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范文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医美容基础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

篇1

1 中医美容发展历史回顾

中医美容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其发展轨迹大致如下[1-2]:第一阶段为远古至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是中医美容起源时期;第二阶段为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64年),中医美容的萌芽时期;第三阶段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公元265年至960年),此期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逐渐成形时期;第四阶段为宋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至1911 年),中医美容的拓展时期,在理论及技术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第五阶段为20世纪初(1911年起) 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医美容被冷落,停滞不前;第六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此期中医美容如沐春风,发展壮大。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中医美容服务项目,学术论文、著作纷纷发表,各级学会、学术团体相继成立,学术水平逐级提高,科研院所积极进行中医美容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医美容人才培养方兴未艾。

2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及技术运用

2.1中医美容的含义:关于中医美容含义的界定,杨智荣[1]五年前提出,目前根据中医美容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将中医美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中医美容,研究的内容广博,其以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学说为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局限于颜面局部的美化,突出与防疾治病,养生健美、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紧密结合,运用中药、针灸、按摩、气功、食物、养生等手段补益脏腑、通调气血、扶正祛邪、综合调理,从而改善人体机能、形态与容貌,达到形体美和容颜美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容悦形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狭义的中医美容,重在研究美化、养护容颜及损美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以中医医术与方药为手段,消除个体容貌上的某种缺陷或改善容貌现状,达到中医所言之“驻颜”、“美颜”、“留颜”、“益容”的目的。杨素清[3]指出中医美容是在人体审美的理论原则指导下,运用诸如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按摩、中药护肤品等中医药手段所进行的美容。中医美容四种服务方式,即“维护”(美容保健)、“修复”(损容性疾病诊治)、“改善”(修饰、掩饰容貌缺陷或暇疵)、“塑造”(美容整形术)。中医形神美的定义用语反映了中医学特色,“形”即指人的形体及其形象,“神”即指人的神机、神明、神志、神色,也就是西医说的人的生理、心理现象或谓生命活力,形神美即指形体、容貌和生命活力之美。刘宁[4]对中医美容学给予了定义即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美学,运用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方法,研究健康美丽容颜、形体的养护,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和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维护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学科。从以上我们可以对中医美容的含义有较清晰的理解。

2.2 中医美容的特点:关于中医美容的特点,许多专家、学者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阐释。例如杨素清[3]提出中医美容的基本特点,一是以整体观为指导原则,二是以辨证论治为施术方法,其作用安全长效,措施防治并举;杨智荣[1]在2006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中提出,对中医美容的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整体调养,标本兼治,辨质施调,因人而异;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可以归纳出中医美容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其核心突出整体观念,标本兼治,辨质施调。

2.3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

2.3.1 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核心: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理论等与美容、人体养生保健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理论是中医美容基本理论形成的基础,对中医美容技术的运用起到指导作用。

2.3.2 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于美容保健实践:1996年,匡调元编写了《人体体质学》。2007年,杨智荣编著了《美容保健技术》,将体质学理论发挥和运用,对人体体质保健理论及技术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述,丰富了中医美容理论体系,对中医美容理论创新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5],使体质分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体质辨识及在中医美容保健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3.3 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 李红阳提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中医整体审美思想为“形神统一”、“天人相应”。“大医精诚”是中医美学理论的精髓,即强调善是美的前提,不善不美的美学思想[6]。

2.4目前常用中医美容保健技术与方法

2.4.1 中药美容保健:美容保健中药及方剂在内在体质调养及外在容貌美化上有着独特优势。中药美容保健法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提高或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美化人体,保持青春健美的一种方法[1]。一般选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等类药物,以内服或外用,平衡脏腑阴阳,调和经络气血,提高生理功能,达到整体美容保健目的[7-8]。本法的最大特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因人而调,辨质施调,充分发挥中药美容作用,它是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中药内服即是依据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以内养外,达到美容保健目的,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外用则是以不同剂型采取不同外用方法针对不同病症施治,达到局部治疗效果,体现治标;两种方法常同时使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常用美容的中草药有补气驻颜的黄芪,抗衰美容的人参,驻颜去皱、悦泽润肤的茯苓、麦冬,延缓皮肤老化、减少色素沉着、养血悦容的地黄,另有黄精、桃仁、杏仁、柏子仁、川芎、芦荟、、冬瓜仁、白芷、防风、辛夷、 五味子、苍耳、桃花等,不胜枚举。

2.4.2 经络美容保健:经络美容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经络、腧穴刺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养皮肤,达到美颜润肤,防病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美容技术。其技术方法多样,效果显著。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耳穴疗法、经皮给药等[10]。

2.4.3 中医膳食调养:膳食调养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食物或药食同源的中药通过日常饮食而达到防病治病、美容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1]。其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易于坚持,适用范围广。

2.4.4 体质调养技术:体质调养是依据中医体质学理论,以辨质施调为原则,运用中医综合美容调理技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改善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美容保健及皮肤养护,达到美容延年目的。在预防、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突出中医药优势,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1]。现代体质学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5],并科学建立了体质评判标准和方法,经过体质评定后,辨质施调,运用药物、膳食、经络、情志等综合调理,达到全身阴阳的平衡,健身延年,驻颜防衰。

2.4.5 其他中医美容相关技术:音乐调养及情志调节也是中医范畴的美容技术。中医尤其重视情志对美容的影响,根据五脏配五音、五志,以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为指导,即能发挥音乐和情志的美容保健作用[9]。

2.5 运用中医美容技术防治调理的常见损容性疾病及亚健康: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有黄褐斑、雀斑、痤疮、白癜风、皮肤角化病、皮肤衰老症、营养不良症、日晒伤、皮炎、湿疹、斑秃、白发、甲病等,全身疾病有失眠、头痛、月经不调、肥胖症、妇女脏躁等。

关于亚健康,孙涛在《亚健康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结合多学者理论,提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11]。世界卫生组织将亚健康定义为反映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以下 3~4个征兆可诊断为“亚健康”:浑身乏力、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眩晕、立起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郁闷不快、早晨起床不适、失眠、早醒、手足发凉、便秘、心悸 、坐立不安 、肩颈僵硬。亚健康状态调理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体质学理论为指导,辨质施调[1,12]。

3 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方面的建议

3.1应加强中医美容学、中医美容理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3.2注重专科专项的深入研究。在专科专病的防治、调理技术、方法、手段方面推陈出新,临床实践中确有疗效的美容中药、方剂、手段等积极立项、借助学术会议宣传,扩大影响,促进中医药优势的发挥。

3.3学术研究水平避免低层次,应在分子、基因层面上加大研究力度。

3.4善于吸纳经方验方,挖掘古方效方,并利用现代科研手段,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或临床疗效研究,开发中医美容药方及技术,为中医美容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古为今用。

3.5注重现代美容技术与传统中医美容技术相结合,将成熟有效的美容技术应用于美容实践,西为中用,中医美容才得以长青不衰。

3.6中医美容要国际化[13],中医美容理论要现代化、国家化,中医美容诊断手段现代化,中医药研发和运用现代化,中草药美容制品现代化。

4 展望

未来人们对中医药美容保健会有极大的需求和渴望,中医美容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会更加深入、系统、规范,达到更高层次的学术水平;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医美容技术将推陈出新,最大发挥中医药美容保健的特色及优势,给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中医美容高等教育将得到良性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现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共同培育中医美容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美容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将得到提升,人们美容保健的需求会得到专业技术人才的优质服务和科学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智荣.美容保健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2]吴慧金,何智健. 中医美容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5(8):1-2.

[3]杨素清.浅淡中医美容学的特点[J].中医药高教研究,2008,36(3):112-113.

[4]刘 宁.中银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制定[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6]李红阳.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 94(1):103-105.

[7]金宏柱.中医美容临床研究近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131-133.

[8]吴 宁.中药外用法在治疗美容上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7, (11):79-81.

[9]陈景华.美容保健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10]黄藜珊.论皮肤针在针灸美容治疗中的作用[J].福建中医药,2008, 39(3:25-27.

[11]孙涛,王天芳, 武留信.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12]许明辉.论中医美容与亚健康状态的诊疗[J]. 临床进展中国社区医师,2009,23(11):13-14.

篇2

【关键词】 中医美容技术;教学,学习效率

我校于2010年开设中医美容专业,迄今毕业2届,《中医美容技术》作为美容专业主干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如何进一步搞好《中医美容技术》的教学,怎样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哪些内容需要调整及补充,如何适应飞速发展的美容事业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为主的中医美容人才,以便适应美容市场的需求,针对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提出一些教改措施,以便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

1 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中医美容技术》的内容丰富复杂,包括中医美容学发展史、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学、中医美容学、损美性皮肤病学、养生学、针灸推拿学等知识面。要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中医美容技术的确有一定的难度,究竟哪些“技术”应该传授、哪些“技术”应当舍去,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科的发展及教学的实施。加上医学美容学科进展很快,新的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但却未纳入教材,比如近年不断开展的玻尿酸注射除皱、射频除皱等教材都没有编入。这就需要我们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辅书选择上多用功夫,使学生更简单便捷高效地摄取知识,通过制作精美的影像和生动画面声音资料,可以使传统教学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由于受时空限制而学生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在多媒体的教学中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还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课时少的矛盾。

2 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中医美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命科学,离开实践教学就失去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校对本专业的培养侧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安排得实践教学为45学时占总学时95的二分之一,目的是培养具有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和知识、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较深厚的美容、美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中医和现代美容技能的美容师。但美容师不具备医师的资格,不能进行治疗美容,仅能进行中医保健美容操作,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医理论玄奥,有事难以使人置信,但是如果通过病例及实践操作,相信学生就不会漠视中医药的神奇并且会产生兴趣,自发地去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以自身娴熟的技能,对较难的步骤和环节给予演示、规范操作进程可以使学生实验井然有序,学有根据,避免盲从和一知半解。操作课不仅仅是演示的过程,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知识提高。

3 加强与已建实训基地的联系,产学结合

实训基地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必须到达技能培训要求为标准,内外并举,优势互补,建立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为了满足中医美容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我校和多家企业联合共建了三个校外实训基地,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学生将定期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训,切实提高实践技能。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我校一方面促使企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企业接受专业教师实行现场轮训,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弊端。学校在学习期间定期组织学生在美容机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具备美容按摩、皮肤护理、美容手术护理,美容常用仪器的使用等操作能力。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我们开展产学结合及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能够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

4 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课外开展与辅导

在本专业中成立美容技能小组,让学生结合专业在课外开展技能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定期的课外美容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热情,将课外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5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中医美容专业的实践教学就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中医美容专业的基本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我校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

6 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有效化

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在择业方面存在悲观、消极的情绪。学校要积极配合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情况,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其专业技能给与最优化的指导,同时也对其求职技巧和职场心理与以指导,为毕业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利过渡,不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与相关的单位或企业建立稳定的人才输送通道,一方面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这种长期的合作平台也为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篇3

[关键词]中医美容;学生;就业;调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追求美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美容机构的蓬勃兴起。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美容医学专业人才的匮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有中西医药院校开办美容医学专业,培养层次也从职业培训、中专、大专、本科逐渐提高,目前已有美容医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我校于2∞O年招收第一批中医学(中医美容方向)本科专业学生,至今已招收6届。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医疗美容、非医疗美容(生活美容)及相关职业。由于美容医学具有不同于传统医学的市场性、需求性,故对已毕业的2000、2001美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为更好地制定和完善中医学(中医美容方向)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及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临床医学院2000、2001级共71名中医学(中医美容方向)本科生。

1.2 方法:根据第二临床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原始档案,加之毕业生就业跟踪进行调查。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高等中医美容专业是应运市场需求而形成的一门专业,故应本着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同时必须紧跟市场需求,以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高等美容医学专业培养的是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层次的美容专业人才,他们应该成为美容事业的中流砥柱。但有一部分高等中医美容专业本科毕业生出现了无法找到合适自己位置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美容医学的教育培养体系和医疗体系尚未完全成熟,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完善。国内许多开办高等美容医学教育的单位机构也在近年纷纷发表文章,对美容医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发表看法。

3.1 本次调查中中医美容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本次调查发现,除5人(包括自由职业、暂未就业或就业不明等)外,所有毕业生均就业,就业分布于医疗美容、非医疗美容以及其它相关行业。其中美容行业近4成,医疗美容分布于皮肤科(10人)及整形美容科、激光、光子美容科室(4人),从事生活美容共10人,其中进行一线操作1人,从事临床医疗(非美容医疗)工作的有22人。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医(医学)美容科无一人就业,是由于各级公立医院均未设专门的中医(医学)美容科室。卫生部2002年颁发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非常明确地将美容划分为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部分。中医美容属于医疗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思路、方法等方面都有着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色,甚至生活美容某些业务的开展也需要中医的介入。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各级医院中或不设医学美容科室,或医学美容科室患者量偏低,最终面临各级公立医院的医疗美容科室的门可罗雀与各种私立的医疗美容机构人满为患的尴尬局面。虽然这里存在着政策方面的原因,如医疗美容归为自费项目,但也存在着其它因素:如私立美容机构的人性化服务、大量的媒体广告效应以及患者信息量的不对称和主观隐瞒美容的心理有关。除去分流至私立美容机构的求美者外,在公立医院就诊的求美者大部分分布于皮肤科、内分泌科、妇科等。虽然上述科室同样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但关键点在于医学美容科室与皮肤、内分泌等科室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根本不同,美容治疗是以美容为主要目的,而临床各科是以治愈疾病为主要目的,两者追求的目标不完全相同。如对痤疮的治疗,就皮肤科而言,只要消除了皮损,无炎症存在,就算大功告成,不会在乎痤疮愈后留下的瘢痕或红色印迹,而美容科则要以消除瘢痕或印记为最终目的。另外,美容治疗一般要以美学理论为指导,而其它临床学科的疾病治疗不必做美学上的考虑,故美容医师在临床中必须发挥医学审美创造力,采用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达到既治病又维护人体美的目的。再如对痤疮进行外治时,选用一些消炎解毒的中药(黄柏、黄莲)做添加剂的中药面膜或药膏可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会造成面部皮肤的黄染,所以不被美容医师所采用,由此可见,美容治疗和其他临床学科的疾病治疗在目的和方法上是有所差别的。所以,各级公立医院仍应发挥在医疗资源方面的优势,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对中医(医学)美容科室的建设投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运用中医药理论为人类的美容事业服务。

从事生活美容方面的人数基本与医疗美容相当,但在一线进行护理保健仅1人次,这可能与学生认为学历与工作层次存在差距的就业心理有关。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为22人次,这与当下学生希望去医院,渴望稳定工作的心理有关。目前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始终偏高,不少毕业生把“大”(大城市、大医院)、“高”(高收入)、“铁”(铁饭碗)作为择业标准。有的毕业生不珍惜就业机会,在犹豫、观望,“高不成低不就”。希望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平稳心态,适当降低择业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以便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创自己的事业。

3.2 中医美容专业自身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3.2.1 中医美容的指导思想:中医美容专业具有同其它中医临床专业一样的共性:都是在唯物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指导下,即强调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内外和谐的整体观,同时又要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临床观。同时中医美容专业又具有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的鲜明特点。

3.2.2 中医美容的教学体系建设:要同时提高教学的软硬件设施。硬件设施包括实验室建设、教学大纲的完备、专科特色教材的多少、实验课教程结构、学生考试大纲的制定、多媒体课程的完成情况。软件包括教师的技术职务、学历层次、课题成果以及教学质量包括教授讲课课时比例、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比例、考试成绩、教学论文、教学成果、教研课题,最后还要有教学管理(对教师教案的检查、课程效果的评估、教学档案的管理、教师试讲、集体备课等)。

篇4

1 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预防疾病中的体现

预防疾病,即治未病。《黄帝内经》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其含义有二:①未病先防,是指人还没有生病的时候要及时养生调摄预防疾病[2]。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经常会侵袭人体,以致正邪相争,阴阳失调,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而发病。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内在五脏“肝、心、脾、肺、肾”和外在的五体“皮、肉、筋、骨、脉”是通过经络联系的整体,故内在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的病变则可能发于体表,上攻颜面,影响美观。如:盛夏不慎感受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后,湿热蕴结中焦,阻滞肝胆。以致肝失疏泄,气血瘀滞发于颜面,则形成淡褐色或咖啡色的色素沉着,即黄褐斑[3]。热蕴肝胆,火热上攻,发于颜面形成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即痤疮[3],损及美观。只有顺应四时气候,起居有常,饮食有度,精神内守,法于自然,保持自身与自然的统一性,才能及时地避免邪气侵袭。这个未病重防的思想就是以整体观念的指导,认识到人和自然的整体性的体现;②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初期就要重视并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以及疾病的复发[2]。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疾病一旦产生就会变化,而变化就导致了疾病的传变。而构成人体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经络”、“气血津液”等,这些组织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这些组织之间紧密的联系,在病理状态下就为疾病的传变提供了途径。例如:外感病初期,邪气在表时候,若不及时治疗,一旦邪气内传,由表入里,由浅及深发为里证,故当疾病早期应及时治疗,防其传变,否则必贻误时机,预后不良。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治肝当先实脾[2]。就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一旦肝病及脾,气血无源,血不上荣,则肌肤无华,爪甲色淡,颜面肤色暗淡无华。更有甚者,日久血虚生瘀,以致面部生斑。故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预防疾病传变的体现。

通过上述“治未病”的两个含义可以体现出,在预防损容性疾病的时候,必须考虑四季气候和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整体预防疾病,防止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这些都是“天人统一”整体预防思想的体现。

2 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诊断疾病中的作用

中医美容受中医学的影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是“四诊”的望、闻、问、切。由于疾病的各种病理表现都是对其本质的反映,所以临床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疾病的内外因素,运用四诊进行全面考察,对疾病所产生的任何症状,都不应孤立地看。以此为依据,在诊断疾病时必须“四诊合参”。“四诊合参”含义有二:①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同时运用,全面完整收集病情资料;②指对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必须综合分析、参照互证,以全面准确地做出诊断[4-5]。要完整全面地收集、了解这些病情资料,应该联系到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强弱、年龄性别、职业特点等。因为这些因素引起的好发病是不一样的。例如:春天多风,易引发风痒。夏天多暑湿,易发毛囊炎、脓疱疮、湿疹、接触性皮炎及色素斑等[3]。饮食偏于辛辣者,易患热证,贪食生冷者,易患寒证。素体健壮者,易生实证。素体衰弱者,患病多虚。青年人气血旺盛,易患实证,老年人气血亏虚,多患虚证。四诊的望、闻、问、切是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病情,认识疾病,各有其独特的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相互补充而不能彼此取代。而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表现是多个方面的,因此,对四诊收集来的病情资料就必须全面分析、综合判断,互相参照,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诊断提供依据。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采取普遍的、联系的方法,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采取直观的方法收集病情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分析患者的外部表现,就可以测知其体内的病理本质。是古代哲学观点 《孟子》“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在诊断疾病方面的应用。这个观点说明人体的内部和外部,是辨证统一的整体,生理、病理状况都会在体表有所表现[4-5],所以,通过对体表外部进行望面色、观毛发、望爪甲、听声音等外在观察,就能推测出身体内部脏腑病变的的各种状况。比如:通过体表的汗出情况,皮肤的润泽程度,就可以测知血液及津液的盛衰,因为人体的血液、津液、汗液是同源且相互转化的,即津血同源,血汗同源。“见微知著”是运用整体观念采取直观的方法收集病情的另一基本原理,通过人体局部的、微小的变化,来测知全身的、整体的病变。这是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局部和整体都有密切联系。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虚实盛衰都有联系。通过舌像就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整体情况,因为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与其他脏腑经络关系密切[4-5]。这两个诊断原理的出现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采用普遍的、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认识疾病的本质。由此可见,中医美容诊断疾病时,收集病理资料的具体方法和基本原理,都离不开整体观念的指导。

3 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疾病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

中医美容运用“四诊合参”的方法,完整的、全面的收集病情信息后,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对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辨别,从而认识疾病本质。在辨证分析中依据体表寒热及肿块的有无,轻重、大小的不同,可以判断疾病属性的寒热、及阴阳的盛衰以及邪正的盛衰。比如:面部痤疮红肿高大,灼热疼痛,根盘紧束,易脓易溃,疮口易收,属阳证、热证、实证的表现。反之患部晦暗塌陷,麻木少痛,漫肿无边,未脓难消,已脓难溃,疮口难收,属阴证、寒证、虚证。形体肥胖而喜静懒动、嗜睡者属阴藏人,易感寒湿之邪,冬天易生冻疮,受邪后病多寒化。形体偏瘦而喜动、亢奋者属阳藏人,易感暑热温燥之阳邪,皮肤易生痤疮,患病多为实证,热证。这些辨证方法的应用就是整体性为依据,在人与自然一体的情况下,感受阳邪则导致阳盛阴衰,发病为热证、阳证。反之感受寒邪,则阴盛阳衰,发病为阴证、寒证的具体表现。

在辨证分析疾病时经常会用到到不同的辨证方法,比如: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因为这些辨证方法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各有其归纳的内容、理论的特点、适用的范围。有的抽象、笼统,有的具体、深刻,有的以病位为纲,有的以病因病性为纲。虽然各有特点,但不全面,不能相互替代[4-5]。如肝失疏泄和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肥胖症,用八纲辨证判断病位时,都有脏腑症候,都是里证,只有结合脏腑辨证,才能判断清楚具体病位。这些辨证思想是以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作为理论依据,而作为依据的这些组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这些辨证思想之间也就有必然的联系,构成了一个辨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以八纲辨证为辨证纲领,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结合病因辨证探求病因,以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探求病性,以气血津液辨证求病机[4,6]。由于人是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所以,脏腑辨证成为所有辨证最后的落脚点。从这一点说明,中医美容辨证分析疾病也离不开整体性的指导。

中医美容治疗疾病时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确立了“三因制宜” [1-2],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则考虑到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四时气候和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影响,以确定治疗方案的方法。如夏天湿热之邪亢盛,易生湿疹或痈或疖。治宜清热燥湿,选择苦寒之药,不宜选择温燥之药。冬天严寒,易生冻疮、阴疽。理应少用寒凉,以防伤及阳气,而多用温热之药。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而严寒,且多风沙,起病多寒燥,制宜辛润;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湿热多雨,其病多湿热,制宜清化。西北之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宜重。岭南之人,肌肤薄脆,腠理开泄,用药宜轻。因人制宜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的不同,确定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比如脾肾阳虚之人肥胖,治宜补益脾肾,温阳化湿。脾肾气虚之人肥胖,则治宜健脾益气,淡渗利湿[7]。中医美容治疗疾病也注意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比如:面部雀斑的治疗,由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郁于孙络血分,发于颜面则成雀斑,故可用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的方法治疗[6]。颜面痤疮发于前额或口唇周围者,属阳明经脉胃肠病变,而胃肠属六腑,多生实证、热证,故制宜通腑泄热,消痈散结。

4 小结

本文通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说明人体的局部和整体,内部和外部之间在生理情况下会相互影响,病理情况下会相互传变。所以,中医美容在预防、诊断疾病以及辨证论治疾病时,必须重视这种联系,以整体观念思想为指导,运用联系的、整体的、普遍的观点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过程,使得这一辨证法思想贯穿于中医美容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金志甲.中医基础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20,365.

[2]何晓晖.中医基础理论[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12,194.

[3]王海棠.美容皮肤病学[M].北京: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55,262.

[4]廖福义.中医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102.

[5]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3.

[6]陆绮,王宝华,曲剑华,等.论中医美容理论对传统美容养护方法研究的指导意义[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2047-2048.

篇5

中药美容悄然流行

而如今,一种宣传为“美丽可以吃出来”的“中药美容”正在很多地方的美容院悄悄流行,也赢得了不少爱美女性的青睐。它是由美容院提供“专家”为顾客量身制作“中药汤”。美容院方宣称“因为是中药的,所以绝对安全。”

通常,美容院门口的桌面上会摆放着枸杞、红枣、芦荟、桂圆等中药原料。顾客提出想要改善肤质,美容小姐会非常热情地推荐“中药汤”,并且说:“与传统的按摩不同,口服中药是从根上调理,能真正地改善肌肤状况。”有顾客质疑专家的身份和药汤的安全性时,美容小姐会说,配中药的专家虽然不是医生,但都是总公司派来的,配制的药汤安全性有保障。对于美容效果,美容小姐更是闪烁其词,只是强调“肯定有效果”。

谨慎对待“中药美容”

实践证明,中医中药在美容养生方面确实有着独到的优势,临床效果突出,解决了很多问题。如常用的中药茯苓、白芍,研磨做面膜,坚持使用能起到美白的作用,中药马齿苋做面膜或者煎煮外敷可以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退红抗炎等。根据每个人的阴阳平衡,开具合适的中药方剂,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气血、提高免疫、改善内分泌等作用。

很多美容院也正是看到中药美容的良好效果以及人们对美容养生的重视,才开设中药美容服务。但是,有些打着中医中药旗号的美容院所开展的中药美容保健却并不都是科学正规的。

中医有独特的理论体系,需要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篇6

若干年前,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医药教授一脸傲慢地质问道:“姚利技法到底是什么?姚利技法有什么特点?”当年的姚利一脸自信地答道:“姚利技法就是加减乘除……”事过不久,这两个傲慢得互不服气的人成了最好的合作伙伴,那位教授正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名鼎鼎的周锡宁。至今还有人满怀疑问:就这几个简单得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加减乘除”怎么能申请国家专利?还号称“姚利技法”?

没错,1+1=2,1-1=0,1×1=1,1÷1=1,虽然简单,但是要把这个数学公式应用到美容领域,作用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为什么该加?加多少?怎么就该减?减多少才好?如何利用加减乘除改善不理想皮肤与问题性皮肤而达到健康理想的效果,却是美容的一门大学问。

“姚利技法”祛皱美白系统包括一整套的产品和一整套技术,它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部位的皱纹,选用相应的产品,配合相应的“加减乘除”临床技术,不管是表皮皱纹、真皮皱纹,还是肌肉皱纹,均可得到有效的治疗。

“姚利技法”的科学基础:

以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理论为基础,现代科学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天然植物面膜敷面与面部穴位按摩有机结合,对面部的色素沉着(色斑)有着独特的效果;同时可改善面部的肌肉弹性,促进细胞再生,改变皮肤松弛,补充失去的水分,对皮肤的粗糙老化、面部皱纹有着明显的效果。

“姚利技法”采用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标本兼治的办法。针对每位色斑患者的不同个体特点,采用不同的诊治方法。采用中医的“望、问、闻、切”,对患者的色素沉着、色斑形成的原因予以分析判断,对属于个体内脏或是内分泌系统引起的病因,还需采用内服中药、保健品的方式进行调理。

篇7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中医;美容学;教改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501-02

自从毕业以来,笔者一直在医学高等院校从事中医美容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直摸索如何在医学高等院校中搞好中医美容学教学,探索提高中医美容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大量的尝试。笔者经过实践得出五步教学法。

1 依靠特色优化教学内容

内容丰富的中医美容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的关系上,我们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母子关系。学校在课程设置顺序上,先是安排中医学基础理论,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中医理论体系。之后安排中医美容学课程。使学生在美学理论指导下,对中医学理论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实现对中医美容学的全面认知。

中医美容学的主要内容为,对健康美容的养护;对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或矫正。诊治重点为损容性疾病。可见,教学的重点为,中医学在美容方面的应用为中医美容学主旨。

中医美容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主要体现在中医美容临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掌握上。笔者在讲授损容性疾病时,将重点放在了对美容有突出影响的中医知识上。

再如,《脏腑功能》一节内容,笔者依靠特色,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没有对脏腑功能事无巨细地讲解,而是挑选出与美容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着重讲述。举例“痤疮”是损容性皮肤疾病,年轻男女进入青春期好发,若能在此期间合理运用中医美容保健方法,注意内外调理,既注重饮食、情志的调整,又注意保持面部皮肤清洁,同时适当配合中药、针灸等,就可能有效预防痤疮的发生。与美容相关性不大的脏腑功能笔者留给学生自己学习。

教师需要结合中医美容学的特点,调整教学的内容,将教材知识和分梯度多维呈现给学生,分清重难点,对于重难点多花精力透彻讲解。非专业性内容,点到为止,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多种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中医美容学理论中,涉及到很多的抽象的知识,对于这部分的讲解,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官途和器具的演示方法,来实现教学目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将抽象枯燥的概念通过典型病例图片展示,变得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将理论知识通过损容性疾病中的各种皮损改变的录像播放,变得直观、清晰,具体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注重对相关病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制成课件,课上尽量利用声形并茂的多媒体手段,以鲜艳、动感的画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中引入临床应用的病例分析

在讲课中笔者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穿插实际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讲授部分常见病、多发病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资源。如中药美容,选用白芷、丹参、川芎、大黄四味药制成养肤洁肤保健涂膜剂,治疗痤疮总有效率达91.7%。用祛斑汤药物(组成为柴胡12g,白芍12g,香附12g,川芎15g,益母草18g,泽兰10g,浮萍10g,白芷12g,白鲜皮12g,当归10g,合欢皮10g)治疗黄褐斑,内、外同用使脏腑阴阳平衡、经络气血调和,进而提高生理功能达到美容保健的目的,治愈45例、好转率达88.9%。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整体思辨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学科,在教改的大环境中,中医美容学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我校中医美容学的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教学进程的向纵深方向发展。笔者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优化教学内容,努力尝试、探索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课堂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学习深入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芦源. 对高等院校中医美容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及课程结构设置的探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9卷 第04期

[2] 吴晨怡. 中医美容专业实用美容技术学中纹刺技能教学的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26卷 第18期

[3] 刘宁,孙亦农,蔡建伟,喻晓. 高等中医美容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16卷 第08期

[4] 谷建梅. 中医美容专业中药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25卷 第24期

[5] 傅杰英. 中医美容教学体会. 中医教育,2003年22卷 第01期

[6] 赵旭,李铁男. 中医美容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设置初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8卷 第12期

[7] 孙莉莉,周郦楠. 浅谈高职院校美容解剖学实验课程教学管理. 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9卷 第18期

[8] 丁慧. 关于中医美容专业建设问题的几点建议. 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15卷 第04期

篇8

关键词: 美容方剂学教学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 教学思考

笔者所在学校自2009年起新增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成为四川地区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立足于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知识、美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美容技能,热衷从事医疗美容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笔者主要负责该专业美容方剂学教学工作,该课程为该专业必修课、考试课。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与传统中医类专业在方剂学教学上有很大的不同,如按照传统中医类专业方剂学教学方法进行该专业美容方剂学教学,一方面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另一方面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现提出对美容方剂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习美容方剂学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全球出现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美容热。“美容回归自然”已成为21世纪全球医学美容的呼唤,纯天然美容疗法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中医药美容也已成为一门非常引人注目的学科。中医药美容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前人对美的不断追求下,传统中医药已经在美颜护肤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而宝贵经验,其以标本兼顾、安全无毒、疗效可靠等优点愈来愈受到国内外美容界人士的密切关注与高度评价。美容方剂学是中医方剂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中医美容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阐明和研究中医美容治法与中医美容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学习中医美容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美容方剂学与中医美容临床紧密相连,起着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美容医疗技术专业开设美容方剂学相关课程,可以使学生有效掌握我国传统中医药在美容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为今后的实际运用和进一步研发打好基础。

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习美容方剂学的困难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美容方剂学时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学习热情差、方多学时少等困难。美容方剂学必须具备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等相关知识。该专业学生中医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进程缓慢,效果差。学生中医基础薄弱的原因主要与课程安排有关,我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中医基础概论与美容中药方剂学教学安排在同一学期。学生在学习美容方剂学时,中医诊断学的相关内容还未全面掌握,这就为整个美容方剂学的学习设置了很大的难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热情差。笔者发现该专业学生总论部分学习时热情很高,但一旦涉及各论及具体方的学习时往往缺乏热情。通过不断的教学反馈,笔者发现导致学习热情下降的原因为:具体方剂讲解时涉及临床症状、辩证、治法、中药等内容,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感觉在“坐飞机”,老师讲授后很难完全理解消化;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为非处方专业,学生毕业后无处方权,所以学生觉得学得再好也没用;所学方和美容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学生觉得实用性较差;美容方剂学知识点较多,记忆起来相当困难。美容方剂学学时较少,学生基础差,要想把具体各方讲深、讲透相当困难。我校美容方剂学按大纲要求共45学时,需掌握重点方43首,熟悉方30首,了解方36首,课时相当有限。笔者在实际教学过中已选择最基础的,与专业契合度最高的方进行重点教学,但知识点多,课时少,学生基础差,自学难度大,教学任务完成存在很大困难。

三、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美容方剂学学习的建议

篇9

    引言

    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特色之一。文献显示,西医各科各级医师80%以上临床使用中医药,75%以上的医师使用中医药的原因是临床需要。因此,西医院校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中医学知识及技能。

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需要学生有深厚的中医基本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经验,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多媒体授课方法,常常使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理解和消化,课下花很多工夫去反复思考,思考不得,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渗透式”最早是由杨振宁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他提到,美国提倡“渗透式”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往往还不大清楚,然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学到很多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渗透式教学(strategy-based instruction简称SBI法),即在某一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培养某种能力的教学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能力培养,并能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综合实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渗透式教学的优点是:①注重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形成立体性知识结构;②注重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造就创造型人才;③注重能力的相通性和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④渗透式教学基本模式不仅包括知识渗透,还包含能力渗透。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广泛应用于数学、英语、物理及医学教学中有学者指出,医学是一门整体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提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渗透式教学法。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使用渗透式教学法有助于西医院校学生在较短学时中掌握中医临床思路和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其利用中医药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一、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界定与内容

所谓实践渗透式教学法(strategy-based practical instruction简称SBPI法)是指在中医学教学中采用临床实践渗透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使临床情境、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实践技能渗透进课程之中,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于基础理论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发展中医药的根本目的。该法主要包括四个交叉互动式教学模块和一个加强模块。四种交叉互动式模块是指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采取专题讲座、理论讲述、药味竞猜、模拟诊室四种模块授课,将临床实践情境和临床实用知识渗透进理论课程之中。临床技能加强模块是指根据学生需求安排学时,教授学生中医应用技能,包括刮痧、拔罐、按摩等。

二、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首先,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了前提和背景。西医院校的中医学内容繁多,学时较少,成为教学的主要矛盾之一;中医学理论的抽象性与临床应用目的形成矛 盾;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与中医学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性共同作用,形成了恶性循环。实践渗透式教学法一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注重把临床实践情境渗透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口才、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生互动,有效解决中医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中医学理论虽然抽象,但它的朴素辩证唯物理论与人们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中药、针灸、刮痧、按摩等中医疗法遍布于美容、食疗、养生、健身等时下流行的各个领域,为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优势条件。临床实践情境、临床思维、临床实践技能渗透进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

第三,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因其融入了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等多种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避免传统教学方法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对中医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可认知化,如何既能够满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又能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将赋予它更深刻的内涵。

三、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模式构建

(一)模式构建基本原则

实践渗透式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是,充分研究渗透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结合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特点,建立实践渗透式教学法模式。

1.中医理论基础与中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注重中医理论基础的讲解,忽视中医实践的渗透,因此,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达不到中医学教学师生互动的和谐状态。在模式构建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中医临床实践而忽视中医理论的贯通,往往会背离中医学教学的初衷,因此,要本着中医理论基础与中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实践渗透的同时,应以中医理论知识为根本,由浅人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应当掌握的知识点,并能逐渐了解、熟悉、深人临床情境。

2.采取多种教法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提倡“因材施教”,对不同的知识点,也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法。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主要以讲授法为主;中药部分的学习,采用开心辞典模式,给出药味的主要特点和形态,竞猜药味,其中主要运用了比较教学法;在方剂的学习中,采用模拟诊室的形式,让学生针对真实的临床病例模拟诊室情境,要求学生模仿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患者”叙述病情,“医生”引导询问病史、分析病情、给出诊治方案,教师在一旁引导、提问,揭示应当掌握的知识点,整个过程同时运用了情景教学法、病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西医院校中医学的课程安排课时数较少,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掌握大量中医学知识并不容易,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中,课上诊室情境模拟以及药味竞猜都离不开课下的精心准备。在课外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知识,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他们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也会得到相应锻炼和提高。

    4.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原则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自由展示,充分讨论,自主分析。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

(二)教学模式的实施

采用专题讲座、理论讲述、药味竞猜、模拟诊室四种交叉互动模块,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中医临床实践意义。比如,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开辟“中医与哲学”,“中医与生活”,“中医与美容”,“中医与保健”,“神奇的经络”等专题讲座;对于中药部分的学习穿插“中药竞猜”‘采用开心词典模式,给出药物的特性,让学生分组竞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巩固所学知识;对于辨证及方剂部分的学习可以采用模拟诊室的模块,给学生布置病例,学生可以自行查找资料,在课上模拟诊室情景,分组讨论,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渗透式实践教法加强模块,教授学生针灸、刮痧、拔罐、按摩等中医技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使中医学教学产生相应的实用价值。

目前,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材和教学中,还没有运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先例。不同教师讲解时的技巧仍是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关键。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理解的难点在于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学说、经络学说;热点在于辨证论治和方剂,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适合运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进行讲解,其中专题讲座、模拟诊室模块是最典型的实践渗透式教学方式。

1.利用专题讲座模块,将中医实践融合于中医基础理论之中

    专题讲座模块,将中医学晦涩难懂的中医基本理论与中医实践相结合,从生活出发,从实践出发,从时下流行的事物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在该模块的设置过程中必须清楚一点,让学生感兴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在教学中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把大纲要求掌握的理论内容、中医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并加以强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知识,减轻课下负担,达到大纲要求。

2.利用模拟诊室情境模块,再现诊室真实情境,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中医的临床思维是最难建立的,髙等院校的中医专业学生往往要经过几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才能逐步养成这种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利用模拟诊室情境模块,呈现诊室真实情境,可以使学生初步接触中医临床,通过反复强化、讨论、分析、总结、充实、提高,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与临床实践接轨。

四、实践渗透式教学法教学过程的实现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多媒体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中的运用

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可以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使用电脑设计的中药开心辞典程序及诊室情境模拟办动画多媒体教学可以完美呈现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优势。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课程制作软件。

(二)制作电脑程序和课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其一,在中药开心辞典程序中,要建立题库,并使题目分组,可以随机抽取与组合,题目要灵活多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如资金充裕,可以设立闯关题库,对获胜一组给予中医科普或经典读物以资鼓励。其二,在诊室情境模拟…也动画制作过程中,在关键环节,比如关键症状、体征或医生的处理上随时可控,使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也可在暂停时段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发表见解,教师在一旁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

五、结语

篇10

医学美容教育开始于1993年,至2005年根据高职高专的招生目录将本专业名称更改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1]。然而,2006年,卫生部下达文件,指出医学技术类专业将不允许报考临床助理医师[2],学生毕业后既不能考取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又不能考取护士资格,限制了学生在医院择业的渠道[3]。这就使得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目标必须随之变化,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是面向各级医院以及医疗美容机构的医疗美容技术岗位[1]。但至今“医疗美容技师”这一职务名称仍未得到人事主管部门的认可,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国家各部门政策出台的不一致性是目前影响专业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名誉会长彭庆星,先后于2007年6月17日和2007年10月27日于北京和郑州,针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员技术职务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等问题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明确了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式和临床执业范畴是在各级医院与医疗美容机构的医疗美容技术岗位从事激光美容师(士)、医疗美容治疗师以及医疗美容咨询师等岗位,能胜任激光美容、生物注射美容、物理美容、美容皮肤治疗以及纹刺美容等工作,从而明确了本专业的培养类型是“技师”。

目前,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国际与国内美容连锁机构及大型美容院从事与医疗美容相关的美容培训师、美容讲师、美容导师、纹刺师、化妆品营销师、美容顾问、美容美体师及店长等,就业形势供不应求。

2专业定位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医疗美容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临床医学美容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1]。

我们的培养计划既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要保证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4],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两个原则。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以下工作:各级医院以及医疗美容机构的医疗美容技术岗位[1]:从事激光美容师(士)、医疗美容治疗师以及医疗美容咨询师等岗位,能胜任激光美容、生物注射美容、物理美容、美容皮肤治疗以及纹刺美容等工作。国际与国内美容连锁机构及大型美容院从事与医疗美容相关的美容培训师、美容讲师、美容导师、化妆品营销师、美容顾问、美容美体师及店长等。

3教学计划的修订意见

3.1 适当减少医学基础课、医学临床课的课时数,塑造职业化特色鲜明的基础理论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度。由于本专业不能考取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基础、临床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讲述与医学美容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常见疾病的知识以外,教学重点是要保证前后续课程的衔接。

3.2 增加专业课程,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现状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需开设《现代美容新技术》、《皮肤护理技术》、《化妆造型设计》、《美容皮肤治疗技术》、《中医美容技术》、《医疗美容技术》、《美容营养学》、《美容化妆品学》、《美容药物学》、《美容外科学概论》、《美术》、《美容机构经营与管理》、《美容咨询与沟通》等专业课程,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覆盖面,提高专业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3.3 增设一门机动性较强的课程,如《美容市场新技术》,与市场完全接轨。由于美容专业有着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故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一门机动性较强的课程,主要以实训内容为主,及时掌握市场新技术,从而使专业适应市场变化及岗位需求,引领专业顺应市场需求发展。合作方式包括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选派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等,既能保证专业教学与市场的一致性,又能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建设[2]。

3.4 更改部分专业课程的名称。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教育应顺应高职教育特色,在课程名称上应有别于本科教育,打造适合高职医疗美容技术发展的精品课程[6]。

3.5 调整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训内容比例。课程调整要有重点,主要调整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本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培养医疗美容操作技能[1],故应适当增加专业实训课比例,加强实践能力培养[4],参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保证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训内容以岗位分析为基础,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设计[5]。

3.6 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可根据生源情况的不同,就业意向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或在执行同一教学计划中,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4]。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5]。主要可通过教学实践环节进行调整,我们可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就业意向,在第四学期末机动组织教学实习,一部分直接去工作意向单位,由意向单位根据学生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定向顶岗实习,提早进入工作角色,并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强化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质;另一部分安排在医疗美容及美容连锁机构相关科室进行轮转,充分掌握医疗美容相关专业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

4具体实施方法

4.1 医学基础、医学临床课程可以分别整合成一门课程,如《医学基础概论》和《医学临床概论》,由专业课程的内容限定医学临床及部分医学基础课的内容,医学临床课程根据课程衔接内容的要求及常见疾病的掌握范围,限定医学基础课的内容,医学基础课的内容要保证各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基本满足必需够用的原则,塑造符合专业教育特色的、职业化鲜明的基础理论课程。

篇11

1优化教学观念

任何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首要的是要转变教学观念。2012年教育部积极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优化。首先,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教与学为基础的,但其中“学”是“教”的基础。没有“学”就无所谓 “教”。因此, 教师应由过去以“教学为主”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要处处替学生着想,处处留心学生的学习反映。其次,在深入认识教学关系的基础上,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与角色,要从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配角”,要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控制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5]。

中医美容学课程的讲授中,尤其要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由于中医美容学课程常常开设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药学、皮肤病学等基础课程之后,因此,会使一些中医美容学的授课教师认为只要教授学生新的知识即可,其余的基础内容学生都学过并已掌握。而事实则并非如此。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美容专业学生常见的三个问题,一是对学过的基础内容掌握不牢固,二是不会将学过的中医知识应用于美容临床,三是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应用于美容临床时不讲究方式方法。如此一来,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美容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而如果授课教师没有“以学生为中心”,不能细心留意学生上课的各种反映,依然按照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观念应用于《中医美容学》,则会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美容专业学生专业性降低。

2优化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正如有的学者[6]所言:“教师观念转变的实际表现,在于把自身设计的教学内容完美的融入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去”。在优化教学观念的基础上,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式要有助于创建多样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美容教学课堂。

2.1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学生的注意力多有起伏,一般很难长久地保持固定的状态,因此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维活动,使其不断处于兴奋中,才能保持住学生的注意力[5]。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有赖于授课教师对教材、学生的深入了解。对于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学生情况采用不同、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对美容辩证进行情境教学,对美容治疗进行提问式教学,对主动性不强的学生采用讨论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方式对于维持和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等内部学习动机是切实有效的[7]。

2.2重视实验课程的设计:实验课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更是学生认识、学习、研究事物的有效方法。中医美容作为一门实用性课程,其操作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实验课的教学及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实验课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使中医美容“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从实验操作中复习、验证所学知识,并通过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争取建立一套教学内容新颖,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合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性强的新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同时,还可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8]。最后,注重开发课程资源。虽然中医美容学是近些年新兴的一门学科,但是课程资源并不少。如各种网络视频、图片资料、专家讲座等都可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此外,还可以积极开拓各种课外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课堂,深入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开放的美容课堂有利于打开学生的视野,更进一步了解中医美容学的发展现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思想的稳固性。

3优化考评方式

传统的对中医美容学专业学生的考评多是通过期末考试来衡量,很多教师将考评的方式简单的等同于考试,将考评的主体固定的归结为教师。但事实上,在素质教育的当下,结合美容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美容专业学生的考评应该是多样化、多渠道的,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结合中医美容学的课程特点,考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知识技能考评:知识技能考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考试,只是对于中医美容学来讲,知识技能的考核除了笔试外还要增加技能操作考试,并且操作的分值不应低于笔试分数。中医美容学是美容专业的基础课,是重中之重。根据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中医美容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应用于临床。对于笔试,很多学生多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即可过关,但对于技能操作则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可达标。因此,为了避免应试的被动记忆,加强其动手及临床思维,技能操作考试是必不可少的。3.2学习过程考评:现在所选用的考试形式多是对学习结果的考评,期末考试成绩等同于学生一个学期终结性评价。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评,学习过程评价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只有借助于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价,才能真正积极地促进学习[9]。学习过程评价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关注学习过程、实践和自主探索。它包括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方面。学习过程较学习结果考评更能够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同时也激励更多的学生去注重学习过程。

3.3职业素质考评: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10]。大学阶段是就业的预备期,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未必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因此,完善考评方式,更好的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大学期间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美容相关从业者,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要具备必要的职业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职业素质考评的加入,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公正、客观,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及实践热情。

通过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需求,使教学活动更加人性化、综合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总之,中医美容学教学模式的优化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漫长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从而争取使中医美容学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于深德,朱学思.探索新的教学模式[J].山东教育科研,1989,(4):31-33.

[2]柳海民.试论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1988,(5):34-37.

[3] 郝志军,徐继存.教学模式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方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2):51-55.

[4]吴勇.谈高职美容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形成[J].中国美容医学,2006,5(9):1077-1078.

[5]张丽宏,李春雨,赵晶,等.《美容实用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49-150.

[6]吕晓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101-103.

[7]李刚.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5):49-50.

[8]白洁,隋静,闫润虎,等.美容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体会[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2):60.

篇12

关键词:中药咨询;药学服务;统计与分析;临床中药学

作为新进的综合性三级医院,我院中医药领域也慢慢成长起来,随着病源量的增加,咨询中医药知识的患者也日益增多。目前随着我省药品执行零加成的逐渐铺开,为了今后药房的生存、发展,药房工作重心也从传统的调剂、发药、采购、库房管理等转向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上 来[1]。为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及今后临床中药学的开展,将咨询内容归类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通过电话和窗口进行中药咨询的所有记录共214例次,按用药咨询人群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咨询者身份 患者及家属132例次,占61.68%,医生49例次,占22.90%,其他医务人员33例次,占15.42%。

2.2中药咨询相关内容 归纳为14项:中药汤剂煎煮方法(煎药器皿、时间、火候、加水量、特殊药物的煎法等)61例次,占28.50%;服药方法(饭前饭后、饮食禁忌、疗程及特殊人群用药)49例次,占22.90%;配伍禁忌(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13例次,占6.07%;中药的功效(药物的基本作用、道地药材的优势、炮制作用等)10例次,占4.67%;中药价格与供应(有无库存)15例次,占7.01%;中药免煎颗粒的服法20例次,占9.35%;煎药机煎药与传统煎药有无区别9例次,占4.21%;中药免煎颗粒与饮片作用有无不同7例次,占3.27%;药材效期、怎样保存、养护中药5例次,占2.34%;中药的特殊用法(药浴、熏蒸、湿敷、膏方熬制、养生方、食疗方、泡药酒、中药美容等)15例次,占7.01%;中药是否医保报销品种3例次,占1.40%;外来处方确认药名(针对字迹潦草、简写及含代号等处方)3例次,占1.4%;民间草药的作用及外观鉴别2例次,占0.93%;民间偏方作用2例次,占0.93%。

3 分析

3.1由以上咨询者身份统计结果可知 除患者及家属占咨询首位外,医生位居第二。因我院为综合性医院,西医师及其他医务人员对中药知识知之较少,开具中药处方不规范、不合理,多数情况只使用协定处方,往往千人一方,没有针对性。中药西用等不合理应用常常发生。这反映出我院中医药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处于发展阶段,管理层对中医药的重视度仍不够,还应加大推广、发展力度。因此,医生也是药物咨询的主要人群,其他医务人员次之。

3.2由以上咨询内容结果可以看出,中药汤剂煎煮、服药方法等常见问题咨询比例较高,主要来自患者及家属。煎煮中药需选择不宜与其发生反应的器皿,如砂罐、搪瓷、不锈钢器皿等,忌用铝、铁制品。不同药性的中药煎煮时间、火候、加水量也会有区别,特别是先煎、后下、烊化等特殊煎煮方法相对复杂,煎煮不当则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服药时应根据药物作用及作用部位确定服药时间及饮食禁忌。如滋补药应空腹服,病位在上的应饭后服,在下着应饭前服,以利于药物更好的吸收。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均耐心解答。配伍禁忌、药物功效等相对专业的问题咨询主要来自于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针对药物所含成分、功效及中西药联合应用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等问题,我们一一解答,并建议两种药应间隔1h左右服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因中药成分复杂,如四环素类药物及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碳酸钙等不宜与中药石膏、瓦楞子、寒水石、代赭石、白矾、龙骨、自然铜、牛黄解毒丸及含有大量黄酮类成份的中药如黄芩、槐米、芫花、忍冬叶、陈皮、旋覆花等合用。因为这些中成药内分别含有钙、镁、铁或铋离子的化合物及黄酮类成分,如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合用,可发生络合,形成复盐,难以吸收,从而失去或大大减弱抗菌效 果[2]。对于中药价格、是否医保用药等问题反映了目前我国还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药免煎颗粒方面的咨询量也较大,因我院引进中药颗粒剂时间不长,患者大都报有好奇和疑惑的心理,其作用与中药饮片类似,但服法和价格上有些差异,需要一个知晓和接受的过程。煎药机煎药与传统煎药有无区别,我们认为各有利弊,前者方便但一次完成煎药,有效成分煎出不完全,后者则费工费时。除操作上有区别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药材的效期及保存问题,我们告知患者一般药物效期为5年,但与保存养护方法密切相关。若保存不当,出现生霉、变质等现象则不能再用。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对中医药认知度的提高,中药养生、食疗、膏方熬制、药浴、熏蒸、湿敷、泡药酒?、中药美容等多种应用被大众所崇尚,越来越受关注,咨询所占比例较高。民间处方、偏方及民间草药的应用问题咨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许多人将中医药的作用过于神秘化,使得很多巫医横行误人。中医药治病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有它独特的理论。但也不能有病乱投医,应对中医药治病有正确的认识。其他诸多问题的提出反映出大众对药学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坚实的中医药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用药水平、能把中药实践与中医理论相结合的临床中药师[3],中药临床药学是研究中药合理用药的一门学科,中医中药相辅相成,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健康的需要[4],建立中药临床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已成为医院中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5]。发展临床中药学势在必行。

4 结论

中药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参加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素质。除了熟练掌握中药的药理、药效、中药性能等中药学基础理论和中药炮制、鉴定、制剂、调剂及养护等技术,熟悉药政法规、药事管理、医保政策[6],还要积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方剂学、中医临床概论等方面的知识,参与医师会诊和临床用药,与临床医师一起,详细辨析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和生活习惯等,将其作为选用药物及制定用药方案时的重要依据,合理使用中药,为发展临床中药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宗毅凌.门诊药物咨询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0):57-58.

[2]王凯,中西药不宜乱结合[J].河南中医,2001,9(5):60-70.

[3]吴永佩,颜青.医院药学与药学人才定位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8,19(22):1687-1689.

[4]张小萍.中药房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73-74.

篇13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39-02

0 引言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平行的一级临床学科。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政策中西并重的具体体现。西医院校所学的《中医学》是将主要的中医理论知识、临床应用知识及技能压缩在一起而成,学由于课时有限,多将中医课安排在一个学期54个学时内完成。因此,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讲授从中医基本理论,培育中医诊断方式和辩证施治等如此广泛的内容,亦不太现实。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西医院校培养目标与中医院校不同,中医学教学授课内容过多而学时有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理解掌握过多的内容。②理论与临床实践脱离,基本没有见习示教机会,造成基础理论与临床分裂。③系统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等知识的西医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西医诊疗逻辑思维过程,对中医学关于五脏六腑及生理、病理等相关概念极易混淆。④中医学教材中医词汇表达晦涩、抽象又不确定,基本理论深奥玄妙,对没有学习过古汉语的西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⑤中医学多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质量,探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的途径,是我们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搞好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和对策。

1 明确培养目的,根据培养目的拟定教学目标

把了解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力求让学生从中医学中获取揭示生命奥秘的知识。因为了解和认识不同医学体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差异,能增强他们对人类复杂生命奥秘不断探索的兴趣。因此,中医学教学目标可考虑定位为:①弘扬中医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⑦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医学理论知识及其独具的特色和实践优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医自学能力和深研能力;③准确理解、把握中医学的整体、形象、想象、辨证施治等科学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和研究方法,认识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中医,理解中医,宣传中医,运用中医。当然,这个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广博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2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材

目前我们五年制临床医学系选择的是面向21世纪系列课程教材中陆付耳、刘沛霖主编《基础中医学》作为通行教材,该教材分为基础理论、辩证论治、证治药方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中医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的病因病机。第二部分辩证论治包涵四诊、中医辨证论治的总论和八纲辨证、病邪辨证、虚损辨证、脏腑辨证外感病辨证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有中药、方剂和针灸的概述。第三部分证治药方讲述了表征、热证、寒证、风湿证等十五项证候的诊治方法。该教材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注重中医思维逻辑和方法学培育,是优秀的中医学习教材。我校已应用八年,教学效果显著。

3 根据教材确定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教学模式及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定的固有模式,而现在面对的是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医学,必然会产生疑惑、甚至根本无法接受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中医教学,其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在讲课时,首先讲明中医学的特点,说明它与现代医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时,尽快从现代医学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不要拿现代医学的某些观念去生搬硬套祖国医学的理论。反之会直接影响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技能。

4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授课教师单纯的为应付教学,完成工作任务,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多选用灌输式教学,主观上认为中医对西医院校学生用处不大,对其重视不够;就学生而言,虽然一部分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逐渐增加,但大部分学生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认同感加之对中医理论深奥难以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中医学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教育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学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真备课,精心作好教学设计、安排授课计划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积极改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突出中医学的人文特色。中医学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深受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影响,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中医学有关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医学史、中国古典文化及等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使学生通过了解中医学的渊源,进一步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西医院校中医课的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使得教学重点突出,提高授课和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课过程中十分强调重点内容,对重点内容详讲、细讲、反复讲,对次要内容,则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的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师授课效率。教师要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还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具备相关的西医有关理论和生物学知识。中医理论多比较抽象,与学生在此之前所学习的西医基础知识联系较少,教师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来调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效率就得以提高。

5 建立多种学习途径,满足对中医有浓厚兴趣学生的高端学习需要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学派林立、著作繁多,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法、方、药还未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要使中医药永远立于世界科技之林,必须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因此,如何将对中医感兴趣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中医人才,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建议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中医名著典籍介绍;讲座的形式开展中医拓展新领域,如:养身、美容、保健、慢性病、亚健康、肿瘤的治疗等等。大幅度削减课时,提出自主学习、比较学习的方法,在中西医基础理论、诊疗思维过程、诊疗方法上进行比较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医学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高、精、尖的专才,更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通晓文、史、哲、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中医学正是融文、史、哲、医于一体。在西医院校教授中医课程,正是给这些未来的人才指点入门的路。未来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会逐渐模糊中医和西医学的明确界限,会逐渐融合所有医学体系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优势,摒弃各种医学体系固有的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医学体系。在此之前需要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而为西医院校学生讲授中医学课程,无异于在今天交给他们一把打开未来生命之门的钥匙。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也应该不断改革,使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更为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学科发展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陆付耳,刘沛霖,基础中医学[M],科学出版社医学分社,2003,06

[2]寇胜玲,侯梅荣,试论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3):45-46

[3]吕军影,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3):228-229

篇14

考上大学后你想要学习什么专业?未来你想要从事什么职业?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传统哲学,如果你对中医有深厚的兴趣,如果你有一颗坚定果敢的心,如果你想悬壶济世,那么来吧,投入祖国医学的怀抱,这将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医的基础是建立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的,也许突然间提到古代哲学思想,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些什么东西。举个例子,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金木水火土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肺肝肾心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疗法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带给我的不仅是一种思想,更多的是一种领悟和对生活事物的态度。如果你学习中医,也许带给你的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深层的精神领悟。

的确,中医很需要悟性,因为你要会联想,你要会创新,毕竟中医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来的,有些偏方是我们现代人没有办法完全理解的,它要在特定的情况,或者某些条件下才成立。神医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其中一副药剂是曼陀罗的果实,要知道他的儿子就是由于误服曼陀罗的果实而丧命,如果当时神医只把曼陀罗的果实当作毒物弃之,那么中国关于麻醉剂的记载不知又要晚多少年了。

但是顿悟是建立在沉淀的基础上的。中医的基础课程中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其中包括中医学的辩证学、藏象学、病因病机学、诊法学等。正如前面所举的例子,中医采用的是黑箱理论,把我们人体当作是一个整体,认为五脏六腑之间都有着相应的联系。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将一些中医基础的概念和方法教于我们。

理论之后就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了。说到专业课,中药学和方剂学自然不能少,中药就像化学的一个个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方剂就像化学式,把一堆物质加在一起,一步步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反应后产生效果,就是我们所说的药效。中药学学的就是不同药物的归经、作用、禁忌、常用用量等;而方剂学学的是君臣佐使和配伍,这是一门细活,要知道不同药物的配伍疗效可是会大相径庭的,即便是相同药物但剂量的多寡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除了几门基础课我们还要上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还有中医妇科、儿科、外科……除了诊断和内科是必修课程以外,另几门就全凭自己喜好啦。学习之余给同学和自己开个方子,还能强身健体呢。而在动手的课程中,最吸引人的要数针灸和推拿啦!上这两门课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因为推拿是两个同学之间互推,手法不熟练的时候,推不到地方,力道又不对,就会听到此起彼伏的声,但是慢慢熟了之后,那岂是一个舒服。你想,当你看书学习了一天,回到宿舍,同寝室的“熟练工”能帮你推上几把,那叫一个惬意。

中医为了跟上时代的进步,也在与西医结合。所以我们不仅要上中医的基础课程,也要上西医的,如解剖、生理、病理、药理、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西医外科、神经病学、影像学等。还有一些任选课,比如中医美容学、中药炮制学、古医籍选读等。

记得当年入学的第一课就是医古文的《大医精诚》,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老师常同我们讲:“有些病人的条件不是很好,我们要是能用最少的药方,最便宜的药把病人治好,病人会很感激的,就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成功。”所以如果你想来学习中医请一定有一颗坚定果敢的心。无论遇到什么,都要秉持住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