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内涵。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很多,包括品种法、分批法、作业成本法等。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及程序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首先,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即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其次,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再次,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做好各项基础工作。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根据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分类,可将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归纳如下:首先,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定其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期间费用。其次,正确处理支出、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实施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意义。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无形产品的成本核算。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是指为了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费用的会计。成本会计的中心内容为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主要是产品的核算,产品不但包括有形产品,还包括无形产品,有形产品的核算相对简单,但是无形产品在核算方式方面比较复杂。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无形产品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式下,工业成本会计核算应该由原来的偏向有形产品转向无形产品。
2、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滞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工业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然而,很多工业企业在重视研发投入、重视技术进步的同时,往往忽视甚至牺牲会计成本核算技术的改进,使其跟不上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再加上一些工业企业不学习借鉴先进的技术方法,造成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仍然停留在报账型会计核算方法上,远远落后于同行,这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原本在工业技术上已经取得的优势地位,由于成本控制不擅而丧失。
三、新形势下提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措施
1、侧重无形产品的成本核算。无形产品有很多,比如保险服务、旅游服务、咨询服务等都属于这一类。无形产品具有无形性、瞬时性、不可分割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因此在成本核算方式上与有形产品存在很大的区别。以前在企业成本核算中,比较偏重于有形产品,但是随着企业的壮大,无形产品日益增加,这就对成本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新形势下的成本多样化问题,工业企业需要拓展成本会计核算范畴,侧重无形产品的成本核算。
2、改进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工业企业在加快技术进步步伐的同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手工记账式的成本核算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与方法提升成本会计工作水平。引入ERP系统,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有极强的信息存储、分析功能的特点,改进成本核算方法,树立科学的成本会计核算观念,建立科学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这样不但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也会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关键词:低碳经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近年来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能源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剧,制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尤其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扬尘、噪音、空气污染等,影响了城市人居环境。市政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在城市建设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贯彻低碳经济管理理念极具现实意义。通过施工技术、利用方式等的调整与改进,能够实现对污染、浪费等现象的系统性控制,是市政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1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主要强调生态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实现二者协调统一,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其主要特征,确保生态效益最大化。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一方面,低碳建设模式缓解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低碳经济的指导下,市政工程施工应当不断革新技术,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加强施工阶段环境保护工作,合理控制碳排放量,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工作中,低碳经济理念也发挥着独特作用,加强对高能耗、高浪费现象的监督管理,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条件允许范围之内,确保各参建主体的经济利益。低碳经济理念有效整合了各类技术、方法,优化施工管理系统,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与市政项目的要求相契合。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低碳经济发展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其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其二,项目施工管理中应充分认识到低碳理念的重要性,严格贯彻落实低碳建设要求,尽量选择性能优良的低碳材料,掌握先进低碳技术。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也应加强对市政项目施工的监督,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低碳经济视角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数量及规模逐渐扩大,市政项目的节能减排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未贯彻落实低碳理念及政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环境保护及资源有效利用是低碳经济的主要任务,在节约能源资源的同时,促使其使用效率得以提升。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我国能耗总量中,建筑行业能耗所占据的比重达到28%,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能耗比例仍呈现出不断攀升状态。在施工材料选择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低碳材料及环保材料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制约了市政项目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此外市政项目属于政府公共项目投资,在施工阶段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首先体现在设计阶段,设计方案不合理不仅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后期还可能会出现设计变更现象,延缓正常施工进度。其次,在正式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缺乏科学管理,造成闲置、浪费等问题。
2.2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在碳排放领域中,城市化推进、城市交通以及建筑业是重要构成部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低碳经济理念贯彻落实不到位,导致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工程施工的碳排放不仅局限于施工区域,运输过程中碳排放、废弃物碳排放等与施工直接相关的活动也是工程碳排放主要表现,严重违背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市政项目施工阶段,组织管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环境保护措施,出现泥浆污染、噪音问题、灰尘固体悬浮物等一系列环境污染。由于施工操作不规范,破坏周边生态景观,造成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活动正常开展,也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2.3低碳技术有待推广
市政工程项目的低碳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现阶段我国低碳知识普及程度有待提升,施工单位尚未认识到低碳经济在市政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仍旧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思维模式,严重阻碍了项目节能减排的发展。就目前我国低碳技术发展情况而言,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对新技术的研发,导致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低碳技术投入不足,制约了低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低碳经济视角下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要点
为实现市政工程项目节能减排目标,应当摒弃传统的粗放建设方式,充分重视现阶段客观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解决对策,构建起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建设模式,合理控制建设施工阶段的碳排放,综合协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实现三者最优化。
3.1应用绿色低碳施工方式
首先应严格贯彻落实低碳政策,将低碳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尽量选取性能优良低碳施工材料,贯彻落实低碳经济基本要求。在进行主体工程设计时,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基本要求,遵循相关建设程序及标准,实现工程低碳化目标。结合市政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绿色低碳的施工方式,加强对设备、材料等的管理,避免将高能耗、低效率等性能较差的设备应用至施工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推行绿色低碳施工方式,控制施工阶段噪音、扬尘等污染,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及环境保护。
3.2推行精细化管理制度
施工精细化管理在提高工程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施工单位应结合市政项目实际情况,推行精细化管理制度。在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深化改革管理手段,构建全面化管理模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增强施工协调性,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理念,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中,实现了设备、材料、人员等全方面管理,为市政项目低碳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组织环境,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促使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及科学性。同时在施工管理工作中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确保市政项目的低碳化建设。
3.3加强低碳技术推广
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还应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明确低碳经济的目标及要求,加强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工程周边实际环境情况,有针对性加强保护及管理措施,降低施工操作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在市政工程项目低碳建设过程中,低碳技术居于核心地位,通过运用先进的低碳技术,不仅促使施工效率的提高,也从根本上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及破坏。首先应充分推广利用现有的低碳技术,将可再生能源、水资源再生等技术应用至市政项目建设之中,积极引进新材料、新工艺。同时适当扩大低碳建设资金投入,加强新技术研发力度,为市政项目低碳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构建碳排放检测系统,及时掌握碳排放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加强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完善。
3.4建立健全施工监管体系
为保证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体系,促进低碳施工规范化,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业主、施工单位以及建立单位的积极作用,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对低碳施工建设的执行力度进行有效监督。在施工阶段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掌握低碳施工的要求,规范施工操作行为,定期检查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一旦存在违规现象,必须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性供需矛盾,能源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工作居于战略性地位。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实现低碳建设是市政工程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及低碳理念,加强对低碳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促使节能减排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传统依靠高能耗高投入和对资源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其主体思想是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降低单位产出中的碳排放量,低碳经济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经济发展背景和文化背景。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使其成为了易于采取低碳营销管理的产业领域,有助于引导旅游景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从而引导社会和旅游消费者建立更加环保低碳的生活消费理念,从而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做出贡献,同时也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旅游经济的结构。低碳经济对于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客观上要求在其在发展低碳经济中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把握和思考,即旅游景点的低碳营销管理模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其总体发展战略和规划布局,必须立足于打造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来为低碳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旅游景点自身也要加强内部的低碳化管理和面向旅游消费者的低碳营销宣传教育力度。
二、目前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贯彻实施,旅游经济走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前列,诸多旅游景点发展模式得到了低碳发展模式的初步化改造,旅游产值中单位产出中碳排放含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但是毕竟旅游景点发展低碳经济的时间起步相对较晚,归纳总结起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旅游景点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布局的全面解读,使得旅游景点低碳经济导向的营销管理对于其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贡献程度不高,由于得不到高层次的旅游景点发展战略上的确认,使得其低碳化营销管理的相关机制没有确定下来;第二,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旅游景点如何设计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解决方案,使得低碳经济营销管理的思维模式得不到坚实的业务支撑,打造循环经济虽然已经成为了不少旅游景点的共识,但其落实下来还存在较大困难;第三,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旅游景点管理企业自身内部低碳化营销管理的具体部署,使得内部低碳化管理水平不高,同时面向旅游消费者的低碳营销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措施不够得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建议和对策研究
根据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作用意义和相应要求的概述,在分析了目前旅游景点低碳经济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和要求特别是对我国旅游景点发展低碳经济营销管理案例的综合分析研究,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和改善低碳化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具体建议和策略。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景点的营销管理研究吕琨(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哈尔滨150050)摘要:在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产消费的基本时代背景下,旅游作为我国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销管理中低碳思维意识和相关措施机制对于提高旅游经济的单位产出中的碳排放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旅游景点低碳营销管理中的问题,即缺乏对于旅游景点发展战略规划和意图的关注和支持,旅游景点中的低碳循环发展模式还尚未得到有效构建,以及旅游景点内部低碳管理和对外宣传的力度措施缺乏力度等,最后提出了旅游景点营销管理中加强和提高低碳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低碳经济;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研究第一,旅游景点低碳化营销管理中应该加大从旅游景点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和布局的宏观思维出发,以此来制定满足其战略发展实施需求的低碳经济营销管理模式,并在相关机制上确立其相应的资源和资金投入。旅游景点进行低碳营销管理模式探索,服从和服务于其战略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基本要求和前提,但同时也必须指出,低碳经济模式和取向能够显著地改善目前旅游景点的盈利模式和运作机制,并为其向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奠定长远发展机制;第二,旅游景点低碳化营销管理中应该朝着建立循环经济的目标进行,以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旅游景点中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该面向旅游景点业务的全方位环节,特别是对于一些核心价值创造环节和价值增值环节的循环式改造将会大大地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产出水平,另外对于开拓新的旅游营销模式和渠道模式也是有着重大的作用;第三,旅游景点低碳化营销管理中应该优化旅游景点管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和相关管理流程,降低内部管理中的碳排放水平和管理的效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面向旅游消费者向其宣传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在提高其低碳旅游消费理念的基础上增强其低碳旅游环保消费模式的形成,从而最终实现旅游景点的低碳化营销管理的运作,这种产业链条的联动是旅游景点低碳生态模式发展的基础。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传统依靠高能耗高投入和对资源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其主体思想是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降低单位产出中的碳排放量,低碳经济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经济发展背景和文化背景。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使其成为了易于采取低碳营销管理的产业领域,有助于引导旅游景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从而引导社会和旅游消费者建立更加环保低碳的生活消费理念,从而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做出贡献,同时也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旅游经济的结构。低碳经济对于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客观上要求在其在发展低碳经济中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把握和思考,即旅游景点的低碳营销管理模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其总体发展战略和规划布局,必须立足于打造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来为低碳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旅游景点自身也要加强内部的低碳化管理和面向旅游消费者的低碳营销宣传教育力度。
二、目前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贯彻实施,旅游经济走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前列,诸多旅游景点发展模式得到了低碳发展模式的初步化改造,旅游产值中单位产出中碳排放含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但是毕竟旅游景点发展低碳经济的时间起步相对较晚,归纳总结起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旅游景点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布局的全面解读,使得旅游景点低碳经济导向的营销管理对于其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贡献程度不高,由于得不到高层次的旅游景点发展战略上的确认,使得其低碳化营销管理的相关机制没有确定下来;
第二,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旅游景点如何设计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解决方案,使得低碳经济营销管理的思维模式得不到坚实的业务支撑,打造循环经济虽然已经成为了不少旅游景点的共识,但其落实下来还存在较大困难;
第三,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旅游景点管理企业自身内部低碳化营销管理的具体部署,使得内部低碳化管理水平不高,同时面向旅游消费者的低碳营销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措施不够得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建议和对策研究
根据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作用意义和相应要求的概述,在分析了目前旅游景点低碳经济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和要求特别是对我国旅游景点发展低碳经济营销管理案例的综合分析研究,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和改善低碳化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具体建议和策略。
第一,旅游景点低碳化营销管理中应该加大从旅游景点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和布局的宏观思维出发,以此来制定满足其战略发展实施需求的低碳经济营销管理模式,并在相关机制上确立其相应的资源和资金投入。旅游景点进行低碳营销管理模式探索,服从和服务于其战略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基本要求和前提,但同时也必须指出,低碳经济模式和取向能够显著地改善目前旅游景点的盈利模式和运作机制,并为其向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奠定长远发展机制;
第二,旅游景点低碳化营销管理中应该朝着建立循环经济的目标进行,以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旅游景点中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该面向旅游景点业务的全方位环节,特别是对于一些核心价值创造环节和价值增值环节的循环式改造将会大大地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产出水平,另外对于开拓新的旅游营销模式和渠道模式也是有着重大的作用;
第三,旅游景点低碳化营销管理中应该优化旅游景点管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和相关管理流程,降低内部管理中的碳排放水平和管理的效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面向旅游消费者向其宣传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在提高其低碳旅游消费理念的基础上增强其低碳旅游环保消费模式的形成,从而最终实现旅游景点的低碳化营销管理的运作,这种产业链条的联动是旅游景点低碳生态模式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低碳经济 焦化化工 发展
所谓低碳经济,则必须基础的满足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的加工条件,在低碳化工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能源技术的创新,不断的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的改革清洁能源的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的碳排放,对生态环境有着基本的保护,同样也能够间接的降低社会经济成本,是近代资源利用方式的主流经济方式。而针对于高碳加工的焦化行业来说,在低碳经济的发展影响下,必须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路线,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交换过程中以及分配过程和消费等过程中,必须实现低排放的工作需求。
一、低碳经济下焦化产业的发展指标
走低碳经济的发展路线,则必须扩大资源的供给,不断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要从工作流程中出发,做到节能减排等优秀工艺,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产品的质量也要做到基本的保障。
(一)焦化产业发展的目标
要达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首先从焦炉的清洁生产出发,在进行焦炉生产的过程中焦炭需保持最基本的清洁生产,其次要从资源的利用方面出发,在进行生产加工过程中,一定要在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做出相应的成绩。在当前时期,炼焦的低碳运行目标也做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吨焦耗水不得超过每吨1千克水,生产能耗不得超过每吨90千克油当量,污染物的排放最基本要降低百分之十五,吨焦减排起码达到50千克油当量。2.从炼焦煤的资源下手,可以将高挥发分弱粘煤比例调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力图研发非炼焦煤的利用科学技术。3.从焦炭质量的评价体系上出发,按照不同高炉级别的焦炭质量相应的制定新的质量评级体系。
(二)焦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随着我国焦化行业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焦化行业的地位得到了最基本的确立,出现了各种性质、各种规模、各种装备以及各类管理水平的焦化企业,但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新生产技术和新工艺流程的要求,及节能减排、低污染控制等方面上,出现了共同一致的发展目标,所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要从企业的政策以及企业的生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
首先要从政策出发,严格的执行国家给予焦化企业的相关政策,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的执行力度,使焦化行业能够得到稳定、科学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在进行政策的推行中,加大企业的发展监控手段,使得企业生产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以及长效化。其次要从企业的生产技术下手,对焦化技术中的低能耗、低污染、高利用方面做出相应的成绩,当然也要对炼焦煤的资源利用、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炼焦生产的节能新技术等方面做出新的突破。
(三)焦化产业发展的技术导向
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开发节约能约、实行低污染、实行低能耗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技术是当今世界焦化产业发展的中心趋势,在此世界各国也相应的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德国为首的欧洲焦化产业研发出了巨型炼焦反应器,日本焦化产业研发了高效率、低污染的炼焦新工艺。同样在我国,针对于我国焦化产业的基本情况,我国应该从捣固炼焦出发,从炼焦新能源出发,从焦化清洁生产出发,研发出新型的焦化工艺流程、工艺技术。
二、低碳经济下焦化产业的调整方向
(一)大容积焦炉的开发利用
在进行焦化过程中,如果焦炉碳化室的容积能够增大,吨焦能耗、水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减少,所以说大容积焦炉的开发利用是低碳经济下焦化产业的一大亮点。我国的6米焦炉的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63米的焦炉在太钢、马钢、首钢等地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此我们还是要加大对大型、特大型焦炉的配煤结构、使用寿命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争取做到低成本、低能耗的生产要求。
(二)产品与产业结构的合理规范调整
在对焦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上,我们也不能够忽略焦化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的效益研究,在此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相应的调整:1.致力于大型高炉冶炼与焦炭质量相关关系的研究,按照焦炭的产品质量相应的制定合理的要求。2.致力于捣固配煤基本原则的研究,使得捣固焦应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3.致力于焦化产业规范化以及产业集群化方向的研究,加大产业的竞争力。
(三)煤气流程再造的研究利用
随着我国区域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焦化生产工程中的影响,煤气流程再造的研究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事宜。煤气流程再造首先可以对我国一些独立的焦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放散的富余焦炉煤气进行回收利用,其次可以对我国的煤气回收、脱硫、脱氮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第三可以加大对焦炉中优质碳、氢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第四可以促进焦化多联产技术等的开发利用,第五可以促进我国焦化煤洁净、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焦化生产等,所以说,煤气流程再造的研究迫在眉睫。
(四)焦化管理的规范合理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对管理创新也有着促进的作用,焦化管理的合理规范对焦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笔者在此对焦化产业的管理层面有着以下几点建议:1.从焦化生产的工序关系下手,对设备进行高效的利用,降低工序能耗,提高经济效益。2.致力与粉、渣、水等副产物的循环利用,真确做到资源的百分百利用,得到最高的经济受益。3.大力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研究新能源,同时也要大力的研究弱粘煤的合理利用等,提高企业的发展动力。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成为当前焦化产业的主流发展核心,希望焦化企业在此能够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不断的研发出新的技术,使我国的焦化生产达到低碳经济的最高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4 文献标识码:A
1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既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各国纷纷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全球低碳经济争霸已经全面展开,一场绿色投资的战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展开。
2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实践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低碳经济的理解。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形态上讲,简单来说,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3 低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
3.1 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全球实施“碳预算”的国家,也是首个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纳入法律框架的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就在其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到2005年英国能源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8年公布的《气候变化法案》在以往全国二氧化碳排放计划之上,明确地规定了全新的更具法律约束力的全国性排放目标,其核心条款就是2009年4月实施的碳预算体系,该预算中确定,在1990年的基础之上,2050年英国碳排放至少要减少80%。同年7月,英国政府又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以及3个配套的计划―《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此外,英国还通过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气体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工具的运用,达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英国政府在2010年3月18日了在碳预算体制下的首份碳排放报告,报告称英国2008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约相当于6亿吨二氧化碳,碳预算目标正稳步实现。
3.2 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主要通过资金支持、法律支持和出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政策等几个方面来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转型。早在2005年8月8日,美国布什政府就颁布了涉及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等11个方面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美国众议院提出了“绿色能源”法案,以确保美国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绿色就业和劳动者转型,并出口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这些政策法案的实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009年2月,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以发展新能源为重点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计划在3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使得美国新能源产量与现在的能源产量相比增加1倍。同年2月,美国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2012年起将对排污、排放收费,到2050年将减排83%;以每台补贴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来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规模使用等,再度增加用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投资,投资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以及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等)。
3.3 日本
日本各届政府一直在宣传推广节能减排,主导建设低碳社会。从1991年至2001年,日本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等法案。自2002年以来,日本的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据了世界总体产量的半壁江山。2004年,日本环境省设立的全球环境研究基金成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同年,日本出台了以燃料电池为重点的“新产业创造战略”,降低日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审定通过《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提出“建设国际循环型社会”的战略方针。2008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福田蓝图”,其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将日本打造成为世界首个“低碳社会”。 2008年提出《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将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减少一半,同时大力发展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争取到2020年使碳捕获与埋存技术实用化。
3.4 中国
自2007年中国首次明确要发展低碳经济以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截止2010年9月底,共批准2685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预计2010年减排量近5亿吨CO2当量,其中有953个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球注册项目的40%。我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超过9%。国家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清单中,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达2100亿。2010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在1500万~1700万千瓦之间,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40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约55%,跃居世界第一。低碳技术投资呈增长趋势。中国最近几年用于“绿色行业”风险投资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占总投资的19%。据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68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根据政府规划,到2011年,中国将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高度重视和发展低碳技术,把低碳技术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相关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预测中国的风能发电能力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将会提前实现。我国低碳发展将朝四个方向努力,即形成合理的消费模式;选择高效节能的生产消费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低碳高效的能源工业,将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改变为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格局,减排的重点也要从目前工业部门为主转变为工业、建筑和交通并举。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新能源;科学技术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
所谓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排碳、低污染、低耗能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较而言有很大的不同。低碳经济就是以低排碳、低污染、低耗能实现“三化”(即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简而言之,这种经济主要是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核心的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相关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一书之中,此项文件的总体目标是:“到2050年将碳排放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基础上削减60%,从而在根本上将英国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低碳经济国家。”①
在2007 年7 月,美国表明了走低碳经济道路有可能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这一点在美国参议院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中可以看到。在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的制订了“巴厘岛路线图”并以此应对气候变化,此“路线图”提出西方发达国家需在2020 年前将碳排量减少25%至40%②。在此意义上,“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开始迈向低碳社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8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以“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作为本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近些年来,由于要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等相关安全问题,全球大部分国家(及地区)都在发展低碳经济层面上做出了积极、深入的探索,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一)控制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控制碳排放总量,据此,发达国家及地区政府都开始制定相关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总体目标、具体指标以及与相关政策措施。
1. 主要发达国家提出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的总体目标。英国政府于2003年2月为本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订立总体目标:到2010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降低20%;至2050年,在此基础上减少60%。
2. 《京都议定书》提出了关于发达国家减排的具体指标。《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正式的法律法规制度来限制、控制碳排量。
(二)降低碳排放强度。主要做法有以下几项。
1.加大低碳产业发展力度。低碳产业,是指那些具有低排碳、低污染、低能耗等特性的产业,它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内容。
2.着力开发低碳型能源。当下由于面对生态环境破坏和全球气候迅速变化的双重压力,以及油价不断攀升和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挑战,主要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根据各国的基本国情,逐渐调整发展战略和政策法规,努力开发低碳型能源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和改善本国能源立法。
3. 重点研究低碳技术工作。事实上,低碳技术不仅包括了化工、电力、冶金等相关传统产业部门,更是遍布所有与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行业,而且也涉及到了可再生能源等诸多新型领域。
(三)提倡低碳型生活
1.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呼吁家庭消费节能。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消费观念的转变,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有关家庭用能及生活用能的比例都在显著提升。所以,针对消费尤其是家庭消费方面的节能问题,部分发达国家开始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2. 发展低碳型交通系统,做好汽车燃料清洁化工作。具体措施大致包括:着力发展以自行车为主的小型交通系统,与此同时,重点建设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倡有限度、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辆等相关措施。
四、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相关发展战略
(一)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定位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大体上可确定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加大低碳产业发展力度;以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为先导,着力开发低碳型能源;以提升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为核心,重点研究低碳技术工作;以改变消费理念为契机,提倡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
(二)发展低碳经济战略
根据低碳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战略内容主要包括:控制碳排放量,调整和优化结构,全方位创新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全面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加快中国新型低碳经济的整体发展战略研究,确定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目标中加入“到2020年整体实现碳排量降低40%~45%”这一具体指标要求,并且将其作为相关约束指标纳入到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当中,期望真正做到低碳社会的建立。
2.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其中优化结构,包括了生产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等的不断优化升级。
3. 做到全方位创新发展。这要求从技术加工到产品外观,从外部体制到内在机制,从思想理念到管理工作等各方面都必须进行创新。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要立足于国内,更要做到面向世界,要全面地融入到国外市场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5.正所谓“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所以,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切实指导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体上说,发展低碳型经济涉及各行各业,要做到彻底的转变旧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并处理好眼下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必定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将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R].ENERGY WHITE PAPER,2003.
[2]Nicholas Stern.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UK,2006.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樊纲.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5]张坤民等.低碳经济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6]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7]王家诚.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低碳经济[J].当代石油石化,2010(3).
注解
关键词:低碳经济;约束;潜在经济;增长
低碳经济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响应。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实现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这些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做支持,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应当遵循低碳经济的发展原则,充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由于近年来不断升高的碳排放量,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益严重。而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对世界带来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基本总之就是可持续发展,通过研发、转型、创新等方式,降低高碳能源的使用和消耗,降低碳排放量,追求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实现,促使经济良性的发展。而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在生产、交换、消费等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低碳化。为了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争取做到零排放。二是要注意在生产、交换、消费等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能源消耗的生态化。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确保低碳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1.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实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指的是经济的发展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同时又不会对后代人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当中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中,低碳经济正是对其最好的体现。要想维持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大量的投入,对资源存量进行维持和扩充。同时,在大力发展GDP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低碳经济发展真正得到落实。
2.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发展也正处在急速扩张期。因此,大量的工业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不断产生,需要消耗大量的石化、钢材等资源作为建设基础。而我国过去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能源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为了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能源的消耗,就需要对我国现有的工业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使我国落实低碳经济发展,减少碳排放量,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赢。
3.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通过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十分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一些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时候,不得不被迫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导致了我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此,我国要想实现与发达国家的平等交流,共同研究技术、发展经济,就应当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节约有限的资源,这样才能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追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促进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措施
1.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行发展减排
出口贸易方面的问题,不单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问题。因此,对于碳排放的问题,应当利用发展的机会,充分的进行解决,实行发展减排。对此,我国应当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变,维持出口贸易科学化、持续化的发展,进一步改善自然资源环境。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国在发展减排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还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我国应当坚定不移的发展低碳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对资源消耗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最终实现潜在的经济增长。
2.转变贸易增长模式,实行绿色贸易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贸易增长模式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这就导致了对于出口产品缺乏应用的控制,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的产品占有了很大的比重。同时,由于贸易顺差的影响,使得我国初级产品和廉价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却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和污染留在了国内。因此,我国急需进行贸易增长模式的转变,积极实行绿色贸易。对此,可以对出口贸易结构进行调整,同时构建完善的绿色贸易政策体系。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拉动内需的角度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从而实现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下,我国潜在经济的增长。
四、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在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碳排放量增加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一些耗能多、污染大、效率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我国应当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在低碳经济的约束下,实现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从而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刚.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J].商场现代化,2014,33:280-281.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生态产业 技术创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通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提升、推动区域经济清洁发展、产品的低碳开发的发展模式。当前,人类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发展阶段之后,面临着诸如地球两极冰川融化、地球温度升高、气候异常等等环境问题,只有改变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才能拯救地球家园。低碳经济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低碳经济引导人类逐渐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并研发高效利用能源的技术,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就能源结构而言,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高碳排放量的煤炭为主要特征,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正在加速推进,加之技术和设备陈旧,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发展低碳经济,将相应发展节能技术、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同时,也会大力开发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将会带动一批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都可以创造很多新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整体上拉动经济的增长。世界上很多企业和国家已经尝到了低碳经济带来的甜头,尤其是一些新能源企业。以日本为例,该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可以预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制约因素
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煤炭我国工业经济的主要依靠能源,同一单位煤炭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左右。在这一能源结构的制约下,加之这一能源消费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变,这对我国减少减少单位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上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有着直接的正关联。我国目前仍旧以粗犷的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各种能源应用的水平和技术都比较低,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单位能耗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3.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但是,从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产业链和国际分工的低端。随着大量“中国制造”产品走向世界,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内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和扩张,还给国内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在一些主要的出口贸易产品钟,其在出口的过程中带走了大约13.4%的国内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的14.4%。
4.技术水平低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我国目前引进先进技术,主要渠道还是商业化的。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挤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对我国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建议
1.在战略上高度重视
我国应该高度重视并且向低碳经济类型转换。各级政府应该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渗透到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当中,落实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做好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政府要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倾斜。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低碳经济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培养和树立公众的环境权意识,促进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
2.培育新型产业
打造生态工业――新型工业化,要体现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上。要大力发展再生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大力发展新型再生生态材料,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大力推广新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低碳消耗的绿色产业。发展文化创意服务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同时避免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
3.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选择低碳经济相关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并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进行大力扶持,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能效较高的产品出口予以大力鼓励,以应对各类环境贸易壁垒。与此同时,要重点关注其他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企业集中将高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作法。
4.优化能源结构,拓展新能源
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对现有能源结构,加快开发新能源,逐步将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降低,继续推进核电、水电设施的建设;加大投资清洁风力发电和高效率的发电机组,积极发展风力发电;积极开发氢能,推进氢燃料电池、氢发动机技术的研究;积极开展生物质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全面展开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其他新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明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31)
[2]崔淑娜.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10(6)
[3]韩学广.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J].新财经(理论版),2010 (4)
关键词:低碳经济;和谐会计;构建发展
一、低碳经济与和谐会计
当前,在国内,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因为低碳经济在注重发展的同时,注重考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和谐会计的概念被提出。和谐会计要求与社会相协调,坚持公平、诚信等原则,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关于和谐会计概念的界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于玉林教授(2007)给出观点,“和谐会计是指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以资金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行为,采用会计手段进行规范,以便促进民主、法治、公平、诚信、有序与协调的会计。”通过学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低碳经济和和谐会计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低碳经济的出现,催生了会计研究的新领域,,而低碳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和谐会计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谐会计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碳经济与和谐会计的精神实质及发展宗旨一脉相承,即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会计不和谐的表现
(一)忽视环境的成本
我国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比较粗放,往往关注的是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的发展。这是致使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也变得不可修复。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下,并没有将环境成本纳入到核算的范围里边。在多数人眼里,成本仅仅指“费用”,因而环境成本问题一直被人所忽视。
(二)对劳动者权益的看待缺乏科学性
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重视人本问题。低碳经济属于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其本质特征是创新,并且涉及到制度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在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下,企业要做的就是加大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在会计活动与会计工作中,也要把人本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自身的价值,肯定员工为企业所做的贡献。和传统的物本会计进行比较,人本会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强调人的角色,尊重劳动者的权益。从当前来看,物本会计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员工的合法权益,也没有制定任何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三)无法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低碳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求企业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这对企业来讲,既是生存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根本。但是,在实际中,很多企业并没有按照低碳的要求做,反而常常给消费者带来伤害。企业都是把盈利放在第一位,甚至为达到该目标不惜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法获利,而会计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个缺陷就是没有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确认。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构建和谐会计的建议与对策
(一)对会计假设进行挑战
当前,在会计假设中,产权一直处于主体的位置。在构建和谐会计过程中,要求人力资源作为产权的主体,在低碳经济这样一个背景下,坚持把人放在第一位是构建和谐会计的原则,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在人力资源当中,投资方并不意味着受益方,为了防止“产权错位”现象的出现,则必须严格区分出会计的主体和会计的客体,把人力资源的产权主体纳入到会计的主体里边,将投资的成本与投入的价值纳入到会计的客体里边。
(二)对会计理念进行创新
和谐会计中应该增加“绿色核算”的方式。因为“绿色核算”这一核算方式,充分考虑了环境的损失,在核算报告的信息中也增加了不畅信息,该理念的创新可以调动企业高效、合理利用、开发各种资源。要增加环境服务的概念。环境服务要求会计活动要与社会、经济、文化实现和谐统一,通过对资金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交流沟通等方式,真正将低碳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三)企业勇于承担责任
当前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仍要重视发展经济。在过去,当经济发展与环境发生冲突时,往往会选择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但是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要重视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企业要勇于承担在保护环境中的责任,在节能减排上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自身积极推动和谐会计的构建。
作者:付媛媛 单位: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保险营销教研室
参考文献:
[1]鞠秋云.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2]陈欣.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环境会计研究[D].沈阳大学,2014.
[3]岳菲,孙红梅.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低碳会计体系构建探究[A].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3:7.
一、低碳经济内涵的文献综述
虽然低碳经济的术语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有关文献中就出现了,但其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付加锋等,2010)。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减少碳排放,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其目标是将大气温度保持在合理水平,减少子孙后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本。进一步细化,该内涵包括以下内容:
1.低碳经济中的“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碳”是指《京都议定书》所限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京都议定书》根据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来源、稳定性、易监测程度,并考虑到其他国际公约的约束等情况,从而将强制减排的温室气体种类限定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在这六种气体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是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成份,但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则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狭义的“碳”仅指二氧化碳。在导致气候变暖的各种温室气体中,由于二氧化碳是最大“贡献者”,其贡献度高达60%(任仁,2005),因而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CO2信息分析中心(CDIAC)、国际能源署(IEA)等绝大多数权威研究机构在测算温室气体排放时的测算对象都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以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特别是森林被破坏)过程中有机碳的氧化引起,这一过程中,海洋和陆地生物圈并不能完全吸收由此引起的过多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由此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当前研究低碳经济时重点关注的是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2“.减少碳排放”的两种途径。《京都议定书》提出了“技术减排”和“市场减排”两种减少碳排放的途径。“技术减排”就是通过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碳埋存及生物碳汇等技术的创新,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该途径是长期降低碳排放的根本方法。“市场减排”则是依据“清洁发展机制”(CDM)原则,允许掌握技术优势的国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援,帮助降低有害物质排放,换取“二氧化碳排放权”,该途径是短期降低碳排放的变通做法。
3.低碳经济中的“低能耗”有两个要求。第一个是基本要求,即在能源消费量一定的情况下,在能源消费结构中降低化石能源所占比重。第二个是理想要求,即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费总量。
4.低碳经济中的“低排放”是指降低人类活动增加导致的碳排放。地球上的碳排放源包括自然排放和人类活动增加导致的碳排放两种形式,后者被认为是使温室气体浓度逐渐上升的主要因素,因而降低碳排放主要指降低人类活动增加导致碳排放增加的部分。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碳排放和碳循环是平衡的。工业革命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平均值约为280ppmv(1ppmv=10-6,即百万分之一体积单位),这种碳平衡形成的自然界温室效应不仅无害,而且是有益的,即在地球自身的温室效应作用下,地球具备了温度调节的功能,基本上保持在适宜人类发展的平均15℃的水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其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人为导致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很可能(90%以上的可信度)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另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测算,到2008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达387ppmv,比工业革命之前增长了约40%,这促使全球温度不断上升。最近100年,据IPCC测算,全球气温升高了(0.74±0.18)℃,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平衡和热平衡。
5.低碳经济的两个发展目标。从自然科学的视角看“,低”的目标是低排放、低升温或不升温。按照全球的尺度,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低”是指应保证“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使气候系统免受危险的人为干涉”。1997年《京都议定书》又进一步明确要求,39个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之间,应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达到2007年IPCC和2008年斯特恩报告认为的把气候变暖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在这一基本共识下,有些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如英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共减少60%,届时建立低碳经济社会。从经济社会的视角看,“低”的目标是低成本。《斯特恩报告》认为,按照当前的发展模式,气候变化将造成全球经济下挫5%~10%,而贫穷国家则会超过10%。如果把环境和健康等一些额外的因素综合考虑进来,气候变化总成本的增加量相当于每人的福利削减20%,碳的社会成本将是85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我们立即采取行动,到2050年,减排的经济成本大概是世界生产总值的1%左右,碳的社会成本约为25~3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仅是当前发展模式的1/3。
二、低碳经济的四象限评价法
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对引导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很大价值(娄伟、李萌,2011),蒋金荷、吴滨(2010),鲁静(2010)对目前评价低碳经济的方法进行了评述。现有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物质流分析法(MFA)、指标值综合合成法、投入—产出(I—O)模型、宏观经济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动态能源优化模型、综合能源系统仿真模型、部门预测模型等,这些方法从各自研究的需要对低碳经济进行了评价。本文从经济要素的角度设计了评价低碳经济的四象限法。哥本哈根会议后,发达国家将要执行的“碳关税”、“碳标签”将全球市场带入了“低碳”竞争时代,“碳排放”如同资源、劳动力等一样被计入了企业成本,从而成为影响企业利润增或减的经济要素,因而设计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评价经济要素的基本思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测算经济要素数量的多少和分析经济要素效益的高低。具体到本文,就是测算碳排放物理水平的变化和评价碳排放经济效益的高低,前者主要是为长期“如何应对变化”提供依据,后者主要是为短期“如何促进经济复苏”提供依据。四象限法是本文提出的综合评价解决低碳经济长、短期问题结合效果的一种方法。
(一)评价碳排放物理水平的方法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转型过程中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产业碳排放的基础和特点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遵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EKC)”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评价方法。EKC曲线是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基于质量守恒原理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关系后得出的一种倒U曲线。该曲线表明,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二氧化碳排放较少,但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二氧化碳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到达某个临界点或“拐点”后,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根据碳排放量变化的这一规律,我们在评价产业碳排放物理水平变化时,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评价。“共同”是指各产业都应降低碳排放量“,有区别”是指不同产业由于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耗能导致的碳排放量不同,这种不同应区别对待,区别对待的方法就是从产业自身碳排放量动态变化的角度进行评价。为此,我们设基期本行业碳排放量为Pi0,报告期碳排放量为Pit,如果Pit/Pi0<1,我们称之为物理低碳化行业;如果Pit/Pi0≥1,我们称之为物理高碳化行业。
(二)评价碳排放经济效益的方法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经济效益对实现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对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倡议: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应当讲求成本效益,确保以尽可能最低的费用获得全球效益。在评价碳排放经济效益时,我们设某一行业碳排放占全部产业碳排放的比重为Si,用Si来反映该行业碳排放相对量的大小。设该行业增加值占全部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Ri,用Ri反映该行业增加值相对量的大小。设Ei=Ri/Si,如果Ei≤1,表明该行业碳排放相对较多而增加值相对较少;如果Ei>1,表明该行业碳排放相对较少而增加值相对较大。设基期经济效益为Ei0,报告期经济效益为Eit,如果Eit/Ei0>1,我们称之为经济低碳化行业;如果Eit/Ei0≤1,我们称之为经济高碳化行业。
(三)四象限评价法
我们以横轴表示各行业物理碳排放水平,以纵轴表示各行业碳排放经济效益水平,以大于或小于1将座标图划分为四个象限(表1)。第Ⅰ象限的行业由于其既具有经济优势又具有物理优势,因而属于有综合优势的行业;第Ⅱ象限的行业由于其碳排放经济效益在提高而碳排放物理水平也在提高,因而属于有经济优势的行业;第Ⅲ象限的行业由于其碳排放物理水平在增加而碳排放的经济效益在降低,因而属于综合落后的行业;第Ⅳ象限的行业由于其碳排放的物理水平在减少而碳排放经济效益也在降低,因而属于发展低碳经济中有物理优势的行业。
三、应用
笔者采用低碳经济四象限评价法,对河北省两次经济普查时的30个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一)碳排放物理水平的评价结果
第二次经济普查与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河北省制造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从第一次普查时的2.84亿吨增加到第二次普查时的3.03亿吨。期间物理高碳化行业有19个,这19个行业在第二次普查时碳排放量为2.47亿吨,第一次普查时为2.22亿吨,增加了11%。物理低碳化行业有11个,这11个行业第一次普查时碳排放量为0.61亿吨,第二次普查为0.56亿吨,降低了8%。
(二)碳排放经济效益的评价结果
第二次经济普查与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经济低碳化的行业有13个,第一次普查时这13个行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25.47%,第二次普查时增加到26.97%;同期,这13个行业的碳排放量由30.27%下降到27.33%。经济高碳化的行业有17个,第一次普查时这17个行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74.53%,第二次普查时下降到73.03%;同期,这17个行业的碳排放量由69.73%增加到72.67%。
关键词:机械制造 低碳技术 加工工艺 切削工艺
一、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在机械制造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具体内容
1、低碳技术的必要性
如今,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普遍存在着高排放、污染严重、材料利用率低、耗能高等问题,这直接阻碍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与绿色生产的价值理念背道而驰了,与我国提出的有关节能减排放慢的新要求、新标准完全不符合。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协议都相继颁布,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也会一个资源贫国,即使有的机械产品原材料含量丰富,但是由于存在开采技术上的限制,提高了制造成本,这就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化。低碳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大力推广,能实现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的目标,这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生产情况,努力研发出一套科学完善的低碳技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2、低碳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内容
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渗透到机械制造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中,主要包括材料利用、制造生产和运输等。在机械产品的每一个制作环节中,都应该严格执行节能、降耗、减排,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最终符合低碳生产的基本要求。低碳制造基本理论与技术又分成低碳设计、低碳加工、处理废弃物、利用绿色能源等。只要严把每一个关口,才能真正地实现机械制造的低碳生产。
二、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低碳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现有的低碳制造中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要付诸于机械制造的实践中,再通过验证才能证明其的实用性。现总结成以下三个方面:
1、模块化设计
机械制造中,模块化的设计是一种比较前沿、先进的方法,按照机械产品不同的功能能把系统分成多个存在差异的模块,再将这些小的模块渐渐优化,并进行合理的整合搭配,最终就能得到规格和品种都各不相同的产品。如果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机械产品每一个结构单元,这就会导致能源和机械资源的大量浪费,对于机械的维护和运行也会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机械工程师应该根据机械产品中的每个结构的不同功能合理地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并分配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然后再对每一个模块合理正确的评估,全面了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能耗。此外,还要重点审查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基本理论与技术的实际运用,总结归纳出一些实际经验,为后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的打下坚实的基础,及时做好低碳技术的调整和改革。
2、生态化设计
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时,提出应当将社会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等三个方面共同建设、和谐发展,因此,大部分的机械制造单位就开始着手于转变机械产品的生产理念,由最初的盲目开拓新的机械制造项目和追求机械生产总值转变成在制造机械产品中,要综合考虑到环境资源的成本,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有利保护,引入先进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降低能耗,这样既能提高机械制造的生产成本,又能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在此背景的驱动下,生态化设计的理念就迅速问世,它不但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机械产品在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使得多方面的利益共同发展。一般来说,在进行机械产品的制造时,难免会有一些废气、废渣和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这种工业“三废”的肆意排放将会严重的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但是,机械产品生态化设计具有能源利用率较高、技术含量高、污染环境少以及经济效益好的特点,这就能在生产中有效地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并减少了物耗和能耗。在设计机械产品时,要努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和循环利用,尽最大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轻量化设计
轻量化设计包括了对机械产品的重量、成本、性能以及配套的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有效控制。它的主要优点就是能够减少资源和原材料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机械生产中的物资能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且还能减轻噪声污染,提高了物资的利用率。例如: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在生产新型汽车过程中,充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同时将钢材的强度和铝合金材料的轻质的各自优势结合起来,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汽车的自身重量,还能降低汽车的油耗以及尾气的排放,给公司带了十分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工艺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被消耗,这就给今后的制造业带了担忧和困扰,为了贯彻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机械加工企业就要不断地研发低碳节能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艺,以达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笔者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归纳总结出下述几点低碳加工工艺技术:
1、低碳机床加工工艺
(1)高速复合机床加工工艺
因为当机床在工作时,其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都非常快,而且换刀的时间也比较短,这就能同时符合低碳化、精度高以及效率高的基本要求。只需加工一次就可以获取到质量比较高的加工表面,明显地使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能符合机械制造中的低投资、大批量和多品种的基本要求。
(2)干加工机床
当机床进行干切削加工时,将会有很多切削热生成,这会直接影响到加工的精度和机床的外形,所以,选择了科学合理的加工手段的机床就可以消除机床的热变形,进而确保机械产品的精确度。其中,对这种类型的机床有着几个要求:第一,在进行机床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彻底的热对称,且还需同时配备冷却系统和热循环系统;第二,要使排屑顺畅,在设计机床时,尽可能地使机床呈V字形、倾斜式或轴式,并且在底座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铁屑是否能顺利排出;第三,在进行床身的盖板设计时,就能使用双层壁结构能起到隔热的效果。
2、低碳切削加工工艺
(1)高速干切削加工工艺
高速干切削可以使加工速度提高、加工时间缩短,并能将在切削时产生的大部分的热量带走,有助于减少使用切削液。其次,这还可以使机械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得到有效提高,减少甚至消除了磨削的现象发生。该切削工艺具有高加工质量、高生产效率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未来机床切削工艺的必然发展趋势,逐步推动着低碳工艺的发展。
(2)风冷却切削工艺
把供给的空气经过除湿器将水分除干后,再接着进入到冷却器中,直到温度最终到达零下30℃,最后通过绝热管从封嘴处把冷风传入到切削位置处。该切削工艺能使切削的温度有效地降低,还能使刀具的使用周期和耐磨性有效提升,不仅仅能提高机械产品的表面加工质量,还能实现零排放,对环境的保护十分有利。
(3)优质表面清洁技术
随着机械产品的用途更加广泛,对产品表面的耐磨性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其优质的表面清洁技术应运而生,即自泳涂装。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是一个水分散体系,不含有任何有机溶剂,节约材料、能源,均匀涂膜,有较强的耐腐蚀性等。该工艺属于绿色生产,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目前,它应用得十分广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先进的刀具技术
要使切削工艺技术能提高,首先就必要提高刀具技术,这就涉及到了刀具的结构和刀具的材料等技术,这能分别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刀具的使用性能,在设计刀具的结构和集合参数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在切削过程中对排屑和断屑的基本要求,如今,刀具三维曲面断屑槽研究和设计制造技术比较成熟,可以有效地控制切屑的流动方向和切屑的折断能力。
四、总结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能源问题是21世纪的主要问题,各种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频发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低碳技术的重要性。虽然机械制造行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其生产总值不断攀升,但是低碳技术的应用却十分混乱,一方面由于我国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低下。因此,我国应加强监管力度和研发力度,确保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能有效地运用到机械制造中。
参考文献:
[1]陆明. 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应用[J]. 才智. 2011(29).
[2]刘献礼,陈涛. 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11(01).
[3]赵志锋.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湖南农机. 2011(05).
[4]王哲.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2).
[5]李乐心. 我国机械制造业中低碳模式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17).
[6]谭旋. 机械制造企业的低碳制造模式初探[J]. 上海企业. 2010(04).
[7]赵志明.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低碳、节能已经成为全世界为此,全国上下针对国家政策制定了切合城市自身发展的低碳经济政策,对于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更是有着新的要求。针对于热电行业,如何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碳排放问题,是切实推荐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研究现状
1.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这个概念来自于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其当初的主要意义在于节能环保。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经济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已经由单一的经济效益延伸到了社会的其他生活领域。现如今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为支撑,建立一种高效低排的低碳产业链,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具有先进性、全面性、经济性以及可持续性特点。为此,低碳经济的研究已经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开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广泛达成的共识。就目前来看,建设低碳经济的方向主要从能源消费角度、城市综合排放的构成角度、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来研究低碳经济的实现和发展问题的。
而我国的经济学者则认为,城市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主要分为目标层、标准层、指标层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涵盖了产业经济发展指标、农业发展支撑指标、科学技术支持指标等内容,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城市的合理规划和节能减排问题来看。
三、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简明扼要,反应低碳经济的内涵,同时也要注意到其可行性,尽可能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坚持系统优化与层次化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原则。
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主要在于指标体系的量化,对低碳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进行高度概括,实现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过程当中,通常选择能够反映出该指标各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根据其反应的特征和状况,来健全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在进行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当中,需要对指标进行宏观掌控,使评价指标能够尽可能量化,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四、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方法及相关步骤
1.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方法
热电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产业生产过程,其碳排放量受到生产技术、生产企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设计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要根据热电行业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设计,将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进来,避免因为遗漏而造成评价指标的不准备。本文当中涉及的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来自于《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主要参考依据。
就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来看,低碳经济评价主要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物质流分析法(MFA)、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相比较而言,针对于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来看,模糊综合评价法更适合于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从定性的模糊选择入手,基于其变化原理,需要建立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式,并且将其转化为一个较为简单的运算,其结果设定为X、Y的因素集,其中对于任意属于X因素集的因素为其特征指标,属于Y因素集的因素同样为Y的特征指标,以其变量作为矩阵R=(rij)nxm,就可以得到X到Y的模糊关系矩阵。
2.评价步骤
进行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评价,首先要确立其基准值,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低碳发展基本要求的评价标准,该项指标已经有明确的要求值,通过与该指标的要求值进行比对,就可以判断低碳经济指标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在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的考核当中,各项指标存在正、逆向指标,正向指标为低碳综合利用和科学管理,逆向指标则为低碳能源消耗、低碳污染排放,因此在判断低碳经济指标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无量纲化处理。除此之外,指标的权重值反映了该项指标对热电行业低碳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也需要将其考虑到低碳经济指标的算法当中。
五、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方法采取的技术路线
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技术系统、环境系统四方面组成的复杂系统,要想确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必须以这四个系统为指标体系框架,从而反应出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水平。
第一,以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确定目标层,明确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差异,从而达到一个宏观上的掌控。
第二,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确立后,需要对各个环节目标进一步明确,从生产过程、生产技术、生产机械等方面考虑,查看哪一方面影响了碳排放量,之后针对这一方面进行整治,以确保指标合理化。
第三,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有着明确的指标,这个指标是根据国家政策所确立的。在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价后,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会得到一个指标数,这个指标数是否符合政策指标,是最终判断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是否符合标准的关键。
六、针对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低碳技术的发展,对于降低热电行业高污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保我国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的达成,我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先进能源。热电行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对燃料的燃烧,以此来提供电能供应,如何以清洁能源代替原本的高污染煤炭资源,是减少高污染排放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为此,我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改善热电行业的设备,促进新能源投入生产,例如核能、动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以此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目前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技术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强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合作,将有利于我国技能减排技术的提升,这对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的温室效应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难题,必须要坚持低碳经济发展,加快低碳新技术尤其是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从而促进热电行业排放量减少,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相关概述
1.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随之而来的一些资源浪费与工业污染等问题却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困难,其发展形势也较为严峻。由此,传统、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居民消费模式、城市建造模式都应作出改变,才能 推 动 我 国 经 济 朝 着 绿 色 清洁、高效环保、低碳科技的发展方向迈进。
2.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意义。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简要概括起来包括以下方面内容:第一,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经过从过去农业社会到如今工业社会的历程,目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了一个转型的关键期,来到了转入低碳社会的节点之上。这种低碳社会的发展需求不仅是科学发 展 的 题 中 之 义,同 时 也 是 自然、社会、人类、环境等因素相互统一的目标要求。第二,当下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的不断变化,也要求工业社会必须向低碳经济方向改变。而这种低碳经济的内在模式与发展路径,也对现今环境问题提出了有效应对之策。
二、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与探索低碳经济道路的方法
1.探寻更多新能源技术的运用方法并加以实践。低碳经济模式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推广新能源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都成为了缓解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其中发展更新的能源技术也成为了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技术运用主要集中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上,由于这些能源具有不会生成二氧化碳的巨大优势,并且也能切实起到防止生态污染的效果。据此,在由传统经济转变为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应当通过增加对新能源发展的财政补贴与支持,对此类技术进行鼓励,才能促进新能源技术获得既快又好的发展。
2.加大低碳行业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低碳行业的建立已经屡见不鲜,但这些行业却在同类领域中未形成较大的影响力,要完善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便要想方设法提高低碳产业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分量。这其中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其一,国家、社会、行业应当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建筑模式。建筑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将建筑行业预先引入低碳体系之中,不仅有利于实现构建绿色、低碳城市的目标,同时也为保证建筑质量、提升建筑品质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其二,加大对低碳工业的整改、投入力度。低碳工业指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工业模式,在这种低碳工业生产环境中,企业、单位致力于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由传统的高排放、高耗能的生产方式向新型低碳工业转变。例如,通过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技术即能够完成生产任务。在满足经济建设需要的同时也坚持了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使 其 形 成 了 循 环 化、持 续 化、低 碳 化 的 工 业 新格局。
3.倡导低碳的消费生活观念。环境问题是整个人类社会的问题,因此,在环保问题上也需要从广大群众的责任感培养与消费观念转换等方面予以把握。节能减排不仅是政府、社会、工厂的责任,同时也应当成为每一位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将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与“低碳”相互融合起来,使得人民能够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抓起。在日常小事中在保证生活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也能以此满足节能、环保的低碳要求。以学生群体为例,通过相关学习、宣传活动,使“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广大学子们能从“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这种小事入手,并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进而也有益于学生的学习与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圆满实现。
4.研发更多的低碳技术并运用到环保事业中。低碳技术是指能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新型技术,主要通过新再生能源、煤炭清洁利用、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埋存及其他节能措施的使用,达到上述的控制要求。目前新型低碳技术已经在交通、建筑、化工、电力、石化、冶金、汽车等多个行业中得到运用。在 国 际 领 域 里,低 碳 发 展 的 理 念 更 是 得 到 了 广泛、深入的运用。例如,日本对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能源加大开发力度;英国则将重心放在对低碳交通方式、洁净发电方法与电力可再生等方面。通过这些例子不难看出,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低碳 技 术 研 究 上 获 得 了 较 大 成 功。据此,我国学子也应当加强探索实践,力求通过集成创新、经验总结,学到高效、环保的新技术。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的生活与发展方式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群的欢迎,逐渐成为主流趋势,而在此环境下,更需要人们加快步伐创新低碳模式、开发环保技术、繁荣低碳行业,从技术手段与消费习惯等方面进行转变,以此实现提升经济、节能减排的目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是丽娜,王国聘.低碳经济背景下旅行社发展方式的转型[J].企业经济,2012,(05):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