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范文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网络文学的看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篇1

关键词 三峡大学 大学生 网络公开课 问卷调查

网络公开课在国内一经出现便引起热议受到好评,它在当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及各种自学者之间广泛传播并受到好评。网络公开课把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和新颖的课程内容通过利用互联网这种新的传播知识的媒体,借用名校、名师的“名牌效应”裹挟着名师富有个人魅力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同时利用了年轻人乐于尝新和从众的心理,不仅迅速走进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和生活受到大学生的好评,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流传推广对收看网络公开课的热情十分高昂,甚至还出现了大学生逃课去“淘课”的现象。

三峡大学是湖北省“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大学,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有26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3299人,硕士研究生2040人,留学生894人。先后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关系;设有HSK考点;开办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一所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因此,以三峡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大学生们对网络公开课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殊性。

1 问卷设计和统计

调查问卷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以问题的形式系统地记载调查内容的一种印件。问卷必须具备两个功能,即能将问题传达给被问的人和使被问者乐于回答。要完成这两个功能,问卷设计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技巧。调查问卷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以及后续活动。统计通过对调查问卷所得出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能够为下一步工作,即提炼得出三峡大学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公开课的看法和认识做好准备工作和铺垫。

1.1 问卷的设计

研究的种类多种多样,而针对各种研究所设计的问卷也种类繁多。无论问卷调查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它的目的和描述有多少种,一份好的问卷都包含有许多的共同点。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主题;其次要有较强的逻辑性,编排合理的结构;同时在设计上要通俗易懂,在问卷中的问题语气应该亲切柔和,问题的内容不超过应答者的知识层面,要使内容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可答性,避免答案的不真实性;在这些基础上,我们应该还要控制问卷内容的长度,在问卷中不浪费一个问句,同时也不要遗漏一个问句;当然,对于问卷的设计要方便于资料的整理、统计和校验。

1.1.1 问卷的主题

我们要研究的目的是掌握和了解三峡大学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公开课的看法,所以在问卷设计的主题上要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来展开。同时针对网络公开课的不同部分的内容做相应的调查设计。针对我们的调查目的,可以大致划分出以下主题。

(1)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的第一步是对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因为本次调查针对的是在校大学生,所以对被调查者的年级和专业也有所调查。这些问题用以分析学生的年龄、专业对网络公开课的传播是否有影响。

(2)对网络公开课的了解使用情况。首先,是被调查者是否知晓网络公开课,是否收看过网络公开课;其次,是收看网络公开课开始于什么时间――这些是为了调查网络公开课在三峡大学的在校大学生间的普及程度。其次,是对网络公开课的使用频率做调查。同时,由于国内外网络公开课所存在的差异,问卷还设计了对国内外网络公开课的比较。

(3)是否喜欢和喜欢的原因。这里要对三峡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对网络公开课喜欢程度和喜欢网络公开课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同时了解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讲授方式等教育手段和方法,希望能从中得到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时的一点思路。

(4)对网络公开课课程的喜好及目的。目的在于调查被调查者对具体的哪些学科的课程有需求,以及需要这些课程的原因。通过这部分的调查可以了解网络公开课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原因是因为专业学习的需求还是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或是被课程所展现的学科内容或者是名校、名师等方面所吸引。

(5)学习的效果。网络公开课的学习是自发自觉的学习,没有人监督、没有考试也不评分,所以我们用学习过程中的认真程度、后续学习情况、个人体会等方面的问题,调查了解网络公开课这样一种远程教育手段在学生中是否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

(6)意见和建议。了解被调查者针对网络公开课有哪些想法和改进之处。同时,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也是为了便于弥补问卷设计者在问卷设计上可能存在的不足。

1.1.2 结构和逻辑

本问卷的是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的原则而设计。问卷先从简单的个人情况作调查,再对一些客观性的问题发问,然后在对主观性的问题进行提问。同时对于问题本身设计了逻辑跳转,以保证问卷的真实可信性。

1.1.3 用词和描述方式

问卷一开始便是口语化的问候和感谢,能给受调查对象一种亲切感。随后的不记名和仅供研究使用的声明可以使被调查者消除防范和疑惑心理。同时问卷没有设计具有主观性和暗示性的问题,这些,都避免了答案失真。

1.1.4 问卷长度

这份问卷的绝大部分都是选择题,方便答题者作答,同时答案的选项设计简单便于理解,为答题节省了时间。这些保证了回答问卷的总时间在20分钟之内。

1.1.5 便于资料的校验、整理和统计

为了后续资料的整理和统计,本问卷在经过这方面的精心考量后得出。

1.2 问卷的统计

本次问卷调查共设计46道题目,通过街头的随机抽样采访和以某些班级为集体的发放,随机抽取到了各专业、各年级的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随机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93份,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有187份,问卷的回收有效率达到了96.89%。

将问卷回收并对无效问卷进行筛除整理后,使用了Excel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以期得到切实可靠的结果,以便于人们对于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公开课的认识看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快速了解。

如表1所示,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和学历组成均衡,可以代表三峡大学在校大学生对网络公开课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分析三峡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对网络公开课的了解情况。据调查,看过国外网络公开课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6%,看过国内网络公开课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2.4%,调查可以表明,曾经看过国内外网络公开课的学生人数占大多数。同时,我们可以从图1清楚看到,虽然国内外网络公开课都被大学生所知,但是国内网络公开课在学生中收看的比例略低。同时,调查中明确表明认为国外网络公开课更好的学生有19人,占总人数的10.2%。虽然人数不多,当也表明相较国外网络公开课而言,国内网络公开课还有一定的改善空间。

在收看过网络公开课的学生中,有82.4%的学生是从半年以前开始使用,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接受速度快程度高,对咨询的掌握非常迅速,是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

调查显示,喜欢看网络公开课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37.6%,表示不太喜欢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1.8%。而对于喜欢网络公开课的原因,有59.1%的受访者表示个人的兴趣爱好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于喜欢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喜欢“以老师授课为主,有学生提问互动”的授课方式的学生以78.2%的比例高居榜首。喜欢“以学生汇报为主,老师穿插其中授课”的学生有13.9%,而喜欢“只有老师个人的讲授”的学生只有6.9%。

对于“停留或关注一门网络公开课的主要原因”, 42.6%的大学生表明是“课程内容本身”, 29.5%的学生表明是因为“主讲教师的风采”。

在网络公开课的学习过程中,边听边记笔记的学生有39.6%,有41.6%的学生纯听讲,仅18.8%的学生会一心二用,边听讲边做其他的事情。在看完网络公开课后,有60%的学生会进行后续学习。

学习完网络公开课后,觉得非常有收获的学生有23.8%,表示有收获但是收获不大的学生有71.3%,仅有4.9%的学生表示没有收获。觉得网络公开课对学习比较有帮助的学生有28.7%,觉得效果一般的学生有40.6%,明确表示没有帮助的仅有2.9%。

2 结果分析和启迪

经过问卷调查的收集和汇总,并利用统计手段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后,可以从统计结果中比较直观地得到三峡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对网络公开课的了解程度、受欢迎程度,同时也可以知道这部分大学生使用网络公开课的时间、频率及学习的认真程度,也可以知道受访的这部分大学生对网络公开课的看法和意见。

篇2

如此研究思路既带来了大批研究成果,又暴露出以下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前的研究没有理论深度。网络文学出现依托的是数字技术,它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每一次数字技术的发展都会激发网络文学的新变化。从BBS到文学网站继而到博客,到微博,到微信,无不彰显了数字技术对网络文学的决定性影响,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现代问题。所以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应在数字全球化视域下进行,而不能仅仅将网络文学理解为“网络中”或“网上”的文学活动。部分学者只是停留在网络文学本身去谈网络文学,视野狭窄,没有高屋建瓴地把握网络文学的核心实质。其论述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没有理论深度。因为他们没有深入到审美现代性这一网络文学的批评核心去进行思考。第二个问题是理论脱离阅读实践。我们发现很多网络文学研究者(尤其是不熟悉网络的研究者)从来不曾进行过“网络阅读”。他们往往只是阅读某些已经出版了的、纸质的网络原创作品,认为这就是网络文学作品,然后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这里引发了两个问题:首先,被印刷商看中并且出版的某些作品能代表网络文学作品吗?显而易见,出版商出版是为了有利可图,他们的选择是市场化的选择,而非从网络创作、传播和接受等环节进行的选择。批评者使用与传统纸质文学一样的批评标准,这就认为造成了网络小说的“原罪”。第三个问题是网络批评活动处于失语状态。因为批评者脱离了生动的阅读体验,所以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批评自然就无生气可言。近年来网络文学数量在以爆发式的速度增加,也出现了一些较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而遗憾的是,批评界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批评却总是远离创作前沿,无法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资源。最后一个问题是部分研究者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截然对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非常明显,无论是从文本存在方式、创作方式还是传播模式,我们都能发现它们的差异。但一些研究者只注意到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却没有注意到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应该是那个理想的“文学”的表达,都应该具有文学固有的审美性。由于夸大了技术造成的网络文学的特殊性,他们忽视了网络文学作品可以达到现实文学作品的审美水平,结果极少注意到网络文学与现实文学创作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这一事实。由于以上原因,网络文学研究的合法性本身甚至受到了质疑。要使网络文学研究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解释和指导网络文学创作,成为贴近网络作家、贴近网络读者的文学理论,我们应该从全球化视野对网络文学进行研究。

二、全球化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

金惠敏研究员在《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一书中将当代媒介扩张的现实称为“媒介现实”,认为“新媒介造成的是趋零距离、图像增值和球域互动的全球化”,然后讨论这样的语境下“文学的当前危机”。这不仅是讨论传统文学问题的极有价值的思路,更是我们考察网络文学的必由之路。网络文学是全球化、数字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现象。说它必然,是因为文学本身对承载媒体的开放性。但是它不仅如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文学产品利用网络手段传播,作家通过网络工具写作,似乎只是写作和传播换了一个手段。更重要的是,网络作为工具具有改变人的精神世界的力量。这种改变,与四百年前印刷术改变中世纪时代人的精神世界一样巨大。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中曾这样评价印刷术:“我们现代人对于智力的理解大多来自印刷文字,我们对于教育、知识、真理和信息的看法也一样。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这就是我希望说明清楚的。”后来的事实确实如他所预见的那样。所不同的是,今天不是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而是包含电视的广义网络机器。今天确实是一个印刷术退却的时代,以各种网络为代表的当代媒介以远超波兹曼写作时代的力量在改变着世界及世界中的我们。全球化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还应该具有包容开放的心态。网络文学出现之初,由于其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资本的觊觎。最近几年,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网络作家创作在题材、叙事、风格等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模仿,使很多文学素养较高的作者和读者离开了网络文学。创新性的缺失正在使网络文学的独特魅力渐趋淡化,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要有包容的心态。不应一味攻击网络文学作品的非审美化、低俗的趣味,而应更多地去关注如何为网络文学输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突破技术条件的限制,使传统作家进入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创作。不仅是将这些传统作家的作品放置在网络,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制造传统文本经验丰富的作家提高网络创作的技术水平,进而创造出真正的互动式、多媒体化网络作品。第二,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网络作家,让他们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学创作具有的创新性和审美性,提高现有网络文学作品的审美趣味。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语言;对比

网络文学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且网络文学有着其与众不同的特质。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体现出的是世俗性和物性的特征,其所显示出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民主性。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进行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的把握网络文学的特质,更能够促进当代文艺建设的向前发展。

1、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

1.1两种文学传媒的对比研究

1.1.1传统文学

对传统文学而言,其主要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是纸质,其内容有文字构成,其传播属于单向传播。一般而言,传统文学在创作上具备一定的写作程式,且不同类型的文学具有相对固定的体裁和形式。以小说文学为例,在创作时必须全方位、立体地、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并反映时代的特质。同时,传统文学多被附加了一种激励社会和教化社会的责任,肩负着传递和弘扬主流社会价值,宣扬传统道德的任务。

1.1.2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传播方式则是现代互联网为基础,充分发挥网络语言和链接技术的优势,充分借助各种现代传播手段来彰显和表达的一种现代文化形式。网络不仅承载了各种传统文学体裁和形式,也派生出了一系列无法以体裁或表现形式来进行界定的传播方式。例如,文学网站、博客、动画软件等。这些均成为了网络文学的重要传播载体。从传统的方式和传播的层面来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具体表现在:一是,网络传播方式互动性强,传统文学传播方式较为被动;二是,网络文学成为平民化的一种话语表达形式;三是,网络文学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扩展,日渐衍生出多种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学传媒形成巨大冲击。

1.2两种文学语言的对比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语言上存在明显差别。传统文学为表达思维的严谨性和作品的表达意图,在创作语言上往往千锤百炼,对语言进行修饰,对句式进行选择,追求语言上的准确性、形象性。传统文学的创作者往往绞尽脑汁的推敲文字,修饰语句,追求所需的韵味。网络文学则明显不同,它追求的是通俗化、速食化。在语言上,网络文学追求简短、直接、幽默的表达。因此,网络文学句子结构较为简单,形式短小。

1.3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读者参与度的比较

1.3.1传统文学无法参与创作

无法参与和无法改变是传统文学文本的主要特点。传统文学作品一旦创作完毕,读者便无法参与起创造。传统文学的这一特点是对文学作品原作者的鼓励和尊重,但是也限制了作品阅读者的读解权。读者只能在阅读传统文学作品后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而网络文学则可以接受创作的双向互动。

1.3.2网络文学的双向互动

网络文学中,读者可以在阅读文学作品后,结合自己的感想及对文本的看法做出一定的回应和点评,从而实现读者与作品创作者之间的沟通。这种双向的互动性得益于与互联网的共享性和开放性。甚至会出现一些作品被他人删改、续写、转载等。网络文学没有如传统文学般的特权性,相反具有了一定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因此,网络文学中人们的参与度更高,文学产生的效果也更大。

1.4文学的目的与意义的比较

从文学的目的与意义角度来看,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别。具体如下:

1.4.1传统文学的“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

传统文学的文学理念中,人们追求的始终是在“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二者之间徘徊,少有如网络文学般的宣泄与自娱。“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依然是传统文学中的主导意义。它已成为人们对现实生活进审美认识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传统文学作家则是着眼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去发现其中的美,去概括其中的美,去塑造美的形象,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当读者品读作品时,便会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命运以及作品刻画出的各种情景,形成强烈的情感反映,或悲伤、或快乐、或优美、或丑恶。读者在精神上接受陶冶和愉悦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增强辨别是否和丑恶的能力。

1.4.2网络文学的宣泄和自娱

网络文学创作者以文字撰写着人生经历和情感股市,不加掩饰,不过度雕饰,也没有虚伪的迎合。因此,网络文学中,“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居于次要位置。一名出色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其作品质量不亚于传统文学中的一些作品。同时,这种文学更贴近于文学的本质。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网络中依然存在的很多泡沫文学。泡沫文学是互联网和网络文学自身特点决定的,也是必然会产生的。

2、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融合发展的趋势思考

一是趋同化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融合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在商业化运营下,一些脱颖而出的网络文学创作者选择将自己的作品以传统媒体出版作为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可。这会使得网络文学朝向与传统文学趋同的方向进行发展,最终与传统文学融合,成为“传统文学”,而“网络文学”这个词便会名存实亡。对网络文学来讲并非是一个很好的归宿,这将意味着一种具备网络特质的文学形式可能消失。二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虽然具有巨大差异,但同为文学使得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来看,应当通过努力实现艺术与网络化的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在保持网络文学特质前提下寻求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文学可以适当借鉴传统文学的优势所在,可以采用新兴的“博客”写作形式等保持写作的相对自由、个性化、传播文学的基础上,追求文学造诣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4

此后口头文学渐渐地失去了主导地位,它的地位被纸面文学取代。纸面文学在传播方面有口头文学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超越了口头文学在传播上的时空限制。同时,纸面文学的诞生也给知识分子专业写作带来了可能性。文学传播的普泛化以及创作的专业化使得文学创作经验、成果的积累几何级数地增加了,文学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文学的表达力更加强大,文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就中国文学史而言,情况比较特殊。中国古代文学,由于书写工具的昂贵和书写方式的艰难,许多方面都保留了口头文学的特征,例如诗、词、曲、赋的韵文传统,这个传统让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言文学是以听觉为鉴赏特征的,而这正是口头文学的最主要特征。在中国,真正的纸面文学时代起源于本世纪初,现代出版业的崛起,纸面文学刊物以及文艺出版社的发展为现代纸面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这种纸面文学的繁荣和成熟是以白话文学为典型形态的。经历了近一百年的发展,中国现代白话纸面文学的成熟出现在二世纪末。紧接着它的过熟期也来临了。

就文学发展的宏观历史分期而言,我认为,纸面文学之后必然来临的是网络文学时代。二者之间有替代性的关系:纸面文学的主导地位将渐渐让位给网络文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纸面文学迎来了它的大发展时期。首先是国际政治环境,世纪末政治格局的多元化,为中国纸面文学赢得了宽松的发展氛围,市场经济的发展则为纸面文学提供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纸面文学的面貌更为丰富。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纸面文学也表现出了溃败的迹象。1、玩偶化。20世纪90年代中国,有一个不是商品的商品品牌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那就是“布老虎”。这是一个征象,一个以玩偶为命名的文学品牌为什么能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行其道?它预示了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命运,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审美的、人生的、思想的,那么20世纪90年代很明显,文学在人们的生活中地位急剧地下降了,它已经降到了玩偶的地位。2、操作化。“操作”这个词仅仅是在20世纪80年代还不为人们所知,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它就已经是尽人皆知的文学术语了。它一方面是文学创作术语,例如“雪米莉”的作坊式言情小说创作,例如“全庸”的流水线式武打小说创作,雪米莉、全庸都不是作者的名字,而是文学创作工厂的名字;另一方面“操作”也是一个文学促销术语,换句话就是说,文学越来越依赖和它不相干的事物来争取读者了。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界的操作策略,“美女作家”、“新新人类”、“断裂作家”、“小女人散文”等等,它们和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词汇“寻根文学”、“反思文学”、“新写实文学”等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和文学有关,而后者和文学无关,前者是文学命名,后者是广告命名。3、影视化。纸面文学越来越试图通过不是纸面文学来赢得读者,这不能不说是纸面文学衰退的迹象。“触电”是20世纪90年代纸面文学作家最热门的语汇,一方面是纸面文学作家的成名越来越依赖电影和电视,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纸面文学作家更主动地向影视靠拢,他们身份是纸面文学作家,但是,写作过程却是向着影视去的,他们在创作之初就常常已经想好这个题材是否有合影视性,是否能被影视看中。3、改刊潮。20世纪90年代初文学刊物已经先于作者、读者、批评家感到了纸面文学市场萎缩带来的压力,它们对此不是没有反抗的。但是,那时文学刊物之反抗主要取道文学内部,想振兴纸面文学,办法是树立文学流派大旗,通过扶持文学流派形成刊物特色,争取读者回归,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新状态”、“新都市”、“新市民”等一系列泡沫流派,当然最终都失败了,纸面文学不但没有什么起色相反越来越表现出溃败的迹象来;20世纪90年代末期,文学刊物订数进一步下滑,许多刊物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这个时候,绝大多数刊物放弃了纯文学的思路,掀起了改版的热潮,但是如今改版潮已经尘埃落定,改版的刊物从《北京文学》、《小说家》到《湖南文学》、《当代作家》可以说没有一家是成功的。更不要说《广州文艺》、《海燕》、《珠海》等从文学领域的全面撤退。4、上述迹象表明纸面文学已经到了它的过熟期。有两个理由。一,纸面文学经过千年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产生了成熟样式,诞生了巅峰范本,这些样式和范本对于它自己来说都是不可再及,难以超越的,虽然纸面文学还将存在下去,但是,纸面文学本身作为一种文学形态已经达到了它的顶峰,此后虽然作品还将不断产生,但是那是一种过熟之后的产品,其意义是有限的。即使是中国汉语言文学,从世界范围来看它的纸面文学是成熟得比较晚的,但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也达到了它的成熟形态,产生了获得世界大奖,为世界认可的大师。二、纸面文学的表现力已经臻达极限,对汉语言来说《活着》、《马桥词典》、《灵山》、《心灵史》、《白鹿原》、《废都》、《尘埃落定》等,它们是纸面文学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纸面文学即将到达它的极限的表征。

换而言之,纸面文学的过熟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来看。一、言简而义繁。一种语言文学的成熟有一个标志,那就是能否做到以极端的简约形式达成无限丰富的意蕴。语言以及形式都及其简单,但是韵味却无比丰富,这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汉语言文学而言,随着《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的诞生,我认为这种境界已经达到,上述小说在形式以及语言上都是极端简单的,但是,其意蕴却又是无穷的。二、言繁而义简。某种意义上,如果某种语言的文学出现了形式繁复、雕琢,但意蕴却雷同、空洞的情况,便说明这种语言文学已经达到了它的极端。从《马桥词典》,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迹象,《马桥词典》在形式上做足了文章,但是其意蕴并未因此而增加,较韩少功早期的作品,它并没有什么发展。三、极度的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特别是上述一系列优秀小说的出现,更是表明现代汉语言文学成熟期的到来。中国古代纸面文学的发展,总是处于繁复和简约的二重变奏之中,复古与反复古是它循环反复的主题,为什么呢?中国古代文言文学早就达到了它的过熟期,但是由于封建统治者对文言文的制度性保护,使文言文学不能依照自己的过熟规律发展到白话文,因而只能在自己的圈子里循环往复地打转,但是,每一次打转它都有自己的规律性朕兆,例如极端的形式主义,极度繁荣,技巧的巅峰性高度等。现在白话汉语言文学也走到了这样一个关口—过熟的关口,其真正的发展,已经不能在白话文学内部解决,只能期待某种语言形式上的本体性新生。这个道理和当初文言文学让位于白话文学是一样的。

那么过熟的中国当代白话纸面文学其新生的基点在哪里呢?在网话文学。网话文学对于文学来说不仅意味着文学传播形式的网络化,还意味着文学语言的网话化,它将使古老的文学在过熟之后迎来新生—纸面文学在与网络文学的对比中其表现力、传播力的欠缺更是暴露无余,网络文学为文学的新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1世纪文学,面临过去的文学时代从没有过的新的状况。这就是网络,世界因为一张网而成为地球村。网络文化对未来世界的影响现在尚没有得到中国文学界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文学面临的新的挑战,例如世界多极化的挑战、市场化的挑战等等,这些我们已经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已经不少,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文学带来的影响,特别是网络世界的诞生给文学带来的影响,在纯文学界还没有被认真研究。

许多人,认为网络文学目前还只是处于婴儿期,不值得重视。这是极端短视的,要知道,比较于口头文学、纸面文学,网络文学的历史是如此短,但是其成果却已经不能小觑,单从时间上看,如果说口头文学、纸面文学是经历了以千年为单位的长时段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规模,那么我们说网络文学在起步上已经显示了它不同凡响的生命力。仅仅是两、三年的时光,网络文学诞生了它的成名作家,如痞子蔡、安妮宝贝等,他们在网上的作品经由出版社印刷出版以后都有不俗的销售记录,他们的作品也为影视界看好。这是网络文学界的第一批英雄。婴儿期的网络文学已经显示了它非凡的战绩,那么随着网络文学成长期的来临,它的发展更是可以预见。

从另一角度看,那中认为网络文学是婴儿期文学的看法也是错误的,那是因为那些批评家依然在用纸面文学的标准在审视网络文学,实际上,网络文学和纸面文学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纸面文学在经过千年的发展以后,已经蜕化成了某种专业人士的职业行为,某种特殊知识分子的独占之物,因而次形式上看,它的确非常精致,对于大量的普通读者来说,是首先意味着难度,这是纸面文学发展过熟的典型征兆之一。它不是纸面文学的优点,相反是纸面文学的缺点。如果我们承认文学是一样自由,是人性的、游戏的,非功利的,那么我们承认文学在本质上是和专业化、贵族化不相容的,网络文学正是在这点上将文学的大众性、游戏性、自由性还给了大众。它不需要纸面文学的那种精致、典雅、技巧、难度、成熟。总之,不成熟正是它对抗纸面文学之过熟的优点。如果网络文学也和纸面文学一样老气横秋,那它及不叫网络文学了。

许多人认为,目前的网络文学只是纸面文学的延伸,大多是纸面文学作家将自己的作品上网而已,不值一提。这也是短视的看法。的确,目前的网络文学在总体水平上不尽如人意,但是,任何一种事物,在其初生的阶段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欠缺,正是这些欠缺在表明这个事物是新生的,它有着光明的前途,相反,那些无所欠缺的事物大多是已经经过了青春期的,它们正在走向过熟期的路上。真正值得重视的不是后者,而是前者。一个有眼光的批评家应当有发展的视野,应当能透过事物发展的点滴迹象窥见它未来的可能性。网络文学目前正是需要这样的批评家。

1、上网文学、网上文学、网话文学——网络文学的三种形态。所谓上网文学就是纸面文学作家将他们在纸面创作、发表的文学作品出售或者免费提供给文学网站,令其在网上传播的文学,如网上金庸的作品、王朔的作品、苏童的作品等等。这是网络文学在诞生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看起来,这是网络文学在利用纸面文学的现有成果,而网络文学在这种利用中似乎也丧失了自己。但,事实并不如此,随着网上文学人口的增加,网上读者变成了网上作者,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网上文学。所谓网上文学就是历史意义计算机进行创作,以网上发表为目的,以网上读者为假想受众的文学作品,例如,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类作品和纸面文学作品有明显的区别,一是形式质朴、单纯、情真意实,在叙述上强调快节奏,语言上强调理趣,很少冗长的修辞性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叙态从容。但是,它们并非网络文学的最高境界,因为它们依然将自己限制在书写“语言”上,就这一点而言,除了它上网,借助网络进行传播以外,它和纸面文学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

真正能将网络文学和纸面文学区别开来的是网话文学。它对于文学这种古老的文艺形式来说是一场真正的艺术语言载体上的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表现在“超文本”这种艺术语言形式上,网话文学的高级形态应当是一种超文本的多媒体语言,在网话文学文本中,作者将有可能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图片、声音、动画组合在一起,网话文学就此应当是一种超级多媒体语言艺术;同时,网话文学语言还可能是一种多向链接语言,在一个母本中链接着不同的子本,这样的文本能给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欣赏视野。

对于文学来说这是一场表现手段和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将几何级数地扩大文学话语的表现力,丰富文学表现的范围和手段,在纸面文学经历其过孰而衰退之后使其获得新的生命。

2、自由、快捷、恣意——网络文学的三个特征。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是自由,由于它不依赖传统纸面媒体,不需要占用有形的纸面文化资源,因而,它对现有的文化资源配置体系是一场突破,它可能突破现有纸面文化资源的意识形态霸权,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方向上开辟一条新的文学战线。及目前的网络文学发表体制来说,网络文学的有这样几种方式,网上文学期刊发表、个人网页、讨论区张贴、电子邮件传播等,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不需要编辑、主编、文化官员的审查的,因而,它在上相对而言处于更为自由的位置,可以相对地说,它是一种自由的文学。同时,网络文学的传播也和纸面文学的机制不一样,纸面文学依靠刊物和报纸的发行,依靠人工邮递,发行环节多,速度慢,费用高,发行范围受限制,但是,网络文学不一样,它先天地就在网上自由地传输,它先天地就是属于整个网络世界的,因而也是属于全球的,理论上说,它可以在一夜之间传遍整个世界,传遍网上的角角落落。因为它的和传播是以一种蜘蛛网的形式几何级数地展开的。这要导致网络文学的第三个主要特征:恣意。它是率性而为的结果,它大多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是出于游戏的目的,它更符合文学艺术作为游戏的自由精神、非功利精神。

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存在负面问题。如纸面文学的溃败,可以预言纸面文学会因为网络文学的发展而加速其溃败的进程,当然纸面文学不会从根本上消失,就如同文言文学即使是今天也依然没有消失一样,但是,纸面阅读会逐渐减少,这对文学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现在我们尚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网上阅读在阅读心态上的紧张性可能是不利于审美的,这一点不能不让人担忧。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在质量上的确劣于纸面文学,如何借鉴纸面文学的成就,结合自身优势的发挥,形成网络文学的局面,这是网络文学面临的最大问题。

同时在政策上网络文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限制。我经常碰到网站随意转载我的作品,同时也经常碰到纸面文学刊物随意转载我给网站的作品。我对网站转载我的东西没有反感,但是反对纸面刊物无偿地转载网上的作品。现在网络是新兴传媒,需要保护性版权政策,而纸面刊物则必须很好地执行版权法规。我始终相信文学在终极上是游戏的,从理想的角度讲,它不是出于义务,也不应是出于义愤,不是为了宣告,也不是为了呼号,而仅仅是出于人之作为一个人,他的先天的表达的欲望、解释的欲望、展布的欲望。从这个理由出发,我非常喜欢网络文学,喜欢那些没有经过编辑的审查和砍削,没有经过纸面排版的挤压和变形,性灵的、无目的的,甚至没有责任感的文字。这些文字许多是匿名的,有的虽然署名,但是因为署的名子是诸如青苹果、小米这样的艺名,实际上也等于没有署名。因为这些文学作品的匿名,我们会发现,网络文学作品,他们和纸面文学作品的区别。它们大多没有什么文以载道的宏大动机,它们大多是游戏之作,体现了一种真正的游戏的姿态。如果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的未来不是我们今天的必然王国,而是自由王国,相信在自由王国里,人们只是出于自由个性的发挥而自由地从事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人人都将是艺术家、文学家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网络文学的出现将经典著作家的这一预想大大地提前实现了。这里发表的阵地几乎是无限的,它不受纸面刊物版面的限制;这里发表的方式是自由的,它不受纸面刊物编辑审查制度的约束;这里发表的目的是单一的,仅仅是发表本身这个事件而已,它几乎是无目的的,它应验了康德老人关于审美无功利的伟大理论构想。的确,那些近乎匿名的网络文学作者(我是指那些以网络为第一发表阵地的作者),对于他们的作品几乎是没有什么目的的,他们大多不是出于成名成家的冲动,不是出于对世界的责任感、义务感,而是出于单纯的爱好。这就够了。我想网络文学它所依据的规则和纸面文学刊物是完全不同的。它为什么需要稿费,它本身应当是反稿费的产物。要稿费,就一定会有人为稿费给谁、给多少而审查,这就不是网络文学了,我希望网络文学永远不要谈论稿费的问题。一些知名的纸面文学作家,他们尽可以占住他们的纸面文学刊物,在他们的纸面文学刊物上成名、赚钱,不必将他们的稿费要价开到网上来。我的意思是说网络文学只应当接受无稿费要求的作品,让那些需要稿费的到纸面上去 。要么,各走各的道。因此,从面前的角度言之,我认为网络文学杂志不应当发稿费。它不应当受目前的版权法规的制约。应当呼吁作者自愿自放弃版税,将稿件无偿地提供给网络。同时我甚至还有一个极端的看法,那就是应当允许它无条件地转载纸面文学刊物的文学作品,并且不必支付或者只要支付极少的版税就可以了。

篇5

关键词:互联网;IP;网络文学

自2014年起,IP已不再简单地指代IP地址。在互联网领域更多地被认为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IP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广为人知,它的传播媒介及形式都是新颖的,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生动的形象,甚至一句话都可以成为一个IP。同时IP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纸上谈兵或是一个空洞的符号。IP是一种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的知识产权,也正因为如此,一个优质的IP往往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具有可持续的开发价值和持续的影响力。而在这股势不可挡的IP浪潮中,网络文学则为游戏、影视等行业提供原创IP,影响力不可小觑。为了推动IP产业的良性持久发展,必须对网络文学走向高度重视。

一、网络文学IP发展背景

(一)便捷的媒介

1.随写随读

电子书尚未普及,纸质书一统天下的时代,作品只有被出版,广大读者才可以阅读。这样一来,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时间差,读者阅读是滞后的。互联网的出现则使作者写作与读者阅读几乎同步进行,信息的传达速度大大提高,避免了传统阅读的出版时间差。

2.随看随评

传统阅读时代里是作家写书,读者看书。学院派批评等专业化点评是主要的反馈,大众读者缺少与作者沟通交流的机会。但互联网则提供了一个实时交流的平台,读者可以直接留言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与意见传达给作者,作者也可以据此调整后期的写作方向。

(二)广泛的受众

根据《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2.85亿,较去年底虽然减少了918万人,但仍占网民总体的42.6%。这说明了大众对于网络文学仍存在很高的认可度。网络文学的主要用户集中在20到39岁之间,即随着伴随互联网成长的80后和90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文学的推广,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用户的规模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民众认同并开始阅读网络文学。同时,网络文学用户中男性占比约64%,女性占比约36%,即总的男女比例达到六比四,比例基本持恒,说明网络文学不管对于男性读者还是女性读者都同样有着吸引力。

(三)积极的营销

互联网平台和一定的用户基础,为网络文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此外,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介入与推动也不容忽略。

首先是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资本注入。2014年到2015年,这些著名公司通过收购,成立更大型的网络文学阅读平台。例如腾讯收购盛大文学,与腾讯文学合并成立的阅文集团。此外,阅文集团于2015年8月联合福布斯中文版共同推出了“福布斯原创文学风云榜”。这是一个专为原创网络文学开设的榜单,以月票为依据,分别选出月十佳和年十佳网络文学作品。其目的是建立“最权威的IP价值排行榜和知名作家验证体系”。互联网巨鳄们的投资和营销让网络文学IP热度不减。

二、网络文学IP转型实例

《鬼吹灯》是一部经典的盗墓寻宝悬疑小说,2006年3月连载于网络,得到起点和新浪的大力推荐。从此盗墓题材小说异军突起,反响热烈。2007年,同名漫画出版。2015年9月,小说原著第一部改编成电影《鬼吹灯之九层妖塔》上映。同年12月,《鬼吹灯之寻龙诀》上映,首映日便突破了1.6亿票房。此外,《鬼吹灯》还被改编为同名格斗网络游戏,并且预计在2016年开拍同名网络季播剧。观察《鬼吹灯》IP的转型,横跨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其成功转型的根本还是在于《鬼吹灯》这部网络小说本身。

小说《鬼吹灯》最大的亮点即在题材。没有盲目跟随网络文学创作的热潮,在言情、穿越、宫斗等题材的小说在互联网泛滥成灾时,作者天下霸业却找到了网络文学创作的冷门:盗墓。并一跃成为这类题材的开山之作,势必让人眼前一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其内容的丰富程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鬼吹灯》系列小说是一套故事,主人公不变,每一部的故事相对独立,却又因为有相同的主人公而没有完全分离。这样不仅扩大了小说容量,为该IP的转型与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内容,与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物再现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

为了网络文学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IP,推动IP产业的良性发展,总的来说未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应该坚持:控制数量,保证质量的原则。通过审核控制网络文学数量可有效避免互联网鱼龙混杂的环境,提高网络文学的整体质量。同时,切实提高网络文学质量也可以从世界、作者、读者这三方面出发。

(一)眼观世界,开拓新颖题材

热门话题或者流行元素是网络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之一,但如果同类型作品泛滥,势必会导致创作流于俗套。例如当穿越一词风行于网络,穿越作品蜂拥而至,但相似的套路渐渐让读者失去阅读兴趣。此时异军突起,开辟新的穿越模式或者改换主题进行创作便会让人眼前一亮。互联网不仅为网络文学提供了便捷的创作平台,更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来源,网络文学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媒介,发现更多更新的话题,开拓创作的新视野。

(二)提升素质,开立创作风格

相比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内容设置及语言更加灵活。但同样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的素养和能力,在内容和情节的设置上,也需要作者有自己完整的构思,而非随波逐流。此外,作品的创作并不是一蹴而就,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读者即时沟通,良好互动,采纳来自读者的合理建议,不断打磨作品。整体而言,低俗倾向的语言和情节可能会对读者产生不良导向,所以一定要避免。作者只有不断进步,形成自己鲜明而有特色的创作风格才能更好的适应网络文学的更新换代。

(三)关照读者,开阔创作范围

前文提到,网络文学的用户大致覆盖到了所有年龄段,且男女使用比例约为六比四。这就显示了网络文学使用群体的多样性。所以为了提升网络文学质量,形成更好的网络文学IP,创作适合不同年龄层和性别的网络文学作品也很重要。不能单纯的以为女性用户庞大的用户群体而忽略男性用户,也不能因为阅读网络文学的主力大致在20到39岁之间,就忽略低龄和高龄用户。当然,关照到所有阶段的读者非一人之力可为,但这也要求网络文学作者要有读者意识,尽可能的丰富网络文学作品,适应读者需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巩固和发展,网络文学质量的提升指日可待。辅以互联网集团的宣传和经营,网络文学也将在发挥自身重要作用的同时推动IP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倩. 网络文学发展新定义:要文学性还是要IP值?[N]. 工人日报,2015-08-24006.

篇6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学;中职生;校园文化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而21世纪的学校,不但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同时更主要是肩负着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重任。而所谓“完整的人”是指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感到“思想着的独立的人的可贵”。学校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校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必须了解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增强他们自律、自强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文学能够发挥这一主导作用。

一、网络文学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力

目前,大部分中职生,以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例,他们大多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文化素质基础较差的学生,其实际文化水平与其所学年限应具备的文化水平相差较大。在初中,他们是弱势群体,不被学校、老师、同学重视,精神空虚,缺乏自信。在行为上表现为纪律松散,组织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薄弱,无心向学,80%以上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且逆反心理特别强。进入职中后,大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想表现自己、突出自己,他们想掩饰自己的过去,渴望得到人们的赞同。但长期以来,他们缺乏沟通,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对老师、同学缺乏信任。于是,他们只好寄情网络,把自己的思想,对社会、他人的看法在校园BBS、博客或QQ论坛上诉说,于是这就形成了中职学校学生最初的校园网络文学(注:他们的水平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的水平)。这些文章或者只可以说是文字观点,代表着他们的心声,能引起相当一部分学生或同龄人的共鸣,反响的人越多,他们的自尊心越容易满足,随之自信心也就增强。“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有质量的交流,不仅是人生的一个乐趣,还可以激发出交流双方的某种创造欲,使个人的虚荣心在交流中获得满足,这是别的方式无法代替的。”

二、网络文学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文学素养,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网络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也是网络社会的主要媒体,“不懂电脑的人”被认为是21世纪的新文盲,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网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几年来,我目睹了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也亲身体验了这种改革。在职中,基础课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浓缩,由原先的每周6节降为现在的每周2节,教学任务基本没变,老师几乎没时间去分析他们的写作。所以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技巧,单单依靠课堂上的那点讲解远远不够,必须靠自己去钻研,也不可避免需要借助网络。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根据课堂需要,布置他们去一些网站上(如榕树下、潇湘书院等)浏览和精读一些网络文章,例如:教完《荷塘月色》后,学生就会马上在网上找到相关的文章《漫步荷塘》(选自《文学博客网》),然后再在课堂上谈感受,有文学兴趣和爱好的同学,还可以仿学。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而且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触发他们写作的灵感。当然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有意识地去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教育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的网络文学作品,并鼓励他们在自己的班级QQ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写一些自己的心情日志,从而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的目的。现在的中职生,不同于大学生,也不同于一般的高中生,他们学习相对不那么紧张,自由空间度大,但精神反而较空虚,视野有限,校园文化内容比较呆板单调,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丰富适合他们年龄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7年1月,中国校园文学社团联谊会、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和搜狐原创在北京主办了以“网络文学与青春校园”为主题的“2006―2007中国网络文学节”,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文学素养,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培养文学新人,营造健康活泼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这充分说明网络文学已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并把他与校园文化密切联系。

三、网络文学贴近生活,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网络文学的雏形是一种心情日志,学校老师借助学生的这种网络文章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现在的中职生,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他们文化程度不高,经验不足,且大多数的行为上有偏差。这种偏差主要体现为品德型和性格型,这又与他们不良的需要、个性心理及年龄特征有密切联系。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性格孤僻、性情多变,对社会、对他人都带有一定的防范心理,他们不会轻易表露出他们的心声,但他们要宣泄,要减压,必须借助一定的外在东西,恰恰网络给他们提供了这一机会,网络具有隐秘性、多元性,学生不用担心有人知道他们的心态,他们可以尽情地倾吐,尽情地发泄……校园BBS,对同学们来说,这里是一片自由广阔的天空,他们可以把对学校的意见或建议,对学校制度、校风、校纪等的看法通过网络表现出来。

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基础性、前瞻性的事业,它决定校园文化必须具有超前性,能够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已无法适应当今的学生,他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他们喜欢赋学习于娱乐,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不喜欢受约束,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所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文学的优势,真正营造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愉悦的、轻松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作为一种新型现象的网络文学也不例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网络作为一种特别的载体,给学校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和老师都真正融入到这个集体,为学校的文化建设群策群力,添砖加瓦。但是,网络文学毕竟是个崛起于世界文学之林的新事物。它特有的广泛性、互动性、多阶层性,给阅读者带来的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各个角落里的最隐匿的思想告白。人们在感受这一文化氛围的同时,还得注意他自身的弊端及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网络文学 大学语文学 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特殊性,只有短短的三年,并且在三年中还要留出一年左右的实训实习时间,在就业带来的压力,各高职院校在课程的安排上,对于一些公共课能减少就减少,能压缩就压缩,其中大学语文就是其中之列。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高职大学生在学学语文时,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和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一些学生觉得大学语文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去甚远,学了以后用处不大,对今后的就业也没有太大帮助,所以学生多将其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的学习上。虽然有部分高职大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有较大的兴趣,便是受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影响,许多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对汉字形音义知识、基本语法修辞知识、段落篇章结构知识掌握较少,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欠缺,这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加之多数高职院校缺少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由于没有名家讲座、学生文学社团等,往往不能再深入学习文学方面的知识。因此 ,就现状而言,一方面部分高职大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认识仅仅等同于“高四语文”,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自身人文素质起到的重要作用,更无法将该课程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教学大学语文过程中发现,一些传统的优秀中外文学作品,往往很难引起高职大学生的兴趣,这与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用较大关系,大学语文的教材品种比较丰富,现有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大概有400多种,其中一些教材在选择经典作品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如曾经火爆于网络的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但即便是这关的作品,也是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很难贴近高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教材选题的滞后也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固化和停滞。

二、网络文学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们的阅读媒介已经从传统的纸质转向电子产品。其中大学生更是成为作为网络阅读的主要人群。不同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有着更强的互动性,读者可以直接通过回帖等方式与作者进等交流,文学创造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网络的参与性得到了空前提高,更加激发了年轻人的兴趣。同时,网络文学还非常重视现实性,即便是历史题材的网络文学,其中也加进了个人的感受,例如大量出现的穿越类的小说,其实就是假借一个历史的舞台背影,演绎现代人的感情纠葛,这点更能与年轻的读者产生共鸣。此外,传统的纸质书籍价位往往较高且不便于携带,而网络文学借助于电子媒体,使得阅读更加经济与方便,读者能够花费较小的代价,使阅读成为随时随处的行为。

如上所述,网络文学已经渗透到了当下高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它丰富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网络文学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并高于生活,不同的网络文学作品用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字,展示着不同的知识与文化,这对丰富高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与知识层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络文学所用到的语言也大多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提炼,其人物形象更是对现实人物的一种缩写,在阅读过程中,高职大学生能够对社会形成一定的认识,从而能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

网络文学的作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经常使用一些网民创造、网络色彩鲜明、充满创意的词汇,这一方面提高了网络作品的创新性,同时也刺激着大学生读者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且网络文学具有灵活多变、多媒体化的形象塑造手段,大学生通过阅读、欣赏网络文学作品,可以开阔思路,增强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年大学生想象、创造的空间,进而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网络文学资源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利用

首先,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要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传统优秀经典作品的同时,深入了解大学生日常生,了解他们的阅读喜爱,从而了解他们对文学的需求。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传统作品的解读,而是要结合高职大学生关注的文学篇目进行分析引导阅读。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下阅读大量当下流利的网络文学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学生对艺术甚至人生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对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也能培养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兴趣点,在日常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

其次,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阅读的引导力度。高职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最终形成。在大学里受到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往往能终身受益。教师通过对网络小说的介绍, 推荐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用的优秀网络作品,可以减少学生在阅读中的盲目性,引导学生鉴别其中的精华糟粕。

再者,许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大学语文”的学习专业网站,这些网站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却鲜有网络文学的涉及。网络时代,文学作者很多出自无名小辈,大学生创作无疑是网络文学的新生力量。培养大学生的文学写作兴趣、激发大学生的创作欲望能更好、更有效地提高一个人的文学艺术修养。如果能开辟一个园地让学生在上面涂鸦,无疑能提高大家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还能快速的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大学语文”网站的建设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络文学写作园地,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从而更加有利于该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甚至培养写作的兴趣,从而受用终身。

【参考文献】

[1]欧阳有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40-02

摘要:网络文学的崛起和不断成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其“文学性匮乏的质量短板”也引来尖锐的批评。而坚守其文学原点,在传统文学中吸取养分,发挥个性化的基础上承担伦理责任,是网络文学赢得社会文化的尊重的必经之道。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诗言志;诗缘情;美刺与教化

一、认可与质疑并存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文学对社会的影响直线减退,大众对文学的热情也急剧下降。曾经的光荣与梦想都在历经劫波后,凋零成沧海桑田的记忆。在市场语境下,文学失去轰动效应,甚至有人认为“现代社会里文学必然寂寞”。数次的国民阅读率的持续走低似乎也印证了文学的日益边缘化。

下滑的数据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人发现了一道“黄金法则”,原来文学的热度与现代化进程是成反比的,越来越多的文化人接受了这个看法。然文学的落魄尽人皆知,穷酸文人的帽子似乎又重新扣在了头上。易于动摇者选择了下海,冲进了滚滚商潮,“文不经商,士不理财”的古训是心头的一道觞。坚定者,固守在书斋梨园的圣洁殿堂,眼看着“没文化的赚大钱,有文化的使小钱”,难免生出激愤不平之情。面对文学的搁浅与落寞,却仅仅以“生不逢时”的藉口给掩盖了过去,没有人去驾驭这只搁浅的船,重新出发。

正当传统文人还固守在精英象牙塔里寻求自我安慰之际,国民数字化阅读调查结果让他们当头棒喝。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上网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5年的27.8%,再到2010年32.8%,数字化阅读方式迅速上升,2010年国民阅读电子书超过6亿本。在数量上无论是作品、作者、还是读者,网络文学都以燎原之势长盛不衰,占领了传统文学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

网络文学的发展不容忽视,渐渐得到了主流文学的正视和稍许认可。“网络文学前途无量”;“网络文学源自于民间的本真书写将能抵达灵魂”……著名网络李寻欢说过:“网络文学之于文学的认可:真正意义,在于使文学重回民间”,“网络解决了文学之于民众的‘通道堡垒’问题”。高调褒赞的同时也存在强烈的质疑和批判。有学者指斥“网络文学装神弄鬼,不过是游戏机的文字替代品”;更有学者径直断言“网络文学不是文学”,作家麦家在“网络时代的文学处境”文学沙龙上言辞激烈地指斥:“网络文学99.9%都是垃圾”,“假如给我权力,我就要灭掉网络”。

网络文学以强硬的姿态形成一支异军,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主流文学界的关注,不容否认的是其本身存在着“文学性匮乏的质量短板”。正是自身质量上难以掩盖的粗糙和缺陷,对它的存在和价值仍有怀疑的态度和批评的声音。如何打造网络文学精品,如何赢得社会文化的尊重,网络文学在自身发展上确实有很大空间。

二、文学原点的坚守

面对社会各界特别是来自传统文学的质疑和批评,有些人给予了尖锐的回复:不应该用传统文学的尺度去评价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应该坚持其自身的特点。尽管网络文学在创作、传播、阅读方式上都有着诸多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体还是文学,著名作家余华说过“对于文学来说,无论是网上传播还是平面出版传播,只是传播的方式不同,而不会是文学本质的不同”。有了技术的金镂衣,依然逃脱不开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我们既要看到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差异,也要承担起文学应该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在网络文学“风景这边独好”的境况下,更应该实现其文学价值,这不仅可能,更是必要。

三、从诗言志,诗缘情说起

理论观念上的诗言志,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尚书・尧典》的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言志”的目的性。言志就是用言辞把怀抱表达出来。孔子论诗“《诗》亡隐志”即《诗》没有隐藏的志向,用《诗》可以充分表达人的志向。《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言志,一直贯穿中国文论当中,长存不息,“志”到底如何理解成为价值取向的关键。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礼坏乐崩的社会现实,使《诗》的礼乐功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孔子一生以“从周”“复礼”自命,周代的礼乐文明是他挥之不去、捣之还来的文化理想。孔子所说的“志”无疑具有一种浓厚政教伦理色彩的礼义思想,这萌发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可以看出“志”作为主观的心意怀抱,一方面关系到感性个体生存的穷达,另一方面关系到国家社会的治乱。荀子“情志并提”发现了情感的独立性,但他认为人的情感是恶的,“人性本恶,但能立于礼”,彰显了“礼”的重要性,这是对社会伦理的自发服从。《毛诗序》“发乎情,止乎礼义”,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进一步将情感独立出来。古人将情感摆到了一个至高位置,他们所谓的情不仅是个体情感,同时还是社会道德情感,遵守礼义原则的情感。

网络文学以取消意义,削平深度为特征,以平面、时尚、随意、狂欢为特征。将个人情感发挥到了极致,个性化十足,却忘了情感与志向的伦理守候。在网络上到处充斥着各种雷同的虚幻荒诞,玄幻争霸与都市言情是主流,点开文学网站“恶魔”与“公主”满眼飞,沉溺在无端的自我消遣当中。这样淡化历史意识,缺乏理性审视的文学狂欢确实让人难以信服和尊重。

正如欧阳友权教授所说的“网络文学的兴起或许正是文学回归民间的一个契机,是文学成为原生意义上文学的一个突破。”网络文学的可贵之处就是聚集了民间大众的智慧,有着浓浓的草根气息。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将这种草根情结掐断,将网络文学又送往精英文学的路口,又被利用为传经载道的工具,成为少数人附庸风雅的技活。但是也坚决不能将文学的根给丢弃,文学该承载的、该肩负的都应俱全,否则失去了现实意义的文学艺术又怎能饱含鲜活的生命力?

纵观艺术的历史,18世纪中叶以后一段时间内,法国思想文化界的情形与今天我们面对的情形有着某种的相似。一方面是正常的、健康的情感宣泄;另一方面则是颓废的、无节制的感情泛滥。二者的价值取向与程度有差异,强调感情的宣泄则一。今天的网络文学也面临着情感梯度的选择,为了纠正传统文学理智之上的偏颇,提出情感因素之不能或缺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但是走向纯情感宣泄另一个极端又不可取了。在当时法国具体历史环境中,狄德罗既主张感情的宣泄,又要求以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予以规范之。他在《画论》中反复审述过这样两个论点:一、好的艺术品,首先要动人。他说:“感动我,使我惊讶,令我战栗,哭泣,哀恸,以后你再来娱悦我的眼目。”二、情绪与道德的一致。他不只不相信艺术领域不容道德侵入的说法,更主张艺术要为净化道德服务。他说:“使德性显得可爱,使罪恶显得可怕,使可笑显得难堪:这才是一切执笔成文,调色作画,捏泥塑像的善良之士底心愿”而一切艺术技巧,当其“具有所应具有的一切情绪时,他必然是相当完美了。”古往今来,惟有在个性和伦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产生健全、自然的情感。

四、从美刺、教化说起

文学有何用?前人能滔滔不绝。子曰:“小人何莫学诗乎?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曹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梁启超“熏、浸、刺、提”等等,诸多的前人给了我们答案,归结看,即美刺、教化之功用。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文学样式在不断变化,却从没退出过历史的舞台。文学正是有了超凡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才能源远流长,才能永久不息。网络文学之所以受到各方的指责批判,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历史承担感的弱化,宣泄过多,担当过少,未能发挥文学该有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颜之推曾经论文章之多用途:“夫文章者……朝廷,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行有余力,则可习之。”这样的论断在今天的网络文学中显得有些厚重,有些人甚至觉得这种厚重有些可笑,当这种非善意的哂笑普遍化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

网络文学以消遣经典为乐,以狂乱涂鸦为趣,以无作为无意义为经典。其拥护者认为网络文学是新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有着各自时代的特点,没必要总是埋葬在“经世致用”的框架里。从大众参与的特点来说,网络文学更接近通俗文学,通俗文学相对精英文学来说更为浅薄一点,历史使命感更为弱化一点,但并不代表它不要承担。宋小说家“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鲁迅“俗文之兴,当兴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网络文学不是非得成为“改革社会的器械”,但至少也要“为人生”。

美刺与教化是文学艺术对社会作用的概括。《毛诗序》论诗教:“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如此看来,加强网络文学的深度和厚度有着迫切的必要性。青少年是网络空间最活跃的群体,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面对网络文学的风靡,有人在深切疾呼:“青少年是不是患上了‘阅读浅薄症’?”如此的呼号,网络文学确实应该掀开华丽的外表,重视一下内在美了。毕竟,文学的教化作用首先来源自其本身超凡的魅力。

正如恩格斯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不仅要给农民消遣解闷,使他忘却劳累;同时要像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难怪雨果这样论诗人的职责:“他具有双重的职责,个人的职责和公众的职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需要有两个灵魂。”

网络文学以草根身份进入大众的视野,带给我们一场关于文学的解放,其中有些作品经常能切中时弊,纵横捭阖的气势,表达出弱势群体的关切,摆脱了凌空蹈虚的知识分子的空谈,有些时评还颇有当年鲁迅杂文的思想风骨。网络文学的鳞次栉比、良莠不齐不应该成为完全否弃的理由。面对一个产生十余年的新形态文学,我们需要的是更为耐心的引导和等待。文雨的网络文学作品《网逝》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1年又有7部网络小说入围矛盾文学奖,这都说明了网络文学可以有深度,可以有厚度,可以获得认可和赞扬。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犹如一个新生婴儿,未来如何成长是一个谜,但是我们有责任去守护她,有义务去培育她,摈弃和不屑似乎有人文关怀缺失的怀疑。一直都坚信大众的力量无坚不摧,“网络使每一个才子都不会被埋没,今后的伟大作家就将出在这其中。”假以时日,我们亦或许看到网络文学也会承担起“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人伦价值,贺拉斯的“寓教于乐”也未尝不能在网络文学中实现。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欧阳友权:《用网络打造文学诗意》[J]文学评论2006(1)

篇9

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将不会再有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概念区分网络文学的意义,使“全民写作”逐渐变成了现实,文学的门槛降低了,走向文学的道路变得更加宽阔和多样

“从当年的BBS开始,我们第一次发表了一行行抚慰心灵的文字。网络文学的大门从这里开始打开。十年过去了,网络文学已经由当年散乱的心灵絮语,成为一个浩瀚的文字海洋。数十万作者在这里创作,数千万的读者在这里读书。”——这段宣言式的文字来自“网络文学10年盘点”官方网站,风格一如网络文学本身,沾染着青春似的嘹亮和忧郁,走在我行我素和渴望认同的矛盾地带。今天,网络文学已经以一强之势立足文坛,网络平台也开始成为所有文学形态的重要载体,网络与文学,早已不再是互相独立的个体概念,我们从它们不断交融的态势中,不仅感受到了网络的巨大能量,同时也发现了文学的新生命。

6月25日,在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下启动的“网络文学10年盘点”活动在北京闭幕,这次活动被认为是中国网络文学诞生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评选活动。第一代网络小说和网络作家的名字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记忆中。

十年更迭,因为网络的出现,文学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期,如今,变革依然在进行。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学从完全孤立在体制外,到传统文学不愿认可又不得不去了解它,再到两者开始相互渗透彼此借鉴,这中间的过程,痛并快乐着……

网络作家:从业余到专业

“纠结”,是网络流行语。网友们喜欢用它来形容自己复杂的心情。谈起网络文学,许多人大概都会觉得很“纠结”。

记者认识几位文学评论家,过去几年来,他们都写过有关网络文学的评论文章。作为生存在传统文学生态里的评论者,尽管略有关注网络文学的动态,但是,他们仍然坚持把传统文学看作文学的正统,网络文学与生俱来的草根性和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使其始终无法进入评论界的主流视野。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坛和图书市场上分得的蛋糕越来越大,单单起点中文网一个网站就拥有19万签约作者,日均6000篇作品被上传,面对这样的情况,评论家也好,整个文学界也好,已经不可能再将网络文学孤立于体制之外。

曾经有网友说:“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网络作家的社会地位低下。网络作家在网络文学圈子里是神,因为这是他的领域,但是,一旦走出网络,就不是他的领域了!”这样的慨叹,在当下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

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张威,网名“唐家三少”,是著名的网络文学“四驾马车”之一,走出网络,他依然“笑傲江湖”。不久前,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谈到自己对作家的看法,他说:“作家该怎么区分呢?出版作品就算?加入作协就算?这个看你怎么看,传统作家该做的我们也做了……而且,传统与网络该怎么区分呢?发在网络就算网络作家,传统出版就是传统作家吗?现在传统作家也在网络首发,我们的书也出版。”的确,如今,许多网络以写作为职业,与专业作家无异,他们不再是网络文学初诞生时的“业余文学爱好者”。张威说自己的写作很有规律性,每天写1万字左右,全年无休。这种工匠似的写法,算文学创作吗?这是传统作家向网络作家提出的质疑。不过,对于网络作家来说,这是他们的创作模式,就如同传统作家也有属于自己的创作模式一样,而创作的成果究竟算不算是文学,则应该由读者给出答案。让网络作家越来越有自信的,正是与日俱增的读者。

或许,在数字时代的今天,传统的眼光确实需要一个更新的、更大的视角。

网络文学:也有不少闪光点

6月15日,由《文艺报》和盛大文学共同主办的“起点四作家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的评论家提出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肯定性观点,比如,“网络文学作者确实是才华横溢”、“网络文学的灵动性最值得珍视”、“网络作家的出现代表伟大时代的起始”等等。《中国文情报告》的主编白烨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他在评价“我吃西红柿”的玄幻作品时,认为是将文学性、传奇性和游戏性相结合的力作,小说的内容具有文化意韵,并不是简单地写故事。可以说,这些观点都在从一个侧面肯定网络文学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的存在对文学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事实上,网络文学中也的确存在着优秀的作品,并且集聚着蓬勃的文学力量。其中,网络诗歌便十分具有代表性。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网上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诗歌热潮。根据不完全统计,“5·12”后短短两个月内,网络上发表的赈灾诗歌多达10万余首。其中,如:《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等诗歌被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转载,有人甚至评价说“5·12”后的网络诗歌创作,是汶川大地震留给世界的特殊财富。

罗继仁是《诗潮》杂志前主编,退休后依然致力于诗歌创作和研究,他收集了数百个诗歌网站,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每天都坚持上网浏览,关注网络诗歌创作,他认为,真正的好诗在民间。网络为诗歌找回了民间性和草根性,上网看诗,甚至会让人感受到上世纪80年代全民皆诗的气氛。

同时,网络文学仍然存在许多令人诟病的地方,比如文字功底不高、缺乏思想性、题材狭窄、过于迎合大众等等,但是,也不应该忘记,每一样新生事物总是要经历成长的过程。作家余华曾经表示,一些网络文学的水平令他联想到大学生自办的杂志,是不够成熟的文学。不过,他也肯定了网络文学的意义,因为它们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自由。作家莫言则认为,文学的神圣性因为网络而消解了,但,网络也使“全民写作”逐渐变成了现实,文学的门槛降低了,走向文学的道路变得更加宽阔和多样。

文学将是“网络上的文学”

近两年来,门户网站纷纷开设文学板块,连载文学作品,其中不仅仅包括网络文学,还有大量的传统文学。现在,几乎没有哪一个作家不用电脑写作、不浏览互联网、不开博客、不用电子邮件,他们也在日益依赖网络提供的诸多便利。传统作家们在个人博客中发表的日志,随时可以结集出版,正如“唐家三少”所说,传统与网络该怎么区分呢?恐怕已经越发难以区分了。有评论家已经提出,“网络文学”概念正在外延,未来的一切文学可能都将成为网络文学。

作家蒋子龙的长篇小说《农民帝国》于去年年末出版后,在多家网站进行连载。以腾讯网为例,截至6月25日,已经连载到第四部分的第117节。网友通常会选择更新速度较快的网站追读,并且会边读边在网页上留下感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民帝国》也可以被称为网络上的文学。网络为传统文学提供了更广泛的读者群。

网络文学研究专家马季认为,未来,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将不会再有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概念区分,文学大家必将诞生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融合的一代人中。作家陈村被认为是最早走进互联网的传统作家,在他看来,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今后的作家都将是网络作家,可能都会在网上首发作品,这个状态将在多久之后实现,可能无法确定,但是方向是一定的。

歌手崔健在专辑《新路上的摇滚》里唱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网络文学的下一个十年将会怎样?文学的下一个十年将会怎样?虽然难以预料,但却值得期待。

链接

网络文学关键词

1998年:榕树下的崛起。“榕树下”被喻为网络文学第一站,它的网络原创精神使文学真正成为了大众的文学,韩寒、郭敬明等一大批网络作家,都是起步于“榕树下”。

1999年:第一次网络文学大赛。“榕树下”举办第一届网络文学大赛,“三驾马车”(李寻欢、邢育森和宁财神)的称呼首次出现在传统媒体上。

2000年:繁体市场拓荒。繁体网站鲜网发掘了各个领域具有潜力的作家新人,几乎九成的优秀网络小说都是鲜网首发。

2001年:天涯群英荟萃。2001年4月,王怡在天涯社区发表《二十世纪之乱臣贼子(一)》,引起极大反响,天涯社区逐渐确立了第一华语社区的地位。

2002年:新锐幻剑书盟。幻剑书盟由多个文学书站合并而成,开创了网络奇幻、武侠盛世。

2003年:起点争霸。起点中文网获得2003年全国个人网站大赛第一名。至此,起点中文网正式崛起。

2004年:盛大收购起点。2004年,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宣布以现金形式收购国内领先的原创文学门户网站——起点中文网,标志着网络文学正式商业化。

2005年:职业作家体系的尝试。2005年3月,起点中文网正式推出“起点职业作家”体系,对有志向成为职业作家的优秀作者实行“保底年薪制”,此后,起点书库存书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

2006年:个人网站时代的终结。天逸文学正式关站,标志着2000年开始兴起的个人网站时代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在收购浪潮中被注入强大资金的商业网站。至此,网络文学开始进入成长期。

2007年:门户进军原创文学。这一年,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如搜狐、新浪等,开始设立文学板块,并开始实行收费阅读制度,原创网络文学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篇10

对文艺的发展变化进行考察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只欲就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艺术真实的含义在赛博空间所展示的新质以管窥全豹。

一、艺术真实问题

艺术真实性是一个复杂而艰深的问题,被喻为文艺学中的“斯芬克斯之谜”。①艺术真实性问题又是个充满了魅力与挑战的问题,吸引无数思想者尝试着攀登这座艺术精神的高峰。

关于艺术真实,经过长期的讨论、争鸣,国内学界大致有了一定的共识,朱立元、王文英的看法具有一定代表性,他们的看法超越了单一的认识论(反映论)观点,注意到了艺术真实是文艺家的创造,但同时又把作品的艺术真实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虚构的、再造的世界,认为其与现实的客观世界有着本质的区别②,因此,一定程度上又夸大了文艺作品的虚构世界与现实的客观世界之间的分离。

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Iser)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提出应用现实、虚构和想象“三元合一”的观点来代替现实与虚构二元对立的理论,认为这种“三元合一”正是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基础。③伊瑟尔的阐释,帮助我们甩掉了为调和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得不假设一种先验的逻辑起点的包袱,也为我们考察赛博空间中艺术真实的特点提供了宝贵思路。

二、赛博文艺的虚拟真实

在赛博空间里,人们能够运用数字仿真技术创生与现实世界极其相似甚至一模一样的虚拟景象,其所具有的感性丰富程度能让人产生“全身沉浸”的感觉,从而导致真假莫分,虚实难辨的奇特现象。置身赛博空间的网络文学给自己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更加自由地飞翔于人类的“第三空间”。

文艺作品借助数字仿真技术给自身带来了两个比较明显的后果:

一方面,是给人以“全身沉浸”式的体验世界。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关于普罗米修斯因从奥林匹斯山盗火给人类而受到惩罚的故事。在网络虚拟文本中,通过头盔、目镜、数据手套和触觉紧身衣裤,人们可以代替普罗米修斯体验故事的经过。就这样,仿佛从一场梦中醒来,在这种“全身沉浸”式的体验中,我们就像不知庄周是蝶还是蝶是庄周一样,也会分不清自己和那个神话故事文本中的普罗米修斯,感觉自己真真正正体验了一次残酷而神圣的惩罚。这样的文艺作品,“已经使我们的‘冷’环境变得‘热’起来,并由此导致了某种程度的‘感觉化’,我们久久地浸泡在‘电子澡堂’中,一种日益加强和扩大的刺激区域加诸到个人身上。”④在这种全息的艺术世界之中,出现的极端现象便是人们的体验与在现实世界中的体验是一致的,面对的一切都和现实世界中的一样,甚至会觉得比现实生活更真实,是一种鲍得里亚所说的“超真实”。

另一方面,是虚拟的无限可能性。由于数字仿真能将现实世界事物的观测值转换成以“比特”形式存在的数据流,再利用数据流确定的参数,生成具有光影、声音、色彩、三维时空运动等感觉特性,使虚拟的事物不受现实实在和因果律的限制,不仅能虚拟实存的事物,即现实性虚拟,也可以对现实作超越性的虚拟,即对可能性的虚拟,还可以作背离现实的悖论的或荒诞的虚拟,即不仅是指对事实上不可能事物的虚拟,而且可以是对逻辑上不可能事物的虚拟。从此,世界上就只有想象不到的,而没有虚拟不了的事物。网络文学使文学创作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得到几乎无限制的发挥,前提只是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和技巧,并使之转化成为上手的艺术表达手段,像传统写作中对文字的驾驭一样得心应手。如果说,“虚拟性范围的扩展意味着艺术真实性的深化”,⑤那么,赛博空间中的网络文学所包蕴的艺术真实将更有可能代表作为人类文学创造追求的审美价值之一的艺术真实的最高成就。当然,赛博虚构同样是形象虚构,以“有限”表现“无限”,“在场”显现“不在场”,进行艺术概括仍然是网络文学无法剔除的精神基因。

以上两个方面,无论是“全身沉浸”式的超真实体验世界,还是理论上无限可能的虚拟世界,都表现出网络文学在艺术真实性上的共同特点,即虚拟真实。虚拟真实彻底突破了传统艺术真实观中虚拟与写实的矛盾分野,使虚拟的想象世界与写实中的现实世界在网络文艺文本的创造与构成中实现无缝对接与融合,抹去了二者的疆界。

伊瑟尔所说的虚构与现实的融合是基于想象性虚拟之上的“虚拟的占有”,是传统文学文本形象的间接性所决定的;网络文学中的虚构与现实的融合是基于呈现性虚拟之上的“占有的虚拟”,是一种可以部分实现的虚拟,是网络多媒体文本形象的间接性与直观性浑融所创造的。伊瑟尔用三十万字论著费力阐释的问题,网络文学只需提供一个具代表性的文本就能让人轻松地理解,传统认识论中严格、僵硬的虚实二分观念已经不攻自破。文艺作品对“虚拟生存”的表现,既是艺术的丰富,也是美学的延伸,因为虚拟生存大大拓宽了人类生活的虚拟空间与创造空间,丰富了人的生存方式。在这种新型的审美环境中,人们需要的是更多地发现自我而不是失掉自我,是保持与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而不是失去,是使其在肉身世界活动中进行的经历有着落而不是使其游离。

三、赛博文艺的互动真实

赛博空间的艺术真实性不仅表现在数字仿真对虚与实二元对立的突破上,更重要的是,它所表现出的互动与交流的强化,尤其是对欣赏主体能动参与的吁请的强化。互动与交流在传统文学活动中也受到作家和理论家的注意,但由于文学存在方式特别是传播方式的限制,各要素间尤其是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交流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作者成了隐藏在作品后面的接受膜拜的“上帝”,接受者只能是进行膜拜性、玄思性静观与谛听、而疑问难以得到作者回音的“沉默的大多数”,只有少数的“专业”读者才能代表接受大众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流。相比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因互联网的数字化存在与传播方式,大大增强了接受大众的积极参与程度,甚至颠覆了传统的读者、作者的概念,让文学活动主体在实时交流与创造中体验艺术的真实。

这种在交流互动中创造与体验艺术真实的过程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

首先,文学传播由“推”向“拉”的转换使接受者的主动建构地位凸显。数字化信息传输方式适应了现代社会生产消费结构关系的调整,接受者(消费者)的兴趣在文学场中的影响力随之迅速飙升,文学场即使没有完全成为买方市场,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博弈中,接受者也早已成为得到充分重视的存在,甚至成为被瞄准的、打上各种标记的潜在目标。“沉默的大多数”一跃而为新的“上帝”。传统文学活动中,接受者欣赏什么取决于一次单线“施—受”(即“推”)的过程,文学生产、传播与接受界限分明。网络文学活动中,接受者一改以往的被动角色,开始主动出击,自由选择(即“拉”)喜爱的作品作为欣赏对象。随着接受者地位的异军突起,生产者不得不放下架子,更加主动地靠近接受者。

与此同时,在网络文学阶段,不仅在欣赏超文本作品、多媒体作品时需要人机互动,要求读者参与文本的生成与角色表演,因之表现为读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而且,“读者”更是俨然作者的影子,时刻伴随作者左右,和他交流、争论,影响他的整体创作过程。一方面,读者侵犯了作者的传统疆域,消解了作者单极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读者作为间接作者参与到创作中,改变了传统创作模式,作者—读者作为新型间性主体已初露端倪。这样,网络文学的艺术真实性在创作环节上已显露出与传统文学的不同,艺术真实的创造更多地表现出潜在接受者审美旨趣、欣赏能力的影响。

其次,间性主体在上述网络文学创作中只是初露端倪,而网络接龙小说、合作小说、互动写作,则创造了间性主体多向交互的新形态。另外,网络阅读时碰到的“我要评论”、“网友留言”、“酷评”等栏目,都是生动活泼的交互方式。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已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孤岛,而是聚集一起的星团,辉映成灿烂、灵动的风景。赛博空间信息传递的实时迅捷性将人们连接在一起,面对面地亲切交谈、或激情共鸣、或友好批评、或针锋相对。窗口递归又可以让人同时存在于不同社区,身兼作者、读者、批评者数种角色。文学生产、传播与接受不再界限分明,而是杂然并存;文学创作不再是作家的独语,而是作者、读者、批评者多主体合奏的交响。

这种互动与交流表现为大众参与的性质。赛博空间为文艺活动者搭建了自由交流的平台,不但让每一个人有可能实现成为“作家”的梦想,更使文学活动的创作、传播、欣赏、批评等环节真正融合成一个动态开放的整体,使文学活动成为一项在赛博空间建造人类精神家园的集体事业,它的目标将是重建艺术的巴比伦塔。

综上所述,网络文学的虚拟真实正是在这种多向交流互动中被创造、体验、并确认的。真与幻、灵与肉完美地交织成一体。赛博空间正在产生一种认识的断裂,这种断裂构成了一种真实的心理革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让我们在现实与想象之间自由地越界,也使网络文学的艺术真实表现出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新质。与一切悲观主义的看法相反,这一革命只能丰富我们肌体的感性能力,我们的听觉和触觉都能得到积极的刺激和诱发。

高楠先生认为,“机体与精神在体验的整体结构中融贯流转,对这样的现实实在达到构成性认识与把握,再将之赋诸艺术表现,就有了一种与时代与历史与社会与民族共在的真实。由于每个人生存并且无处无时不生存,无论创作主体、批评主体还是接受主体都构入并体验生存,所以这是大家共同构成、共同面对、共同接受的真实,这是至博至深的真实。”⑥他所归纳的生存的有机整体性、融贯流变性和互动生成性在网络文学活动中有充分表现。网络文学的艺术真实正是这样一种共在的真实,至深至博的真实,网络文学因此而拥有深刻的艺术魅力。

①朱立元、王文英著:《真的感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版,引言。

②同上,第126页。

③[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汪正龙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5页。

④FredForest:《交流美学、交互参与、交流与表现的艺术系统》,载[美]马克·第亚尼编著:《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和技术》,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篇11

对文艺的发展变化进行考察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只欲就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艺术真实的含义在赛博空间所展示的新质以管窥全豹。

一、艺术真实问题

艺术真实性是一个复杂而艰深的问题,被喻为文艺学中的“斯芬克斯之谜”。①艺术真实性问题又是个充满了魅力与挑战的问题,吸引无数思想者尝试着攀登这座艺术精神的高峰。

关于艺术真实,经过长期的讨论、争鸣,国内学界大致有了一定的共识,朱立元、王文英的看法具有一定代表性,他们的看法超越了单一的认识论(反映论)观点,注意到了艺术真实是文艺家的创造,但同时又把作品的艺术真实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虚构的、再造的世界,认为其与现实的客观世界有着本质的区别②,因此,一定程度上又夸大了文艺作品的虚构世界与现实的客观世界之间的分离。

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Iser)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提出应用现实、虚构和想象“三元合一”的观点来代替现实与虚构二元对立的理论,认为这种“三元合一”正是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基础。③伊瑟尔的阐释,帮助我们甩掉了为调和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得不假设一种先验的逻辑起点的包袱,也为我们考察赛博空间中艺术真实的特点提供了宝贵思路。

二、赛博文艺的虚拟真实

在赛博空间里,人们能够运用数字仿真技术创生与现实世界极其相似甚至一模一样的虚拟景象,其所具有的感性丰富程度能让人产生“全身沉浸”的感觉,从而导致真假莫分,虚实难辨的奇特现象。置身赛博空间的网络文学给自己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更加自由地飞翔于人类的“第三空间”。

文艺作品借助数字仿真技术给自身带来了两个比较明显的后果:

一方面,是给人以“全身沉浸”式的体验世界。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关于普罗米修斯因从奥林匹斯山盗火给人类而受到惩罚的故事。在网络虚拟文本中,通过头盔、目镜、数据手套和触觉紧身衣裤,人们可以代替普罗米修斯体验故事的经过。就这样,仿佛从一场梦中醒来,在这种“全身沉浸”式的体验中,我们就像不知庄周是蝶还是蝶是庄周一样,也会分不清自己和那个神话故事文本中的普罗米修斯,感觉自己真真正正体验了一次残酷而神圣的惩罚。这样的文艺作品,“已经使我们的‘冷’环境变得‘热’起来,并由此导致了某种程度的‘感觉化’,我们久久地浸泡在‘电子澡堂’中,一种日益加强和扩大的刺激区域加诸到个人身上。”④在这种全息的艺术世界之中,出现的极端现象便是人们的体验与在现实世界中的体验是一致的,面对的一切都和现实世界中的一样,甚至会觉得比现实生活更真实,是一种鲍得里亚所说的“超真实”。

另一方面,是虚拟的无限可能性。由于数字仿真能将现实世界事物的观测值转换成以“比特”形式存在的数据流,再利用数据流确定的参数,生成具有光影、声音、色彩、三维时空运动等感觉特性,使虚拟的事物不受现实实在和因果律的限制,不仅能虚拟实存的事物,即现实性虚拟,也可以对现实作超越性的虚拟,即对可能性的虚拟,还可以作背离现实的悖论的或荒诞的虚拟,即不仅是指对事实上不可能事物的虚拟,而且可以是对逻辑上不可能事物的虚拟。从此,世界上就只有想象不到的,而没有虚拟不了的事物。网络文学使文学创作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得到几乎无限制的发挥,前提只是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和技巧,并使之转化成为上手的艺术表达手段,像传统写作中对文字的驾驭一样得心应手。如果说,“虚拟性范围的扩展意味着艺术真实性的深化”,⑤那么,赛博空间中的网络文学所包蕴的艺术真实将更有可能代表作为人类文学创造追求的审美价值之一的艺术真实的最高成就。当然,赛博虚构同样是形象虚构,以“有限”表现“无限”,“在场”显现“不在场”,进行艺术概括仍然是网络文学无法剔除的精神基因。

以上两个方面,无论是“全身沉浸”式的超真实体验世界,还是理论上无限可能的虚拟世界,都表现出网络文学在艺术真实性上的共同特点,即虚拟真实。虚拟真实彻底突破了传统艺术真实观中虚拟与写实的矛盾分野,使虚拟的想象世界与写实中的现实世界在网络文艺文本的创造与构成中实现无缝对接与融合,抹去了二者的疆界。

伊瑟尔所说的虚构与现实的融合是基于想象性虚拟之上的“虚拟的占有”,是传统文学文本形象的间接性所决定的;网络文学中的虚构与现实的融合是基于呈现性虚拟之上的“占有的虚拟”,是一种可以部分实现的虚拟,是网络多媒体文本形象的间接性与直观性浑融所创造的。伊瑟尔用三十万字论著费力阐释的问题,网络文学只需提供一个具代表性的文本就能让人轻松地理解,传统认识论中严格、僵硬的虚实二分观念已经不攻自破。文艺作品对“虚拟生存”的表现,既是艺术的丰富,也是美学的延伸,因为虚拟生存大大拓宽了人类生活的虚拟空间与创造空间,丰富了人的生存方式。在这种新型的审美环境中,人们需要的是更多地发现自我而不是失掉自我,是保持与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而不是失去,是使其在肉身世界活动中进行的经历有着落而不是使其游离。

三、赛博文艺的互动真实

赛博空间的艺术真实性不仅表现在数字仿真对虚与实二元对立的突破上,更重要的是,它所表现出的互动与交流的强化,尤其是对欣赏主体能动参与的吁请的强化。互动与交流在传统文学活动中也受到作家和理论家的注意,但由于文学存在方式特别是传播方式的限制,各要素间尤其是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交流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作者成了隐藏在作品后面的接受膜拜的“上帝”,接受者只能是进行膜拜性、玄思性静观与谛听、而疑问难以得到作者回音的“沉默的大多数”,只有少数的“专业”读者才能代表接受大众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流。相比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因互联网的数字化存在与传播方式,大大增强了接受大众的积极参与程度,甚至颠覆了传统的读者、作者的概念,让文学活动主体在实时交流与创造中体验艺术的真实。

这种在交流互动中创造与体验艺术真实的过程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

首先,文学传播由“推”向“拉”的转换使接受者的主动建构地位凸显。数字化信息传输方式适应了现代社会生产消费结构关系的调整,接受者(消费者)的兴趣在文学场中的影响力随之迅速飙升,文学场即使没有完全成为买方市场,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博弈中,接受者也早已成为得到充分重视的存在,甚至成为被瞄准的、打上各种标记的潜在目标。“沉默的大多数”一跃而为新的“上帝”。传统文学活动中,接受者欣赏什么取决于一次单线“施—受”(即“推”)的过程,文学生产、传播与接受界限分明。网络文学活动中,接受者一改以往的被动角色,开始主动出击,自由选择(即“拉”)喜爱的作品作为欣赏对象。随着接受者地位的异军突起,生产者不得不放下架子,更加主动地靠近接受者。

与此同时,在网络文学阶段,不仅在欣赏超文本作品、多媒体作品时需要人机互动,要求读者参与文本的生成与角色表演,因之表现为读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而且,“读者”更是俨然作者的影子,时刻伴随作者左右,和他交流、争论,影响他的整体创作过程。一方面,读者侵犯了作者的传统疆域,消解了作者单极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读者作为间接作者参与到创作中,改变了传统创作模式,作者—读者作为新型间性主体已初露端倪。这样,网络文学的艺术真实性在创作环节上已显露出与传统文学的不同,艺术真实的创造更多地表现出潜在接受者审美旨趣、欣赏能力的影响。

其次,间性主体在上述网络文学创作中只是初露端倪,而网络接龙小说、合作小说、互动写作,则创造了间性主体多向交互的新形态。另外,网络阅读时碰到的“我要评论”、“网友留言”、“酷评”等栏目,都是生动活泼的交互方式。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已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孤岛,而是聚集一起的星团,辉映成灿烂、灵动的风景。赛博空间信息传递的实时迅捷性将人们连接在一起,面对面地亲切交谈、或激情共鸣、或友好批评、或针锋相对。窗口递归又可以让人同时存在于不同社区,身兼作者、读者、批评者数种角色。文学生产、传播与接受不再界限分明,而是杂然并存;文学创作不再是作家的独语,而是作者、读者、批评者多主体合奏的交响。

这种互动与交流表现为大众参与的性质。赛博空间为文艺活动者搭建了自由交流的平台,不但让每一个人有可能实现成为“作家”的梦想,更使文学活动的创作、传播、欣赏、批评等环节真正融合成一个动态开放的整体,使文学活动成为一项在赛博空间建造人类精神家园的集体事业,它的目标将是重建艺术的巴比伦塔。

综上所述,网络文学的虚拟真实正是在这种多向交流互动中被创造、体验、并确认的。真与幻、灵与肉完美地交织成一体。赛博空间正在产生一种认识的断裂,这种断裂构成了一种真实的心理革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让我们在现实与想象之间自由地越界,也使网络文学的艺术真实表现出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新质。与一切悲观主义的看法相反,这一革命只能丰富我们肌体的感性能力,我们的听觉和触觉都能得到积极的刺激和诱发。

高楠先生认为,“机体与精神在体验的整体结构中融贯流转,对这样的现实实在达到构成性认识与把握,再将之赋诸艺术表现,就有了一种与时代与历史与社会与民族共在的真实。由于每个人生存并且无处无时不生存,无论创作主体、批评主体还是接受主体都构入并体验生存,所以这是大家共同构成、共同面对、共同接受的真实,这是至博至深的真实。”⑥他所归纳的生存的有机整体性、融贯流变性和互动生成性在网络文学活动中有充分表现。网络文学的艺术真实正是这样一种共在的真实,至深至博的真实,网络文学因此而拥有深刻的艺术魅力。

①朱立元、王文英著:《真的感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版,引言。

②同上,第126页。

③[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汪正龙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5页。

④FredForest:《交流美学、交互参与、交流与表现的艺术系统》,载[美]马克·第亚尼编著:《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和技术》,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篇12

一、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时代性取向

互联网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时展的必然。作为审美对象的网络文学,虽然与纸质的传统文学不同,但是它与时代同样息息相关的。中国的当代文学在经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等主题以后,一时出现了即时性。时代的变革使一大批年轻人不满足于低质传统文学的束缚和单一性,于是他们醉心于网络,或泄渲情感如早期的言情小说;或为了逃避现实充分发挥想象空间的幻想小说;近年来又迎来了现实题材的创作时期。这些网络文学的出现,虽然它开始并不为所谓正统文学史家、评论家、作家们的看重。但是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征服那些指三道四的人们。2010年4月6日,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中,当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cubiu)先生认为“网络文学质量低下”时,立即遭到了大陆许多网民的反对。有网友认为,顾彬自己说从来不上网[2]。既然从来不上网,怎可奢谈网络文学水平的高低呢?还有许子东先生认为,网络时代的中国作家过于关注受众。我们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受众,任何一种文学都会走入死胡同。因为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受众。作为有上亿读者的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天,虽然有过坎坷,但其辉煌也是有目共睹的。据新华网报道“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就评出了十佳优秀作品,并于2009年6月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此外,来自晋江原创网小说《大江东去》,前不久还获得了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网络文学在的获奖,说明网络文学已经得到大家认可。如今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已为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当然,这与作协,各大文学网站与门户网开设“文学”窗口的促进、扶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肯定地说,不久的将来,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的一部分并不是空谈,而是指日可待的,而且现在已具雏形。因为时代的东西,它是有生命力的。作为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文学,其创作目的,就有意或无意间记录下了这一时代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奋斗的历程。这正如读当代传统纸质文学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红旗谱》、《红日》、《红岩》等作品一样。即使网络文学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多地描绘日常生活,抑或过于关注生活的表面层次而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不过,正因为如此,我笔写我心,我笔写我感。记录一个人的迁徙,一座城市的变化,一个时代的动态,一场情爱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兴衰……这些都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它的审美价值就在网络文学上清晰而完整地记录下来。成为时代性的最好诠释。

二、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快乐性取向

在哲学美学中,有人将审美快乐与美的本质相提并论,认为美只不过是这种快乐的客观化[3]。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创作的机会和欣赏的机会,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它是一个不会因为种族,地域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文化修养等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世界。人们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的乐趣。我们知道,审美的乐趣,并不仅仅来自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诸如情感、想象、理解等。这种贯通性,会使人的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网络文学就是这么一种愉悦的体验。网络文学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作品与人共同享受者,都是“非功利性”的,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是产生快乐的基础,欲望和意志在心灵上得到了摆脱。人们在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享受中,享受的是自由的世界,没有物欲和意志的限制,有一种心理的平衡与满足。并且,这种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心理创作欲望和欣赏欲望的刺激而唤起的,在自由的网络空间或抒发和渲泄自己的情感,利用想象理解的心理行为阅读作品,从而产生愉快。互联网最大特点是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尤其是言论自由。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的诱惑正是基个这种自由带给人们的种种享受而产生快乐。网络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相比,它没有投稿、审稿、退稿这一繁杂而挫人锐气的失败感。它对热爱文学缪斯的人来说,网络文学的自由创作是一种快乐,对于那些追求快节奏,多元化的受众来说自由的选择,以及与情感与理智的交流,同样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寻找到了一种可贵的平衡。况且受众与之间的自由交往,以及无功利性,更易让人对网络文学产生一种审美愉悦。2007年1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者一致认为,网络文学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原则;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自我挑战的空间;有无拘无束充分表达的民利[4]。这是对网络文学特质的一个基本认定。就是因为网络文学的自由、非功利性、真实、平等等特质,所以的快乐与受众容易产生一种情感上快乐共鸣。

三、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大众化取向

作为一种无国籍限制,超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的诞生、成长始终栖息于网络这个平台,自然而然地走向大众,表现大众,服务大众,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博客作者2.21亿人。并且网民上网时间长,比上年人均增加了32.1小时,域名总数达到1682万个。网络娱乐和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排名第10位。据分析师解释,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表达和信息传递的渠道与形式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自主性、多样性[5]。《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还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人,使用率达到42.3%,并且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庞大,这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阅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传播的广泛性以及自由又刺激了的创作激情,实现了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并且读者与作者群的结构比较合理,年轻化、高端化倾向得到证实,作为精神粮食的网络文学已为年轻人,及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喜爱。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使中国网络文学走出了发展的第一步。此后,一些知名网站,诸如新浪、搜弧、网易、雅虎、天涯、乐趣园、网虫等都开辟了“网络文学”版块,网络文学成为了网络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网络文学网站的免费投稿、编审、阅读、助推了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至今为止有多少文学网站,已经没有人统计,也难以统计,不过早在2005年,就有资料统计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台,中国大陆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表剧本的75个,发表杂文的31个,发表影视作品的529个。其它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3000个,特别是各门户大型综合性网站都开辟了文学视窗,登录大量文学名著与原创文学作品,使网络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因为有互联网提供的平台,网络文学就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才被众多网民熟悉与接受。网络在拉近科技与人们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文学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不分性别与年龄,不分种族与民族,不分天南与地北,不分国内与国外,不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就成就了网络文学大众化价值取向的最根本原因与发展和客观存在的现状。网络文学的发展,使人们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既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成为现实。人们真正拥有进行文学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作品乐趣,并且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享有这种自由与乐趣的人越来越多。一般人认为文学高不可攀的时代已经结束,人人都成为文学艺术家的理想正成为现实。由此观之,网络文学无限的贴近大众,反映大众,服务大众,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当代社会意识和时代的一种反映,也是当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必然之路。

篇13

一、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时代性取向

互联网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时展的必然。作为审美对象的网络文学,虽然与纸质的传统文学不同,但是它与时代同样息息相关的。中国的当代文学在经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等主题以后,一时出现了即时性。时代的变革使一大批年轻人不满足于低质传统文学的束缚和单一性,于是他们醉心于网络,或泄渲情感如早期的言情小说;或为了逃避现实充分发挥想象空间的幻想小说;近年来又迎来了现实题材的创作时期。这些网络文学的出现,虽然它开始并不为所谓正统文学史家、评论家、作家们的看重。但是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征服那些指三道四的人们。2010年4月6日,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中,当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cubiu)先生认为“网络文学质量低下”时,立即遭到了大陆许多网民的反对。有网友认为,顾彬自己说从来不上网[2]。既然从来不上网,怎可奢谈网络文学水平的高低呢?还有许子东先生认为,网络时代的中国作家过于关注受众。我们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受众,任何一种文学都会走入死胡同。因为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受众。作为有上亿读者的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天,虽然有过坎坷,但其辉煌也是有目共睹的。据新华网报道“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就评出了十佳优秀作品,并于2009年6月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此外,来自晋江原创网小说《大江东去》,前不久还获得了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网络文学在的获奖,说明网络文学已经得到大家认可。如今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已为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当然,这与作协,各大文学网站与门户网开设“文学”窗口的促进、扶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肯定地说,不久的将来,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的一部分并不是空谈,而是指日可待的,而且现在已具雏形。因为时代的东西,它是有生命力的。作为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文学,其创作目的,就有意或无意间记录下了这一时代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奋斗的历程。这正如读当代传统纸质文学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红旗谱》、《红日》、《红岩》等作品一样。即使网络文学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多地描绘日常生活,抑或过于关注生活的表面层次而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不过,正因为如此,我笔写我心,我笔写我感。记录一个人的迁徙,一座城市的变化,一个时代的动态,一场情爱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兴衰……这些都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它的审美价值就在网络文学上清晰而完整地记录下来。成为时代性的最好诠释。

二、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快乐性取向

在哲学美学中,有人将审美快乐与美的本质相提并论,认为美只不过是这种快乐的客观化[3]。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创作的机会和欣赏的机会,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它是一个不会因为种族,地域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文化修养等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世界。人们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的乐趣。我们知道,审美的乐趣,并不仅仅来自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诸如情感、想象、理解等。这种贯通性,会使人的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网络文学就是这么一种愉悦的体验。网络文学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作品与人共同享受者,都是“非功利性”的,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是产生快乐的基础,欲望和意志在心灵上得到了摆脱。人们在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享受中,享受的是自由的世界,没有物欲和意志的限制,有一种心理的平衡与满足。并且,这种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心理创作欲望和欣赏欲望的刺激而唤起的,在自由的网络空间或抒发和渲泄自己的情感,利用想象理解的心理行为阅读作品,从而产生愉快。互联网最大特点是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尤其是言论自由。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的诱惑正是基个这种自由带给人们的种种享受而产生快乐。网络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相比,它没有投稿、审稿、退稿这一繁杂而挫人锐气的失败感。它对热爱文学缪斯的人来说,网络文学的自由创作是一种快乐,对于那些追求快节奏,多元化的受众来说自由的选择,以及与情感与理智的交流,同样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寻找到了一种可贵的平衡。况且受众与之间的自由交往,以及无功利性,更易让人对网络文学产生一种审美愉悦。2007年1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者一致认为,网络文学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原则;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自我挑战的空间;有无拘无束充分表达的民利[4]。这是对网络文学特质的一个基本认定。就是因为网络文学的自由、非功利性、真实、平等等特质,所以的快乐与受众容易产生一种情感上快乐共鸣。

三、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大众化取向

作为一种无国籍限制,超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的诞生、成长始终栖息于网络这个平台,自然而然地走向大众,表现大众,服务大众,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博客作者2.21亿人。并且网民上网时间长,比上年人均增加了32.1小时,域名总数达到1682万个。网络娱乐和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排名第10位。据分析师解释,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表达和信息传递的渠道与形式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自主性、多样性[5]。《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还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人,使用率达到42.3%,并且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庞大,这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阅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传播的广泛性以及自由又刺激了的创作激情,实现了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并且读者与作者群的结构比较合理,年轻化、高端化倾向得到证实,作为精神粮食的网络文学已为年轻人,及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喜爱。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使中国网络文学走出了发展的第一步。此后,一些知名网站,诸如新浪、搜弧、网易、雅虎、天涯、乐趣园、网虫等都开辟了“网络文学”版块,网络文学成为了网络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网络文学网站的免费投稿、编审、

篇14

他们的故事感动了一代人。当然,如你所想,这种文本形式也逐渐开启了一个时代,虽然大部分的人看到这部小说都是出版成书之后的事了。

从1998年蔡智恒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算起,中国的网络文学已走过16年。据中国作家协会的数据统计,全国网络签约作者突破250万,文学网站日更新突破1.5亿字。近10年,发表在网上的“原创文学”作品,已超过近60年所印刷的当代文学总和。

一直以来,网络文学中有很多作品处于边缘,难登文学大雅之堂,但其中也不乏有思想深度和文学意义的佳作,甚至超越了主流文学作品。有人把它比作又一次“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这有些夸大其词;网络文学一骑绝尘,改变了文学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文学阅读。这种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基础上的书写形式,从思想和阅读习惯上影响着整个受众群体。

脱颖而出

“以‘起点中文网’为代表获得网络出版权为标志,网络文学获得了创作、电子出版、收费阅读全产业链条的支撑。”作家葛红兵表示。

起点中文网的作家签约模式保证了网络签约作家的基本薪资收入,虽然少得可怜,但这使得部分网络有了一定能够维持生计的收入。当然,其中不乏因为文章的点击购买量,累计成巨富的作家。葛红兵指出,网络文学因为摆脱了纸面文学而独立,靠点击付费阅读模式,制造了不少百万富翁级的作家。

在创造了网络文学点击神话的同时,网络文学内容多是灌水堆砌,毫无思想逻辑。读者群也多是喜好刺激的青少年,甚至是小学生。但是网络给了这些自由生长的空间和市场的自我淘汰机制。这些作家有意无意地拓宽了文学体裁类型,玄幻、架空、灵异、仙侠等小说脱颖而出。只是这些都还没有得到主流文学界的认可。不过他们已经不像“上网”文学阶段的作家那样重视主流文学界的看法,他们甚至有点儿不屑与主流文学界对话。

天涯论坛是各类人才的汇聚地。宁财神便是萌芽于此,后转战榕树下成名的;草根诗人孟依依依然隐姓埋名,只用网络代号洋洋洒洒地写着古诗,写成了天涯第一,也写成了让诗人都围观的“菊斋”网站。

作家六六长期泡在湾区华人论坛。在这个网站上,六六蛰居了10年,用BBS一样的连载方式,积累出多部优秀作品。《王贵与安娜》《蜗居》等让她一举成名,多部作品因电视剧而妇孺皆知。与天涯社区类似,“湾区华人”是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华裔群体中相当有影响力的华文资讯网站。

这种没有签约,只靠人气影响力得到出版商青睐的作者们,把网络文学推向了一个。在博客写作中,网络运营商采取了自己的措施,比如名人驻站和草根群体推荐。“锐博客”是新浪博客推出的为草根服务的项目,有效地推荐了大量草根的很多优秀文章。“当年明月”连载的《明朝那些事》得益于“锐博客”。

《明朝那些事》在新浪博客引起了网络文学读者群体的变化,出版商出版后,这部书一度成为政府和学校机构订制的购买作品。名人驻站写作最典型的是徐静蕾的“老徐的blog”和韩寒后来称为“键盘侠”一样的博客文章。他们的博客文集出版后,让出版商“获利匪浅。”

此去经年

作为投资人之一的路金波投资的《后会无期》影毕,一串鸣谢的人名在朴树《平凡之路》的音乐中拉出。“宁财神”成了作家韩寒转型导演之后第一个被鸣谢的人。

韩寒说,宁财神是第一个鼓励他拍电影的人。按照韩寒的意思,拍电影其实是有宁财神思维上的“引路”,所以表示感谢;如此理解,倒不如说是一代作家向另一代作家转达的敬意。

宁财神在《武林外传》之后,名声大震;而入驻《非诚勿扰》嘉宾宝座之后,开始家喻户晓。这个长相像极了史玉柱兄的人,开始在娱乐圈混得有模有样。

邢育森和俞白眉都不聊文学,“从心底怕对不起文学”。

这当然是笑谈。他们也因为这种喝酒聊天,集体走出网络文学开始了自己的编剧生涯。宁财神搞出了《武林外传》,邢育森、俞白眉则写出了《东北一家人》、《闲人马大姐》……他们已经习惯了不拘于形式的创作,集体躲进了影视圈捞钱去了。

这是网络文学的一个机会,也是网络文学称之为网络文学的地方。

与大部分的80后文学作家大多出身于新概念作文大赛不同,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并没有在正统的文学杂志上地写字,却在“榕树下”一发不可收拾。

清爽的风

“榕树下”曾一度远离商业,保持文学最清爽的本初,成为最繁华的,没有门槛的文学爱好者集聚地。这是宁财神谢幕的地方,也是李寻欢开始回归到路金波的地方。

“榕树下产出的那些华美的文章和思想见地,让网络文学在这里成为一个美谈。在这里,网络文学已经堆积成一部厚重的书。”一位在“红袖添香”网站上写字,网名叫雨虹的说。

巴蜀鬼才魏明伦在“榕树下”为潘金莲正名,文辞优美又不缺“文以载道”的思想。若干年之后,那些词句仍然在记者的心中久久不去。正因为如此,对很多网络和文学爱好者而言,“榕树下”还是一个美丽的文学梦想。这里没有付费点击的浮躁和功利,作者们字斟句酌,细细推敲。

在更多层面上说,“榕树下”其实已经超越了网络文学这个形式上的称呼,成为一种文学载体的推动者。

十几年来,虽然已经几易其手。“但‘榕树’下还为太多人保留着一份美好回忆,也为中国网络文学保存下最后一片净土。”一位来自“榕树下”的如此概括,“十五年前,‘榕树下’担当起探索中国网络文学的先行者,而十五年后,‘榕树下’再次担当起中国网络文学转型的先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