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

篇1

关键词:校本课程;地理;兴趣

开好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应把地理专业知识融于校本课程,目标要明确,教学计划要详细,让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地理教师发展为前提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策划者和实际执行者,在课程开发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根据自己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

(1)教师要转换角色,做课程的设计者、研究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被当作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工具”,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自。教师需要考虑课程是“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成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对此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做法以求有所改善。教师的研究应该在实践中进行,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

(2)教师要扩充专业知识,学习课程论知识。课程论是关于学科知识如何组织成适合学生学习规律并便于实施和测量的理论体系方法。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局限在某个专业领域,但更多的是需要跨学科交叉的知识。所以只熟悉某一学科的单一型教师已不能胜任新的教学要求,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视野广阔、与时俱进。教师要成为这样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全能型教师,必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扩充知识领域,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更新学科知识。此外,教师还应该学习课程论知识作为知识储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及技能时,自己还必须了解教学内容及其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以及知道多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学生层次和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

(3)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掌握课程编制技术。要开发课程,首先要增强课程意识,教师作为课程方案的设计者要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来达到课程目标,理解课程方案设计对课程要素一致性的内在要求;教师才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境对课程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其次,教师还需要掌握课程编制技术。课程编制即完成一项课程计划整个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它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和评价课程等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可合并为课程设计阶段。教师需要掌握课程编制每个阶段的基本技术,如制订具体的课程目标;确定每一教学单元的范围,组织内容,拟定教学计划;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等等。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生为主体

校本课程以学生为基础,直接指向本校学生发展中的个性、特长、兴趣。校本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完善学校办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他们的终身发展为目标。

(1)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校本课程更具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校本课程活动本身感兴趣,才能发展为对校本课程内容和结果感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多开发有利于激发兴趣教材。针对初一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少,学生好动、好奇,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时尚、一种追求,因此,初一开设校本课程是“钦州特色旅游”。初二学生已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了解一些地理现象,开设“生活与地理”。

(2)让生活融入课堂,校本课程更有效。“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教学中强调“生活化”的知识,要让现实生活的理论、现象走进课堂教学。在“钦州特色旅游”教学中,介绍钦州有名的旅游景点:浪漫的三娘湾、云海的五皇山等;再通过多媒体播放旅游景点,在观看森林公园五皇山时,让学生说一说五皇山的美,五皇山最吸引你的地方等活动,因此说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上特别注重钦州地方特色,围绕家乡的美,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以钦州为荣的感情。

篇2

【关键词】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58-01

1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是实现学生发展的手段

1.1 地理校本课程是切实进行学生德育的手段。地理课程中的天文、地质、气候等地学知识,不仅对学生今后接受高等教育,学习相关专业是必需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地学知识是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学生建立现代社会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开发把狭义地理知识扩展到地学知识,主导思想是加强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关系的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宇宙观,环境观和自然人地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破除迷信及各种,具有辅助作用,不仅是培养新一代现代化建设者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修养的必然途径。

1.2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课程强调地名,分布及各种地理现象的描述,死记的东西太多,学生考过就忘,因而学习兴趣低下,但是地理学习意义在于掌握地理事物的联系规律而不是一些无意义的地名、数字,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是在没有“升学率”压力的情况下实施的,所讲的内容都是和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的生活内容,因此学生的心境轻松、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的热情就会激发出来。如初中地理教材的第二册中对城市发展的成因分析中,对于邯郸城市的形成因素只做了简要的文字说明,指出铁路在城市形成初期的重大作用,容易误导学生得出片面结论“铁路对于城市发展始终是积极作用的”的,而未对其限制作用进行阐述,特别是现在邯郸的发展规划中铁路显示出明显的制约割裂负面效应。我们设计中学校本地理课程时,就可以把这一部分知识拿出来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实地调查,从而自己对城市规划提出意见,做到学以致用,自觉地走进课程开发中来。

1.3 地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国家地理课程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续承,许多科学结论,规律都是直接的表述,学生在沉重的作业负担下丧失了进一步了解发现地理规律过程的动力,于是便被动的接受下来,并在不断重复的考试中巩固强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严重束缚了科学精神的成长。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在实施中,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测量,计划制定,处处体现知识的实践性获得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试验,反复修正、体会求真、批判、创造等精神。不唯书、不唯上,用科学态度审视已学的知识理论去怀疑,去探索,去创新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1.4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科技知识、技能的培养摆到了绝对重要的位置,即使在文科的教育中也以识记知识点、理论概要为重,对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教育仅限于学校教师的德育说教,社会上提倡的高学历等思潮对人文素质培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偏离,而西方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过分强调“科学理论技术致上”必然导致对人文精神的漠视,最终使社会道德缺失。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从新课程标准要求出发,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再上升为理性认识,增强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感,反思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系更加自觉的关心他人、社会及人类的利益与未来。

2 初中地理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发展

篇3

关键词:立目标;立教学;立活动;校本课程;民俗文化;教育资源

2011年3月,《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有幸成为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之一。几年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认真、全面地开展了该课题的研究活动,从三方位立足,挖掘和探讨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

一、立目标,不断落实阶段研究的更大开发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美术课堂的外延。校外的历史文物、文化自然景观,社区、地域和民俗文化活动项目等与美术有关的环境,活动和氛围都可以归属为地域民俗文化。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确定了实施的计划和步骤,我们课题组,根据学校和社区的实际特点,尽力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实施课题多重角度的开发和利用。

1.开发和建立“体验学习式”活动基地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资源,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课题组一直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的生活体验教学模式,以活动体验为中心,以主动探究为特征,以课堂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系统化、立体化的利用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教学模式,而建立了多个以自然、社会和生活相联接的“体验学习民俗文化活动基地”。

体验学习民俗文化活动基地,把初中生美术学习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植在了现实生活背景中,融亲近自然、爱护文物、热爱家乡之情于课堂,融“体验式学习”课堂于自然。

2.开发和建构“文化探寻式”审美特性

美术作为一种以审美与活动相结合的基础性社会学科,具有很强的文化特性,可以在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创新精神的同时,更宽广、更丰富地结合民俗等地域各种资源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背景,挖掘相互之间的关系,养成尊重不同社区或国际多元化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一方面,课题组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搭建和创设社区资源研究各阶段的不同目标和任务。我们组织多种类型的座谈、交流会议,小结报告等方式,参与到对有关文献、材料、活动的收寻、整理、挑选和设计中,以问卷、访问、编演活动、作品创作的形式,穿插到课题阶段活动的设计中,诱导学生关注美术的形式与活动,关注活动背后“文化性”的进一步探究,以能不断促进课题阶段性工作的质量和深度。

另一方面,活动组以学生组长为头,带领小组人员,分工安排,团结协作,主动和积极参与到课题组创设的平台中。如:参与奔牛镇书法、摄影艺术协会的比赛活动、《奔牛镇志》编写组的探讨和学习等等社会活动,在诸多涉及美术的活动中,不断养成收集、思考、探究、汇总的思维习惯,不断重视“文化性”探究的学习模式,不断培养全面、合理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以能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地域文化资源的学习、理解和再创作中。

3.开发和建设“乡土文化式”校本课程

奔牛是个有着2100余年历史的古镇,古运河畔,碑树遗址,才子佳人,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史实故事;水陆要津,琳琅商铺,物宝天华,历经了多少发愤图强的沧桑奋斗。积储的文化遗产,绚丽多彩,光前裕后,是一部部鲜活的爱国、爱乡的本土化教材,探之、辩之、思之、美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使学生明兴衰、明得失、明事理、明荣辱,积聚更高的审美素养。

一年多来,在摸索和提高中,我们课题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和社区文化资源的整合设计,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编设了以“乡土文化”式的校本课程和相关的辅助课程。《家乡奔牛》《金牛的故事》《奔牛掌故知识读本》几类校本,图文精美,气贯长虹,都以“奔牛来由”的典故为线索,以奔牛文化为底蕴,追古论今,散发着奔牛独具而浓烈的乡土文化气息和韵味,体现着奔牛独有而浓厚的乡土文明和形态。

我校初一学生人手一册,经常翻阅,我们有的放矢地借用或选择其中的内容和题材进行整合编排,以反映“乡土文化和精神”为主题的形式,以速写、动漫、书法、绘画、摄影、儿童画、剪纸、展板、板报为手段的表现,在校园的橱窗、校园艺术节或乡镇的艺术活动中定期呈现“乡土”的景观古迹、社会发展,家庭校园等,以能更好地激发全校师生接受、发展和推广校本课程的实效和地域民俗文化艺术资源的“乡土性”。

二、立教学,不断利用社区资源的更多渠道

民俗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展,依然可以立足回归课堂的现有平台,做实做足做好,则更给力、更有效。

结合美术教学大纲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尝试教学过程中巧妙介入社区、地域文化资源的探究,多渠道地利用和发挥了两个结合:

1.静态与动态结合的尝试

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教材的材料和资源的“静态”取用,更是“动态”天马行空的左右逢源,以致静与动能相互流动和渗透。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的课堂里,我们可一起定格奔牛风景,街道、河流、古宅的清丽婉约;《体积与空间的生命》的课堂里,我们可一起验证奔牛精神,家谱、壁画、雕像的长远永恒……多次常态课堂和研究,多回课题组公开课和论文的组织研究,都能在相对的静态中探寻到更生动、更活跃的立体结合。

2.个性与全面结合的尝试

美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面向的是美术和教育的双重功能。美术教育应是个性与全面的结合体。

事实上,我们的美术教材编制也由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和学段构成,但不同的美术课堂、不

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之间却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系统和整体,既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面对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课堂教学,同样不是单一、孤立的说教和练习,在每个独立的课程里,奔牛独有的地区文化,各类资源都能现卖现炒,灵活运用,都可在绘画、摄影、手工等形式的作品里赋予更深、更全面的意义和内涵,都可在体验乡土文化性的学习和感受里,更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积累丰富、完善、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三、立活动,不断深化文化资源的更高推进

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相对课堂教学资源,更为宽广和丰富。设立和参与了更多类、更多元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课题的更高推进。

1.活动的多元化

创作活动与欣赏活动一样,是美术课程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实践“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的常态美术活动形式,可涉及和掌握得较多。稚拙的笔画、线条和色彩,在出游、写生、摄影、书画、动漫设计、剪纸等艺术实践形式里,是亮丽和独特的,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心灵点缀和再加工。

如2010年4月和9月,我们组织部分学生,以感受奔牛古镇社区民俗文化资源为由,探寻了南观古银杏、万古桥的景点。现场,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感受并记录了整个活动过程。在整理相关文档资料之后,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了写作、绘画、摄影的比赛,让学生把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通过文字和画面表达得一览无余,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赞许。其中,茹梦迪同学的摄影作品《老房子》还获得了奔牛镇摄影协会组织的“润源杯”书画摄影比赛一等奖。

2.活动的创造性

未来的社会,需要具备探究和创作能力的人才。课题活动的设立,同样要具备更多的创造性。学生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的情境中,学生能领悟到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共通相异性,理解到美术对社会生活与经济、文化发展的独特作用。

过程和结果便是课程活动的检验,备课组的创意,可以贯穿于活动和课程的每一个过程或导致结果的环节里。我们在课题的立意、媒体的选择、材料的利用、思维的角度、组合的方式等方面都斟酌推敲,力争变化和多样、力争兴致和持久,让课程与学科手拉手,让独立与联系手拉手,让个性与特质手拉手,让教师与学生手拉手,让知识与能力手拉手,从而在横向和纵向中双发展,达到推进和深化社区文化资源的目的。

篇4

关键词 农村初中 校本教材 地理 开发

1 问题提出

新课程的标准鼓励教师由单纯的施教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可以在课程小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对教授的课程进行修改,以适应教学需要,这就使教师更加主动地进行教学。

地理教学校本化是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新加工、重新创造,使教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需要。这对于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发挥更大的教学效果有非常关键。但这也要求农村的地理老师必须有较熟练的教学技能、对课程标准有很透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农村地区初中地理教学校本化的意义

(1)农村地区地理教学校本化推动农村地区地理课程的实施和改进。传统课程的观念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深的影响力,是不能够轻而易举改变的,这样就会使得课程的改革受阻,改革进程变得缓慢。地理课程更是如此,所以,地理教学校本化可以用新的观念为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村地区地理课程实施和改进。(2)地理教学校本化促进农村地区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地理的学校不单单是课本知识的学习,更是日常生活的理解与深化。虽然农村地区在教学资源、设备等方面不具有优势,但是,农村地区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果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联系到他们生活的实际、经验 ,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注重课外实践,就可以发挥农村教学的优势,促进农村地区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3)地理教学校本化有助于农村地区学生个性的发展。国家课程是在整体上考虑学习者的共性,促进共同发展,对于个性的发展很有限。并且对于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也不能够充分考虑差异性,忽视兴趣,忽略能力,这都使得教学效果不好。农村的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多,学习中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率。(4)地理教学校本化有助于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化成长。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可只有专业知识的提高,才能够促进教学活动,推动教学的正常进行。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地理教学校本化研究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通过地理教学校本化使得老师用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进行教学活动,这对教师自身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3 农村地区初中地理教学校本化的实施方法

3.1 课程标准校本化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是一个大纲,对各知识点的目标要求没有很细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认真研究《课标》,准确地把握好各个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对于农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研究地理的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的标准,以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和自己教学的实际,相互整合,制定符合自己教学的标准,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3.2 教学设计校本化

教学设计的校本化,首先要完善丰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联系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重组、优化、丰富,使之更符合农村地区学生的实际

其次,丰富学习方式,突现农村地区的教学特色的优势。农村地区的学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并不重视地理学习。因此教师应努力引导并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把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喜欢学习地理。

3.3 课程资源整合校本化

农村地区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并且因为地理教学需要像地球仪、地图册这样的教学必备的教具,但是很多落后的地区都缺乏或者不足,更不要说多媒体设备,这给农村的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这对农村地区的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克服这些不利的条件,发掘更深层的适合学生且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并且挖掘农村的特有的有关地理的资源,这些都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校本化。

3.4 学习评价校本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与兴趣的调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由于很多家长的素质跟认识水平低,让孩子学习但是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不关心教学评价使教学评价环节被忽视。作为教师,应该运用更加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评价形式,重视学生的自评跟同学间的互评,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等等,让学生在评价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兴趣。

4 地理课程校本化的困难与问题

作为甘肃省农村初中,我校已进行了近两学期的初中新课改实验及校本课程选修课工作 ,一年来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 ,但不同领域的问题亦较突出,具体有:(1)对课程校本化的的认识不足 ,教学方式落后、不积极对待的现象还很突出;(2)部分教师课程校本化的意识和能力缺位;(3)学校教学任务繁重,个别校本课程编撰质量有限;(4)个别教师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编撰的校本课程无法凸显地方特色、学校特色 、学生特长;(5)鉴于经费投入有限、硬件建设不足,抑或涉及顾及学生安全的问题,应该社会实践的、出外考察的课程大多属于形式无法落实;(6)中考的压力和应试教育的思想,严重阻碍着地理课程校本化的实施;(7)既已开发的不同校本课程,基于时间的检验和专家的指导跟不上,随意性、盲目性问题大量存在,因此,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不足,则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

课程校本化是一个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过程,教师需要坚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只要我们在地理课程校本化的实践中,始终贯穿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标的教育新理念,多设计诸多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多给机会使学生主动去创新,多给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去发挥,学生会很愉悦地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此乃检验我们地理课程校本化效果的唯一真理。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朱慕菊主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高俊昌.新课程教材的变化与教学策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1-2期合刊).

[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篇5

一、校本课程开发探索

“科研促进教研,教研提升教学。”十一五期间的安徽省级科研课题“地理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为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研究搭建了一个平台。课题组编写并出版了校本教材《利辛地理》。它的编写完成和出版极大地提升了其它同行开发校本课程的行动信心,为学校整体校本课程开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也为利辛县域内其它缺乏校本教材开发实践经验的农村学校开发校本教材提供了开发蓝本,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整理并完善了校本教材开发一般流程(图1)。为了让《利辛地理》真正成为一门校本课程,课题组对其进行了多次实践探究,先后以专题讲座、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等方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并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待条件成熟后向学校申请开课,组织学生选课、制定上课时间、安排老师上课、制定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实践中也整理出校本教材应用的一般流程(图2),以期将课程开发与应用理论以图示方式向外推广,为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方面探索的地理教师提供参考。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反思

1.学生发展需求调查研究不够,应科学开发服务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之目的是满足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所以开设校本课程的根本前提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不是为国家课程管理规定而开。一门学生不喜欢的课程是“废品”,一门学生发展不需要的课程是“”。《利辛地理》是在新课程理念深入推广的背景下产生的,从编写者和课程组织者的角度来分析,在县域内推广应用为学生的乡土认知和乡土情感的发展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作为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标准,把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绑架在学生身上,必然会导致学生反抗,其后果无疑是给本来已经身心疲累的学生雪上加霜。所以,建议加强课程需求调研,全面掌握和科学评价学生发展需求,做到科学开发服务需求。

2.校本课程开发开放性不够,应鼓励学生全程参与

校本课程开发打破了传统的集中制课程编排体系,使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其它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均可直接参与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学习者双重身份的学生对其自身发展需求有着清醒的认识。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实施和评价,收获的不仅仅是课程知识,更多的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获得的实践经验、课程兴趣和发展的自豪感。然而,在校本课程《利辛地理》的课程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只有校本教材评价、校本课堂学习和校本课程评价等方面,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内容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学校开放思想,下放课程开发权限,从而促使学生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实现成长和成功。

3.校本教材编写呈现方式封闭,应鼓励突破传统束缚

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要开发教材,但也不反对开发,即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开发教材。《利辛地理》作为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双重身份,其开发和出版对本县学生了解利辛地理,认知利辛乡土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校本课程的推广无疑是有利的。《利辛地理》的编排方式仍然沿用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容逻辑性强,对于学生学习系统地理有利,但是对提高学习兴趣和减轻学习压力则不利,与开发校本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校本课程《利辛地理》的推广中,建议初中可以采用结构式编排体系,实行系统教学;高中校本课程的实施则应以模块呈现,分成《利辛农业》、《利辛工业》、《利辛交通》、《利辛旅游》、《利辛城市规划》等几项子课程为宜。

4.学生学业评价系统机械死板,应倡导全面科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新课程倡导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是开放且不断变化的,不是预先设定,而是在交互中生成。学生学业评价过程中,则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智力发展水平、技能水平、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全面进步。校本课程实施和评价与高考指挥棒的联系较少,评价阻力较小。《利辛地理》的学生学业评价主要以考定教,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对学生的课程智力发展关注较多,忽视对学生其它层面智力成长的考量。建议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多元评价方式进行全面合理评价,课程学习结果评价则可以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所倡导的模糊性评价、不确定性评价等。

5.学生学习课业负担未轻反重,应合理组织课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