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分包单位的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年来,大型施工企业纷纷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盘活下属各级单位资金、发挥资金集中优势、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企业下属项目部的资金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资金集中水平,所以,加强基层项目部的资金支付管理的意义十分重大。基层项目部需要重点关注的资金支付,应该有劳务分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机械租赁商等。本文结合中交一公局万达二分部路基施工专业分包单位的资金支付管理做法作如下探讨。
一、主要的管理思路和具体做法
(一)万达二分部路基专业分包单位整体情况介绍
重庆万达高速公路,是由中交一公局和重庆高速集团联合出资设立的法人公司建设,采用的是“BOT(合伙人)+EPC”管理模式。万达下设三个分部,作者所在的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是二分部工程,实体工程包括一期十七公里的路基桥涵工程和二期四十公里的全线路面工程,一期工程造价43150万元。万达二分部一期的路基桥涵工程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共引进六家专业分包单位。详细见表1:
通过表1计算出6家路基专业分包单位合同额为7809.4062万元,占一期路基桥涵总工程造价43150万元的18.1%。由此可以看出,支付路基专业分包单位的工程款将是项目部每月资金支付的重要部分。如何既要保障施工生产又要达到控制支付比例值得研究,所以采取适当的资金管理手段很有必要。
(二)对路基专业分包单位资金管理的总体原则
项目部和专业路基分包单位是合作关系,合作关系是基于双方签订的施工协议为基础,所以在协议书里要针对资金管理列明相关条款,以便在合作过程中开展资金管理工作,总体原则有:
1.先结算后支付。针对路基专业分包单位,项目部不支付任何工程预付款。每月专业分包单位与项目部进行已完工程的计量结算,项目部最终将结算报公司审批,审批之后下发财务入账,财务部门方可上报公司财务管理部门资金支付计划。
2.按资金计划支付。每月对于路基专业分包单位的支付应该按照上报的支付计划进行支付,计划只能减少不能增加。按照公司目前的资金管理办法,每旬都可以支付款项,实际操作中不用每旬都上报支付计划。例如,上旬一般只支付管理费用,中旬可以支付材料机械费,下旬支付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款项。原则上如果没有计划杜绝支付,以保证计划的严肃性。
3.根据项目资金状况按照比例支付。支付工程款时应该考虑路基专业分包工程实际结算情况和项目整体资金状况,资金充裕时略微提高支付比例,资金不足时一定要降低支付比例。即使资金十分充裕,支付比例亦不宜过高,为了项目整体控制,适当制造一些资金紧张的“假象”,以保证资金最大限度向上级集中。
4.对路基专业分包单位支付的款项实行监督管理。路基专业分包单位的资金支付应进行监管,因为它不同于材料供应商或机械租赁商。材料商和租赁商一般不存在款项挪用,但是路基专业分包单位一般都同时有许多在建项目,资金紧张时“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不在少数。如果款项被转移,就会出现拖欠民工工资、拖欠当地材料设备款等情况,严重的会造成,影响恶劣。
(三)万达二分部的具体做法
1.要求路基专业分包单位在项目部开户行开立对公账户。目前,签订路基专业分包合同的施工单位都是有资质的法人单位,所以要求这些单位在项目部的开户行开立对公临时账户。这样的好处在于:改变以往公对私的支付,减少公款入私户的审计风险,可以为开户银行增加资金流量,融洽双方合作关系,又为监督路基专业分包单位资金流向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万达二分部六家路基分包单位,除了路基一队是重庆当地单位外,其余都为外地施工单位,五家路基单位都在项目部开户银行开立了临时对公账户。
2.对路基专业分包单位的支付按照应付款一定比例控制。此处说的应付款不含质量保留金、民工工资保证金、安全生产设施保留金,以上几项保留金和保证金占当期计量结算金额的15%。表2列出了6家路基专业分包单位2013年4~10月的应付账款的支付比例。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2013年4~9月平均应付账款的支付比例,分别为78%、78%、67%、73%、77%、69%,平均支付比例为73.67%,相对于一的施工项目支付比例略低。截至10月底,项目欠6家路基单位应付账款含保留金1153万元。通过一定比例控制支付,压缩支付总量,结余或暂缓支付的资金存入公司资金中心,产生利息可以增加项目部盈利,万达二分部自2012年8月开工至2013年11月累计公司列账利息收入83.99万元。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不同单位每月支付比例不同,原因有以下几种:(1)已完工程未及时结算数不同,支付时需要考虑,对应付账款金额在账务支付时予以适当调整。(2)各单位资金垫付能力不同,通过表2和表3可以看出路基四队和六队垫资能力最差,路基二队垫资能力最好。(3)涉及变更工程及未批复情况不同,因为上报合同至批复合同有一段签字审批时间。
表3
3.加强对各单位款项流向的监督。每月支付上述6家单位工程款时,项目部能切实履行监督,每次支付款项要求各单位上报资金流向表及联系电话。监督重点有:第一,民工工资。路基专业分包单位民工数量,相对于其他劳务协作队伍较少,监督起来没有什么难度,一部分是单位从事管理的技术工人,另一部分是辅助工人工资。同时,这些人员对于路基施工单位来讲比较固定,很少是临时在施工地聘用人员。这部分,按照项目部和开户银行协议要求,给各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办有银行卡,按月支付工资,减少了民工工资拖欠风险。第二,机械租赁费。一般路基队既有自有设备,又租入不少外部设备,每月的设备款是一个比较大的金额,项目部需要各单位每月上报详细的设备清单及欠款情况。第三,其他费用,如机械修理费、材料费、小型器具、零星材料、爆破费、房租水电费等等,一般这些费用都是欠工程所在地债权人的费用,应该予以关注,及时支付。第四,柴油费用是一项重要费用,但是万达二分部采用的是项目部统一购买中石油的柴油,再加收一定的管理费后调拨,每期结算中及时扣除,以防超支付或资金被各单位占用。
4.对账管理。由于路基施工一般都是跨年度的,如果等到完工时项目部财务部门再与各单位对账会很麻烦,也会因为时间过长导致一些扯皮。实践中,经常发生争议的有调拨材料、代购扣款、机械费扣款、奖励罚款等方面。万达二分部每季度坚持和各路基专业分包单位对账一次,以免以后重复地翻旧账核对,涉及计量结算争议的还需要当时的经营部人员一起核对,每次对账,财务部门要留下有各单位签字盖章的原始凭据。
5.资金支付谈判。万达二分部在每旬支付款项之前,首先由项目经理、财务总监和各部门负责人简单沟通,由项目经理和财务总监给出每个部门的资金分配额度,由部门负责第一道支付谈判。其次,部门在谈判基础上列出具体支付计划,涉及总额变动的要及时沟通说明情况。比如某一个单位资金状况确实太差则本期支付需要重点考虑。第三,由项目经理和财务总监对上报汇总后的支付计划进行适度调整,然后交财务部门上报公司审批。
在实际谈判中,总的原则是“一谈二缓三支付”。在与施工单位的支付判时一定要从低往高了谈,事先不能直接亮出高线,有利于回旋,谈判要针对付款金额和付款时间,以及施工单位的款项用途。谈判前,一定要做足功夫,将施工单位的各种信息尽量收集完整,做到有的放矢。
二、实施取得的效果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项目部是施工企业的核心组成,是利润和资金流最直接的来源。万达二分部自加强分包单位资金管理以来,项目资金周转状况整体良好,同时很好地执行了公司的资金集中制度,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3年平均资金集中比率为64.47%;2014年一季度资金集中比率为76.18%,二季度资金集中比率为87.62%,在公司各个项目的考核中,名列前茅。自2012年10月份开工至2014年6月,项目累计收到银行利息和企业内部利息合计为201.88万元。因为项目部具有良好的资金支付管理水平,未发生下属施工单位拖欠民工工资以及其他各类问题。
三、结束语
对施工企业而言,各类劳务分包单位和专业分包单位的管理是一门大的学问,资金支付管理是其中重要一项。实践中,项目部应该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和各协作单位的结算情况,其垫资能力,以及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环保等考评情况综合考虑支付比例。总体而言,加强资金支付管理的好处有:一是可以节约项目部资金成本;二是加强资金集中,三是控制分包队资金流向,防止挪用资金或恶意拖欠外债等问题,四是可以把资金支付当抓手,促进各协作单位重视进度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提升。只要项目部坚持落实各项制度,加强部门沟通,把工作想细、做细,资金管理水平就可以再上新的台阶,同时促进整个公司的资金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1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
安全为天,安全第一,在建筑施工业管理中,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因建筑业中专业分包队伍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跟不上,不给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或是走过场应付一下,更谈不上组织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工作了。施工一线的施工人员因文化水平之限,施工安全意识不强,许多操作工艺流程不标准不规范,不按施工工艺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施工,这些都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漏洞。总包单位应在承揽项目后根据自身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项目本身特点和各个参建分包企业的行业特点,制定符合本项目相应的安全文明施工规章制度和完善的现场管理流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对分包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工作。1)分包单位进场时,总包单位应对承揽分包工程的分包单位进行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相关人员安全生产资格的审查。2)当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时,应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3)总包单位应加强对分包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监督检查分包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运行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落实,以及安全生产活动的开展情况。4)严格审查各分包单位的安全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特别是专项安全技术方案。5)制定对分包单位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执行情况检查制度,并安排总包的专职人员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此外还应随时对分包单位的安全方案的实施进行现场指导和检查。6)督促各分包单位应按规定建立现场安全机构,50人以上分包单位应设专(兼)职安全员,并将名单书面报到项目经理部。7)总包单位项目部管理,应将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纳入到施工现场整体的安全体系管理中,对其安全管理资料一并收集归档。
2对分包单位质量的管理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一般的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都在70年~100年,特殊的建筑物使用寿命更长。在使用寿命期间,要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适应性和耐久性。作为建筑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对建筑项目的质量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分包单位的质量具有连带责任。分包单位的分包专业工程,往往是实现这栋建筑物诸多必要使用功能,实现建筑物的适应性的关键工作。分包单位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主要功能是否能更好的实现,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总包单位除做好自身质量控制之余,要认真对待分包单位的质量控制管理。具体控制建议按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完技术资料整理三方面进行控制管理。对分包单位施工前的质量技术管理。在分包单位进场后,总包单位应及时要求其尽快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且质量保证体系一定要详尽、完整、可行。并由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编制后报总包单位审核,审核后上报监理公司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执行。和总包单位质量控制一样,应要求分包单位进场后及时进行图纸会审,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按施工程序,在工人施工前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以免施工出错,从而形成施工质量缺陷。
对分包单位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首先应要求分包单位所使用的物资,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建筑构件和设备等按总包管理要求填写报验单和进行验收记录,提供相应产品设备的合格证书和检测报告,从而保证分包单位使用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技术交底写的比较详尽,但落不到施工过程中的话,写的再好也等于零。在要求分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实际执行管理的同时,总包单位应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管理,让相关技术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达到最好。要求分包单位总包组织的质量例会和质量联检,在分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进行质量联检是非常必要的。往往各分包单位各自为战,各搞各的质量控制,往往忽略了各个分包企业间以及和总包间的协调合作,作为总承包方,有责任和义务去组织质量例会和联检,以便更多的发现问题,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分包单位的资料管理。施工质量是竣工验收的必需资料,所以对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要。分包单位资料整理备案的意识比较差,经常出现遗失后补现象,后补资料往往不真实,给工程竣工验收带来麻烦。对分包单位资料的管理及时,要求分包单位配备专职资料员,定期对分包单位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分包单位的施工技术资料及时归档,不可后补,保证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对分包单位进度的管理
施工管理,进度为先。施工进度控制是施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质量、进度、投资三大建设管理环节的中心,直接影响到工期目标的实现和投资效益的效果。工期控制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主要途径,做好进度管理非常重要。要实现项目的进度管理目标,必须做好分包单位的进度管理,分包单位的进度情况,直接影响项目进度大目标的实现。分包单位进度管理最主要,也是最头疼的环节,是做好各个分包单位的施工先后顺序和交叉作业的协调管理。现实项目工程管理中,分包单位根本没有进度计划,都是不管别人施工,只顾自己施工,抽空就干,往往给后面的施工队伍造成许多施工障碍,严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向前推进。
关键词:工程管理;现状;配合;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技术进步取得了很大成绩,某些工程建设项目应用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平。然而,我国建筑业在工程管理的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研究如何在工程管理中做好监理、总包与分包三方面的配合工作,切实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及综合效益,极具现实意义。
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工程管理形式上以总承包、分包体系为主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形成了由施工总承包带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管理组织结构型式。在工程管理过程中,除少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企业完成外,大部分具体任务还是由建筑总承包企业自己完成,在其过程中并由建设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理。
工程管理的技术与内容较为复杂
由于建筑行业本身就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力密集的行业。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多、工序繁杂、分散性及移动性等特点。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将积累大量的数据图纸资料,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在技术、管理方法与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工程管理中监理、总包、分包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监理的工作覆盖面及管理深度不够
在工程管理中,监理工作的覆盖面仅占在建工程的30%左右。而且建设监理工作局限于施工阶段的管理服务上,侧重质量管理。对于进度、安全、投资等,则是无权控制或管理控制不力,参与不够。因此,建设监理能在工程管理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还有较远的路要走。
(二)监理企业的市场行为不规范,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建设监理的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其市场行为不够规范。一方面,工程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过于简单化,条款规定不明确,职责不清;另一方面,很多总分包建设单位不放心监理的工作,不愿将本应属于监理的权力交给监理工程师,不恰当地过多干预监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工作。
其次,目前监理队伍的素质和监理整体水平也不能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监理单位内部管理不善,加上国家也无一部专门调控和规范建设监理的高层次的法律和法规,导致监理人员往往工作不到位、不负责,不按监理合同履行监理职责的现象仍有发生。
(三)总包方资源不足,不能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
建设工程总承包公司为保证工程任务的连续性而大量投标,中标工程过多,同时开展几个项目的工程管理。使得人员、设备等不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例如,总包方在设计和施工这两块,由于资源不足,缺少深入施工现场的设计管理人员,没有站在设计管理的角度解决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其次,总包方新招聘的工程管理人员,其工作经验较为欠缺,常常对施工图纸和验收规范熟悉程度不够,没有对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由于总包方专业管理人员配备不够齐全,人员职责分工不够细化,工程管理的力度不够,问题的落实和执行力不强。
(四)分包方的工程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政策的不明确、现有涉及工程分包的相关法律文件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导致国内建筑分包市场存在着违法分包、非法挂靠、主管部分或行政部门强行指令分包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分包方工程管理的水平与质量,破坏了施工安全,侵害了社会利益。
(五)监理、总包、分包三方未能协调工作
由于监理、总包、分包三方都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存有缺陷,导致三方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缺乏协调与配合。例如,总包对分包提出的问题,在总包方内部这个环节解决的力度较薄弱,分包提出的问题报给总包,而总包随即转报监理或业主,并没有对工程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和解决。
四、抓好工程管理中与监理、总包、分包配合的对策
(一)提高监理人员素质,不断扩大监理工作覆盖面
一方面,在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及行政干预有效推行建设监理制度的前提下,要稳步壮大监理队伍,加强监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加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增强工作责任心。
另一方面,在扩大监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覆盖面,监理的范围要突破以往局限于施工阶段,特别是仅进行质量监理的格局。要把资金、进度、安全和现场文明施工等都管起来,在工程管理中要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
(二)大力提高监理水平,配合好总包、分包的工程管理工作
监理水平的提高,要重点抓好队伍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每一个监理单位、监理人员都牢固地树立起服务意识,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对工程建设负责,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业主和总包、分包承建商负责。
另外,还要抓科技进步,在监理工作中引进和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开发和运用计算机软件,把实现计算机辅助监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促进监理事业尽早走向科学化。能更好的配合好总包、分包方工程管理工作。
(三)优化工程总承包的工程管理模式
为使监理、总承包与分包三方能够配合工作,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在当前施工总承包工程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优化:一是应由业主派出代表与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派出的咨询工程师组成工程项目部,负责工程全过程的控制。二是加大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设计阶段的介入深度,业主可以委托工程监理单位对设计全过程进行监控,以防止设计单位的不规范行为。
同时,应拓宽设计单位对项目的服务范围,通过派住项目监理部的设计工程师代表承担部分施工监理工作,并根据施工的具体实施情况对设计做出及时的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四)选择好分包队伍,加强对分包工程管理人员监管
一方面,应实施对分包队伍的资格评定,把好准入关,强化市场机制,规范分包行为,以保证所选择的工程分包队伍整体素质过硬。另一方面,总承包应发挥项目部的团队力量,加强对分包工程管理人员的抽查监管,同时督促分包单位各级管理人员积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
(五)分包、总包、监理应共同做好工程的前期管理与控制工作
分包、总包、监理及建设单位应加强工程的前期管理和控制工作。在工程施工前,做好工程管理方案的审查工作,对工程管理工作工序的检查活动提出自己的要求和阶段性验收计划。工程分包及总包单位则应在决定投标的时候,根据工程规模、施工难易程度就选择好合适的工程管理人员。
五、结论
总之,工程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工程管理中监理、总包、分包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切实抓好工程管理中与监理、总承包与分包的配合,才能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与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六、参考文献
[1]陈铭.建筑分包工程管理[J].企业导报,2009,(8):60
[2]邓明荣.关于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7,(7):39
[3]傅诗正.如何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相关问题的浅析[J].建材与装饰,2008,(5):432
历经数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已经构建起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为框架体系的社会保险基金制度,它同事业单位职工的权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对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现状
1.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近些年来虽然加大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检查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修订与完善,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关于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营以及收支等各项环节无法用相应的法规来进行有效的规范。例如,在社会保障基金费用的收缴方面,欠费、逃费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针对一些长期欠费的情况该如何处理,一直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难题。此外,事业单位社保基金被贪污、挤占、挪用的现象也较为常见。这就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2.基金的运作效益低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事业单位在我国企业单位占比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比重,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社保基金资金规模较为庞大,然而,在社保基金的管理运行中,这部分基金通常在除去基本开支外,剩余部分大多用于银行存入或者国债购买的项目,造成社保基金运转灵活度的缺失。这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社保基金的存入利息不仅无法有效地增值,还会出现贬值现象。因此,事业单位社保基金的运作效益极为低下。
3.缺乏专业的基金管理人才
由于目前事业单位的社保基金大多由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和运行,这就造成单位人员的日常事务与基金事务出现冲突的情况,使得事业单位社保基金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事业单位的社保基金管理急需专业性的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对现有的社保基金管理人员加强专业管理知识的培训,从而增强他们的理财能力。
4.内部缺乏稽查监督环节
由于社保机构的人员编制较为紧缺,这就使得在进行社保基金的稽查监督环节时,社保机构欠缺足够的调查人手,致使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内部稽查监督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从而出现漏洞。例如,在许多事业单位,从事社保基金稽查监督工作的往往是单位的业务员或财务人员来进行兼职作业,使得最终出现自己稽查自己的情况,造成稽查监督工作出现效率低下,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现状。
三、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策略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事业单位社保基金管理内容有法可依
国家必须尽快对事业单位社保基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健全与完善,使得事业单位在进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工作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高效社保基金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必须对社保相关的部门,如地税、财政以及劳动保障等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与落实,避免出现遇事推诿的办公现象。与此同时,社保基金管理相关法规的确立与完善,也能够有效警醒贪污、腐败、挪用基金的违法分子,并在贪污现象出现后,能够依法对这些渎职分子进行惩处,从而保障事业单位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2.强化管理制度,确保社保基金的稳定增值
在事业单位的社??保障基金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制定,从而在保障基金安全性的同时,促使基金的稳定增值。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权益。因此,在对于社保基金管理时,必须加强制度的建设,从内部形成严格的约束机制,增加管理工作的透明性,以此避免社保基金管理人员挪用、挤占社保基金现象的发生。并且,还需要对社保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管理做好详细的规划,在做到努力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的同时,确保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稳定性,这就要求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与完善。
3.加强人员培训,利用微机进行社保金金管理工作
由于社保基金的管理需要专业素养较高的管理人才,此外,处于基金管理安全性的考量,无疑从内部选拔人才加强人员培训才是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效率的最佳途径。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了更为广泛地应用,在进行社保基金的管理工作时,需要充分借助微机的数据存储与动态信息监测功能,从而为事业单位社保基金的管理提供安全可靠性。
4.建立健全社保基金内部稽查监督机制
做好事业单位社保基金的稽查监督工作是基金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性工作环节,只有对事业单位社保基金的管理形成系统的监督稽查机制,才能够有效避免基金管理中出现数据问题等其它的一些管理漏洞,这就需要加强对内部监管机智的建立。例如,对于社保基金管理内容中包含项目的每一位负责人都进行具体的责任落实,通过名单的明细,以便在稽查监督中对基金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此外,稽查监督机制还能够有效避免事业单位出现基金管理人员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腐败现象。
[关键词]加工贸易 走私犯罪 特点 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和对外贸易经济的多样化,报检单位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联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和广大进出口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企业将进出口报检相关业务委托给报检单位办理,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充分体现了社会分工专业化的趋势。
然而,在报检业务过程中,有的报检单位把工作重点放在业务拓展上,但却忽视了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有的报检单位虽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但却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贯彻实施,能否认真办理好报检业务,似乎只能依靠报检员的个人素质和责任心。有的报检单位不注重与委托企业及时沟通,导致委托企业漏报检或未办备案手续;也有的不认真审核委托企业提交的进出口商品的相关资料,导致检验检疫证单差错频繁发生。由于报检单位在报检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规范其行为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为此,检验检疫局首先从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入手,结合江苏外贸发展实际,先后研究制定了《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单位注册登记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和《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监督管理规定》等文件,对报检单位具体报检行为、实际业务操作和日常监督管理等作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首先是明确通过分类管理工作加强对报检单位的管理,规范其报检行为,促进报检单位诚实守信、守法经营,促使报检单位严格执行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管理规定》的规定。明确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负责报检单位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工作,各直属检验检疫局负责所辖地区报检单位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报检单位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对报检单位信用等级的评定,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
其次是明确了实行分类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细则。按照《江苏检验检疫局报检单位例行审核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苏检验检疫局报检单位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通过统一的评定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将报检单位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按照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原则,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如对信用等级最高的A级企业,给予推荐列入检验检疫“守信单位”、优先享受便捷通关措施、优先办理业务等优惠措施;对信用等级最低的D级企业,则通过加大业务抽查比例、重点监督审核、进行不定期督察等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强了对例行审核和企业信用的统一管理。
为了防止报检单位出现违规行为,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报检单位内部管理。只有加强内部管理, 提升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时时处处为委托企业考虑,将委托企业的报检事宜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才能最终赢得进出口企业的认可。
二是要在签订委托报检合同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报检委托合同是一项民事委托合同,只有合同权利义务规定明确,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明确权利义务后,既能使委托企业在报检单位报检工作失误时能按约追偿,也能使报检单位能依法拒绝委托企业不合理的要求,维护自身利益。
三是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强对报检单位的宣传和教育。报检单位与检验检疫部门有着相互关联的关系,检验检疫部门要帮助报检单位树立诚信理念,培养诚信意识,建立报检信用管理制度。
在报检单位诚信管理方面,要着重强化以下几点:
一是树立诚信管理理念。建立并组织实施诚信监督管理体系,以信息化手段来保障体系运行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让诚信监督管理兼具共享性、统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诚信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以“立信为本、有诺必践、防范失信、共铸诚信”为理念的诚信文化氛围。在加强报检单位诚信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基础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报检单位诚信监督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二是制定信用管理制度。报检单位的信用管理是检验检疫诚信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检疫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相关企业失信而造成的诚信风险。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对报检单位诚信度的征询、识别、分析和评级,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有效地控制、降低检验检疫诚信风险。其以强化约束监督机制,促进报检单位诚信经营为目标;以诚信征信、诚信评级、风险监控、诚信奖惩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报检单位的信用管理,推动和促进其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改善投资和贸易环境,达到“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