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古典文学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激发兴趣;诵读;品味;迁移;创新
2012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标把语文素养和人文内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充分体现、落实这一目标,阅读新经典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学生在大量背诵古诗文中,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陶冶他们的性情,开阔他们的心胸,端正他们的品行,塑造健康的人格。从经典中,“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呢?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了下面的做法。
一、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这一学科充满兴趣,才能乐学并好学,所以我在教学首先注重导语的设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在讲授《桃花源记》时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描述神游桃花源,“这是一片桃花林,你看,河流两岸长达数里的地方,竟然没有一棵杂树,远远望去,盛开的桃花就像一片粉红的彩霞……;你看,红瓣纷落,就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你看,这里面的土地坦荡如砥一望无垠……;你看,老人坐在屋前晒着暖暖的太阳,孩子们在绿草坪上欢快的追逐……”随着我的讲解,学生陶醉其中,遐想联翩。有的学生接口就道:“此景真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见一处呀!您该不是要带我们进入仙境吧?”学生们开怀大笑。我当即抓住时机,引导他们朗读课文:“‘人间难觅神仙境,书中神游桃花源’,还是让我们一起朗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以往学生一听要读课文,就会失声喊苦,可这一次,学生被我口述的境象吸引住了,都想去了解书中的桃花源,读得异常流畅、响亮。)
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古文既有音韵的和谐之美,又充满自然之美、人性的光辉,国家、民族的精神贯穿其中,友情、爱情点缀其间。朱自清先生讲过,经典的训练主要是背诵。背诵是一个重要功夫,同时也需要训练,能力才会有提升。因而初中的古诗文课堂教学重诵读轻讲解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有效的诵读必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丰富学生的间接人生积淀,可谓一举两得。在吟诵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要辅以朗读技巧的必要指导,使其掌握重音、停顿、节奏、速度、语调等要领,力求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引领学生步入审美佳境。首先,在教学中,可配乐朗读,读出韵律美;其次,为了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领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和趣味。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从而读出情致、趣味;第三,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反复推敲,领悟文章写法的巧妙,朗读时要读出艺术美。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给学生表达情感提供借鉴。如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诗人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感受到世外桃源的宁静……这些名句或是语言独特别致,或是修辞优美独特,它们将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成为学生人格的底蕴。
三、品味语言,整体感悟,注重迁移。
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评价”中指出:“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实施文言文阅读教学除了诵读外,还要把握古诗文理解的原则。古诗文的理解包括对字词的理解了,对词句的理解,对一层意思的理解,对一个段落的理解,对全篇的理解。理解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梳理写作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鉴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老师可适当作些拓展与迁移,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如学了《桃花源记》,可对作者的《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余作品作些介绍。又如学了《关雎》,可对《诗经》的内容作些介绍。除此以外,还可作些相关迁移。例如学了《送东阳马生序》,要使学生认识到勤学苦读的道理。老师还可介绍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等故事,这样通过同类及相关内容的迁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阅读面,对古诗文的有关知识也得到了有益的拓展。
四、学习写法,进行创新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造力,学习也一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对学习过的古诗文进行创新,也就是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会背是一个“普遍”层次,而会用会写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古诗文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将学过的古诗文进行仿写和改写,就是俗语说的“依葫芦画瓢”。“取其形,仿其意,求其神”,化为己用,然后进行自我认知作用下的再创造。它与编写、扩写有着显著的区别,改写可以在原著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中心,甚至可以改变题目。有的改写则要求形式上的改变,如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把诗歌改成散文),改变语言(把古文写成现代文),或改变文章顺序等。由于改写含有创作成份,所以,经常做改写练习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发展想象力。如在学习《三峡》、《小石潭记》等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充实内容,丰富语言,将之改写成优美的现代文;在学习《陋室铭》等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文体的特点,并仿照形式,自选主题,进行仿写。当然,再创造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已从形式到内容层面理解了古诗文,也掌握了需要改写和仿写的古诗文的文本创作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诗文不仅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而且语言凝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解读她们,传承她们,也就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了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了中国灵魂、拥有了民族品格、拥有了伴随终生的民族“精神护照”。
笔者有幸聆听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两节同题异构课,两位执教者同样出彩,更重要的是,两节公开课以不同的解读角度设计课堂,呈现出迥异的教学风格,引发了众多听课者对古典诗歌教学的新思考。
思考一:古典诗歌教学意义何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散曲各领数百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余秋雨先生是这样评价古典诗歌的:“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确实,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寓所,而诗歌则是灵魂的最深处,它常响彻于你的生命,愉悦心灵,传递情感,寄寓思想,教育后人,令人无法自拔。当我们研究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时候,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到这汗牛充栋如繁星般美丽而深沉的古典诗歌上。
即使从教学层面看,诗歌教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恢复高考后的1985年的高考,“诗歌”题正式进入全国语文试卷。尤其是2002年《考试说明》增设诗歌阅读专项要求以后,诗歌题由知识型客观题向能力型主观题不断发展变化——考查知识,品味语言,欣赏意象,评价情志,鉴赏风格……命题深度层层推进,测试难度节节攀升,审美特色日益显著。可以说,高考语文命题推出诗歌鉴赏题,高举起“诗教”大旗,不仅优化了语文试卷的结构,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境界;而且对学生国民素质的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建构,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基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引导他们“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因此,我们教师需要通过古典诗歌的教学,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延续民族血脉,光大民族伟业,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沉重又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思考二:应如何制订古典诗歌的教学计划
1.充分了解生情学情,谋定而后动
在这次公开课中,郭、涂两位老师都未在诗歌字面义上花太多时间,只是点到即止。这是了解学情生情的表现。学生早已具备了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字词的自觉性和能力,所以这部分内容可弱化,不必占用课堂时间。但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而言,恐怕就不得不在这方面狠下功夫,毕竟,鉴赏的基础还在于字面义。如果不解决这个拦路虎,学生必然会在这里摔跤。
除此之外,知识的连贯性也应成为教学重难点定位的考虑因素。就诗歌阅读而言,学生在必修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数量较多的古典诗歌,且对其内容特点已经拥有了初步的鉴赏基础。上到高中,老师既需要调动学生在“必修”时所学到的有关基础性内容,让学生在某一个方面去发展对诗歌的认识,使得“共同基础”与“个性发展”在教学中得到有机的结合。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2.准确定位,构建知识能力模块
高中的学习重点不在感知,而在“类”化。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整合背诵一定数量的诗词名篇,将单篇的、局部的、零散的知识进行勾连,进行“类”的总结提升,构建关于诗的知识能力模块,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同时,也要适当联系高考,让学生在理解诗作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力争得分,给学生一把解读诗歌的钥匙,授人以渔,并且培养他们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
总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计划制订要考虑“承前(必修、选修)启后(高考、终身)”,一方面关注与必修选修的联系,盘点必修选修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关注高考的能力考查的要求和方向,积极备考。同时,也必须超功利性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思考三: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古典诗歌鉴赏活动
1.披文入情,登堂入室
诗人创作的过程,大致概括为“生活积累——选材立意——艺术构思——语言表达”。观赏者“沿波讨源”,可从“语言表达”入手,追溯到诗人的“艺术构思”、“选材立意”和“生活积累”。即先从作品的“语言形式”入手——谓之“披文”,进而探讨其他——艺术、情感等。
从操作层面看,“披文”都是鉴赏的前提。当然可以从诗题入手,从具体的意象入手,也可从整体印象入手,但终归都要过语言关。然而,诗词用语与散文不一样,既有韵律的限制,要求精炼、含蓄,留下“空白”,又可在叙述时跳动进行,因此诗词的结构是特有的。如果用散文的眼光去读诗词,可能会摸不着头脑,甚至是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正确理解诗人的意图情感,自然也体会不到它的好处。
概括来说,诗歌的语言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精炼含蓄有味,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填补;二是跳跃性(形象、情感);三是要突出形象。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家语”的特点,从字词句入手,关注意象的固定含义,“因文施教”,才能为下一步的鉴赏作好充分的准备。
叶嘉莹先生认为:“在一个历史文化比较悠久的民族中,有些语言的符号经过长久的使用往往形成了某些固定的联想,而且只有属于这一文化传统之内的人,才熟悉这种联想。”所以,老师要抓住“意象”,向情感深处漫溯。
意象是蕴涵作者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平时就应让学生养成分组分类整理意象及所表达的含义的习惯,同时,注意教给学生评点意象的方法。如:(1)抓住修饰意象的词语进行评点;(2)体会修饰词语描述出对象的什么特点:颜色、动作、神态、心理、质感、层次等;(3)可以用其他修饰词语替换,运用比较法来对修饰词语进行体会感悟和评价。
“披文”之后就要“入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然而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古典美学在情感表达方式上主张含蓄,不主张情感的直接宣泄,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形象、景物来表达,因而,古人特别重视情与景的关系。“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一语道破了古人与自然景物的关系。历代诗人更是从与山水的感情交流中领略山水风景丰富多彩的美,激发人们人世沧桑的浩叹,以及关于时光永恒的思考。从手法上看,中国古典诗歌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诗人在与自然的对视中获得一种生命的体悟,他们借山水洗涤世俗的尘埃,消除胸中的块垒,从中启发进取的意趣。正因如此,诗歌鉴赏最难过的就是“入情”关,学生常常烦恼自己无法准确把握具体而微的情感,总觉得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把自己与诗人阻隔,对面而不相识。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有时,即使不是太理解某个字词,但如果能利用已知充分联想想象,将文字转换成一幅幅连续的画面或场景,融入到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中去,现诗中未尽之意。也就意味着“读懂”了诗歌。
2.以读促学,授人以渔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中,要令学生与文本对话,重要手段就是读,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精读,诵读……不一而足,不同的读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学生只有经历这些读才会读。不同的授课内容对读有不同的要求,但最终是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诗词欣赏是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交织,有时是从生理——心理,有时是从感性——理性,有时是从情感——思想,有时是从社会——历史……反正,“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在不同形式的读中,学生走进、投入、品味语言,咬文嚼字,感受文章的字字珠玑,继而领略、倾听、感受、认识、了解、发现,从而受到愉悦、陶冶或得到启示,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次郭、涂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读”,整个课堂书声朗朗,尤其是涂老师,以身作则,全情投入,大声吟诵,极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朗读热情,营造出高昂的课堂氛围。
只有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语文教学应该激励学生多读,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使其读有所得。学生爱阅读、会阅读,才会带来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
首先,整个社会的古典文学水平普遍偏低。在当今的中国,不说用口语文言文,读不懂文言文文章,不认识繁体字的大有人在。中国古文博大精深,是世界最难学的语言和文化之一,其中“假字”是文言文的特点之一。在中国各大古典电视剧中,由于怕电视观众看不懂文言文,而对其字幕的配制全套是白话文。其次,古典文学人才的严重匮乏。现代教育中,也许只有大学开设的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和一些古典文学爱好者对古典文学有一定的了解,而大多数只是迫于义务教育或无意识而接触到它,古代的文学著作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中国古典文存在危机的原因
首先,文学教育以现代文学教育为主。、至期间,在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只有以鲁迅为代表的的文学思想。直到1978年,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恢复高考,才让中国古典文学教育重新回到教育的层面。但由于深受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还是以“照本宣科”的教育理念为主。
其次,应试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以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为例,中国的高中教育,老师会给出文言文中高考的重点,而学生则根据重点去刻板的面对高考。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的诗歌鉴赏考查由选择题型变为简答题型,改变了以往的诗歌鉴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变为选项分析能力考查的状况。
第三,现代文学多元化的趋势对古典文学造成威胁。文化也是在时代中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展,1998年,第一本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使台湾和内陆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网络文学的狂潮,此后的题材除了爱情,也有历史、武侠、恐怖、魔幻、侦探、悬疑、纪实等,拉开了一股“新新人类”的“新”,人们更加愿意喜欢阅读新颖的题材类型。文化种类的增多,人们更愿意接受网络带给我们的快捷、娱乐化的信息,使得古典文学的地位更加削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典文学的教育。
第四,古典文学的接触渠道较少。中国教育的模式普遍是填鸭式教育,这也让在校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古典文学的机会只限在课堂。但书本上的文言文、古典相对于中国2500年的历史文化来说,只是凤毛麟角。同时由于古代文学在地域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口繁密,民族众多,自古以来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使得学生在接受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如何面对古典文学教育存在的危机
首先,加强教师的职业知识素养。古典文学的传教,不一定要按严肃、古板的方法。而是要课内课外的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也必须加强古典文学“深”度、“广”度,才能满足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讲诗经侧重于艺术的角度,突出情感的渗透;讲唐宋文学,侧重想象力的发挥,扩散学生的思维;注重自己在各方面知识的扩展,不应只按教材式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将古典文学拓展到学生心理。
其次,通过多渠道传播学生宣传古典文学教育。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把古典文学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快捷的阅读古典。老师经常带动学生到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地进行交流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美;不断拓展古典文学的传播渠道。
第三,在先进的网络技术中发展古典文学教育。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随着电脑的走家入户,我们的学习、写作条件已相当优越。我国最早论述为学问题的著名专论——荀子《劝学》即通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的联翩喻体强调了诵读积累的重要意义,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方法常为人们所称道。古典文学电子版的出现,能给那些爱好古典文学又无迹可寻的人,提供一个大量的传播信息库。
关键词:古典;文学:研究:现实意义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和思想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之际,国学作为民族文化的物质承担载体和精神主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中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主动参与世界新局面建构的重要精神依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39,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也是古代作家艺术地理解世界的一种象征。它所倡导的思想、观念、道德等对塑造当代社会人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更是有着强烈的社会政治色彩和自觉的人文关怀,它以其独特的方式沉淀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理想的道德规范。
在中国文学理论研究领域里,古典文学的研究积累十分丰富,尤其是进入新时期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古典文学的意义和内涵不是某个时期的某个人或某个流派所规定的,而是结合具体的时代精神积累形成的。一切古典文学研究都是在当代意识下进行的。从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来看,挖掘其审美价值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接受古代文化遗产,领略感受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之美;从古典文学研究的功能来看,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人类心灵历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的需要,还可以为当代艺术与文学的创作提供经验素材,促进当前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从古典文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上来看,必须具备当代的研究观念,掌握当代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不管是古典文学的传播者还是研究者,都应从多个角度诠释中国古代经典的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扬中,真正树立世代传承、坚韧有力的精神支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有利于传统民族精神的传承,彰显坚强乐观的民族魂。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分析中国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洞察到文学家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总结评价文学好坏的是非标准和最终取舍,都具有认识价值。作家们把自己一腔的理想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他们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自时代的风貌,反映了人民的理想与追求,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现实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大力挖掘和积极倡导这种民族精神。
第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作家作品,文学典型可以引导人们提升人格品位。
学习的根本价值在于能塑造人的灵魂。人文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当代人的高尚人格与远大理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古代众多文人的人格高贵,他们的作品都是自身崇高人格的自然流露,传达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追问,讲究人格修养与操守,呼吁强烈的民族感和社会意识。屈原的不苟世俗、竹林七贤的洁身特立、司马迁的刚直不阿、陶渊明的淡泊明志等高品格使当代人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为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国现在不断倡导和谐社会,和谐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的一大阐释。只有将感性与理性、人文和科学精神高度统一,才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才能用审美的方式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现实世界。我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传递的同时,注重古今的融汇贯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文学艺术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而文学的和谐在某个方面促进了思想精神的和谐。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和谐与融通,在很大程度上既扩展了古典文学的传播范围,也为古典文学基础上的新文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契机。
第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有利于民族文学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古典文学;融入
一、人文素养教育与古典文学概述
(一)人文素养教育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知识在个体,人身价值、世界观与品德修养等层面的内化,可视为个体具有的文化情况、特殊性质与有益社会发展的潜在能力。就当代人文主义而言,以科学主义为对照,更为注重个体的生命、价值与追求。实践论证,人文和科学是个体生存与发展不容缺失的关键价值尺度,人文注重怎样做人,科学以怎样做事为中心。故而,人文素养是人对自身的理性认识、表述与实践规范,个体对人文知识的汲取与掌握,均能促使个体精神、价值追求更进一步。就人文素养教育而言,是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经由知识教授、环境陶冶与亲身实践让其转化成个体内在人格、气质与道德修养,其属于人性化教育,将个体发展实际需求为教育价值观,将个体健全的心性为宗旨。
(二)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即各大民族具有的古代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关键部分与当代文学发展的前提,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在文学发展史中不容或缺。当然,现今社会提到的古典文学,也寓意具备较高价值、较为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就“古典”二字来看,拉丁文对其的解释即“一流、典范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文艺理论家将罗马等地的优秀作品为经典示范,视为古典文学。就国内来看,将远古流传的古老歌谣、神话传说至五四前期诸多具备较高价值的文学作品称作古典文学。
二、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就国内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来看,效果差强人意。现状如下:
(一)职业教育持续推进、人文教育落后
高职学校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职业教育类院校,其教育宗旨即给社会培育、输送高素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使其熟练运用某一项或多项职业技术技能,能社会、职场中站稳脚跟。职业教育独有的教育宗旨及理念,导致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偏颇,具体为:过于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未对文化气质、人文素养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因而使得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难以提高,人文教育落后的现象极为显著。
(二)人文素养教育匮乏、文化底蕴薄弱
长久以来,高职院校就极为重视职业教育,往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编制教学计划、设置教学课程。在此背景下,人文素养教育逐步淡出视野,高职院校过度注重专业知识技能讲授,无法面向学生教授人文知识,学生难以接触人文文化而受到熏陶,天天浸泡在职业性知识学习这一压抑的环境中,精神世界无法得到充实,使得高职学生匮乏较好的文化底蕴,精神气质较差。具体为:实际生活、学习时,高职学生自控力不强,应对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不高,学业负担重,在面临困境时情绪低迷、自暴自弃,部分学生不愿接受他人帮助,人文素养较差。
(三)古典民族文化精神主导性减弱,民族文化衰败
在先进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多数高职学生整日沉迷网络,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均消耗在网络游戏、电影等层面,民族文化正受到部分低俗、负面文化的抨击。并且,某些高职学生仅注重时尚,丧失了民族灵魂,忽略了民族文化,把华夏数千年来的古典文学、优秀传统抛之脑后,使得民族文化的承袭与传扬遭受巨大威胁。在此形势下,匮乏古典文化与民族灵魂的高职学生,不但思想无信仰、灵魂无寄托,更甚者精神世界分崩离析。
三、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实践中古典文学的融入策略
在分析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现状的情况下,提出了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实践中有效融入古典文学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革新理念,实施有效的人文素养教育活动
要确保高职人文素养教育活动顺利实施,便需革新老旧理念,由学生脑海深处加以转变,促使高职学生知晓人文素养对个体的功能价值,同时高职校领导、教师也应以身示范,由思想层面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活动的实施,并在实际教学中把人文教育、古典文化教育置于重要位置,从而将其落实到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需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古典文学,以此借助较好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彰显民族文化的优势特征,为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浓厚的民族情感予以帮助,对其正确的民族文化情怀加以培育,对高职学生精神世界予以充实。经由面向高职学生讲授民族文化与古典文学,让其领略民族文化及古典文学的魅力,陶冶自身情操,确保思想有所寄托,从而发展成为具备人文魅力的优秀学生。
(二)变革传统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
民族文化历史极为久远,古典文学便是华夏数千年来优秀文化的凝集,具备重要地位,故而文明和文化均将由古典文学所呈现。要在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中有效融入古典文学,便需对现有课程体系予以优化、创新,将古典文学课程设置为核心课程,从而并入至高职课程体系内,让其变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并经由考试或考查制对学生加以考核,从而将古典文学置于和专业课程并列的位置,由此促使高职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文素养教育的功能价值并领略古典文学具有的魅力,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对古典文学予以传扬。
(三)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
实质上,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中融入古典文学是具有计划与目的的,是把文化、文学和高职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等有效结合,促使双方彼此交融,以此促使高职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效学习,从而强化其人文素养,推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就古典文学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来看,可把略显单薄的专业课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增强学生学习爱热情,在学生获知专业知识技能期间,对其人文素养加以培育,因而高职院校需对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予以高度关注并落实。
(四)创新高职教育模式,强化鉴赏能力
将古典文学融入高职人文素养教育是一项创新之举,颇具趣味,因古典文学具备独有的魅力与美感,如同人文教育的灵魂,其并不与枯燥的文言文背诵等相似,具体是以审美态度分析、鉴赏古典文学,经由此模式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故而,高职校领导及教师需对人文素养教育模式的革新予以高度关注,经由多元教学模式给学生呈现趣味性古典文学教育,增强其古典文学水平,让其综合能力得以发展。实践教学时,教师需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经由多媒体面向学生直观呈现古典文学知识及相关背景,经由此吸引学生视线,从而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古典文学的学习,强化自身人文素养,为今后的发展予以支撑。此外,教师还可面向学生组织古典文学阅读活动,经由新媒体等面向学生推动古典文学作品,拓展其视野,对其阅读兴趣加以培育。
四、结束语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汉族;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现状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95-02
本次调查选择了云南二十多个市县,涉及问卷187份,包括了汉族与九个少数民族:彝族、回族、哈尼族、藏族、白族、苗族、傣族、壮族、苦聪族、普米族等。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深入当地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调查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当地人对这类调查较重视,但也有一些问卷上有很多的选择题被空留着。
一、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现状
通过我们对云南九个少数民族的调查发现,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少数民族人民对“小说”与“词”两种文学体裁存在偏好现象。
(二)通过电影、电视等形式向少数民族人民传播的四大名著受到较大欢迎。对于我们提出希望我们提供何种帮助时,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人民认为可以通过电影与电视等方式来进行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另外,少数民族人民所了解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两种媒介了解的。
(三)大部分少数民族人民不是非常了解本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原因之一。经济环境决定了民族的文学艺术发展的程度。在统计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人民在遇到“你对自己民族的文学、文学了解的程度”问题时,大部分人选择了放弃此题目的回答。从回答的情况来看,也不容乐观,非常熟悉的少数民族人民还未占到三十分之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极大瓶颈。
(四)对中国古典文学表现出不太积极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人民一般不会阅读也不会购买中国古典文学的著作;在被调查的少数民族近一半的人民可能会去了解,只有30%左右的一定会去了解;他们对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似乎不太需要我们的帮助;等等。
(五)语言文字障碍是少数民族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难题之一。
总的来说,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还是取得了一些进步,他们已开始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并且对非常著名的作品和非常出名的人物形象有较深的印象,同时他们已认识到必须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才能保证本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不仅是一个吸收营养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宣传自己文化的过程,对构建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云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现状上的差异
汉族人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存在先天的优势,主要是语言及环境等方面。但在具体调查和统计后,我们发现,云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上还是有很多差异的,下述其要:
(一)少数民族偏好词,而汉族人民偏好史书。就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来说,大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都偏好小说,这是由小说本身的体裁特点所决定的。有近30%的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分别认为经常选择读词和读史,这两种体裁也是他们各自选择喜欢阅读的体裁中所占比重第二高的。小说与词两种体裁应该说是俗文学的代表。特别是词从产生始就被认为是艳丽富贵,而云南少数民族地处南疆,本身就具有南国的各种性格特点,如细腻、温婉、富于色彩等。徐渭曾说:“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析,是以作人勇往之志……;南曲则纡徐绵渺,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知觉。其南方之媚柔也。”云南少数民族人民恰是柔和,婉丽的性格,这与词本身的婉转、亮丽亦不谋而合。同时俗文学相对雅文学来说,俗文学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二)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方式上,少数民族人民主要通过电影与电视,而汉族人民主要通过书籍与电视。少数民族人民由于语言文字等因素,对于电影与电视更易于接受;而汉语人民虽然也可以通过电影与电视,但大部分都是较早通过书籍来接受中国古典文学。如汉族小孩较早就开始读连环画等一些普及中国古典文学的读本。
(三)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考虑的因素方面,少数民族主要考虑作品所传递的精神、作品内容与作品的知名度等方面,而汉族主要考虑作品的内容、作品所传递的精神与作品人物等方面。
(四)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难度方面,汉族主要在于兴趣不大,而少数民族主要在于语言障碍等因素。大部分被调查的汉族人民认为兴趣决定了他们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态度,他们在汉语的基础,但不一定选择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而少数民族则不同,他们大部分连语言文字都没有过关,就谈不上兴趣了。
三、对这种差异的一种思考和建议
对于加强民族融合,现已存很多观点,也不乏创见,此不赘述。笔者抛开当代现有的少数民族政策和相关观点,以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少数民族的现实需求为指导,针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差异,提出几点有益于提高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建议,以期对当代少数民族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理论支持。
(一)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是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学在少数民族群体间传播的重要途径。认字水平是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少数民族人民不会认、写、读普通话,那么就无所谓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了。当然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不宜提早进行,这是为避免少数民族语言的丢失。何为文化素质?它当然包括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两者也是少数民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素质。
(二)加强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注解,使这些著作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被少数民族人民所接受。可以尝试用当地民族语言来翻译中国古典文学著作,这部分工作似乎已悄悄开始发展,但还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原因在于还只有少数的古典文学研究者投入其中,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仍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增加的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求知欲望。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同化等因素,少数民族语言的掌握者正逐年减少,高质量的翻译作品也难以产出,也不可能有大批量的翻译工作者来从事此项工作。鉴于此,当代教育机构应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继承,使我们已濒临消失的语言得以在少数民族间广泛流传,并形成一种强大的势头进而影响当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让他们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简单化的专门人才,这于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大有裨益。
(三)运用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来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学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宣传。这些新型媒介在少数民族中已呈现出普遍性,但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相关内容还很少。我们利用这些新的媒介能直观地展示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电视与电影具有非常强的直截性,它们以声音和画面的形式直接传递给少数民族人民。我们电影行业和电视制作企业及网络企业应举起大旗,做好相关产品的开发,以推动少数民族人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
(四)少数民族知识群体,特别是其中的高知群体,需要真正提高中国古典文学素质。正如贺希格陶克陶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一文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需要一批专家教授、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同时也需要一批专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专家、教授,他们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桥梁,融通两者,这不仅有利于接受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先进元素,亦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文学本身的地位。
该论文是西南林业大学2007年面上基金项目(编号:200603M)成果之一。
《古典文学史》是维吾尔民族古代文学的传承结晶,具有连贯性和奠基性。因此,在安排课程时必须要注意这点问题。但是,目前各高校安排本课的学期和课时数不尽相同。就拿我校来说,在2010年的教学计划中(三年制)《古典文学史》被安排到第二年第一学期上,一周六课时共十七周(102课时),《维吾尔民间文学》安排到当年第二学期;2012年的教学计划中,《古典文学史》被安排到第三年,一周四课时共三十四周(136课时)。显然,这个计划有问题。其一,忽略了时间顺序。我们知道《古典文学史》是民间文学的延续,是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开端,如果将这门课程安排到最后学年上,不符合教学规律;其二,大大缩短了应有的课时。其三,忽视了教学效果。《古典文学史》是学习相关文学专业课的必要补充,如果将其安排到最后学年没有发挥出其课程重要的基础知识的作用。对此,笔者认为应将《古典文学史》安排到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学年,在《维吾尔民间文学》课之后(或并列),在《维吾尔现当代文学史》课之前。至于课时,要安排的尽量充足,保证其课程内容的全面讲授。
二、选择适合讲授《古典文学史》课程的教师
《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其复杂性在于它首先具有古老性,其次是具有历史一贯性。其中用多种语言文字记载着维吾尔先民衬托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历史的多变形生活现实。它早先是开放的文学,将东西方最优秀的文化精髓集于一身,形成复杂的思想体系,使得经验和模拟文学得到盛行,着力于作品的艺术性。最重要的是,维吾尔文人首先是学者型作家和诗人,其作品超越了纯碎的文学范畴,成为了反映所有学科、传播其最新成果并且传给后人的伟大窗口。总之,这类文学内容丰富、语言多样、形式独特、思想复杂、紧密联系历史,一般单科教师很难胜任其授课任务。笔者认为,要承担此门课程的教师除了首先应该了解课程内容和体系之外,还要精通维吾尔历史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历史、民间文学,多少了解语言学知识和古代语言,家庭书房要有古典著作藏书,真正了解各种宗教的传播和特点,要具备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带进课堂的能力,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包括《写作基础》、《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以及《宗教学》,即伊斯兰教、佛教、摩尼教、基督教等专业学科和人文学科知识,很好地掌握维吾尔民族的精神境界。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一般很难胜任《古典文学史》课程的授课任务,也很难让学生满意。
三、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在2000年以前,其它高校和各类进修学校将教育家瓦伊提江•吾普尔和艾斯哈尔•玉赛因合著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一书(民族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研究家阿布杜热依木•提编著的《古典文学史》一书(内部教材,喀什市师资培训部,1982年10月印)都作为教材使用,将射尔夫丁•吾买尔教授的《论维吾尔古典文学》(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中世纪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两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19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三册,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等著作也作为参考资料。2002年起由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之前编写的《古典文学史》(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出版)也被作为教材使用。以上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体系完整、语言精巧、教材性质强,易于记住。当时,它是作为在维吾尔古典文学领域里出版的、很清晰精致、符合教材要求的第一部书,对维吾尔古典文学教学的组织、保证其正常秩序和培养出部分古典文学爱好者、研究者队伍的作用很大。不足之处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很多新研究成果没被吸纳,忽略了修订更新出版、有些见解被。至于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古典文学史》一书,在《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内容不断被丰富,体系更加优化,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信息价值进一步提升。不足之处是由于执笔者较多,以致书中的思想和语言的一贯性受到阻碍,语言不够流顺,有些内容层次模糊混乱,有些内容光提出了问题而没有做出结论,年鉴、内容排序上出现错误和模糊现象。因这本教材出版已经十多年了,没有吸收和补充新的研究成果,所以应该对这本教材的体系,语言等方面做进一步的修改。
四、优化教学方法
《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内容丰富,综合性、研究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讲授法为最佳。
(一)制定进度计划应从实际出发,增强科学性、操作性。目前,我校人文学院2010级学生开设的《古典文学史》课程(三年制度)安排了102课时,2012级学生安排了136课时(课堂讨论、小测验、考试安排都在课时之内,这样一来,实际授课课时又缩减了10课时左右),实际授课时数不多。采用的教材为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古典文学史》上下两册书。这本教材实际上是为本科层面的学生使用而编写的,对大专层次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时间方面,的确有点儿吃力。总之,我们的《古典文学史》课程既受到时间(课时),又受到学生素质,同时还受到教材等几方面的压力。显然,制定计划时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无法保证课程的体系、进度甚至对课程的领会。那么,进度计划怎样制定才合适呢?笔者认为,制定进度计划应坚持突出重点,对重复的内容、非文学内容要采用简略的原则处理。具体来说,绪论部分时间要宽裕一点儿,特别是要把《维吾尔古典文学的特点》这一内容讲的深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该学科的复杂性和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兴趣;有关语言文字的内容因在《语言学》和《现代维吾尔语》课程中专门进行讲解,故应予以简化;因《民间文学》课程单独讲授,故本课程中与此有关的内容应予以精简,只讲传说神话部分;长诗部分,特别是《乌古孜汗传说》要重点地讲授;塔里木-吐鲁番绿洲古代文学艺术部分没有像样的内容和值得给学生讲授或者阅读的大著作,所以按照一般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为给其后的经典内容的讲解抽出时间打下基础;对鄂尔浑时期的文学特别是当时的历史论述多抽出时间,就塔里木绿洲和鄂尔浑流域的维吾尔人的总体状况和个别情况、以后的命运进行全面的讲解,力争解开学生头脑中对维吾尔族的起源和所生活的地域不太清楚的观点;重点讲解碑铭文学;重视高昌时期的文学,对喀喇汗王朝文学特别是对《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真理的入门》的讲解创造条件,抽出宽裕的时间,讲清讲透;辽、元文学要以总体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察哈台和帖木儿时期的文学,要突出其中的拉勃胡兹、鲁提菲、纳瓦依等人物;在叶尔羌王国时期的文学中要重点讲解当代历史和赫尔克提的创作,着力于霍卓时期的文学;突出讲授仔黎里、艾尔西、哈拉巴提、诺比提、麦赫宗等先驱;在清朝统一新疆以后的文学中要重点讲授艾合迈德•沙•喀拉卡希、阿布都热衣木•尼杂里、诺茹孜阿洪•孜雅毛拉•夏克尔、纳克斯和毛拉•比拉力•艾则孜、毛拉•比拉力•纳孜木等;介绍性地讲授各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关于阿布都卡德尔•大毛拉和泰杰里的内容要在《维吾尔现代文学史》中进行论述,暂时忽略不讲。总之,把应讲授200课时左右的内容压缩到100课时左右的情况下,减缩上述一部分属于非文学或者正处于研究阶段的内容,重点讲授既有作者,又有著作而且造诣较深的内容,更要突出其中的有些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对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古典文学史》课程中达到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多效果的目的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针对性强。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要以讲授法为主,也适当采用讨论法和研究法。重要的是要能在短时间内正确掌握学生的特点,设计机动的教学方案,要灵活执行。《古典文学史》是以具体的作家诗人及其著作为主的文学,在讲授某一位作者及其创作时,教师应有与其有关的著作和图片,在上课时让学生观看,有些重要著作,比如:《乌古孜汗传说》、《希四传说》、《碑铭文学遗产》、《占卜书》、《卜古可汗传说》、《高昌维吾尔诗歌》、《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真理的入门》、《圣贤传记》,纳瓦依的各类著作,其他作者的大典要以整篇或摘录的形式阅读给学生,如果学生自己能够查阅的应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在课堂上,不要动不动就说“很可惜,他的著作没有被流传下来”之类的话来忽悠学生;也不要一味地说那些“其诗歌语言轻巧、流畅,有效利用修辞手法”,“在著作中赞扬真善美和人间真情以及忠孝、鞭笞假恶丑和不忠不孝”等通用的套话,将学生拉入条条框框之内;要用该作者创作中的实例来印证每一句话,突出个性。笔者认为讲授文学史课程时,对自己没有读过著作,甚至连情节都不知道,就进行盲目进行分析的教师是对学生、对自己最不负责任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也不会树立起自身的威信。另外,授课教师要善于将课程联系历史,力争在课上让学生成为既能了解几千年的历史,又能掌握历史知识的人。在整个课程过程中要以完整的意义充分体现课程名称所提到的“维吾尔”、“文学”、“古典”、“历史”等四个词。
(三)灵活设计作业。《古典文学史》课程最适宜的作业方式是作文。设计作业时,尽量安排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多看资料的题目,绝不能安排一问一答的书面题目来浪费学生的时间。比如,要安排“为什么说维吾尔文学是用多种语言文字表达的?”、“‘乌古孜汗传说’中提出什么样的社会观点,其当前的表现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在喀喇汗王朝时期能够产生‘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真理的入门’等名著?”、“‘福乐智慧’中的知识、伦理道德、法律观点在现在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等题目,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探索。显然,为了完成第一个题目学生不得不查阅有关维吾尔族历史、来历成分、生活的地域、形成民族史、使用的语言文字、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各个历史时期的意识、心理的四五部书籍或者文章,以后也是如此。教师批阅作业时一定要认真,给学生的作文写出详细的批语,选出最好的一两篇作文,鼓励学生做进一步探索,力争发表。如有在此方面发展的志向者,教师也要无私地进行指导。
关键词: 古典文学 科研能力 大学本科 教学培育
中国古典文学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一般安排六个学期的时间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与学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古典文学知识和文学发展流变,而且要具备阅读古籍的基本能力,以及研究古典文学相关问题的基本素质。
那么,这种阅读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怎样的途径得以实现呢?笔者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十几年,为本科生开设过四门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得到同学们的好评。现笔者对执教的经验与思考作总结,以抛砖引玉。
一、寓教于课堂讲授之中
古典文学的课堂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学习环节,教学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涉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文学史的讲授,按照朝代顺序,对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重要作家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其艺术规律,探求其成因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学术研究无止境,后出转精。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点讲述学界通识,又要兼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单纯满足于知识的写录与机械记忆。
以清代散文流派讲课为例,重点介绍桐城派,产生及持续的时间、流派名称的由来,然后分别介绍代表作家及其贡献,随后讲述这一流派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特点。关于阳湖派的问题,需要向学生指出,学界有关阳湖派是否独立成派存在不同意见,可分别简介各派的观点及其依据,然后以曹虹教授《阳湖文派研究》的出版及其研究成果的介绍结束这个问题的讲述。
经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对清代散文主要流派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初步了解了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并且对学无止境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培养他们对于古典文学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第二,文学作品的赏析,必须结合文学史的内容,对重点作家的重要作品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的剖析,加深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理解。
以明代传奇《牡丹亭》为例。明代中后期,思想界的狂飙运动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即是显证。在讲授的过程中,要结合汤氏《牡丹亭记题词》进行提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1]P1153随后,我对《游园》一出戏文进行了讲解,并发动同学对汤显祖的“至情”论展开了课堂讨论。
由此,学生对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对汤氏的创作特色,到明代中后期文学界公安派“不拘格套,独抒性灵”特点在创作中的表现,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实现了从作品解读到理论批评的顺利过渡。
二、寓教于课外考察之中
除了课堂的讲述,给学生适当布置作业,也是很有效的手段。上学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撰写一位乡贤的小传,简介其生平及其文学活动。我特别提了一个要求:要写出自己通过哪些途径,搜集了哪些材料,有哪些收获。
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一是事关自己家乡的古代名人,学生很感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二是让学生走出书斋,放眼世界,将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开阔眼界,增强动手能力。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选取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初步掌握了相关资料。接着,利用国庆节放假时间,回到故乡,各展神通,收获很大。
有的同学走访了乡贤的出生地,与其后人访谈,得见了其珍藏的家谱、族谱,得到了第一手访谈资料;有的拜谒了名人纪念馆,甚至独自前往名人墓园,拍摄了珍贵的照片,增进了感性认识;有的去博物馆参观,看到了传主的字画,对其文学以外的艺术成就有了切身体会;有的广泛发动社会关系,趁着放假期间,进入了地方志办公室查找资料;有的甚至找到了少人问津的江苏省档案馆,并遇到了在那里工作的校友,得到了其热情的帮助;还有的同学则去了南京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翻阅了收藏在那里的古籍。在报告里,同学们说:“捧读古籍的感觉,真是不一样啊。”
在汇总、书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在世时颇有文名的古人,身后却默默无闻?为什么声名颇为显赫的古人,却没有进入断代史撰写者的视野?这到底是古典文学研究的个案,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通过这次作业,同学们有了不少收获:完成作业不是简单地坐在图书馆里下载资料,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搜集获取。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墓园……有价值的资料不仅是文字资料,还包括书法、绘画、家谱族谱、墓志、书影、访谈录音等。文学研究由此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兴致盎然。
治学固然要耐得住寂寞,所谓板凳坐得十年冷,没有耐心是不行的。但是,做学问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当你打开眼界,敞开心扉,就能海纳百川,精益求精。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年轻学子加入到学术研究的队伍中,学术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三、寓教于考核之中
考试分数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最为学生动心牵挂。教师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努力方向进行引导。
每学期开学之初,除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古典文学常识、古典文学批评理论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强调对名家名篇的考核,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内,利用课余时间,大量背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作品。
只有熟悉掌握了足够数量的具体作品,学生对于古典文学的认知才能真正做到既脉络清晰,又血肉丰满。正如清人张佩纶所云:“熟读唐诗三百首,足推博雅也。”[2]P616
南师大文学院目前所使用的是本校郁贤皓、钟振振等教授编选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除了选篇典型精当之外,这套教材还在每篇之后附有《选评》,汇集了历代对本作品及作者的点评。学生在背诵时,不仅能够熟知作品的原文和释义,而且能够结合他人的评价,进一步深入体察作家的风格和本篇作品的艺术特色,达到点面结合的效果。
如今的本科教育不同于以往,科目众多、学分总量和工作诉求等因素都使得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受到了挤压。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如何在这么多科目的竞争中保证学生对古典文学学习的投入呢?经过这些年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觉得,以考促学的方式是一项值得重视和推广的古典文学教学方法。
总之,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形之下,本科生的知识储备和治学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古典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很容易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误以为死记硬背,就算是学好了古典文学。其实,只要教师方法得当,激起他们对于古典文学的热爱,就开了一个好头。然后,根据本科阶段学生的特点,用心讲授,悉心指导,引领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讨,不断促进他们养成求知求真的思维习惯。在治学的道路上,教会他们不盲信权威,不迷信教材。同时,以阅读原始文献为基础,以理论批评为手段,文史互证,密切关注学界的学术动态,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本科阶段的学生一样可以迈入学术研究的大门。
参考文献: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拙见,仅供各位同仁们参考。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合理安排授课学期和课时数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维吾尔民族古代文学的传承结晶,具有连贯性和奠基性。因此,在安排课程时必须要注意这点问题。但是,目前各高校安排本课的学期和课时数不尽相同。就拿我校来说,在2010年的教学计划中(三年种《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被安排到第二年第一学期上,一周六课时共十七周安排到当年第二学期;2012年的教学计划中,《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被安排到第三年,一周四课时共三十四周(136课时)。显然,这个计划有问题。其一,忽略了时间顺序。我们知道《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民间文学的延续,是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开端,如果将这门课程安排到最后学年上,不符合教学规律;其二,大大缩短了应有的课时。其三,忽视了教学效果《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学习相关文学专业课的必要补充,如果将其安排到最后学年没有发挥出其课程重要的基础知识的作用。
对此,笔者认为应将《维吾尔古典文学史》安排到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学年,在《维吾尔民间文学》课之后(或并列),在《维吾尔现当代文学史》课之前。至于课时,要安排的尽量充足,保证其课程内容的全面讲授。
二、选择适合讲授《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的教师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其复杂性在于它首先具有古老性,其次是具有历史一贯性。其中用多种语言文字记载着维吾尔先民衬托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历史的多变形生活现实。它早先是开放的文学,将东西方最优秀的文化精髓集于一身,形成复杂的思想体系,使得经验和模拟文学得到盛行,着力于作品的艺术性。最重要的是,维吾尔文人首先是学者型作家和诗人,其作品超越了纯碎的文学范畴,成为了反映所有学科、传播其最新成果并且传给后人的伟大窗口。总之,这类文学内容丰富、语言多样、形式独特、思想复杂、紧密联系历史,一般单科教师很难胜任其授课任务。笔者认为,要承担此门课程的教师除了首先应该了解课程内容和体系之外,还要精通维吾尔历史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历史、民间文学,多少了解语言学知识和古代语言,家庭书房要有古典著作藏书,真正了解各种宗教的传播和特点,要具备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带进课堂的能力,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包括《写作基础》、《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以及《宗教学》,即伊斯兰教、佛教、摩尼教、基督教等专业学科和人文学科知识,很好地掌握维吾尔民族的精神境界。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一般很难胜任《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的授课任务,也很难让学生满意。
三、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在2000年以前,其它高校和各类进修学校将教育家瓦伊提江吾普尔和艾斯哈尔玉赛因合著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一书(民族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研究家阿布杜热依木沙比提编著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一书(内部教材,喀什市师资培训部,1982年10月印)都作为教材使用,将射尔夫丁.吾买尔教授的《论维吾尔古典文学》(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肋、《中世纪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两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19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三册,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等著作也作为参考资料。2002年起由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之前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出版)也被作为教材使用。以上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体系完整、语言精巧、教材性质强,易于记住。当时,它是作为在维吾尔古典文学领域里出版的、很清晰精致、符合教材要求的第一部书,对维吾尔古典文学教学的组织、保证其正常秩序和培养出部分古典文学爱好者、研究者队伍的作用很大。不足之处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很多新研究成果没被吸纳,忽略了修订更新出版、有些见解被推翻。至于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一书,在《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内容不断被丰富,体系更加优化,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信息价值进一步提升。不足之处是由于执笔者较多,以致书中的思想和语言的一贯性受到阻碍,语言不够流顺,有些内容层次模糊混乱,有些内容光提出了问题而没有做出结论,年鉴、内容排序上出现错误和模糊现象。
因这本教材出版己经十多年了,没有吸收和补充新的研究成果,所以应该对这本教材的体系,语言等方面做进一步的修改。
四、优化教学方法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内容丰富,综合风险、研究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讲授法为最佳。
(一)制定进度计划应从实际出发,增强科学风险、操作性。目前,我校人文学院2010级学生开设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三年制度)安排了102课时,2012级学生安排了136课时(课堂讨论、小测验、考试安排都在课时之内,这样一来,实际授课课时又缩减了10课时左右),实际授课时数不多。采用的教材为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上下两册书。这本教材实际上是为本科层面的学生使用而编写的,对大专层次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时间方面,的确有点儿吃力。总之,我们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既受到时间(课时),又受到学生素质,同时还受到教材等几方面的压力。显然,制定计划时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无法保证课程的体系、进度甚至对课程的领会。那么,进度计划怎样制定才合适呢?笔者认为,制定进度计划应坚持突出重点,对重复的内容、非文学内容要采用简略的原则处理。具体来说,绪论部分时间要宽裕一点儿,特别是要把《维吾尔古典文学的特点》这一内容讲的深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该学科的复杂J险和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兴趣;有关语言文字的内容因在《现代维吾尔语》课程中专门进行讲解,故应予以简化;因《民间文学》课程单独讲授,故本课程中与此有关的内容应予以精简,只讲传说神话部分;长诗部分,特别是《乌古孜汗传说》要重点地讲授;塔里木、吐鲁番绿洲古代文学艺术部分没有像样的内容和值得给学生讲授或者阅读的大著作,所以按照一般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为给其后的经典内容的讲解抽出时间打下基础;对鄂尔浑时期的文学特别是当时的历史论述多抽出时间,就塔里木绿洲和鄂尔浑流域的维吾尔人的总体状况和个别情况、以后的命运进行全面的讲解,力争解开学生头脑中对维吾尔族的起源和所生活的地域不太清楚的观点;重点讲解碑铭文学;重视高昌时期的文学,对喀喇汗王朝文学特别是对《突厥语大辞典》、《真理的入门》的讲解创造条件,抽出宽裕的时间,讲清讲透;辽、元文学要以总体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察哈台和帖木儿时期的文学,要突出其中的拉勃胡兹、鲁提菲、纳瓦依等人物;在叶尔羌王国时期的文学中要重点讲解当代历史和赫尔克提的创作,着力于霍卓时期的文学;突出讲授仔黎里、艾尔西、哈拉巴提、诺比提、麦赫宗等先驱;在清朝统一新疆以后的文学中要重点讲授艾合迈德.沙.喀拉卡希、阿布都热衣木.尼杂里、诺茹孜阿洪.孜雅毛拉.夏克尔、纳克斯和毛拉比拉力艾则孜、毛拉比拉力纳孜木等;介绍性地讲授各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关于阿布都卡德尔大毛拉和泰杰里的内容要在《维吾尔现代文学史》中进行论述,暂时忽略不讲。总之,把应讲授200课时左右的内容压缩到100课时左右的情况下,减缩上述一部分属于非文学或者正处于研究阶段的内容,重点讲授既有作者,又有著作而且造诣较深的内容,更要突出其中的有些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对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中达到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多效果的目的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针对性强。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要以讲授法为主,也适当采用讨论法和研究法。重要的是要能在短时间内正确掌握学生的特点,设计机动的教学方案,要灵活执杭《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以具体的作家诗人及其著作为主的文学,在讲授某一位作者及其创作时,教师应有与其有关的著作和图片,在上课时让学生观看,有些重要著作,比如:《乌古孜汗传说》、《希四传说》、《碑铭文学遗产》、《占卜书》、《卜古可汗传说》、《高昌维吾尔诗歌》、《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真理的入门》、《圣贤传记》,纳瓦依的各类著作,其他作者的大典要以整篇或摘录的形式阅读给学生,如果学生自己能够查阅的应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在课堂上,不要动不动就说很可惜,他的著作没有被流传下来之类的话来忽悠学生;也不要一味地说那些其诗歌语言轻巧、流畅,有效利用修辞手法,,在著作中赞扬真善美和人间真情以及忠孝、鞭答假恶丑和不忠不孝等通用的套话,将学生拉入条条框框之内;要用该作者创作中的实例来印证每一句话,突出个性。笔者认为讲授文学史课程时,对自己没有读过著作,甚至连情节都不知道,就进行盲目进行分析的教师是对学生、对自己最不负责任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也不会树立起自身的威信。另外,授课教师要善于将课程联系历史,力争在课上让学生成为既能了解几千年的历史,又能掌握历史知识的人。在整个课程过程中要以完整的意义充分体现课程名称所提到的维吾尔 、文学、古典,历史等四个词。
(三)灵活设计作业。《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最适宜的作业方式是作文。设计作业时,尽量安排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多看资料的题目,绝不能安排一问一答的书面题目来浪费学生的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探索。显然,为了完成第一个题目学生不得不查阅有关维吾尔族宗教信仰历史、来历成分、生活的地域、形成民族史、使用的语言文字、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各个历史时期的意识、心理的四五部书籍或者文章,以后也是如此。教师批阅作业时一定要认真,给学生的作文写出详细的批语,选出最好的一两篇作文,鼓励学生做进一步探索,力争发表。如有在此方面发展的志向者,教师也要无私地进行指导。
长期以来,学科分工所造成古代与现代尔疆彼界。是否可以尝试另外的思路:既突破“古”“今”之间的学术疆界,又不至于混淆“古”“今”之间的学术界限,在细心的辨析中总揽相关学科之间并行而又互相纠缠的生动景观。比如,20世纪新文艺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不可能不与20世纪古典文学思想的研究发生纠葛。既然如此,当我们回顾百年历史中的古典文学思想研究时,就不能只限于考察现代学人对传统批评著作和传统批评理论的兴趣,而应该同时考察他们的这种兴趣实际辐射到哪些现代文学思想领域。要之,由于我们所关注的对象是现代的文学思考者对古典文学思想的思考,又因为20世纪的新文学有着与传统文学全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追求,所以,沿着“现代”与“古典”并存而纠缠的双行思路去探询,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我们先关注一下王国维。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学人,很容易觉得中国文化思想在整体上擅长于历史叙述而缺乏哲学思考,于是,出于批判改造之意,必然要引西人思辩之长以改造传统文化思想。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既是传统词学批评的一种自然延续,又是20世纪新学人批判旧说而另立新说的“先锋”行为。换言之,王氏既可以看作是新文艺学思想的奠基者,又可以看作是治传统文学批评的先行者,这双重属性恰恰也是当时中国之文化形势的生动体现。在某种意义上,王国维的研究,已经在尝试着20世纪末人们所说的“转型”;为什么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人们还在吁求“转型”呢?
“转型”必需的前提就是不因循既定的格式套路。一般研究者多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作为现代学科的确立,是以黄侃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心雕龙》课程并最终写成《文心雕龙札记》为标志的。循着这种规范的学术思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或者被确认为传统文学批评的自然延续,或者被确认为同其《红楼梦评论》一样,是当时以西方思潮为动因而展开的新文学批评,总之是不宜拿它来当20世纪古典文学批评之研究的开山著作!而现在想提请大家讨论的是:这样一种规范的思路,是否可以与另一种思路连通?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于是,可以尝试双行思路。而一旦超越了单行思路,就会生成为多维思路。王运熙先生曾呼吁过,古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应该重视作家作品评论中所具体展开的古典文学思想。这一呼吁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响应。举一反三,我们其实还可以意识到,在进入20世纪以后,古典文学思想的展开方式将是多维的:既可以在纯粹的古典文学思想以及古代文学批评史的专门化研究中展开,又可以在具备了新与旧、中与西之思想冲撞运动的文学批评实践中展开,还可以在新世纪人们创建民族文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中展开,等等。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中国走向更加开放的大形势下展开的学术思维,不可能不具备中西比较的思维态势,但这必须是具有原创性的,不宜因循于既定的比较模式。比如,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认识:西方文化善于逻辑推理,中国文化善于直觉感悟,其实,我们何妨一问:那种被称作逻辑的东西,是否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发现百年以来人们以西方逻辑思维模式审视中国古典文学思想时所可能出现的错觉和误解。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去发现中国古典文学思想,以及其所体现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政治思想等所具有的逻辑理性——不同于西方的另一种逻辑理性。
不论是多维展开方式的确认,还是对中国传统逻辑理性的“证明”,都要求我们具备一个“思想者”所应该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捕捉真正的“问题”,于是就成为我们最为艰巨的学术任务。在这里,有以下几个“问题”,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古典文学思想的现代延伸方式与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只要回顾一下已经流行起来的古典文学批评方面的研究著作,就不难发现,其中很多是作为高校文科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而出现的,于是,大学文科教育就自然成了古典文学思想之现代延伸方式的基础,也自然就成了我们的基本关注点。百年以来中国高等学校的文学教育思路,以及其中相应的古典文学的内容,究竟有哪些“问题”值得思考呢?
现代“文学思考者”的汉语文化情结。20世纪,对中国来说,意味着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而因为这种新文化又是西方文化与中国国情的历史结合,所以,也就意味着西学东渐、洋学华化的历史过程。身处这一历史过程之中,而就文学之价值进行思考的中国现代的“文学思考者”,之所以始终不曾放弃对中国古典文学思想的关注,说透了,有一种民族文化意识在起作用。尽管提倡白话而反对文言,并因此而产生了现代汉语,但是,一旦问题提到民族文化情结的层次上,一切就融会为整合性的汉语文化意识了。既然文学具有作为语言艺术的性质,那么,汉语文化环境中的文学以及文学思想,就应该具有超越时代而贯通古今的一致性。要之,关注于这种古今一致的汉语文化语境——民族文化情结,就有可能合理解释20世纪百年以来所有文学性思考的古今两难之题。
中国文化元素最早进入泰国文学是以翻译的形式被引入的,这已经有250年的历史了。泰国文学界把中国文化元素进入泰国分为三个时期:“三国时期”“鲁迅时期”和“金庸、古龙时期”,而其中属“三国时期”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流传时间最长,作品最多,影响最深。中国古典文学成为了泰国古代文学过渡到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的桥梁。
一、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学的影响
从18世纪特别是自吞武里王朝开始,中国古典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日渐增加,因吞武里王的父亲是中国人,王朝对华人移民实行优待本文由收集整理政策,甚至可在朝中做官。中泰两国经济文化往来频繁,中国古典文学随之也进入泰国。当时影响最大的是《三国演义》,但因为没有泰文蓝本,故事零碎且不完整,只限于口头流传。《三国演义》泰文译本是1802年出现的。1782年曼谷王朝建立后,拉玛一世国王为巩固中央集权,在文化上注意恢复大城王朝时期的特点,同时还加强了与境外的联系,吸引境外文化,开阔了国人眼界。凝结着人类智慧精华的《三国演义》受到泰国百姓的喜爱,也得到了王朝的重视。拉玛一世王命令负责贸易与外交的大臣本隆亲王主持将《三国演义》译成泰文。由于当时缺乏精通中泰两国语言文字的人员。本隆班子意译多于直译,追求故事性,不拘泥原文,尽量符合泰国人的习惯与爱好,这个译本被称为《三国故事》。由于它语言生动流畅,形象逼真,故事寓意隽永,受到泰国上下的欢迎,一时全国兴起“三国热”。
从1802年《三国演义》传入泰国,到20世纪20年代100余年的时间,中国古典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它首先反映在创作思想方面,继而表现在创作手法方面。《三国演义》对泰国文苑的震动,首先在于创作题材的突破。泰国19世纪的文学,大多取材自印度的《本生经》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柯婆罗多》等,作家虽用多种形式创作,但频繁、反复的利用,对读者而言已经不再具备新颖的吸引力。《三国演义》的引进使得作家们耳目一新,在接下来的创作中迈开了新的步伐。拉玛三世王时期的诗人顺吞浦,也开始摆脱改写印度文学与民间故事的习惯做法,以自己民族的生活及人物为蓝本,创作出了反映泰民族生活与斗争的长诗《帕阿派玛尼》。即使是那些仍然坚持传统改法的作家,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写作中也不再是做些包装方面的变动,而是按泰国生活需要进行改造。泰国古代作家都喜欢改写,中国古典小说及历史演绎故事的传入,给泰国的改写文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如在宫外剧与民间剧中,就有从《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拜相到摘星楼纣王自焚的内容,有《三国演义》中周瑜计取荆州、刘备回荆州、卧龙吊孝的内容。中国古典文学丰富了泰国文学,如顺吞蒲的《帕啊派玛尼》中就借用了《聊斋志异》中崂山道士以竹筷变人、剪纸作月的情节,描写年轻的婆罗门教士将碎草变成帆船等情节。
二、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三国演义》对泰国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泰国社会中,《三国演义》被学校当作历史教科书和学生写作的范本。此外,泰国散文体文学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三国演义》,形成了泰国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体——“三国体”。本隆亲王班子所翻译《三国演义》,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十分符合泰国人故事性情节的欣赏习惯。他们发现就故事的曲折起伏、环境气氛的营造、人物心理的描写与性格的刻画方面,小说所能表达的高度是诗歌无法达到的。作家争相以“三国体”写作,打破了泰国文学诗歌形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少作家也以使用这一文体而成名。比如克里·巴莫亲王的《资本家版三国》《终身总理曹操》和著名通俗文学作家雅可的《乞丐般三国》等。另外,中国文学的艺术手法也对泰国社会产生了影响。这可以从泰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词句体现出来,如《三国演绎》中的若干成语“火冒三丈”“望梅止渴”“有眼不识泰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等,早已成为泰国人民生活中的格言。
一、挖掘“古典文学之美”的核心理念
语言、文学、人文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文学教育不仅大大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涵,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而且在语文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古典文学之美的挖掘的意义是建立在文学欣赏理论之上的:欣赏的过程就是对美的体验,其作用主要有三:一是能够提高语言感受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欣赏首先是对其语言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感受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提高。二是提高想象与联想能力。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始终伴随着想象与联想,因为只有充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所描绘的情境才能在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来,才能被读者感知和认识。因此,文学欣赏能够丰富想象力、增强联想能力。三是净化人的灵魂。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的情感体验,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因为语感、想象与联想都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要素,所以文学欣赏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可以看出,古典文学之美的校本教材的研发是丰富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品德情意的重要手段,同时亦能亦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情趣,达至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二、挖掘古典文学之美的策略
(一)编写教材关注美
1、选文唯美
选文以文体为总纲,以年代为顺序,选取各个时代的精华作品,力求使学生循着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脉络,徜徉于历史的长河,游历文学的殿堂,体会古典文学的神韵。
遵循初中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从初一至初三分别设计了诗词曲之美、散文之美、小说戏剧之美三个系列。作为经典作品的赏析导引,每个系列都有对于不同文体的介绍及各个流派的诠释,使学生带着全方位的理解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2、插图衬美
文学插图往往表现瞬间的画面,但却具有永恒的美,插图艺术既反映文学艺术性又反映绘画艺术性。它不仅将文学作品的意境表达尽致,更具有独立的艺术欣赏美。中国书画艺术意境深远,诗画文的艺术魅力相得益彰,因此在校本教材《古典文学之美》的修订中,我们十分重视插图的作用。首先选图力求反映中国文化的特色,运用书法和绘画的艺术形式,营造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其次结合作品的内容与和风格,配以足以映衬其文学魅力的图片,陶冶学生的心灵,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
例如《木兰辞》的插图,我们选取了中国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即烘托了木兰荣归故里,重着女儿装的喜悦心情,又使学生体验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观沧海》的插图,书法与绘画相得益彰,既使学生体验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挥洒之美,又烘托了曹操之诗大气磅礴的英雄气概。
(二)教学过程欣赏美
1、导入趣美
文言文教学首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精心导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以展现古典文学之美为指导思想,精妙设计导入环节,可以为学生领会作品精髓,体验文学之美奠定积极的情感基础。
导入的激发审美情趣的方法很多,全凭教师的独具匠心,用发现美的慧眼,不断创造创新。这里列举几例富有创意的导入――用历史故事导入:如《扁鹊见蔡桓公》导入可用扁鹊行医虢国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成语名句导入:《醉翁亭记》可以问学生“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义导入;以插图画面导入: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片段等等。
好的导入会营造浓浓的艺术气氛,带领学生以愉悦的心情,渐入古典文学佳境。
2、诵读品美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文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古典诗文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选入校本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低回婉转或高亢激昂的诵读声情并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但在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古诗文的诵读,而侧重于字斟句酌、条分缕析,或只是按如今的音和调来朗读,忽略了古诗文的诵读美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的过程与反思,其实就是理解层次不断加深审美情趣不断提升的过程。读的形式可以分为教师范读,学生个人诵读、表演朗诵、师生齐诵等,还可以运用媒体播放朗读录音视频示范或配乐烘托气氛诵读等。
比较诵读亦能使学生通过感情基调差异、语速的快慢、节奏的缓急,重音的处理等理解不同篇目作品的艺术风格。如:杜甫《望岳》《春望》的比较阅读课的诵读,学生通过诵读时的很容易理出了杜甫不同时期作品的特色,体验到了杜甫作品的雄壮美和沉郁美的震撼。
3、赏析寻美
鲁迅先生把中国的语言文字概括为三美――意美以感心:即意境之美可使人在心灵上获得感悟审美愉悦,物境、情境、理境、由景起情,由景生情;音美以感耳:元音占优势,发音响亮,音调铿锵;形美以感目,即语言具有.绘画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要你一看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眼前肯定会浮现出一个阔大、壮美的画面。
引导学生探微寻幽,体验古典文学之美,首先应把作品放在一定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赏析,引领学生带著作者的那个时代的感受去体验作品的真谛,这样才能更深刻体味作品的魅力。
阅读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体验。要让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获得对善与美的把握和领悟,培养起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热爱之情,是靠感情对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完成的,不是文本的分析所能替代的。
在珍视学生的体验同时,教师亦应用心灵呼唤心灵,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建立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学生一道挖掘古典文学之美,吸取滋养,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
教师以朗读为为为主旋律,以点带面,把字词的学习,内容的研讨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下,赋予课文以丰富的文化底蕴,挖掘课文蕴涵的丰厚的人文资源,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体验。
4、拓展绘美
关键词:文学;园林;意境;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突飞猛进,园林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规划设计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现代园林设计理念大多都是在中国优秀的造园艺术及造园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古代造园文化对现代园林设计理念有着极大的影响。中国园林追求人文自然,注重意境创造,蕴诗情画意于其中的特点在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多有反映,园林景观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启迪游人丰富的想像力,使园林意境得到更进一步的开拓、升华。在中国建园理论与实践史上,文学作品与建园理念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尤其古典文学对园林设计理念的影响最甚。对中国园林与古典文学之间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继承中国园林规划设计方面许多优秀的造园文化及造景的成功经验,结合现代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发展,在合理运用传统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园林的内容和形式,走雅俗共赏之路。
1 园林与文学
园林是以物质为实体,融入一定的园林美学思想建造而成的,供人们游憩、活动的场所。文学,是意象思维的结晶,是以文字符号形式反映人类生活、精神及审美水平的艺术。古典文学容纳了许多关于中国园林的描绘。如四大名著《红楼梦》里面描写园林建筑的内容举不胜举,“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一段描写到:“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门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上面这段描写,正是对园林各景的精彩描绘,让我们仿佛跟着林黛玉进入贾府富丽堂皇的大宅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垂花门”、“抄手游廊”、“大插屏”不正是现代园林中的“景门、廊、障景”的原形吗?有人曾评价:“《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著名的《园林史》。”正是因为有了《红楼梦》对古代建筑风格的描述,我们才知道大观园是什么样,荣国府有多么气派,我们才得以仿造,在现在建造的很多地方公园里我们也不难看到《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影子。正是古典文学中蕴含的园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园林设计理念,人们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园林景观的所要表达的意境,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国园林,让园林景观给广大的审美群体一种自觉与不自觉的审美体验。正如雪莱在《诗辩》中所说:“让心灵容纳许许多多未被理解的思想组合,从而唤醒心灵,并扩大心灵的领域。诗揭开帷幕,露出世界所隐藏的美,使平常的事物反而像不平常了,……人们一度对这些静观默想,使在自己的心灵上永远留下含义优美而有高贵的纪念碑。”假如你到某一公园游玩观赏,当我们对园林的个别形象进行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观照和沉思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就会得到升华,使园林的功能上升一层,起到美育的作用。这些名胜古迹,铭刻于我们的心灵,成为优美而高贵的“纪念碑”。
2 古典文学中记载的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
古典文学作品不但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园林的特点,同时记载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为我们展现了园林深广、博大的感性形态,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通过文学作品的表述,园林崇高美与园林意境美的功能得到了双重体现。
2.1 自然山水时代
在我国,园林的发展源远流长,从有文字记载时的殷周的“囿”算起,中国园林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园林崇尚自然的思想对世界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希冀与自然达成更高的精神默契,园林艺术以其特有的功能凝固了人类美化的自然,同进也融入人类另一个艺术的殿堂,那就是文学。中国园林有文字记载的是周文王的灵囿(约公元前11世纪)。《诗经・大雅・灵台》篇对灵囿的描述是这样的,“王在灵囿,鹿鹿攸伏。鹿鹿濯濯,白鸟篙篙。王在灵沼,於轫鱼跃。”灵囿除了筑台掘沼为人工设施外,其他全为自然景物,从文字可现灵囿的规模与布局,文王灵囿以其独有的文化载体,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格局、特色的典范,这一以文学体裁出现的记载中国园林的文学作品,方使我们知道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
在春秋战国时期,冶炼和砖瓦建筑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客观上为统治阶级大兴离宫别院、营造宫室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如,吴王夫差筑姑苏台,并“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构玉槛,宫之楹槛,珠玉饰之”,足以说明当时宫室建筑规模之宏大。另据记载,吴王夫差还曾造梧桐园、会景园,有“穿岩凿池,构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之举,可以看到以自然山水为园林主题的萌芽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
2.2 建筑宫苑时代
到了秦汉时期,营造宫室,规模更加宏伟壮丽。园林建筑中有关于“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的记载,这时的建筑与造园家对于自然风景的艺术加工,有了自己的见解――控制自然气势,进行重点加工,赋予原始自然风景以明确主题思想,对后世宫苑建筑影响很大。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38年在秦代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除修建有苑、宫、观外,还有许多池沼,如昆明池。据《三辅故事》:“昆明池三百二十五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三辅黄图》中是这样描述汉武帝建造的建章宫的:“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宫城内北部的太液池,《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园林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互结合组成特色鲜明的山水园,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模仿自然造景阳山、湘东王造湘东苑,园林形式由精确地模仿真山真水转到用写实手法再现山水;园林植物由欣赏奇花异木转到种草栽树,追求野致;园林建筑不再徘徊连属,而是结合山水,列于上下,点缀成景。
2.3 山水建筑宫苑时代
隋代则演变为山水建筑宫苑,如隋炀帝杨广在东都洛阳营建的别苑中的西苑,在布局上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的形式,反映了王权与神权的统治以及享乐主义思想,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是中国园林从建筑宫苑演变到山水建筑宫苑的转折点。
国力强盛的唐朝,则以大内三苑最为优美,同时出现了运用艺术和技术手段来造景、借景而构成优美的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如画家王维在蓝田县经营的辋川别业、白居易在庐山上修筑的草堂等,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
唐朝晚期到北宋初期,造园者布局的章法、借景的运用、理水的技艺较前代都有较大的进步,因地制宜地营造了许多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正如《洛阳名园记》中描述的一样:“点景起亭,揽胜筑台,茂林蔽天,繁花覆地,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巧得自然之趣。”。
到了北宋,随着建筑技术和绘画的发展,出版了《营造法式》,造园多以全景式地表现山水、植物和建筑之胜景,被誉为山水宫苑,如宋徽宗政和七年兴工修筑的艮岳,并且亲自写有《御制艮岳记》。
2.4 明清宫苑时代
明清宫苑是我国古代造园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园林规模之大,分布之广,艺术手法之高超,构筑之华美是历代所不可比拟的,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是当时皇家宫苑的代表。更值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关于造园技艺和造园理论的著作,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园林胜景的描述,其中最有名的造园家当数明末的计成,他通过自己对园林的创作,把实践经验与造园传统总结提高到理论高度上,著有《园冶》一书,此外明代画家文震亨对园林艺术也颇有研究,所著《长物志》把画山水的理论运用于园林设计,对园林中瀑、泉、水的布局,以及湖石的运用,均有独到的见解。
3 中国园林与古典文学的关系
感悟中国古典文学,也许感受不到文学家描写景观时的心情和他所要表达的意境,或许作者正是对自己所处私家园林的简单描写,或许是作者心中的海市蜃楼,而文学家恰恰借助优美的文字,将自己所体会到的园林意境以真实的笔触表达出来,给造园家以启迪,二者追求的意境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致的,造园家将这种意境与园林的艺术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提炼,融入到园林设计当中,构造园林意境,如苏州的网师园、留园、个园等都饱含明显的文学意境。古典文学如同园林设计当中的材料,就看造园家如何运用、安排、构思和组织。有些古典文学作品好似园林设计步骤,只要园林设计师将其意境和方法融入园林建设当中,就可建成环境优美、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相统一的园林作品,供后人鉴赏、品位,达到美学的效果。正是因为有了园林意境,留园、网师园、个园成为人们陶冶情操,超越时空的去处,让游园者去感受当时建园者的那种心境,让欣赏者从中体味出许多人生哲理。
3.1 中国园林和古典文学的共通点
中国园林和古典文学二者都是艺术作品,是人类大脑活动的成果,是依靠人类想象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他们与其他精神产品的区别在于二者是通过造园家和文学家的意象思维创造的意象世界,借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是二者独有的审美本质。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于传说中“瑶池仙境”的向往,通过想象、幻想、联想等方式将其演绎成最早的园林,人们把人间优美的自然环境加以理想化,塑造成美好境域来改善自己的现实生存环境,有了最早的园林,就开始形成园林文化,通过文学家的思维给人们展示了一个非现实的意象世界,并以此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文学家笔下的这种非现实的精彩的意象世界又给造园家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为他们的造园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是共通的:
娱乐消遣。游园、读书可以使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得一种精神性的放松和快怡,成为人们消遣的手段,好的园林山水建筑和好的文学作品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精神享受,有异曲同工之妙。
认识事物。园林文学作品源于园林建筑,但他不仅仅是对园林建筑简单的描述,其中不乏虚拟的意象世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夹杂着作者对园林的认识,而造园家对园林文学作品意境的理解和作者本人的理解又是不一样的,二者认识的不同又进一步推动着园林理论和文化的发展。
引导教育。二者都会向受体显现和指示某种典范,以对受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游园者和读者从中汲取精华,并根据游园者和读者对园林和文学作品的理解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
启迪思想。园林和文学作品对接受主体进行引导与启蒙,或以浩荡的气势,或以洗练的语言,给受体以思想启蒙,加深对园林和文学作品内在价值的提炼与欣赏。
平衡心理。通过对园林和文学作品的欣赏,使接受主体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可以愉悦他们的心情,开阔他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冲淡郁闷,保持情绪的稳定。
交流传播。二者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各民族和全世界的互相传播,起到很好的交流作用,逐渐形成现代的混合式园林和自由式园林,为发扬中国园林和古典文学发挥重要作用。
3.2 中国园林和古典文学的区别
3.2.1 园林是一种实物,是客观存在的美,而文学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描述,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如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看到古松、岩壑,听到松涛声时曾作诗:“云卷千松色,泉如万籁吟”,美好的胜景激发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在作者的眼中不再是古松和岩壑,而是优美的诗句。
3.2.2 园林给人以感性认识,文学给人以理性认识。园林景观仅凭人们的感官就可得到直观、具体的意象,文学则需经理f生反思,结合读者本人对记载文字的理解和生活经验进行感知,对景观进行初步模拟,同样的园林景观文字记载,不同的读者感知景观是不一样的。
3.2.3 园林景观具有现实性,文学作品则更多表现虚拟世界。造园家构建的景观是现实生活中已有的或者可能有的东西,而文学作品则更多地体现非现实性,即虚拟性。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际存在的,而是经过了主体创造性的加工――虚构、虚拟,目的是为了表现一种苍凉的人生况味。
3.2.4 园林景观是对生存环境的美化,文学作品则是将其所负载的审美经验加以加工、转移和传递。如张于湖的词:“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此词上景下情,清澈空灵的景与萧疏空阔的情交融,是情景合一的意境,使读者从中体验一种超尘脱俗的审美心境、情趣和经验。
4 结语
射击方面的描写《诗经》中有许多关于射击的描写,比如,在《召南•驺虞》中这样写道:“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全诗共两章,每章分三句,第一章首句“彼茁者葭”,交代了畋猎的背景,当风和日丽时,花木秀出,风煦润物,母猪藏匿极为隐密,猎人却能够“壹发五豝”,所获不菲。第二章首句“彼茁者蓬”,指出行猎是在蓬蒿遍生的原野,天高云淡,草浅兽肥,猎人都有丰厚的收获,足见其射技之高超。人们可以非常真实地感受到古代射技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古代人不但重外表,更重技艺,这也是人们综合审美情趣的体现。(三)游泳方面的描写游泳这一体育活动也在《诗经》中有所描写,比如《邶风•谷风》第四章中对游泳这样描写道:“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诗中对于游泳这一体育活动有着丰富的描写,“泳之游之”将游泳比作喻体,可见游泳在古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体育活动。在《邶风•匏有苦叶》中“: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诗中通过对女子的游泳活动的细致描写,从而达到其丰富的文学效果。《诗经》涉及内容众多,其中描写了许多关于体育方面的活动,比如驭马、摔跤等体育活动,都有精彩的体现与细腻的描写,体育文化在《诗经》中有很好的体现。
唐代诗歌中关于体育文化的描写
唐代诗歌是历史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不乏与体育文化相关的作品。唐代也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体育文化对唐代诗歌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一)娱乐表演方面的体育活动描写在唐代诗歌中,有大量关于娱乐表演方面的内容,其中体育活动也有着很生动的描写,比如,“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踏歌词》,四首诗都对古代聚会时的欢快场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虽然语言含蓄平述,但舞者们尽情跳舞,舞姿优美婀娜,情绪热烈奔放的场景却被作者描绘得生动形象。诗中不仅展现出民间对舞蹈这一艺术形式的热爱与赞美,更将整场表演渲染得热闹非凡,使人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如,白居易的《胡旋女》:“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篷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顾况的《王郎中妓席五咏舞》:“汗浥新装画不成,丝催急节舞衣轻。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两首诗都对舞蹈这一表演活动的技艺、动作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从而提升了整首诗的意境与审美度。诸如此类的作品非常之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文化在唐代的娱乐表演方面有着很广泛的基础。(二)骑射游猎活动方面的描写骑射游猎等方面的活动在唐代诗歌当中也有不少的作品进行描写,比如:“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是诗人王维的《观猎》,诗中将将军飞驰猎骑的情节描写得形象而生动,不仅对体育活动有深入的刻画,也使整首诗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三)节令风俗方面的体育活动描写中国传统节令风俗节日非常多,而体育活动也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有非常形象的体现,比如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等活动,既是传统风俗节日的象征,又使体育活动与之相融合,充分繁荣了体育文化。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正是一首描写重阳登高的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登高活动在唐代是极其重大的体育活动,所以对于重阳登高的描写非常多,不仅充分地展示了唐代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热爱,也将唐代繁荣昌盛的社会文化现状充分地展现出来。(四)球类活动的描写球类也是唐代很受欢迎的体育活动之一,许多唐代诗词都对球类有形象的描写。比如“,亲扫球场如砥平,龙骧骤马晓光晴。入门百拜瞻雄势,动地三军唱好声。玉勒回时沾赤汗,花騣分处拂红缨。欲令四海氛烟静,杖底纤尘不敢生。”这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一首描写打球观后感的诗,作者将打球过程中的激烈场面进行了真实而生动的描写,从中也体现出唐代人们对于球类这一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和热爱。(五)女子体育活动方面的题材唐代女子与男子都可以进行体育活动,女子的体育活动种类也很多,与之相对的诗词也很多。比如,唐代诗人张籍的《美人宫棋》:“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诗中巧妙地描绘了女子下围棋的场景,“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简单的几句却将下棋的情节刻画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