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间接融资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 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的运行可以概括为政策机构引导、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支持下, 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融资体系。政府通过政策金融及信用补充作为调控、扶持的手段,利用竞争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成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主体,以保证中小企业需要的资金。
目前,我国以银行性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占到了整个融资总额的75%左右,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融资仅25%。其中,银行融资占到了我国银行性金融机构融资总额的90%以上,而国有银行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从国民的流程和运行结构的变化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国家财政参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从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财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下降(见附图)。“居民储蓄存款—银行贷款给企业—形成企业的负债资产”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成为社会投融资的主渠道。
央行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3.5万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月末余额约为7万亿元。截至2001年9月底,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为15 178亿元。显然,银行是居民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相当一部分应当来自于银行。从人民银行2000年4月12日公布的当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资料来看,当年3月底。全国共发放短期贷款65 456.07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593.24亿元,仅占0.9%。可见,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触资是严重不足的。据调查,60.5%的企业没有1~3年的中长期贷款,即使能获得,仅16%能满足需要,52.7%部分满足需要,31.3%不能满足需要。
2 企业间接融资存在的障碍因素
2.1 企业间接融资的信息不对称
企业筹资中最重要的特点是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与真实程度远高于中小企业。在此情况下,银行愿意向大企业而不是向中小企业贷款。另外,信用的缺失,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国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市场交易的顺利实现要依赖于交易双方实现所承诺的信用,即对已达成合同条款的全面履行。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刚刚出现,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商业信用遭到破坏,造成全社会的信用危机感,经济运行效率,导致银行对企业失去信任。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为了减少银行的坏账率,从1998年起,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已很少。
在间接融资方面,就高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资金而言,商业银行和其他盈利性金融机构坚持成本核算、稳健经营的原则,往往积极性较低。主要原因是:
第一,高科技中小企业的项目往往超前、风险大,尽管成功后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但成功的概率却很小,这样就会与银行稳健经营原则相悖,正是高科技企业所特有的高风险性,以安全为前提的银行业大都不会提供借贷性资本。即使有担保企业,担保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应小于申请贷款企业的固定资产,以防止今后形成的呆帐、坏帐。但由于企业之间透明度不高,担保企业如临深渊,每走一步都小心谨慎。甚至在协议签署之前,就单方面终止与企业的再次接触,这就形成了“银行有钱不敢贷,企业缺钱却贷不出”的局面。
第二,企业尽管拥有非常好的项目,其前景也被看好,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就会给金融机构造成了一种错觉,使之无法判别这个项目的前景终究是好还是坏。
第三,高科技中小企业,大部分都处于创业阶段,资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都很低,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与良好的商业信誉,企业的知名度及产品的品牌还得不到市场的广泛认同,金融机构也就无法了解到企业的资信状况。
银行是中小企业参加信用评级的主要机构,参加评级的企业近90%通过银行进行资信评级,通过银行获得资信评级AA级及以上企业,可获得不同程度的银行信用优惠,但在企业需要贷款时能满足要求的也不到1/3,这与企业参加评级的初衷相去甚远,因此弱化了信用评级的作用。于是多数企业就不愿参加评级。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是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分别为66.6%和38.9%。信用贷款比例较低,仅为22.8%。2001年中小企业获得金融贷款的渠道中,各类商业银行占73%,农业信用社占16.76%,民间借贷占14.6%,占压其它企业资金占14.3%,其它渠道均在7%以内。
此外,国家金融政策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目前,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来源,65.7%依靠各类商业银行的贷款,33.3%来自权益性投资,其他占16.4%。这反映了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的力度还不够。在被调查的企业中,51.6%认为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比以前更大,融资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同时中小企业又很难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于是融资渠道就变得更为狭窄。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从多方面寻求治本良策。
2.2 间接融资的风险和成本偏高
银行的首要目标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然而中小的高倒闭率和高违约率使得银行难以遵守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则,导致银行不愿放贷。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估计。有近23.7%的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有近52.7%的小企业在4年内退出市场。相应地我国小企业的命运也肯定不会太好。与大企业比较,中小企业对贷款的要求具有“急、频、少、大、高”(贷款要得急,贷款频率高,贷款数量少,贷款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的特点,这也造成贷款成本过高和贷款风险过大。据统计,国家银行对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中型企业的5倍左右。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要远高于大企业,银行理所当然的愿意向大企业而不是向中小企业贷款。
银行贷款手续繁琐。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量小、频率高,而部门无论贷款多少,都必须履行完整的融资手续,这些繁琐的手续,让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另外,银行对环境下中小企业经营的特点和不够,为了控制投资风险,只好简单地将企业拒之门外。
3 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现行选择
解决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不足的,关键还是建立和培养愿意为之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而现有国家“大银行垄断的机制显然是不可能解决这一困境的。因此金融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不可少,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与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比较,中小金融机构往往带有社区性质。这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最能充分地利用地方的信息。最容易了解到地方上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这一金融服务业的障碍。因此,中小金融机构对资产信用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不失为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在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权力集中、机构收缩留下金融服务空白的情况下,适当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步伐,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最有效措施。
扩大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办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对非国有金融机构开放市场、以增加金融体系中竞争的程度;完善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法规、制度和监督体系.对中小金融机构加强监管、督促它们改善自己的经营;对现行中小金融机构进行经营机制转换.其目的在于消除政府干预。促使金融机构实现真正的商业化经营。
为了中小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完全可使利率调节具有一定弹性,在适当情况下允许部分中小企业以低于或高于市场利率的利率进行贷款、适当放宽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目前我国国有银行正在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部门,加强银行业务的创新和拓展。由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讲究对策,要求银行与中小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对其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必须及时跟踪。在国有银行设立类似部门、其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与—般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工作方式有较大的区别。这就要求对该业务有新的制度规定。在具体业务上,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可以在商业票据、短期融资等方面做新的变动。在商业票据上,要针对中小企业特殊的财务状况提供特殊的承兑担保和贴现业务;在短期融资上,可借鉴英、美银行的经验,采用“透支管理”方式(给这种账户的合格申请者一个可透支额度),并相应规定好利率水平和归还时限等;还可以建立专项贷款基金.如再就业基金、西部开发基金等。
1 王佩,李芸.企业间接融资制度的变迁与优化[J].审计与经济,2001(11)
关键词:企业 融资方式 选择
一、企业融资方式的类型
1.内源融资方式。即将本企业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无需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不发生融资费用,其成本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通常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资金需要时企业才考虑启用外源融资方式。
此外,笔者也赞成一些学者的观点,即相当一部分表外融资也属于内源融资。表外融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反映的融资行为,表外融资可分直接表外融资和间接表外融资。企业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属直接表外融资。其资产所有权虽未转入融资企业表内, 但其使用权却已转入, 故此融资方式既能满足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金不足之需,又不改变企业原有表内的资金结构。间接表外融资是用另一企业负债代替本企业负债,从而使得本企业表内负债保持在合理限度内的一种融资方式。此外,还可通过应收票据贴现、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产品筹资协议等方式把表内融资转化为表外融资。
2.外源融资方式。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本,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企业的外源融资一般分为直接融资方式和间接融资方式两种。(1)直接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是一种通过初级证券进行融资的方式。初级证券包括非金融性支出单位的所有负债和被他人持有的股票。具体来说是指资金盈余方和资金短缺方相互直接进行协议,或是在金融市场上前者购买后者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提供给需要补充资金的单位,从而完成资金融通的过程。一般来讲,直接融资主要以股权融资为主。(2)间接融资方式。间接融资是间接进行证券融资的一种融资方式。即资金盈余方通过存款方式或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闲置的资金现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这些金融机构再以贷款、贴现或通过购买资金短缺方发行的有价证券等形式,把资金提供给使用单位,从而实现资金的融通过程。其代表方式是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根本区别在于资金融通过程是否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完成。
二、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任何企业都会面临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但是,每个企业在融资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 情况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并保持资本结构一定的弹性。一个企业是 选择权益融资方式合适,还是选择债务融资方式合适,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一家企业都有其各自的行业特点、资产结构特点和具体的财务状况,所以每个企业都应以其现实的和今后几年预计的净资产收益率为基本标准,同时考虑本企业的财务结构、资金使用率等情况来综合选择融资方式。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应主要关注如下几点:
1.由于净资产收益率在考核企业业绩和评价投资收益方面具有特别意义,因此,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企业增加投资者和追加投资的基本指标。这样,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 业,可能选择债务融资方式较为“合算”;而效益不佳、前景不甚明朗的企业,则可能选择权益融资方式较为合算,因为这样可以减轻其财务压力。当然,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还应根据企业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方式 内源融资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政策性融资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inancing problem facing the majority of SMEs in General. Capital is a key strategy for supporti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financing are critical to the business.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more new ways of financing ongoing, diversified financing channels.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aced with numerous forms of financing, should contact their own size characteristic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financing methods, analysis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in practice after the financing decision. To solve the financing problem of SMEs, improving the financing capacities of SMEs,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Keywords :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inancing method Internal financing Direct financing Indirect financing Financing policy
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现有的融资方式有企业内源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策性融资四种。
内源融资一般来自三方面:一是企业和企业主自身的积累;二是某些暂时闲置的可用来周转的资金,包括折旧费及非付现费用、保留盈余等;三是企业内部集资。
间接融资是由金融机构(主要是指银行)充当信用媒介来实现资金在盈余部门与短缺部门之间的流动,资金提供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向企业融资。该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银行抵押贷款,直接贷给企业;对个人抵押贷款和消费信用贷款,贷给企业股东个人;专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还包括在金融危机之前十分流行的投资银行融资。此外,融资租赁、票据、典当等也都属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基金融资。
政策性融资主要来自政府的财税支持、政策性银行、中小企业专项发展基金及贷款担保基金。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比较
内源融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规模小,管理不成熟,负债能力低,并且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很难吸引外部资金投入到企业。因此,中小企业从建立到发展,主要是依靠内源融资。通过企业自身发展形成的利润累积以及国家优惠政策带来的利润增加,是中小企业在不改变股权结构与控制权前提下实现稳定发展的首要选择。对中小企业来说,内源融资的特点是融资成本低,灵活性强,缺点是风险大。内源融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主的积累和对其朋友亲戚的借贷、内部集资等,除了资金有限,不能发挥债务杠杆作用之外,企业往往承载着企营之外的较多压力,一旦投资出现问题,难以以此方式继续融资,信用丧失、债务纠纷等一系列问题比较严重。
间接融资 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渠道就是向银行贷款。相对其他外源性融资手段,银行贷款速度比较快,利率偏低,但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得到银行贷款的几率小得多。而银行一般不会承担较大风险,只愿意向规模大、收益或现金流相对稳定的企业贷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银行借款跟其他融资方式相比,缺点在于:第一,银行提供的长期贷款比例小。我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比较短。中小企业受市场环境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需要,大多发放短期贷款。第二,银行收取的费用名目多,数额大。诸如“财务顾问费”、“贷款安排费”、“风险保证金”等费用名目繁多,收取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
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方式融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券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虽然深圳中小企业板已经建立,但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仍是少数。股权融资。是指以债券和股票的形式公开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渠道。显然,这种筹资方式只有极少数符合严格条件的公司制中小企业才能使用。股票的流动性比出资证明书的流动性大。股份公司的股票经过批准后可以上市流通,流动性大,使得股票成为一种融资工具,发行股票可以筹集不用承担偿还风险的融资方式。而有限责任公司只能通过股权转让或增加新股东而实现资金的融集。其转让只能协议转让,发行也只能协议发行。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资本市场,因而只能有少数符合条件的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才能通过中小企业板进行直接融资。目前科技型企业日益兴起,这些有前景的企业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通过发行股票融资,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股票上市也有不利之处:首先是上市的条件严格,门槛较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满足上市条件;第二是上市时间跨度长,竞争激烈,无法满足企业紧迫的融资需求;三是信息公开成本较高,加上信息公开的面临商业秘密的泄漏等等。所以,企业上市成本是比较高的。
政府基金。政府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了许多基金,但其比重很小。我国政府设立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这些基金的特点是利息低,偿还的期限长。但是要获得这些基金必须符合一定的政策条件。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如典当融资和存货融资。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典当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鼻祖,在国外一直被称为国民的"第二银行"。典当行融资与银行信贷相比,有着优越性:第一,手续简便,能快速地获得资金;第二,当品的种类多样化,灵活性强。我国典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需要相关制度、法规的管理。保证典当融资的合法性,同时要公开办理程序,收费规定。使典当融资透明化,从而保证中小企业融资的安全性和维护自身利益。存货融资是指中小企业将其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等存货作为担保物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但是,考虑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通过存货担保来获得的资金相对较少。不过这可以用来缓解短期的资金缺乏。
参考文献:
[1] 贾婷.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对策选择[J].内蒙古统计,2008(1).
[2] 程剑鸣,孙晓岭.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肖虹.公司融资决策行为价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 王兆星.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J].中国金融,2008(20).
[5] 井华.关注4000万企业的命运[J].国际融资,2008(12).
[6] 陈亚楠.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喜与忧[J].中国金融,2009(1).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主体,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但资金的匮乏已经制约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很多,只有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从政府、银行、社会力量和企业自身等多方面着手,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创新,形成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系统的金融支持格局,才能有效的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自身所特有的创新性、高成长性的特点,成为我国现代经济系统中一支重要且活跃的力量,对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起着战略性的作用。但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事的是高风险、高增长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过程中的难度系数大大高于传统产业,这就决定了其在解决发展资金方面将面临着比其他企业更多的困难。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名称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早期将那些由科技人员创办的、实行自负盈亏、以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的中小企业叫做民营科技企业,后来又称之为中小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晚出现的一个概念,与上述两种企业形态的主要区别是研发人员在企业员工中所占比例比较高。(1999)47号文《科技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条件为:
1、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项目。
2、企业已在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注册,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职工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0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
3、企业应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企业负责人
作者简介:江洪(1974-)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商学院讲师,硕士
应当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3%,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融资困难
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主要困难,相当多的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发展后劲不足。
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的技术更新快、信息传递快、运营周期短,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决定了其融资需求呈现出以下特征:
(1)资金需求持续性强,频率高。由于技术更新快,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以保持持续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2)融资需求时效性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具有市场垄断地位,对于市场变化敏感度较高,投资项目有较强的时效性。
(3)单次融资量相对较小。尽管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强烈,需要持续资金支持,但由于规模较小,单次融资资金额并不太大。
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为了满足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利用了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在融资渠道上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是各种融资方式都有其局限性:
(1)自筹资金。包括企业主个人财产、合伙人或股东的自有资金,以及向朋友借用的资金,还包括企业经营性融资资金。自筹资金虽然融资速度快、资金调动方便,但是来源来限,远远满足不了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2)直接融资。指通过金融市场如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取得资金,也包括引入风险投资资金。直接融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的最佳途径,但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融资成本较大。
(3)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典型的间接融资即是银行的存贷款活动。但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经营时间短、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有形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资产总体流动性高等原因,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4)政策性融资。主要包括创业投资和创新基金。目前我国创业投资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足,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植和资助的规模、力度远远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作用十分有限。
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以及融资渠道的分析,我们发现,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不够。面对科技投资的高风险,仅靠市场并不能完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初创投资需求,而我国缺乏健全的政策性金融扶持机制和政策性金融扶持体系,难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
(2)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制约。从自身利益出发,国有商业银行在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经办贷款业务时,所花费的时间和人力相差无几,但产生的效益明显不同;再加上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了解程度相对较差,不会愿意过分冒险,就不愿为其提供贷款。
(3)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导致贷款困难。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自身规模小、有形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知名度和信誉度都不如大企业,而且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具有“急、频、险、高”的特点,与银行坚持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贷款原则是相违背的,所以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持“惜贷”或“慎贷”的态度。
(4)缺乏必要的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得限制,没有足够得自有资本进行抵押贷款,必须依靠担保贷款,而我国目前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不多,且难以有效的运作。
(5)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风险投资市场还不健全。风险投资是最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而我国风险投资的实践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起步较晚,总体规模偏小,远远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需求。
三、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拓宽筹资渠道,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金融创新。
1、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
我国当前的融资体系和资本市场还不够完整,因此政府在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顺利发展中必须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政府要通过立法为解决融资难题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同时制定相应的科技投资体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营造更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
2、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
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体系。加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发展前景好、信用水平高、经营稳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实行倾斜政策;积极发展多元化、竞争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如新兴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等,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贴身的、专业的、多方位的金融服务;条件成熟的时候成立专门的科技发展银行,有效解决金融和科技结合的难题,这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弱势的最直接方式。
3、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就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而言,需要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强化财务管理,强化信用意识,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真正成为的市场主体,从而加强资金的创造能力,赢得银行及投资者更多的信任与支持,吸纳更多投资。
4、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发展壮大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期和成长期的最佳融资方式,各地要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建立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基金,扩大风险投资的规模,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社会化、科学化的风险资金运作机制,扩大风险投资的范围,提高风险投资的质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融资渠道。
5、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要充分认识和重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从实际出发,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起多层次、多结构、多种所有制并行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建立并通过多种方式扩大担保基金,完善和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规范发展,保证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的运作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6、发挥技术创新基金的作用
设立国家创新基金和地方创新资金,增加创新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除政府财政补贴以外新的创新基金来源,开展资本金注入、投资参股等多种新形式,使创新资金不断滚动,这样才能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创业能力,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超常规发展。
7、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进债务融资
在国家即将开办二板市场、专门解决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难的有利背景下,鼓励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抓住机遇,到“二板市场”直接融资。债券融资也是重要的企业外源融资方式之一,要创造条件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商业票据和长期债券,筹集社会资金,让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直接融资的机会。
关键词:中小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间接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11-03
当前,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我国近6成的经济总量,提供近一半的财税收入及近8成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强,加快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人民币不断升值、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严峻形势下,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也面临严重困境,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越发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抵御各种危机的一个瓶颈。本文尝试通过分析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现状、困境及成因,进而提出了化解上述困境的对策及建议。
一、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发展现状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很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已经渐渐发展成社会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小企业的数量大幅提升,素质逐渐增强,活力不断迸发,在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加民众就业率、推动产品产业创新等方面,体现为不可或缺的角色。加强和完善对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服务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拓展的主要渠道,更成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
首先,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将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增长列为本行的重要发展指标。大力促进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业务发展是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大发展战略。在当前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下,努力维护已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客户、营销新的中小企业客户,是目前绝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工作要点之一,在这些背景下,中小企业贷款规模稳中有升。如2013年1季度末,某国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吉林省分行小企业贷款较年初就增加了5.2亿元。
其次,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了崭新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业务模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自2009年便已经开始设立专门的内部机构大力推动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业务发展。如,辽宁省某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省内最早设置了“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根据“专营化、专业化”的设置思路,倾力打造9大类、39款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产品。该行还为中小企业打造绿色通道式间接融资业务模型,尤其把握住中小企业的一些特点,比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法律意识淡薄、财务管理相对不规范等情况,通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新业务模型,引进包括律师事务所、担保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内的各类中介机构,显著拉升了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
再次,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内含“期限短、需求急、额度小、周转快”的要素。因此,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低风险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专用模型,在促进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业务大发展的同时,确保其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各类风险可控,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如建设银行辽宁省某分行实行的“信贷工场”模型,通过7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审批。
(二)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总量还比较小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不多,银行业金融机构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对外融资的关键渠道。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部法人客户里,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比很大,而中小企业贷款总量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有贷款总量中的占比反而较小。这种状况在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客户中普遍存在,显然,伴随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他们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客户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将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并且其给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有潜力的、未来的良好客户群体。不过银行业金融机构因为运行机制、效益挂钩、风险偏好等因素一直更多地青睐大企业,从而疏忽了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导致出现上述状况。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制约着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跨越发展
实践中,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是通过自己的资金缓慢积累,其不断壮大多数情况靠企业收益的积累和股东资本的不断增加。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基本都是选择通过直接融资解决资金困难,这些方法基本能够暂时实现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融资要求,但中小企业若要壮大,上述缓慢积累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支持。而操作实践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来讲都比较遥远,由于信贷政策的限制、公司规模的不同、贷款流程较长等因素,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融资客户的选择有一定准入门槛,中小企业因为自身存在许多障碍而很难达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从而限制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间接融资。
二、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困境
在我国的间接融资供应关系中存在着一对冲突:一边是中小企业无法得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另一边则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还有许多资金难以有效运用。克服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品种,实现其经营结构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途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谁能够实现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收益、风险、成本等各层次的均衡发展,那么谁的融资业务的就能获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加剧了融资难的困境
首先,我国中小企业规模都较小,实力比较弱,难以同大企业抗衡;且产品品种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由于设备、技术的落后,决定了多数中小企业无法独立生存,而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其次,由于资信较差,小企业风险比较集中,对银行来讲小企业贷款是一个高成本、高风险的业务,因此不易获得银行贷款,而且融资渠道少。再次,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妨碍企业的长远发展。这种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劣势,就是其他成长性弱的内在原因。最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割状况没有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大行其道,形成了分属于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分工协作的严重障碍。另外,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短,市场发育度低,企业普遍缺乏信用观念,履约率低,交易成本高,也是造成其融资难的主要因素。
(二)中小企业谈判议价水平有待提升,融资利率上浮大幅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上浮利率是中小企业获取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的一般对价。以某国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延边分行为例,2012年约有15%的中型企业能够获得基准利率的融资,相比之下,只有1%的小企业能够得到基准利率融资,绝大多数小企业获得的都是上浮利率的融资。而上浮利率的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造成较大影响。中小企业资金成本的抬升可能会导致产品价格上升,有的中小企业本身就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其结果会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同时体现出中小企业谈判议价能力有待提升。因为好企业都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营销的主要客户群,所以优质中小企业在挑选合作金融机构时有一些选择权,不过在谈判议价水平及能力上,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多少的周旋空间,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被执行了上浮融资利率。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政策执行方面缺乏灵活性
比如,个体工商户原则上不能按照微型企业贷款,客户想申请个人经营贷款又受收入还贷比制约无法办理,受此冲击最大的是餐饮娱乐业。企业贷款用途不符合要求,并且需求量明显高于实际使用量,实际用途多为偿还借款、购买房产、增加设备等。因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求贷款资金大部分执行受托支付,客户实际交易对手多不具备受托支付条件。部分企业抵押物不符合条件或担保不足值,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求必须是土地厂房、门市房及住宅,因第二还款来源风险较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予以贷款支持。另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额度制约中小企业贷款规模。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重视程度仍然不足
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具有贷款额度小、工作量大、贷款发放成本高等特点,所以有的大型商业银行不愿深度介入,体现为对中小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以某国有银行业金融机构长春一支行为例,该行的大型企业平均贷款规模为34 300万元/户,中型企业为1 900万元/户,小型企业为1 000万元/户。不难发现,大中小型企业在融资额度上差距很远。大企业间接融资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相反,中小企业融资的比重很小。无论向大型企业发放一笔贷款还是向小企业发放一笔贷款,其操作流程、人力成本和耗费时间基本相似,但1亿元融资与100万元融资给银行带来的收益则有天壤之别。银行业金融机构考虑到其绩效水平的攀升,更青睐向大型企业发放融资。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体融资规模是一定的,其在大力挖掘大企业融资潜力的时候,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必然会被压制。
(五)担保机构的担保门槛高,担保程序烦琐
担保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一大障碍,近年来,担保机构逐渐扮演起银行敲门砖的角色。他们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互担保。作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补充,在地方政府的积极倡导下,由当地的工商联或其他机构作为发起人,金融机构积极协助,会员企业互助联合、小额入股、自我服务、自担风险、自我管理,其机构的法律形式一般为社团法人。二是政策性担保。作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主体,政策性担保机构以省为单位组建,重新整合各级财政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等,共同组建一只专业担保基金。三是商业性担保机构。从各国信用担保业发展实践来看,该类担保机构的职能不适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其使命仅为一定时期的拾遗补缺角色。但各担保机构都有明确的使用对象范围、担保的基本条件要求以及特定的担保办理流程,在目前我国单凭政策性担保、互担保机构一时还难以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主要原因还是体现在这些担保机构担保门槛高,嫌贫爱富。
三、解决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境的对策及建议
导致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因素很多,有市场环境的因素、文化传统的因素、政策扶持的因素等,但关键点还是在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涉及的两方交易主体上,即中小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是否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否真正认识到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潜力并努力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融资模式。
(一)中小企业要逐渐实现规范化管理,以实现自我救赎
融资难的解决,最核心的因素在中小企业身上,中小企业规范化是保证企业获得外部资源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由于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是通过转改制而出现的,因此,规范家族制企业的管理,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在政府正确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扶持以外,首先要积极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技术创新,实施专业化生产,实现“小而专”、“小而忧”、“小而强”,使得人力、物力、财力得以迅速集中、快速反应,将是企业具有参与合作资格以及实施敏捷制造的前提。家族制企业要转变思想,排除家长制观念,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走科学、民主、创新求变的发展道路,用制度管理企业,规范生产流程。中小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经营素质和信誉,靠自己的努力和诚信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公平竞争。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认真审视各自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发展战略。尽管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着点多、面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风险有的时候难以把握等具体问题,但从间接融资业务仍将长期作为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看,银行需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潜力客户群,而未来银行的间接融资客户群就深藏于今天的中小企业中,银行需要从战略高度以及间接融资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小企业融资业务。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找准市场定位,打造出专业的中小企业服务银行
中国目前不缺大银行,不缺中型银行,也不缺小银行,但是缺少的就是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缺少真正把中小企业服务当作发展战略的银行。第一,需要部分银行明确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将其作为银行自身发展的市场定位,实际上越是各家银行都认为很难做的市场恰恰是具有高度增长潜力的市场。第二,要确定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理念,支持哪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低端客户,让他们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第三,要确立支持中小企业的比较系统的机制和体制,包括独立的资信调查、贷款审查、绩效考核系统。第四,要确立支持中小企业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最后,要确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人才和队伍。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改变自己的审贷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贴身的融资服务
中小企业贷款难,一定程度上也难在银行自身,是想不想贷、敢不敢贷、会不会贷的问题。目前,部分小企业没有抵押物、没有财务报表、没有规范的管理,客观上讲这是小企业的特点,而不完全是小企业的缺点。要想做好小企业贷款,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打算真正进入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的银行,要改变银行自身的文化,比如,招商银行近年提倡“没有不还款的客户,只有做不好的银行”。面对中小企业,不应等客户上门,要求客户提供各类资料,而是要求信贷员主动上门,自己进行现场调查,交叉检验,注重现金流的分析,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自己对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制作报表。经过这样一个技术分析,了解到小企业的真实情况,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到其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另一方面,真正想占有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做到改变不了企业,就要改变自己,要做到弱势群体强势服务。针对部分小企业没有抵押物、没有财务报表、没有管理的“三没有”情况,银行就要做到“三不要”,银行要完全靠自己的分析,完全靠自己的判断得出结论:能不能贷,能贷多少。这样一个分析判断技术是开展好中小企业贷款的核心技术,如果不能形成这样一个成熟的技术,中小企业贷款很难可持续开展。
(五)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愈来愈大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信用担保在经济活动中能够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银行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会遇到资金紧张的问题而且向银行申请贷款通常都会遭遇挫折,因而中小企业要能够运用信用担保融资融通资金为企业发展助力;信用担保融资最重要的风险防控模式是提供反担保措施,而担保机构也要不断创新担保模式,在融通资金和控制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的增殖效应。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建立信用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世界商业评论,2008,(12).
[2] 朱庆伟,范伟军,付淑文.中小企业融资博弈问题的经济学研究[J].特区经济,2010,(8).
[3] 刘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