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结合
深圳龙岗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也就是强制性变迁,政府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优势、资本市场、城市化进程以及借鉴国内外经验,运用自身的权力积极推动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规模经济,缩短了制度变迁的时间,减少了制度改革的费用,同时抑制了“搭便车”的现象。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产生于民众间的制度变迁模式,也就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居民自治、居民自发组成的协会等组织都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积极推进社区土地资源整合优化
龙岗区政府通过积极引导社区参与土地整备,有效推进社区集体用地集约化利用;引导社区按照城市区域规划,通过置换、土地物业入股等方式,整合社区内非农建设用地资源和物业资源,形成连片可开发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和经营;支持社区参与由政府主导的土地整备,采取回购、合作、租赁、入股等方式,高效、集约利用社区土地特别是重点产业园区内的土地。通过政府、企业、社区合作,将旧厂房转化为优质物业,以稳定的租金收益替代异地安置,持续增加社区经济收入,同时保障产业规划项目及时落地。
(三)采取资本联合方式探索转型新模式
资本的积累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资金投入不足,资产储备不够,势必会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龙岗区采取了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联合、港资不断投入的方式处理资金投资和使用的问题,并且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合作改造旧工业园区、旧屋村的发展模式,其中包括为辖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管理人员交叉挂职锻炼等16种合作方式,并在政策上向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倾斜,鼓励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参与地铁三号线等项目的融资及购买街属企业改制后退出的物业,壮大了集体资产。
(四)让“物业管理进社区”形成普遍态势
搞好社区物业管理,不仅能优化社区环境,还能给原居民带来就业机会。社区的环境、治安等交由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来负责,可理顺社区工作站、股份合作公司、居委会的关系,进而减轻股份合作公司的社会负担。龙岗区结合实际创新模式,在全区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主要采取政府扶持与股份合作公司投入相结合的办法搞好社区物业管理。目前,龙岗区“物业管理进社区”已实现“全覆盖”。
二、龙岗社区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为推动龙岗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方面
1 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在小农经济意识作用下,为增加原籍居民就业,同时防止因引进“外员”而被“分享”了经济成果,社区集体企业往往堵塞了人才进入渠道,最终造成了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短缺、经营管理乏力的被动局面。
2 现代法人治理意识不强。许多社区集体企业实行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治理架构流于形式,没能真正形成民主决策、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科学治理机制。
3 经营风险意识不强。社区集体企业的管理层缺少对法人治理民主性、组织形式合理性、投资经营多元性、内部管理科学性等状况的审视评估,加强综合管理、增强风险防范的动力不足。
4 经营观念保守陈旧。一是没有长期发展规划意识。不愿意尝试非租赁经济的发展模式,错失许多发展的大好机遇。二是持有错误的分红观念。不关心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并且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影响社区集体企业的积累和发展。三是缺乏政策意识。对现有政策研究不透,没有充分用好已有的政策资源。
(二)管理体制方面
1 社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社区集体经济独立发展空间受限。社区工作站、居委会与社区集体企业不脱钩,政企、居企不分,造成大部分社区集体企业人员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使得企业的经营带有浓厚的行政干预因素,严重影响了其市场化、效益化运作。
2 企业管理机制难以适应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新要求。一是没有形成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乏民主决策、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科学治理机制。二是没有适当的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三是缺少对组织形式和股权分配的改革动力。
(三)政策制度方面
1 产权政策不完善。面对众多社区集体土地和物业产权不明的状况,在发展的压力下,许多社区为寻求“出路”,干起了“违建”勾当,不仅加大了政府管理和执法成本,还使得新老产权问题交错,让明晰社区土地和物业产权的探索陷入困境。
2 土地补偿机制不足。在土地功能规划定位上,通常政府部门处于主导地位,而社区集体企业则是弱势的,加上管理层缺乏熟知土地功能规划政策的专门人才,造成了社区集体企业在土地利用上的被动局面。
三、龙岗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龙岗区社区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管理体制、政策制度等瓶颈,而这同样也是其他城市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推进社区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逐步将基层公共服务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切实让社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在经济上与社区集体企业相脱离,彻底实现社区集体企业与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经济脱钩、机构分设、人员分离,确保社区集体经济走上独立发展的市场化道路。
(二)深化社区集体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1 推进社区集体企业组织形式改革。由现行的“总分公司制”改革为“母子公司制”。子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有利于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也有利于母公司规避防范经营风险。
2 探索推行大社区股份合作制。由现行的以单个社区为单元的社区集体企业转变为由多个社区联合组建的股份合作制集体企业。这种打破村界地界,实现跨区域、社区、居民小组的联合股份合作制,有利于实现土地、资金、人才、管理等资源整合,增补优势、取长补短。
3 探索社区集体企业股权改革。在条件成熟时,对社会开放一定比例的股权,通过股权的流通来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流转,让外部的人才、资本能参与到社区集体经济的经营运作,为社区集体经济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探索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
[关键词] 社区经济 经济增长点 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倡导发展运动后,世界各国的社区发展运动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从以美国的经济发展为领头羊的新经济形态来看,社区经济的优势已展露无遗。相比之下,我国的社区意识却萌芽较晚,在传言,人们只知道有单位而不知有社区,只把社区当作单纯的居住的场所,而很少将其看作社区成员的一种利益共同体予以关心和关注;就政府和社会组织层面而言,社区只有服务功能和社会控制、管理职能,至于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则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事,社区则处于被动地位,无所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在当前形势下,社区服务业更是作为最具吸纳空间和最少投资需求的产业。特别是社区体育这种最受大众欢迎的社区服务业。可以为再就业工程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为多种经济形态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活动舞台,为启动和完善住宅消费市场提供更现实的购买动力。
一、社区体育消费的差异性
体育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以及对社会生活多方面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地增大。社会发展趋势,决定了体育健身事业在我国社会综合持续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的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基础和体育健身消费观念是关键环节。
在经济基础雄厚、体育意识较强的欧美国家,体育健身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占有家庭消费的相当比重。消费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人们必须通过消费保持生命力、劳动能力和其他创造能力。消费是满足人们生存活动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关键,也是社区体育可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依据。
二、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认识
1.带动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社区经济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和关联带动能力很强的产业,可以促进商业、饮食、文娱、信息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既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第一产业中极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性行业。社区体育以其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兴趣爱好人群的服务为中心,以健身、娱乐消费为特点。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活质量大为改观,人们的体质在增强,技能在发展,心理状态在改善,余暇生活趋向健康和充实,人际关系得到建设性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体育事业统计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普遍具有较高的要求。1994年~1998年,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消费增加了115%,1998年的城市社区体育消费额是1994年的2.1倍,达到1000亿元。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以上,城市的社区体育已成为提高城市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也就成为社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社区体育服务成为再就业工程的重要解困措施之一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将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导部门。在第三产业中,对于再就业人员来说,最具吸纳空间和最少投资需求的就是社区服务业,而社区服务业中体育服务市场最有前途。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内容而成为服务性经济,也就是说,运动健身、娱乐观赏和经济三者经过有机整合而构成发展体育产业的权力。
3.社区体育服务对推进住宅商品化、市场化、启动住房消费市场起积极作用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决策。据统计,在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占三分之一的份额,而消费则占一半甚至更多,其中住房消费成为政府寄予厚望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因此,要想加快城镇经济商品化改革步伐,启动住房消费市场,必须抓好居民住宅区的配套建设,加强发展社区文化和各项事业,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教育、文化、健身运动、娱乐、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三、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体育,体育促进社会建设,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这既是已往社会实践中可以观察到的规律,也是对社会生活建设未来建设的合理预期。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当口,强调社区体育建设,对促进社会生活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对于社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中体育消费观念的自我发展和合理引导。(2)运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城市社区稳定特色的合理形成。其中包括:中青年男子和妇女运动形式的稳定特色;老年体育的稳定特色;儿童、少年体育的稳定特色;婴幼儿体育的启蒙和开发;社区之间或社区内运动竞赛的组织和管理。(3)资金投入的长短流程与习俗和体育馆等硬件建设发展的合理引导;(4)社区体育服务市场的合理引导以及建立与发展,包括业余体育服务人员的因时、因机培训和专业体育工作者及专业体育服务机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05
【关键词】四川藏区;经济发展;困境;对策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藏族是一个大的少数民族。四川是全国的第二大聚居地,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等多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经济方面大都落后于汉族,同样藏族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国家对藏区经济发展的重视,特别是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对藏区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使得藏区的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四川藏区总体上来看,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基本实施差,经济效益差,贫困面积大。由此,充分发挥四川藏区的天然环境优势,克服藏区诸多不利劣势,使藏区的经济发展尽快得到转型成为藏区今后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但是由于这些地区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交通运输、知识文化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是我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
(一)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藏区特有的自然条件,使藏区交通不便,基本设施落后,藏区人民和外界联系的途径主要是靠汽车公路,但由于藏区大多处于高原地区,山高路险,造成公路等修缮成本大,且自然灾害频发,阻碍了藏区交通设施的完善,严重影响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藏区内公共基本设施薄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完善,有些地区连基本的卫生所都没有,只能靠流动的赤脚医生保证基本医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
(二)经济基础薄弱
近年来,四川藏区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是由于中央财政和四川省市的支持和建设投入拉动的,出自于藏区自身经济积累的成分不多。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天然的地理环境使藏区内的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农、轻、重的比例构成不合理,虽比过去有所进步,但同先进的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畜牧业依然是藏区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轻重工业基本力量薄弱。
(三)人民文化水平低,科技落后
由于藏区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导致藏区内公共文化建设较为落后,无法为人民配备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大多停留在初中文化水平,同时,藏区内功能齐全的图书馆和文化馆较少,使人们接受教育的途径减少,人们意识不到教育对自身及地区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文化建设落后导致了藏区科学技术发展极其缓慢,高等院校的缺少使得藏区的人力培养力度不足,再加上落后的地区使很多在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不愿回到家乡做贡献,造成人才的流失,使得藏区在人才培养上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造成恶性循环。
二、藏区经济发展落后原因分析
(一)自然原因
四川藏区基本都是出于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地理条件恶劣,气候干燥,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山脉绵延不绝,所占区域大,众多河流穿杂其中,地形复杂。正是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到了藏区的交通建设,使通往藏区的交通运输困难,社会经济建设资金短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
(二)藏区自身经济积累少,对外界援助依赖性强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藏区经济得到了较大程度发展,但这些发展大多是靠政府的鼓励和其他地区对藏区大力支持获得的,藏区内没有形成自身完善的工业或技术设施,畜牧业依然占据藏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对外界援助较强的依赖性,使很多藏区同胞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这种思想和发展模式无疑是弊大于利的。
(三)人民文化素质不高,传统观念的束缚
藏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影响了人们接受现代教育的程度,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使人民的教育意识薄弱,对教育对未来的影响认识不到位。藏区的人民依然崇尚的是风水迷信,推崇“因果”学说,传统的价值取向和观念严重束缚了人民的思想意识,造成对先进技术和观念的排斥,使地区的经济能不到快速有效发展。
三、藏区经济发展途径
“内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突破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还得要转变藏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发展方式转型
光靠外在输血式的发展模式不能够构成藏区经济的长远发展,藏区必须在接受国家政策鼓励和外界其他省市给予帮助的条件下,发掘自身的经济发展优势,以增加自身的“造血”功能。
首先,要大力鼓励人民自主创业,使有创业想法和实力的人们活起来,带动其他人共同想致富之路。
其次,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四川藏区虽然地理环境恶劣,但正是这样的自然环境,却给人们送来了不少特色产品,藏区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延长产业链,采取精加工的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
最后,根据本地天然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人文民族风情,发展特色旅游服务业,积极开发有创意,有特色和民族风味的旅游产品。
(二)完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要加大对藏区交通设施的建设。虽然藏区的恶劣的地理环境影响了藏区的交通建设,但也应该看到交通对藏区社会经济和藏区人民的重要意义,要加大藏区交通建设的力度,开山路,通公路,使藏区不再是与世隔绝的高原荒地,只有这样,才能加大藏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才能促进藏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完善藏区卫生医疗事业,不仅包括居民的卫生保障,同时也要涵盖畜牧等牲畜的卫生。首先完善医疗卫生,在交通可以到达的地方设立基本的医疗卫生所,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救助。在地区偏远地应定时定点为藏区人们提供及时基本的救助,不断完善藏区医疗体系。其次,要按标准设立畜牧兽医站,配齐人员和设备,为藏区畜牧人民提供及时可靠帮助,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藏传佛教和藏区民族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藏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在藏区宣传现代文化,发展教育事业,要注重与传统藏文化相结合,积极吸取藏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摈弃消极不良因素,以人民可以和易于接受的方式,使人民接触先进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为藏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培育高等优秀人才。同时着力有效增加职业技术和成人教育等在藏区教育中的比例,调整学习教育的规模和结构,积极引导藏区人民走上科技和文化致富之路。
藏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以调整藏区自身内部结构为重点,四川的藏区必将实现和谐繁荣发展,使每个藏区人民都公平公正的享受到开放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登全.试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我国藏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0):14-15,17-18.
关键词 生产经营 经济运行质量 社区
0引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对社区自身来说,就是要进一步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提升发展质量,为实现油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
1提升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必要性
1.1提高社区经济运行质量面临难得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国内经济有望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石油石化行业正处于事业发展的上升期、综合实力的跨越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正处在加快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机遇期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期。这是社区经济发展必须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的最大发展机遇。当前社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管理与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已经进入了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优质、生活便利”新家园的新时期。因此,提高社区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1.2提高发展质量是建设大本营的必然要求
胜利油田对社区板块在稳定队伍、保障原油生产上寄予厚望,对社区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快了胜利大本营建设步伐。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方便职工群众生活,维护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营造文明祥和的生活氛围,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后顾之忧,让职工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把职工群众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打造上游长板上来,是社区工作的应有之义。建设大本营,关键在于保证工作质量。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优质的服务,大本营就很难真正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1.3提高发展质量是社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必然要求
社区经济运行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但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一定要以更高标准看待自己的工作,用放大镜审视自己的不足,用显微镜看待别人的经验和长处,用望远镜对待社区经济发展的长远发展趋势,自己与自己比找准优势,自己与他人比找出努力方向,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虚心学习借鉴油田内外同行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解决好固步自封、自我满足,要求不高、标准不严的问题;切实解决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彻底、不给力,工作有安排、有要求、有落实,无回音、无反馈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开拓思路,让优点更优,让短板变长,以精细管理保经济发展、以优质服务促经济发展。
2提高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几点对策
2.1要强化管理精细、机制灵活、责权明晰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
要对成本与投资实行全过程监控,实现透明化操作。要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把严控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社区生产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ERP、内控为切入点,以“建标、对标、追标、创标”为抓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细化成本核算单元,实施成本过程管理,责任主体细化到基层队、班组和个人,构建标准成本体系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实施月度成本发生情况通报制度,成本费用不仅要控制好,而且要运行合理、合规、合法,严禁出现变通使用、违规使用情况发生。要完善预警、分析、跟踪督查制度,形成责任逐级清晰、管理逐级下沉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预算的编制、预算审核平衡、预算执行与调整、预算监控与分析等流程实施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确保成本费用不超。要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的争取资金、项目、政策,为社区创造更加宽广的空间。
2.2要强化招投标、合同管理于一体的市场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市场队伍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归口管理、分级运作、逐级负责制度,规范招投标管理。加大内控制度执行力度,规范合同管理,加强财务稽查,加强重大资金、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审计监察,从源头上控制经营风险。
2.3要强化节点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工作环节的精细化、标准化、流程化
要从梳理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职能定位入手,科学分级分类,建立精细化、标准化制度体系和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形成涵盖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监督的全方位闭环管理流程和标准化运行机制。要推进以法律合同管理、投资决策审批、全面预算和月度工作报表为主要手段的经营管理标准化流程建设和以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监控、成本项目管理与审计、纪检监察为主要手段的风险监控标准化流程建设。要根据“建标形规范,对标找差距,追标提质量,创标争一流”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各系统、各行业、各岗位的管理节点,人人有节点管理责任,层层有节点管理标准,使节点管理覆盖整个社区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依责任考核”的精细管理体系,消除管理死角和管理盲点,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2.4要全面实施绩效考核,以绩效定收益,以贡献取报酬,发挥好薪酬分配激励机制的作用
薪酬激励虽然不是激励职工的唯一手段,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易被运用的方法。要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好薪酬的激励作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以此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激发全员“我要干”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全员的主动性缓解社区人员严重短缺的压力。要严格落实管理局的政策,稳妥实施劳动家属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保障职工的收入水平逐步提升。
3结语
从内部而言,主要是因为大量依靠投资、外贸的传统发展模式的缺陷在国际金融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逐渐暴露,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投资效益下降、环境污染、通货膨胀、地方政府债务迅速增加、资产泡沫形成等问题,都对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问题警示我们,一定要转变发展方式,挤出GDP中的水分,并做好准备经历“阵痛”。
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可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是只要调整成功,经济发展后劲仍然很足,到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依然可以实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现代服务业,而金融服务业则是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中之重。
谈到金融,必然要提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者密不可分。虚拟经济从实体经济中产生,并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如果说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那么虚拟经济就是经济中的软件。实体经济的基础不好,只做虚拟经济,就会导致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结果,最终导致虚拟经济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
这些年来,美国实体经济的比重从81%下降到了42%,已经下降到一半以下,所以现在美国号召“制造业回归”,希望恢复美国的实体经济优势。中国实体经济比重从87%下降到了71.5%,下降的原因很简单,实体经济不划算,不如去做虚拟经济,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状况。当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这个比重还会下降,但是不应该下降太多。
我们要注意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比方说股市,股市是虚拟经济,它本身并不能够创造社会财富。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一个好的企业股价的上涨,可以使它通过比较低的成本进行融资,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而业绩糟糕的企业,则会通过市场选择被淘汰。但在我国,股市并没有完全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关键词:冬枣;设施栽培;问题及对策;冀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S665.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8.027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atus of the domestic cultivation of fruit tre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winter jujube indust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facility winter jujube cultivation in East Hebei, and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 specific response measures are also deeply studied. So that, this paper points out a feasible development path, in which, the bottleneck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ould be broken, and the facilities winter jujube cultivation would be wildly developed.
Key words: winter jujube; facilities cultiv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east Hebei
冀东地区的黄骅、盐山、沧县、献县等几个县市是河北省冬枣的主要产地,占到河北省冬枣总产量的80%以上,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大,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下降较为明显,平均价格由20世纪90年代的30~50元・kg-1下降到目前的6~12元・kg-1;其次,由于冬枣成熟期较为集中,出现了卖枣难的情况,经销商压级压价现象时有发生,使枣农丰产不丰收。随着种群面积的加大,各种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管理难度增加。冬枣的品质下降,口感与风味较90年代变差,以上这些问题制约着黄骅冬枣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果树生产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逐渐成熟,辽宁、山西、山东、陕西、河北等省市对发展设施冬枣生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2],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充分借鉴这些经验,在冀东地区发展设施冬枣产业,是一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景广阔的路。
1 设施冬枣发展前景
1.1 国内设施果树发展概况
设施果树生产是通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改变果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来改变其正常发育进程[3],达到果实提早或延迟成熟的目的,使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水果,提高生活水平和品质,其经济效益大大超过了常规方法栽培的水果。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各项“三农”政策的实施,具有生态、自然、高效的设施果树栽培规模在迅速扩大[4],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目前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已超过13万hm2,位于世界第一位[5]。在栽培品种方面,目前以草莓[6]、葡萄[7]的栽培面积为最大,其次为桃、杏、李、樱桃、枇杷等果树品种;在发展地域方面,以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发展较快,形成了辽宁省营口、青岛莱西、河北唐山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辽宁盖州、北京平谷、河北石家庄等地的设施桃生产基地;山东烟台的大樱桃生产基地;以及辽宁丹东、山东龙口、河北乐亭等地的设施草莓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生产规模大、效益高、发展迅速,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大力发展设施果树生产,成为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及生产生活质量的新型产业,也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
1.2 冀东地区发展设施冬枣意义
冬枣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高、口感好而且具有极高社会和市场认可度的鲜食水果品种,市场需求量很大。冀东地区是冬枣发源地,该地光照充足、降水适宜,气候条件适宜枣树种植,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但由于冬枣的成熟期集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内,鲜果上市只有30 d左右的时间,时间较短,而经过各种方法储存的冬枣,无论从外观还是口感风味等各方面都较鲜果为差。而通过设施栽培冬枣,人为创造适宜、安全的生长环境,改变冬枣发育期进程,使之延迟或提早成熟,可以大大延长冬枣鲜果的上市时间,使人们从7月中旬开始至春节前后,都可以品尝到新鲜、口感风味好的冬枣,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使枣农的收入大幅增加。另外,设施栽培的冬枣,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有害空气、病虫、粉尘等侵害和污染,使树体营养充足,生长健旺而较大程度地减少了农药用量,使食品安全水平得到大大提高。相比较其他的设施果树品种而言,设施冬枣的栽培还是刚刚起步,仅有河北、山西、陕西等少数几个省市的枣主产区有零星的种植,种植面积较小,市场缺口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人员技术知识较为薄弱
据调查,目前在一线从事冬枣生产的农业生产者平均年龄在40~55岁之间,约占冬枣从业者的80%左右,这部分人生产经验丰富,工作踏实认真,但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差些,文化素质不高[8]。而冬枣设施栽培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矮化密植、合理修剪、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环节,还是破眠技术、温室小气候环境的调控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正是目前枣农所欠缺的,部分枣农对进行设施冬枣栽培心里没底,对发展设施冬枣生产存有畏惧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设施冬枣的发展。另外,当前林业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部分科技人员自身掌握的技术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胜任新技术服务工作,而且工作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2 资金瓶颈,影响投入的积极性
栽培设施主要分为温室和大棚两种[9],使用的设施不同,建造成本也不相同。根据墙体的材料不同可将温室分为夯土结构和砖混结构,对于1个667 m2的温室,以黄骅地区为例,具体成本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设施冬枣栽培的前期投入是比较大的,建造一个常规砖混结构的温室,大约需要15~2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目对于普通的农民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而设施冬枣的商品性生产,只有达到适度规模,才能实现资源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要想产业化就必须有大的资金进行投入,这也是当前冬枣设施栽培难以大面积推广形成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冬枣的设施生产是一项新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要想大力推广设施冬枣栽培,就必须让农民掌握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枣农的基本素质,就要强化农民的培训工作,把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纳入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技能培训规划中去。对农民进行培训时要尽量采取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培训方法,让农民意识到从事设施冬枣生产也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让果农带着兴趣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农业科技人员要定点、定时下乡指导设施冬枣生产,以开技术现场会的方式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也可以采取技术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的方式,重点普及和宣传先进实用的设施冬枣栽培技术[10]。
3.2 加大投资引进和政策扶植力度
对于农民个体生产者来讲,冬枣设施栽培的前期投入较大,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制约当前设施冬枣栽培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引进企业资金来增加投入,使之在初期就可达到适度规模,起到一定程度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发展和普及。另外建议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多设立一些设施冬枣栽培产业园艺项目,以项目经费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扶植,来发展设施冬枣生产。银行部门也应该在温棚建设等方面给予信贷资金支持,保险部门也要开发出适合的险种,为农民开展设施冬枣种植保驾护航,减轻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样,会对设施冬枣栽培的迅速普及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3 扶植大户,以点带面
枣农对发展设施冬枣栽培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想大力发展设施冬枣种植,就要让农民切切实实见到效益,才有利于推广。因此,先期可以采取扶植一些种植大户的方法,从政策和技术角度进行适当倾斜,使他们优先发展起来,尽快见到效益,起到示范作用,来引导农民自觉进行设施冬枣栽培。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基层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化种植,产生最大效益。
3.4 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完善和引进新技术
目前,尽管各地设施冬枣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标准不统一。基本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统一成熟的技术标准,一些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扣棚时间的掌握、破眠的技术和时机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探索。另外,棚内小气候环境的调控方面还缺乏量化标准,这些都制约着设施冬枣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进程,需要投入资金、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总结,以实现技术的规范化、细化和量化。要尽快研究制订出优质高效无公害的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还要设计针对设施冬枣生产的专用设施,激励产、学、研三大部门的联合协作攻关,为冬枣设施栽培的规模化生产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4 结 语
果树的设施栽培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予以扶植,冬枣是适合冀东地区进行设施栽培的特色果树品种,技术上成熟可行,可使经济效益成倍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较高。但是,现实存在的资金投入短缺、生产者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也制约着设施冬枣产业的规模化发。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冬枣种植户的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同时,大力增加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植力度,引进企业资金,银行、保险部门大力配合,重点培养出一些种植大户,让他们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农业科研部门加大对新技术的引进,选育出更为适合冬枣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尽快制定出冬枣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新技术,健全技术体系。这样,就为设施冬枣规模化生产打好基础,为突破冬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春焕,周爱英,马新丽.大棚冬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果树,2010(5):7-8.
[2] 陈凤霞,王锁利. 塑料大棚冬枣提早成熟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2006(5):44-52.
[3] 曹青莉. 对我省设施果树发展的思考[J].青海农技推广,2011(4):37-38.
[4] 秦栋,王金政,张安宁.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设施杏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8 , 23 (S) : 55-59.
[5] 王海波,王孝娣,王宝亮.中国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 2009(3):305.
[6] 蔚露,牛自勉,李志强,等. 乌金膏和生命素对夏季设施草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3(7):703-706.
[7] 罗春香,马光跃,朱玫,等. 我国葡萄设施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J]. 山西农业科学,2001(4):53-57.
[8] 王之学.天津市设施果树发展对策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 2010,16(1):10-12.
【关键词】体育产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产业发展
Research on Henan Sport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Clustering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Construction
WANG Yu-qing, LI Chun-yi, FENG Dong-liang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analysis, drawing experience from typical cas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clustering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It considers that the guarante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nan sports industry are government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speeding up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ports industry, system innovation, establishing a brand,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ng.
【Keywords】sports industry;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clust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3-09-13;修回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王玉清(1970C),男,河南驻马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产业学、学校体育学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22400430130)。
2011年9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怎样实现河南经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体育产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当代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势头强劲。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各行业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成功案例的研究,结合河南实情,对河南省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议。
1相关概念的诠释
体育产业一般指为社会提供体育物质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的产业部门的总称。国内学者对其主要分类和内容的认识趋于一致,即体育产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服务业主要包括体育旅游、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彩票等行业;第二类是体育用品业主要包括体育装备器材和体育服装鞋帽等行业。体育产业集聚和体育产业集群是一对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很多人对两者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体育产业集聚是指体育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现象。产业集聚的出现源于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众多的厂商聚集某一地域共同生产、共同经营以此来节约成本、相互学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形成规模,最终提高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产业集聚促进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和深化,节约了成本,并产生了外部经济,通过协同生产参与者取得“集体效率”。体育产业集聚的发展也是如此,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不同的企业、厂家分别进行着生产、销售等,共同集聚在某一区域,开展经营活动形成集约化发展。国内学者宋昱将体育产业集聚定义为:体育产业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其他要素资源,集中分布在相对固定的地域内,通过集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和与外部资源要素的交换,进行体育用品和器材等的生产与销售或提供体育健身娱乐和休闲旅游服务等体育经济活动的现象。
体育产业集群和体育产业集聚联系密切,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共同点是:两者都是集约经济的表现;不同点是:体育产业集聚是体育产业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现象,是体育企业扎堆生产运营的初级阶段,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体育产业集群。体育产业集聚是体育产业集群的前提和发展基础,没有前者后者就无从谈起。反过来,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又提升了体育产业集聚的外部吸引力和内部稳定性,使集聚的效率、产品质量和规模更加科学合理,其内部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得到进一步发挥。国内学者对体育产业集群概念较为认可的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某些体育及相关产业的生产者、服务者和消费者集聚存在且具有密切产业关联的一体化发展群体。体育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将有力地带动某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2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审视
优势:第一,市场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以河南省为主体,共涉及5个省,30个地市和3个县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经济区第一,GDP居全国第四。2012年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大关,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95%和113%,居民消费支出上涨25%,人们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必然会促进体育消费,人们对文化体育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背后的体育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第二,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随之河南省在2011年2月也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早已不仅仅是一项“事业”,更发展成为一种“产业”。第三,人才聚集。河南省科研、体育产品加工制造、体育竞技与表演等人才云集,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第四,资源丰富。河南省具有丰富的特色体育产业项目,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安阳通用航空运动产业、济源篮球赛事、漯河排球赛事、新乡国家体育旅游基地、郑开国际马拉松、焦作太极功夫、西部城市的农民篮球联赛和濮阳民间舞龙等均被广大群众接受,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焦作、洛阳等地的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不足:第一,体育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育程度低,规模小、数量少。河南省的体育产业占本省GDP的比重约为04%,与发达省市的1%相比,有较大差距,无论在规模和数量上均远远落后于发达省市,即使与本省其它产业相比也有差距。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共确定了180个产业集聚区,并明确了各集聚区的主导产业,体育产业集聚区未有明确显示,这与河南省的体育产业起步晚、基础弱、发展慢有直接关系。第二,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体育产业化程度也较高,出现了城市与农村的两极分化现象。政府对体育市场资源的垄断,违背了体育产业市场化的规律,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受竞技体育金牌主义的影响,政府对群众健身娱乐行业投入较少,绝大部分竞技项目又与人民日常体育活动脱节。第三,缺乏自己的体育品牌,缺乏自主创新。从大型体育器械到一般的体育服装用品,河南没有一家知名的体育品牌产品,企业多是进行来料的加工与名牌的模仿,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体育用品,很少有自己的创新,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第四,体育产业发展缺少法律法规保障,出现问题时无法可依,势必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第五,体育场馆设施落后,经营管理不善。河南省人均场馆远低于我国发达省区,体育场馆设施存在着不对社会开放、收费过高、不能及时维修等问题。
3国内外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31国外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主要对世界知名的产业集群――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意大利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和美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分析,以期从多领域、多方位为河南省体育产业乃至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原是盛产水果的农业区,如今变成了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通过研究,其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是当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充当了硅谷高技术公司的“孵化器”。二是创新与合作。区域内有着“鼓励冒险、善待失败、乐于合作”的硅谷文化。三是完善的投资机制。
意大利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其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是以地域为中心的传统技艺和以诚实和信任为核心的乡土传统文化。二是中介服务机构发达。在产业集群地,有大量的设计机构和咨询组织,还有法律、职工培训、市场调查、国际贸易等服务机构,它们有机结合形成了地域生产网络,提升了区域竞争力。
美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以职业体育为核心的体育服务业集群和以品牌为核心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主要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下:一是支持大众体育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推广品牌、拓展市场;二是积极进行体育项目、体育用品的创新和体制、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进;三是制定行业标准,保护产业内企业;四是职业体育与大众体育的有机结合;五是政府与市场合作共赢,政府当好服务者的角色。
32国内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也有许多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值得借鉴――浙江内生型产业集群、山东威海的渔具制造业集群、福建晋江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山东乐陵体育装备制造业集群。
浙江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形成,其发展成功的经验为:一是区域内部的分工合作。产品每道程序的加工都由各独立的企业完成,半成品通过平等的市场交换获得,从而节约了成本,取得了专业优势,实现了规模经济。二是政府的实时支持。在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及时地做好服务工作,提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威海的渔具制造业集群,主要是依赖于其地理位置优势,促进渔具产业迅速形成规模;当地政府也积极招商引资,修建了大型的渔具城以吸引渔具生产和销售企业入驻,加强了品牌和企业产品宣传,最终形成了威海渔具产业集聚区。
福建晋江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典案例。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一是“三位一体”的地理优势;二是起步较早;三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四是实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化策略;五是利用品牌优势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乐陵体育装备制造业集群,其主要生产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原料、球类和各种训练辅助器材等,它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准确定位,把体育产业作为全市的重点产业常抓不懈,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乐陵体育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对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为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政府要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密切地关注,并及时地进行引导,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第二,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地区的优势;第三,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树立自己的品牌;第四,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五,要打造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体育产业链条。
4加快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策略
41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时机,把体育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4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指导与监管,并及时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进行引导,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实行管办分离,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为体育产业发展做好服务。
43加快体育产业法制化进程,通过体育法规培育和规范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44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积极开发体育资源,深挖自己的产业特色,大力宣传、积极推进,建立优势产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45体育产业企业内部要不断进行体育产品的创新并改进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46优化产业结构,立足本体体育产业的发展,依托体育旅游、体育场馆设施的经营、体育赛事表演、体育用品生产与销售、休闲体育业、体育彩票等产业,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体育产业链条。
47培养和引进与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服务于河南体育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曹可强体育产业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贺灿飞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集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蒿慧杰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问题研究
〔D〕.郑州大学2011
〔4〕宋昱中国体育产业的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吴晶晶河南省产业集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
〔6〕国家体育局全国体育产业工作报告〔Z〕2011
关键词:基础设施;村庄环境;城市发展新区;北京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128-03
一、加快城市发展新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北京市人均GDP实现1万美元后,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是重点,城乡差距的缩小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在北京提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建设世界城市之际,首先必须厘清城乡差距的具体问题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尽管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农村环境及基础设施水平仍然是城乡差距的重要体现,仍然严重阻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1~3]。农村基础设施是北京市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及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农村基础设施,应针对现有问题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配置标准[4]。在“十二五”规划初期,对于几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更加需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切实改善农居环境水平和资金配置效率。城市发展新区是城乡结合的中间区域,其发展进程对北京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和建设世界城市至关重要。城市郊区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优化市郊基础设施布局对于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5]。房山区是北京城市发展新区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区域,受地势地貌和区位等因素影响,其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因此,本文利用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结合实际调研,以房山区为例研究探讨北京城市发展新区的村庄基础设施问题,以期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及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房山区位于北京西南,是首都西南枢纽、友好产业新区、山水文化名城。全区总面积2 01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91.2万。房山地形复杂多变,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约占全区总面积2/3。房山区是十个远郊区县中农业人口最多的,50多万农民,42万亩耕地,农业比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房山依托资源优势,一直保持着经济强区、郊区老大的地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后,房山区划归城市发展新区,实际上兼具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双重功能。平原、丘陵地区将成为未来北京西南的经济重心、北京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成为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山区则承担着首都西南生态屏障、为首都养肾润肺的功能。据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房山区六成以上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收入;农业生产经营户增加,单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减少,农作物种植业为农业生产经营户的主导行业;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家庭设备现代化状况基本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而就首都地域之间村庄基础设施发展速度及水平来说,京西南总体落后于京东北,房山区在京西南又处于中下游水平,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人均占有量不仅低于京东北,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水电气热集中供给能力较差,村庄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普遍不高;受地理区位、产业结构、过境交通等因素影响,环境质量一直难有明显提高。以往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实际上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村庄内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基于2006年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资料,应用指标综合评价法,重点分析关系到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设施,包括饮水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排放设施、厕所设施、医疗和文化设施等,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指标选取及分级是根据农业普查来设计的,评分赋值是结合一些管理部门负责人及专家的意见,按照分等定级办法给予指标评分。每项设施水平满分为10分,每项设施评分取平均值,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满分为100分。
三、房山区村庄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房山区所有村庄各指标进行赋值评分,其结果为:有71.8%的村庄得分达到60分以上,而在80分及以上的村庄为7.3%,28.1%的村庄低于60分,还有1.5%的村庄低于40分。由此可以看出,房山区在过去几年中,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达到好或较好水平的村庄的比例仍然还较少。
基于2006年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资料,房山区村庄各项基础设施水平(如表2所示)。房山区村庄在饮水、道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大多数方面,如厕所、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方面都还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厕所设施水平较低。房山区现在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村庄无公共厕所设施,已建成水冲式厕所的村庄仅占38.1%,30.1%的村庄仍在使用旱厕。公共厕所的建设更是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村庄的环境和景观。
2.污水处理设施水平很低,雨污混排严重。房山区现在仍有多达一半以上的村庄是无序排放污水,33.1%的村庄雨污混排,仅仅只有6.1 %的村庄实现了雨污分排,并且近90%的村庄没有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这些都造成了村庄在雨季雨污混排,污水横流,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居环境景观。
3.垃圾封闭式收集集中处理水平低。虽然房山区各村庄基本都配备了垃圾集中密闭收集设备,但垃圾实现封闭式收集集中处理的村庄只有38.7%,47%的村庄采用的是露天堆放集中处理的方法,另外仍有14.3%的村庄不做任何处理、随意堆放垃圾,严重影响了村庄的环境和形象。
4.还有不少村庄距离医院或卫生院过远,医疗设施较为缺乏。医疗设施作为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目前房山仍有54.5%的村庄距离最近的医院或卫生院超过2km,同时,有14.1%的村庄没有设立卫生室,15.8%的村庄没有具备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这些都给农村居民就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5.文化设施水平严重滞后。根据普查结果,在房山,仅有5.4%的村庄内建有中学,仍有58.4%的村庄距离最近的中学超过2km,这给村民子女接受教育带来了相当多的不便。此外,有41.1%的村庄没有建设图书馆、文化站,43.3%的村庄没有任何藏书。
此外,根据实际调研,许多村庄基础设施初始水平较高,而后期管理水平很低,甚至无人管护,严重影响基础设施的利用效果。比如,垃圾密闭式收集箱设置,但清理不到位,垃圾不入箱,垃圾箱破败损坏、脏乱差现象很普遍;卫生厕所建设后管理不到位,无水无电,厕所无人清洁,以至卫生厕所依然是“旱厕”水准;污水排放管网破损,许多家庭生活污水依然自由排放,污水横流造成的环境脏乱差现象也十分普遍。
四、结语
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房山区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在饮水、交通和道路方面。但是在公厕、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医疗设施、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仍明显滞后。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村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制约了房山作为北京的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发挥其应有功能,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北京市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城市发展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发展新区,往往承载首都发展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外移的产业和人口,由于距离城市核心区较近,生活成本又较低,故房山区等发展新区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城市外移人口和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环境设施的建设规划要超前,要与北京城市化发展速度相一致。同时,加快健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尽快将大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构延伸到平原、丘陵地区的农村,在地处相对偏远的山区,在当前条件不许可前提下,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财政倾斜,建设专项资金,按照田园式的基础设施模式建设与管理,确保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建设,高水平的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基础设施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素洁.“十五”期间北京城乡差距与农村内部差距分析及对策思路[J].北京社会科学,2006,(3).
[2]彭文英,张强,赵秀池,等.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现状评价[J].建筑经济,2009,(7):19-23.
[3]叶齐茂.京郊百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现实与追求[J].北京规划建设,2006,(3):33-35.
自从2003年中央提出“统筹区域发展”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概念,则是我国进入这样一个新阶段的独特宣示,同时也是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
一、吉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吉林省区域经济在九十年代初调整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采取聚集优势资本、实施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投入等倾斜政策,重点培育制药、食品等骨干行业和德大等一些骨干企业,形成骨干行业和企业支撑经济运行发展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特色农副产品资源精深加工为重点,食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城乡经济相互依存、并重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推动了吉林经济逐步从以农为主转向突出工业、从群体发展转向骨干支撑、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一体、从计划封闭转向市场开放,确立了其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从2007上半年全省区域经济运行情况看,这块昔日全省经济板块中的“短板”,正以前所未有的健康态势向前发展,2007上半年,全省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6.85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1%,同比增长16%以上,总体增速分别比全省和全国高出3.9和5.1个百分点。GDP总量达到20亿~50亿元以上的县(市)有10个,达到10亿~20亿元的有17个;增速达到16%以上的有20个。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迅速增加。上半年,全省县(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0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分别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5和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亿元的县(市)有12个,最高的达22亿元以上,增幅超过15%的县(市)有17个。总的来看,各县(市)的消费拉动能力呈上升势头。
从整体思路看,在发展功能定位上,各县(市)都把区域突破的核心放在工业突破上,工业突破的核心放在工业集中区突破上。实行区域突破和新农村建设结合推进。各县(市)积极探索区域突破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城镇与乡村一体化发展的路子,统筹摆布谋全局,抓住重点求突破,发展的步子明显加快。抓住工业突破这个核心,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创造了多年来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最多最快最好的时期。抓住产业化这个重点,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大上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广泛引导农民在农业内部转移,向二三产业和域外转移,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就业渠道,增加现金收入,使农民收入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增长期。而且表现出高度重视创业环境建设,各县(市)加大对全民创业的扶持力度,变以往零打碎敲式的个别扶持为打捆式的集中扶持。在政策扶持上,相继出台了鼓励全民创业的若干规定,在市场准入、税费减免、置业场地等方面降低门槛,提供保障,最大限度地培养创业老板,培育创业企业。在资金扶持上,陆续成立了投融资担保机构,拓展全民创业融资渠道;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二、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步履维艰,规模小,实体竞争力弱。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区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
2.县域财政十分困难,主要是历史“欠债”多。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危及政权建设的经济基础。据统计,2003年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一点,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县域占到全国供养总人口的70%。
3.城镇建设进程缓慢并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使区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此外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
未来我国将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准将进一步提升,形成对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的牵引。同时还要按照各自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重点发展农业、矿业产业开发、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能够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产品档次的项目,力求走出一条区域新型特色道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应加强功能区内产业链的分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重点发展区转移,尤其是向地域相邻的地区转移,以垂直的产业链分工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优先发展地区与重点发展区的物流和要素流动。 随着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将出现一些新型的产业分工。各类开发区会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参考文献: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新媒体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是以其与传统媒体存在的差异为基础进行区分的。像互联网、移动电视、智能手机都都属于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媒体范围。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为人们接受和欣赏各类新闻节目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渠道,使其愿意融入到新媒体当中,积极的进行体验和感受。而这也为新闻摄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发展趋势
1.1新闻摄影已经普及到大众生活中
虽然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其生存环境与传统媒体而言也更加的复杂,这一点对于曾经处于垄断地位的传统媒体而言表现的尤为突出。一旦拍摄照片的不只是摄影记者,看照片的读者也不再像以往那也捧着报纸时,那么传统媒体的新闻摄影就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发挥出其在新媒体时代下的?e极作用。传统的新闻摄影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拥有最先进的摄像器材,同时其在自如运用这些先进设备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暗房里调配好的药水冲洗和放大胶片,从而实现还原新闻现场的目的。而相对于无法拥有先进器材掌握先进技术的一般工作人员和摄影爱好者而言只能作为新闻摄影的后备力量。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摄影师,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新闻摄影的成本,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促进了新闻摄影有效性的提高。人们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几乎不需要了解数码产品工作的原理,只需要轻轻的按一下,就可以拍摄出清晰正确的图片,而这些图片已经能够满足普通新闻对于图片画质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因此,在新闻采访的现场经常可以看到手拿相机和手机围观的群众,而这种分散却数量庞但的人群正在逐渐的成为新闻摄影的主要力量。
1.2新闻摄影追求深度化发展
新闻摄影在本质上发生的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们对于新闻摄影深度的追求不断加深。新闻性是新闻摄影最根本的属性,一张看似普通的照片不仅要具备最基本的新闻要素,同时其题材的重要程度也决定了其新闻价值的高低。因此,普通民众在拍摄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即便是其摄影能力和经验不如专业的摄影记者,但是其却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拍摄,而这是专业摄影记者始终无法做到的。图片深度的不断提升,是确保摄影报道维护媒体专业性和公信力的基础和保证。由于我国大多数摄影记者都处于按照图片数量发放工资待遇的考核制度下,从而导致其为了获取更多的薪资而不停的奔波于各个新闻现场。这就导致了在没有深入了解新闻背景缺乏必要采访和沟通的前提下,出现了很多缺乏内涵的摄影作品。但是这样的图片如果在摄影图片稀缺的年代,一般都会因为新闻版面的需要而进行刊发,但是由于现在的普通群众也可以拍摄到这样的图片,也就不愿意再为此付费阅读了。另外,随着广大阅读者阅读能力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高品质摄影图片的呼声也随之不断提高。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读者出现的这种兴趣的抓变已经引起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广泛关注。随者各大新闻网站进一步加大新闻图片报道的深度,新闻图片栏目所具有的丰富的故事内涵与事件,正在逐步的成为新闻摄影现在和为了发展的主要方向。
1.3新闻摄影更加注重素质图片
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为新闻摄影图片的来源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渠道,不仅摄影记者,还有越来越多的民众等都成为了新闻摄影图片的拍摄者与提供者;而这也为商业图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我国的《东方早报》、《《新京报》就已经在新闻图片编辑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虽然这一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人才,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各大媒体的图片编辑整体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从事图片编辑工作的人员专业教育背景不足,对于图片编辑工作的认识还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
2、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策略
2.1更加强化新闻意识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的话,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必须确保其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到事件发生现场,并根据新闻事件发展的需要拍摄相关的照片。而这些照片则会成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线索。随之新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大家都是新闻记者,此时如果想拥有第一手的独家资料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的话,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就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因此,这就需要新闻摄影记者在拍摄重大、突发事件时,必须要确保其所拍摄的图片具备较高的看点,才能体现出其在报道突发事件过程中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只有记者具备了扎实的摄影基础,才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根据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选择独特的视角报道整个事件,从而提升其在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
2.2需要结合地方特色
地方新闻媒体的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图片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拍摄的角度,同时必须将其对地方特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充分的体现出来。新闻摄影记者在拍摄的过程中不仅要抓住时机报道地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同时还需要深入的进行地方新闻事件的挖掘,才能提升摄影图片刊发的概率。比如,我国的西部某地,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同时也是丹顶鹤的故乡,而其也因为丹顶鹤而被世界所认识和关注。这一地区在围绕绿色食品与鹤文化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所拍摄的图片就很容易被国家或者升级新闻媒体所选用。而随着这些图片的公布与刊登,人们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丹顶鹤故乡发展现状的了解和关注。
2.3加强专业培训
虽然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虚假新闻摄影图片却对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这些虚假图片的出现,不仅让人们对事件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同时对媒体机构的声誉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运用新闻摄影图片可以有效的促进新闻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如果运用不合理的话,那么将会对媒体机构的信誉和权威性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避免虚假摄影图片对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相关部门和专家都建议国家建立完善的图片使用规则和制度。所以,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确保其所拍摄的图片的真实性与可信性,切不可随意的对现场进干扰和改变,才能为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水资源和用水现状
华北地区水资源主要属于海河、黄河和淮河三大流域。根据1956―1973年水文气象资料进行的水资源评价成果,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8124亿m3,华北六省区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77.5亿m3,只占全国4.54%。水资源数量与这一地区居住着占全国19%的人口以及贡献了占全国24%的GDP极不匹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各省区水资源分布情况见表1。
1994―2001年华北地区生产、生活总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重基本在13.5%到14%范围内变化(见表2)。用水结构变化情况是: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下降,工业用水比重是少许上升,到2001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城乡生活用水的比重出现快速增长的走势(见表3)。
2、供水水源构成变化情况分析
根据1994―1996年《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公报》和1997―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的统计数据分析,华北地区供水水源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地表水的比重下降,地下水比重上升,特别是地下水供水中的深层地下水量增长了近一倍(见表4)。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干旱,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量增长的需要,便大幅度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3、华北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保障能力评价
(1)用水量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
资源性缺水严重,按国际上对水资源利用程度评价标准,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比重大于40%的地区,就可能出现严重水危机。
据《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81%,其中海河北系84%,海河南系高达90%,海河流域当地水资源已没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潜力。据《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成果,估算2000年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消耗率,海河为78%,黄河为72%,淮河为37%。华北实际用水量已超过了地区水资源可承受的能力,属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
1997―2001年华北地区年用水总量基本维持在750―760亿m’的水平。正常年份生产、生活用水能得到“基本满足”。所谓“基本满足”是指在经济用水挤占了部分生态用水,以牺牲部分生态环境为代价,勉强维持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的基本需要,遇到多年持续干旱,便出现严重的水危机。天津、北京和山东省的烟台、威海等城市,近年都出现了严重水源危机,如2000年和2002年天津两次引黄河水应急,2004年北京也开始动用了备用的应急水源供水。
(2)水资源开发严重超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华北地区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长期占用了大量维持生态环境基本稳定所必需的水量,造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后果。如海河主要支流下游出现季节性断流,河流白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河流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海河和黄河的人海流量大幅度减少,河口水生态环境恶化。黄河由于冲沙流量得不到保证,近年下游河床淤积严重出现了“二级悬河”,增加了下游防洪风险。大量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地表水量的减少已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如由于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导致了地面沉降、地表出现裂缝和建筑物破坏。在滨海区因超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地下水咸化,影响了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使耕地盐碱化。
二、2020年华北地区需水量与供水能力预测
1、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1)人口增长预测
2020年全国人口预测的高方案14.62亿人;中方案14.55亿人;低方案14.35亿人。2005年人口不超过13.2亿人,2010年人口不超过14亿人。据统计数据分析,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年人口总数均占全国总人口的19%左右,估计今后20年左右仍可能基本维持这一水平。预测华北地区2020年总人口数高方案为2.78亿人,低方案2.73亿人(见表5)。
(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2020年全国GDP应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达到357768.8亿元,2000-2020年GDP年均增长7.18%。据统计数据分析,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GDP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从22%5曾至24%。2020年华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按占全国GDP的1/4估算,约为8.63万亿元到9.24万亿元左右。
2、2020年华北地区需水量预测
(1)按人均综合用水量推算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2001年华北六省区人均综合用水量320―330m3,是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的72%一75%。预测2020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20―430 m’左右,华北六省区约为307―315m3。按2020年地区人口增长预测的中方案为2.76亿人计算,需水总量为848―869亿m’,仍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4%左右。
(2)按用水弹性系数预测
按可比价格计算,华北地区1995―2001年用水弹性系数为0.06。考虑“九五”期间属枯水期的因素,2001―2020年用水弹性系数由0.06提高至0.065,据此测算2020年用水总量为826亿m3,人均综合用水量300m3。
3、供水能力预测
华北六省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经处理的污水回用、微咸水和海水利用,以及引用黄河水和长江水等。供水方案组成原则是合理开采地下水,大幅度削减深层水开采量;增加长江供水量,压缩黄河供水量;增加污水处理回用量和海、咸水利用量。据2020年华北地区各种水源的供水能力的初步分析结果,组成以下三种供水方案,见表6。
方案一:地区总供水能力为799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78亿m’,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分别为55亿m’和5.5亿m3。
方案二:地区总供水能力为831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05亿m3,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比方案一增加5.5亿m3。
方案三:地区总供水能力为854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23亿m3,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比方案二增加5亿m3。
三、2020年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支撑能力
1、2020年水资源支撑能力情景分析成果
按照三种需水方案和三种供水方案,组合成九种水资源供需情景,分析结果详见表8。
(1)当需水量为826亿m3情景时,实施第一种供水方案可基本满足需要。
(2)当需水量850亿m’情景时,实施第二种方案或第三种供水方案可完全满足需要。
(3)当需水量869亿m’情景时,实施最大供水量的第三种方案,仍缺水14.8亿m3。
2、分析结论
(1)南水北调工程是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安全建设的必要条件
华北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实施水安全战略是十分必要的。初步测算2020年华北地区总需水量826―869亿m’,人均综合用水量300―315m3。2020年华北地区当需水量826亿m3左右,维持人均综合用水量300m3时,需要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78亿m’左右。当需水量869亿m3左右,维持人均综合用水量315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20亿m3左右时,缺水率保持2%左右。
(2)2020年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将得到较大改善
在三个供水方案中,均较大幅度削减了地下水供给量,由2000年的440亿m3降至320亿m3,减少了120亿m’。另外,到2020年华北地区城乡生活和工业总用水量将达到300亿m3左右,废污水年排放量约200亿m3,扣除计人生产、生活用水供需平衡的污水处理回用量,还有110亿m3左右经处理的废污水用作河道内或河道外的生态环境用水。总体上看,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将得到较大改善。
(3)遇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需要实施应急方案
华北地区受中高纬度西风环流周期性变化影响,不仅降水量年际变化大,而且有丰水段和枯水段交替出现的规律。因此,制定遇连续枯水年的供水应急预案和对策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均应制定完备的遭遇连续枯水年的供水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建立备用应急水源、应急状态下确保重点供水的用水户排序方案、应急状态下压缩各类用户用水定额标准以及应急状态下实行浮动水价方案等。
四、对策与建议
华北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替代”战略是解决华北地区供水安全问题的关键举措。
1、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已提出:“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生态环境,重要的是可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各部门协调行动,共同进行推动和引导工作,在利用相关法律、政策、行政管理、经济杠杆等手段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同时,还要作好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树立全民节水意识。
2、调整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替代”战略
针对华北地区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今后应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替代”战略,解决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应下决心根据水资源分布和承载能力情况,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为地区逐步走上协调发展道路创造条件。实施“替代”战略是指通过地区产品生产的品种选择和商品交换,达到地区节约用水或“引进”水资源的目的。华北地区大力压缩或限制耗水量多的产品生产可以减少水量消耗,本地区需要大耗水量产品通过发展物流业由国内外市场商品贸易调剂解决。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指标体系
一、构建生态经济区评价指标的基本原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类提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的描述,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是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促使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既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1]。龚建华(1996)把可持续发展分为低、中、高三层次:低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的持续利用、保护条件下,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低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理解着眼于区域的,它具有可操作性。中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需求能力,既符合局部人口利益又符合全球人口利益;最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人和自然的共同协调进化,达到人和自然的共同繁荣。为达到这些层次,杨多贵等认为(2002)必须对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行建设:即决策能力建设、制度能力建设、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社会进步能力建设和道德约束能力建设。
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它是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核心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2]。自然生态涉及到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人类生态涉及到人口、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和谐程度等。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发展生态经济应该重点考虑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和生态产业三方面问题,首先进行生态保护,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恢复,建立生态型产业;它的理想状态是在生态得到很好恢复后,建立生态和经济动态平衡发展。李周(2008)认为实现生态经济有三个切入点:一是以生态系统作为对象,考察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协商、合作和学习,形成具有多赢性质的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案;三是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规范人类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
生态经济区,理论上是指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区域;但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实践中,生态经济区也可以是指,将一定范围的行政区域划作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以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主攻方向,集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和人类行为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3]。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为理论基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类型及其演进
(一)单指标类型。这一类型是使用一个指标来评价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整体或某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状况与趋势。
20世纪70年代,人们提出了绿色GDP指标,以确切表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量和质;公式表示为:绿色GDP =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其中“自然部分的虚数”包括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的退化与资源配比不均衡、长期生态质量退化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资源稀缺性所引发的成本和物质、能量的不合理利用所导致的损失等。“人文部分的虚数”包括因疾病和公共卫生条件导致的支出、失业造成的损失、犯罪造成的损失、教育水平低下和文盲状况导致的损失、人口数量失控导致的损失和管理不善(包括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4]。
1995年,世界银行提出“扩展的财富” 指标(也称新国家财富指标)来衡量全球或区域的发展,“扩展的财富”包括“自然资本”、“人造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它们一起构成了评判各国或地区真实“财富”和发展的动态变化的标尺。绿色GDP指标和“扩展的财富” 指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状况与趋势。
Brown M.T.和Ulgiati S.(1997)提出了能值可持续指标ESI,它基于“能值”理论,该理论用环境负载率衡量系统过程的环境影响;Daly和Cobb(1989)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福利指标(WMDS),它以个人消费为基础,用来衡量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这两个指标都是从某一方面评价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与趋势。
(二)复合指标类型。这一类型比单指标复杂些,由几个指标共同评价可持续发展问题,但是指标结构相对简单。复合指标类型的研究很多,然而比较典型的是下面两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1990)提出人文发展指数( HDI),是测定可持续发展的复合指标,由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所组成。英国政府(1994)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它涵盖4方面,即必须保持经济健康发展、不可再生资源优化利用、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地利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承载力所造成的损害及对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构成的危害最小化。
(三)系统性指标类型。这类指标体系试图从理论层面去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并将它们统一在一个系统模型中。人们以系统理论和方法去构建指标体系,它们突出的特点是综合协同,很好体现了“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三者的协调关系。#p#分页标题#e#
牛文元等(1993)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度,是从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等五大方面测度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共213项测算指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UNCSD)(1996)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 134 个指标:社会指标(41个)、经济指标(23个)、环境指标(55个)、机构指标(15个)四类,每类指标都包括了检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活动、进程和模式的驱动力指标、用于检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系统状态的状态指标和用于检测政策的选择和其它人类活动的响应指标。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2)根据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管理相协调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各要素外部关联和内部自洽的逻辑分析,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具体为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总体层表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系统层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状态层为代表系统行为的关系结构;变量层为47个“指数”,反映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要素层有249个指标,为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度量[5]。
此外,还有其它类型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例如构建模型,在此也稍作说明。William Rees(1992)和Wackernagel(1996)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Prescott和Allen(1995)提出的可持续性的晴雨表模型等,这类方法为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单指标类型便于从宏观角度考察,目前有一些国家或地区便用绿色GDP衡量其发展状况;复合型指标体系具有很好的可操性,因此它是到目前为此,研究和应用最多指标类型,但它们难以对各具体事项的跟踪评价;属于多层次的、庞大的和具有理念性结构的系统性指标体系,还只有少数的几个,并且操作起来较复杂。针对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评价指标,到目前为此并没有系统的研究。下面本文想在前人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研究基础上,初步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我国中部省份--江西省的北部,它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包括该省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按2008年末的数据,区内人口有2006.6万人。这一区域还属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东部比较有相当大的差距;水土流失依然严峻,特别是由水土流失带来的面源污染比较严重。不过它的自然资源优质丰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强,其中有机食品产量居全国前列,是鱼米之乡和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随着2009年国务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该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显然,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状可以看出,该生态经济区还没有达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内大多数领域还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这个生态经济区的设立,目的是要在区内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和人类行为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因此,该生态经济区前期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在生态保护基础上,进行生态恢复,规划和建立生态产业,使经济生态化;这个生态恢复包括自然生态的恢复和人类社会生态的建设。本文也主要探索这个时期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基本思路
生态经济区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区内一般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生态环境复杂,既有众多的城市,也有广阔的农村。因此,评价指标的遴选要符合指标选取的一般原则的同时,还应该有更严格的要求。
1、建立该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 科学性原则,各指标能反映区内生态恢复和经济生态化的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全面系统性原则,能够反映区内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情况。
(3)可操作性原则,各指标必须概念明确,选取时充分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可靠性与稳定性。
(4)层次性原则,生态经济区系统宏大而复杂,全面反映问题的指标体系一定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能够说明不同层级的问题。
(5)相对独立性原则,在同一层次的指标要相互独立,上下层对应的指标要相互关联。
(6)区域性原则,要考虑到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地方特色。
(7)动态性原则,一定时段内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不断演进,作为评价指标,一方面要客观地描述发展现状,另一方面,要在动态过程中,较为灵活地反映区域发展的程度。
2、建立该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鉴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本身的复杂性和建设的分阶段性(前期主要是生态恢复和生态产业建设),如果建立单一指标或复合指标类型的指标体系,都不能从微观上督促人们方方面面的生态恢复和生态产业建设工作,因此本文试图用系统的方法建立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状况的指标体系,不过特别注重具体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对各主要事项的跟踪评价。在总的体系下,按生态区内环境、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建立三个子系统:自然生态恢复与保护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均以状态指数、活力指数和协调度来分别描述自身的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对环境与社会的影响;然后每个子系统分别在状态指数、活力指数和协调度的下一层级构造具体的行为度量指标。#p#分页标题#e#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四个层级组成,第一层级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第二层级为三个子系统,第三层级为状态指数、活力指数和协调度,第四层级为具体的行为度量指标,每一指标都经过反复比较和筛选,在优先考虑它的可操作性基础上,力求能对第三层级进行描述。
1、自然生态恢复与保护子系统
(1)自然生态状态指数。这一指数主要是为了说明环境与自然资源等在评价时点的状况,特别是自然生态的恢复情况。它由以下具体指标构成:① 天然湿地面积;② 鄱阳湖水质指数;③ 植被覆盖率或森林覆盖率;④ 生物种类或标致性生物总量;⑤ 区内耕地总面积;⑥ 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与再生率之比;⑦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与可持续性替代品开发速率之比。
(2)自然生态活力指数。这一指数主要是为了说明环境与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它由以下具体指标构成:① 土地产出增长率;② 水资源产出增长率;③地均绿色GDP;④ 城市单位建筑用地第二、第三产业产值;⑤ 资源生产率,指当年区域GDP与直接物资投入量的比值。
(3)自然生态协调度。这一指数主要是为了说明环境与自然资源恢复和保护程度,它由以下具体指标构成:① 退化土地恢复率;② 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不仅包括消费后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还包括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的循环利用;③ 污染物的可持续排放率与被回收、吸收或由环境无害处理速率之比。
2、经济发展子系统
(1)经济发展状态指数。这一指数主要是为了说明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别是生态产业的建立情况。它由以下具体指标构成:① 绿色GDP;② 工业增加值;③ 第三产业比重;④ 生态产业产值占GDP比重;⑤ 人均GDP;⑥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⑦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2)经济发展活力指数。这一指数主要是为了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它由以下具体指标构成:① 经济增长速率;② 科技投入占GDP比重;③ 信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④ 公路里程数;⑤ 年外商(区外)投资额;⑥ 年对外(区外)贸易额;⑦ 区内金融、资本市场筹融资增长率。
(3)经济发展协调度。这一指数主要是为了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与社会的作用,它由以下具体指标构成:① 单位GDP能耗;② 环保投资占GDP比重;③ 单位GDP水耗;④ 单位GDP污水、废气、废物排放量;⑤ 人均生活用电量;⑥ 教育资金投入增长率。
3、社会发展子系统
(1)社会发展状态指数。这一指数主要是为了说明社会发展的现状,它由以下具体指标构成:① 城市化率;② 恩格尔系数;③ 基尼系数;④人均医疗资源;⑤ 社会犯罪减少率或刑事案件发生率;⑥ 人口结构。
(2)社会发展活力指数。这一指数主要是为了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它由以下具体指标构成:① 平均受教育程度或人均教育资源;② 万人中具有高等学历人数;③ 万人中科技人员人数;④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它反映政府的调控能力,这一指标应该有一动态的标准值,但也并非超高越好。
(3)社会发展协调度。这一指数主要是为了说明社会发展对自身与环保以及经济的影响,它由以下具体指标构成:① 社会保障覆盖面;② 中等教育普及率或高等教育普及率;③ 万人中环保工作人数;④ 人口自然增长率。
至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已构建完毕。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相关领域专家确定第四层级度量指标的分值标准,依此可以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跟踪评价与监督;然后,咨询相关专家确定不同层级各指标的权重,利用指标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就可以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对整个生态经济区建设又能进行宏观的评价。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前期建设过程中,这一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评判价值。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等,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p.625.
[2] 王松霈,生态经济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8.19
[3] 江西省社科院课题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欠发达地区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模式的探索[J],江西社会科学,2008.8
[4] 杨多贵、周志田、陈劭锋,发展观的演进——从经济增长到能力建设[J],上海经济研究 2002.4
[5] 陈明等,可持续发展概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6] 龚建华,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概念[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6.9
[7] 李周,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8.6
【关键词】小学体育;社区体育;重要性
一、社区体育与小学体育的关系
(一)小学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
小学的体育教学具有基础新,也具有普及性。学校的体育教学是为竞技体育培养重要的人才,也是社会体育与国民体育的基础。根据相关的教育政策、教学调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必须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小学生在的数量大、规模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群体,这个社会群体的规模其他社会群体无法企及,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延展性与普及率都非常的高。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开始,其基础性有利于对学生的医生产生重要的而影响,有利于学生树立健身理念、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引导下学生形成锻炼的好习惯、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与良好的运动健身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运动水平,因此说,小学体育教学是社区教学的基础。
(二)社区体育是小学体育的延伸
社区体育对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体育没有学校体育教育那种系统性与整体性的优势,但是社区教育具有新颖性、灵活性与自主习,没有学校体育教学中那种无形的束缚与约束,主要是人们资源的参加、主动地锻炼。在社区体育中,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人们自主的进行选择。社区体育的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它在时间上没有硬性的规定,可以任何一天的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进行,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自由的进行组合,其中下五六岁的小孩,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以组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社区体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他不像学校体育教学在固定的时间内固定的场所固定的全体学习一定的知识,社区体育包括学生、学生父母、还有其他社会成员,只要是能够参与到锻炼中的人,都可以是社区体育的重要的成员。在社区体育中,学生占有重要的位置,对社区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学生逐渐的走出学校的大门,走入社会,他们在社区体育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最终实现全面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目标。因此社区体育是小学体育的延伸。
(三)小学体育为社区体育提供支持与保障
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历史比较长,国家对体育教学的发展比较重视,在体育教学的器材与场地上给与极大的支持。从相关的调查研究数据上显示,体育教学人数少,场地充足,在上课的时候使用,在学生放假期间基本是闲置。但是社区体育的发展比较晚,历史比较短,,场地非常少,设施不够完善。因此,在小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综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学校的体育设施,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设施与平台。在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学具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强硬的师资队伍、专业的体育训练与科学的培训方法等等。社区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只能够依靠社区成员自己的摸索,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综合的、专业的训练。因此,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除了在硬件上提供支持,在软件商也可以提供帮助。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小学体育教学占整体教学的45%,,充分的合理的利用小学体育教学的设施,有利于促进社区体育的长远发展。
(四)社区体育可以扩大小学体育的影响
小学体育具有强硬的硬件设施与雄厚的师资力量,但是他的影响范围比较小。学校体育在教学中的影响仅仅局限于教育系统的内部,不能够在大范围上进行广泛的传播,不能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以学校体育我中心的体育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育环境封闭,不不与外界进行联系。学校体育与社会上的体育活动各自为政,体育教师与外界的联系比较少。因此,小学体育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就比较小。社区体育的对象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利于体育的传播,小学体育在社区体育这个平台上,能够将自己的体育文化向外传播,扩到体育教学的影响力。
二、社区体育与小学体育合作发展的前景探析
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相互融合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实际上,社区体育与小学体育融合的道路并不好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首先,相关的部门在两者相互融合的道路上没有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两者在缺乏相关的工作意识。其次,学校教育自身带有的封闭性的特点,使得他们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外界联系,不能发挥自身体育教学优势带来的促进作用。从整体来看,学校体育是点,社区体育是片,全面体育是面,以点带片,以片带面,学校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中心。因此,政府部门要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进行相关的调控,学校的体育设施在学生上课期间归学校使用,在空闲时间归社区使用,促进一系列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社区体育的良好发展。
三、社区体育活动缺乏与小学体育的合作
在社区体育的开展中,缺乏主动地与小学体育的合作。这种现象出现主要原因就是社区体育组织与学校部门缺乏联系。社区体育在自身的开展过程中,经费缺乏,大部分的经费都是居民自己组织的,缺乏专门的体育机构,只是一些体育爱好者自发形成的组织,自己出钱、自己娱乐,政府体育教学没有发挥出自身的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社区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积极的产生联系,促进社区体育长期的、稳定的、良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全面健身理念深入发展的今天,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需要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二者要主动的向对方靠近,促进二者综合的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加奎.美国的社区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3(3):57.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和黑河市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市的区位优势和现实基础,我市明确提出到2015年把北安打造成为我省北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先导区,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按照这一思路和目标,我市进行了高标准规划。一是科学规划城镇发展布局。按照“抓点、成线、带面”的工作思路,确定了以北安城区、赵光镇、通北镇为节点,以吉黑高速公路为轴的经济发展带,构筑“三点一线”城乡发展格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二是科学规划村镇体系。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我们重新修订了《北安市村镇体系规划》,除保留8个乡镇所在地外,全市333个自然屯整合为21个新型社区。凡确定撤销的村屯不再进行新的基础设施投入,集中力量尽快完善乡所在地和新型社区的基础设施,迅速形成拉动效应。三是科学规划小城镇产业布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镇是引擎。必须不断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使其真正起到示范、引领,聚集、辐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坚持“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北安市区的城市定位,编制完成了以赵光镇、通北镇为重点的小城镇规划,优化城镇产业发展布局和社会事业发展布局。把北安市区定位为黑龙江省北部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通讯中心、电力配送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医疗卫生中心和工业产业集群。把赵光镇定位为工业重镇,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大外引内扩力度,培育骨干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把通北镇定位为商贸大镇,不断完善商贸物流载体和配套设施,发育农机、农资、建材、家电等市场体系。通过政策扶持,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构筑带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引擎。
二、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与土地分离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首要前提。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是必经之路。我市在抓好试点、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不断扩大土地规模经营面积。2010年实现土地流转面积61.7万亩,规模经营面积42.5万亩,分别占全市大田耕种面积的44.1%和30.5%。一是注重经营主体培育。我们将各类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的主要依托,结合村屯实际、发挥农民首创精神,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经营主体,扶持它们做大做强。我们在借助国营农场大型农机具优势的同时,重点扶持了农机合作社、农村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土地经营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高其经营效益,增强其带动辐射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34个,其中投资达5 000万元的大型农机合作社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0余个。二是注重经营模式创新。依托各类经营主体,通过试点不断探索成熟有效、形式多样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实现经营上的“双赢”或“多赢”。现已形成农场托管、农场代耕、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承包等模式,使农民通过入股分红等形式参与土地规模经营。在具体运作中,重点完善了利益分配机制和运作流程,在经济效益上让农民得“大头”,不仅不用农民承担自然风险,还使他们获得了比自己耕种土地还多的收益。农户在一分钱不用投、农活一手不用伸、“粮食直补”一分不少拿的情况下,流转土地后每垧地纯收入达到5 000元左右。三是注重服务体系完善。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中心,搭建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范长效的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为农民开展土地流转提供信息、中介、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建立土地流转档案,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推进土地流转有序进行。四是注重政策引导。为了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我们制发了《北安市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对实行规模经营的,给予农机购机补贴优先、农业贷款优先、农业保险优先、机耕补贴优先、涉农项目安排优先、农田基础建设投入优先的“六优先”政策,对整村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村奖励10万元,奖励乡镇2万元;对整屯推进的村每亩奖励3元,奖励乡政府5 000元。对规模分别达到1 000亩、2 000亩、5 000亩的经营主体,分别每亩奖励3元、5元和10元。对完成年初规模经营计划任务的乡镇一次性奖励5万元。
三、推动村屯搬迁,加快农村城镇化
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以后,如果继续居住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水平和保障待遇很难提高。为此,我市采取整体搬迁、旧村改造、分散转移、局市共建四种模式,推进农民向城市、小城镇、新型社区、农场场部转移,通过抓试点,以点带面,摸索经验。一是整体搬迁模式。将村屯整体向城市、城镇和新型社区转移,集中建设住宅新区。2009年,我们以赵光镇东丰村为试点,在广泛调研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把东丰村整体搬迁到赵光镇区,高标准建设东丰新村。新村分三期建设,总投资1.6亿元,投资4 2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可入住农民131户,二、三期全部建成后,全村9个自然屯、1 000余户农民将实现整体搬迁。二是旧村改造模式。对规划保留的居民点进行改造,建设新型社区,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屯农民入住。2008年开始,我们在城郊乡建民村进行试点,重点实施了改房、改水、改厕、改圈、改厨和道路绿化、路面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庭院香化、街道净化“五改六化”工程。目前,主街和巷道全部实现硬化;主要街道全部亮化;中心屯住房砖瓦化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四旁绿化率达到100%;建成农民休闲文化广场、农民活动中心各1处;开工建设大型超市、浴池各1处。下步将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和政策吸引,吸纳周围10个村屯向建民社区整体搬迁,尽快使建民社区人口达到5 000人,发展成为新型小城镇,实行社区化管理。三是分散转移模式。对于不具备整体转移条件的村屯,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有意愿、有条件的农民进入城市、小城镇、新型社区、农场场部居住。几年来,向市区和小城镇分散转移的农户已达6 000余户。今年要求每个乡镇完成分散转移农户100户以上。 四是局市共建模式。省农垦总局按照县级城市规模和生态型小城镇理念,强力打造5个人口在10万人左右的中心城镇,50个人口在1万人左右的重点城镇。我市以此为契机深化合作共建,依托市域内的农垦北安分局及所属农场,规划把就近村屯的农民整体搬迁到农场场部,把土地整体转给农场规模经营,把农民变成农场的职工,享受农场的政策待遇。今年,我们正在探索和研究二井镇二井村二井屯、海星镇岚光村阳光屯2个屯整体向农垦转移问题。
四、推动城镇产业发展,构筑农民就业平台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是农民就业的平台。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重点,积极推动农民实现非农产业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引导工商业和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坚定实施工业立市战略,重点抓好北安工业园区和庆华机械加工园建设,规划建设赵光和通北工业园区。坚持把商贸物流业作为推动北安发展的战略产业,规划建设北安物流园区、汽车经销集聚区、农机农资和工程机械经销园区、赵光物流园区、通北物流园区五大物流产业园区,引导优势产业项目和配套企业向园区集中,不断增强城镇功能和聚集辐射能力。二是发展城乡二、三产业。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原则,依托产业园区发展平台,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商贸物流业,不断增强市域发展内在动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在全市重点培育发展了北安完达山乳品公司、宜品乳业公司、进发公司、昌泰水泥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食品、机械、能源、建材、药品、木制品等六大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工业重镇,赵光镇培育壮大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化工等主导产业,工业企业发展到12户,工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三是开展劳务输出。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定向技能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进一步健全市乡村三级劳务输出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2009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5 560人,增加收入6 113万元。
五、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农民向城镇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