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土地法管理范文

新土地法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9: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土地法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新土地法管理

篇1

将土地管理机关法定为土地登记发证机关。现行《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土地权属须由县级以上政府进行土地登记,并颁发土地证书确认,在土地登记和发证中均须加盖地方政府公章。按照政府职责法定化以及权力与责任挂钩、提高行政效能等要求,建议将土地管理机关法定为土地登记发证机关,将现行《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至第三款修改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土地管理机关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土地管理机关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土地管理机关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将有关土地市场的政策、规章上升为法律规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近年来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土地市场的政策、规章,如20__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__年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等,为健全完善土地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建议《土地管理法》增加"土地市场"章节,将近年出台的有关政策、规章上升为法律规定,使我国的土地市场更加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增设"征地补偿"章节。现行《土地管理法》关于被征用土地的补偿规定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支付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偏低,二是低价征地极容易出现转手高价倒卖土地使用权牟取暴利的现象,诱发各类腐败行为和土地违法案件的发生。为此,建议在《土地管理法》中增设"征地补偿"章节,废除第四十七条"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的条款,以及相关条款中按"土地原用途"计算补助费用的规定,改为按土地一级市场的基准价格给予农民补偿,按市场价格向农民支付土地补助费和安置补助费。此外,还应对包括土地一级市场基准价格的制定和公布,对农民实施补助的技术性细节等作出相关法律规定。

篇2

[关键词]土地测绘技术 信息化 土地的开发管理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279-1

由于我国经济和土地的矛盾的尖锐化,使得土地的开发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优化土地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土地测绘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土地的利用更为科学合理。

1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与土地开发管理的关系

土地测绘技术与土地的开发管理是相互依托的关系。

一方面,土地测绘技术是实现土地开发管理的基础。土地的合理开发管理离不开对土地的全方位的信息和数据,依靠土地测绘技术所得到的地籍、地形、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信息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保证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质量,实现对城市、城镇、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

另一方面,土地测绘技术是土地开发管理的技术支持。从项目报批 、地质勘探 、更低占补平衡划地勘测,到竣工复测,甚至到违法占用地的测量,各项土地开发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土地测绘技术 [1] 。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的开发管理工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始终贯穿整个土地开发管理工作。

2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对土地开发管理的要求

2.1对关键点的重点测量

关键点包括高程趋势变化点、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沟、窑等量注面积及比高等信息 [3] 。在进行测绘时,对各个信息的测绘要求具体、准确。在完成测绘进行测绘图的制作时,要求不仅要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对居民园林、林地、田地、电、渠、沟的使用年限和地物信息进行准确的反映,还要将相应的旧城改造、旧村复垦地区的园地、林地树木种类、面积、年龄,坟穴的位置、数量;以及居民房屋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新旧程度、容积率等信息也作出对应的标注,以便相关人员对土地作出合理的规划,也便于对土地信息的统计和登记工作。在测绘工作完成后,还需要用标石标注高程和坐标并进行埋设,方便后续工程项目施工的使用。

2.2对测图比例尺的确定

测土比例尺的确定在测绘技术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测图比例尺的合理,关系到测绘工作的质量。合理测土比例尺的确定是完成测绘工作的首要条件。在进行测图比例尺的确定时,对于起伏大、地貌破碎、视察困难的地区,高程网格合理的布置能够使测图更为清晰,一般测试高程的网格要在一米以下更为合适;对于地势平坦、起伏较小的地区,一般以米进行网格测试就可满足多个部门的不同使用要求。

3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对土地开发的应用

3.1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利用计算机的技术支持,把各种地理信息依照空间分布的顺序,对信息进行输入和输出、存储、更新和检索、图片编辑、数据库管理、输出数据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最初被用于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开发规划的相关土地信息系统(LIS),经过长期的使用与发展,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模式 [4]。在对土地调查、登记、统计、评价、地籍管理等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的贡献最大,而且还能为土地法律咨询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用以参考。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上建立起来的土地信息数据库实现了空间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有效结合,经过图形和数据的分析、管理、输出操作,使土地信息数据库更为科学。

3.2遥感技术(RS)的应用

遥感技术(RS)是集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为一体的先进技术。遥感技术(RS)获取信息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信息量丰富,全天候的对目标进行传输、处理,在0.61米到30米的范围内的测绘数据都能清晰反映。随着遥感技术的提高,其分辨率也原来越高,被广泛用于动态监测和规划管理、居民住房产权调查等工作中。

3.3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发展的新成果,具有快速确定各测量点的物理坐标,改善测绘精度等特点。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的是静态工作模式,在点与点之间不能达成通视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测量工作,并使测量的各种数据十分精确。将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用在大比例尺的土地开发管理工作中,可以实时获得地物信息与地界或权界等信息的准确定位与数据采集。,经坐标变换和数据格式将GPS的三维地理数据测量结果进行转换后,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与地理信息的有效结合,避免了传统测绘方法在多次清绘、转绘中带来的误差。

3.4 3S技术

3S技术是指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有效结合。3S技术是信息化土地测绘技术的核心技术,依靠GPS提供的数据源,利用野外调绘所得的烟感影像为参考,经过GIS平台在计算机中直接绘出图形,再对各地情况进行标注的土地资源调查工作。在此过程中,也可将烟感资料通过数字化的软件直接处理或经GIS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后,直接导入数据库。利用GIS、 RS 、 GPS三种技术的各自优势,快速而准确的获得土地信息,提高土地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证土地开发管理所使用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又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为国家土地开发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统一化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4结束语

随着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测绘技术在土地的开发管理工作中广泛的应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土地信息,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技术基础,使得土地开发管理所需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土地开发管理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更为土地开发管理的科学化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土地开发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兴叶.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与土地开发管理[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10).

[2]张译丰.信息化测绘及其在土地开发管理中应用[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03) .

篇3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应用研究;开发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林业资源、渔业资源和土地资源,使我国农业、林业和渔业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及综合国力的全面性和快速性提高。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各大行业的全面性发展及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成为了城市发展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及任务,而土地资源管理则是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的关键,引来很多人的重视,地理信系统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并得到了不断研究与开发。

1概述

1.1基本概念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全面性分析和处理的综系统,应用到的技术不但包括了计算机和测绘遥感技术,还应用到了地理学、信息处理等技术,不同技术之间是相互配合应用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采集相关地理信息,并对采集而来的地理相关信息进行输入、存储、分析、查询和输出(显示)等,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优势的全面发挥,并快速检索和找到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对土地地理位置的确定,进而实现对土地地理空间里相邻关系及图层划分等的管理,最终充分发挥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及效率[1]。

1.2基本功能

1.2.1采集、存储、编辑和处理地理数据既可以根据存储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地理数据资料采集、编辑和整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检测、纠错和修改采集而来的地理数据资料。1.2.2管理地理数据不但对海量的地理数据实现了规范化管理,还可以根据土地资源管理要求调整GIS中的数据库,以实现数据库中各项数据指标的更新,并对相应的图片和文本进行合理分类,然后与与其他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地理信息数据交换。1.2.3制图和处理图形地理信息系统因具有先进的制图软件,所以不但能够可以对地理信息进行收集,还可以根据信息制作成相应的图形或图表,如果图形或图表制作不规范时,还可以进行相应的编辑和修饰,以实现各项数据的直观展示,另外还方便不同用户对不同地图的绘制,其适用性和科学性较强。1.2.4输出与转化地理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综合分析地理信息数据,并将综合分析的数据结果转化成图形或图表输出,以便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研究,同时还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地理树立分析、编辑、修改及评价能力,并转化客户所需要的形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2应用分析

2.1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地籍管理

土地位置、土地权属、土地类型、土地数量等内容就是组成地籍的重要元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地籍内容的记录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手工记录法,而是更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信息化记录法,该记录法主要是通过在地籍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具有应用如下:(1)先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来提高地籍管理效率,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地籍管理信息化;(2)在地籍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时一定要将其作为管理的核心实体,然后逐渐开发出地籍信息输入功能、存储功能、检索功能和综合分析功能等,为后面地籍管理决策的提出提供依据;(3)要以实现对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为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原则,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4)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土地按照土壤肥沃程度、所处地段便利程度等标准分为不同的权属和等级,然后根据土地实际使用情况、居民分布情况、土地覆盖率情况等信息,实现对地籍的管理;(5)相关部门将地理信息系统融合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以完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进而实现地籍信息统计、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工作效率的提高[2]。

2.2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土地定级估价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土地定级估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用来建立健全图件数据库,以完善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实现估价信息的定级处理;(2)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扫描及时对比例地图进行了解,以及时发现比例数据等参数的问题,并地理信息系统中较为先进的图片处理技术实现对不正确参数的修正,以保证和提高地形图的准确性;(3)还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及图片操作功能,建立起相应的土地定级估价坐标,以实现对土地的准确性定级估价,并确定出精准的地理位置,然后对影响地质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实现对土地的准确定价。

2.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实质上指的是通过遥感监测技术来分析和研究土地利用情况,一般含有绘制土地利用变更版图、历史与变更后数据的对比分析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给土地利用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对土地数据进行录入,并对已经变更的土地数据进行分析输出等,其中土地数据变更分析是最重要的监测内容;(2)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分析及输出功能,了解到数据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数据变化规律实现对动态监控图表的制作,为编辑相关土地版图提供依据;(3)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土地变更图层,不但能够方便人们对地理数据信息的查询,还能够在土地变更现状图层操作错误时找到原有的资源,然后实现错误数据还原;(4)用来监督土地现场勘测,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而减少他们的工作压力,以便于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去研究和开发新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2-3]。

3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地理信息系统也可以称为GIS,这里的开发是指组件式GIS的开发。

3.1组件式

GIS这里的组件式GIS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新型地理信息系统,与传统的单件式功能独立式地理信息系统存在很多不同,该系统主要是由多个不同的功能模块组成,并且不同功能模块上还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控件,每个不同的功能模块都由不同的控件进行控制和实现,进而实现信息的搜集、计算、分析、统计、管理和处理等。利用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对GIS控件间、GIS控件与非GIS控件间进行集成,就可以实现组件式GIS应用系统的组建。

3.2组件式GIS的特点

3.2.1小巧、灵活且价格便宜在组件模型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需控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用户的经济负担;组件化GIS平台具有空间数据管理和灵活连接数据库系统的能力。3.2.2可以直接嵌入MIS开发工具组件式GIS建立在严格的标准之上,不需要额外的GIS二次开发语言,只需实现GIS的基本功能函数,按照Microsoft的ActiveX控件标准开发接口。3.2.3GIS功能强大新的GIS组件都是基于32位系统平台的,采用InProc直接调用形式,使小小的GIS组件完全能提供拼接、裁剪、叠合、缓冲区等空间处理能力和丰富的空间查询与分析能力[3]。3.2.4开发简捷GIS组件因可以直接嵌入MIS开发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多数开发人员进行自己所熟悉领域的开发,因为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开发工具,从而提高了GIS开发速度及质量,同时GIS组件还可以提供API形式使之工具更接近于MIS工具功能,使土地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对地图、地质参数等进行熟练管理,无需进行特殊培训。3.2.5更加大众化当下组件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GIS研究和开发中,并成为土地资源管理业界的技术开发标准,很多先进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工具都是基于组件式技术开发者而来,其功能比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更为强大和多样化,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非专业用户使用,使非专业用户可以直接对GIS控件进行使用。

3.3组件式

GIS开发平台(1)基础组件开发平台:一般都先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然后进行基本信息的交互性共享,最后通过灵活性方式将空间数据信息连接到数据库系统,形成基础组件开发平台;(2)高级通用组件开发平台:其结构主要由多个基础性组件开发平台组件而成,也可以理解为由多个基础组件构造而成,其功能都比较通用,使用方法也比较简单,还可以简化用户的开发过程,实现更多功能模块的开发,如显示、选择、编辑、属性浏览器等基础工具组件,并且不同基础组件之间的协同控制消息都需要进行封装;(3)行业性组件结构:抽象出行业应用的特定算法,固化到组件中,进一步加速开发过程。

3.4GIS组件的构成及产品

构成:GIS软件模型包含空间数据获取、坐标转换、图形编辑、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所以设计时要遵循应用领域地需求原则。如ESRI地MapOb-jects就是以空间数据访问、查询、制图为主要目标的GIS构件。主要的GIS组件产品包括MapObjects和MapX。

4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得到广泛性和有效性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农业、林业及渔业等行业的发展,可想而知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资源乃至我国经济及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要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不断开发和应用各种新的功能模块,其应用领域包括地籍管理方面、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土地定级估价方面和动态监测方面等,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整体性提高、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

参考文献

[1]郭晓静.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08:232-233.

[2]李宗明.探析“3S”技术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195.

篇4

[关键词]土地测绘;信息化;土地开发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069-01

由于土地测绘工作具有着指导土地开发管理工作,为土地规划与开发管理提供数据参考的重要作用,因此,确保土地测绘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土地资源开发往往对测绘的时效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保障土地测绘工作的效率也是十分必要的。而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土地测绘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测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土地测绘的工作效率以及测绘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充分满足了开发管理的需求。

一、我国土地测绘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是指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以观察测量控制点、界址点等操作技术为主要工作任务的技术。其在应用中具有着测绘服务更具主动性,测绘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展现形式更直观,及时性、有效性、适宜性更强,保障服务更完善等特点。我国土地面积辽阔,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相对较低,土地测绘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与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受经济和土地资源资源管理部门运作模式的影响,土地测绘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人比较缓慢,多数地区的测绘信息化技术仍处于基础应用阶段,并未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往往较少,在测绘技术的交流与共享方面也较为缺乏,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平台,这也使土地测绘的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难以得到有效的扩充与完善,导致数据与技术的更新相对缓慢,也无法保障测绘的准确性。

随着国家对土地测绘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一些地区也已逐渐将测绘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了实际的测绘工作中,但在测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集中于出图以及小型的土地开发管理工程项目上,对于我国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土地开发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的研究,提高土地测绘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进而提高我国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土地开发管理对土地测绘信息化的要求

测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主要是服务于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因此,也必须要满足土地开发管理的相应要求。土地开发管理对土地测绘信息化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关键点测量的关注以及对测土比例尺确定方面。

1.对关键点测量的关注

在土地测绘工作中存在许多关键点需要在测绘时进行特别关注,如地窖等量注的等高和面积、坎脚线的标高和位置、坎顶等。在测绘图完成后,要根据土地的相关特点,在准确的反映居民园地、林地、田地以及电、渠、沟的使用年限的基础上,对相应的旧城区进行改造。要结合旧村复垦地区的实际土地情况、房屋使用情况等对最初相关边界进行界定,为土地开发管理各项工作提供精确的土地资料信息,为土地统计与登记工作的绘图提供数据依据。在土地测量的过程中,为使土地界限和使用范围更加精确,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土地使用权一方必须参与到土地测量的过程中来。所以,为充分保障开发者和土地使用者在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在地籍测绘时,要对土地情况进行细致的测控,在测绘完成后,还要埋设标石和坐标,以便于未来项目工程施工使用。

2.对测土比例尺的确定

要保障测绘工作的质量与可靠性,确定合理的测土比例尺是十分必要的,没有测土比例尺或测土比例尺缺乏合理性都会导致测绘工作无法顺利完成,不能为土地开发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实际测绘工作中的测土比例尺要根据不同测绘区域的实际地势地貌特征以及土地开发管理部门各项工作对测绘工作的实际要求来进行确定,如对于地形较为平坦,视野开阔的区域,只需以米作为网格的测试就能够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而在通视条件较差、地貌破碎、地势崎岖不平的区域的测绘工作中,则需要对{程网点进行合理的布置,测试高程网格的设置应小于1米。

三、土地测绘信息化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RS)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技术,由信息传输、处理、提取、应用技术,传感器技术,目标信息特点分析技术,测量技术等多项技术内容组成,遥感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技术,其在土地测绘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测绘的准确性与效率。遥感技术的应用具有着一系列的优势,主要包括信息获取快速、信息资源丰富、多光谱特征与全天候工作等,这些特征也为土地测绘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遥感技术仍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之中,其技术水平与应用效果仍在不断提升,在我国的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规划管理、居民住房产权调查等一系列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都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2.全球定位技术的应用

GPS全球定位技术及系统在土地测绘领域中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但由于GPS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定位的精准性,其在各类土地测绘工作与土地开发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因此成为了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中的新宠。土地测绘GPS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高效而精准的定位测绘目标各测量点位的物理坐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精度的测绘;同时,其对测绘区域的通视条件要求也相对较低,使许多地形地势不良地区的测绘工作能够更加轻松地完成;此外,土地测绘GPS技术的应用在地物与地界信息的定位与数据收集方面,以及各种格式的数据信息共享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优势,有利于减少测绘失误的发生。其主要应用在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地籍测量等工作中。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也是目前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中的重要组成,该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支撑,将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顺序,进行输入、存储、检索、更新、图形编辑、数据库管理、输出和数据综合分析等操作处理,其在土地测绘与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完善土地测绘信息平台,丰富和完善土地测绘信息数据库,提高土地测绘数据信息利用效率,并以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为基础,提高土地开发管理的效率,在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GIS技术为基础建立的土地开发管理系统与平台,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土地资源与相关信息的调查、开发、统计、评价以及地籍管理等工作,同时,也能够有效实现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的有机结合与统一管理,对于提高土地信息数据库的管理水平,以及保证以此为基础所制定的土地开发管理方案与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总结: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我国土地开发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经途径,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必然要求,高度信息化的土地测绘是未来土地测绘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断提高测绘技术的现代化水平,进而有效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地开发战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紧缺与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加大的矛盾,为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土地开发管理

引言

当代社会发展,人口的增多,使得土地的开发管理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如何做好土地开发管理,在我国现有国情条件下,笔者认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增加耕地面积,保护农业发展,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使用质量。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开发与应用,减少由于土地的开发破坏耕地面积的情况发生。土地测绘技术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能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1 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发展的背景

1.1 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主要是指用高科技技术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为技术核心,将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信息,主要用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中。而土地测绘技术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进行测量控制点、界址点等操作技术进行观察测量。而测绘技术信息化主要表现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和分发服务等信息化上。以此来实现地面影像信息能够快速实现高精度、高动态的获取,实现空间信息的自动提取、空间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三维景观的可视化与虚拟再现、3S技术的紧密结合和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快速或实时采集处理。

1.2 土地测绘技术的地位作用

1.2.1 土地测绘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基础性产业

土地测绘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建筑设计中,为建筑规划与开发提供数据支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土地开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政府部门开发土地过程中,土地测绘技术更是起着关键作用,它能提供可靠的地理数据信息,为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基础理论数据参考。

1.2.2 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部分

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一代又一代计算机更新特别快,信息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融入各行各业发展建设中,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土地测绘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技术测绘模式,土地测绘技术从数字化走向信息化。

2 土地开发管理和土地测绘的关系

土地开发管理和土地测绘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土地开发与管理需要土地测绘数据做基础保障,以利于进一步工作的开展,为土地的开发指明方向。土地开发管理过程需要依靠土地测绘技术获得该地区的地形、位置、面积等实施开发的基础内容。土地测绘工作为土地开发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没有土地测绘最基本的数据支持,土地开发将很难确定方向。

2.1 土地测绘技术是实现土地开发管理的基础

在进行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需要依据所开发土地的地形、附着物的位置等所有地理因素来做整体规划,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农村、乡镇等的不同特点,使能更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而这些数据就需要靠土地测绘过程获得,因此说土地测绘技术是实现土地开发管理的基础。

2.2 土地测绘技术是土地开发管理的技术支持

土地测绘技术在整个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从项目申报开始,到地质勘测,再到施工前的勘测,竣工后的复测等,都需要利用土地测绘技术,甚至对于违法占用地的测量,也需要使用土地测绘技术。所以说土地测绘技术服务于土地开发管理的整个过程,是土地开发管理的技术支持。

3 土地开发管理对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的要求

3.1 土地测绘的结果要形成书面的技术资料,测绘图纸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资料,要保证测绘质量,测绘图纸比例的选择是个很关键的因素。合理确定比例尺,对于土地开发管理的精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在测绘图上,对于高程趋势变化点、坎顶等关键点要做好标注。如测绘图上除了要反映居民田地,要标注沟、渠、电等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给施工过程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方便于工程施工。

4 土地测绘信息化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整个土地开发管理过程,对于土地开发管理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进行开发决策时,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在施工过程中,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测绘结果指导施工工程。对于整个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更离不开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它能够提供基础的数据,为信息建设提供数据保障。

4.1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来精确各种测量点的物力坐标为特点,使得测量度更加准确,这也是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所需要的新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除了打破传统的通视条件的测量技术以外,采用的是用静态的工作模式完成测量工作,省时省力省财。如果gps-rtk技术运用到定位系统,这样我们能够及时掌握精确的定位结果和测绘精度。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广泛应用到土地测绘技术中,就使得土地测绘技术达到新一轮的发展期,这样能够不断丰富测量资源信息,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以上叙述,土地测绘为开发管理提供了很重要基础性数据资料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也为土地开发管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土地开发管理的准确度和开发管理的科学性,从而使土地测绘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

因此,农村集体土地的开发管理中,只有运用土地测绘技术中的正影响技术对土地权属界线和位置进行准确划定,才能确保土地测绘的精度,从而达到农村集体土地开发管理的要求,有效提升农村集体土地开发管理的科学性。

4.2 遥感技术(rs)什么叫做遥感技术呢?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主要优势是具有信息丰富化、全天候、信息获取速度快、多光谱等特征。随着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就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遥感技术,这样能够广泛应用到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动态监测管理中,也能用在居民住房产权调查等工作中。

4.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将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顺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图形编辑、数据库管理、输出和数据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这种技术主要运用在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开发规划有关的土地信息系统。因此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在这个系统平台上,能够实现土地调查,登记,统计,评价,地籍管理等多项工作。Gis技术可以实现图形与数据的一体化和数据的分析、管理与输出操作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地的开发管理过程中,离不开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土地测绘信息化为土地资源的开发提供技术保障,从而指导土地开发的方向,使土地合理开发,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中发挥着基础的、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有利于土地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Abstract: With China's entry into low-carbon era, the library should be built and managed according to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library construction.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and feature of low-carbon libra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library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of low-carbon are introduced and the author also makes the prospects of the low-carbon future.

关键词:创新;低碳图书馆;管理;展望

Key words: innovation; low-carbon library; management;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239-01

0引言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低效的管理模式使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而能源利用效率却很低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都将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需要遵循的一项准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1低碳图书馆

1.1 低碳图书馆的定义及特征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而低碳图书馆是指遵循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原则来建设、管理、使用和维护的现代化图书馆。低碳图书馆是低碳理念在图书馆建设管理过程中的覆盖和延续,利用清洁资源,减少人为损耗,构建环境健康、低耗高效的新型图书馆。

低碳图书馆区别于旧有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些特征不仅体现在图书馆建筑的施工建设中要环保低碳,在图书馆日常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也时刻体现出来。

1.2 我国图书馆低碳现状建国前,我国仅有公共图书馆52所。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图书馆35万多所,藏书40多亿册,在馆舍数量、馆舍面积和藏书总量上已达到相当的规模。

但是,我国大多数图书馆都建成于20世纪,建筑本身以及使用和管理等很多方面都严重消耗能源,如上海大学图书馆夏季每天空调费上万元、深圳市图书馆每月电费60多万元,这些都给国家和图书馆自身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由于旧有的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人为产生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损耗也很严重。遵循低碳环保的理念,创新低碳图书馆管理方法,已经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1.3 低碳图书馆的建筑要求低碳图书馆的馆舍建筑要从设计、建材和节能三个方面重点考虑。①建筑设计方面,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阳光、朝向、植物等自然因素的利用,使馆舍具有向光、干燥、通风以及隔音良好等优点,达到经济、节约和实用的和谐统一。②建筑材料方面,尽量使用低耗能、无污染、对环境影响小的节能环保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应符合国家检测标准,保障图书馆的环境健康。③建筑节能方面,充分利用可再生的风、光、热等自然资源,进行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自然调温,例如改变建筑墙体的涂层,可以减少一定比例的日光照射,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2创新低碳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工作要走节能减排的低碳之路,就要从创新制度做起,建立健全图书馆低碳工作方式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低碳教育,以及将低碳绩效作为指标融入对全体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去。通过制度、教育、考核等方面的创新来确保低碳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长效稳定。

2.1 创新低碳工作方式应用低碳思维和方法构建低碳图书馆工作方式,是图书馆节能减排工作的首要任务。①养成用完电器随手关闭并拔插电源的习惯;尽量集中使用房间和电器设备;电脑短时间不用时关闭不用的程序和外接设备。②要自觉随时关闭水龙头,避免长流水;打扫卫生时洗拖布、抹布不要直接用水冲洗,这会造成用水浪费。③办公时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信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以降低能源消耗。④以图书漂流、阅览、无偿借阅等形式充分利用旧书的资源价值和使用价值。⑤通过互联网系统建立无纸质的电子图书馆,这是今后低碳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

2.2 对工作人员的低碳教育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低碳教育,就是要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低碳的习惯,向着低碳的方式去转变。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每个人做起,从点滴做起。低碳生活不是过穷日子,而是在维持生活水准提高的同时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教育图书管理人员自己要坚持低碳生活和工作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员去教育他人。

2.3 将低碳引入绩效考核在建立完整的图书馆绩效考核体系时,应该把低碳绩效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添加进去。应该针对员工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和服务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低碳考核标准。在考核评估过程中,以图书馆全体人员的工作成效为主要对象,奖优罚劣,这有助于图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善、能力素质的提高,最终达到低碳图书馆整体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3低碳图书馆的展望

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低碳建设和管理,我国的低碳图书馆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也为我国低碳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1 低碳图书馆的推广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图书馆建成于上个世纪,很多年代更久远的图书馆已经不符合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但是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旧有图书馆全面翻新改建并不现实,只有在旧有的图书馆基础上,推广、创新低碳管理的工作方法才是比较现实可行的办法。使得各地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具备低碳管理的能力和意识,在进行图书管理工作时,要制定明确的低碳工作规则,要加强低碳工作的教育、要强调低碳指标来考核图书馆的绩效。

3.2 未来发展的方向低碳图书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发展基于互联网的IT服务。①低碳图书馆要实现无线互联网覆盖,读者只要拥有无线网卡,就可以在图书馆的任意角落,无须网络接口直接上网遨游;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网线和其他网络设备,而且提高了网络的可维护性,有效地降低了碳的排放量。②开展远程服务,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图书馆提供的网上服务和利用各种电子资源。③实现纸质资料数字化,这样可以突破图书馆座位数限制,扩大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来馆人数。④建设数字图书馆,用以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有效信息反馈机制,扩展知识传播途径和即时沟通手段。

篇7

关键词:土地绘测 开发管理 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047-01

土地测绘技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完美的和计算机技术融合,促进土地测绘技术发展进一步的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而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发展也是土地测绘事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信息化的测绘技术的应用对于测绘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测绘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土地测绘项目对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发挥使得测绘单位整体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第一,测绘技术信息化强化了对测绘支撑作用,不仅对测绘技术进行了提升,还提供了更大的保障;第二,测绘保障的服务模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测绘从普遍服务、被动服务的模式逐渐转变成按需服务、主动服务的模式。这不仅包括成果和测绘服务的提供模式,而且还包括了测绘成果的后续服务模式和应用模式等;第三,测绘保障的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测绘服务和产品不仅要实现优质化,更加要实现增值化。测绘成果的质量、形式和内容要与应用的需求相适用;最后,测绘保障的服务效果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测绘保障的服务要有效、及时和适宜,并要根据其它业务成果所提供支持的程度来对保障服务效果基本的标准进行衡量。

1 信息化土地测绘技术所发挥的作用

近年来,信息化测绘技术开始在土地开发和管理中得到应用,这种测绘方法不仅使得测绘工作变得更加可靠、科学和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对测绘人员工作量的减少和测绘工作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土地开发管理是为了让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实现更加合理的利用,并让土地资源在各个方面都能使规划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信息化测绘技术对于土地的开发与管理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首先,信息化测绘技术能很好地完成土地开发过程中图画的测绘;其次,测绘工作中得出的数据成为了每一项进行竣工验收、施工、规划设计的数据依据,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测绘技术通过对全球定位系统等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测绘工作变得更加的精确和简洁,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测绘的水平。信息化测绘技术贯穿了整个土地管理的始终,使得土地开发和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

2 土地会测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要求

2.1 对关键点测量的关注

关键点主要包括了地窑等量注的等高和面积、坎脚线的标高和位置、坎顶、高程趋势的变化点等信息。在测绘图完成的时候,要把土地的有关特点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居民园地、林地、田地、电、渠、沟的使用年限和地物信息进行反映,而且还要给出相应的旧城改造、旧村复垦地区的林地、园地树木年龄、面积、种类,坟穴的数量,房屋详细信息和具体使用情况,并对边界进行相关的界定,提供关于土地基本资料的精确数据,从而对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工作的绘图方面给予相应的数据支持。在测量进行的过程中,土地使用权一方需要参与到测量的过程中来,使得土地界限和使用范围变得精确,防止日后纠纷的出现。因此,在地籍的测绘过程中,要对土地进行详细的测量,使得开发者和土地使用者在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在完成绘测后,还要对标石和坐标进行埋设,以供日后项目工程施工的使用。

2.2 合理测土比例尺的确定

这是提高测绘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保证,同时也是完成测绘的工作要求的最重要的条件。对于地势平坦起伏小的地区,通常情况下,以米作为网格的测试就足以让各部门的使用要求得到满足,而对于通视困难、地貌破碎、起伏大的地区,要对高程网点进行合理的布置,其测试高程的网格要小于1 m。

3 土地开发管理对信息化测绘技术的运用

3.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把各种地理信息依照空间分布的顺序,对信息进行储存输入、更新检索、编辑图片、管理数据路、综合分析和输出数据的计算机综合系统。其技术最初主要是用在建立和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相关的土地信息系统上。因此,在土地开发管理方面形成新的信息系统模式,该模式是把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的。由地理信息系统构建而成的土地开发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土地的管理、评价、开发、统计、登记和调查等各项工作,而且还为土地方面的法律咨询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库很好地结合了属性数据和空间图形数据,从而实现数据和图形的一体化,以及数据的输出、管理和分析等操作。

3.2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具有多光谱特征、信息获取快速、信息丰富以及全天候等优势。它在一定范围内的测绘数据都可以对各项土地的管理和开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随着遥感技术的分辨率不断提高,遥感技术在居民住房产权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动态监测、土地资源的调查等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3 GPS技术的应用

在地籍测量、地形测图中,GPS技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GPS在土地测绘技术中的运用,使得测绘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比起传统的测量方法,利用全球定位技术对土地的测绘的精确度会更高,而且全球定位技术即使在不完全通视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各点之间的测量工作,其精确度甚至能够达到厘米的级别。而现今来看,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对空间数据获得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GPS技术。特别是针对大比例的土地开发工作,GPS更有助于获得权界或地界等信息以及地物信息的数据采集工作以及准确定位。

4 结语

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信息化测绘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的应用为土地的开发和整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使得决策更加可靠和信息化,并成为了土地测绘资料准确性、权威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业经济;和谐发展

1土地管理模式的改革方案

1.1改革实现土地所有权的平等

我国的宪法规定,土地为我国公有,分为土地国有和农村集体所有。而现在很多地方对农村的集体土地的处理,并没有真正的遵循我国法律和政府政策,对土地的使用和分配存在很多不合理不平等的状况。很多人们对土地的占用、处置、权益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平等的权力。因此,针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不平等的情况,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进行合理的改革,确保人们对农村土地所有权平等。

1.2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土地不断的投入他用,使土地不断是减少,造成生态失衡、水土资源破坏,极大的影响了农业发展。而我国有着13亿的人口,需要大量的粮食来支撑,粮食安全问题极其重要。因此,必须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的改革,完善土地的管理制度,加强农业土地的监管,严格控制农业土地投入到非农业建设中,合理的利用农业土地,提高农业土地的经济效益,促进生态效益,促进土地与人口、环境及资源之间的良性循环。

1.3健全集体土地所有权相关制度

土地的所有制体系并不健全,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的发展。目前的土地制度在农业土地的管理方面还有不足,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制度,是为了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应,使农业土地得到合理的运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而这些除了需要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制度,还需要法律来提供保障,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管理制度对农业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建立健全的土地所有权条款,使土地的流转处在合理的基础上。因为,我国不存在土地所有权流转问题,土地资源的使用,主要是以土地使用权为主的。因此,完善的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制度,将牵引着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发展。

1.4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的配套设施

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土地除了完善管理制度以外,还需要诸多的配套设施的保障,来保证改革的效果。其一:改革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办法,例如,我国有的农村,以村委会自主经营为主,村民参与议事,集体发展经济;其二:完善耕地制度,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管理保护耕地,采取耕地保护补偿的办法;其三:在农村建立土地流转管理中心;其四:建立农村的金融体系,使农村的土地享有资本化的权利;其五:建立农村土地担保,使农村的土地在进行产权交易的时候,增加其安全性;其六:加强农村土地产权的法律保护,全面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制度。

1.5完善土地权限的作用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土地权限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农村的土地的归属权和使用权,一般情况下,都是归集体所有。在集体所有制中,农民无法将土地发挥到最大的利用率。这是长期以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源。只有通过对土地权限相关管理制度的改革,来发挥土地的最大经济价值。土地承包制度是体现土地权限管理制度改革的实例,承包土地可以将扩大土地利用价值,农民可以无限制的,通过利用土地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或者是养殖家禽和牲畜,从而实现了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通常来讲,对土地权限的改革也是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完善土地权限的管理制度,才能够让农民对土地产生依赖感,更好的发展农业经济。

1.6扎实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

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复垦和增减挂钩力度,稳妥推进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和有偿使用,探索推进农村住房及其宅基地市场化流转,尤其要加快抵押担保融资,实现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健全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配机制,让农民获得土地级差收益,享受土地增值收益,分享市场化成果。

2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加强土地管理模式的改革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改革管理模式还是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都与农村的土地有直接的联系。通过对农村土地管理模式的改革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主要体现在改善了农村耕地的承包制度,增加了农村种植经济作物的项目和类型。通过对市场的了解,进行按需种植农作物的方法,来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还可以按照市场的需要,建立农副产品的加工厂,实现从种植到生产一条龙的流水线作业,为农村人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由于农村的土地面积比较大,可以有效的利用大面积的土地发展养殖业。我们国家政策一直都支持养殖业的发展,通过养殖家禽和牲畜来提高农村人们的经济收益。也可以在农耕的上建立蔬菜和水果的采摘基地,种植不打农药不使用化肥,纯绿色无污染的蔬菜和水果,来吸引城市居民来进行采摘,同时也为农村人们增加经济收益。以上的这些新型的土地管理模式,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结语

农村的土地是农村的经济命脉,通过对农村土地管理模式的改革,来增加农村的经济收益。响应我们国家的号召,改善目前农村人们对土地的经营理念,加大力度发展种植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以及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创造和谐的农村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茂.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现状、问题及改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6-82.

篇9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管理;进度控制;创新途径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与安装任务渠道通常是委托承包给建筑施工单位来完成的,所以开发项目的工程管理,主要以合同管理为主要手段,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验收等方法。对开发项目施工的技术手段,经济成本控制、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合同的目标,进行严格监督、落实,控制和管理。确保开发项目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最终完成。为此本文阐述了房地产工程管理的一些方法的分析与创新途径,主要以采取进度控制为依托去解决和分析问题。

1 工程施工管理

房地产开发商在工程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如下:

1.1 项目组织与协调工作

一方面选择施工参建单位,明确各自在业务往来中应遵循的原则;另一方面落实项目施工阶段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包括落实设计意图、施工方案的选定、审核材料与设备供应种类以及供应方式。

1.2 成本控制

主要包括编制费用计划,审核支出费用,研究节支途径。

1.3 进度控制

主要进行进度分析,适实的调整计划,协调各参建单位进度。

1.4 质量控制

提出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监督,处理质量问题,组织工作验收。

1.5 合同管理

对施工前签订的施工合同进行妥善管理,并处理工程量增减、和同纠纷、索赔等事宜。

2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施工控制

不论是开发住宅小区还是金融、商业区等,开发内容构成了一项系统工程,而施工控制是房地产开发产业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也是项目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所以,必须加强施工控制,以保证开发项目有序地实施。

2.1 工程进度控制。

工程制度控制关系到建设工程能否如期竣工完成交付,而工程进度则由工程计划来实现,工程计划包括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总工程进度计划是由承包单位计划部门,技术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在项目负责人领导和监督工程师主持下编制。根据工程所需的工时数以及人力、物力、设备情况,得出施工工期、进而编制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而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开发商应有相应的节点要求和控制。

2.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开发项目管理机构以合同规定的质量目标或以国家标准、规范为目标所进行的监督和管理活动。质量控制的任务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施工工艺等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和合同规定,对所选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质量评价,对整个工程的工作质量水平进行预测评估,将取得的质量数据和承包商履行职责程度,与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进行比较、并作出评判。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确保原材料验收和对工程中的配套设备进行检验以及确保施工中控制质量的相关措施,并建立有关质量文件的档案制度。

2.3 工程管理要素的控制

房地产项目本身是商品,是一种耐用消费品,需要进入市场流通,接受市场检验;面对的是广大消费者个体,而个人购房较之以往福利分房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说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业主都很挑剔,容不得企业有丝毫马虎。概括来讲,房地产工程管理主要有以下五个要素:

2.3.1 成本:直接影响项目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建筑成本在房地产项目所占的比重较大,在一些土地成本尚不是很高的地方,建筑成本是最大的成本,加上随着市场土地及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利润空间主要来源于管理效益。

2.3.2 质量:质量是产品品牌的基础,也是企业品牌美誉度、忠诚度最好的注解,现在有些品牌企业近四分之一的客户是来自于老客户的介绍,产品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2.3.3 进度:产品的交货期是产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上房地产产品生产周期长、环节多等特点,进度的问题对企业的信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4 安全: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首先必须按照国家的要求,对选择施工企业实施招标制,对因故不能公开招标的,也要选择有相关资质的施工企业;其次对施工企业实行监督,监督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再次要求监理单位督促监管施工单位各项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2.3.5 技术支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建设周期、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

3 房地产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1 对所开发的工程建设前期工作预备不充分

开发企业对地块关注的焦点大多是位置、商业环境和周边配套。而作为建筑产品的建设单位,往往对前期工作预备不充分,尤其是对技术资料普遍把握不足。可能会有开发企业为加快开发速度或是对此类工作不了解,匆匆上马。由于没有把握有关工程管线情况,没有在基础设计前委托地质勘探,设计依据不充分,出现基坑开挖到地下管线、打桩打打到流沙层完全沉没的情况。也有的开发企业对城市有关配套管理规定不清楚,发生了交付业主使用的建筑仍使用着施工用临时水、临时电的情况。

3.2 对有关施工许可的规定重视不够

开发企业一旦决策了开发项目,就希望工程进度尽快满足销售的要求,实现收入。在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完善施工巡查制度之前,加上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手续较多,不少房地产企业对办理许可证的要求不重视,往往要求施工单位不等办完有关施工许可手续就匆匆施工。也有开发企业打球,先办理基坑开挖的手续,在没有得到上部施工许可的情况下连续施工,结果导致城管部门要求施工单位停工、建设主管部门对施工单位罚款及通报、对房地开发企业罚款等结果。对此环节的薄弱管理使得企业处于被动,影响工程的顺利推进,还有可能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4 房地产工程管理创新途径及解决措施

4.1 施工阶段技术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应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技术是项目的重要生产因素,是否对一技术进行管理及管理的程度如何,关系到项目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针对管理技术的不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对施工图纸的评审和会审工作,把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与设计单位、甲方协商解决,避免由于图纸问题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文件资料管理,是技术管理内容之一。技术文件应做到内容完整、规范数据科学、准确、清晰、签证应及时,并具有可靠的管理、存档、保管措施。

4.2 始终把握工程管理的控制权

作为开发企业,其拥有的核心资源和能力主要是对房地产需求的猜测和判定、资金运筹、策划和营销。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对自己销售的建筑产品本身的控制。开发企业必须对整个工程建设有全局的统筹,在整体的质量、进度、各专业之间的配合等方面,要有统筹和控制能力,要有具备相应经验的管理班子。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总监应全面把握工程情况,制定计划,明确目标,督促各参建单位完成各自任务。

5 结语

房地产工程管理是房地产开发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保证项目的安全,按质按期完成的保障, 提高房地产工程管理的效能是保证开发企业投资回报和促进项目营销的关键环节, 不断推进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发展将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达人.浅谈房地产方向的工程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 2010,(21).

[2]李玉训,张法成.房地产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之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0,(29).

篇10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林权数据;图表关联;云南腾冲

中图分类号 TP3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160-01

腾冲市2006年作为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9 个试点县之一,由于工作技术粗糙,时间紧,任务重,没有经验可借鉴,致使全市41万余宗林权宗地附图中区划为小宗地、属性齐全的宗地大约10万宗,其余30余万宗林权宗地附图为大宗地和属性不全。林木采伐、林地征占用、案件现场、营造林等涉及的林权信息查询业务无法开展,需到各相关部门逐一查找纸质档案或向农户收取林权证查询相关林权信息,阻碍了林业信息化发展。在林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图表的关联可以通过“关联登记表”功能完成,但只能逐宗关联,工作效率低,为提高工作效率,笔者利用林权数据中“申请表号”的唯一性特点作了批量图表关联的尝试。

1 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一台安装Office 2007或更高版本、ArcGIS 10系y、林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电脑。

2 图表关联的方法

2.1 宗地区划

宗地区划以林权改革宗地电子成果图为工作底图,林权宗地数据为基础数据,最低一级行政代码单位(组、自然村、村)为工作单元,利用ArcGIS结合腾冲市地形图、林权宗地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材料、林权宗地数据,逐宗对照核实,勾绘位置,填写属性[1]。

在ArcMap10中打开林权宗地电子附图,添加字段“申请表号”和“内业号”,对原林权宗地电子附图中属性不完善的小宗地,对照林权档案和林权宗地信息数据,填写属性“申请表号”和“内业号”;根据原林权宗地电子附图中的大宗地,配准对应的林权电子档案宗地附图并与宗地中心坐标校准,参考配准的林权电子档案宗地附图将大宗地勾绘成小宗地,对照林权档案和林权宗地信息数据,填写属性“申请表号”和“内业号”。属性完善的宗地以村为单元保存为shp文件[2]。

2.2 图表关联的步骤

2.2.1 宗地更新。进入ArcMap10,添加属性完善的shp文件和D\林权数据\空间数据\林权宗地\宗地,编辑宗地,将shp文件更新到宗地中,计算GID值等于申请表号,保存结果,关闭ArcGIS系统。

2.2.2 数据导入。打开 ArcCatalog 10,找到D\林权数据\空间数据\林权宗地\宗地,选择宗地,右击弹出菜单中选择“加载”,然后点“加载数据”(图1)。点下一步,添加需要导入的shp文件到列表(图2),点下一步,选择应加载到目标字段的源字段(图3),点下一步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数据导入。

2.2.3 修改State状态。数据导入完成后,进入ArcMap10 添加D\林权数据\空间数据\林权宗地\宗地,右击打开属性表,GID字段有申请表号的State修改为0,没有申请表号的,内业号输入“未申请”,State修改为60(图4)。保存结果,关闭ArcGIS[3]。

2.2.4 生成要素ID。打开LQdata.mdb文件,根据条件,在属性表里找到之前导入的shp文件信息,要素ID为空的将申请表号复制到要素ID里(图5),图表关联完成,关闭数据库。

3 图表关联结果检验

在林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图表未关联的宗地,宗地范围内显示“未申请”字样,不可以通过图查表,也不可通过表查图。图表已关联的宗地,宗地范围内的“未申请”字样会变为申请表信息内填写的内业号,既可以通过图查表,也可以通过表查图[4]。

图表关联完成后,打开林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按关联宗地数的10%检验图表关联数据是否正确,在系统工具菜单条左键单击 按键,再左键点击页面中已关联宗地范围,在弹出的菜单条中可查看该宗地的申请表、林权证等属性信息;在系统主菜单条“申请表管理”下,点击“申请表查询”,按组查询已关联宗地的申请表,选择申请表,点“查看宗地图”系统会自动漫游到选择申请表的宗地图上,并呈高亮黄色闪烁。如上所述,既可以通过图查表,也可以通过表查图的说明图表关联正确。

4 结语

利用林权数据中“申请表号”的唯一性特点批量进行图表关联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图表关联的工作效率。自2015年起,已区划并关联林权宗地20万宗,图表的关联真正做到了图表一致。图表关联后,只需将采伐、林地征占用、案件现场、营造林等范围加载到林权管理地理信息中,或者与已进行图表关联的林权宗地图叠加,就可以查询采伐、林地征占用、案件现场、营造林等范围内涉及的林权证号、林权权利人、申请表号、小地名等林权信息,对推进全市林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5]。

5 参考文献

[1] 陈林,杨珂,陈静,等.林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运用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 (2):120-123.

[2] 高维全,钱冲元,高昆瑞.林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合并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 (6):229.

[3] 王生进.腾冲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技术要点初探[J].林业调查规划,2007(3):121-123.

篇11

    现将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启用新版土地证书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的通知》(〔1996〕国土〔籍〕字第110号)转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要求,我市决定从1998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重新修改、设计的土地证书及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启用新版土地证书、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后,各区、县已经颁发的原版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证明书继续有效,待变更土地登记时逐步更换。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现存的上述原版土地证书可继续使用到1997年12月31日。

    新版土地证书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印制。请各单位于1997年12月15日前将所需土地证书的种类及数量上报市局权属处,以便统一向国家土地管理局订购。

篇12

关键词:开发;模式;管理

Abstract: due to the need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e land level of the country to develop more and more business in the past mainly government leading to develop completely, but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changes, the land level development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pattern. In view of the above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the land level development mod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development; Mode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基本情况

受到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的影响,国内经济整体发展受到约束,在对外出口量不断下降情况下,只能通过内部消费和投资推动经济发展。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公布,全国地方政府约有11万亿元的地方债务,地方政府目前已无力继续进行内部政府投资,也就直接导致地方城市土地一级开发无法推进。鉴于目前形势为突破一级土地开发停滞情况,政府必须转变以往的土地一级开发运作模式,尝试新的方法利用社会资本通过社会化合作解决土地一级市场的持续开发。逐步使政府从原先的单一完全主导土地一级开发模式,逐渐转变由政府主导下提供土地资源,企业参与提供开发资金,到时分享土地转让收益的市场化运作新模式。

二、土地一级开发的典型模式

(一)完全政府控制模式:该模式是由政府通过严格的计划和规划管理,完全控制熟地开发及供应市场,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格局。该模式完全由政府组织实施土地一级开发,仅以招标方式确定施工企业。这种模式可以保证政府完全控制地价,土地开发为熟地后的增值收益不流失,且土地一级开发法律关系单纯,便于政府实施土地一级开发的各项事务。其主要缺陷是政府的土地开发资金压力较大,融资渠道窄。

(二)政府授权机构模式:该模式是指由政府投资成立的开发企业完全垄断土地一级开发,如同“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水池蓄水、一个龙头出水”,仍而达到调控土地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增值归国家所有的目的。

(三)由政府主导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在当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与土地二级开发紧密相关,因此这两类企业往往将一级土地整理和二级开发相结合,以获取整体收益最大化。这种模式由企业主导,所以在开发初期就确定运行土地一级和二级联劢开发。 两类企业通过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在获得一级开发阶段收益的同时,也可以满足经营业务发展的市场,保证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保证了可获取土地在未来升值和建筑施工利润给企业带来的二级开发的优厚收益。

由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保证政府主导土地一级开发的基础上能有效利用市场资源,减轻政府开发资金压力。

但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不利于政府控制市场地价,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降低等。政府享有的土地收益也将减少。

三、政企合作下的盈利模式

在土地一级开发过程中,市场化开发主体通过与当地政府协商,创造了多种盈利模式,盈利模式的选择主要由开发主体和当地政府协商,不同的模式开发主体的盈利能力不同。

(一)从一级土地开发本身获利

土地一级开发商通过一级土地开发本身获利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住各项成本费用。在各项成本费用中,比重不控制难度最大的是征地拆迁费用,虽然政府有相关标准和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有难度。这就要求开发商具备较强的与当地政府、居民、企事业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的能力,在转居安置等方面妥善解决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实现多赢。

整体成本费用的控制在于系统周密的安排。对与大面积的土地一级开发,需要分批次批地、征地和拆迁,因此应严格控制整合各步骤的节奏。例如,先盖安置房,原居民再搬迁,减少安置过渡费用,企业再征地拆迁,再安置劳动力,资金安排则贯穿始终。通过各步骤的无缝衔接,使企业的人员和资金效率达到最高,政府和农民的满意度也达到最高。

(二)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某些城市实行了在政府、企业之间按照一定比例分享增值收益的机制。这样,开发商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性的一级开发节奏,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价值,仍而获得最大利益。该盈利模式的前提在于当地政府的分享机制、一级开发中的授权范围,以及分批出让计划的安排。在土地一级开发中,能够尽快实现土地增值的措施有:

(1)标志性工程建设。尽量争取政府的办公场所进驻,可以快速的提升周边土地增值效应。

(2)投资环境景观。本质是通过提高生态效益来实现经济效益。其方式包括改造旧河道、变废为宝,加强景观和园林的规划建设、美化环境等。

(3)投资公共配套设施。本质是通过提高社会效益来实现经济效益。其方式包括配套制冷及热力供应,地下综合商城、停车场,等等。

(4)引入大型服务性企业。前期出让引入大品牌商业设施与酒店,带动周边地块升值。实现一级和二级开发互动。

(三)持有部分公共建筑

政府授权土地一级开发主体可以投资公共配套设施,如医院和教育机构等。开发主体则可以通过提供公共配套设施服务而获得长期现金流。

该盈利模式的前提在于是政府允许土地一级开发主体进行部分配套的二级开发建设。对开发商而言,该盈利模式的最大挑战在于对公共配套设施的投资决策,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能力。

(四)为二级市场开发铺垫

土地一级开发主体通过与政府协商,出于主观意愿及客观原因,总是能够创造一些条件让一级开发主体取得二级开发项目的。该盈利模式的前提是政府愿意让一级开发商取得一部分二级开发权。

该模式要求一级开发主体具有相应的二级开发能力,通过二级开发弥补一级开发收益的不足,实现一级开发和二级开发的联劢。

四、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鉴于土地一级开发市场受到诸多政策性因素影响,因此土地一级开发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综合来看主要来源于以下几项风险:

(一)对外出售地价预估价格较大波动。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物价的上涨,可能导致拆迁成本不断上升。另外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未来地价可能不及当初预估的价格。势必造成收入减少,而成本却增加,形成开发亏损的状态。

(二)长期占用大量资金。对于只是用于储备的土地,经土地储备中心验收后,由其用自有资金偿付给开发商,欠款风险加大。如果拆迁工作不顺利,也会推迟整个项目的完工时间。

(三)政府违约行为的风险。在土地一级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强势地位是绝对的。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法律文件进行约束,从而与政府方面的利益紧密捆绑,但仍不能消除地方政府违约发生的风险。

(四)政策风险。目前全国性的政策规定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同时对于政企合作进行土地一级开发行为未明确进行制止。在地方政府层面,其政策风险因素主要为省、市根据地方情况而改变有关土地利用政策。

为规避经营和运作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优化运作流程,提升管理能力,有效控制成本

开发主体在土地整治和储备过程中,涉及到征地、拆迁、安置、基建、土地出让等诸多环节,同时,一级开发又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众多和政府对口以及和外部合作单位谈判的环节,因此,优化运作流程、提升管理能力对一级开发企业的成本控制有着重要作用。

(二)加强规划能力、挖掘区域潜在的价值

土地一级开发的价值要素中最重要是规划。土地的特征使其一旦开发,短期内不可能复原,而规划的优劣对区域功能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区域功能又对区域价值有根本性的影响。

(三)把握行业波动周期,控制开发节奏

在把握行业波动周期方面,既要充分考虑整体宏观经济、行业形势和区域经济等因素,也要充分考虑政策因素。这就需要企业有敏锐的市场触觉,并且能够与政府需求保持较高程度的一致性, 做到根据市场需求来控制开发节奏,仍而提升区域土地价值。

篇13

患者,女,79岁,因“反复心悸、气促1年余,再发加重3天伴发热”收住院。患者近1年余以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悸、气促,曾多次住外院治疗,曾诊断为“冠心病”,具体用药不详。近3天无诱因上述症状再发,静时亦感心悸、气促,活动时加重,伴颜面及双下肢浮肿。同时出现畏寒、乏力、腹痛,发病后在外院输液治疗(用药不详),症状无减轻,到我院住院。患者近3天进饮食减少,尿量稍减少,外观色黄,大便外观正常,夜间睡眠差,需半卧位。既往史:近10年曾3次行“胆道手术”,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时查体;T 39.8℃,P 112次/分,R 20次/分,Bp 100/70mmHg,重病容,神志清楚,口唇、肢端发绀,颜面稍浮肿,咽部无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向左下增大,HR 112次/分,节律稍不齐,未闻及杂音。全腹软,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踝周稍浮肿。辅检资料:SpO2 86%~88%。心电图:①窦性心律不齐;②窦性心动过速;③ST段呈缺血性变化(侧壁)。胸片报告:①右下肺感染可能;②主动脉-普大型心脏。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9×109/L,中性粒细胞85.9%,淋巴细胞13.6%,红细胞总数3.63×1012/L,血红蛋白111g/L,血小板177×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80×106/L。大便常规RBC 0~1,WBC少量/Hp。初步诊断:①冠心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增大,心功能Ⅲ级,心衰Ⅱ度。②右下肺感染。③肠炎可能。

患者入院后,给吸氧,口服螺内酯利尿,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脉,静滴氨茶碱平喘,镁极化液营养心肌,阿莫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等治疗。患者入院第2天,心悸、气促较前减轻,体温37℃,尿量增加不明显,查肾功、血离子常规正常。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在原治疗上给呋塞米针20mg静注利尿,入院第3天11:55,患者由家属搀扶上厕所时,突然出现呼之不应,颜面、口唇发绀,医护人员及时赶到,查:无意识、无自主呼吸,无自主心跳,考虑心跳呼吸骤停,迅速抬入急救室,立即给开放气道,气囊面罩给氧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开通静脉。床旁心电图示:“心室颤动”。立即给双相波除颤仪150焦耳电击除颤1次,心电监护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除颤成功。测血压130/80mmHg,12:00给胺碘酮针剂150mg静注(防止室颤复发),12:03静滴镁极化液,测微量血糖98mmol/L,测SPO2 93%~94%,继给地塞米松10mg静注防治脑水肿及全身应激反应。12∶ 30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神志转清楚,面色、口唇、甲床转红润,SPO2 98%~99%,抢救成功。急查血离子常规:钾33mmol/L,钠1349mmol/L,镁081mmol/L。心肌酶正常。存在“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经静脉补充氯化钾、氯化钠;静滴参麦益气养阴;用20%甘露醇125ml静滴防治脑水肿,心电监护48小时,无室颤复发。住院第8天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QT间期延长(QT/QTC 448/501ms)。住院第11天复查血离子常规:钾、钠、氯、钙、镁均正常,第12天好转出院。出院后3个月15天,电话随访,患者病情平稳,未出现过心跳呼吸骤停。

讨 论

心跳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见为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骤停发生后,即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呼吸停止,经及时有效的心肺脑复苏,部份患者可获存活[1],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由于大多数非外伤性心脏骤停是由心室颤动所致,每延迟1分钟除颤,生存率下降7%~10%。本病例的特点:①患者为老年人,79岁。②入院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③初步诊断;冠心病,左心室增大,心功能Ⅲ,心衰Ⅱ度。④存在低钾血症,低钠血症,肺部感染。⑤上厕所时突发心脏骤停,继而呼吸停止,心电图示心室颤动。前述几条均可能是室颤的易发病因素。患者在医院内出现心脏骤停,有家属陪护,目击现场,呼叫医护人员(早期呼救),立即抢救: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气囊面罩给氧),胸外心脏按压(早期CPR),同时开通静脉(早期救治)。及时查心电图并接上除颤仪,提示“心室颤动”,立即(从心跳骤停开始约2分钟内)给予电除颤(早期电除颤),转为窦性心律,之后行相关治疗(心跳骤停后的救治),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神志转清楚,抢救获得成功。我们使用新购进的双相波除颤仪,用150焦耳能量,仅除颤1次,即转复。本病例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遵循《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做好新“生存链”的5个环节:①早期呼救;②早期CPR;③早期电除颤;④早期救治;⑤心跳骤停后的救治。另外,心力衰竭的患者,用呋塞米利尿后,可能出现低钾血症,应及时监测,及时补钾,以预防心室颤动发生。

篇14

为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收缴使用管理,保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耕地开发,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收缴使用管理,保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耕地开发,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下简称土地有偿使用费)是指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时,向取得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纯收益。

第三条土地有偿使用费30%上缴中央财政,70%上缴地方财政,县、市人民政府依法取得新增建设用地后,应依法向用地者供应土地。

第四条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全国城市土地分等和城镇土地级别、基准地价水平、各地区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制定,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并定期调整公布。具体缴纳标准见附件一。

第五条按照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等新增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土地有偿使用费由取得新增建设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按本办法规定标准缴纳。缴纳程序为:

一、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对申报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拟订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缴款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格式见附件二)。

二、申报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根据《通知书》核定的缴款额和缴款时间,填制一般缴款书”,将土地有偿使用费按规定比例就地缴入中央金库和省级金库。

三、国务院或者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加盖银行收讫章的“一般缴款书”办理新增建设用地手续。未按规定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不予办理新增建设用地手续。

第六条土地有偿使用费在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新增建设用地手续前缴纳,具体缴纳环节为:

一、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属于同级审批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在批准农用地转用前缴纳;

二、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属于不同级审批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在批准征用土地前缴纳;

三、只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的国有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在批准农用地转用前缴纳;

四、只需办理征用土地审批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在批准征用土地前缴纳;

五、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国有未利用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在批准转用前缴纳。

第七条上缴中央财政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作为中央财政基金预算收入,上缴地方财政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作为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均专项用于耕地开发,不得平衡财政预算,结余结转使用。

第八条上缴中央财政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用于中央确定的耕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经中央批准的耕地开发整理示范项目、对地方耕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补助、耕地信息与监督系统建设。

第九条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耕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计划,国务院财政部门依据审定的耕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计划编制耕地开发整理项目支出预算后,共同下达耕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计划和支出预算。

第十条国务院财政部门依据共同下达的耕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计划和支出预算负责办理资金拨款,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耕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十一条上缴省级财政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也必须用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不得挪作他用,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

第十二条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工作所需的业务费用,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在本级基金预算中按缴入本级金库土地有偿使用费金额%的比例安排。

第十三条各级财政部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计部门要加强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的管理和检查监督,保证土地有偿使用费及时、足额收缴和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土地有偿使用费。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附件:一、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

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款通知书

一九九九年八月四日

附件一: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

单位:元/平方米

等别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六等七等八等九等十等十一等十二等十三等十四等十五

等标准7060504038411714110875

注:

1、表内定额标准为平均土地纯收益。中央分成部分=定额标准×30%;地方分成部

分=定额标准×70%。

2、对成片转用土地,以批准面积为基数,按上述标准征收。

3、对在城市用地规模之外单独选址的项目,应依法实行有偿使用的,根据土地所在地的等级,按相应标准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