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篇1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在掌握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这是因为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较难,初中学生不适合展开太多研究。第二,在掌握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让学生了解中国实情。第三,在掌握方法上从“身边”入手,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增强学生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建设家乡和祖国的美好志愿。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在旧版教材中,自然灾害零散分布于其它章节,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介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在“我国的气候”一节中通过活动题呈现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洪涝和寒潮等)。此次新教材改革,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合并在一起,用一节内容专门介绍,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依次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框题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和破坏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一框题“常见的自然灾害”: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将原先零散分布的知识集中起来,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安排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以举例的形式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再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自然灾害。这样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避免空洞的知识说教,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丰富对自然灾害种类的了解。

第二框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教材首先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然后从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发生多种灾害、同一灾害多地发生等三个角度,强调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紧接着介绍我国受灾严重的现实。最后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既要学生知道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及原因,又要学生深刻理解“祸不单行”的真实含义。本框题重点是要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即种类多、分布广。难点是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在分析气象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在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找出南北方不同的气象灾害,进而归纳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气候图、地形图等进行小组讨论南涝北旱的原因。在分析地质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阅读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明确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试着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而滑坡和泥石流,也要结合我国地形图、气候图,从第二级阶梯的山地地形、降水多暴雨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这样通过多幅地图大量信息的分析,既强化了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

第三框题“防灾减灾”:教材图文并茂介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巨大成就和避灾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从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设防灾工程、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救援与救助等方面看出防灾减灾的成就。围绕避灾方法的活动设计更贴近生活,可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面对灾害时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四、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配备8幅地图(见表1),“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框有2幅图,“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2幅图,“防灾减灾”这部分内容有4幅图。这些图大部分来自于身边案例,为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知识提供了佐证和方向。教师若利用好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和引导,不仅能让学生较快掌握知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祖国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活动,设计7道题目,既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和“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灾害成因。

活动一: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引导学生巩固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学生阅读材料后可小组讨论,教师可提供两个分析思路:是否自然原因导致?是否带来危害或损失?第2题,属问题讨论类。是一道发散性思维的题目,不要选距离太遥远的,也不要选发生了很久的案例,要求学生例举身边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发生的自然灾害,从而真正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要求。

篇2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关本专题内容的试题侧重于对我国的自然灾害进行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包括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等内容。从试题呈现形式上看,该类试题主要以图表、文字材料呈现灾害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具有生活化、时代性特征的热点材料,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从设问特点看,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一问,其他单独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两问。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继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切入,综合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判断问题的技能。从考查形式上看,该类试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自然

灾害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温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地质灾害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路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势相对平缓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农作物、树木染病枯死虫灾(松材线虫最具危险性)、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区)(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节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灾害

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防御

措施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旱作农业加强预报,作好防寒准备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分布

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迅速汇集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洋底典型

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②、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生物

灾害虫害鼠害病害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原因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①气候变化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其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防御

措施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阻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

洪水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并自南向北推移融雪

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冰凌

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主要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东南沿海,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

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1)集中分布于4800~5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北部、西部少。

(2)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答出两点即可)

3.(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西北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1)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2)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答出两点即可)

篇3

[关键词]山体崩塌 自然灾害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331-01

前言:山体崩塌在我国的一些山脉地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山体崩塌给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甚至生命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那么山体崩塌是由于什么因素形成的呢?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更好的去防治山体崩塌呢?本文将会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1.山体崩塌的含义

什么是山体崩塌,大家或许对这方面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掌握的知识不够专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科学上山体崩塌又称之为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会给施工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山体滑坡的防治和预防工作。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目的是更好的去抵御自然灾害。

2.山体崩塌的成因分析

2.1 地理因素

为什么会发生山体崩塌?发生这种自然灾害的因素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呢?其实引发山体崩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种是地理因素,另一种是诱发因素,还有一种就是人为因素。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引发山体崩塌的地理因素有哪些,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岩土的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第二方面是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1]、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容易发生滑坡;第三方面,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第四方面,水文质地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上面这四方面的因素就是形成山体崩塌主要的地理因素。

2.2 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通常是指那些不直接造成山体崩塌的、但是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山体崩塌的因素。从诱因上看,地震、降雨、冰雪融化以及河流对斜坡坡脚的冲刷和浸泡都是诱发滑坡的自然原因。我们了解到,发生地震的过程中,地址版块会发生大规模的运动,而降雨量或冰雪融化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使得短时间内水质大幅度增加,从而改变土壤结构。此外,经常发生地震的地区,震动使山体变得破碎、松散;当出现暴雨和长时间降雨时,雨水在斜坡上渗入到土体或岩石缝隙中,岩石或土体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滑坡的发生。增加了山体崩塌的发生率,从而对人们的生活财产造成一定的威胁。

2.3 人为因素

人为的因素也会使得自然界发生山体崩塌这种自然灾害。从人为因素上看,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堆载、水路蓄泄水等都可能诱发滑坡。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时,如进行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会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滑坡。使得岩土或土体的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更加容易或直接引发山体崩塌。

3.山体崩塌的防治措施

3.1 消减水害

有的时候,山体崩塌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当无法阻止山体崩塌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它带来的伤害。其中消减水害就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水平钻孔疏干、垂直孔排水、竖井抽水等。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消减水害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山体崩塌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更好的保护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3.2 加强边坡的修筑

加强边坡的修筑也是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边坡的坚韧程度对山体崩塌发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2]。可以加强边坡修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第二种方法是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等作为阻滑支撑工程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对边坡进行人工加固;第三种方法是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此外,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镶补沟缝等方法也是常用的加强边坡修筑的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4.山体崩塌有效的自救与互救的措施介绍

4.1 人工呼吸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山体崩塌的防治措施,但是当这种自然灾害真的发生的时候,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自救呢?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发生山体崩塌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的自救措施有哪些。其中人工呼吸就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应首先清除患者口中污物,取去口中的活动义齿,然后使其头部后仰,下颌抬起,并为其松衣解带,以免影响胸廓运动。人工呼吸救护者位于患者头部一侧,一手托起患者下颌,使其尽量后仰,另一手掐紧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然后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将气吹入患者肺内。吹气后应立即离开患者的口,并松开掐鼻的手,以便使吹入的气体自然排出,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进行最及时的救治

4.2 心脏按摩

心脏按摩也是在进行互相救治的过程中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立即施行心脏按摩。若有两个人人抢救,则一人心脏按压五次,另一人吸气一次,交替进行。若单人抢救,应按压心脏十五次次,吹气两次,交替进行。按压时,应让患者仰卧在坚实床板或地上,头部后仰,双手重叠,指尖朝上,用掌根部压在胸骨下三分之一处,垂直、均匀用力,并注意加上自己的体重,双臂垂直压下,将胸骨下压三到五厘米厘米,然后放松,使血液流进心脏,但掌根不离胸壁。从而使得受伤的人员及时的接受救治。

结语:以上内容就是本文介绍的关于山体崩塌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虽然山体崩塌给人类带来了不可预估的伤害,但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还是可以降低或减少这种伤害的。因此,相关的人员应该加强防治措施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的保障人们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4

Abstract: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natural disaster,its classification and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udies the problems in China's natural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

Key words: natural disaster;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problems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180-02

0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造成损失大。因此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尽可能的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以及做好灾后重建、恢复等工作。而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何改进、完善这些薄弱环节,对防灾、减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

自然灾害属于突发事件的一种,是指以水、旱、病、虫、鸟、兽、风、雹、霜冻等自然现象的自然变异为主因而产生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具体表现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干旱、洪涝、低温、霜冻、大风、冰雹等。

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的分类很多,根据导致灾害的主体以及成因,将自然灾害分为以下几类:①气象灾害。由气象与天气系统异常所形成的灾害,如干旱、雨涝、台风、寒潮、浓雾、酸雨等。②海洋灾害。由于海洋的变异而导致的在海洋中或海岸带造成的灾害,如风暴潮、海啸、海冰、赤潮等。③洪水灾害。由于超出水道的天然或人工限制界限的异常高水位水流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根据洪水发生的原因,又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等。④地质灾害。自然变异和人为作用导致的地质环境或地质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⑤自然火灾。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火灾,如地震火灾、火山火灾、雷击火灾、天旱火灾等,森林火灾属于自然火灾。⑥生物灾害。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不当、破坏生物链或在自然条件下的某种生物的过多过快繁殖(生长)而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自然事件。如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蝗灾与鼠害、生物入侵等。

2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2.1 应急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2.2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指针对自然灾害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和,根据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阶段,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可以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和灾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

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尽可能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做好事前应急准备;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自然灾进行监测,对风险评估、应急决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及时而准确的预警信息公布,有助于引起有关人员或全社会的警惕,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准备;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则应当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启动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防止灾害的扩大和发展,同时积极展开救援工作;当自然灾害结束之后则应当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只有不断完善、改进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长期稳定。

3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研究

3.1 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技能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许多公民没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认识,仍存在盲目、恐慌等心理,缺乏基本的自救技能。要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应当进一步提高公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通过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做到自然灾害教育的普及,并利用多种途径,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公民自救技能,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对公民造成的影响及伤害。

3.2 “三跨”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而针对这种“三跨”情况制定的应急预案却不多见。常见的应急预案都是针对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的,忽视了部门、行业、地区间的协调和配合。即使有一些“三跨”的内容,往往也只是形式上的条条款款,未实施过演练,缺乏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因此“三跨”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对完善应对措施和提高应对能力,从而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

3.3 政府快速决策及预警从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下简称雪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自然灾害的缺乏快速决策能力,未能及时的对雪灾灾害进行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中央气象台1月11日早上6时暴雪橙色警报后,在受灾的21个省市中,除湖北外,没有一个省市提前发出预警信号,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如果各省市政府能够快速响应作出决策,及时预警信息,启动“三跨”应急预案,相信能够降低公民和社会的损失。

3.4 社会组织及群众救援力量社会组织及群众救援力量是不可忽视的队伍,在自然灾害救援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有时由于缺乏组织性、纪律性、专业性,仅仅凭着一时的热情,有可能对灾害救援造成影响。例如汶川大地震后,很多志愿者投入到地震救援的队伍中,有的在驾车到达灾区后遇到了余震或是山体滑坡,有的由于体力不支或是食物不足,有的因为驾车堵住了物资运送车辆,结果“救助者”成了“被救者”、“阻救者”,反而影响了地震救援的实施。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这些力量的重视,在平时做好社会救援力量的登机、管理及培训,那么在自然灾害来临之际,他们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救助者”,对灾害救援起到促进作用。

3.5 灾后恢复和重建在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和重建中,我们往往注重物质方面的恢复和重建,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重建。一方面,物质上的恢复和重建是看“得到的”,容易出成绩,容易得到群众的赞誉,而精神上的恢复和重建是“摸不着”的;其次,灾后人们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住房跟饮食,注重物质上的恢复和重建时无可厚非的,而精神上的恢复和重建则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汶川大地震后,不单是灾区人民在心理上产生相当大的震荡与影响,许多救援人员也出现了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自杀的极端行为,这不得不让我们对灾后的精神恢复和重建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J].长白学刊,2004(2):38.

[2]韦保新.提高救灾物资储备保障能力的思考[J].中国减灾,2006,(12):38.

[3]王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J].青海气象,2007(4):2.

[4]曹丽.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511):246.

[5]唐圣华,田力.论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的完善[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10(2):51.

篇5

关键词:中学地理;地理教学;防灾减灾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寒潮、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防灾意识培养具有深远而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能力,有效的保护自己和他人,更重要的是可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下面就本人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谈谈自己的教育教学体会。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

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英国媒体有这样一则报道:在几十米高的海浪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英国一位年仅十岁的女孩蒂莉•史密斯,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将有威力强大的海啸发生。她立即让父母发出警报,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由此可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学会了自救互救知识,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从长远来看,中学生是国家未来公民,他们担负着国家、民族的希望。只有加强了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我们才能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防灾减灾教育的主要内容

1.讲授自然灾害基础知识,树立防灾减灾生活意识如何应对灾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现行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增加了“自然灾害”的这一章。如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分类?各种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了解各种灾害的成因及科学的预防措施等等。讲授时尽可能地多举实例,用灾害造成的损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并由衷产生忧患意识。如在学习关于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时,视频回顾2016年6月24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部分地区出现强雷电、短时强降雨、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2016年9月15日,厦门遭遇建国以来的最强台风,在“莫兰蒂”的肆虐下,厦门街头一片狼藉。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再次深刻地感受到灾害对人类的巨大威胁,使学生在震惊之余产生探究灾害的兴趣和动力。2.讲授自然灾害产生机理,掌握防灾降灾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灾害发生的原理和机制,了解预防和减少灾害发生的措施。例如春夏季节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见旱灾,江淮则多发洪涝灾害。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就有可能降低水旱灾害的发生。如水灾是大量的降水降到地面后排泄不畅造成的。我们一方面要让地表水的排泄渠道保持畅通,课堂上通过做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知保护植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修建蓄水工程(如三峡工程),可以防止水灾的发生。在容易发生旱灾的华北地区,一方面要兴修水库,在丰水期时尽可能地蓄水,另一方面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中线和东线把长江的水调到华北地区)缓解华北的旱情,但从根本上要节约用水。3.了解自然灾害形成规律,加强防灾抗灾应对措施任何灾害的发生都有其人为或自然的原因,而且灾害的发生都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掌握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就可以对灾害进行预报,并采取预防措施。如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影响雾霾的主要原因有汽车尾气、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等等。如2017年1月3日,新年上学的第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雾霾的袭击,能见度有的地方不足10米。学生出门时利用所学知识,佩戴专门防霾的口罩,做个自我防护。课间操期间取消长跑,改为室内锻炼。中午选择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学生切实感受到了雾霾的影响,才能在生活中做到低碳环保,保护环境。4.开展防灾减灾情境演练,提升防灾减灾避险能力5.12大地震时,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他就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叶志平校长。他筹资加强对校园建筑物的改修和加固,以确保校舍的质量安全,狠抓学校安全教育、防灾教育和防震演练,并使之制度化和常规化,提高了学生的防灾减灾能力。地理课堂上应用现代教学技术艺术性的呈现,激发他们认真学习防灾教育,如讲授地震时科学的设置教学情境,将学生全身心都带进防灾教育的课堂,让他们“身临其境”,模拟地震发生时在教室、在室外、在野外、在商场、在电影院等震时、震后该怎么办,通过小组的积极讨论发言,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掌握防灾减灾的方法。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

篇6

【关键词】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岩土工程是致力于工程安全运行、地基改良而发展起来的,缺乏环境保护以及关注地质灾害的观念或者说仅从工程观点出发,从而导致了非但没有实现对成层地基的加固,反而进一步诱发了更严重的地质灾害,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发,进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探讨分析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与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被称之为第一环境问题,它一般不会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而发生改变和转移,始终都是以自身固有的形态存在,具有自然性的特征;由人为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建设、开发、开采等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地质自然形态,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灾害,它的发生与地质本身基本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由于人为破坏导致的,这类地质灾害又被称为第二环境问题。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大多数都是在自然地质演化以及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岩体由最初的稳定逐步向不稳定发展,这一过程往往是十分漫长的,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一般都会长达数百乃至上千年。然而,在人为因素的诱发下,会使岩体自然演化的周期大幅度缩短,进一步加快了其从稳定到不稳定的变化过程,这样一来便会引起突发性的地质灾害。每次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损失,其中不仅包含经济损失,还包括生命损失。由此可见,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极具危害性的一种灾难事故。

2 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目前,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滑坡。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具体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是土体在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沿坡体的软弱面大面积或部分向下滑移的现象。引发滑坡的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降雨、积雪融化、地表水系浸泡与冲刷、坡脚开挖、堆填加载以及开山放炮等等。最容易发生滑坡的地带有强降雨地区、地势高差较大的峡谷地区、地震带以及铁路公路的边坡等等。

(2)泥石流。其属于洪流的一种表现形态,主要是由于降水量过大而产生在山坡或沟谷上的混有大量泥砂、碎石、巨砾等固体物质的洪流。引起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有不合理开挖、弃土、弃石以及乱垦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等等。

(3)崩塌。这种地质灾害常发生在较陡的坡体上,由于坡上岩体或是土体的根部空虚或局部滑移,从而使得这些岩土体失稳,突然由母体上向下翻滚或倾倒,并堆积在坡脚。引起此类灾害的原因主要有矿产采掘、边坡开挖、强烈振动、堆渣填土以及水库渠道渗漏等等。

(4)地表变形。这类地质灾害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地表塌陷、沉降和裂缝等。据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我国约有70余个城镇发生不同程度的地表沉降活动,受灾情况较为严重的占四成左右,最大沉降量已经超过3m。在已经发生地表沉降的城市当中,有些是独立存在的,有些是密集成群的。其诱因主要包括地下矿产开采过量、地下水大量抽取以及表面岩溶的自然活动等等。

3 岩土工程主要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3.1 滑坡的防治技术

由于滑坡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为此,本文重点对滑坡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在处理滑坡问题时,应当本身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对引起滑坡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通过对大量的工程实践进行研究发现,治理滑坡最有效地措施有两种:

(1)对地表水或地下水进行控制,以此来达到减轻或消除水对坡体的威胁。通常情况下,在不计人为破坏的前提下,水是引发滑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其与滑坡的发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够消除水对边坡的作用,便可以进一步防止滑坡的产生。具体做法如下:①应当对滑坡区的地表水进行控制,避免其流入到滑坡区内,可在边界处修筑截水沟来对地表水进行截留;②应在滑坡区内修筑排水沟,借此来排除区域内的地表水,减轻其对边坡的威胁;③可采用垂直孔排水、支撑盲沟以及水平钻孔疏干等方法来排除滑坡区域内的地下水,具体方法的选择可按照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条件而定。

(2)对边坡的岩土力学强度进行改善。可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借此来增强岩土体的实际抗滑能力,进一步减小滑动力。较为有效且实用的技术措施有边坡加固、削坡减载等。这两种措施从经济性和有效性来看,前者要比后者的效果更好一些。目前,在工程中应用较多的边坡加固技术包括钢混抗滑桩、挡土墙、预应力锚固、固结灌浆、电化学加固法以及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等。方法的选择可根据实际工程而定。

3.2 泥石流的防治技术

对于一些泥石流多发的地区,可以采取避绕的措施,如果实在无法避开,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加以防治:(1)排导。可在泥石流流经的下游位置处修筑排导沟,以此来阻止泥石流漫流改道。(2)拦挡。可在泥石流经常流经的沟道上修筑拦砂坝,这样能够将泥石流中的砂石等固体物质拦截下来,有助于减轻泥石流的危害程度。(3)储淤。可在泥石流的下游建立停淤场,借此来调节泥石流的流量,以减少其对下游建筑的冲击。

3.3 崩塌的防治技术

对于崩塌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拦截、支挡、排水以及护坡护墙等等。这些都属于传统的处理技术。具体措施的选择可按照崩塌的原因来进行确定。除了这些传统的技术之外,目前还有一种新型技术,即SNS柔性拦石网,该技术在落石能量较高并且斜坡坡度较陡的条件下防治效果较好,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矿山和水电站等施工过程中,并且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3.4 地表变形的防治技术

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填堵法。该方法适合应用在塌陷深度较浅的坑洞处理中,先将坑洞中的松软土体清除干净,然后向坑中填入碎石和块石,以此来形成防滤层,最后覆盖粘土并进行夯实处理即可;②强夯法。该方法是利用夯锤对土体的冲击力来不断提高土体自身的强度,属于防、治结合的技术措施,适用范围相对较广,效果也比较好。不仅可以用该方法对发生塌陷后的松软回填土进行夯实,而且还可以用来消除隐藏在坑洞中的软弱带,进而提高土体的强度;③灌浆法。将预先拌制好的灌注材料通过人工钻孔或是岩土体自身的孔洞进行注浆,以此来对岩土进行强化,进而达到加固的目的。

4 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灾害的种类较多,并且成因也都不相同,故此,在选择防治技术措施时,必须先对灾害的成因进行认真分析,然后选取最具针对性和效果最好的措施来进行防治。只有这样才能使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得到最有效地防治,进一步减少或消除灾害所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赵松江,孙书勤.滑坡治理工程中锚索与精轧钢锚杆应用对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z1)

篇7

关键词:广饶县;洪涝灾害;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P333.2 文献标识码: A

1 基本概况

广饶县南北长46.2公里,东西宽60.1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137.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76万亩。县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底,地面高程在29.0—1.6米之间。水系分布以小清河分洪堤为界,以南为小清河流域,支流多以南北向汇入小清河后入海,流域内地势比降大,受山洪暴雨影响,汇流急,易积涝成灾,农田灌溉南部以井灌为主,北部以引河灌溉为主;以北为支脉河流域,支流多以东西向交汇入支脉河后入海,流域内地势平缓低洼,地下水位高,受海潮影响,洪涝灾害频繁,农田灌溉以引黄、引河为主。

广饶县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变化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集中、气温湿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降、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2.6℃,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23.3℃.多年平均风速2.9m/s,实测最大风速28m/s。多年平均降雨量562.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96.56mm。降雨与蒸发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旱、涝、汛、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是制约工农业及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多年来,广饶县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兴修水利,狠抓抗御自然灾害的基础工程建设和防范措施的完善,修建、疏浚、治理了以12条主要排水河道,2座平原水库(中型),10座拦蓄滞洪闸坝和3条防潮堤为骨干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农田防洪除涝综合治理措施不断完善,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2 历年洪涝灾害状况

据记载,建国前广饶县洪涝灾害主要来自于黄河和山洪,1856—1937年间,黄河决口25年次,有8次流入广饶县;淄诃大的山洪广饶县成灾4次,其余11次主要是境外客水流入所致。解放后,1964年小清河、支脉河、淄诃、阳河流域暴雨成灾,境外客水下泄,内涝成灾,河水无不漫溢,全县5.67万公顷土地受灾,损失严重。1996年支脉河、小清河流域普降大暴雨,支脉河倒灌漫溢,花官、陈官、丁庄三乡镇1.7万公顷农田受灾,27个村2.6万人被水围困,倒塌房屋4000余间,损失严重。

广饶县涝灾约5—6年一遇,以夏涝、夏秋连涝较多较重,春涝较少。有记载的43年次大涝中,夏涝较重的年份有1961、1962、1964、1974、1978年,其中1964年为历史罕见。年内春雨不断、夏雨暴猛、秋雨连绵;09年5月10日大到暴雨,历史同期罕见,花官、陈官、丁庄三乡镇农田积涝面积达11.7万亩,损失较为严重。

3 洪涝灾害的成因

由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变化气候影响和地理位置、地势条件等因素影响,广饶县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是由境外客流、河道漫溢决口、海水倒灌、暴雨急聚所引起决定了广饶县洪涝灾害以夏季发生多见,秋季极端性突发灾害时有发生。[1]南部的大王、李鹊、广饶街道、稻庄、乐安街道等乡镇(街道),多以山洪、暴雨连续降雨积聚下泄,防御不利而成灾;北部的花官、陈官、丁庄及东部的大码头等乡镇地势低洼多以境外洪水下泄、漫溢倒灌,暴雨连续性积聚,受海潮顶托影响,洪涝、渍涝、风暴潮倒灌,强排能力低所形成。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洪除涝工程标准低。广饶县现有主要防洪除涝工程多是六、七十年代所建,设计建设防洪除涝标准多是三至五年一遇,仅有小清河、支脉河、淄河中上游段、预备河、武家大沟等干流河道按二十年一遇防洪,五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了疏浚治理,但仍存在建筑物不配套,堤防不达标,下游河道未治理的问题,现状只能防御一般洪水,难以适应抗御极端性洪水灾害的发生。

(二)防洪除涝工程老化失修,淤积严重,阻水障碍多。由于受资金投入等方面原因制约、工程设施维修养护不及时,老化、退化,淤积严重,特别是支脉河马楼闸以下,淄诃大营村以下,及跨县区以上的河道边界河段淤积阻水问题极为严重。近年来,南部季节性河道行洪道内植树、占用公路边沟,建房经营的问题给行洪排涝设置了阻水障碍。降雨与蒸发年际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旱、涝、汛、潮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是制约工农业及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农田排水体系不配套,强排能力低。近年来农田排水沟渠灌排混用,致使排沟淤积、乱扒乱堵,排水功能降低的速度加快,原有的小沟通大沟,小沟通大河的排水体系难以实施。行洪渡汛期间干流河道要上游洪水下泄,下游受海潮顶托,加上河道淤积阻塞的影响,高水位行洪,支流内涝排不出,河水满溢倒灌,强排措施能力低的问题,是造成农田积涝成灾的主要原因。

(四)一家一户各自为战,人水争地,围垦造田,水患意识淡化,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社会效益的问题,影响制约着农田防御洪涝灾害的进行。

(五)防洪除涝社会保障化体系薄弱,经营投入单一,设施保护滞后,极端灾害应急反应处置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避险防灾、抢险救助装备有待加强。

5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全面规划,增加投入,综合治理,提升防洪除涝基础设施标准。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财政投入,社会筹集,受益者按比例负担的资金投入方式,本着“先急后缓,分期逐年实施”的办法,逐项综合达标治理,提升防汛除涝基础设施标准,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极端洪涝灾害防御的需要。

(二)理顺完善防洪工程管理维护体制,建立健全维护管理运行机制。落实养护维修管理队伍和经费渠道,强化工程设施养护维修管理,不断更新、配套,维修老化退化病险工程设施,切实解决好河道淤积、填堵和清障问题,确保行洪排涝畅通。

(三)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以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为主,重点抓好水网绿化,植树造林。以小流域为单位,实行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提高土壤和植被的含水和保水能力。[2]根据广饶县地形的具体特点,选择植被差的降雨量大地方进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四)调整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构建避洪、耐涝复合高效生态系统。依托资源优势,从防灾、抗灾、减灾增收和不损坏生态功能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生态工程原理与水边湿地景观结构,把地理学研究空间关系与生态学研究结构功能所用方法结合起来,进行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避洪、耐渍适应型景观生态设计,分别建立适应浅水水体和渍害田的多种复合高效生态工程模式,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3]

(五)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对小流域进行田、林、路、水综合配套治理,切实解决灌排沟渠混用、乱扒乱堵,工程设施功能降低、报废快的问题。在北部主要排水河道两岸,重点支流入口和低洼地域增设强排泵站,提高应急强排能力,切实解决农田积涝成灾问题。

(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依法维护管理、保护防洪除涝工程设施,落实“三预”(预防、预警、干预)措施,推广抗涝作物品种,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水患意识,促进防洪除涝设施安全运行和团结抗灾,维护大局,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王宗敏,张杰,赵红领,杨海波.城市暴雨内涝计算中降雨插值算法的选取[J]. 人民黄河. 2012(08)

篇8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汶川大地震已经两年过去了,但那一幕幕悲痛欲绝的场面似乎还发生在昨天,不时在眼前晃动着。今天刚好是第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了纪念“5.12”汶川大地震,怀念地震中遇难同胞,同时提高孩子们的防灾意识。晨会课上,我让孩子们再次重温了那段令人记忆深刻的历史,再次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这是一段我们无法忘记的历史,因为我们为此曾经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因此,在晨会课上,我还向孩子们讲解一些有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和技能,让孩子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生命的重要性。最后,我还深入浅出地把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涝等灾害和山体滑坡等常识进行了简单地介绍,我还结合本地的实际通俗易懂地对孩子们进行了“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如果我们的孩子还生命都无法得到保障,还谈何教育呢?总的一句话,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不要忘记灾害教育

2010年,我国可谓是多灾多难。主要有:

2010年3月20日的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2010年初至今中国西南大面积干旱,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2010-4-9 北京 天津 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

2010年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突然来临的灾难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为我们民族而痛惜的同时,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思考:灾难可以避免吗?能最大限度减小损失吗?教育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对付自然灾害,要以预防为主,如何预防自然灾害,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教育理应包括灾害教育,不包括灾害教育的教育无疑是教育的灾难。

教育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借助教育这一手段,可以向广大民众传播灾害知识,如灾害前兆、灾害过程、灾害机理、灾害预防、减灾防灾措施、灾害后果等各相关方面的内容,提高他们对灾害的认识,从而提高其应对灾害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对国民的防灾减灾教育,国民的减灾意识有待加强。

在灾害教育方面,地理学科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一)中学地理教育在灾害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中学地理课作为中学各学科中唯一的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教材渗透着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1.是学生获取自然灾害知识的首要途径。从教材结构看,它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给予学生有关的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进而使学生认识如何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面发展。

2.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无一伤亡。谈及成功经验,就源于这个学校每个学期都组织一次全校的紧急疏散演习。地理课程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同时,从自然灾害角度说,在地理教学中既要介绍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更要将防灾减灾的各种方法、措施、原则介绍给学生,加强学生在灾害发生后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以最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在突发性的灾害中抗灾救灾和生存的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地理教学中的灾害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地球上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让人们了解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灾害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灾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能够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所遇到的环境、灾害与发展问题,在作决策时,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此,通过灾害教育可使学生形成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养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个人、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和关系模式。

(二)中学地理课程中灾难教育的实施途径

1.重构知识体系,实施“灾害与预防”专题教育。从目前地理课程的教材来看,涉及到的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为以下4类:

(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台风、暴雨、冰雹、大风、雷暴、暴风雪等天气灾害,还包括干旱、洪涝、持续高温、雪灾等气候灾害,沙漠化、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病虫害、海啸等气象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也时有发生。

(2)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种类很多,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地裂以及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异、煤层自燃、瓦斯爆炸、有害地气、黄土湿陷、泥沙淤积等,它可以在瞬间吞没数十万人的生命,将整座城市毁灭。

(3)生物灾害:包括动物灾害、植物灾害和微生物灾害。

(4)天文灾害:如太阳表面、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瞬时或短时间内发生异常变化,强日冕物质抛射、大耀斑、高速太阳风、磁暴、电离层突然骚扰等,可引起卫星运行、通信、导航以及电站输送网络的混乱,危及人类的生活和生命,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这些灾害涉及到地球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等,而地理的研究对象为整个地球表层系统,包括了这几个圈层。

2.立足课堂教学,传授预防灾害的正确方法。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只有当条件具备时才会发生。要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与技巧的人面对自然灾害时,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才会导致可怕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增多。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时,要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处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的副极地的大陆气旋,所以其气流更干燥、更寒冷。

要让学生知道灾害时自救与互救结合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每种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相互救助的方法,避免因束手无策而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要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每种自然灾害在刚开始形成之时,很多并不具有对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能力,只有随着它的发展和移动才会对生命财产具破坏能力。如果能在其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是完全能够预防和减小其破坏程度的。例如,水旱灾害其本质是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不均匀。自然界的水资源分布本身是不均匀的,如果能人为地干预其过程就完全的可能降低水旱灾害的发生。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是要注意结合有关内容提示学生思考。

篇9

常见的重大自然灾害有10种:台风、地震、洪水、雷暴、龙卷风、雪崩、雪暴、火山爆发、热浪、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海潮(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龙卷风所经之处,一扫而空;地震可以把一个城市变为废墟;火山爆发更可以将一个城市淹没在火山岩下。

每一次的灾害不仅留下伤痛和教训,也给了人们认识自然的新的起点。很多经常受这些自然灾害侵袭的地区,形成了自然灾害的“天然博物馆”。由此建立的自然灾害博物馆,则为人们了解灾害,预防灾害提供了科普教育的场所。

近年来,深度游渐渐兴起,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游,而是更希望了解到某地风光的成因及特色。灾害原是旅游业的大敌,但是在人们的努力下,这些气候或地质上的灾害作为人们认识自然的窗口,反而成为地域特色。在一些灾害多发区,不论是自然现象造成的遗迹,还是介绍灾害的科普博物馆,都吸引了游人的目光,成为一种变害为利的特色旅游项目。

台风博物馆――体验性的科普前沿

台风之害,虽夺命掠财,凶猛无情,但若能有效的应对,便既能蓄水饱墒,又能领略大自然之壮观。浙江舟山是我国唯一一个群岛城市,也是经常遭受台风肆虐的地区。作为海洋文化的一部分,当地人民很早就对台风有所认识。中国台风博物馆就建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它位于“浙江抗台第一坝”的拷门大坝两端。

不同于一般博物馆的静态展示,游客无法有深度的旅游体验,中国台风博物馆将静态的实物的展示与动态的风文化体验结合,将一种无法再现的气候现象以多种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台风博物馆一期馆内,虚拟演示台风成为一期博物馆的一大亮点。由于台风的季节性强,每年的7―9月是台风活动最为活跃的季节,虚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台风博物馆的季节性问题。在台风博物馆内的气旋模拟器,能够让游客初识“台风”的形成过程。以及台风的形态。点击触摸屏,“97―11号”、“威马逊”、“鹿莎”、“森拉克”等台风立即再现在大屏幕中。

在二期风文化乐园内,通过各类虚拟体验活动,通过虚拟体验设备,人们能够体验到追风、报风、摇风、听风、万风、射风、骑风、摄风和驭风的乐趣。立体声、大屏幕、各类虚拟体验游戏等,让台风博物馆中充满了尖叫和欢笑声。

据县文广局的何仁岳副局长介绍,它的建设主要出于三方面目的:一、它的建设对于人们正视灾害,认识灾害,变害为利,避害趋利具有重大意义;二、它将海洋文化与地方旅游相结合,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三、通过建立波浪观测站,在台风期间为“三防”部门提供实时的波浪数据,供政府决策。可见台风博物馆不仅是一座科普博物馆,在预防台风灾害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地震博物馆――深沉的怀念与丰富的历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天崩地裂”这一词从女娲补天开始就开始存在。天穿了,她以女性柔软的手补了天;地摇了,她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然而在女娲补天垫地的过程中,灾难也降临到她的子民。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一个城市毁灭在地震中,但人们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在废墟上又建了一个漂亮的城市。为了纪念唐山大地震而建立的唐山地震博物馆,真实的记录了一个个感人的场景。一幅幅血与泪的图片和实物将那段历史展示的淋漓尽致。作为一个著名的特色旅游点,唐山地震博物馆给人更多的是对自然无情的痛和对人们真情的感动。

另一座地震博物馆则是始建于1989年的兰州地震博物馆,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唯一的专业地震博物馆。兰州地震博物馆建在甘肃省兰州市十里桃乡一座长达400米的大型人防山洞里,内部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博物馆洞门恰开在一个非常典型的几百万年前的地震断裂带上,洞门上面的山体断层面和破碎带清晰可见,十分壮观。

博物馆的主体展厅布设在山洞里,蜿蜒曲折如树枝状伸展开去的各个洞道在迷离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幽静和神秘莫测。整个博物馆分为6个分馆:地震知识壁画馆、实物史料馆、地震泥塑馆、地震仪器馆、音像馆和地震字画馆。

地震是我国比较多见的一种灾害,我国人民对地震的认识也有很久远的历史。地震泥塑馆以“报马送信”、“夜守孤灯”、“斩断情恋”等8组泥塑,生动地再现了公元138年张衡地动仪首次测出的兰州大地震时的情状。音像馆以几十部国内外地震录相片为教材,演示地震发生情况,普及防震知识,让人身临其境,获益良多。字画馆里收藏有许多与地震有关的题字和画卷,名人墨宝,幅幅珍贵。

兰州地震博物馆馆藏中还有许多国内外罕见的甚至是唯一的地震文物和史料,如世界上罕见的万年以前地震生成物――固化沙柱和碳化断层泥珍品、中国和世界上唯一的固原大地震铜币“沙板”、我国第一张地震烈度图――清代山西平陆大地震中钦差大臣手绘地震烈度御览图、宋代“天下地震第一碑”文献碑刻等等。

它以丰富的历史知识、通俗的表现形式以及大量的珍藏文物等,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泥石流赛道――贩卖独特,令“害”变“宝”

云南东川小江流域有“世界泥石流博物馆”之称。据调查,东川境内拥有107条泥石流沟。过去,每年雨季这里几乎都会爆发泥石流,因而形成了特殊的地貌。专家认为,东川泥石流具有五大特征。1、分布广泛,暴发频繁;2、规模巨大,来势凶猛;3、类型齐全,过程完整;4、结构明显,流态多样;5、作用剧烈,破坏力强。

泥石流本义上是一种地质灾害,但对科学工作者来说,东川泥石流发生地又是一种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可由此探索泥石流的成因、深化规律,进而研究总结防范、治理之策。旅游者能在这里观赏奇特壮观的泥石流遗迹,感受大自然无情的一面,从而时刻绷紧保护生态环境的弦。

篇10

【关键字】岩土工程 地质灾害 防治技术 措施

当今时代,保护环境,维护公共资源,避免自然灾害已经逐渐成为全世界人们的共同梦想。但我国近些年来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且灾情严重,并且以地质灾害为主要灾害类型,严重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我国百姓平安生活受到冲击。所以如何针对资源开发以及工程建设所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防治,也成为当今时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概念

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实际上均属于地质环境工程学的研究范畴。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对岩土本身进行开挖与加固。而地质灾害则存在人为或者自然两种可能,无论是哪一种作用,最终都会出现有害于地质的现象。所以一般而言地质灾害的出现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等,而这些灾害大多数都与人为因素有关。

对岩土的不合理开挖以及对岩土工程的保护欠佳都很容易导致地质遭到重创,进而接踵而至的就是各类自然灾害。只有本着预防的原则,并且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现象进行及时地预防和根治,才能尽可能减少我国每年面临的自然灾害现象。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表现与特点

(一)滑坡

针对我国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来看,其分类与表现首先则体现在滑坡上。所谓滑坡。就是沿着斜坡的土体或者岩体,因为受到了河流的冲刷以及地下水活动或者是地质变化,如地震的影响,使得其本身会沿着相对较软的面滑落,而这也会导致整体顺着坡度的方向向下自然滑动,这个过程也就称之为滑坡。诱发滑坡的原因有许多,而这大多数因素都与岩土工程的建设密切相关。比如经常开挖坡脚就容易导致坡体整体下滑,同时还因为劈山的过程中放炮或者乱砍乱伐,必然会导致整个山体因为长期震动而出现松动。所以岩土工程施工很容易导致滑坡这类地质灾害的出现,并且其经常出现在岸坡地带。

(二)泥石流

泥石流也是地质灾害的重要表现,其主要是因为长期的降水,比如降雪、暴雨、积雪等原因,产生了一种携带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固体洪流,从而形成了一种固液混合的状态,从山坡的上方逐渐流下来。而造成泥石流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合理的开挖以及不合理的弃土,均会造成泥石流这类灾害的出现。如果因为岩土工程施工而过分开挖山体,必然会导致山体松动,加之乱砍乱伐,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就逐渐加大。

(三)崩塌

崩塌出现的原因包括采矿挖掘资源的过程中对山体以及地表造成了影响,或者道路开挖的过程中,影响到了边坡。再或者就是堆砌了较多的废石渣,从而导致山体以及坡体出现了强烈震动,进而造成崩塌现象。崩塌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岩土体的根部是空的,故而其本身的稳定性较差。一旦脱离母体出现瞎话,则会导致坡地的地表出现崩塌现象。这相比其他两点,其成因更靠近人为因素。也正是人们对岩土工程施工过程的不合理开挖,从而导致崩塌现象的产生。

(四)地面变形

除了上述提到的三种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之外,地面变形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岩土层地质灾害。其主要体现为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以及地面裂缝。而其定义主要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之下,长时间的人为因素导致岩土体出现了压缩或者相对位移现象,这就很容易导致地面出现一系列的变形。一旦在这样的地面上进行工程建设,那么将会对该地区的工程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同时该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也将受到挑战。

造成地面变形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矿产资源的过度挖掘导致相关人员大量无休止开采地下矿产,从而使得地质呈现一种中空的状态,进而不利于其稳定性建立。

其二,地表的岩溶活动过于强烈,也会引起地表塌陷,这主要归结为自然因素造成的。

其三,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得地面同样呈现中空状态,地下水数量减少就必然会引起地面的沉降。

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对策

(一)技术要求

针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来看,其并不是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只要针对其技术进行严格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必然会对当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现象进行有效解决。

首先从技术层面分析,其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其一,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相关岩土工程施工工作。比如常见的技术规范章程为《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相关人员通过对这类章程的解读,从内心对该类型施工要求有所明晰,必然会在未来的施工作业过程中,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引。

其二,对工用、民用以及相关市政工程建设中,地基的建设、处理以及高坡修建方式,均需要参考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避免出现错误施工的现象,更不可以违背岩土层的特点,贸然开工。

其三,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或者相关工程的过程中,土石方建设、地基建设、沿途建设等也需要参照相关要求和参数,避免施工无科学性可言。

(二)对策要求

1、工程防治措施

面对当前我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特点,也可以分别从工程、生物以及避让的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将所有地质灾害扼杀在摇篮里。首先工程防治也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方法,其适用条件比较广泛,比如一些房屋后面的切坡造成的小型土坡,就可以选择滑坡后的地表排水法。而对于一些中型滑坡,则可以依据该地区岩土工程调查与勘测之后获得的相关数据客观分析,从而选择最为恰当的工程防治办法。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方法也可以解决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现象,一般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植树造林、合理开垦、合理放牧、合理耕种以及爱护草坡。生物防治的方法相对而言需要较长的时间投入,但是其本身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最为主要的是可以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最终达成改善自然条件的目的。

3、避让措施

避让措施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雨天避让措施,第二类为搬迁避让措施。雨天灾害隐患点大多出现在斜坡上,而采取避让措施则可以避免在这样的天气遭遇到泥石流这类受降水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影响。而搬迁避让措施则是面对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时,通过转移群众,可以使得群众避免遭遇危险,进而实现了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

结束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本身是相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其不仅仅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更需要将新的技术与思路引入到现代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这样才能确保地质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减少人为地质灾害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峰,娄方旭.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今日科苑,2010,12:33-34.

[2]韩广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中华建设,2013,12:150-151.

[3]徐丹,曲海英.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223.

[4]陈迎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探析[J].硅谷,2015,03:145-146.

作者简介:

王贺(1994―),男,江苏徐州人,地质工程专业。

篇11

【关键词】10kV 配电 故障 防范

10kV配电线路,对于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其存在承担着将电力输送到其消费的各个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输电线路和电力消费环境之间的重要衔接,是整个供电体系的重要承启环节。

1 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成因分析

10kV配电线路的工作环境相对而言比较复杂,一方面其自身地位相对于高压输电网络而言更为贴近电力消费环境;另一个方面当前电力输配送网络日渐发达,依然延伸到整个社会环境的角角落落,这种状况必然会导致其自身的维护力量不足,从一个侧面加剧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依据最近几年对于10kV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的成因看,自然灾害以及外力破坏是最为突出的两个主要方面,占据了所有故障的大约七成比重,剩下的三成多主要包括用户端设备故障以及二次系统故障两个方面。

对于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言,在整个故障因素中居于首位,不同环境下的自然灾害会占据略微不同的比重,其中主要影响来源于雷电和风灾。雷击在10kV配电线路环境中的影响尤其大,这主要是因为10kV配电线路中架空线路相对较多并且路径较长,加上其沿线走廊地形比较空旷,因此在雷雨季节相对容易遭受雷击。尤其是对于某些环境,防雷设施本身不完善或者未能得到足够有效的维护工作,因此时常会在遭受雷击时造成了绝缘子击穿爆裂、断线、避雷器爆裂、配变、开关烧毁等设备损坏故障。

而对于外力造成的配电线路故障而言,可以分为来源于自然因素以及来源于人类社会的因素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因素相对单一,大多都是小动物对于配电系统工作环境的非法入侵造成故障;而对于人类社会环境而言,具体则相对复杂。首先是交通路网会随着城市的兴起以及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呈现出日趋成熟的特征,而必然会造成交通路网建设与配电网建设的矛盾,大部分线路杆塔随着路网的建设,处于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引发的车辆碰撞10kV杆塔、电缆分支箱等事故事件越来越多。并且城市的发展,造成人类社会环境中的建设工作越来越多,也是对配网形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最后,农业生产环境也会与风灾共同形成对于配电线路的重要影响,在农用地膜未能实现良好管理的环境下,被风吹起的地膜如果挂在架高线路上,其必然会十分易于造成故障。

除此以外,用户设备以及供电二次系统的设备故障,基本源于设备本身的老化或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等原因。

2 10kV配电线路的故障防范

考虑到10kV配电线路本身对于我国供电服务实现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有必要针对当前存在于配电环境中的常见故障展开对应的防范措施。依据上文中分析提及的集中主要故障成因,可以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防雷体系建设

从主动防雷工作的角度看,应当积极选择适合的地点加装或更换防雷设施。推广应用雷电定位系统,分析雷电活动规律,确定雷电多发区,有针对性地增加防雷设施。而从被动地相对传统的角度看,引入包括过电压保护器、穿刺式避雷器、跌落式避雷器等先进防雷保护技术和措施,有效提升防雷体系可靠性。除此以外,还应当注重对于现有防雷体系的维护,在雷电多发季节到来之前应当展开彻底的检修,确保整个防雷体系能够正常展开工作。

2.2 配电线路保护

考虑到外力因素是10kV配电线路环境中常见的故障成因,最为有效的防范措施应当属加强对于整个配电线路的保护工作。在外力因素中,对于来源于自然界的因素,诸如小动物等,除了应当在变电站环境中予以防范以外,更为重要的因素即来源于人类活动的外力因素是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当前电力建设体系日趋复杂,并且与社会环境之间也有更多交叉环境,这些状况都决定了人类行为必然会对配电线路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应当加大对《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沿线路环境加强对于电力线路的保护宣传,并且在杆塔、设备上悬挂警示牌、标示牌,都是有效提升配电线路安全水平的有力措施。

2.3 数据体系的建设

对于10kV配电线路体系而言,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之下,想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故障的防范,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就在于通过既往的历史数据获取到配电环境中的工作行为特征,并且总结出相应的规律用以指导未来行为。这种工作方式从客观上要求更为宽泛的数据采集体系存在,并且通过专有数据库的有效支持,形成合力的仿真模拟模型,尤其是对于配电系统中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获取,更是此种数据环境中的重要方面。建立起良好的数据结构,并且加以深入分析,必然能够对配电网络的故障防范发挥积极价值。

3 结论

10kV配网是电力系统与用户直接相关的关键衔接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供电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配网自身的健康水平比如予以关注。实际工作中应当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不断加强数据体系建设,有效提升经验总结水平,通过多个层面的额共同努力实现对于10kV配电网络故障的防范。

参考文献

[1]黄仕玉.如何提高当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2]钟瑛.浅议配电线路雷击跳闸与防治[J].四川电力技术,2008(S2).

篇12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E271 文献标识码: A

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和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被称为第一环境问题,它一般不会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而发生改变和转移,始终都是以自身固有的形态存在,具有自然性的特征;由人为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建设、开发、开采等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地质自然形态,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灾害,它的发生与地质本身基本没有关系,完全是由于人为破坏导致的,这类地质灾害又被称为第二环境问题。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大多数都是在自然地质演化以及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岩体由最初的稳定逐步向不稳定发展,这一过程往往是十分漫长的,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一般都会长达数百乃至上千年。然而,在人为因素的诱发下,会使岩体自然演化的周期大幅度缩短,进一步加快了其从稳定到不稳定的变化过程,这样一来便会引起突发性的地质灾害。每次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其中不仅包含经济损失,还包括生命损失。由此可见,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极具危害性的一种灾难事故。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特点及危害分析

1、滑坡

岩土工程施工中的滑坡地质灾害主要是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受到河流冲

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以及人工切坡等诸多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影响,导致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沿着其软弱带整体或局部的顺坡向下活动,滑坡发生后不仅会对其影响范围内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危害,同时也会对房屋建筑、交通道路带来极大的破坏。通过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诱发滑坡的主要原因有地震、降水、地表水侵刷、斜坡坡脚长期冲刷、坡脚挖掘、堆填加载以及乱砍乱伐等。例如,2009年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的山体滑坡事件,其不仅对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带来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威胁到矿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崩塌

矿山生产、道路工程边坡开挖、水库蓄水渠道渗漏、堆渣填土等岩土工程,

会导致陡坡上岩土体失去稳定而倾倒、翻滚到坡脚,或者岩土体由于根部空虚而折断或局部移滑,这边会导致岩土体脱离母体并向下倾倒、翻滚,这种地质灾害在岩土工程中被称为崩塌。例如,2013年11月30日,山西能源晟凯煤业有限公司在吕梁市交口县云千村处置地质安全隐患过程中发生山体滑塌,该山体崩塌事故直接导致10名施工人员失去生命,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企业的自身经济利益。

3、泥石流

泥石流一般都是由于受到暴雨、冰川或积雪融化而产生的特殊洪流,这种特

殊洪流产生后会携带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这种具有高浓度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一般都产生于沟谷或山坡,在岩土工程中由于不合理开挖、弃土、弃渣、弃石以及滥砍乱发而导致,泥石流发生后会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同时也会严重破坏山区的房屋、交通系统。例如,四川省冕宁县泸沽铁矿汉罗沟因为不合理堆放弃土、矿渣,导致其在暴雨之后发生了十分严重的矿山泥石流,冲出松散固体物质大约为10万m3,成昆铁路大约300m的铁路线被严重破坏。

4、地面变形

岩土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地质变形主要有沉降、地面塌陷以及地面裂缝等,我

国当前已有70余个城镇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活动,30余个城镇在地质灾害出现后造成了很大破坏,而且在这些地质灾害中最大的沉降量达到了3m左右,导致这些城镇发生地质沉降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不合理的地下资源开发、表面岩溶活动以及地下水使用不合理等,地面变形会对城市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威胁。

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

1、通过植树造林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

地质灾害的发生很大原因是由于施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承受不起施工对

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因此,只有加强植树造林工作,通过生物性措施不断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才能在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各个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大面积退耕还湖、还林、封山育林等等,只有预防措施到位,由岩土工程所引发的的自然灾害才会明显减少。

2、不断提升地质灾害监测水平。

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存在着明显的前兆,如滑坡发生前期,井水会突然干涸、地面会出现大面积的位移与裂缝等,通过对这些前兆的有效观察,及时制定合理的预警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同时要不断引进现代灾害监测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系统的结合,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工程施工区域的地层进行充分的定位、时刻观察地层的移动情况,通过遥感系统对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进行充分的调查,通过两者数据的有效结合就能对某区域内发生地质灾害的时间以及其危害程度大小作出精确的统计与评估,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措施避免地质灾害发生带来严重的后果。

3、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岩土

工程施工中可以选择一些适用的防治措施,对降低岩土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的发

生率及影响范围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房屋后切坡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小型土质滑坡,可以采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削方减载护坡以及前缘支挡等工程措施。针对岩土工程中型以上的滑坡要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来具体选择防治措施。

4、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

要减少地质灾害对环境以及企业的危害,除了有效地防治与监测以外,还

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工程的建设,通过对护坡工程、拦截工程以及移民工程的建设,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通过不断的加固地层和施工工程,提高施工的进度与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从而在根本上促进岩土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地面塌陷、水土流失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可以采用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影响范围。

5、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

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采取一些避让措施来避免地质灾害损失,针对灾害隐患

点和变形斜坡在雨天要采取合理的地质灾害避让措施,例如,在雨天让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进行转移,但是在雨天避让措施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就近原则、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威胁等原则;针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强、防治费用过大的地质灾害,可以采用搬迁避让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后对人民群众产生的危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施工中要充分考虑施工地形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并要通过合理的措施将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降至最低,在无法避免地质灾害发生的前提下,要通过科学的避让措施及控制措施将其产生的危害性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同时也要求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新技术、新方法,这对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雷林.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 企业技术开发,2013,15.

[2]王克峰,胡旭峰. 浅述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

[3]徐丹,曲海英.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篇13

关键词: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 国际投资

日本3月11日发生的强震及其次生灾害表明,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会给国际投资带来相对较大的风险。这种风险虽然出现频率较低,但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而且难以预测和分散。加上国际投资的地点分布广,投资量大,更使加强对国际投资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日趋重要。本文就国际投资中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投资中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及其危害

从风险的本质来看,我们可以把自然灾害风险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某种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引起重大损失的不确定性。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国际投资中,根据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以将自然灾害风险分为以下七大类:(1)气象灾害风险。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干旱等;(2)海洋灾害风险。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3)洪水灾害风险。包括洪涝、江河泛滥等; (4)地质灾害风险。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5)地震灾害风险。包括与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6)农作物灾害风险。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7)森林灾害风险。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在国际投资中,由于投资方向的不确定,投资方式的多样性,不同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对国际投资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其中尤以地震灾害与农作物灾害对国际投资影响最大,也最常见。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投资者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2%,截至3月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673亿美元,由此可见,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管理成为了我国国际投资者的重要工作。

2011年日本地震后,据摩根士丹利近日的研究报告显示,将会使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减少0.25%至0.5%。世界银行3月21日《东亚经济半年报》表示,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将给日本带来1220亿至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至4%,而日本灾后重建可能需要5年时间。由此可见,此次地震对各行各业影响巨大,不仅包括日本本国的财产遭到巨大的打击,各国在日本的经济投资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包括今年的日本地震,国际投资的自然灾害风险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损失。下图为2000至2010年全球因为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可见在没有大灾发生的情况下多数年份的全球经济损失规模稳定在300-600亿美元之间,而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当年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1700亿美元,达到正常年份规模的4倍之多。

以2010为例,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部门(UNISDR)1月24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球共计发生了373起自然灾害,洪水的发生频率最高,全球共有大小洪灾182起;另外,全球还发生83起风暴灾害、29起极端天气灾害以及23起地震。

此外,2010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损失也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其中,年初发生在海地的强地震和发生在俄罗斯的森林大火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惨烈。

同时,世界知名再保险公司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表示,2010年全球一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950起,经济损失达到1300亿美元。公司在灾害报告中说,2010年是1980年以来自然灾害高发的年份之一,九成自然灾害是由飓风、洪水等天气原因引发的。预计2011年因为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洪水等导致的自然灾害会进一步增加。

例如,2010年4月14日,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下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烟尘覆盖了挪威北部、波兰北部海岸、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南部海岸以及俄罗斯西北部地区,导致欧洲空中交通瘫痪,而由此给在欧洲地区的国际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欧洲旅游业蒙受的损失初步估计在10亿欧元左右,也使对旅游业的投资蒙受巨大的损失。

对于我国来说,就自然灾害的不同类别而言,洪水是导致我国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近二十年来,洪涝灾害导致的年均经济损失超过1000 亿元。地震是导致我国伤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6 级以上地震650 次,其中震级达7 级以上的地震98次约占世界的十分之一,震级达8级以上的地震9次,全球发生的4 次震级达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有2次发生在中国,地震死亡人数高达59 万人,约占全世界的二分之一。此外干旱、热带风暴和雹灾等气象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二、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据统计与预测,世界开始进入自然灾害多发的时期,国际投资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风险。直面自然灾害,抗击国际投资风险也就成为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部分提出了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

在国际投资中,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预防是防范损失最根本的办法。而预防最行之有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办法即是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只有在投资前对投资国是否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灾害防范措施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金额面临的灾害损失,预防资金因为盲目投资造成后悔莫及的悲剧。

以地震多发区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例,这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因此,对于在该地区的房地产、实体资产以及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的投资对象的投资应相对谨慎。

(二)加强对投资对象的风险评估

目前,已有的成熟的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

(1)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基于指标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侧重于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方法的优化,涉及的空间尺度范围较广,既包括全球、也包括国家和市级等空间尺度。目前,适用于全球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计划有Hotspots、美洲计划,此外,不少方法也利用指标体系从国家、市级尺度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评估是借鉴空间信息格网技术,将具有致灾因子各种属性(如强度、频度)和脆弱性指标(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建筑物等)数据转变成格网形式,通过一定数学法则叠加得到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灾害风险值,最终达到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

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在国内外发展都较为成熟,适合以较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但此种方法主观性强,无法模拟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

(2)基于风险概率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如gambel分布),对历史灾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灾害发展演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承灾体损失数据,建立灾害发生概率与其的函数关系式,以此达到预测未来发生的灾害风险。

(3)基于情景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各种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情景下自然灾害强度(对于洪涝灾害来说,如淹没深度、淹没时间、流速等)的模拟,并叠置承灾体属性信息(如土地利类型数据、人口密度等),以直观地显示灾情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区域影响,从而达到自然灾害动态风险评估。

(4)VaR模型。在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评估上,我们可以采取VaR方法对其风险进行评估。

VaR的中文含义为“风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既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最小损失。投资主体采用VaR风险计量模型来计量各种业务和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并将其水平与所承担的市场风险相挂钩。以提高其资本充足度,增加其资本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的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因素组成。而每一种随机因素不能压倒一切因素作为主导作用。具有这种特点的分布即是正态分布,适合采用方差――协方差进行国际投资风险的计算。投资主体便可以根据模型估算的市场风险价值进行风险管理,将该测量出的风险值和要求的损失上限进行比较,当风险值小于该损失上限对说明投资金额的风险还在控制之中;而当风险值大于该损失上限时,说明投资主体必须采取必需的手段进行调整,控制好投资金额的风险。

(三)对投资对象要有充分调研

在同样的地域环境中,不同的投资对象收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不同,以本次日本地震灾害为例,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房地产、工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而面对暴雨、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农产品遭受损失最大。因此,对投资对象的确定应该建立在对投资对兴国自然环境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相应可能损失最小的投资产品。

三、国际投资中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引起的国际投资风险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以下是相对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运用。

(一)运用政府财政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补偿

财政补偿的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构成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损失传统的资金补偿来源。但是,以我国为例,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有限。这些有限的财政收入中,由财政预算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只是财政支出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9.35亿元,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35%。20世纪9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18亿元左右,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8%左右。可见,当巨灾发生时,依靠国家财政救济支出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程度是比较低的。

但是,政府财政补偿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受灾方第一时间的补偿,具有最快、最直接的特点,对稳定市场社会安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商业保险及其金融衍生品管理自然灾害风险

(1)保险转移风险

对于国际投资,保险转移风险可以分为单一的和综合的两种方式。所谓单一风险的保险转移就是指国际投资方购买保险将某一种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例如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仅承保单一的洪水风险。所谓综合风险的保险转移是指投资方通过购买保险将两种或以上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国内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险种条款大都为投保人提供了这类风险转移方式。例如企业财产综合险的保险责任往往包括雷击、暴风、暴雨、台风、洪水、泥石流、雪灾雹灾、冰凌、龙卷风、崖崩突发性滑坡和地方突然塌陷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

(2)再保险转移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8条的规定,再保险的定义为:“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 实质是在全体被保险人之间对风险的又一次转移和分散。因此,从另一个方面说,再保险转移方式是原保险人以缴付分保费为代价将风险责任转移给再保险人。

如今,再保险已经成为整个保险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再保险应该成为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伦敦、纽约、苏黎世、慕尼黑、中国香港等都是著名的国际再保险市场,通过这种超越国界的再保险安排,使风险分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于国际投资风险的化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使从而能分散消化得更为彻底;另一方面,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发展、壮大起来,这样,大大方便投资对象分布广泛的国际投资方的投保,也使其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3)其他保险类风险转移方式

在国际上,所谓的其他保险式风险转移方式是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简称ART,是除开上述两种保险产品的保险转移方式。其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风险载体,二是可选保险产品。风险载体主要包括自保、自保公司、风险自留集团、共保集团和资本市场。可选保险产品主要包括有限风险再保险、多年期/多险种产品等。

笔者认为,由于载体不再局限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可选产品也不再局限于单调的保险产品,传统保险方式可能产生的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可以由此而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国际投资,投资方向、投资金额灵活多变,规模巨大,新型灵活的保险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投资的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也可以为不同地投资量身订做保险产品。

(4)巨灾债券及其衍生金融产品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巨灾债券多是针对地震、飓风和暴风雪等自然灾害设计的。如美国东海岸的飓风、加州的地震、欧洲冬季的暴风雪、日本的地震和龙卷风等。巨灾债券是通过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债券。在资本市场上,需要通过专门中间机构(SPRVS)来确保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偿,以及保障债券投资者获得与巨灾损失相连结的投资收益。巨灾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巨灾债券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触发条件,即赔偿的条件,赔偿性触发条件是以其实际损失赔偿数额来表示的,指数性触发条件则用某种特殊的指数来表示,如行业损失指数和参数指数等,是一种损失的相对水平。由此可见投资者的收益和损失是由发生怎样的自然灾害风险或风险程度如何决定的。根据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款,投资者可能会损失全部或者部分在剩余时间内应得的利息,还可能会损失部分本金。

笔者认为,相对于其他保险产品,巨灾债券流动型、规模大、损益高,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紧密相关,这就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风险对冲的投资工具。与常见的金融工具期货相似,巨灾债券也可以开发其期货,期货分为可以分为预测发生灾害和预测不发生两种。当国际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投资对象时,可以做多与投资对象相关的预测灾害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或做空预测灾害不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这样,即使灾害发生,由巨灾债券期货带来的收益可以补偿部分国际投资的损失。如果对冲量适当,完全可以锁定国际投资的最大损失。

相应的,还可以开发巨灾债券的期权、互换等,充实巨灾债券的风险对冲金融衍生品。

值得一提的是,有专家表示,此次日本地震有望超过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成为首个触发多个巨灾债券的自然巨灾。据统计,日本地震将使面值共17亿美元的10只债券面临触发点挑战。

(5)利用天气指数等自然灾害期货

天气指数期货指的是每个月的开始,期货市场主管机构都会根据过去10年当月的气温情况,为降温度日数或升温度日数确定一个初始值,比如40度(华氏)。为使市场运转起来,指定的做市商将接着喊出“出价”和“要价”,前者比初始值稍低,后者稍高,这是投资者可以买进或卖出的度数。

对于国际投资者,天气的变化对部分投资产品的收入影响巨大,而对于投资者,对天气的预测和农产品的收益行程对冲,使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锁定收益,或将因天气原因引起的损失降至最低,也就使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相应减小。。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现有期货市场,今后如果让天气指数期货这样的衍生品能够发展起来,保险公司可以在这些市场上转移承保风险,加之一定程度的保费补贴和税收优惠,其在技术上的困难将会大大降低,不可能总是出现“投资险越做越亏”的情况。

同理,可以以降雨量等自然灾害指标为标的,进行期货的创立与交易。

综上所述,在进行国际投资前,应对投资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对投资对象有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不同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ART方式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相结合,金融市场与政府相结合,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使得自然灾害风险的转移既以保险市场为基础,又有资本市场作后盾,更有政府作保障。

2010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日本地震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国际投资者应该时时以风险管理为标尺,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风险,避免突如其来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邹铭,范一大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吕向敏,杨建立,张惠兰.跨国公司国际投资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4]郎一环,王礼茂,张明华.中国短缺资源跨国开发的风险管理――以石油为例[J].资源科学,2003(05)

[5]葛全胜,邹铭,郑景云.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吴定富.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10[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8]Sigma.The picture of ART,No.1/2003

篇14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际投资中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和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方法,包括保险、再保险、其它保险工具、财政补偿和巨灾债券,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 国际投资

日本3月11日发生的强震及其次生灾害表明,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会给国际投资带来相对较大的风险。这种风险虽然出现频率较低,但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而且难以预测和分散。加上国际投资的地点分布广,投资量大,更使加强对国际投资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日趋重要。本文就国际投资中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投资中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及其危害

从风险的本质来看,我们可以把自然灾害风险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某种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引起重大损失的不确定性。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国际投资中,根据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以将自然灾害风险分为以下七大类:(1)气象灾害风险。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干旱等;(2)海洋灾害风险。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3)洪水灾害风险。包括洪涝、江河泛滥等; (4)地质灾害风险。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5)地震灾害风险。包括与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6)农作物灾害风险。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7)森林灾害风险。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在国际投资中,由于投资方向的不确定,投资方式的多样性,不同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对国际投资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其中尤以地震灾害与农作物灾害对国际投资影响最大,也最常见。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投资者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2%,截至3月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673亿美元,由此可见,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管理成为了我国国际投资者的重要工作。

2011年日本地震后,据摩根士丹利近日的研究报告显示,将会使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减少0.25%至0.5%。世界银行3月21日《东亚经济半年报》表示,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将给日本带来1220亿至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至4%,而日本灾后重建可能需要5年时间。由此可见,此次地震对各行各业影响巨大,不仅包括日本本国的财产遭到巨大的打击,各国在日本的经济投资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包括今年的日本地震,国际投资的自然灾害风险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损失。下图为2000至2010年全球因为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可见在没有大灾发生的情况下多数年份的全球经济损失规模稳定在300-600亿美元之间,而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当年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1700亿美元,达到正常年份规模的4倍之多。

以2010为例,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部门(UNISDR)1月24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球共计发生了373起自然灾害,洪水的发生频率最高,全球共有大小洪灾182起;另外,全球还发生83起风暴灾害、29起极端天气灾害以及23起地震。

此外,2010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损失也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其中,年初发生在海地的强地震和发生在俄罗斯的森林大火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惨烈。

同时,世界知名再保险公司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表示,2010年全球一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950起,经济损失达到1300亿美元。公司在灾害报告中说,2010年是1980年以来自然灾害高发的年份之一,九成自然灾害是由飓风、洪水等天气原因引发的。预计2011年因为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洪水等导致的自然灾害会进一步增加。

例如,2010年4月14日,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下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烟尘覆盖了挪威北部、波兰北部海岸、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南部海岸以及俄罗斯西北部地区,导致欧洲空中交通瘫痪,而由此给在欧洲地区的国际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欧洲旅游业蒙受的损失初步估计在10亿欧元左右,也使对旅游业的投资蒙受巨大的损失。

对于我国来说,就自然灾害的不同类别而言,洪水是导致我国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近二十年来,洪涝灾害导致的年均经济损失超过1000 亿元。地震是导致我国伤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6 级以上地震650 次,其中震级达7 级以上的地震98次约占世界的十分之一,震级达8级以上的地震9次,全球发生的4 次震级达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有2次发生在中国,地震死亡人数高达59 万人,约占全世界的二分之一。此外干旱、热带风暴和雹灾等气象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二、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据统计与预测,世界开始进入自然灾害多发的时期,国际投资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风险。直面自然灾害,抗击国际投资风险也就成为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部分提出了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

在国际投资中,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预防是防范损失最根本的办法。而预防最行之有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办法即是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只有在投资前对投资国是否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灾害防范措施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金额面临的灾害损失,预防资金因为盲目投资造成后悔莫及的悲剧。

以地震多发区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例,这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因此,对于在该地区的房地产、实体资产以及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的投资对象的投资应相对谨慎。

(二)加强对投资对象的风险评估

目前,已有的成熟的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

(1)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基于指标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侧重于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方法的优化,涉及的空间尺度范围较广,既包括全球、也包括国家和市级等空间尺度。目前,适用于全球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计划有Hotspots、美洲计划,此外,不少方法也利用指标体系从国家、市级尺度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评估是借鉴空间信息格网技术,将具有致灾因子各种属性(如强度、频度)和脆弱性指标(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建筑物等)数据转变成格网形式,通过一定数学法则叠加得到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灾害风险值,最终达到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

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在国内外发展都较为成熟,适合以较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但此种方法主观性强,无法模拟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

(2)基于风险概率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如gambel分布),对历史灾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灾害发展演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承灾体损失数据,建立灾害发生概率与其的函数关系式,以此达到预测未来发生的灾害风险。

(3)基于情景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各种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情景下自然灾害强度(对于洪涝灾害来说,如淹没深度、淹没时间、流速等)的模拟,并叠置承灾体属性信息(如土地利类型数据、人口密度等),以直观地显示灾情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区域影响,从而达到自然灾害动态风险评估。

(4)VaR模型。在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评估上,我们可以采取VaR方法对其风险进行评估。

VaR的中文含义为“风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既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最小损失。投资主体采用VaR风险计量模型来计量各种业务和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并将其水平与所承担的市场风险相挂钩。以提高其资本充足度,增加其资本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的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因素组成。而每一种随机因素不能压倒一切因素作为主导作用。具有这种特点的分布即是正态分布,适合采用方差——协方差进行国际投资风险的计算。投资主体便可以根据模型估算的市场风险价值进行风险管理,将该测量出的风险值和要求的损失上限进行比较,当风险值小于该损失上限对说明投资金额的风险还在控制之中;而当风险值大于该损失上限时,说明投资主体必须采取必需的手段进行调整,控制好投资金额的风险。

(三)对投资对象要有充分调研

在同样的地域环境中,不同的投资对象收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不同,以本次日本地震灾害为例,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房地产、工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而面对暴雨、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农产品遭受损失最大。因此,对投资对象的确定应该建立在对投资对兴国自然环境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相应可能损失最小的投资产品。

三、国际投资中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引起的国际投资风险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以下是相对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运用。

(一)运用政府财政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补偿

财政补偿的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构成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损失传统的资金补偿来源。但是,以我国为例,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有限。这些有限的财政收入中,由财政预算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只是财政支出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9.35亿元,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35%。20世纪9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18亿元左右,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8%左右。可见,当巨灾发生时,依靠国家财政救济支出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程度是比较低的。

但是,政府财政补偿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受灾方第一时间的补偿,具有最快、最直接的特点,对稳定市场社会安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商业保险及其金融衍生品管理自然灾害风险

(1)保险转移风险

对于国际投资,保险转移风险可以分为单一的和综合的两种方式。所谓单一风险的保险转移就是指国际投资方购买保险将某一种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例如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仅承保单一的洪水风险。所谓综合风险的保险转移是指投资方通过购买保险将两种或以上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国内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险种条款大都为投保人提供了这类风险转移方式。例如企业财产综合险的保险责任往往包括雷击、暴风、暴雨、台风、洪水、泥石流、雪灾雹灾、冰凌、龙卷风、崖崩突发性滑坡和地方突然塌陷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

(2)再保险转移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8条的规定,再保险的定义为:“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 实质是在全体被保险人之间对风险的又一次转移和分散。因此,从另一个方面说,再保险转移方式是原保险人以缴付分保费为代价将风险责任转移给再保险人。

如今,再保险已经成为整个保险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再保险应该成为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伦敦、纽约、苏黎世、慕尼黑、中国香港等都是着名的国际再保险市场,通过这种超越国界的再保险安排,使风险分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于国际投资风险的化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使从而能分散消化得更为彻底;另一方面,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发展、壮大起来,这样,大大方便投资对象分布广泛的国际投资方的投保,也使其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3)其他保险类风险转移方式

在国际上,所谓的其他保险式风险转移方式是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简称ART,是除开上述两种保险产品的保险转移方式。其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风险载体,二是可选保险产品。风险载体主要包括自保、自保公司、风险自留集团、共保集团和资本市场。可选保险产品主要包括有限风险再保险、多年期/多险种产品等。

笔者认为,由于载体不再局限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可选产品也不再局限于单调的保险产品,传统保险方式可能产生的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可以由此而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国际投资,投资方向、投资金额灵活多变,规模巨大,新型灵活的保险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投资的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也可以为不同地投资量身订做保险产品。

(4)巨灾债券及其衍生金融产品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巨灾债券多是针对地震、飓风和暴风雪等自然灾害设计的。如美国东海岸的飓风、加州的地震、欧洲冬季的暴风雪、日本的地震和龙卷风等。巨灾债券是通过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债券。在资本市场上,需要通过专门中间机构(SPRVS)来确保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偿,以及保障债券投资者获得与巨灾损失相连结的投资收益。巨灾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巨灾债券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触发条件,即赔偿的条件,赔偿性触发条件是以其实际损失赔偿数额来表示的,指数性触发条件则用某种特殊的指数来表示,如行业损失指数和参数指数等,是一种损失的相对水平。由此可见投资者的收益和损失是由发生怎样的自然灾害风险或风险程度如何决定的。根据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款,投资者可能会损失全部或者部分在剩余时间内应得的利息,还可能会损失部分本金。

笔者认为,相对于其他保险产品,巨灾债券流动型、规模大、损益高,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紧密相关,这就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风险对冲的投资工具。与常见的金融工具期货相似,巨灾债券也可以开发其期货,期货分为可以分为预测发生灾害和预测不发生两种。当国际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投资对象时,可以做多与投资对象相关的预测灾害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或做空预测灾害不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这样,即使灾害发生,由巨灾债券期货带来的收益可以补偿部分国际投资的损失。如果对冲量适当,完全可以锁定国际投资的最大损失。

相应的,还可以开发巨灾债券的期权、互换等,充实巨灾债券的风险对冲金融衍生品。

值得一提的是,有专家表示,此次日本地震有望超过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成为首个触发多个巨灾债券的自然巨灾。据统计,日本地震将使面值共17亿美元的10只债券面临触发点挑战。

(5)利用天气指数等自然灾害期货

天气指数期货指的是每个月的开始,期货市场主管机构都会根据过去10年当月的气温情况,为降温度日数或升温度日数确定一个初始值,比如40度(华氏)。为使市场运转起来,指定的做市商将接着喊出“出价”和“要价”,前者比初始值稍低,后者稍高,这是投资者可以买进或卖出的度数。

对于国际投资者,天气的变化对部分投资产品的收入影响巨大,而对于投资者,对天气的预测和农产品的收益行程对冲,使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锁定收益,或将因天气原因引起的损失降至最低,也就使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相应减小。。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现有期货市场,今后如果让天气指数期货这样的衍生品能够发展起来,保险公司可以在这些市场上转移承保风险,加之一定程度的保费补贴和税收优惠,其在技术上的困难将会大大降低,不可能总是出现“投资险越做越亏”的情况。

同理,可以以降雨量等自然灾害指标为标的,进行期货的创立与交易。

综上所述,在进行国际投资前,应对投资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对投资对象有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不同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ART方式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相结合,金融市场与政府相结合,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使得自然灾害风险的转移既以保险市场为基础,又有资本市场作后盾,更有政府作保障。

2010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日本地震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国际投资者应该时时以风险管理为标尺,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风险,避免突如其来的巨大损失。

[1]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邹铭,范一大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吕向敏,杨建立,张惠兰.跨国公司国际投资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郎一环,王礼茂,张明华.中国短缺资源跨国开发的风险管理——以石油为例[J].资源科学,2003(05)

葛全胜,邹铭,郑景云.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吴定富.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10[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