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印刷企业监管范文

印刷企业监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9: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印刷企业监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印刷企业监管

篇1

关键词:3D印刷;数字资产;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29-02

在印刷领域,平面印刷图像上再现物体立体三维图像的印刷形式,称为3D印刷。3D印刷,将三维立体成像技术与印刷工艺特点融为一体,使平面印刷图像呈现出立体动画和异变图的奇特视觉感受,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印刷品平面、静态、单一的局面,给印刷工艺带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1~2]。

一、3D印刷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印前制版技术、印刷技术、光栅制作技术的迅猛发展,3D印刷得到了迅速发展,在3D印刷理论、设备、软件平台和制作工艺技术的研究、市场开拓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印前图像制作、数据输出、印刷成图工艺和光栅材料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3~4]。在立体印刷技术及设备开发商和立体印刷企业的共同培育下,立体印刷萌发出新的生机,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5]。3D印刷,现已在工艺美术、文化用品零售批发、户外广告、摄影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与传统印刷相比,3D印刷优势明显:(1)立体感强。3D印刷品,色彩丰富、如同实物的立体感,对人眼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附加值高。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印刷市场,印刷微利化时代已经到来。3D印刷能扩展印刷服务产业链,是企业增值印刷的重要着力点。(3)防伪性强。3D印刷工艺复杂,所需要的特殊设备投资大、技术含量高,仿造者对原创产品难以直接通过拍照扫描和一般印刷设备等技术进行复制,同时消费者也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效果,能实现较好的防伪功能。(4)创意性强。3D印刷独特的表现方式能够实现多种多样的艺术效果,能体现商品设计更加多样的创意,能实现包装设计的创新。

二、3D印刷企业存在的问题

在3D印刷中,将图像在计算机环境下,利用软件平台进行印前制作,生成立体光栅图像是个复杂过程。光栅3D印前图像处理,要完成对原稿图像的颜色与阶调层次处理、视差图的生成、多像合成等复杂作业 [6]。首先将原稿中的景物按凹凸视觉效果勾画等高线,然后选定主体中心,将前后景物进行一定量的位移,最后形成不同视差角度的图像序列[7]。3D印刷在印前图像设计中存在以下问题:(1)3D图像素材杂乱。随着企业累积的素材数量的越来越多,设计人员只能凭记忆查找素材,这样给查找、制作都带来巨大的困难。(2)3D印刷图像数据量大。3D印刷图像精度高,图层多,对设备性能要求很多,即使采用高档设备,数据处理速度也很慢,而且文件较大,存储空间不够时,容易被删除。(3)偏差匹配精度要求高。光栅与多视图的位置匹配关系要求非常准确,但由于光栅线数、图像分辨率、加网线数、网点形状、输出设备分辨率、印刷时纸张(光栅片)的变形等因素会造成匹配时出现误差。要通过手工或软件辅助等手段实现这种关系匹配,十分烦琐。(4)设计人员经验水平要求高。目前的工作过程中,大多数3D印刷企业采用的是一人全程负责式,不能多人协同工作。从图片的查找、扫描到图片的编辑再到排版、打印等一系列环节全部由一个设计师来完成。这就对设计师的能力要求非常高,设计师不仅要具备高素质设计、策划能力,还要具备熟练掌握各种编辑、制作类软件的能力。(5)沟通协调困难。设计制作人员之间由于对文件格式及使用方法上不能有效地沟通,而采用了不一致、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会影响产品质量。

三、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构建

数字资产管理(DAM),是以数字资产文件获取、存储与重复利用为目标的新技术,主要应用于新闻媒体、图书出版、印刷包装等行业。如果将数字资产管理(DAM)应用到3D印刷企业中,可以较好应对3D印刷图像制作和处理问题。

数字资产管理系统(DAMS,D1g1ta1 AssetsManagement System)是对数字资产进行组织与管理的系统,它由数据录入、管理、整合和四个主要的功能模块组成,完成从多媒体信息的输入、存储管理、检索查询,到编辑整合、出版物制作等,再到印刷出版、电子出版、网上等一系列工作。

数字资产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多媒体信息经过数据录入模块加工后,被纳入到数据管理的范畴,存储在数据管理模块控制的存储体中;在需要时,数据管理模块将内容从存储体中提取出来,经由数据模块加工或合成后,进行多方位的。数据录入是指通过数字化和必要的加工过程将文字、图像、视频以及音频等多媒体信息转换为数字化内容,如文字录入、图片扫描、视频信息的数字化以及辅助查询的关键帧的提取等。各种多媒体信息经过录入进入到内容管理平台,在这里,数字化信息被分类、标引,并连同其标引信息将被存储到数据库或其他存储体(如磁盘、光盘等)中。

内容管理是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可实现对多媒体信息的存储、查询以及系统控制、用户权限设置等功能,具体来说包括:对各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进行分类、索引以及存储等;对数字化信息本身及其索引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以及修改等;实现多级查询和多次查询功能,既支持简单的查询,也支持复杂的条件查询;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权限分配管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日志生成、数据备份等。

数据模块通过有效的查询手段提取数字内容,依据不同的媒体进行出版前的整合加工,生成新的数字内容,并以各种形式进行。文字和图像可以用于报纸和书刊印刷,也可制作成电子书,刻成光盘,生成网页等;视频内容可以进入到编辑程序,进而进行数字播出、网上视频点播等多渠道。

3D印刷企业应用数字资产管理(DAM)可以解决的问题:(1)提高生产效率,方便电子文档的管理,减少文件查询、调用时间,加快生产速度;印刷生产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产生数据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印刷企业所需要管理的数据日积月累,数据量十分巨大,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工作将会变得十分烦琐。目前大部分的印刷企业采用的数据存储方式基本上都是文件直接存储,这种方式给将来的检索、查询以及数据的再利用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实现数据存储、管理、查询,可实现数据的有效组织和管理。(2)提升印刷质量。3D印刷要求印刷更精细,生产环节更加多变,其印刷出来的效果优秀与否牵涉到设计、印前、制版、印刷各个生产环节。数字资产管理可以对以上生产因素进行很好控制。(3)数字资产管理,可以对数字图像图层及操作参数进行集中,为客户提供额外的数字内容服务。(4)升级管理,解决生产数据规模不断扩大所带来的管理问题。(5)降低设计人员的操作要求,由于对数字图像进行了分类,给类似的图像处理提供了参考参数。另外,可以将一个活件处理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流水线环节,可以分布合作方式来处理图像,避免了所有环节都需要一个设计人员来完成的困难。(6)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中提供了盒型结构图,可以方便3D印刷盒型设计。

四、总结

总之,利用数字资产管理(DAM),能改变3D印刷印前设计中存在的印刷企业中印前设计存在“数字素材烦杂、图像处理繁琐、协同操作困难、预视效果较差”的现状,根据项目前期预研和市场调查,开发3D印刷数字资产管理系统能较大提高3D印刷设计效率,降低对设计人员经验水平的要求,能提高3D印刷质量,优化3D印刷工艺流程,降低印刷废品率,扩展3D印刷产业链,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数字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璐.立体印刷工艺在包装设计中应用[J].艺术探索,2010,(1):149.

[2] 王小京.光栅立体印刷的制作原理与未来发展[J].今日印刷,2006,(7):37-38.

[3] 张昌印.光栅立体印刷工艺详解[J].今日印刷,2010,(10):67-69.

[4] 史瑞芝,安敬,汶建龙,等.一种适用于柱镜光栅立体印刷图的柱形网点模型[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09,(2):52-53.

[5] 彭爱华,朱化凤.应用于立体印刷的矩阵式透镜光栅的原理[J].燕山大学学报,2010,(3):262-264.

篇2

印刷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将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生产流、业务流等多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进而实现企业的自动化运营,形成现代化的企业制度。结合印刷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本文将介绍基于ERP系统的印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做好信息基础建设

信息化实施是一个阶段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搞好信息基础建设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信息基础建设主要是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企业全方位的信息,如原材料供应信息、设备使用和维护信息、工艺流信息、工时定额、物料使用定额、各车间的产能数据、客户档案、人力资源信息等。这些信息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基本元素,其准确性和真实程度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在进行信息基础建设的同时,构建企业的信息化网络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能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印刷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司提供的印刷品除了质量好、价格低之外,还需要快速的接单至交货流程,而为保证公司系统能快速作出响应,必须有强大的网络支撑。此外,印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格式不同的图形图像文件,这就要求公司加大图像处理软件、存储服务器和云计算平台的引入。

引入ERP系统

目前,我国应用ERP系统的印刷企业数量占比仍很少,层次较低,多数印刷企业停留在MRP和MRPⅡ阶段。其实,MRP、MRPⅡ和ERP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MPR主要对制造环节中的物流进行管理,使企业达到既要保证生产又要控制库存的目的;而MRPⅡ则集成了物流和资金流,将人、财、物、时间等各种资源进行周密计划,合理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ERP系统将供应链、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都囊括其中,除了具备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加工工时、企业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能力之外,还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功能,可配合企业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

ERP系统因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产效益,而吸引了众多企业家的目光。印刷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管理情况,引入ERP系统。

第一种引进方式是购买现成的管理信息系统,直接应用或者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的要求局部改进再加以应用。国内印刷业的ERP系统有傲思奇印刷ERP、方正印略ERP系列、用友ERP、金蝶ERP等。在ERP系统选型时,除了要求ERP系统能满足印刷企业的业务需求之外,还需要考察ERP系统的功能深度和ERP系统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印刷企业处在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期间可能会面临ERP系统的升级或者改造等问题,这则需要ERP供应商要有一定的研发实力,能够实时、连续地为印刷企业进行ERP系统的升级或者改造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第二种引进方式是印刷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要求,委托开发公司设计研发,这种方式需要印刷企业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的支持。

印刷企业成功引入ERP系统的关键在于对行业特点的认识和自身条件的把握。首先,印刷活件品种杂,批次多,生产工艺流程复杂,产品必须按照客户订单生产,且具有艺术性和严格的工艺标准,这必然造成管理难度的增加。其次,不同的印刷原材料、印刷设备、印刷方式及印后加工工序生产出的产品档次不同,加之客户的不同要求,造成印刷业的报价困难。最后,企业应用ERP系统是一项庞大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除经营者的决策要及时果断之外,在ERP系统正式导入公司前,印刷企业应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梳理管理流程并提供基础数据。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困难并逐一解决,才能真正使ERP系统发挥其最优能效,进而为企业带来效益。

借助ERP系统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各部门、各生产环节的数据全部导入ERP系统之后,印刷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ERP系统的查询模块查询到企业各项产品的生产进度、财务应收应付账款信息、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库存信息等,进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究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方面,ERP系统可对企业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机构进行重组。印刷生产过程十分复杂,涉及的部门也较多,在保证与客户约定的交货期的前提下,需要经过方案策划、工艺设计和组织生产三个步骤。业务流程重组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的生产流程,企业管理机构重组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扁平、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其中,业务流程重组的具体做法如下:通过将打样与产品设计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能在最短时间内按客户要求提供样品供客户选择的快速反应流程。

另一方面,ERP系统可对生产控制系统进行重组。订单业务人员严格按照ERP系统的要求下订单,并对业务做详细说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查询企业的订单,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保证必要的供货周期。订单传至生产管理部门后,生产调度人员根据订单统一开制生产传票。不同的传票传至不同的工序部门,各工序部门根据传票的规定安排生产。各工序完成本职工作后,需在ERP系统上实时反馈进度和生产量,生产调度人员则根据实时生产进度及时安排和调整生产任务,对整个生产流程实时监控,确保生产指令的下达和执行。各个工序的信息实现了共享,打破了以前各个生产工序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

此外,印刷企业人员还可以从ERP系统中方便地查询对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核所需的成本投入,获得及时准确的考核数据。ERP系统的监控功能还产生了新型的员工奖惩制度。通过ERP系统,企业相关人员可以了解哪些员工既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又能节约资源,有利于推行奖罚分明的制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开展全员ERP系统培训

开展全员培训是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非常必要的一环。员工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因素,他们影响着从接受订单到货款回笼的每一个过程,如果企业的员工都不了解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知识,那么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引入ERP系统也就毫无意义了。企业经营者应意识到,培训是员工循序渐进地认识、熟悉并掌握ERP系统的有效途径,应该贯穿于整个ERP系统的实施及应用过程。培训应分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使员工之间形成自我学习、逐步提高的良好氛围。

组建IT部门加强与管理层的合作

篇3

【关键词】色彩管理 数码打样 ICC特性文件

引言

依据有关的调查分析显示,2009年,彩色印刷所占比例为58%,预计到2020年大概会上升到85%。色彩是非常主观并且复杂的问题,随着客户对印刷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色彩问题已是当下印刷行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国内色彩管理技术应用的现状

21世纪初,随着色彩管理技术的逐渐成熟,色彩管理技术进入实用阶段。尤其是近几年CTP(Computer-to-plate脱机直接制版)技术迅速推广,购买了CTP系统的企业,几乎都具备了实施色彩管理的技术条件。但事实上国内目前的色彩管理应用推广非常缓慢,表现为:(1)少数企业的全流程色彩管理。只有少数印刷企业一直在使用,在色彩管理技术上应用非常好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它们在印刷流程中以色彩管理技术为核心,实行全程的色彩管理,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色彩管理体系。利用准确制作的ICC特性文件,在不同的程序、不同的设施设备、甚至不同地域的印刷企业之间获得统一的颜色,确保色彩的应用准确、稳定,提升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并有效地降低成本。这样的企业多出现在艺术品的仿真复制和包装的企业中。(2)一部分企业的局部色彩管理。一部分的印刷企业色彩管理应用还只是局限于数码打样和显示器模拟,还有部分企业仅限于数码打样。由于没有构建全流程的色彩管理体系,不是出现客户确定的数码样和最终印刷颜色不一样,造成客户不满意,就是出现客户确认的颜色因为是在屏幕上进行的,跟数码样或印刷效果不符,出现反复的调节或者重复打样,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3)大多数企业“失落”的色彩管理。大多数印刷企业根本就没有运用色彩管理技术,不是说这些印刷企业实施色彩管理条件不具备,而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仍然抱着传统的经验至上的观点,认为只要有有经验的师傅进行颜色的把关,就能让客户满意。他们觉得色彩管理的技术投资比较大,短期也看不出明显成效,还不如有经验的师傅省时省力,嫌仪器测量麻烦费时间。甚至也出现一部分企业尝试应用色彩管理之后,对色彩管理技术感到越来越迷茫,逐渐失去信任,不能持续坚持使用。

2 色彩管理技术实施困难的因素

在我国,现阶段众多的印刷企业不能够很好的引入和运用色彩管理技术,造成先进的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印刷质量,不能发挥出色彩管理应有的优势,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印前和印刷的分离。在我国,很多印前制版企业是与印刷企业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比如,很多的出版社都是事先传送稿件给图文的制作中心或广告设计公司进行制作,制好后的相关文件打样确认再给印刷厂进行拼大版与印刷的工序。这种模式印刷企业建立全程的色彩管理系统就比较难,由于印前的数码打样没有跟印刷环节匹配,当然色彩就存在很大的差异。

(2)不稳定的工艺。一些印刷企业建有色彩管理技术体系,甚至定期请色彩管理工程师到厂指导,但是由于企业的印刷工艺不稳定,包括印刷设备的状态波动,车间环境不稳定,印版、纸张、油墨经常变动,印刷赶不上数码样的问题经常出现,往往是工程师驻厂期间,印刷质量明显提升,工程师离厂,很快又打回原形。可以说我国现阶段的印刷企业大都还处于色彩管理应用的初期,由于对印刷品的材料不做严格的把关,也不确定原辅材料是否跟印刷设备的匹配达到最佳的状态。

(3)色彩管理技术人才的不足。很多的印刷企业缺乏色彩管理的技术人才团队。不能让各个部门、不同工序有机协作,当然也就不能构建一套有效的色彩管理体系,解决色彩一致的问题就是妄想。色彩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各个部门的人员必须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这需要众多的懂色彩管理的人才,需要各环节的人员充分的沟通交流。色彩管理流程就像就像田径赛场上的接力跑,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影响最终成绩。

(4)对色彩管理的不重视或认识不足。很多的印刷企业领导不是很重视企业的色彩管理,没有将色彩管理技术作为重点来抓,认为色彩管理可有可无,或者对色彩管理认识不足,认为这都是生产一线人员的责任。还有很多的印刷企业购买了相关的软硬件设备,但是企业领导不重视色彩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愿意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在色彩管理实施过程中,不重视对各部门、各环节的统筹、协调,造成实施困难加大,效果大打折扣。

结语

色彩管理是发挥设备潜力、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率的必由之路。目前对很多企业实施色彩管理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这是带动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图像复制质量和效率的必要途径。各印刷企业只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方协同、分段实施、逐步推进的方式,一定能收到成效。

篇4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加强和提高印刷(行业)企业的安全管理,严格实施印刷企业现场监管措施,切实增强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识,规范印刷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工作长治久安。

二、工作重点和目标

本次印刷(行业)企业专项整治,由镇安监办联合安全监察五中队及其他相关部门,分企业自查、集中整治、邀请专家联合检查、验收巩固等阶段进行。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旨在促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改善作业场所的工作环境,增强企业员工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做好每年的现场检测和员工专项体检,建立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工作,现场安全设施到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三、整治范围

张浦镇区域内中小型印刷类企业。

四、整治要求

1、全面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印刷类企业五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必要的操作规程。

2、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企业要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参加法定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

4、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企业要及时如实申报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每年定期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现场检测;开展从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个人健康监护档案。

5、增加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保证设施正常运转,使生产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

6、淘汰落后工艺,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7、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佩戴情况。

8、开展经营性安全自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消除,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工作的台帐记录,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同时做好安全资料归档工作。

9、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定期开展1次应急救援演练。

10、厂区内车间、仓库等危险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11、规模以上及使用危化品数量较大、种类较多的企业,要邀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及时做现场安全评价。消除不安全因素,从而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五、整治步骤和时间

(一)摸底宣传阶段(2014年2月10日-2月25日)

对镇区内印刷企业摸底走访,了解主要生产规模、产品,发放宣传资料及专项整治方案,告知其本次整治的目的及内容,使所有印刷企业的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职工,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专项整治的内容和要求,发动企业按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二)企业自查自纠阶段(2014年2月26日-3月25日)

镇安监办及安全监察五中队要指导各印刷企业根据整治工作内容,依照自查表格,进行自查自纠。并将自查情况汇总上报张浦镇安监办。

(三)集中整治阶段(2014年3月26日-8月底)

根据企业自查情况,安监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辖区内所有的印刷企业开展专项整治的检查工作,有计划的聘请专家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完成现场检测和接触职业危害员工的专项体检。对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企业,要加强协调,明确责任,落实专人负责,确保企业隐患整改如期完成。

(四)巩固完善阶段(2014年10月上旬-10月底)

镇安监办及安全监察五中队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印刷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并对前期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组织抽查。同时,对此次专项行动进行全面总结和梳理,并将专项整治情况书面报上级主管部门。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安监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坚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部门共同抓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整改,消除隐患。印刷企业应当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整改;暂时不能整改完毕的,应当制定具体整改计划,并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检查及整改情况应当记录在案。必要时可采取停产停业整顿的措施,直至隐患消除。

篇5

2007年,我局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

1、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和《南平市新闻出版业“十一五”规划》,要求重点做好农村出版物网点建设。并做好经营单位的审批工作、年检工作和统计工作。

2、举办出版物经营单位负责人培训班,继续学习《出版管理条例》和《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

3、与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第四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和“第六届书市”。

4、组织力量加大出版物市场监管力度,组织力量对出版物经营单位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渠道和图书内容,对进货渠道不规范和销售内容有问题的经营单位,要按照《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予以处罚。

5、认真执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严格审批非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

6、组织市县两级行政管理人员、稽查人员和出版物发行单位负责人观摩第十七届全国书市。

二、加大印刷企业整治力度

1、按《南平市新闻出版业“十一五”规划》要求,做好印刷企业宏观管理工作,做好印刷企业的审批工作、年检工作和统计工作。

2、举办全市印刷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学习《印刷业管理条例》和《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规范印刷市场秩序。

3、认真抓好全市印刷业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印刷企业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出版物印刷企业重点检查出版社的出版物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包装印刷企业重点检查是否承印刷假商标、假包装和超范围经营,一般印刷企业重点检查是否超范围经营。对违规的企业要按照《印刷业管理条例》处罚。

4、继续做好光盘生产复制企业和彩色印刷企业的招商工作。

5、组织县(市)有关人员和印刷企业代表到省外参观学习印刷企业管理经验和企业发展经验。

三、认真做好版权工作

1、加大版权法律法规宣传。举办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宣传咨询系列活动。一是编印《版权知识》宣传提纲;二是举办版权法规宣传咨询活动;三是举办版权知识讲座;四是召开版权保护工作座谈会。

2、开展四个专项行动。一是打击盗版软件专项行动;二是打击盗版光盘专项行动;三是打击印刷环节侵权盗版专项执法行动;四是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

3、做好市直大中型企业和印刷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4、做好版权保护服务工作,促进版权产业的发展。南平武夷版权保护服务事务所要做好版权宣传、咨询、登记服务工作。

四、继续做好报刊治理和内部资料出版物的管理工作1、进一步巩固报刊治理成果,重点确保党报党刊发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实行乡镇、村级组织、农村中小学公费订阅报刊最高限额标准的通知》精神,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2、在新闻媒体上设立报刊乱摊派举报电话,对违反中央规定的乱摊派行为,要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3、召开全市报刊和内部资料出版物单位负责人会议,学习《报刊管理规定》、《内部资料出版物管理规定》,规范出版要求。

4、严格内部资料出版物审批,认真做好内部资料出版物的审读工作。

五、扎实开展“扫黄打非”行动1、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精神,制定2007年全市“扫黄打非”行动方案,召开全市“扫黄打非”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市“扫黄打非”工作。

2、组织力量,积极开展各项“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一是开展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专项行动;二是开展打击校园周边销售有害出版物专项行动;三是开展打击盗版教材和教辅读物专项行动;四是开展打击游商兜售非法出版物专项行动;五是开展打击车站场所、城乡集贸市场中销售非法出版物专项行动;六是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

3、开展评选“扫黄打非”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活动,表彰一批“扫黄打非”工作做得好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

六、抓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加强队伍建设

1、继续抓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树立对外良好形象。

篇6

山东鲁信天一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立和

GSP新规刚时,许多药包印刷企业表现出些许恐慌,以为药品追溯不再采用电子监管码,而是采取其他替代方案。实际上,GSP新规只是去除了有关电子监管码的描述,增加了建立药品追溯体系的相关表达,落实了制药企业的追溯管理责任,更加强调企业的主体意识。换句话说,之前国家要求制药企业必须采用电子监管码对药品进行监管,但现在只是规定制药企业必须达到药品监管的目的,具体实现方式及过程可自行选择。

从目前来看,要想达到药品可追溯的目的,市场上还没有出现比电子监管码更合适的追溯技术。也许有人会想到二维码,但二维码本身不具备防伪功能,使用二维码实施药品追溯还需额外配置防伪系统。所以说,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制药企业还在沿用电子监管码。

作为药包印刷企业,我们主要还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药品追溯方式的主导权仍然掌握在制药企业手中,制药企业采取哪种追溯方式,如果通过印刷能够实现,药包印刷企业就会全力配合。例如,最初实施电子监管码时,药包印刷企业从购买相关设备到改变工艺流程,再到赋码工艺的相对成熟,其中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尤其是电子监管码赋码设备的速度从刚开始应用时的速度30米/分,到现在的70~80米/分,离不开药包印刷企业的实践与反馈。

目前来看,如果制药企业没有找到更好的追溯手段来替代电子监管码,短期内药包印刷企业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或几种更简单、更容易追溯、防伪效果更好的追溯手段,药包印刷企业要做的就是,随时做好准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最终目的。

依托现有资源做好客户服务,并积极寻求新的合作模式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周世兵

随着GSP新规的实施,这场围绕“药品电子监管码”的争论从今年2月暂停实施,到7月终于尘埃落定,这意味着电子监管码作为药品唯一的追溯形式彻底退出了GSP管理体系,后续取而代之的是药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药包印刷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读GSP新规带来的变化。

GSP新规中,去除药品电子监管码的相关描述,但加上了“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药品追溯系统,实现药品可追溯”;将原“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的规定”改成了“药品追溯的规定”;并直接将“满足药品电子监管的实施条件”改为“满足药品追溯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药品电子监管码彻底退出了GSP管理体系,药品追溯体系取而代之,但其实药品电子监管码也是药品追溯手段的一种,GSP新规只是将其“唯一”的帽子摘掉了。

前几年,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推广、应用使整个药品产业链上的企业都采用此监管方式,所以决定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子监管码是药品追溯的主要手段。

随着GSP新规的实施,药品追溯方式不再受规定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追溯方式的应用使药品追溯形式不再单一化,而是逐步向多元化转变。这对技术提供商、药包印刷企业来说,更有机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市场上的追溯方式除电子监管码外,还有电码、三期码、类似烟包自建的追溯平台等,但整体上暂未出现百花争鸣之势。受GSP新规落地时间不长,《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本身对药包更改的要求相对很严、流程审批长等因素影响,目前主要制药企业实际使用的追溯方式基本上还是药品电子监管码,很少有制药企业批量更改追溯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各类资本和技术的介入以及前期电子监管码投入的软硬件进入淘汰期后,各类技术的应用将会出现井喷式发展。

GSP新规的出台对于药包印刷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前期固定资产的投入,后期会因会客户需求的变化而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小型药包印刷企业,由于客户群体单一,客户需求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整个设备投资是否“打水漂”。相对来说,大型药包印刷企业的客户群体较大,风险较小。机遇则在于药包追溯不再局限于使用电子监管码后,会有更多的应用方式,新的利润增长点就会出现,同时也会给大型药包印刷企业提供一个参与建立药品追溯体系的机会,真正进入药品产业链的前端,争取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而不只是被动地根据客户需求决定投资,从而提高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粘性。

作为一家大型药包印刷企业,我公司首先会依托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做好电子监管码客户的服务,确保企业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在短期内不受影响。然后,我们会积极与社会上提供追溯技术的企业进行合作交流,不排除依托现有客户资源引进新技术或新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参与整个药品追溯体系的建立,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

电子监管码依旧是当前最主流的药品追溯方式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 卢卫东

在GSP新规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药品电子监管体系调整为药品追溯体系的规定。从政策上来讲,原来是国家强制性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码,现在是国家指导性推进,企业自主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实现药品追溯目标。从本质上讲,我们应思考,药品到底需不需要追溯?目前药品在整个销售、流通环节中存在哪些问题?构建药品追溯体系,对于消费者、制药企业、国家监管部门存在哪些利与弊?把这些问题理清,不难发现,无论是国家强制性推进,还是国家指导性推进,其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引导整个行业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要建立药品追溯体系?

对于药品本身而言,安全是第一位的。在药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建立药品追溯体系?那是因为我国药品在销售、流通环节的监管上还存在诸多漏洞。如果每一盒药品都有一个特有的“身份证”,就能做到全程可追溯、可辨识。而且,当药品追溯在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后,各渠道、各环节和各部门还可围绕这些条件挖掘更多更深层次的应用,如制药企业的渠道管理、防窜货、药品责任追溯等。由此可见,药品追溯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消费者所乐见的。因为药品追溯体系的使用、推广、完善及普及,会使药品销售、流通环节中的诸多漏洞无所遁形,从而让消费者、制药企业真正受益。

电子监管码是当前主流的药品追溯方式

一直以来,我公司都非常关注市场上药品追溯方式的应用趋势,从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大部分制药企业还在沿用药品电子监管体系。可见,电子监管码依旧是当前最主流的药品追溯方式。

其实,无论采用哪种追溯手段,都必须先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药品包装要做到一物一码;二是整个一物一码的成本要低廉,使用起来药极其方便。而一维码或二维码都可以满足以上两点要求,因为我国手机用户很多,在当前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又广泛普及的情况下,这两种方式最容易被推广,消费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且成本非常低。

篇7

一直以来,印刷色彩单一、分辨率低是混合印刷技术大幅推广的重要因素。但drupa2012上展出的众多混合印刷解决方案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其中,惠普、柯达、Impika等都推出了由多色喷墨头组合的全彩色印刷技术,其可安装在胶印机上实现全彩色混合印刷;而混合印刷分辨率也由过去的300dpi提升到600dpi,不仅为印刷企业增加了更多的附加值,还可满足一些高精度印刷的要求。

技术的不断突破为混合印刷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混合印刷能够为商业印刷、报业印刷和包装印刷带来更多应用可能。

1.商业印刷领域,让直邮和广告更精准

直邮和广告市场是商业印刷领域中最先能够从混合印刷中获益的部分。直邮产品通常由可变信息和固定信息组成,由于批量大、时效性强,所以对印刷速度要求很高。混合印刷速度的大幅提升使其可取代“传统预印+数字印刷”的印刷方式,简化了直邮产品的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混合印刷技术实现了高速全彩色印刷,分辨率也不断提高,所以在直邮产品不再局限于印刷一些简单的条形码、文字等可变数据内容,一些生动的全彩色图片等个性化内容也可融入其中,大大提高了直邮产品的附加值。广告单页是重要的商业印刷品之一,随着混合印刷分辨率的提升和全彩色印刷的实现,印刷出针对不同人群、街区的个性化广告单页并非难事,而且还可在广告单页上加印二维码,极大地提升了广告单页的营销精准度。

2.报业印刷领域,也能“玩”可变

报纸对实效性要求很高,且一般印量较大,所以一直采用报业轮转印刷机进行印刷,因此,在大批量报纸生产中加入可变内容似乎遥不可及。但随着混合印刷速度的不断提高,在每份报纸上印刷不同的条码,针对不同人群发放带有个性化内容的报纸等都将成为可能,而这也将缓解新媒体对报纸的冲击。

3.包装印刷领域,让监管更有力

篇8

关键词:印刷企业 内部控制 企业管理 成本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新媒体的不断涌现,这些都引发了诸多传媒集团(企业)越发地关注涉及新闻编采、印刷、广告发行等诸多环节的印刷成本控制问题。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我国印刷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本文将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具体实施,从公司治理视角总结和分析目前我国印刷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从而提出若干改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目前我国印刷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剖析

众所周知,内部控制贯穿于印刷行业的各个经营管理流程,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且有助于最大程度地降低和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尽管诸多印刷企业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内部控制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内部控制的理念滞后

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具有片面性。一些企业将内部控制工作简单地归为应付政府政策监管的具体需要,把内部控制工作独立于业务环节,认为内部控制工作是财务部门需要完成的工作,并没有将其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结合起来。比如成本观念陈旧,将管理重点仅仅放在纸张损耗成本、油墨使用消耗及人员成本等方面,忽视固定资产折旧、销售费用与提成等环节,忽略了内部控制的目的是要防范风险,减少损失,从管理中要效益。

(二)内部控制的制度缺失

具体表现为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很容易造成资金和业务管理上的混乱,导致核算不实、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发生。比如印刷生产、业务及存储部门并未遵循相关岗位和人员分离的基本原则,就可能出现出入库时间和方式的肆意调整和修改,造成财务部门对印刷品的收发存数量很难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监督,最终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

(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即便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也呈现出独立性受限的普遍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受企业规模的制约,大多数印刷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存在职责划分不清的缺陷,比如董事会与管理层人员配置重叠,出现执行与监督一人操纵的违规现象;一些印刷企业的内部稽核监督部门的权限受限,检查范围过窄,导致内部控制实施力度非常薄弱。

二、我国印刷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的若干举措

印刷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步的发展,就需要相应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印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根据上述若干问题的分析,基于如何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的基本思路,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树立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新理念

当前,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业界都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内部管控的重要意义,印刷企业因其产品品种多、更新快、时效要求高等特点,更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要求印刷企业树立内部控制的新理念,进行企业信息化的环境建设;在符合不相容岗位分工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门,联合内部控制部门共同推动企业信息化,负责实施内部控制的信息化;不断加强成本管理,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战略目标相结合,实现物料采购、设计、印刷及售后服务等各个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二)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增强其执行力

为了更加有效地杜绝印刷企业“一支笔”的审批做法,建立多管齐下,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增强其执行力。建议不断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方面最大程度地保障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生产及业务活动特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让内部控制制度更加缜密,在防范违规违法行为上,切实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加强目标管理,比如实施岗位责任制管理和目标考核制管理等主要的成本控制,引导企业关注管理结果,不断提高企业核心印务的经济效益。

(三)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是印刷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更是其获取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给予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的较高地位,从而保障内部审计的权威性。而且要求审计部门的人员既要了解并熟悉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又要精通财务知识,从而能够独立开展监督和评价各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的审核;不断扩大内部审计范围:改变传统审计侧重于财务审计的状况,将审计范围延伸至重点业务环节,对企业的采购、销售及其他投资项目及费用预算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全过程管理;加大立案稽查的工作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比如一定要加大对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已经成为我国印刷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有效经营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就印刷企业纷纷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提出了三点建议,将对印刷企业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然而由于理论基础及实践调研的不足,还有待于在内控环境建设、内控管理沟通机制等方面进一步的深化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韩洪灵,郭燕敏,陈汉文.内部控制监督要素之应用性发展――基于风险导向的理论模型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9(08)

篇9

数字印刷新趋势

近10年来,数字印刷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的推动下,快速融入印刷产业,并通过积极与传统印刷相融合来突破传统印刷的瓶颈,弥补传统印刷在超短版和按需印刷领域的短板,创新数字印刷增值链,引发数字印刷的新趋势。

1.数字印刷技术新趋势

从drupa2016亮相的数字印刷技术来看,数字印刷技术正日益聚焦到喷墨印刷技术和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上,印刷幅面不断增大、印刷速度不断加快、印刷质量不断改善、适用的印刷耗材不断增多、印刷数据日益兼容的特点十分突出,这一切正改变着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技术格局和市场格局。

(1)喷墨印刷技术新趋势

毋庸置疑,喷墨印刷是全印展上数字印刷领域首推的前沿技术,对该技术的讨论将体现在喷墨打印头的阵列化、精细化和多元化上。

喷墨打印头的阵列化是将单个小尺寸打印头集成制造为与印刷幅面宽度相一致的页面阵列宽度打印头阵列,使喷墨成像的印刷宽度达到B2幅面及以上,以完全满足大多数印刷幅面的需要。

精细化是指喷嘴孔径所支持的最大喷墨打印分辨率以及最高喷墨频率,能使墨滴直径达到高精细印刷水平或相片级水平。

多元化是指随着喷墨打印头研发技术的国际化,喷墨打印头技术正在逐步从少数国际厂商垄断的局面向国内国外厂商技术共享的形势转变,并按照应用需求和产品特点形成不断细分的格局。如在标签、书刊等领域的特定喷墨印刷产品中,国产喷墨打印头及相关设备开始“小荷露出尖尖角”。

此外,喷墨打印油墨或墨水开始从专用性向通用性与可替换方向演变,国内研发机构和生产厂商针对喷墨打印头的特性,推出了诸多具有通用性和可替代性的喷墨墨水,让印刷企业获得了选择印刷材料的主动权。

(2)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新趋势

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是应用类型多样化和厂商云集的技术热点。这首先体现在适应更高速度、更大幅面和更高品质的感光鼓/带的感光涂层的均匀性以及设备耐印力上。

其次是色粉制造技术。无论是采用物理研磨还是化学研磨,色粉的颗粒形状、尺寸一致性、呈色性以及介质附着力都是关键技术指标。

此外,还要特别关注纳米技术应用、高饱和度呈色以及材料绿色化等技术,如富士施乐推出的高饱和专色以及金银高光泽颜色等。

2 .数字印刷流程及色彩管理技术新趋势

在未来“集中式生产+分布式定制”的印刷新格局下,建立一个全数字化、从印刷产品编创到应用服务的数字印刷流程,是解决不同地域、不同作业方式、不同企业、不同软件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交换、内容关联与检索问题,是真正实现“数据进、产品出”,创造印刷价值链以及印刷经营与管理模式的关键。

从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求来看,数字印刷流程及色彩管理技术必须是一个自适应与智能化的印刷生产管理及色彩管理系统,系统既能够适应用户色彩设计环境,又能够保证用户色彩复现精度,智能地优化生产作业流程,还能够满足印刷买家个性化印刷材质需求、产品成型加工需求、表面整饰需求以及体验评价需求,减少数字印刷品在印制中的作业冗余与成本冗余,优质地按时交付,并保证良好的盈利能力与水平。如富士施乐建立的色彩管理标准化实验室,不仅解决了现有数字印刷流程的软肋,而且很好地实现了上述目标。

数字印刷新应用

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和产业应用来看,本次展会的数字印刷新应用将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以“内容印刷”为中心的数字印刷新应用

内容印刷是印刷产业千百年来的需求,但始终存在优质低价的定制印刷或按需印刷难于实现的瓶颈。目前,以静电成像数字印刷为主、喷墨印刷为辅的内容按需印刷已基本实现,其产业应用主要集中在文化传播和商业印刷领域。

在文化传播方面,重点是满足按需出版和大众教育中品质多样、承印材料多样以及产品价格多样的图文产品印制需求。富士施乐、柯尼卡美能达、理光先后推出了不同印刷幅面、速度、产能以及色彩再现品质的生产型数字印刷机,与印刷企业一起通过生产细分、产品细分与服务细分来构建多层次的印刷生产与印制服务模式,形成内容印刷的新应用。

在商业印刷方面,重点是满足商业型录、商业促销产品、企业文化用品以及商务产品等多类别商业印刷产品的需求。目前惠普、富士施乐、柯尼卡美能达都结合自己的软硬件,集成相关网络化的设计与制作软件及数据管理体系,形成针对不同商业印刷需求的作业模式和管控方法,初步形成了可盈利的数字印刷生产经营模式,特别是富士施乐的色彩管理与质量认证显著改善了数字印刷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了物耗和人工成本。

2.以“功能印刷”为中心的数字印刷新应用

功能印刷是数字印刷创新解决包装印刷及其衍生产品服务的新模式,其产业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首先是B2及以上幅面高速喷墨数字印刷机应用于定制包装、折叠纸盒打样,打开了数字印刷在包装领域实际生产应用的大幕,已悄然改变或撼动传统包装印刷市场格局,惠普B2幅面数字印刷机是最典型的范例。

其次是“喷墨+胶印”混合印刷方式的包装印刷,即采用以橡皮布作为转印介质,喷墨墨水先喷在橡皮布上完成叠印,固化后再将墨层100%转印在承印物上的方式,显著降低了多色套印精度的设备需求,有效提升了印刷品质量和作业效率。

其三是在线涂布+UV墨水/纳米墨水(Nano Ink)的工业化应用,有效解决了功能包装不同承印材料与喷墨墨水之间的印刷适性,实现了更高质量、更广色域、更少VOCs排放,如惠普T系列数字印刷机。

第四是与传统印刷技术融合,高效、低成本地印制包装产品的防伪码、防窜货码、药品电子监管码等,实现包装印刷设备连线喷墨印刷的集成,如海德堡XL106、高宝利必达105配装的用来喷印药品电子监管码或二维码的可变数据按需喷码设备。

3.以“3D打印”为中心的数字印刷新应用

3D打印是指采用三维喷墨打印技术,通过分层加工与叠加成形相结合的方法,逐层打印增加材料来生成3D实体的数字制造技术。目前,3D打印机基本采用喷墨印刷机制,通过打印熔融沉积材料、生物材料或食材来制造所需的各种产品。可依托现有的二维印刷技术的多层叠合来实现三维印刷的新产品和新功能,从而为数字印刷拓展到大众制造、精密制造、电影动漫、医疗美容、食品等行业奠定基础,实现印刷“你确定它会引发颠覆,却不知道它具体颠覆什么”的新境界。

数字印刷新看点

在当下数字印刷技术日益趋近传统印刷品质、成本和效率的环境下,数字印刷产业正在形成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高市场附加值以及产品化的新领域,吸引了更多传统印刷人和传统印刷企业的关注。本届展会上,数字印刷新看点将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精耕细作的数字出版与数字影像

数字出版和数字影像是当今内容产业需求旺盛、变化无限的新领域,是传统书刊报印刷企业应用数字印刷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精耕细作的数字出版和数字影像已成为社会、市场和用户共识的环境下,传统印刷企业既可嵌入数字出版领域,利用数字印前部门从制作电子书刊、网络教育、网络地图、数字动漫到手机出版物等数字媒介浏览产品及其演变的个性化纸媒介产品中获得市场容量和获利机会,还能从图说时代的无限量图片信息引发的影像印制(如婚嫁、游记、个人影集以及各种纪念册)中,挖掘出无限商机。但只有更多地关注出版的实时性、内容更新的便利性、产品外观的多样性特点,才能在数字出版与数字影像产品传播途径中创造需求与价值。

2.集成制造的功能印刷产品与物联网智能包装

集成制造的功能印刷产品和物联网智能包装是印刷企业转型升级、从生产加工跨越到智能制造的最合理途径。包装印刷企业依托数字印刷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数字化功能印刷与物联网智能包装印刷,这不仅需要学习集成制造技术,采用数字印刷方法将许多功能性材料和信息嵌入到包装、标签等产品中,还要通过数字化精细生产保持所复制的产品具备某些特定的、个性化的功能,如温致变色、过时变色等。包装印刷企业也可使产品外包装具备与物联网以及数字防伪相关联的特殊识别功能,如二维码等满足应用功能性和可追溯性的新功能,从而使包装印刷企业融入到现代IT技术和新材料应用的高附加值领域。

3.数字化的印刷全流程管控

数字印刷因“数字”而改变印刷企业的市场、技术工艺、作业方法以及营销手段,形成面向跨媒体、多介质、多需求以及互动体验的作业模式,依托互联网和DIY软件来营造出用户就是设计师的乐趣与成就感体验,构建出一个以“高产能的集中式加工中心与分布式定制服务中心”的分布式数字印刷标准化作业流程。

其中,定制化精准印后加工技术实现了以数字化与智能化为技术基础,适应个性化、小批量、多幅面、复杂折页或多样成型的印后加工模式。

在线检测技术则以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为技术基础,通过标准印刷图像和检测印制图像的比对来实现印品质量缺陷检测,解决了机器换人的新难题。

篇10

当然,具体到各个地区,实际情况或许略有不同。一些大的或者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销售收入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长幅度仍为个位数,大致在5%左右。

为什么行业整体会出现销售下降、利润下降的情况呢?我认为有如下六方面原因。

第一,宏观经济不景气,消费疲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在于包装印刷企业的终端用户所生产的产品销售受阻。例如福建泉州,汇集了许多以生产服装、鞋、食品、水暖、器材为主的企业,但在2013年,这些企业的产品本身销量较低,因此为其做“嫁衣”的包装企业的业绩肯定也会下滑。

第二,政策影响。“十”以来,“八项规定”、“禁烟令”、“禁酒令”等禁令相继出台,对包装印刷行业影响很大。烟、酒以及一些电子产品、家电产品由于受到政策制约,消费减少很多。尤其是台挂历禁令的颁布,影响更为直接。如苍南地区,之前台挂历销量很大,但在2013年,受这一政策影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亿~3亿元。

第三,资金规模困境。终端客户的销售规模下降甚至亏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包装印刷企业的资金回笼,从而使其陷入资金规模困境。目前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第四,人工成本上涨。近年来,中央越来越关注员工保障的问题,除工资外,目前包装印刷企业还需要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险、失业金、医疗保险等多项福利。在我看来,2013年包装印刷企业的人工成本增长幅度在8%~10%之间。

第五,工价下降。这主要由招标及客户要求两方面因素促成。当前很多业务都开展公开招标,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价格比拼——谁的价格低,谁就更容易拿到订单。为争夺活源,许多包装印刷企业不得不压低价格。另一方面,在原材料价格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客户会要求包装印刷企业在上一年价格的基础上下降1~2个百分点。前不久在一次与福建省包装印刷企业经营者交流中了解到,这些经营者普遍认为2013年利润下降主要原因集中在人工成本上涨及工价下跌两个方面,而工价下降的幅度比人工工资增长的幅度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

第六,融资成本过高。许多包装印刷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选择通过融资解决现金流短缺问题。这些小微企业在银行成功借贷的几率很低,大部分只能通过社会融资予以解决。但相比于银行,社会融资的成本明显要高很多。如果客户回款较慢,很容易使这些包装印刷企业“利润变利息”,甚至还有倒贴的可能。

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希望能够对业内企业及时予以提醒并提供帮助。为此,我们对行业形势进行了认真研讨,最终形成促进业内企业更好发展的四点基本措施。

第一,倒逼机制。引进先进设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采购平台,抱团取暖。两年前,上海包装印刷协会牵头建立起一个由银行、供应商、包装印刷企业共同参与的采购平台。在这一平台上,银行为包装印刷企业授信,企业则可以在信用额度内申请贷款,随后银行将资金提供给一家比较大的供应商进行原材料的统一采购,以“团购”形式帮助企业降低原材料成本;与此同时,放款期限获得进一步延长。这一平台不仅降低了企业原材料成本,也帮助企业解决了现金流问题。目前上海大概有几十家企业参与其中,效果明显。

第三,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意设计、技术工艺及产品创新提高包装印刷产品的附加值,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第四,开辟电子商务平台。据了解,苍南已经与阿里巴巴建立了电商平台,他们希望打造区域品牌优势,面向全世界承接业务。

虽然在政策影响下,包装印刷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在我看来,受到禁止的很多消费都是非正常的,我将它们称为“消费中的水分”,现在通过中央的各项禁令,我们正逐步将水分挤出去,回归到理性、合理的状态。而且我相信,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的。

篇11

近日,英国《每周印刷》杂志对全球多家著名印刷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专访,在包装企业中,全球领军包装企业DS史密斯(英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加雷斯表示,DS史密斯非常欣慰地看到数字印刷技术开始在新的包装产品,如瓦楞纸箱产品领域得到了新的发展,对公司开拓市场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作为英国领先的印刷企业之一,KCS印刷集团集创意设计、印刷制作、云印刷服务于一体,该公司董事总经理泰丽认为,有创意的、个性化的印刷包装产品对数字印刷技术的依赖度正在逐步提高,数字印刷设备的加速增长正符合了市场的发展趋势。

包装原材料疯狂涨价

从2015年10月开始,包装原纸涨价风似乎越刮越猛。刚刚过去的2015年10月、12月、2016年1月,国内纸业连续提涨包装纸价格。从2016年开始,上海、江苏、北京等地的排污费成倍上涨,大型造纸企业可能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下游的包装印刷厂。2015年,雾霾肆虐了中国主要的工业聚集区,导致京津冀、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大批纸业停产限产,也推高了纸价。2016年雾霾或仍将是推涨纸价的重要因素。此外,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加大,鉴于中国有一半造纸原材料来自进口,未来原纸涨价的风险正在加剧。内需继续走软,包装印刷市场恐受拖累。过去一年,随着大量P2P平台跑路,股市三番五次“割韭菜”,一线城市楼市再一次疯狂,压在国人头上的四座大山不但没有丝毫减轻,反而平添了众多负能量。未来的2016年及以后若干年,中国的内需恐将持续疲弱,这一点对包装印刷行业将十分不利。

全球经济衰败和TPP对外贸影响巨大

新年伊始,全球股市率先引发大动荡,中国股市4次熔断并狂跌18%,美国股市也蒸发1.7万亿美元。巴西、俄罗斯、阿根廷等国经济一落千丈,澳大利亚、日本及欧盟等国也受到中国经济火车头失速的影响。从各方面的分析来看,2016年世界经济或将是更加萧条的一年,在2015年堪堪保平之后,中国的出口贸易有可能出现30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篇12

在手机上使用另一款“金税通填开发票”APP,输入发票金额、消费单位等信息后点击“保存并打印”,发票便能从一个事先连接的、小巧的打印机中传送出来。

这些软件,是由一家传统的票据印刷企业——重庆远大印务有限公司开发的。

以上,还只是重庆远大在网络发票、电子发票逐步兴起大背景下构筑信息化平台的冰山一角。

网络发票逼宫

2013年,票据印刷企业的年度热话题应该是网络发票、电子发票。

2013年4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网络发票管理办法》开始正式施行。这不是愚人节的玩笑,而是意味着酝酿了好几年的网络发票进入更广泛、更实质性执行的阶段。

对于票据印刷企业而言,又一匹狼真的来了。

网络发票主要针对普通发票。在传统纸质发票管理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向税务机关提出领票申请,提供税务登记证件及其他有关证明,以及发票专用章的印模,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发给发票领购簿,到税务机关办税厅去领取纸质发票,一般由手工或机器填写。网络发票推行后,纳税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省以上税务机关公布的发票在线应用系统开具发票,实现发票的在线开具、查询、购销等功能。纳税人开具网络发票后,开票信息会实时传至税务机关监管系统。

由于具备成本低、方便监管等优点,网络发票更好地满足了纳税人以及国家对税务监管的需求,可以预见,未来网络发票推广普及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多年以来,税票印制是传统票据印刷企业重要的业务板块。网络发票的发展,势必慢慢夺走票据印企赖以生存的口粮。

重庆远大是西南地区票据印刷行业的标杆企业,具备重庆市国家税务局发票准印资格、重庆市地方税务局发票准印资格,重庆市国税及地税局的票据,一直是重庆远大的主营业务。

重庆地税是国内最早推行网络发票的省级税务机关之一,从2009年开始到目前已经历时4年,已累计开具网络发票有效票5500万元份,开具有效发票金额5700亿元。日均开票数量超过15万份,日均开具有效发票金额超过13亿元。网络发票在当地的蓬勃发展让重庆远大面临着主营业务收入的持续下滑。

“我如果再不革命,就要被别人革掉命。”重庆远大董事长张爽在现实之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重庆远大怎么办?像其他很多同行一样,往包装印刷等细分领域横向拓展?

张爽的选择是坚守税票服务阵地,他在这个领域深耕细作、拼搏奋斗了几十年,如果随意放弃,那太可惜了。

过去,印刷企业以设备为生产工具,以纸质发票为输出产品,服务于税票市场。当纸质发票向网络发票演进,并最终被电子发票取代,那在税票这个产业生态圈中,印刷企业能做点什么呢?

弄潮信息化

2012年,远大印务斥资2000万元建立了子公司重庆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此拉开了向信息化转型的序幕。

张爽计划怎么转型呢?既然市场未来将不再大规模需要纸质发票,网络发票和电子发票将成为主流。那新成立的远见信息公司就围绕着新生事物做文章吧。

远见信息成立不久,就承担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等八部委联合的中央部门政策性试点“网络(电子)发票”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研究项目,在网络(电子)发票的政策与技术标准制定、网络(电子)发票运营服务平台建立等方面开展工作。

与远见信息共同承担这项任务的公司还有:深圳电信、苏宁易购、海尔和阿里巴巴。远见信息是五家企业中规模体量最小的,但却是唯一一家有近20年税务财政服务经验与市场资源的企业。

张爽说,“远见信息要做互联网可信数据运营服务商”。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文章开头提到的两款发票查验和开具软件,就是远见信息开发的,这也许能让人们对这家公司有更具象的了解。

过去,重庆远大通过印刷纸质发票为税票市场、为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现在,重庆远见为税票市场提供更先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和产品。

以网络(电子)发票平台为基点,面向税务机关、纳税人、消费者等多个市场主体,提供创新的业务应用,包括发票查验和开具等,构建完整的、信息化的发票服务产业链。这就是重庆远见构建的发展模式。

一流的企业做平台,而平台一旦建成,商业想象空间无限。

根据张爽的规划,重庆远见的网络(电子)发票平台,是一个资讯平台,提供各类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和办税相关的动态信息;是一个综合服务平台,除了最基础的网络发票查验和开具,还将为税务机关、企业客户提供从纸质发票向网络发票过渡所需要的线上线下技术支持。

说得更直白一点,重庆远大就是立志做网络(电子)发票一体化的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网络(电子)发票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市场主体遇到的任何障碍,提出的任何合理需求,重庆远大都要想办法满足。

未来平台建设成熟之后,除了发票相关业务,重庆远见未尝不可再进行更纵深的多元化发展。

“我们站在纳税服务的第一线,站在信息化发展的最前沿,承担着相当大的社会责任,在完成好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再来谈商业价值吧。”张爽这样说。

篇13

关键词:印刷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B488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印刷企业的数量超过10万家,总产值达9500亿元,已位居全球第二位,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印刷工业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我国印刷企业的绿色生产水平还较低,绿色印刷水平还不够。虽然与一些高污染行业相比,印刷业并不是环境污染的“大户”,但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量也占到总量的13.4%,且主要是由溶剂挥发造成的挥发性污染,这显然违背了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制约了印刷企业的发展【1】。

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政府关于环保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收费的行列;而源于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的觉醒,绿色印刷包装已成为商业竞争软实力的体现。“绿色与环保”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力,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印刷包装企业来说,构建绿色竞争力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从目前市场上来看很多印刷产品都不属于绿色印刷,并未实现绿色竞争力的意义。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无法准确把握绿色竞争力的内涵,缺乏对其客观、统一的评价,因此对绿色竞争力进行准确的评估就成了企业决策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对印刷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以期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帮助印刷企业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 绿色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基于环境保护、绿色贸易体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而提出的概念,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集中表现在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三个方面。其中发展度是指绿色竞争力的直接目标是企业发展和盈利,同企业成长壮大及经济效益的提高紧密联系。协调度是指企业与环境并进退,它强调优化资源的配置,调控经济的增长方式,保护环境。而持续度是指竞争力的长期优势地位同企业可持续发展相联系,更加注重从时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这三个方面从本质上概括了绿色竞争力的内涵,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表征和评价依据,也是企业通过技术或管理创新改变资源利用模式,为市场提供符合绿色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能力【2】。

绿色竞争力要求企业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主体,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配置和创造企业资源,向市场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在占有市场、创造价值的同时,形成以符合环保、生态、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经济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3】。

2 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为了有效的培育和提升印刷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在明晰绿色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科学的衡量其各方面发展水平的尺度,即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在充分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构建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2.1 指标内涵的单一性和具体化相结合

评价指标内涵的单一性是指指标的内涵只能代表一个概念或意义,而不能有第二种意义,从而做到表意明晰,防止因歧义而造成的误解,增强可行性。评价指标的具体化则是指对评估指标的描述必须明确和具体,能揭示所对应关系的具体特点和实质性内容,使企业对指标所描述的内涵和功能的理解明确无误。

2.2 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

在对印刷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中会涉及到很多因素,为了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合理性,就需要尽可能地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对于主要因素既不遗漏也不重复,以保证测评的准确性。另外,评价体系在保证完整性的同时还应注意重点突出,以强调影响绿色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对企业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2.3 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评价绿色竞争力的指标集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指标前后时间不宜变化太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利用这一指标体系进行重复测试,以清楚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发展趋势。但是,考虑到绿色竞争力的发展变化,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评价体系进行调整【4】。

3 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所构建的印刷企业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是在明确指标体系构建目的、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影响其绿色竞争力的因素,参考学者关于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5】【6】【7】,按照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所设计的。该指标体系共包括绿色设计生产、绿色管理体系、绿色供应链、绿色营销、绿色财务核算五个一级指标,并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别设置了对应的二级指标。这五大指标体系涵盖从生产、采购、物流,到管理体系、营销等所有的经营环节,彻底把环保理念融入到企业中。

3.1 绿色设计生产指标

绿色研发设计和生产是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最基础的一步,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印刷大国而言,这却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否绿色,必须从研发设计源头抓起。因此,绿色设计生产成为了衡量企业是否具备绿色竞争力的首要指标。绿色设计生产指标主要包括绿色原材料的设计及使用、最小化能源使用设计、清洁生产的开展、高效与低能耗技术的使用、绿色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五个二级指标。

3.2 绿色管理体系指标

绿色管理体系主要是指国际通行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如果没有严格的绿色管理体系,也就意味着,将失去很多合作伙伴和商机,从而丧失了有效的竞争能力。目前在国内,家电和电子消费类企业推行该体系时间较早,但在印刷企业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绿色管理体系指标主要包括包含产品生命周期环境评估、环境意识培养、机构和职责制定、环境指标计划等四个二级指标。

3.3 绿色供应链指标

绿色供应链是指把绿色理念融入采购、设计、物流和销售等环节,从而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能耗和排放,实现绿色环保。这是衡量印刷企业绿色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绿色供应链指标主要从绿色供应商的选择、绿色原材料供应的保证、印刷模数化、印刷大型化及集装化、废弃物回收和循环利用、“三废”稳定持续达标排放情况6个方面进行衡量。

3.4 绿色营销指标

绿色营销是印刷企业获得绿色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环节,要通过相关营销活动,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引导消费者重新识别品牌价值,并促进绿色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这样,企业可以巩固其绿色产品市场地位,开拓绿色市场容量。绿色营销指标主要包括完善的绿色渠道、绿色沟通与促销策略、绿色产品品牌地位的确立3个二级指标。

3.5 绿色财务核算指标

绿色财务指标是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数据。对于很多优秀企业来说,环境是被当作重要资产来经营的。很多跨国公司在公布年报的同时,还公布绿色年报,以说明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和收益。因此,在对印刷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估时必须把财务指标考虑进来,而且还必须体现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因此,绿色财务核算指标包括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收益四个二级指标。

篇14

近年来荧光增白剂因为致癌而备受关注,作为最常用的纸张添加剂,荧光增白剂的使用相当广泛。我国食品包装用纸和生活用纸的强制性标准明确规定不允许有荧光现象,而用于印刷办公等纸张并没有此类强制性规定。我们将部分纸样放置在紫外灯箱里目视检查,发现白度超过国家标准的纸样大多数荧光现象非常明显,如图所示:图1为白度为103%的复印纸在紫外灯下的图片,图2为不含荧光物质的涂布白卡纸与图1复印纸的比对。从图中可以看出复印纸在紫外灯下荧光闪闪,在触摸过程中发现其表面的荧光物质极容易向人体皮肤迁移且吸附较牢固。实验室发现在涂布纸和纸板的白度大多都在限量要求范围内,荧光现象不甚明显;复印纸、胶版印刷纸等非涂布纸大多数都添加荧光增白剂,由于未经表面后加工荧光物质迁移比较多,长期接触这类纸张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2降低至张白度的迫切性

2010年12月颁布实施的GB/T24999-2010《纸和纸板亮度(白度)最高限量》明确规定了常见14中纸张的白度限量要求。该标准的实施确实在造纸行业引起一阵风波,该标准规定涂布纸的白度应不大于93%,胶版印刷纸的白度应不大于90%。然而该推荐性标准在实施之后并没有起到杜绝白度超标的作用。原因是低白度纸没有销路,屡屡遭到退货。可见单独依靠造纸业内标准来限制纸张白度的目标很难实现。要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市场导向开始。

2.1“绿色印刷”认证的开展

201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揭开了我国绿色印刷发展的大幕,也为终结纸张高白度时代提供了契机。2011年3月,国家环境标准HJ2503-2011《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正式颁布实施,自此,绿色印刷有了明确的执行依据。该环境标准5.1.2中明确规定纸张亮(白)度符合GB/T24999的要求,中小学教材所用纸张亮(白)度应符合GB/T18359的要求。任何要开展绿色印刷的企业所采购的纸张必须符合上述要求。这一标准如同悬挂在过白纸张头顶上的一把尚方宝剑,将成为让纸张白度合理回归的有力保障。

2.2“绿色印刷”的成果及对造纸业的影响

“绿色印刷”开展两年多以来,到2013年底全国已经有大约300家印刷企业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基本实现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任何一种市场都不能靠制度来限制其发展,必须要建立良性的行业风气。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大多是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他们在此后对纸张的采购中必须遵守白度限量要求,同时在对白度过量有了新的认识后必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改善工艺、加大宣传等来弥补白度降低带来的冲击。只有这些大中型企业对于低白度纸张的采购才能改变造纸业的现状,最终推动造纸业与印刷业的绿色和谐发展。

2.3造纸业与印刷业亟待解决的节能减排问题

造纸业长期以来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饱受诟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正)规定:限制新建单条化学木浆30万吨/年以下、化学机械木浆10万吨/年以下、化学竹浆10万吨/年以下的生产线。原料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使得必须通过整合资源、淘汰落后产能来寻求新的出路。新时期下节能减排、提高效率、通过技术改进走绿色环保之路是唯一的选择。而白度的降低可以减少漂白过程的能耗,节省各类化学药品的消耗,还可以提高得率,是顺应新形势的最佳选择。印刷业的能耗问题也日益突出,印刷企业承受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激烈,过度印刷导致的污染处理费用高等各方面的压力必须开展节能减排。受绿色印刷的影响,一方面国家开始对于过度印刷过度包装进行限制。另一方面消费者开始意识到印刷只是文字图案的再现,应该遵循减量与适度的原则。即在满足信息识别、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是用量最少、工艺最简化的适度印刷。据悉开展绿色印刷以来我国整个印刷行业因实施节电、节水、节墨、节纸等环保措施,能耗及印刷材料损耗综合成本每年减少约5亿元。

3降低纸张白度的措施

3.1加强宣传力度,转变消费者观念

从印刷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到目前为止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依旧对白度偏好,普遍认为白度越高的纸张印刷成册后才显得精美、高端。在对于监督检验不合格企业的回访中也发现,有些印刷品是客户指定用超高白度的纸种来印刷。这也是现阶段印刷业和造纸业面临的一大矛盾。为此我们应该加大低白度纸张的宣传力度,在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公益广告,宣传绿色造纸的理念。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低白度纸张对视力的保护,对节能减排的贡献以及减少荧光增白剂使用量对人体的保护。

3.2企业推陈出新,优化工艺

造纸企业应该能够在降低纸张白度的同时能够调整工艺,不单纯的只是降低白度而是能够创新发掘出更好的适应性。在降低纸张白度的同时应该控制好尘埃度、油墨吸收性、印刷表面强度、施胶度、松厚度等关键指标,使得低白度新纸张能够胜任良好的印刷过程,得到色彩均匀、层次清晰的图案。尽量减少白度的降低对印刷效果的影响。印刷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发先进的数字印刷系统、色彩优化软件、环保型印后加工设备等方法来精确控制印刷过程、改善印刷效果,使得印刷产品在更适应于阅读的同时降低油墨等材料的消耗量。

3.3加强监督力度,健全标准体系

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应该重视纸张白度超标问题。对市场上出售的和企业生产的各类书籍、教辅资料、幼儿读物等应该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对白度开展定期抽查及专项风险检测;在各大书店、网上书城设立准入机制等方式来杜绝白度超标的印刷产品的流出。开展绿色认证要持之以恒,按照认证要求对已取得资质的企业要开展监督工作,对未取得资质的企业要进行充分宣传和督导。同时要健全各项标准体系,对新工艺新产品应该及时制定标准,将旧标准中对白度的要求由原来的“不小于”更正为“不大于”,从而限制纸张的白度。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