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学技术法的含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教学实践;工程机械焊接技术
随着国家对职业院校发展的大力推进,我校也对教学结构进行不断地探索及相应的改革,逐步将教学模式从“先理论课,后实践课”到“一体化”教学。这样可以建立全新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真正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为一体的学习方式。该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标”的教学观念,营造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形式,即形成“教”“学”和“做”密切关联的关系。工程机械焊接技术教学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之前焊接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学以致用为目的,遵循够用原则。不是之前单纯的“先学后做、先理论后实习”的教学方法。
一、“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1.“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一体化教学就是指一体化教师,通过一体化教室运用一体化教材,把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
2.“一体化教学”的紧迫性
(1)“一体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内在规律的需要。在现代化教学环节中,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任何一个教学都变得毫无意义。上课时教师的提问、启发对学生是一种促进作用,可以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深化理解所学内容和灵活运用知识点;学生在回答问题、相互讨论、补充甚至为不同的意见引发面红耳赤的争论时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补充也能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应变水平,有时教师通过学生的答案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一体化教学”是改变学生厌学的重要手段。现在技校学生的学习状态普遍是厌学,学生为什么厌学?这是因为学生没有了学习动机,失去了学习的需要。“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要学生学的做法,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和引导学生如何学和学习什么,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1.实践背景
工程机械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行业,它是一种可靠、精确、低成本实现金属连接的一种工艺方法。焊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涉及金属熔化焊、焊接结构、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等内容,是一门既重理论知识又重实际操作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现在技校的生源整体水平普遍偏低,在招生时又不分文理科,特别是高中学文科的同学到技校学习技术时在专业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认为把内容讲得越详细越透彻越好。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每次课讲完以后都布置一些作业。认为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课后动手练习,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事实上却达不到想象中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太难,基础知识点背很多遍,当时能记住,可是过一段时间又记不住了,学了也没用。”从而导致在技校课堂上或沉闷,或无序、低效。在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后,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将行动领域序化组合,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行动为导向,抓住每篇、每章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理论联系实际,并和企业实例相结合,将行动领域转换成为学习领域,然后把提取出来的任务布置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后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相结合、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专业等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与实践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教师的传授过程,而且是学习者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完成相应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到企业实习和引进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师的被动教学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
如在讲到手工电弧焊仰焊时,先让学生观看企业用到的起重机固定腿的图片,说明焊缝是由两块12毫米厚材质为16Mn的钢板对接焊缝,让企业的工作人员讲解固定腿的重要性,然后讲解固定支腿的要求为焊缝需全焊透且焊缝外观不能有气孔、夹渣、裂纹、咬边缺陷;焊缝宽度控制在20毫米以内,焊缝余高2毫米以内;焊缝射线探伤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保质保量地完成修补工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①结合现场条件对于开裂的焊缝应采用什么方法处理?开什么形状的坡口修补?②工艺规定每层焊缝的熔深不超过4毫米,那么,这道焊缝应采用几层完成焊接?③完成开裂焊缝的修补我们应采用什么焊接材料?
学生拿到任务后就会以小组的形式积极讨论然后给出答案,根据各组不一样的答案最后给出最优答案,教师进行补充完善,最后学生实习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就会领会,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应该用最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节约成本。例如在各种焊接方式中,我们先让学生到焊接模拟室进行模拟练习,在模拟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自己调整出来的焊接参数及操作姿势焊出来的焊缝,自己发现模拟焊接时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并总结问题。模拟熟练以后直接在实际设备上操作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大大节约了成本。
师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学改革。通过网站传递信息,不但可以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而且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便于因材施教,展现个性化的教学。
(3)学生参与式教学。在完成教师给的任务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课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座次安排也是以六边桌(如图2所示),而不像以前那样传统的座次安排(如图1所示)。小组形式的教学便于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在中间也可以随时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且还能观察学生讨论的状况。
给学生的任务应尽可能真实并与生产实际特别是企业实例相结合,每一个任务都是从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整理开始,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手段查找相关的资料,不断进行整合,整个完成过程中学生完全按照科学的思路进行,中间出现偏差时教师给予及时纠正,只不过学生是任务的完成者,老师是场外指导,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现代化方法。学生也得到了一个展现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主张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环节是学生参与的主要教学环节,所以只有真正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实现知识学习和积累过程。
笔者认为“一体化教学”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在已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学习能力接受新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循序渐进接受新知识的过程。第二,要相信学生并给予足够的空间,通过“一体化教学”获得的新东西能使学生有较强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体会到一体化学习带来的快乐。第三,教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及时把控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
关键词:工学结合 一体化课程开发 探索 实践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人在技能方面的发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综合素质低,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生产要求。所以我们除了需要解决校企合作机制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宏观管理层面的问题外,还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是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但不同的专业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中均存在一定的共性与特性,笔者通过三年对焊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符合焊接培养特点的学材、有效的教学模式、一体化资源的建设是焊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关键。
一、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1.行业、企业调研
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则企业调研过程非常重要。调研前我们应先进行行业分析,然后挑选焊接专业学生就业较多的企业进行访谈。选择企业必须全面和具有代表性,应有国企、私企、大型、小型等,囊括对焊接技术需求的各个行业。通过调研,了解焊接行业企业发展状况与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焊接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企业对焊接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定位、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和专业内涵建设内容,最后按照分析研究写出调研报告。
2.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调研报告结果,进行广泛调查和求证,组织行业和实践专家对行业分析报告初稿进行论证;此外,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组织行业、企业、课程开发专家及骨干教师共同审定。
3.确立一体化课程框架
一体化课程框架是制定一体化课程方案的依据,首先,应组织课改专家和骨干教师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转化和职业等级划分;其次,确定各等级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习内容形成课程框架;最后,组织行业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人员、课改专家和骨干教师对框架进行审定。
4.制定一体化课程方案
一体化课程方案是课程资源建设和一体化课程实施的依据,是指导开发一体化学材的基础,所以必须组织课改专家、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制定课程标准、设计学习任务、制定实施建议、考核和评价方案汇编完成。
二、开发符合焊接培养特点的学材
“学材”是广义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为“学习工作页”。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它是用于直接帮助学生的教学材料。合理的学习材料可以使老师授课得心应手,学生学有依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有用的专业信息;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统一。但不同的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经过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以下学习材料在焊接专业教学中实施是行之有效的。
1.课题训练的学材
课题训练就是职业资格要求的每个技能项目的训练,可以单独编写成学材,配合焊接工艺指导书共同完成教学,当然也可融入综合型学材中一起授课。学生可以通过学材中的引导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自主创新的学习,对比传统纯粹技能训练的教科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综合型学材
综合型学材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开展教学的可操作方案,是工学结合课程和行动导向教学的直接材料,应构建在课程方案的基础上,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对教学内容采用行动体系序化方式组织。只有综合型的学材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材涉及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基本常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选内容必须有用、实用、够用。如低碳钢构件的焊接,基本知识只需要学习低碳钢的性能和常用牌号、型材的展开放样及简单物体三视图、简单焊接构件图识读等;专业知识应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围绕综合性专业问题组织内容。如箱体的焊接这个学习任务,可以设计明确任务、工作准备、装配、焊接、评价反馈、成果展示等六个学习活动,把每个学习活动中所必需的知识点、技能点一一剖析,融入其中。
此外,学材的版面应生动活泼,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可以用文字、图形、漫画、表格等形式,化抽象内容为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知识层次按职业等级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在组织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应融入关键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安全知识的学习,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引导问题,如让学生抄写安全规程、绘制场地安全通道、设计安全标识等等达到学习目标;成果展示可以让学生以实物和PPT文稿的形式展示,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选用适合的教学模式
焊接是熟练工种,技能水平需要时间的积累,技能水平、安全意识、综合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要求,而且还是一个耗材耗能的专业,按照传统的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纯粹把理论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形成简单封闭的学习链,把真正的岗位工作任务剥离出来,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具或残缺不全的人。要想完成职业资格所必须的课题训练,实现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按照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每个工作任务中把所必须的技能穿插到学习中,再加上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中技能训练按职业资格所必备的技能要求训练,可以采用四阶段和引导课文法配合教学,使学生尽快掌握应有的技能,并同时培养学生安全规范工作的意识;学习领域课程的每个学习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真实的产品任务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
任务在工作和学习中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能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而且辅以场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如体现生产现场、学生按照岗位需求以安全员、质检员、班组长的角色出现,体验职业岗位的情感,通过行动学习和体会处理实际问题。
四、建设一体化资源
一体化课程资源需依据一体化课程方案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材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支撑。
学材指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学习材料,包括工作页、作业指导书、工具书及企业技术资料等。师资队伍建设需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企业工作能力和一体化课程开发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学习环境建设需体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特征,融工作与学习于一体。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学生;现代科学技术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是新世纪时期的突出特点。其中将多媒体技术及电教设备、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粉笔十黑板十一张嘴”的单一的信息呈现和流通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又能实践个别化(因材施教)、协作等方式教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并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并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从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观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引导,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在教学时我对整合数学现代化技术教学做了一些尝试,深深感到了这一举措对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的提高:
一、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儿童,兴趣是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学生智力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恰当利用电教媒体,能很好地创设情境,激感,渲染气氛,震撼人心。
本学期,我带一年级数学。我发现,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活泼好动,善于观察的特点。如果你把一幅图画放在他们眼前,不用老师说,他们首先会认真观察。此时你先不要说话,让他们自己观察、自主探究,往往,你会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观察结果。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热闹场面吸引住了,他们非常高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我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牵制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再引导他们说说图上有什么。同学们会说出这样的观察结果:如“1位老师”, “2位小朋友跳绳”“3位同学踢足球”“4个垃圾桶”等等。随着知识点的增多,他们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自主探究能力越来越强。
二、在课堂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由静变动,便于理解学习
课堂教学中,把握重点、难点,采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展示知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会新知识。比如说,“加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是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非常重要。由于初次接触加法,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苹果图制成化静为动的活动灯片,在屏幕上演示两个苹果合在一起的全过程。经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和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由于制作的灯片色彩鲜艳,动感强,而且是学生爱吃的东西,这样学生就听得很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现代科学技术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教学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中,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步骤、指导学生学习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中,既能学习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能做到省时、高效,课时矛盾迎刃而解。在新课程标准下,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配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小学生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很多知识,有效地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结合时代特点,全面发展、快乐学习。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虽然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效果显著,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还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我。学会用新的技术教学,同时把握好新教材,灵活运用教法,使学生乐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一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4]张炳意.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11): 2
[5]闰寒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的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
[6]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见:张炳意.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11):11
关键词:大学教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在经济和物质利益氛围的诱惑下,当代大学校园里充斥着市场精神,大学校园缺少纯粹的文化气息。部分师生放弃了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欲蔽灵台,心为物役,使科研学术成为追名逐利的手段,这些都使正确价值观越来越远离校园。
这篇文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大学教育中科学技术培养与人文精神培养的认识。
一、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状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表示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少数学生能简略回答一些表面含义,如科学精神,就是以科学为主,对科学有孜孜追求的热情,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发扬人的个性,对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学历和多证书的追求是一种功利和实用目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部分学生文化视野狭隘,只讲眼前,不讲长远,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上述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呢?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定义,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就其基本的含义而言,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体现科学技术的价值,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而人文精神则注重人的思想观念,重视人文文化素养,强调依靠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推动社会进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深入观察与不断认识世界所不可或缺的。
三、如何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先生曾说: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精神最重要的实质就是指人文精神。科学教育依赖科学,着重追求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方法的探索;人文主义教育则强调人的思想和情感。科学教育以求真为主题,人文教育以求善为根本;科学求真需要以人文为导向,人文求善需要以科学为奠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增强其对科学求真、求实的追求。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丰富其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大学担负着培养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的重任,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利于提高中国未来的竞争力。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锻造是构成高校教育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人文精神 和谐发展
一、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依存与斗争
1?郾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同属于一个大文化
有学者说:“技术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技术是在文化中形成的,文化的差异会造成技术的特征和发展的状况不同。技术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物质文化或‘器物’文化的核心标志,甚至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类别。”[1]的确如此,当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处于这种分类时,它们是相互依存彼此渗透的,在大文化的领域里和谐共处发展。
首先,科学技术里的人文关怀处处可见。虽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对人类的精神世界造成了冲击性的影响,并且科学技术在军事特别是杀伤性武器上的运用使得恐怖事件、地区性事件数量急剧增加,将人类又笼罩在了战争的阴影之下。但是事实上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关怀自始至终没有停止过,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也没有分离过,现实生活中的恶性只是由于人类的贪恋,以及对科学技术的错误利用造成的,其本质不在于科学技术的好坏。而事实上,科学精神一直内蕴着人文智慧。科技的发展使人在自然界中赢得了生命自信和价值认定。科学精神把人从神的阴影和宗教的束缚中解决出来,获得了独立性,人的认识能力、感知能力、实践创造能力在认识和改造外在世界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人类在创造和改造的对象身上反观到了自己本身的能量,看到了超越人类生命的控制力和创造力。另外,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科学理性导引着经济的高效运作,现代民主政治的法制化、程序化;而且科学精神更成为新道德观念的基石,改变着人的精神生活,这些都可以说是科学技术蕴含的理性文化带给人文智慧的瑰宝。
虽然技术理性强调物质需求的优先性,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支配,强调社会组织生活的理性化和可操作性,但是技术理性带来了现代技术与科学的高度发展,促进了现代工业与经济的飞速增长,也因此为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和代议制民主,使得神话与宗教的社会生活更加世俗化,从而使更多的人接近宗教,找到心灵的归属,这是科学技术对人文精神作出的第一大贡献。此外,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打出了反对宗教神学的旗帜,而这一时期的口号正是“理性与人性”,而此时的理性与人性在反对宗教束缚上具有相同的含义,它们都是科学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体。同时,财富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为人文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功劳。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大大释放了人类的能力空间,无论是精神领域还是物质生活都高度拓宽,人类发展也进入的新的世元。我们的生活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一次次飞越而飞越,这是科技精神对人文智慧发展作出贡献的有力证据。
其次,人文精神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引向作用。技术理性是以支配自然为前提,集中于工具选择领域的有限理性,人生意义、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等问题都被排斥在这一领域之外。但是从最初科学技术的产生过程来看,技术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人类的发展为目标的,是以人为本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而存在的。正是人文精神的发展促生了科学理念、科学理性、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但是技术的僭越,技术理性的恶性膨胀,以及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无限制恶性应用造成了当前人类的生存困境,要想摆脱当前的困境,使人类重新踏上通向美好家园的道路,就必须将人文精神重新引入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中,用人文指导、适当抑制技术理性的僭越和恶性膨胀,让人文精神与技术理性相互融合,引导科学技术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人文精神的方向发展,使科学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时更要全面理解技术的含义,从长远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处理科学技术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体现人的价值。只有在这样的人文指导下的科学技术,才能使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又可以促进人文精神领域全面、健康、快速地发展。
2?郾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斗争
文艺复兴时期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人们对理性的理解趋于片面化和狭隘化,以至于科学技术理性最终与人文精神相分离。“从近代哲学开始,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关系就被打破了。经验论的发展导致生活世界的实证性和可简约性,唯理论的发展则导致了人类个性的丧失与窒息。它们所考察的对象和依据的标准都是事实而不是人的全面本质――早期人文主义者眼中与神性和动物性相区别的理性了”。[2]尽管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家们为重新界定人的本质而不停地努力,却依旧无法抗衡科学技术带来的辉煌的成就。科学技术肆无忌惮地控制和支配着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它甚至上升为人们价值判断的标准。人把科学技术作为自己追逐目的的手段,同时又被科学技术反控。于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彻底被撕裂了,二者之间的斗争在现代社会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当技术的发展与工具的运用使人的欲望得以满足,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成为社会进步的唯一衡量标准时,人类进入到了对科学、对技术、对工具的顶礼膜拜时期。科学精神表现为:技术统治了人类生活与精神领域。而更为可怕的是当功利原则、实用原则被人们运用时,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人格的残缺。“这种技术对人伦智慧的漠视,工具对人文关怀的阻隔,必将造成的是人类良知系统的沦丧,引发社会的道德失范,人的信仰失灵和个性的扭曲与萎缩”。[3]
当人沦落为技术的奴隶与工具的附庸,丧失了自我反省与批判的能力无法超越自我的时候,作为科学精神指导的人文精神也就彻底被摧毁了,这也必将导致科学精神的一同失落。
二、科学技术、人文精神的和谐共处与发展
人类发展的历史作为最好的例子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是现代工商业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精神是现代观念、现代文化的主干。但是,历史也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科学精神只是人类精神发展的一个向度,而不是所有向度,它不能解决人类精神领域和灵魂归属问题。“科学所勾画的明晰简练的认识图式省略、忽略、遮蔽了许多东西,使其在探索人的心理、情感、意志等领域时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对需要以理解、体验、直觉等去认知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难以深入探究。科学认知与价值认知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都成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4]
另外,不管对科学技术与人文孰一孰二的问题如何争论,也不管悲观主义者如何担心科学技术会带来多少副作用,人类都将一如既往地发展使用科学技术,只是在利用科技服务于社会时,要尽力让科学技术拥有更多的人性。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应通过改变经济秩序来改变文化结构,进而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突出宽容、协作、公平、开放意识等价值,重构人文精神和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人的各种能力,创造出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提供了条件;而人文精神的丰富与发展又为人类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伦理和道德基础,也为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提供可能。我们相信,随着科技与人文的发展,人类有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科技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解决当前的环境危机与自然问题,从而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峰.论技术的文化形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
[2]欧仕金,李红钦.现代技术的人文关怀.天中学刊,2000.2.
一、科技英语的词汇特征
科技英语词汇大致可分为三类:专业词汇、准技术词汇和普通词汇。(秦秀白,2002:280)专业词汇,是指某一学科领域特有的、专门的术语,这类词汇数量不多,但专业化程度很高,如meson(介子)、hyperon(超子)等等。准技术词是各学科通用的基本词汇,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跨学科性词汇。例如power一词在日常英语中表示“能力;动力;权力;国家;政权”等意义,在科技英语中则有“功率;电源;电力;信率;乘方;幂;率;价”等词义。普通词汇,指通用于日常英语以及英语其他变体的词汇,包括代词、连词、数词、动词以及无技术意义的形容词、副词、名词等。一般说来-科技英语词汇有如下文体特征。
1.希腊语及拉丁语的词源。科技英语词汇中,专业词汇和准技术词大多来源于希腊语和拉丁文,例如atmosphere,vacuum,motor,dynamics,physics等。希腊语和拉丁文之所以能成为科技词汇的基本来源,是因为这两种语言都是“死”语言,不会由于社会的发展而引起词义的变化,也不会因词的多义引起歧义。英语科技词汇除了直接借用希腊和拉丁语,英语专业词汇和准技术词还常由希腊语、拉丁语词素构成。
例如chlorophyll(叶绿素)一词由希腊语词素chlor-(绿色)和phyll(叶子)构成;rectifier借用了拉丁语词根recti-(直的)。
2.普通词汇的专业化与同一词语词义的多专业化。科技英语中有相当数量的技术词是借自英语的普通词汇。这些普通词汇当用于某一学科领域时,就成了专业性的词汇,具有严格的科学涵义,例如splash“(水等)飞溅”,在英语中是一个常用词,但被空间科学借用,含义专业化,变成“to land in water,especially in the ocean,after a space flight”(宇宙飞船等从太空归航时溅落于大洋水面)。又如messenger“信使”,被遗传工程学界用,含义专业化,变为“A chemical substance which carries or transmits genetic information”(一种传递遗传信息的化学物质)。伴随着普通词汇专业化倾向的是同一词语词义的多专业化。同一个英语单词不仅被另一个专业采用来表达各自的专业概念,而且被不同的专业采用来表达各自的专业含义,甚至在同一个专业中同一个词有许多不同词义。例如transmission一词在无线电工程学中指“发射、播送”,在机械学中指“传动、变速”,在物理学科则表示“透射”之义,在医学中的含义是“遗传”等等。(刘宓庆,1998:274-275)
3.名词化倾向。大量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是现代科技英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名词或名词化词组在科技英语中常用来取代日常英语或其他功能和题材的文体里的动词、形容词等的语法成分。(秦秀白,2002:283)例如:日常英语中我们常说:You can rectify this fault if you insert a wedge.而在科技英语中则是: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insertion of a wedge.
二、科技英语句式的特征
与日常英语及其他专门用途英语相比,科技英语在句法结构上有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被动句的使用。科技英语句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大量使用被动句。科技英语的任务是要阐述、表达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变化过程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直抒胸臆、表达感情。客观的表达是科学尊重客观事实的一个重要标志。被动句的使用是科技英语体现客观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秦秀白,2002:286)据国外语言学家统计,在科技英语中至少有1/3的动词用被动形式。(陈新,2004:233)被动结构更少主观色彩,更能突出说明的对象,具有说服力、论证力。如:
昨天在真空进行了这个反应。
This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 vacuum yesterday.
2.句子结构冗长。长而复杂的句子结构是科技英语句法的一个典型特征。科学技术是研究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极其应用的学问,而事物是处在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矛盾运动之中,要准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而这种思维的内容反映在语言的形式上,就必然表现为语言的复杂性。(姜苏,2004)有些句子长达几行,内含大量的各种从句、介词、连词等结构,具有形合句的特点:句子结构冗长,利用关系词、介词和一些非谓语动词进行显性接应。(陈新,2004:237)形合句靠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连词)进行显性连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语句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空间搭架,运用各种关系词,组成关系词结集,句子成树式结构。
英语造句离不开关系词,从而形成各种从句。从句可以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和思想,因此从句在科技英语中运用得比较广泛。
3.非限定性动词的大量运用。科技英语倾向于广泛使用动词的非限定式(Non-finite Verbs),即动词不定式、分词和动名词,尤其是分词(包括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刘宓庆,1998:279)这类动词结构紧凑、表达精炼、逻辑严密、信息容量大,因而成了科技文体句式的又一特征。显而易见,非限定性动词的应用将本应使用多个句子来表达的内容合而为一,把更多的信息结构融为一体,使得彼此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语言表达更加简洁。非限定性动词的句法功能十分广泛灵活,可作主语、宾语、宾补、定语、状语、表语等。
三、使用非言词符号的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语言文字系统的发展显示出其滞后性,常常不能完全适应表达复杂思维的需要。用文字表达显得十分罗嗦,而用图表、公式则清楚易懂,一目了然(王佐良、丁往道,1996:279)。李晓陆(2004)把科技文体中出现的非言词符号分为以下三类:
1.科技术语或单位符号。科技术语就是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专有词或表达方式。它区别于一般的文字表达,其语义外延是根据所指关系而不是根据能指的关系来确定。如“dog”做科技术语使用时,相当于一个非言词符号,在建筑学上指“铆件”,而在机械工程领域则指“齿轮栓”。单位符号通常是由国际权威学术机构和政府立法机构等颁布,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如元素符号O(Oxygen)等。
2.数学符号。科技文体中的数学符号运用广泛,类型丰富,有表示运算关系的,如:2X(x+1)=x2(x+1)2-1,若用文字表达就会成为这样一段文字:
Twice the product of two consecutive numbers is less by unity than the sun of their squares.(王佐良、丁往道,1996:279)
所以要想读懂科技文章,熟悉、了解这些符号是有必要的。
3.图像符号。图像符号种类纷繁,专业性强,各行业领域都有自己的约定俗成,如:在数学概念的比较、对比及统计时,常涉及以下几类图像符号:柱状图(bar chart)或饼状图(pie chart)常用来表示某一部分或某一时期内两组或以上数字概念的静态对比;线图(graph or diagram):线图是用直线或曲线来表示数字资料的统计图,常用两个坐标分别表示两个可变因素,用以显示变化规律、变化趋向、变化率等。
1988年美国政府的《联邦登记手册》是这样定义科学技术不端行为的:“编造、伪造、剽窃其他在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报告结果中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将“科研不端行为”定义为:“在申报、开展或评审科研项目或者提交科研成果报告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行为”。借鉴美国的定义方式,我国科技部于2006年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也对科学技术研究不端行为给出了列举式定义:“本办法所称的科研不端行为是指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为,包括:第一,相关工作人员的职称、简历和科研基础存在造假;第二,科研成果是抄袭或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第三,科研数据存在捏造和编纂的现象;第四,在人体科学技术研究中,没有遵循知情同意或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第五,科学技术研究中违反了实验动物保护的原则;第六,科学技术研究中其他的不端行为。”
二、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中不端行为涉及到的法律责任
(一)《科技进步法》中不端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中不端行为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而民事责任主要应用于知识产权侵权的行为。我国的最高科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九章对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做出了如下规定:一是“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截留的经费”;二是“情节严重的,由上级机关或者所在单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三是“取消其优惠待遇和奖励,并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四是“对于侵犯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的行为可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理”。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科技进步法》中法律条文只对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不端行为涉及到的违法人员的行政责任进行了规定和说明,而其他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都没有做出任何说明与规定,导致我国在对一些涉及到科学技术研究不端行为的人员进行处置时,只能通过行政的方式对相关违法人员进行处置,这种处罚程度很轻,不能对那些蓄意剽窃他人成果的科研工作者构成较大强度的震慑。对于这种现象的存在,我国其他科技法规和相关部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出现的严重不端行为的刑事法律责任进行了补充规定,但由于这些规定只是部门规章,约束力不是很强,起到的作用也就不大。
(二)《刑法》中不端行为的刑事责任和处置措施。我国的《刑法》对科学技术研究中严重的不端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了如下规定:一是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这类行为主要包括泄露国家科学技术机密,转让、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科学技术等,对于涉及到这类行为的相关人员,要根据我国的《刑法》追究其对应的刑事法律责任;二是对侵犯国家和集体财产、在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由于个人原因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行为,应该根据《刑法》追究其相关责任;三是对于侵犯他人科学技术和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要根据我国的《刑法》、《专利法》和《商标法》等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三、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不端行为的管理策略
(一)制定统一的国家政策。对于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不端行为,国家要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统一的政策,为我国的各级政府、各高等院校以及各科研单位实施细则的制定提供依据。要明确科学技术研究中不端行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防范处理科学技术中不端行为的处理程序,从而减少科学技术研究中不端行为的发生频率,提高科研成果的可信度。
(二)区分对待科学技术研究中无意、有意以及恶意的科学技术不端行为。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并不全是有意而为的,要将无意、有意以及恶意的不端行为区分对待。对其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评价,按照后果的严重性对该种行为采取不同的措施。当下,对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不断行为不分轻重、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就进行网上曝光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来进行管理和处置。
(三)设置专门处理科学技术研究中不端行为的机构。在担任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审批职能的主要部门和相关单位内部,要设置专门处理科学技术研究中不端行为的监督管理机构,尤其是加强对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以及社会科学院中相关科研工作人员的管理、监督和控制的力度,这样才能增大科学技术研究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减少科学技术研究中不端行为的发生。
(四)建立健全科学技术研究的诚信制度。对于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不端行为,我国要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管理策略,要建立健全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中的诚信制度。包括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以及社会科学院等在内的各科研机构要向政府提供防范和处理不端行为的担保。
(五)掌握科学技术研究中不端行为的特点,并加强行政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研究中不端行为的调查力度,掌握其特点和范围,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程序,防止管理机构和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之间的合谋或者是管理机构的有意放松,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和谐发展。
(六)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情节严重的不端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对于那些蓄意谋利、欺诈、泄露国家科学机密,为骗取国家研究资助假冒伪造科研成果而导致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延迟或停止不前的相关人员要追究其刑事和民事责任。
(七)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负责人终身责任制度。人们对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人员充满了信任与尊重,科研工作者担任着我国科技兴国的重要任务,因此,他们必须保证科研成果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负责人终身责任制度,无论任何时间其科研成果受到质疑,国家有权力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是不受任何时间限制的。这样才能增强科研工作者的法律意识,使他们不敢触碰法律的底线,减少科学技术研究中不端行为的出现。
四、结语
【关键词】明清 科技翻译 民族性
一、明清时期科技翻译的成就及影响
1. 明清时期科技翻译的主要成就
明清时期西方科学著作开始传入中国,此时基督教传教士作为第一批翻译者除了翻译宗教作品之外,也翻译了部分天文数理著作,利玛窦、汤若望、罗雅各、南怀仁共翻译了此时中国的120种西方科学书籍中的75部,利玛窦翻译的《乾坤体义》被誉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我国明清时期的一些科学家也加入了科技翻译者的队伍,如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学》《崇祯历书》分别是几何学、历法翻译中的重要译作;李之藻翻译的《天学初函》《堪舆万国全图》《算指》等都介绍了中国所无的科技。此外,杨廷筠的《职方外纪》、王徵的《远西奇器说录最》、邓玉函的《泰西人身说概》、孙璋的《华拉字典》、杨之华的《堪舆格致》、孙华元的《西法神机》等都是此时科技翻译的主要成就。
这些出于科技启蒙、宗教启蒙的科技翻译先驱者为我国的科技翻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日后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诸多翻译大家所设立的科技翻译规则仍沿用至今。
2. 明清时期的翻译思想理论
明清时期的科技翻译以基督传教士为先,此时的翻译者以科学技术作为吸引民众和统治者的工具,主要的翻译策略是实用为主,随着中国科学家加入科技翻译的领域,翻译者“西学通中学”的翻译思想开始出现,翻译者在翻译西方科技著作时以促进中国科技的发展为己任,目的是开启民智。
著名翻译家徐光启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同;会同之前,先须翻译”的翻译思想,强调了翻译者开放兼容的文化态度和翻译思想。此时的翻译者认识到西方科技的领先性,注重西方科技的引入,以形成中国的科学精神、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以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为首的翻译者将翻译理论、翻译活动当中的爱国情怀融入翻译思想理论中,如魏源的“师夷长技以治夷”的翻译思想等,该时期的科技翻译带有很重的启蒙意味,具备着文化翻译的翻译思想理论。
二、民族性在明清时期科技翻译中的体现
1. 语言民族性与翻译的关系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各民族又把自己的文化投入到语言中,语言的民族性使得语言的神韵、气质很难甚至是不可翻译的,在翻译过程中,语言民族性往往为翻译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洪堡特认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应该把民族的精神力量看作真实的解释原则,看做决定着语言差异的实际原因”,言语在词汇上、句法形式乃至内容表达上都体现着独特的民族精神的内核,翻译者不能简单地将内容翻译出来,又不能加入过多语言的民族性,这使得翻译者要凭借不同的民族文化性,寻找翻译的解决途径,深刻了解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避免翻译过程中的疏漏。
2. 明清时期科技翻译中的语言民族性
明清时期的科技翻译开创了我国科技翻译的先河,翻译者所遇到的特殊名词和特殊概念,需要在彻底理解领悟后才能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民族性正是从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在科技翻译的实践中体现着文化之间互相补充的文化态度。不同的民族在价值观念、文化理念上存在着不同的词汇和词义联想,在科技翻译中,词汇的选择尤其要注意其特定含义,要清晰、准确、精炼,特殊词汇的译名要准确地反映科学含义,还要能够驱使读者在头脑中相应的形成特殊的联想,如徐光启的《几何学》中首次使用的直角、锐角、钝角等由于其语言的精准不但沿用至今,甚至还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
三、对民族性在科技翻译中应用的思考
翻译是多种文化的碰撞过程,是促进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了文化之间、民族之间的互相承认、互相尊重、互相补充,我国对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始于明清时期,从我国科技翻译传统中对文化翻译的传承而非文学翻译传统,可以看到语言民族性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的转换,尤其是科技翻译,由于各民族、各文化之间对相同的科技的理解方式和理解过程存在特殊性,将科学技术精确地从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再现于一个文化背景之中,存在着词汇空缺、语义联想、词义冲突等等问题,在进行科技翻译中要注意一下原则:第一,准确性原则,科技翻译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要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术语翻译、特定词汇翻译是科技翻译的归宿,术语翻译的不准确,将导致翻译的失败;第二,统一性原则,科技翻译从明清时代开始到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翻译规则,在后期的科技翻译中要注意符合约定俗成的规范化标准,达到科技翻译的统一性、连贯性,科技翻译在现代的科学技术交流中起到桥梁的中介作用,如果术语翻译或概念翻译中存在一义多词或一词多义就会大大降低信息的传递效率;第三,学术性原则,在科技翻译中,学术性原则是经常被忽略的原则,翻译中要选择相对应的专业性术语,选择中性、不含主观评价成分和感彩的词义,避免采用口语化或普通的生活用词。
【参考文献】
[1]李书仓. 试论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的基本特征[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01).
张柏春,1960年生,工学 (机械工程)学士,理学 (科学技术史)硕士、博士。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首席科学家。2001年起担任“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伙伴小组”组长。现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在一个春日和煦的下午,笔者一行如约来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所长的办公室。还未进屋,就听见朗朗的说话声,张先生一边握着电话安排工作,一边伸手示意我们落座。我们趁等待之际打量着张先生的办公室,书柜环墙而立,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也被书籍和资料占据了一半空间,墙壁上挂着一幅苍遒有力的书法作品,“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八字很是引人注目。放下电话,张先生微笑着对我们表示欢迎,随即开始了这次内容充实的访谈。
为理解知识的传统与发展而做学问
张柏春先生作为科学技术史名词(以下简称科技史名词)审定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不仅在确定科技史名词的学科结构设置方面做了工作,还亲自编写了机械史名词。提到他为科技史名词所付出的努力,张先生谦虚地说:“工作是项目组的同事们共同做的,自然科学史所既然承担了科技史名词的编写工作,我们就一起尽力把它做好。我以前是学机械的,就做了机械史名词这部分。”
谈起科技史名词,张先生娓娓道来:“中国是文明古国,在古代农医天算等学科就已经比较成熟,但目前的情况是人们对这方面的历史了解仍然不够。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大家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史,有传统才有发展的底蕴。”
通过张先生的阐述,我们了解到,每一个中国古代科技史名词的背后,几乎都关联着一项古明创造。这些名词间接地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记录着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这种对科技传统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把中国古代科技的真实状况推介到世界上去,让人们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创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统一规范的科技史名词是在此过程中必须依赖的工具。”看着张先生充满热情地谈论着未来工作的愿景,让我们感到眼前这位谦和的学者,心底涌动着民族自豪感。
规范的名词是学科成熟的标志
第一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88年12月22日成立,当时席泽宗先生任主任委员,华觉明先生任副主任委员,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最终整理出科技史名词1700余条。此后,海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产生了大量新的名词,国际交流空前活跃。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7年1月15日成立,由田淼研究员担任主任委员。在成立会上,张柏春先生客观地评价了科学技术史名词规范的意义:“编辑一套完整、规范的科技史名词既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科成熟的标志。科技史名词的编辑、公布与出版,将对促进和加强国内外科技史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现实意义和国际意义。”
如今,全球科学史研究和学术交流日渐频繁,进一步规范和推广科技史名词,完善中国自己的科技史名词体系,已成为中国学者和相关研究机构需认真思考和着手进行的工作。张先生说道:“我们要尽可能地展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传统,并把古明创造介绍到海外去。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如何正确使用科技史名词的问题。比如在国外做学术报告时,两位中国学者提到的本是同一个中文名词,但在报告中所选用英文翻译不同,国外学者就会认为他们说的是两件事物,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和交流上的障碍。一本规范的科技史名词工具书,将有助于中国学者在国际相关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也有助于中外学者在学术上进行顺畅交流,使得中国科技传统进一步被世界所认识。”
翻译是科技史名词工作的难中之难
谈到国际交流,就涉及科技史名词的英译问题。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名词英译部分可能不是名词审定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因为对于近代科学产生以来流入中国的外来词,只需选择国际上同名的英文名称即可。对于中国“土生土长”的科技名词,则需慎重思考、比对,从而确定其英文名称。科技史名词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使其英译难度高于其他学科。张先生谈道:“要正确把握科技史名词的内涵已经很困难,再把它翻译成适合的英文更加困难。科技史名词和别的学科不同,很多名词是中国特有的,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积淀,在英语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词。翻译时专家之间经常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现象,需要协商解决。比如说‘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很重要的名词,哲学、中医等学科中都有这个词,却无法给它找到一个相对应的英文名,最后只能用拼音qi来表示。在科技史名词审定中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中国古代特有的科技发展产生了很多特有的名词,但如果我们把这类名词都用拼音来表示,外国人就更加看不懂。因此,哪怕拗口,也尽量用他们的语言表示。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如果只能用汉语拼音代替,那么后面须加上英文释义。”
提到翻译问题,张先生兴致颇高:“翻译是一门艺术。有的词翻译好了,会让人感觉很美。比如laser,大陆翻译成激光,台湾翻译成雷射,各有千秋。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也说明了任何名词都有形成、演变的过程。我们要尽量减少这过程中的遗憾,不断完善工作。”
科技史名词要收“中国标签”
中国科技史名词浩如烟海,如何在这“大海”中将词条进行梳理,其中的原则是什么?也就是说,科技史名词的收词标准是什么?对于笔者的疑问,张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太常见的名词,还有古代曾有现在已经失传的名词,这次就不收了。比如杠杆,在中国古代是最基本的工具,人们很早已有使用这个工具,只是那时还没有‘杠杆’这个词。17世纪传教士邓玉函(Johannes Terrentius)和王徴将其定名为‘杠杆’,一直沿用至今。这个词虽然很重要,又有生动的故事,但因为太常见了,我们还是没有收。我们尽量选择中国特有的,贴有中国标签的名词。”
说起“中国标签”,张先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比如中国人发明风扇车,利用人造风把糠从谷粒中吹出来。18世纪传至中欧以后,这种机械在当地一度风靡。欧洲人加了齿轮传动,做了改进。现在可以在欧洲的一些博物馆里看到它。中国独有的发明还有水排、龙骨车、风箱、指南车、地动仪,等等。其中水排用曲柄连杆做传动机构。李约瑟给了它很高的评价,甚至说它为蒸汽机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有些发明,是中国和外国都有的,但技术传统不同。典型的例子有水车,中国的龙骨车跟阿基米德螺旋式水车齐名。阿基米德螺旋式水车是螺旋式的,龙骨车是链条式的。这两样发明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水车的风格。意大利在做阿基米德纪念展览的准备工作时,专门介绍了中国的龙骨车,来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对比。中外都有的发明还有被中香炉、风车、滑车等等。被中香炉的结构和用途中外都类似,结构上都是几个环构成的常平架。把燃香放在常平架中间的小炉子里,这个架子怎么滚动,炉子始终朝上,燃香都不会被倒出来。被中香炉中国古代有,叙利亚也有。与国外的风车相比,中国的大风车有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和创造。对于这些创造,我们必须让世人了解。”
“有些反映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创造的传统名词是必须收入的。比如水运仪象,水运是指以水力驱动,仪指天文观测用的浑仪,象指演示天球运动的仪器。北宋制作的水运仪象台是以水轮驱动的集计时报时装置、浑象、浑仪于一体的大型机械,包括控制等时运转的机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机械设计的高水平,有关名词是不能不收的。”“另外,出土文物中,有些能够代表历史上科技发展水平的,原先的名字已经失传,出土后按现在人的理解对其做了规范的命名。比如新莽卡尺,是西汉和东汉之际的工具,其构造酷似现在的卡尺。学者们在‘卡尺’前面加上了反映年代特质的‘新莽’二字。这个命名使人们一看就明白这件物品是什么,是什么年代的。对于这些新出现的词,我们也应适当收入,并给予合理的定义。”
在对科技史名词定名时,有时还需要用到繁体字。张先生给我们举例说明:“比如说 ‘机’字,繁体是‘機’,右边的上面是一个‘丝’,在古代‘機’的含义之一是指织布机,用繁体字便于见字明义,更好理解它的内涵。”
科技史名词必须定义,有些还要适当溯源
由于科技史名词的特殊性,在词条编辑过程中,除了科技名词的正名、英文翻译、不同称谓、注释、定义等要素必不可少外,有些重要的文献出处也要尽可能展现出来。张先生说道:“任何学科都有它的发展过程,名词的演变体现了一个概念的发展,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古代的名词有它自己的内涵和时代背景。时代不同,含义可能也不同。比如说,‘天文’原始含义是天象,中国古代皇家‘天文’工作的主要功能可以说是占卜,其中的‘历法’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
【关键词】人类学转向/人种志方法/科学技术人类学/文化解释学/本土方法论
【正文】
社会学与人类学1是两个有着密切关系的独立学科, 在它们的发展史中,其理论与方法的互相渗透与借鉴,对这两个学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就科学社会学的发展史来说,至70年代中期以来,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相伴随,出现了“人类学转向”这种现象〔1〕, 在文献中也出现了科学技术人类学这个提法。
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anthrohological turn),也可以称之为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研究角度(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我简称为对科学的人类学研究。
那么,这种人类学取向的研究究竟包含着什么意思?我认为,至少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个含义是把现代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在这里,作为文化现象考察,并不是斯诺所提的独立于人文文化之外的、与人文文化相对立的科学文化,而是把科学当作整个人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作与宗教、艺术、语言、习俗等文化现象相并列的文化形式的一种。这样就把现代科学纳入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围。第二个含义是,对科学的社会研究采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选出某个科学家集本的场所,对科学家及其活动进行人种志〔2〕(ethnography)的研究,即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详细的记载、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如果说第一层意思是从宏观上把现代科学纳入人文文化范围,决定了研究的总倾向,那么,人种志的研究就属于微观的经验研究。在我看来,知识社会学的宏观定向相一致的研究和微观倾向发生学的研究[2] 正好与这两方面是相对应的。从这个角度说,整个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都和“人类学转向”有直接关系。
(一)
人类学转向的含义之一:科学是诗文化系统之一
特拉维夫大学教授、科学史家耶胡达·埃尔卡纳在《关于知识人类学的尝试性纲领》一文中明确地提出要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来考察。他提出,在传统上,“科学很少被认为像艺术或宗教那样是属于人文文化整体的,因为它被看作是某种不相同的、独一无二的、互相背离的东西”,但他的“基本前提是,文化的不同维度:宗教、艺术、科学、意识形态、普通常识、音乐,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文化系统。”[3埃尔卡纳从人类学角度探讨这个问题,认为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来考察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特·格尔茨的观点。在他的论文《深描:迈向文化解释学的理论》中,格尔茨说:“我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本质上是符号论的。和M·韦伯一样, 我们相信,人类是挂在由他自己织就了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们必须把“文化看作那些网,因而对文化的分析并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寻求意义的解释性科学”。[4]我注意到, 虽然格尔茨在他的论述中是把科学列入文化解释的范围中的,但是他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后面还要讲这一点)。而埃尔卡纳同样是把科学作为文化解释的对象,并且根据他对格尔茨的“深描”方法的理解,对科学史中的“深描”作出了解释。
而这也正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论题。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凯、巴恩斯、布鲁尔等人都在他们的主要代表著作中,把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的重点放到科学知识上面,并把自然科学知识等同于其他知识和信念、看作是文化现象。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在拙著《科学社会学》一书的第十章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这里主要是把这种理论倾向与“人类学转向”联系起来。
爱丁堡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巴恩斯,在他的著作《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理论》一书中就指出,科学是一种信念,只是一种被接受了的信念,而不是正确的信念,他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科学是亚文化的4集合’,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科学当然受到外部的整个大文化的影响。[5] 因提出“强纲领”主张而著名的布鲁尔也是把科学当作文化现象、人类学现象来对待的。他的“强纲领”的第一条就把科学知识与信念并列,并且认为可以归结为社会的原因。[6] 他在评述维特根斯坦的知识的社会理论时曾明确地说“数学是人类学现象”。[7]
马尔凯在他的著作《科学和知识社会学》中,以专门的篇幅论述了这个问题。该书第三章的标题就是“科学中的文化解释”,鲜明地表示出文化人类学的倾向,这也就是说,他要对科学作一种文化意义的解释、文化意义的分析。他的这种文化意义的解释和分析是怎样做出的呢?
首先,他分析了科学社会学中关于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的争论,分析了默顿的规范和米特洛夫的反规范,认为,在科学中,科学家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多种并存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场合都共同遵守某种特定的规范,并不存在一种体制化的机制来保证科学家们都一致遵从或信奉某组特定的规范。在科学中, 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语言公式(verbal formulation),这就为科学共同体、 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节目单(repertoire)或字典(vocabrary), 科学家们可以灵活地使用它去分类不同社会背景中的不同职业行为。”因此,关于规范的讨论就走到了关于科学的文化资源的说明。”[8]这也就是说, 科学规范并不是像默顿所说的那样,并不是体制化的要求,而是“磋商”的结果,科学家们是从代表着不同文化资源的节目单及字典中去寻找自己的道德信奉原则的。
马尔凯的文化解释还在于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动力学考察。他研究了若干实际案例,从中做出分析,他的结论是,对于科学实验结果的意义是什么的评判、对于科学论断的有效与无效,并不存在普遍的、一成不变的标准,在实验和解释的过程中,个人的特点、具体的环境都会产生作用,他说,“科学一致,因而科学知识,并不是仅由证明正确或拒斥来达到的。科学家们经常面对的是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思想和智力方面的信奉不是由于应用事先确立的正式标准来实现的,而常常和必定是制作而成的。对于研究纲领的拒绝或采纳,是一个更加实用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科学家的相对具体的旨趣利益影响的。”[8] 马尔凯承认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是存在着认识因素的,科学的判断和解释是受认识和社会因素影响的。他认为,不仅社会规范是社会地变化着的,而且对于任何一个研究纲领来说,认识和技术规范也是可能有很不相同的解释的。”在社会意义的磋商和知识主张的评估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社会与技术的公式表述,在具体情况下,是由每个参加者所选定的,所说明的;这两种资源,在具体科学知识被认可的过程中,在非正式的相互作用和正式的证明程序中,是紧密地综合在一起的。”[8]
马尔凯关于科学的文化解释的结论是:“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已经会聚到这样一种观念,即把科学看作是一项解释性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物理世界的本性是社会地建构起来的。”又说:“更好的普遍的公式是,科学知识是由磋商过程确立起来的,也就是被那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文化资源的解释建立起来的。在这种磋商过程中,科学家们也运用认识和技术的资源;但最终结果还是依赖于可利用的其他社会资源。因此,通过科学磋商建立起来的社会结论并不是物理世界的确定性说明,而是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特定行动者群体看来是正确的科学主张罢了。”[8]
以上是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所代表的“人类学转向”的第一个含义的简单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转向并不是没有历史根源的,也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代表着旧的“知识社会学传统的复活”,它反映的是“社会和人文科学注意重点的变化和重新取向的过程”。[1] 深入的研究将会说明,这种转向与当代哲学的、社会学的以及文化的思潮有着多种复杂的联系,不过,这已不是这篇文章所要讨论的问题了。
(二)
人类学转向的含义之二:对科学作人种志研究
文化是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起源于对初民社会(primary society)的研究, 起源于欧洲和美国的学者对于“不开化的”、非欧洲文化的研究。与人类学的发展相联系,形成了一种主要研究方法,这就是人种志方法(ethnogranhicat method)。 人种志研究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民族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生活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这种研究首先要选定地点,即某个部落或民族的聚居地,作为田野调查(field work)的基地,进行参与观察,作详细的记载,最后形成描述性分析性人类学著作。许多文化人类学的名著都是人种志研究的成果。这种研究要求有较长的时间投入(一般在一年以上,离开以后有时还有通讯联系或回访);这种研究要求研究人员学习当地的方言土语,尽可能地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并保持一个观察者的客观独立的立场,除了参与观察以外,研究人员通常选定或培养某个当地人作为信息提供者(informants),等等。这种研究也常常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于所研究的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对照性的分析。
当代人类学的人种志研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于初民社会的研究(可研究的初民社会愈来愈少),已经发展到为对现代社会中某个社区、某些特殊人群的研究,例如,对城市中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研究,[9] 对于工厂、精神病院、科层制的研究,等等。[10]人种志研究的技术也有很大进展,如广泛利用电影、录音、录像等等手段。显然,这种方法是可以同样应用于研究科学活动所在地和科学家人群的。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的第二个含义:对科学作人种志研究。具体说来,这就是科学知识社会学代表人物对科学进行的人种志研究。7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对科学知识持有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以人类学家的身份进入实验室,他们以实验室为田野调查的基地,进行长期持续的参与观察,对于实验室的环境、仪器设备、科学家的日常活动和对话,对于科学家与实验室以外的联系,以至于科学论文的形成、发表,论文引证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载,做出分析,写出研究报告或专著。这就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的一批研究成果,它们有一个概括性名称,即“实验室研究”(Iaboratory S-ludies)。在这种成果中,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拉都尔对美国加州萨尔克实验室的研究、谢廷娜对伯克利大学中生物化学等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和这两项研究的成果《实验室生活》和《知识的制造》以外,还有若干研究及其相应的成果。[2] 虽然这一批著者在他们的进一步分析中表现出差异和分歧,但他们的共同认识是“深入到科学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经验材料,就可有益于对科学的理解”。[11]而谢廷娜则把这一批“实验室研究”看作是说明科学知识的建构主义纲领的,她说:“这个纲领是被若干个实验室研究所支持的。”[2]
拉都尔的《实验室生活》一书的工作基础是长达一年零十个月的田野调查,他进入实验室观察科学家的日常活动,进行相关研究,他的书内容确实展现了人种志研究所得的大量资料:有实验室场景的多幅照片,有科学家在不同场合的对话记录,有科学仪器状况的一览表,有某项化学物质合成的报告记载,有科学家个人事业经历的摘要,等等。拉都尔运用这些资料得出了认识论的结论:实验室是文学标记的系统,仪器所显示的现象是“技术现象”,科学实验室中的事实是“人工事实”,因而科学事实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制造出来的,科学的陈述是磋商的结果等等。其实,拉都尔在《实验室生活》的第2版后记中就说过, 他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看法即科学认识是受社会因素制约的,他在参与观察中的工作只不过是搜集详尽的材料罢了。这就使得这部运用人种志研究的著作读起来与其他文化人类学的著作很不相同:其描述与分析结论似乎有某种不连贯;这些分析,与其说是文化人类学的,不如说是认识论的,与其说是社会学的不如说是哲学的。
《知识的制造》这部书的特点就更加明显了。这部以人种志研究为基础的专著,已经完全把调查来的资料编纳入作者的认识论结论的框架中了。“科学家作为实践的推理者:知识是在环境中建构起来的”;“科学家作为索引性推理者:科学研究的机会主义和情境性”;“科学家作为类比推理者,取向的基本原则和革新的隐喻推理批评”;“科学家作为社会环境中的推理者,从科学同体到跨越科学的领域;”“科学家作为文学的推理者,或者实验室推理的嬗变”;“科学家作为符号推理者,或‘我们以什么造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这就是该书的章节标题所构成的框架。这样,在文化人类学著作中通常见到的对文化现象的完整而生动的描述性记载不存在了,资料“沦为”结论的例证。
在这里,我们不能详细讨论这些结论与哲学、社会学思想的具体联系,那是需要专门的研究的。我们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科学知识的微观建构学派是运用人种志研究方法寻找经验资料支持和论证科学知识的建构主义纲领的,因而就恰好代表了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不过,我们又可以看到,这个学派的运用,与本来意义上的文化人类学人种志研究是不完全同一的,因为他们进入了认识的领域,而且是科学认识的领域。拉都尔也承认了这一点,他说,他“所使用的人种志方法,只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与人种志方法相一致。”[11]因此,我们一方面把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建构学派的“实验室研究”看作是“人类学转向”标志;另一方面,从严格的人类学意义上考察,又只能把这些研究看作是特殊的、值得讨论的具体运用。
(三)
科学技术人类学:有待开发的领域
科学知识社会学所代表的“人类学转向”,只不过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人类学取向或者科学技术人类学的一种类型。全面系统论述科学技术人类学,笔者尚力所不及,仅就目前的初步认识,说明以下要点:
(1)科学技术人类学,在严格意义上说, 应该是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科学技术所作的研究。在人类学领域,早已存亡可以归纳入这个范畴的研究成果,这就是:考古人类学及人种志研究对于含有科技内容的“物质文化”的研究;人类学家所考查的非西方的知识系统,为民族数学(ethzo-mathmeties)、民族心理分析(ethnopsycehiatny)、民族植物学(ethnobotany);医学人类学所研究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非西方的知识系统〔3〕,等等。 因此,有的学者指示,“在这个意义下,人类学开始研究科学技术,要比跨学科领域STS研究科学技术早得多。”[13]当然, 人类学家在上述研究中所涉及的科学,是非西方文明中的传统科学,并不是现代科学技术。
(2)正因为人类学的研究传统是关注欧洲以外的文化,所以, 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技术就必然处在专业人类学家的研究视野之外。现在,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已经发展为大的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人类学家进入这个领域的仍然为数不多,为1988 年美国的4S’学会召开会议,有来自各学科的学者529人,其中人类学家只有18人。[13]
但是在70年代中期以来毕竟出现了一批人类学取向的科学技术研究,其中就包括有前面提到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那么,这些研究成果是由什么人完成的呢?”绝大部分科学人类学研究或者人种志研究是由社会学家、哲学家及其他并没有受过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专门训练的人完成的。”[14]这样一些社会学家哲学家在采取了人类学研究角度、完成了具有人类学特点的著作以后,就获得了人类学家的称号,如拉都尔就是一例。这些不是人类学家(或者说准人类学家)所作的研究,被人类学家看来是存在着某种混乱的,有人指出,“实验室研究”作为人种志研究的一种版本,是与人类学家的研究不相同的。”[14]拉都尔也谈到他的人种志研究所引起的批评。[11]
(3)正因为如此,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个领域, 关心科学技术研究的人类学家的建议是:必须弄清人种志方法的真谛,弄清这种方法的要害在于记和写(grapy)、在于描述, 在于通过写他们来说明人民和他们的文化;必须了解文化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学者: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整体主义的人种志学,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比较主义方法,以格尔茨为代表的符号象征主义的文化解释学等等。[14]我以为对于当代有重大跨学科影响的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及其文化解释学尤应引起注意。[15]
(4 )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做的工作也许是接近于格尔茨的文化解释学的。如前所述,马尔凯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对科学进行了文化解释,埃尔卡纳则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深描”方法在科学史中的运用,讨论了科学知识增长、科学与其他文化因素,历史舞台上的科学等。但我们没能读到埃尔卡纳或是马尔凯都没有运用人种志的“深描”方法所作具体的研究。而“实验室研究”所作的经验描述的意义在于得出认识论的、哲学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版本。这是因为他们给自己规定去研究的文化现象,是格尔茨都认为是棘手的问题:科学。格尔茨是有法律实践经验的学者,他从文化解释的角度说明了法律现象,但是当他把科学与其他文化现象并列时,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尽管我们很偏爱科学,但它仍然不失为一种棘手的事务”,“但物理学和雕塑以及其他所有的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人类学上难以理解的问题。”[16]
(5)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决不局限于对实验室的研究, 可以从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扩展到学术会议上的扩展到法庭中的科学家,[10]这也就是说要“从实验室走向更为广阔的和多元的领域。”[13]有的社会学家选择了科学事业管理组织及其附属机构,[17] 有的学者进入了政府设立的海洋生物养殖经济研究组织[18]在这些研究中,注意的集点也不单纯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涉及到了这些机构中科学家的社会身份,涉及到实验室与顾客、科学知识与生产方法以及科学政策和经济组织的关系等问题。特别要揭示的是,同样进入实验室,其研究重点也不一定就是科学知识的生产,以特拉维克对美国及日本的线性加速器中心的研究,其重点就是实验室组织结构,领导风格及什么是“良好”的物理学工作条件的模式差别。[19]
(6)正是因为如此, 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并不局限于人种志的田野调查,其研究方法也可以多样的;发展一种“跨学科的、批判的、文化的方法”,这也就可以包括历史的研究、比较的方法、文本阅读、……等方法;并且基于这种种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技术’意义的定义,不可避免地以理解专家到理解非专家。”[13]虽然我们对于上述这些方法也许还不能都了解和掌握,但多样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7)总之,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极为扩散,各具特点, 我们只要看看《诸科学与诸文化》(《Sciences and Cultures》[1])和《知识与社会第9卷,科学技术学人类学》[13] 这两部文集的论文题目就可以知道了。每个作者都按照自己对于人类学的理解,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注意焦点,进行不同的人类学探讨。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科学技术人类学的论著,要在纷云繁复的论述中弄清来龙去脉把握要害,我认为,有一项工作要做,这就是要注意作者所使用的主要关键概念,诸如“人工事实”、“技术现象”、“磋商”、“文本”、“深描”、“反思性”(reflexivity)、“结构的和形容的”(emve and etic),等等:它们就好像一片模糊背景中的亮点,了解除它们可以有助于深入的研究。
(8)在谈到实验室的人种志研究的时候, 不能不提到对实验室的民俗学研究,这就是社会学中民俗学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 )〔4〕代表人物加芬克尔及其学派的工作。麦克尔·林奇把这一批研究称之为“对科学工作的民俗学方法论研究(tthnomethodological studiesof scientific work), 指出这种研究要详细考察实验室中“自然地组织起来的日常活动”“讨论”有关实验室工作的暂时的秩序”[20]。他并且专门著书论述了民俗学方法论与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关系。[21]那么,这种研究与前述人种志研究有什么关系?在民俗学方法识者看来,人种志研究是与“民俗学方法论的文献是有密切关系”的,甚至认为那些作者都是“民俗学方法论的说明者”[20];而人种志研究的学者则认为民俗学方法论是人种志研究的一种。[10]弄清这两种研究的区别与联系,决不是轻而易举的工作。我们要指出的是,从已有的人种志研究的著作来看,他们确实从民俗学方法论者的著作中吸取了某些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了解这一点,对于认识知识社会学微观研究的特点也许是重要的。
(9)最后要说的是, 科学技术的人类学研究中的专业人类学家在增加,〔5〕但是非人类学背景研究人员仍然会占相当大的比重。 因为,专业人类学家即使转向现代社会生活的广大领域,能够专门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也毕竟是少数。这种情况,对于在人类学科并不充分发展的中国从事于科学的社会研究的学者来说,也许是一种机会:他们也许可以增添几分勇气,去涉足这个确实颇为陌生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注释:
〔1〕人类学是一个大的综合性学科,包括有体质人类学、 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社会(或称文化)人类学等分支学科,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文化)人类学。
〔2〕ethnography 另一种译法是民族志,我这里采用的是《大英百科全书》的中文版的译法。
〔3〕1996年我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特尔多)人类学系讲学时,就见到一位研究藏医的研究生,她已不止一次到西藏作田野调查。
〔4〕这个词在社会学中有多种译法,如:民俗学方法论, 人种方法论。
〔5〕从两本文集中的撰稿人可以看到这一点:1992 年出版的《知识与社会》第9卷9名作者中有4名是人类学家;而1982 年出版的《诸科学与论文化》9名作者中只有1名是人类学家。
【参考文献】
[1] Wotge Lepenic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thesociology of science, in "Sciences and Cultures", Edited by E.Mendelson and E.Elkana,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g, 1981, p.245,p253.
[2] Karin Knorr- Cewua: " The Ethnographie Study ofScienelifie Work: Towards a Constractivisl Interpretation ofScience, in" Science Observed", Edited by R.Knorr-Centina andM.Mulkay,Sage Publicalion Ltd, 1983.p.115,pp.117—118.
[3] Yehuda Elkana: A Programmatic Auemtt at anAnthronologg of Knowtedge in "Sciences and Cultures",P.6.
[4] 克利福德·格尔茨:《深描:向文化解释学理论》, 《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40.
[5] Barry Barnes: Scientigie Knowtedge and SociologicdTheory. Roultedge Kegan Paul L td.1974.p.63.
[6] David Bloor: Science and Socidl Image, RonteedgeKegan Paul & fd.1976,pp.4—5.
[7] David Bloor: Wettgenstein- A SocialTheorg ofKnontedge, Macmillan Education L td.1987.p.83.
[8]Michael Mulkay:Science and the Sociofogrof Knonfedge,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79,pp.68—95.
[9] Ethnography, Britanica Voi.4,pp.583—584.
[10] R.S.Anderson: The Necessary of Field Method inFliedgm method of Scientific Recearch, in "Scienees andCutlures,p.218,p.216.
[11] Bruno Lalour: Laboralorg Life Princeton UnicversityPress,1986,p.278.
[12] Karin D.Knorr-Cetina: The Monutacture of Knowledge,Pergamon Press,1981.
[13]"Precoce", in "Knontedge and Society: theAnthrop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9, 1992, " JALPress Inc.p.x.
[14] David J.Hess: "Introduction: The new Ethnographyand the Anthrop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 ibid,pp.1—17.
[15] 詹姆斯·匹科克:《芬三流派:韦伯、帕森斯、格尔茨》,《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p.106—110.
[16] 格尔茨:《地方性知识》,《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91,p.93.
[17] Slacie E. Zabushy: " Multiple Conlexts, MultipleMeaning: Scientist in the Europea Space Agency, in "Knowledgeand Society, Vol.9.".
[18] M. Collon and J.Law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o-technicee Networks: Content and Context Revisited", in"Kowlege and Society, Vol.8,1989 Sludies in the Sociologg ofScience Past and Preseut, JAL Press INC.
[19] Karin Knorr-Cetina: " Laboratory Sludies and TheConstruction Approach in the Stndy of Scince and Technologg,(日)《科学·技术·社会年版》1993、卷2p.138.
【关键词】人类学转向/人种志方法/科学技术人类学/文化解释学/本土方法论
【正文】
社会学与人类学1是两个有着密切关系的独立学科,在它们的发展史中,其理论与方法的互相渗透与借鉴,对这两个学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就科学社会学的发展史来说,至70年代中期以来,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相伴随,出现了“人类学转向”这种现象〔1〕,在文献中也出现了科学技术人类学这个提法。
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anthrohologicalturn),也可以称之为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研究角度(anthropologicalperspective),我简称为对科学的人类学研究。
那么,这种人类学取向的研究究竟包含着什么意思?我认为,至少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个含义是把现代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在这里,作为文化现象考察,并不是斯诺所提的独立于人文文化之外的、与人文文化相对立的科学文化,而是把科学当作整个人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作与宗教、艺术、语言、习俗等文化现象相并列的文化形式的一种。这样就把现代科学纳入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围。第二个含义是,对科学的社会研究采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选出某个科学家集本的场所,对科学家及其活动进行人种志〔2〕(ethnography)的研究,即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详细的记载、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如果说第一层意思是从宏观上把现代科学纳入人文文化范围,决定了研究的总倾向,那么,人种志的研究就属于微观的经验研究。在我看来,知识社会学的宏观定向相一致的研究和微观倾向发生学的研究[2]正好与这两方面是相对应的。从这个角度说,整个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都和“人类学转向”有直接关系。
(一)
人类学转向的含义之一:科学是诗文化系统之一
特拉维夫大学教授、科学史家耶胡达·埃尔卡纳在《关于知识人类学的尝试性纲领》一文中明确地提出要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来考察。他提出,在传统上,“科学很少被认为像艺术或宗教那样是属于人文文化整体的,因为它被看作是某种不相同的、独一无二的、互相背离的东西”,但他的“基本前提是,文化的不同维度:宗教、艺术、科学、意识形态、普通常识、音乐,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文化系统。”[3埃尔卡纳从人类学角度探讨这个问题,认为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来考察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特·格尔茨的观点。在他的论文《深描:迈向文化解释学的理论》中,格尔茨说:“我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本质上是符号论的。和M·韦伯一样,我们相信,人类是挂在由他自己织就了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们必须把“文化看作那些网,因而对文化的分析并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寻求意义的解释性科学”。[4]我注意到,虽然格尔茨在他的论述中是把科学列入文化解释的范围中的,但是他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后面还要讲这一点)。而埃尔卡纳同样是把科学作为文化解释的对象,并且根据他对格尔茨的“深描”方法的理解,对科学史中的“深描”作出了解释。
而这也正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论题。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凯、巴恩斯、布鲁尔等人都在他们的主要代表著作中,把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的重点放到科学知识上面,并把自然科学知识等同于其他知识和信念、看作是文化现象。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在拙著《科学社会学》一书的第十章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这里主要是把这种理论倾向与“人类学转向”联系起来。
爱丁堡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巴恩斯,在他的著作《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理论》一书中就指出,科学是一种信念,只是一种被接受了的信念,而不是正确的信念,他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科学是亚文化的4集合’,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科学当然受到外部的整个大文化的影响。[5]因提出“强纲领”主张而著名的布鲁尔也是把科学当作文化现象、人类学现象来对待的。他的“强纲领”的第一条就把科学知识与信念并列,并且认为可以归结为社会的原因。[6]他在评述维特根斯坦的知识的社会理论时曾明确地说“数学是人类学现象”。[7]
马尔凯在他的著作《科学和知识社会学》中,以专门的篇幅论述了这个问题。该书第三章的标题就是“科学中的文化解释”,鲜明地表示出文化人类学的倾向,这也就是说,他要对科学作一种文化意义的解释、文化意义的分析。他的这种文化意义的解释和分析是怎样做出的呢?
首先,他分析了科学社会学中关于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的争论,分析了默顿的规范和米特洛夫的反规范,认为,在科学中,科学家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多种并存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场合都共同遵守某种特定的规范,并不存在一种体制化的机制来保证科学家们都一致遵从或信奉某组特定的规范。在科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语言公式(verbalformulation),这就为科学共同体、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节目单(repertoire)或字典(vocabrary),科学家们可以灵活地使用它去分类不同社会背景中的不同职业行为。”因此,关于规范的讨论就走到了关于科学的文化资源的说明。”[8]这也就是说,科学规范并不是像默顿所说的那样,并不是体制化的要求,而是“磋商”的结果,科学家们是从代表着不同文化资源的节目单及字典中去寻找自己的道德信奉原则的。
马尔凯的文化解释还在于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动力学考察。他研究了若干实际案例,从中做出分析,他的结论是,对于科学实验结果的意义是什么的评判、对于科学论断的有效与无效,并不存在普遍的、一成不变的标准,在实验和解释的过程中,个人的特点、具体的环境都会产生作用,他说,“科学一致,因而科学知识,并不是仅由证明正确或拒斥来达到的。科学家们经常面对的是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思想和智力方面的信奉不是由于应用事先确立的正式标准来实现的,而常常和必定是制作而成的。对于研究纲领的拒绝或采纳,是一个更加实用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科学家的相对具体的旨趣利益影响的。”[8]马尔凯承认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是存在着认识因素的,科学的判断和解释是受认识和社会因素影响的。他认为,不仅社会规范是社会地变化着的,而且对于任何一个研究纲领来说,认识和技术规范也是可能有很不相同的解释的。”在社会意义的磋商和知识主张的评估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社会与技术的公式表述,在具体情况下,是由每个参加者所选定的,所说明的;这两种资源,在具体科学知识被认可的过程中,在非正式的相互作用和正式的证明程序中,是紧密地综合在一起的。”[8]
马尔凯关于科学的文化解释的结论是:“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已经会聚到这样一种观念,即把科学看作是一项解释性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物理世界的本性是社会地建构起来的。”又说:“更好的普遍的公式是,科学知识是由磋商过程确立起来的,也就是被那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文化资源的解释建立起来的。在这种磋商过程中,科学家们也运用认识和技术的资源;但最终结果还是依赖于可利用的其他社会资源。因此,通过科学磋商建立起来的社会结论并不是物理世界的确定性说明,而是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特定行动者群体看来是正确的科学主张罢了。”[8]
以上是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所代表的“人类学转向”的第一个含义的简单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转向并不是没有历史根源的,也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代表着旧的“知识社会学传统的复活”,它反映的是“社会和人文科学注意重点的变化和重新取向的过程”。[1]深入的研究将会说明,这种转向与当代哲学的、社会学的以及文化的思潮有着多种复杂的联系,不过,这已不是这篇文章所要讨论的问题了。
(二)
人类学转向的含义之二:对科学作人种志研究
文化是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起源于对初民社会(primarysociety)的研究,起源于欧洲和美国的学者对于“不开化的”、非欧洲文化的研究。与人类学的发展相联系,形成了一种主要研究方法,这就是人种志方法(ethnogranhicatmethod)。人种志研究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民族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生活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这种研究首先要选定地点,即某个部落或民族的聚居地,作为田野调查(fieldwork)的基地,进行参与观察,作详细的记载,最后形成描述性分析性人类学著作。许多文化人类学的名著都是人种志研究的成果。这种研究要求有较长的时间投入(一般在一年以上,离开以后有时还有通讯联系或回访);这种研究要求研究人员学习当地的方言土语,尽可能地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并保持一个观察者的客观独立的立场,除了参与观察以外,研究人员通常选定或培养某个当地人作为信息提供者(informants),等等。这种研究也常常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于所研究的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对照性的分析。
当代人类学的人种志研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于初民社会的研究(可研究的初民社会愈来愈少),已经发展到为对现代社会中某个社区、某些特殊人群的研究,例如,对城市中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研究,[9]对于工厂、精神病院、科层制的研究,等等。[10]人种志研究的技术也有很大进展,如广泛利用电影、录音、录像等等手段。显然,这种方法是可以同样应用于研究科学活动所在地和科学家人群的。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的第二个含义:对科学作人种志研究。具体说来,这就是科学知识社会学代表人物对科学进行的人种志研究。7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对科学知识持有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以人类学家的身份进入实验室,他们以实验室为田野调查的基地,进行长期持续的参与观察,对于实验室的环境、仪器设备、科学家的日常活动和对话,对于科学家与实验室以外的联系,以至于科学论文的形成、发表,论文引证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载,做出分析,写出研究报告或专著。这就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的一批研究成果,它们有一个概括性名称,即“实验室研究”(IaboratoryS-ludies)。在这种成果中,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拉都尔对美国加州萨尔克实验室的研究、谢廷娜对伯克利大学中生物化学等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和这两项研究的成果《实验室生活》和《知识的制造》以外,还有若干研究及其相应的成果。[2]虽然这一批著者在他们的进一步分析中表现出差异和分歧,但他们的共同认识是“深入到科学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经验材料,就可有益于对科学的理解”。[11]而谢廷娜则把这一批“实验室研究”看作是说明科学知识的建构主义纲领的,她说:“这个纲领是被若干个实验室研究所支持的。”[2]
拉都尔的《实验室生活》一书的工作基础是长达一年零十个月的田野调查,他进入实验室观察科学家的日常活动,进行相关研究,他的书内容确实展现了人种志研究所得的大量资料:有实验室场景的多幅照片,有科学家在不同场合的对话记录,有科学仪器状况的一览表,有某项化学物质合成的报告记载,有科学家个人事业经历的摘要,等等。拉都尔运用这些资料得出了认识论的结论:实验室是文学标记的系统,仪器所显示的现象是“技术现象”,科学实验室中的事实是“人工事实”,因而科学事实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制造出来的,科学的陈述是磋商的结果等等。其实,拉都尔在《实验室生活》的第2版后记中就说过,他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看法即科学认识是受社会因素制约的,他在参与观察中的工作只不过是搜集详尽的材料罢了。这就使得这部运用人种志研究的著作读起来与其他文化人类学的著作很不相同:其描述与分析结论似乎有某种不连贯;这些分析,与其说是文化人类学的,不如说是认识论的,与其说是社会学的不如说是哲学的。
《知识的制造》这部书的特点就更加明显了。这部以人种志研究为基础的专著,已经完全把调查来的资料编纳入作者的认识论结论的框架中了。“科学家作为实践的推理者:知识是在环境中建构起来的”;“科学家作为索引性推理者:科学研究的机会主义和情境性”;“科学家作为类比推理者,取向的基本原则和革新的隐喻推理批评”;“科学家作为社会环境中的推理者,从科学同体到跨越科学的领域;”“科学家作为文学的推理者,或者实验室推理的嬗变”;“科学家作为符号推理者,或‘我们以什么造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这就是该书的章节标题所构成的框架。这样,在文化人类学著作中通常见到的对文化现象的完整而生动的描述性记载不存在了,资料“沦为”结论的例证。
在这里,我们不能详细讨论这些结论与哲学、社会学思想的具体联系,那是需要专门的研究的。我们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科学知识的微观建构学派是运用人种志研究方法寻找经验资料支持和论证科学知识的建构主义纲领的,因而就恰好代表了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不过,我们又可以看到,这个学派的运用,与本来意义上的文化人类学人种志研究是不完全同一的,因为他们进入了认识的领域,而且是科学认识的领域。拉都尔也承认了这一点,他说,他“所使用的人种志方法,只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与人种志方法相一致。”[11]因此,我们一方面把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建构学派的“实验室研究”看作是“人类学转向”标志;另一方面,从严格的人类学意义上考察,又只能把这些研究看作是特殊的、值得讨论的具体运用。
(三)
科学技术人类学:有待开发的领域
科学知识社会学所代表的“人类学转向”,只不过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人类学取向或者科学技术人类学的一种类型。全面系统论述科学技术人类学,笔者尚力所不及,仅就目前的初步认识,说明以下要点:
(1)科学技术人类学,在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科学技术所作的研究。在人类学领域,早已存亡可以归纳入这个范畴的研究成果,这就是:考古人类学及人种志研究对于含有科技内容的“物质文化”的研究;人类学家所考查的非西方的知识系统,为民族数学(ethzo-mathmeties)、民族心理分析(ethnopsycehiatny)、民族植物学(ethnobotany);医学人类学所研究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非西方的知识系统〔3〕,等等。因此,有的学者指示,“在这个意义下,人类学开始研究科学技术,要比跨学科领域STS研究科学技术早得多。”[13]当然,人类学家在上述研究中所涉及的科学,是非西方文明中的传统科学,并不是现代科学技术。
(2)正因为人类学的研究传统是关注欧洲以外的文化,所以,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技术就必然处在专业人类学家的研究视野之外。现在,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已经发展为大的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人类学家进入这个领域的仍然为数不多,为1988年美国的4S’学会召开会议,有来自各学科的学者529人,其中人类学家只有18人。[13]
但是在70年代中期以来毕竟出现了一批人类学取向的科学技术研究,其中就包括有前面提到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那么,这些研究成果是由什么人完成的呢?”绝大部分科学人类学研究或者人种志研究是由社会学家、哲学家及其他并没有受过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专门训练的人完成的。”[14]这样一些社会学家哲学家在采取了人类学研究角度、完成了具有人类学特点的著作以后,就获得了人类学家的称号,如拉都尔就是一例。这些不是人类学家(或者说准人类学家)所作的研究,被人类学家看来是存在着某种混乱的,有人指出,“实验室研究”作为人种志研究的一种版本,是与人类学家的研究不相同的。”[14]拉都尔也谈到他的人种志研究所引起的批评。[11]
(3)正因为如此,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个领域,关心科学技术研究的人类学家的建议是:必须弄清人种志方法的真谛,弄清这种方法的要害在于记和写(grapy)、在于描述,在于通过写他们来说明人民和他们的文化;必须了解文化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学者: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整体主义的人种志学,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比较主义方法,以格尔茨为代表的符号象征主义的文化解释学等等。[14]我以为对于当代有重大跨学科影响的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及其文化解释学尤应引起注意。[15]
(4)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做的工作也许是接近于格尔茨的文化解释学的。如前所述,马尔凯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对科学进行了文化解释,埃尔卡纳则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深描”方法在科学史中的运用,讨论了科学知识增长、科学与其他文化因素,历史舞台上的科学等。但我们没能读到埃尔卡纳或是马尔凯都没有运用人种志的“深描”方法所作具体的研究。而“实验室研究”所作的经验描述的意义在于得出认识论的、哲学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版本。这是因为他们给自己规定去研究的文化现象,是格尔茨都认为是棘手的问题:科学。格尔茨是有法律实践经验的学者,他从文化解释的角度说明了法律现象,但是当他把科学与其他文化现象并列时,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尽管我们很偏爱科学,但它仍然不失为一种棘手的事务”,“但物理学和雕塑以及其他所有的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人类学上难以理解的问题。”[16]
(5)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决不局限于对实验室的研究,可以从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扩展到学术会议上的扩展到法庭中的科学家,[10]这也就是说要“从实验室走向更为广阔的和多元的领域。”[13]有的社会学家选择了科学事业管理组织及其附属机构,[17]有的学者进入了政府设立的海洋生物养殖经济研究组织[18]在这些研究中,注意的集点也不单纯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涉及到了这些机构中科学家的社会身份,涉及到实验室与顾客、科学知识与生产方法以及科学政策和经济组织的关系等问题。特别要揭示的是,同样进入实验室,其研究重点也不一定就是科学知识的生产,以特拉维克对美国及日本的线性加速器中心的研究,其重点就是实验室组织结构,领导风格及什么是“良好”的物理学工作条件的模式差别。[19]
(6)正是因为如此,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并不局限于人种志的田野调查,其研究方法也可以多样的;发展一种“跨学科的、批判的、文化的方法”,这也就可以包括历史的研究、比较的方法、文本阅读、……等方法;并且基于这种种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技术’意义的定义,不可避免地以理解专家到理解非专家。”[13]虽然我们对于上述这些方法也许还不能都了解和掌握,但多样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7)总之,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极为扩散,各具特点,我们只要看看《诸科学与诸文化》(《SciencesandCultures》[1])和《知识与社会第9卷,科学技术学人类学》[13]这两部文集的论文题目就可以知道了。每个作者都按照自己对于人类学的理解,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注意焦点,进行不同的人类学探讨。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科学技术人类学的论著,要在纷云繁复的论述中弄清来龙去脉把握要害,我认为,有一项工作要做,这就是要注意作者所使用的主要关键概念,诸如“人工事实”、“技术现象”、“磋商”、“文本”、“深描”、“反思性”(reflexivity)、“结构的和形容的”(emveandetic),等等:它们就好像一片模糊背景中的亮点,了解除它们可以有助于深入的研究。
(8)在谈到实验室的人种志研究的时候,不能不提到对实验室的民俗学研究,这就是社会学中民俗学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4〕代表人物加芬克尔及其学派的工作。麦克尔·林奇把这一批研究称之为“对科学工作的民俗学方法论研究(tthnomethodologicalstudiesofscientificwork),指出这种研究要详细考察实验室中“自然地组织起来的日常活动”“讨论”有关实验室工作的暂时的秩序”[20]。他并且专门著书论述了民俗学方法论与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关系。[21]那么,这种研究与前述人种志研究有什么关系?在民俗学方法识者看来,人种志研究是与“民俗学方法论的文献是有密切关系”的,甚至认为那些作者都是“民俗学方法论的说明者”[20];而人种志研究的学者则认为民俗学方法论是人种志研究的一种。[10]弄清这两种研究的区别与联系,决不是轻而易举的工作。我们要指出的是,从已有的人种志研究的著作来看,他们确实从民俗学方法论者的著作中吸取了某些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了解这一点,对于认识知识社会学微观研究的特点也许是重要的。
(9)最后要说的是,科学技术的人类学研究中的专业人类学家在增加,〔5〕但是非人类学背景研究人员仍然会占相当大的比重。因为,专业人类学家即使转向现代社会生活的广大领域,能够专门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也毕竟是少数。这种情况,对于在人类学科并不充分发展的中国从事于科学的社会研究的学者来说,也许是一种机会:他们也许可以增添几分勇气,去涉足这个确实颇为陌生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注释:
〔1〕人类学是一个大的综合性学科,包括有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社会(或称文化)人类学等分支学科,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文化)人类学。
〔2〕ethnography另一种译法是民族志,我这里采用的是《大英百科全书》的中文版的译法。
〔3〕1996年我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特尔多)人类学系讲学时,就见到一位研究藏医的研究生,她已不止一次到作田野调查。
〔4〕这个词在社会学中有多种译法,如:民俗学方法论,人种方法论。
〔5〕从两本文集中的撰稿人可以看到这一点:1992年出版的《知识与社会》第9卷9名作者中有4名是人类学家;而1982年出版的《诸科学与论文化》9名作者中只有1名是人类学家。
【参考文献】
[1]WotgeLepenics:AnthropologicalPerspectivesinthesociologyofscience,in"SciencesandCultures",EditedbyE.MendelsonandE.Elkana,D.ReidelPublishingCompang,1981,p.245,p253.
[2]KarinKnorr-Cewua:"TheEthnographieStudyofScienelifieWork:TowardsaConstractivislInterpretationofScience,in"ScienceObserved",EditedbyR.Knorr-CentinaandM.Mulkay,SagePublicalionLtd,1983.p.115,pp.117—118.
[3]YehudaElkana:AProgrammaticAuemttatanAnthronologgofKnowtedgein"SciencesandCultures",P.6.
[4]克利福德·格尔茨:《深描:向文化解释学理论》,《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40.
[5]BarryBarnes:ScientigieKnowtedgeandSociologicdTheory.RoultedgeKeganPaulLtd.1974.p.63.
[6]DavidBloor:ScienceandSocidlImage,RonteedgeKeganPaul&fd.1976,pp.4—5.
[7]DavidBloor:Wettgenstein-ASocialTheorgofKnontedge,MacmillanEducationLtd.1987.p.83.
[8]MichaelMulkay:ScienceandtheSociofogrofKnonfedge,GeorgeAllenandUnwinLtd.1979,pp.68—95.
[9]Ethnography,BritanicaVoi.4,pp.583—584.
[10]R.S.Anderson:TheNecessaryofFieldMethodinFliedgmmethodofScientificRecearch,in"ScieneesandCutlures,p.218,p.216.
[11]BrunoLalour:LaboralorgLifePrincetonUnicversityPress,1986,p.278.
[12]KarinD.Knorr-Cetina:TheMonutactureofKnowledge,PergamonPress,1981.
[13]"Precoce",in"KnontedgeandSociety:theAnthropologyofScienceandTechnology,Vol.9,1992,"JALPressInc.p.x.
[14]DavidJ.Hess:"Introduction:ThenewEthnographyandtheAnthropologyofScienceandTechnology.inibid,pp.1—17.
[15]詹姆斯·匹科克:《芬三流派:韦伯、帕森斯、格尔茨》,《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p.106—110.
[16]格尔茨:《地方性知识》,《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91,p.93.
[17]SlacieE.Zabushy:"MultipleConlexts,MultipleMeaning:ScientistintheEuropeaSpaceAgency,in"KnowledgeandSociety,Vol.9.".
[18]M.CollonandJ.Laws:"OntheConstructionofSocio-techniceeNetworks:ContentandContextRevisited",in"KowlegeandSociety,Vol.8,1989SludiesintheSociologgofSciencePastandPreseut,JALPressINC.
[19]KarinKnorr-Cetina:"LaboratorySludiesandTheConstructionApproachintheStndyofScinceandTechnologg,(日)《科学·技术·社会年版》1993、卷2p.138.
关键词:军事技术;自主创新;信息化战争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21202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受到这些高新科技的影响。在当今世界,如何在日渐激烈的科技竞争中获得自身的优势,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速度以及安全的关键所在。实践表明,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占领高新技术制高点,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1 军事技术自主创新的内涵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战略思想,这是对自主创新在国家战略和发展道路层面的释义。此外,自主创新从微观层面来看,其指的是一种科技创新的方式,一般来说,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和内容:一是指原始创新,也就是从基础的原理、理论出发,通过创新而获得的新的科学发现以及发明成果;二是指整合创新,也就是通过对现有的各种技术进行统一整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技术成果;三是吸收创新,也就是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形成新的科技成果的一种创新方式。这三个方面的含义和内容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首先,原始创新是提高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源动力,大多数科学技术质的飞跃均是来自于原始创新。而整合创新是基于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通过将新老技术、国内外技术的有机融合,以一些有着较强的技术关联性的重大产品或者项目为实施对象,实现对关键技术难题的突破或者技术的变革。最后,吸收创新则是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进行吸收消化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以迅速地提高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其是原始创新和整合创新的延伸和发展。
作为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应用,军事技术的概念涵盖军事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全部武器装备,以及这些武器装备的研制、设计、操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军事技术的发展,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和国家实力的提高,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军事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是否能在科技竞争中获得有利的战略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完整和国家的安危。军事技术自主创新,就是通过向世界范围的先进技术进行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军事技术的原始创新、整合创新和吸收创新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军事技术领域取得一定的突破,进而能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事技术和军事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的军事技术创新要求在独立掌控创新目标的前提下,致力于在相关军事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不断提高军事技术相关设备的技术水平,形成先进、尖端的军事技术设施,不断优化和完善军事技术装备体系,进而提高军事技术装备对军队的保障能力,最终提升我军的战斗力,并且形成军事技术持续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2 军事技术自主创新的意义
第一,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相关思想的良好体现。马克思提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被应用于军事目的,那么这些技术将会不受指挥官意志的控制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技术决定战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观点的提出,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发展的内在规律。我国也提出要围绕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进一步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提升。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现代战争观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工业的现代化为军事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而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完全依靠国外技术的引进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依靠自主创新来促成我国现代化工业的转型并解决军队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把握良好的发展机遇,有效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形成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第三,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世界竞争格局中,科学技术的直接引进面临着较大的限制和困难,工业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的引进难度日益加大,军事技术的核心技术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当前我国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必须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投入经费对相关的核心技术进行突破,并且探索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互动,掌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主动权。
3 军事技术自主创新的内部措施
3.1 加强军事技术的基础研究,增强科技竞争实力
军事技术的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取得实质性进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开展军事技术自主创新的源动力。推进军事技术自主创新,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军事技术的基础研究,对军事技术相关的新思想、新原理、新概念、新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为军事技术的不断变革、提高军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保障。现阶段,经过我国军事科技人员的长期努力,我国的军事技术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整体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下一步,要再加大对军事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国家高新技术研究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3.2 加强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
在军事技术自主创新的实践中,科技型人才是实现军队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新知识的创造和新技术的发明,研制出代表先进科技的武器装备,形成武器装备不断升级换代的良性循环体系。同时,将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有机融合,将国防科研与社会科技、资本相结合,实现军事技术相关资源的有效配置,进一步完善军队科技体制,以便军事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国防和军队事业,更好地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对军事科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阵.现代军事技术异化解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关键字:本体论;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
和日常语言中的“是”相比哲学范畴的本体论有很大的差别,本体论中的“是”指的是它的规定性逻辑,这也是和生活语言的根本性差别。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或者概念从本质上来看都是总结的经验:指的是经验中的对象或者以主观心态做出的描述,本体论语言则是以规范性的逻辑规定的“语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这和计算机科学技术有一定的联系,计算机语言和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差别,生活中使用的“十进制”,而计算机使用的是“二进制”,也需要一定的逻辑。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哲学中本体论的含义,然后就计算机学科中本体论的含义进行了探讨,最后研究了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中本体论的应用。
1哲学中本体论的含义
1.1本体论的概念
如今世界上定义的本体论还未统一,各不相同,但是一般而言对其理解具有一定的范畴。从大体上看,在马克思哲学出现之前使用的本体论有两种:广义、狭义。从广义上看,本体论指的是存在物体的本性,要想认识到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所以本体论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本性进行研究的学问,对其怎样认识进行研究的成为认识论,也就意味着认识论和本体论相对称。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在广义上本体论的研究划分为几种,研究宇宙的起源和结构、研究世界的本性,前者是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宇宙论和本体论相对称。如今在西方哲学中上述两种方法依然存在。而在马克思哲学中没有本体论的广义和狭义之分,这说明哲学整个问题的过程中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式。
1.2本体论的研究
希腊哲学史上有研究“本体”的渊源。早在米利都学派时期,早期的希腊哲学家就对组成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希腊文arche)进行探索并研究。研究“本原”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同时渐渐的向研究being靠近。后来的巴门尼德也曾经指出: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之为存在者必一。认为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变化的是思维。巴门尼德对being(是,存在)的探讨,基本上奠定了本体论研究的方向。但是,只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才能领会,和他们同时期的哲学家对此大都忽视了。所以,持有原子论点的学者虽然也对真理认识和暗昧认识有所区分,从思维和感觉上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探索“本原”能否从经验获得却很模糊,才从本质上来看没有对经验和超验加以区分。从苏格拉底没有最终结论的对话中,已经表示要想获取真理使用经验归纳法是不可能的;在柏拉图看来,则表示“本原”是验证世界真理的根本。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研究本体论主要集中在对世界的本原和基质进行探索。巴门尼德提出的本原是唯一不变的,让研究存在成为那一时期的主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实体或本体的问题是和本体的本质、共相以及个体有关的问题。在他看来和其他哲学相比,对实体哲学或者本体哲学进行研究是最重要的,高于其他一切哲学。从此之后,本体论的研究方向更加开阔。
2本体的分类和应用
2.1本体的分类
在不同的层次上开展本体的研究以及开发工作。以本体的研究层次为基础,划分的类别为:
1)顶层本体:主要对非常通用的概念开展研究。如行为、对象、时间、空间等,他们没有特定的问题和领域。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共享顶层本体。
2)领域本体:研究的领域比较狭窄,有特定的领域要求,如计算机科学、医学等。
3)任务本体:经过推理活动或者任务进行定义,如诊断等。他们在描述自己词汇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顶层本体的词汇。和领域本体相比,任务本体和其处于一样的开发和研究层次。
4)应用本体:对特定的应用进行描述,它不仅可以使用涉及特定本体领域的本体概念也可以使用现在任务本体中的概念。
2.2本体的应用
所谓的本体指的是在某个领域表示人为设计的概念模型,对本体设计需要的一定的原则进行指导或评价。就设计本体的基本原则标准而言,TomGruber中给出了5条:1)明确性(Clarity);2)一致性(Coherence);3)可扩展性(Extendibility);4)最小编码偏差(Minimalencodingbias);5)最小本体承诺(Minimalontologicalcommitment)。当前我们一致认为领域的专家在构造特定领域的Ontology的过程中需要参与。明确领域中的概念、概念的属性和约束条件是本体建模的核心。本体的建模原语主要有5种:类、关系、函数、公理和实例。
3计算机科学中本体论的含义
在哲学范畴内,存在的本体理论为系统化的解释,在计算机领域中应用本体论的含义,在其中人们赋予其的意义更具体、更全面。在计算机科技领域中,本体论是明确表示和描述概念化对象(conceptualization)。NicolaGuarino定义的概念为:C=〈D,W,R〉,其中D表示的是一个领域,W表示在此领域中和其有关事务所处状态的集合(stateofaffairs),R表示的领域空间〈D,W〉上概念关系(conceptualrelation)的集合,本体论使用的是一种概念化的语言进行描述。所以,本体论对使用的语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以描述和表示形式的不同有不同的形式化程度,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形式化。本体论具有越高的形式化程度,对计算机自动处理越有利。就概念化对象的定义而言,某一确定领域中的术语、定义以及他们之间的语义等应该是此领域中的本体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信息。
4本体论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对本体论的研究逐渐增多,在各种技术系统设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下文中笔者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4.1在智能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对一般的WWW用户来讲,目前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信息过载。当前普遍使用的信息检索或者编码过程的依赖或者全文检索。因为描述编码对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反应,文献的内容在单个词汇中难以显现,因此上述方法不能保证检索内容和所需要的内容高度的吻合。就实际的使用而言,为了更好地解决精确查询问题,人们通过研究发现使用语义定义可以很好地解决设上述问题。但是因为语义检索对资源信息的显示标注非常的依赖。在智能检索信息系统里Ontology提供了形成查询和资源描述所欠缺的原语,其核心为Ontology技术,然后构建领域内的语义模型,让信息源有语义标注信息,保证系统内所有的Agent对其中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建立的联系等相关知识、原理的认识比较统一,这让系统的精确性和联想能力显著地提升,可以让用户所需的信息可以被高效、快速、精确的检索出,同时也把一个全面的共同视图提供给系统内的所有用户。如今Ontology渐渐发展成为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核心部件,进行知识的表示。
4.2在面向对象分析中的应用
如今在需求分析中面向对象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谓的面向对象分析指的是语义网络模型和图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这种分析方法中使用了关系、实体、属性等属于信息造型的概念,同时也使用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语言概念如:对象、类、封闭。自底向上是面向对象分析的本质,通过抽象和认定事物,总结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区分其中的特性,表示的时候使用类和类层次。由此可知,面向对象分析法的进行的中心为对象和对象类,对象类和对象之间可以组成一定的层次关系,他们属于垂直的组织关系,对元素之间的父子关系进行深入的表示,就其余的内容而言:对象之间的关系和信息的传递,则居于次要的位置。而然现实世界中,软件和项目比较的复杂和庞大,要想对不同对象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掌握非常的困难,软件工程师在分析对象类之间的关系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而不对软件本身进行分析。个体对象的具体内容不会对软件开发的注意力产生吸引作用,他们思考的是在构造新的软件的过程中怎样使用已经获得的大量可用的软件。所以更应受到重视的为描述软件构筑之间的关系。显示表示领域概念的时候使用本体。以本体论的思想为出发点,该领域的一个公认的概念集合就是某领域中的本体,其中公认的语义也在概念之中,概念之间进行各种关联来体现这些语义。本体对概念内涵进行雕刻的方式具有通性也有特殊性,一般为通过其概念集合以及所处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本体对相关领域的本质概念尤为强调,同时对本质概念之间的关联也非常的重视。在对象分析之中,利用描述现实世界的本体方法以及本体思想可以充分的刻画出各对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4.3在软件构件重用中的应用
以构件为基础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其目的是使用各种技术让开发各软件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让一些不必要的劳动不重复出现。但是被重用的软件结构和相关信息一般在各式各类的数据库中贮存,所以,能够贮存构件的数据库一般为分布式也可以是异构的。要是对重用构件开发软件的人员不是很熟悉甚至一无所知,因此整个Internet网络就是其检索网络的空间。要想让所需的构建被快速的找到,必须以Internet为基础设计搜索引擎,该搜索引擎以用户输入的文字(关键词、关键字)为基础,可以迅速的返回相关信息资源库、资源表。因为可重用的构建资源库一般是异构式或者分布式的,所以为了让检索更方便,可以把一个中立的中介层构建在用户和软件构件库之间。在中介层中,人们在组织和管理软件构件的过程中使用领域本体的概念,通过统一的对本体集成构件数据库,让软件的开发效率进一步的提升。
4.4在知识工程中的应用
一般在对基于知识的系统(Knowledge-basedSystem,KBS)进行开发的时候,在应用领域中知识工程师很难对其中完整、具体的工作方式进行系统的定义,所以一般的Knowledge-basedSystem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系统使用进化的原型系统方法。本体论知识概念被知识工程师引入知识工程中,对该模型中涵盖的概念、实例、公理、关系进行深度的说明,以此把领域本体建立。在分析属性的过程中使用元属性,并对属性提出一种和本体建模概念化相对应的形式化方法,把共享知识中的一些问题给予解决,让不同领域的组织间和人员间的交流得以实现。
4.5本体论在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对象是入侵检测应用主题的核心,该对象并非仅仅指的是被检测的对象,还包括和该对象相依附的检测方法,本体模型建立的核心为概念,检测入侵的过程中在主体的作用下通过本体模型的运用概念化自身的对象,因此资源扫描的可共享性以及一致性被保障。以本体论的建模方式为发展,以本体论分布式处理机制为基础让不同系统和构建之间的协作性进一步强化,在应用系统之中本体扮演着知识理论的角色,为处理机制提供的知识结构是通用型的,不存在知识的隔阂和差异。以入本体模型为基础的入侵检测在应用上虽然会有一定的差距和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为要对本体模型进一步细化,让粒度的刻画更加的细致并概念化。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价本体模型的形式化方法,以及概念类之间的映射存在的翻译问题,这才有助于在网络入侵中本体论更好的应用,强化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水平,提升网络入侵检测的质量。
5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使用本体论,组织问题领域的术语以及术语之间的联系并建立本体,提供形式化的工具和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方便的共用所建立的本体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于把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很多难题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陆汝钤,金芝,陈刚.面向本体的需求分析[J].软件学报.2000(08)
[2]陈霞,魏玲玲,邱桃荣,刘萍.基于本体论的关联规则的挖掘[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02)
[3]游文杰.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谈计算机专业数学的学习[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02)
关键字:监理的含义;工程技术;具体应用
Abstract: How to rationally and effectively utilize human resources;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reby improving social productivity.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social common concern. So today I have some of their own experience to discuss something about me on with supervision and engineering viewpoint and view, hope help for all of you professional work.
Key words: supervision mean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actical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监理的含义
既然我们想要针对于监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监理的含义, “监理”的含义可以全面地表述为:一个执行机构或执行者,依据监理的准则,针对于对某一行为的有关主体进行督察、监控和评价;同时,这个执行机构或执行人还要采取组织、协调、控制、措施完成任务,使主办人员更准确、更完整、更合理地达到预期目标。
(二)监理的性质
在了解了监理的含义以后,我们要针对与监理的性质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来,然后针对与监理的性质具体的解决我们关于工程技术的讨论,关于工程技术的讨论还是关于监理性质的讨论,最终都是要为了应用与实际服务的。
1、服务性 它不同于承建商的直接生产活动,也不同于建设单位的直接投资活动,它不向建设单位承包工程造价,不参与承包单位的利益分成,它获得的是技术服务性的报酬。工程建设监理的服务客体是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服务对象是建设单位。这种服务性的活动是严格按照监理合同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合同来实施,是受法律约束和保护的。
2、科学性 监理的科学性体现为其工作的内涵是为工程管理与工程技术提供知识的服务。
3、公正性 成为建设单位与承建商之间的公正的第三方。要维护建设单位和不损害被监理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4、独立性 与承建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主体关系,应当按照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监理活动。
通过对于监理性质的了解,我们更加清楚了监理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工程技术的研发与讨论中去。
(三)监理的原则
要想正确的把监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就必须遵守监理的原则,只有在正确的情况下履行监理的正确步骤,才能真正的达到我们监理的目的与意义。
1、监理工作以委托监理合同为依据,实施监理前必须签订书面合同; 2、工程建设监理实行总监负责制; 3、应“公正,独立,自主”的开展,维护建设方与不损害承包方的合法权益; 4、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与建设工程合同有关的联系活动应通过监理单位进行; 5、严格质量保证体系,凡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的工程项目,都应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
(四)监理的职业道德与纪律
关于监理我们有必要了解监理这个行业的一些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这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问题,还意味着关于职业道德的理解,通过我们对于职业道德的理解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巩固我们的专业知识在生活工作中的运用,进而可以为了付诸于我们更好的工作学习发挥到巨大的作用。
(1)职业道德守则1、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执业。 2、执行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制度,履行监理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职责。3、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和监理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监理水平。4、不以个人名义承揽监理业务。 5、不同时在两个以上监理单位从事监理活动,不在政府和施工、材料设备的生产供应单位兼职。 6、不为所监理项目指定承建商、建筑构配件、设备、材料和施工方法。7、不收受被监理单位的任何礼金。 8、不泄露所监理工程各方认为需要保密的事项。9、坚持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2)工作纪律1、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政府的有关条例、规定和办法等。 2、认真履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所承诺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 3、坚持公正的立场,公平地处理有关各方的争议。 4、坚持科学的态度和事实求是的原则。 5、坚持按监理合同的规定向业主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帮助被监理单位完成其担负的建设任务。 6、不以个人的名义在报刊上刊登承揽业务的广告。 7、不得损害他人名誉。8、不泄露所监理的工程需保密的事项。9、不在任何承建商或材料设备供应商中兼职。10、不擅自接受业主的额外津贴,不接受被监理单位的任何津贴,不接受可能导致判断不公的报酬。
本文章分开的介绍了监理,我们将继续的介绍关于另一个重要问题讨论就是关于工程技术,既然我们要想对于工程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希望把工程技术和监理结合起来进一步的应用于工作中去我们就必须能够准确的分别理解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比如含义、特性等来为了双方的合理搭配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下面就让我们引入另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的工程技术一词。
(六)工程技术的概况
工程技术一词指的是工程实用技术。而科学技术一词更多地指的是科学理论技术。人们也常常称工程技术为工科,而称科学技术为理科。工程技术亦称生产技术,是在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就是说人们应用科学知识或利用技术发展的研究成果于工业生产过程,以达到改造自然的预定目的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简单的介绍几个工程技术的特性,我们可以参照上文中提到的监理的特性,可以使两者之间寻求到某种契合点,更加促进两者之间的某种结合与互相提升,通过监理和工程技术的互相搭配,使得监理得到更好的效果,然后工程技术也可以在监理的过程中得到技术的进步与飞速发展。
下面就工程技术的三个重要特性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