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3: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海绵城市理念的基本内涵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而这些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又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无法避免的影响,部分城市会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城市干旱或是内涝等问题,这就会大大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的正常生活,在这一城市发展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也就应运而生,并为城市发展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海绵城市理念指的是以尊重自然环境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为基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相互结合,保证城市能够如同海绵一样,有效应对洪涝和干旱等问题,从而保证城市能够自行净化、渗透和积存雨水,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逐步提高,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安全。
2城市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城市建设者没有关注城市的竖向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常常忽视竖向规划的作用,导致,竖向规划偏离实际,最终诱发城市发生雨后的严重内涝问题。第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专项规划与用地规划相互脱钩的问题,城市管理者需要同步考虑用地规划与专项规划,然而实际情况确实,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仅仅关注城市的功能分区,而没有同步考虑专项规划问题,最终导致开发强度与周围基础设施配套之间的相互脱钩。第三,缺乏定量分析,在进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之前,需要对城市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和调研,从而选择适当的天然海绵体保护措施以及土地的开发强度,现阶段,较为常用的定性方法表现形式为文字描述型,这一方法相对较为简便,但其缺点在于容易偏离实际、严谨度较差。
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
第一,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需要摒弃以往的城市规划理念,对海绵城市的基本作用、内涵以及应用方法进行全面的把握,并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导下,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城市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的生态观为基础,重点规划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城市与生态的空间关系等内容。在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做到尊重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对海绵城市理念加以灵活、深刻的把握,从而提高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合理性。第二,仿生人工海绵体的构建。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在海绵体人工构建与保护的同时,通过仿生人工海绵体来增强城市的雨水储存和收集能力,常用方法包括: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科学分析城市洪涝情况,使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发挥最大作用;利用城市市政试点或大型停车场,对再生水的专用通道和设施加以建设,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基础构建仿生海绵体,从而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第三,建设和改造生态海绵体。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为生态海绵体的人工改造和建设,在城市生态海绵体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人工的方式建设和改造海绵体,从而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其生态海绵体的数量。常用的生态海绵体人工改造建设方法包括:改造城市园林绿地,利用下凹式或滞留塘等形式收集雨水,并将其与绿地景观资源相互结合;对城市水系加以改造和构建,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自然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对传统的绿地布局形式进行调整,在有效控制投资成本和城市建筑面积的基础上,以面积更小、更为分散下沉式绿地取代以往集中的绿地建设形式,从而促进雨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设置人工绿地和园林,增强城市的洪水弹性应变能力[1]。第四,天然海绵体的修复和保护。城市规划建设中常用的天然海绵体恢复和保护措施包括:一是利用生态走廊的构建,加强天然海绵体保护措施,从而促进海绵城市的发展,构建起生态海绵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天然海绵体的作用;二是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砌岸、水植物培养以及淤泥疏浚等措施,从而有效修复绿色生态系统,保证天然海绵体的调洪能力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对非建区和建区进行准确划分,利用强制性的方法对天然海绵体加以保护,避免其受到破坏[2]。第五,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城市管理者需要从整体上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并做好城市规划之前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进行专项的城市规划研究,并以相关研究结果为依据,对城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加以评估,从而确定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和处理现状以及潜在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目标和方向确定的基础,会对城市的开发策略和开发原则产生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经过城市水系和道路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能够为海绵城市的构建,以及城市用地的合理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城市规划需要根据地块的地质地貌等特征来划分汇水分区,对城市建设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能够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对海绵城市理念形成深刻的认识,转变管理理念,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关注天然海绵体在海绵城市构建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充分构建仿生人工海绵体和人工改造的生态海绵体,从而增强城市的雨水处理能力。
作者:王艳海 单位:聊城市规划局
参考文献:
[1]苏义敬,王思思,车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J].南方建筑,2014,(3):39-43.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城市文明、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优化城市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园林城市是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施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使城市的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一、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乡村人口大量地向城市转移,给城市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随之出现了城市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下降,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机。所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居住,且城市绿化具有改善城市气候、卫生环境、美化景观、承载游憩和节能等功能。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节奏都比较快,生活压力也比较大,这就对城市的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的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生态园林的建设具体体现在最大限度的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提高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系数,用改善个人的居住环境来达到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目的。
尽管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在多是注重园林中的某个景点的建设,对城区和郊区一体化建设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对绿化治标的关注过于片面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上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但是总体的绿化量却不够。还有一些地方只是为了追求绿化的排场,或者对草木的种植过于单一,而忽视了草木种类的多样化和搭配种植。在园林建设的风格特色上过于注重欧美风格,反而忽视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另外,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因为缺乏相应健全的政策、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导致城市建设不太规范,过于随意化,缺乏一定的科学。
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措施
现代城市园林不仅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而且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一些休憩园地,所以,在城市生态园林化建设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建设的规范性。
(一)注意建设的可持续性及物种的丰富性
在城市的建设中要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要注意保持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和系统性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初期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速度和生命周期等因素,还要结合绿地的性质、土壤环境等综合条件,将绿化植物群落中的各种乔、灌、草进行合理的搭配,使植被构成像自然群落那样,具有层次性、物种多样性,有天然更新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坚持经济增长集约发展,努力遏制水资源恶化倾向,有效保护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不能只注重单一方面的绿化,还要注意物种的搭配,实行多样化的种植,根据生态学的调查显示,城市园林绿地生物种类越丰富,园林绿地结构越复杂,园林绿地系统也就越稳定。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要对乔木、灌木、草坪以合适的比例进行搭配,这样,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绿化的覆盖率,提高绿化群落的整体的作用效益。同时,城市中植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可以增加城市整体的观赏水平,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审美情趣、爱好的需要,防止人们审美的疲劳。另外,由于城市的每一个地方的环境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对植被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品种的多样性可以最大程度上调节城市的环境,发挥植被群落的作用。
(二)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地方的历史文化因素
正因为每一个城市具有不同的特色,才会吸引人们前往观赏,所以,在城市生态园林化的建设中要融入一些当地的历史文化因子,保护好具有历史和纪念价值的建筑、古树名木及独特的民俗风情,形成具有特定历史文化氛围的现代绿色城市,实现人文景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要对人们进行一些生态和道德意识相关的教育,切实增强全体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其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知,让其真正认识到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和建设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性,从而营造出一个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良好城市氛围。
(三)进行城内建设时还要兼顾城市周边的环境建设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讲究的是生态的平衡性,重点是生态,所以,在进行城市的建设时,不能只注重城市内部生态的建设,还要兼顾城市周边环境的保护,将城市周边的树林、小溪、空地、农田等都要纳入城市生态建设的范畴,应该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保护周边农村环境结合起来,将城乡生态环境的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
三、结语
总之,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保持城市和周边乡村环境生态的平衡,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生态园林中要把握好植被的多样性,建设的历史文化特色,建设的可持续性,以及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性,只有这样,才能建造出既符合生态发展要求,又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现代生态园林城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环境;雨水花园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8016203
1引言
中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尤为突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某些城市存在城市供水不足,城市建设用水安全等问题,而有些城市的工业污水也造成城市生态系统恶化,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2]。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缓解城市用水压力,优化水资源利用、排放、净化模式就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对雨水的处理利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3]。
2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道路、城市水系、建筑以及绿地等设施对雨水的吸收、渗透、储存、净化和缓解作用,控制雨水径流,如同“海绵”一样,对于环境的变化和突发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也就是“弹性”。“海绵城市”一词的提出是在新时期下,为了缓解和解决我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化与脆弱的城市水体矛盾而提出的,“渗、蓄、滞、用、排”五位一体,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
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在国外提出较早,主要思想是解决城市雨水问题,它包括:低影响开发(LID)、最佳管理措施(BMP)、绿色基础设施(GI),相关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有效控制农村以及城市的面状污染源\[3、4\],随后逐渐发展成为控制降雨径流量和水质的生态可持续的综合性措施。而其中又以低影响开发理论为核心,即基于生态文明和景观建设为主的雨水管理方法,主要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利用软工程技术,通过植被自身的特点实现就地处理降水,直接减少地表雨水径流量[5]。也就是说从源头控制雨水径流,其具体的方法包括建设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城市下凹绿地等设施;发挥城市绿地、道路、建筑对雨水的吸收、蓄存和缓释作用,有效改善城市内涝,削减地表径流,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6]。
3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处于试点阶段[7]。但“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已成为新型城市价值转型的重要标志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经之路。正因为如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海绵城市的建设要以保护城市生态系统为前提
雨水降落到地表以后,经过截留、渗透、调蓄形成地表雨水径流,最后流入汇渠。其中,渗透过程和地表雨水径流管理是核心问题,其影响因素为地表植被土壤和地面坡度大小。在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之前,城市规划考虑更多的是用地功能,对于雨水主要考虑的是排泄,即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而对于路面建设等,则是人为地割裂了雨水与地下的天然联系。在城市开发过程当中不透水的硬质路面会导致径流系数增加\[8、9\],通常情况下,林地的径流系数约为0.1~0.2,农田地的径流系数为0.5~0.6,城市的径流系数一般为0.9~1.0。因此,降水到达地表后难以下渗,形成了地表径流,造成了城市内涝。海绵城市就是克服了以往的不足,将雨水利用的几个基本功能综合起来进行考虑[10]。不过,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对雨水的截留和调蓄设施是建设重点,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变化规律,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生态系统[11]。
3.2海绵城市建设应充分认识南北方自然环境差异
南北方城市建设差异较大,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需结合城市的地理环境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宏观建设角度出发,南北方城市开发的着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北方城市来说,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如何存蓄更多的降水、并能及时地加以再利用是关键问题[10]。而南方城市因降雨量较大,河流、湖泊众多,排洪量远小于降水积蓄量,造成了地表径流,容易诱发城市内涝。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建设方案[12]。
3.3做好基础性研究和合理规划论证工作
对当地生态环境、城建分区应该注重基础性的研究和合理规划,这样才能使海绵城市建设具有系统性、基础性的准备,也会让海绵城市建设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城市都将海绵城市的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之内,但是,如果海绵城市的规划不合理,将会导致城市功能区混乱,绿色海绵设施之间无法协调,丧失了海绵的“弹性”功能。如果对当地自然地理概况缺乏全面研究的话,更会使绿色海绵设施无法充分解决城市水体问题,严重的会使海绵城市建设徒劳一场。
4建议和对策
4.1大力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
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大力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基本原则是城市生态建设和自然力的复原 \[8,11\]。而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强调城市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以“坚固耐用、经济美观”为原则,忽视了城市水体涵养功能和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建设中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模式。例如,硬质的街道不利于雨水的下渗,不合理的沟渠开发,城市河道缩减,对湖泊等水体围填侵占等。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就需要增加绿化面积,从环境保护入手,改善城市生态系统[15]。地表绿化是对降水的就地直接吸纳,这是发挥城市“海绵”功能的最重要的一步。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问题,更是一个环境问题。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工程手段可以提高对降水的利用率,而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才能从开发战略、指导思想上彻底转变思路,把海绵城市的建设当作永久性的,战略性的事业去发展\[15、16\],总体来说就是要保证城市绿地的覆盖面积并使其得以有效保护,例如江苏省城区用地规划就充分考虑了这些特点。
4.2重视地理环境要素,将蓄水和雨水再利用作为重点针对南北方差异问题:在北方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将蓄水、降水再利用作为开发的重点。例如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就合理地解决了雨水的收集、调蓄、排泄,不仅合理利用了雨水资源,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水污染问题。通过简单的挖方和填方,缓解低洼地积水问题,实现高地与低地相结合,高地种植旱生植被、低地建设鱼塘并种植喜湿植被,建设新颖的农业景观\[17,18\],缓解雨洪压力。此外,公园四周建造大小不一的水坑,收集城市降水,经过自然汇集、过滤后在低洼地汇聚供给鱼类饲养,将多余降水转移到调蓄地区,尤其是城市污水,在向异地转移过程中实现过滤和汇集来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18,19\],建立发达的地下管渠,实现蓄水地区与城市之间水体的自由调动。
对于南方城市建设而言,由于降水较多,应采用降水就地吸纳的方式,如贵州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的建设理念就是典型代表,其核心是通过减缓城市排水速度来实现“海绵性”,传统的城市排水排洪工程主要以快速排水为主,而新型海绵城市的建设打破了这一束缚,明湖湿地公园位于市区内,通过恢复水城河两岸的植被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种植各种植物,促使富营养化的水体被生物吸收,缓解城市水体污染,同时,建立梯田式湿地\[20,21\],有效的减缓地表径流、削减洪峰、调节季节性降雨和城区空气质量\[22,23\]。
4.3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性研究,完善相关政策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之初,要对该城市自然地理概况做出分析,如城市地貌特征、降水量、地下水水情、地质概况等,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具有海绵效应的城市绿色设施,如对绿色屋顶、冠层截流、绿色街道、生态沟、雨水花园、蓄水池等建设做到心中有数。
在保障措施上,首先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引导各地区建设符合本地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方案,并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来保证海绵城市建设的落实和维护\[15,24\]。转变城市发展的观念,将城市发展和自然融为一体,划分合理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建筑、排水、水利工程等多方面的衔接\[25,26\]。
5结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海绵城市的概况、提出背景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问题,这些问题是不同角度、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影响海绵城市发展的问题主要为自然环境因素,明确自然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促进海绵城市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陈献, 尤庆国, 张瑞美,等. 试论我国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J]. 水利发展研究,2016(3):3~7.
[2]鞠茂森.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 水利发展研究,2015(3):7~10.
[3]吴丹洁.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6(1): 79~97.
1.1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1.1.1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迫切需要生态化建设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另外,由于环境治理远不及破坏的速度快,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迫切需要城市生态化建设。
1.1.2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煤炭资源型城市以煤炭作为支撑进行工业化建设,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然而,由于没有形成可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导致产生大量废弃物,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因此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城市来协调二者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环境和谐统一。
1.1.3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需要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以耗竭能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要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建设生态城市,高效组织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
1.2.1编制科学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以生态城市理论为指导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是煤炭资源型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编制科学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是谋求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实现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需要综合分析和评价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应该提出相应的协调因子,从政策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建设和保障措施。这也正市编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编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符合生态城市特点的指标体系,同时需要运用复合型思维系统地、全局地、战略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1.2.2做好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修复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形成大量塌陷区和受损弃置地,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对受损弃置地进行生态修复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做好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采用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系统、矿山土地复垦技术、矿山污染治理技术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技术对矿区受损弃置地进行植被恢复,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1.2.3提高公众生态城市意识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公众的积极配合与参与是分不开的,让全体公民都认识到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建设生态城市对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哪些积极作用,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如减少废弃物排放、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节能等都是需要公众积极配合与参与的项目。公众是生态城市的建设者和受益者,提高公众的生态城市意识,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顺利开展。
1.2.4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管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必须辅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使生态城市的建设法律化、制度化,才能保证其得以顺利地实施。
2案例研究———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
2.1唐山市生态环境概况
唐山市是以煤炭、钢铁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煤炭资源丰富,煤田分布范围较广,内有开滦集团的11个煤矿和100多座地方中小型煤矿,这些煤矿企业为唐山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唐山市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导致山体生态结构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是,使得高于开采面积数倍的区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矿山开采侵占和破坏大量土地资源;开采后产生的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矿产资源的开采使得当地景观要素性能改变,原有景观结构遭到破坏,景观稳定性下降。
2.2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
2.2.1注重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根据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结合生态城市发展理念,编制了《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两核、一带、二区、七极、多点”的生态城市建设总体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30项重点工程,同时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体系和实施对策。
2.2.2加强环境整治和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修复积极对采煤沉降受损弃置地进行生态治理,在城区南部的采煤沉降区建成了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是唐山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标志;在城市东部的采煤沉降区,采用多种生态复绿手段进行生态环境恢复,建成集植物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金山生态公园。对大城山、凤凰山、弯道山、贾家山、古冶北山等五山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基本恢复原始生态风貌。对矸石山、排灰坑、垃圾山进行覆土绿化和生态景观改造,形成良好的生态绿化景观。
2.2.3大力治理水体,塑造河道生态景观对城区内陡河、青龙河、唐津运河、煤河、还乡河五条河流的水体进行综合环境治理,着力实施水生态修复和滨水景观建设,构筑河水清澈、景色优美的滨河生态景观。
2.2.4建设生态特色景观在城市化发展转型过程中,突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建设以南湖中央生态公园为绿心、京山铁路两侧绿带为绿廊、环城高速和环城水系为绿环的城市大环境绿化,同时加强各类公园绿地的景观建设,形成大园林格局的城市生态绿色新景观。
3结语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环境;作用及浅析
引言:主席高度重视城市化发展的质量,并且发表了“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大力构建“海绵城市”。目前海绵城市理念在多个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都发挥了巨大的功效,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相对较晚,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设海绵城市,是实现城市建设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重大举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推动我国城市发展早日走上生态化、持续化的道路,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特征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了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这一“吸”一“收”的过程中实现了城市内部良性的水循环系统,还能自动吸收水系统的污染物质,保持城市水土。
2.海绵城市的特征
第一,注重城镇化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对城市地下水、自来水等进行存储、排放、使用时不是依靠传统的地下管道而是依靠城市自然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措施吸收、存储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进而缓解城市的洪涝问题;第二,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不仅注重恢复和保持城市内部的水系统,更注重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重视城市系统的自我调节;第三,转变了排水防涝思路,海绵城市彻底摒弃了“快排式”传统的排水模式,在城市排涝过程中始终坚持“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第四,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海绵城市构建了一个良性的水系统。
二、分析“海绵城市”对城市环境的作用
根据《指南》的相关规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充分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二是对已经受到破坏的自然环境及水体进行修复;三是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的建设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调节地下水、净化水中污染物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美化城市环境等发挥了巨大功效。
1.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起初就是从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出发,发挥着雨洪调蓄、雨水资源收集利用与地下水涵养等作用,完善城市雨水管理体系。海绵城市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单纯使用市政地下排水管道和泵站的现状,侧重于依靠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来吸收、存储、排放降水,综合利用自然生态调节和人为调节措施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群力雨洪公园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的一大成功案例。该区域在历史上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保护湿地为原则,巧妙的将其打造成收集雨水、储蓄雨洪、下渗雨水、补充城市地下水、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在具体实施的环节中,尽量保持原有的湿地区域,群力雨洪公园成功的运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湿地公园的开发,为调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群力雨洪公园的成功案例实现了缓解城市内涝带来的问题和危害,增强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通过协调市政道路和地下排水管之间的关系,增大城市的绿色植被覆盖率,完善城市水系统等措施来达到排涝的目的,确保在雨季时城市市民依然享受安逸的生活。
2.形成良性的水循环系统
海绵城市的建立,不仅有效的减轻城市洪涝灾害,还能够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水质恶化的局面,为建立良性的水生态系统提供助力。
武夷新区践行“海绵城市”在此方面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其主要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对森林生态的修复工作,闽北地区原生态的森林在被人为的滥砍乱伐之后正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鼓励当地林农还林于上,加大对林业种植的补贴力度;二是城市生态修复同样不可忽视,一些贴近地面的建筑如广场、硬地、建筑等工程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通气、透水性较好的;三是恢复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扩大生态用地的面积,净化水资源,淡化水质,减少暴雨对城市的影响。
笔者认为,海绵城市就像被放大了的“湿地”一样,最大程度的修复城市原有的水生态系统,注重开发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等综合作用,实现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维持着一定的径流量。森林植被、湿地等大大提升地下水的涵养能力,净化水质,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确保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安全性,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和自然降水三者之间的平衡循环。
3.保持城市水土
不可否认,城市水土保持是实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提供动植物栖息地等的关键,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又能够给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雨水控制环节提供便捷。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做到了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始终坚持低影响开发的原则,城市水土保持离不开对雨水的控制。
比如,我国投资建设的重庆海绵城市,其建立了完整的防水控制,也因为重庆地处高原,山地较多,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时候发展了绿化工程,让绿色植被对城市的水土进行保持。雨水较多季节植被能够吸收水分,保持水源,对于雨水能够做到有效控制。并且,绿色植被与重庆城市的人文特征相符,也是海绵城市与其人文气息相得益彰构建之处。
鉴于此,笔者从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水土保持出发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结合海绵城市建立起合适的雨水控制利用设施,做到真正的系统优化;二是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测,纠正雨水控制期雨水控制的不当之处;三是注重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水土保持临时排水措施相结合;四是政府部门要积极引进和开发雨水利用控制系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等。
4.改善城市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在实施“建设海绵城市”的规划策略时,对居住区和城市道路进行分割,增大了建设绿地的用地面积,合理的修建了广场,广场铺装多采用透水式铺装,城市道路人行道也采用了透水式铺装的方法,增强了城市内部的水循环系统;另外,城市内湿地、公园面积增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嘉兴海绵城市的建设,便是对居住区和城市道路进行有效规划,开垦绿地面积,增加绿化建设,让百姓在享受到其“海绵”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到美丽景色,增添了城市的人文气息,美化了城市的自然景观,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是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标杆,也得到了全国各地的争相效仿。
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化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力克服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当前,无论城市规模的大小,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是大势所趋,其推动了新型城镇的建设,在城市化发展中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参考文献
[1]仇保兴.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给水排水,2015,03:1-7.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城市发展建设;海绵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77-05
1 引言
生态城市是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依托于城市建设而不断发展的人文生态系统。发展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态技术发展,生态城市将会被注入更加科学化、多样化的内涵和标准。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1]。而城市景观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生态城市建设除了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外,对城市的资源、经济、居民生活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水问题
2.1 城市排水存在的问题
水是区域生态过程规划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生态规划格局的生态因子[1]。海绵城市建设是生态城市水环境资源利用方面的新型发展理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雨洪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①主要依靠硬性设施来外排径流雨水,增加了市政雨水管网及水体容纳排涝设施压力。②降雨初期,没有经过植物层的净化,大量污染物随雨水入河,影响城市水环境质量。同时雨水大量流失,浪费了大量水资源。③排不出水,但实际又缺水的矛盾。
2.2 传统城市给排水存在的局限性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频繁出现逢雨必涝、地下水补给不足、炎热干旱等痼疾,对城市居民生活形成恶劣的影响。提起内涝、城市看海、地下水供给不足等问题,人们都会认为是下水道设计不够好,或者是过于陈旧。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过快,原本可以渗透雨水的水沟、绿地全部被硬质化了,变成了房屋、停车场、道路,雨水无处可去,就形成了积水。传统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城市雨水径流的快速排放,避免城市雨洪问题干扰正常的城市秩序、影响人居生活。因此,不再出现“城中看海”(图1)这种问题,不仅仅需要的是大修城市地下管道这些事情,还需要一种在涝时能吸收水,在干旱炎热时又能吐出水的“海绵城市”,这也与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相契合。
3 海绵城市理念与生态城市发展建设的关系
海绵城市发展体系通过结合生态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径流总量,逐步构建并完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其中以城市绿地系统为主要载体构建海绵城市体系,不仅便于应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技术措施,也有助于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建设目标。在规划阶段生态城市绿地系统与海绵城市体系可相互指导,但两者的结构布局存在差异。海绵城市发展体系的规划强调城市绿地系统对雨水径流量、峰值流量与径流污染的控制能力,进而对城市绿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2)。生态城市绿地布局、规模与建设情况也会反过来影响海绵城市体系的规划,两者在规划阶段相互指导。
由于海绵城市体系在用地范围的布局上不只限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而是站在更大的维度上来处理城市雨洪问题。海绵城市体系的结构分布解决存在雨水径流与雨水污染问题的区域,均衡了城市中雨水难排的情况。针对局部地段的少量雨水径流,海绵城市体系可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控制雨水径流。针对大面积的城市易涝区,海绵城市体系可通过建设“暴雨花园”实现控制雨水峰值流量、削弱污染的双重目标。对于城市已建成区,海绵城市体系的布局以点状、线状为主,从多个角度结合软化改造、而不是在城区大改大造,相对更多样化、全面化。
4 海绵城市建设概述
4.1 概念和构建原则
4.1.1 概念
海绵城市在涝时能吸收水,在旱时炎热时又能吐出水,并对水体进行绿色净化。从源头植物层开始到末端的全过程控制雨水系统。相对之前的旧模式,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需要时再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是构建海绵城市的切入点,水循环收集与释放更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雨水排放模式(图3)。
4.1.2 基本原则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是生态优先、规划引领、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2]。要真正地落实这一基本原则,要把更多问题考虑进来。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和生态城市水安全的问题,水文条件各地区差异性,和各方案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性。不同地区可根据自身的水文条件、水安全要求、水资源的不同状况,从实际出发确定符合自身需要的生态海绵城市的发展路线。
4.2 建设海绵城市的指导思想
4.2.1 转变城市建设的观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在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中,城市道路逐渐被硬化,雨水无处可去。排水功能主要依靠管道这些“灰色”硬质设施,以“快储快排”为主要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无雨就旱的极端局面。而现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则要求让城市回归自然,强调优先利用雨水花园、屋顶绿化、植草沟这些软质绿色的低影响设施来储存雨水,以慢排储存,先利用绿色植物的源头设施对雨水进行调蓄净化和回收利用,最后在利用了雨水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城市雨涝的问题。
4.2.2 对城市中建设的“海绵体”进行改造
生态城市发展下,对城市中建设的海绵体进行改造主要途径有3个方面: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生态修复和恢复;低影响开发[3]。首先,保护原有生态系统,不受现代开发活动的影响和破坏,例如城市公园、大型湿地、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其次,在生态修复方面,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海绵体”,应运用综合手段逐步慢慢地进行修复,使其水文特征和生态功能逐步得以恢复。再着,通过生物滞留带、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透水铺装等低影响技术措施,加强雨水储存。以城市建筑、道路、绿地、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扩大绿化规模,设置包括垂直绿化在内的多种绿化形式,通过构建生态廊道来保护城市生态多样性,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4,5],为改善生物生存环境和水资源调控提供必要的生态通道;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等措施来修复水生态环境,湿地一直都有“城市之肾”的美称,生态城市建设人工湿地,对保护城市水系统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建设海绵城市的具体措施
5.1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自然或人工后天挖掘的下沉式绿地,收集汇合雨水把雨水储存起来(图4)。通过雨水花园中的植物和沙石过滤层分解储存使雨水得到净化。慢慢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水源,或进行中水利用之后,达到补给景观绿化用水、厕所用水等的用水标准。雨水花园利用植物、土壤层渗透净化雨水、过滤雨水杂质,可改善小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为鸟类、蜜蜂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给人以新的亲近大自然的感受。
最表层是植物层,第一层也称蓄水层。表层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氮、磷等物质,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的拦截和吸附作用,选择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再深层的覆盖层和种植土壤层,可滞留削减洪峰流量、减少雨水排放,净化水源。可过滤杂质和涵养水源,以导致雨水过滤到砂层和砾石层通过穿孔管收集水源。
5.2 生态滞留带
生态滞留带是一块活的“海绵体”,表现形式为条形或者长条形,雨水篦子换成豁口导入植物中,减慢雨水流动速度,把雨水储存起来,成为活的“海绵体”(图5)。生态滞留带在植物的选择上应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选用耐涝又可抗旱的植物。本土植物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水土,打造更好的生态滞留带景观。
5.3 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是指建筑屋顶的部分或全部作为绿化的一种改造景观措施。由植物部分、植物生长基质部分以及屋顶防水结构层一起所组成的一种景观屋顶形式(图6)。绿色屋顶在雨水控制上,在建筑屋顶的源头上来减少雨水径流总量、削减洪峰流量。增加屋顶雨水停滞时间,降低屋顶雨水径流流速,以及净化屋顶雨水水质。绿色屋顶还可减少建筑制冷、降低制热能源消耗。
5.4 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绿化范围是指对建筑物外表面及室内垂直方向上的建筑竖向绿化(图7)。作为一种装饰实用技术,附属在建筑主体之上,需要融合于周围的环境,不仅仅是植物彼此生长间融洽,更要做到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最重要的是能丰富生态城市的自然景观,完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
虽然垂直绿化成为建设海绵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能计入绿地率等经济技术指标中,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对整个生态城市发展建设和景观绿化构成呼应效果。据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观测推算,绿化覆盖率达30%时,气温可下降8%;绿化覆盖率达40%时,气温可下降10%。同时太阳福射经过植物后,60%~80%会被植物所吸收,这样就削弱了热源的作用,从而使周边温度降低3~8 ℃。与此同时,在相对湿度为47%~53%时,人体最为舒适,当处于干燥环境中时,植物叶子还具有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其周围的湿度。数据可以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垂直绿化也有降温增湿的作用,另外对空气环境影响而言,也起到了通风防风,净化空气的效果。
5.5 透水铺装的应用
现我国城市市场的硬质地面材料常见主要分为:砌块砖、水泥路、植草砖和塑胶地面等(表1)。
现在我国的城市人行道使用的透水铺装以透水砖为主(图8),透水地面由于渗透蒸发能力强,在下雨天可以将雨水渗透到土壤层,防止路面径流缓减市政排水的压力;天晴时蒸发作用可以降温,改善路面上方的微气候,对于缓减城市热岛效应有明显的作用。塑胶橡胶多用于游憩和儿童场地,但不好维护,有一定吸水性(图9)。所以在实际使用时透水面砖是一种生态的,有利于生态的铺装材料(表2)。6 海绵城市理念对于生态城市发展建设的意义
6.1 社会意义
6.1.1 经济性、生态性
老旧城区改造面临空间改造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相比建设大型地下雨水储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道等硬性灰色方案,设置改造软性的海绵设施不妨为更好的方法。在改造设计中,可通过两个大方面进行改造。一是原有的老旧建筑雨水管断接技术,集中贮存雨水,将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城市绿地中,也可利用小区已有内部的花坛、绿地、雨水池等建筑设施空间布置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带;二是城市道路可结合城市道路绿化带、树池、花池等绿化空间,布置成生态树池、生态停车场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有效地对老城区雨水管理加以蓄、留、渗、排等。
6.1.2 海绵城市建设对于减少城市内涝也有明显改善
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城市防洪排涝的压力,将防、排、蓄、渗、滞等措施合理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城市生态水系统需要海绵城市的措施加以解决,维护城市居民安定的生态生活环境。可减少雨水渗透的时间,缓解雨水的压力,补给地下水,有效减轻城市内涝。
6.1.3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改善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城市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为实现自然生态雨水收集的有效再利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资源难、排水难的压力。
6.2 经济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跟以往不同偏向重视对已有的对天然水系保护利用,减少了巨大的管道改造工程量,减少工程资金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另外还减少了城市水灾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避免水灾所带来的城市经济损失。建设的海绵城市建设的储水设施与城市已有的生态景观、绿地、景观水体紧密结合,丰富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成本相对管道的修理与改建较低,还能大大减少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维修费用,降低城市内涝所带来的损失。
6.3 生态意义
建设海绵城市应用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建设。海绵城市强调增加绿地,多进行的是软化改造,降低城市地面的硬化比例,对硬质地面材料也有相应要求。有研究表明,城市越来越多的地面硬化,第一时间直接阻断了雨水补给地下水的途径,让雨水白白流失了,实际上又是缺水的,使地下水水位难以回升越来越低。软化改造还可以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绿地率,促进城市生态建设。
7 结语
我国提出的海d城市体系主要参考了美、德等国的雨洪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和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的城中看海的现象。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的生态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发展、游憩娱乐、文化教育、环境美化等基本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辅助城市水利设施处理城市雨洪问题,发挥出生态城市中绿地系统更大的潜力。生态城市的构建也会反过来影响海绵城市体系的规划,使海绵城市体系的结构布局更为合理、构建过程更为流畅、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海绵城市体系的构建不要求大改大建,更多的是一种软化的改造手段,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取得最佳的建设结果。生态城市绿地系统虽可作为海绵城市体系的重要载体,但是由于海绵城市体系对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会探索出更多合适的海绵城市建设手段和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92~212.
[2]王文亮,李俊奇,王二松,等.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简析[J].建设科技,2015(1):2 ~3.
[3]刘章君,郑志磊,洪兴骏,等.城市雨水径流生态处理研究现状与进展[J].海河水利,2011(3):39~40.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城市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生态型城市指的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建成的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并以生态环境作为根本出发点,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工作的各个方面。生态型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城市规划的方向,为了确保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必须要对其规划的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以其来作为城市规划的标准和参考。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为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就是将生态要求融入到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城市规划方面符合生态要求,保证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生态型城市标准时应遵循的原则
1、结合原则
在构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时候,必须要参考国家生态指标中的规定,充分了解国家生态指标中规定的含义以及要求,严格按照其中的要求去构建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保证规划标准中不出现与国家生态指标中的规定相背离的内容。除此之外,要充分结合国家生态指标中的规定,因为规定中的一些措施和手段都可以为规划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构建,所以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构建要结合国家生态指标中的规定。
2、兼容原则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进行,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地貌及人文风俗等客观因素,在进行构建规划标准的时候,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对其进行整合并和规划标准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构建不与当地的客观条件冲突。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具有当地特色的建设行为,在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构建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特色,这样可以建设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型城市。
3、简洁原则
在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中,要将文字规定与指标量化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些形式来制定规划标准,省去繁琐的计算和制定方法,节约制定时间,把精力和重心都放在建设生态型城市中。可以采用具体的数字指标体系,这种体系直观明了,让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指标,并且相当准确,摒弃了以往不精确的计算方式和指标体系,如此一来规划标准简洁明了,对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大有裨益。
4、地方原则
在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查当地的生态系统循环规律,进行过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再将其结合到规划标准当中。每一个地区都有当地的生态系统循环规律,这是环境长期存在的必然结果,在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不可改变当地生态的自然循环和持续原则,要把生态环境放到城市建设的前边,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人与自然都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三、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基本构思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是城市规划的一种,是为了城市规划服务的。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包含着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两部分的内容。其中城市规划侧重于一段时间内,为了特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对城市的土地和空间的使用计划以及开展建设的总体部署。而生态城市规划则是以生态环境和社会心理为出发点,目的是营造一个能够使人类、自然以及技术和谐发展的最佳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生产和创造的能力,让城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得到共同的发展。可以看出,两个规划在建设领域以及主要内容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相比较来看,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内容架构方面是一致的,可以看出未来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达成更多的一致是具有充分可能性的。从字面来看,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中含有“城市规划标准”、“生态”两个重要词语,意味着标准注重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对应和结合,这也是规划标准的基本构思之一。我们知道,城市规划主要是对城市空间和土地的使用、公共设施、城市交通以及安全卫生等内容进行规划和管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的环境进行生态情况以及容量的分析;研究规划的目标,为评定工作进行指标体系的建设;调查和评价生态要素;划分生态功能区以及土地使用布局;制定规划来指导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园林、绿地的建设;合理的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制定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的措施。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个规划之间在土地使用以及环境卫生方面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可以进一步加大两者在内容上的联系,在具体内容层面上获得的对应越多,生态环境规划标准也就能够更好的为城市的发展服务。
规划标准是一种保证指导城市规划顺利编制的准则,目的是使城市规划的制定和管理更加的规范和标准。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服务的。目前,很多城市有了自己的城市规划标准,还有少数城市制订了生态建设指标,虽然不是以正式的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存在,但是其内容上与生态建设标准十分相似。在进行生态环境规划标准制定的时候,可以将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指标同时吸收进来,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融和,这也是进行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建设的一个重要构思。可以看出,建立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有效途径是将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的内容相对应,整合指标体系,二者的良好融合是关键。
四、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措施
在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和加强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水平。具体措施如下。(措施中可适当提一下当前的雾霾城市治理)
1、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型城市建设框架
在进行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整体建设发展框架进行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设计和构建。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社会。通过对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统筹配置和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从而更好的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构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环境的生态化建设是其中最为主要也是基础性的规划内容。对它的规划建设主要包括几大方面,即:道路景观化,小区花园化,广场人文化,城区园林化,庭院公益化,河岸、湿地生态化以及环城森林化。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增大城市的绿化环保面积,从而在城市区域内形成一个良性、完整的生态平衡循环系统,进而不断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3、建设城市生态经济体系
各地政府要科学、合理、全面的统筹城乡生态经济建设,通过合理控制经济形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企业发展模式等措施,逐步的将企业由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向“集约型”、“低碳型”、“生态型”等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转变。同时,还要大力增加生态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努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型环保性产业,从而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4、大力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要积极倡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生态文化,通过新闻、广告、报纸、网络等诸多媒体以及政策、制度等措施,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消费模式,引导人们自主的进行绿色消费、文明消费。通过多渠道的教育宣传,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使其主动将“环保”、“低碳”等生态意识贯穿于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从而实现全民化的生态城市建设。
结束语
建设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城市的现代化人居与自然化生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降低了能源、资源、食物等的耗化,建立起能源、资源的生态化再生循环系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型城市时,要根据其相关的要求和标准,结合城市发展实情,大力建设集约型、低碳型企业,构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体系,全面落实“新森林城市”规划,从而创造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和谐人居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宜居城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与日俱增,城市的发展在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给为人类社会发展到来文明和进步的同时也因物质能量的高度聚集、人类活动的过于密集而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出现[1]。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目前,析构建生态宜居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必然模式,同时也必将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生态宜居城市内涵及特点
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可理解为,应用科学发展观进指导,将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宗旨,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构建起具有人性化、个性化、宜居的城市。在生态宜居城市中应用到社会、生态、系统等诸多种工程技术,对城市中存在的各种物质、信息、能量等进行高效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宜居城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改变城市传统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管理模式、生产及消费方式,将保护环境和适宜居住作为根本前提,度城市中存在的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建设生态高效、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物质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居住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需求可持续和谐发展。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要素主要有经济社会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人民富裕安康且生活舒适便捷、文化主题突出且特色鲜明。城市居民满意度是对生态宜居程度进行衡量的主要标准,其重点标准主要表现如下: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管理与人文环境、就业与收入情况。
二、构建生态宜居城市的有效措施
(一)高度重视城乡布局优化,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生态人居环境的建设是人类自觉地以生态文明对人类相关活动进行指导的开始。人类活动的内容主要为日常生活行为、生产建设行为等。例如重视对建筑物的环保节能进行建设、合理对公共交通进行设计和规划、高度重视进行生态城市或生态社区的规划和建设等。只有做好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并促进其持续发展,才能有效促进生态宜居城市构建得以真正实现,并加快其实现的进程。进行和谐人居环境体系建设是构建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事实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条件[2]。
在塑造和谐人居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城市交通、经济、文化、景观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将诸多中因素进行有机融合、相互协调,将建设重点放在人居空间布局的合理开发和优化上,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施配套,提高人居环境功能,构建生态和谐、文明高尚的生态社区及城市建设。在生态人居体系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建设重点应该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区建设中,将生态优先,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根本前提,以城市及乡村的人居环境建设作为中心进行生态宜居城市构建。
第一,总体分开与有机融合同时进行。根据宜居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合理对城市个功能区进行划分,明确居住生活、产业发展、商业服务、生态建设、公共设施等各个功能区,在整体上将各功能区明确分开,但又需科学地将各个功能区进行有机融合。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对重点开发区、优先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等进行合理设置,促进资源、经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的开发格局得以形成。第二,加强对城市景观形象进行优化。根据城建总体思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极引进高水平设计团队,加强对城市亮化工程、绿地景观、建筑外饰材料等进行设计和规划,促进城市景观美化得到不断提升,努力打造和谐宜居的城市形象。
(二)将交通建设作为重点,加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
各项综合服务功能的完善是城市生活、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对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更是对城市宜居程度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
第一,合理对城市进行开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做好老城区的建设和保护工作,保证城市历史底蕴得到有效开发和保护。对老城区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功能的完善,品质的提升。在对新城区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先进理念,力争营造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居住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第二,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且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城市各功能区相关活动得以正常运行,城市经济、社会才能更好地实现协调发展。因此,在构建生态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原则和要求,加强对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不断完善和配套交通、供水、燃气设施、电力、通讯、环保、文体卫生各基础设施,努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生活方式,促进城市品位和形象得到不断提升。第三,加强对交通的畅通性进行建设。不断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促进城市的公共交通得到超前发展。加强对城市省道、国道等进行建设,不断完善城区道路路面状况和城市公交网络系统。第四,加强对公益设施进行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在居民社区内进行公益性设施建设,为居民生活提供休闲娱乐和活动场所和设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根据城市化具体发展方向及城市建设总体布局,构建并不断完善城市教育、医疗等各种服务设施。
(三)将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作为中心,加强生态社会建设
在生态宜居城市构建过程中,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一种必然选择。因此,在构建生态宜居城市时必须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引进先进理念及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升级,应用集约型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各种资料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环节生态环境压力。
第一,加强对产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断优化工业内部发展结构,对城市各种有形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城区中各产业存在的特点,对多反面进行综合考虑,积极引进和发展特色产业。第二,加强对传统产业进行合理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等各种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确立,进而存进城市功能质量得到不断提升。第三,落实农业产业化工程,促进高效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和升级的速度,突出品牌企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断培育并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第四,充分挖掘城市特有生态资源,积极发展城市旅游业。根据城市特有的生态资料积极进行生态旅游建设。积极引进生态旅游建设资金、技术和人才,进行休闲旅游项目相关设施建设,努力塑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3]。第五,加强低碳城市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低排放、低能耗的低碳经济,不断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促进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尽快形成。
(四)加强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在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中,环境质量是主要基础内容之一,因此加强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治理是实施生态宜居城市构建的重要环节。第一,构建清洁家园。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极实施相关环保专项行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及其对机动车尾气产生的污染进行有效处理,加强对餐饮业油烟排放、秸秆焚烧等机械牛严格控制,加强建设和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大气复合污染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城市大气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水平。对工业噪声进行严格控制,积极对噪声排放超标企业、单位、场所进行整治。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进行科学转移和处理。第二,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对“三重”进行有效治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流域、重点污染源进行治污。积极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及措施对生态环境污染进行治疗。第三,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在农村中加强机进行禽粪便污染防治,应用先进处置模式,提高畜禽粪便的处置效果。加强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五)积极进行民生安全系统建设,为居民安居乐业提供有效安全保证
在生态宜居城市的构建过程中,不能仅将重点放在生产上而忽视了生活。我人民的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也是构建生态宜居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同时要为人民工作、生活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
第一,保障安居工程得到贯彻落实。完善政府调控,加强进行科学住房调控体系建设并不断完善。严格遵循“多群体受益,多功能保障”原则,对经济适用房、商品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体系进行建设,积极帮助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不断健全并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机制,对保障对象、房价、供地规模等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合理性。同时还需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房地产市场规范化健康、有序发展。第二,努力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积极制定促进就业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第三,健全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并积极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各种途径和形式,促进社会保障范围得到不断扩大,进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三、结束语
对生态宜居城市进行构建,必须保证城市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发展,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同时城市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自然与经济和谐统一发展。因此,生态宜居城市构建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民心工程,需要在构建过程中不断对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3,9(26):506-507.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 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 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4.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4.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9]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8.
关键词:生态城市;自然资源;文化背景
引言
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随着人们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当前城市发展中已经开始出现生态化和人文化的特征,伴随着城市发展思想的转变“生态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断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生态城市发展理念的产生反应了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结果,而生态城市建设能够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研究生态城市建设途径,能够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
一、生态城市基本理论探析
1.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所谓的生态城市就是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那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2.生态城市的特点相比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特点可以说非常突出,生态城市抛弃了传统干的煤、石油等非清洁能源,而是大量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且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供给。在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在城市社会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实现功能上的协调共生的关系,在自然与人的共同推动下不断完善这一共生系统,实现在城市发展中达到促进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生态城市建设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创建生态城市的浪潮,城市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轨道。根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水平2010年约为47%,到2020年为56%~58%。2可以说城市建设将成为今后我国十年内一个社会主题,伴随着城市建设开展也将使我国背上沉重的能源、矿产资源负担。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在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危害,生态城市建设通过应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使用一些可再生资源减少对钢铁、水泥等容易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危害的资源利用,达到减少对自然环境不利影响的目的。这样的城市当中城市能源节省、人与自然和谐,人们的满足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渴求。
二、生态城市建设途径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定位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选择合适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只有在保证目标和途径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基于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并不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全新的发展规划,也并不是抛弃原有的城市在新位置从头开始一个新城市设计,而是在城市原来发展规划、水平、特色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对城市功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建设、改造和完善。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城市建设部门按照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才能实现。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当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原有风貌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一体化运作。比如说某城市定位于江北水城,就应该以城市周边水域规划设计为主,集中精力进行水域污染治理、水域周边森林绿化建设、环境改造等等,并且城市水域规划应该与城市原有的规划设计相融合,体现出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相融合。
2.以生态学和景观学为基础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在生态建设当中应该以生态学和景观美学作为指导,进行城市生态绿化的全面规划和实施。这就需要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人员根据城市原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色统筹城市的各类建设,实现城市发展的路网化、林网化和水网化。而景观美学是以生物的多样性为基础,充分考虑到景观建设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在景观美学的指导下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根据植物特性和生态原理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从景观艺术的角度使植物景观与城市原有风貌在色彩、形态、姿态等方面协调一致。尤其是在植被配置上,从城市生态发展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树种、用多种混交的方法实现生态复杂的营养结构,以此保持城市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这一过程当中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注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与搭配,按照多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与影响,注意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根据各种植物之间的平面距离、立体结构(乔木、灌木、草本与地被植物)及其轮廓线变化等合理配置丰富的植物种群。”
3.突出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森林在生态系统当中有独特的作用,森林被称为城市的天然氧吧,他能够吸收城市发展中的产生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城市二氧化碳的数量,调节城市气候状况。并且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含蓄水源的作用,这对于解决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充分发挥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4.大力建设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城市公共绿地系统要本着见缝插针的原则,依托城市周边防风防沙带、公共交通护林带、城市公园建设和休闲广场建设等建设工程,以林木为主体大力进行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严格贯彻“新城区先建绿、后建城,旧城区先扩绿、后扩建”公共绿地建设的原则,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应该大力进行城市绿荫廊道建设公共景观建设包含众多的内容,当然这也是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措施,在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当中市区道路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在道路两边的绿化建设当中以“大林地、小片林、微地形、多景观”为的原则,在两侧可以使用一些高大乔木作为绿化的主体,配合乔木、灌木和花草点缀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景观系统。
6严格生态破坏补偿保护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的失衡大多是因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牺牲了环境利益,其本质是因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要想真正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托环境管理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必须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主体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和受损主体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法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要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机制中出发,平衡各方发展中的环境利益,最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 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 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9]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8.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新趋势,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特别是中国目前正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如何协调城市化与低碳化、生态化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并需认真探讨的问题。因此,规划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让低碳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始终,成为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
1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特征
1.1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有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生态技术等。
1.2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1.3循环性
低碳城市的循环性主要有:①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1.4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2我国低碳城市规划现状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城市称号的规划、认证与审查工作,充分显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国内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08年初,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为低碳城市试点,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川等多个省市也纷纷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的想法和初步计划。
目前,虽有若干低碳城市的试点在围内开展,但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与理论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所需关键技术尚不明晰,以致国内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流于表面、难以深入。而低碳城市的规划发展因缺乏科技支撑也存在盲目性,相关部门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引导、管理和评价。
3我国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问题分析
3.1城市规划中缺乏生态环保意识
评价一个城市规划是否合理的重要要素是是否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城市规划过于注重社会经济效应,忽视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尽管国家对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要求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城市发展导致的污染物的高排放,使得城市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激增,人民生活水品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升级,给原本越紧的城市资源、环境供给带来更大的压力。
3.2城市规划中缺乏公众利益诉求
(1)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调控作用已经减弱。许多城市规划缺乏延续性和严肃性,一方面,城市规划可能随着政府主管领导的变动而变动;另一方面,有些城市规划的实施进程又滞后于规划的期限。
(2)历史文化建筑等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经济利益,一些城市规划没有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持,使一些城市的历史建筑、城市风貌遭受了灭绝性的毁坏。
(3)城市生态受到破坏,环境污染加剧。比如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地下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4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措施分析
4.1生态主导的政策集成。“生态主导”是指切实改变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首先保证城市的生态目标,并通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来保证生态目标的全面实现。包括需要通过产业政策、公共财税政策、环保政策、交通政策、住房政策、资源与能源使用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构成的有机集成体系,实现发展目标的统一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协同推进,来确保生态主导的原则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而且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实在的作用。
4.2倡导低碳城市理念及低碳城市规划定位。积极倡导低碳城市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彻到实际的城市规划当中,国家倡导整个社会从追求直接的近期的经济利益转向追求间接地长期利益,使人们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转变,以改变坏的消费方式,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同时,低碳约束要求有一个具体的低碳城市的规划定位。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应该体现循环发展、生态的思想,设计出合理的用地分区和公共设施布建原则,有目的限制高耗能产业的用地规模。
4.3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瞻望的发展目标,又要立足该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分步骤地去实现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因此,要特别关注建立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方案、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都要符合该地的发展现状,切实有效地指导其向生态城市的目标发展。
4.4制定低碳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应全面、系统地理解社会、经济和生态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它来衡量城市生态规划态势,并在此评价指标体系下编制低碳城市规划制度,并采用这些指标体系对各城市的低碳规划进行测评,以促进低碳城市的群体出现。
4.5低碳城市规划中要体现绿色城市、节约型城市的特色。低碳城市规划中要充分利用街道,使之可以消解城市废弃物等,使之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方面起到主干作用。城市绿化用植物选择要尽量选用本土的物种,此外还要有耐旱及抗病虫等性能的植物。要树立节约观念,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去;要从法规上完善对于城市规划的监督,要最大限度地进行能源循环利用,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
5 结 语
低碳城市规划就是依照低碳城市规划理论,通过科学途径,绘制出发展低碳城市的蓝图,又经精心实施,在发展低碳产业、开发低碳能源、发展低碳交通、推广低碳建设等方面全面推动低碳城市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江欣.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初探,2009(21).
[2]袁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发展设计思路
1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1.2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1.3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地域特色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1.4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方法
2.1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措施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划归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的规模和布局;其次要努力做好生态城市的内容设计,其基本的内容有城市景观的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同时要用生态建筑的科学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2.2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城市规划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2)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2.3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手段的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也由传统的画图和利用木头、纸板等制作成精细的城市模型,发展为电子沙盘和虚拟城市模型等,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新技术都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指计算机根据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生成交互式三维虚拟的环境,继而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感觉的形式,这样不仅能使参与者感受到由景物或模型组成的虚拟环境逼真的存在,也能实时准确地响应参与者的操作和行为,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CFD本身理论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精度的不断提高,CFD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在内的许多流体流动相关领域。CFD的优点是为使规划方案更趋合理,它能够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3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批准的城市规划
应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防止认为地对其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会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的牵扯而违反规划,应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3.2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完善。
3.4城市的社会公益设施必须得到有力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开发商投资行为会受利益驱动,造成规划中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的不利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公益设施依照规划来建设。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必要性;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1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城市能够发挥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减少由于生活和生产带来的污染,解决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城市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城市生态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它能够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有效的提高城市的质量和竞争力,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所以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必然的选择,同时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作为居民人类主要活动的聚居地和政治、经济和精神活动的中心,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关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关系到人们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城市的生态系统是由居民和所生存的环境共同组成的,城市当中人口高度密集的,生活中的垃圾不断增多,对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物质和财富在城市里聚集,能够增加商品和信息交换的便利,但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包括空气、水、土壤等等。近几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工业水平越来越高,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带来的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如果不对其进行一定的修复和改善,将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沉重的打击。
2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的城市建设目前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现阶段不理性不科学的发展模式,造成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破坏极为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物种灭绝,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活,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地阻碍作用。
3生态城市规划布局原则
3.1 城市规划必须具有战略眼光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城市之间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城市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自己的优势,则需要在当前的建设过程中依托目前城市的优势,来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业、人口、位置、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环境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从而打造出具有鲜明特点和个性的城市,以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来推进城市的建设。
3.2 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设计
目前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更注重对园林城市的打造,重点突出城市的风格、特色和品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依托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充分的挖掘出城市的文化内蕴,从而树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形象,实现了自然、传统、创新和时代气息相互之间的良好衔接,从而以绿来装饰城市,以美来突出城市个性,实现了城市园林规划、建设和管理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3.3 区域创新规划体系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其区域的特点及优势以科技发展模式的方式有效的体现出来。这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重要系统,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科研机构学校、企业研发力量和政府科研职能部门等是该体系的动力要素;理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创新、职能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等是其功能要素;法规、机制、基础设施、激励措施和技术硬件等是其环境要素。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旧的知识体系不仅不足以支撑这项系统工程,搞得不好甚至会将其导人歧途。因此,区域创新原则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必须坚持,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存在问题和现状要以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科学分析和评价,以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将现代生态学和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就应用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我国城市拥有比较丰富的科技资源,能够为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一定的机构、人力、支撑条件、资金和实施平台。
4生态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建设
4.1 城市绿地要进行生态化建设
目前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当中,都离不开对绿地系统的建设。城市绿地的建设不能仅仅是将各绿色空间组合在一起,对景观景致的简单塑造上,而是需要将城市整体的生态性进行研究,进行合理的配置。所以在城市绿地的生态化建设可以利用斑块理论来进行解释。城市绿地系统应是斑块、基质用廊道沟通形成的整体。城市的每块零星绿地都是生态绿地系统中的一个生态斑块,每一个起生态连接桥梁作用的绿地都是一条生态廊道。城市所在地域的基本自然要素,如原野、森林、湖泊等,是生态绿地系统中的基质。斑块与斑块之间,斑块与基质之间要有廊道连接沟通,从而构筑出一个复合型的生态环境,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新物种的形成,生物有可以生殖繁衍的环境,所以对于生物的多样性是非常有利的。
4.2 城市水系统的生态建设
生态环境绿地和水,所以将二者充分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丰富,同时其也大量生物和两栖动物创造了非常适宜的生息繁衍的场所。自然原则是在对自然水系进行加工、提炼、升华的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应力尽自然。从有利于生态的角度看,不应过多地将水体的载体用水泥砂浆等衬砌或裁弯取直,岸线也要建成生态岸线,以形成从水生到陆生生物通过水体与岸边达到水陆交融的和谐统一。大然湿地或人工湿地都是造就复合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培育,要从建设生态系统的角度加以保护利用。城市生态建设要把各种文化沉淀汇合于城市生态载体中,利用各种传统符号折射历史机理,尊重城市过去的发展与建设的历史,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平衡。有效的增加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亲水功能,充分发挥绿化带的生态作用,使城市的人居环境品位得以提升。
4.3 城市基础设施
目前在各个城市发展过程中都注重于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全体城市居民共同使用的物品,是一座城市功能及吸引投资的重要指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才可以有效的修复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当前建设生态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更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所以当前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努力提高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提升服务的水平,从而保证城市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同步进行。
5结语
城市生态建设是涉及到多方面的复杂的工程,其以人与自然为其发展的核心,是需要一个持续不断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较大的创造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正确的处理了资源、人口和环境的关系,这对当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明云. 刍议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建材与装饰,2011(8):141-142.
[2]黄光宇,陈勇. 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6).
[3]杨建森. 生态城市的构架理论研究[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5).
[4]沈清基. 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J]. 城市规划,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