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

篇1

关键词:校本课程;地理;兴趣

开好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应把地理专业知识融于校本课程,目标要明确,教学计划要详细,让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地理教师发展为前提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策划者和实际执行者,在课程开发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根据自己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

(1)教师要转换角色,做课程的设计者、研究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被当作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工具”,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自。教师需要考虑课程是“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成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对此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做法以求有所改善。教师的研究应该在实践中进行,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

(2)教师要扩充专业知识,学习课程论知识。课程论是关于学科知识如何组织成适合学生学习规律并便于实施和测量的理论体系方法。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局限在某个专业领域,但更多的是需要跨学科交叉的知识。所以只熟悉某一学科的单一型教师已不能胜任新的教学要求,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视野广阔、与时俱进。教师要成为这样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全能型教师,必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扩充知识领域,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更新学科知识。此外,教师还应该学习课程论知识作为知识储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及技能时,自己还必须了解教学内容及其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以及知道多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学生层次和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

(3)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掌握课程编制技术。要开发课程,首先要增强课程意识,教师作为课程方案的设计者要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来达到课程目标,理解课程方案设计对课程要素一致性的内在要求;教师才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境对课程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其次,教师还需要掌握课程编制技术。课程编制即完成一项课程计划整个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它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和评价课程等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可合并为课程设计阶段。教师需要掌握课程编制每个阶段的基本技术,如制订具体的课程目标;确定每一教学单元的范围,组织内容,拟定教学计划;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等等。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生为主体

校本课程以学生为基础,直接指向本校学生发展中的个性、特长、兴趣。校本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完善学校办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他们的终身发展为目标。

(1)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校本课程更具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校本课程活动本身感兴趣,才能发展为对校本课程内容和结果感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多开发有利于激发兴趣教材。针对初一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少,学生好动、好奇,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时尚、一种追求,因此,初一开设校本课程是“钦州特色旅游”。初二学生已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了解一些地理现象,开设“生活与地理”。

(2)让生活融入课堂,校本课程更有效。“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教学中强调“生活化”的知识,要让现实生活的理论、现象走进课堂教学。在“钦州特色旅游”教学中,介绍钦州有名的旅游景点:浪漫的三娘湾、云海的五皇山等;再通过多媒体播放旅游景点,在观看森林公园五皇山时,让学生说一说五皇山的美,五皇山最吸引你的地方等活动,因此说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上特别注重钦州地方特色,围绕家乡的美,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以钦州为荣的感情。

篇2

【关键词】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58-01

1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是实现学生发展的手段

1.1 地理校本课程是切实进行学生德育的手段。地理课程中的天文、地质、气候等地学知识,不仅对学生今后接受高等教育,学习相关专业是必需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地学知识是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学生建立现代社会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开发把狭义地理知识扩展到地学知识,主导思想是加强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关系的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宇宙观,环境观和自然人地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破除迷信及各种,具有辅助作用,不仅是培养新一代现代化建设者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修养的必然途径。

1.2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课程强调地名,分布及各种地理现象的描述,死记的东西太多,学生考过就忘,因而学习兴趣低下,但是地理学习意义在于掌握地理事物的联系规律而不是一些无意义的地名、数字,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是在没有“升学率”压力的情况下实施的,所讲的内容都是和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的生活内容,因此学生的心境轻松、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的热情就会激发出来。如初中地理教材的第二册中对城市发展的成因分析中,对于邯郸城市的形成因素只做了简要的文字说明,指出铁路在城市形成初期的重大作用,容易误导学生得出片面结论“铁路对于城市发展始终是积极作用的”的,而未对其限制作用进行阐述,特别是现在邯郸的发展规划中铁路显示出明显的制约割裂负面效应。我们设计中学校本地理课程时,就可以把这一部分知识拿出来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实地调查,从而自己对城市规划提出意见,做到学以致用,自觉地走进课程开发中来。

1.3 地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国家地理课程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续承,许多科学结论,规律都是直接的表述,学生在沉重的作业负担下丧失了进一步了解发现地理规律过程的动力,于是便被动的接受下来,并在不断重复的考试中巩固强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严重束缚了科学精神的成长。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在实施中,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测量,计划制定,处处体现知识的实践性获得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试验,反复修正、体会求真、批判、创造等精神。不唯书、不唯上,用科学态度审视已学的知识理论去怀疑,去探索,去创新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1.4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科技知识、技能的培养摆到了绝对重要的位置,即使在文科的教育中也以识记知识点、理论概要为重,对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教育仅限于学校教师的德育说教,社会上提倡的高学历等思潮对人文素质培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偏离,而西方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过分强调“科学理论技术致上”必然导致对人文精神的漠视,最终使社会道德缺失。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从新课程标准要求出发,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再上升为理性认识,增强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感,反思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系更加自觉的关心他人、社会及人类的利益与未来。

2 初中地理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发展

篇3

关键词:立目标;立教学;立活动;校本课程;民俗文化;教育资源

2011年3月,《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有幸成为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之一。几年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认真、全面地开展了该课题的研究活动,从三方位立足,挖掘和探讨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

一、立目标,不断落实阶段研究的更大开发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美术课堂的外延。校外的历史文物、文化自然景观,社区、地域和民俗文化活动项目等与美术有关的环境,活动和氛围都可以归属为地域民俗文化。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确定了实施的计划和步骤,我们课题组,根据学校和社区的实际特点,尽力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实施课题多重角度的开发和利用。

1.开发和建立“体验学习式”活动基地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资源,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课题组一直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的生活体验教学模式,以活动体验为中心,以主动探究为特征,以课堂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系统化、立体化的利用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教学模式,而建立了多个以自然、社会和生活相联接的“体验学习民俗文化活动基地”。

体验学习民俗文化活动基地,把初中生美术学习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植在了现实生活背景中,融亲近自然、爱护文物、热爱家乡之情于课堂,融“体验式学习”课堂于自然。

2.开发和建构“文化探寻式”审美特性

美术作为一种以审美与活动相结合的基础性社会学科,具有很强的文化特性,可以在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创新精神的同时,更宽广、更丰富地结合民俗等地域各种资源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背景,挖掘相互之间的关系,养成尊重不同社区或国际多元化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一方面,课题组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搭建和创设社区资源研究各阶段的不同目标和任务。我们组织多种类型的座谈、交流会议,小结报告等方式,参与到对有关文献、材料、活动的收寻、整理、挑选和设计中,以问卷、访问、编演活动、作品创作的形式,穿插到课题阶段活动的设计中,诱导学生关注美术的形式与活动,关注活动背后“文化性”的进一步探究,以能不断促进课题阶段性工作的质量和深度。

另一方面,活动组以学生组长为头,带领小组人员,分工安排,团结协作,主动和积极参与到课题组创设的平台中。如:参与奔牛镇书法、摄影艺术协会的比赛活动、《奔牛镇志》编写组的探讨和学习等等社会活动,在诸多涉及美术的活动中,不断养成收集、思考、探究、汇总的思维习惯,不断重视“文化性”探究的学习模式,不断培养全面、合理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以能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地域文化资源的学习、理解和再创作中。

3.开发和建设“乡土文化式”校本课程

奔牛是个有着2100余年历史的古镇,古运河畔,碑树遗址,才子佳人,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史实故事;水陆要津,琳琅商铺,物宝天华,历经了多少发愤图强的沧桑奋斗。积储的文化遗产,绚丽多彩,光前裕后,是一部部鲜活的爱国、爱乡的本土化教材,探之、辩之、思之、美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使学生明兴衰、明得失、明事理、明荣辱,积聚更高的审美素养。

一年多来,在摸索和提高中,我们课题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和社区文化资源的整合设计,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编设了以“乡土文化”式的校本课程和相关的辅助课程。《家乡奔牛》《金牛的故事》《奔牛掌故知识读本》几类校本,图文精美,气贯长虹,都以“奔牛来由”的典故为线索,以奔牛文化为底蕴,追古论今,散发着奔牛独具而浓烈的乡土文化气息和韵味,体现着奔牛独有而浓厚的乡土文明和形态。

我校初一学生人手一册,经常翻阅,我们有的放矢地借用或选择其中的内容和题材进行整合编排,以反映“乡土文化和精神”为主题的形式,以速写、动漫、书法、绘画、摄影、儿童画、剪纸、展板、板报为手段的表现,在校园的橱窗、校园艺术节或乡镇的艺术活动中定期呈现“乡土”的景观古迹、社会发展,家庭校园等,以能更好地激发全校师生接受、发展和推广校本课程的实效和地域民俗文化艺术资源的“乡土性”。

二、立教学,不断利用社区资源的更多渠道

民俗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展,依然可以立足回归课堂的现有平台,做实做足做好,则更给力、更有效。

结合美术教学大纲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尝试教学过程中巧妙介入社区、地域文化资源的探究,多渠道地利用和发挥了两个结合:

1.静态与动态结合的尝试

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教材的材料和资源的“静态”取用,更是“动态”天马行空的左右逢源,以致静与动能相互流动和渗透。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的课堂里,我们可一起定格奔牛风景,街道、河流、古宅的清丽婉约;《体积与空间的生命》的课堂里,我们可一起验证奔牛精神,家谱、壁画、雕像的长远永恒……多次常态课堂和研究,多回课题组公开课和论文的组织研究,都能在相对的静态中探寻到更生动、更活跃的立体结合。

2.个性与全面结合的尝试

美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面向的是美术和教育的双重功能。美术教育应是个性与全面的结合体。

事实上,我们的美术教材编制也由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和学段构成,但不同的美术课堂、不

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之间却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系统和整体,既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面对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课堂教学,同样不是单一、孤立的说教和练习,在每个独立的课程里,奔牛独有的地区文化,各类资源都能现卖现炒,灵活运用,都可在绘画、摄影、手工等形式的作品里赋予更深、更全面的意义和内涵,都可在体验乡土文化性的学习和感受里,更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积累丰富、完善、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三、立活动,不断深化文化资源的更高推进

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相对课堂教学资源,更为宽广和丰富。设立和参与了更多类、更多元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课题的更高推进。

1.活动的多元化

创作活动与欣赏活动一样,是美术课程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实践“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的常态美术活动形式,可涉及和掌握得较多。稚拙的笔画、线条和色彩,在出游、写生、摄影、书画、动漫设计、剪纸等艺术实践形式里,是亮丽和独特的,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心灵点缀和再加工。

如2010年4月和9月,我们组织部分学生,以感受奔牛古镇社区民俗文化资源为由,探寻了南观古银杏、万古桥的景点。现场,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感受并记录了整个活动过程。在整理相关文档资料之后,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了写作、绘画、摄影的比赛,让学生把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通过文字和画面表达得一览无余,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赞许。其中,茹梦迪同学的摄影作品《老房子》还获得了奔牛镇摄影协会组织的“润源杯”书画摄影比赛一等奖。

2.活动的创造性

未来的社会,需要具备探究和创作能力的人才。课题活动的设立,同样要具备更多的创造性。学生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的情境中,学生能领悟到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共通相异性,理解到美术对社会生活与经济、文化发展的独特作用。

过程和结果便是课程活动的检验,备课组的创意,可以贯穿于活动和课程的每一个过程或导致结果的环节里。我们在课题的立意、媒体的选择、材料的利用、思维的角度、组合的方式等方面都斟酌推敲,力争变化和多样、力争兴致和持久,让课程与学科手拉手,让独立与联系手拉手,让个性与特质手拉手,让教师与学生手拉手,让知识与能力手拉手,从而在横向和纵向中双发展,达到推进和深化社区文化资源的目的。

篇4

关键词 农村初中 校本教材 地理 开发

1 问题提出

新课程的标准鼓励教师由单纯的施教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可以在课程小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对教授的课程进行修改,以适应教学需要,这就使教师更加主动地进行教学。

地理教学校本化是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新加工、重新创造,使教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需要。这对于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发挥更大的教学效果有非常关键。但这也要求农村的地理老师必须有较熟练的教学技能、对课程标准有很透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农村地区初中地理教学校本化的意义

(1)农村地区地理教学校本化推动农村地区地理课程的实施和改进。传统课程的观念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深的影响力,是不能够轻而易举改变的,这样就会使得课程的改革受阻,改革进程变得缓慢。地理课程更是如此,所以,地理教学校本化可以用新的观念为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村地区地理课程实施和改进。(2)地理教学校本化促进农村地区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地理的学校不单单是课本知识的学习,更是日常生活的理解与深化。虽然农村地区在教学资源、设备等方面不具有优势,但是,农村地区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果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联系到他们生活的实际、经验 ,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注重课外实践,就可以发挥农村教学的优势,促进农村地区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3)地理教学校本化有助于农村地区学生个性的发展。国家课程是在整体上考虑学习者的共性,促进共同发展,对于个性的发展很有限。并且对于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也不能够充分考虑差异性,忽视兴趣,忽略能力,这都使得教学效果不好。农村的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多,学习中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率。(4)地理教学校本化有助于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化成长。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可只有专业知识的提高,才能够促进教学活动,推动教学的正常进行。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地理教学校本化研究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通过地理教学校本化使得老师用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进行教学活动,这对教师自身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3 农村地区初中地理教学校本化的实施方法

3.1 课程标准校本化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是一个大纲,对各知识点的目标要求没有很细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认真研究《课标》,准确地把握好各个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对于农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研究地理的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的标准,以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和自己教学的实际,相互整合,制定符合自己教学的标准,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3.2 教学设计校本化

教学设计的校本化,首先要完善丰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联系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重组、优化、丰富,使之更符合农村地区学生的实际

其次,丰富学习方式,突现农村地区的教学特色的优势。农村地区的学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并不重视地理学习。因此教师应努力引导并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把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喜欢学习地理。

3.3 课程资源整合校本化

农村地区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并且因为地理教学需要像地球仪、地图册这样的教学必备的教具,但是很多落后的地区都缺乏或者不足,更不要说多媒体设备,这给农村的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这对农村地区的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克服这些不利的条件,发掘更深层的适合学生且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并且挖掘农村的特有的有关地理的资源,这些都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校本化。

3.4 学习评价校本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与兴趣的调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由于很多家长的素质跟认识水平低,让孩子学习但是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不关心教学评价使教学评价环节被忽视。作为教师,应该运用更加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评价形式,重视学生的自评跟同学间的互评,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等等,让学生在评价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兴趣。

4 地理课程校本化的困难与问题

作为甘肃省农村初中,我校已进行了近两学期的初中新课改实验及校本课程选修课工作 ,一年来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 ,但不同领域的问题亦较突出,具体有:(1)对课程校本化的的认识不足 ,教学方式落后、不积极对待的现象还很突出;(2)部分教师课程校本化的意识和能力缺位;(3)学校教学任务繁重,个别校本课程编撰质量有限;(4)个别教师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编撰的校本课程无法凸显地方特色、学校特色 、学生特长;(5)鉴于经费投入有限、硬件建设不足,抑或涉及顾及学生安全的问题,应该社会实践的、出外考察的课程大多属于形式无法落实;(6)中考的压力和应试教育的思想,严重阻碍着地理课程校本化的实施;(7)既已开发的不同校本课程,基于时间的检验和专家的指导跟不上,随意性、盲目性问题大量存在,因此,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不足,则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

课程校本化是一个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过程,教师需要坚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只要我们在地理课程校本化的实践中,始终贯穿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标的教育新理念,多设计诸多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多给机会使学生主动去创新,多给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去发挥,学生会很愉悦地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此乃检验我们地理课程校本化效果的唯一真理。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朱慕菊主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高俊昌.新课程教材的变化与教学策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1-2期合刊).

[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篇5

一、校本课程开发探索

“科研促进教研,教研提升教学。”十一五期间的安徽省级科研课题“地理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为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研究搭建了一个平台。课题组编写并出版了校本教材《利辛地理》。它的编写完成和出版极大地提升了其它同行开发校本课程的行动信心,为学校整体校本课程开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也为利辛县域内其它缺乏校本教材开发实践经验的农村学校开发校本教材提供了开发蓝本,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整理并完善了校本教材开发一般流程(图1)。为了让《利辛地理》真正成为一门校本课程,课题组对其进行了多次实践探究,先后以专题讲座、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等方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并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待条件成熟后向学校申请开课,组织学生选课、制定上课时间、安排老师上课、制定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实践中也整理出校本教材应用的一般流程(图2),以期将课程开发与应用理论以图示方式向外推广,为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方面探索的地理教师提供参考。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反思

1.学生发展需求调查研究不够,应科学开发服务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之目的是满足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所以开设校本课程的根本前提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不是为国家课程管理规定而开。一门学生不喜欢的课程是“废品”,一门学生发展不需要的课程是“”。《利辛地理》是在新课程理念深入推广的背景下产生的,从编写者和课程组织者的角度来分析,在县域内推广应用为学生的乡土认知和乡土情感的发展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作为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标准,把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绑架在学生身上,必然会导致学生反抗,其后果无疑是给本来已经身心疲累的学生雪上加霜。所以,建议加强课程需求调研,全面掌握和科学评价学生发展需求,做到科学开发服务需求。

2.校本课程开发开放性不够,应鼓励学生全程参与

校本课程开发打破了传统的集中制课程编排体系,使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其它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均可直接参与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学习者双重身份的学生对其自身发展需求有着清醒的认识。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实施和评价,收获的不仅仅是课程知识,更多的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获得的实践经验、课程兴趣和发展的自豪感。然而,在校本课程《利辛地理》的课程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只有校本教材评价、校本课堂学习和校本课程评价等方面,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内容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学校开放思想,下放课程开发权限,从而促使学生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实现成长和成功。

3.校本教材编写呈现方式封闭,应鼓励突破传统束缚

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要开发教材,但也不反对开发,即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开发教材。《利辛地理》作为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双重身份,其开发和出版对本县学生了解利辛地理,认知利辛乡土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校本课程的推广无疑是有利的。《利辛地理》的编排方式仍然沿用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容逻辑性强,对于学生学习系统地理有利,但是对提高学习兴趣和减轻学习压力则不利,与开发校本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校本课程《利辛地理》的推广中,建议初中可以采用结构式编排体系,实行系统教学;高中校本课程的实施则应以模块呈现,分成《利辛农业》、《利辛工业》、《利辛交通》、《利辛旅游》、《利辛城市规划》等几项子课程为宜。

4.学生学业评价系统机械死板,应倡导全面科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新课程倡导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是开放且不断变化的,不是预先设定,而是在交互中生成。学生学业评价过程中,则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智力发展水平、技能水平、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全面进步。校本课程实施和评价与高考指挥棒的联系较少,评价阻力较小。《利辛地理》的学生学业评价主要以考定教,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对学生的课程智力发展关注较多,忽视对学生其它层面智力成长的考量。建议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多元评价方式进行全面合理评价,课程学习结果评价则可以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所倡导的模糊性评价、不确定性评价等。

5.学生学习课业负担未轻反重,应合理组织课程结构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新课改的一个焦点。由于我国校本课程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体系还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因此,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每一位在编教师的责任。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原则,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选择适合学生的课题进行研究。本文就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注重物理学科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喜剧演员赵本山说他的二人转都来源于生活,可见生活里到处都有学问。物理学科中有很多实验解释的都是生活现象,例如“光的色散、折射和反射”、“凸透镜成像”、“水的浮力”、“水的沸腾、升华和凝固”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由此可见,物理学科与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课本中的知识生活化,选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在讲授《压强和浮力》时,教师将校园内的人工湖或池塘作为教学地点,先让学生看现象,在给学生讲原理,这样讲授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同时,“物理王国”搭建非常重要,初中是学习物理的初级阶段,从生活入手,能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基础,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让他们从大自然学到更多学问。

二、注重物理学科与科技发展的联系

科技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引领潮流的时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两者相辅相成。很多的科研成果及科技产品都运用在教育当中,例如电子白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还有正在研究当中的“智慧教室”,科技为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在上物理课时,教师可以把科技引入课堂,例如嫦娥三号成功登月,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我国研发出的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和谐号磁悬浮铁上线,等等,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引入这些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科技类型的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科研成果。

三、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对教材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方面有待提高,很多学生没有把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意识,缺乏动手能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始终贯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思想。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这一章时,教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以后,可以开展合作学习,给每一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让每一个小组完成电路的并联合串联。在学习《摩擦力》时,可以在物理实验室让每一位学生都动手做小车运动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设计思想,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四、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目前有教育学者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出小学无分科教学。这种教学理念还没有实践到教学实际中,但不可否认,学科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联系。我国部分省市如浙江温州已使用新教材《科学》,《科学》在内地城市还没有普及,《科学》学科的内容相当于内地学校的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其实,这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科之间有很多交叉,如物理与化学都会讲到分子,地理和生物都会讲到物种多样性,化学与生物都会讲到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教师在研究物理校本课程是可以多多建立这种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来学习知识。

五、结语

总之,校本课程新课改背景下的一个热点,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潮流。开发物理校本课程能在传统物理教学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结构,完善教学目标,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还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给广大的师生一点启发,进而更好地投身于初中物理的教学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校本课程;特色;构建;例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25

2010年秋重庆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全市学校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如何开发适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真正体现其教育功能,克服表面化、形式化的校本课程,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渝东南民族地区市级重点中学――重庆市黔江中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浅析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特色的构建思路。重庆市黔江中学校,始建于1925年,是原四川省省级重点中学。重庆市直辖后,被命名为首批市级重点中学。现有1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8000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480余人。

一、确立校本课程功能定位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赋予学校课程管理的权利,是学校根据自已的实际调节、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内容,体现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为促进学生更加富有个性地健全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重庆市黔江中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之初,就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设计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确立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功能定位:(1)渝东南民族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民族风情浓郁、民俗乡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民族地域课程资源丰富,有很好的民族情感和爱乡爱校教育素材,学校把民族情感和爱乡爱校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功能。(2)学生的特别需要和个性发展是校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学校把促进学生兴趣、特长、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等个性发展的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功能。(3)学校地处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了弥补国家课程资源和师资不发达的事实,实施好国家课程,学校把调节、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的实施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功能。

二、提炼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校为本”的理念,学校需要考虑自己的办学传统、学校特色和教育哲学,也必须明确学校发展的优势与弱势、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所处地区的特点及周边环境等。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必须有整体设计,根据自已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有自已的校本课程内容特色。重庆市黔江中学校根据自已的实际,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特色。

1. 民族性。即充分利用民族特色,形成个性。渝东南是少数民族聚积地,有着丰富而神秘的武陵文化:一是以巴文化、楚文化为源头的原始文化;二是以土家、苗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利用这些文化优势,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如学校开发了《黔江历史》、《渝东南民歌》等传承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

2. 地域性。即充分利用渝东南民族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乌江画廊、小南海地震遗址、阿蓬江流域等自然资源是陶冶学生情操,爱乡爱国的生动教材。依靠地方资源学校开发了《生态黔江》、《家在黔江》(黔江地理)等校本课程。

3. 拓展性。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最能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也是缩小地区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学校为了衔接高、初中学科教学,开发了《高初中化学教材衔接》、《Ofiice基础教程》等校本课程。学校为了加强学生对某些学科的学习,开发了《诗歌诵读100篇》、《高中数学知识拓展》、《高中物理导学与专题讲座》等校本课程。

4. 发展性。即开发出来的课程必须让学生受到教育、个性得到发展、是本校学生实实在在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价值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开发模式,根据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有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开发了《家电印象》、《电路与电器》、《渝东南民族体育》、《人生导航》等校本课程。

三、探索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特色

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增强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校本课程管理特色。对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校本课程管理,重庆市黔江中学校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已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1. 搭建务实的管理机构。学校有常设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和校本课程管理职能科室,委员会严把课程开发规划和质量关,职能科室抓常规和协调联动。2. 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学校建立了《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申报及审核制度》、《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教研及培训制度》、《校本选修课程教学实施及评价制度》等一套适用的管理制度。3. 以课题研究带动开发。学校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专项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通过研究优化校本课程开发途径,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促进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初中英语校本课程 资源开发 实践

建构主义认为,创建与外语学习相似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学习者熟悉的环境条件,能够在有效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前提下,增强认知体验。由此可见,在教学中,优化教学思维方法,尝试开发运用校本课程资源,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更为开阔,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内驱动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具有如下意义:(1)有助于丰富课程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知识视野。(2)体现英语课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3)校本资源的开发过程更是学生学习发展创新不断深入和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1.整合课程学习资源,激发好奇心

英语校本课程资源是基于学生对英语课程认知感悟需要基础上的拓展延伸,是根据英语课程的开放性和生活化特点而形成一种学习载体。整合这样的学习资源,不仅能够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探寻英语学习表达元素因子,更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心理,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

教师不妨根据英语课程的兼容性和实践性来优化资源,多从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中探寻有效运用的生成点。首先,充分利用学校走廊、板报、画廊等可利用资源,不断丰富学习的空间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其次,注重尝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可学习交流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最后,多为学生提供展示语言学习才能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一定范围被认可和肯定,激发其学习信心。课程资源的整合过程更是学生好奇心不断激活和内驱动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在整合学习资源中,可结合课程学习要点与本校特色来优化组合。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8AUnit 1 Friends的Reading:Best friends教学中,可根据本地的朋友见面习俗,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知道的常识,思考交流:How to greet your good friends?在此基础上,不妨建议学生做“找朋友”游戏,要求学生将自己心目中好朋友性格特征以“Are you my good friend?”为话题,通过学校的收发邮箱来寻找,以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待学生找到自己理想的好朋友之后,可建议学生在朋友联谊会上与好朋友共同表演节目,并且用以“Why do I like to play with my good friend?”为题进行互动交流。

2.注重情境互动引导,增强交际性

将校本课程资源融入英语学习探究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使得课程资源更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互动过程中增强认知感悟。情境互动过程更是学生语言知识和综合表达运用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教师可从校本资源的特点出发,多探寻英语课程的内在联系性。首先,多为学生营造接近真实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交流。其次,多为学生提供互相表达学习的时机,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和运用技能。最后,建议学生有效运用校本资源,多激发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多元化方式交流。这样情境互动,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通过以校本课程资源来优化教学,互动过程更为深刻和丰富。像在《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Reading:What should I do?教学中,可运用学校的草坪地,组织学生以交友会的形式盘地而坐,围绕“What do you meet the troubles in you life?”和“How to settle your troubles?”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利用宽松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为学生提供可表达交流的机会平台,满足其学习发展需要。

3.延伸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运用力

校本课程运用不仅仅注重资源的优化和丰富,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可自由学习和综合表达运用的空间载体。在教学中,可根据学校特点,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鼓励他们根据学习任务,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可鼓励学生综合运用表达。

结合课程学习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熟悉的活动实践过程中学习,增强综合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在校本课程运用中,通过设置探究话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学习内容和深化学习认知思维。同时,可利用英语角、学校广播文化、宣传画廊等资源,围绕学生认知表达需要,创建富有情趣的英语学习交流环境,起到活化和促进作用。

如前所述,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丰富教学资源载体和优化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生活经历和感悟入手,最大限度地保持课程的引导生成作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多元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2]夏丽.也谈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J].中学英语之友(中旬),2011,12.

[3]李香菊.基于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

篇9

关键词:校本课程;以人为本;动态生成

所谓“校本课程”就是指学校根据教学目标所需而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后,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而《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从其学科特点看更具有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优势。本校所属区域为著名的湘湖风景区域范围,有着丰富的人物古迹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开展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的主要依托资源和寻求开发的主要依据。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明确理念,形成开发意识

理念的确立有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学校在达到国家对于学校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本校独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而确立的总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教育哲学观、办学宗旨与教育目标的学校是不可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此研究旨在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使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群体参与,凝聚开发合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更多地表现为教师,教师应勇敢地承担起课程开发的重任。学校给予教师课程开发的自和自由度,即放手让教师去做、去选择,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同时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广泛参与,只有群体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步入一个更高境界。本研究对课程开发内容进行了探讨,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并征求了学校、社区和部分家长的意见,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3.需求分析,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前首先必须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因材开发”,也会使校本课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在开展研究前,我们对七年级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古迹历史知之甚少,但同时大部分学生对了解本地的地理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一方面为学生对家乡的关心了解甚少而感到痛心,另一方面又感到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不能不说也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契机。

4.寻求资源,动态生成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所以学校在选择校本课程资源时,应因地制宜(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条件)、因校制宜(学校的传统与优势)、因人制宜(学生的爱好、家长的希望),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决定开发的程度。校本课程绝不是在事先拟好的图表中填充相应的案例,而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资源,灵性迸发,也就是说可能是随时发现、随时选择、随时使用的一个动态生成的学习历程。只有坚持“动态生成”的观点,才会使我们不断地发现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才会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开发进度,不断地把握良好的教育契机,不断地提供鲜活的育人素材,更适合于《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1.发动教师、学生和家长,探寻当地的自然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概况,树立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责任感。本校地处石岩地块,学区有湖山、金西、赵家墩、老屋、路平、华汇、史家桥、沿山、湖东、前章等十个行政村,人口众多,山川广布,文物古迹颇多,境内存有明朝永乐年间任南京吏部尚书等职的魏骥墓遗址;明朝兵部尚书严嵩的干儿子黄祝等集资建造的“甲科齐美”石牌坊和明代嘉靖年间黄九皋所建的五孔平行石板桥,这些均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初建于宋代的先照寺、初建于明嘉靖十年的一览亭,有史家桥贺知章的出生地(此地现更名为知章村),还有古湘湖的遗迹等。风景名胜也不少:有览亭眺远、先照晨曦、古桥夕照等石岩八景,在湘湖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中,石岩秋望将成为一大景区。还有当地的土特产(有茶叶、蜜梨、杨梅等),我们都进行了实地考察。

2.探古访今,开发当地的人文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弘扬传统文化,查找资料、调查访问,探寻石岩的历史沿革、本校的变迁、黄闻等姓氏的家族渊源、村文化建设、本地的民间故事、历史人物(贺知章、魏骥、黄九皋)等。现今的名人也不少,我们去采访了亚太集团董事长黄连兴、知名人士黄枢等,他们的成长经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调查研究,探讨当地的经济发展,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近几年,石岩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现今企业众多,其中浙江省亚太机电集团公司最为突出,被评为浙江省“五个一”高科技重点骨干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探究。本地农业发展已形成“城郊型、规模型、效益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先后注册“湘湖”牌茶叶、“湖山”牌蜜梨和“览亭”牌花木等商标,我们可以对湖山苗木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

4.学会生活、实践生活、融入生活,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运用所学地图知识,小组合作绘制所在自然村的社区图,最后汇制成石岩区块的区划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收集农家菜制作方法,最后汇制成农家菜谱,推出每周一菜,实践生活;调查所居住地的人口状况、居住状况、环境状况,最后汇编成本地的生存环境报告;环保从我入手,绿化环境,培植苗木,获取经验;依靠本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开发旅游资源,自主策划旅游路线,推出石岩一日游、二日游等。

5.根据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并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的编排,结合学校和区域的实际,根据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了以“话说蜀山”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纲要,大致分为十二讲,安排每月一讲(根据实际需求和动态生成的原则可适时添加或删并)。

第一讲:蜀山概述(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气候、河流道路)

第二讲:校园变迁看蜀山变化

第三讲:知章故里和知章村

第四讲:“甲科济美”和29位举人

第五讲:魏骥墓址和湖山村

第六讲:先照寺和一览亭

第七讲:古桥风韵(思家桥、黄家大桥等)

第八讲:亚太集团和当地企业

第九讲:苗木经济和农土特产(茶叶、蜜梨、杨梅等)

第十讲:石岩八景与湘湖旧景(览亭眺远、先照晨曦、古桥夕照等)

第十一讲:寻访我们的校友

第十二讲:我是家乡小主人

根据每月确定的课程纲要主题,采用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展示交流,动态生成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体会与反思

1.引领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介入课程开发及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与学习,发挥了自身的工作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迫使自己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不断更新,专业的自主意识得以强化,能力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2.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课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各合作小组对每一个主题探究活动都进行了分工,并且每个主题组员的分工都不同,促进了学生能力平衡发展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当然动手能力也提高了。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材料分析、展示交流,提高了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如不少学生对家乡建设、旅游开发等提出很多创新性建议。

3.辐射效应,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通过学生的调查访问,使村民们也开始关注历史古迹的保护、周边环境的治理等问题。一些行政村已开始着手对本地的文物古迹进行研究,采取修缮保护措施。如知章村专门请专家对知章故地和“甲科济美”牌坊进行了研究和保护,一些自然村也加强了对周边的环境的治理,加大对一些污染企业的监督力度。

4.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当地资源情况,不宜求快求大求全,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最佳切入点,不能盲目跟从。特别是农村学校,时间、精力、财力都是很有限的,要考虑学生实际,只要找到了切入点,哪怕只有一个点,也是好的。学生应循序渐进,逐步积累,动态生成,最终形成一定的体系。

5.需要学校和领导的大力扶持,家长和社区的大力配合。首先领导必须重视。然后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提供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以及课程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指导等。适时的鼓励与奖励会极大调动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教师和学校要尽最大可能与家长、社区进行沟通,以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在师生的实践活动中动态生成。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复杂持久的工程,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多的校本课程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利用,这是一个不断实践、创新、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3.《初中历史与社会培训资料》 浙江教育厅教研室编(2003年)

4.《萧山区初中乡土教材》萧山教研室编(2001年)

5.《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萧山古迹钩沉》李维松主编(2004年4月)

篇10

一、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地理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采用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引用学生触手可及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惠东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九龙峰的谭公祖庙、新庵的西来古刹、增光的龙岩寺、吉隆的石庵、稔山的雷鸣庵等民间宗教寺庙,构成了惠东县古色古香的文化景观。惠东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享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的?寮海湾海景旖旎、岩礁神奇,令人留连忘返,惠东的高潭镇被称为“广东井冈山”,中洞村更有“东江红都”之称,地理教师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融入地理教学,让学生通过中国地图找到广东省、利用广东省地图找到惠东的位置,利用惠东地图找到各景点的位置及到达这些旅游景点的线路,利用各景点的导游图了解各景点的分布情况,通过读各类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方位感,设计学生身边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地理素养。

二、主题内容紧扣地方气息,渗透德育功能

校本课程应该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基本目的是加强学生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充当文化的传承者,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校本教材要紧扣地方特色。如:港口管委会(原港口镇)有全国迄今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港口的双月湾绵延十几公里,沙白水蓝、波平浪柔,也是观海听潮、休闲旅游的绝好去处,地理教师利用这一资源,引入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好动物的思想感情。惠东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革命战争时代,惠东的高潭镇成为我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的所在地,被称为“广东井冈山”,中洞村更有“东江红都”之称,地理教师利用这一资源对学生教学革命传统教育,了解革命志士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珍爱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惠东创造并传承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最原始的畲族语言、风俗、服饰、山歌和民间故事等,平海古城的古建筑群,古城墙、十字街等古迹,多祝镇的角峰畲族村原生状态的畲族村寨,惠东创造了古老的人类文明,学生在领略这些古文明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为家乡发展发愤学习的责任感。惠东的旅游资源对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挖掘利用这些资源,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完善地理课程体系,优化地理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主题内容紧扣本土气息,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与自己的情感产生共鸣,提高校本课程的时效性。

篇11

(①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南京 210000;②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京 210000)

(①Mingfa Binjiang Branch School of Nanjing Langya Road Primary School,Nanjing 210000,China;

②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0,China)

摘要: 近年兴起的“校本”研究源于“教育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和谐教育”等教育理念。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校本理论的研究聚焦于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等三个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了大量个案对校本教育的开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更为深入的探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the "school-based" research is from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round human development", "innovative training", "quality education", "harmonious education"and oth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found that scholars research on school-based theory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based training and school-based research, etc. and has formed relatively ri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large number of cases of school-based education it has carried out a more in-depth discussion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 校本;素质教育;文献综述

Key words: school-based;quality education;literature review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93-03

基金支持: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以班为本优化学校课程的案例研究》(B-b/2013/02/238;2014年南京市50项精品课题。

作者简介:李兆文(1970-),男,江苏南京人,高级教师,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邵然(1992-),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开始了教育改革的进程,校本研究兴起,尤其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于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出台三级课程政策后,有关校本方面的研究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校本教育涉及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教研等多方面,有关校本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

1 理论基础

1.1 “教育本质”理念 国外学者关于教育本质的问题一直有所讨论,如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地改造。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也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尊重人的价值、生命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取向,强调冲破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束缚。而校本研究正是顺着尊重教育本质的大方向开展起来的。

1.2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将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从“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转型,关键要靠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目前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讨论多集中在高校中,力图通过对高校课程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点很少放在基础教育上。但基础教育是基石,创新思维的培养需从娃娃抓起,而国外正是主要通过校本课程,实现其启发式教育为主,以思维能力培养训练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术研究能力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目标。

同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性的师资队伍。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得教师不再单纯只是课标的执行者而是参与者,更有利于教师创新性的发挥、素质教育的落实。

2 校本课程

2.1 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通过在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发现2005年以前有关校本课程的研究还多是校本课程相关理论的一些阐述,06年开始校本课程开发类的硕士论文多了起来,对校本课程的讨论也变得更加具体和系统,并且实践方面研究不够的问题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许多文章采取的都是理论加个案研究的模式。但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国内主要集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校本课程的内涵界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上。个案研究中,研究者有对个案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但理论层面的有关校本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的大指导较少,不利于在开展实践前做好准备工作。

2.2 校本课程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是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二位学者在1973年7月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他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为改善学校教育品质所计划、开发的各种活动。国外学者在反思50、60年代课程发展趋势中认为,课程改革亟需具有教学实践经验、了解学生情况的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以改变课程专家理论脱离学校实际的情况。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教育管理体制是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管理也是大一统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革新。1999年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我国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管理政策;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此后,原本由中央主导的课程管理权力不断被下放至地方和学校,学校不再单纯是课程的实施者,它也可以作出课程相关的决定、参与课程决策并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如何在国家课程标准的统一下,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融合专家课程和教师课程实践等新问题不断得到学者的关注,校本课程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3 校本课程的内涵 国外方面:菲吕马克(1973)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从事教学工作的有关人员,如教师、行政人员、社区人士与学生,为提高学校的教育综合水平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

斯基尔贝克(Skilbeck,1976)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生学习方案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由学校教育人员负责。

奥尔顿(Walton,1978)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原有教材的改编、选择或者是学校自己新编的教材。

国内方面: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导师徐玉珍教授就曾在2005年发表的《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文中专门对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两种解释:校本的课程开发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辨析[1],明确指出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即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

曹绍芳在对校本开发各种概念界定进行研究后发现,研究者们间分歧很大。他总结到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总的来说,可将校本课程定义为:学校依照国家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情况,由学生参与、家长支持、社区保障所制定的课程。

2.4 校本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石淑婷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特别强调了其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李金乐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并能够为未开发地区提供借鉴。

另外,也有学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职能分工,如:廖哲勋详细地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的不同职责。

2.5 校本课程实践层面 校本课程的开发尚未成熟,主要集中在体育、音乐、语文阅读、地理、历史等方面。其实施效果也需要不断得到监控以不断改进。许多校本课程研究的文章都有大篇幅的个案研究。研究者们主要通过访谈、问卷、综合等方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实践方面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出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其中,鲁海波通过对上海市某中学的个案研究分析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推行难的问题症结所在,提出学生角色由服从者向参与者转变的建议。

杨赫也对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总结,并个案研究了内蒙古两所学校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陈薇在《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桂林市十六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一文中,对桂林市十六中校本课程开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访谈法总结出[2]: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内涵认识不清,对校本课程开发重点的偏移,校本课程开发功利化、形式化;教师课程开发意识、能力欠缺,教学科研、团队协作能力不足;缺乏专家有效指导、校际间交流与合作,社区、家长支持;评价基础薄弱等桂林十六中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不少其他学校也可起到借鉴注意的作用。

3 校本培训

3.1 校本培训的必要性研究 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综述中可以发现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以及正确实施离不开一线教师的参与,而教师的自身意识和能力等,都会对课程产生影响。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的提高,是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基于对教师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学者们开始了校本培训方面的研究。

3.2 校本培训的研究现状 通过知网查阅文献发现,04年以前,校本培训方面主要是一些概念解读以及对国外校本培训的研究,借此求得经验,如:

华东师范大学的于建川(2003)在其硕士论文《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经验及其启示》中认为,应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加快研究和实施我国的校本培训,以期实现《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目标[3]。他对国外教师在职培训理论的三种视角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的师训四模式,分析了国外教师校本培训发展历程,从产生到发展,阐述了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终身教育思想、人力资本理论、心理学理论基础、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总结了国外教师校本培训在目标体系、协作机构、运行机制方面的经验,认为教师校本培训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开展。

华中师范大学刘红(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主要对英国的校本培训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校本培训在英国能够较早兴起的原因,从校本培训的结构、运行和保障三方面对英国的校本培训体系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全面剖析,并结合04年以前我国校本培训的研究状况,对之后的研究提出了加强有关校本培训实践理论研究,提出了包括统一对“校本培训”的认识;立足本校,加强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合作;调整教师在职权利,扩大学校自主权;建立政府为主,学校教师为辅相互补充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内的几点建议。

3.3 校本培训研究趋势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走出对校本课程“块状”、“点状”角度单一的研究模式,多以理论加个案等对校本培训进行纵深化研究。如: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百艳(2012)在其硕士论文中,就通过档案分析、访谈、案例观察、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浦东新区的一所J中学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通过对其战略目标,现实资源等的分析,结合绩效管理方面的知识,提出了构建“基于对话管理”的校本培训模式。

4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同样是校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成部分,目前它也成为了校本研究的一个新亮点。上个世纪60年代教师即研究者运动的兴起,表明了人们对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关注。英国课程专家斯滕豪斯曾提出,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也成为行动研究发展的重要阶段。

校本研究主要突出的是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需要教师的参与,同时研究点为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目的在于改善学校实践,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的不断反思。

校本教研对于新课改也是极为重要的,国内的校本教研存在教研意识不足、教研能力有限、流于形式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吕敏霞(2008)在其博士论文《中美校本教研比较研究》中通过对中美在校本教研产生背景、概念与内涵;机构设置和管理;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流程与开展模式;方法与指导策略;评价;进展情况等方面的比较中,提出了明确校长在校本教研中的职责;在传统组织功能的基础上开发新组织功能;通过政策支持,以优促薄弱;帮助教师求助网络等建议。[4]

近年来,校本教研主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关联,研究重点在如何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带动整体的新课改。

5 结束语

校本教育在遵循国家教育目标大方向的基础上突出了学校特色,因校制宜,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社区等大集合的校本课程是校本研究中最主要的一块,校本课程强调教师的参与,这就发展了校本培训以及校本教研的相关研究。可以想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今后校本研究的重点。在生本化的趋势下,已经趋于成熟的校本教育研究开始转向班本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2]曹绍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3]杨赫.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研究,以“生态中国教肓行动”内蒙古两所项目学校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篇12

关键词:武隆乡土地理 教学实践及反思

武隆地处渝东南片区,是世界喀斯特旅游景区,是中国五A级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原和世界最大的天坑群。乡土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素材遍布武隆各地,如何合理运用这些地理素材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我们武隆中学全体地理组成员共同研究探讨,制定和实施了武隆乡土地理的教学计划,并不断的总结反思,达到充分而合理的运用乡土素材完成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

一、乡土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

乡土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学生认识自己生长或居住的环境与文化,使学生产生认同、热爱,愿意把所学回馈给自己的乡土,愿意为自己故乡的进步尽最大的努力,从而能带动社会的发展,也间接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要开展乡土教学必须做好乡土地理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乡土地理教学,首先应明确乡土地理的区域范围。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的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因其是从“乡土”一词延伸发展而来的,其所指的区域范围,尚有不同的解释。如《辞海》中解释为省区以下较小地区,而《地理学词典》则解释为“可以一省、市或地区为单位,也可以一个县、区和乡为单位”。考虑到初中阶段开设过《重庆地理》,而且我们虽处重庆地区,但是学生活动范围仍以武隆为主,为了避免重复以及更好的贴近实际,所以乡土地理教学的范围确定为武隆县境内。

其次必须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①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②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③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基于以上3点认识,地理组开发编写了两本校本教材,分别是《武隆喀斯特旅游教材》、《走出课堂走进武隆》。两本均是以武隆县作为乡土地理的研究范围,并以系列教材的形式展现,和其他几个教研组的校本课程构成一个系列。《武隆喀斯特旅游教材》围绕武隆的喀斯特旅游景点一一展开。《走出课堂走进武隆》则是侧重于将学生带出教室,结合实地案例讲解自然地理。

二、乡土教学的实施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完成好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实施了。前期让学生自主选课时,他们选修这几门课程的热情都很高,选修人数居于前列。这也反映出学生对乡土教材的认可、对乡土教学的热爱。这同时也说明乡土教学的目的已经成功了大半。在上这几门课程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既有丰富的实景图片、视频展示以加深感性认识,也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讲授某地名胜古迹、旅游景点时,先让家在附近的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趣闻轶事,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在的乡镇。学习期间还有组织学生参观课堂中所介绍的武隆景观。学生回来后的观后感都有着强烈的自豪感,纷纷赞美、歌颂家乡;还有的小组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展示武隆的美好风光。

乡土教学除了有校本教材的开发,还必须有课外活动的实践。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们确定了如下几个每一学年都开展的活动:武隆旅游地理,武隆地质植被研究。这两项课外活动也和我们必修课本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必修课本的难点知识的理解。

三、乡土教学的反思

篇13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0-0020-01

一、校本课程建设现状简析――以园区八中为例

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是一所办学近60年的初中学校,在传统科技体育方面积淀了丰厚的资源,培养了一批较为专业的教师。10年前,在杰出校友、中国极地科考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博士指导下,学校创办了少年科学院,下设无线电、科技模型、机器人与电子制作4个研究所,并逐渐有所建树。学校在无线电测向与通讯方面更具优势,连续9年在江苏省体育局、教育厅等联合主办的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和业余无线电通信锦标赛中获初中组团体第一,已7次被授予“江苏省开展无线电运动先进单位”奖牌。在兴趣班、运动队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与资源的基础上,我校于2011年前后着手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创办专用教室,培训专业师资,编写专门教程,探索以提升学生科技素养为目标的普及教育,在初一年级每周开设1节无线电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课。无线电课程不仅能培育学生对科技的热情,锻炼他们的综合反应能力,还可以激发其对英语、地理等学科的学习热情。今年10月29日,学校集体电台(BI4UBZ)亮相一年一度的世界远距离无线电竞赛(CQWWDxContest),小选手们在SSB模式下使用14、21、28MHZ波段参加竞赛。他们说,在真刀真枪的世界级赛事中使用莫尔斯码、抄对方呼号、用话筒与台友通联,这对自己的英语口语与听力也是一种考验。

综上,园区八中与不少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格局是相似的:以学校特色发展为基础,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的,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力,以外聘领域专家为指导,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并自主规划、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丰富了课程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示了办学个性。

二、探索校本课程再构――以课堂转型促进深度学习

探寻校本课程再构,有必要再明确三个关联对象的新内涵――知识、技能与情境。首先是知识。知识不应当成为真理去记忆,而应成为探究活动的心得,课程教授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提升其认知性素养。其次是技能。尽管“读写算”依然是认知的基础,但信息时代赋予技能的内涵已远远超越传统。最后是情境。杨九诠教授指出,知识与技能的产生是人在情境中与各种要素不断互动建构的过程和结果,学习者在情境中同时又参与构造情境。素养正是人应对情境的综合能力。

如何实现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的再构?答案是:颠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摒弃那种以观赏做秀为目的的机械训练,促进教学真正进入到真实的复杂情境中,以课堂转型促进深度学习。

篇14

一、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价值

1.弄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硬件水平、师生的实际情况和各种社会资源等多种条件而进行。学校要主动在充分调研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发挥集体的作用,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

怎样建立一整套合理有序的实施流程和公平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施校本课程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不同点便是其内容的开放性和效果的长期性,它不在于让学生记忆多少知识,而在于开启学生学习的兴趣之门,所以我们要着重研究校本课程的长期效应问题。

2.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价值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意义在于推动课程体系的完善,实现课程的根本宗旨。它完善了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的差异问题,有利于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这样就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造就一支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大部分教师是初次接触校本课程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所以,我校首先组成了以省科协、市消防大队、市交警总队、省航模协会等部门多位专家和校领导为主体的引领队伍,从理念和专业知识上对教师进行引领。

学校把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动员起来,组成各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团队,在专家引领的基础上,明确各团队和个人的方向和任务,并印发校本课程开发编制方案,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规定各类校本课程的具体要求等。此外,学校还要求各位教师利用教研和业余时间,精心研究课程的实施办法、评价体制等细节问题,集思广益。

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制定《郑州八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开发实施了人际交往类课程、兴趣特长类课程、身心健康类课程、学科拓展类课程、体验探究类课程等,形成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个性化和选择性的特征。

建设综合实践基地。为了给校本课程提供一个实施的平台,我校在郑州市郊区租用了近300亩地用作建设基地,现在配套有科普园地、果园、蔬菜大棚、鱼塘等农业实践区,拓展训练中心、定向越野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活动场地,并有心理健康、生命救护、交通安全等教育设施,小型的科技馆、天文馆、茶艺室、西点制作室、陶艺馆、沙艺室等兴趣教室。

编写和完善校本教材。经过专业的引导、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分工,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10本校本教材,包括语文《话剧》、生物《感受自然之变》《认识自然之魅》、地理《地理天地》、美术《艺术空间》、体育《快乐体验,超越自我》、音乐《舞动青春》、航模《航空航天模型》、交通安全《为成长护航》、消防安全《生命的诺亚方舟》,在校本课程中使用,现在正在修订第三稿。这些教材和实践基地紧密结合,为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严格实施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学科拓展等课程在学校内实施,周一、周三、周四下午为指定年级校本课程实施时间,另外一部分课程在八中综合实践基地实施,学校统一安排车辆,安排食宿。必修课以班为单位上,选修课则按照所报名单在指定的活动区域上,由班主任、任课教师、政教处教师和实践基地教师共同负责。为了保证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我们制定有《郑州八中综合素质实践基地作息时间表》和《郑州八中综合素质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制度》等规定。

认真落实评价机制。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要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研究方法、技能的应用和掌握、参加活动的成果、参与活动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等情况;评价方法可以用观察法、面谈法、作品分析法、情景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档案袋评价法、个案研究法等;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了保证校本课程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制定了《郑州八中综合素质实践基地学生评价表》《学校课程学分制管理网络》,规定各门课程学分分值,分值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和综合素质成绩挂钩。

三、主要成果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好评。郑州市多所学校的教师都到郑州八中学习校本课程,到实践基地参加实践类校本课程学习。

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大自然的接触,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热爱生命的意识;拓展训练和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践中,学生学会了基本的交通、消防、急救等生活常识;在舞蹈、陶艺、剪纸等活动中,学生拥有了欣赏美与表现美的能力;在野炊、缝制衣服、烘焙食物等团队活动中,学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2.提高了老师的素质

学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认真努力,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责任心和创造性都得到体现和强化,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3.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从综合实践基地投入使用和校本课程开设以来,我校的综合实践基地和校本课程模式已经成为郑州市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素质教育的一张名片,许多本地和外地的学校都来此参观学习,平均每年有万余人次,其中包括新加坡、日本等国外同行和学生。

4.为促进全市素质教育提供了平台

我校为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也为郑州市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郑州市教育局将我校的校本课程及综合素质实践基地定为局属中学的定点实践基地,从2009年开始有计划地利用实践基地安排郑州市中小学生到我校基地进行实践。

四、推广与反思

1.长期的实践,使我校的校本课程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的可操作性。从我校的经验和成果上来看,开发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只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与当地的资源相结合,在有一定专业水平人员的指导下,各地学校应该都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平台建设的可行性。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平台,它可能是一个综合性的基地,也可能是几间小小的平房,其作用不是体现在投入资金的多少,而是体现在与校本课程内容结合的紧密性上。虽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能力建成一个功能齐全、运转良好的实践基地,但每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需要,建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校本课程实施平台。

理念的可推广性。我们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作用不在于使其他学校模仿或赞叹,而在于传达一种理念,即学校完全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潜能,在理念上不断向素质教育靠拢,把自身的努力和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效果,从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持续、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校本课程要永远围绕学生发展这一主题,不断开发更新,推出一系列更新颖、更有价值的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校本教材的地域性强,能够适应当地甚至是本校学生的客观需要,但多数并不宜大范围推广和使用,应以借鉴为主。

在倡导功能性课程和生态化课程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加大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尽可能给学生提供零假设的真实体验场景。

如何改革评价方式、形成科学系统的评价操作体系?我们想应该是不断朝着使评估内容更全面、评估方式更灵活的方向努力,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评估的项目和内容繁多、评价制度有漏洞等情况,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合力探索,勇于在实施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