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印刷的特殊工艺范文

印刷的特殊工艺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印刷的特殊工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印刷的特殊工艺

篇1

①胶印工艺。印刷工艺课程的理论部分完全靠PPT的讲解是行不通的,因此精装书籍印刷、包装印刷、精装礼盒印刷等成了现成的教学案例。通过对印刷品的了解可以引出有关印刷理论的基本知识,比如:通过印刷品是看不到网点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点放大镜让学生了解印刷的真实现象,通过网点的构成引导学生推理出印版的制作,而对于印版与网点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存在的一大疑点。可将重大疑点通过实际的实验器材来指导学生完成理解,比如借鉴传统菲林片的概念来讲解印版的制作流程,同时也要介绍最新的CTP制版技术,这样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印刷品的印刷流程和工艺,以便重点让学生掌握印刷的图像处理及文字处理的基本问题。对于拼版的制作及流程可以在此章节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直观了解到拼版的流程、颜色的设置、出血线的考虑、纸张的尺寸等问题。②丝网印刷工艺。丝网印刷工艺既能解决印刷理论基础又能满足学生对印刷的好奇心。因为丝网印刷的印刷范围特别广,油墨的选择范围也非常广泛,从水粉颜料、丙烯颜料到普通油墨和特俗防水油墨等。而承印物的材料从普通纸张到特种纸的印刷,再到特殊材质的印刷,如:塑料、薄膜、有机玻璃、木材、金属、棉麻类等都可以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进行,而学生对此项实验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将绘制过的一些插图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完成衣服图案的设计与印刷。除此以外,UV的油墨也可以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去展现,因此对于市面上的一些UV印刷成品的效果,学生也就很容易能掌握。在这个章节的讲解中可以通过实验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到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范围,同时激发学生利用丝网印刷工艺进行艺术创意设计,这个环节的理论及实验部分成为了本章节的重点。③覆膜和双裱工艺。任何印刷的成品,封面和外包装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无论是书籍还是包装封面都是需要通过覆膜的方式进行保护的,同时为了加厚其封面就会采用双裱的工艺,让封面和外包装更加厚实。学生在这个章节中很容易能够理解覆膜和双裱的概念,需要强调的是双裱在包装工艺中的重要性,因为许多厚实的包装成品,学生在理解印刷的时候会产生疑惑,例如木板、双灰板的印刷是如何实现的。因此了解了双裱工艺,学生就很自然的从中获得了感悟,同时,借此工艺学生能够尽情发挥自身的创意特点,将不同的材质进行双裱合成为具有个性的装饰封面或是包装封面。④模切工艺。模切工艺是印刷后的一种成型工艺,他可以把印刷品不要的部分通过刀模的工艺将飞边去掉,同时能批量模切出一些异形的或者是一些点的图案,如图:左上图中没有通过任何印刷,仅仅是就通过模切工艺和击凸工艺制成的一个具有个性的名片;左下图仅仅通过模切的形式做出了一张立体贺卡;中图通过点状刀模片切出了动植物的轮廓图形,使得模切工艺不仅仅是完成模切轮廓的功能;右图就是一本完全通过模切工艺创作的一本艺术类图书。通过类似的样例观看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模切的概念,比如一些立体的书籍,手撕折页,异形的贺卡等,仅仅利用模切就可以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作品来。⑤烫金工艺和击凸工艺。烫金工艺和击凸工艺可以作为一个章节的实验进行讲解,之所以将二者放在一起是因为烫金和击凸可以通过相同的设备和物料完成。首先还是通过样例的观看来了解烫金的艺术效果,使得学生明白烫金和击凸工艺的使用范围和效果样式,通过大量的烫金和击凸的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烫金工艺的流程和工艺,督促学生通过自主的形式完成烫金工艺和击凸的艺术效果,使得学生能熟练掌握烫金的文件要求和烫金版的制作工艺以及烫金纸与承印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而烫金和击凸工艺是整个印后工艺中最出彩的一种工艺。熟练的掌握烫金纸和承印物在转印过程中的温度、力度和时间之间的配合是关系到最终成品的效果。因此,熟练地掌握烫金技术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借烫金工艺发挥学生印刷创作的想象和创意是最终目标。⑥激光雕刻工艺。激光雕刻技术是印刷工艺技术中另一项非常出彩的工艺形式。学生必须了解雕刻的运用范围和使用效果。激光雕刻的材质范围非常广泛,如:木材、纸张、金属等不同的特殊材质都可以进行雕刻。时常会在一些高档画册和礼盒的包装封面上运用雕刻工艺,其主要功能是加强成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让学生了解印刷工艺提升产品价值的真正含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激光雕刻的技术完成印刷艺术创作的创新与实践练习。

二、回到设计原点进行印刷创作。

将所有的印刷工艺和技术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之后,使学生重新回到设计的原点进行再创作,因为只有全面掌握了印刷的理论和技术以后才能进行具有目的性的艺术设计创作。在此环节的课程设置中,学生将围绕一本印刷书籍的作业展开练习,首先可以从整体书籍的规划进行创意,从装帧形式到书籍封面再到书内的每一页的印刷形式都可以进行艺术化处理。从装帧上来讲,学生通过印刷工艺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线装、胶装、环状、骑马钉装及其他特殊装订形式,学生在此环节中可以通过自己来完成装帧工艺。从书籍封面的印刷设计来看,指导学生要学以致用,灵活地运用烫金、击凸、镂空、雕刻、丝印等艺术效果进行艺术创作。书籍的内页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制定不同的工艺效果,例如选用何种纸张、运用哪一种印刷工艺已成为书籍印刷的重点训练内容,学生可以将之前学习的印刷工艺进行梳理,同时在梳理的过程中得出自己设计的创新点,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印刷工艺与印刷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字符 字体 情感表达 印刷工艺

版式设计中的文字处理能直接影响到版面的形式和信息的传达效果。文字的编排处理时应首先考虑到读者的潜意识阅读习惯:从左往右看、从顶部开始,再随着页面往下、出版物的各页是相互关联的,邻近相连而远距离则意味着分开、大而深的是重要的,小而浅的是次重要的、任何事物都有形状,包括空的空间。因此在设计中任何一种逆向设计都须慎重考虑。

1.字符处理方式

版式中文字的排列要符合人体工学。若横排文字太长,会给阅读带来视觉疲劳感,降低阅读速度。内文中的文字排列成横排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25字符,横排总是比竖排容易阅读,所以一般32开书籍都为通栏排版较多。在16开或更大的版面,若用8号字或9号字排版,宜排成双栏或多栏,不宜排双栏或多栏的。若有“前言”或者“编后记”等,则可以缩小版心的方式。辞典、手册、索引、年鉴等也可采用双栏、多栏排列手法。分栏排列中的每行字数应相等,而栏与栏的间隔适合空两到三个字符宽,也可用线条或图形等来起到间隔的作用。

字距与行距的把握是设计师对版面的心理感受,也是设计师对细节处理能力的直接体现。行距既不宜窄于文字的四分之一,也不宜宽于文字的三倍。常规下行距的一般比例应为:用字8点行距则为10点,即8︰10。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版面来说,字距与行距的加宽或缩紧,更能体现主题的内涵。现代国际上流行将文字分开排列的方式,感觉疏朗清新、现代感强。因此,字距与行距不是绝对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文字的对齐形式可归纳为四种形式﹕左右齐头、左齐头、右齐头和特殊形。采用哪种对齐形式、取决于版面的需要,但是右齐头和特殊形的方式阅读起来会较累。

2.字体的选择与情感表达

字体的设计与选用是版式设计的基础。在同一个版面中使用过多的字体,会让读者看起来混乱并且会产生零乱而且缺乏整体效果,在一个版面里最好是选择两到三种字体为最佳视觉效果:一种用作标题,一种用作小标,另外一种用作正文。在选用的这三种字体中,可考虑用加粗、变细、拉长、压扁、衬底、制作特殊效果或调整行距等手法来变化字体效果,并且能给读者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中文的内文常用的字体主要有宋体、中等线体、黑体、楷书、细圆体等字体。大标题为了达到醒目的效果,常用到粗黑体、综艺体、琥珀体、粗圆体、粗宋体以及手绘创意美术字、立体字等字体。字体可以传达很多信息,如果想表达“重量感”时就可以考虑使用黑体或综艺体,因为这些字体本身看起来就很“重量”的感觉,这些字体比较适合运用在男性产品的设计中。另一种情况如果想表达“柔美”,那么就使用很轻的圆体字来表达柔美的效果,这些字体比较适合运用在女性产品的设计中。宋体则比较适合严肃场合。反白字一般没有书籍、报纸、商业报告或者私人信件、杂志不会以反白字为主。然而有一些商业广告经常在广告当中使用反白字想起到特殊化、新鲜化的效果来吸引读者。但是我们现在的报纸等印刷品反白字印刷效果比较差,所以应尽量少用。奇形怪状字体会降低阅读率,最简单易读的字体是最为人们做熟悉的字体,因为我们的眼睛是一种遵循习惯的器官。

标题是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分析平均每四个看广告的人中,有三个人会看标题,却只有一个人会阅读内文,可见标题的重要性。首先要标题内容让读者眼球被吸引,设计营造出视觉冲击波,故可运用夸张、对比、印刷特效等手法来进行设计。

3. 常用的特殊印刷工艺种类与运用

文字在封面的书名与内文的大标题,或者要突出的少量的文字时,我们常会借助特殊印刷工艺来实现想要的艺术效果。文字上常用的特殊工艺有立体、烫金/银色、浮出、压凹凸、整版/局部UV等印刷,参见图1。

立体印刷 烫金/银色印刷 浮出印刷 压凹凸印刷 UV 印刷

图1 常用的特殊工艺印刷成品效果

(1)立体印刷是印刷品经过加工处理后能使人眼看了即产生深度之立体感,立体印刷一般分为透过式与反射式两种。立体印刷由具有特殊趣味,广被大众所喜爱,多应用于风景明信片、年历卡、POP、标签、吊卡等上面。

(2)在书籍的封面或包装盒等广告产品上经常看到的金/银色字体或图案,此种效果装饰感很强,同时使其铝箔密接在印刷物上又永不褪色。烫印与底色近似的色彩也能够出现非凡的视觉效果。

(3)浮出印刷是使平面上的印刷物变成立体凸状,其能表现高贵大方,特别是用在包装纸、标签、包装盒更能彰显产品的价值。

(4)压凹凸印刷是用压力方式使纸张产生浮凸现象,当然这是利用纸张的弹性机能而产生的感觉,这样的效果富有触感并彰显豪华感的肌理效果。

(5)UV印刷是一种通过紫外光干燥以增加产品亮度与艺术效果,从而保护产品表面,其硬度高,耐腐蚀摩擦,不易出现划痕等,多用于高档名片精品包装、高端商业画册、特殊台历、特殊标签印刷等产品领域。

不管选择何种工艺工序,设计师始终都需要考虑工艺与产品之间的重要联系,这种工艺的成品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是否适合这个项目设计需要。对于印刷制作工序,工业化程度越高,其价格成本也就高。设计师对印刷工艺的过程有一定了解的同时也会给设计方案带来意想不到的新鲜灵感。

5. 结语

注重文字与版面中各元素的“对比”和“平衡”。必须清楚文字、颜色和图片的分量,否则版面设计完成后会看起来会很不平衡。首先必须确定究竟要突出什么内容,文字还是图案。如果着重于图案,那么主要部分就应该用图案填充,而文字就会占据相对小的版面。如果想突出文字,那么就使用大的字体或者特殊的印刷工艺作为题目,然后填入适当用一些的辅助图案来完成你的设计使它看起来平衡。

版式设计中字体设计的前提是以视线流畅为出发点,减轻读者视觉上的生理与心理压力。所以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读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印刷工艺、纸张等各方面的因素。字体所追求的完美形式还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通过完美,新颖的形式,借助现代科学印刷技术,从而来更好的表达主题且符合设计需要。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梅森著,张程亮译.平面设计工艺[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0.

[2]大卫·奥格威著,林桦译.一个广告人的自白[M].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3.

[3]胡建斌.日本版式设计[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篇3

底纹装潢工艺

酒盒的底纹装潢效果可以通过多种工艺来实现,常见的底纹装潢效果有特殊版纹和压纹。其中,特殊版纹是采用防伪软件制作的底纹装潢效果,在酒盒设计中,还可以在特殊版纹的局部加入劈线、潜影、微缩文字或者团花等效果,目前特殊版纹在药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压纹可以通过压纹工艺或者压纹纸来实现,压纹工艺与压纹纸有所不同,设计人员利用该工艺可自行设计独特的压纹图案,且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大面积压纹或局部微压纹。压纹工艺较压纹纸来说操作性更强,应用更加灵活。

镭射转移工艺

为了使酒盒看起来更有档次,酒盒生产中有时会采用镭射纸,但这类纸张相对于白卡纸来说成本较高,而采用镭射转移工艺可以用普通白卡纸生产出具有镭射效果的纸张,且生产成本较低。镭射转移工艺的实现过程为:首先在纸张上印刷转移胶,然后将镭射转移膜的镭射纹压印在转移胶上,最后经过UV固化系统将镭射纹固定在纸张上,镭射纹从镭射转移膜转移到纸张上,便可得到具有镭射效果的纸张。

除了能够生产具有镭射效果的纸张,镭射转移工艺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镭射转移设备可与胶印机和网印机进行对接,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镭射转移膜可以重复利用,不仅节约成本,还能满足环保要求;镭射转移工艺可以与酒盒其他方面的设计灵活结合;可在版面局部应用镭射转移工艺,也可在同一个版面采用不同的镭射转移膜来拼凑各种不同的镭射效果。

仿真金工艺

若想在酒盒表面实现金属效果,包装印刷企业一般都会采用烫印工艺。其实,除了烫印工艺之外,仿真金工艺即使用珠光粉和凸字粉,经过高温红外线烘干后便可实现金属效果。仿真金工艺类似于扫金工艺,所使用的珠光粉颜色多样,能够实现铜、青铜、铁、红金、青金等各种颜色的金属效果。与烫印工艺比起来,仿真金工艺的金属效果不仅在视觉上可与之相媲美,在触觉上还有一定的质感,最为关键的是,该工艺的应用成本比烫印工艺低得多。

仿皮纹工艺

过去,酒盒的皮纹装潢效果大多要通过应用皮革纸来实现,而且还只能满版应用,皮革纸的纹路非常有限。现在,可通过在纸张上印刷水性皮纹油墨,配合压纹工艺来实现皮纹装潢效果,该工艺被称为仿皮纹工艺。仿皮纹工艺的优点在于:纹路可自行设计,皮革效果既可局部应用,也可满版应用,成本也比应用皮革纸低很多。与应用皮革纸相比,仿皮纹工艺还有另一个显著优势,即许多皮革纸的表面平整度较差,印刷适性不好,在皮革纸表面很难实现多种印刷工序的叠加,而仿皮纹工艺可以先进行印刷处理再进行表面整饰,灵活性更强。

冷烫工艺

篇4

【关键词】UV印刷 包装 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包装上所使用的一般材料,如铝卡纸、塑料片等一些表面非吸收性的承印材料的应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而UV印刷工艺则能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UV印刷主要是一种紫外线技术,这种工艺的印刷速度快、效率高、使用面非常广,正是由于这些优势和特点,使得UV印刷工艺在人们生活中迅速普及,并且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

1 UV印刷在外包装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UV印刷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产品包装方面,本文主要分析UVEP刷在包装方面的应用。传统的胶印与UV印刷相比,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普通的胶印在生产包装时,需要消耗的原材料比重比较多,并且,生产时间比较久,一般需要几个甚至更久的时间。待胶印上的油墨彻底干燥之后,才能继续进行加工。但是,UV印刷则不需要消耗这么久的时间,在印后加工寸,使用紫外线扫描工艺,顺利将标志或者条码印刷在包装盒表面,保存时间非常久,更具有实效性。其次,普通胶印在印刷时,如果油墨没有干燥的情况下就开始加工,此时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包装质量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整个印刷加工的周期比较久,尤其是承印材料表面性质会发生质量变化,就彻底报废、无法挽救。但是,UV印刷中的油墨可以在忽略不计的时间内瞬间干燥,达到完全固化状态,尤其适用于非吸收性的承印材料,如金卡纸、银卡纸、珠光纸、透明不干胶、塑胶、PVC、PE、光栅等。并且,UV印刷更加注重色彩以及外表印象,坚持以靓丽色彩为主,承印材料也非常特殊,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和认可。随着这种工艺的普及,该工艺已经在我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仅如此,UVEP刷还能被应用在标签、化妆品以及护肤品等包装的加工制作方面,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2 UV印刷应用效果及工艺分析

UV印刷中的油墨是紫外线光引发连接料进行聚合固化干燥的油墨,其中包括:预聚合物、颜料、感光单体以及添加剂等,这些共同构成UV油墨,由于这些特殊的原材料,使得UVI~P刷中使用的油墨具有一些特性。(1)UV油墨注重色彩,其色彩亮丽,但是,UV油墨印刷时,其色彩浓度比较低,在生产加工中,严格按照标准浓度指标,并且低于普通油墨的厚度,节约原材料,是一种绿色生产理念的体现。(2)UV油墨的黏性比较大,流动性能比较稳定,这就说明油墨在印刷中容易干燥,不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3)UV油墨中油性成分比较少,印刷性能比较敏感,在印刷时,一定要使用卫生手套,避免刺激性材料伤害到员工皮肤。(4)水墨平衡,UV印刷非常注重水墨平衡性,在印刷中要严格控制水墨剂量,避免因水墨不平衡,乳化不够精确,导致印刷物表面不够清晰,其透明度不能达到相关标准,影响紫外线光辐射能的通过率。发生这种情况时,将无法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因此,在加工印刷中,一定要保持水墨平衡,提高油墨干燥速度。(5)印刷套准,UV印刷的套准直接影响着产品加工质量,UV灯管下,通过紫外线的高温照射,给承印材料带来变形,所以一般最后一色印刷完毕之后,1min之后再使用UV灯管进行加热和照射,这样就能确保精确性,提高产品加工质量。(6)附着力,普通的胶印应该使用塑料片材,但是,这种材料的渗透性能非常差,无法很好地吸收印刷使用的油墨。而UV则能很好地弥补普通胶印无法控制的质量问题,对油墨的吸收性能非常好,能瞬间固化油墨,并且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包装色序,及时做出调整,控制水墨平衡,附着力是UV印刷的一个优势和特点之一。除此之外,UV印刷还具有很多优势,正是由于这些优势和特殊性能,使得UV印刷在很多领域都得极大地推广和应用,并且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UV印刷的进一步推广和研究值得生产技术人员思考和重视,将成为未来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深入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和提高UV印刷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UV印刷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推广具有一定的优势,UV印刷成本比较低、污染小、速度快、效率高,极大地提高单位的生产质量和效率,能为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其市场开发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闯进。研究UV印刷工艺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相关人员重视和思考,尤其要注重研究UV印刷的优势,兼并其缺点,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UV印刷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强.UV印刷烟包VOC问题的探讨[J].印刷技术,2010(02)

[2]葛巍.浅谈UV印刷[J].印刷杂志,2011(02).

篇5

陶瓷贴花纸分类及印刷工艺

陶瓷印刷技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逐步由效率低的手绘工艺发展到广泛使用的贴花转印工艺再到高科技高耗资的喷墨工艺,热熔胶转印纸与热升华转印纸分别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在不同的陶瓷印刷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与不同的工艺技术,陶瓷贴花工艺可分为釉上贴花和釉下贴花。陶瓷贴花纸是通过印刷工艺把设计的纹样用陶瓷颜料印制在特定纸张上(通常用大膜纸和小膜纸),可以移贴在陶瓷上用来装饰陶瓷的印刷品[5]。贴花纸可分为大膜釉上花纸和小膜釉下花纸,两种贴花纸印刷各具特点,如小膜釉下花纸印刷质量较好,可以印刷较精细的图案,而大膜釉上贴花纸印刷具有价格低廉、可大面积印刷等特点[6]。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市场上又出现了陶瓷喷墨印刷,但由于我国的陶瓷喷墨印花正处于兴起阶段,技术还不完全成熟,喷墨陶瓷产品要想成为市场主流,仍需面临价格偏高、技术受限的问题[7],由此来看,陶瓷贴花装饰工艺仍将是未来陶瓷装饰的主要力量。

转移印花技术根据原理的不同主要分为热转印和冷转印(水转印)两种,其中热转印又可分为热升华转印与热熔胶转印。与此相对应,转移印花纸主要可分为水转印印花纸、热升华型转移印花纸和热熔胶型转移印花纸。热熔胶型转移印花纸是通过表面的热熔型特殊涂层将本身的图文信息与承印物相结合。其过程是将热转印纸与承印物充分紧密接触,再通过在纸的背面加热加压,使溶胶图层连同上面的图文一起粘结到承印物上。热升华型转移印花纸的应用需要一种特殊的水性热升华转印专用颜料的配合,其过程是通过喷墨打印机将制作好的电脑数字图文信息打印在转印纸上,再使得转印纸与承印物紧密接触,并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使转印纸上的特殊墨水升华成气态并进入到承印物分子间隙中,最后凝华成固体,在承印物上形成完整的图文。陶瓷贴花中用到的大膜釉上花纸属于热熔胶型转印纸,小膜釉下贴花纸属于水转印纸,热升华型转印纸目前主要应用于个性化产品转印,就是将自己设计好的图像转印到带有特殊涂层的杯子、盘子、陶瓷等一些器皿上,所用设备主要是烫画机或烤杯机等[8],但由于此类纸张的价格过高,因此还未广泛使用。

不同陶瓷贴花纸的构造及特性

虽然陶瓷贴花纸都在陶瓷印刷过程中起着中间媒介的作用,但是由于针对的工艺技术不同,不同的陶瓷贴花纸在构造及特性上都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大膜釉上花纸和热熔胶转印纸结构有如下几层,它在陶瓷印刷技术中主要应用于釉上彩的制作。1:封面油2:图文层3:PVB图层4:氯乙烯粘合剂5:纸基(主要采用木浆纸)进行釉上贴花的时候,先将印有图文的PVB(聚乙烯醇缩丁醛)层与纸基分离,然后将PVB薄膜浸醇后转贴到陶瓷器皿的釉面上,再经过780~830℃烧结,PVB薄膜碳化分解,彩色图案附着于陶瓷器皿表面,完成陶瓷器皿的色彩转移[9]。釉上贴花纸的生产与使用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价格较低,适合大批量的生产和使用。

小膜釉下花纸和水转印纸(统称为小膜釉下花纸)在陶瓷装饰工艺中主要应用于釉下彩的制作。1:封面油2:图文层3:水溶性胶4:纸基(棉纸与木浆纸制成)进行釉下贴花时,把花纸浸湿贴在瓷坯上,揭去纸基层后,在整个瓷坯上涂上一层透明瓷釉,并覆盖贴花部分,然后将瓷胚在1300℃上下烧结成彩色的陶瓷制品。釉下贴花效果精致,能够有效减少铅镉等有害物质的溢出,但价位偏高,机械化程度相对偏低,主要适用于中高档陶瓷的装饰生产。

陶瓷贴花纸的生产工艺

陶瓷贴花纸制作一般由三大部分完成:一是前期的制版,样品的提供;二是中期的纸张、晒版、色料的准备工作;三是后期的生产印刷[10]。

大膜釉上花纸的生产主要使用的纸基为木浆抄造生产的纸张,并在贴花纸抄造过程中,适量加入印刷适印剂,以便改善纸样的油墨吸收性及网点的清晰性、圆整性和均一性[11]。釉上贴花纸的印刷一般使用高温溶剂型油墨进行丝网印刷。油墨中使用的连接料为固体树脂和溶解树脂的有机溶剂,使用的发色剂是金属氧化物,这直接决定着烧成后的图文彩相。为了增加色素的亮度,所用助剂一般为铅玻璃体、低熔点硼。网印陶瓷贴花纸目前几乎占领了陶瓷贴花纸印刷的全部市场,主要是由于网版印刷具有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墨层厚实、颜色鲜艳、再现性好、立体感强等优点。其主要过程为首先根据电子原稿进行分色,根据陶瓷颜料叠色不变色的特性,主花红蓝绿要分开,红色分三次(浅中深),蓝色绿色分两次(浅深),最后用黑色或灰色线条勾边。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制作阳图小片,用小版晒版进行手工打样,经烧烤后对样品进行各方面调整,直至符合要求,在送至瓷厂试烧[12]。由于瓷墨的特殊性质,不能进行叠色,因此贴花纸丝网印刷要进行专墨专印的分阶印刷。网印瓷墨和普通彩印油墨一样,也具备纯度、明度、饱和度3个基本要素。衡量陶瓷贴花纸的质量主要是看它是否能准确地再现原稿颜色[13]。

在小膜贴花纸印制过程中,如果在不适当的干湿度下印刷,会出现卷曲或变形等问题,使室内适度达到60%~70%,温度达到22℃±2℃是最佳工艺条件[15]。对于小膜釉下贴花纸网印时可能用到的粉状颜料,因为其容易吸收水分,所以需妥善保存于湿度小的环境中。调制瓷墨前,应先将颜料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30℃。印刷时,每印一段时间后应将丝网中的剩余瓷墨除去,换入新的瓷墨,并清洗印版,把嵌入网孔中的颗粒除去,保证有足够的瓷墨颗粒漏印到承印物上[16]。从设计层面上来看,小膜釉下贴花纸更注重与陶瓷整体外观的搭配。釉下花纸的设计者应重视整体设计的效果,注重陶瓷造型与装饰的结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