云南精神的提出,是值得我们云南人骄傲和感叹的——“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提得充满了文人情怀,同时又不失质朴,真是文辞优美,格调深远。了解它的出处及蕴含的深意,越发觉得这个精神真是和咱们云南人如此贴切,和云南人的精神一脉相承。高原情怀的高远、开放、包容;大山品质的坚定、担当、务实,这十二个字把云南人要敞开胸怀,打开世界的大门,勇敢走出去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表达的如此深刻。这个具有典型云南特色的区域精神必定成为促进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千百年来,云南各族人民深受高原和大山地貌的影响,高原造就了这里的人们身在高原的宽广胸怀,高屋建瓴的视觉,大山锻造了这里的人们务实坚韧,不断攀登,敢为人先的精神。树立高原情怀,就是立足高原、俯视高原,形成开拓、创新、奋进、包容的精神面貌;提倡大山精神,就是要信念坚定,像大山一样执着;像大山一样根基牢固傲然耸立;像大山一样攀高不止、生生不息;像大山一样不逃避电闪雷鸣,历经风霜雪雨而巍然屹立。——云南精神,让我们动容,令我们奋进。
二、构建高职学生的云南精神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定型阶段,为了让他们在这个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能够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云南这方热土,树立富民强滇的志向,我们有必要构建一个适合高职学生的云南精神体系,使学生们感悟云南精神,理解云南精神,贯彻云南精神,所以云南精神对即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年青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构建高职学生的云南精神,并使之成为一个体系呢,我思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正面宣传工作,使学生认识、知晓云南精神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比如可以开展征文、启发式讨论、主题演讲、知识竞赛、论坛等活动,使高职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领会云南精神的实质。
其次是在思想、情感、实践等方面主动认可、接受云南精神。我们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讲清云南精神的内容,并辅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等其他方式的宣传教育,不断掀起学习教育热潮,帮助大学生认识、了解云南精神,在实践上认同云南精神。
第三是建立一种机制,高职院校里,除了常规的思政部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还设有心理健康中心,职业生涯规划课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云南精神的教育基地,通过将云南精神内化到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生涯规划等各门课,各个环节,通过来自外部的教育合力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加速内化进程,使高职学生对云南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升华,最终成为自己稳定的精神和品质。
最后是把内在的精神外化为具体行为的过程。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创先争优、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并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使云南精神得到强化和巩固。
三、用知行合一发扬云南精神
说到云南精神,总让人觉得又是一个精神,不过是个口号而已,虽然我们也觉得这个口号提得很诗情画意,有文人气息,不俗气,但还是一个口号,好听,不代表有实践意义。如何弘扬云南精神、让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让云南精神不仅仅停留在纸面,而是让他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变成指导我们学习、工作的一个利器,我想这就需要我们知行合一,发扬云南精神。
关键词:信息化;传统教学;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政策指引、科学规划――学校
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没有一个合理的政策引导,显然要困难的多。这里的困难主要源于对新模式的认知和实操问题。
认知问题,主要源于传统教学一直被看作是“老师讲、学生学”,而在新模式中弱化了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却强化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如目前大力倡导的“翻转课堂”,即学生提前利用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对课堂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和教师一起参与问题的探究,并获得及时反馈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线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俨然已不是一个机械的倾听者,他们是带着问题来的,是真正的课堂参与者。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这显然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与此同时,部分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质疑:“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自觉性问题如何得到保障。一些受生源素质影响比较大的院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显然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对于部分教师的担忧,笔者认为其中不无道理,但也不能就此定论。
笔者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外包学院),从成立至今,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成立了由校长牵头,各部门领导参与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涵盖:信息化课堂、网络课程资源库、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多领域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其中,网络课程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除新增课程外,几乎所有课程均有自己的网络课程与之衔接;2015年获苏州市教育局立项通过的微课作品就有6项,2016年校内立项的慕课作品共计两批12项,同时还有网络试题库共计10门课程试点在研。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学校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从2012年首次出台《首批网络资源库建设项目指引》至今,相关指引性文件已达50余部;同时,对于教师个人申请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也予以大力支持,从项目经费到个人奖励政策也有明确条款,落实到位。这样的举措大大提升了教师教学新模式改革的积极性,使信息化教学改革在我校得到广泛开展。
除此之外,科学规划也显得极为重要。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切勿盲目追风,要做到循序渐进和有的放矢。这里的循序渐进指的是在实践过程中要脚踏实地的开展好信息化建设的萌芽和起步阶段,因为这一阶段的先期投入是最大的。除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外,还会有相应的管理和维护费用,这对任何一所院校而言都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在实施过程中,应当谨小慎微,从自身的实际需要一步一步去探索和发展。以“苏州外包学院”为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开展是以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平台的开发为基础的,学校先以24门课程作为试点,涵盖了全校4大院系的所有重点专业、每个专业又选取了4-6门核心课程。在取得相关实践经验之后,通过研讨、查漏补缺,发现并解决了一批问题,为后续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2年的科学建设,苏州外包学院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网络资源平台建设的经验。之后,学校又进一步延伸,于2015年开始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网络试题库平台的摸索,聘请校外专家开展研讨活动近30场次,全校师生的信息化课堂利用率达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二、改变观念、自我提升――教师
实操问题,指的是教师运用互联网开展网络教育的能力。虽然目前国内各大院校基本均已实现了互联网的全覆盖,但是因教师个人能力的不同,也确实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普及速度。在传统教W模式下长久耕耘的部分教育工作者不能或者很难立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当下教育环境的变化,出现一些担忧和抵触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要正确面对这一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本人的共同努力。笔者以“苏州外包学院”为例,对于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学校制定了“走进来和走出去”的专项培育计划。“走进来”指的是聘请校外著名专家来学校开展项目指导,以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培训专家刘万辉教授为首的全国知名学者已先后多次来校开展了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建设为专题的研讨会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走出去”指的是定期派遣校内教师到全国各大院校去学习、去取经,涉及省份涵盖北京、广东、江苏、四川等地的众多学府。
三、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
当然,学校层面的“努力”毕竟是外部条件,广大教师要真正投入其中,就必须要有内部推动力量。笔者认为,这个“内部推动力量”不是别的,而是来自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可。因为任何教学模式的选取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苏州外包学院”近2年的实践结果来看,学生已逐渐将网络资源的利用作为常态化的自我学习手段,形成了课前预习、课上问题反馈、课后重、难点复习的自主学习模式;同时线上和线下学习的相结合,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在空间和时间上进一步拉近,即使不在上课时间,也能通过网络资源平台与老师进行及时交流,获得相应的指导,这将大大促进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无疑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笔者认为,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只要能够真正的为广大师生带来便利,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就一定会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即使遇到暂时的问题和困难,经过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也一定能够解决和克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广大院校一定会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