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手术室急救护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3-0109-03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YUAN Huan-hu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33):109-11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Method: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5,80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 quality operation room first aid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in two groups.Result: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the success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Key words】 Hemorrhagic shock; Operation room; Nurs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01,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33.052
目前,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休克类型,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最常见的出血性休克之一,主要是指患者的身体创伤后,造成大量失血,而且缺少相应的循环以及微循环灌注,进而使患者的相关组织处在缺氧状态以及缺血状态,引起患者代谢紊乱与多器官功能出现障碍[1-2]。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有效的实施抢救,将严重影响其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出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手术室急救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3]。如果手术室护士抢救知识缺乏,与医生配合不默契,就有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所以,对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抢救以及医护的良好配合是保证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键所在。现为了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每位患者都符合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9~68岁,平均(41.1±2.8)岁;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27例;因交通事故而意外受伤21例,因高空坠落受伤8例,因锐器损伤6例,因其他原因受伤5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8~69岁,平均(41.0±3.0)岁;开放性损伤14例,闭合性损伤26例;因交通事故意外受伤22例,因高空坠落受伤7例,因锐器损伤7例,因其他原因受伤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类型、损伤原因及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而所有患者在本研究和家属的知情同意下,并已签署了有关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部门审核批准通过。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情观察护理以及输血护理等,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手术室急救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手术室急救准备护理 当手术室收到手术通知单之后,相关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准备手术过程中所需要到的一切物品,包括手术器械、辅料、抢救药品物品(氧气、大量胶体晶体液、水床、冰帽、加压袋等),检查电刀、吸引器、自体血回输装置、除颤仪等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这样,患者一到达手术室就可以使用,保证手术可以顺利进行。联系血库,做好供血和配血。同时,配合麻醉师有效准备好相应的手术麻醉用品,连接好三通管等。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粗大静脉通道,并有效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深静脉置管,从而保证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输血操作、补液处理、麻醉给药处理以及各项监测仪的合理应用。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输入量大,输入的液体应遵循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随时进行调整,并注意有无输液反应的发生[4]。其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导致组织灌流不足,故补充血容量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首要措施,尤其在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早期[5]。休克患者大多呈昏迷状态,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所以安全有效的安置非常重要,要保证患者舒适,处于功能位,避免神经受压,又要符合手术要求,对四肢骨折和脊柱骨折患者要尤其注意制动,正确搬运患者,减轻疼痛,防止意外伤害。器械护士需要提前30 min洗手上台,认真检查各种器械和物品,并且与巡回护士快速且准确地清点手术器械和纱布、缝针。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主动并且及时传递器械和物品,与手术者默契配合,必要时充当助手,帮助显露手术野,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6]。另外,手术室护士要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心率变化情况、心律变化情况、呼吸变化情况、动脉血氧饱和度情况及尿量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当患者的氧饱和度小于85%的时候,可以借助面罩实施加压给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吸氧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患者的口腔以及咽部的呕吐物和分泌物,防止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做好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工作,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是关键。
1.2.2 对患者实施抗休克急救 患者抗休克的急救,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严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静脉补充血容量和相应的流体平衡快速输液,全血或血浆,充分补充患者血容量,具体措施:首先采用碳酸氢钠纠正患者酸中毒情况;其次是进行输血:给予半小时内需要输入的1000 ml的新鲜血液,稳定患者的循环血量,输血的时候应先静脉注射含10%的葡萄糖酸钙的液体l0 ml,防止枸橼酸中毒[7]。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中心静脉压,可以在此期间短暂提升患者的血压,便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此时,还要对患者的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进行预防,观察患者的末梢循环、皮肤温度等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医生和麻醉师。在自体血的回输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必须要严格执行规范化的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八对制度。针对开放性创伤患者,其自体血液可能会被污染,因此不能进行自体血液回输。出现空腔脏器破裂症状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会存在内出血现象,所以也是不能进行自体血液回输的。
1.2.3 对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监护急救护理 当手术顺利结束后,患者麻醉还没有清醒时,手术室护士需要将患者转移到相应的麻醉监护室。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意识模糊,并且其血压情况、呼吸情况、心率情况以及脉搏情况都相对不太稳定,麻醉室的监测护理工作坚决不可以放松。手术室护士必须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尤其是心电图的检测。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汇报医生并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另外,手术结束,由于术中大量冲洗和输入大量液体,很多患者会有低体温情况发生,所以做好患者相应的保暖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中抢救成功的患者39例,抢救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中抢救成功的患者32例,抢救成功率是80.0%,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人体大量失血后会导致血管内血容量急剧下降,血管容纳能力失调,引发循环功能衰竭等现象,血液灌注能力下降,导致全身性代谢功能紊乱[8]。失血性休克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休克类型,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病情都是非常危重的,而且患者病情发展速度很快[9]。所以在手术室急救护理过程中必须要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在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按照规范化的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操作,保证急救护理的规范化,护士长或者是经验相对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指挥人员,这会促使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大提升[10]。大多数失血性休克患者失去意识,患者家属没有心理准备,产生恐惧、焦虑,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抢救医生和护士身上,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遇到患者休克等意外情况时,应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抢救工作[11]。手术室护理人员稳定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高度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责任感是抢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具体来说,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优质手术室急救护理的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可以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术室急救准备护理、抗休克急救护理以及麻醉监控护理干预等措施,保证在护理工作上分工明确,抢救工作顺畅有序,从根本上提升患者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12]。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White N J,Wang X,Liles C,et al.Fibrinogen concentrate improves survival during limited resuscitation of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in a Swine model[J].Shock,2014,42(5):456-463.
[2]胡宪文,蒋玲玲,刘晓芬,等.线粒体KATP通道介导远端缺血预处理对严重失血性休克大鼠在体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10(6):735-738.
[3]罗翠微.护理干预在胸腹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445-446.
[4]尹冬玲,吴晓华.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1):14-15.
[5]李齐心.抢救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护理配合[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21(10):57-58.
[6]李建华,杨莎,李春红.失血性休克24例手术室抢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100-101.
[7]廖少彬,许水娣,胡旺霞.53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及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4):130-132.
[8]周玮,谢学萍,邓翠珍,等.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4):80-81.
[9]高春艳.重度失血性休克30例手术室救治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20(37):227-228.
[10]周荣,丁小丽,刘良明,等.失血性休克不同时相FK506结合蛋白12.6的转位及其与血管反应性变化的相关分析[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11):2284-2288.
[11]赵琴,崔娟.产后失血性休克DIC的抢救配合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4):341-342.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手术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213-01
在创伤的救治中,休克往往伴随着创伤的救治过程,科学的救治过程配合优质的急救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休克的发生,也可以再短时间内纠正休克的状态[1]。在急救护理临床价值越来越倍受关注的今天,我院结合以往经验开展此次优质急救护理的临床价值的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患者符合创伤性休克诊断标准[2]:1.较严重的外伤或出血史;2.临床特点 “5P”征,即皮肤苍白、冷汗、神志淡漠、脉动搏微弱以及呼吸急促;3.每小时尿量一般少于25ml。常规组20例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2.4±1.4)岁,交通伤10例,坠落伤4例,撞击伤2例,其他4例;实验组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3.5±1.6)岁,交通伤18例,坠落伤6例,撞击伤4例,其他2例。所有患者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上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急救与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抢救保护呼吸道通畅,止住活动性的外出血;做好伤肢外固定和补充血容量预防严重伤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休克氧疗、药物治疗[3]。此次研究中常规组患者在急救措施基础上配合医生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主要为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护理,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急救物品四固定和与医生的配合等;实验组30例患者实施的为优质急救护理,主要包括急救物品准备、术前病情评估、呼吸道管理、调节体温以、建立静脉通路与有效循环、止血和其他必备应变技能。
1.3疗效评价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与死亡病例,统计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
总救治率=成功病例/总病例×100%。
1.4统计方法
本实验所有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完成。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定量资料选用(均数±标准差)分析t值,以P
2结果
回顾分析两组病例的抢救过程,常规组与实验组救治结果如下,实验组成功率为96.7%,常规组为70%,其中死亡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较常见,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重视创伤性休克救治的时效性,努力提高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一直是临床中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对休克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现已知道休克时体内实质细胞和血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可产生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造成微循环紊乱[4]。
科学的救治过程配合优质的急救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休克的发生,也可以再短时间内纠正休克的状态。目前手术室配合急救措施的急救护理主要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将病人头和躯干抬高20~30度下肢抬高15~20度,注意保温;尽快消除休克原因,如止血,包扎固定,镇静、镇痛;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必要时可做静脉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用药物雾化吸入;早期在扩容疗法同时可酌情应用血管收缩药,一般维持在80-100/60-70mmHg即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准确记录,最好进行多人专护的分配原则;合理补液:先输入晶体液,后输胶体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医嘱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烦躁或神志不清的病人,应加床旁护栏,以防坠床。我院此次研究依据临床经验以及参考文献[5-6]对研究的护理内容做出细致规划,主要包括急救物品准备、术前病情评估、呼吸道管理、调节体温以、建立静脉通路与有效循环、止血和其他必备应变技能。
根据以上论述,我院开展的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抢救中价值的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组与实验组救治结果如下,实验组成功率为96.7%,常规组为70%,其中死亡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较常见;实验组抢救成功病例的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死亡病例的抢救时间较常规组长。
参考文献
[1]何忠杰.创伤性休克救治的时效性与时效值[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2):97-99.
[2]牛丽丽.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6(3):366-367.
[3]吴雪赞.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5-26.
[4]邓碧君.创伤性休克病人在手术室的临床急救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22):117-118.
【关键词】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急救;护士培训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1】。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二级甲等医院,地处郊区,经常有重大交通事故、打架斗殴、高空坠落等,大部分伤员病情发生突然、时间急、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等特点,我院手术室显的更加重要。手术室护理是应急性极强的工作,工作环境高度紧张【2】。这对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作为手术室专业化护士,既要求具备准确、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和手术室专科技能,又必须具备急救能力【3】。为了提高二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我院手术室对护士进行急救能力培训和考核,并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我院手术室护士38名,其中女35名,男3名。年龄21-49岁。职称:主管护师8名,护师21名,护士9名。学历:中专8名,大专10名,本科20名
2 方法
2.1 建立急救能力培训及考核小组
由手术室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以及科室总带教3人组成培训考核小组,该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培训及考核。
2.2 培训方法
2.2.1 急救知识培训
2.2.1.1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具体包括:心电图、CPR基础知识及技能、常见休克类型;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用法、途径及不良反应;吸痰、气道管理技术等。
2.2.1.2 急救专科知识培训:由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多媒体授课,主要包括: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专科急救知识,例如急重症手术、交通联合伤手术的种类、物品准备以及护理配合要点。
2.2.2 急救流程培训
护士长负责每月组织一次手术室重点急救流程培训,主要包括:多器官复合伤的急救流程;手术患者突发局麻药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流程;患者术中发生输液、输血反应的急救流程;手术用物计数错误的急救流程;患者发生躁动的急救流程等。
2.2.3急救操作技能培训
手术室急救技能主要包括:急救设施的操作使用技能;CPR操作技能;急救器械、耗材的应用技能。主要有:除颤仪、负压吸引、监护仪等设备的培训;急救器械、耗材的培训,由高级责任护士及总带教负责每月培训、操作、演示,监管护士反复操练,准确掌握。
2.2.4急救情景模拟训练
由护士长组织并指导,根据手术室可能出现的急救情况设置场景,组织护士进行紧急情况下模拟抢救护理。如术中心脏骤停发生猝死时,按发生猝死的急救流程进行模拟训练。
2.3考核方法
在实施培训前和培训后对参与护士进行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模拟训练考核,以百分制评分,考试内容及评分依据由护士长严格制定。
2.4统计方法 对培训前后资料进行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
3 效果
通过培训,我院手术护士的急救能力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有明显的提高,见表1。
4 讨论
4.1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 急救意识来源于护士的临床经验,以及多学科知识和急救能力的掌握【4】。手术室是随时接收危、急、重患者的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救治服务的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急救意识。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急救能力培训,能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意识。
4.2提高护士的急救应急能力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5】。通过对急救能力的培训及考核,护士能够迅速、熟练、准确的获取急救器械、耗材并能正确使用,能迅速判断并积极处理,提高了急救应急能力、避免出现抢救程序中的混乱局面,使抢救过程忙而不乱、紧张有序的进行,提高了急救的安全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忆兰,彭桂平.手术室青年护士能力不足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3):36.
[2] 林岩,谭淑芳,潘淑芳,等.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新护士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42-1144.
[3] 傅晓玲,石兰萍.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的培训[J].护理学杂志,2009(22):16-18.
1.1临床资料。选取、随机对照分析58例于2014年07月至2016年08月因宫外孕进入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21岁至34岁,该组均值(26.5±3.77)岁;宫外孕方位:31例(53.45%)位于壶腹部,1例(1.72%)位于宫颈,14例(24.14%)位于峡部,6例(10.34%)位于伞部,6例(10.34%)位于宫角。上述病例均有阴道异常出血、四肢冰冷、腹痛异常、冷汗以及休克等情况出现。
1.2方法。所选病例术中均展开专业性急救干预措施:(1)手术准备。进手术室后,立即检测机体生命体征,在展开备血工作的同时,还需准备各种急救药品以及手术设备等。(2)急救干预。首先,嘱咐患者行平卧位,并适当抬升双下肢的高度,以20度至30度为最佳,再对患者尿液量严密测定、记录。其次,对患者展开常规吸氧,速率以每分钟4.0l至6.0l为最佳,并予以保暖措施,在对机体血氧饱和性进行充分提升的基础上,有助于缓解其缺氧问题。再次,定位机体静脉组织后,创建静脉通道,共两条,并定位其上肢静脉,予以穿刺,同时留置专业留置针。最后,术中观察患者失血情况,予以补充适量血液,使机体微循环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确保其脏器组织能够正常运作[1]。(3)心理干预。一旦确诊宫外孕后,大多患者精神状态始终保持紧绷形式,受机体疼痛因素影响,通常会有消极情绪出现,除了会加重病情外,还会对急救工作水平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要加以心理干预,在安抚患者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疼痛感,鼓励患者接受手术。(4)术中配合。术中,手术护士要准确递送医师所需器械,并对机体出血量、心率指数以及血压波动情况等进行监测,避免异常情况出现。此外,手术操作结束后,手术护士还要对器械设备进行详细清查,确定数量无误后,即可配合医师展开后期缝合工作,避免器械遗留于机体腹腔组织中,进而规避风险事故。(5)术后干预。术毕,手术护士需推送患者至病房内,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同时交待相关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于干预前、干预后分别评估所选病例生存质量,选择SF-36表进行,涉及八个维度,且得分及病例生存质量间保持正比关系[2]。1.4数据统计学。研究选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均选用“(±s)”展开分析;计数资料均选用“n/%(例数/百分比)”展开分析。客观比较干预前后所选病例生存质量,若结果表现出差异性,(P<0.05)。
2结果
结果发现,58例患者腹腔组织中均存在出血问题,20例(34.48%)属输卵管破裂,16例(27.59%)属宫角妊娠并破裂,13例(22.41%)属流产,9例(15.52%)属卵巢妊娠并破裂。所选对象进行干预后,其生存质量计分从干预前(102.75±8.87)分升至干预后(137.59±8.19)分,(P<0.05),且都已痊愈,同时均出院。
3讨论
李小燕等[3]发现,宫外孕属妇产科多见性病症,同时还属急腹症类型,即受精卵未能正常着床于机体宫腔体组织中,存在大出血风险,甚至可能有出血性休克问题出现,使患者承受巨大生命威胁,需及时展开急救、干预工作,以提升抢救质量。一般而言,宫外孕一旦确诊后,需根据患者临床指征及时展开手术,但在操作流程中,为确保手术方案的有效性、及时性以及严谨性,配合展开急救干预措施尤为关键,通过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在进行干预、吸氧干预、保暖干预、静脉干预以及心理干预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术中严密配合[4]。除此以外,手术操作程序完成后,除了要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外,还要嘱咐病房护理人员对患者呼吸情况、血压波动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尿液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对患者展开定期翻身的同时,根据其恢复质量适时下床运动,避免肠粘连问题发生[5]。此次展开术中急救干预后,所选对象生存质量计分从干预前(102.75±8.87)分升至干预后(137.59±8.19)分,(P<0.05),且都已痊愈。综上所述,当宫外孕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后,于术中展开专业性急救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转归水平,除了能提升其生存质量外,还能够提升其急救质量,推荐选用。
作者:候小香 单位: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 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杨华红.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6):89-91.
[2]董慧青.对合并失血性休克的宫外孕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5):182-183.
[3]李小燕,钟思敏,戴光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65例的术前抢救配合及术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74-75.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防护
诊疗技术的发展,手术室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其职业危害变得复杂多样,威胁着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安全。因此,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管理, 维护护士健康不容忽视。现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加强防范,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1 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1.1.1皮肤黏膜污染及锐器伤 术过程中血液的飞溅,刀、剪、缝针等频繁使用,术中传递,术后清洗处理,各个环节都容易被误伤,针刺伤的危害不仅在于它本身造成的伤害,且在于它传播疾病。有资料表明,具有传染性的血源性病原体已证实多达50 种,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有报道,国外护士锐器伤发生率52%, 国内为63.4%~64.5%,而污染的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通过1次针刺伤或其他经皮方式暴露于HBV、HCV、HIV的感染率分别为6%~30%、3%~10%、0.2%~0.5%[1]。
1.1.2微生物气溶胶 生物气溶胶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高达20%,经气溶胶传播的致病菌至少有100多种。高压冲洗枪、动力钻的使用及超声清洗均会产生生物气溶胶。除传播感染性疾病外,还易出现:皮肤过敏、结膜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2化学性因素
1.2.1消毒剂 手术室使用较广泛的为含氯消毒剂。使用时释放出氯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与腐蚀作用,溅入眼内可导致烧伤,并损害呼吸系统,引起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肺水肿;吸入高浓度氯,可很快造成死亡。
1.2.2甲醛 一般用于手术标本的浸泡。甲醛对黏膜具有刺激性;可降低呼吸功能、神经系统的信息整合功能和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对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系统、 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肾脏均有毒性作用。
1.3物理性因素
1.3.1噪声 长时间会导致人体应激反应,出现各生理系统功能紊乱,并易使工作人员产生负性情绪[2]。有调查表明,某地区的噪声每上升1 dB,高血压发病率增加3% 。
1.3.2职业性粉尘 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接触滑石粉、棉团飞絮、绷带等粉尘,导致呼吸系统功能损害,引起咳嗽、哮喘。
1.3.3运动性损伤 搬运手术患者、器械时负荷过重或姿势不当,易致肌肉韧带损伤;术中长时间固定姿势站立,易致肌肉关节劳损、慢性腰腿痛、下肢静脉曲张。长期处于工作繁重,精神紧张,进食时间不规律,工作人员易患溃疡病、心脏病、偏头痛、胃下垂等。
1.4辐射性因素 C型臂等各种仪器设备产生电磁辐射,长期受电磁辐射会造成头痛、失眠、白细胞下降、不良生育、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致癌、致畸。
1.5社会心理因素 术室人员长期处于工作繁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工作不定时,经常要抢救危重患者,加班加点的环境中,工作性质是细致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相结合。职业风险大; 心理压力大;易产生疲劳感、睡眠障碍,焦虑烦躁等。
2 防护对策
2.1生物性因素的防护 防性接种乙肝疫苗,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具,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感染手术戴双层手套,据国外报道,使用双层手套穿孔率为4.7%,而仅使用单层手套穿孔率达12%~50%[3]。另有资料表明,戴双层乳胶手套,可大大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锐器伤口进入血液的数量。规范操作行为,如用持针拆卸刀片;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用容器传递锐利器械。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评估表明,62%~88%的锐器伤是可以预防的[4],故把防止锐器伤的各项操作要求纳入操作规程,对减少锐器伤害有重要意义。术中合理使用负压吸引,减少血液w溅、有害烟气扩散。操作时尽量使用敷料遮挡,避免压力冲洗水枪冲洗时喷溅,超声清洗时加盖,减少微生物气溶胶污染。发生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理: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出血,流动水冲洗,用 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5]。
2.2消毒剂的防护 掌握消毒剂的配制浓度及使用方法,避免沾染皮肤黏膜,浸泡消毒时加盖以减少挥发,并加强通风。
2.3甲醛的防护 格甲醛的使用管理,现领用现配置,专人专柜加锁保管,严格使用登记。定时通风换气。
2.4噪声防护 各种仪器时,尽量把声音调到最低。仪器带故障运行,产生的噪声往往增大[6-7]。因此,定期维护检修各种设备,可有效降低噪声。使用手术器械时轻拿轻放,走路、说话、关门要轻。
2.5粉尘的防护 设置独立的敷料间,避免粉尘污染环境。尽量使用一次性灭菌成品敷料、石膏及非棉布包装材料,减少粉尘污染。
2.6运动性损伤的防护 置简易实用的过床装备,减轻人力搬运;穿软底鞋,改善长期站立的姿态,经常改变站姿,双替承重,使另一侧肢体得以缓解休息,改善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曲张[8]。手术超过4 h,可适当给洗手护士准备高度适宜的坐凳,缓解下肢静脉瘀血。
2.7辐射的防护 专用防辐射手术间或移动铅板。近距离接触时,要穿戴铅衣、铅帽等,减少X线带来的损害。
2.8社会心理因素的防范 排班,劳逸结合,降低疲劳。参加适当的运动,保持生活规律,适当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娱社交活动,调节身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 讨论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复杂多样,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医学院校护理学生缺乏职业安全及防范课程;缺乏完善的防范锐器伤害操作规范[9-10];对噪声及电磁辐射防护重视不足;行业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的关注不足,建议设立护理学生职业安全教育课程;卫生管理部门制订完善的防范锐器伤害操作规范;加强对噪声及电磁辐射的防护;强化行业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伤害的关注。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
综上所述,完善基础设施,配备防护用品,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对减少手术室室护士职业危害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亚燕,张桂芳,邓淑波.内窥镜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范对策[J].当代护士,2012,6:100.
[2]刘莉,陈俊.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健康防护教育[J].中外医疗,2011,28:144.
[3]周春霞.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3):420.
[4]孙秀红.加强供应室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594.
[5]胡小雪.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J].医学信息,2015, 28(50).
[6]刘志娴,杨树迪.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防护对策探讨[J].光明中医,2016(12).
[7]瞿昭晖.试析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及应对[J].医学信息, 2015(33).
[8]王莉.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5(1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纠纷;应对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命质量的关注度也日渐提升,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对医疗护理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业务面广,技术性高,无菌操作严格等特点,也是接受急诊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前线,护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所担负的风险也相对较高,稍有疏忽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和投诉,使医疗护理纠纷逐渐上升[1-2]。如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发生护患冲突和医疗纠纷,保证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是护理管理者最关注的问题[3]。为此,我院将近年来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于指导护理管理工作,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1手术室护理及原因分析
1.1 手术室常规护理缺陷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轻者影响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重者致残甚至致死。表现为: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手术安置不当,方向有误,器械准备不当,不全,用物与手术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清点有误,仪器使用不当,查对有误,及护送不当。手术发展和配合之间的差距,。业务不熟,由于这些安全隐患容易造成医疗事故,也是患者投诉的原因。
1.2 手术室医护方面护理工作作风不严谨,护理人员忽视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注意事项的解释,或在工作场所谈笑,导致患者对护理安全质量产生质疑,患者感觉不被尊重和理解将成为护理纠纷的导火线。另外就是职责不清,护士承担着如器材的领取、财务核算等非护理性工作,影响护理质量,降低了安全系数。环境方面,手术室内呼吸机、吸引器、电刀和消毒机等噪音,不仅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手机在手术室的使用,对患者及医疗仪器设备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它也是引起交叉感染的一种潜在因素。护士人力资源不足,劳累及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极易出现不安全隐患。
2护理纠纷
2.1患者的医疗知识和心理问题患者知识水平和经验决定了他们对医疗护理行为的理解程度,当手术结果与患者预期目标不符合或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抢救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时,患者及家属就对医护质量产生怀疑,指责医生护士不负责任,观察不及时不细致,提出一系列让医院尴尬头痛的问题,继而引发医患纠纷。
2.2医疗收费我院所诊治的主要是山区和周边的农民及厂区这一特殊群体,由于患者经济能力有限,住院手术花费较大,还好大多是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自费的少数,有个别的费用还需患者自理,患者及家属就会把所有的责任归护士身上,总认为医院收费太高而怀疑乱收费,而诱发护患纠纷。
2.3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术对患者而言既能解除病痛又是创伤的经历,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感到害怕和恐惧,有的担心疾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担心预后及后续影响,担心住院对家庭照顾,子女和老人带来不便,担心费用及对手术和麻醉的相关知识的未知,个别护士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患者及陪护人员提出问题时,有的护士缺乏耐心,语气生硬,不注重谈话技巧,对患者的病情关心不够,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不能耐心细致的解释,即使工作不到位时也没有向患者及家属道歉。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为护患纠纷埋下隐患。
3应对措施
3.1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手术室的每一位护士,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重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紧迫性、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综合性技术性强、因此,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落实好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护理安全讨论制度。强化工作责任心,落实三人查对器械签名制度,即巡回护士-器械护士-二助医生。各种抢救物品及器械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专人管理,定位置放置,定物品数量,定期检查消毒,保持性能完好,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急救物品一般不外借。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如发生护理纠纷,取消优秀护士评定,采取一票否决。
3.2加强护理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加强护理人员三基培训和考核,加强业务学习,强化业务技能训练,提高业务技能,选派人员外出学习及参加学术交流会,加强护士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开展、疑难、重大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术前讨论和术后总结,对新医疗设备的使用进行全员培训,做到熟练掌握。严格执行手术室清洁,消毒和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提高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护理工作差错及失误的发生,确保手术护理安全。
3.3强化人性化管理手术室护理工作即辛苦又琐碎,需经常倒班和加班,同时还承担者巨大的医疗风险的压力。根据手术情况,制定相对弹性工作制。排班时可将不同业务水平、年龄、性格、学历的人员适当搭配,达到同班人员互补效应,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发生。
3.4严格收费标准当患者对医疗收费产生误解时应耐心解释,如实告知患者治疗疾病所应当承担的费用、及其计算依据,使其了解收费标准和依据,使患者真正感受到护理价值,消除患者因费用而对医护人员的不满。
3.5患者和家属方面健康教育是履行告知义务的一个主要内容。保护患者,减轻心理痛苦,创造舒适环境,减少外界对视、听、触觉、感觉器官的刺激。在护理中注意语言温和、亲切友善,实现护患沟通,做到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使患者了解相关医学知识,提高了预防能力,又体现对患者尊重,增加了对护士信任度,有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同时应及时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地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有效利用家庭在患者治疗中的有效资源。
4讨论
随着我国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已进入到法律轨道,人们更多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4]。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服务技能,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医源性问题的发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最大限度得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通过手术室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我科自2013年12月采取积极措施以来取得良好效果,护士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性增强,以优良的服务态度,精湛的技术,高质量的护理取信于患者,使护患关系融洽,至今未发生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达99%。促进我科护理质量整体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 Lixia X, Weilian J, Li J.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alleviating burnout and behavioral expectations of operating room nurses[J].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2011, 29: 041.
[2] YAO X, XU Y.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 Emergency Patients[J]. Clinical Medical & Engineering, 2011, 7: 049.
1.1方法
对参考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统计出现的护理纠纷及投诉,对纠纷及投诉出现的原因进行观察,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对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纠纷及投诉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本院自行拟定的患者对护理满意调查表(总分1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对患者进行调查,观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手术室纠纷、投诉发生率为3.4%,参考组患者手术室纠纷、投诉发生率为13.8%,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外伤害、护理记录失误、语言不当、交叉感染、操作不当等是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重要原因。
2.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为(9.06±0.32)分,参考组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为(8.22±0.44)分,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导致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较多,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意外伤害、护理记录失误、语言不当、交叉感染、操作不当等在护理纠纷及投诉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手术室患者病情复杂,症状凶险。护士工作量繁重,需要反复冲洗腹腔、使用抗生素、化疗药物、医疗器械等,导致其在遵照医嘱进行操作时,易出现差错;部分医生在交代护士进行操作时,声音较小、吐字不清,对于药物的使用情况也未及时告知护士,如在抗生素的使用中,其可通过冲洗创面、静脉输注、涂抹创面等多种方式给药,然而医生未详细叙述,导致护患纠纷出现。②在对手术室进行查点时,部分护士责任感较差,查对清点器械、纱布等物品时不认真,导致纱布、器械等医疗用品可能在患者体内遗留;在帮助患者摆放时不正确,导致患者出现系列并发症;为医生传递用品及器械时不够熟练,导致手术时间的延长。③部分护士忽视护理记录单的重要性,填写不认真,甚至出现涂改、少记、漏记、出入等现象,导致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出现。④护患沟通欠缺也是导致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不同患者文化水平不同;手术室护士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时,情况较为紧急,语气可能较急,导致患者家属出现不被尊重感,导致纠纷的出现。⑤部分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设备、基础用品较为陈旧,导致手术室操作效果较差,同时存在一些意外及不安全隐患。(本文来自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简介详见。)
【关键词】术室护理;护理纠纷;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46-01
近几年,在日常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发生的医疗纠纷并不少见。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易引起纠纷的环节,尽最大努力减少或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工作。为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更适应医疗改革的步伐,笔者就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易导致纠纷的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1 造成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
1.1 法制观念薄弱 部分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法律意识淡薄,对本专业风险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忽视甚至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1.2 服务意识淡漠 程序化的工作使护士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服务态度生硬,缺乏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不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容易使患者或家属产生误解而引发纠纷。
1.3 护理知识与技能操作不足 护理人员没有认真及时学习相关知识,对一些重症、复杂手术的配合方法不够熟练,对术中应用到的仪器和特殊器械使用不熟练,表现得手忙脚乱,难以适应手术的需要,一方面延误手术时间,同时给清醒的患者造成心理障碍,为术后的情绪增加负面影响。
1.4 言行举止不当 多数手术患者均存在恐惧、焦虑心理,若护士举止粗俗、语言生硬、或高声喧哗、或窃窃私语,都会加重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严重者将影响麻醉或手术顺利进行。据统计,由于语言不当而引发的护理纠纷占40%。
1.5 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薄弱 个别护士综合素质较低,工作中粗枝大叶,容易造成接错患者、手术安置不当、器械准备不完善、术中用药执行有误、患者保护不当造成意外损伤、病理标本混淆或遗失等。
2 防范对策
2.1 加强自身的法制观念 2002-09-01,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后投诉和付诸法律的纠纷越来越多。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倒置的规定,并通过相关的继续再教育,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明确患者的权利和自己的职责,使自己在护理中能更好的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2 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 护士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患者不仅希望从护士那里得到技术服务和照顾,还希望得到尊重和爱护,获得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为此,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更新思想观念,做到举止文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处处为患者着想,理解手术患者恐惧的不安心情等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要求,从内心深处去了解患者需要什么,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尊重患者的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让所有的手术患者从心灵上、感情上得到重视和尊重,才能取得护患之间的最佳合作,达到满意的效果,降低护理风险。
2.3 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护士必须掌握过硬的护理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经常组织护士学习专业知识,对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定期由高年资护士讲课,讲解各种手术配合,术中疑难问题的处理;请外出学习的护士讲护理新动态;不定期的组织新业务、新技能培训,如静脉留置针、输液泵、腹腔镜、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等,要求护士在护理操作中做到技术娴熟、动作轻柔,争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对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专门的培训,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腔镜仪器等设备从人工原理、使用方法、保养到简单的故障排除,进行严格的培训,让每一位操作者都能熟练掌握。
2.4 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手术护理记录是重要的原始病案资料,具有法律效力。护士应详尽、真实、准确的进行记录,不要因为记录不清楚或一字之差而引起纠纷发生,所以,要求护士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谨慎。
2.5 加强责任心,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接错患者;妥善保存病理标本,对术中多次取病理的,要及时贴上标签以免混淆;适当安置患者,避免血管神经受压损伤;正确执行医嘱,特别是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应大声重复一遍,确信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一些特殊感染手术妥善处理,避免发生院内感染。
2.6 提高沟通技巧,防范语言过失 如果语言运用不当,即使是正常的语言在不适宜的场合也可能变得不正常甚至曲解。
全麻的手术患者也可发生术中知晓,因此术中不要谈论于手术无关的话题。与清醒患者沟通时态度和蔼、耐心,言行慎重,医护人员回答患者的口径要一致。
2.7 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实行弹性工作制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紧张的心情得不到放松,极易造成身心疲劳。
护士长应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力,缓解工作压力,尽量让当班护士按时休息,减轻体力消耗,不搞疲劳战。
3 体会
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有关医疗诉讼举证倒置的规定,如何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将工作做得更细,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差错和纠纷是值得大家深思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降低因护理失误导致的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总结出存在的一些护理纠纷的易发因素,提出正确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通过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防范发生。结论 高度认识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手术室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护理纠纷 对策
手术室是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较多的新问题与挑战。
1 手术室护患纠纷的隐患
1.1查对问题 (1)接错病人,摆错手术部位。(2)器械清点不清致纱布或器械遗留病人体内。(3)输血查对不清。(4)术中用药不细,执行口头医嘱太轻率。
1.2手术护理记录单的问题 从实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后手术护理需记录的内容不断增多,而有些护士思想不够重视,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留下安全隐患。
1.3术中医嘱的问题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经常需要执行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的口头医嘱,如使用抗生素、镇静催眠药等。术中临时医嘱执行后未及时补记,或用药的浓度、剂量及途径不准确等,从而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1.4手术安置不当及不可避免的压疮问题 由于病人手术时间较长,安置不当,引起局部组织压疮。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种种预防压疮的措施,如手术床安置泡沫垫、海绵垫等。尽管通过以上措施可避免绝大多数手术时间短、体质好的患者发生压疮,但是少部分患者由于术前水肿还是有发生压疮的可能。
1.5电灼伤患者的问题 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的机会越来越多,灼伤患者的事情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其原因多是由于负极板位置放置不当。
1.6送检标本遗失的问题 标本是手术进一步确诊病情的重要依据,如果标本遗失,将延误或失去诊断抢救时机。
1.7器械物品准备的问题 术前用品准备是否充分是决定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一面。在术中因物品不全或因所用仪器功能不良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延长手术时间。
1.8 语言行为的问题 当前发生的医患纠纷中无过失纠纷所占比例并不少,而多数无过失纠纷的原因往往是医护人员语言不当或服务态度差造成的。
1.9消毒隔离的问题 对HBsAg阳性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病人术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如在同一时期出现多个手术后病人类似的感染现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1.10工作安排的问题 手术室工作强应激性、高紧张性、无规律饮食和睡眠使手术护士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影响其身心健康[1],最易出现护理失误。
2 防范护患纠纷的对策
2.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制定合理流程 从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2人2次以上认真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个环节。
2.2手术中物品清点的管理 手术物品的清点需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
2.3明确手术记录单的内容 重点记录术中所用无菌包是否消毒合格;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情况;术后患者标本留送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后的去向等。
2.4建立术中医嘱本 具体做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术前医嘱查对患者的药物皮试结果和所带药物的种类、数量。麻醉医生在医嘱本上开医嘱,巡回护士执行后填写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
2.5手术中病人的及建立术前压疮评估记录 常常是手术室护士与医生协商的一个焦点,由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患者后与患者共同签订一份关于“有压疮发生的可能”的术前评估单[2]。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压疮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2.6防止灼伤 使用电刀时电刀负极板与病人皮肤接触时注意平整放置,保证接触面积,宜放在肌肉丰富处。
2.7加强标本管理 标本常规要求一般的病理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留,手术完毕交于主管医师,后者将标本放入固定液容器内,贴上标签,填好病理单。
2.8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术前护士应熟知手术步骤,术中所需的特殊物品器械;巡回护士于术前检查所用仪器的性能,防止器械性能不好,延误手术时间。
2.9加强手术室的感染管理 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2.10做好术前访谈 内容包括:(1)病人的既往史、现病史、家庭史,各种化验结果等。(2)病人的一般情况。(3)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名称、手术方式。(4)麻醉方式。
2.11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实行弹性工作制 护士长应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力,缓解工作压力,减轻体力消耗,不搞疲劳战[3]。
总之,手术室的医疗纠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更新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主动改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马艳丽,续锦,侯琳琳.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J].社区医学杂志,2005,3(2):4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眼科收治的92例采用激光手术治疗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4例,女性38例,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24.6±3.4)岁;其中屈光度为-0.75~6.05DS的51例,屈光度>6.05DS的41例;患者散光>1.25DC38例,散光<1.25DC54例。患者中心角膜平均厚度为(487.3±21.5)μm。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激光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皮试、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评估:护理人员对患者资料进行评估,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检查;(2)心理护理:将激光手术操作方式、步骤、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告知患者,避免患者因对治疗方式陌生而产生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3)术后指导:术后24h患者不可过度用力闭眼、揉眼,术后1周内,不可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术后2周内洗脸时勿将水溅入眼睛。术后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养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滴眼药前要洗净双手,滴药动作要轻柔,药滴入结膜内需闭眼5~10min。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记录患者感觉、情感、生命态度、人际关系及饮食睡眠等心理情绪评分,以供对比分析。1.4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包,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干预组46例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3.5%(43/46),对照组46例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2.6%(38/46),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各项心理情绪评分干预组患者各项心理情绪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提起医院人们立刻想到的就是穿白大褂的大夫, 然而手术室里的场景更是令很多人很害怕。冰冷的病床, 阴暗的手术室, 这些只不过是患者对手术室的遐想。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 医院也在不断发展, 除了要在医务人员的技术上和设备上进行改革以外, 也要对医院的服务态度进行改革与创新。患者在医院做完手术后, 本来身体就很疼痛, 如果不得到细心的护理会很难过, 而且有些患者还不便行动, 所以就更加需要细节护理。本院实施细节护理后,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就详细的介绍了细节护理的重要性,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进行手术的300例患者,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随机抽取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女比例1∶1, 年龄19~72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 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方式。两组患者在手术类型、性别、年龄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护理采用一般护理, 就是除了常规检查之后不做任何帮助。对于术前、术后、术中都是按程序进行, 不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对于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一般作答, 但也能保证患者安全康复的出院。
1. 2. 2 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的护理则不同, 除了进行应该做的常规事项还要贴心的服务, 从患者入院到进入手术室, 进行耐心的讲解, 患者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反馈。进入病房先敲门, 之后进行自我介绍, 与患者交心的交流, 态度温和, 让患者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 术中也对患者进行心灵上的开导消除患者紧张感, 术后更是经常探访, 询问不适等, 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1. 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使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合并有需要改进的项目评价等共20个项目, 得分越高则满意程度越高。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94例, 满意的为42例, 满意度为90.7%;对照组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20例, 满意的为75例, 满意度为63.3%。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4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63-01
计划生育手术患者若护理不当易出现感染、出血甚至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加强临床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舒适护理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站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患者60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34.2岁,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41例,大专以下文化程度19例;手术类型:子宫上环术26例,输卵结扎术15例,取环术11例,引产术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手术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舒适护理主要包括:
1.2.1术前舒适护理
1.2.1.1心理护理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术前多存在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不良心理,并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且部分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了解,对术后的生活存在一定的担心和疑问,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重点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性质、原理以及安全性等,消除患者对手术的误解,告知患者计划生育手术一般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以减轻患者顾虑,更好的配合治疗。
1.2.1.2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保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以使患者达到最优舒适度,且良好的环境对稳定患者情绪也具有一定的帮助,而稳定的情绪又可增加心理治疗效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对手术顺利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1.2.1.3术前准备对于行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一般均应于月经干净后的3-7d内进行,且嘱患者未同房时手术最佳;对于住院患者手术日前晚术前晚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患者充分休息;手术当天为患者执行手术用药,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同时做好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工作。
1.2.2术后舒适护理
1.2.2.1基础护理手术结束患者回到病房后可轻声询问患者感觉,并告知患者手术顺利,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顾虑;术后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取合适,并尽可能选取利于减轻手术切口张力的,以减轻患者疼痛;对于疼痛方面的护理,告知患者术后疼痛一般由切口所致,为正常现象,患者可不必过度担心,并可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如看电视、听音乐等,尽量减少止痛药物的应用,而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1.2.2.2针对性护理术后尽量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卫生,嘱患者术后2周内不宜同房、盆浴,3周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1.2.2.3并发症防治术后感染、出血均是计划生育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征象应立即给予患者高敏感抗生素的应用,并进行细菌培养,选取更具针对性的抗生素,以防感染扩散。
1.3观察指标①护理前后分别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②应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于患者出院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并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
2结果
2.1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和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
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76.7%,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纠纷;诱发因素;防范措施;护患沟通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必须的手术治疗及紧急抢救生命的重要场所,在医院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科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自身身体质量要求的提高,由于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的限制。医患之间互不信任现象日趋严重,更容易诱发医疗纠纷的发生。
1诱发护患纠纷的原因
1.1术前术中术后的核对及遗嘱执行时出现的差错 在基层医院,大多数患者为农村及城镇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及理解能力不高,不经医生护士同意自动离开病房调换床位,听不清医务人员的特殊交代等情况时有发生。手术室护士如果只是按照床位接患者,易出现接错患者,引起纠纷。手术过程中突发事件如针头断掉等清点器械纱布不清,也是偶有发生。手术室紧急抢救时临时执行口头遗嘱,执行过程中如果含糊不清没听清或者是没再次口头重复核对清楚责任心不强,很容易出现遗嘱执行差错导致护理纠纷。
1.2语言态度不当诱发纠纷 手术室环境非常特殊。每个患者到手术室都会紧张害怕担心很多的突发事情,所以我们应做到关心、体贴、温馨、严肃、安静、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1.3手术护理记录单出现差错 护理记录单内容描述含糊不清,表达错误,书写有误或与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手术方式不符,或者缺少必要的记录单,容易引发护理纠纷。
1.4消毒隔离不严格导致纠纷 基层医院一般采取比较原始的消毒方法,如紫外线照射,甲醛熏,酒精擦拭,84消毒液拖地等方法消毒,对于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无检测的条件,一旦出现隐形感染者容易导致后面手术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并导致医疗纠纷。
1.5手术标本相关纠纷 手术标本的保存送检登记等一连串程序必须仔细、清楚、准确,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医学检验的拓展与延伸,顺利实现向检验医学的转变。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在无法改变现有医学教育体制的前提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让有临床医学基础的检验技师与临床医师定期轮转临床科室和检验科。以便熟悉对方的基本技能,培养有临床经验的检验医师和有实验室能力的临床医师。从实验室本身的管理上,检验科人员要勇于承担沟通的责任,从我做起主动深入临床,听取临床医生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解答疑问。检验人员直接参与到会诊、查房和病例讨论的诊疗活动中是与临床建立联系的关键.了解临床的同时加深了对检验质量的重视。在临床反馈的不满意报告中有相当一部分经过调查可溯源到标本采集不合格,故应同时加强与护理的沟通。检验人员很难控制实验室以外的工作质量,加强医护间的合作是控制分析前质量的关键。检验科应同护理组共同制定并实施正确采集和处理原始样品的专用指导材料.并使负责采集原始样品的人员方便获得并熟知这些资料。同时向患者提供指导,使患者了解在采集标本前,其一切生活动态对标本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参考性。相对于传统医学中以主观经验为主的望闻问切。当前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可检测水平、高自动化的现代新型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预见和保健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瞩目的作用,大部分辅助诊断治疗的信息来源于医学实验室的检验。顺利实现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对社会医疗发展的意义不可估量。
2护理纠纷防范的措施
2.1加强法律文件学习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医院和科室要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执业护士法》,降低护理纠纷风险发生的概率.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利益。
2.2制定合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防止纠纷差错发生,手术室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科室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医院如没有条件做艾滋病等检测,需在手术前交代清楚,手术结束后及时消毒,严格按照消毒条例规范进行消毒,严防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1]。
2.3沟通语言得当,防止护患纠纷 无论是手术室内交流还是手术室外和患者家属沟通.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采取合适恰当的语言。根据医疗规范流程进行沟通,多给患者关心,需要解释时态度耐心,认真,严禁谈论和手术无关的话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言语行为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对手术人员的信任度和手术的承受能力及预后。因此应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避免应用、引起患者猜疑、恐惧或精神伤害的语言,涉及患者的隐私要做好保密,不向他人透露。
2.4认真规范书写护理文书,防止护患纠纷 护理文书是护理活动的依据。也是有无差错和过失的唯一法律依据,护理人员要认真书写,不涂改,不漏记,不错记。不记录和护理无关的手术医生或者麻醉医生应该记录的内容,不记录超出护理工作范围的任何资料,防止出现人为的误差,导致护理纠纷出现[2]。
2.5建立标本交接手续 手术标本,建立专门的标本登记交接本,写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标本大小,术者,家属领取标本后签名等。防止出现标本丢失无法分辨责任。避免纠纷出现。
3体会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言之护理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性。手术室的特殊性导致护理的难度较其他科室更容易出现一些医疗纠纷,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加强自我的防护意识[3],尽可能地减少和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的机会和程度;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防范纠纷的发生,为建立和谐舒适的医疗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姚兰舂.基层手术室医疗纠纷的防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2);2427-2428.
关键词:急诊宫外孕产妇;手术室;抢救方法;护理效果
宫外孕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产科疾病,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患者发病时容易造成孕妇出现失血性休克,从而造成产妇循环血量急剧下降,继而引发其他疾病,如:多器官功能受损、衰竭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因此,患者在进行手术抢救时医护人员应该做好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护理,提高临床治愈率[1]。为了探讨急诊宫外孕产妇手术室抢救方法及其护理效果。对2011年l月~2013年10月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诊断、治疗的17例宫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本次调研中,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19~34岁,平均年龄为(28.4±1.5)岁。患者来我门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患者得到确诊均符合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中,11例临床上表现为下腹持续痛,急患者进行手术室抢救时已经处于休克状态,4例面色苍白。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具体方法如下:入院前多数患者心理比较紧张、害怕,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等。此时,要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和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手术当天,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手术室温度、湿度等调节,保持一个比较适应的手术环境。并向患者宣传这种手术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做到心里有数。手术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情况适当、适量使用抗感染药物。并患者转入病房后,医护人员加强患者日常饮食护理,尽量饮食一些营养较高的食物[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手术中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本次调研中,17例患者经过我院的积极抢救及其综合护理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均治愈出院,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1个月的随访,患者并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所以病例在明确诊断后均施以手术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内出血,手术时间40~270min,平均(80.2±20.3)min,平均(2.6±0.9)次:手术中测量出血量>800ml者13例,占76%,其中5例患者出血量>2000ml。
3讨论
3.1诊断 急诊宫外孕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这种疾病在临床上诊断并不困难,对于一些育龄妇女伴有停经史,并且患者下腹疼痛、盆腔内存在肿块等患者诊断时应该想到宫外孕。患者在发生急诊宫外孕时最常见的表现以下腹痛为主。本次调研中,3例入院时右下腹痛为主,患者在外院出诊时被诊断为阑尾炎,经我院进行急查尿MPT,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后得到确诊。
3.2抢救及护理体会
3.2.1准确的病情评估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立即询问患者是否存在相关病史,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将监测结果告知急诊医生。对于血压出现下降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将患者头部抬高10°~20°,这样能够让患者保持畅通的呼吸道,增加患者的肺活量,必要时可以将患者下肢抬高20°~30°,这样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保证患者重要器官供血。
3.2.2 心理护理 急诊宫外孕这种疾病临床上发病比较急促,并且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很多患者入院时心理比较复杂,会存在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医护人员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既能够让患者分心,又能够让患者配合治疗。
3.2.3 急诊手术的手术配合 多数患者进行手术抢救时已经处于休克状态,患者此时多数面色苍白,部分患者甚至血压都测不到。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立即安排患者进行手术。患者手术后护理医护人员要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能够对这种疾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3]。患者手术后转入病房后,要加强对患者血压、呼吸、脉搏等指标的监测,对出现异常情况患者要采取有效方法处理。
综上所述,急诊宫外孕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患者一旦发病应该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患者在手术室抢救时应该加强患者护理,稳定患者情况,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黎贵湘,向代群,陈英,等.住院患者对陪伴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