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环境污染及防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就针对于密切关系人们身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应该了解些什么呢?什么是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如何有效防治的呢?
全国室内环境污染治理办公室副主任盛健指出:“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等都有明确的国际标准。”
1、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污染主要来自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日用化学品、香烟烟雾以及燃烧产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氨、甲醛、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气体等。
(1)在建材中,大量新型的建筑和装潢材料被用于居室中。由建筑物本身引起的污染主要是氨和氡。
(2)装饰材料。室内装潢和装修的不断升温也使得所用装饰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例如地板砖、地毯、油漆、内墙涂料、胶合板和壁纸等,这些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苯、甲苯等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污染室内空气。
(3)燃烧产物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此类污染物的产生包括燃料燃烧、烹调油烟以及吸烟等造成。烹调油烟和香烟烟雾中含有大量“三致”物质。
(4)室内家具产生的污染。家具是家庭和写字楼的重要用品,也是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出售的家具中有大多数会散发甲醛和苯等有害气体。他们主要来自于胶粘剂、油漆、以及板材等。
(5)人体散发的污染物质。人体作为一个活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向外界排出二氧化碳、水蒸气、细菌和多种气味。据有关资料表明,人肺可排出25种有毒物质,呼出的气体中含有16种挥发性有毒物质。
(6)家用化学品和空气清新剂等产生的污染。室内用于灭虫的各种杀虫剂、各种空气清新剂等都会给室内空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7)外部环境污染物产生的影响。室内空气来自室外,室外空气的质量密切影响室内空气,当室外空气受到污染后,就会通过门窗等污染室内。因此烟囱、锅炉、局部臭气发生源等都会成为室内空气的污染源。
2、生物污染包括细菌、真菌、病菌、花粉和尘螨等。其中包括生活垃圾带来的生物污染,室内花卉产生的污染、宠物污染和室内装饰和摆设的污染。如果室内存在污染源极易造成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
3、放射性污染包括建筑陶瓷产生的污染和天然石材中的放射性污染。
4、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由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现代化办公设备产生的污染。
了解到以上产生室内污染的种种来源,那么大家最想知道的莫过于如何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了。室内污染防治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严格选择材料。导致装修污染的根本原因是用了含各种有害物质的装修材料,因此,装修材料的挑选是防范装修污染的前提。装修材料的挑选应选择那些经专业、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符合国家质检总局标准的装修材料。
2、在自身生活习惯上加以注意。比如要减少室内吸烟,减少使用芳香剂、空气清新剂,谨慎使用杀虫剂、除臭剂、涂改液、化妆品等日用化工产品;应及时清除室内生活垃圾,保证室内清洁卫生;不摆放对人体不宜的花卉草木等;最重要的是保证室内通风,这是防范装修污染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开窗通风后,室内的甲醛、氨等有害物质含量会逐渐降低。
3、针对电磁辐射的污染,其防治应从产品设计、屏蔽和吸收入手,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具体讲就是采取多种屏蔽措施,将电磁波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进行射频接地和吸收防护等措施。
4、另外,还可以使用专业的空气净化产品,如空气净化器等,空气净化器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创造健康舒适的办公室和住宅环境十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三废”;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
引言
环境监测站的分析测试中心作为环境监测的实施主体,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本地区的水体、空气以及土壤质量进行监测分析,为社会生产活动提供相应的环境数据。但是由于在实施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涉及的监测项目种类较多,同时在监测分析的过程中也会大量使用相应的化学试剂,这就使得环境监测的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化学污染物。如果环境监测实验室未能对这些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回收处理,这些污染物就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实验室废物的回收处理工作是实验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1对污染物的特点进行分析
1.1种类繁多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主要是对当地的水体、空气以及土壤质量进行监测,而在这三个监测大类当中,又包含了较多的监测项目,比如环境水体监测、废水监测、废气排放监测、生物监测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等,这就导致环境监测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种类较多。现阶段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三种:(1)废水污染。在环境样品分析测试的过程中,基本上所有常规的监测项目都会涉及到水,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导致废水污染在环境监测过程当中的普遍性。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废水产生的途径主要有剩余样品、洗涤水以及样品分析残夜等。在这些废水当中,还有有机物废水、重金属废水以及有害微生物废水等。(2)废气污染。在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测试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些试剂和样品会释放出相应的气体。这些气体主要有酸雾、甲醛、硫化氢等。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空间较为封闭,大量的废气长时间停留在实验室里面,虽然规定这一过程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是废气通过通风橱排出过后,就会对实验室周边的环境以及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3)固体废弃物污染。在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监测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种类较多,主要的固体废弃物有分析样品、培养基、固体化学试剂以及破损的实验器皿等,这些固体废弃物的成分较为复杂,通常情况下主要有生物污染以及化学污染这两个污染大类。如果监测工作结束以后,环境监测实验室未能对这些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就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1.2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比如在对水体进行监测的过程中,比较常规的监测项目就是对水质的化学需氧量进行分析。在对COD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对高浓度的含氯废水进行处理,按照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必须在废水当中加入0.4g的硫酸汞,以此排除氯对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的干扰。但是硫酸汞的危害巨大,根据相关的实验数据显示,如果想要将0.4g的硫酸汞完全稀释,则需要5.4m3的清水。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小的环境监测站每一年使用的硫酸汞就在200g以上,而且在对COD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仅是硫酸汞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实验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硫酸银以及其它硫酸化合物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1.3污染治理力度不足
现阶段,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开展相应监测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造成的后果未得到相应的重视,也没有出台相应的监测技术规范,同时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管理当中存在着漏洞,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的治理工作未能有效展开,治理效果不显著。虽然每个环境监测站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来指导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际的监测分析工作中,部分实验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对“三废”进行有效处理,这就导致环境监测实验室里面的污染物未能有效控制,对实验室以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2防治措施具体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的主要特点就是种类多、危害大、处理难度较大等。相关部门以及环境监测站应该高度重视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根据监测工作实际开展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逐步推广,以此减少实验室的污染。
2.1加强监测工作的意识
在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各级环境监测站都应该结合自身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产生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存在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环境监测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技术投入,组织多方面的技术力量,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源、污染途径进行研究,同时确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制定规范性强、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技术规范。最后就是制定并出台考核要求,将这些考核要求融入到环境监测站日常工作当中,从而促进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防治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果。
2.2规范监测工作流程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及技术标准,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入手,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防治细分到监测工作的每一个过程,提高监测工作的针对性以及规范性,将环境监测实验室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要实现监测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环境监测实验室就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在监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监测、分析方法,如果一个项目的监测工作需要几个监测流程才能够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验工作人员在选择监测方法的时候,就要对环境的相容性进行充分考虑,将实验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降到最低。通常情况下,在监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采用色谱仪以及传感器等仪器对项目进行监测和分析,能够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比如在对COD进行分析的时候,如果采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就能够大幅度减少污染物,同时监测工作效率也有效提高。(2)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三废”进行处理。虽然“三废”的数量不大,但是种类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所以在对实验室的“三废”进行处理的时候,应该按照废弃物的种类或者是危害程度进行集中收集、存放、处理。比如对于固体废弃物,可以在当地的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对于废水的处理,可以在水处理技术较为成熟的工厂或者是污水处理长进行处理。如果环境监测站的技术条件成熟,环境监测实验室可有按照相应的工艺以及技术标准自行处理。(3)清洁分析、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监测实验室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在保证监测结果可靠的基础之上,减少样品的采集;②合理控制试剂的购买量,特别是不常用的试剂;③如果实验室同一种试剂较多,尽可能使用保质期快到了的试剂;④提高仪器的使用频率,以此减少样品的采样以及试剂的用量;⑤尽可能使用回收程度较高的试剂;⑥监测工作完成之后对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进行充分分析,并作为监测工作最后一步。
3结语
在环境监测实验室监测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三废”,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这样的情况下,环境监测站就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实验室在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促进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徐志伟.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J].中国环境监测,2002,05:55~58.
[2]何佳,李祥和.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06:67~69.
[3]万丽兵.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1:153~154.
露天石灰石矿山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水平分层开采法,设计时多采用多台段同时开采,便于各台段矿石搭配使用。石灰石矿露天开采生产工艺为:矿山土石方剥离,剥离的废土石运往排土场→在采矿工作面上爆破→爆破后的大块矿石由液压锤破碎→破碎后的矿石在剥离工作面进行剥离,剥离的废石运往废石场→矿石铲装后由运输工具运至水泥厂卸料平台。个别矿山还有破碎和输送系统,新罗区最典型的是华润曹溪(原三德水泥)和华润岩山元青的石灰石矿山,破碎后采用皮带长廊运输至厂区。新罗区石灰石地下矿山多用平硐开拓或平硐加斜坡道联合开拓,地下开采通常采用空场类采矿法,施工简单、便于操作的浅孔留矿法使用特别普遍。石灰石矿地下开采生产工艺为:开拓→采准切割→回采(包括凿岩、爆破、破碎、挖掘机铲装、汽车搬运)。
二、石灰石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矿山开采活动在建设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在采场土、石、植被剥离;各项配套设施(工业场地、道路、运矿设施)的占地、取土和弃渣,破坏植被;施工临时占地及施工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爆破、机械设备运转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矿石运输抛遗、粉尘、压占植被以及矿石剥离后的弃石堆置所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主要的污染因素是废土石、粉尘、废气,其次是废水、噪声、爆破震动。
1、废土石污染防治
矿山的废土石主要为生产中未能搭配利用的夹层、开采境界内的矿体、覆土。为减少废土石污染,大多数矿山采用的措施主要是充分利用地质报告,管理人员切实掌握采场生产部位质量情况,对矿区分块进行评价,根据配料质量要求,及时调剂、合理搭配。废土石弃于矿山废石堆场,表层覆盖土可以作为矿山开采终了后的植被恢复用土,单独堆存于废石场。废石场通常设在离开采区较近的沟坡或沟道中,为了保证安全和减少水土流失,应设计有水土保持及防洪措施,严防山体滑坡或滚石。废石场排弃时将最难搭配使用的废石填筑在底部,表层覆土排弃在场顶,形成0.5~l.0m厚的表土层,整平压实后可开垦种植,恢复生态环境,变害为利。
2、粉尘污染防治
矿山生产工序中,穿孔及破碎的产尘量较大。浅孔凿岩应湿式作业,井下应加强通风,露天采场中深孔爆破采用配有除尘装置的高风压潜孔钻机,石灰石破碎及输送过程一般都要设有除尘设施。矿山爆破、运矿车辆在采场装运或将废石运至废石场卸车时都会产生扬尘。要合理布置炮孔,正确选用爆破参数,加强装药和填塞作业的管理以降低爆破产尘量。采装、运输和矿石卸车等产生的粉尘,一般设专人定期清扫、洒水等,减少扬尘的产生量。
3、废气污染防治
矿山爆破通常采用2#硝氨类岩石炸药。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为CO、NOx。一般石灰石矿山开采中炸药爆炸后产生的有毒气体总量对环境没有大的危害。以柴油设备为装运工具的矿井,柴油尾气的颗粒污染物(黑烟)含有SO2、NOx、碳氢化合物HC等气体污染物,有条件的应采取相关的柴油车尾气处理技术,井下内燃设备应有废气净化装置,矿井应合理安排运输车辆,加强通风。
4、废水、噪声、爆破震动污染防治
废水主要来自矿山工业场地和火工库办公室、民工宿舍、厕所等处的生活污水,不含有毒物质,量也少,可就近排放。石灰石矿山产生高噪声的设备有潜孔钻、手持风动凿岩机、空压机、载重车、挖掘机、装载机、破碎机等。矿山最近的村庄距开采境界线至少几百m,爆破时产生的噪声经过衰减后一般较弱,且爆破时间短,爆破噪声影响不大。爆破震动可造成爆破区周围建筑物和构筑物破坏,使人产生烦躁不安等。目前,微差爆破应用广泛,它能降低爆破地震效应。
三、石灰石矿开采的生态环境影响与生态防治
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大部分石灰石矿山地处山地沟壑区,沟谷较发育,山坡陡,汇流快,加剧了地表的冲刷和侵蚀;石灰石矿山通常林草植被少,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人为因素:矿山开发建设及开采过程中,直接改变了原地形地貌,破坏植被、扰动地表;部分弃土弃渣如不加处理,势必导致新的水土流失。
2、生态地质环境影响
石灰石矿山开采将改变矿山原有的地貌和景观,且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地貌、景观格局的变化使矿山固有的自然生态功能完全丧失,景观生态结构发生变化。矿山开采破坏土地资源,特别是将破坏原有的植被,但终了后均可恢复。矿山开采对植物的影响通常仅局限于矿山区域内,对区外植物无明显影响。矿山开采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爆破噪声还对矿山周围动物的栖息、觅食等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矿区建设引发的矿山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等。矿山开采导致地下含水层受到破坏。包括含水层结构破坏、含水层疏干、地下水水位下降、泉水流量减少、地下水水质变化以及对区域水系、水体及使用功能的影响。石灰石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还包括:开采区和废石堆场的水土流失、废石场的稳定性、次生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风险的影响等等。
3、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1)编制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矿山开采前应制定详细的生态恢复设计方案、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并给予资金上的保证。真正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促进矿业活动健康发展。石灰石矿山开采特别是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为了遏制水土资源破坏,保护、恢复、补偿生态系统,保障水土资源持续利用,矿山业主应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及《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闽国土资综(2012)127号),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采取积极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采用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限度。(2)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部门和业主应在满足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施工计划。在施工中,尽量减少扰动地面,平衡挖、填方量,防止造成崩塌、滑坡等现象,填方应及时铺平压实,减少风蚀、水蚀。施工机械、土石及其它建筑材料不能乱停乱放,防止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另外尽量避开在雨季和汛期进行开挖施工,弃土应妥善堆存,不能随意丢弃。(3)生态环境治理的内部管理与控制。矿山企业应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如设立安全环保部,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培训教育;监督实施环境管理计划,执行有关环境管理的法规、标准;负责生态保护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加强采场边坡监测与整治,做好地面岩移塌陷沉降范围观测。(4)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监管。编制了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督促矿山落实,包括基建期、营运期、闭坑期3个阶段的防治。监督检查是政府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查明矿山企业遵守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规定的情况,并在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4、水土流失及生态保护的分区治理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综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F“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表”,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目前新罗区内石灰石矿山都属后两类即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详见表1。具体分区是:(1)开采区:做好边坡防护、基础防护,防洪排水,做好采场边坡监测管理与整治,以其达到防治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开采终了后进行覆土整治,植物种植措施。(2)地面岩移塌陷分区:开采期间建设截、排水沟,沉淀池。防范地下开采井巷崩塌、冒落,进行必要的充填,监测地表沉降变形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矿山闭坑期间应及时封闭硐口及露出地面的巷道,防止沟谷水流入地下采场,应继续注意沉降观测,设置沉陷区的警示及覆土植被。(3)排土场、废石堆场:做好挡土坝、截洪沟、边坡防护、周边植物防护、后期对渣场进行覆土整治,植物种植。(4)工业场地、硐口:做好防洪排水、地面硬化、挡墙护坡、植物种植措施。(5)运输道路:做好边坡防护、防洪排水、植物种植。(6)火工库:做好地面硬化、挡墙护坡、植物种植。
5、水土流失及生态保护的治理措施
包括工程整治措施和生物措施。(1)工程措施。弃土、石应在废石场集中处理,尽量减少压占地表植被。在废石场底部先以大块废石垫底,以利于水的渗透,疏导废石场内的雨水。采取分段水平堆积,再碾压,把松散的土压实。逐级设坝,保证坝体安全与稳定。废石场上部设截洪沟,避免废石场受洪水冲刷。矿区新建和改造道路两侧,采取护坡和道路护基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塌方、滑坡。对临时性施工所造成的陡坡、坝,采取简易防护措施,并设置水土流失防护栏,疏导排水,减少水土流失。(2)生物措施。矿山开采期间在有条件的道路两侧、工业场地周围应因地制宜植树绿化进行生态恢复,在边坡和路基种草;把最终台阶坡面夯实,进行植被恢复。矿山采区采掘终了,应及时覆土,恢复植被。绿化植被的筛选,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和矿山特性,选择易于成活的树种,以乡土植物为主。
四、结语
关键词:奶牛养殖;环境;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F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082-02
奶业是内蒙古的优势产业,近几年,内蒙古奶业在政府的支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迅猛发展。据统计,2011年全区奶牛存栏240万头,牛奶产量260万吨;奶牛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100头以上标准化养殖场和小区奶牛养殖存栏比重从2008年的不足7%,提高到40%以上。奶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确保农业增效。但是,奶牛养殖业也是众多畜禽养殖业中产生污染物最多的产业(每头奶牛年粪便排放量大概9吨左右)[1],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奶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可能造成土壤污染、水源及空气的污染,以及传染疾病的流行,恶化牧区的环境和生态,限制畜牧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及畜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内蒙古奶牛养殖户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奶牛养殖对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原因,提出保护环境的防治措施。
一、数据来源
课题组选取内蒙古作为调查区域,在2012年12月-2013年2月,由长江大学经济学院的本科生,对呼伦贝尔、土默特左旗、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锡盟市的六个区采取入户问卷调查的形式,共收回调查问卷180余份,剔除出现关键错误以及问卷答案不完整的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62粉。调查问卷涉及奶牛养殖户2012年全年农业生产情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奶农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奶农年龄、受教育程度、养殖规模、养殖模式等,第二部分是对养殖废弃物的处置情况,主要包括粪便的处理、污水的排放、奶牛场消毒情况、奶农环境意识等。
二、内蒙古奶牛养殖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对废弃物的处理有限,对环境带来挑战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便等废弃物若不经过沉淀或氧发酵等无害化处理而直接还田作肥,将会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形成沉淀,影响作物生长。不经过任何处理,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养殖场周围的空气造成极大的影响,对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调查显示,农户对废弃物的最终处理方式上,采用沼气池处理和用污粪处理设备处理的用户有103户,比例为63.58%。仍有51户农户采用直接集中还田方式处理废弃物,比例为31.48%,且有8户农户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占比4.94%。
通过对不同生产组织模式和规模的养殖户进一步调查发现,采用集中还田方式和不做任何处理的,主要集中在小规模的散户,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养殖场、奶联社、企业自建牧场等大规模的养殖户主要采用沼气池处理,说明粪便作为一种制沼气的新能源,得到农户的充分重视。但随近年来不断加快奶牛改良,强化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奶牛养殖业规模化进程不断扩大,规模化在促进奶牛业发展的同时,也使粪污的排放更为集中,奶牛生产所产生的粪污与沼气池的处理能力不能相匹配,处理难度加大。
2.污水直接向外排放,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和用水安全
奶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主要来源是奶牛排放的尿液和冲洗牛舍的废水,小而分散的散户养殖,所产生的养殖污水数量少且容易在养殖场周围消化,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小。集约化、规模化的奶牛养殖场所产生的污水无法在养殖场附近地区消化,也没有成熟的利用方法,因此出现了大量养殖污水乱排放的现象。调查显示,直接排向农田沟渠的农户占40.74%,排向野外湖区、河流的农户占了12.96%,排向野外荒郊的农户占了37.65%。大量污水直接进入河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大量水生物死亡,直接带来生态灾难;高浓度的污水排向农田沟渠,会影响作物生长,毒害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此外,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阻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另外,我国北方多数都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本来就匮乏,奶牛用水和污水的排放在严重污染着地下水资源的同时,也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人类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
3.奶农消毒意识淡薄,环境卫生意识薄弱
奶牛养殖场疾病中疾病繁殖、炎发病率、腹泻、蹄病等发生率最高,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奶牛养殖环境卫生密切相关。对牛奶场清扫牛舍、牛圈、牛床,牛槽粪便、污物的及时清除出场,进行堆积发酵、消毒处理是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方式。在调查的162个样本奶农中,36.42%的奶农采取定期消毒,采取偶尔消毒和不消毒的奶农为63.5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奶农的质量安全意识、环境卫生意识相当薄弱,不能常年保持牛舍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整齐。
三、奶牛养殖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废弃物清洁处理技术的普及有限,环境治理的科技支撑薄弱
在我国颁布的畜禽养殖业最重要的三部环保管理条例中,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废弃物清洁处理予以了技术规范。调查显示,农户对这三部环保管理条例,只有4.37%的农户了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3.7%的农户了解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仅有3.09%的农户了解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95%以上的农户的了解程度属于“了解一点”和“不了解”,说明整体水平上,废弃物清洁处理技术的普及有限,养殖户对相关环保法规的了解程度不够,环境治理的科技支撑薄弱,这些因素限制了养殖户在废弃物处置方式选择等治污工作的改进。
2.奶牛养殖户对废弃物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较低,大部分并没有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大部分奶牛养殖户并没有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农户对养殖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认知较低。由调查可知,只有12户农户认为“奶牛养殖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比例为7.41%,60.49%的农户认为“奶牛养殖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轻微影响”,仍然有32.1%的农户认为“奶牛养殖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说明奶牛养殖户的环境认知程度较低,大部分并没有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
3.大部分奶牛养殖户受教育程度偏低,治污技术应用效果不佳
调查样本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样本数量占25%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样本数量占45.40%,说明大多奶牛养殖户普遍受教育程度低,难以全面掌握像微生物发酵、清洁生产这样的高新技术,对污染治理技术的掌握程度有限,为部分治污效果好的技术普及推广的设下障碍。虽然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已经建成了一些污染治理设施,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在设计、技术管理及运行方面存在问题,造成许多治污工程处理和净化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根本无法正常运转。而且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奶牛养殖的培训主要集中在饲养技术、卫生防疫方面,对治污技术的专业培训过少也是导致治污技术推广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四、奶牛养殖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1.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
工厂化、规模化的畜牧业,是造成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导致畜产品重金属残留、抗生素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安全,难以持续发展。以畜牧养殖为中心,因地制宜地配置种植业、无污染处理业等,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低成本地解决规模化养殖环境污染,资源开发与生态平衡紧密结合,摆脱疫病药残的困扰,从根本上解决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提高我国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高效、科学、无污染的配套系统工程体系,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2]。
2.转变传统养殖方式,倡导适度规模、科学养殖
一方面,改变传统养殖方式,从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另一方面,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由小变大,经营方式由分散到集约,饲料管理方式向立体高密度机械化方向转变,使粪尿及污水量大大增加,若污物排放超过土地的自然净化能力,若奶牛生产所产生的粪污与沼气池的处理能力不能相匹配,就会污染附近土壤水源等形成公害。因此,转变养殖模式,应根据当地环境容量和载畜量,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适宜的适度生产规模,载畜量一定要与当地的土地自然净化能力和土壤消纳能力相匹配。
3.加强养殖污染治理技术培训,提高奶农治污整体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养殖污染物治理整体水平,除了加强对奶牛养殖疾病防疫、饲料搭配等技术培训外,对养殖户还应加强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的培训,包括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内容,适度规模养殖的理念,规模养殖场干粪堆码场、沼气池、沼液储存池及污水分流等设施建设标准和污染物处置技术等。此外,为了规范奶农养殖行为,政府可以合理引导奶牛协会或者奶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奶业合作组织的影响、示范和标准作用,间接倡导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提高奶农整体治污水平。
4.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奶农的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
农村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环境价值观缺失,农民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淡薄,无法认识到不健康养殖行为对环境的污染,无法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我国存在的普遍现象。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奶农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提高奶农的环保意识,让奶农了解奶牛养殖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让奶农认识到控制养殖污染的重要性,调动奶农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减少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
参考文献:
[1]粟朝芝,陶宇航.贵阳奶牛养殖粪便处理利用对策[J].吉林农业,2011(8),220-221.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 来源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4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逐步提高,室内装修装饰已经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但人们在追求完美居室的同时,却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室内环境的污染,随着大众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种类及来源
室内环境污染物主要有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苯系物、氨气、氡气、生物类的污染物、室内燃烧的产物CO、CO2等,由于氨气、氡气、生物类的污染物、室内燃烧的产物CO、CO2等污染物在室内环境中存在较少,下面着重介绍前三种。
1.1 甲醛
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略重于空气,易溶于水。甲醛对人的呼吸器官、视觉和嗅觉等有强烈的刺激,容易引发咳嗽、流泪、气喘等症状.更为严重的则可能导致人的肝功能、肺功能、免疫功能发生异常。室内环境中会产生甲醛的污染源很多,甲醛污染浓度一般也比较高。室内游离的甲醛主要来源有:(1)是广泛使用的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等水性胶粘剂;(2)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3)是对建筑装修材料进行防腐、防虫、防火处理时所使用的各种防腐剂、防虫剂、阻燃剂、防水剂等水性处理剂等等。
1.2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TVOC是指在常温下能够挥发出气体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总称。TVOC作为室内污染物,成分非常复杂,种类多,而且有新的种类不断出现。长期吸入TVOC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嗜睡、胸闷、恶心、食欲不振、贫血等症状.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及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等,更甚时可能会危机生命。TVOC的主要存在于涂料、胶粘剂、水性处理剂及地毯、地毯衬垫中,另外壁纸、聚氯乙烯地板革等材料也会含有TVOC。
1.3 苯系物
一般是指苯及其同系物甲苯、二甲苯的统称,其大多数时候作为各种油漆、涂料、防水材料和溶剂型胶粘剂的溶剂、稀释剂或添加剂。苯系物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对人的皮肤和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苯系物会引起慢性中毒,表现为失眠、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思维及判断力降低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造成损伤。苯系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致癌物质。苯系物主要来源于油漆、涂料、胶粘剂,以及作为溶剂、稀释剂或添加剂的其他装饰装修材料。
2 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1)在室内装修设计中,提倡简洁设计,尽量减少各种装修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污染物的累加,还应注意对各种装修材料的使用量进行搭配,比如墙面和地面所使用的材料最好不要是单一的种类,因为如果单一材料使用面积较大的时候,容易造成室内某种有害物质超标。
(2)室内装修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要考虑两点。
一是尽量减少使用有可能产生严重化学性污染的材料,如密度板、化纤地毯、溶剂型油漆、胶水等;二是多使用无机材料,因为无机材料大部分都是安全、无害的,如各种金属、工艺玻璃、铸铁等等。在选用无机非金属的装修材料、涂料、胶粘剂以及人造板材等常用材料时,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对住宅装修的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装饰装修材料。
(3)对于装修完成后的室内环境污染,通风换气是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方法,不管住宅里是否有人居住,都应该尽可能地多通风。
一方面是因为新鲜空气可以将室内的污染物稀释、冲淡,有利于室内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有助于装饰装修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尽早的释放出来。室内通风要注意根据季节、天气的差异和室内人数的多少来确定换气量,通常在春、夏、秋季每天都应留适当的通风口,冬季每天至少通风换气30 min以上。
(4)对于装修完成后的室内环境污染,还可以通过控制室内温湿度,调节室内甲醛的浓度。
甲醛的释放量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果先想要尽快的释放室内材料中残留的甲醛,就应增加房间内的温湿度,因此一般在刚刚装修完成的房间中采取烘烤、加热的方法或在室内摆放一盆清水,可以达到增加甲醛释放量的作用,只是此方法在室内有人时不宜使用,同时湿度过高时也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在湿度较高的时候也应加强通风。
(5)相对较为密闭空间。
(如抽屉、衣柜、鞋柜等地方)内环境污染物的去除,可以采用活性炭物理吸附的方法,因为活性炭对有害气体有良好的吸附特性,放置过一段时间的活性炭,应该在太阳光好的时候拿到阳光下暴晒一天,主要可以增强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吸附性。
(6)房间内可以放置些绿色植物。
很多植物不但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对一些有害气体有吸附作用,如常春藤、吊兰、天南星等,常青藤能净化近90%的苯,吊兰能净化约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过氧化氮,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另外如龟背竹、仙人球、芦荟都有净化空气的功能,不过由于植物的呼吸量与空气接触面比较小,如果植物较少的话其作用也很有限,可以在室内外多布置一些以增强效果。
参考文献
[1] 秦景香,李明珠,张秋菊,等.新装修住房室内空气甲醛的污染状况[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