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称谓语 差异 文化根源
一、中英文称谓语差异
1.中英文文化中“名”的不同使用惯例。中国人常常惊异于美国人直呼对方首名的现象。不管是亲朋好友之间,师生之间,还是上司同事之间,首名的使用都极其普遍。甚至于两个刚被介绍认识的人也会直呼对方首名。在中国,人们只有在爱人、朋友和同学之间才会互称其“名”(非全名),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称呼对方的“名”代表了他们具有更亲密的关系。如果同不那么亲密的人相处,人们更愿意称呼他人或被他人称呼全名。
2.中英文文化中亲属称谓的不同使用方式。中国人习惯于用亲属称谓代替他人普通的社交称谓。在中国,对没有亲缘关系的陌生人使用亲属称谓是非常普遍的。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这种亲属称谓可以简单有效地拉近双方的距离,制造友好的关系。然而在美国,亲属称谓只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
3.中英文文化中其他头衔的不同使用方法。在中国,人们喜欢用他人的职业来称呼对方,比如老师、教授、医生、护士等等;岗位和官阶也可以作为他人的称谓来使用,如主任、经理、老板、主席、厂长等等。但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少数职业可以作为他人的称谓,比如医生和教授,这样的职业头衔非常有限。
中英文称呼语差异的文化根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第一,平等观念对孔子的阶级理论;第二,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第三,等同和权势关系也对称谓语的使用有着极大的影响。
1.平等观念对孔子的阶级理论。在英语文化中,人们一直着重强调的就是独立自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平行关系至关重要。他们呼吁平等高于权力。因此,他们拥护这种对称的人际关系,口号是:人们生来平等?――民主和个人解放是所有人的愿望。相比之下,中国社会却被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文化所影响。在超过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中,中国文化一直被孔子的教义“仁”、“礼”所统治,这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2.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中国人更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而西方人更具有个人主义精神,也加更利己主义(Gudykunst, 1994:43)。集体主义强调以社交单元为中心,比如家庭、组织或者社会,当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起了冲突,个人利益必须为家庭利益让路。从中国人使用的称谓语中,我们也能发现集体主义的存在,比如姓氏永远居于名字的前面。在中国,即使没有任何家庭关系的人,也会被冠以亲属称谓。自我主义和利己主义来源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他们强调的是这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他从属的组织。称谓语的使用习惯,也扩展到社会中,让人们可以不用去仔细考虑一个人的地位和年龄,而轻松的给他们称谓。
3.中英文文化中的权势与等同关系。由布朗和吉尔曼研究得出的语用学理论?――权势与等同关系,作为语用学中的一条理论,用来描述社会中两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布朗和吉尔曼通过研究几种欧洲语言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方法,发现称谓语的选择由两种因素决定,那就是等同关系和权势关系。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条术语,“等同关系”不仅仅代表了平等和日常的人际关系,也代表了对建立平等关系,亲密,共同利益以及相互分享的渴望。不管它代表了什么,它的核心意义就是平等。而“权势关系”一词,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成就等密切相关。权势与等同关系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之中。然而,不同社会对这两种人际关系有不同的态度,也许在某一文化中等同关系比权势关系更重要,反之则亦然。换而言之,在一种文化中,人们可能对等同关系更敏感,而另一种文化中的人则对权势关系更敏感。
英语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等同关系导向的人际关系,强调个人主义和低权力距离,所以在这种文化中的人更享受这种平等和独立的社会人际关系。首名作为一种称谓语,以前多用于表现两人的亲密关系,现在则越来越多的用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之中,即使是年龄和社会地位有差距的陌生人之间,首名都有广泛的使用。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孩子们用首名称呼长辈,这并不代表孩子们不尊重长辈,这只是体现了一种亲密和等同关系。
三、结语
简而言之,复杂对简单,特异性对通用性,是中英文称谓语的最基本区别。称谓语是组成口语交际的主要部分,它显示了独有的文化特征。为了能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避免语用学的错误使用和交流时的错误传达,本文建议在中国的英文学习者要更注重自己的交流能力,尤其是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社会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Du Xuezeng.1999. A tentative Comparison of First Naming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English [A]. In Hu Wenzhong(ed).Aspectsof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roceedings of China’s and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7-219
【关键词】亲属称谓;中英;差异;原因
称谓语用于表达人际关系、帮助人们明确自己在社会群体中应担当的各种角色,确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现代汉语词典》把称谓语解释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务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由于人类的文化风俗及其爱好有着相似性, 称谓语言的内容及形式有相似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称谓的差异性。所以,每个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和称呼习俗。中英称谓语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我们可以从中探究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
一、中英亲属称谓的差异
亲族是由家庭扩展成的社会集团。血缘关系发展出血亲,姻缘关系发展出姻亲。为了区分亲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便产生了亲属称谓语。亲属称谓语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词语,反映着历代婚姻所构成的男女双方亲族关系的排列结构和次序。
汉语中各种亲族关系表达得很准确很具体,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分明,旁系亲属和直系亲属分明,长幼有序。据《尔雅·释亲·宗族》载:古代的直系亲属称谓共有13辈: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下七世指从本位起,下及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昆孙、云孙。同宗的兄弟按关系远近有四类划分:兄弟,从兄弟,从祖兄弟,族兄弟。各种亲戚关系的称呼也非常复杂,如:父之兄长称为伯,伯之妻称为伯母,父之弟称为叔,叔之妻称为婶母(婶),父之姊妹皆称姑,母之兄弟皆称舅,母之姊妹皆称姨。其中再以数字表明大小,确定长幼,如大伯、二姑,三舅等。比如一个人的父亲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弟弟,他分别称呼他们为大伯、二伯、三伯、五叔、六叔。在这里顺序非常重要,显示出每个人在家族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同一辈分中,年龄越大越有权力,越受到尊重。由于大家族的关系,排行的数字有时会很大,如:十七叔、九姑、八姐、七妹等。同一家族中辈分的区别非常重要,在五服之内,一个男人即使比他的远房姨妈年龄大,也不可能与她结婚。另外,即使有的人年龄小,但是辈分很高,也常常被一些年龄很大的人称作姑姑或者叔叔。如此庞大的亲属称谓体系,使得汉语里有“五亲六戚”、“七大姑姨”之说。
英语国家的亲属称谓亲族的父系母系不明,直系旁系不明,长幼顺序不明。所以同汉族复杂的亲属称谓相比,英语的亲属称谓就简单多了。汉语中详细区分的称谓,英语中都只用一个称谓笼统表示。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舅父、姨父、姑父,在英语中统称为uncle;对父母的姐妹或者兄弟妻子的称谓,汉语分为伯母、叔母、舅母、姨母、姑母,英语里也只有一个统称aunt;而在英语中,sister-in-law包含了内兄、内弟、大伯子、小叔子、内兄、内弟、姐夫、妹夫;brother-in-law包含了大姨子、小姨子、大姑子、小姑子、嫂子、弟媳。英语同汉语相比最为简洁的称谓是cousin,一个词概括了汉语中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八种亲属关系,十分简要。
可见,在汉语中亲属称谓长幼有序、男友有别、嫡庶有异,亲属关系泾渭分明,性别长幼也严格区分。相比之下,英语中的亲属关系称谓要简洁得多。
二、中英亲属称谓差异产生的原因
任何一种现象背后都有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亲属称谓的差别也体现了中英文化的明显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中英对血缘、亲情和尊卑等级认识的差异。由于汉民族非常重视血缘关系,崇尚亲情,亲属称谓语纷繁复杂,十分发达;西方文化中,家庭结构比较简单,家庭观念比较淡漠,没有必要去细分每个亲戚的亲疏远近。汉语称谓语十分强调等级尊卑,长幼有序,在中国家庭里,如果直呼长辈姓名,则会被视为大不敬,就是同辈的兄弟姊妹,弟妹一般也不能直接叫兄姐名字,而要根据顺序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在英语国家,喜欢直呼其姓名,即使是长辈或者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也是如此,尊卑等级的观念十分淡漠。中英文化中产生对血缘等级差异的深层原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经济因素
中西民族不同的经济内心和生产活动方式产生了判然有别的社会组织形态,并形成各自相应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秩序,
农耕文明在一般情况下能够通过精耕细作的小范围手工劳动使居民达到生活的基本自足,它在自身范围之内具备了一切再生产和扩大生产的条件,因此,便不会产生不断革新生产技术或改变生产组织的自觉要求。中国是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的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经济长期停留在以农业和依附于农业的家庭手工业结合为一的男耕女织模式。在这样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的地位便长期保持下来,并成为社会结构和国家体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故很多人讲中国文化归结为家族本位的文化。
在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安土重迁、老死不出乡的民族心态,这使得中国的大多数家庭往往是在同一个地方世代繁衍,聚族而居。那时,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许许多多的村庄里,以经营土地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民完全依赖于他所生活的那块土地。在乡村往往独据一村一寨,甚至绵延数十里仍为一姓所据;在城市亦各占一区,无异姓杂处。形成了血缘关系相互纽结重叠的特殊社会结构。由于依赖血缘关系,作为区分亲属血缘的称谓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历史传统差异就
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来说,历史传统的差异应该是最为明显的方面。由于民族及国家发展历史进程的不同,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群体及文化群体特征。我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文化及社会意识的主流,且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较为深刻、深远的作用和影响。以现世文化作为关键的、核心的内容,体现出群体文化基本特征,并且通过多种协调伦理观念及意识来实现文化及文化群体的自我认定,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主要基调。就这一基调来说,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俗语来观察:我国传统文化中俗语的某些部分可以很好地反映我国文化发展的基调。比如“与人为善,吃亏是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都很深刻地揭示了我国文化的主流和基调,很好地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语言内涵的发展动向。西方文化则更为倾向于个人主义及个人英雄主义,宣扬人权至上,追求和实现自我的发展,将自我表现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放在首位,极为重视对于独立、自由的向往和歌颂。诸如英语文学作品中常用到的“individualism”一词,我们将其译为“个人主义”或是“个性主义”。外国著名文学作品《简•爱》就是歌颂了一个个性独立、向往和追逐爱情自由及尊严的女性,通过这一人物传递出西方文化的主流和趋势。所以就中西文化的差异来说,历史传统上的差异,应该是较为突出和明显的一个方面。
(二)生活习惯差异除了历史传统文化的差异外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生活、风俗习惯的差异上。中西方文化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诸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会习惯说:“去哪儿了?”“吃过了吗?”等类似的语句,但是传递出来的意思并不是真正要问对方打算去什么地方或是有没有吃饭,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问候语。然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作品里可以看到,礼貌用语都是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真实性的语句,很少涉及到一些形式问候语。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经常会遇到情景对话的环节,在这些情景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文化中的问候习惯与我国有明显的差异,作品中的人物如果要进行问候,便是直白简单切合当时情景的表达。除问候习惯的不同之外,中西方礼貌习惯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礼貌习惯的最大特征在于“卑己尊人”,包括孝道等,都是通过晚辈对长辈的谦恭来体现“礼貌”这一行为,并且将这种“谦让、谦卑”的文化当成一种崇高的美德。当别人对我们发出赞叹或是表扬的语句或语气时,我们通常会进行自贬以示礼貌,这一礼貌习俗是中国的一大特殊文化现象。而西方的礼貌习惯与中国恰恰相反。一般情况下,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夸赞,并且是符合对方实际情况的,受夸赞的一方通常都会接受这一赞美或是赞叹,并对赞扬者说“谢谢你”,以此表示对对方肯定的感谢。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我们往往会认为西方人比较自信且不谦虚。而作为西方人来说,对于中国人对自己成就的贬低,也表示不理解,觉得中国人不太诚实或是诚恳。因此,对于中西方在文化生活习惯上存在的差异,需要进行更为深刻的探讨和挖掘。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
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语言而逐步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较为深层的特有机制,并且其具体表现是在语言形式之中。从英语文学翻译作品来看,思维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之一。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进一步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语言差异的重要诱因。从古代开始,我国传统文化就主张天人合一的理念和思想,看中人与天的和谐与统一。因此,相较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的生存意识更为明显,并且在形象思维方面更为突出;与此同时,我国思维方式中,还较为重视抽象思维的发展,对于实证研究及逻辑推论都比较看重。而西方文化在这方面与我国文化有着根本区别,从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框架和逻辑顺序就可以看出:其语言在句法特征、造字、语言的组织、思维的方式、逻辑性以及思维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语里如果要对一个事物进行描述,通常都是从大至小,由表及里,从一般到特殊来完成。而英语在这一点上,恰好相反,具体地表现在汉英语句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称呼、位置、组织系统等多个环节当中。诸如在问句“你吃饭了没有?”当中,我国文化所指的吃饭,可以是早饭、中饭,也可以是晚饭,人们往往不需要指明。但是,在西方的文化当中,则必须要具体到早中晚,逐一翻译为:breakfast,lunch,supper。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究竟是什么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呢?笔者着重从历史社会根源、社会经济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社会根源的不同
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帝王世袭制度的封建时期,而在西方,很早就开始出现民主集中制的苗头,并且在随后的发展中不断更迭交替,直到现在看到的资本主义制度。封建制度背景下,我国国民的思想及意识形态其实没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皇室及官员在引导着整个社会的潮流,从某个层面来说,在封建社会我国国民是不存在思想自由一说的。而就西方国家来说,自文艺复兴时期就逐步开始了思想自由的“征战之路”,开启了欧洲文化发展的新章程(中国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受到了影响,但是最终却没能在思想领域掀起如欧洲般的大波澜)。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文化精神领域似乎出现了新局面。
(二)社会经济的影响
除了历史社会根源的作用和影响外,社会经济结构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古以来,我国百姓就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人人都在为生计打算,我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们大多都是经历过许多的挫折与起伏,才作出了一些耐人寻味、万古流芳的作品。而就西方国家来说,由于社会较早步入工业时代,人们的劳动力价值得到了体现和尊重,基本上可以满足温饱需求,加上西方国家对科技文化的重视,劳动人民基本上都享有创作的机会。所以,西方文学大部分作品的素材都比较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实际。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恰好相反。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些贴近百姓生活实际的作品,但是大多数都是文人为宫廷所做,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文化个性的作用
文化个性也是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要素之一。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制度之前,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制度时期,文化风格通常较为保守。从这一层面来说,社会制度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压制了个人思想的发展,或者说是压制了个性化的发展;而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是一种以资本流动为基础,较为重视财产和人权的社会体制,在这一体制中,比较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赋予了国民很大程度的思想自由,推动了社会文化多元化及多层次的发展。
三、差异视角下推动英语文学翻译工作发展的有效措施
中西方文化交流从很早就开始了,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密切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推动英语文学翻译工作的有效进行,是文学翻译界当今热议的话题。
(一)通过差异化进行深度审视
所有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也不例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甚至在接受差异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深度审视,找到不足,谋求发展的主动权。我国的主流文化是中庸及和谐,但是在某些场合或是情景下,这一理念实际上是发挥不了作用的,鉴于此,可以借鉴西方国家近代更为科学的“管理策略”,提高我国的外事能力或是文化引导的能力。
(二)寻找共同点争取主动权,促进文学文化交流
关键词:中西文化 中西电影 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 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就验证了“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强者拯救自己,伟人拯救他人。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 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文化 中西电影 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 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就验证了“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强者拯救自己,伟人拯救他人。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 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关键词:影片;文化差异;冲突;融合;跨文化交际;建议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28-01
一、语境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也可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境在语言、教学、翻译、跨文化交际等领域中作用突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滑明达在“语境与文化阐释――以美国影片《衣橱里的怪物》为例”里写道, “电影是大众文化产品,它的主题、情节、人物角色和意义只有在相应的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文化意义才能得到阐释”。所以说,电影文本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可以给文化阐释和跨文化解读提供视角。
二、《刮痧》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合法么? 它在中国存在久矣,普遍受到欢迎,其存在既合法又必要。刮痧的医学解释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容量和流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人体自然生理环境”。大同在法庭上也说到:“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认为,人体的七经八脉,就像无数条小溪流向江河。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网络,气在全身流动,气沉丹田”。但美国人听后感到莫名其妙。无论大同用英文和时而夹杂的中文怎么解释都无法让美国人明白。法官提出大同需找一个官方医生,简练用词,说明刮痧,可其辩护律师说,没有关于刮痧的记载,没有人会为不科学的东西作证。当大同再次尝试解释“刮痧”时,他采用的中文“丹田”、“七经八脉”,“经”和“脉”等术语,美国人始终难以明白。因为美语里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词条。法官阻止了他的辩解,提出找专家人士来,可大同费劲全力,毫无结果,最后只好放弃解释。此时的爷爷痛惜道:“刮痧在国内几千年了,到了美国怎么就说不清了呢?”
(二)孙悟空
孙悟空这个形象在出现多次。最初,大同在美国第七届电脑游戏设计大赛年终行业颁奖大会上获得卡通孙悟空的电子游戏设计大奖。在中国,孙悟空勇敢、睿智、执着、顽皮、刚正不阿、忠心耿耿、爱憎分明、神通广大。但当他们步入颁奖礼堂时,外面很多当地美国人在示威游行,反对游戏的暴力倾向。为了证明许大同是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父亲,律师以极其夸张的腔调说许先生日夜从事的工作是一个陶醉于暴力文化;“孙悟空受托管理九千年一熟的桃园,可他却把桃园占为己有。当遭到别人的制止时,他却毁掉了所有的树……”。他愤怒地描述着,主审法官却表情轻松地听着,仿佛律师所说一切属实。而此时的大同愤怒异常,因为他心中的英雄形象被毁。于是他反驳道:“我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游戏主角,是因为孙悟空善良,有正义感,代表着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而同为美国人的法官和律师确认为,大同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异质文化。最后,当警察把大同从车里揪出来的时候,他送给儿子的孙悟空玩具被警察狠狠地踩到了脚底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代表公平和正义的法庭以及警察身上遭到了无情践踏。
(三)面子问题
影片《刮痧》里丹尼斯与大同的老板昆兰的儿子打架,大同让儿子向他道歉,丹尼斯不肯,反而向对方吐口水。当着昆兰夫妇的面,大同打了丹尼斯一巴掌。这看似不经心的一巴掌却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另一个冲突:“面子”问题。
昆兰:我不能说谎。
大同:我一直把你当成朋友,可你却在法庭上出卖我,我怎么能跟你继续合作?
昆兰:我只注重事实!
大同:我为什么打我儿子,还不是要给你面子!
昆兰:什么逻辑,打你自己的孩子怎么会给我面子?
大同:跟你讲不通!
大同通过显示父亲对儿子的严加管束来为对方争得面子。可昆兰却想不通这其中的道理,他无法理解这些“乱七八糟的逻辑”。在大同夫妇眼中,这是用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的爱、理解和支持。但对美国人来说,这是一种不体面的方式。
三、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哲学差异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哲学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处理世间万物。前者倡导仁、仪、礼、智、信以寻求人伦和谐,社会关系规范有序。后者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其基本观点”。道家以天、地、人、物为研究对象,认为世间所有都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儒家和道家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中国的人生哲学和伦理哲学。
西方哲学历经古希腊、近代哲学、19世纪末期的现代哲学三个阶段。纵观这三千年,各流派都在思考:宇宙、世界、自然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人的本质力量,人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创造力、能动性,正确认识把握自然,改造自然。西方哲学重科学、重理性、重分析、重实证,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中西方不同的哲学造就了不同的思想和文化。影片中关于刮痧这种疗法的辩论就是对此的最好体现。
(二)思维模式不同
截然不同的中西文化影响着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体现在中西方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中国人看见乌鸦反哺、母羊跪乳,一定会想到要侍奉亲人; 看见鸿雁归列,联想到如何尊敬兄长; 看见迅雷烈风,想到怎样敬天之怒?中国人的‘格物致知’属于理学的。西方人从苹果落地,到地心引力;热水壶盖蒸而掀动到蒸汽机关;枪炮战争到毒气战争;他们的‘格物致知’是属于科学的。这里的‘格物致知’就是指思维。中国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它倡导集体主义,维护整体利益; 西方国家强调个人。西方是“主客两分”的思维模式。而中国“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强调直觉整体性,其思维定式是意象――联想――想象思维方式。西方则是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分开,理性分析感知到的事物,使之更有层次、有规则。
(三)伦理道德的差异
“家”在中国人的心中不可替代。几代人住在一起,和睦,平安,幸福就好。影片中就有典型的中国式的家庭关系。到美国拼搏八年并终成大器的大同将父亲从老北京接到了身边,希望能和妻子一起孝顺父亲,享受天伦之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大家庭”的家庭模式完全不同于美国主流家庭结构. 在美国,儿女18岁以后独立在外租房居住。这并不意味着抛弃父母,而是回报父母。父母以子女脱离家庭独立生活为荣,丝毫感觉不到失落感。这样的家庭模式中国人不能接受,因为它没有人情味儿。但在西方,父母和儿女都希望独立,以此来正证明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因此,中国传统家庭追求 “团结、和睦”,而西方则是“独立、个人主义”。
四、结语
分析中西方的哲学思想的不同,其实是在挖掘中西方思想的文化渊源。思维模式折射出文化,而文化会影响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道德伦理则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两种道德伦理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必然存在诸多不同。这些基本上构成了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认识这些差异和冲突,并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中西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便能和谐展开。
参考文献:
[1]Kim, E.Y. The Yin and Yang of American Culture [M]. Yarmouth, Massachusetts: Intercultural Press, 2001.
[2]Moore, O. Chinese traditions [J].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World Religion, 1998: 346 - 348.
[3]Yum, J. O. Confucianism &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East Asia [J].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1: 28 - 30.
[4]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遗产;中西差异;文化背景;原真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3)03-0034-07
一、引言
近十年来,源于欧洲文化背景的遗产保护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多方关注与讨论。其中,对于《威尼斯》(1964)若干原则的质疑,对于《奈良原真性文件》(1994)的推崇,乃至《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和《北京文件》(2007)的出台,集中体现了中国学者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虽然如此,国内的相关讨论仍然差强人意,尤“欠”对国外学界颇具分量的回应。但是无可讳言,翻译、推介工作的缺位,是导致我们鲜于感知此种国际学术氛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比利时学者威勒姆・德尔德(Willem Derde)《遗产及其文化边界:基于中国例证对西方范式的挑战》(下称“德尔德文”)一文中的思考与讨论,将有助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地感知这种国际氛围。该文章出自欧洲学者之手,结合其对中国遗产的田野考察亲历,注重从文化背景的视角反思西方遗产范式。就其反思的内容而言,与2002年前后以杭州胡雪岩故居修复工程为标志的、国内遗产界对于《威尼斯》(1964)若干条款的中国适用性讨论的内容相似。另一方面,德尔德文的思考路径较之思考内容更加重要――从文化背景角度考量遗产价值与遗产保护方式,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本身的比较和原因的探究,我们或许能更加全面、深入地讨论遗产本身,进而为更准确地把握遗产价值开启另一扇大门。
二、德尔德文辑要
德尔德文指出,二战结束以来,全球处置文化遗存的知识框架,主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或欧洲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制定。虽然这些公约、和指南已在国际上获得通过和广泛认可,但它们的中立地位或全球普适性却明显受到中国处置其古迹(monuments)和遗产地(sites)的不同方式的挑战。通过审视这些差异,可从有关方面洞察这些国际标准和指南的文化内涵,理解它们在何种意义上由西方文化背景所决定。此番开篇,铺垫了全文质疑和挑战国际遗产文件理论框架的中国普适性的整体基调。
德尔德文中的中国遗产例证主要包括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与南阙门工程、大雁塔与慈恩寺周边工程、大唐芙蓉园。在笔者看来,他对这些例证的认识和评价,既有理解,也有不解,既有曲解,也不乏误解。在总体上,借助上述几例,德尔德对当前全球处置文化遗存的知识框架提出若干质疑,并重点结合“就地”保存和《威尼斯》,指出其中既有借鉴欧洲经验的保护做法,又有令西方所费解的“重建”(实为落架大修),以及遗产与现代环境相融合的变通做法。在他看来,西安乃至中国诸多不同于西方的遗产事象和处置,由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所致,不过,二者发挥的实际作用却有主次之别,这种认识在文章结论部分得以凸显。他指出,“不该运用诸如经济变革等外部因素来解释遗产”,文化背景的差异才是中西方具有不同遗产处置方法的内在因素。基督教从最开始就“强调《圣经》的真实(truth)”,这是西方注重强调遗产物质原真性的根源。而“中国既不享有西方的文化背景,又不享有基督教的文化背景,因此,中国才能形成面对其过去与遗产的另一种态度”。有鉴于此,中欧之间实有必要展开一场真正的遗产对话,它将“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遗产概念的本身”。
三、德尔德文简评
1.文章亮点与不足
亮点一,从逻辑角度提出“特设性解释”,突破将当前中国遗产保护中的问题完全归因于经济发展压力的观点。
德尔德文开篇即称,中国“拥有着延续数千年的文化遗产”,它们正“转变成为‘巨大的商机’”,人们也已认识到“旅游业在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此,德尔德的强烈感受是,“近年来到访过中国的任何人,无法不被中国城镇和郊野旅游的‘历史转变’所震动”。在此背景下,“对于中国历史遗产日益增长的兴趣将被置于未来几年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议程当中”。业界通常也认为,经济快速发展的确已给中国遗产保护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因此,德尔德的上述描述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不过,德尔德随后提出的“特设性解释”则切实地提示我们,二者的因果关系并非如此直白,尤其是面对中西遗产差异时――假设西安例证中诸多中西遗产差异的“方式受到诸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或现代生活方式等外部因素的驱动,那么,该假设的问题在于,它依赖一种纯粹的特设性(ad hoc)解释。事实上,基于同样的假设,我们可以轻易地为其相反观点进行论辩:中国正经历着快速变革的时期,所以应给予保存原真以更多的关注,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因此,必须有意识地脱离中西遗产差异受到经济等外部因素影响的思维惯性,而“特设性解释”的提出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掀开遗产保护利用工程之表面,究竟是什么因素内在地影响了中国的遗产保护态度和行为?
亮点二,指出西方遗产标准基于基督教文化,应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理解中国的遗产保护。
德尔德文的第8部分将中西遗产差异归结为文化处理(cultural approach)的不同。在西方,原真性的认识根源于基督教。“西方强调原真是其对自己的历史遗产持有不同态度的结果,这种结果通体反映出对于历史真实(historical truth)的探究,这种探究至少对一个领域极端重要,该领域在西方的,也即基督教的发展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基督教从最开始强调《圣经》的真实(truth),就显示出与异教徒之谬误与无知的截然差别;对同样真实的探究,也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显示出基督教自身的截然决裂;对《圣经》真实的探究,也决定着从解释学到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建立,这些学科显示出世界在科学的真实与错误的概念之间的截然决裂。持续留存下来的,是对历史遗产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的一种探究。因而我主张,同样的态度现在可见于西方对待其遗产的方式上。正是这种态度,驱使国际遗产团体教导全球应如何致力于遗产事宜。”
德尔德指出,“欧洲看重的是所发生的真实历史。因此,欧洲强调对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后来添加物’进行谨慎区分。建筑上的每块石头都被仔细检查和描述,任何部分均不能替换,除非有关乎建筑物存活的必要。如需替换,一切所为要依照同样的旧有技术。因此,建筑的历史被记录下来并展示给公众。修复什么、如何修复等决定,都要遵照建筑物自身的历史记录而做出。这也正是建筑物借取原真性并由此使之具有了保存价值。这种视遗产为“历史”的狭隘处理也从根本上排除了其它方法。此番认识深刻揭示出欧洲对于遗产物质层次原真性的关注。不过,物质层次的原真性,只是遗产原真性的部分而非全部。
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试图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解释中西方的不同遗产态度,但其解释仅停留在遗产工程层面,并没有阐明中国遗产自身的内在逻辑。
通过上述两个亮点,德尔德清晰地勾勒出西方文化的一个内在逻辑,“欧洲看重的是所发生的真实历史”,而中国则不同。不过,他未能提出比肩于西方基督教与追寻《圣经》真实的、源于中国文化深层的原因――中国文化何以具有与欧洲不同的内在特点?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他对于西安遗产例证的准确理解,曲解、不解和误解由此而生。
2.文章总体评价
近年来,中国遗产学者倡扬中国独特遗产理念的意识日趋强烈。在此背景下,《遗产及其文化边界》一文以其“西方学者-中国例证-中欧遗产差异和对话”的独特格局,使得对于“二战”后获得国际认可的遗产公约、或指南的全球普适性讨论有了来自除东方质疑之外的西方支点。这是德尔德文的外在意义。
当今中国,“保存原真的需要抵不过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改革带给遗产的冲击”,德尔德此言可谓一语中的。虽如此,德尔德更多地旨在强调中西遗产思想与做法的诸多差异本质上源自内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非外因(如经济发展)。欧洲的遗产原真性密切受到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极为强调《圣经》真实的影响,这是德尔德文章的点睛之笔,也是此文的内在意义之一。
或许,威勒姆・德尔德并非是提出上述观点的西方遗产学者第一人,但这并不影响此文的价值。在中国总结自身独特遗产思想意识迅速觉醒的今天,德尔德文可以视为对中国遗产意识提升的国际氛围营建。最后,文章立意高远,呼吁共同搭建中欧遗产平台、积极寻求遗产对话:“正是在这里,中欧之间应展开一场真正的对话,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平等地相聚一堂。正是这场对话,将真正地丰饶欧洲与中国,因为,它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遗产概念本身。”
四、中西方不同遗产处置方法探因
1.经济快速发展――外因,非根本
毋庸讳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显著地影响到中国遗产保护的现状,“建设性”破坏事件的频频发生是这一过程的清晰写照。如果说大雁塔塔寺建筑群作为“新的、进行之中的城市发展项目的重心”,某种程度上还带有遗产工程迎合快速城市化进程并做出妥协的意味,那么,更甚者则有旧城改造中对文物建筑、历史中心或街区的拆旧建新,极端者如1992年济南老火车站被拆、2000年浙江定海古城被毁等等。而今,遗产地被假以旅游地产、文化经营或文化创意产业之名,用以刺激旅游、拉动地方GDP的遗产利用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见于各地实践。
类同于环境事业的“先污染、后治理”轨迹,中国遗产事业重蹈发达国家“先破坏、后保护”覆辙之势明显。由此,遗产保护压力持续增加。置身于如此社会背景之中,很难不令人联想到,当前中国遗产保护中的种种不良事象,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或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等因素直接相关。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国家工程牵连出的遗产保护问题(并非首要,更非唯一),堪为中国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复杂关系的突出代表。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指出,要警惕风景名胜区的“人工化、商业化、现代化”(即“三化”)。他亦坦言,20世纪90年生在风景名胜区和遗产地的破坏事件,超过了建国后40年的总和。而今,“三化”问题在国内众多知名遗产地愈演愈烈,经济快速发展对中国遗产保护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德尔德文亦称:“国际遗产团体(community)似乎假设,中国处置遗产有着不同的方式,这种方式很少关注公认的国际标准,而且受制于遗产融入当代中国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
上述态势同样可见之于西方。1999年,吴良镛教授在《北京》中,以“大发展”和“大破坏”概括人类走过的20世纪。此言表明,发展对于环境、遗产的不良影响已是共识。回顾过去,以1954年埃及阿布辛拜勒(Abu Simbel)神庙搬迁为标志,UNESCO世界遗产事业从起点上便与经济发展有着不解之缘,这多少昭示出未来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互相博弈的坎坷进程。近几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当属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Dresden Elbe Valley),该文化遗产于2009年被UNESCO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详其端由,是为了缓解当地交通堵塞,要在河谷内建造一座长635米的桥梁。
既然中西方都存在类似情况,那么,将遗产处置与认识的中西差异归结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观点似乎并不恰当。德尔德也指出:“欧洲也有城市快速发展的诸多例证,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却没有发生在欧洲?尽管城市快速发展或会威胁遗产遗迹的保存,但绝不会形成一场辩论来质疑遗产从业者保存原真的需要。事实上,显著迹象表明,上述问题还牵涉到国际遗产团体甚至尚未认识或提到的其它方面。”文末第8部分,德尔德进一步重申:“人们不该运用诸如经济变革等外部因素(external factors)来解释遗产。实际上,如果我们想理解遗产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或者想理解上述遗产概念,就有必要直接面对中、西方处置遗产的方法。”笔者也认为,经济发展(外因)并非中国对待遗产具有不同于西方态度的根本原因,事实上,经济发展只是放大了本来就存在的中西遗产差异。如此,什么是导致这种差异的内因(internal factors)呢?
2.文化背景差异――内因,其实质
德尔德所举另一例证,亦常被用于解释中西方不同的遗产观。“对于中国人而言,500年历史的寺院中一幅新的彩绘摹本也很好”,“这种感受当然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快速的城市发展来解释。事实上,此类感受颇令人费解。从西方视角看,好像中国人不关心自己的遗产。但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并给我们留下了一种遭到极度扭曲的观点”。事实上,“遗产在当代中国是重要的,不过,我们的知识框架不容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做出真切的解释。”德尔德此说,一方面提醒我们注意社会经济条件对于遗产的必然影响,另一方面则更关键地表达出,针对中西方对于遗产原真性的认识差异,城市化发展只是原因之一,但绝非根本原因。这种认识差异,实际“牵涉到国际遗产团体甚至尚未认识到或提到的其它方面”。那么,究竟是哪些方面呢?德尔德文中虽然言及基督教文化背景在中国的缺失,但这显然并非答案的全部。
陈薇等(1989)曾以对曲阜孔庙和雅典帕台农神庙的比较为例,认为东西方古迹保护的差异在于,“西方方法的重点是放在对客观的实际关心上”,而“中国方法要求通过尊重古迹的内部意义来保护外部特征,以便达到形式和其内涵的和谐平衡”。1994年陈薇进而提出,“中西方不同的文物建筑保护方法和观念,表达出不同的社会意义,其组织转换规律是:西方是‘能指对位’――文物建筑保护的外在形式和它所表达的历史可读性呈对应性;中国则是‘意指错位’一一文物建筑保护所诱发的某种意向和其外在形式所载的时代印记呈不对称性。也就是说,西方的文物建筑保护,能客观地表现它所跨越的历史及各时期的相互联系的特征,它像语言一样,用陈述的形式传递全部的事实信息,具有‘历时性’的特征;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往往展示出由简单到复杂各部分相互错综的整体关系,它不是将各种事实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是将由建筑形式及建筑相互‘接合’所形成的一种比喻性或一种完整的意象一次性地呈现出来,具有‘同时性’的特征。”
针对中西方文物建筑保护方法和观念差异的深层原因,陈薇(1994)认为,“中西方价值体系的不同确实成就了不同的文物保护观念和方法,并使之产生不同的社会意义。而最根本的就是价值来源以及价值世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中西方是存有本质差异的。从价值具有超越的源头而言,中西文化在开始时似无基本不同,都把人间秩序和道德价值归于‘帝’或‘天’。但是若从起源源头和人世之间的关系着眼,则差异极大。”要言之,中西方不同的价值来源以及价值世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导致了中西方价值体系的不同,进而导致了中西文物建筑保护方法和观念的差异。
寻此脉络,中西方遗产不同的文化处理亦有其它更深层次的原因。季羡林先生认为,中西文化的区别在于“中、西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不一样。西方思维模式的基础是分析,什么东西都分析,一分为二,万世不竭。东方呢,思维模式是综合。综合是八个字:整体概念,普遍联系”。从哲学层面,杜维明先生则指出,“中国哲学的基调之一,是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在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相互交融的实体。这种可以用奔流不息的长江大河来譬喻的‘存有连续’的本体观,和以‘上帝创造万物’的信仰,把‘存有界’割裂为神、凡二分的形而上学绝然不同。美国学者牟复礼(F.w.Mote)指出,在先秦诸子的显学中,没有出现‘创世神话’,这是中国哲学最突出的特征。这个提法虽在西方汉学界引起一些争议,但它在真切地反映中国文化的基本方向上,有一定的价值。”从本体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杜维明指出,“中国人本体论中的一个基调是相信存有的连续性,这种信仰对中国的哲学、宗教、认识论、美学及伦理学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3)德尔德也将中西遗产差异的原因从文化背景差异延伸到基督教的影响,即,“中国既不享有西方的文化背景,又不享有基督教的文化背景,因此,中国才能形成面对其过去与遗产的另一种态度”。
众所周知,中西文化差异与比较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研究课题。季羡林先生曾言,中西文化有别的说法,1300年以前就开始了。不过,立足文化遗产映照这种差异尚属新鲜,相关研究至少在国内寥寥,上文所引陈薇教授的文章是笔者目前可见的两篇。
坦白地讲,陈薇的观点或有片面甚至纰漏之处,例如其关于“意指错位”的认识。其1989年文章之观点,以对曲阜孔庙和雅典帕台农神庙此类文物建筑的比较为前提,1994年文中的有关解释,也显然针对此类文物建筑。意指错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孔庙历经千年不断改建和扩建,难从细节上逐一标定准确年代信息的复杂历史状态,但是,意指错位的不适性也是显见的。比如,意指错位不宜成为当前国内不少遗产维修实践中有欠科学性的“遗产混搭”等遗产处置方法的借口。毕竟,尊重原真性,最大限度地保留而非混淆存在于遗产原真性之中的历史信息,这是超越东西方遗产处置具体手段(操作层面)差异之外、需要共同遵循的科学原则。此外,意指错位更不能解释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建筑界对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的认识,也不能解释近年来我国考古界对于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s)保护利用的一些做法,如汉阳陵南阙门工程。该工程代表着当前中国考古遗产地带有普遍性的一类做法,遗址保护与遗址展示、旅游吸引物与现实妥协相互交织,值得关注。
事实上,意指错位的正面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创造领域。在那里,意指错位是有意为之且精心设计的。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活态遗产出现的时序性保护并非意指错位;而静态遗产出现的变化常常是由非文化因素(如经济、政绩等)驱动,是负面性的意指错位。虽然如此,陈薇教授明确提出东西方古迹保护的差异(1989),并结合文物建筑保护与文化学探索差异表象之后的深层原因(1994),这样的努力是有意义的,值得中国和国际学者关注。
以陈薇二文为据守,笔者希望向背后寻找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解读。季羡林、杜维明两位先生观点的引入也源于此。不过,新问题也由此而生。一方面,如同陈薇的观点,季、杜二人之说也难免存在着一家之言的偏颇甚至谬误之处,但是,他们的着眼点毕竟为我们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乃至中西遗产差异)指出了可能的方向。另一方面,笔者上文搭建出的论证脉络一一遗产差异、文化差异、价值来源和哲学层次――仍需季、杜证据之外更多环节的递接和更多证据的充实。要言之,笔者希望通过已有证据初步向读者展现这样的逻辑: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确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西方对待遗产问题的差异,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外因,这个内因更为本质,它将引导我们思考并由此形成对遗产的正确态度。
五、结语
中西遗产问题,既有特性又有共性。特性表现为中西遗产差异,共性则基于遗产修复、保护应该普适的科学原则。近二十年来,世界遗产事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遗产保护的独特性使得遗产事业的价值观逐渐走出欧洲的单一中心,这种转变,已突出体现在对于遗产原真性的多元理解上。笔者以为,对于原真性的关注和多元解释,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更为根本的前提,那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对于“遗产”一词有着多元的理解。
关键词:语言 文化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意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地球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越来越频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更好的实现其世界使命,不断地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在我国的中学课程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的发展迫切的需要高素质的外语人才,特别是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科技方面专业人才。这对我国基础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我国《英语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中明确提出“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对《英语课程标准》的文化意识目标的分析,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应该是指“对目标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
根据人们对文化的知晓程度,文化意识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习者对于明显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但认为它奇特不可理解;第二层次,通过文化冲突,学习者了解到与自己文化明显不同的某些有意义的但却是微妙的文化特征,但是,仍然是不理解;第三层次,通过理性的分析,了解到那些微妙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从认知的角度认为可以理解;第四层次,通过深入体验其文化,学会设身处地从目标语文化的视角看问题,达到视其所视,感其所感的理解。(祁玉萍,2009)
通过对文化意识的诠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与过去有了本质的不同,明确提出了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使得我们的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突破了只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局限,丰富了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得初中英语课有了生气和灵魂。但由于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起步较晚,教育体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虽然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文化培养的具体要求,但是据调查,我国初中英语课程中的文化教学仍然以教师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为主,形式单一,主要采用文化输入的方式进行,学生被动的接受未知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课堂上教师片面强调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这严重阻碍了初中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使得初中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偏差,树立不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这将不利于我们对初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些专家指出,“目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一味强调目标语文化的传授,而对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传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张淑菊,2008)。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加大西方文化教学的同时,英语教师也应该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和鉴别,加强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不仅是西方文化的引入者,而且主动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实现。
二、初中英语课堂中西文化教学现状分析
自《英语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改观,课堂教学已不再是单一的语法教学,教学内容有了进一步拓展,特别体现在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这对拓展初中学生的视野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初中英语课堂中西文化教学如今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中西文化知识介绍比例严重失衡。笔者曾对成都市部分初级中学深入课堂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英语教师在文化知识方面的讲解偏向于西方文化知识的介绍,而忽视了我国本土文化的讲解。如在向学生介绍情人节由来的时候,很少有教师提及我国的七夕夜。
2.2 西方文化知识以介绍为主,形式单一,缺乏与中国本土文化对比分析。学生被动的接受未知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偶尔教师也叫学生自己查找一些关于某一西方文化知识的资料,以汇报的方式向全班同学介绍。
2.3 文化教学不够充分。“文化因素无处不在,从词汇到句子,从语法到篇章,甚至是某个学生衣服的颜色,教师的某个手势和动作,都可作为文化因素教学的内容。”其次,教师在文化教学中,重点介绍中西文化的差异,只看到现象,而不对中西文化进行鉴别,进行比较,所以初中英语文化教学只是现象的展现而非本质的揭示。最后,文化教学活动不够充分。学生了解文化知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交际能力就能够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缺乏有效的实战性的文化交际活动。
由于学生在文化内容上理解不深刻,在文化学习过程中参与不够,这些都将导致初中学生对我国本土文化理解肤浅。而这样的学生在以后跨文化交流和沟通中,必然会因对我国本土文化的理解欠缺而出现母语文化缺失现象,无法把自己本土文化很好的介绍给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最终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另一方面,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书的宗旨是先育人,所以英语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避免学生对西方文化产生盲目崇拜。
三、中西文化失衡和教学形式单一的成因分析
3.1 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受中考指挥棒影响
由于我国人口较多,通过考试选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功利性,教学内容以考试为标准,教学形式以大容量为标准。上课时,教师更多的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至于文化知识一般就简单介绍。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中西文化知识,就更不用说中西文化对比分析,以及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
3.2 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欠缺
我国绝大部分英语教师在校学习期间采用语法翻译法学习这门语言的,他们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所以他们必然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他们自身就缺乏文化敏感性和文化意识。另外,文化包括的范畴很广,它代表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哲学、历史、地理、信仰、价值观念、宗教及行为准则等等。而我国教师在校学习期间,特别是大学专业课程学习期间,更多的时间接受的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自身对文化接触较少,特别是中国本土文化。而教师在工作以后,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教书具有功利性质,他们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提高考试成绩,采用题海战术,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强化语言知识的理解。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了文化教学,特别是中西文化对比教学。而且,教师因家庭等原因,缺乏继续学习,继续自我提高的时间和机会,甚至有些教师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缺乏自身文化素养提高的意识。
3.3 中西文化课外体验匮乏,缺乏方法指导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学生的中西文化学习应该延伸到课外。虽然现在关于中西文化知识的资源极为丰富,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但是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自身对中西文化的学习比较盲目,这时急需教师给予指导。而我国中西文化课外体验十分匮乏,初中学生虽然可以接触到中西文化知识,但是由于没有英语教师的方法指导,对其理解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学生难以将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性的人之高度,进而影响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中西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由于我们中西文化教学缺乏学习环境,所以在中西文化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中西文化意识培养的成败与否取决于教师,而中西文化意识培养成败与否的关键在于学生,特别是学生的习得方法和教师的教法。
4.1 将中西文化教学贯穿英语课堂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是遇到一个文化现象只就此进行讲解。由于受自身素质的局限,绝大部分教师缺乏挖掘文化内涵的能力。那么,中西文化教学贯穿英语课堂的始终,这就要求英语教师需将文化和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中使用语言。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精心备课,做大限度的挖掘中西文化差异,巧妙的设计课堂上文化教学的活动,兼顾语言知识的传授和中西文化意识的培养。
4.2 将中西文化教学延伸到课外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中西文化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中西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课外学生对文化意识的习得,并给予及时的指导。通过英文歌曲学习,阅读英语小说,参加英语讲座,看欧美电影以及接触媒体资源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将中西文化学习渗透到初中学生的生活、学习、休息、娱乐各个方面。
五、中西文化意识培养的步骤
5.1 中西文化感知
英语课堂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实现中西文化培养首先应做好文化感知。让学生大量接触文化现象,了解文化现象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等。教师可以通过文化介绍,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课堂汇报等方式,让学生对中西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这也为中西文化意识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5.2 中西文化体验
当学生对中西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后,英语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各种渠道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环境中运用语言体验文化。通过文化体验激发初中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反思。
5.3 中西文化反思
在文化感知,文化体验中,学生必定会有很多感触。由于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他国文化容易曲解,产生盲目崇拜。因此在中西文化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做好文化反思,引导学生发现文化差异,分析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从而树立争取的价值取向,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总之,初中英语课堂中西文化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强自身文化意识的培养,努力探索文化有效的教学方法,克服文化教学片面强调西方文化而忽略了我国本土文化的不良势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观念。
参考文献:
[1] 陈科峰,增强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J].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65-67
[2] 崔秀香等. 跨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实现[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1):158
[3] 刘玮. 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09(12):56-58
[4] 祁玉萍. 高中新课程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2):47-52.
关键词: 文化教育 文化差异 教学方法
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语言是载体,文化是内涵。外语教学不能单纯只是外语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与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知识的讲解紧密结合。例如,英语中有这样一个句子:“I see men as trees,walking.”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来看很难理解它的真实意义,这实际上是《新约・马可福音》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我看见人了。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用来比喻重见光明。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教育。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就会出现歧义、误解和语用失误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却不知道这是一句冒昧的问话,会因为侵犯别人隐私而引起对方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如果中国人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答,就会让对方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而用“Where? Where?”来回答,则会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此,作为语言学习者,不学习这个民族的文化,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外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文化差异
人类生活的世界、人类的思维和情感有共通之处,各种文化和语言也表现出一定的相融性和共同点。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公正”英语为“fair and square”;“为……说句好话”英语为“put in a good word for...”;“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中西文化的这种融合现象,可以促进语言学习。
但是,不同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导致了他们独特的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可以从英汉习语的差异上窥见一斑,因为习语承载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与文化传统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1.生存环境的差异方面。
习语的产生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生存环境的不同,直接产生了不同的习语。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2.习俗差异方面。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中国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等等。
3.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间打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ello”);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差异(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拆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谢“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体态语的差异(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外国人在召唤他人走近时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的)。
三、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方法
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讲解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
例如在讲到单词lion时,就不能只翻译为“狮子”,而应该着重讲解单词所涵盖的文化内容:lion在英语中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国王King Richard I 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为the Lion-Heart,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The 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除此之外,可以介绍一些英语中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like a 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同时需要注意lion译成汉语时,习惯上用“虎”代替“狮子”,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放虎归山、谈虎色变、为虎添翼、猛虎下山等。
又如讲到“dragon”(龙)这个词,就应讲清它在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英语中,如果把一个人叫做dragon,意思则是他很凶狠,令人讨厌。
2.课前练习。
在课前的几分钟做一个关于英美国家文化知识的练习或文化差异的练习,通过学生的讨论来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了解。例如:学到礼仪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对比中国和英语本族人的行为举止差异,以及饮食习惯的异同,来掌握相关的文化差异。
3.专门讲解。
在讲解语言知识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应的文化知识进行诠释。例如:讲到有关英国历史的知识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等文化知识。
4.对比讲解。
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讲解英美文化知识。例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称赞的不同反应;对比英汉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等,让学生既学习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掌握了本民族的习俗。
5.图片、实物展示。
用图片或实物来解释某一个“文化现象”。如教材中遇到的hamburger,pudding,sandwich,salad等均是西方文化所特有。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或照片,可以让学生对它们有一种感性认识,也可以采用实物展示的形式给学生讲解中西方习惯上的差异,如讲到信件、信封的格式、式样时,找一封英美国家的来信,直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确切的认识,以免在实际运用中出错。
6.分组讨论。
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词语的联想意义和词的文化内涵不同。对此,可采用游戏的方式给学生讲解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讲解landlord,owl,peasant,restroom等一些具有文化涵义的词汇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让其中一组列出这些词在英语里的联想意义,让另一组列出这些词所对应的汉语词的联想意义,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7.大量阅读。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英美文学原著、英文报刊、杂志,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或者观看一些有关西方文化的影片、电视节目,感知和体会英美社会文化。
总之,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只有通过渗透在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
参考文献:
[1]叶红.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中国建设者,2005年第2期.
[2]刘润清.漫长的学习道路.外国语,2003年第4期.
[3]汪福洋.汉译英中的习语翻译.外文出版社,2007年第1版.
[关键词] 《刮痧》;跨文化;冲突;解读;大同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其差异和冲突更为显著。以下仅以影片《刮痧》(Gua Sha Treatment)为例,分析中西文化上的各种差异所导致的一系列的误会和冲突,通过对中美文化由矛盾、冲突,最后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揭示了中西文化冲突的现实性和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展趋势。
一、电影《刮痧》情节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许大同是移民到美国发展的华人知识分子,就职于美国密苏里州东部大城市圣路易斯一家电脑游戏软件设计公司。与妻子简宁经过八年的努力奋斗,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儿子丹尼斯聪明可爱,一口流利的英语暗示着其俨然已成长为了一个地道的“美国孩子”。在业内的年度颁奖大会上,大同兴奋地向世人宣称自己的美国梦终于得以实现,沉浸在幸福和胜利的喜悦当中!然而,随后的一场意外却令他如梦初醒:一天,他5岁的儿子丹尼斯肚痛难忍,从北京来探亲的老父由于看不懂药罐子上的英文说明而只好对丹尼斯采取了东方中医疗法——刮痧,而正是刮痧在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恰恰成为许大同虐待孩子的铁证。在听证会上,一个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及证词轮番轰炸,令大同有口难辩,东方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美国不被承认,又无法通过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来证明其合理性,作为父亲对孩子的爱甚至需要去靠寻找证据及法庭争辩这样的途径去证明,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兼老板约翰·昆兰在法官面前竟然不为自己辩护(昆兰也无法理解大同打儿子与保全自己的面子有何关系,又为何要代替父亲顶罪谎称是自己为儿子刮痧等)……而控方律师一再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进行诽谤和侮辱,导致许大同失去理智攻击了控方律师,导致法官无情的剥夺了大同对儿子丹尼斯的监护权,并予以禁足。最后,为了要回儿子,他们不得不夫妻分居;为了父亲回国前能再见一面孙子,无奈偷带走丹尼斯被警察通缉直至被抓……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被这接二连三的悲剧转眼间敲打得支离破碎,一场近乎“荒谬”的官司也将大同的美国梦彻底的粉碎。直到大同的父亲找到昆兰,描述了是自己为孙子做的刮痧。终于,约翰来到中国城,在详细地了解并亲身体验了一把中医刮痧的治疗过程及疗效之后才恍然大悟,在圣诞之夜说动儿童福利局的官员一起找到大法官为其正名,最终撤销了对大同的禁足令,一家人抱头痛哭,终得团聚。主人公许大同从片头在业界的佼佼者到后来沦落到被迫租住在贫民窟;从获奖后宣称自己已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并已完美的融入了这个国家,到后面的近乎妻离子散和被禁足;从荣誉的天堂坠入不幸的谷底……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
二、电影《刮痧》中体现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一)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家庭式教育主要体现在孩子品德的教育上,遵从“长幼尊卑”和“仁爱、服从”的教育理念,父母在孩子面前享有对的权威,而在西方却恰恰相反。影片开始不久就有这样一个场景,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与其老板的儿子保罗无意间发生了肢体冲突,而作为家长的大同却不问缘由地要求丹尼斯像保罗道歉,这时候的大同完全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中国式父亲。而在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甚至威严遭到挑衅的情况下便直截了当关闭了儿子的电玩,甚至当着众人的面猛击丹尼斯的后脑袋,这一系列的动作正是我们中国最常见的家庭教育方式,体现的是家长的至高权威。而这个场景却令他的老板兼朋友昆兰大为吃惊,疑惑不解。因为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上,重心趋向于个人本位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公正和自由,要将孩子视为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尤其要注重父母与孩子间平等自由地相处,孩子对家庭中的大小事务享有与父母亲同等的发言权等。因此,昆兰对于大同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儿子进行严厉的“当众打骂式教育”的不理解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二)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思维模式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看待、观察各种外部事物的思考方式。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感知、认知世界,从而获得推理出基本的经验和文化知识,它也是形成一切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的最根本源泉。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而不同的思维模式必将导致人们在态度、信仰及情感取向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乃至社会风俗。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推理实证,讲究理性与论证。而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则强调直觉与感悟,多依赖传统经验及形象的思维方式。
影片中对于刮痧究竟是“治病救人”还是“虐待儿童”的争论,就是中西两种不同思维模式冲突下的具体体现。刮痧属于中医传统自然疗法之一,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世代积累流传下来的经验总结。传统中医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认为人体是“精、气、神、脉”的统一体。刮痧以中医皮肤理论为基础,讲究通过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拭,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达到疏通脉络、调节精气、活血化瘀,从而重建人体的自然生理循环之目的。由于刮痧需要刮到皮下组织出血并凝结成米粒般大小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腺扩张,从而将痧毒(即病毒)排出体外,治愈疾病),这在美国儿童福利局的眼里却恰恰成为大同“虐待”儿童的铁证,因为这在美国的传统思维模式中是根本讲不通的。在美国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中,医生或代夫通常都是首先要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对患者准确地诊断,继而对症下药的,却从来没有哪一种治疗方式是要依赖传统经验将病人搞得“伤痕累累”的,更没有所谓的“精、气、神、脉”之说。因此,虽然大同在法庭上极力为刮痧做辩护,但是他所引用的“气”“神”“丹田”和“七经八脉”等中医传统术语却难以让美国儿童福利局和大法官所接受。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医学理论及诊疗方法的极大差异,再加上长期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足,使得刮痧成为大同在法庭举证中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三)在法律人伦道德观上的差异
在法律面前,西方人讲究不带个人情感的陈述客观事实;在道德方面,西方人秉持公私分明,事实不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哪怕是对朋友不利的证言。因此,在听证会上,在控方律师的一再逼问下,大同的老板作为证人肯定了大同打了儿子的事实,促使法庭正式受理了这个案件。而在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上,法律也不外乎人情,朋友之间是有“义气”存在的。因此,作为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昆兰的“出卖”,这令大同非常失望和愤怒,并将其这种行为看作是朋友间“最可耻的背叛”,于是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导致二人友情的最终破裂,用他的话说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西方的朋友观则是以共同的爱好兴趣和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友谊,与个人情感无关。因此,昆兰对大同的辞职很是不解也是情理之中的。
(四)在为人处世价值观上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注重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谈话氛围,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尽量避免人际间冲突的发生。而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人彼此间交流说话的语言和方式都比较委婉,尽量做到得体,尊重别人。在为人处世方面,要顾及大局,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极力维护上司或领导的面子。在大同的理解当中,当自己的儿子同老板昆兰的儿子发生争执的时候,他的“当面教子”完全是为了给足老板的面子,是增进彼此间友谊的一种方式。而西方人则认为无谓的贬损自己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与尊重他人毫不相关。在西方人的行为规范里,他们崇尚事实,不喜虚礼,在原则上很少顾及人情,甚至是有些不讲情面。那么,对于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必然是无法理解了,也就更加无法捕捉到大同潜意识下这种人情世故的微妙之处。因此,当大同辞职时交代当初打孩子是为了给老板昆兰面子的时候,更是让对方极其费解甚至恼怒不已:“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简直不可理喻。”
三、结 语
影片《刮痧》以中国传统的民间中医疗法入手,通过一场官司向我们展示了华人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由于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习惯等的种种不同而导致的一系列文化冲突,折射出了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思维模式、法律人伦道德观和为人处世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和强烈的冲突,可谓是为每个身处东西文化冲突中的人刮了一回痧。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这种文化间的相互差异和碰撞冲突必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建立起互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差异虽然是无法“刮”去,但却是可以互相包容的。影片中的转机就在于许大同的老板对中国传统文化“刮痧”的体验——去中国城了解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和亲身体验了一回中国的刮痧之后,极力为其正名,最终得到法官的认可。从而跨越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鸿沟,促成了许大同一家人的最终团圆。另外,主人公之所以“大同”来命名,更是体现了世界各族人民对“世界大同”寄予的无限期待,同时也希望影片中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官司所导致的家庭悲剧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04).
[4] 高永晨.文化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郑晓龙导演,梁家辉,蒋雯丽主演.刮痧[Z].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
[6] 李维伟.《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J].青春岁月,2012(04).
[7] 许爱兵.浅谈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冲突[J].魅力中国,2009(31).
[8] 苏丁.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01).
[9] 邵雪松.从电影《刮痧》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碰撞[J].美与时代(下),2011(04).
[10] 黄鸣.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11] 葛岚,洪长军,等.由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青年文学家,2011(16).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审美;自然观
中西方文化不同的起源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人们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的差异。而与美学相关的,在绘画方面,东方与西方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西方的美术表现对象多以人物为主,相反,东方美术的表现对象多以自然景物为主,即使刻画人物,也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所呈现出的意境美。从表现方式上看,西方画重写实,而东方画则重意境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东西方审美观念的不同——东方崇尚自然美,而西方崇尚社会美。
绘画作为艺术,不仅具有审美功能,也具有认识功能、教化功能以及娱乐功能等。它包含了文明的印迹,是展现对世界的认识、理解的方式之一。人类在最初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的时候,无论中西方都是相通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中都经历了崇拜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随着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融合,中西方有着各自的文化积累,这个文化土壤孕育了中西方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中国的感性的、注重感悟的文化,引导了美学的审美方向;而西方重视理性的思想,决定了其艺术的发展带有严密的科学性特征。绘画是文明生成的人类精神价值观的物质化,因此与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演进密不可分。
一、中西方传统哲学对文艺观念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文艺思想一直以来都存在于人们的创作理念中,并反映在艺术作品上。从先秦哲学家和美学家的著作中,我们了解到儒道思想具有汉文化不同于世界其它民族的基本特质。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认识首先要从对儒道思想的认识作为开宗。儒家以雄健为美,充满浩然正气的雄健之美成为儒家美学价值的指向。儒家美学不仅重视艺术中的气势、气概和风骨之美,还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观点,产生了中国绘画中的“提神太虚”、“散点透视”的创作方法。而道家崇尚“自然”、“空灵”、“玄”“素”之美。它的审美理想是“夫虚静恬谈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体验中,人的精神从现实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人作为生命的存在本应与自然一体。“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人们认为真正的美是一种大美至美,是天地之美,是宇宙本体所显现出来的质朴、自然、恬淡之美。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是以类取之,以虚带实,以实带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情理统一,物我合一。因此中国绘画讲究“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重“意”的人文关照态度也一度被西方吸收借鉴,发展演变为印象派抽象、意想为理念的艺术风格。
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开始,造型艺术就是以模仿自然为目的。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数”是万物之源。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就是“数理”的存在。希腊时期的美学价值观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古典美”的价值典范,即像宇宙一般的“神圣”、“和谐”与“秩序”。亚里士多德指出:“美是秩序、匀称、明确”。美的鉴赏逐步走向纯粹的外部形式并崇尚理性的思维。因此,艺术家在模仿事物外在形象的时候,强调通过比例、对称、完美、表现存在的本质和规律,从一个物体美的认识到集体的、全部的美的认识,从美的形体到美的制度美的知识,一直到彻悟美的本体。由此,在对和谐美的追求过程中有了“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构成长方形比例协调感的“黄金比”[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反封建运动以及三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明在改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同时重新发现了人类自身,重新进行自我审视,不断提升人在自然界中的价值与地位,甚至对人的内在力量进行推崇与讴歌,形成了以科学、逻辑、理性为特点的思维方式。这种价值观也影响着西方人的审美观,使其逐渐形成与东方人迥然不同的艺术审美思维。这就使西方文艺的表现对象由自然界转向人类自身,表现与讴歌人物的绘画占据主体地位,直至今日也依然如此。
二、宗教思想对美学心理的影响
佛家与禅宗也给中国古代文艺注入了不少哲理意味。这些思想不但内涵丰厚,同时还具有深厚的美学意味,对中国书画美学产生了极大影响。佛与禅都讲求一个“悟”字,凡事能从隐含晦涩中得到真知或从表象看到事物本质所在都是悟性的体现,它表现为彻悟客观存在之本来面目时的圆满。王国维也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描述这一最高境界。“超越”与“超然”的思想也对古代艺术有重要影响。它体现在历经世事后的洞察、彻悟、虚怀若谷,是超越世俗、超脱凡尘、超然出世,是轰轰烈烈之后归于平淡的明静。中国绘画重在意境,拙中见巧、简而不陋、浅中有深,眼中所见有限而胸中之意无穷便是中国绘画的最大特点。
宗教的美学价值也对西方美学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西方的文化传统里,宗教总是贯穿其中的。许多文学与哲学的巨人都有无与伦比的宗教情绪。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欧洲文艺发展的精神动源。对上帝的绝对信仰造成了人们“神明创造并主宰宇宙”的观念。而耶稣基督的出现则使这种观点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形象使人们将其和没有形迹轮廓的上帝联系在一起,从而将上帝赋予人的形象。从希腊神话到希腊雕刻,大量雕像也佐证了艺术对真实物象立体性的模仿和美化。比较中西美术,如果说中国古代哲人对美的认识,主要侧重于审美的心理方面,那么西方则重于对象的外在形式,关注“美”与“真”的联系,把艺术的审美创作和欣赏看作是追求知识和真理,乃至追求上帝的过程。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并与基督教文化一同组成了西方近现代文化的雏形。这时期的艺术又是如何对待人物题材的呢?他们把人看成除上帝以外最神圣的物种,是上帝之子,是替上帝行使权力、统治世界的。所以,这时的人物画将人描绘得像神一样伟大,由此也体现了美术是文明与文化的反映,是人类思想的外化形式。[2]由此看来,东西方不同的自然观的形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解读形成了不同的创作主张
1. 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1.1受社会背景的影响
众所周知,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华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地统治人民,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输诸如“普度众生”、“因果循环 ”之类的思想。因此,人们为了能够来世成仙就今世行善,于是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
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形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
1.2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1.3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2.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2.1中西文化背景的异同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地区,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追根溯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的根源和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架构的核心。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这种文化,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富于冒险,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在社会组织中,以“爱”为其架构的内核。
2.2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3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相对于个人权益,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认为没有国那有家,没有家那有个人,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但也容易忽视个体利益,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经常委曲求全,牺牲自我,甚至付出惨重代价。
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2.4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制度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 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所以,西方人对不能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许多问题,但无论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
2.5科学观的异同
相对于科学研究和探索,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所以,尽管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四大发现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所有的现代工业文明,包括现代教育、民主政治都是西方人的成果。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造船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几千人的船队七下西洋,不过为了宣示明王朝的“富有与强大”,当麦哲伦的船队环游世界时, 当西方人使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入侵我们时,我们想到的竟然是在大海边再造一处万里长城,思维的保守与守旧,缺乏创新和探险精神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尽管中国一度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有影响世界的发明创造,但终究未能形成科学的风气和氛围,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所有的发明创造带有很大的个人性和随意性。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6道德观的异同
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而西方强调个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2.7法制观念的异同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礼,已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可见,在中国人心中,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所以,中国人提倡自我的完善,不提倡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人,对法律的重视不是很够。在对欲望的约束方面,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讲究克己复礼,这种结果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2.8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制度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 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所以,西方人对不能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许多问题,但无论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但由此产生的弊端是:过度的自由主义和人权旗帜,造就了今天美国式的民主政治,不尊重他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国,把入侵别国当成了文明的推进,与中国人讲究和平共处,尊重别人选择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2.9待人接物的异同
中国人看重人情、宗族、同门、师生方面的情谊,思考问题不会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考虑,而是喜欢整体、长远去考虑,往往使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西方人可能相对想的比较简单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码归一码。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某中国人在国外开车违章,被警察拦住,要求处罚,于是,该人根据自己在国内的经验,开始求情说好话,希望警察能网开一面,并表示下不为例,警察也始终在微笑着听他说话,不置可否。该人看警察没有表示反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了,很开心的开车走了,几个月后,该人收到法院的传票,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人家对他微笑,只是职业的要求,而该怎么办,警察绝对不会给你下不为例的机会的。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语言禁忌;中西文化;全球化
语言禁忌深刻的嵌入在中西各自的文化之中,无论是在书面语还是日常交际用于中,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各种语言禁忌,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随着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中西文化之间在语言禁忌上有着诸多差异也有着相似之处,这些语言禁忌代表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与融通。
一、语言禁忌
(一)禁忌
禁忌在英语中叫taboo(塔布),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汤加语,有“神圣的”、“不可接触的”和“要极其注意的事”的意思。在我国有关禁忌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及拘者为之,则牵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见《汉书・艺文志》)。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关于禁忌也有过经典的解读,他认为:“塔布(禁忌),就我们来看,它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首先,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塔布在波利尼西亚语中的反义词是、noa’,就是‘通俗的’或‘通常可按近的’意思。所以塔布即意指某种含有被限制或禁止而不可触摸等性质的东西之存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神圣的人或物’在意义上和塔布便有些相同”。i禁忌文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时间非常久远,可以说禁忌是与人类的文明同时起步的,这也就导致了禁忌的种类繁多,形式不一,而语言禁忌则是人类禁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禁忌语、言语禁忌、语言禁忌
国内的相关研究之中经常会出现三种学术语言用来指称人们语言上的禁忌,分别是禁忌语(taboo 0r taboo words), 语言禁忌(Iinguistic taboo),言语禁忌(verbal taboo)。上述三个学术用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是其所指的范围大致相同,这里采用语言禁忌这一术语。语言禁忌只是人类禁忌文化之中的一种,语言成为禁忌“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 ii 因此,语言禁忌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起源于原始部落对图腾的崇拜和对灵魂的崇拜之中,它根植于人们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也和统治者利用迷信统治有关。正是由于人们各种神秘力量的畏惧与迷信,才迫使人们在自己的言行上做出必要的限制,否则就会因为语用失误而导致不必要的惩罚,也会招致周围人的敌意,受到社会排斥。
二、全球化背景下汉英语言禁忌的异同点
语言禁忌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本质上有其共同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越来越频繁,相应的汉英语言体系之间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各自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隔阂,与此同时,各种语言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也会存在诸多相同之处。语言禁忌自然也在这种辩证的发展之中存在着差异,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会趋于一致。
(一)汉英语言禁忌之间的相同点
在任何语言体系中,人们的语言行为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有其共性。国内学者赵毅和钱为钢在《言语交际学》中将不同语言体系的使用规则归为两大类,分别为语言的道德规则与安全规则。汉英语言体系最大的共同点即在于两者共同的道德准则上面。这些道德准则在汉英语言体系中发挥着相同的作用,承担着类似的功能,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之中,还是规范的书面用于之中,两种语言体系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共同的道德规则。这些道德原则细化来讲又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公共道德,二是职业道德,三是家庭道德。
首先,汉英语言体系都遵循一定的公共道德规则。语言的公共道德原则主要用来约束各自的语言行为,维护语言的公共性。在中华文化里,儒家对语言的公共道德性规定的较为明确,而且提出的在较早。儒家思想里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这一思想规定了人们言语的道德性。“听”与“言”都是人们语言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他们都得遵循“礼”的规范与要求,所谓“礼”即为社会公德,使人们约定成俗的一种行为习惯。语言的公共道德具体来说就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循语言交际中的社会公德,必须得到大家认可,不能损害并违背公共利益与公共秩序。语言的公共道德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公共语言文明。汉英语言体系里面都有各自的粗话、脏话等非文明用语,这些用语是不能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最为典型是公众人物在用语时不能出现粗话、脏话,例如中国人的“国骂”,英语的“four-lenerwords”。因为一个国家公民的用语足可以体现出这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粗话、脏话已经被文明所不耻。越是到社会的上层,语言的文明程度显得就更为重要,用语变成了一门学问与艺术,它背后代表着不同层次人们的身份、地位,语言的公共文明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被视为一条重要的道德准则。(2)汉英语言体系里面都拒绝流言的传播与扩散。流言是对事实的歪曲,其危害在于流言会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引发社会不稳,还会有损社会的公平公正,背离正义原则。因此在汉英用语的规则上面禁止流言的传播也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准则,甚至上升为法律准则。因流言造成的恐慌与社会不安的例子比比皆是,2011年爆发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中,就有人造谣,碘可以防辐射,结果导致众人哄抢食用盐,造成盐价上涨,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在汉英语言体系中,对流言都是毫不留情的予以杜绝的。
其次,汉英语言体系都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规则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现今社会各项道德指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体现在语言规范上即要求各种职业群体遵守自身的职业操守和规范,在用语上要符合相关职业的要求与标准,禁止违背各自职业的基本语言规范。这一点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当今社会的各种职业标准就体现了汉英语言体系中的这种道德准则。例如政府官员、医生、教师、军人等等,他们各自的职业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都必须遵循各自的职业要求。政府官员作为政府的代表、人民的代表,其在语言规范上就有很多要求,特别是政府的外交人员,他们的每一个措辞代表的就是背后整个国家的形象、利益与意志,如果用于不规范,其损害不仅仅是其个人,而是整个国家。医生、教师作为一个圣洁的职业,其背后承担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不容忽视。医生向来就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在与病人交流够同的过程中,是绝对不可以故意隐瞒病人病情、对病人进行言语伤害的。教师也一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成才,其说话用语体现了其自身的素养,也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军人作为一个神圣的职业,一直是一个高大威严的形象树立在人们的面前,并且由于其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所以军人在其职业的影响下,其言谈是不能轻浮、散漫的,而且军人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其言行还需做到保密。职业道德标准是汉英语言禁忌中必须遵守的一个道德标准,谁违反了这个标准就是违反了语言禁忌,轻则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重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后,汉英语言体系中还须遵循基本的家庭道德。语言的家庭道德标准即在家庭中,人们虽然处于一种血亲关系下,但是言行必须遵循必要的家庭道德准则。亲属的称谓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在汉英语言体系中。根据亲属关系的不同,我们会有不同的称谓。这种亲属称谓是以家庭伦理与道德作为支撑,是违背了这种规则,就是违背了家庭的伦理与道德。以下表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中家庭伦理道德是如何透过亲属称谓体现出来的:
亲属称谓是家庭道德最直接的体现,是都不能违背这种道德规则。我们不能对着爸爸叫“妈妈”。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道德准则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有着直接的体现,它保证了家庭内部环境的和谐与有序,区分了人们血亲关系的差别,塑造了家庭必须的伦理与规范。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如果缺乏这种规范性的准则约束,那么整个社会的构建也将无从谈起。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这种必要的语言规范,违背它就意味着犯了家庭的语言禁忌。
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是汉英语言体系中都具备的语言规范与道德基础,这一点是汉英语言禁忌中的最大共同点。当然,汉英语言体系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其必然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之处,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麻烦。
(二)汉英语言禁忌的差异
汉英和英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虽然在语言禁忌上有共同点,但是两者语言禁忌的差异也很明显。这些差异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1、汉英语言禁忌在问候语上的差别。在汉语世界人们碰面经常会问一句“吃了吗?”这似乎成了人们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问候语。但是在英语世界,这句话却在理解上与汉语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英语世界里对“吃饭”这一话题的理解与中国人是不同的,在中国这个具有农耕传统的国家里,“吃”是一个不会引起误解的话题,而在英语世界“吃”不是人们日常话题中的一部分。如果你问一个西方人“你吃饭了吗?”他不会讲其理解为一个日常问候语,而是会想到你是不是要请他吃饭,如果你问一个西方人吃了没有,而又不邀请他去吃饭就会引起双方的误解,他会理解为是不是怀疑他没钱吃饭或者怕你贪他便宜。本来是一句客套话,在汉英不同语境下其含义完全不同,甚至会造成误解,变成一种语言禁忌。
2、汉英称谓语上语言禁忌的差别。在汉英语言中称谓语都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前文所说它维护了家庭的伦理道德。然而汉英语言世界中称谓语又是大不相同的,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汉语世界中形成了差别有序的语言称谓体系。根据辈分的不同、血缘关系的亲疏、交往时间的长短等各种条件,在对人的称谓上会有所区别。“辞典《尔雅》就记录了90个亲属称谓词。据考证,秦汉成书的我国第一部百科到清代,各亲属称谓达1000余种。进入20世纪的中国,封建宗法关系尽管不复存在,但亲属、亲戚关系在社会关系网中仍然居重要地位(黎昌抱,2001)。面在英美等国家,他们强调重视核心家庭,重视个体.强调男女平等、人人平等。而不太讲究辈份、长幼。如果一名小孩碰到他爸爸的朋友.家长会鼓励他称其为先生、或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不能被接受的。” iii在中国如果一个人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一种冒犯与无礼,是要遭到责备的,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自古形成的就是一种差别有序的社会格局,这种格局作为中国社会的组织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在中国,称谓语十分讲究,语言禁忌也非常之多,而在西方人们对称谓的区分则没有中国人这样细致与讲究,这是中西文化交流沟通中经常出现障碍的地方,是需要避免的。
3、汉英语言体系中禁忌词汇的差别。在汉英日常用语中存在许多禁忌词汇,这些词汇在中西文化中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也是人们极力避讳的。以“老”这个词为例,在中国“老”是一种资本,一种权威,一种沉淀,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过马路、坐公交车等等场合人们倡导扶老人过街、给老人让座。在称呼上,我们经常会称“老大爷”“老大妈”等等,这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尊重。而在英语体系中“老”代表着衰弱、无能、呆板甚至无用。在西方这个强调个体主义的社会里,没有人会承认自己“老”,“老”字对人是一种轻视与侮辱。这与汉语世界中的“老”字所代表的含义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在禁忌词汇上,汉英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其充分了解。
通过对比研究,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语言禁忌,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也有想通之处,这是中西文化之间在交流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了解研究中西之间的语言禁忌对加深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汉英语言体系起源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内部蕴藏的精髓远不止文中所提。通过对两者某些方面的对比研究,也只是起到了管中窥豹、抛砖引玉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差异与雷同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与探索。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正如语言禁忌一样,既要正视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利用两者之间的想通之处,这对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i 转引自曾剑平,汪华.语言禁忌与文化心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1(5).
ii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iii 转引自,裘燕萍.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参考文献】
[1]胡雯.英汉亲属称谓及虚构亲属称谓的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2]侯静.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D].河北大学,2008.
[3]贺今昱.从英汉语言禁忌看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D].黑龙江大学,2007.
[4]裘燕萍.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会因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对语言的表达有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同一个词,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的头脑中所反映的意象和联想可以不同,甚至截然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了解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对于学习语言有着重要意义。“文化”(Culture) 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作土地”。之后,"Culture"的词义被引申为“培养兴趣、精神”。 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源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其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但在很长时间里,中西方文化像两条平行线,互无关系。20世纪末,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眨眼之间即可实现,文化也步入“互联”时代,各种文化都将从与其他文化的交汇中获益匪浅。尽管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差异十分明显。这种差异就是文化的特殊性,或者说是个性。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礼貌、称谓、颜色词、数字寓意、习语、传统节日等等。
一 礼貌方面的差异
礼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它又具有文化特征。不同文化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汉英文化中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人们判断礼貌的标准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是和在两种文化中礼貌的不同起源以及长期历史过程中受社会、历史、地理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分不开的。
(一)礼貌观的差异
在汉文化中,“礼貌”一向被看成是道德问题;而在英语文化中,“礼貌”被看成是人际交往中避免冲突和不和的一种策略和手段。汉文化中礼貌一向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它要求社会成员在思想上有合于礼的是非观,美恶观,在仪容,举止和谈吐上合于礼的规范”。而西方学者,如拉科夫、布朗和列文森以及利奇都把礼貌看成是避免冲突和不和的策略,是避免对别人触犯或减少人际交往中摩擦的一种手段,礼貌的作用在于回避不和及寻求一致。交际中一般将重点放在回避不和上。
(二)礼貌用语的差异
中国式的“谦虚”出于真诚而非虚伪。例如,当受到赞扬时,人们往往习惯给予否定回答:“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或者,“不,我做得还不够”。当邀请客人吃饭时,尽管饭菜很丰富,主人也会说“只是一顿便饭”或“我不会做饭”。这些都侧重于人们之间情感的交流,强调的是感情的真诚而非虚伪。汉语用道歉的方式表示感谢难以为西方人所理解,中国人应邀做客时会说“给你添麻烦了”,得到别人帮助后会说“对不起,浪费了你不少时间”,西方人听到这类话难以理解其致谢之意,他们不明白对中国人来说这种以关切对方的态度表达谢意的方法有时比直接感谢显得更加情真意切。又如汉文化中人们对恭维和赞扬的应答也充分体现出汉文化贬己尊人的礼貌特征。当被别人恭维和赞扬时,人们往往说“哪里,哪里,做得不好”、“不敢当”或“过奖了”之类的话进行自谦。这样的回答在中国人看来不仅是礼貌的而且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要求的是尊重事实,考虑的是答话人提供的信息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对个人尊重;我表扬你工作做得好,你却对此直接予以否定,这是对我真切、热情的态度的否定,是不诚实的。由于我国在古代很多时候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繁,民不聊生,人民生活贫苦,温饱经常不能得到保障。因此,人们在见面时,出于关心,彼此总是问对方是否吃过饭。这样,就形成了最常用的寒暄用语“吃饭了吗?”这种寒暄语尽管在城市中已停止使用,但在农村地区还在广泛使用。如果该寒暄语直接被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就会引起误解,英语国家的人会误以为问话者欲请他吃饭。如果问话者没有了下文,听者就会感到奇怪,因为在英语国家,这种用语被认为是真正关心对方是否吃过饭,有请对方吃饭之意。因此,该寒暄语可直接译成"Hi! ""Hello! ""How are you?""How do you do?"等。如果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则需解释说明这种文化差异。
二 称谓方面的差异
学习英语时,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不论父母其父亲共用一个词"grandfather",而"grandmother"既指奶奶亦指外婆,简单又笼统。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将父或母的双亲分得很清楚。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中的"uncle"和"aunt"。,对应于中文的“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夫等,姑妈、婶婶、舅妈、姨妈”等,既要分出父亲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又要分清母亲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甚至还分排行大小。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只分性别不分甥侄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不分堂表和性别。而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统一个词了事。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英语中的称谓却为数不多,除"dad,mum,grandpa,aunt,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都不用。在英美国家,人们的相互称呼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没教养。年轻人称老年人,直呼其名,通常只在其姓氏前加"Mr.""Mrs.",男子统称"Mr.",称已婚女士"Mrs."未婚女士"Miss"。
中国文化中“贬己”和“尊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要求人们做人要谦虚谨慎,人际交往中言行举止要合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做到长幼有序,地位有别。这一特征充分体现在人们的相互称呼、介绍、问候、邀请、受礼以及对待感谢和赞扬的应答中。如在敬辞和谦辞的运用中,指谓说者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如“鄙人”、“卑职”、“拙作”、“愚见”、“鄙校”等;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的事物时要“抬”,要“尊”,如“贵姓”、“尊姓”、“高见”、“大作”、“贵校”等。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 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 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
三 颜色词方面的差异
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界中,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创造了十分丰富的颜色词汇,成为人们传递信息、表达事物和思想的重要工具。颜色一旦浸入文化的染体,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引起特殊的联想。因此,即使是同一种颜色在不同民族的心里所引起的联想意义有时候也是大相径庭的。
(一) 颜色词在联想意义上的文化差异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崇红情结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红与太阳与火有关,太阳给万物带来生机与温暖,而火意味着光明与兴旺。所以红色象征着幸福、喜庆、吉祥、成功、好运。在中国,红色都是运用在美好吉利的事物上。英语中的"red"也可以表示重要或喜庆的,如:a red letter day(重要的日子),roll out the red carpet(接待贵宾),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对红的好感远不如中国文化。西方对"red"一词的理解与联想主要基于其物理属性。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主要指鲜血的颜色。因此,红色是“危险”、“紧急”、“暴力”、“血腥”、“愤怒”和“困境”的象征。如:red alert(紧急警报),red cross(红十字会),red ruin(战祸、火灾),red revenge(血腥复仇)。另外用red所引申的短语也往往含有贬义, 如:see red (勃然大怒),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出没的地方),red neck(乡巴佬)。西方国家在账目中记录负数时常用红色笔迹。所以,red还表示亏损、负债,如:red figure(赤字),in the red(负债)。
(二) 颜色词在语言应用上的文化差异
比如,中文里的“红茶”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青一块紫一块”是black and blue而不是black and purple;“青衣”不能译成blue dress,而应译作black dress;“青玉”不可译作blue jade而是gray jade。而英文中的grey- haired应该是“白头发”而不是“灰头发”,brown sugar是“红糖”,而不是“棕糖”,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
(三) 颜色词语言色彩的差异
语言色彩是指语言意义的褒贬和中性。颜色不仅有语言色彩,还有各自不同的褒贬义。中国文化中中性的蓝色在西方文化中却时而褒义,时而贬义;当“黄色”表示“低俗”时相对应的不是"yellow"而应该是"blue"。
四 数字寓意方面的差异
在我国,某些数字被看作是吉祥数字,如: 6 和8。6被看作是顺利的象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六”的传统观念。如先秦时期六部儒家经典称为“六经”或“六艺”,诸子中最著名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总称为“六家”。古代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妇女怀孕也称为“身怀六甲”,天地四方合称为“六合”。民间也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在使用电话号码或汽车牌号时,人们尤其钟爱尾数为“66, 666, 6666”这几组数字,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英语里把隐居的人称为666,因为他们完全脱离了上帝,人是在第六天被创造出来的,还有许多缺点,所以我们要和上帝呆在一起,才能洗净身上的罪恶。相关的成语有six to one (相差悬殊的较量) , at 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 , by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 , be six feet under (到死,见阎王) , knock sb1for six(彻底打败某人) 。8被看做是财富的象征。传说中有“八仙过海”、周易有“八卦”、兵法中还有“八卦阵”之说,做生意要笑迎八方客,做人讲究“八面玲珑”,过年过节要吃八宝饭,在中国,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对“八”可以说是特别偏爱,几乎达到迷信的程度。电话号码中喜欢有八,汽车牌照号码最好有八,有的商店取名“518”(“我要发”的谐音) ,公司企业等单位开业把含有“八”的日期选作黄道吉日,开业典礼的时间也要定为8 点18 分(“发一发”的谐音) 。可见数字“八”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示数量的数字,同时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共同愿望,蕴含着一定时期民族文化的内涵。在英语里比喻新的开始,新的抉择,所以有be behind the eight ball (进退维谷) 。
数字4在中国由于谐音“死”,而被视为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电话号码、车牌号码尾数有四的就不受欢迎。人们尤其要避开“14”(谐音“要死”) ,“54”(谐音“我死”) 。在西方国家,人们基本没有关于四字的忌讳。有的民族反而对“四”极为崇拜,认为“四”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还有褒义的用法, four star(极好的), four hundred, (名流) a four leaf clover (幸运)。 four还和fair谐音,所以在英语里four还象征着和平和正义。
除了6、8、4等数字以外,还有很多数字在中西文化中都有特定的含义。如在汉语中2 与5连用指某人时,意指某人不成熟或愚蠢,说某人是二五或二百五意指某人是傻瓜。在英语国家,没有特别的幸运数字,但却有不祥数字,13 被看作是不祥数字。英国从前通常在星期五处死罪犯,因而星期五也时常被叫作“绞刑日”。如果“13 日”与“星期五”是同一天,则被认为大不吉利,被称为“黑色星期五”。按照迷信的说法,每到这天,12个巫婆都要举行狂欢夜会,夜会时魔鬼撒旦会出现。圣经的一些解释者认定,亚当和夏娃就是在这个日子偷尝了禁果,亚当和夏娃的儿子该隐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据说,在13日这一天,美国前总统胡佛o罗斯福绝不出行。
五 习语方面的差异
同一句话,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反应有时是不同的,甚至会截然相反。习语是各国文化的精髓,反映各国的风俗习惯。习语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影响,反映其文化特征。
(一) 由于不同的风俗习惯造成的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汉语习语“小菜一碟”和英语习语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的事情”之意。但在习语中,两个民族对同一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饮食文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品,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所以他们就用a piece of cake 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在中国,蛋糕是近百年才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一种比较高档的食品,一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吃到。而小菜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我们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
(二) 由于不同的造成的差异
宗教方面的差异是心理文化差异的典型。宗教在各民族的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而中国人信仰佛教。因此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在西方国家,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等等。《圣经》被基督教奉为经典,因此,有大量的习语出自《圣经》。如:Job's patience(极为耐心),Judas kiss(犹大之吻),a daughter of Eve(女人),as wise as Solomon(智慧超群)等等。由此可见,《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汉语随之出现一些来自佛教或与佛教有关的习语。因为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五体投地”,“回头是岸”,“顶礼膜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
(三) 由于不同的历史典故造成的差异
英汉习语中,有一些习语的来源有历史原因,也有的是出自寓言、神话、传说等,它们结构简洁,但意义深远。例如英语中有:a run of the mill job(指没有多大变化的普通工作),to go to 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the dog and the cook(吃一堑,长一智),the shepherd's boy and wolf (骗人者反害己),Pandora's box(潘朵拉的盒子),意为“灾难,麻烦的根源”等。在汉语中有“破釜沉舟”,“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狼狈为奸”,“画龙点睛”。所有以上这些习语是与各国的文化相联系的,如果忽视这种联系,只从字面意义上就不能理解语言的内涵。
六 传统节日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除了有共同的节日,如元旦(New Year's Day)以外,还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像中国的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和中秋节(Mid- Autumn Day)等;西方国家的情人节(Valentine's Day),万圣节(Halloween),感恩节(Thanks giving Day) 和圣诞节(Christmas)等。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主要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而西方文化由于长期受基督教的影响,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而西方国家传统节日则主要以玩乐为主题。节日中,中国喜欢红色,而西方崇尚白色。
通过中西方节日的比较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的差异,以及思想理念及价值取向的差异,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与融合。认识西方的历史与文化,克服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产生,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达到更有效的融合,为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一个窗口。
结语:
其实,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还有许多,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冲突无处不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西文化差异还表现在饮食文化上、绘画和雕刻艺术上、思维方式上、生活态度上、教育观念上、家庭观念上、价值取向上等等各个方面甚至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增进二者之间的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了解西方人的言行,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取得最佳的沟通、交际效果。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深刻了解中西方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此消彼长的复杂原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精华,才能扬己之长,补己之短,促进人类走向更加文明、美好的未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不仅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能准确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境,积极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段连城. 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 钱穆. 中国文化史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3] 张占一. 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