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产业发展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产业发展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产业发展特征

篇1

关键词:审美文化产业发展艺术设计教育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国外文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等意识形态。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国内文化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现实与新兴科技技术不断要求创新的内在矛盾,为文化产品改进、繁荣、丰富多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审美文化产业在重重压力下悄然兴起和运作,尤其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正蓬勃兴起,并不断打造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文化品市场的效益产生与经济发展。

三、审美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新晨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产业作为新崛起的产业,期待着高校培养输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在不断调整适应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更高创意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本身的腾飞,为社会和谐进步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马龙潜等.经济知识与审美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江西钢铁行业 发展过程 发展特征

1、引言

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反映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和发展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钢铁行业,体现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高低。“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将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作为制造业与建筑行业最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钢材的总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长”①,这意味着,钢铁行业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钢铁工业的铁矿石对国外依存度大,而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省,其铁矿资源对外依存度更是超过70%,铁矿资源的限制,使江西钢铁行业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特殊性。深入把握江西钢铁行业的发展特征,有助于更加合理利用江西省自然资源,促进江西钢铁产业更快的发展。

2、江西钢铁产业发展历程

2.1江西铁矿资源

由江西省地调院承担的“江西省铁矿石资源单矿种潜力评价项目”初步估算,截至2010年,江西全省铁矿预测资源总量为28.48亿吨,此外,在安福县灯盏窝还发现了储量近3000万吨的大型铁矿,主要分布在新余、分宜、安福、萍乡、莲花、永新等县市②。

2.2江西省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综观江西省各个钢铁企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九五”期间。这是江西省钢铁工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间,在前期,江西的四大钢铁企业只有规模最小的洪都钢厂连续保持20年盈利外,其他3家全部亏损。但是,从1996年到2000年,江西的钢产量从172万吨增长到319万吨,4年增长了85.8%。一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改进程度,如高炉利用系数、入炉焦比、连铸比等,也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已名列全国前茅。③

“十五”期间。十五”期间,在2000年末全省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只有4户,但是江西省钢产量在2005年已由2001年的399.73提高到963万吨。“十五”期间也是新钢见长以来发展最快、社会贡献最大和员工收入提高最快时期,通过技改和管理创新,200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7.34亿元。④

“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粗钢产量达到6.3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5%左右,江西4家钢铁厂情况如下:萍钢2000年的一系列改扩建和2003年的整体改制,加上2004年完成的再造工程使其钢产量达到200万吨。2006年对就将钢厂的兼并使得了“十一五”期末萍钢实现年钢800万吨,销售收入300亿元的成果。⑤

3、江西钢铁产业发展特征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江西钢铁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如下一些特征:

从产业间关联效应来看,纺织业的影响系数和敏感系数越来越大。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产品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钢铁产业不断融合其他产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对东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钢铁产业和其他产业诸如电子、军工等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加速了产业间的结构升级。

从产品的科技含量来看,钢铁产业的“含金量”不断得到提升。“九五”期间,江西钢铁产业的主要产品偏向单一化,不能够完全满足各类生产需要。到了“十一五”期间,江西钢铁产业的产品囊括相关钢铁生产要求的各类产品,数量众多、质量可靠、品种繁多。

从钢铁产业江西省区域分布来看,钢铁产业始终以铁矿资源富集地为中心。江西省钢铁企业基本分布在新余、分宜、安福、萍乡、莲花、永新等县市,与铁矿资源的分布一致。这主要是受铁矿资源以及钢铁产品运输费用影响。

4、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从江西钢铁行业发展特征可以看出,钢铁产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以下:

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钢铁产业发展的原始动力。早期的钢铁产业中,铁矿资源和劳动力、资金等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大,由于铁矿资源和钢铁产品自身的特点,其产品原材料的开发和产品的运输费用成为决定钢铁企业选址的重要因素,这就使得钢铁产业无法像其他单纯的劳动力密集型或者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一样发生转移,而只能依附与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

科学技术是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技实力超过资源和劳动力成为第一生产力⑥。科学技术渗透到钢铁产业的每一个环节,不仅改变了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效能,而且增加了钢铁产品的功能,延伸了钢铁产品的应用领域。

产品生命周期是钢铁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随着产品从创新――成熟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不论是哪种产品,都要求推陈出新,生产出性能更好、价格更低廉的钢铁产品以满足需求,这就简介促进了钢铁产业自身的结构升级以实现产业的高阶化发展。

产业间的关联效应是钢铁产业的外生助推器。从产业间的相互作用来看,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钢铁产业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带动了钢铁产业的发展,并对钢铁产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也进一步促进了钢铁产业的发展。

5、政策建议

我国的钢铁产业在世界钢铁产业发展大潮中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钢铁产业产能明显过剩的背景下,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困难,在产业结构、所有质结构、贸易体制、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以及投资结构等方面都还存在相应的制约因素,如何突破这些限制因素也是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等相关部门的认真思考。据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政府部门应积极完善钢铁生产管理标准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快相关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要加强行业组织自律和协调机制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信息数据库。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加大对产品开发的投入,使产品向高级化、优质化和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从数量和价格的竞争到质量和品牌的竞争转变。

参考文献:

[1]黎玉柱,陈锶.我国钢铁行业结构特征及其调整优化战略[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6,(05):32-34

[2]贺明生, 赵潭乡.江西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及可供性研究[J].金属矿山, 2003,(11):21-24

[3]董贻正.从江西钢铁工业的变化看如何挖掘企业潜力[J].冶金管理,2001, (06):39-42

[4]黄泽明.“十五”期新钢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与思考[J].金属世界,2006, (03):48-51

篇3

摘 要 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近两年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详细分析了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及现状,发现我国休闲体育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对于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

关键词 休闲体育产业 区域经济 消费

“休闲体育”一词,虽然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表达,但它所代表的那种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却是来源已久。有人研究,休闲体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那时的人们在填饱肚子之余,创造出了一些祭祀、图腾之类的游戏来缓解焦虑,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这也成为了休闲体育的雏形。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经常在农忙或是闲暇时间举行一些仪式庆典,在仪式庆典中会包括游戏、舞蹈等。到了十八世纪,休闲体育才开始真正兴起。工业革命的浪潮使人们进入了大工厂生产时代,在规定的劳动时间之余,“休闲”成为了一种流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参与休闲体育的机会增多,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之外,人们更加渴求一种健康、放松的生活。而“休闲体育”就成为了人们的一项重要选择。

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特征。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下的休闲体育产业布局所带来的独具特色的、具有开创性的产业类型。下面我们选取了北京、天津、内蒙古、东北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青岛、新疆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来具体分析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从政策支持方面分析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区域特征。

一、奥运城市北京

北京市作为首都,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方面一直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挖掘、传承、创新奥运城市。奥运文化、奥运遗产,打造与奥运相关的休闲体育产业方面竭尽所能。其中鸟巢、水立方等奥运比赛场馆被打造成奥林匹克公园,与奥运相关的一些产品还被收录到奥林匹克博物馆,供国内外游客参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另外,北京市还倡导围绕群众体育品牌,打造有特色、专业化休闲体育产业。借助体育博览会、文化创意博览会、北京国际体育产业展,利用会展经济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围绕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形成的集总部、研发、赛事组织、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体育产业集聚区,开发相对应的休闲体育产业。

二、江苏南京的绿色体育旅游

南京市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近年来南京市在原有的偏向文化古迹休闲体育旅游产业上进行再开发、再创新。顺应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等环保潮流,南京市在举办亚运会和青奥会的契机上打造了新的旅游品牌:绿色体育旅游,并创新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策略,利用数字媒体进行绿色体育旅游项目的广泛宣传。打造了生态体育旅游、农闲体育旅游、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等产业。

三、内蒙古独具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

内蒙古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方面,与内地和沿海城市相比,内蒙古地区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内蒙古可以结合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游牧文化,发展少数民族休闲体育产业。其次,还可以发挥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的影响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另外,围绕通辽赛马节、兴安马速度大赛、巴丹吉林沙漠汽车越野赛、鄂尔多斯汽车场地赛等发展特色休闲体育产业。

四、东北的冰雪、森林休闲体育产业

东北地区冰雪、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在冰雪运动项目,以及森林旅游、探险等项目的开发也是极尽所能。成为了我国冰雪休闲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同事,东北地区还积极借助内外重要赛事,发展与体育相关的休闲体育产业。其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

五、“魔都”上海的休闲体育产业

上海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业也比较发达,因此也成为了国内乃至世界许多体育赛事的首选之地。因此,上海市休闲体育发展策略就是借助国际大都市优势,结合上海日、网球大师赛、斯诺克大师赛等国际顶级赛事举办相关休闲体育产业。同时,围绕国际大型体育博览会,发挥、壮大休闲体育产业。

上海的迪斯尼乐园也创造了国内第一。

六、旅游城市青岛

青岛市是08年奥运会帆船赛的比赛场地,同时也是海滨城市、旅游城市。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上青岛省利用第二节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的契机,大力推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同时,对奥运遗产也进行了开发利用,建立了奥运帆船赛博览会,对场地设施等进行再开发,借助青岛山海特色,以及莱西湖、姜山湿地等地理资源,发展休闲体育产业。

七、新疆特色

新疆省利用其独具特色的地理及民族风俗打造了休闲体育产业独特的名片。其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策略包括:1.发挥新疆那达慕草原节、岳普湖达瓦昆沙漠休闲旅游节、阿瓦提刀郎休闲文化旅游节、新源国际冰雪节、尉犁国际露营大会等资源优势,开展休闲体育产业运营。2.利用冰雪运动名片,发展冰雪休闲体育产业。3.借助环塔拉力赛、鄯善国际沙漠健身休闲大会、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环艾丁湖摩托车越野赛等赛事,发展赛事休闲体育产业。4.结合民族特色体育优势,发展马术、传统体育项目体验等休闲体育产业。

⒖嘉南祝

[1] 薛涛.休闲体育产业与假日体育消费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6(6):7-10.

[2] 王先亮,杨磊,任海涛.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特征及布局[J].体育学刊.2015(3).

篇4

李守可在《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12期撰文,指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作者介绍了几个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契合产业发展的历程并就其共性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能够有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契合产业发展的启示。

现代职业教育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发展迅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德国以工业立国,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以“双元制”为主,近年来“双元制”的范围已延伸至高等教育,形成双元制大学。德国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定向性和专业性,专深型职业教育与中高端产业对接。澳大利亚的产业结构是传统重点产业和新兴重点产业相结合的,其职业教育既要兼顾传统产业,又要重点服务新兴产业。其中,与产业联系最紧密,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最多、质量最高的是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是以应用和技术为本,是一种集就业导向、行业参与、市场调节、学校配合一体的办学机制。澳大利亚实用型职业教育完全契合产业结构的变革与调整。美国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科技、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当前,美国的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中等后教育、继续教育,不单纯强调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适应性,人才培养主要围绕“五种能力、三种素质”来组织。美国多能型职业教育与主要产业对接紧密。英国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职业教育也主要是面向第三产业。英国并没有单列的职业教育类别,职业教育主要在继续教育体系内中实施。英国的职业教育以需求为导向,主要通过行业技能委员会与雇主的参与来保证,宽径型职业教育与产业调整对接紧密。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契合产业发展的共性特征有:1.顶层设计合理。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为产业发展与调整服务的,并从政策、法律、经费投入、行业参与等诸方面给予硬性规定,尤其强调行业、企业、雇主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2.定位主次分明。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围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业发展的需求是摆在第一位的。3.办学灵活多元。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根据产业人才需求的轻、重、缓、急,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包括培训目标多样性、学习形式多样化和教学场所的多样性。4.改革持续深入。各国都注重持续的改革,且改革的方向、力度、广度都紧贴产业发展实际。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职业教育该如何与产业发展互动达到充分契合,需要做到:1.建构宏观指导与产业深度介入结合职教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作为主要推动部门进行宏观指导与建构,包括立法、制度、体系、保障等,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契合产业发展的最根本保证。2.建构产业发展变动与职业教育信息对接平台。从根本上来说,产业发展变动与职业教育信息对接其实是供需关系的对接。信息对接平台的建构,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提供依据。3.建立公立职业教育与营利职业教育多元体系。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应调整政府及其他权益者在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培训需要。4.改革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并下放办学的自。多元、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管理方式能够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比较僵化,与产业的对接也不够灵活的现状。

篇5

1    引言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布局,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与一般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往往存在市场与技术的双重不确定性,具有鲜明的高技术含量、高投入、高成长和高风险等“四高”特征,这些特征需要政府发挥独特作用,建立有效的引导、协调、激励与约束机制,从技术研发、市场培育、产业规划等不同层面制定政策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激励政策,有关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

第一,关于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的评价,吴敬琏(2011)[2]、刘志彪(2011) [3]等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政策导向和市场共同推动的,在某种程度上政策导向推动性更大,然而,当前政策体系存在着“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偏差,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政策工具相当缺乏。李文军(2014) [4]认为应整合现有技术政策,合并相似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第二,关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敏感性,朱云欢(2010)[5]和娄贺统(2008) [6]的实证研究表明,同样的政策在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其作用效果存在很大差异。

第三,关于政策的调整机制,于咏昕(2010) [7]和李颖明(2008) [8]研究结论表明,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政策组合,政府既需要决定每个政策工具的力度,更要注重不同的政策工具的搭配,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提高政策效率。韩霞和朱克实(2014)[9]指出要从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加强组织协调与规划、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等政策选择上入手。已有研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评价、政策作用机理以及政策调整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在如何构建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调整机制方面,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构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轨迹高度契合且能形成覆盖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链条及其动态的调整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学者们从战略性、不确定性(技术、市场和组织)、正外部性(研发、产业化)和复杂性(技术、产业化)等特征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基本形成共识。宋河发等(201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的渗透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先导性、友好性、导向性、依靠性、战略性等产业内涵与特征。孙国民(2014)[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出特征主要体现在地位战略性、影响全局性、技术前瞻性、市场风险性、发展可持续性、产业生态性和区域竞争性等七个方面。费钟琳,魏巍(2013) [12]认为按照一般生命周期过程渐次发展规律,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具有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调整期等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胡斌(2014[13]从技术创新、组织模式、产业链和市场状况四个维度的不同特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孕育期、成长期 、发展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特征及发展规律的深入分析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诞生于技术的突变性变化之中。Ehrnberg(1995)[14]系统研究了突变性技术的演变特征。技术的突变性变化体现在佛斯特S曲线非连续性跳跃点上,它既可以是从一个技术生命周期转移到另外一个技术生命周期,也可以是从技术生命周期中一个子循环转移到另外一个子循环,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周期与突变性技术的变化演进特征

技术的突变性变化往往会改变产业原有的竞争基础,这为我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越提供了机会窗口。突变性技术的整个发展历程是由多个里程碑式演进阶段构成,综合Benner(2010) [15]实证研究,这里将依托突变性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分为六个里程碑式阶段:技术孕育期、技术龙卷风期(同时存在多个技术发展路径)、技术大道期(相互竞争的技术标准归一化)、产业链架构期(新的产业在形成)、市场鸿沟期(市场需求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和市场大道期(市场趋于成熟)。伴随着突变性技术演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多重性和动荡性等特征。多项研究表明,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产业投融资政策、市场培育政策和国际合作政策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不同演进阶段中的作用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在技术龙卷风期阶段,政府应对由两个以上的企业构建的研发联盟采用研发补贴政策,而在产业链架构期阶段,政府应对风险投资公司采用倾斜式税收优惠政策。与其它政策相比,在同样财政资源消耗的情况下,这两种政策的实施效果比较显著。从全球范围看,当前新材料产业正处于技术爆炸性增长的阶段,产业整体处于技术范式的构造期;而光伏产业已处于大规模商业应用阶段,完整的产业链在迅速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技术持续增长阶段的产业,其中部分产业已经处于技术突变和需求导向的过渡时期[16]。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务之急是在把握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新兴产业不同的技术阶段,构建动态的混合型政策链条,以突破单一政策工具的局限性,提高整个政策体系的动态适应性[1]。

3    现行产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近几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技术政策、市场培育政策、税收政策和专项政策等整体政策架构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制订和实施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现行政策体制无法涵盖和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特点、新诉求,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阶段性发展特征和需求的政策工具比较缺乏,政策协调机制尚不完善[2]。张??矗?2011)[17]和朱迎春(2011)[18]研究表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结构的缺位错位现象严重,政策体系呈现非均衡状态。总体看,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调整的机制,而且也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考核机制,难以满足政策及时调整的需要。一些宏观的产业政策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难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落实。

3.1  在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方面,相关政策存在结构不合理、缺位错位现象。

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之间缺乏协同性,使得相关政策呈现“碎片化”现象,政策的整合体系更是缺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往往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情景下,政策与政策之间须形成动态有机耦合关系,以使各项政策产生正向互动作用,最终形成一种有效的政策合力。然而在现实的产业发展环境中,由于政府职能的划分,财政资源、权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制度资源实际是由分散在政府不同层面的不同部门把控,不同部门之间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缺乏协调性,甚至互相掣肘。在这种情形下,政策的缺位与错位造成整个政策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路径上的分布呈现“碎片化”现象[1]。

3.2  政策主体缺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演变进行持续性跟踪,造成政策“粘性化”现象[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政策主体产业政策的推出必须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而调整,适时掌控政策之窗开启与关闭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调整,防止政策的“粘性化”现象,以实现政策体系的既定战略目标。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2009年启动的旨在促进国内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的“金太阳”工程,采取财政补助方式,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然而,几年来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推进速度远低于业界的预期,多地出现了虚报甚至只报不建等诸多不良现象。没有动态跟踪就没有控制调整,存在监管漏洞和缺乏调整的激励政策对产业是难以产生预期效果的。

仍以光伏产业为例,项目投入阶段有财政补助资金,经营过程中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与返还,在土地、供电价格等方面得到优惠。产品在投入到太阳能项目中又会享有投资补贴、高上网电价等支持措施。实际上,光伏产业一直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些政策叠加支持带来的产能扩张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吸收能力,企业过度依靠国际市场,因而受到金融危机和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冲击,出现了步履维艰,并最终还依靠政府动用公共资源救援。

由此看出,如果产业政策支持过度,不仅大量消耗国家的财政资源,而且会强化该产业对政策的依赖性,使其丧失活力和竞争能力。所以必须特别关注政策的时效性,当政策环境发生改变时,继续执行下去势必导致政策成本大于政策收益,政策的适时退出或调整与政策的适时导入同样重要,避免政策出现“粘性化”现象。

3.3  政策主体在政策调整方面(储备、出台、实施和终结)缺乏前瞻性、一致性和连贯性。

如在电动汽车领域,要加快推进其产业化,必须要有包括补贴、基础设施、提高油税、提高传统燃油车排放标准等在内的一揽子政策,既不能有所缺失,更要做到政策间彼此呼应。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几年来,出台的政策仍比较零散,而且政出多门,政策间相互扯皮,延缓了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4    产业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还是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政府的大力培育和引导。当务之急是在把握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新兴产业不同的技术阶段,构建动态的产业政策调整机制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发展。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阶段性演进特征,政策主体应在政策管理实践中系统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的演进规律,分析研究产业技术政策、国际合作政策、产业投融资政策和市场培育政策在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敏感性,构建一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轨迹契合且能覆盖其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混合政策链条,发挥不同类型政策的协同作用,有效地管理政策的生命周期,提高整个政策体系的动态适应性[1]。

篇6

关键词:辽宁;产业结构;第三产业

基金项目:该文系辽宁省科技厅2007年计划项目“辽宁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对策研究”(2007401009)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第三产业可分为流通和服务两大部分,具体又可划为四个层次: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同时还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军队和警察在内的为社会需要服务部门的四个层次。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进一步完善辽宁的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辽宁的腾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第三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政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近年来辽宁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1,649.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647.46亿元,增长了2.82倍。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第三产业近年来年增长幅度都超过10%,2004年后增长幅度加快尤其明显,如2007年的增长幅度达到了13.87%,2008年高达15.12%;从各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分布上看,辽宁1999~2008年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35%上升到2008年的41.2%;从就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辽宁的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第二产业没有吸收劳动力,而是排斥劳动力,辽宁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二、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和我国比较发达省份的第三产业发展相比,现阶段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滞后阶段,这直接阻碍了辽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约了辽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辽宁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偏低。过去10年,辽宁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总体规模仍然不大且占GDP的比重偏低。2008年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超过万亿,辽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647.46亿元,仅为广东、江苏、山东的一半甚至更少。2008年全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0.1%,辽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4.5%,低于全国水平,排第20位。第三产业是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70%左右,如美国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4.5%,2008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3.25%,辽宁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市相比,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差距仍然很大,说明辽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

2、区域间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大多数情况下,第三产业是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发展的。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总体城市化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由于辽宁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劳动力分布不均,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不一样,因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仍有明显的差异。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其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集中于大连、沈阳两个市,沈阳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39.04亿元,大连为1,293.04亿元,而朝阳、阜新、葫芦岛、盘锦、铁岭都未超过百亿元,前后两者相差十几倍。丹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1.43%,沈阳为48.41%,而本溪、盘锦不到30%。城市间差距拉大,不利于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3、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需增强。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政府也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资料显示,2003年美国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人数比为2.5∶21.6∶74.7。辽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上升,但由于辽宁当前城市化进程和市场化程度都较低,以及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金融保险、技术研发等行业对从业人员都有较高的技能要求等原因,辽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份,第三产业中真正能够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就业的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未被挖掘出来。

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低。尽管辽宁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但其结构层次未相应提高。按国家统计局对第三产业划分的四个层次进行统计,2000年四个层次的比重分别为53.9%、29.3%、10.2%和6.6%,2006年分别为48.3%、33.5%、11.1%和7.0%。可见,辽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很小,各层次增加值占第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动幅度不大。第一层次流通类部门下降了5.64%;第二层次生产和生活服务类部门增加了4.2%;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服务类部门上升了0.9%;第四层次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类部门上升了0.4%。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第三产业以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等为主的第二层次的部门明显不同,近年来辽宁仍然以常规性的传统商业、生活业为主,第一层次保持着第三产业中的主导部门的地位。且表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社会服务、房地产业)的发展快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金融、保险业),市场赢利性行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发展快于非市场化行业(教育、卫生和科学研究等)的发展特征。这说明辽宁第三产业是在一种低水平上的扩张,结构层次比较低,这种内部结构不利于辽宁第三产业自身发展或国民经济发展。

三、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

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第三产业从规模、数量以及质量上都较以前得到较大发展,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较,仍处于劣势水平,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究其原因体现在:辽宁经济发展水平未达到足够带动第三产业的水平;银行、电信、保险、铁路和航空运输等服务业领域维持着较高的行政垄断地位;辽宁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普遍明显偏高;省内各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等。但我们也看到,辽宁在区位和人才方面有着发展第三产业的先天条件。未来应在大力发挥现有优势的同时,注重第三产业其他增长点的培育,变潜在优势为发展优势。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事关辽宁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也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后劲有着较大的影响。未来加快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产业结构,适当调高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从本质上取决于总体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性,必须进一步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工业化,加快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由速度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辽宁的二次产业在产业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发展第二产业所需的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的规模和数量也最大,尽管如此,大规模的要素投入所获得的经济增长空间却极其有限,其解决就业等问题的效率远不如一三产业。因此,从长期来看,应进一步调高辽宁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使辽宁经济的产业结构在比重上趋于合理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的情况下,更应该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第三产业上,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就业,以就业的增加、失业的减少来确保辽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和人才优势。当前辽宁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开始迈向国际市场,尤其在第三产业方面存在发展优势。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交通便利。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辽宁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区位条件,应通过沈阳-大连城市群的建设,在旅游、会展、金融等领域确立其高层次第三产业在东北的领军位置。另外,辽宁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贸易伙伴已经遍及世界217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0多家在辽宁投资。辽宁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较好,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为辽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应努力实现现有优势第三产业在管理方式上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不断升级。同时,在人才机制方面的创新以吸引优秀毕业生留下来也是未来各级政府及企业需要长期不断总结的问题。辽宁应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机遇,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充分发挥辽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和人才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布局,从而保证辽宁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3、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辽宁现有的第三产业结构不足以支持辽宁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更难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辽宁需要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企业的技术能力,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以市场化为方向,解决第三产业长期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活力和动力问题。此外,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诊断服务体系、技术信息网络等公共品的投资,建立健全法规体系、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创造高效有序的生产服务市场环境,在这些非盈利服务上加强财政投入,明确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业务。电子商务的出现无疑给服务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无论是早期的B2B、B2C、网上商店,还是新兴的“威客”一族,都使服务业向便利化、快捷化迈进了一大步。网络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物理限制,解决了时间、空间、成本等因素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以“威客”为例,“威客”是一个在网上出售智力成果并获取报酬的群体,类似于日常所说的“点子公司”。不同之处在于,做一名威客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只要适时参与网上竞标就有可能获得收益,既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又无运营风险。同样,招标者也省去了大笔的中介、咨询费用,只要把待解决的问题和悬赏金额挂到网上,就会有天南地北的“威客”竞相为其解难。买卖双方在网上都实现了零成本交易,大大活跃了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威客”的兴起对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利用网络资源扩展业务,完善网上服务质量,以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实现第三产业繁荣的重要方式。

5、加快以软件业为代表的新型第三产业发展。软件服务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高科技产业,这一行业不仅利润可观,而且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提高地区的软实力,对区域经济有相当的关联带动作用。在沈阳,以东北大学为中心的信息软件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大连对日本的软件开发外包服务也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因此,辽宁应把用信息技术升级第三产业放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计突破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政府应着力为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构建平台,采取规划指导、资金扶持、高效服务等有力措施,出台相应的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出口政策、创业政策、教育培训政策、采购政策等,加快辽宁软件产业发展速度,使软件业成为辽宁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沈阳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产业基地。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温蕾.浅论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8.21.

[2]张兵.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

篇7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聚发展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纵深阶段,为继续保持并提升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为“中国梦”增添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国家顶层设计将重要着力点之一放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希望经过国家政策层面和企业发展层面的共同推动,造就一大批支柱性、先导性产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强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巨大支柱和推动作用,同时结合一系列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以及标准化发展规划,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寄予了厚望。基于此,结合战略发展和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本文拟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演进模式进行分析,希望明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为其效能发挥和效益实现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官方文件中首次出现,要数时任国家总理在2009年11月3日所作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其间总理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从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2年,中央颁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等文件。目前,借助国家顶层设计的契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风起云涌之势,在省级规划和政策、资金扶持外,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各种产业园区等为载体,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引领、政府推动、利益驱动的方式,进行集中经营、集聚发展,较好地发挥出了规模和示范效应,也体现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丰富内涵。

空间集聚。不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如何,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抱团、扎堆等已成为了集聚发展的普遍现象。美国硅谷101公路附近,8000多家电子科技和软件企业集聚于此。我国中关村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电子一条街”,通过三十年的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园区内拥有各级各类顶尖高等院校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206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拥有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集聚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从而形成了以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以及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这就是产业集聚的魅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借助空间集聚,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发展效率,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致。①

创新驱动。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签。如果没有创新,仅仅只是简单的生产、加工、制造,那只能属于传统产业的范畴。基于创新的裂变效应和巨大生产力,我国赋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以“重大技术突破”为支点,从微观技术创新、中观产业发展、宏观战略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部署。一般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同样需要集聚创新的各种要素,如上文述及的中关村,其涵盖了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诸多创新元素,这些元素彼此之间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从而展现出了创新驱动下的集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强大效能。

产业融合。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出,事物是普通联系的一个整体。我国目前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行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要有其他相关行业的支撑和推动。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赢取更大的发展,仅靠一已之力会显得困难重重,而采取联合、协同的方式,则是现实的应然选择。由此我们审视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其大都催生出“一主多副”或多个主体协同发展的新兴产业集聚模式,如中关村由最初的电子行业,除了向信息和网络技术方面发展外,也逐渐集聚起了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等行业,再配之高端服务业的跟进,一个超大集群、共生共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就逐渐显露出了集聚效应,从而引领整个集聚区得以放大,产业规模得到快速扩大,创新效益大幅度提升。因此,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来说,产业融合是产业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集聚发展的必然要求。②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特征

基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尽管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正在向纵深推进,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必需的核心技术创新支撑还远远不够,在集聚发展模式创新方面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具有一些鲜明的“中国特色”或主要特征:

政府政策的外在推动。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因此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作用就更显得重要而且必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并出台了诸多的政策为之配套和支撑,如前文述及的一系列决定、规划、标准等,都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主动作为;二是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建立诸多的工业园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更为集中;四是建立交易市场,举办产品博览会与商贸会,引导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强中介服务,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等,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撑。当然,这只是我国在当前特定阶段的特别措施,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市场经济事物的发展,最终还得依靠其自身的内生能量演进。

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好迎合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实际需求。从我国当前实际来看,尽管政策的推动作用非常强大,但能够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生根本的质的变化,还得依靠市场的内在作用的提升。据观察,我国不少地方在中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鼓舞下,上马了一大批主要由政府意志主导的所谓新兴产业工业园区,但最终由于招不到核心企业、相关配套服务措施跟不上、集聚效应不明显而只好作罢。因此,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共同发挥作用,是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技术路径。

文化传统的重要依托。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内在属性,一般不会因为某个偶然事件就会促成并壮大集群,而是深深地根植在浓厚的文化传统的底蕴上。如前文述及的中关村,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初的“电子一条街”,才造就成为目前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技术创新高地。据研究表明,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更容易集聚发展,因为在共同价值观引领下,企业之间能够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承诺”,从而使得沟通的距离日益缩短,交易的成本大大降低,深度分工的默契更容易达成,最终实现集群内的企业共生、共荣、共赢。③

创新能力的持续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立足,并且同样以创新求得更大的发展。而在区域集聚方面,通过一个个企业个体的创新汇集,能够产生出“1+1>2”的效应。例如在中关村,目前不仅仅只是少数几家高科技企业的个体表演,而是园区内众多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创新共舞,再加上政府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创新跟进,进而产生了扩散效应,吸引其他行业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也汇集于此,共享资源,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的内部提升。纵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一般都会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实行与其他产业园区有所差异的产业集群。基于地域限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有其一定的容量,而产业集群的范畴也比较大,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内,一般只能有一个或几个产业进行支撑。如中关村基于其相对较大的体量,其产业结构相对宽泛一些,而诸如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则将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定位为医药产业。因此,加大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打造优势和拳头产业,依靠产业发展的内生力量,配之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有利于新兴产业的战略发展和集群效应。④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演进模式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风起云涌,产生出了集聚发展的良好效能,但也还存在一些“软肋”,主要体现在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并且大都还停留在“中国制造”路径上,离“中国创造”的发展趋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综观国际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如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技园、日本筑波生物科技产业、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等,它们更多的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来演进,政府主要是从宏观上进行政策扶持和人才促进。而我国由于相对特殊的国情,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初期发展时,政府的作用相对要强化一些,但中后期的舞台则一定要交给企业,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培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结合现有的产业发展资源,政府对一些初具规模或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引导,实现生产要素的集中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期,企业基于内生发展动力,即从成本、质量、效益、品牌等要素进行考量,逐渐建立起企业在地区或行业的优势地位,产生出做大做强的原始动力。与此同时,按照现代公共治理和服务型政府理念,我国政府主要扮演引导和扶持角色,但在培育阶段,政府角色一般比较淡化,毕竟从市场经济中自然形成的产业更具群众基础和经济原发动力,如果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伸得过长,一旦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出现失误,不仅会对政府公信力和权威造成伤害,企业和社会公众也会承担苦果,这与科学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

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依托现有或正在建设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资源,进行创新升级并集聚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型集聚的模式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二是企业主体。这是我国在当前特定环境下发展经济的有力措施。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从宏观的产业政策方面,集聚并优化政府的资源、信息、财税政策优势,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集聚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而对于企业来讲,则主要是从微观角度,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将企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有机地融入其中,然后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战略,即实现大环境下的企业个体发展,并进一步做大、做强。

目前,我国各省市利用现有或正在建设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升级提档,将其优化、整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也是我国当前技术创新不明显、产业集聚能力不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不足等现实环境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政府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都得到了成长与历练,特别是当在政府培育下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后,这时就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政府要逐渐退出经济的第一线,交由企业来展现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变和裂变魅力,向自主产业创新阶段发展。

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市场主体基于自身创新发展需求,主动进行市场合作式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作用将逐渐退居幕后,企业基于自身发展而走向前台。这也是企业回归市场经济属性的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前文述及的中关村目前发展模式,基本上处于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驱动型集聚发展阶段。近年来,四川攀钢集团为了占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制高点,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了18个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当前,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大型企业集团的创新能力也日益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这种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集聚发展,必将引领我国创新经济向纵深发展。⑤

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形成具有市场和社会引领性的突破性技术和创新技术,造就并促进跨区域、跨国界的技术创新驱动。基于这种集聚发展模式定位为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对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变革作用,因此对国家的意义重大,对企业的要求也很高。在这方面,美国硅谷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其通过计算机工业的硬件和软件的创新联动,给整个美国包括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技术革命,引领世界计算机工业发展的未来。

相对来说,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整体上还比较弱,离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型集聚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世界开放经济的形成,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距离在逐渐缩小,并且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在光学、新能源、新技术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如果机遇把握得当并进展顺利,创新驱动下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会扮演“弯道超车”的引擎,带领中国经济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迈进。

展望未来,乘着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尽管目前的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前进的道路充满坎坷,但发展的机遇同样存在,发展的成果更是需要我们以持续创新和创造为抓手,开拓奋进,去实现产业报国的历史使命。

(作者为江南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刘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变动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第40~51页。

②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3期,第87~92页。

③涂文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第9期,第54~59页。

④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9期,第20~26页。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们的祖先曾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外国市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兴致盎然,一些传统文化产业在国内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却在国外备受关注。虽然目前情况有所缓和,人们对于国学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但是还需更多的时间与机遇,才能发生更多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因为人类群体的文化具有整体性,它不以某种单一的特质存续,而以整合多方面关联的形式存在,文化要素之间的互动关联是文化产业最基本的特征。人、社会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使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互相依托、共生共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需要一定的载体,特定的人类社会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脱离了特定的群体和由他们所组成的文化环境,非物质文化将不复存在。同样的,作为一个族群和社会所认同的文化,其核心是这个群体的综合价值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往往更能表达这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华夏祖先从制造第一件劳动工具开始,就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寻找、摸索并创造实用性强的劳动工具,在满足了造物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独特审美的精神需求。由此发展出来的民间工艺美术,多就地取材、手工生产带有形式美感的作品。它们造型多样,色彩鲜明,质朴清新,具有独特的乡土气息和生活色彩,以实用性为依托,既是工具又是工艺作品。它们从民间来又服务于民众,融入了各个民族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礼仪禁忌的各个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艺术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多学科的文化价值,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哲学观点、感情气质和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非物质文化兴起与发展的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象体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类型的非物质文化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地理气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审美尚好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彩的风格,大多采用天然的材料和传统的手工加工模式,成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以蛋画、印花画、扇面画、唐卡为代表的工艺绘画类;以剪纸、皮影戏、镂刻为代表的剪刻类;以印花、蜡染、浇花布为代表的民间装饰服饰印染类;以风筝、扇子、彩灯为代表的扎糊类以及刺绣类、雕塑类、编织类和陶瓷类共类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以传统文化环境为基础,以宫廷机构、民间班社、民间自发传习的方式传承,与社会经济、传统思想、历史文化、民俗民风水融,是传统文化环境下历史对表演艺术的自然选择。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综合艺术,融合了歌曲、舞蹈、文学、装饰、制造等多个方面的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现代文化产业的艺术宝藏。

三、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除上述传统表演艺术、民间工艺美术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传统制造技艺、民俗节庆礼仪和民间口传文化三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传承和改造形式上也面临与前两类艺术几乎相同的问题。中国的非物质文化虽然丰富多样,但自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受到影响,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几乎消失。很多以祈福、传统信仰、表演审美为基础的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生活中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抛弃,一些传统艺术形式逐渐丧失了文化生态环境,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一些有着数千年传统的中华文明所崇尚的伦理道德、艺术修养、民间风俗逐渐被淡化,这给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总而言之,文化产业脱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将会削弱社会群体的历史特性和文化多样性,使社会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趋于大同而没有灵魂与根基。所以,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具有共生的联系,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对发展整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本.广西民族研究,2008(3).

篇9

在社会发展下网络随之不断崛起,并在社会中对经济、文化、政治等实现了创新。从它的发展看,社会化的网络在发展中已经完全改变了信息与文化传播的形式,并成为传播的主体。

关键词:社会化 网络发展 文化产业 演进特征

将文化产业向网络化发展,并将其产业结构发展成为新型的结构与模式,它与网络的结合,涉及了许多的文化内容。通过与网络的融合,更能展现文化产业在演变与进化中的特征。在社会先进技术的带动下,使文化产业的信息更加丰富,并以极快的速度推动着文化产业在网络时代下的发展。

一、探讨社会化的网络发展、文化产业演变与发展

(一)向和谐、互动的方向演变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管理结构上向和谐、互动的方向发展。从出版方面看,不仅改变了印刷的方式,还改变其他方面。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在演变过程中具有较鲜明的特色;从电视方面看,利用电视的媒介传播了文化,提高了文化的互动性。为了防止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不健康的信息,政府也颁布相应的法规,以此促进文化产业向和谐、互动的方向发展。

(二)向动态方向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它的演变方向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伴随网络技术在社会化的发展,文化产业在演变过程中也表现得比较活跃。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文化产业将发展发挥到极致。由于与网络发展的结合,提升了其产业发展的速度。在社会与网络的熏陶下,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伴随着不安全的问题。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要求自身向动态的方向演进。

二、思考网络发展、文化产业在演变与发展中具有的特征

(一)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网络在发展方向上也逐渐趋于开放化,使得社会在经济模式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快速发展的特征,不仅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而且还能与各行各业进行很好的结合。比如,和文化产业之间的结合,对客户的个体作出个性化的发展,不再以平均化的发展作为演进的方向。在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对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开始彰显个性化发展的特征。通过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方式,使产业向多元化的方向演变。网络在发展方面,更注重客户对数据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行业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经过实践证明,文化产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为此与网络之间展开了有力的合作。利用网络发展的优势,在个性化方面提升文化产业运行的效率,充分发挥网络与文化的价值。

(二)具有游戏化的特征

网络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发展,以特殊的形式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信息时展的角度分析,网络发展构建了以“个人”为核心的时代特征,并形成体验式的经济模式。网络时代的特征更能够满足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暴露的欲望,因此,也就在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网络环境下游戏的发展,体现了文化产业的演进特征,对其产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改革。在产业的未来发展中,为了适应市场的消费状况,必然会构建具有娱乐性的环境。而游戏化的特征不再单一特指游戏,而是跟进消费者的实际生活。通过设计具有游戏化的消费过程,激发消费者为文化买单的心理。在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游戏化的演进也逐渐地受到了重视。它的产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绝杀技。例如,乐视网发行的APP以及乐视手机,已经在市场中完全沸腾。用户利用在APP的客户端注册会员实现互动,而乐视手机则具有独立的系统能够独享乐视网的最新产品。因此,这样的产业发展策略,都体现了与网络发展相结合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三)具有媒体化的特征

网络在问世初期就被誉为“第四媒介”,从它的优势看就已经享有了特殊且重要的权利。在社会化的发展中,网络一直和企业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企业能够为网络提供旗下的产品,网络能够为企业传播信息。网络发展至今,也就逐渐成为企业合作的最佳伙伴,并将二者合为一体,遵循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文化产业演进的过程中,将网络融进自己的产业结构中。文化产业在网络宣传的方式上,也实现了媒体化的特征。利用广告的方式,形成以媒体为中心的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发展。例如,我们在浏览网页或者新闻信息时,广告存在每一个网页中,足以体现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具有媒体化的特征。

三、结语

由于在社会化的网络发展作用下,网络与文化产业加快了演进的速度。通过对演变与发展的探讨,二者逐渐形成一体,并具有个性化、游戏化、媒体化、联动性的特征。它具有的特征正是二者在演进过程中存在的特色,伴随社会网络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特征上也在不断演进与更新。这样的发展意味着,二者必须对演进进行全面性的审查,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群众对文化与网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骐.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媒介文化变迁[J].探索经纬,2015,5(03).

篇10

[关键词]浙江省;生产业;发展特征;区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7-0108-03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重点课题“浙江生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制度供给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批准号:07CGGL010Z)

[作者简介]李肖钢,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物流学、现代服务业;

王盛,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郑长娟,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服务营销、企业管理。(浙江宁波315100)

一、浙江省生产业的发展变化与现状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第三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三次产业的比重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换之后,生产业成为发展的重点,其无论在总量、内部结构,还是在效益、就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但跟上海、江苏和广东地区相比,浙江省生产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值增长迅速,比重在2004年前上升缓慢。从1995-2003年,生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达到了30.0%,高于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速(28.7%)。其中,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对生产业的快速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年均增速都高于生产业整体年均增速。这表明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工业结构调整逐步推进,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经过现代技术的改造和提升,现代物流业在省内已粗具规模。而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全民置业时代的来临,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2004年后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同样表现为快速增长的特征,达到了33.8%,各构成行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速都在28%以上,年均增速最高的金融业达到了46.3%。

但8年间,浙江省生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增长非常缓慢,仅为0.4%。与其他三省市相比,2003年浙江省生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36.1%)的排名最低,与上海市(59.8%)、广东省(46.7%)、江苏省(45.0%)相比,差距不小。2004年浙江省生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达到了46.3%,2006年达到了48.8%。这反映了2004年后,生产业增加值比重有较快的增长趋势,而金融业的快速增长(两年间增长了2%),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从业人数增长缓慢,比重较低,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的决定性作用在减弱。从1995―2002年(对从业人员的统计2003年后就采用了修订后的行业分类),生产业从业人数年均增速仅0.1%,这导致了生产业占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下降,到2002年仅为16.5%,比1995年下降了6.9%。这一方面反映了生产业的知识性特征,劳动力吸纳能力不是很强;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由于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占生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过高(近80%),对生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进入21世纪后,由于生产业的结构优化,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呈现了下降趋势,并且随着浙江省现代物流的发展,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日趋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导致了其从业人数增长缓慢,就业比重持续下降。

2003年后,虽然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的就业比重仍在持续下滑,但由于浙江省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快速增长,拉动了生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这使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对生产业的决定性作用在慢慢减弱,也反映了浙江省生产业的整体结构在不断优化之中。

3 内部结构不平衡,新兴行业发展水平较低。浙江省生产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从增加值比重来看,三者之和达到了生产业的74%;金融业的增加值比重是科学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近6倍。从从业人员构成来看,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所占生产业就业人数达53%,而房地产业和科学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只占了6%,相差近9倍。从各个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来看,房地产业最高,金融保险业次之,其余行业加起来都不及这两者;说明这两个行业尽管就业人数比重不大,但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效率却很高,属于高赢利、高收入的行业。同时,由于金融业、房地产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绝对数量大,使这三个行业的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和服务密度均较高,分别居生产业的前3位。金融业、房地产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生产业中相对突出的地位,说明浙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很大,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增强了这些行业的服务功能。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智力密集型行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服务性行业,尽管增长速度较快,但各个指标值都不高,表明这些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二、浙江省生产业发展的区际比较

1 各地级市生产业增加值比重比较。整体上来看,浙东北地区的生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增加值比重在全省位列前三的依次为宁波、湖州和嘉兴。从内部各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各城市对房地产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需求比较大,发展水平最高,是生产业的优势行业。所有城市的房地产业增加值比重都超过了10%,并且差距不大。金融业增加值比重没有超过10%的只有湖州,杭州高达15.98%,宁波、丽水位列二、三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也有5个城市,由高到低依次为湖州、宁波、嘉兴、台州和衢州;而杭州的比重最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增加值比重是最低的,除了作为科技、文化中心的杭州达到了3.78%以外,其他各市的比重均在3%及以下,显示了该行业对服务业的贡献较低。另外,浙江省各市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也较低,各市的差距较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增加值比重以

温州最高为7.89%,而衢州最低为4.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最高的金华为5.62%,而温州最低为2.75%,仅有金华的一半。

2 各地级市生产业就业比重比较。浙江省各地区的生产业就业比重分布跟增加值比重分布并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就业比重在全省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金华、舟山和杭州三市,而倒数前三位的依次为衢州、绍兴和温州,并且地区间差异比增加值比重要大。表明各地级市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内部各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就业比重超过10%有五个城市,前三位依次为舟山、湖卅l和绍兴,都为各自地区的生产业贡献了六成的就业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就业比重以杭州和宁波两个地区较高,而其他城市则都较低。金融业的就业比重浙西南地区要明显高于浙东北地区,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台州、金华、衙州和温州。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是全省区际差距最大的,金华是衙州的十几倍;房地产业由于其资本密集型的特征,各地级市的就业比重都比较低。而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各地级市的就业比重是最低的,最高的台州市仅占2.64%,低于1%有宁波、湖州和绍兴。

3 各地级市区位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的比较。从下表可以看出各地各产业的集中性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的RCA和LQ两个指标并不相同,全省各产业的差异化程度不同。下面对每一行业进行详细分析。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宁波、湖州、嘉兴和衢州,而用LO指标衡量依次为舟山、杭州和湖州;该行业的RCA和LO的标准差系数都很低,表明各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发展差异很小。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湖州和丽水,而用LQ指标衡量依次是杭州、衢州、宁波和台州。该行业的RCA和LQ的标准差系数都比较低,表明各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差异较小。金融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杭州、宁波、丽水和温州,而LQ指数大于1的地区有9个,前三位依次是衙州、台州和金华。该行业RCA和LQ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56和2.41,表明金融业在增加值上的省级差异大于在就业上的省级差异,金华市的金融业具有较强的地区优势,而湖州市的地区劣势明显。房地产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和杭州,而LQ指数大于1的地区有9个,前三位依次为温州、台州和杭州。该行业RCA和LO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46和0.61,表明各地房地产业的差异较小,没有明显的地区比较优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和宁波,在用LQ指标衡量依次是金华、杭州、舟山和宁波。该行业RCA和LO标准差系数都表明各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差异较大,金华市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全省具有较明显的地区优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杭州、金华和嘉兴。而LQ指数大于1的地区有7个,前三位依次是台州、衢州和金华。该行业RCA和LO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42和0.91,表明在增加值上的省级差异要小于在就业上的省级差异。

三、结论和建议

1 浙江省生产业的地位已初步显现,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但跟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的发展规模最大,但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的生产率最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规模较小,生产率较低。

2 区域经济状况对当地生产业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影响。宁波、湖州、嘉兴和杭州四个地区不管从生产业的整体水平还是各个分行业的发展水平都处于领先地位。生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其生产效率成正比,浙江省生产业各构成行业增加值比重高的地区其就业比重反而较低。

3 金华生产业的各个构成行业在浙江省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地区优势明显。各个行业的RCA值都位居前两位,并且各个行业的LQ指标值都在前五位以内。

4 存在较大区际差距。以就业人数来衡量,金融业的区际差距最大,衢州的专业化程度最高;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也存在较大的区际差异,台州和杭州分别在这两个行业具有区际优势。以增加值来衡量,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存在较大的区际差异,金华地区具有区际优势。

浙江省生产业已经得到较大发展,而要继续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结构效益的提高必须以高新科技为主,协调信贷资源分配的调节功能和发展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先导功能,让生产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力发展生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生产业的经验,拓展外商和民营投资的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产业效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根据各地市的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生产业的集聚式发展;加强区域协调,构建职能划分合理、比较优势突出的层级区域分工格局;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以及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

参考文献:

[1]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2]高春亮,文献综述:生产者服务业概念、特征与区位[J],上海经济研究,2005,(11)

[3]吴智刚,段杰,阎小培,广东省生产业的发展与空间差异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黄雯,程大中,我国六省市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中国软科学,2006,(11)

[5]吴志鹏,汪全立,浙江生产业发展问题探讨[J],浙江经济,2007,(10)

[6]林宏,浙江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J],中国第三产业,2004,(10)

篇11

[关键词]浙江省;生产业;发展特征;区际差异

一、浙江省生产业的发展变化与现状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第三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三次产业的比重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换之后,生产业成为发展的重点,其无论在总量、内部结构,还是在效益、就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但跟上海、江苏和广东地区相比,浙江省生产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值增长迅速,比重在2004年前上升缓慢。从1995-2003年,生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达到了30.0%,高于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速(28.7%)。其中,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对生产业的快速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年均增速都高于生产业整体年均增速。这表明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工业结构调整逐步推进,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经过现代技术的改造和提升,现代物流业在省内已粗具规模。而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全民置业时代的来临,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2004年后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同样表现为快速增长的特征,达到了33.8%,各构成行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速都在28%以上,年均增速最高的金融业达到了46.3%。

但8年间,浙江省生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增长非常缓慢,仅为0.4%。与其他三省市相比,2003年浙江省生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36.1%)的排名最低,与上海市(59.8%)、广东省(46.7%)、江苏省(45.0%)相比,差距不小。2004年浙江省生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达到了46.3%,2006年达到了48.8%。这反映了2004年后,生产业增加值比重有较快的增长趋势,而金融业的快速增长(两年间增长了2%),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从业人数增长缓慢,比重较低,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的决定性作用在减弱。从1995—2002年(对从业人员的统计2003年后就采用了修订后的行业分类),生产业从业人数年均增速仅0.1%,这导致了生产业占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下降,到2002年仅为16.5%,比1995年下降了6.9%。这一方面反映了生产业的知识性特征,劳动力吸纳能力不是很强;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由于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占生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过高(近80%),对生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进入21世纪后,由于生产业的结构优化,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呈现了下降趋势,并且随着浙江省现代物流的发展,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日趋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导致了其从业人数增长缓慢,就业比重持续下降。

2003年后,虽然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的就业比重仍在持续下滑,但由于浙江省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快速增长,拉动了生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这使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对生产业的决定性作用在慢慢减弱,也反映了浙江省生产业的整体结构在不断优化之中。

3 内部结构不平衡,新兴行业发展水平较低。浙江省生产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从增加值比重来看,三者之和达到了生产业的74%;金融业的增加值比重是科学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近6倍。从从业人员构成来看,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所占生产业就业人数达53%,而房地产业和科学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只占了6%,相差近9倍。从各个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来看,房地产业最高,金融保险业次之,其余行业加起来都不及这两者;说明这两个行业尽管就业人数比重不大,但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效率却很高,属于高赢利、高收入的行业。同时,由于金融业、房地产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绝对数量大,使这三个行业的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和服务密度均较高,分别居生产业的前3位。金融业、房地产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生产业中相对突出的地位,说明浙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很大,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增强了这些行业的服务功能。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智力密集型行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服务性行业,尽管增长速度较快,但各个指标值都不高,表明这些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二、浙江省生产业发展的区际比较

1 各地级市生产业增加值比重比较。整体上来看,浙东北地区的生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增加值比重在全省位列前三的依次为宁波、湖州和嘉兴。从内部各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各城市对房地产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需求比较大,发展水平最高,是生产业的优势行业。所有城市的房地产业增加值比重都超过了10%,并且差距不大。金融业增加值比重没有超过10%的只有湖州,杭州高达15.98%,宁波、丽水位列二、三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也有5个城市,由高到低依次为湖州、宁波、嘉兴、台州和衢州;而杭州的比重最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增加值比重是最低的,除了作为科技、文化中心的杭州达到了3.78%以外,其他各市的比重均在3%及以下,显示了该行业对服务业的贡献较低。另外,浙江省各市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也较低,各市的差距较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增加值比重以温州最高为7.89%,而衢州最低为4.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最高的金华为5.62%,而温州最低为2.75%,仅有金华的一半。

2 各地级市生产业就业比重比较。浙江省各地区的生产业就业比重分布跟增加值比重分布并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就业比重在全省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金华、舟山和杭州三市,而倒数前三位的依次为衢州、绍兴和温州,并且地区间差异比增加值比重要大。表明各地级市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内部各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就业比重超过10%有五个城市,前三位依次为舟山、湖卅l和绍兴,都为各自地区的生产业贡献了六成的就业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就业比重以杭州和宁波两个地区较高,而其他城市则都较低。金融业的就业比重浙西南地区要明显高于浙东北地区,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台州、金华、衙州和温州。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是全省区际差距最大的,金华是衙州的十几倍;房地产业由于其资本密集型的特征,各地级市的就业比重都比较低。而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各地级市的就业比重是最低的,最高的台州市仅占2.64%,低于1%有宁波、湖州和绍兴。

3 各地级市区位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的比较。从下表可以看出各地各产业的集中性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的RCA和LQ两个指标并不相同,全省各产业的差异化程度不同。下面对每一行业进行详细分析。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宁波、湖州、嘉兴和衢州,而用LO指标衡量依次为舟山、杭州和湖州;该行业的RCA和LO的标准差系数都很低,表明各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发展差异很小。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湖州和丽水,而用LQ指标衡量依次是杭州、衢州、宁波和台州。该行业的RCA和LQ的标准差系数都比较低,表明各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差异较小。金融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杭州、宁波、丽水和温州,而LQ指数大于1的地区有9个,前三位依次是衙州、台州和金华。该行业RCA和LQ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56和2.41,表明金融业在增加值上的省级差异大于在就业上的省级差异,金华市的金融业具有较强的地区优势,而湖州市的地区劣势明显。房地产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和杭州,而LQ指数大于1的地区有9个,前三位依次为温州、台州和杭州。该行业RCA和LO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46和0.61,表明各地房地产业的差异较小,没有明显的地区比较优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和宁波,在用LQ指标衡量依次是金华、杭州、舟山和宁波。该行业RCA和LO标准差系数都表明各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差异较大,金华市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全省具有较明显的地区优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杭州、金华和嘉兴。而LQ指数大于1的地区有7个,前三位依次是台州、衢州和金华。该行业RCA和LO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42和0.91,表明在增加值上的省级差异要小于在就业上的省级差异。

篇12

关键词:羊绒产业;出口贸易;金融危机;发展特征;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3-0054-04

一、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绒生产国,羊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以上。中国的羊绒产业是由绒山羊养殖、羊绒原料流通、羊绒加工、国际国内贸易、市场营销等环节组成的产业链条。早在150多年前,中国羊绒就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才开始发展自己的羊绒工业,在经历了4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在羊绒产业的国际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回顾和总结中国羊绒产品出口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把其归纳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初始发展阶段、震荡加速发展阶段和调整发展阶段,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原料出口、加工出口、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创新品牌的过程(见图1)。

(一)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初始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1989年)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山羊绒只能以原料形式廉价出口国外,加工能力仅限于擀毡、拧毛绳、编织手工毛衣、修建蒙古包等。60年代,中国羊绒企业开始生产羊绒衫,而英国道森公司早在60年代以前,已经用中国廉价羊绒加工羊绒衫并行销世界市场150多年。从7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批量加工生产分梳山羊绒,以半成品无毛绒形式出口国外,但大量的羊绒还是以原料形式出口国外,出口量也很少(见表1)。

1964年初春,中国第一件羊绒衫在北京麻纺织厂(雪莲股份公司前身)诞生,1965年6月,生产出2.5万件雪莲牌羊绒衫出口中国香港、日本等地区和国家,拥有世界70%羊绒资源的中国不能生产羊绒衫的窘境随之彻底结束了。1980年伊盟羊绒衫厂(鄂尔多斯集团前身)以补偿贸易方式从日本引进设备建立羊绒衫厂,1981年正式投产①,逐步奠定了中国羊绒产业发展的基础。从此以后,中国结束了单一的无毛绒出口,羊绒加工业开始由初、粗加工向深、精加工发展,产量和出口明显增加。1983年中国无毛羊绒出口量为209吨,出口金额1 543万美元,1983年中国羊绒衫出口21.38万件,出口金额539万美元。1989年中国无毛羊绒出口量为601吨,出口金额8 449万美元,其中1988年出口量最高为840吨(见表2)。

这一时期,是中国羊绒产品出口初始发展阶段,也曾经发生过“羊绒大战”,使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国内羊绒企业损失惨重,造成中国羊绒及其制品的出口数量大幅下滑。

(二)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震荡加速发展阶段(1990-2004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羊绒产业进入迅猛发展期,尤其是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羊绒产业的大力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羊绒产业的高速发展,但亚洲金融危机也使中国羊绒市场形成了跌宕起伏、竞争激烈的形势。这期间,中国羊绒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进一步提高,行业分工更加精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羊绒产业在初加工份额下降的同时,深加工比重得到较大提高,全面创新羊绒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意识,并将产业的集团化、集中化、集约化的发展确定为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目标。1990年中国羊绒产量为5 751吨,1999年羊绒产量达10 180吨,2001年羊绒产量为1980年2.74倍,年平均增长4.4%。1990年羊绒衫出口58万件,出口金额3194万美元,平均销售价格为55美元,2004年羊绒衫出口1 436.8万件,出口金额33 948万美元,平均销售价格仅为23.63美元。1990年山羊绒平均出口价格为11.65万美元/吨,1999年降为4.7万美元/吨,此后一直徘徊上升,2004年为5.69万美元/吨。这一时期中国羊绒企业从90年代初的300余家发展到2000年不同规模的羊绒加工企业达到2 000余家,仅知名的品牌就达120多个。总加工能力已超过2 000万件,羊绒加工企业呈现出“南北两派”,南派以“春竹”、“兔皇”、“珍贝”为代表,三足鼎立,北派以“鄂尔多斯”、“雪莲”、“鹿王”、“圣雪绒”、“清河”、“临河”为代表,六雄称王。1990年中国山羊绒出口量为749吨,出口金额8 726万美元,此后出口量波动大,呈震荡增长发展,2004年中国山羊绒出口产量为4 159吨,出口金额23 574万美元,这一时期出口量最高的是1999年为5 074吨,出口金额最高的是2000年为25 227万美元。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羊绒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羊绒及其制品的出口金额第一次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见表3)。

(三)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调整发展阶段(2005-至今)

这是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关键转折阶段,是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从稳定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从2005年起,中国羊绒的出口额并没有明显下降,但出口量开始明显下降。中国山羊绒出口产量从2005年的3 662吨降到2007年的3 075吨。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羊绒市场呈现出生产和消费量不断增长,价格却不断下跌的趋势。

2005年5月1日欧、美等国家取消对中国纺织品配额限制,实现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对中国20种产品进行限制或设限调查。中国羊绒贸易受国际、国内政策影响较大,2005年中国无毛绒、羊绒衫创汇额分别仅为3亿美元和6亿美元,从2006年开始,羊绒产业的出口量和价格呈现稳步发展,上下浮动不是很大。

2008年下半年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由于羊绒价格较低,农牧民手中羊绒大量积压。2009年新旧羊绒叠加,羊绒货源充足,供大于求。

2009年受美欧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国家出口退税减少,致使国内羊绒价格下跌。2009年1-6月中国无毛山羊绒出口量为754.8吨,同比下降33.93%,出口金额5 021.8万美元,同比下降45.4%,出口价格6.64万美元/吨,同比下降17.37%。资金的短缺、国际市场需求的减少、一些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不断问世,给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使羊绒业处于低谷期,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

二、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特征分析

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经过了初始发展、振荡快速发展和调整发展三个阶段,经历了从初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长期平缓的出口增长速度,影响向羊绒强国发展的进程

中国是世界羊绒出口大国,所生产的无毛绒、羊绒纱和羊绒衫等制品,60%以上出口到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逐年增长之势。2008年出口羊绒2 385吨,金额为19 444万美元,比1983年提高了11.4倍;出口羊绒衫1 825.7万件,金额61 079.7万美元,是1990年的31.5倍。

但数据显示,中国羊绒出口量仍处于台阶式震荡增长阶段,总的增长幅度不大。1970-1975年是200吨的台阶,1976-1990年在100吨以内的台阶,1993年到2 000吨后,一直在震荡徘徊阶段,其中1999年达到了5 074吨,但到2008年又回到了2 385吨(见图1)。羊绒衫出口也同样表现为台阶式震荡增长,徘徊不前(见图2)。

(二)出口产品仍处于国际羊绒产业链的低端,缺乏品牌优势

中国羊绒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从原料收购运输,到初、深加工,再到制成品,最后销售经营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但由于大多数企业依然是初加工产品,所以中国大量出口的是利润非常微薄的羊绒原料。尽管近年来一些企业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羊绒企业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10家发展到2 600余家,并培育了15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和180多个品牌,初步形成以“鄂尔多斯”为代表的内蒙板块、以“米皇”为代表的湖州板块、以“贝加尔”为代表的深圳板块及以“梦特娇”为代表的“品牌延伸”板块。但由于缺乏自主知名品牌,在中国每年出口的羊绒制品中,99%以上为贴牌出口,自主品牌营销不足1%。目前国际市场上羊绒衫3/4是中国产品,但真正挂中国品牌的不到20%。中国有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却没有品牌优势,仅仅是国际市场的原料基地和加工车间。

(三)加工能力明显过剩,维持在低水平的数量型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由产绒大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羊绒加工大国和制品出口大国,羊绒年产量由2 800吨激增至9 8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国内羊绒加工企业多达2 600多家,无毛绒分梳能力突破2万吨,除加工国内全部原绒外,每年蒙古、俄罗斯等产绒国的3 000吨羊绒也进口中国进行加工,中国的羊绒实际分梳量达到了20 000吨原绒的水平,是资源总量的2倍以上。在生产能力快速扩张的同时,由于“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部分企业设备技术落后,难以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初加工、低档次的重复建设,加剧了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最终损害羊绒产业的整体利益。

(四)价格长期缓慢增长,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

尽管中国羊绒收购价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但羊绒和羊绒衫出口价格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却增长幅度不大。除1989年和1990年羊绒出口价格出现过14.06万美元/吨和11.65万美元/吨的历史最高价位,其余年份一直在6万美元/吨~8万美元/吨的价位上徘徊,直到2008年也只增长到8.01万美元/吨。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7月的出口价格甚至降为6.55万美元/吨(见图3)。中国羊绒制品在出口量增加的同时却价格逐年下跌,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并没有随着中国羊绒产业的发展而提升(见图4)。

(五)区域资源尚未完成整合,未能发挥区域集群竞争优势

羊绒加工企业和品牌生产区域分布全国,各种经济成分、规模并存。东部地区在销售模式、营销手段等方面具有优势,西北地区在原料和专业经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鄂尔多斯集团公司、鹿王集团公司、圣雪绒集团是中国实力强大的出口创汇企业。内蒙古鄂尔多斯高科技纺织工业园区、富兴羊绒工业园区和宁夏灵武市、同心县羊绒工业园是中国羊绒产业集群与羊绒工业开发园区有机结合的典范,是西北地区的特色羊绒产业集群。同时,中国还拥有众多羊绒产业基地,但由于羊绒产业缺乏优势资源的整合,在资源布局、信息共享、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出口战略、品牌创新等方面各自为阵,尚未实现资金、产能、技术、人力、客户资源的互补共享,难以形成特色资源的整合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从而不能以完整的产业链整体参与市场竞争,发挥整体优势。

注释:

①王林祥,王钰华:《面对入世的中国羊绒产业》,载《研究与探索》,2002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田泓.中国羊绒产业现状[J].中国经贸,2007,(9).

[2]周占琴.中国绒山羊业发展现状、前景与对策[J].产业透视,2008,(4).

[3]刘新建.我国羊绒产业出口的现状与策略[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2).

[4]李岳云,吴滢滢,赵明.入世5周年对我国羊绒产业贸易的回顾及国际竞争力变化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8).

[5]中国羊绒产业出口在严峻形势中重塑信心形象,[EB/OL].省略,2009-05-04.

[6]王军强.中国羊绒产业出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8,(8).

[7]张莹莹.湖北省羊绒产业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2009,(1).

[8]薛凤蕊,乔光华.世界羊绒产业的发展趋势[J].世界农业,2008,(6).

The Development Phase and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Wool Industry's Export Trade

Xia Hequn

(School of Business, North Nationality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篇13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白糖期货;产业政策

【作 者】白露,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06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4-0147-007

Guangxi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search sugar industry

Bai lu

Abstract:In the past,the sugar industry policy is more of an attribute from sugar and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at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ment. White sugar and white sugar futures as spot derivatives,while its price discovery function of government industrial policy to enhance the forward-looking,effectiveness relevance of the other risk management functions can help expand the main sugar industry investment and the creation of hedge the value of new ways,therefore,Guangxi’s sugar industry policy must be to reposition:Only and financial derivatives and this new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ugar industry,development of relevant industrial policies,can the “province" of the livelihood of the sugar industry to find new space for development.

Key words:financial derivatives;sugar futures ;Industry policy

广西是我国传统的产糖大省,自1994年以来白糖产量在全国名列首位,对广西GDP贡献达到15%至20%,从事白糖上下游产业生产的人数占全区总人口的56%。糖业的发展对广西整体经济的稳步发展意义重大。以往我们将白糖产品仅视作农业工业品,相应的产业政策也以此为基础。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国内白糖期货的推出,白糖产品属性需要重新审视,与此相关的产业政策也需要重新定位。

一、白糖属性的再认识

以甘蔗作为基本原料的白糖,在自然经济的体制下,将其归之为“农产品”,无可非议;在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将其视作“商品”,顺理成章;而在现代经济体制中,白糖一旦进入期货市场成为期货合约,它又同时具有金融衍生品属性。因此,今天,我们只有在整体把握白糖产品三种属性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思考相应的产业政策。

(一)农产品属性

表一显示,除2006年外,2000年以来粮食的价格增长速度快于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的增速,慢于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速度,粮食和豆类等农产品价格增长快于糖料的增长,也即在其他农产品价格逐渐加快的趋势下,糖料价格却增长缓慢。可见,近几年糖料的价格与国民经济发展并不相适应,糖料与其他农产品之间比价的不合理使农民缺乏甘蔗种植的积极性,广西政府及相关价格管理部门通过补贴或者直接定价的方式来确保甘蔗种植的措施,对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商品属性

甘蔗与其他作物不同的是收获后不能直接变成白糖,必须经过工业化加工,因此白糖属于工业品,白糖的成本主要由甘蔗的收购成本、糖厂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白糖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其价格将受到国内供求关系的影响。

1.我国白糖价格波动的特点及成因

1992年以来我国白糖价格波动(见图二)呈现如下特征:一是波动周期相对稳定,每次波动过程大致持续3年左右时间,与甘蔗生产一年种植三年收获的特点基本吻合;二是波动幅度大,波动幅度在50%至200%;三是波动频率较高,波动基本上是连续发生;四是波动反映了市场价格与糖料产量互为反向涨跌,并呈规律性分布。形成国内白糖市场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是糖料生产的波动。制糖业是典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制糖原料是决定白糖供给的基础因素。当糖价高且有充足的糖料时,加工能力的增加滞后,同样当糖价低或原料不足时,加工能力又不容易很快减下来。糖料生产由于生产周期和产业链较长,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相对滞后,糖料种植面积的不稳定性,糖价波动难以避免。

2.商品属性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市场价值规律,对白糖价格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当白糖的供给超过需求,必然导致价格下降,形成“谷贱伤农”,随之而来的是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减少。当白糖处于供不应求时,在高价格的刺激下,甘蔗的种植面积势必会有大幅的提高,那么,未来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局面将再度发生。白糖价格波动的特点已证明了这一点。商品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造成白糖市场在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之间摆动,这种供求关系的时紧时松,白糖价格的起起落落,最后造成白糖相关行业的利润也时好时坏。

显然,市场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调节作用是滞后的、有缺陷的,因此,政府须通过“有形”的手,通过间接干预,从一定程度上去缓解价格对供求关系的极端反应:当白糖市场供不应求时,政府可以动用储备糖满足市场的需要,通过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囤积行为的发生,并出台鼓励生产的一系列政策;当白糖市场供过于求时,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来保持白糖价格的相对稳定。从理论上看,政府的调控具有积极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政府如何调控?调控的依据是什么?政府的调控政策何时出台、政策作用的效率和结果又会如何?任何的一次政策调控必然涉及甘蔗的生产者、压榨企业、贸易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操作不当其负面影响会很大。这些年来糖价波动的特点是否说明广西政府白糖产业政策的导向是否应更具前瞻性?对此,政府是否应考虑白糖产品的金融衍生品属性,制定相关的产业调控政策。

(三)金融衍生品属性

1.金融衍生品的概念

所谓金融衍生品,是由买卖双方达成的一种金融契约和商业合同,其价值是由其基础资产的未来价值衍生而来①;金融衍生产品是指没有本金流动的交易且其本身的价格变动要受基础“资产”价格的影响②;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在《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一书中指出:“一些合同给予合同持有者某种义务或对某一种金融资产进行买卖的选择权。这些合同的价值由其交易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相应的,这些合约被称为衍生工具。衍生工具包括期权合约、期货合约、远期合约、互换协议等③”。上述金融衍生品定义包含了如下的基本信息:期货合约是衍生工具,属于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变动受金融现货价格的影响。

世界上第一份食糖期货合约诞生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国际期货市场中的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和伦敦国际金融期权交易所,分别交易原糖和白糖,其形成的期货价格已被世界糖业界称作“国际糖价”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和结算的依据④。我国白糖期货起步较晚,2006年1月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由于白糖期货是白糖现货的衍生工具,白糖期货的价值由白糖现货的未来价值衍生而来,也即白糖期货价格反应了白糖现货的未来价格,因此,把握白糖期货价格的趋势也就掌握了白糖现货未来的发展方向。

2.白糖期货的功能

金融衍生品的基本功能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⑤,同样白糖期货也具备如下功能:

(1)价格发现功能。白糖期货市场众多的投资者集中在交易所进行公开竞价,由此形成的白糖期货价格具有公开性、连续性、预期性和权威性⑥等特点;白糖期货交易形成的未来价格信号能反映该生产要素在未来一定时期的趋势,具有超前性。同时,期货价格随时随地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对外,使期货价格成为指导生产、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依据。

(2)风险管理功能。 期货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套期保值、投机和对冲的工具。从期货参与者来看⑦,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套期保值者,面临与某项资产价格相关的风险,运用衍生工具减少或消除这种风险;二是投机者,对资产价格的未来变动下赌注,衍生工具的运用可以增加投机活动中的潜在收益和损失;三是套利者,利用两个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差异持有相反的头寸来锁定盈利。因此,期货市场通过杠杆效应,使套期保值者以较小的资金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同时让投机者承担较大的风险而获得可观的风险收益。

白糖期货两大基本功能对白糖产业的宏观与微观产生积极影响:从宏观角度来看,期货市场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政府可以依据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确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引导工商企业调整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方向;从微观角度来看,期货市场为企业提供了避险工具,企业可以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稳定产销关系,提高合同兑现率等。白糖期货市场基本功能使白糖产业链上的经营者由原来被动承担风险转化为积极主动的管理、控制和转嫁风险。

二、广西白糖产业政策局限性分析

目前,广西政府主要运用直接和间接干预的手段对糖业进行调控,通过甘蔗最低收购保护价,完全补偿农民的生产成本;通过收购价与糖价联动政策,让蔗农分享糖价上涨的收益;建立糖料储备政策,平衡供需关系、引导合理价格。然而,由于上述政策出台都是侧重于考虑白糖的农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对于具有金融衍生品属性的白糖产品来说,产业政策发挥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鼓励生产政策

长期以来糖料价格过低、供需不平衡,广西相关部门通过糖料最低收购价,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等措施,扩大甘蔗生产,提高蔗农收入;政府在调整制糖业产业结构政策、合理产业布局的同时,鼓励优质制糖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使广西自治区在全国糖业生产中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

但是,目前全国白糖供求状况已发生变化,产量的增长速度已超过需求增长速度,供求基本平衡。白糖价格波动规律说明,白糖播种面积直接影响糖价的高低。当糖价处于高位运行时,蔗农会主动增加播种面积,而对于未来的供求状况、产销状况是否会变化,往往缺乏考虑,由此糖价由高位向低位运行;而当白糖价格处于低位时,政府则采取鼓励生产政策,而政策发挥作用的效应往往会滞后。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今天的增产必然导致明天白糖价格的下跌,也就是说今天的问题来自于昨天的对策。由此,广西政府是否也应考虑糖料供给政策的双向调节?也即在白糖价格趋势向上运行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供给,在趋势向下运行过程减少供给。

(二)价格联动、二次结算政策

广西糖业采取的糖料甘蔗收购价格与白糖销售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机制,其实质上是对蔗农的一种补贴政策。该项政策通过保障甘蔗的收购最低价,同时采用二次结算,对于超过广西政府规定的最低联动价时企业多卖的部分按联动系数方式返还蔗农的做法。具体情况如表三所示

表三显示,自2005年10月以来,广西政府先后调整糖料的收购价,并规定05/06年度所有甘蔗收购价全部按照280元/吨结算。由此,其一压榨企业必须补足前期向蔗农低价收购的差额部分,其二规定联动系数5%,也就是说压榨企业05/06年度销售白糖的平均销售价格若高于4500元/吨时,每超出100元,企业和蔗农各可多得约50元。05/06年度,制糖企业经测算的生产成本为4044元/吨。若白糖平均销售价格大于4500元/吨时,应该说实现了蔗农和糖厂双赢局面;反之,则制糖企业的利益势必受到损害。

从同期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来看(图四),自2007年2月起,白糖现货价格一路下滑,根据不完全统计,05/06年度白糖平均销售价格约在4100元左右,06年前三季度期货白糖价格成交均价也为4100左右,若糖厂能在市场均价附近实现销售仅仅是微利经营,除非库存在5月底前清空或者实施套期保值。06年6月至今的白糖销售均价在3700元附近,若糖厂不能在6月前了结库存则直接导致亏损风险。从目前白糖期货和现货价格走势来看,对政府06/07年度糖料收购价260元能否实现3900元的顺价销售是一次挑战。

由此,政府糖料最低收购价的确定必须考虑白糖价格的未来趋势,否则会造成许多蔗糖企业高位时惜售,低于联动价不愿意销售而一旦触及成本底线时大量抛售的情况。

三、白糖产业政策建议

广西政府采取的白糖产业政策是基于该产业的农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认识,随着白糖产品属性的延展,充分认识和发挥白糖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属性的功能,可以使政府的白糖产业政策前瞻性地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通过白糖期货这一衍生工具,为广西白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加强白糖未来价格走势研究,提升产业政策的前瞻性

白糖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对白糖期货历史价格趋势的分析,发现其价格变化的规律性,为广西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依据。由于我国白糖期货开展的时间较短,作为分析研究的样本典型性不够,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11号原糖合约价格与国内现货市场白糖价格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图五),相关系数达到0.787996 ,因此,我们通过对国际11号原糖的历史走势进行分析,预测国际原糖价格未来的运行趋势,为政府制定下一阶段的产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对国际原糖长期走势(图六)的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国际原糖的价格按趋势方向波动。美国11号原糖价格运行具有明显的趋势性和对称性,说明该行业的参与者只有顺势而为、把握趋势才能把握好未来。

2.国际原糖的价格运行呈周期性波动。 第一波:上涨8年,下跌10年;第二波:上涨趋势10年,下跌趋势9年;接近18年。原糖价格运行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其运行的周期性规律规划行业发展。

中国国储抛铜事件,就是在我们没有预测到国际铜价上涨趋势并未结束、在错误的时机做出的价格干预决策所致。

综上所述,金融衍生品的蔗糖期货价格的波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首先要研究国际糖价的长期趋势,只有把握了全局才能对局部做出正确的估算;其次,要研究国际糖价波动的节奏和周期性,政府应充分利用其运行的周期性规律规划行业发展,可以采取有效的反周期策略:也即在低价位时期加大该产业的投入,就能在上涨趋势中增加投资收益;在高价位时减少产业投入或者加大卖出节奏,可以减少行业不景气所致的损失,或者利用衍生品工具加强避险。

(二)今明两年的产业政策框架建议

1.针对白糖18年的价格波动周期,政府应在宏观上统筹考虑,制定相应的长期规划。短期而言,国际原糖价格正处在上升周期中的调整阶段,这一调整可能还将持续半年,随之而来的将是糖价的持续上升。

2.针对国际糖价近期维持底部震荡,广西政府首先应将产量控制在适当的生产规模,其次积极发展白糖下游产业,加强出口渠道的开发,依靠挖潜维持保护好该行业的稳定发展局面,最后,加大科研投资,寻找提高甘蔗种植和白糖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在调整期接近尾声时,果断地鼓励蔗农扩大甘蔗种植,并引导蔗糖企业扩大产能,迎接08年中期后国际白糖价格上涨给广西白糖行业飞跃带来的大好时机。

3.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关注期货市场,积极参与套保

由于白糖生产、加工、消费的特殊性,我国仍然存在糖料作物分散种植和白糖加工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季节性生产和常年消费的矛盾,使得糖价的波动很大,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积极利用期货市场这一风险管理工具参与套保。

由于国际白糖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较低的生产成本、熟练运用市场规则和使用期货市场避险工具的能力,我国白糖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掌握和使用期货市场,才能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能使企业有效进行成本和收益预算,尤其是糖料收购价格的不稳定,企业可以根据期货市场开展定单农业:一方面稳定糖料的来源和价格,另一方面可以使甘蔗种植走向集中化、白糖生产专业化,经营管理市场化。美国定单农业的执行与期货市场密切结合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国在大豆和小麦品种上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定单农业,在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市场方面也已取得很大的成绩。政府鼓励企业积极尝试,可以使白糖产业的经营者在控制成本、提高收入、控制风险方面的手段得以拓展和丰富,产业发展状态将会更理想。当然,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套保时必须运用专业性团队和人才,否则期货市场的高风险性、高波动性往往会使好坏事。

总之,在今天的市场态势下,广西政府有效引导白糖产业发展的最好办法,就是向市场学习,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这一金融衍生品工具,在把握国内外白糖价格趋势、周期波动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才能开创白糖产业的新局面。而这一做法的要点,就是用“看得见的手”去“引导”那“看不见的手”。

注释:

①郑玉仙 在我国开展金融衍生品的思考《金融问题研究》2006年第6期 第63页

②买建国《外汇理论与实物》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第264页

③(美)弗兰克・小法博齐等著《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14页

④兰培《国外期货市场与农产品期货》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⑤欧阳良宜《期权期货市场理论与操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⑥杨锁柱、王晋生等《期货理论与实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⑦约翰・C赫尔,《期货与期权市场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参考文献:

①约翰・C赫尔《期货与期权市场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美)弗兰克・小法博齐等《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版第

③欧阳良宜《期权期货市场理论与操作》中国经济发展出版社2006年

④杨锁柱、王晋生等《期货理论与实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⑤买建国《外汇理论与实物》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篇14

和世界各国的设计产业链一样,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产业链也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上游的艺术设计人才教育与培养产业中国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主要源于中国各高等院校和少量的私立性质的行业培训机构。本世纪初,国家教育部了我国高等院校办学名单,按学校所在地、办学类型、科类等排列,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普通本科院校约700多所;第二部分是普通高职院校约1000多所,包括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短期职业大学和民办高等学校;第三部分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约200多所;第四部分是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约100多所(不含军事院校);共计2100多所。其中,设立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艺术设计专业大体有: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展示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等。每年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数量达到10多万,艺术设计专业目前已经成为继计算机和英语专业后中国的第三大高等院校专业。从数字上看,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人才资源丰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产业兴旺发达,同时也为中下游的艺术设计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持。

2.中游的艺术设计制作产业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制作公司与企业大部分集中于全国大中型城市,尤其以沿海和少数的几个直辖市最为集中,因为市场与技术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但是,上规模、上档次的艺术设计制作企业并不多,几个凤毛麟角也都有外资背景,真正的优秀本土企业少之又少。

3.下游的艺术设计与传播以及各个评估与售后服务产业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产业链下游企业一般都是半路出家,大部分是从其他行业或企业转型而来。例如中国的广告大鳄依然是几大国资性质的电视台和报刊。下游企业一般也是集中于大中型城市,但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主要依托其他行业销售渠道的售后来实现。

二、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产业链的特点

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产业链从表面上看,规模庞大,结构完善,市场前景可观,但是,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上下游之间缺少联系与互动由于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独立性特点,各个设计企业一般都注重横向的交流,而忽视了纵向的联系。不少机构和公司,各自为政,注重自身行业的建设,无视相关企业的依存关系。

2.行业结构脆弱、分工简单,不能适应任何来自外界的冲击大部分的行业仍然采用原始的手工加工制作工艺,加工人员学历普遍低下,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的观念和能力较弱,更谈不上主动再学习,从而影响行业的再发展。

3.行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单调,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受管理者和艺术设计人才观念落后、陈旧的影响,艺术设计多数行业提供的服务产品还是传统的几个主打产品,决策层不敢投入,设计师创新意识不强,都是造成设计产品不能适应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关键原因。

4.行业管理水平落后,在设计管理上表现尤其突出国内的艺术设计管理人才大多不是专业的、正规的从业者,他们一般是从设计师或业务员转行而来,缺乏系统的艺术设计管理教育与经验。可喜的是,近年有少数高校开始开设艺术管理专业,培养专门的艺术设计管理人才,首批毕业生在最近一两年也将走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