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

中西文化的异同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西文化的异同,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文化的异同

篇1

[摘 要] 本文从三方面对中西文化异同进行了比较。一、中西文化在广告语言方面的异同;二、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异同;三、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 西方文化的导入和渗透 广告语言 体态语言 时间观念

随着中国加入WTO, 随着全世界正在向“地球村”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更加密切。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体会英语语言以及某种行为的深意和微妙,而很多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恰恰取决于你对这种微妙之处的理解和应对。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和精通商务往来目标国的语言,更要掌握和精通它的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向来是不可分的。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首先找到多个恰当的角度和切入点,然后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表象进行深入分析,这些切入点也应该是商务活动中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中西文化在广告语言方面的异同

广告不单纯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甚至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随着世界各国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广告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广告词作为广告的载体,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把我们推向世界的产品的广告译得合乎西方的文化背景。相反,如果没有英美文化的深入了解,我们很难体会英文广告的深意和微妙。比如:汉语的广告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谐音和双关。我国的黄河冰箱的广告词“黄河冰箱,领鲜一步”中的“鲜”就与“先”谐音。另外,我国的茅台酒的广告词“国酒茅台,世界之醉”中的“醉”也用了“最”的谐音。台湾一家钟表店的广告是“一表人才,一见钟情”,这里连用两个双关成语,突出刻划了钟表的端庄俊逸,让人一见钟情,产生非买不可的购物欲。英文广告比较洗练、含蓄,也经常运用比喻、象征、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其中最难理解的也是最难翻译的是双关。 广告英语还经常采用头韵(alliteration)、元韵(assonance)、押韵(rhyme)、假韵(consonance)等韵类增加广告词的音韵美。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文广告,下面就一条英文本土广告做一分析。

这是一则“PORSCHE”“保时捷”汽车的广告。

Its sound is as unique as its shape./Its brakes are as unique as its engine./It’s not built to be something to everyone./But everything to someone. 这则广告词中前两句运用了Parallelism 结构(“平行”,汉语中叫“排比”)。这一结构使用的规则就是用相似的语法形式来表达相近的意义, 作用就是使句子本身更有韵味。那么借助于这一结构,表达了保时捷汽车的声音、外形、制动和引擎都是独特的。另外,这则广告词中的前三句,还运用了头韵(alliteration)“Its”,读起来琅琅上口。这则广告词中后两句运用了复合词的调换,第三句中的 “something”和“everyone”在第四句中换成了“everything”和“someone”。通过这一微妙的复合词的调换,传达了保时捷汽车与众不同、精益求精的技术。这两对复合词是这则广告词的亮点。

另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前些年有这样一则报道:某电池厂生产的“白象”电池,在国内产销两旺,但相同的产品,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出口到国外销路并不看好。究其原因,原来产品英文名处理不当。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喻指“庞大,但无用的东西”。这种比喻有一个典故。原来暹罗国(古泰国)盛产白象,由于其体形庞大,性情温顺,毛色好看,又数量不多,被看成一种稀罕之物,仅供养于宫中,作为国王的宠物。国王为了处罚大臣,就把食量惊人的白象赏赐给大臣,很快大臣的家当被吃了个精光,但因为大象是国王的赐物,大臣又不敢随意处置,只得硬撑着,直到一贫如洗。所以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喻指“庞大,但无用的东西”,也难怪以此命名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不受欢迎。如果弄清了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失误和损失。

二、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异同

在表达数字方面,中国人常用食指表示一;食指和中指表示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表示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表示四;五个手指表示表示五;大拇指和小拇指表示六;食指和中指与大拇指捏在一起表示七;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食指弯曲表示九;一个拳头表示十。英国人在表达一至五时,和中国人的手势是一样的。在表达六至十时,他们用两只手。比如:他们用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和另一只手的食指表示六,其他依次类推。而美国人却用大拇指表示一;大拇指和食指表示二;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表示三。在篮球比赛时,我们经常会看到美国人用这样的手势表示“三分球”。四和五依次类推;从六到十他们也是借助于两只手来表达。由此,我们知道中、英、美三国在用手势表达数字时是完全不同的。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还有其他的不同。中国人常常用“翘直大拇指,其余四指蜷曲”表示赞赏之意,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旅游者常用“大拇指竖起,余指握拳朝上,大姆指朝向手体右方”表示搭便车。但是在希腊,此种手势则有污辱和轻视对方之意。中国人通常用“双手掌心朝外,举至头部位置”表示投降,而英国人则用这一手势表示让观众安静,希腊人认为这种手势含有侮辱人之意;要想确认:您是在叫我吗?中国人常用食指指向自己的鼻子,而美国人用手心指向自己的胸口;要表示“到这儿来”英国人和美国人通常是伸出食指,手掌朝着自己的脸,将食指向内屈伸;中国人则是伸出手臂,掌心朝上或朝下,然后屈伸手指;希腊人用手和前臂形成一个弓形,然后前后摆动整个手臂;而大多数欧洲人认为希腊人的这个手势表示让人离开。

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冲突更是屡次发生。几年前,欧洲的水手下船游泳,他们游到了东地中海的。这时,由于语言不通,站岗的希腊士兵用“手和前臂形成一个弓形,然后前后摆动整个手臂”这个手势示意他们过来接受检查与盘问。水手们以为是让他们赶快离开。于是,士兵们越是摆动手臂,水手们越是使劲往远处游。最后,士兵们以为这些人一定是偷渡者或不法之徒,只好开枪射击了。如果多了解一些跨文化方面的知识,这幕惨剧完全可以避免。

三、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异同

不同文化中的成员时间观念有所不同。总体说来,北美和欧洲的德国人时间观念很强;而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时间观念则较弱。美国人视时间为一项重要的资源,他们经常会说“时间就是金钱”;德国人非常守时,他们对于预约不迟到亦不早到,迟到和早到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对于美国人和德国人来说,如果确因有事让人等了5分钟,必须做出解释。欧洲的意大利人时间观念不强,赴约常常迟到,认为这是“风度”。迟到者往往以交通拥挤等为理由,无须多做解释;在英国,如果是一种社交场合,不是公事,早到是不礼貌的,因为女主人要为客人做准备,客人去早了,她还没有准备好,会使她难堪,最好是晚到10分钟;非洲的埃及人的时间观念也不强。如果埃及人说:“稍等,5分钟”,就意味着要等半小时;在南美洲的巴西迟到1小时,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中东一些国家,预约都是大概时间,按约定时间前往,常常要等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对阿拉伯人来说,他们对时间的感觉是“看上帝的安排”;俄罗斯人在时间安排上也比较随心所欲。

中西文化受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具有诸多差异性。除了以上提到的,在其他诸多方面都有可比性。所以教师应通过对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为学生在将来的国际商务活动中排除语言及文化障碍,为顺利实施商务活动奠定良好的语言及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辜正坤:难以相融的中西文化,《北大访谈录》,2001.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篇2

论文关键词:环境语,空间,时间,差异

人类的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涵盖的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很多。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出发,借鉴西方学者比较统一的认识,可以将非语言交际粗略地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四大类。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等。

一、环境语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环境语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讲,环境是指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而不是人们所居住的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交际。纳普认为,人们既受环境的影响,也会影响环境,我们一旦对所处的环境产生一种看法,就会将这种看法体现在所发出的信息中。这一信息一旦发出,接收者对环境的认知感也会发生变化。梅拉比安将环境引发人们情绪的反应分为:有激发性/无激发性;愉/不愉;受约束/不受约束三种类型(Knapp,1987:107)。

二、影响非语言交际的主要环境因素

影响非语言交际的环境因素很多,本文着重从空间、时间差异方面分析影响非语言交际的环境因素,以期达到促进交际的效果。

1.空间信息的差异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认为,空间的变化会对交际发生影响,可以加强交际的效果,有时还会超过言语的作用(Hall,1973:180)。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所以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特有的规则。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也不同,如体距的差异;对空间范围的感觉也不同,如对个人领地的不同态度;文化不同,有关空间和距离使用的价值观念也不同,如利用空间距离显示地位差异。正是由于存在文化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人们有时会认为他人过于鲁莽,侵犯了自己的领地。霍尔将空间范围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非正式空间三种类型。非正式空间指的是人际交往中近体距离和领地要求,具体可分为拥挤、近体距离、领地性、空间取向及座位安排。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中英空间信息方面存在的差异。

(1)对待拥挤的态度

罗斯纳安通过对中英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本质差别为中国文化具有聚拢性,而英语国家的文化具有离散性。

中英的悬殊差异表现在受到冲撞或推挤时的反应上。英语国家的人总是要竭力避免与人碰撞,一旦受到了冲撞,反应就极其强烈。中国人遇到碰撞时同样感到不快,但常常抱着容忍的态度,认为人多,在所难免。

中国人聚餐时,如果雅间位置不够,他们宁可挤在一起也不愿意分开。英语国家的人则不同,他们会占用两间或宁愿轮流用餐也不愿挤在一起。

(2)近体距离

交际双方关系疏密不同,体距不同。霍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距离体距最小,仅限于恋人、家人之间;个人距离次之,存在于朋友和亲戚之间;社交距离再次,主要用于处理公事或陌生人之间;公共体距最大,主要用于公共场合,如演讲等。

文化不同,体距也不同。通常中国人的体距比西方国家要近得多,在公共场合更是如此。如在我国有时可以看到公共汽车上两人同坐一个座位,这在英语国家十分少见,哪怕是一家人,他们也会分两辆车坐,或其中一人站着,因为在他们看来,挤在一起是无法忍受的。

体距学认为,对交际关系的预期效应与交际双方在交流过程中的体距相一致,否则将导致不安和焦虑。而中西体距文化的不同也就成为误解的根源。

(3)领地观念

空间观念的核心就是个人领地的所有权以及对这种权利的维护。.行为科学家一致认为领地性存在于人的行为之中,有助于调整社交活动,但也会成为社交冲突的根源。文化不同,领地观念也会有所不同。英语国家的人极为重视个人的领地范围,从家庭生活到工作环境和公共场所,都明确划分并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地范围。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反映是对privacy的态度。英语国家的人十分重视个人隐私的维护,他们认为同中国人交往中最大的冲突就是他们的隐私受到了侵犯。例如,在英语国家,旅店住房是客人的临时领地,服务人员不经允许无权进入室内。对于这一点,在中国生活或工作的英语国家的人曾普遍抱怨,中国的服务人员随便出入客人房间,旅客不能得到独处的自由。

(4)空间与取向

空间不仅指水平距离和取向,还有高低取向和距离问题。取向是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社会和世界所采取的态度,涉及到地位高低和先后次序问题。

利用空间取向来显示地位高低的方法很多,法庭上高高在上的法官、教室里的讲台、宴会上的主宾席台无一不表明地位高者所占位置也高。英语国家讲究女士优先的习俗也表现在利用空间取向表示对女性的照顾和尊重。例如在英国集体合影时,女士坐在前排,男士站在他们身后,官员站在两侧,而且一般站在后面。这与我国的位置排列大不相同,在我国重要的人物和领导排在前排居中位置,其他人不分男女,都按地位高低或年龄长幼排列。

(5)座位安排

座位安排是利用空间位置表示个人地位和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文化不同,我国和英语国家在座位安排方面也存在差异。以宴席座位为例,英语国家餐桌以右为上,左为下,而我国则以面向南或面向门为上、以面北或背门为下。英语国家夫妇双方参加宴席时,男主人陪女主宾,女主人陪男主宾;而在我国却是把同一性别的人排在一起。所以,在英语国家一般是男主人陪伴尊贵的女主人入席,让其坐在自己的右侧;男主人左侧为第二位重要的女宾。女主人陪伴尊贵的男宾客席,让男主宾坐在其右侧。中英宴请座位安排的重要区别在于,中国人认为最尊贵的位置是最显著的,而英语国家的人认为,离主人近的位置是显著的。中国夫妇坐在一起,而英语国家却尽量将夫妇分开,避免两名男子或女子坐在一起。

2.时间信息的差异

文化不同,对时间的期求和处理的规则也不同。人类学家霍尔将文化时间分为:正式时间、非正式时间和技术时间三类(李中行、张利宾,1991)。

技术时间是一种精确地时间结构,精确地测量出时、分、秒等,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与人际交往或文化交流关系不大。正式时间是非科学的,由历史沉积而形成的,他直接影响着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感知能力。如在我国,农民根据农历的24个节气计算时间、安排耕作等。随着国际化的进展,不同文化的技术时间和正式时间系统日趋相同,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的角色也就不断被淡化。相对于技术时间和正式时间,非正式时间最为复杂,在跨文化交际中叶最难理解和学习,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也主要表现在这类时间之上。

霍尔将不同文化的时间习惯划分为单元和多元两类。单元时间文化认为在单一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该文化成员做事严格按照明确的时间表进行。多元文化认为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做多件事情。该文化成员做事比较随意。我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多元时间文化,这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诸多障碍。如中国人以前拜访朋友时不习惯事先约定,以为友情无价,手上除非有重要的事否则都可以放一放;另一方面可能以为事先约定,主人须为此做准备,怕打扰了主人。而英语国家受单元文化的影响,不仅要事先约定,往往还要规定谈话结束的时间,以便主人安排接下来的时间。这样中国人的拜访会让外国朋友措手不及,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从而认为西方国家的人过于冷漠,而西方国家的人则认为中国人没有时间观念。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单元时间文化,进入单元和多元时间并重的时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和英语国家在环境语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不了解这些差异势必会造成交际的失败。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学会进行文化对比。通过对比,揭示不同文化的异同点,重点是相异点及其可能造成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所在,发掘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根源,总结出规律性。通过对比,排除文化干扰,创造跨文化交际的共同基础,以实现顺利成功的交际。

参考文献:

【1】Knapp,M. Noverbal Communication in Human Interaction. 2nd ed. Holt,Rinehart&Winston. 1978

【2】Hall,E. T. The Silent Language. Anchor Books. 1973

【3】李中行、张利宾.非语言交际----人际交流的艺术.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篇3

中西方餐桌文化因其形成历史、民族背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政治属性和经济结构等不同而不同,同时,又随着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而不可避免地彼此影响,相互吸收,以满足更大的需求。本文将以中餐和西餐的餐桌礼仪为例,对其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加以叙述。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同点

想要掌握好餐桌礼仪,就必须要了解餐桌礼仪的基本准则。虽然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别甚大,但是基本准则却大体相同。

首先诚信守礼。所谓守礼自律,就是诚实守信、守法循礼。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遵守餐桌礼仪,不可违背。餐饮活动中,我们务必要待人以诚,表里如一,才能更好的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论语·颜渊》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概括出了东西方餐桌文化最重要的守则。

其次要尊敬他人。在餐饮活动中,中西方的饮食礼仪都有敬人的原则。无论是落座、交谈还是接物,我们要维护他人的尊严,做到处处不可有失敬之处,更不可侮辱对方人格。谨记敬人本身就是敬自己。

第三要谦恭适度。餐桌虽是交流情感的好地方。但是如果不把握好尺度,做过了头或做不到位,都会让自己失了身份,所谓的“过犹不及”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运用餐桌礼仪时,我们要态度谦虚、不卑不亢,以自尊和尊人为准则,做到大大方方,谈吐适度。

第四要宽容豁达。餐桌之上,人与人之间由于生长环境、生活经历或修养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不可能消除。这就需要我们宽以待人。对于不同于己或不同于众的人要耐心包容,这不仅能够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关系,还有助于我们扩大交往空间。

第五要人乡随俗。因为国情、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餐桌上完全可能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情况。这时,我们要本着入乡随俗的原则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正像英语中的那句“when inrome,do as the romans do”,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点

《礼记·曲礼》中的“入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说明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

转贴于

惯,而餐桌礼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不但可以使你在各样的餐饮活动中游刃有余,也能更好的展现个人风采。

首先是入座方式不同。中餐讲的是先长者、后女士的原则。坐下后姿势要端正,脚放在自己的座下,不可任意直伸。手肘不可靠在桌子边上。更不要将手放在邻桌椅背上。而西餐中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且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男士要帮助女士拉开和推进椅子。用餐时,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

其次是餐具使用。中餐餐具一般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勺子等几种。用餐时,不要伏碗吃饭。应该端碗。用匙饮汤,不举碗海喝。不用筷子在餐盘中乱翻。任何情况下不反扣餐具,无论是碗还是酒杯。不能用舌头舔舐餐具。上餐时,不可用筷子互相敲打,或拿筷子敲打餐具。西餐餐具包含刀、叉、匙、盘、杯等。使用刀叉的原则是左手拿叉,右手持刀或汤匙。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的握法与握笔的方式相同。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尽量避免更换频繁。

第三是进餐礼仪不同。吃中餐时不要急于动筷,须等主人举杯示意开始,客人才可用餐。如果有长辈,应礼节性的让菜或斟酒。夹菜时,须用公共筷。西餐中,喝汤时应先用汤匙向后往前舀汤,以免弄到别人身上,另外,喝汤绝对不能出声音。吃面包时,要先将面包撕成小块,再由左手拿起来吃等等。

第四是酒水礼仪不同。殷勤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作表达情意的重要形式。敬酒态度要大方,应起立举杯并且目视对方。借敬酒之名行灌酒之意,甚至偷偷给别人的杯子倒酒都是有违礼仪的。喝酒的速度以不超过宴会主人的速度为好。饮酒也不宜过度,以控制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按西餐传统,主菜若是肉类。则配以红酒,若是鱼类则配以白酒。无论哪种酒,都与中餐相反,切忌一饮而尽或是边喝边透过酒杯看别人。饮酒前要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若杯上留有口红印,应用面巾纸擦拭,不能用手指擦拭。

第五是停餐方法不同。如果是席间暂时离开。中餐是把筷子并拢、纵向搁在碟子或者碗上。如果将筷子横向搁在碟子或碗上则表述酒足饭饱不需进食了。西餐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排在盘中。刀叉不应突到外面,切勿边说话边挥舞刀叉。用餐结束后。将刀叉并拢排在盘中即可。

篇4

关键词:文化;语言;联想意义;翻译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处理文化问题是最令人困扰的。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反映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而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词汇是最基本的一个,它是支撑语言系统的支柱以及传达语言信息的使者。同一个词汇或短语在不同文化中所反映的形象和在头脑中的联想是不同的,这些就是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的文化负载词或短语。然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解码和编码的过程。由于大量的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或短语时就显得困难重重。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汇,并对其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才能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尽可能有效地进行文化转换。

1 联想意义的分类

联想意义是语言标志所唤起的想象和形象。在西方社会和中国。有许多词汇或短语有着相同的字面意思,但却因为不同的文化而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这些联想意义可以分为3种类型。

1.1 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意义不同

其实,联想意义的不同就是文化信息的鸿沟。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对同一个事物通常都会有不同的联想。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财富、权利和活力的象征。曾经有一档娱乐节目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名字就叫“小神龙俱乐部”。然而。西方人却很难想象“龙”这一形象会成为娱乐节目的名字。因为对他们来说,“龙”常常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必须被摧毁的可怕的怪兽。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对“龙”有如此解释:如果你称一位女士为龙,那么你就是说她是性情暴躁而令人不快的。

在中国,“东风”是温暖而和煦,能够使万物复苏、草木丰润的。人们经常把它和春天联系起来。这可以从许多历代有名的诗词中看到。比如:“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西厢记》中的:“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但在英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风却是寒冷的,它更像是中国的西北风。而英国人把西风赋予了美好的事物,想到它,人们就会想到温暖和生命的起源。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西风”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在春天复苏的精神。 在中国和西方,还有许多的词汇和短语激发出人们不同的联想。比如:蝙蝠、狗、红色、数字(4,13)、兔子、老虎和狮子等,他们经常使两种文化中的人们困惑不堪。

1.2 联想意义只在一种文化中体现

有些事物只在一种文化中出现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没有任何联想意义。

“鹤”在汉语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但西方人对“鹤”并没有任何联想。

另一个例子即“红楼”。在中国,“红楼”通常并不仅仅指红色的楼,它常指上层人士所居住的宏伟豪宅。在传统的中国文学中。人们总把它和“爱情”相提并论。我们可以从李商隐的诗词中窥见一斑:“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此外,《红楼梦》中“红楼”的翻译难倒了很多翻译家。而在英国,这个词却不会使人们联想到更多。同样,兰花、柳树和蓝色等也只在一种文化中出现联想意义。

1.3 联想意义在两种文化中相同

尽管不同文化问存在着文化信息的鸿沟,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和谐的一面,否则交流就不可能实现。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中有—些词汇不仅字面意思相同,联想意义也很相似。比如:鹿是胆小而温顺的、狐狸是狡猾的、驴是愚蠢的等等。

2 文化负载词的联想意义的翻译

具有联想意义的词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负载词。朱光潜曾说在外国文学中最难理解和翻译的就是联想意义。它具有特殊的感情并很难在字典上查到。如果我们对另一种文化的习俗、历史环境等不甚了解,那么翻译这类词汇将有很大困难。事实上,即使我们意识到也理解了对方的文化,也难免在翻译过程中有文化信息的丢失。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是不可译的,但对于联想意义的翻译,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有效的翻译方法。

2.1 同构和翻译

志为了支持和解释功能对等,奈达提出了同构理论。他认为在源语和目的语中的语言标就像是数学当中的等式。3个数字2-4-8排列形成了系统A,另外3个数字16-32-64形成了系统B。如果想把2从A中取出,放到B中。我们必须把2放在16的位置。因为在A中2的意义等同于B中16的意义。我们可以用这个理论来处理翻译中的文化成分,当然也适用于联想意义的翻译。根据同构理论,我们可以把“西风”换成“东风”,反之亦然。方崇在翻译坎特伯雷故事时就把“东风”翻译成“西风”,以使其两种文化中的意象一致。同样,在翻译“as timid asrabbit”时,我们可以把“rabbit”替换成“鼠”。

2.2 直译和意译

尽管属于不同的民族,英国人和中国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态度和认知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因此直译是可行的。对于第三种类型的联想意义我们可以用直译法来翻译。比如“as cunning as a fox”可以直接翻译成“像狐狸一样狡猾”。但直译则不适合用来翻译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的联想意义,直译加注却不失为有效的方法。Hart教授把《西厢记》中的“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翻译成:

I am saddened hy a myriad petty woes

And,thougII I speak not,

I am angry

At the breeze from the east.

他直译了这句诗,却加了注:The east wind is symbolic of spring.with its urge to love and mating.

但有时候,译者被不同的文化所局限而不得不舍弃直译而采取意译。意译是试图找到两者在意义上的等同。我们不必把“dragon”翻译成“龙”,而只要找到意义相近的词语。比如:Some-times a person who pre~ntA hiraself as kind and gentle can in private turn out to be a dragon。who breathes fire.可以翻译成:有时,某人在公共场合显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但在私下里却像个凶神恶煞。

篇5

一、双向性文化教学的提出和开展

跨文化交际是语言和文化的双向交际,其中必然出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只有兼顾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平衡发展,才能做到跨文化交际的对等和成功。因此,外语教学要确保学习者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双向性文化教学体现中西文化并举的观念,要求教师在文化教学中注重对中西文化进行双向考察,从教材入手引导学生从教学材料中挖掘中西文化的元素进行对比与分析,从而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双向性文化教学要体现平等的原则。文化教学中不能厚此薄彼。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要充分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互相尊重,。一味崇洋媚外或者妄自尊大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双向性文化教学要注重整体性原则。文化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文化课程中,如《跨文化交际》、《欧洲文化入门》等,文化教学应贯穿所有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现对文化信息的全方位、多角度渗透。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贯穿四年本科教育的始终。双向性文化教学还要兼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双向性文化教学不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储备,更要注重跨文化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双向性文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建立足够的中西文化的知识储备。既要注意西方文化的积累,又要调集已有的中国文化的储备,并随时拿来比较研究,引导学生对两种文化的差异分析和融会贯通。其次,教师对两种文化要有一定的敏感度。教学材料中的文化信息分显性和隐性两种,即明显的文化语料和深层次的文化背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针对英语教材中侧重西方文化知识的现状,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语料中的文化“节点”,如词汇、主题、意象等,展开对比分析,实现中西文化的对接。最后,双向性文化教学要注意与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切忌机械地文化传输,为文化而文化。

二、文学作品在双向性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文学作品与之产生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历史背景密不可分,是文化文本和意义的载体。文学作品因而成为一种可视的、方便获取的、有效的文化教学工具,通过作品分析可以揭示这些文本背后潜在的文化意义。文学阅读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学赏析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解读过程。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载体,不仅可以用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文学鉴赏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用来进行文化教学。通过文学作品的阐释,揭示隐藏在人物和情节背后深层的社会意义和文化背景信息。

文学作品为跨文化教学提供了多元的文化教学材料。文学作品的主题丰富多彩,如“风土人情”、“种族关系”等。不同的文学作品为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同时便于教师根据不同的选材和主题进行针对性的跨文化教学。文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心理等各方面知识。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来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更易于学生接受和记忆。而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可以提供适合大学生年龄层次和特点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跨文化文学阅读中读者的角色不容忽视。Culler强调指出,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必须参考作品对读者的意义。对阅读中读者视角的重视和文本诠释的多样性特征使英语教学中的文学阅读成为一个开放、多元的文化阅读活动。不同的读者,因为不同的文化、学习和生活背景,对同一作品的解读可能千差万别。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解读和目的语文化的读者肯定有差异。这种理解差异在文学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该允许并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分析这些异同从而挖掘出差异背后深层次的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和原因。

文学阅读,尤其是跨文化阅读,是提高跨文化能力的有效手段,而对比分析是跨文化阅读的重要方法。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具备对中西文化异同的深刻理解并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的能力,为此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摄入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对于文学作品中明显中西文化对比信息,要引导学生去深入分析。对于作品中潜在的文化对比,要调动学生已有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只有充分了解并重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及原因分析,文化教学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通过对比阅读可以揭示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异同,提高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最大限度地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和误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长篇小说《喜福会》中就是一个鲜明的跨文化教材。小说中塑造了两组鲜明的文化形象:第一代移民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他们的子女,作为美国土生土长的“香蕉人”,则是美国文化的象征。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加强学生对两组人物形象及其承载的文化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美德――孝顺、谦恭、吃苦精神等价值观有清醒的认识,对美国文化背景下的自由、个性等思维方式有辩证的理解。小说中充满了我国学生熟悉的表达方式、思维模式和文化冲突等,是非常生动的跨文化素材。中国文化被放在了学生熟悉的语境中,学习者容易产生亲切感,对文化差异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用场景化的、生动有趣的文学文本作为跨文化教学的材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6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 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7

[关键词] 中职专业文化 餐饮企业文化 融通意义 研究分析

一、中职专业文化和餐饮企业文化的含义

专业文化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对于专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向导。因为专业文化代表着教师和学生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模式,所以对于专业的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起到了一种导向作用。其次,专业文化能够塑造专业精神。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是需要以所有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基础的,并由此实现专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精神虽然是隐性的,但是却可以通过多种行为载体表现出来,如师生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事业追求等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专业文化正是专业精神的直接塑造者。最后,专业文化能够创造专业氛围。专业建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所创造的教育氛围,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下,师生能够互相影响,产生一种同化的力量,其效果是传统的说教所不能及的。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在社会历史和企业发展中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形成并进化过程。在企业文化发展中不断有新的因素加入,但其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因素及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企业文化的内涵。具体而言,餐饮企业文化是某一个餐饮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包含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理念等。这其中,经营宗旨、方针和企业价值观等属于企业的精神文化,起到核心的作用。企业行为、制度、管理等属于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其对于一个餐饮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才会保证企业始终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中职餐饮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融通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餐饮企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所以人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将会对餐饮企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而通过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通,将会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而餐饮企业则正是最终的受益者。具体来说,这种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餐饮企业作为餐饮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社会群体,要想达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对企业人员进行职业化训练。但是在中职教育中,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而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较为轻视,通过餐饮企业文化的引入,能够让学生对该行业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并自觉按照餐饮企业的实际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实现职业素养的提升。其次是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餐饮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一个餐饮企业要想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就要不断的求新求变,将餐饮文化和专业文化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对餐饮企业文化有最及时、最深入的了解,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作出自身的调整。最后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餐饮企业对于员工各方面的要求是逐步提升的,为了招聘到最佳人才,都纷纷制定了明确和细致的要求,包含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心理素质等,将餐饮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有机融合之后,将给学生的多种就业竞争力以极大的提升,既充分满足了餐饮企业的实际需要,也为个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有助于学生的就业

中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的技能人才,要求毕业和就业的无缝接轨。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初入企业工作岗位之后,会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不适应,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而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他们本身的选择余地是很大的,所以不会给新员工以太长的适应时间。所以将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要求。具体到餐饮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的结合来说,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这种融通仍然仅局限于表面,所以还应该予以深化和丰富。要求学校在专业文化建设中,真正抓住餐饮企业文化的精髓,使之成为专业文化中的“前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熟悉和适应的餐饮企业的要求,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了中职院校的发展共识,但是在这种结合发展中,多数学校所利用的都是学校和企业中物质层面的资源,重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实际上,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职业人来说,其职业情怀、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才是最重要的,而这方面素养的提升,则需要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共同培养。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的融通,既是校企合作、产学研之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基础。

3、有助于提升中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中职院校招生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职学生在学费、就业方面的政策,但是仍然难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作为中职院校自身来说,唯有努力追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通过国家教育部门的评估工作来看,专业文化是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正所谓合格院校看硬件设施,良好院校看学校制度,优秀院校看专业文化,由此可见文化的重要地位。而作为中职院校来说,其专业文化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其内涵和特色的发展,将餐饮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建设相结合,这正是这种特色发展的具体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将会成为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给学校带来源源不断的附加值,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正因此而获得了本质的提升。

4、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

将餐饮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相结合,受益的不仅是学校和学生,同时还有企业本身。当一批批毕业生来到餐饮企业之后,势必会带来一些全新的理念,在为企业增添活力的同时,也对企业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具体而言,学生一边要不断适应这个新的文化环境,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则是主动将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并对企业文化进行修正和完善。比如专业文化中提倡的爱岗敬业、严于律己等,以及对现代企业的认识等等,都是对企业文化的丰富。而且不仅是学生自身,他们的一言一行,还会给很多老员工以影响和启示,通过新老员工在精神和行为上的凝聚,将会大大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教育事业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中职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在专业文化的建设方面,则应该充分体现出中职院校的性质和特色,通过与企业文化的融通,不但能够达到此目的,而且还能带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所以应该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充分重视。本文也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就两者融通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给更多的教师以启示和借鉴。也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职业教育一定能够迎来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庆祥. 试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11)

[2] 朱发仁,傅新民. 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J]. 职教论坛. 2007(02)

篇8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了时代的突出特征。在语言文化教学中,所谓跨文化教育是指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即让学生接触、了解异国文化,对异国文化与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并逐步扩大他们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他们拓展视野,从而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然而大部分高职高专的学生对其他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不足,缺乏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从而影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都深深地蕴含在语言中,并制约着语言行为的发生。因此,在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中,应加强跨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有一位学者曾用化学方程式形象地比喻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互兼容的关系:语言+文化+教师(催化剂)=语言交际能力(有机化合物)。可见,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作为物质的语言、文化和作为催化剂的教师的支撑。教师不仅是目的语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生的指路人,因此,必须具备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双重能力”。教师良好的语言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的学习和交流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应全方位地实施教学互动,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法,而改为以学生为主、教师由“前台的圣人”转向“后台的向导”、指导学生广泛涉猎有关跨文化的书籍、收集资料、自觉地吸取中西方文化的营养、以增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只有作为文化的传播者、示范者、引导者和合作学习的伙伴,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抓住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1、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体语言等,如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就会频繁出现语用失误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激活教材内容,并进行文化比较,从而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的异同现象。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私人问题是一种侵犯,而以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的话题是比较明智_的。所以,当在教学有关天气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出这一文化背景,并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讨论天气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学生领悟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2、捕捉生活细节,介绍文化的背景知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包括掌握和了解与语言使用有密切关系的社会文化因素。因此,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辅的课外阅读,以短篇小说、故事、剧本等为材料,从而了解丰富的民族文化。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尽量激活教材内容,并进行文化比较,捕捉生活细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介绍文化的背景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  (三)转变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1、对比教学模式。跨文化对比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比,可以使学生发现本国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并加深对中西文化的理解。所以,要注意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如在国内,多以“你要去哪里、你要去干什么”等问题来表示关心,而在英语中,这些问题是不受欢迎的,且有刺探他人的隐私之嫌。因此,通过中外生活、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差异等方面的跨文化对比,能培养学生恰当而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2、情景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加强对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的培养,以不断提高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并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通过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创造模拟情景的练习活动,如pairwork、roleplay、group discussion、presentation等,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口头训练的机会。此外,通过创造模拟情景,还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掌握如何用英语打电话、看病、购物等语言技能。实践证明,这种情景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语境,他们还能从容自如。

(四)通过多种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篇9

关键词全球化渊源文化差异

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阶段等有很大差异,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化构成了交相辉映、多姿多彩的整个人类文化。下面就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和产生的根源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中西方社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差异,古代中国是封闭式的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古代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人与自然的明显对立,习惯于从总体上认识事物。而英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一个山呼海啸、动荡不安、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构成了英美民族注重空间拓展与武力征服,以及强烈的战胜欲和征服欲。西方人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对立的。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些与、神话寓言有关的特定词汇。中国人常用与“三教九流”相关的话语来表达思想,如:“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天诛地灭”、“抱佛脚”、“悟”、“无常”、“道”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国家,受基督教、希腊神话和伊索寓言的影响,有许多源于其中的语言文化,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去),还有the Babel Tower,Adam’s apple,golden fleece,Midas touch等。

受中国宗族等级制度和礼教的影响,强调谦虚、褒扬和长幼尊卑的中国心理文化导致许多敬辞和谦辞以及关系详实的亲属称谓词,如:您、贵国、令尊、奶奶与外婆等而其英语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西方人崇尚平等,往往直呼对方名字或以Mr.、 Mrs.、 Ms. 、Miss等表尊敬,简洁而笼统,如aunt,uncle等。

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文化差异。中国面临太平洋,在东北半球,“东风”即是温暖的春风,有“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之说,源于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一个著名习语“东风压倒西风”,其固定译为The East wind prevails over the West wind。这里的东、西风是征对中国而言。中国人还常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英国面临大西洋,属西半球的海洋性气候,故报春的是“西风”。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桂冠诗人John Mansfield在《西风歌》中都对西风进行了讴歌。

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或联想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以不同事物表达相同语用意义。从方向相反的角度表达同一信息,如:中国人出于礼貌在请对方先走、先吃、先做某事时常说:“您先请!”,与此相反,英美人士却说:“After you!”。

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事物的属性特征的认识往往有异同之处,产生了许多迥异的联想。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情感态度及其深层的不同文化内涵。汉语“龙”的英语对应词是dragon,不过两者的联想意义并不等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龙是希腊语演化而来的,龙在中世纪是异教徒,是罪恶的象征,“撒旦”被比喻成the great dragon,后来此词喻“邪恶、残暴、凶残的怪物”。而在中华民族的龙文化中,“龙”是“皇权”、“吉祥”和“力量”的象征。百姓当之为神灵,自称“龙的传人”,有关龙的汉语很多,“生龙活虎、龙飞凤舞等美好形象。

在中、西民俗文化中,东方十二生肖不同于西方十二星座。鼠mouse、牛ox、虎tiger、兔rabbit、龙dragon、蛇snake、马horse、羊sheep、猴 monkey、鸡 rooster、狗dog、猪 pig;the ram 白羊座、the bull金牛座、the twins双子座、the crab 巨蟹座、the lion狮子座、the virgin处女座、the scale 天平座、the scorpion天蝎座、the archer 射手座、the goat摩羯座、the water carrier宝瓶座、the fishes双鱼座

篇10

一、观天道以立人道

盘古开天辟地,自此天地孕育,万物萌发。作为中国传统的造世神话故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实在太熟悉不过了,我们甚至可以空间想象出盘古在原本混沌世界上留下千古一画。这一画造就天地,这一画在易经里就是太极。是故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面对这么一套符号系统,不免被其简洁、奇妙所吸引,更渴望的是渔而非鱼。故不得不自问,这哪来的呀?古时圣贤毕竟与我们这个年代相隔太久,具体创作方法目前尚不能确认,但据易传中《系辞》考证“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人这种观天道以立人道的精神实在可贵,回首那段峥嵘的岁月,伏羲抑或是伏羲年代的那一代人所表现出来的果敢、勇气、志向与智慧是惊人的。那么观天道以立人道的理论依据又在哪?曾仕强教授在经多年总结后,提出四象取法于太阳的运行规律。这一点实在太简单不过了。从日出起,天上热地上冷,故阳上阴下形成少阳  日中天时,上面热下面也热,故阳上阳下形成老阳 ,当日过正午而夕阳西下那会,上面冷而下面余热尚在,故阴上阳下形成少阴 ,而一旦到了夜晚,上面冷下面也冷,阴上阴下形成老阴 。按他这么一说,那么四象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观天道以立人道用一种时髦的话讲就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顺从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我想,大理至简无人不晓,然时人尚不明其命,乱伐排污争斗夺利之事唯恐天下少却不笑多。如果将小白兔比做整个宇宙,那么我们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使将整个世界看得更清楚。我想,伏羲就是那个哲学家,而他所创八卦就是帮助我们登高望远的台阶。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之道,也即周易系统之世界观的源头,方法论的依据。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就是太极,二就是阴阳,三就是阴阳互动,而阴阳的互动产生万物。从老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开来的,而周易的思想就是唯恐“天下不乱”,有变就有希望,有变才有发展。阴阳相生、相克、共存、转化的规律几乎囊括了一切的自然规律。太极图中的阴阳二鱼依附又相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象表达几乎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它们在中国思想蓝图上所留下的最深刻的一笔莫过于“忧患意识与变革精神”。前者让我们用变化眼光来看待整个问题,用居安思危理念来平衡自身余与不足,过与不及,从而达到中正之道。后者时刻告诫我们要与时偕行,知时知命。在这里“忧患意识”就是一种平衡力,“变革精神”就是一种创造力。它们彼此配合时间与空间造就了今天的中国人与中国。

三、学习《周易》受益终生

篇11

关键词:称谓 文化差异 亲属 社交

语言直接反映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称谓系统是文化系统中反映民族和文化特色的一个典型,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交场合,称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媒且。由于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等的差异,中西称谓系统存在了许多不同。称谓一般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本文通过对中英称谓的比较,探索中英称谓系统的区别,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亲属称谓

由于中英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亲属称谓系统也迥然不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分类精细,体系严密,数量众多。相比之下,英语的亲属称谓系统则简单、笼统。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是最复杂、也是最精确的制度,其主要特点是高度的描述性,对各种亲属关系的区分极为细腻,不仅能表示出称呼人和被称呼人之间的性别、辈分、长幼,是血亲还是姻亲、直系还是旁系,而且也能区分父系和母系、夫系和妻系(田惠刚. (1998:25)。英语亲属称谓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核心家庭。在核心家庭以内,亲属称谓是描述性的,即区分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但在核心家庭以外,亲属称谓制则是概括性的,而且也不区分父系和母系,夫系和妻系(毕继万,2003:63)。

亲属称谓可以细分为亲属间和非亲属间的称谓。

(一)亲属间的称谓

在现代汉语中, 亲属称谓大部分可以清楚地表达身份, 如辈份(父辈:叔、舅;同辈:姐、弟、堂哥),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另外,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地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 如大哥、二弟、三妹等。

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却比较笼统、模糊,一词多义,覆盖面广。除了辈份可以清楚表达外,其他关系只有通过上下文仔细推敲或当面询问。如brother兄弟同为一词,不分年龄大小;grandpa爷爷也指外婆,不区分父系母系;uncle可指叔叔、伯伯、舅舅、姑父,不区分年龄、父系和母系。英语中的cousin更是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连性别也不分,囊括了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除此之外,英语国家习惯于称呼家庭成员名字,许多人甚至直接用名来称呼父母的兄弟姐妹。

因为西方人崇尚自由和独立,钟情小家庭生活方式,因而盛行核心家庭制度。子女一般到l8岁左右就要单独生活,独立门户,因此他们的亲属观念比较淡薄,大部分是核心家庭或丁克家庭,极少有三代同堂的现象,更不用说四代同堂了。另外,英语亲属称谓是不区分宗族、血亲和姻亲的。英语文化不追求人人平等,重视年纪和资历,称呼只是一种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的一种手段而已,甚至人们愿意用名字或昵称来称呼对方。

(二)非亲属间的称谓

汉语里有一小部分亲属称谓可用在非亲属成员身上, 如叔叔、伯伯、(老) 爷爷、大爷、大哥、大姐、小弟、伯父、伯母、嫂子等等。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亲属称谓语有泛化现象,常用于社交场合,用以区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及表达不同的语义、情感和语气等多种功能。亲属称谓语的运用能够缩短对话者之间的距离的作用,提高亲近感,消除交流障碍 (肖巧玲,2000:84).。比如邻居,父母同事,自己的同学、同事的父母等,一般都使用亲属称谓,如“叔叔、阿姨、伯父、伯母“等。但是,对在商店、影院、车站、机场或路上相遇而需要交谈的不认识的陌生人使用亲属称谓,就相对于熟人少了一些。

但是,英语亲属称谓的扩展性使用则十分有限。英语中,只有关系特别密切的人才使用亲属称谓语,常见的有aunt和uncle,但这仅限于某些熟悉、亲近的,而且是称谓语后面跟的是被称呼者的名字而不是姓氏,如Uncle Tom,Aunt Judy 等等。

二、社交称谓

社交称谓语指对亲属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它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尊敬程度等(李慕杰, 2005:89)。社交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分别详述,分析其文化渊源。

(一)职衔称谓

自古以来,中国人用官职称呼表示尊敬,有的人甚至把对方表示副职的“副”字省去表示自己的尊敬。这些称谓包括:职业称谓如老师、医生、律师等;职务称谓如主任、部长、厂长、书记等;职称称谓如工程师、会计、教授等;军衔称谓如少尉、中将、上校等;学位称谓如博士等。职衔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姓名叠用表示认可或尊敬。汉语中一般能够表示职业、职务、职称等社会地位的象征词都可用于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但一些服务性行业中的职衔通常不用来称呼, 如售票员、营业员、司机等,因此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相对的定位和特定的职衔称谓。

从称谓的多样性方面来说,英语比汉语略逊一筹。在西方,英语中的职衔称谓一般不用作称呼,而部分头衔性称谓对象一般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如Queen Elizabeth, President Clinton , Colonel Brown, Father White等, 其中Father, Sister, Reverend, General, Colonel等, 神职、军职可单用。另外,也有一些职务称呼如waitress, boy, conductor等, 不能加姓或名,隐含一种卑微低下的含义,

篇12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61―01

习语是文化的一种精髓,是语言的结晶,通过它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本文就中英文化差异,探讨中英习语差异根源及其理解的方法与技巧。

一、中英文化差异

1. 语言词汇的差异。中英文化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差异上。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社会文化的工具。比如“月亮”,中国人看到月亮常常联想到人生的离合。而欧美人看到“moon”则会联想科技。

2. 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价值观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及风俗人情的观念。表现在两种语言中,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障碍,足以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中国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人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所以中国文化习惯从整体上、直观上看问题,强调社团和集体的价值。

3. 思维文化方面的差异。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立的。英美文化习惯于逻辑分析,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因而会导致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例如,在姓名、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中国文化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

由于汉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因此,在外语理解中,我们必须兼顾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意识到文化与语言相关的重要性,更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广义上习语包括成语(idioms)、短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s)、俗语(colloquialisms)、警句(epigrams)、名言录(quotations)、典故(allusions)、俚语(slangs)等。下面就探讨一下中西习语的差异,并从它体现出来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入手,探讨一些英汉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二、中西习语的文化差异

1. 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差异。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语中有很大一部分习语源于航海事业或与水有关。中国在亚洲大陆上,是以农业为主,因此,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 ;to sink or swim不论成败 ;still waters run deep大智若愚;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2. 民俗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在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表现在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是天壤之别,习语中含有“狗”的褒义用法比比皆是。例如,top dog重要人物 ;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在中国,人们从心理上讨厌这种动物。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例如, 狗急跳墙 ;狗嘴吐不出象牙等。

3. 的差异。英美等主要以基督教为主,因此很多习语与基督教相关。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Every man for himself,and God for us 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中国主要以佛教为主,因此很多习语与佛教相关。例如,借花献佛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三、中西习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1. 直译。英汉习语中也有一些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相同或相似,隐含意义也相同的表达方法,就是说,此类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传达出了相同的文化信息,可以相互转换。例如,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都源于军事家的策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发展,已广泛被中国人接受。又如,armed to teeth武装到牙齿。

2.意译。在英汉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当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因文化差异出现矛盾时,我们应舍弃前两者,而注重习语的隐含意义。

例如,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到了罗马,和罗马人做一样的事

√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望子成龙

×Hope one’s child will become a dragon

√Hope one’s childre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3. 更换喻体形象。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有的喻体形象在英语民族心中的概念与汉语民族的概念大相径庭,直译显得晦涩难懂,这时可以更换喻体形象,使读者获得译文与原文相似的感受。

He treated his daughter as the apple in the eye.

他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

篇13

关键词:柏(bǎi) 「柏(かしわ) 古典文本 中日文化语境

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成为日本语言的组成部分,并融入日本文化。汉字“柏”也是如此,但它在汉日语言中所指的树的形象并不相同。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柏(bǎi)”解释为“裸子植物中一些柏科植物的泛称。有侧柏、圆柏、刺柏等多种。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小,鳞片形。果实卵形或圆球形。性耐寒,经冬不凋。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造船等用”(以下汉语中的柏用“柏”表示)。根据《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日语「柏(かしわ)解释为“壳斗科落叶乔木,耐瘠薄干燥。5月在出叶同时开花。果实为橡实状坚果。树皮作染料,叶用于包食物”(以下日语中的柏(かしわ)用「柏表示)。从字典的解释来看两者并无共同点,但日语「柏的根源在于汉语的“柏”,两者必定有共同点。本文基于两国的古典文本来分析中日文化语境中两者的异同。

一、中国古典文本中的“柏”

古代中国人对“柏”这个汉字持有怎样的认识,对“柏树”的形象又具有怎样的认知呢?接下来就列举中国古典文本中的例子,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常绿树的形象及其引申义

(1)受命于地,惟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论语・子罕第九》)

从例(1)中的“冬夏青青”,例(2)中的“后(‘’通‘凋’)”,我们可以看到“柏树”的叶子即使到了冬天也不会凋落,强调了“柏树”作为常绿树四季常青的性质。

(3)青青陵上松,亭亭高山柏,光色冬夏茂,根柢无凋零。(何敬宗《游仙诗》)

(4)顾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岁寒松柏肯惊秋。(苏轼《浣溪沙・寓意》)

(5)松柏隆冬悴,然后知岁寒。(欧阳坚石《临终诗》)

例(3)表达的意思是即使到了冬天,其他的树木都已凋零,“松柏”仍旧枝叶青葱。该诗句借用“松柏”的这一特征,来比拟态度坚决、超凡脱俗的品质。例(4)基于例(2)的“松柏后凋”,用“松柏”来比喻在逆境中能保持节操的人。例(5)的“松柏隆冬悴”虽然与“松柏”的常绿性质相互矛盾,但顺着文意翻译,是表达“像松柏一样的忠臣也被杀害”的感叹之情。以上3例把“松柏”作为常绿树的表意形象扩展到了品质、杰出人物的比喻形象。

(6)松柏为百木长,而守门闾。(《史记・龟策列传》)

唐朝武则天诏令,用“松柏”做“守门神”。可见“柏树”地位之高,有渲染皇室的肃穆庄严之意。这也与“柏树”所具有的经久不衰的特质有一定关联。

(二)墓前及庙前的“柏”

(7)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十四》)

(8)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杜甫《古柏行》)

例(7)和例(8)是对种植在墓前或庙前的“松柏”或“柏”的描写。种植在墓前或庙前的“松柏”或“柏”是中国古典文本中“柏”字用例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文选》全卷35例的“柏”字用例中,墓前或庙前的“柏”字用例就达11例。可见在当时的中国,在墓前或庙前种植“松柏”或“柏”的习俗已十分普及。究其原因,根据金本节子等(1998)的学说,古代中国,在社稷和寺庙里树木是必需之物,且多使用“松柏”。在墓地中种植的“松柏”被认为是鬼神的延府或祖先神的依附之处。而在众多树种当中选择“松柏”,固然与“松柏”作为常绿树所具有的永恒性、不变性以及所具有的高洁品质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柏”的单独用例,使用“松柏”的例子更多。起初“松柏”一词可能分别持有“松”和“柏”两种树木的具体形象,随着“松柏”使用频率的增加,“松柏”连称也变得理所当然。与此同时,“松”和“柏”的个性和具体性被弱化,“松柏”作为固定用语随着几种特定的形象在长期的继承中形成形式化、观念化的存在。

(三)“柏”作为材料

(9)柏椁以端长六尺。(《礼记・檀弓上》)

(10)柏椁者,谓为椁用柏也。天子柏,诸侯松,大夫柏,士杂木也。(《礼记・檀弓上》)

(11)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段是迁,方是虔,松桷有梃,旅楹有闲。(《诗经・商颂・殷武》)

(12)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诗经・邶风・柏舟》)

例(9)表示用“柏”作为椁(即套在棺材外面的部分)的材料。例(10)说明只有身份、地位高的人才有资格用“柏”作为棺木的材料,表明在古代封建社会的严格等级制度之下,棺木与人的地位、身份有紧密的联系,并显示了“柏”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例(11)因为“柏树”坚硬挺直的特征,选其为制材,用于宫殿建设,这一用途也被汉武帝继承,建造了著名的柏梁台。例(12)将“柏”用于造船。上述4例,将“柏树”用于棺木、建筑及造船材料,是与“柏树”结实、不易变形、易加工、以及它特有的芬芳、不易腐烂的特性有关。

(四)“柏”作为药

(13)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荆楚岁时记》)

(14)赤松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列仙传》)

(15)采当年新生柏叶,长二三寸者,阴干为末,白蜜丸如小豆大,常以日未出时烧香东向,手持八十一丸,以酒下,服一年,延十年命,服二年,延二十年命。(《本草纲目・柏》)

“柏”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有所记载,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也可见“柏实”“柏叶”等词汇。从例(13)来看,在《荆楚岁时记》成书的六世纪,在我国南方已存在将“柏”浸在酒中饮用的习惯。“柏”酒作为驱邪、长寿的象征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延续,这与“柏”特有的芬芳、神秘感不无关系。例(14)表达了人们对仙人抱有憧憬,因此坚信“柏”的药效。例(15)叙述了人们在对仙人抱有憧憬、坚信“柏”的药效的基础上,通过复杂的调理法来服用“柏”的现象。“柏”也通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具有安心定神、健康长寿的功效。

上文根据中国古典文本中的具体例子,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柏”。下面根据日本古典文本中的具体例子,来分析日本文化语境中的「柏。

二、日本古典文本中的「柏

(一)「柏的落叶树形象

(16)秋柏 和川の 小竹の芽の 人には忍び 君に堪へなくに(『万集112478)

(17)朝柏 八川の 小竹の芽の ひて寝れば にえけり(『万集112754)

(18)千の野の 手柏の ほほまれど あやにしみ 置きてが来ぬ(『万集204387)

(19)天皇、初め、をたむとして、柏峡の大野に次りませり。其の野に石有り。さ六尺、さ三尺、厚さ一尺五寸。天皇祈ひて曰はく、「朕、土蜘蛛をすこと得むとならば、将にの石を蹶ゑむに、柏のの如くしてれとのたまふ。因りて蹶みたまふ。ちか柏の如くして大虚に上りぬ。(『日本卷第七 景行天皇)

例(16)、(17)中的“秋柏”“朝柏”一般被认为是山毛榉科的柏树,意思如字面,即“秋天的柏”“早晨的柏”之义。从“秋霜、朝露”到“川边、河边”,让人感受到霜、露转瞬即逝美感的显然不是常年青葱的常绿树,而是叶子春生秋落的落叶树。例(18)中的“手柏”依据紧接其后的“ほほまれど(‘ほほまる’形容叶的新芽萌发的样子)”这一表达方式,如果是常绿树的话理应看不到这种现象,因此认为是落叶树。例(19)描绘的是景行天皇在用石头占卜讨伐土蜘蛛族能否成功时,石头如“柏”叶般飞舞的情景。石头飞舞多少有夸张的成分,但“飞舞”有“树叶凋落”义,理应指落叶树。

(20)天皇明し看しし日に、比に大御酒の柏を握らしめて、其の太子にひき。(『古事中卷・神天皇)

(21)大後したまはむとて、御柏をりに幸行でまししに、天皇、八田若郎女と婚ひしたまひきまぐは。(『古事下卷・仁天皇)

例(20)、(21)根据文意都是将「柏作为“酒器”使用。正是因为作为“酒器”,使用的「柏叶必须是宽大的,并且叶子越大越好。常绿树的柏树其特征之一是“叶小”,因此指的是落叶树。

(22)大歌、立歌、国栖、笛工〈五月五日青柏、七月廿五日荷、余干柏〉(『延熹式卷第三十五・大炊寮)

例(22)中的“”是用叶子做的食器,5月5日用“青柏”,7月25日用“荷叶”,其余的时候用“干柏”,根据季节区分使用。如果「柏指的是常绿树的话,就没有必要区分,因此指的是落叶树。

(二)「柏的常绿树形象

日语的「柏起源于汉语,多少保留了汉语中“柏”作为常绿树的形象。

(23)松柏の えいまさぬ き我が君(『万集194169)

(24)参河国廿一 甘遂十斤 独活(中略)蜀椒一斗 柏子仁一斗九合(『延熹式卷第三十七・典寮)

(25)御しつらひは、柏殿の西面に、御几よりはじめて(『源氏物若菜上)

以上3例中的「柏都训读为「かへ,而不是「かしわ。例(23)中「柏与「松连称的情况一般是指常绿树,如第一部分所述并不是分开的指“松”和“柏”,而是把“柏”归属到了“松”类。例(24)中的「柏子仁训读为「かへのみ或「ひのみ,意思是从常绿树的“柏树”中取出的果实。在江户时代编撰的《本草纲目启蒙》《和汉三才图会》中都把「柏归属到“侧柏”或“扁柏”类,「柏子仁「柏「柏都解释为常绿树“侧柏”的叶子或果实。例(25)中的「柏殿是模仿汉武帝的柏梁殿建造的、位于朱雀院东北方向的皇后和太妃的居所。似乎并不是因为种植了“柏树”才取此名,是否以“柏”为建筑材料则有待进一步考证。需要注意的是,在日本古典文本中将「柏作为常绿树形象的仅限于「松柏「柏「柏「柏子仁等少数情况。

中国的书籍大量传入日本,在这些书籍中毋庸置疑存在“松柏”“柏实”等表达方式。在日本,将“柏”同比为「かしわ之后,基于中国古典文本将“松柏”“柏实”这些词汇作为一种外来语来认识,在文学语义上也只是进行了形式上的发展,使得“柏”作为常绿树的形象能够保留下来。这也使得日语中的「柏具有「かへ和「かしわ的双重性质。

(三)「柏的内在形象

(26)女がたより、その海松を高坏にもりて、柏をおほひて出したる、柏にかけり(『伊物八十七段)

(27)柏木とかえでとの、ものよりけに若やかなる色して枝さしかはしたるを(『源氏物柏木)

(28)おひくだり山の裾野の柏原もとつまじりしげるころかな(『夫木和歌抄卷第二十二 原)

(29)柏木に守の神のましけるを知らでぞ折りし祟りなさるな(『古今和歌集60)

以上4例的「柏都训读为「かしわ,均指落叶树。例(26)将「柏用作食器使用之后,在上面附写和歌,可见「柏叶的面积宽大,表面易于书写。另外根据《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高坏解释为“带脚的盛食物器具,用于盛神馔等”,如此尊贵的食器选择了「柏,「柏必须是美丽、洁净的。例(27)展现了「柏嫩叶茂密、清新可人的形象,正因为是如此美丽的叶子,才会在例(20)、(21)中的祭祀活动中被使用。例(28)中的「もとつ是“原本、本来”之义,因此「もとつ可以解释为在树叶脱落的秋冬时节仍然依附在枝干上的叶子。树叶既大又美,即便枯黄衰弱仍附枝越冬,这一品质使「柏神圣化,人们相信其是守护叶子的“守の神(守叶神)”。例(29)表明“守の神”不单守护树叶,还保护着其他许多东西。

三、结语

根据中日两国古典文本的具体例子,在文化语境下可以得出“柏”在汉日语言中的如下异同点。

1.在外在形象上,汉语中的“柏”仅为常绿树,树叶和材质具有特别的芬芳,用于棺木的制作,质地坚硬,多用于建筑材料。而日语中的「柏兼具落叶树和常绿树的双重性质,落叶树的「柏训读为「かしわ,也是在日本根深蒂固的「柏树形象,树叶宽大,表面平滑;常绿树的「柏训读为「かへ,是中国“柏”树形象在日本的残留。但无论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中国古典文本中的“后”等表达方式,日本古典文本中的「柏原もとつまじりしげるころかな都表现了柏树在冬季不完全凋零的外在形象。

2.在与“酒”的关系上,从中国古典文本中的“椒柏酒”、日本古典文本中的「大御酒の柏中可以看出,“柏”都与“酒”有密切关系。但是在中国“柏”用于泡酒,发挥着药的用途;而在日本人们普遍将「柏作为盛酒的道具。

3.在与“神”的关系上,中国古典文本中的墓前及庙前的“柏”以及作为药的“柏”,日本古典文本中的作为食器或酒器的「柏,都被神圣化。另外,中国古典文本中的“守门闾”、日本古典文本中的「守の神都选择了柏树,更能体现柏树在人们心中神圣高洁的地位。中国古人将“柏”树种植在家门口或是路边,是指在具体某个位置上的“柏”树,而日本则将「柏树普遍视为守叶神,并没有具体的地点。

4.在内在形象上,中日两国的柏树都具有在冬季不完全凋零的特点,体现了柏树生命力顽强的性质。在中国古典文本中多借用这一性质来比拟态度坚决、超凡脱俗、纯洁的品质或能在逆境中保持节操的杰出人物;而在日本古典文本中多为清新可人、纯洁美丽的意象。两者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金本节子,李心纯,林如生.类似中的相异:日中文化比较研究

(1)・日中两国的松信仰[A].交流学科论集[C].茨城大学人文学部纪要,1998.

[2]白井光太郎.植物渡来考[M].东京:岗书院,1929.

[3]古闲素子.源氏物语的植物[M].东京:樱枫社,1971.

[4]汉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代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

版社,2007.

[5]松村明,佐和隆光,养老孟司,邵延丰.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郝景华,李靖,张秀芳.新华成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7]萧涤非.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8]古代汉语词典编委会.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9]青木生子,井手至,伊藤博,清水克彦,桥木四郎校注.新潮日

本古典集成(第四十四回)万叶集・三[M].东京:新潮社,1980.

[10]坂本太郎,家本永三郎,井上光贞,大野晋校注.日本古典文

学大系67・日本书纪(上)[M].东京:岩波书店,1980.

[11]仓野宪司,武田佑吉校注.日本古典文学大系1・古事记祝词

[M].东京:岩波书店,1958.

[12]柳井滋,室伏信助,大朝雄二,铃木日出男,藤井贞和,今西

佑一郎校注.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22・源氏物语四[M].东京:岩波书店,1996.

[13]宫腰贤,石井正已,小田胜编.全译古语辞典(第三版)[M].

东京:旺文社,2003.

[14]虎威俊哉校注.神道大系古典编11・延喜式(上)[M].神道大

系编撰会,1991.

[15]虎威俊哉校注.神道大系古典编12・延喜式(下)[M].神道大

篇14

1.思维立足他方与己方的差异。

中国人善于换位思考,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对方的感受。出于礼貌,或者想跟人套近乎,中国人总是愿意说些关心人的话,如“你一定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Youmustbetired.Haveagoodres)t”。然而,这却可能让西方人误解为你对其身体状况表示担忧。西方人很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强壮,如果质疑其健康状况,他们是会很介意的。西方人思维一般都是立足自身,直接谈自己的意愿或感受。好多英语国家的服务员招呼顾客时,经常用“CanIhelpyou?(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2.思维方向顺序与逆序的差异。

中国人偏重顺序思维,汉语对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各因素排列,一般都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个体,句子以时间和事理为线索,按照实际的“时序”及“事序”来安排。而西方人习惯逆序思维,英语句子虽然也可遵循时间先后顺序,但不总是如此。它可以打破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句子呈句尾开放式。

3.思维表达婉转与直接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西方人习惯于逻辑思维。在语言上,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会运用比喻、暗示的方法,让人们产生联想,以达到某种寓意。而英语正相反,它比较直接,直奔主题,然后加上修饰成分,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后面,状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后,尽管偶尔也可以状语前置。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日常用语的影响

1.在称呼方面

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会根据对方的身份、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以及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称谓,以示敬意。但是在西方,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

2.在致谢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