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媒介的发展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媒介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媒介与体育产业的联姻促进了体育传播的发展,尤其是电视缩短了体育活动与人们的社会距离,使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加快,社会覆盖面加大。在国际传播中,体育热点效应日益突出,体育新闻成为媒体争夺受众的重要手段,同时,境外传媒落户中国给体育传媒也带来了严峻考验。
体育新闻报道的不仅是体育运动内容本身,而且在宣扬高尚的人文精神、激励受众跨越困境勇敢面对人生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当前我国各类传媒之间体育新闻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竞争也十分激烈,媒体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迎合受众的现象日趋明显,一些媒体甚至违背新闻的真实性,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
在媒介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加强与国际传媒机构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参与媒介全球化进程,争取媒介全球化权益。参与并融入媒介全球化的进程,是做强、做大中国媒介产业的重要途径。中国传媒与发达国家传媒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质量上的差距。没有大批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中国体育传媒就无法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企业管理全球化已成事实,而媒介管理全球化也在日益逼近中国,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手段和管理理念的同时应考虑我国国情,注意消化、吸收和创新。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学习和研究,根据国际新闻传媒规律和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制定行之有效的传媒策略,在实践中提高传媒技能,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摘自《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14~16
【关键词】 媒介;自媒体;当代艺术;审美转向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一、媒介的开放对传统艺术审美方式的挑战
当代艺术中的一切现象都与媒介的嬗变紧密相关。传统社会以语言文字为记录和传播人类文化的主要形态,而消费社会中电子媒体的发展,纸质媒介逐渐被电子媒介超越,当代文化由文本化向视觉化方向转化,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语言学转向已经被图像学转向取代。
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早就意识到媒介的平等主义推动力,媒介的技术特征促进了人类的平等和解放。在他看来,现代媒介出现之前的艺术为权贵阶级所拥有而远离日常生活及下层阶级,而现代技术把电影等艺术作品带给人民,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然而,到了机械复制时代,大规模的机械性复制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使之前艺术品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灵晕”(aura)[1]12消失。这种“灵晕”的产生与手工的、灵性的和个人化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而不能被机械性的大量生产所代替。当下,文化正在变成一种产业,文化生产、流通和接受的方式也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影像等新型产品应运而生,被大规模生产、制造、传播、流通。这与传统文化那种手工性个体生产、在特定时间和空间限制区域中流通,以及个体消费的方式已经迥然有别。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图像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技术对审美文化进行不可避免地渗透,这一历史潮流被W・J・T・米歇尔称之为“图像转向”[2]17。一种以视觉为主导的文化形态正在取代以语言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形态。视觉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图像时代,图形和影像构成了我们时代的文化特色,并深刻地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一切艺术样式,无论是主导文化、大众文化还是精英文化,都自然而然地把视觉性和视觉效果作为一个必然的或隐或显的追求目标。这种视觉文化或影像文化正在改变着传统文化的符号构成方式,进而对传统的审美趣味构成某种程度的消解。
视觉文化取代传统的符号方式构成主导的文化形态,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影像可以比其他任何媒介形式更逼真地接近我们所生活的实在世界。它不但可以准确无误的模拟这个世界,甚至可以以自身的影像逻辑来臆造一个虚拟的世界。麦克卢汉曾说:“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电子媒介的公开秘密便是它们的鼓动力,媒介正在促成大众参与到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中,媒介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力,对当代艺术带来一种根本挑战,并且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植入日常生活之中。当代中国的影像文化是建立在一种对现实的直接模拟的基础之上的,而传统的绘画或造型艺术系统,则完全建立在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之上。正像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所指出的那样,逼真的“仿像”[3]可以取代日常现实本身,并引起两种不同现实的混乱,即把影像的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加以接受,并把影像的逻辑当作真实的逻辑。影像文化的符号构成逻辑,与传统视觉文化的符号构成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能指对所指的取代。或者说,在当代影像文化的产品中,影像自身的符号已经不再依赖于日常实在,它自己就可以指涉自己,并产生自身的指涉物。这个指涉物不是别的,正是符号的能指本身。
当今,艺术和审美文化从神圣的象牙塔中走出并步入到日常生活中来,这种具有革命性的转变对于打破旧的艺术藩篱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在不断地消解着传统的精英主义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升华和文化批判,也随着大量流行文化和世俗因素的引入、泛滥而受到损害,“喜剧范畴取代崇高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形态或流行范式”[4]92。信息膨胀的后现代,传媒的意义逐渐由深度向平面转化,当代视觉美学的冲击力和诱惑力不仅使大众失去了对传统文化意义的深度把握,更加速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深度的流失。而中国传统的视觉符号构成方式则正好相反,它以一种深度的区分原则为依据。比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从来不以逼真的模拟和肖似为追求目标。中国传统的视觉符号所追求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内在神韵及韵外之致。这种意境是中国审美文化之精髓所在,也是中国审美文化区别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地方。但是,这个传统趣味在当代影响的复制模拟和逼真再现的符号构成面前,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来看,传统的视觉符号要求观众采取静观与细赏的阅读方式,主体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其中,最鲜明的案例莫过于传统中国画中的卷轴画这一形式,文人所珍藏的作品被小心翼翼地打开和观赏,成为一种私密性的阅读方式,最终获得的是超于物象之外的精神享受,“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而当代影像文化产品则截然不同,它要求的是一种当下的直接反应,一种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刺激和画面感、现场感,一种主体与对象距离的丧失。古典的理性原则正在被一种享乐的欲望原则所取代,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对媒介娱乐化和社会化现象对人的“异化”表示深深的隐忧,甚至提出了“娱乐至死”[5]的现实警告。
另外,传统与当代审美方式的差异体现在时空关系上。在传统文化中,文化作品的传播是明显受到地域限制的,比如南北方绘画风格以及观众审美趣味的差异。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把“物我两忘”、“与自然相融”当作一种生活状态。山水间的徜徉熏陶了画家的心灵,南北不同的地域风貌在画家的笔下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风貌。五代、北宋时期,“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李成、关仝、范宽代表了北派山水的最高成就,而江南山水的典范董源、巨然则以其平淡天真、清幽雅致的艺术风格奠定了江南景致的最初典范。这种传统书画的地域特色历经各个封建王朝而不衰。然而,到了工业社会时期,交通的便利、通讯的便捷使得时空的差距急速缩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进一步虚空化,文化产品的传播超越了时空限制,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同质化的文化情境。这种变化带给艺术界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艺术语言、观念、技法的快速传播、互相效仿与相似化。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传统和现代的一个区分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现代性本质上是一个把时间和空间从特定地域的限制中解放出来的过程。所以才会有国际标准时间,甚至文化的全球化现象。”[6]19
二、媒介的开放对中国当代艺术审美形态的影响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正在转向媒介化的文化。“文化的媒介化”这个概念来自关于大众媒介的讨论。英国学者汤普森在《意识形态和现代文化》一书中提出:“现代文化的媒介化是指一个过程。经过这个过程,符号形式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受到媒介工业的技术和体制的组织化的制约。今天,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形式的生产和接受都要受到体制作用复杂的跨国网络制约的社会中。”[7]16媒介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它把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带入文化领域,同时也在改变着审美文化的形态。这种审美形态上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接受方式、传播方式以及意义范式这几个方面,从而又导致了文化经验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工具理性正在超越传统的审美表现理性而对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发生重要影响。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道德和艺术三个领域的分化就是启蒙的规划,分化导致了专门化以及彼此的区别,即文化的三个维向,这就构成了他所说的三种理性和结构:“认知――工具理性结构(科学技术),道德――实践理性结构(伦理)和审美――表现理性结构(艺术或审美)。”[8]348然而,对于当代文化而言,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互相渗透。就审美文化而言,这突出的表现为技术向审美文化的广泛渗透。这种渗透带来的新问题是技术本身的工具理性与审美所特有的表现理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审美文化加速向世俗转化。艺术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艺术不再是少数天才艺术家的专利,艺术自身那种神圣的光环逐渐消失。当代艺术意味着对媒介的彻底解放。
当代艺术逐渐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图像传播和视觉化现实成为日常生活和当代艺术的共同基础,日常视觉经验成为当代艺术的灵感来源和材料基础。在创作方面,不拘泥于艺术门类的清晰划分,不同媒介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综合媒材的使用逐渐增多,绘画、雕塑、摄影、装置、新媒体等艺术形态统一于视觉文化的门下。这就打破媒介之间的限制,媒介的创新和多元化运用,为艺术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许多艺术家在对大量图像的整理和提炼中,已经游刃有余地把握图像并开拓了一系列综合的艺术创作手法。新媒体艺术充分利用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福利,它综合利用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技术、网络技术等,集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于一体,从而建构了一种新型综合性艺术形式。典型的新媒体艺术类型有计算机艺术、视频艺术、视频装置艺术、全息摄影、交互艺术、虚拟现实、网络艺术等。对新媒体艺术的批评方面,重要的已不是技术的复杂性和高难度,而是艺术观念的先锋性和深度。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是“八九艺术思潮”以后媒体实验的一个统称。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语镜中。早期,带有鲜明批判意识的观念摄影、录相作品中的“社会学影像”是当时富有成效的创新。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风生水起的地方在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思想的西化,使敏感的艺术家放下架上绘画,通过大量装置、影像等敏感地记录了当代城市的变迁和社会转型。当代艺术对现实的解释,一向是通过影像提供的报道来进行的,新的时代加强了对影像的重视。早在相机刚发明时,费尔巴哈就在其著作《基督教的本质》(1843年)中预见了“我们的时代”的现状:“重影像而轻实在,重副本而轻原件,重表现而轻现实,重外表而轻本质。”[9]237摄影、电视、电影等影像的技术革命,使人们对文本可以进行视觉上的蒙太奇组合。新媒体不仅在技术上和观念上进行着整合和创新,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虽然只有近三十年时间,但却通过对传统艺术和民族符号进行观念和技术的双重改造,逐渐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格和美学标准。
例如,2014年6月11日至7月7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齐物等观――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作为三年展”,展览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包括由22个国家和地区、65位艺术家的58件作品,展示了艺术与科技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的发展状态。展览分为“独白:物自体”、“对白:器物之间”、“合唱:物之会议”三个部分,多维度地呈现了多元生态条件与生命的关系等。展览中的代表作有劳伦斯・马尔斯塔夫2005年创作的装置《指南针》、雅各布・托斯基2012创作的装置(机电雕塑)《源于内部的平衡》、皮朗2011年创作的装置《行动物 n°502C519》、奇科・麦克默蒂2014创作的场地定制装置《有机拱门II》等。本次展览中,中国艺术家也积极参与,展现了中国当代新媒介艺术的成绩。吴珏辉2013年创作的装置作品《错造物》(图1)由弹性材料、金属结构、机械系统和控制程序组合而成。“错造物”是对“存在即合理”的一种嘲讽,是造物过程中偏差、失误与意外的产物。错造物是一个由具有弹性的表皮不断做起伏运动的动态装置多个凸起以不同节奏移动、变位、聚合、分离,在“意义”与“虚空”间游离出一种难以捕捉的流逝感。《错造物》这件作品可以被理解为自然法则的萎缩符号,也可以被理解为机械器官的仿生运动……但这些解释恰恰稀释了它的合理性与存在感,成为通往空寂的过渡状态。而另一位出生于1982年的中国青年艺术家杨健的作品则充满趣味性,他创作的名为《想要离开》(图2)的装置作品表意直接,由LED灯和椅子组合而成,拱形的led屏幕装置于椅子上,LED屏上不断滚动这样的字幕:“ Huang lei, male, wants to leave――黄磊,男,想要离开;Chenxiaoxia, female, wants to leave――陈小夏,女,想要离开……”人员名单持续增长,表达了一种人的本能和普遍状态。另外,中国艺术家的新媒介艺术的代表作还有张培力2014创作的的互动图像装置《关于物损耗和再生的图像》、胡介鸣2013年创作的图片与网络交互形式的装置《一个世界正在建设中》、杨振中2013创作的综合材料的装置艺术《V》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优势网络媒体向传统平面媒体发起挑战。改革开放以后,传播和包装的概念从西方引入,使中国的大众媒体一度兴盛。信息量大、受众面广、时尚性强以及传播速度快等优势使网络媒体飞速地介入到当代艺术的传播中。在社会经济的转型和艺术市场发展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在专业媒体的推动下,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进入官方视野和荣登国际舞台,艺术传媒也重新定位和建构,艺术创作、展览、批评和宣传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对当代艺术的推介模式。艺术批评方面,专业媒体的介入,不仅使其借助传播的力量带来实际的舆论和宣传效力,同时也是当代艺术得以最初呈现、艺术批评得以展开的可能渠道。在当代艺术领域,雅昌网、艺术国际、99艺术网等艺术专业媒体已经为广大艺术界的创作者和爱好者所熟知,也成为艺术家展览宣传、艺术品推介以及批评家发表艺术评论比纸质媒体更加便捷的平台。而且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些网络媒体在某种程度上与娱乐杂志无异,它们巧妙地抓住一切舆论的机会,从资讯平台中海量的文字和图像里摘取具有争议性的艺术事件在首页醒目的位置予以曝光和发表,成为一次次艺术波澜的制造者和推动者,其目的就是要制造围观、占有点击率、市场利益以及影响力。当下的艺术媒体已经成为艺术产业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代艺术和艺术媒体已经结成一种连体婴儿般的共生关系,而艺术市场则是它们共同的母亲。艺术媒体不仅要对当代艺术这个孪生兄弟负责,保证当代艺术的学术价值是它首当其冲的责任;同时也要对艺术市场这位母亲负责,保证其经济效益的实现以及资本运营的活力。
三、自媒体的发展和大众自媒体时代的艺术体验
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他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是全球信息化技术、意识形态、资本利益和开放程度各种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当下,自媒体像幽灵一样无休无止地充斥着我们的感官。除了早已普及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博客、微博、微信、论坛、QQ空间等通讯平台成为“自媒体”的最佳载体。手机作为最触手可得的通讯工具已经毫无悬念地被媒介攻占,大众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被铺天盖地的传播资讯和舆论导向包裹得如此严实。在潜移默化中大众似乎对于自媒体是一种心甘情愿的臣服,甚至发展到了吃饭、睡觉、公交、地铁上欲罢不能的“中毒现象”。自媒体何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从根本上来说源于它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自媒体时代让每一个普通大众都获得了发言权,而不是单一并且被动地接受来自“主流媒体”的声音。在这里,大众从“旁观者”变成“发言人”,不仅可以对所得资讯做出独立判断,同时也可以在自己相对信赖以及期待的圈子里传播自己的私密感受以及价值观。读者已经成为文本意义的主动制造者,而不是已经建构成功的意义的被动接受者。
自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时尚。时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与工业化、商品化和大众文化密切相关。自媒体和艺术的联姻最明显的效果体现在宣传和传播上。近些年,手机互联网技术的发达,以及3G/4G网络的更新、加速,智能手机上网更加便捷,成为大众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成为自媒体发展的重要载体。艺术、娱乐和营销也形成了多元一股、螺旋向上的发展模式。以画家群体利用微信平台为例,画家们不仅紧跟历史潮流在个人的微信空间不时地甚至每天更新自己的最新创作成果,以照片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而且,画家们比任何时候更加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交机会来主动宣传自己的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手机微信加入好友(相对信任的人)的功能给他们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也为艺术投资者、经营者及爱好者等提供了充分了解艺术家便利。然而,这种宣传并没有传统广告式的浮夸感,或许这就是源于自媒体带来的娱乐性、趣味性、实用性以及时尚感。这种密切互动使大众语言中“艺术圈”更具亲和力。正如齐美尔所言:“时尚的魅力还在于,它一方面使既定的社会圈子与其他的圈子相互分离;另一方面,它使一个既定的社会圈子更加紧密。”[10]279相对于画家办画展、印画册进行宣传的繁杂工序与高昂成本,微信、微博、博客、网络等自媒体平台极大地促动了各种艺术宣传。
“时尚的本质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中:时尚总是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11]77自媒体让我们保持了与时俱进的时尚感,带给我们强烈的现在感。时尚既制造差异又弥合差异,时尚的魅力在于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对于大众来说,时尚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潜在的人群憧憬新的社会身份,把读者所感受到的社会等级差距转化为进入新的文化等级而努力的动力。自媒体成为现场展览、文本展示之外最为便捷的虚拟推广手段。而且,从公众教育的角度讲,艺术利用自媒体平台的宣传使其公共化和亲和力更加凸显,是新时代的“艺术为大众服务”的楷模。
1、媒介融合带给当代媒体环境的改变
1.1新闻表达由过去的单一呈现到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呈现。电视新闻的主要有口播新闻、字幕新闻、图像新闻、电视实况转播、直播报道、电视言论等样式。它同新媒体相比还不够丰富、多元、全面,存在着缺少交流的弊端。但是融合新闻就能弥补电视新闻的丰富性、多样性、全面性,还由于它的交互性,倍受亲耐。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可供分享的内容。新闻记者不仅要将采制图像新闻做好,而且还要更加全方位的反应事实。
1.2新闻采集、编辑合作化。我们对新闻采集、编辑工作模式进行创新的前提是媒介融合,其合作快速改变如今媒体界的形式。从新闻题材的采集这个角度看,两种新闻传播截然不同,传统的新闻采集方式使对新闻进行分工方式的采集,而媒介融合下的新闻采集方式是将分工模式同团队合作模式进行结合实现新闻的采集。有了媒介融合,新闻题材可以互相分享,各个媒体之间进行分工合作,这就为团队合作方式的新闻采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我们自然就知道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集、编辑的合作化了。我们就拿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在融合新闻的过程中以视频为主成为了它的优势,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传输内容颇为全面,新闻题材就自然而然的被分享,它便成为媒介方式最丰富的媒体。
1.3新闻题材无尽化。随着媒体生态环境迅猛的变化,以媒介融合为背景的新闻传播的新闻题材必然要向无尽化方向发展。多种媒介展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形式就叫媒体融合,在它的影响下,新闻传播的途径就不再只有纸质媒体及电视媒体了,而是形成了一个拥有多种媒体的一体化传媒方式,门户网站作为新一代媒体传播方式的代表,它使更多的草根媒体能够逐步替代传统媒体,其中包括新媒体、自媒体和私媒体等。同时,全媒体以它多种表现方式的综合应用特点给新闻传输带来了无尽的可能,这也照应着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向新闻题材无尽化的这一趋势。有了融合,新闻传播一来是将信息对传播途径的过分依赖进行了解体,二来是将新闻传播的现有局势进行了改变,这就基本客服了新闻题材的紧缺性。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媒介融合,使人类掌握新闻的途径得以改变,新闻题材体现出无尽化的特征是需要我们认可通过数字、网络通讯等技术对各类媒体的有关新闻进行快速的查阅浏览。
1.4接收终端变为电脑、手机等。随着网络视频的出现,传媒生态环境、接收新闻的方式都得到了改变,我们的选择空间就更大了。当我们以电视为接收新闻的主渠道时,它就是唯一的接收终端。受众接收新闻变得更为多元、便捷,减少了接收障碍是由于新媒体的诞生,比如手机媒介,小型化、可移动、易携带、能互动等优势,不受身份、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都是最好的体现,无论受众在何时何地,都可以了解信息,发表看法。
2、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
2.1加强信息的组合。在以媒介融合为背景的前提下,电视新闻传播的途径及题材来源的无尽化虽说解决了题材来源少这一问题,但是新闻的传播面对大量的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应用就需好好把关。电视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有效传播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信息组合。当各媒体在面对大量的新闻信息时,随之带来了新闻播放速度的及时性方面的功能逐渐衰退等问题。随着网络的发达,我们收到了数不胜数的新闻信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更好的对信息进行筛选组合,推进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力。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对新闻信息的筛选、应用及组合是有要求的,你要顺应新闻传播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来改进信息资源的建设,只有通过将零散的新闻信息进行组合应用,才能形成一个具有相应规模、相应时间的整体报道。这就是信息多样化时信息资源利用范围及最大化挖掘信息价值整个过程。信息组合就是通过对某类信息的筛选、运用,来增强新闻传播效力,它是新闻媒体的可行性方式和渠道。
2.2科学评估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有了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就能清晰的显现出科学地评估传播效力的趋势。如果说节目是电视新闻台的肉体,那么新闻就是它的灵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力就会最大程度的提高。要使电视新闻得以高效的传播,媒体逐步走向历史的巅峰,我们就应该针对媒体的优势进行相应的改善和提高,同时也要对电视新闻传播展开客观性、科学性的评估。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 2015) 06-0025-06【DOI】 10.3969/j .issn.1009-8097.2015.06.004
引言
为准确把握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的质量、规模及发展现状,斯隆联盟(现更名为“在线学习联盟”,Online Learning Consortium)与百森调查研究团队(Babson Survey Research Group).在阿尔弗雷・斯隆基金会(The Alfred Sloan Foundation)的赞助下,自2003年连续12年美国在线高等教育评估报告1,其中2013年调查覆盖的学生比例占全美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81%,2014年首次引入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高等教育集成数据系统(Integrat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ata System)覆盖全美4891所高等院校。有别于既往同类研究的描述性解读,本文在对美国在线高等教育进行长跨度“是什么”的扼要分析基础之上,重点探讨其背后“为什么”的由来之路,并据此对我国在线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及路径进行初步思考,提出“学校一教师一学生”三要素协同耦合、“内容一技术一平台一政策”四位一体的双螺旋发展路径建议。
一 2002-2014年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数据分析
l 规模维度: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由2005年36.5%的历史峰值回落到2013年秋季的低谷3.7%
分析和判断美国在线高等教育规模的一个最直接指标,是追踪评估2002-2014年间接受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同期入学总人数的比例。表1列示了2002-2013年针对美国学位授予高等学校(degree-granting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s)2的相关数据统计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12年秋季学期接受至少1门在线课程人数达到710余万人的新高,但较2011年秋季学期仅增加41.2万人,这一数字为过去5年的新低,其6.1%的年增长率也是期间最低水平。2013年秋季学期接受至少1门在线课程的人数统计来自美国高等教育集成数据系统(IPEDS),尽管与前述2002-2013年间不是严格可比,其3.7%的年增长率延续了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趋势。
2 质量维度: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用户满意度由2003年的57.2%上升为2012年的77%,但在2013年和2014年意外下降2.9个百分点
对教育质量的评估是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年度评估报告持续关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但就具体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来说,迄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普遍公认的在线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现实中采用的一个变通处理是将传统的面授教育作为一个参照系,认为如果在线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可以与面授相提并论,那么在线教育就可凭借其成本优势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图l展示了美国在线高等教育机构对教学质量感受(“有些不如面授”或“不如面授”)的相关数据统计情况,在线高等教育质量可以与面授相媲美的观点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2003年有42.8%的受访者认为在线教育教学质量不如或有些不如面授,这一教育质量指标在过往2003-2011年间获得少许改善。但2012年是一个特殊年份,只有23%的受访者认为在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如或有些不如面授教育。
3 趋势维度: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学生比例将达到50%以上,在线教育质量仍是事关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
2013年度美国在线高等教育评估报告的一个亮点是,百森调查研究团队就未来5年最有可能发生的在线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做了一个补充调研。针对“大多数学生参加至少1门在线课程”、“学生自调节进度在线学习工具的实质应用”、“在线授课远不同于面授模式”、“在线课程成本远低于面授课程”、“不再关心在线教育的相对质量”等5个可能情景,图2分别给出了认为“非常可能”和“可能”的统计结果分布,反映了受访者对未来5年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判断:(l)当前美国在线高等教育比例为33%,90%受访者认为在未来5年将上升至50%以上;(2)超过50%受访者认为,未来在线高等教育成本将远低于面授模式,在线教育模式会与传统面授模式存在实质性差异,面向学生的自调节学习工具将获得实质应用;(3)只有1/3受访者预计未来将不再继续关注在线高等教育的相对质量。
二 2002-2014年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路径分析
通过分析美国2002-2014年在线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在线高等教育走过了一个“从抓住机遇到保持理性”的发展路径。
l 面向技术的媒介应用阶段:追求教育手段优化的在线教育观
从19世纪末幻灯、无声电影等媒介被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人们将新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努力就从未停止过。继2000年7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发表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OkinawaCharter on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提出:“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动力之一,并将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ICT的在线高等教育征程就在美国拉开了序幕。在发展初期,大家关注和推动的焦点集中于三个问题:第一,ICT的应用方法是什么;第二,教学效果怎样;第三,如何协调与面授的关系,其核心是应用ICT实现教育手段的优化,这里将其定义为“面向技术的在线教育观”,期间为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媒介应用”阶段。
面向技术的在线教育观关注的不是高等教育是否应开展在线教育的价值判断问题,而是如何利用在线技术的手段优化问题,其结论基本是新媒介优于旧媒介。在“面向技术的在线教育观”的影响下,人们对新媒介和新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往往不是出于高等教育活动对于新媒介的真实需求,更多考量的是新媒介拥有什么新技术特性,这些新技术特性又具有哪些教育潜能,进而围绕这些潜能实施“只见技术不见课程”的顶层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推广应用于教育实践,其结果不是虎头蛇尾、半路夭折,就是需不断寻找新的“技术增长点”来博取更多的关注,少数成功案例也大多处于“叫好不叫座”、“丰产不丰收”的非常态教学中,与现实的高等教育需求存在不小的技术鸿沟,技术与教育之间“两层皮”的现象跃然显现。
2 面向内容的课程整合阶段:追求教育策略优化的在线教育观
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经历初期“媒介应用”阶段之后,逐渐意识到纯粹的“面向技术的在线教育观”取向不能取得预想的顶层设计效果。2006年秋季美国学位授予高等学校入学学生中“接受至少1门在线课程的学生人数”增长率降至9.7%,较2005年锐减26.8个百分点。这种雪崩式的滑坡态势迫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更加务实地思辨“既见技术又见课程”的最佳实现方式,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由此进入“课程整合”阶段,“追求教育手段优化的在线教育观”演进成“追求教育策略优化的在线教育观”。
在“课程整合”阶段前后,有三部重要文献对“面向内容的在线教育观”的确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教育技术CEO论坛第3期年度报告》(The Third annual Report of The CEOForurr o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二是国际教育技术协会修订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包括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面向教师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和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3;三是罗布耶(M.D.Roblyer)撰写的专著《教育技术整合于教学》(l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相比面向技术的在线教育观,面向内容的在线教育观强调在线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切忌为“在线”而“在线”。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在线技术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更应贯穿课程的始终,课程整合的核心是实现在线技术与课程内容的双向互动。以二语习得教学为例,决定一次真实跨语际交流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其对隐性知识的理解和表达。现有课程中由于隐性知识的缺失,常常导致学生出现“听不懂、说不清、读不透、写不好、译不来”等现象。未来二语习得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创建多语境支持的全天候教育模式,打破“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的观念局限,淡化“课内课外、课前课后”的时空界限,打造“时时可学习、处处可学习”的类母语环境,通过“Flipped Classroom”等在线教育技术为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的“内化”过程和通过共享隐性知识经验产生新的意会性知识的“群化”过程创造便利。
3 面向平台的网络生态阶段:追求教育系统优化的在线教育观
如美国教育技术学创始人之一唐纳德・伊利(Donald.P Ely) 的经典之问:“技术总是答案,但问题是什么?”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经由“媒介应用”阶段走向“课程整合”阶段,开创了“面向内容的在线教育观”与“面向技术的在线教育观”相向发展、协同促进的新纪元。这是终点,还是新的起点?2010年3月5日,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Office of Education Technology,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的学习》(Transfonriing American Education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的第四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2010),提出依靠技术推动的21世纪学习模式,为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开拓了进一步的想象空间。以把学生及其认知过程纳入关注领域为标志,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发展进入“网络生态”阶段,“追求教育策略优化的在线教育观”演变为“追求教育系统优化的在线教育观”。诚如MichaelSpector等所讲:“如果在技术支持的教学系统中能够融合认知特点、学习风格等因素,学习会变得更加容易。然而,目前只有很少的教学系统充分关注了这些。尽管在自适应学习系统、知识管理系统中多多少少考虑了上述因素,但仍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相比面向技术和面向内容的在线教育观,面向平台的在线教育观强调学生学习中的发展性,其涵义既包括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也囊括学生共同体的发展,真正体现在线技术激活传统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在线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而不是“在线”。教育的目的一定是学会了什么,而不是在哪里学习。在线教育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教育三要素(学校一教师一学生)的耦合效果,其唯一的判断和检验标准就是在线教育是否能为“为知识开锁,让大脑给力”之教育目标提供更为“多、快、好、省”的实现途径。对于学生,在线高等教育的关键是在观念和行动上实现从消费者到创造者的转变,学生不再是课程内容的单纯消费者,而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和创造者。对于教师,在线高等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必要的数字素养4水平,不仅要掌握数字化技能和工具,更要培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数字思维方式和数字架构能力。对于学校,在线高等教育的关键是建立起应对变革的敏捷机制,鼓励和支持自上而下和自下向上的双向变革实践,积极探索实现高等教育本质功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最佳途径,并能够在多组织情境中广泛实施。
三 我国在线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及路径思考
1.3G时代对手机报的影响
在3G时代手机报的用户中,大部分用户仍然选择使用手机报,但3G依然会抢占手机报的部分市场。同时,在3G时代,伴随着更多的人用手机上网,手机阅读习惯的形成将为手机报保持更多的老用户,也会抢占一部分用户。但是,就像网络时代的报纸,虽然互联网可以提供无限多的新闻,但人们更加偏向于经过整理的新闻和经过过滤的信息,因此,手机报这种经过筛选的信息也有其发展的空间和市场。
3G时代到来,是否会继续使用手机报
虽然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普遍提价,但大多数用户仍然选择用传统媒体,因为“传统媒体信息更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报抢占了传统媒体32.6%的市场,因为“手机报费用更低”。而在3G时代,大部分人选择用3G业务,认为形式的提高可以增强竞争力。然而,也有人认为3G时代不影响对手机报的使用,因为用户更加注重的是信息内容,而非媒介形式。还有一部分人根据收费情况而定。
2.手机报中多媒体的使用
对手机报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向多媒体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对手机报用户进行了一次手机报中必备的多媒体调查。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认为手机报中必备音频和视频的用户较少,而大部分用户对于现在的状况很满意,认为图片是主要的,甚至一部分认为手机报中不需要多媒体。
目前,一般手机报中同时有文字和图片,只有像《China Daily》等少数英文版手机报为方便学生练习英语听力,而在其中一个版面配有音频。
在对手机报文字图片比例的调查中,78.8%的用户认为手机报应该图文并茂,13.2%的读者认为应该以文字为主,这说明多媒体是手机报的发展趋势,但是人们习惯于接受已经形成的多媒体,而不太习惯于没有出现的。
伴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中多媒体技术的提高以及应用的普及,更有利于人们接受用手机看或者听多媒体音视频的形式,形成使用手机多媒体的习惯,手机报可借此机遇增加多媒体内容,提高竞争力。但是,目前手机报受每期文件大小和人们手机功能、容量的限制,无法增添大量的新形式。
在手机报中添加多媒体,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但受手机更新换代的影响和压缩大容量媒体技术的限制,从短期看还无法实现。但从长期发展看,是必将形成的趋势。
必要的多媒体
3.手机报与广告
对于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一些学者提出了可以利用广告收入增加手机报盈利收入,然而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手机报用户介意在手机报中增加广告,剩下的用户大部分认为应该依广告内容和广告数量而定。手机是一项私人物品,如果运营商或者媒体随意在手机报中增加广告,可能会引起用户反感而放弃使用。目前,大部分手机报中没有广告,只有一些如商场打折、电影优惠券等广告。
24.3%用户赞成依广告内容而定,可以得出一部分用户希望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产品的广告信息。还有一部分用户依广告数量而定,可以看出只要广告投放数量和内容恰当,用户并不十分反感广告。现在一部分手机报针对不同的用户群采取分众传播的策略,广告的投放率较高,可以成为以后的发展方向。
结论与思考
本研究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频率、内容、量表等方面描述了手机报在武汉地区的发展以及发展趋势,对手机报的认知使用度、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并且联系时局从3G、多媒体和广告的盈利模式对手机报发展前景作了一定的预测。从以上的分析结合一些学术研究,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一是武汉市民对手机报的认知度较高,而愿意自费订阅手机报的比例却不高;二是武汉市民对手机报的满意度处于平均水平,有更好的信息替代品,对手机报的需求并不高;三是手机报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占领了传统媒体的市场,3G的推广对手机报也是一次挑战。
调查研究的结论固然有一定的意义,然而本次调查更有意义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以便在应用中更好地解决问题。笔者由本调查思考到以下几点:
首先,手机报发展的动力在于运营商而非内容服务商。手机报作为一种边际效应大的产品,因为还没有增添广告,发行量是其盈利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推广是重中之重。从手机报的推广方式可以看出,作为手机报内容服务商的媒体投入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及运营商,并且效果也不甚理想。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媒体传播信息,能否盈利是决定其继续经营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在手机报的利益分配中,由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三家分配。由于内容提供商只能获得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宣传制作的原动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信息内容的质量。
其次,3G业务的发展对手机报的冲击是“危”也是“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3G业务在相当程度上抢占了手机报的市场,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手机报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阅读习惯的制约,也与阅读舒适度有着显著的关系。3G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强化了人们把手机作为一种媒介的使用习惯,这大大提高了人们利用手机接收彩信的便利程度和阅读舒适度,培养了人们的手机阅读习惯,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曾制约手机报发展的不利因素。信息经过筛选和过滤的手机报,如同互联网时代的报纸,在未来的几年内,仍然有较大的存在和发展空间。然而从长远来看,伴随着3G发展带来的媒介融合,3G最终成为市场的主导,手机报将向多媒体方向发展,WAP版手机报会成为主流,媒介环境将产生新一代的变革。
另外,对于一些学者曾提到的手机报的多媒体发展方向,虽然在本次调查中,这种趋势还不明显,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手机报的多媒体方向已经开始在人们心中萌芽,并可能随着3G的发展而普及。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需求,人们对于没有存在的东西期望值较小,而对可以想象得到的东西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因此,创新是产品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手机报的发展也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实用的基础上想人之未想,紧跟技术变化并做好内容来保持它的生命力。
最后需要指出的,本研究的样本特征会对研究结论的推广范围有一定的限定作用。从样本调查的范围来看,在地区上仅仅局限在武汉城区中心地带,并且抽样的范围绝大部分为年轻人。由于老年人对于新兴事物的敏感程度不及年轻人,而大部分年龄偏小的孩子没有手机,因此年轻人为手机报主要的消费群体,本次样本范围多在年轻人中,并且以学生和工作不久的白领为主,他们对手机报的认知度和使用行为也高于武汉市民的平均水平。另外,由于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接触过手机报,在问卷设计中要求直接放弃问卷,因此相对于回答本研究的中心问题来说,本研究的样本规模偏小,这一缺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论的可推广性。
关键词:条形码;传播;传播媒介
1条形码的名称与类型
条形码又叫条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排列,传达一定的信息。条形码起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条形码技术具备录入数据便捷、精准度高、制作成本低等应用性强的特征,广泛应用于我们商业、工业、物流等各个领域。1948年,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说、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条形码就是传播过程中的渠道,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播媒介发展的结果,体现了媒介被赋予时代的意义。根据条码编码方式的不同,现在常用的条形码分为一维码和二维码两种。一维条码即指条码条和空的排列规则,一维条形码制作简单,结构单一,递出来数字、字母等有限的信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要求日益增加,二维码应运而生。二维码是一种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其突破一维码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表达信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存储信息。二维码能存储汉字、数字和图片等信息,因此二维码的应用领域要更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类在条形码的功能性上精心设计,在信息传递量,安全系数上都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对二维码的艺术设计层面的设计研究还是极为缺乏的。近几年,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中国市场出现了三维码,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所研究的三维码具有更大的信息容量、相同的识别便易性和较好的安全性以及较好的美观性。他们把色彩引用到条形码的设计之中,在条形码里加入视觉直接识别的图案元素,让受众一眼就能认出编码对应的属性,达到既美观又实用效果。三维码与传统二维码相比,二维码只有黑白两色,比较枯燥,无设计感和观赏性;三维码可以让人直接通过视觉识别、分辨,三维码自身就可以起到一定信息传递的功能,比二维码又进了一大步,但目前还未广泛应用于市场。
2条形码在现代信息传递的优势
在信息时代,条形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何条形码会高速发展,其优势在哪?首先,近几年中国智能手机已经覆盖了大部分人群,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产品,条形码技术给我国数量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带来了便捷,其运用条形码识读设备和载体实现信息导航与信息承载,用户不仅利用条形码来接受信息,也能使用条形码来传递信息。其次,新媒体的普及与发展,条形码的应用领域被不断拓宽。传统媒介通过条形码打破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拓展延伸其传播的时空,有效的增加了传播信息量,同时也提高了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性。例如微信扫一扫功能,我们除了会使用它增添好友,此外还可以进行线上支付。时下二维码与O2O(OnlineToOffline)模式的结合,即利用二维码的读取将线上的用户引流给线下的商家。最后,条形码在现代信息传递中的自身的优势,第一,条形码灵活、实用、经济便捷。条形码具有制作成本低,易于制作,且信息可随载体移动。可以将其印刷在传统纸媒上传播,也可以将其应用在我们的电子设备上进行传播。第二,编码范围广,信息量大。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等信息数字化;第三、具有识别率高,容错能力强。条形码在一定范围内的破损、玷污所导致的信息缺失,仍然可以根据完整部分进行扫描识别。
3当下对条形码艺术设计方面的不足
目前我们在国内市场上可以看到的条形码主要是一维码和二维码,还有逐渐兴起的三维码。我们不难发现当下人们对条形码的艺术设计方面明显不足,首先在形态方面,它们大多都是大同小异的条形和方块构造,样式呆板固定,缺乏个性与创意。其次在色彩方面,当下的条形码主要采用黑白两色,色彩比较单一。最后,目前传播者更加注重的是扫码之后所获得的信息,而忽视了条形码自身可以在视觉上对受众的吸引力。如果我们能够把条形码设计成自身就能传递信息,且具有一定的视觉吸引力和趣味性,受众会更愿意主动去读取和识别我们的条形码。
4条形码未来的设计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媒介融合 媒体变革 发展趋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媒介融合在业界的繁荣使学界对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011年,新闻学术期刊中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
1978 年,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张建在《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谓的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出现后,与传统的四大媒体在信息的流通领域各自发挥作用,并彼此融合和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特征为:新兴媒体主导,新兴媒体成为引导或影响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的强势媒体;新旧媒体融合,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密切交融,共同主导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媒体竞争加剧,每一种媒体都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竞相伸张和突显自身的传播优势。”张建运用了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理论――长尾理论来阐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①
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中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 媒介所有权的融合, 常常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 是否融合、与谁融合、何时融合、如何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 并不是由媒体负责人和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所能自主决定的。”②
丁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应从三个层面理解,即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念层面的融合。物质层面的融合即工具层面的融合,也就是传播工具之间的功能相互交融;操作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传播业务和运营业务层面的融合;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从业者来说的;理念层面的融合即意识层面的融合。
谭天、刘晓璇在《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中认为:“当下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是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为主导,但更多的还是在行业的框架内展开。由此,广电、报业和新媒体各自为战,总体上呈现分兵合进的融合态势。”广电行业要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报业要全面实行全媒体战略,新媒体要积极推进跨界与越位。③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
媒体融合带动了媒体变革,而媒体变革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
1、变革手段之一:异质媒体的互动和联合
陈善宝、陈力峰在《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一文中,以《楚天都市报》打造“金喜购”网络平台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与联合。“依托于《楚天金报》、金网两大媒体平台的金喜购,一亮相即赢得《楚天金报》50 万忠实读者、金网20 万时尚网民的高度关注。基于《楚天金报》和金网的双向互动,金喜购借助于《楚天金报》的品牌和公信力,聚合了目标客户群体,延伸了报业传统盈利模式的产业链,通过客户和读者的互动体验和支付,形成了媒体形态和商业形态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销售盈利和模式创新。”④
2、变革手段之二:报业集团化经营
姜帅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中指出:“通过媒介组织的融合,组建集团式发展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湖南省现已组建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两大报业集团,湖南报业由此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⑤
3、变革手段之三:自身模式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不同的媒体要争取“和而不同”。王凡在《“和而不同”―――媒介融合下的报纸生存之路》一文中认为,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进行报网融合的同时,努力突破新闻专业主义的种种限制,在“和而不同”中提供优质的观点,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民知情权的代言人,找到新媒体环境下自身的发展壮大之路。
广播媒体也同样如此,需要不断创新模式。郭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策略》中认为:第一,强化广播在舆论引领中所起到的独特功能;第二,精办广播栏目,坚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第三,实时更新节目形态,开发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在多种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今天,对于广播而言,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发展创新策略,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在可预见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进程会逐渐影响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也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徐文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改革探讨――以“5W”模式为分析框架》中总结了现在很多新闻院系做出的一些有益尝试。包括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以及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她认为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管文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中认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的突出表现,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⑥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卫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认为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引领媒介向哪个方向走,不少文章将重点放在了这一个议题上。
程美华在《出版媒介的融合方式及其发展》中总结了出版媒介的五个发展趋势:第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间的融合将会渐渐摆脱行政力量的因素,不会受行政干扰;第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仍会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第三,媒介形态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大;第四,资本的力量将会日趋彰显,并且在出版媒介融合中起纽带作用,出版媒介融资的渠道将会更宽、力度也将更大;第五,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孔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将会是传媒集团,尤其是多媒体新闻集团,例如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闻融合”的竞争焦点。⑦
对于媒介融合的方向孔玮认为可以归纳为四个,即跨媒介融合、跨区域融合、媒介资本融合、媒介集团化融合。孔玉双、孔庆帅在《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中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接收终端的融合的实现,它是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以受众为中心,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⑧
五、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合分析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的论文,我们可以发现既有对宏观规制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业务的探讨。总体来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继续进行
众所周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业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实践,也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并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其概念的解读可能有所不同。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等基础性研究依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
梳理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占很大部分。当今世界,伴随传播进步的是业界传播理念的更新。媒介形态的创新以及多种媒介的融合会导致新闻传播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体现在媒体变革和传媒治理上。研究者们在媒介变革与传媒治理这个议题上展开了不少讨论。
3、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操作建议
研究者们较多关注媒体技术发展给媒介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而讨论媒体变革的必要性和手段。这部分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结合现实案例,指导性较强。
纵观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给传播领域带来的益处,与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学者们对于媒介融合持过度赞扬的态度,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①张建,《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J].《丝绸之路》,2011(22)
②丁柏栓,《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③谭天、刘晓璇,《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
④陈善宝、陈力峰,《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⑤姜帅,《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J].《东南传播》,2011(5)
⑥管文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2006(26)
⑦孔玮,《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1(3)
⑧孔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探索思考》,2011(3)
【关键词】:农业经济;新闻价值
新闻传播这个词汇带有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因此这是人类社会才会有的产物,而且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新闻传播事业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需求、物质条件都达到了一定状态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1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新闻传播活动素材及其形式的关系
1.1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建国以来,我国农民获得了较多自,生产情况好转。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更是蒸蒸日上,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也开始变的多姿多彩,这就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生活资料。
1.2丰富了新闻传播形式
在农村,农民接受文化教育的条件始终是有限的,因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情况也是参差不齐,对新闻媒体的接触并不很多,了解也不深。再加上不同的人在传播媒体的选择上也呈现出个人的爱好差异,因而新闻传播活动在进行报道或宣传时,往往会选择大多数农民都能看懂、听懂并且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如民歌、方言节目等,由专业化的行业逐渐变为“接地气”的行业,走向通俗化,由此来增强传播效果。
1.3为传播媒介的商业化提供条件
新闻传播媒介实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呈现方式,是意识形态的发声工具。但新闻传播业属于第三产业,商业性明显。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因而综合竞争力也有所提升,农民也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新闻传播行业可以从这一点入手,促进农村的个人社会化进程,推出主打信息服务的媒介产品。这就为传播媒介从流通领域进入商业领域提供了可能。
2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2.1扩大新闻传播的受众群
新闻传播的媒介有: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发展上去了,农民的文化素质自然也会有所提升。这样一来,农民对各种传播媒介的接受能力也会提高,对于新事物也更能理解和接受,同时,操作新工具的能力也会比以前强,对于传播工具有了更多的选择。上述几点都从各方面促进了新闻传播受众群的扩大。另外,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农民也有了更强的经济实力用来购买或更新传播设备,交通条件的改善也让报纸可以更快到达,方便了无线网络线和电视接收器的安装。
2.2加剧农民的信息需求
农村富起来了,农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与农业活动无关的其他活动,娱乐休闲时间多了起来,也更加关注农村以外的世界。因此,农民对于外界的信息更加关注,有了更为急切的信息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媒体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并且在竞争中不断显现出自身优势。
2.3扩充了新闻传播的内容
农村受众群体的扩大,使得新闻媒体工作者需要换位思考,摒弃以前单一的主要以城市人口生活方式为出发点的新闻报道模式,而是深入农民群体,以农民的视角来看待一些问题,这在无形中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
3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新闻媒体未来发展方向的关系
自1996年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已经开始从结构调整出发,利用集团化手段而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对内部制度进行创新。互联网出现以后,全球迎来了信息化时代,到如今,城市市场已经基本趋于饱和,然而广阔的农村市场还尚待开发。此外,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的精神层面得到丰富,对于本土文化也会产生更强的认同感,促进新闻媒体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总而言之,未来新闻传播的发展与农业经济联系紧密。
结束语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除了上面提过的之外,农业经济的发展还能帮助新闻媒体工作者发觉农民更加真实的一面,也向外界展示新世纪农民的生活风貌。
参考文献
大众化的表现方向应与正确的导向协调统一,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冷静分析,充分发挥其优势,开创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新路子才是当下最该做的。电视纪录片不同于其他电视节形式,它肩负着教化与引导主流价值方向的重任,因此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应更加慎重。本文将一方面分析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探索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方向,为找到适合其长期发展的途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我国电视纪录片;面临问题;发展方向
一、纪录片大众化的背景
(一)大众文化的兴起
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壮大。最终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形成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众传媒空前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统一控制得到了较大缓解,许多民间热爱文化艺术的人们开始较为自由地通过一些新型的传播媒介将体现自我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推向社会,而这些思想和文化产品也在不断地丰富着文化的内涵,这样大众文化就在中国的这片文化沃土上站稳了脚跟。
(二)大众文化对纪录片的影响
为了适应大众文化下的文化环境,纪录片也在面临转变,然而,当纪录片脱下其“贵族”的外衣,换上世俗化的新外套时,它的“纯正”血统又成了人们有一个担心的问题,大众文化下的纪录片到底应该怎么走下去,走什么样的改革之路,才能既保留它的精英血统又可以为日益开放的文化环境下为人所共赏?这对于当下电视纪录片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纪录片大众化面临的问题
(一)真实性上的弱化
真实性是纪录片不可逾越的底线。为了守住这个底线,“原生态纪录”成为纪录片最稳妥也是最枯燥的常用手法。为了制作出更好看,更能被观众所喜爱的纪录片,故事化、情景再现以及特效的加入是目前我国纪录片发展的一个趋势,它也在逐渐地打破着这个业界遵守多年的规则。随着影像传播样式的日益丰富,flas、数码特技、电影化的演员扮演、舞台演出、笑话、黑色幽默等等,都纷纷在纪录片中登场。也是在这个时候,纪录片的真实性开始出现了弱化的趋势。
在一项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9.5%的公众认为,把纪录片拍的像“大片”一样,加入真实再现、动画技术等手段,令片子更有吸引力,并且能把小众化的高端产品变成符合大众收视习惯的公共产品,使纪录片平民化。但也有36.0%的人觉得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而使得纪录片丢掉原先自己的真实性原则是可怕的,它不仅降低了纪录片的文化属性,会促使大众的品味流于表象,严重者甚至影响社会整个主流价值体系。
(二)人文关怀的缺失
1. 题材狭隘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纪录片的发展向着“大片”的时代迈进,不是制作浩大的人文历史片就是偏向于商业性的类型大片。如央视2套的《商道》,就集中记录了大量的成功的企业家,专注于介绍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创业历程,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角度,多半不涉及现实生活中他们所临挫折、困惑和在他们积极拼搏的背后是否也有我们平常人的挣扎和痛苦,而是一味的讲述着他们的辉煌与成功。贴近生活并不是一味强调其不幸和悲惨,而是在平庸和困苦中体现不屈和向上的精神追求。
2. 角度雷同,创作单一,致使“人文精神”的简单化
中国电视纪录片己经走过了20多年路程,创作理念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音配画,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纪实热,再到21世纪日益流行起来的的“大片”风尚,都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整体面貌和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对于我们在电视纪录片来说,拍摄中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是形式应服从于内容,它不能独立于内容之外。
三、纪录片大众化的发展方向
(一)借力新兴媒介,促进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以网络及IPTV为代表的新媒体较好地契合了传统受众观下的纪录片的气质,高端、小众人群在个性化的时间中可以自由地收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受众领域。新媒体传播环境已催生了诸如微电影等新的媒介形态,纪录片界也应该从中看到机遇,对新生的媒介形态给与足够的重视,积极介入“微纪录”的生产和传播,在新的传播语境下,及时获得发言权,在传统纪录片形态与新纪录形态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和双赢的发展格局。
(二)合理运用多元化表现手法,兼顾真实和艺术
首先,纪实与“再现”的比例适当,在同一部作品中应以纪实拍摄的内容为主,“再现”为辅。历史题材纪录片尽量发挥文物、文献、遗址、实物的佐证作用,情景再现只能起辅助说明作用。其次,形式要适当,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节目形式可以采取不同的“情景再现”的形式。对于情景再现的部分可以用字幕解说词来说明本段是“情景再现”,“故事片资料”等,从而保证作品的真实性。最后,把握宜虚不宜实的原则。情景再现的场景不能表现得太实,用虚化的方式既可以展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画面场景。
(三)提升纪录片内涵,注重人文关怀
1. 注重选材,人性拍摄
有独特个性题材,往往最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吸引观众的兴趣,而在这一过程中,挖掘人物和事迹的丰富内涵就绝对不容忽视。要拍摄社会真正需要的,能够达到精神共鸣的,来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反思。要发掘人物行为动作语言的背后所隐藏的情感诉求和社会心理,这就是题材的普遍性。
2. 积极创新,注重细节
在选题上开拓新的记录领域;在拍摄上大胆立意拍摄角度,开创拍摄手法;制作上,合理运用各种手法,是影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细节虽然细微,但它都能细腻、具体、生动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能够充分地突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纪录片中,亮点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认真地捕捉细节、合理地安排细节,对做好纪录片至关重要。
结论
纪录片在电视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尽管目前我国的电视纪录片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面对广阔的市场环境和日益完善的文化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如今的纪录片市场相比从前已经明显注入了活力,在大众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纪录片所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相信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我们的纪录片市场可以长足的活跃在电视节目中,并继续以其独特的优势地位引领文化的正确方向,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黎亚辉,纪录片创作中的叙述与表述[J].采 写 编,2005,(3).
[2]张慧,纪录片的新媒体传播平台[D].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第8期
[3]吴晓东,争相变脸的纪录片离大片还有多远中青在线[N].中国青年报,2009-06-18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创新能力 问题意识 培养与策略
创新的核心关键就是问题,问题的提出代表着求知欲望,这就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劲的生命力,在设计方面同样如此,人性化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绿色设计等设计理念的提出都强调以人为本,在设计理念的不断变化过程中,问题意识起到了关键作用,问题意识指引设计研究,推动设计研究,完善设计研究,并最终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是整个科学研究活动的主线。设计的改良和发展是对传统理念的挑战,设计本身即是一种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设计创造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集中表现,因此重视问题意识,挖掘问题意识将成为设计研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而使问题意识成为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常态形式,发挥问题意识在设计研究领域的推动作用。
一、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能力要素
(1)创新设计理念。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传播媒介、传播方式都有了巨大的改变,传播理念的不断改变其根本是人的延伸,视觉传达设计的科学研究是视觉符号的研究,所以基于不同时期的传播方式人的接受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在信息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新的信息传播理念的形成,已对固有的传播理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科学研究的创新方式是基于传统理念的提升,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能够把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以数字媒体时代为契机,使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从固定的以传统媒介为载体的模式转化为多元化、多维度的数字化载体模式。设计理念的创新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绿色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等理念的提出都是基于时代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综合设计的不同需求,就要求更为广泛的学科内容,设计与艺术学、美学、传播学、材料学、营销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的交互性越来越强,对于综合学科内容的把握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更好的迎合市场的要求,使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性,跨专业性得到加强,科研创新是对旧理念的突破,是对新理念的实施,视觉传达设计的科研创新同样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理念的创新能够带来结果的创新,同样也能使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创新技术表达。良好的技术表现形式能够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速度和效率,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需要良好的平台,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在技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能够使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更丰富,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交互性更强,覆盖面积更广,传播效率更高,数字传播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在传播环境上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数字化技术的革新更好地表现了设计创意,同时使视觉传达设计的成果展示能够借助数字化技术呈现出虚拟现实的设计形象,数字化的形象展示融合了图形、色彩、音频等多种设计元素,使受众群体从视听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感受,这是数字技术表现相较于传统技术表现形式的巨大优势。创新技术表达不仅使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使内容的复制、应用、修改、传播更加便捷,综合了技术与艺术的表现,促进了媒介与传播的融合。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就要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借助信息技术平台的发展使视觉传达设计在各方面做到不断推陈出新,所以,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研究需要技术的支撑,技术的创新也为设计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平台,从而使设计不再受到技术的约束,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问题意识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研究的重要影响
(1)问题意识突破传统思维方式。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传达设计需要更为突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甚至批判性思维,打破传统思S的设计才能让人耳目一新,才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而实际中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人员忽视了在数字媒体时代所反馈出的问题,比如信息载体的变化,数字时代的特征变化,而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上一成不变,以传统的设计方式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终将被市场所淘汰。问题意识的提出基于现实设计中的真实问题,实际问题,是以合理的设计解决实际需求的过程,具有强烈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为设计创新提供不竭的思维动力。问题意识淡漠是制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缺乏逆向思维、联想性思维、发散式思维、缺乏敢于怀疑能力是学习和科研创新的绊脚石。设计的本质即创造型思维的表现,优秀的设计则是建立在创新的思维能力之上,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进行设计改良,才能更好地获得创新性的成果,西方的广告设计往往能够立意新颖,特点鲜明,其根本在于更重视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问题意识引导科研创新。在任何的科研活动中,问题贯穿整个科研整体,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同样如此,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受众的设计,无论包装设计、印刷设计、广告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如何快速、准确、富有吸引力的表现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关键,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设计的目标和任务,就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设计的创新来源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犹如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如仿生学设计的应用师承于自然,可充分应用于包装的外观设计和造型设计,无论是造型上的仿生亦或是功能上的仿生,创新性都是来源于细心的观察和发现,将有价值的设计元素提取并应用于实际的设计需求中,所以,问题意识的提出是关系到设计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引导科研创新的先决条件。
(3)问题意识促进创新成果。视觉传达设计问题意识的提出,恰当的设问,应围绕现实性、多元性、直接性来进行,解决方案的实施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建设性。视觉传达设计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如广告设计注重创意内涵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包装设计注重视觉元素和造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标志设计注重图形内涵是为了满足品牌形象的记忆与传播等,都从单一化的传播作用转化为满足人们精神文明需求多元化的视觉设计,从传统媒介到数字媒介的转变,传统视觉语言到数字化形式的转变,无不是由问题意识带来的设计创新成果,只有在设计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以创新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才能使视觉设计做到与时俱进,视觉设计是创造的过程,是将问题意识形态化的过程,问题意识的建设性越强,所呈现出的视觉设计成果也就越具有创新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视觉设计而言,问题意识将决定设计成败。
三、视觉传达设计与问题意识培养
(1)保持对设计动态的敏感性。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事视觉传达设计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综合性、多元化的知识储备使设计理念、设计思维更具有深度,通过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并学会以设计的眼光加以分析,要能够形成良好的艺术通感,感受与设计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以形成敏锐的设计嗅觉,设计来源于生活,视觉设计前沿动态的时刻变化要求我们要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敏锐的嗅觉有助于我们快速的发现问题,并且不会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如视觉元素(图形、图像、符号、文字、色彩)的变化,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更新,当然,设计的敏感性同样离不开艺术与审美情趣的修养,艺术鉴赏能力的修养,也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视觉设计的敏感性是直觉与阅历的统一,是对视觉设计持之以恒的高度专注,是知识经验和工作能力的积累,所以,问题意识与培养视觉设计敏感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2)数字技术带来新问题。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视觉传达设计研究面临着新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技术的发展对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强迫性,视觉传达设计要能够符合数字技术的需求,数字时代的变化使得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法变得多样化,抽象性、具象性、动态的、静态的、虚拟化等视觉符号形式,设计作品也因此具有信息量丰富、传达形式多样、注重时效性、交互性的特征,技术的更新使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不仅要注重内容,而且也要注重其形式的变化,视觉媒介传播由单一性向多媒介组合方式过度,无论从事科研工作或是教学工作都应该将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紧密的与视觉传达按设计专业相结合,使视觉传达的O计观念、设计内容、表现手法,传播方式、反馈机制等方面都能够具有明确的时展技术的需求,适应数字时代带来的新变化,即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
(3)发展定位带来新问题。
关键词 网络化环境;民生新闻;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4-0033-02
近年来,民生新闻的节目逐渐增多,各大电视台都纷纷推出有关民生新闻的节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了电视新闻界的热闹现象,民生新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服务群众生活需要的各种民生新闻素材,是关注人民生计、关乎市民生活的新闻,既是一种社会新闻,也是关注普通老百姓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的新闻媒介形式,因此,从多方面研究民生新闻的特点与发展,并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深入探讨,将有重要的意义。
1 简述网络背景下民生新闻的整体特点
1.1信息量大
从当前的网络信息化发展来看,网络新闻的出现有多种表达方式,通过网络新闻的平台展示,尤其是在多媒体技术的手段作用下,对民生新闻主题进行素材的全面组合,形成各种形式的报道,并结合文字、图形、视频、声音等要素的完美融合,形成具有很大信息量的整体运用模式,并实现网络新闻的实时性、延时性、连通性等特点,产生信息的广泛作用,促进网络新闻的整体效能。这种关乎民生特点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新闻,民生新闻就会突出对群众生活中的小问题、小矛盾、小摩擦等进行播放,形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焦点形式,并在大信息的环境下展示出来。
1.2主题策划的准确定位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群众的生产、生活等幸福指数,在通过网络编辑的形式,既能服务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也能在在网络新闻编辑的整体特点上,能充分显示出网站自身的安全性能与主题风格,在民生新闻编辑中,能结合民生新闻的特色,敢于坚持说自己的话,通过事件本身来表达重要的思想,形成主题风格的全面实现,尤其是在网络编辑中结合选题的热点等方面,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能全面实现文字消息与新闻图片的整体融合,并对事件有一个全面深入的对比,全盘把握好主题的准确定位。
2 分析民生新闻在服务民众方面的重要性
2.1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
在民生新闻的传播角度上,主要是将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各种利益需求表达出来,并采用民生新闻的媒介方式形成各种利益诉求方式,将民生新闻做成群众自己的新闻,突出选材的共性,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以及基本生活状态展现在荧屏之中,能形成解决各种矛盾的民生曝光方式,让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形成利益诉求的表达方式。
2.2互动模式的交流途径
通过民生新闻的角度选取,将群众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表示出来,尤其是在整个网络化渠道蔓延的基础下,形成信息资源的互动模式。在当前的电视民生新闻中,还有就是互动模式的运用,可以促进与观众之间的交流,这种民生新闻题材与传统的新闻题材存在差异性,尤其是在网络化新闻升级的背景下,通过短信留言、微信、qq群、论坛等多种方式的互动,让群众参与电视节目,拉近与主持人之间的交流,同时将观众提供的新闻线索更好的进行初始化的分析,形成电视民生新闻的素材还原,更好的实现民众自己新闻的追求方式。
3 探讨网络背景下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
3.1提升互动阅读的播放模式
在网络新闻编辑创新运用上,要将民生新闻编辑作为一种专业培养与应用,设置不同形式的栏目,尤其是关系民生发展、社会经济繁荣等热点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栏目编辑。在报道深度上,变平面堆积为深度拓展。网络新闻编辑要为受众提供全面丰富的信息,而不是信息的简单堆积。新闻专题的深度性,需要通过内容的选择和栏目的设置来体现,如果只有最新消息和各方反应这种栏目,很难让人体会到新闻深度,所以应站在一定高度上思考专题所表现的主题,引导受众深度阅读。突出核心信息、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三个层次的不同运用,实现整体资源的全面融合。
3.2社情民意的主要表达方式
民生新闻的发展,在追求新闻关注角度的基础上,尤其是在网络媒体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又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强等特点,既为民众问政、议政、表达诉求提供了便捷途径,也为党和政府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创造了良好的途径。网络媒体是我们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形式,是新形势下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公民问政、官员问计的重要平台,是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应做到民有所问,我有所答;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民生新闻将成为社情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
3.3制度化氛围的综合形成
民生新闻将呈现规范化的发展,将要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形成综合管理模式,尤其是在网络化背景下,要保证“公民问政、官员问计”的互动网络健康运行,必须从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层面来架构,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使其得到不断地完善,回复中,尽量做到一事一复、个性化回复,对回复、办理不及时的,督促限时办理;同时还要分析一段时期内网民留言中比较突出、比较集中的问题,及时掌握动向,研究应对措施,组织做好工作;认真分析某个问题回复以后网上舆论反映和舆情走向,并通过网研部门及时组织,加强引导,消除负面影响,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将是民生新闻在网络背景下的运转方向。
4 结论
民生新闻主要是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的,是一种关乎民众利益的新闻报道形式,尤其是在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要形成独具特色的民生新闻发展品牌,要在提升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形成为民办实事、为民说实话的综合性节目,更好的服务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连明.民生新闻的正名与还原——以辽宁电视台《新北方》栏目为样本[J].当代电视,2008(5).
3G时代的媒介特点
一是多样性。3G时代的媒介种类极其丰富,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到互联网再到手机,此外还有一些非主流的媒介宣传平台,如车身广告、楼宇电视等,它们各有优势,但只有通过科学的资源整合才能发挥最佳的媒体效应。
二是融合性。在技术支持下,不同媒介之间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一种共同发展的态势,如20世纪90年代的报刊杂志与网络的融合,再到如今电视、网络和手机三大产业的融合。总之,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可以集中到一个媒体中,一个媒体也可以同时进行多项传媒功能的传递。
三是便捷性。各种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及其相互融合,必将使公众获取资讯的平台与渠道更加便捷,可选择的信息与节目也越来越丰富。如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收看到丰富的电视节目,3G手机用户可以直接从手机上浏览网页和新闻,DAB多媒体数字手机广播则可以让我们在收听广播的同时收看视频。人们可以通过身边的任意一种媒介载体,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想要的资讯。
广播媒介的优势
广播历史悠久,和其他媒介相比,广播是一个“老”媒介。美国广播业从1922年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开播至今,已成为一个能容纳各种新技术手段与广播形式的产业,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家里、汽车里、办公室里都有收音机。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广播业也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与成熟的资讯经验。
广播属于大众传媒,覆盖面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尽管电视及其他新媒体日益普及,但随着许多极具针对性的特色广播的开播,广播又重新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信息媒体和指导工作的工具。尤其是在网络与计算机尚未全面覆盖的广大农村,广播也和电视一样,对农村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可见,巨大的听众规模势必会给广播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广播的终端接收器体积小,与其他媒介相比具有明显的可流动接收的优越性,所以随身携带及收听都很方便。据调查显示,每月我国有8000万左右的居民经常在车中收听广播。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到来时,广播的不可替代性就愈加明显,它能让公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不受场地及媒介载体的限制获取最有用的信息,并指导人们处理突发事件。
3G对广播业的影响和冲击
3G具备便捷、多样、互动等优势,它代表了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发展方向。进入3G时代后,新媒体将会加速发展,而传统的新闻媒介也将逐渐向手机媒体靠近。为了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广播必然积极地向手机媒体靠拢,一方面是广播媒体中某些领域采用3G技术,另一方面整个广播业融入3G。3G与广播相结合,将极大地方便用户的使用,用户除了能够通过手机实时收听广播,也可以下载或点播已经播放的广播节目,不仅满足了用户对信息需求的个性化要求,也满足了用户的休闲娱乐及根据需要获得资讯的需求。
目前我国省级以上广播中心系统数字化程度平均接近70%,而广播节目的制作、播出、传输、接受等各个环节都在进行相应的数字化改造。但手机广播也是一项跨行业与跨媒体的融合型业务,因此手机与广播的联姻过程必然会有波折,如对广播与电信谁来主导的争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手机广播的发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3G的稳步推进、3G网络的建设以及广电总局对手机广播的全力推进,未来手机广播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与此同时,3G也给广播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广播是线性传播,这使得广播节目只能顺序收听,其非实体特点又使得用户无法触摸而只能听到它。其次,广播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广播单位的收入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广告收入作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对非广告的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造成广播产业链尚未得到有效开发,限制了广播业的收入扩张与规模扩张。再次,广播业的市场化还不成形,我国的大多数广播电台都是自制自播的直播形式,还很少从市场上购买广播节目播放,这样造成了广播业的人才、资本等不能得到合理流动。
同时,广播业面临着其他媒体的巨大压力。科技进步带来的新的媒介形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在地铁公交上的车载电视的大量使用就给广播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互联网的出现具备的信息量巨大、互动性超强、多媒体融合的特点更是吸引了大批受众,而现在手机的便携与价格低廉更是多方面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3G时代广播业的发展机遇
虽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境,但是广播业自身的生命力又让它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广播业不会衰退的因素表现在,当电视夺走大批受众之后,广播仍然无处不在;当互联网乃至手机兴盛的时候,广播仍然生命力旺盛。至2008年,我国广播业保持了连续七年的增长,显示出了这个以声音为媒体的生命力。同时,广播的特性让受众可以一边做事一边收听,也可以让人细细品味,这就为广播挽留了大批听众。相对便宜的广告价格也让广播成为广告客户的首选。
手机的出现迎合了大众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就需要更具个性化,以满足个性化的听众。相对于大众,个性化的听众毕竟为少数,所以广播就需要对市场有进一步的细分,满足小众化,以争取更多的听众,在此基础上引导广播业的大众化。目前手机仍然被人们视为消遣娱乐的工具和工作学习之余的休闲品,不会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其上,所以广播融入手机需要其节目体现出短小精干的特性。这种短小而深刻的节目,让传输更加便捷,也能够有效缓解现代受众的压力,满足听众需求,从而为广播业的发展拓宽道路。
关键词:电视新闻传播;发展背景;发展方向
作为新闻传播的主流媒介,电视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与发展,不断展现出更多的功能与特点,为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电视新闻传播发展中,其一直与时代需求相适应,只有找准其发展规律,才能帮助电视新闻传播事业更上一层楼,保证新闻传播作用的发挥。
1电视新闻传播频道向着多元化与专门化结合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逐渐取消了使用磁带录制新闻的方式,目前全国范围内基本上都是采用现代化的数字新闻录制设备,给新闻录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新闻后期的处理,包括新闻声音、图像、信号等,全部可以利用编码技术,更加轻松地掌握对数据的处理。利用现代化的新闻制作方式,得到了新闻画质质量更优,同时在电视播放时也能产生立体声的效果。新时期,数字压缩技术在电视新闻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对节约新闻传输成本与时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通过无线、有线以及卫星三套网络,能够收看超过百套的电视节目。但是众多的电视频道过于杂乱,不能更好地适应受众市场与群众。为了保证电视新闻传播更好发展,必须对其重新的定位,采用多元化与专门化结合的发展方式,打造更受欢迎的电视节目。
2电视新闻传播与网络传播交互化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与电视正不断的融合与发展,在技术、功能以及企业三个层面上融合趋势十分明显。在技术层面上,计算机与电视都运用数字技术,将光电信号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数字信号的转变;在功能层面上,计算机与电视以往都属于相对独立的媒介,而现阶段其功能都向着综合化与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企业层面上,计算机与电视资金来源途径都逐渐多元化,而网络中的付费教程与收费电视具有异曲同工之感。
3电视新闻采编制一体化,编辑主体地位突出
与传统的新闻摄像机相比,现阶段摄像机的功能更加齐全,体积也逐渐变小,数码摄像机融合了摄影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照相、照明以及录音一体化功能,在操作方面也十分便利,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常用的设备。摄像机功能的多样化,让新闻采编更加的生活化、平民化,能够为新闻传播提供更好的素材,新闻素材不仅仅是记者自己拍摄的,还可以是群众拍照抓拍到的镜头。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是新闻传播系统的中枢。通过有效的编辑,能够对新闻素材信息进行筛选、剪辑等,编辑可以决定电视新闻中报道的内容,也能强调侧重点等。电视新闻传播必须真实、有效,这就对新闻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新闻编辑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4电视新闻报道深度个性化发展
电视能够将新闻信息实时地报道出来,电视的即时性正是其新闻传播的一大优势,在现场将新闻事实直接展示给观众,体现了新闻的纪实性,能够增加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与现场感。新闻直播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电视台的整体水平,现阶段社会每天都会有海量的信息,新闻更是五花八门,为了保证电视新闻传播的准确性,电视新闻传播得到的信息必须具有快、新、真的特点。目前,电视新闻传播事业也受到时展的影响,同时基于受众的需求,在风格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电视节目不断创新,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也更加个性化,无论是在台上的肢体形式,还是其语言形式,其限制性也越来越少。
5电视新闻传播国际化发展,更加突出电视新闻的主体地位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与国际接轨的速度逐渐加快,经济全球化发展已成定势。电视新闻作为一个良好的交流媒介与平台,将我国的电视新闻传播到国外,签订相关的电视新闻节目交换协议等。例如,美国达人秀节目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进行观看。电视新闻传播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对塑造与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树立国家的形象与威信,还能够创造舆论,将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对本国的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等发展都大有裨益。另外,电视新闻传播作为信息源的一种,能够利用社会团体以及观众对政府部门进行施压,也能够给国家一些国际性的决策提供民生意愿,对国际形势发展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6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电视是新闻传播重要的媒介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电视新闻传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从电视新闻质量、形式、风格,还是新闻的素材收集、编辑等,现代化的电视新闻业沿着时展的脚步,正在逐渐创新,不断前进。总之,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准确定位电视新闻传播,才能打造真正的电视新闻品牌,才能为我国电视传播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楚梦.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方向探索[J].卷宗,2014,15(9):125-126.
[2]孙悦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和方向[J].大观,2015,33(9):74-75.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因此对于传输技术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传输的效率直接关系到网络的应用。现在已有的传输技术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有线传输,一种是无线传输。不管是那一种传输都有其发展过程,在传输上都有其局限性。这里主要介绍有线传输的技术特点以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传输特点 比较 发展方向
1 有线传输的几种形式
有线传输有几种传输形式,不同的传输形式应用的范围不同。几种不同的传输方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有线传输的发展史,这里通过几种传输方式的介绍,来简要了解一下有线传输方式的发展史。
1.1 架空明线传输
架空明线的传输方式是一种较为古老的传输方式,可以说是有线传输发展的开始。这种传输方式采用的技术原理是通过电线杆之间架设的电线导线构成信息传输通道,从实质上来理解是这样的,是信号以导线为媒介,在导线上传输。但是这种传输方式的速率比较低,因为信号在导线上的传输有一定的上限,而且这种传输不适用远距离传输,这种信号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会有一定损耗。这种传输方式还存在一个很大缺陷自然环境和设备方面的因素对信号的传输有较大的影响。这种传输方式在早期主要的作用是方便电报,传真等的传输。因为信号传输的局限性较大,因此这种传输方式不适用于当今网络建设的需要。
1.2 电缆传输
电缆传输分为两种,一是同轴电缆传输,二是平衡电缆传输,这两种电缆传输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各自的传输优点。电缆传输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是从架空明线传输的升级形式,从本质上说这两种传输方式都是导线传输。
同轴电缆传输应用的技术原理是利用同轴铜管或者铜网来包裹铜线的方式提供信号传输通道。这种传输方式较架空明线传输只是在铜线线外包裹了一层铜网。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减少外界磁场等对传输信号的干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界自然因素对传输的影响。因此这种传输方式具有传输信号质量好,传输速率快等特点。虽然这类电缆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这类在传输速率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应用上还是存在局限性,在未来信息网络的应用中也许就很难符合使用要求了。
平衡电缆传输在理论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低频对称电缆,二是高频对称电缆。这类的电缆在实际生活应用的范围不大,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低频对称电缆主要用于市话电缆,高频电缆主要用于双绞线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新型材料得到发现和应用,这种电缆在未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1.3 光纤传输
光纤传输是继电缆传输的第三代有线传输。这类传输的优势较为明显,不仅传输速度快、传输信息容量大、信息质量较高,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较好的保密性。这种传输方式不仅在信息的传输上有较大的优势,还有它的使用媒介的成本也是十分低廉,在质地上较软,质量较轻,便于安装。这种传输方式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只传输过程中,主要用于主线以及较大的干线上信息的传播。
2 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的比较
上面已经简要的介绍了三种有线传输,从几种有线传输的介绍中可以很容易发现他们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所在。现在就来比较一下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便于以后在需要中选择。
无线传输是利用无线电的技术,将需要传播的信息转化为无线电波,再通过卫星发射器将信号发射给卫星,在通过卫星向各地传播。在接受信息时也需要卫星信号接收器,再进行一系列的转化,将其转化为原来的信息。这是一种大型的传输方式,还有一种小型的传播方式是不经过卫星转播处理,直接是卫星发射器发射,有卫星信号接收器接受。但是这种方式应用的距离有限,在信息传输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简单的介绍完了无线传输之后,很容易从无线传输的原理中发现虽然无线传输可以传播距离远,范围广,而且节省成本,但是这种信号容易扰。相比较而言,有线传输虽然在成本上要高很多,但是信息质量好,保密性较强。因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种传输方式都有其优势所在,在决定使用哪一种传输方式时,要根据传输的需要来决定。比如电视台节目的直播,从理论上是需要大部分地区的人观看的,想这样区域广,面积大,就可以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输,这样不仅在成本上花费小,而且效率高,假如采用单一的传输方式进行,这在现实中是不符合实际的,很难实现。因此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虽然各有各的优劣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使用。
3 有线传输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日趋频繁,通信技术是目前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因此,通信行业在朝着宽带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在发展着。虽然,无线传播具有方便、快捷等特点,但是有线传播在当今社会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3.1 宽带化
宽带化可以实现将许多重要的信息进行快速的传输,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仅效率高,而且损耗率也较低,并且是相对稳定的。
3.2 智能化
智能化能大大的改善传统通信技术的不足,而且可以减少人员的安排,同时也简化了通信的繁杂。
3.3 网络化
在网络覆盖全球的今天,网络技术无疑在当今的社会拥有这不可撼动的位置,它已经迅速得而发展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将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网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传输,信息的传输在一定程度上标志这一个时代的网络发展的状况。有线传输从最初的架空明线传输到现在的光纤传输,这些发展每一次传输速度的增加都在推进着网络信息的发展。有线传输未来的发展也将影响着网络信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返立.有线传输技术特点分析和发展方向[J].信息通信,2012,08(15).
[2]贾旭峰.浅谈有线传播技术特点及发展方向[J].信息通信,2014,01(15).
[3]王志义,苗亚春.有线传输技术特点分析和发展方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