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管理;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35 ― 0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作为建设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如何,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1〕然而,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校园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这些不良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竞争和角逐的关键。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人才储备资源,对国家强大和民族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成为各高校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由此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国家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当代大学生是否能担负起国家与民族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关键在于大学生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综合素质能否得到提高,而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思想政治素质。高校要把握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脉搏,根据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需求,积极深化教育改革,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培养大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形成人格健全的且具有主人翁意识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因此,高校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大学生的优良思想政治素质,使大学生助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成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间的交往日趋增多,西方的各种思想文化逐渐传播和渗透到我国,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虽然西方的思想文化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比如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市场经济理论、民主的管理思想等等,但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消极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糟粕。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暴力恐怖、极端的个人主义等等,这些不良的思想观念已充斥了高校校园,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为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这有助于大学生摒弃西方不良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坚信的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指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强调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根据思想政治的教学目标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动性。〔2〕大学生是思想工作的主要对象与核心,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要认真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全方位的关注和关爱大学生,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认真吸纳大学生的各种建议和意见,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给予大学生真诚的帮助与指导,成为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二)深入沟通。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到大学生寝室、教室、以及各个活动场所,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各种动态。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关心他们的困难和疾苦,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3〕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思想动向也会受到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干扰与影响,因此高校工作者要经常与大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问题。

(三)开拓创新。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高校思政工作者既要加强学习,充分了解新时代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积极探索和发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及时发现思政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切实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滞后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校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变得复杂而繁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数量和质量则成为了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般包括了专职思政工作者(党团干部、辅导员等)和兼职思政工作者(思政课教师及其它工作人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压缩思政工作队伍专职人员配置比例,造成了专职思想工作队伍数量有限,难以应对大学生数量增长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二是专职思政工作者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多高校辅导员都不具备思政专业背景,大部分人都是学非所用,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与探索才能有效开展工作;三是由于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思政工作的复杂与繁重,在思政工作者职称晋升和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致使思政工作者流动频繁,造成了思政工作队伍的不稳定。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更新缓慢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是以思想政治活动为主的课外实践。首先,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过于庞大,内容没有做到规范化、“少而精”的问题,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也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赋予的使命过多、过重,期望值过高的问题。〔4〕其次,就思想政治活动为主的课外实践而言,思想政治工作者一般都是沿用传统的工作范例,采用一些过时的教育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由于教育内容不够新颖,缺乏时代特色,因此,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佳。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僵化单一

工作方式方法是都得当,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不恰当,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十分讲究方式方法的艺术,没有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是很难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要求的。当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仍然采用说教的方式和开会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宣传思想政治思想、安排思想政治活动的目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如果仍然沿用这种僵化单一的工作方式,是很难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目的的。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民主观念日益增强,如果我们仍旧采用我说你听、缺乏民主、公平的说价方式,就很难达到大学生的认可,甚至还会产生抵抗情绪,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建设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建设一支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高校思政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与关键。要建设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在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队伍规模,增加思想政治专职工作人员的编制,尽量与在大学生比例相匹配。二是积极优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结构,积极吸纳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工作人员,争取达到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队伍建设要求。三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培训,逐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四是高校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切实保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团结和稳定。

(二)拓展和更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复杂繁重,能否及时拓展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大学生正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工作内容,力争做到内容新颖、与时俱进。首先,要深化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教材的结构调整和内容更新,积极拓展适应时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其次,要结合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活动。通过讲解和探讨爱国主义教育事例,使其意识到身上肩负的建设国家和振兴民族的历史重任,从而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三)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的特殊性,选择适合恰当的方式手段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公平、民主的与学生探讨交流,认真的聆听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其次,要发挥学生会与班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便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好地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再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博客、论坛、QQ群、MSN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达到与学生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

〔参 考 文 献〕

〔1〕逄锦聚,李 毅.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p57.

〔2〕黄晓刚,于亚东.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思〔J〕.理论观察,2014,(3):p152.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和谐发展 高校

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如何,极大地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认真研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选准结合点,抓住着力点,找准落脚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高校坚持社会义办学方向,落实社会以主义办学方针,从而促进高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疏导和化解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促进高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可以使广大师生正确认识高校面临的形势、任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高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深化,部分师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政治观念淡薄,只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关心国家与民族前途问题的较少;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国家集体,重钻研业务、轻政治表现。价值观念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最深层的问题。这方面的挑战,无疑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复杂性,增加了难度。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师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使师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是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的客观需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特有的强大信息资源优势,利用网络、电视等手段,大肆向我国灌输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道德标准,从而使得高校部分师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使广大师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迫切的现实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可以全面纯洁校园的思想政治文化环境,增强广大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师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从而有效的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进而促使师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亟需越来越多的各种合格的建设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培养合格人才,通过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师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激励自己认真工作、刻苦学习,锻炼和培养自己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过硬的业务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所以,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的现实需要。

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关键在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所以,要通过不断地完善师生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极大的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从而使高校成为具有较高文明程度和理想育人环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

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与社会有着紧密互动的关系,因而高校广大师生的言行对社会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在新的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因此,高校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精神方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思想支持。所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高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二、以思想政治建设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之一。近年来,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了使思想工作落到实处,都在积极探索各种新的、易被师生所接受工的工作方式,并且取得一些很好的成绩。但是,当前我国正自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高校师生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笔者认为,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方能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解放思想是做好高校思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高校要通过探索争取在理论上有新的建树,在实践中创造新的办法,积累新的经验;就是高校要加强调查研究,对师生的思想状况作研究、作分析,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走到广大师生心里去;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活跃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动力,因而对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解放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视野和新的舞台,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代合拍,与改革开放同步。因此,高校要抓住时机,解放思想,摆脱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的束缚,拓宽思想,全方位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促进高校和谐快速的发展。

2、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近年来,高校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客观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已形成一支年龄构成比较科学、知识层次比较合理的精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办好社会主义高校,保证学校改革和发展始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努力建设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同时,一支“关于接受教育,关于教育别人”的素质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专职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很好开展的保证。而且这支队伍稳定与否,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办学的质量。因此,高校在集中精力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不过,在新形势下,社会实践的变革又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高校还应该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培训,促使这支队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及时更新知识,扩大视野,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3.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高校管理工作之中

高校管理的核心是广大师生。可以说,高校管理工作是一门以师生为主体,以做好师生的工作为主要内容和手段。高校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管理中最经常、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特别重要的手段。因此,做好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高校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高校管理工作之中,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师生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自觉地为实现共同目标而采取行动,从而做好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管理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管理者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在管理中,高校要自觉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高校管理工作之中,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使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同时,高校管理工作内容要从实际出发,体现时代精神,满足师生需求,既坚持先进性,也体现层次性,从而不断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为了保证高校和谐地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任何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的言行都是错误的。但加强并不等于固守,加强的重点在于继承基础上的努力改进、创造和创新。与时俱进。不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要依据当代高校出现诸多新特点和新问题,科学合理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字: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创新

近几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后勤工作迅速发展。新的事物、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高校后勤体制的改革,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运营和管理,这无疑是一场影响广泛而复杂的社会改革,在这场大变革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等等都将面临一个从破到立的过程。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改革、发展与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在加快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探索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1.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高校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重任,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具有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服务育人”的宗旨,可以促进后勤集团员工牢同树立为学校师生服务的理念,进一步端正服务思想,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下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后勤集团员工的品牌意识,减少和避免各类乱收费、乱涨价等急功近利等短期行为的发生。

2.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作为一个调整市场与计划的纽带,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始终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服务。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依托推进“事企分开、两权分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高校后勤制度,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为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后勤集团员工思想的冲击很大,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和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转变,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后勤的主观能动作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从思想上解除后勤干部、职工的抵制心理,才能保证新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丁的积极性,保证后勤服务到位。

二、新形势下高校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1、后勤员工来源和岗位的多样性带来管理的复杂性。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后,后勤员工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转变后勤管理体制时原后勤部门留下的老职工;二是转变后勤管理体制后的合同工;三是从社会上招聘的大量外聘人员。这三类人员在高校内享受的待遇不同,心理需要也不同,这使得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切人点”和“着力点”必须各有侧重。后勤工作包括“吃、住、行”等方方面面,这使得后勤工作岗位设置出现多样化。必然使后勤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许多新情况,产生许多新矛盾,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

2、后勤改革对后勤员工职业价值取向的一维性带来冲击。人们的职业价值是职业理想支配下在职业选择中对价值目标的认定,它受控于主导价值观。主导价值观的形成,固然是人们头脑中有关理想和信念系统的反映,但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后勤员工,主要追求就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社会报酬,他们很少追求升迁或者进步,赚钱是他们的主要精神动力。浓厚的经济价值取向的一维性,构成了后勤员工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然而,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工作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后勤员工带来诸多不适应性,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3、后勤政工队伍力量弱化,难以适应后勤员工思想变化后勤职工思想复杂化,急需加强后勤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后勤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现有的状况却难以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一是政工队伍力量薄弱。后勤社会化后,后勤部门政工领导配备不齐,而且大部分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抓行政管理,抓经济效益,少有领导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政工干部不安心。认为后勤部门的政工人贯同学校机关和教学单位的政工人员相比,政治地位低,经济待遇差,总觉得低人一等,前途暗淡,工作不安心。三是信心不足。认为后勤员工理论和文化水平较低,加之工作繁忙,学习提高的机会少,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大、效果差,因此对做好后勤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心不足。四是投入少。后勤企业不少是新组建的单位,各方面条件差,学校和后勤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少。

4、工作方式、方法太陈旧。创新不够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都有不小差距。在内容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达学习等政治方面的内容,忽视了后勤员工成长进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需要,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新手段,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简单陈旧,创新不足。落实上级精神靠开会、发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业务工作与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就党建抓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业务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多。

三、新形势下创新高校院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1、科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入新时期,我国高校后勤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有的高校基本实现了由原来的行政管理为主向现代企业管理的推进,组建了现代新型的高校后勤实体,开始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与此相伴随的是人们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竞争压力日趋加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人重实惠、重个人物质利益,政治意识淡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滋生。各管理层与员]: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明显加大,不向的利益群体对改革产生不同的愿望、要求和心理,从而导致思想观念的多样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正确处理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并要有新的认识。

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新的时期,加强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一核心。长期以来,我们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你说我听”,把人也划分为:“做思想工作的人”和“被做思想工作的人”,彼此之间是不协调的。实践证明,社会历史条件变了,后勤运行机制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变了,如果我们与年轻人谈话,再用过去那种思想工作“说教”的方式,就很难了解对方的想法,更不能为对方接受; “做思想工作必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高校后勤队伍职工的素质高低不等,修养参差不齐,各级后勤管理干部要增强工作的敏锐性、预见性,善于分析问题,把握动向,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在思想问题萌发之前。

3、善于探索新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后勤改革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员工队伍结构和思想素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迫切要求在开展想想政治工作中进一步拓宽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前瞻陛、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加强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后勤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创新、立足创新。对于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思想工作方法,诸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典型示范、自我教育、正面灌输等,我们应大力继承发扬。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环境、条件的变化,我们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有勇于创新的意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要紧跟形式、适应新变化、多想新点子;在组织活动形式上,要推行“党政共管”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后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后勤服务保障同步。其次,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塑造“同心协力、团结和谐”的职工群体,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创新。企业文化作为观念形态,作为完善现代高校后勤内部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也只有落实到管理,才能发挥它的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方自明.后勤管理与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2]汪绍福.刍议加强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建设[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张军.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讨[J].科教文汇.2011(11)

[3]覃红.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3)

篇4

>> “三个倡导”视域下的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江苏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上海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的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三个倡导”视域下的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三个倡导”视域下的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与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与创新 试论以“三个倡导”助推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 重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工程三个点”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要做到“三个创新” 以“三个三”模式 再造思想政治工作流程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思想政治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思想政治工作 遵循“三个规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抓好三个环节 坚持“三个贴近”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一)河北本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分析

本科院校若详细划分,可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医学类、政法类、艺术类、师范类、军事类、民族类等多种类型。为方便起见,此处按学科类别分类,将高校分为理工类高校和文法类高校两种,分别做出分析。首先,河北省文科专业发展好于理工专业。以2008年为例,河北省共有84个本科专业,其中文科专业约占52%,为43个,河北省文科院校发展相对较好。高校学生具备一些共同特征,如思维敏捷,敢于创新,积极进取;同时也有一些共同缺点,如意志不坚、价值观不明确、功利思想的存在等。文科学生在具备这些共同点的同时,还具备一些自身特点,这些特点同时也是文法类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其次,与文法院校培养科研人才目标不同,理工类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更注重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现实性较强,“功利主义”充斥于理工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思想政治教育。

(二)河北专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分析

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有专科院校75所,其中公办性质的占78.7%,共59所,民办性质的占22.3%,共16所。专科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与本科理工院校相似,大专院校也存在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薄弱、“功利主义”以及思想政治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甚至比本科理工院校情况更糟:专科院校,不论是办学规模还是教职工福利,与本科院校相比,要差很多,对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吸引力,因而大专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状况更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水平低、思想政治队伍力量弱等问题大量存在。

(三)河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开设情况

组织学生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的方法,众所周知,我国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不高,河北省也不例外。当前,河北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的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4本教材,如何将这四本教材的内容更好地教给学生是当前河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授课中的难题。当前河北高校普遍采用理论教学的方法,即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方法,这种纯理论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反感。

二、 河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案例介绍――基于对燕山大学“红色旋律”活动的调研

“红色旋律”系列活动开始与2010年,刚开始的活动包括“红色讲坛”、“红色论坛”、“红歌”、“红色旋律”网络以及“红色考察”等系列。后经几次调整,一些活动不再举行,同时又新增了其他新形式。目前,“红色旋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展开:

(一)“红色旋律”讲坛

这是最主要的活动形式,采用“讲坛”的形式,学生与老师直接进行交流。“讲坛”通常选取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由在该领域有深入研究的教师进行讲述,并设有学生提问环节。“红色讲坛”的举办时间和地点是固定的:每月第二周和第四周周四晚上19点30分,在燕山大学东西校区轮流举办,并由本科社团――研究会负责相关的宣传、组织工作。“红色论坛”第一期开始于2010年6月,截止到2014年12月底,已成功举办73期。

(二)“红色旋律”影苑

“红色影苑”也是“红色旋律”系列中较早展开的一项活动。“红色影苑”本着“教育性与观赏性相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原则,选取一些有教育意义、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影片,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并有专任老师组织观影以及观后讨论活动,帮助学生牢记历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讲坛”相比,“红色影苑”的开展时间和频率经过两次变动,截止到2014年12月底,“红色影苑”共举办38期。

(三)“红色旋律”读书会

“红色旋律”读书会也是“红色旋律”系列中重要的一种活动开展方式,从2011年3月30日起,“红色旋律“读书会第一期开始举行,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此后每月举办一次,地点为学校设立的“红色书屋”。每期读书会坚持“经典与热点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圆桌讨论”的形式,由2-3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本期主题,并向学生推荐和介绍相关书籍,以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红色旋律”网络

“红色旋律”官方网站(http:///index.asp)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红色旋律”系列活动的举办消息都会在网站及时,同时也会历次“红色旋律”活动的全程录像,使不在现场的学生也能了解现场信息;开通了“红色旋律”博客(http://.cn/ysumyh)以及师生互动QQ群,让学生与老师在一个和谐、自由、民主的空间里敞开心扉,相互交流。

(五)“红色旋律”社会考察

从2008年开始,燕山大学本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全体思想政治教师以及部分学生,利用暑假的时间到各革命根据地和革命老区参观考察。通过回顾过去,使师生接受思想上的洗礼,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培育师生艰苦奋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三个倡导”视域下的河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基于“红色旋律”的案例分析

(一)坚持以“三个倡导”为指引,以多种形式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红色旋律”活动紧跟思想潮流,将“三个倡导”理念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红色讲坛”、“红色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宣扬“三个倡导”,相对于理论灌输,这种形式效果更好。今后,“红色旋律”中“红色讲坛”和“红色影苑”要继续常态化举办下去,通过“红色讲坛”和“红色读书会”,向学生宣扬“三个倡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同时要利用当今便捷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做好对“三个倡导”的宣传工作,例如,制作一些相关海报,扩大“红色旋律”官方网站以及官方博客的影响力,通过师生互动QQ群,向学生阐释“三个倡导”,深化学生对“三个倡导”的理解等。

(二)以“三个倡导”指引河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以“三个倡导”为指引,建立多方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团、政、工以及学生共同参与,多方配合,共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改革[1];其次,以“三个倡导”为指引,强化思想政治队伍的理论素养。首先是党委和团委,他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只有他们深入学习“三个倡导”,才能更好组织整个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人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具备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养;最后整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生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因而高校学生干部也应基于“三个倡导”的指引,提高理论素养。

(三)以“三个倡导”为指引,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河北高校要学会扬长避短,通过图片、视频多样化的手段进行理论教学,并注重开展社会实践。另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效果虽然不佳,但目前来看仍是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短期内很难改变[2]。因此,有必要在“三个倡导”的指引下,重新对课程内容进行有侧重的调整,将“三个倡导”带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有四本教材,要通过这四本教材有侧重地进行“三个倡导”教育。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学生公寓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必要性 问题 加强对策

随着高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化,传统的班级概念趋于淡化,学生在公寓的时间增多,公寓对其的影响越来越凸显,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途径上都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一、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扩招后在校生人数激增,而据调查,目前高校学生全天时间的60%左右在公寓度过,学生公寓管理难度增加;公寓内缺乏文化环境和育人环境,学生在公寓内的学习氛围差,各类活动的文化品味低,部分学生晚上休息时间不能自控,严重影响正常学习。而高校学生公寓长期沿用后勤部门承担物业服务,学工部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模式,此模式弱化了公寓的育人功能,缺少事前预防、过程控制和事后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用正确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并引导学生,弥补现有思想政治工作时空的不足,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寓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体来看,目前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不够深入,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选派优秀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但公寓辅导员除了上课,还得处理学生的有关事务,真正在公寓的时间有限,从而入住公寓的辅导员与学生接触并不多,导致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谁是公寓辅导员,哪些事情应找公寓辅导员。长期以来,学生始终是被管理的对象,存在着管理人员说了算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后,虽然也成立了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参与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地位认识不足,学生通过参与管理实现自我教育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2.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忽视公寓文化的潜在功能。

公寓文化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由学生公寓管理者、服务者和大学生共同参与并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文明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公寓的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多数高校虽然在学生公寓设立了宣传橱窗、报栏,开展了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但并没切实把公寓文化建设作为实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重要内容。

3.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式、方法落后,与宿舍管理员联系不够紧密。

多数高校选派辅导员进住学生公寓,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不要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老师、学生缺少双向交流,不能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另外,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和宿管工作由于主管部门不同、工作侧重点不同,相互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这种管理体制弱化了育人功能,使教育与管理脱节。

4.扩招、公寓后勤化带来的一些其他问题。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在数量增加的同时,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协调等能力相对较弱;另外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又使得大学生们生活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这就容易引发集群行为。某高校学生曾因对食堂饭菜不满,而引发了一次大学生集群行为:集体不到食堂吃饭,在宿舍大声叫喊,向宿舍楼下摔东西,在网上发表恶意帖子,等等,在全校师生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秩序,影响了校园的稳定。显然,对于此类突发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还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

随着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宽带网络进入学生公寓,应该说在信息化时代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部分学生却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来学习,而是沉浸在网络游戏影视网站中,置学业于不顾(我就曾遇到一位2010届新生,沉浸在网游中,第一学期挂7门功课),这个问题恐怕不是学校管理者和家长起初所能想到的。

二、加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是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一重要思想无疑对思想政治工作入公寓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新形势、新问题,及时调整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寻求对策。

1.明确公寓辅导员职责,建立辅导员走访制。

坚持辅导员进学生公寓有利于学生了解、理解学生管理者;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引导,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有利于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建立辅导员走访制,要求进驻公寓的辅导员必须定期到学生宿舍去走访,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通过辅导员走访制能很好地由点到面、全方位地在公寓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很好地掌握学生各种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及时处理、解决学生的问题。

2.营造公寓文化新环境,发挥其教育和导向功能。

公寓文化是一种理念,一种环境,更是一种精神。因而要重视公寓文化建设,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创新公寓文化载体。可以通过组织大型文化活动、讲座进公寓等,引导学生组织和社团在公寓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创造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寓开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公寓文化也可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与企业、学校、福利机构等开展交流活动,广泛吸取校内外的成功经验,使公寓文化更加符合时代的主旋律,使其在学生公寓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孕育成熟,真正成为一股“来源于同学,作用于同学”的教育力量,促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进步。

3.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公寓制度建设。

学生管理制度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行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提高学生公寓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创新学生公寓的激励模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学生在公寓内的表现纳入考评体系,作为评奖、推优,评定奖学金、文明宿舍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党员在公寓中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宿舍挂牌”、“党员床铺挂牌”、“文明宿舍”等制度,在公寓区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改变以前的督促机制,变督促为带动。另外可以以学校的名义出台《学生公寓管理规定》,让学生明确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提升责任感;还可以制定一些专项制度,如为防止学生刚进校就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耽误学业,规定一年级不能带电脑进住公寓。最终以制度来规范学生公寓的管理,达到公寓的安全、和谐和稳定。

(2)大力推进辅导员进公寓制度,充分发挥公寓辅导员和宿管员的服务作用。公寓辅导员应主动加强同公寓管理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探索联合开展管理与育人的工作方法,使公寓管理部门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重要性的认识。公寓宿管员应把学生中的异常信息及时传递给辅导员,通过两者经常性的交流、沟通与合作,把学生中的隐患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媒介。我们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尤其是互联网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坚守网络思想阵地。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红色网站”,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使网络成为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

(2)发挥网络的沟通功能。开设网络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电子信箱、QQ群、飞信群、微博等服务,使网络成为师生交流沟通、倾诉苦乐、宣泄情感的一个重要场所。

(3)增强网络的文化功能。在社区网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网上征文、网页设计大赛、网上辩论赛等,吸引学生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学习。

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任重而道远,必须从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在体制、机制、内容、方法、手段等各方面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深化,从而积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不断向前发展,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飞,黄文彬.加强学生公寓中的思想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2004,(2).

[2]邵国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2,(5).

篇6

关键词:学生公寓 思想政治工作 新情况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公寓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高校稳定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近年来社会整体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学生公寓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负面现象。据报道,广州市某高校一个月内连续发生5起学生跳楼自杀事件。所有这此恶性循环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世人的思考: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漏洞在哪里?挽救这些年轻失足者的良策在哪里?

一、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一)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给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添加新的课题

在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后,独生子女的问题就日渐突出,这些问题在教育方面优为明显。总的来说,独生子女有其优势,但是由于家庭过度溺爱、以孩子为中心等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很多的缺点,如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而自私自利、心胸狭窄、依赖性大、心理脆弱而经受不住任何打击,自理能力和自主性差而社会适应性不强等等。独生子女这些缺点的存在,使他们难以适应大学的独立生活,不能正确面对现实,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其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加剧了心理问题的形成。所有这些都对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增加了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在2006年全国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工作交流研讨会指出:后勤改革的关键在于逐步开放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在确保校内服务市场前提下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学生公寓作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排头兵,必然首当其充,学生公寓物业管理面向社会,全面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符合高校后勤的发展趋势,但如操之过急,在各种硬软件没有及时跟上就推向市场,必将得不偿失。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后,既然按市场化运作,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必然与公寓管理者的经济利益相冲突,这样一来,增加了学生公寓思想工作的难度,甚至会变成一句空话。

(三)贫困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26.1%的贫困学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11.1%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政府的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作为大学里的特殊群体,特定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自强不息,刻苦上进拼搏的逆境性格,但对多数贫困大学生而言,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只是苦涩、无奈和不尽的忧虑。调查显示,70%以上贫困生的衣食住行受到影响,尤其是吃饭问题,为节约伙食费,一天只吃两顿或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很普遍。更为可怕是,经济贫困导致精神贫困,使广大贫困生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给高校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四)课堂文化教育与生活上心理健康教育严重脱节

从2004年2月份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到2006年广州市某高校不停的跳楼自杀以来,社会界从不同角度对“马加爵事件”诸类事件进行讨论和反思,从教育学及心理学角度看,暴露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所存在的问题,给我们以一定的警醒和启示,是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教材。“马加爵事件”诸类事件的原因也许比较复杂,但是,课堂教育与生活心理教育脱节,对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缺少对学生生活上心理疾病、精密障碍进行有效引导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确课堂教育与生活心理教育的关系,重视学生在生活社区的心理健康,尽快形成一套完善的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当务之急。

(五)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

随着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交费上学,自主择业”的全新就业理念已把大学生推向了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从我国国情出发,这项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同时给大学生造成前所未有的以心理压力。对普通家庭大学生特别是特困生群体来说,他们要承担学业上、就业上、经济上的三重压力,一方面要利用业余时间打工挣钱,以维持正常的一日三餐;另一方面,繁重的学习任务是大学生群体最基本的压力,由于承担着亲人的厚望且持续时间之长,其影响之大不可低估;此外,当前恶劣的就业环境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根据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所有这一些压力使他们身心憔悴,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二、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结合实际加强对独生子女人格教育、挫折教育等

独生子女教育是当代我国社会、学校、家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高等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瓶颈”,在研究独生子女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发现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套有效的独生子女思想工作方法和措施,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场所,是高校独生子女教育的主战场,公寓管理者要充分借助这个交流平台加强对他们的人格教育、苦难教育、爱心教育。人格教育强调道德,追求知、情、行的统一,公寓管理者在工作中要灌输自主、自尊、言行一致、以诚相待的思想,并严格规范言行举止,率先垂范,培养起一种健全的人格氛围。缺少挫折与磨难是独生子女的主要特征之一,公寓管理者要深入基层,增强他们正视挫折的非凡勇气和战胜挫折的信念,学会冷静分析原因,如何克服困难,通过挫折的积累,产生出一种抗挫折的经验和能力,让他们明白,挫折是人生经历的无价之宝。

(二)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新形式下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袁贵仁副部长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根本上来说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后勤服务的市场化,二是高校后勤组织的企业化。不可否认,市场化、企业化是我国高校后勤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如何做好市场化环境下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经济效益”与“育人功能”的冲突,是教育界对后勤社会化的忧虑所在。新形势需要新思维、新方法,首先,学生公寓管理部门要加强公寓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作风端正、能力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团队,要积极推进学生辅导员进公寓,疏通学生与学校信息交流的渠道,使学生中的很多问题在萌芽状态就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种进步社团建设,积极推进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积极推进公寓文化建设,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此外,加强与物业管理部门的交流合作,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公寓育人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针对贫困学生的特点,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做好资助工作

解决好高校贫困学生问题,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生生活休息的场所,为解决贫困学生思想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公寓管理者要充分利用这有利条件做好贫困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贫困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仅要有物质生活上的抚慰,而且要有精神生活上的疏导。

首先,加强精神疏导是关键。古人曾说:“医者,治病救人医心也”,因此,重视对贫困学生精神疏导,建立起抵御贫困的精神长城乃上策。公寓管理者要加强与贫困学生的情感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自立自强,使他们明白贫穷并不羞耻,只要正确对待,贫穷可以转化为财富。针对贫困生身上多见自卑、抑郁、孤僻等问题,公寓管理者要经常与其交心谈心,了解其思想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其次,加强物质上的资助。学生公寓要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联系各种校外兼职招聘的信息,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贫困学生的“奖、贷、扶、补、减等资助工作,确保他们学习生活上正常的物质需要。

(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公寓社区教育与课堂教育双重发展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曾说过:“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多少现代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方法,但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昙花一现。”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培养和教育模式偏重于课堂上的知识灌输,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健康人格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公寓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及疏导工作重视不够,未能发挥学生公寓心灵沟通窗口的作用,大学生行凶杀人的“马家爵事件”已向广大教育者敲响了警钟。亡羊补牢,犹未迟矣,各高校公寓管理者要引以为戒。

首先,要加强学生公寓辅导员队伍建设,并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其次,学生公寓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生活保姆的作用,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好疏导,积极配合公寓辅导员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学生公寓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相联。公寓管理者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独生子女问题分析. [EB/OL

篇7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勇于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一、新时期下大学生的特点

当今的大学生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长大的,对比过去的大学生,现阶段的大学生有多多与以往不同的特点:(1)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论文百事通与以往的大学生不同,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代代,价值取向有着兼容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的特点。(2)面临就业、学习、经济的巨大压力。今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高校扩招等改革措施的出台后,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已经彻底由原来的国家包分配转变为现在的自主择业。同时由于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和就业市场的日趋饱和,现阶段的高校的就业形势已经十分严峻。(3)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从近年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对大学生进行的多次调查看,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已超过16%,心理不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更高。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上正在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有些已跟不上当今时展的脚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比如。理论教育机械呆板、空洞乏力;工作方式和手段单一,没有发挥好现代传媒技术的作用;高校学生数量与政治教辅人员比例硅著失衡,工作效率低下等。现有的丁作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这既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更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展的需求。

三、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思考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化

中央16号文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四个方面,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也可以简化为四个教育: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也体现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但我们并没有就理论来讲理论。在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要向广大学生灌输理论,也要向他们宣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详细情况,让学生们体会到我们党和政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诚意,如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入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减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腐败等等。一件件具体的事实胜过长篇犬论的理论说教,激起了广大同学的爱国情怀。我们用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例来教育大学生,效果更是非同一般,很容易引起共鸣。

2.充分树立全员育人工作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由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

在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树立全员育人的意识。在很多学生的心中,专业课教师比公共课教师,比政治辅导员都有威信,同时也更值得信赖,所以只有在高校中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才能使恩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果。同时,通过专业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使学生自觉树立学习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方式比说教式的育效果要好很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同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改变以往的程设置和授课方式,逐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文理科各科教学中。同时,在高校还应该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在培养的基础上同样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3.建立引导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现代社会除了带给大学生许多优越的资源和服务以外.也会使部分学生沾染上一些不良风气和习俗。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在“如何引导好、服务好”这个问题上下功夫,做文章,建立起引导与服务相结合的沟通模式。首先,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和使用各种信息,并了解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完善自己。其次,要加强对各种信息渠道环境的监管,主要是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利用和发挥网络环境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功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要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社会伦理教育,大张旗鼓地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最后.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图融人一定的意境中.通过环境、氛围影响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构建和谐校园。如通过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等场所;通过校园的绿化美化,橱窗板报、广播电视的宣传,学校传统、校史、校风教育等各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示.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受到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必然要转变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高校也应该认真看清新时期的新特点,认真思考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发展方向,时刻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三个倡导 福建省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个倡导’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13BKS080)

“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与公民三个层面上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从师、生两个层面发挥了指导作用。

一、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平台现状

依据福建省教育厅公布的高校名录,福建省共有本科高校26所,高职高专32所,民办高职22所,普通本科高校举办独立学院9所,合计89所。根据这89所高校官方网站信息(除个别缺少公开信息外),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单位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设有独立院部或系别的高校,另一类是无独立院部或系别的高校。第一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依托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思政部)、公共教学部(公共基础部)、通识教育学院等来开展。而第二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依托团委、学工处、党政建设等平台开展。以本科高校为例,如表一。

表二 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平台情况

由表二可以看出,除5.05%的缺少公开信息的高校外,近74.15%高校设有独立院部,以本科高校居多;但也有近20.81%的高校没有设置独立校管单位,以独立学院居多。可见,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平台搭建全面性与完整性上仍有不足。

二、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式现状

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纵向上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省级教育厅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是省内高校的配合与进取。在横向上,各个高校采取把课堂教育与学术活动等多形式结合的策略。

近年来,福建省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意见》等多个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实施了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推出福州大学“舞台课堂”、福建师范大学“对话式教学”等数十项省级课改示范项目,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创新论坛,启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研“结对带教”计划,大力扶持本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与活动。

在课程设置上,福建省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也增进了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学术交流,开展了网络直播讲思政的活动,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表三。

表三 福建省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活动

三、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

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在领导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方面,即建立在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与行政系统为主要的领导机制方面,以及在落实持续发展原则,既整合社会资源,又建立起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互动以保证长效管理机制的运行方面[1],福建省仍有不足。

本文以机制创新为研究对象。机制创新包括保障机制、运作机制、激励机制等。福建省机制创新成果如下:

(一)良好的保障机制

良好的保障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基础与关键。福建省教育厅在对全省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上提供了充足的制度保障。出台的相关意见和方案有《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4-2016年)》等。“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着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学生思想‘同频共振’”[2]。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通过“抓平台促管理提升,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时效性”[3],“抓创新促模式改革,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改新途径”,“抓实践促学用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说服力吸引力”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促进全省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方法的改革。

福建省的保障机制还包括省教育厅对于多个思政教育活动的大力扶持与宣传。如漳州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中心的成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研“结对带教”计划的推行等。

(二)多渠道的运作机制

开设四门基础课程强化了思想政治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4]。与此同时,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是福建省又一特色,如表1-3。此外,学术科研活动的举办对于加强学术氛围很有帮助。如华侨大学学院开展的“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福州大学开展的系列学术沙龙活动和“微论坛”活动;福建师范大学学院也接连开展“学术讲座”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如福建农林大学的“思想者”沙龙活动,厦门大学的“行知”读书会等许多特色学术活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对带教”计划。这是福建省在2014年初正式启动实施的一个教学计划,并得到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福建日报等多家报道。该计划组织各区域内的本科高校与高职专科高校形成“校与校”、“师与师”的结对子,拥有丰富的交流方式,在教学、科研、学术活动等方面提供建立常态联络机制,使双方共同受益。

(三)恰当的激励机制

“高校激励机制,是指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行为动力的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方式”[5]。这样的激励,不仅能够对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和高校学生起到鼓励作用,更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管理方式,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有重大意义”[6]。恰当的激励机制能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我国高校的激励机制尚处于初步阶段,但它依旧在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得到运用。

在福建省教育厅官方网页上搜索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截止到2015年2月底获得相关内容772条,其中包括一半以上信息是以宣传与表彰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先进模范案例为主,其中包括对某些高校的特色教学活动的报道,以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与学生的表彰等。激励形式以年度人物评选、经典案例学习、经典论文表彰等为主。在省内各高校内部也设有激励政策,包括聘任激励、薪资鼓励、提供更多发展平台、校内先进事迹报道等。

参考文献

[1] 郭玉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2] 福州教育网http://.

[3] 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

[4] 李秀良,苏双平,段兴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9-141.

篇9

关键词: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新情况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公寓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高校稳定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近年来社会整体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学生公寓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负面现象。据报道,广州市某高校一个月内连续发生5起学生跳楼自杀事件。所有这此恶性循环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世人的思考: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漏洞在哪里?挽救这些年轻失足者的良策在哪里?

一、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一)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给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添加新的课题

在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后,独生子女的问题就日渐突出,这些问题在教育方面优为明显。总的来说,独生子女有其优势,但是由于家庭过度溺爱、以孩子为中心等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很多的缺点,如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而自私自利、心胸狭窄、依赖性大、心理脆弱而经受不住任何打击,自理能力和自主性差而社会适应性不强等等。独生子女这些缺点的存在,使他们难以适应大学的独立生活,不能正确面对现实,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其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加剧了心理问题的形成。所有这些都对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增加了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在2006年全国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工作交流研讨会指出:后勤改革的关键在于逐步开放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在确保校内服务市场前提下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学生公寓作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排头兵,必然首当其充,学生公寓物业管理面向社会,全面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符合高校后勤的发展趋势,但如操之过急,在各种硬软件没有及时跟上就推向市场,必将得不偿失。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后,既然按市场化运作,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必然与公寓管理者的经济利益相冲突,这样一来,增加了学生公寓思想工作的难度,甚至会变成一句空话。

(三)贫困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26.1%的贫困学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11.1%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政府的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作为大学里的特殊群体,特定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自强不息,刻苦上进拼搏的逆境性格,但对多数贫困大学生而言,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只是苦涩、无奈和不尽的忧虑。调查显示,70%以上贫困生的衣食住行受到影响,尤其是吃饭问题,为节约伙食费,一天只吃两顿或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很普遍。更为可怕是,经济贫困导致精神贫困,使广大贫困生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给高校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四)课堂文化教育与生活上心理健康教育严重脱节

从2004年2月份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到2006年广州市某高校不停的跳楼自杀以来,社会界从不同角度对“马加爵事件”诸类事件进行讨论和反思,从教育学及心理学角度看,暴露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所存在的问题,给我们以一定的警醒和启示,是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教材。“马加爵事件”诸类事件的原因也许比较复杂,但是,课堂教育与生活心理教育脱节,对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缺少对学生生活上心理疾病、精密障碍进行有效引导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确课堂教育与生活心理教育的关系,重视学生在生活社区的心理健康,尽快形成一套完善的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当务之急。

(五)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

随着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交费上学,自主择业”的全新就业理念已把大学生推向了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从我国国情出发,这项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同时给大学生造成前所未有的以心理压力。对普通家庭大学生特别是特困生群体来说,他们要承担学业上、就业上、经济上的三重压力,一方面要利用业余时间打工挣钱,以维持正常的一日三餐;另一方面,繁重的学习任务是大学生群体最基本的压力,由于承担着亲人的厚望且持续时间之长,其影响之大不可低估;此外,当前恶劣的就业环境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根据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所有这一些压力使他们身心憔悴,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二、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结合实际加强对独生子女人格教育、挫折教育等

独生子女教育是当代我国社会、学校、家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高等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瓶颈”,在研究独生

子女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发现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套有效的独生子女思想工作方法和措施,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场所,是高校独生子女教育的主战场,公寓管理者要充分借助这个交流平台加强对他们的人格教育、苦难教育、爱心教育。人格教育强调道德,追求知、情、行的统一,公寓管理者在工作中要灌输自主、自尊、言行一致、以诚相待的思想,并严格规范言行举止,率先垂范,培养起一种健全的人格氛围。缺少挫折与磨难是独生子女的主要特征之一,公寓管理者要深入基层,增强他们正视挫折的非凡勇气和战胜挫折的信念,学会冷静分析原因,如何克服困难,通过挫折的积累,产生出一种抗挫折的经验和能力,让他们明白,挫折是人生经历的无价之宝.(二)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新形式下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袁贵仁副部长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根本上来说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后勤服务的市场化,二是高校后勤组织的企业化。不可否认,市场化、企业化是我国高校后勤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如何做好市场化环境下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经济效益”与“育人功能”的冲突,是教育界对后勤社会化的忧虑所在。新形势需要新思维、新方法,首先,学生公寓管理部门要加强公寓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作风端正、能力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团队,要积极推进学生辅导员进公寓,疏通学生与学校信息交流的渠道,使学生中的很多问题在萌芽状态就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种进步社团建设,积极推进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积极推进公寓文化建设,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此外,加强与物业管理部门的交流合作,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公寓育人功能之间的关系。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贫富差距 基层党团 网络舆情监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184-02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点,时刻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中央的16号文件是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高校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一个时期研究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性的重要意义。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努力研究和实践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方法,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应该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和智慧,形成强大的合力把这项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对这一群体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加速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步伐。所以,我们不仅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去对待,更要把它当成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大学是人类理想孕育与人类历史传承的神圣殿堂。[1]可以说,高等院校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在于培养能够传承和推进社会文明的年轻一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说,一所院校,必须坚持道德教育优先,培养具有系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得到社会认可。确保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院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之中有生存的价值与空间,从而使院校的各项事业得以全面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关键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人才的优劣决定着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通过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我们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思想合格和技能优秀的人才,使我们国家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新的形势下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诸多新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受外界影响“多源化”

笔者把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外界因素总结为以下几点:1.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可以让大学生的思想和视觉延伸到世界的任何角落,这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巨大的冲击。2.我国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与西方的道德观、价值观产生的冲突使大学生思想认识产生了多元的认知。3.西方国家对别国内政的干涉和思想渗透,尤其是西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中宣扬本国的民主与人权,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影响。4.国外宗教势力向高等院校传教渗透,是我们思想教育工作不容忽视的问题。5.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运行让大学生享受着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和^念也在校园环境下不断泛滥。6.国内外媒体舆论对社会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不切实际和观点错误的报道和评论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

(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速度、数量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围绕经费、创收等财政视角的改革,以及围绕着招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使人们深刻体会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化。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触及到制度变革的核心问题,如:“行政化”和“官本位”等问题,教育体制改革仍然表现为行政导向,集中在技术性的层面,这也潜移默化地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的一定影响。在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如:高等教育招生比例的扩大和大学生就业困难让大学生对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念不断弱化,“学习无用论”“拼学习不如拼爹”等错误的思想在大学校园中不断蔓延,这些直接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校的学风建设工作也在穷源溯流,在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理念的固化

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在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创新才能改进和加强。[2]但是,现阶段多数院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总是瞻前顾后,工作理念和方法过于固化。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从工作理念上说,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没有从传统观念的“管理者”转变为现代教育的“服务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领导者”自居,没有建立和学生良师益友的关系,导致无法和学生交心,无法深入到具体的学生工作之中;(2)从工作模式上说,多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的状态是:上级布置的多,基层创新的少;消极抱怨的多,研究探索的少;急于应付的多,深入细致的少。这种“固化”式工作状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必然导致“理论上夸夸其谈,实践上不落实、不实干。这种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只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固化和僵硬,更谈不上创新工作的开展与深入。

(四)学生价值观受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影响严重化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正在享受新常态下社会进步带来的丰富文明成果,尤其是物质文明成果。可人们在一味地谋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却忽视了对社会发展的全面理解,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地反映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在大学校园的硬件环境不断更新和升级下,学生群体也发生了新分化和组合。校园贫富差距是影响学生分化和组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某种程度上,校园贫富差距也是社会贫富差距的一个缩影,但却给当下青年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诚然,就像贫富差距对社会产生的冲击一样,校园贫富差距的现象不能完全否定。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让学生锻炼心智提前适应社会,也促使社会、政府和学校更加关心这一群体,为这部分群体提供切实的帮助;但是,它也给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如:以家庭条件贫富划分交往群体对象的现象日趋明显。再如,如何解决这部分群体中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享乐主义”“攀比家庭背景”和“先敬罗衣后敬人”等功利思想在大学环境中蔓延,那么日后必定会“无情的”反馈给社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家庭富裕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会对相比之下家庭并不富裕的甚至是困难的学生产生无法预知的影响,例如“马加爵事件”。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他们已经开始了准社会化的学习和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创新教育载体,优化教育环境,拓宽实践渠道,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们不希望学生在校园里因为贫富的影响对理想、对人生和对学习产生错误的认知,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危机的信号。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针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素,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和创新工作,但是限于篇幅,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可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做人思想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既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也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和“两课”教师以及直接管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辅导员、班主任。

首先,要严肃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工作,要鼓励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到这支队伍当中,尤其是对于具备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的高校毕业生,把这些人才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中会不断增强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会切实解决政工干部人员不足和队伍不稳定的一系列问题。其次,组织上要考虑并给这支队伍提供机会和途径去提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给优秀的人才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去发展;要加大对“两课”教师、政工干部、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分期、分批和分层次的再培训和再学习,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评优表彰奖励制度。再次,把政工队伍纳入到学校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个轨道之中,从科研立项、待遇与奖励职称晋升等方面与广大专业课教师得到相同的对待。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我,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保持优良作风,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工作信心,加强自身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和更大的贡献。

(二)重视网络舆情监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网络监管的立法缺位,所以,笔者只从有利于高校管理和服务以及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角度论述网络舆情监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与高校的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意见、观点、看法等,即大学生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自己关心的公共事务以及上述主体之外的民众对自己关心的高等教育方面的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

网络舆情监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网络舆情监管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与自身群体相关的利益事件。一旦触及到与自身预期不一样的情景,难免会触发压抑在他们心中的各种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在一定程度下会转化为行为的冲动。经过调查,多数的大学生第一时间会通过网络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督,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舆情的监管,了解到学生对国内和国际最新事件的想法和反应,及时地引导和解决他们错误的观点、情感和行为倾向,有利于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导致的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二,网络舆情监管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动力机制。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和“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通过各种网络软件(如:人人网、QQ软件、微信等)与在校或离校的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关注着学生群体及个体的动态,有利于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群体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学校和学院的最新动态。思想教育工作者有效利用网络开展工作,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另一“新领域”,解决现实生活中不易或不能解决的问题。

四、结束语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想,这句话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为适用。不能只空谈理论,还是要从实践工作中去总结和创新,再用新的理论去指导工作并检验理论,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使我们的民族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李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04).

篇11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1.前言

对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的认识人们从没动摇过,但同时存思想政治工作可包治百病的错误认识,工作方法也常流于形式,不能深入们的的心灵。若能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就有利于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活力。学校重视学生学会用的基本理论、方法去观察、认识世界,使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但不能更多的只停留在一种陈述性知识的传授上,我们需从心理学角度着手,对培养人的良好心态、心理素质、适应社会能力等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予以充分重视。据有关方面调查,大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上应变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差,处理问题理想化、简单化。学习压力过大、生活节奏紧张、竞争激烈、性格和意志力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成了高校精神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思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今天,单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解决不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搞好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交叉

2.1交叉点。

教育目的相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健康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处理好心理、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涉及点相同:两者都涉及到人的心理结构中的非智力因素部分,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和人格品质。思想是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高尚的思想是认识情感、意识、需要、动机、性格和各种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树立不仅是思想教育的结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健康的心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充要条件。

2.2差异点。

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于心理发展,调整心理发展状态,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思想政治工作着重于思想品德提高、塑造与转变,有目的地对大学生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提高其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由上所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有互相交叉的地方。我们的目的就是利用两者相交叉部分,以心理健康教育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使思想政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心理和思想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是反映的结果,心理是反映的过程;思想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次,心理则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表层次。另一方面,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心理主要是个体在生理基础上的心理状况,而思想以“观念”的形式出现,属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心理和思想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都是人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思想转化为行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间包括了艰难的心理历程。思想离不开心理因素的支持,健康的心理也离不开正确思想的主导。

3.以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3.1以人文学和心理学的观点为基础,扩充思想政治工作内涵。

我国是以“立人”为教书育人核心理念的千年古国,从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的儒教学说到如今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育人原则,准确地说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贯通人文特色,就是要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开展人文教育,以人为本,承认和尊重大学生个人或群体的主体地位。从理解的角度出发,注重人性与个性,通过情愫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和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同时亦应遵循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发展轨迹和心理健康的转化及成长的一般规律,适当切换角度或者做一些换位思考,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和情感上的淡漠。实践证明,贯通人文特色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具有理性又蕴涵情愫,自然扩充了思想教育内涵,效果往往会更好。

3.2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扩充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健全的性格和合理的认识结构等心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同样也是不可能很好完成的。由于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并没有被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所掌握,以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很难把握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很难适合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特点,甚或将一些心理问题简单地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非但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往往引发或加大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借鉴心理健康工作特有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以提高自身的科学性、艺术性和针对性,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心理健康会使学生精神充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这也无疑有利于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与理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逐步提高自己,从心理健康工作的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加强学习和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知识,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3.3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怎样把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新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作为学生,他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矛盾经常混在一起,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奏效。德育工作者要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探索新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同时也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结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目前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是采取坐等学生上门、个别地、保密地进行谈话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远远不够,应该要建立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指导并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并通过课堂教学、小组讲座、报刊、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引导学生重视心理问题,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途径,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态度。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必将丰富高校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提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育人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永久课题。对这一课题的不断挖掘和深入探讨,有助于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贤.师范生就业市场分析及高校之应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45-46.

[2]刘伟,张迪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6):69-71.

[3]刁文彬,刘文文.论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巢湖学院学报,2007,(01):152-154.

[4]安静,朱玲.师范生潜在就业危机的原因与对策[J].唐山学院学报,2006,(02):80-82.

[5]李娜.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及应对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4):101-102.

篇12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属于情感范畴,又叫反常情绪,它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对另一个人(或一部分人)传递的信息,是不加思索、一概排斥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反常情绪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好转化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l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特点

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在对待思想政治工作上,常常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偏激态度.不响应、不配合、不以为然,把自己摆在与之对立的位置上他们这样做,并非经过深思熟虑,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消极心理或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

1.1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1.1.1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表现出敏蒜与对立的情绪大学生自尊心强.人格意识强烈,对外界刺激体验敏感、细微,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并非都受欢迎,都能奏效,这是正常的。但是,有的大学生对领导、教师批评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时不以为然,有时对其越批评,其逆反心理越强。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或听报告时,教师要求大家安静,不要喧哗、吵用。有的学生越说越不听。越批评越闹得厉害。还有些大学生有逆反心理,对来自领导、教师、同学、家长的帮助,总有一种内在的反感,即使他们错了,别人言之有理。他们也拒绝接受,往往要拧着劲,对着干。

1.1.2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净薰与怀疑的态度一些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和理想、道德、纪律、形势等政治教育不感兴趣,一听就反感。在上政治理论课或政治学习时。有些大学生总是拿着一本荚语书,或计算机书,或小说、杂志看,或者睡觉、溜号。有的即使坐下来学、听.也是怪话连篇.牢骚不断。

1.1.3对先进人细和事迹否定和歪曲这一现象不是那种嫉贤妒能、有意抹煞和歪曲他人成就的行为,而是指在逆反心理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习惯地、不自觉地、并无恶意地对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及评价产生否定情绪,对先进人物的事迹作明显错误的主观臆断和评论。有的大学生对领导、教师表扬某个人(或某些人)非常反感。甚至有意孤立被表扬者,更有甚者对受表扬者进行讽刺、打击。

1.1.4对领导、教师、学生干部分配的任务.拒不服从.甚至顶擅。表现出一种桀骛不驯的样子

1.2大学生遁反心理的特点

1.2.1盲目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遇事不经深思熟虑,肆意蛮干,不考虑后果,凡事不管正确与否都一律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大多感情用事,常以感情代替理智。所以。有逆反心理的人常常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

1.2.2抵触性任何逆反心理都与社会的某些规范、道德行为要求有关。并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相容性。比如,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不尊重教师、领导、同学,迟到、早退、旷课,不参加政治学习,不参加集体活动、公益劳动……

1.2.3放纵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行为放肆,不计后果,不考虑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只图一时的心里痛快,为所欲为,我行我索。

1.2.4盲从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看到人家那样干,他也那样跟着干。如别人起哄,他也跟着起哄;别人不参加政治学习,他也不参加政治学习。

1.2.5极端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容易走极端。你让他这样干,他偏那样干。

1.3大学生心理的危害

1.3.1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表现为是非不明,普恶不分。忠奸不辨。对人、对事全凭感情用事,肆意妄为,必将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容易被坏人所利用。

1.3.2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常常与组织或他人闹对立,集体的正确意见他不接受,领导、教师、同学的善意劝告也不听,常常为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挫伤别人的自尊心,无端说些讽刺、挖苦的话,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伤害了同学的感情,这样势必影响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1.3.3不利于自身个性的完善与发晨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凡事不管正确与否都育目抵制,对别人的劝告不管是否是善意,都不加分析地一概拒绝。这样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利于自身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2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条件。

2.1 客观原因

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大学生的年龄、情绪、思维方法有关。

2.1.1从年龄上看.大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发展到阶段。身心趋于成熟。他们不断地在现实中寻找自己的地位并倾向于自己欲望的满足。他们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生活,一且发现外界对他们的“自我”并不承认,便会在心理上萌生出一种焦虑情绪。促使他们用各种办法与阻碍其确立“自我”的外部环境相对抗,逆反心理就是对抗的一种表现。可见,在大学生中之所以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是同他们的年龄特点相关的。

2.1.2从情绪发展上看.大学生的情绪像”疾风怒涛“。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很敏感,反应强烈。易动感情。他们会为一件小事高兴得忘乎所以,也可能为一件小亭忧伤得不得了,甚至绝望。兴奋与抑制交替出现,希望和绝望不断变动,积极与消极相伴而生,这反映了大学生情绪的波动性。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好学上进的.但是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利或不被理解的情况,比如考试不及格、英语四级没过、考研究生没希望、入党不成、评优与评“三好学生”没份、做事得不到教师与同学的承认、当不上学生干部、得不到朋友的理解等。时常会产生消极颓废的情绪,对周围的一切反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导致出现逆反行为。

2.1.3从思维方法上看.大学生思维发晨辕快.对前遵和生活的追求有极太的热情但是由于他们受知识等的局限,看问题容易主观武断,常常带有片面性,加之自尊心又强,易于固执已见,强词夺理。带着这种思维倾向去观察、分析外界事物,就不可避免地以情感代替理智,从而引起逆反心理的出现。

2.2毒花套件

2.2.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大环境会对高校小环境产生很大影响。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都可以在高校中找到缩影:经济形式的高涨,政治气候的变化。思想潮流的兴衰,无一不拨动大学生的心弦。他们用那种既成熟又不成熟,既有批判性又带有盲目性的目光审视社会,从中选择、接收各种社会信息。充实、调整其内在意识系统,形成思想观念。

近年来。国内形势和社会风气日趋好转。但社会上还存在着一时难以消除的阴暗面,如有些人以权谋私,捕不正之风。特别是对社会治安、毕业生分配、高校收费等问题。大学生十分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教育不当,就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2.2.2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缺陷(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洞、陈旧.缺乏针对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因而难以引起他们思想的共鸣。同时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引起了大学生极大的兴趣,也使他们迷惑不解.期待着思想政治工作者能给予解答。然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或者回避,或者给予没有说服力的回答,掩饰一些敏感、尖锐的问题,而去泛泛地“老生常谈”,这样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长此以往。逆反心理逐渐形成。(2)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调、呆板,缺乏灵活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还是以癌输为主,这种形式已不适应时展的需求。(3)思想政治工作时问滞后。缺乏时效性。当社会上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信息向大学生袭来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此漠然处之,而当一些错误在大学生中引起不良后果时,思想政治工作者才匆匆出来.加以教育疏导.这时大学生往往会产生戒备心理。大大降低了教育效果。(4)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索质较差,缺乏时代特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修养差。知识面狭窄,缺乏说理艺术。缺乏灵活性和感情因素,这样使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信任.不愿讲心里话。也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教育。

3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克服与防治办法

3.1帮助文学生正确认识-我

大多数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由于他人无视他们的“自我”存在而使其采用各种方法去证明“自我”。既然大学生“逆反”的目的不在于与人作对而是为了表现“自我”。那么。我们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告诉他们。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训练”课.帮助大学生从矛盾状态中走出来.学会用理智对待社会,协调平衡认识、情感、意志的发展,学会驾驭感情。克服自负和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反之。如果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我。都会导致主客观的不协调,造成心理需求的不平衡,从而导致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的产生。使大学生认清自我的最好办法是自我教育。相信群众,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历来是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防治逆反心理的有效方法。

3.2狂大思担照治工作曲时致挂

避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在很多情况下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得及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变化,大学生在这种环境变迁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接触了那些容易产生消极影响的西方文化及意识形态。而大学生一旦接受消极东西。则可能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准确地分析、预测社会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牢牢把握教育的时效性。当纷至沓来的社会信息还没有被大学生广泛接触之前。都应经过教育者分析、预测,判断信息是否正确,如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应该扩大信息通道,采取一些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使它们充分与大学生接触;当这种信息对大学生起消极作用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提前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内容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力,纠正大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偏差。

3.3追求思担照治工作曲艺术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是多方面的,其中正确运用暗示影响,对避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克服业已形成的心理定势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暗示是一种特殊的形式。不用命令和理性思考,就对另一个人的信仰、观点和决定产生某种影响.在暗示中实现信息传递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以对信息的无批判的知觉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暗示性可以建立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比如我们利用现代化的教育工具,运用各种教育艺术,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影响。增进教育效果。我们还可以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的威信、品质起到暗示作用。比如请一些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去讲解某些教育内容,这种威信增强了学生对于信息源的信任效果,达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预期效果。

篇13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思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27-01

一、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很多独立学院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都偏向于制度建设和约束方面的内容,着重于对学生进行管理而不是引导和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常常就是沿用老一套的统一的教育方法,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往往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很多独立学院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使用的方法过于陈旧,不具有时代性,工作方法简单,不能结合学院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选择的主题也不能和学生的实际联系在一起,不能真正的起到教育作用。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要求

(一)加大宣传形成共识

必须积极宣传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联动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一是要善于运用高校内部的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知识,尽可能地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意义,让所有的辅导员都能够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二是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认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内容,加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的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从过去的被动式教育转变为主动的教育,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互动交流;三是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教育讲座,邀请一些名人、成功人士到校进行演讲,让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另外辅导员还应该积极的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积极进行沟通合作

一方面辅导员必须要与学生积极的交流和合作,在自己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座高效、稳定的沟通通道,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友好,这样我们才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需求、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应该真正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有效的互动。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能够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更应该多邀请学生家长到校进行交流,让每一名家长都能够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让家长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从而获得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

我们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适应性的评测以及职业意向的考核等,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更多的职业训练。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好,比如说定期的开展一些暑期打工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下乡活动、毕业实习工作、学生校内创业支持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好的训练策略。此外,我们还可以请一些比较成功的校友回到学校与在校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们一起利用放假的时间到社会中去实践,也可以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兼职工作等,这些职业训练不但能够让他们了解社会中的各个行业,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学校可以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开设相关的公选课或必修课,也可以组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政工作的联系与结合

(一)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要以学生职业发展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进行深入分析为前提,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和职业发展,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结合所学专业,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及认识。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身的目的性可以很好的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深化为大学生自身发展及其职业发展的基础,尽可能地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准确的体现出学生的思想需求以及实际状况,学生相对之下很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我们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能够起到更加有效的教育作用。

(二)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

其一必须从理论上的学习和研究着手,积极的对理论进行完善,从而让其更好的指导实践。我们应该要积极地去倾听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和职业需求,再有针对性的创造条件,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有教育性,同时也具有实用性,可以运用它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难题;其二应该要进一步的融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形式上的融合,而应该是理论、实践等方面的融合。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职场训练活动或者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竞赛等,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主题教育,从而真正的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我们在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之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注重的是实践,是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职业发展,通过对高校中的每一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分析以及考核,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与其实际情况和职业意愿相符合的职业档案,充分激发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而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之后,就是在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好的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需求,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就能够在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中得以充分的发挥。

篇14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5-121 -0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根据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创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积极探索新形式、新路径,经受了诸多的考验,基本适应了国有企业内外变化的环境,保证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生命线。当前,“大政工” 格局逐渐成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组织架构,相应的工作体制机制基本保障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根据职工思想多元化的现状,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必须不断创新、持续探索。

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理念,融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力保证,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党和国家有关文件一贯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

这一判断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在基础、历史经验和新实践新经验是一致的,是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工作所不能代替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相当多的国有企业的领导部门,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尤其在“国进民退”的负面思潮中,一些社会舆论缺乏理性和正气,也影响了国有企业一些管理干部的思维,形成了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水平的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受了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严峻挑战,经受了转制转型的洗礼,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功不可没。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发展。在知识社会和全球化过程中,企业日益重视文化管理和知识管理,更加应当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要持续运作在基层班组,融入到日常企业生产经营,深入到企业文化和企业舆论,成为国有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落实“一岗双职”责任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企业党委(党组)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职责。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对思想政治工作负总责,党委(党组)书记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当前,国有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用工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农民工、劳务派遣人员等职工群体大量涌现,职工队伍结构呈现出新变化和新特点。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需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职”。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首先是领导的有效性。总体来看,国有企业普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单位领导重视思想工作,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既坚持又探索创新,取得积极成果,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少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落实不到位,硬性不够;甚至,上级党委或者党组只管效益情况,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足,关注不够,领导不力。所以,必须要明确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者、主管部门及其它们的职责,落实国有企业推行的“一岗双职”责任制。

目前国有企业行政领导“一岗双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行政干部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也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而且注重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企业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目标考核体系,把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融入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把解决好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问题放在与生产经营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年探索,国有企业的发展基本找到了与市场规律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探索出了许多共性的方式方法,找到了适应新时期国有企业发展的、融入生产经营的工作路径。这样政府国有企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划和领导,实施宏观指导、分层指导和分类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发展。

三、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推进政工人才脱颖而出

目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在一些企业中,相应的政工干部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同级技术干部的个人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尚存在政工干部与同级别行政干部不同级别薪酬的现象,制约了政工人才脱颖而出的积极性。不少企业都和高校建立了MBA联合培养机制,而少有企业与高校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而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毕业生及专业人才,也很难在国有企业党群部门找到工作。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使用和考核的制度,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要确立党务政工干部是企业人才的观点,进入“党管人才”的视野,纳入各种层次的人才规划和人才计划,逐步形成自我培养与引进政工人才相结合的建设思路。要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实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才培养工程,采取措施吸引和选拔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青年干部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政工岗位上工作。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有专职政工人员,又有兼职队伍,但是都要规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职责。国有企业要按照规定的比例加强专职政工人员的配置,加强政工干部的在职培训,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素质,稳定党群政工人员,充实有生力量,特别是选拔有热情、任劳任怨、热爱思想政治工作的年轻大学生,鼓励他们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解决好从业人员的待遇和出路问题,从制度上保护企业政工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建立政工干部交流、轮岗制度,使政工干部合理流动,在不同岗位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成为复合型人才。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职称评审、评比奖励等制度,正常开展这些活动,鼓励党群干部安心本职工作,从内心热爱本职工作,形成正向的激励机制,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挑战工作中的各种变化。

四、强化企业特色的“大政工”格局,形成矩阵式工作结构

新的发展时期,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愈发明显,仅仅靠企业某一个部门主管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适时宜。企业需要调动多部门、各层次的力量,营造“大政工”格局,形成矩阵式工作结构。

不少企业都存在“大政工”格局情况,也都在实践“大政工”格局体制,但是,“大政工” 格局中的党务、纪委、工会、共青团、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政工系统与企业其他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职责规定不细致,工作合力难以形成。在企业管理干部中,“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一岗双职”的领导体制有利于加强党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多方面的便利条件。但是,企业中层管理者中的“一岗多职”,往往形成主次不分,思想政治工作淡化,急功近利态度强化,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实践表明,国有企业还是应该保留一定数量的专职政工干部,这既是工作强度的需要,也是企业专业管理的需要。当然,专职政工的个人发展及其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条件保障,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成为“大政工”格局的主要力量。

国有企业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利益的代表,工会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工会组织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畅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组织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和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可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共青团组织可以根据青年职工特点做好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企业党群部门包括党务、工会、共青团等,直接面向职工群众开展工作,是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五、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突出思想教育的重点内容

国有企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结合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以及感染力。必须要适应新形势,以互联网时代的眼光审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工作的内涵外延,以改革的思路寻求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

企业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职工群众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新变化,掌握职工群众新的接受心理,广泛运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形象生动的教育形式,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还要加强日常“面对面”的沟通和“一对一”的谈心,了解职工思想、学习和工作基本情况,听取职工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所思所盼所忧的契合点,真正把思想工作做到职工心坎上,赢得职工的理解和接受。

尤其要适应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广泛普及的新情况,有效利用职工群众经常接触、便于接受的传播渠道,结合网络、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开发新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交流渠道,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积极开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加强企业网络文化建设,掌握信息时代的话语权,利用新平台了解职工诉求,掌握思想动态,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

要做好EAP(职工心理援助计划)工作,重视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邀请心理疏导专家到企业讲课,请心理疏导专家深入企业基层,了解职工心理状况,协助解决典型心理案例,让企业政工人员在实践中掌握心理疏导技能,提高心理疏导和维稳水平。

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载体,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和渠道。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增强职工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总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务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宗旨,必须符合职工群众的愿景,必须推进国有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的中心工作,在强化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促进国有企业的文明建设和和谐发展,为国有经济的稳定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