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的影响范文

农业发展的影响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发展的影响,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发展的影响

篇1

关键词:农业类期刊;制约因素;对策

传播、推广最新的农业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是农业科技期刊的首要任务。农业科技期刊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学术类期刊,一是技术类期刊。其中学术类期刊的作者和读者群主要是大专院校师生及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技术类期刊则侧重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读者主要是农技站技术人员及普通农民。地方农业期刊大多属于后者,在新的发展形式下,地方农业期刊要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和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服务。

1地方农业期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1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宣传农业发展动态

根据国情制定的各阶段农业发展政策需要不同的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以便农民能够及时、准确快速地了解国家政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农业类期刊尤其是地方技术推广型农业期刊代表了一定时期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代表了农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作为传统的宣传媒体,地方农业期刊与农民、农技推广人员紧密联系,宣传报道当地推进自主创新、促进本地农业经济健康、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同时也搭建了地方农业与全国农业沟通交流的桥梁[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时期,地方农业期刊在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的同时,也转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2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地方农业期刊作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刊物,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当地技术推广管理部门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加强了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1.3繁荣农村文化、经济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技推广交流的平台,与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业技术宣传、引导、交流的平台,与广大农民、农技推广人员密切相关,向农民及涉农企业提供农技咨询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积极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地方农业期刊面临的制约因素

2.1作者、读者群体受限,期刊评定处于劣势

地方农业期刊主要以技术推广为主,作者和读者群主要是普通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这就决定了地方农业期刊所刊发的文章以技术应用为主,实验研究为辅,试验研究类的学术类文章更多地集中在影响因子高的学术型期刊中,这就导致地方农业期刊在学术期刊的评定中处于劣质。

2.2地方农业期刊受体制影响处于边缘化境地

地方农业期刊大多数隶属于地方科研院所、各大高校、以非独立法人编辑部的形式存在于事业单位中,属于单位的附属部门。受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实行企业化管理,期刊编辑部的编辑在项目申报和职称晋升中不受重视,处于被边缘化境地,大多单位新进人员不愿意到期刊编辑部工作,人才难以引进、办刊经费不足、稿源减少是大多数农业类期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2]。

3发展地方农业期刊的有效应对措施

3.1稳定人才队伍,突出特色,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期刊编辑部首先要做好与主办单位的沟通,积极为编辑部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其次,地方农业期刊应针对地方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突出优势,开办相关的特色栏目,对地方特色农业进行针对性的报道,同时采用灵活择稿策略,实验研究的学术类稿件与技术推广普及性稿件兼收并蓄,增大对生产技术类稿件的选用量,扩大与农业相关学科的联系,突出自己的特色[3];最后,应细分读者市场,吸引特定的读者群和培养稳定的作者群,同时要找准期刊定位,及时调整办刊思路,加强各地农业期刊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3.2创新经营模式,实现期刊的稳定发展

地方农业期刊要创新自己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探索刊群联合经营模式,组建出版集团或期刊联盟[4],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管理成本,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有效地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扩展发行渠道,实现期刊快速稳定发展。办好地方农业期刊,要把握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内在联系,立足服务基层,服务生产。根据自身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不断拓展报道领域;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建立长远的品牌目标,在竞争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作者:陶玲 任瑞 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张照云,赵瑞雪.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化农业,2008,353:31-34.

[2]周少霞,蒋巧媛,陈海林.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构建稳定作者群的有效途径[J].广西农业科学,2008,23(05):106-108.

篇2

而农业“新”文化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力、掌握核心科学技术,可持续生态发展,信息化产业链的建立等等,这些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可谓受益良多,源远流长。

一、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农业“新”文化的杀手锏

农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战略产业。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全国的繁荣稳定离不开农村的繁荣稳定。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要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的基本点在科技。国家粮食安全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基础,是在全球变暖趋势下一个必然要面临的问题。通过发展科技还可以打破资源短缺环境恶劣的约束,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发展农业科技做为工作重心,下定决心突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集中力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才能够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二)“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对我国科技工作的明确指示,是立足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所作出的前瞻和预警,这也一语道破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门”。作为世界第一农业产量大国,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发展奇迹。如今“中国制作”“原产地中国”遍布全球,“农业大国”的桂冠令世界惊羡。然而,大和快的另一面是大而不强、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我们要牢牢把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里,拥有绝对的主动性和控制力。我国农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低端技术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但在有些项目中,我们缺少尖端技术,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使得一直倡导的转型升级进度缓慢。

过去“以量取胜”的农业发展模式曾经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过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人口红灯”、资源消耗等都亮起红灯,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核心尖端技术、以质带动产量扩张就越来越迫切。

二、精耕细作、生态可持续是农业“新”文化的内在涵养

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必须继承和发扬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我国的国情和现实依据也决定了要继续坚持精耕细作,它依然有生命力,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当时我国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形成了相应的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和以往不同,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变了,民族关系也更加和睦,但基本的自然条件并没有改变,人多地少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更为尖锐,那时形成的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在很多方面并没有过时仍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我国人口众多而耕地相对不足,想大规模扩大耕地面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要想解决问题提高单产还得依靠精耕细作。

发展精细农业、采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水以及能源等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为合理高效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这四类密集方法。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开发利用过去一些荒废及不能使用的土地,充分拓展可利用的土地或空间。在严寒缺水、高山盆地、盐渍滩涂乃至沼泽等各种环境恶劣不适合农产品种植的地区,都可用水栽法使其成为生产基地。水栽法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既扩大了生产空间,又延长了生产季节。目前在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面临的问题已经用水栽法得到有效解决,可以看出水栽法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方法。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发展高科技农业,吸引青年人扎根农村,可使农村的发展有更广阔的天地。第四,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发展精细形态的农业,完善装备、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经营管理,可发展为观光休闲农业。既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收入,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而与此同时,发展农业经济一定要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甚至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展节能环保的绿色农业。

三、信息化、推广式农业是农业“新”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信息化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基础脆弱、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技术人员短缺、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市场观念淡薄、农业资金投入不足、自然灾害频发等主观和客观因素阻碍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与共享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唯一出路。

农业信息可以帮助农民摆脱陈旧腐朽的观念。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又分布广泛,要想掌握信息难就更需要发展咨询服务。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农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实现农业资源整合和农业信息共享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必要条件。农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占有信息就是占有财富这种盲目渴求致富的心理很容易被骗子利用, 使不少农民不仅没能依靠信息发家致富,还被这些虚假信息误导。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引入,可以帮助领导们进行科学决策,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从而有效避免盲目发展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

(二)推广式农业发展的可观性

科技推动农业的发展,科技转化必须依赖农业推广。历史告诉我们,农业推广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合理的农业推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科技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在未来的日子里,科技成果还是要和农业推广相结合,其发展趋势是:推广工作的目标由原来单纯增加产量单元化向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元化为中心转移,并以农业的生产、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农业推广的主旨;推广工作的内容为农业推广咨询服务,即除了农业,还涉及农民所需要的其它生产生活领域,更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推广服务的对象不仅仅只是农民个体,而应当是全部农村居民;推广组织体系向多元化综合型方向发展,民间推广组织力量将不断增强;推广方法更加多样化。有效的交流将成为农业推广咨询的基本方法,手机网络及纸质传媒将被广泛的推广。

农技推广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推广服务范围不再只是单独的农业生产,而是为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农村文明等综合服务,推广对象不再只是农民,而是面向农村全体农民和农村产业化经营中的所有劳动者。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所以要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办好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可持续发展。

四、学生群体对于农业“新”文化传承的几点实质性建议

1、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咨询。积极利用自身知识优势,广泛宣传最新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用朴实的语言讲解,让群众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利用远程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群众收看农业种养殖技术;进农户,深入到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农业科技知识;为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效益提供科技支撑。

2、组织科技宣传与科技推广。积极利用村里宣传栏、公示栏、板报、“三下乡”活动、农民科技培训活动,组织科技宣讲团,组织群众收看农业科技节目,编排科技小品、文化演出,努力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推广和普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群众增收致富。

篇3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流转;农业发展

土地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同时也是农业生产不断发现发展的最基本生产资料。但自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小规模分化经营,导致我国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不能满足农业市场的国际化要求。

1 当前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

1.1形式多样化

主要有转让,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其中转让性土地流转,是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工作时间也随着增加,工作固定性越来越高,因此在农村也就空置下来了大量的土地,那些外出打工人员就把自己空置的土地以资金或者实物的方式进行转让;互换性土地流转,就是有些人员用自己的土地和一些距离自己比较近的土地进行交换,以方便种植。其它各种流转形式均是在这两种形式的基础上稍微进行一点变化。

1.2规模扩大化

回龙镇现有水田面积1533hm2,旱地面积666.7hm2,截止2011年10月,全镇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400hm2,占耕地面积20%以上,流转时间以1~5年之间,多数以短期为主,10年以上的很少。流转的土地主要以种植水稻、甘蔗、马蹄最多,其次是烤烟、蔬菜、大豆等。

1.3取得的成效

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化,有几百亩,上千亩的水稻、甘蔗、马蹄连片种植,有十几亩,几十亩,上百亩的烤烟、大豆、蔬菜等连片种植。可以为农业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引进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核心农业化基地。

2 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身份限制

审议稿第55条第2款对土地承包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只要是把本集体的转让给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都要经过集体中2/3以上农民或者农民代表的同意。这一规定,导致目前土地流转也仅仅是在集体组织内部进行,对集体以外土地的承包进行了限制。这种对土地流转身份上的限制,也就导致土地不能在市场上自由进行转让,不能统一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影响了土地使用的有效性。

2.2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

目前对于土地转让有一个最主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要经过发包人的同意,把承包农户作为流转的主体。如果单单从土地流转来看的话,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对土地进行流转,那么流转之后的收益就应该被承包户所有,只要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农民也应该有土地转让的自,这样对于私法自治原则才更加符合,并且可以对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开放性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土地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3.1在土地流转中,有效的保障农民利益,严格遵循3大原则

实行土地流转的最大目的就是最大化的发挥出土地使用的有效性,但是与此同时也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那么,在进行土地流转过程中,就要严格遵循3大原则:(1)“稳制活田,三权分立”原则,就是指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土地的集体所有权、经营者使用权以及农户承包权三权分开,并对各项权利的使用进行明确,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转让的合法性;(2)“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就是在进行土地转让的时候,要在家庭责任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依照相关法律进行。另外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发展银行,还要对农业信贷品种不断地创新,给予规模经营主体一定的资金支持;(3)“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原则,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化地区,进行土地流转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但是一定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不能拔苗助长,不然也会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篇4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结构;财政支农问题;财政支农政策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广东省统计局信息数据显示,2019年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约为11%,农业发展对于广东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广东是全国人口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但广东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仍然约为30%,西翼和山区的人口城镇化率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经济和人口均衡发展任重道远。本文通过研究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促进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对促进广东省农村经济增长、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广东省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广东省在财政支农支出呈上涨态势,可以看到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大,农业补贴范围扩大,财政支农政策在不断地完善,帮助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农业产能,收到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水平偏低。表1是广东省2017-2019年农林水支出项目的构成,从中可以看出农林水项目支出规模的大小以及变化情况。以2019年为例,2019年全省农林水支出总额959.32亿元,其中农业支出295.33亿元,比重30.79%,虽然高于前两年,但是变化趋势不明显。林业和水利的总支出比重约40%,所占农林水总支出的比例比较稳定,绝对值随着农林水总支出增长而增长。2019年扶贫支出168.63亿元,比重小幅度下降。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业综合改革支出都比较稳定,普惠金融发展支出金额增长4亿。综合来看,直接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关的支出项目占农林水总支出的60%,林业和水利这两项支出项目既有支持农业发展的部分,也有涉及其他行业。广东农林水事务支出由2007年的172.5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57.68亿元,绝对规模年均长42.70%。虽然绝对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农林水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基本都在6%左右,只有2013年和2017年达到7%,说明财政资金用于支农的比重较小,增速缓慢。

(二)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从广东省2015-2019年省级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来看,可以看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失衡,支出不够合理。有限的支农资金里面直接用于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两个方面的财政资金比例相对较低。以2019年财政支出为例,农业事业运行费占农业支出总额的4.83%,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比重3.90%,而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比重才1.17%,农业补贴比重较高,达54.30%。

(三)财政支农项目过于分散。财政支农政策涉及面广,在财政预算中涉农资金管理省级部门有8个,主管的省级涉农资金有26项,有限的资金由多个部门统筹分配,会导致资金过于分散,难以发挥集中优势。这个从表2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就可以看到,其他农业支出项目比较杂,科技转化与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要项目的资金规模太小,投入重点不明确,自然资金使用的精准度不高、无法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

(四)财政支农管理分工不尽合理。广东省支农资金管理流程涉及省、市、县以及乡镇四级,支农资金投入有省级部门的投入,也需要市县财政配套辅助。但由于涉及管理部门较多,会形成拨付渠道过多、部门间沟通协调难度大、管理多头化的问题,也会缺乏有效的监督。以省级为主导,市县配套为辅助的管理方式会出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审批环节过多,从而导致管理成本升高的问题。

三、财政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为探究财政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保证研究准确性及数据可比性的前提下,本文以广东省2003-2019年17年间的相关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进行分析。本文根据广东统计年鉴中农业生产总值的口径选择,选取农业生产总值包括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OUTPUT)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财政用于农林水各项支出中(FAE)的作为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衡量方式。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为了消除时间序列数据异方差性的影响,使得模型更加精确,本文将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OUTPUT和财政支农支出FAE取对数,分别用LnOUTPUT和LnFAE表示经对数变换后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OUTPUT与财支农支出FAE。因此得到的回归函数为:。通过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生产总值(Ln(OUTPUT))与财政支农支出(Ln(FAE)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农业生产总值增加11.635%。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广东省财政政策的支持可以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总值,推动农业发展。也就是说,政府应该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完善相关财政政策,以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

四、财政支农政策建议

(一)扩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拓宽农民融资渠道。财政支农政策应当根据我省“三农”发展战略制定财政支出目标,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水平要保持增长,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要相对增长,不能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在财政支农的资金规模和投入方向,要结合农业发展规划,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到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还可以发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的职能,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设立专项发展基金等方式,扩大财政资金支农规模。

(二)调整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结构,突出区域发展特色。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财政农业支出中比例过低,应该加大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的投入力度,同时,也要关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财政补贴支出。结合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需求,财政支农政策应以特色农产品为支撑点,发展农业产业强镇,进而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科技转化主要通过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5G智慧农业产业园等方式实现。推广服务则可以通过探索“农村科技特派员+电商”模式,达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

篇5

【关键词】低碳农业;化肥施用量;农业播种总面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政策建议

一、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的低碳化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衡量其发展效果。农业碳排放量降低并非低碳农业发展的全部,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集,但只有通过了解农业的碳排放总量、强度、结构等因素,才能对症下药,为农业低碳化发展提供改进的方向。

农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导致的直接或是间接的碳排放;二是农机具在使用柴油等化石能源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所产生的碳排放;三是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土壤有机碳库,造成的碳流失从而形成的碳排放;四是灌溉过程中电能利用间接耗费化石燃料所形成的碳排放。

(一)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

农业碳排放总量是一个总体衡量碳排放数量的指标,它一方面有助于从侧面来比较各个产业间的排放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衡量一个跨度内农业自身的排放数量。由图可以看出:(1)1997年以来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始终处于增长阶段,从1997年的5642.648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8086.845万吨,13年累计排放88114.08万吨,年均农业碳排放量为3.044%。(2)农业碳排放增长率呈现小幅波动的情况,从1998年开始连续四个倒U周期,以2004年为分水岭,其中2004年增长率最高涨幅达8.261%。

(二)化肥过量使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近期研究表明,我国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平均施用量已上升至434.3公斤/公顷,是化肥使用安全上限的1.93倍,但利用率仅为40%。

(三)化石能源高消耗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大

近几年的数据表明,农业领域的三大能源――煤炭、石油、电力的消费弹性大于1,农业生产中能源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此外,我国农业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不断上升,能源消费结构呈现不合理趋势,而煤炭的排碳量比其他能源要高。以2007年农林牧渔水利业的煤炭消费为例,其导致的排碳量就高达1673吨。

二、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模式超越了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它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非协调性矛盾的产物。就低碳农业而言,人们生活方式“高碳化”、生产主体行为短期化、低碳技术演进锁定和政府制度碎片化等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阻碍。

(一)生活方式高碳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发生改变。存在对粮食等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增大,但农业自身的自然生产力是有限的,逐步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将导致农村环境的污染和农业碳排放的增加。另外,由于不良消费方式造成了大量食品的浪费,据估计,我国每年仅浪费的粮食就相对于1亿亩耕地的生产量,也就说相对于农业多释放了1亿亩耕地的碳排放量。

(二)低碳农业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发展低碳农业,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是必要保障,当下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国家一直很重视“三农”问题,在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上有相当的倾斜,但与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还显得不足,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三)低碳农业技术研发与普及不够

低碳农业的发展,科技创新是基石和关键。要实现农业能源节约,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温室气体从而保护生态环境,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技术创新和发展。在我国,当前对低碳农业技术的重视和研发力度远远不够,国家的支持工作也做的不到位。当今,制约推广应用低碳农业科技的直接因素是投入资金缺乏,科技水平落后,缺少农村技术人员,没有完善的科技推广及服务体系。

三、影响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一)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

化肥的诞生与应用实现了粮食的增产增收,实践证明,充分和合理使用化学肥料是促进农作物增产,加速农业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其投入能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肥力、发挥良种潜力、增加有机肥量,但同时,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碳排放的急剧增加,在提高农业总产值的作用下,作为碳排放主要来源的化肥毋庸置疑地成为首要考虑因素。

(二)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总产值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用先进的工业带动落后的农业,用经济和科技带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加会有效提高农业的科技化程度,从而以更高的生产效率促进产出的增加。但是,也造成了农机具在使用柴油等化石能源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所产生的碳排放,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

(三)科技水平与农业总产值

它是种植业碳排放量与种植业实际生产总值的比率,也就是单位种植业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多少。农业生产活动的能源效率指标越高,产生的碳排放量相对越少。所以该指标常用来反映农业科技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资源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转变都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的生产力,而且可以改革农业的生产方式。

(四)农业人均GDP与农业总产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会相应提高,消费影响生产,进而增加总产值。但同时,人们更关注现实和未来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对高环境质量的需求,不仅愿意购买环境友好产品,而且不断强化环境保护的压力,愿意接受严格的环境规制,并带动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减缓环境恶化,即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五)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农业总产值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增加会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农业总产值,但是,也加大对机械动力的需求,从而间接增加碳排放。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需要科学合理调控,确保农业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一平,孙启宏,段宁.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6(3):128134

[2]李赶顺,李富军.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优化路径探讨[J].商业时代,2012(28):113114

篇6

【关键词】低碳农业 回归分析

一、引言

当今气候变暖的问题备受广泛关注,从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农业生产在全球温室气体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同时温室效应而引起的气候变化又会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 。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倡导低碳农业,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

低碳经济的推手必然是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除了可以解决各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之外,还可以为气候变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低碳农业是节约型农业,是效益型农业,它以最少的物质投入,节约各种资源来获得有益于社会的最大产出。本文将选取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二个因素――农药使用量和农用薄膜使用量,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它们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二、回归分析的过程

1.变量与模型的选取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且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所以CO2排放总量很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除了土壤释放碳以外,农药、农用薄膜等的大量使用也间接消耗了能源,成为农业生产的又一个重要温室气体的排放源。虽然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产面积,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可见化肥的使用量是影响农业碳排放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农用薄膜的主要成分是氮和碳,并且薄膜无法降解,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农药和农用薄膜的使用可能影响低碳农业的发展,出于方便比较和数据可获得性等方面的考虑,本文将农药和农用薄膜当作因变量,农业生产值作为解释量,可以获得以下模型: ,其中,y为农业总产值(亿元),为农药使用量(吨), 为农用薄膜使用量(吨)。

2.数据的来源(见表1)

3.模型检验与结果

3.1初始模型计量与模型检验

检验:从经济意义方面检验参数估计量,农药使用量x1的系数为正值,说明农药使用量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不考虑成本和价格等因素的情况下,农药使用量增加农业总产值也会相应的增加,符合经济意义检验,农用薄膜使用量 的系数为正,说明其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是符合经济意义的。

1.1多重共线性检验。从统计检验来看, ,方程拟合优度高,又因为F所对应的P值小于0.05所以总体显著性好,但是在显著水平 下,所有参数不都是显著的,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回归系数的t值所对应的P值都是小于0.05的,上表中 对应的P值为0.7544大于0.05,所以其不显著,可能存在着多重共线性,所以将其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得到相应的相关系数矩阵表:

从该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个模型进行修正,利用变量逐一剔除法得出下面的结果:

因为只有两个解释变量,所以先去掉第二个变量,得出第一个模型;接着去掉第一个变量,得出第二个模型,经过比较这两个模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高,而且总体和参数都显著,所以应该剔除第二个变量。

1.2异方差检验。采用White检验法来进行异方差检验,最后得出的结果如下: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二行对应的是 ,其对应的P值可以看出,显著性水平 ,所以其存在异方差,下面用对数变化法进行修正,得出的结果如下:

,经过White检验修正过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1.3自相关检验。首先用DW (德宾―沃森) 检验法进行检验,当显著性 时, , ,查表得到: ,

;由于 ,故可判断存在一阶正自相关。下面利用科克兰内- 奥卡特迭代法进行修正,利用AR(1)进行回归,此时回归方程为:

此时 ,所以不存在自相关。

表1

注: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0-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运用Eviews6.0对于上述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2.模型的预测与结果

根据最终模型进行预测分析,模拟结果如下:

由模拟结果可知,最终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满意,拟合程度较高,说明最终模型预测效果比较好;从方程看,也比较符合经济意义,农药的使用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农用薄膜对农业总产值影响不大,从第一步显著性就剔除出去。

三、主要结论

根据最后的模型可知,农药的使用量对于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程度很大,农药是为农业服务的,它的使用过程对于土壤的结构,大气的环境都会产生副作用,并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因此要针对农药的使用量来制定相应的对策:

1.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在农村对于节能减排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进展相对缓慢。主要表现为种植业能源浪费严重,养殖业污染严重,农村生活污染治理难等。因此,必须调整能源结构,积极转变第一产业的生产方式,形成开源、替代、减排、增收,构建自给式、分布式、低碳化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开发农村生物能源,发展能源农业的新思维。

2.推广施肥新技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化肥的利用率

要推动农业节能减排工作,就必须注重化肥、农药以及农用薄膜的科学使用,减少不合理使用化肥的情况,合理利用土地,研发对二氧化碳气体吸收能力强的新型作物,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

3.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模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推广施肥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沼气工程、秸秆能源利用技术、绿肥饲用技术、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等各种节能减排技术,从而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实现农业循环。同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模式,建立低碳农业实践园区、示范企业、示范农户等,为减排技术的推广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

[2]鹿永华,农业经济,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2008.11.

[3]肖文平,发展沼气,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中国林业,2010(1).

[4]朱宏文,清洁发展机制(CDM)及其在浙江的利用状况,当代经济,2009.

篇7

气象台站的检测精确的安全播报,关系着整个气象产业是否能够长久的发展和有效的实现经济利益的增加,因此当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不能够适应现代技术的开发水平时,一定要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气象播报的准确度,降低事故安全的发生。下面我就简单对基层气象台站气象仪器的维护和管理措施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加以探析。

1.1对具体的仪器舍必进行跟踪检查有新引进的设备,气象站为了保证对其的使用性能进行及时的跟踪和维护,就可以通过GPRS气象管理系统对其进行定位跟踪,通过在电子录像的地图上观察,从而确保其正常工作。通过气象监督,对天气预测进行准确播报,比如天气出现暴风雨时,可以保证足够的时间共农业人员进行及时的农作物管理,搭建帐篷、设置拦水坝等,从而做到农作物保护防御的工作。

1.2设备警报处理系统预先在GPRS气象管理系统中设定设备的安全运行范围值,当其运行过程中超出该范围值时,就会在地图上出现警报处理的声音和图表显示,那么监督人员就会从听到的声音和颜色图标准确确定是哪里的设备出现故障,以便及时进行有效防治,进行安全性检查,降低了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1.3实施全面设备管理,乡村地区做好天气预报当设备管理系统实施权责划分以后,尤其是在不发达的乡村地区,可以有效地降低恶劣天气对人们的居住居所以及农作物的破坏,同时对于一些天气比较干旱的地方,可以通过天气预报进行空气流通引导,从而加强对地方农作物的浇灌。

1.4各个环节的资料都能够完整保存气象站在进行年检或者是对设备故障发生次数进行统计时,可以通过GPRS气象管理系统中地图导出各个时间段的信息来进行分类检查管理,从而减少了气象站人力记录的麻烦和提高了精确度,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资料的完成保存,有助于对地区天气状况做统计分析,从而保证我国地区农业的发展壮大,比如针对该地区的天气状况,种植适合的农作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助于发展地方经济。

2结束语

篇8

1.1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全国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发挥自身特有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与科研、教学部门密切合作,重点服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技术到位率,推广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氮肥后移、玉米密植、地膜覆盖等一大批高产实用栽培技术,提升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推动了适度规模经营。2007~2011年,全国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超过9.2亿亩,氮肥后移面积超过7.6亿亩,水稻精确定量栽培面积超过1.6亿亩,玉米大垄双行覆盖面积超过1.1亿亩;2012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2012年年底,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壮大到2.9万个,耕地流转面积超过1537万亩,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4.7%,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水平稳步提升。

1.2助推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各级栽培技术推广部门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不断提升农机农艺融合水平;综合运用免耕、少耕栽培及集中育秧等技术手段,简化种植程序,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与投入成本,助力农民持续增收。目前,全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超过92%、66%和76%。湖南省2012年确定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县60个,累计推广机插秧480万亩以上。经测算,机插田相比手插田早、中稻平均亩增产分别达36.7kg、46.2kg,增收95元、120元。江西2011~2012年全省免耕直播油菜推广面积831.35万亩,占油菜生产面积的50.7%,每亩可节约用工4~5个,增收节支近500元。油菜免耕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动江西油菜从2006年的600.4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827.8万亩。

1.3强化了防灾抗灾技术手段各地栽培技术推广部门从品种、播期、管理等方面综合配套,增强作物综合抗逆能力,强化避灾抗灾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重要生产环节出现自然灾害的预防控制,提升农作物生产防灾抗灾能力。面对近年来低温阴雨、干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严峻形势,四川省积极推广秸秆还田、覆盖栽培、少耕免耕、一次性施肥(底肥)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模式,全面推广落实水稻旱育秧、小麦玉米旱地规范改制、旱地新三熟“麦/玉/豆”种植模式、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通过展示示范和技术培训,带动大面积避灾增产技术推广落实。2012年甘肃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2012年,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329万亩,2012年仅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一项生产粮食730万t,增产135万t。

2栽培技术推广创新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栽培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一是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实施,为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解决栽培技术推广体系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提供了契机。二是各级政府对栽培技术推广工作重视和关注程度增加,栽培技术推广队伍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三是推广经费、条件建设和能力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工作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四是栽培技术推广领域不断拓宽,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更加迫切,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舞台更加宽广。但伴随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外部环境与内在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都对栽培技术推广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2.1耕地和水资源的约束更加突出,必须以挖掘单产潜力为主要抓手从耕地资源看,201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18.18亿亩,已逼近18亿亩红线,比21世纪初减少近1亿亩。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耕地资源必将持续减少,而粮食及主要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这一矛盾今后将长期存在并日益加剧。从淡水资源看,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农业用水资源缺乏,作物需水关键期与降水时期不一致,干旱与水土流失交错存在。在有突破性、革命性的栽培技术成果较少的大背景下,必须通过多项技术的集成配套,最大限度地挖掘作物单产潜力,当前我国粮食总产已经实现连续9年增长,粮食单产创历史新高。2011年,全国粮食亩产达344.4kg,比2001年增加59.9kg,10年提高了21.1%。要想在高基数、高起点上实现单产水平的新提高,难度越来越大,必须进一步发挥栽培技术推广部门擅于、专于集成组装优势,加大主要农作物重大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力度,依靠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组装来挖掘增产潜力,变争“单项冠军”为夺“全能冠军”。

2.2劳动力转移趋势难以改变,必须以轻简高效为发展方向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大量青壮年和有文化的农民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2010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数超过1.5亿人,留乡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45岁,劳动力不仅数量减少,更重要的是劳动能力和技术素质明显偏低,各项实用新技术的应用难以到位,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新情况,栽培技术推广工作要改进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栽培技术的轻简化水平;同时顺应机械化、信息化发展潮流,改进品种、改进种植方式,做到农艺与农机融合,加强信息装备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信息采集、信息传递、灾害预警和远程管理,提升栽培技术推广服务水平。

2.3农业生产格局深刻改变,必须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对象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快速迈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对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需求巨大。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种粮大户68.2万个、占全国农户总数的0.3%,粮食产量达746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7%;有粮食生产合作社5.6万个,经营耕地7218万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4.0%。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必须适应并努力推进这一新趋势,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倾听他们的服务诉求,了解他们的技术需求,不断提升为其服务的水平,通过服务新型经营主体提升重大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4自然灾害频发重发成为常态,必须以防灾减灾为工作立足点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概率进一步增大,罕见自然灾害转向频发自然灾害;农业重大病虫害发生的时间、种类、地域出现了新的变化,重发频率显著上升。尽管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持续提高,但因灾损失粮食总体上仍呈偏重态势,自然灾害始终是影响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抗御灾害能力不强,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建立一套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的科学抗灾减灾新机制,减轻干旱、涝害、多雨渍害、病虫害以及大面积倒伏等主要自然灾害的影响,实现减灾增产。

3栽培技术推广创新存在的问题

面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要求,栽培技术创新也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3.1理论与集成创新有待加强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而当前的现实是,栽培技术理论没有重大突破,许多作物缺乏突破性品种,轻简栽培技术研究不深,重大病虫防控的有效措施缺乏,适应机械化栽培的模式和设备研发不够,集成创新力度不大,没有形成适合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模式,与科研、教学部门合作不深,技术贮备还不足。

3.2基本条件建设有待加强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普遍缺少基本的试验示范基地和经费,缺少开展栽培技术创新的必要手段。许多经济作物种植主要集中在旱坡和丘陵地区,没有完善的田间道路、供电及其他设施,水利灌溉基础薄弱,种植规模化程度低;许多地区还没有从事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技术普及程度较低,产业竞争力不强。

3.3政策项目支持有待加强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投入逐步加大,但从投入结构方面来看,注重技物结合的单项技术投入,如良种、施肥、防虫防病、设施栽培等,而忽视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投入,也导致农业生产资源的浪费或叠加效应不明显。由于投入不足,相关集成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无法大范围开展,很多实用栽培技术到位率、普及率较低,也导致良种良法脱节,单产水平始终难以突破。栽培技术推广创新迫切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和项目扶持。

3.4推广应用有待加强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对技术有了新的需求,不仅需要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而且延伸到产后贮藏、保鲜等领域。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受现行体制、农民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传统的技术推广存在着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技术不到位等问题。栽培技术推广队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强化服务手段,提高人员素质,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将服务延伸到产前、产后,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实际需要。

4栽培技术推广创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4.1指导思想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以提高作物单产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加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综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力度为主要任务,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4.2主要目标

4.2.1解决关键栽培技术瓶颈。到2020年,在玉米各主产区推广1~2个突破性新品种,集成示范1~2套以机械收获为重点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带动全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在双季稻各主产区集成推广1~2套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带动全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50%;推广1~2个适宜机收的油菜品种,带动全国油菜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15%,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20%;初步解决花生联合收获的问题;推广1~2个适宜机收的甘蔗品种,甘蔗机械化率提高20个百分点;培育一批优质、抗病、高产、抗逆性强的蔬菜优良品种,替代部分进口品种。

4.2.2推广主要栽培技术模式。到2020年,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5亿亩,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1.5亿亩,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到1亿亩;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机械播种面积达到2000万亩;花生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500万亩,机械播种面积达到2500万亩;大豆垄三栽培面积达到5000万亩,棉花轻简育苗移栽在适宜地区覆盖率达到50%以上,甘蔗健康种苗推广率达到50%;蔬菜损耗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蔬菜商品化处理率提高到60%。

4.2.3提高主要农作物单产。通过栽培技术创新,到2020年,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试点区域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50kg、玉米550kg、小麦500kg、马铃薯2000kg、油菜150kg、棉花110kg、蔬菜2500kg、甘蔗6t。

4.3重点任务一是创新推广机械化栽培技术。综合考虑作物种类、栽培关键技术和目前农机发展等情况,筛选确定以农机为主导,农艺配合发展的技术模式。将机械适应性作为作物栽培管理的重要指标,改革与机械化生产不适应的农艺措施,创新推广容易实现机械化生产的栽培科技成果,大力宣传推广株型、抗倒性、成熟期等指标适宜机收的高产优质品种。调整玉米栽培的垄距、行距等指标,增强与现有收获机械相关参数的适配性,提高机械的通用性和玉米机收效率;集成推广油菜开沟、免耕、松土、施肥、播种、覆盖一体化播种技术,调整间作套种技术的行间距、幅宽等指标,使间套种技术也能满足机械化的要求,实现增产增效。二是创新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通过推广适宜品种、简化栽培管理方式、合并田间作业程序、发展机械化等方式,减少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实现省时、省力、降耗、节本、增效。大力推广适应轻简化栽培的作物品种,适应机耕机收的需要,减少病、虫、草害防治用工;简化作物栽培管理方式,推广少免耕、直播、化学除草、少中耕、减少施肥次数和一次性施肥、化学调控等技术,替代部分人工操作来简化管理、减少生产环节;合并田间作业工序,推广播种、施肥、除草等多道程序联合作业技术;推广适应多种生态条件、不同耕地类型的中小型耕种收获机械和油菜、棉花轻型收获机械以及旱地作物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减少劳动强度。三是创新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改变传统的推广单项栽培技术方式,根据作物特性、生产条件和区域特点,创新推广区域性、标准化的增产技术模式,推动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发展。东北地区主要创新推广玉米以早熟耐密品种和抗旱节水为核心,水稻以大棚旱育秧为核心的标准化技术模式;黄淮海地区主要创新推广小麦以深松深耕和“一喷三防”为核心,玉米以耐密品种和贴茬机播为核心的标准化技术模式;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创新推广水稻以早熟品种和集中育秧为核心,油菜以“早熟三高”品种和“一促四防”为核心的标准化技术模式;西南西北地区主要创新推广玉米以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为核心,马铃薯以种薯脱毒为核心的标准化技术模式。四是创新推广信息化栽培技术。加强以物联网、专家智能系统、3S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在作物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提高作物栽培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创新作物生长农情监测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动态了解田间作物生长发育、温度、光照、病虫草害、土壤墒情等各项农情指标,及时准确地满足作物生长对环境各项指标的要求;通过农业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借助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技术,建立作物生长模型,对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光合生产和产量形成等生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制订最佳的田间管理技术方案;加大3S技术在优化作物布局结构、水肥精确动态控制上的推广应用,提高作物田间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5促进栽培技术推广创新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技术支撑。当前,我国已进入“四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节点,栽培技术推广也应适应这一大环境和新形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5.1提高认识,增强技术创新意识栽培技术推广不仅是单纯的推广成熟的技术,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提高。各级栽培技术推广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从推动现代种植业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技术创新作为衡量推广工作完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增强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级栽培技术推广人员要加强最新作物生产理论和实践、农业信息技术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激发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5.2扩大合作,增加技术创新源泉加强与有关科研、教学等单位的联系,及时跟踪了解栽培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及早进入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转化推广,增加推广部门的创新技术来源。加强各级栽培技术推广部门沟通,广泛了解各地高产典型,善于发现生产实践中的技术创新点,及时总结推广。积极参加国际农业技术推广交流活动,深入了解各作物主要国家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及推广、研究热点,适时引进、消化和再吸收。

5.3创新机制,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创新推广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加快创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改变面向一家一户的传统推广方式,重点联系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增强创新技术的辐射带动能力。整合资金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抓好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主要产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提高技术的传播效率。

5.4拓宽职能,开展技术认证试点工作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牵头组建跨专业、跨区域、跨作物的农业生产技术专家认证委员会,逐步开展作物生产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认证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生产技术准入制度,减少盲目推广,提高栽培技术推广效率。

篇9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影响

1实现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生产引入机械要素意味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农业生产技术变革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区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核心标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农业机械化有助于促进中国传统农业的转型。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机器替代人畜力作业,必然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实践中,有些作业要求靠人畜力不可能完成,必须配备和使用机器来完成。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物质技术条件,农业的规模经营需要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条件。从技术方面看,农业的规模经营最终是由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决定的,而这里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主要是指机械装备的扩大,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的规模经营相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农业机械化能通过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和农艺技术,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实现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

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因此,农业对土地有严重的依赖性,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产出的多少。土地利用率是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在土地总面积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土地利用率意味着增加可以使用的土地面积。利用农业机械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为中国传统农业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这种发展思路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机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思想与传统的通过垦荒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观点存在本质的差异。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一种形式。

3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投入与产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都与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国面临土地与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人均耕地、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而且我国资源和环境退化严重、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抗灾能力不强以及生产与管理方式落后和效益低下等问题将继续存在。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将会在逐步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原来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每年灌溉浪费的水资源相当于全国总用水量的40%~50%。运用机械化平整地技术、机械化覆膜技术、机械化旱地坐水播种技术、集雨喷灌和微灌技术等诸多农业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对水的利用率,是解决资源短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选择。保护耕地资源,需要机械化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地产出率,是解决耕地紧缺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大型农业机械,采用深耕、深施化肥等措施,才能提高耕地质量。开发有机肥料,利用粪尿和农业废弃物必须要有粉碎机、干燥机、发酵机、搅拌器等机械设备。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复种、间种、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及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对增产作用较大,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之一,它的大面积推广得益于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

篇10

一、渭南市“两县一区”劳动力流失因素分析(定性分析)

据统计,截至2011年,渭南市总人口530.4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4.39万人,占总人口比率为80%,总耕地面积为70.43万公顷,占用耕地面积为50.7万公顷,所占比率为71.99%,由此可知,作为兼具农业和人口资源的一个比较大的地级市,其劳动力流失意味着农业产值的降低和人力资本的减少等问题的凸显。通过对“两县一区”的走访调查,以及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得出了这三地的劳动力流失因素。

1.大部分流失的农民对自身经营的农产品失去信心。在对渭南市白水县潘家村一组的村民的访谈中了解到,80%的村民都是一边进行农业生产一边有副业在忙,据村民们反映,村子里种苹果树的户数由五年前的150户减少到现在的60户,减少了60%。由于村里有几处煤矿,导致地基不稳出现塌陷,果树得不到灌溉,又由于今年前半年大旱,果树产量剧减,每亩产量为3000斤左右,较之以前,产量减少了一半;每斤苹果价格在1~2元,较之前也减少了1元左右,这样一来,减去成本,收益都不够孩子上学报名用的,所以在摘完苹果之后,果农都会在镇上或者县里找一份副业。

2.农村生产资料成本增加。农村家庭的支出主要集中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以及孩子教育、婚嫁、住房等。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原材料、运输费用、工人工资以及化肥农药等价格的持续上涨,对生活本不富裕农民来说,这无疑更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支出。依据对澄城县韦庄镇西白村的调查,了解到现在农村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最保守的估计也需要花费近15万元,还有子女婚嫁,由于不同家庭间的对婚嫁的不同态度,好多人都是举债给孩子置办比较体面的婚礼,大都选择在比较“上档次、讲排场的”酒店举行,这样一来好多农民的孩子到了适婚年龄都不得不举债结婚,这样更加多的支出是一年的农产品收入换不来的。另外,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改善,现在的村民们对住房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纷纷在邻近的城市买房,由此带来的建筑成本已经是无法通过简单的种地来满足,因此农民们只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并且这种趋势也愈演愈烈。

3.煤矿等工业对农田产生不可遏制的破坏性。在对白水县和澄城县的调查中,了解到这两个县都是“小煤窑”遍地丛生。这两个县距离比较近,大约40公里左右。白水县的县域面积为986.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为28533公顷,澄城县的县域面积为1112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为45494公顷。调查组选取的白水县西固镇潘家村和澄城县韦庄镇西白村这两个行政村。在这里,了解到的是由于“小煤窑”的常年开采,已导致公路、住房和农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其中农田呈现出了“牛角缝”之类的深坑,导致农民们根本不可能对苹果、小麦、玉米等进行灌溉,再加之2014年前半年的持续干旱,农产品的产量锐减。据调查,有一户农民承包了20亩农田种植玉米,由于干旱在玉米还没抽穗的时候都已经干枯掉,导致直接损失为40000元~50000元左右。

4“.笔杆子”比农活轻。据了解,大多数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摆脱农田摆脱农民的帽子,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更好的发展。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就受到父母的启发,“知识改变命运”,而这也恰巧是广大农民的心声,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耕作,且不说多苦多累,就是按照农民的话说“干了一年到头还是一把黄土而不是黄金,要是效益好,谁还出去打工啊”,的确,广大农民对农田观念的转变,只是不希望子女只从自己手里接过的还是一黄土,但由于他们年龄的增长和学历的限制,也只能去离家近的城市打工,然后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就是“抓住了笔杆子就抓住了财富”,这样一来,劳动力外流的数量在不断上升。

二、渭南市“两县一区”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渭南市作为一个有着占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地级市,据统计,农业产值从2000年165.47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212.45亿元,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农业市根本没有显示出第一产业或者说农业的产值的独当一面,而是第二或者第三产业的一点点优势,由此不得不让引人思考,农村劳动力流失会引发一系列的影响,其对消极影响如下。影响一:主导产业发展不均衡,劳动力流失严重地导致主导农业产业失去活力,使得农业产值急剧下降。据了解,这三地的主要农产品为临渭区是苹果、红提、葡萄、玉米,白水县是苹果、玉米、小麦,澄城县是苹果、玉米、小麦,但据一个个行政村农民们反映,好多人都把苹果树砍伐掉,种植玉米和小麦的也就是平均一户1~2亩左右。这样一来,主导产业的发展只会呈现出产值下降,产业面积缩减的不良局面,加之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主导产业将会失去活力,直接严重影响到整个市的农业经济。影响二:影响了农村的粮食产出。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12.73万亩,比上年增加57.29万亩,增长7.58%,粮食总产190.28万吨,比上年减少1.17万吨,同比下降0.61%;棉花总产6.79万吨,下降7.87%;油料总产6.84万吨,下降13.53%;水果受生产周期影响,总产128.36万吨,比上年减少10.23万吨,下降7.38%,其中苹果96.18万吨,下降12.04%。2011年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807万亩,较上年下降7.9%,粮食总产量210.47万吨,下降20.3%。其中,夏粮面积472.79万亩,增长0.1%,产量103.93万吨,下降17.7%;秋粮面积334.22万亩,下降17.1%,产量106.54万吨,下降22.8%。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520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3%。其中,夏粮293千公顷,下降1.6%;秋粮227千公顷,增长1.5%。粮食总产量211.17万吨,下降5.9%。其中,夏粮97万吨,下降13.9%;秋粮114.16万吨,增长2.3%。这三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粮食产量较之上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劳动力流失成为了粮食减产的关键因素。影响三:影响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量。这三地的农村农业生产劳动投入量不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留守劳动力数量不多影响了对农业生产的劳动。劳动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要素。中国农村的农业生产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占主要地位,主要是人力劳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数量是相当大的,所以现有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与原来相差甚远;二是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质量不高影响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中国农村外流劳动力的主体大都是有文化有技能素质好的青壮年,性别上以男性劳动力为主,而留守务农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以及一些残病者;三是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强影响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外流的劳动力中有常年在外务工的,他们一般只在春节期间才回家,因此他们就根本没有兼顾到农业生产。另一部分则是在离家不远的城镇务工,他们同时也兼顾到农业生产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利益偏低收入增长缓慢,这部分进城的农民工敷衍农事不想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农业生产上,同时他们兼顾内外精力有限,也不可能对农业生产有过多的投入。

三、政策建议

1.政府农业部门要激励并鼓励广大农民对农业生产树立起信心。农民是农业经济中最重要的劳动力要素,要是没有农民,那么农业生产只会止步不前,政府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政策来鼓励流失的农村劳动力返工,比如“农业补贴政策”等,只有广大农民树立起信心,那么农业生产才会保持活力,农业产值才有可能上升。

2.建立了以临渭、白水、澄城为主的6000亩苹果产业基地。由于白水苹果口感好、口味独特,有机苹果供不应求。由此也带动了苹果包装等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临渭、白水、澄城为主的6000亩苹果产业基地,吸纳了当地50%的劳动力从事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人力资源,防止劳动力流失。

3.多管齐下解决劳动力流失对农业生产劳动投入量不足的问题。从前文影响上看渭南市农村粮食产出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量不足,因而只有劳动投入量提高了,粮食产出量才会提高。解决好这些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继续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农村的道路建设,首先要将村里遭破坏的公路修好,要使农民所种植出来的农作物能顺利的销售,解除农民担心种出来的粮食难以售卖的后顾之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守农民和找回流失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其二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农村的扶贫资金,国家对渭南市扶贫资金,数据显示,2012年,渭南市获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达1.7亿元,因而该项措施旨在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农村筹办小企业,比如养殖业,这一举措可以吸引一部分在城里即将落伍的劳动力回乡在家做好养殖业,从侧面带动农业的发展。

篇11

旗(县)图书馆是基层文化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开展知识传播、科学普及、信息传递的重要基层文化阵地。作为专门从事文献、信息收集、储存、传递和开发的服务机构,这些职能使它在吸取知识、采集知识、整合知识的同时具备了向广大农民传播知识、提供信息的条件和实力。目前仅就我馆的情况来说,藏书32300余册和电子图书5万册,订有印刷版中外报刊120多种,建立了互联网期刊全文检索服务系统,电子信息音像阅览系统、光盘检索网络,同时与国内区内一些大型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馆藏文献又以农业科学为主,各种资料较为丰富,在为农村经济和农业服务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和作用。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加强对文献资源的开发,为农民提供适时的信息和生产情报。所谓对文献资源开发,就是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一系列的创造性劳动,把蕴藏在文献海洋中和网络上收集到的“死”知识激活,重新组配,合成新的知识形态产品,并运用编制文献、索引、专题资料、资料汇编、信息简报等多种形式,把技术市场信息等编制成具有针对性的“短、平、快”的致富信息,把科学的种植、养殖、加工等致富门路以实用技术形式,按时间分阶段传递(授)给广大农村、农业技术工作者,让边远乡村的农民也能感到图书馆的存在,为农民提供全面的服务,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物化为巨大的财富。

二是依托藏书优势,引导农民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和思想素质。旗(县)图书馆地处城乡结合处,接近农村和农民,农民来去较为方便,农民特别是那些青年农民,很愿意利用闲暇时间多读一些文学、科普作品,既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可以掌握一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了解一些致富的门路。因此,开展读书活动,是广大农民掌握科技知识,发展经济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实践中认识到科技是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谁掌握了这把“金钥匙谁就掌握了致富的主动权,而要掌握这把“金钥匙”,惟有读科技书才是一个最快捷的途径。

几年来,我们在帮助农村开展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的同时,通过“送书下乡1100多册”、在各乡镇村组织多次“科技书籍简介”、“知识工程”、“欲富口袋,先富脑袋”的新观念教育等活动,积极主动引导农民参与以技术致富为目的的读书活动,才是现实的需要和自觉选择。尤其是在冬季农闲时节,广泛的读书活动还可以起到扭转和减少农村打麻将赌博、迷信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增强人的是非观念,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起到了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一旦确立,那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就会再无立足之地。

三是发挥专业技能优势,积极做好为农民服务的各项工作。图书馆在工作中要努力转变服务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服务,要充分了解当地农民的生产需求形式,改变传统的“开门、坐、等”式观念,通过深入社会,调查农民需要什么,掌握第一手资料,开展好信息咨询快速服务,变“为书找人”为“为人找书”的图书信息导航馆,帮助农民特别是农村专业户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情报和提供最新的实用信息,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当前我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大多数较低文化层次的农民理解能力较差,又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因此,图书馆单靠查找、阅览等传统的服务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建立农村图书网点等形式,这样才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科技文献及时有效,最大限度地变为生产力,使图书馆的作用尽可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因此,旗(县)图书馆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基层文化服务机构,受资金、馆舍和人力的制约,目前还不能充分满足基层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所以在“三农”工作中,还要求我们应该探索多种方式扩大服务范围和发挥更大作用。

1.建立图书馆农村分馆。根据“三农”工作要求,旗(县)图书馆可以和各乡镇中心学校(中学)及有条件的村文化室,联合建立乡村级图书馆,把闲置的图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实行旗(县)图书馆的图书轮流放置在各个服务点内,最大程度的进行资源配置,既节省资金,又拓宽了服务面和服务范围。

2.筹建农民书屋。在农村寻求一些致力于文化、科技的新型农民、热爱读书的读者、乡村退休教师,采取社会捐助、图书馆加强、农民自筹等多种形式以农村为单位创办农民书屋。既可以极大地解决当地村民看书难的问题,又可以为一方百姓科技致富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3.发展乡村科技信息员。旗(县)图书馆与当地乡镇建立密切联系,发展多村科技信息员与当地农民建立广泛的联系,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指导生产,另一方面了解农民的需求并进行反馈,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推广农业科技的一个重要基地。

篇12

[关键词]农民文化素质;当归产销行为;契约农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146-02

1 引 言

契约农业可以使农户借助龙头企业获得农副产品种养、加工、销售和市场开发所需的信贷、技术、生产原材料、信息和其他服务,显著降低农产品销售中的不确定风险,优化种植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增加收入(周立群、曹利群,2001;Warning and Key,2002;Katchova and Miranda,2004;Masakure and Henson,2005),同时能对当地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开发产生倍增效益,并降低政府在信贷支持、稳定粮食价格、农业投入补贴、政府研究等公共项目上的支出,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日本、韩国、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和理论都已表明,契约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方式。

根据农业部的调查,我国发达地区的11824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户”、“龙头企业+生产大户+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新型契约农业组织模式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5%(李彬、刘明芝,2009),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农业生产依然是一种分散的、以家庭为独立生产单位的、农产品面临很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小规模生产模式,而发展契约农业是完善这种生产模式,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有效途径。那么欠发达地区契约农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具有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户对契约农业的认知接受度如何呢?为此笔者以当归的主要产区――甘肃老贫地区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本次调研选择了甘肃老贫地区的漳县、岷县、渭源三个县,通过实地调查、电话咨询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主要了解了本区域当归产业中契约农业的推行状况,期间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297份,废卷6份,有效问卷共计291份。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农民文化素质对当归产销行为及契约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的文化素质对当归产销行为具有直接影响,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对契约农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不同,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更倾向于经验性和模仿性的采购和销售方式。由此可见,本区域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所以契约农业在甘肃老贫地区的推行具有一定的阻力。

2 甘肃老贫地区当归种植现状

本区域是我国当归的主要产区,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以极其优质而闻名天下。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电话咨询以及实地调查发现:①本区域100%的农户栽种当归,其中当归栽种面积与总耕地面积的比例在20%以下的农户占 26.54%、20%~30%占 43.83%,30%~40%占22.22%,40%以上占7.41%。②出售当归收入与家庭农业经济总收入比例在20%以下的农户占24.69%、20%~30%占50.00%,30%~40%占18.52%,40%以上占 6.79%。由此可见,本区域当归种植及其收益对于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增收致富十分重要。但是2008―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归出口不畅价格下降导致本区域当归总播种面积有所降低,人均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与此同时农民在当归药苗采购、药材销售时往往没有相关合同保护,在具体生产、销售过程中时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

3 调查的基本情况

农民文化素质是指农民所具有的知识文化水平,主要反映农民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农民文化素质一般以户主的文化程度来衡量(见表1)。

表明甘肃老贫地区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3.1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获得当归药苗的渠道

当归种植首先是药苗的培育,其获得药苗的渠道有,到集贸市场、通过熟人介绍、通过亲戚介绍、到固定农户采购和自家培育等方式(见表2)。

调查结果表明:农户采购药苗的主要渠道是集贸市场,这就决定了药苗供给者往往不固定,其原因可能是。

(1)育苗农户的育苗规模较小而且对土质要求很高,如果固定向某一个育苗农户购买,当农民需要药苗时,育苗户不一定有药苗供应。

(2)随着文化程度从小学到高中的提高,选择集贸市场购买药苗的农户比例不断增加,高中文化程度中78.95%的农户在集贸市场采购。这些药农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务农经验,对药苗的辨别能力越强,越愿意依靠自己的能力购买品质高的药苗;60%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则选择固定农户,通过走访或电话咨询可知,由于多年读书缺乏务农经验认为在集贸市场中采购有一定风险,从固定农户采购更具有一定的信誉度,这样更能保证药苗的成活率和品质率。40%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则选择自家培育,是由于自己已具备的农业知识可以更好地培育药苗。

(3)农户选择当归药苗供应者的原因主要包括药苗品质、药苗价格、距离远近、赊销和供应者信誉等。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了药苗品质的农户占58.64%、药苗价格占33.95%、距离远近占1.23%、赊销占2.47%、供应者信誉占3.7%。由此可见,采购药苗时药农更关注的是当归的药苗品质,其好坏对药农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采购渠道不同,药苗品质有较大区别,所以文化素质高的农民一般是在集贸市场有选择地采购药苗。

3.2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采取的当归出售方式

当归出售方式包括到集贸市场出售、熟人收购、购买商上门收购、药材公司收购等方式。调查表明50.83%的户主通过集贸市场出售、27.16%采取购买商上门收购,两项合计为77.99%。走访发现到集贸市场出售或者等购买商上门收购的农户讨价还价能力比较强,文化程度越高者谈判能力越强,所以高中文化程度者中有81.25%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出售、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则高达100%,小学以下者为73.07%,而小学只有73.58%。

3.3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了解契约农业的状况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设计了“您了解契约农业吗?”,包括很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虽然不知道但很想了解四个选项。291个农户中9.26%选择很了解、11.73%选择基本了解、42.59%选择不了解、36.41%选择虽然不知道但很想了解。也就是说只有20.99%的户主了解契约农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契约农业的了解情况差距较大,文化程度从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递进,对契约农业很了解的情况也发生了从07.55%8.49%20.83%60.00%的递增。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对契约农业越了解。

3.4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采购药苗合同的意愿与忧虑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药苗采购品质保障合同的意愿不同,出售当归时文化程度随着从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递进,愿意签订合同的情况也出现了从50%72.64%74.53%87.50%100.00%的递增的现象。采购药苗愿意签订合同情况也很类似,从53.85%67.62%68.47%72.92%100%的递增。但是农户在签订合同时有所忧虑,担心签订了合同后对方违约或违约后自己得不到赔偿。文化程度从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递进,担心对方违约发生了从84.62%84.91%84.96%87.50%100.00%的递增。而担心自己被束缚基本上从15.38%15.00%15.04%12.50%0的递减。由此可见,文化程度越高对契约农业的理解和认识越深刻。

4 结论与建议

4.1 加大契约农业的宣传力度

甘肃老贫地区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信息闭塞等原因,使得农民了解契约农业的知识极其有限。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了解契约农业的情况出乎我们意料,291个农户户主有79.01%的人对订单农业一无所知,但总体而言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对订单农业越想了解。所以,政府与媒体应加大对我国偏僻、落后农村居民对契约农业在保护农民经济利益与减小市场风险方面作用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老贫地区居民对契约农业理念的认知并力求积极付诸行动。

4.2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药苗采购品质保障合同的意愿不同。总体而言,文化素质越高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药苗采购品质保障合同的意愿越强烈。而甘肃老贫地区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普遍低下,掌握和应用新知识、新事物和新理念的能力严重不足、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较差、市场竞争和营销意识淡薄,因此,中央和地方财政应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投入,结合实践,大力发展与农村发展环境相适应的高中和职业高等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农村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设立一些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传统农民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生代职业农业农民转变。

4.3 加大政府对契约农业支持宣传力度,引导契约农业健康发展

政府部门应转变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大对契约农业支持宣传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加强管理等方式来引导和支持契约农业发展,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其中。加快培育契约农业主体即龙头企业及生产大户,真正确立农民及合作社在契约农业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保护和增进农民利益,有效推广契约农业,进而切实有效地保护、培育和壮大本区域具有特色、优势的精细、精品种植业,使其健康、协调和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群,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2001.

[2]Warning and Soo Hoo,w.:The Impact of Contract Farming on Income Distribution:Theory and Evidence,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Western Economic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Annual Meetings,June 2000.

[3]Warning,M.and Key,N.:Th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Distributional Consequences of Contract Farming:An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he Arachide De Bouche Program in Senegal,World Development,Vol.30,No.2,2002.

[4]Katchova,A.L and Miranda M.J.:Two-step Econometric Estimation of Farm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marketing Contract Decision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 Economics,2004,86(1).

[基金项目]甘肃老贫地区特色种植业发展模式及实证分析(0911B-02)。

篇13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21世纪以来,江苏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比重持续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且劳动力呈现结构性失衡。究其根源,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增加以及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是农业劳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减少对农业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容易导致土地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和耕地撂荒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契机,诱致资本等投入品替代劳动和新的经营方式代替旧的经营方式。最后,提出了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农业发展方式;要素替代;经营方式创新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4SJB664)。

[作者简介]张旭青(1979-),男,江苏涟水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何伟(1963-),男,江苏沭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一、引言

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2015年初,江苏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目的,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于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特别是2001年以来,农业劳动力快速下降,导致农业生产面临劳动力流失问题。对此,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担心,农业劳动力不足,会危及农业和粮食安全[1]。那么,农业劳动力减少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局面?江苏省的农业劳动力下降速度排在全国前列,并且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和典型性,分析和总结江苏经验,不但可以为新时期江苏农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而且对其他地区也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由于过去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过剩状况,因而以往研究多关注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如何转移过剩劳动力等问题,很少关注劳动力减少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查阅1979-2000年期间的文献,只有少数文献提及农业劳动力转移可能对农业发展造成影响[2][3],由于当时资料和数据限制,这些研究均缺乏实证支持。2004年以后,随着中国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步显现,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相关文献逐渐增多,主要关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及女性化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4];老龄化导致种植模式趋于简单化,农民选择劳动力投入少的作物耕种[5]。但也有研究认为,由于生产决策趋同和农业机械外包服务的普及,老龄化并没有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6];农户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对土地利用效率不存在显著影响,担心老龄化带来农业危机的必要性不大[7];随着农户农业劳动力年龄的增加,耕地利用效率变化出现倒“U”型的趋势,其中50-60岁年龄段耕地利用效率最高[8]。以上成果给本研究带来了启发。本文以江苏为例,分析农业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产生的影响。

二、江苏省农业劳动力变动状况

(一)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比重持续下降

本文以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衡量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总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见图1)。1978年,江苏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是1937.06万人,在全部从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为69.7%,此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有所下降,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又有所上升。199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达到最高值2405.68万人,所占比重为56.3%。1991年以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呈现持续减少趋势,特别是2001年以后,呈现了加速下降势头。2013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仅为956.74万人,比2001年减少875.51万人,下降幅度达到48%,快于同期全国34%的降幅。与此同时,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所占比重从2001年的41%下降到2013年的20%。这一比重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是最低的,相当于台湾省20世纪80年代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未来江苏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所占比重将继续下降,预计2020年左右将降至10%以下。

(二)农业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

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导致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反映农业劳动力价格的指标有雇工工价和劳动日工价。其中,雇工工价是指平均每个雇工劳动一个标准劳动日(8小时)所得到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和合理的饮食费、招待费等),劳动日工价是指每个劳动力从事一个标准劳动日的农业生产劳动的理论报酬,被用于核算家庭劳动用工的机会成本。由于雇工工价更多的是反映农村雇工市场决定的劳动力价格,而劳动日工价是基于农村人均收入确定的一种理论价格,因而前者往往高于后者。

以水稻种植为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江苏省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传统的插秧工等农业雇工越来越稀缺,雇工工价不断攀升,同时家庭用工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见表1)。水稻生产中雇工工价从2002年的22.2元/日增加到2013年的79.7元/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55%。而劳动日工价由2002年的13.0元/日增加到2013年的68.0元/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71%。

(三)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失衡特征

江苏农业劳动力不仅面临着数量下降、成本上升,而且呈现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现象。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以及有文化、懂农业科技的劳动力减少问题尤为突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女性化和低人力资本化趋势。根据课题组对省内一些农村的走访调研,由于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保守估计一些农村社区常住人口数量下降大约三分之二,留守人口主要是老人、妇女以及儿童;在现有农业从业人员构成中,50岁以上劳动力约占一半以上,女性劳动力约占60%以上,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约占50%;青壮年劳动力缺失,导致一些农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凋敝。

(四)农业劳动力减少的原因

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增加和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是江苏农业劳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首先,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农村非农就业人数只有200万左右;随着20世纪8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一部分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到了90年代,以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苏南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人口流动政策放宽,在城乡收入差距的刺激下,苏中、苏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苏南打工;进入21世纪,受城市非公经济和二、三产业发展带动,非农部门吸纳了数量更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其次,伴随城镇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全省乡村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也随之下降,同时农村家庭就读高中、职业教育以及大学的青年人数增加,受教育时间延长,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农村劳动参与率,劳动年龄人口数和劳动力参与率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

三、劳动力大幅减少对江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快速下降,反映了江苏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经济结构由过去的农业向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变。农业劳动力下降将给全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于江苏农业发展而言,农业劳动力减少具有潜在的双重影响。

(一)消极影响

在一些农村地区,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数量锐减,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由于许多农民的收入已不再主要依靠农业,一些农户对农业生产变得不太重视,土地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甚至出现耕地撂荒,导致粮食产量低下。以复种指数为例,江苏从1991年的1.77降至2010年的1.60。同时,农业人才的流失也给农业新技术推广带来了困难。面对家庭劳动力减少,一些农户不得不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扩大节省劳动力投入的作物种植面积,导致种植结构单一,增大了作物病虫害爆发的风险。一方面,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小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从2001年的22%增加到2013年的28%,另一方面,传统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17%下降到2013年的9%。另外,由于农业劳动力不足,农村通过集体劳动兴修水利设施的情况已不复存在,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出现老化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维护,对农业生产将构成潜在的威胁。

不仅如此,农业劳动力减少,人力成本攀升,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明显高于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和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农产品供求关系开始有所变化,表现为农产品供给的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农产品进口明显增加,出口趋于减少,贸易逆差大幅飙升。

(二)积极影响

农业劳动力减少,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它诱致了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和经营方式创新,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1.江苏农业技术发展经历了由早期的劳动替代资金,向现在的资本替代劳动的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全省的温饱问题,农业采用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例如,农忙时搞人海战术、增加复种指数等。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要素禀赋或供给条件发生变化,结合要素需求的作用,导致要素价格发生变化。资本变得相对丰裕和便宜,劳动变得相对稀缺和昂贵。测算结果表明,劳动与资本的相对要素价格比率从2002年的6.4∶1急剧上升至2013年的22.7∶1(见表2)。

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农民会对相对要素价格变化做出反应,以利用市场所提供的机会。他们会依据要素价格变化方向,相应地调整农业生产中要素投入的比例,用资本投入品替代劳动投入。以水稻为例,每亩资本投入(用物质与服务费用衡量)不断上升,而每亩劳动投入(用用工数量衡量)基本上呈现不断减少趋势(见表3)。资本与劳动投入比率从2002年的23.1元/工日增加到2013年的89.1元/工日。这意味着江苏农业生产的资本密集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农业开始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的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2.农业劳动力下降诱致新的经营方式替代旧的经营方式。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农村经济体制完成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向的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不改变的前提下,土地被按照农户家庭人口和劳动力数量承包给农户自主经营。这一制度变迁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早期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一些问题。由于土地承包是与家庭人口数量挂钩,当人口增加时,土地面临不断调整的风险,导致农户经营规模过小,耕地细碎化程度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超细小的农户规模使得农业几乎无法能够向农民提供与非农部门相媲美的就业收入。当大量劳动力离开农业,甚至家庭整体搬离农村时,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需求逐渐增加,土地流转的供给也逐渐增加,这给一些停留在农业部门的农民提供了出售专业化服务或者扩大经营规模的机会,这部分农民基本上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他们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依靠出售服务或适度规模经营可获得与非农就业相当或更高的收入。潜在利益的需求,有力地诱导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江苏已经发展出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涌现出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江苏农委的近期调查,2013年江苏家庭农场认定数量为1.58万家,专业大户达到23.5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比例为67.5%。这些新型主体已成为推动农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业劳动力下降是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当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时,农业劳动力下降速度也较快。一些研究者担心农业劳动力不足会危及农业,部分是源于对农业发展规律认识不够造成。农业发展规律本质是一个动态的生产要素替代和经营方式创新过程。农业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诱致资本等投入品替代劳动,并且诱致新的经营方式替代旧的经营方式。如果能够顺应要素动态替代和经营方式创新这一世界农业发展规律,推动诱致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依靠增加劳动投入转向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现阶段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发展的影响不一定是不利的,相反,这恰恰可能是加快转变江苏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契机。实践也证明,农业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下转第50页)

(上接第15页)

当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能一蹴而就。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协同全社会、工业部门和科研机构来促进要素动态替代,推动技术进步,协同广大农户来创新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技术进步和规模经营相结合,将极大地释放农民耕作土地的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宏观层面要发挥苏北和苏中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享有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节约劳动力好处;中观层面要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成立农业家政服务组织,就近开展代耕和农田托管等有偿服务;微观层面要重视节省劳动力投入的农业适用技术创新和推广,比如插秧技术、小型农业机械等。

参考文献

[1]朱启臻,.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163-168.

[2]全若谷.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要防止农业劳动力老弱化[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2):72-74.

[3]徐增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J].中国农村经济,1995,(1):51-53.

[4]李旻,赵连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12-18.

[5]何小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3,(2):69-77.

[6]胡雪枝,钟甫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7):29-39.

[7]林本喜,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2,(4):15-25.

篇14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发展 影响

Abstract: the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ea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projects in the serv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basic task is through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echnical measures to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ainst natural conditions for agricultural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service.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s through the building for farmland service of water facilities, including irrigation, drainage, waterlogg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alt, stains disasters, drought or waterlogging construction, high yield stable basic farmland. According to the years in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research experience,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farmland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impact

Keywords: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mpact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战略举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认清当前农业生产中农田水利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1、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效益下降严重,难以为继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只要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因陋就简兴建而成、工程建成时就存在着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问题、经过几十年运行、现在大部分工程都到了设计年限、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效益下降问题严重、难以为继。据水利、农业部门有关资料,目前全国5900万hm2(8.85亿亩)有效灌溉面积中,由于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等原因,实际灌溉面积只有466.67万hm2(6亿多亩),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平均完好率仅为50%。据2006年水利部门开展的百县农村水利情况调查,125个县477个万亩以上的灌区,共有有效灌溉面积206.67万hm2(3100万亩),但实际灌溉面积只有135.67万hm2(2035万亩),有35%的面积灌不上来。

2、以农民投工投劳、筹资为主的农田水利发展机制亟待改变

我国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以生产队为基础,农民种粮与兴修水利利益一致,积极性高;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到户,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力缺乏,农民对兴修集体所愿的农田水利积极性不高。再则,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广泛采用水泥、钢材、塑料管材及施工逐步机械化、专业化,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真正需要农民投工投劳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以农民投工投劳的传统方式修水利,既不经济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3、一些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水利, 投入不足,管理薄弱, 运行困难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将发展经济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忽视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产权不明确,维护管理责任不落实行困难等问题。农田水利主要靠基层乡镇水利服务站进行管理,但农村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时,被撤销了,农民自己的灌水组织,农民用水会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灌溉用电价格、用水价格高,农民承担不起,存“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现象,管理征收水费困难,工程正常运行难,影响农业效益的发挥。

二、认清农田水利建设对现代农业的必须性

1、农田水利建设是解决 “三农” 问题的重要措施

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发展,也涉及到农业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后者既包括农林牧副渔的调整,又包括粮、经、饲、果、菜等种植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导致用水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这就会产生农业用水与非农业用水的矛盾;另一方面,在粮食生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或不同作物的种植又需要水利的支持。如果没有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不仅会影响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农村非粮食作物的发展。因此,农田水利建设是制约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因素。

2、农田水利建设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地径

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保持耕地总量平衡和保护耕地具有战略意义。 保持耕地总量平衡除了在保护现有耕地的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重要措施。首先,可以扩大耕地面积。2002年,我国有耕地13004万公顷,荒地10800万公顷,其中宜农荒地3535万公顷;朴业川地26329万公顷,其中宜林荒山荒地5393万公顷。农田水利建设将为大紧“荒山荒地”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更多的非耕地转化为可耕地。其次,能够改善耕地等级。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增加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改造受缺水、溃害、盐碱危害的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的产出量有重要作用。再次,可以提高耕地的利用率。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改善生产条件,优化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使耕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3、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是农业产出增长的主要源泉。灌溉投资的增加对中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增加灌溉投资,扩大灌溉面积是保证中国食物安全的重大措施。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农业科研和水利建设投资对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目标和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将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计量分析表明,这些年尽管耕地面积总量没有增加,但由于灌溉面积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灌溉面积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因素。一项对58个国家基础设施与农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也表明,基础设施与粮食总产量的增长正相关。中国灌溉区和农田水利建设的作用以及水旱灾害的严重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

4、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前提条件

自从上一世纪的“绿色革命”以来,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农业品种技术为核心的农业技术体系对于水有极强的依赖性和敏感性。没有灌溉技术措施,作物品种对于肥料的高敏感性就不能显现出来,作物品种的高产效应就不能发挥:农作物如果没有适量的灌溉,就会影响其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对肥的吸收,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甚至没有适当的灌溉措施,农作物病虫害容易出现多发、易发现象,从而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有积极的作用。观察表明,灌溉地与非灌溉地的作物产量有较大的差别。一般而言,灌溉地的作物产量是非灌溉地产量的几倍,而旱作品种产量也要小于灌溉作物品种的产量。灌溉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三、针对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统一规划,大幅度增加投入,实施全国农田水利发展计划;

农田水利工程门类多、数量大、分布广,需要资金额巨大。目前,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规模小、部门多、标准不一、缺乏统一规划、统一计划和综合考虑。建议由水利部门牵头,根据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任务,做好全国农田水利发展规划,报国家审批,并明确部门和地方的责任。我县已于2009年各乡镇已组建水务站,对农村小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逐步加大。

2、建立具体的管护制度和实施细则,以“公约”或“乡规民约”形式,加强工程建后管护, 发挥工程效益

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加大人力、物力做到专人负责,采用“村管片,组管线,人管点”的模式,落实管护责任。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的人为和牲口破坏。

3、对农田水利所需节水机具、施工机具及材料、用水、用电等实施财政补贴政策

农业节水主要是社会效益,其所需的塑料管材、土工布及节水机具,国家财政应予以补贴;扬水灌溉的用电,除按国家规定实行优惠电价外,国家财政应区分不同扬程予以一定补贴;在农业用水成本高,农民负担不起的地方,国家财政应予以补贴;购置农田水利施工机具,应仿照农业机械财政补贴政策,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4、注重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重视农田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与相关院校、有关单位搞好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做到有的放矢。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农田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现有农田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 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使他们能独当一面。

5、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邦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困境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02)

[2]韩清轩.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公共产品视角进行的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