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安全教育基地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培训对象
1、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副经理。
2、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
3、施工一线全体参战人员。
4、涉爆人员。
二、培训组织形式
公司级安全教育由指挥部安全总监或安质部部长负责教育,项目部和班组级的安全教育由本项目安质部负责教育,专项安全教育由相关部门进行教育。
三、培训内容
(一)公司级安全教育
1、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
2、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纪律。
3、重大事故教训,事故案例剖析。
(二)项目部级安全教育
1、现场施工安全知识、制度、规定及必须遵守事项。
2、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防火、消毒、防尘、防爆知识及紧急情况安全处理和应急预案。
4、防护用品的使用。
5、地铁施工安全知识。
(三)班组(岗位)级安全教育
1、本班组作业特点及安全操作规程。
2、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及纪律。
3、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4、地铁施工安全知识。
四、培训要求
1、每位员工进场后必须接受公司、项目部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2、对员工进行岗前、工中、季节性等安全教育培训。
3、特殊工种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不合格需继续教育培训。
4、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再教育培训。
5、开展民工夜校平台,组织观看安全教育影片。
6、全体员工经过16课时以上的安全教育后,由项目部安质部组织进行安全考试,考试合格颁发“上岗卡”,不合格需继续教育,合格后上岗。
五、培训资料归档
安全教育培训资料由安质部负责统一归档管理,并及时做好台帐;其资料内容包括:“三级安全教育登记表”,安全教育签到表、安全教育人员统计表、各级安全教育资料、安全考试试卷等。
一、地勘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地勘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现状。
在各种生产环境中,安全始终有三个必备的要素:人、机和环境,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对安全工作影响最大就是人,人可以促进单位的发展,对安全生产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如何让人在生产过程始终保持安全行为,就成为一个安全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其中安全教育培训无可争议的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作为地勘单位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生产领域不断多元化,国家对地勘单位的安全管理由原来的统一管理到现在专门出台《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5号),地勘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也由原来的只针对地质勘查生产安全发展到针对多个领域多个岗位的生产安全,正在向着不断完善的好方向发展,安全教育培训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2.地勘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地勘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在不断发展完善,但是仍然有部分单位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导致安全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职工安全意识得不到提高,进而不能确保安全生产。
2.1部分地勘单位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教育培训重视不够。
地勘单位大部分职工为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对于技术学习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于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部分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对于自己工作领域的学习培训能够自觉学习,但是对于本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却缺乏必要的重视,认为安全教育培训是浪费时间,参与的安全教育培训仅限于参与,没有真正记在心里,导致培训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
2.2安全教育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影响力。
地勘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一般是组织召开培训会,集中培训,或者在工作现场,部分现场培训,或者外送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总体来说还是以传统讲授为主,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深入人心的影响力。
2.3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多而杂,效果不佳。
地勘单位随着不断发展,涉及的生产领域不断增多,覆盖地质勘查、地质钻探、工程勘察、物化探、测量、试验测试、多种经营等多种生产领域。每个生产领域需要学习的安全知识各有不同,因此部分地勘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虽多,但是杂乱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差。
2.4部分地勘单位对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不足。
效益和安全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部分地勘单位仍然处理不好这种关系,重效益,轻安全,一味追求发展,追求利润,对于安全工作缺乏重视,虽然建立有相关安全制度,但仅仅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应付了事,导致对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不足,使单位职工得不到应有的、基本的安全教育,安全素质无法提高。
二、地勘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相关分析
1.地勘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指出,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为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对于地勘单位来说,安全教育培训就是要让广大干部职工熟悉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防范知识,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素质。从根本来说,安全教育培训是为了保护职工自身,与职工的切实利益紧密相连。
2.地勘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
安全教育培训有很多种方式: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培训班、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现场会等等,方法有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宣传展示法、影像观摩法等。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体不断多元化,人与人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微博、微信、安全电子化系统的兴起为地勘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地勘单位应与时俱进,不局限于以前单一的讲授法,不断丰富教育培训方式,争取达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目标。
3.地勘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
地勘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针对本单位岗位特点,涵盖思想教育、岗位操作规程、国家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安全知识、典型安全生产经验和事故教训,促使职工不断认识和掌握本岗位的不安全因素和伤亡事故规律,从而达到不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安全素质的目的。
4.地勘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的经费保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5号《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地勘单位应当按照地址勘察项目或者工程总费用的2%提取或安排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其使用范围包括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支出。地勘单位领导干部应转变自身观念,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执行。
三、对策与建议
1.通过国家法律法规引导,提升地勘单位职工安全意识,加强其对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地勘单位应借着依法治国的东风,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教育培训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促使领导干部和职工承担起安全教育培训的职责和义务,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2.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扩大影响力。
地勘单位应不局限于集中讲授或者单独培训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比如电脑、手机、电子宣传栏等,采用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宣传展示法、影像观摩法交叉使用的原则,让广大干部职工能够接受到动态的安全教育,不断扩大安全教育培训的影响力,使之深入人心。
3.针对地勘单位各岗位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培训效果。
地勘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必须根据对象不同、岗位不同,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深度有所不同,要有实用性、针对性、重点性,不仅仅是培训岗位安全知识,还要涵盖职工的思想认识、情绪变化控制等内容,要能切合职工自身实际,引起职工的重视和关注。地勘单位应加强对安全教育培训的分析和研究,不断完善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模式,使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对象层次化、培训方法多元化、培训内容实用化,要注重实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升培训效果。
4.加强地勘单位对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保障经费投入。
功能区与板块设置根据教育培训和井下探秘旅游的需要,井下共布置三大功能区。第一功能区为采矿演示区;第二功能区为科普教育区;第三功能区为休闲娱乐区。
第一功能区(采矿演示区):包括矿井生产系统、采掘再现以及现场体验等三个板块。其中:矿井生产系统板块包括提升立井(原回风立井)提升系统、运输大巷系统、变电所三部分。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后,根据通风需要,在原风井工业场地新设置了一条回风立井,并将原回风立井改造成了进风井。在原回风立井内安装提升设备作为采矿演示区矿井生产系统板块的提升立井;采掘再现板块包括掘进和采煤方法及工艺。掘进工艺包括爆破和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包括了从原始短壁爆破采煤、落垛采煤、长壁爆破木支护采煤、金属摩擦支柱采煤、长壁机械化单体液压支柱采煤和长壁综合机械化轻型放顶煤以及综合机械化采煤等。充分再现了采煤技术的发展过程;现场体验板块包含矿井实际运输系统和爆破材料库两部分。
第二功能区(科普教育区),包括地质世界、采矿撷英、矿灾成因以及矿灾救生等四个板块。其中地质世界板块以场景、图版等方式展示地层结构、煤层形成过程、地质构造形式等内容;采矿撷英板块以场景、图版等方式展示各种采矿方法以及历史沿革过程;矿灾救生板块模型加场景方式展现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设置及其避险方法;矿灾成因板块设置在地面出口大厅内,以3D视频方式模拟展现瓦斯、自然发火、水灾、顶板等矿井灾害的起因、灾害过程以及预防措施。
第三功能区(休闲娱乐区),包括休闲驿站、时空穿梭和时代画廊等三个板块。其中休闲驿站板块要具备餐饮、阅览和娱乐功能;时空穿梭板块设置思路是使受训者乘坐井下缆车,配以巷道两侧以图画形式展示的地球演变与变迁过程,使人产生进入了时空隧道的感觉;时代画廊板块为整个教育培训基地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想通过两侧以图画形式展示的中国煤炭发展历史以及对我国经济建设所作的重大贡献,更要体现中国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提高煤矿工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功能区和板块划分详见图1。
功能区与板块设置要在时间与空间上呈现一定顺序性。功能区的布置顺序为科普教育、采矿演示以及休闲娱乐;板块设置顺序要使受训者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要更贴近矿井生产实际。首先展示科普教育区功能区部分板块,主要是使受训者对地质和采矿知识有初步或更深一步了解。然后为采矿演示区,使人亲身体验各种采掘方法的工艺过程等以及矿井救生避灾的相关知识;最后进入休闲娱乐区。
领导重视慷慨出钱出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龙岩市领导关于“要推广新罗区铁山镇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基地的经验做法,2010年其他县、市应建立高标准的中小学生安全生产教育基地”的要求,龙岩市政府于2010年4月6日发出通知,将此举措列为龙岩市安全生产“十二五”专项规划的一项安全生产重点工程。要求各县、市应建立高标准的中小学生安全生产教育基地,并把基地建设完成情况列入2010年度市政府对县级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上杭县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召开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决定筹建上杭县青少年安全教育基地。上杭县安办负责制定方案和实施细则,上杭县教育局负责制定全县中小学生进入基地受训的工作规划。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肩负的安全生产监管内容,积极开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校园生活的安全生产教育教材,并逐步安排到基地宣传教育课程。县财政局、发改局、教育局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青少年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经费落到实处,同时加强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促成了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安全教育基地的资金支持。上杭县青少年教育基地最终选址在古田镇中心小学。
古田镇现已列入全省21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古田中心小学附近交通方便。学校地处会址附近,离龙长高速古田出口仅8公里,在此建设速度快、成本低。学校内有一间近300平方米的空余教室可布置为展览教育室。作为全国特色学校、农村艺术教育培训基地,古田中心小学在当地众所周知。该小学与会址相邻,安全教育基地建成后可以充分整合古田红色教育资源,有利于龙岩市乃至全省同行对青少年安全教育的研究和交流,有利于不断拓展基地教育内涵,扩大社会影响。
经过7个月的建设,上杭县青少年安全教育馆在2012年6月20日正式开馆。作为上杭县安全社区创建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它将是上杭县安全宣传教育的良好载体。这是一项惠民工程,它的建成必将对提高上杭县青少年安全意识及抗灾防护能力起到更大的帮助。
安全方式多样
目前,安全教育基地设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自然灾害、意外灾害、卫生健康、各种逃生互动体验区等8个展示项目,融各种影响人类健康与安全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预防知识与自救常识为一体。安全教育馆利用声光电等设施,采用了观看类、互动类、体验类三种不同的展示方式,让大家在体验中学習到了各种不同的安全知识及自救互救和逃生等技能。
在自然灾害展区,参观者除了观看自然灾害知识展板,还可进行雷电、地震、泥石流及暴雨的互动触摸屏体验,其中包含了多种灾害的知识问答和丰富的视频观看体验。为强化教育效果,他们采用了学生们最欢迎的动画形式。通过生动演绎,小朋友们在观看的同时就能学到基本的自救常识。
在消防安全展区,参观者首先看到的是三个展板。有介绍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的使用常识的,有介绍办公室、公共场所防火等知识的,还有介绍火灾逃生自救方法的。电脑知识问答包括了防火与逃生、森林防火、公共场所防火、火源和学校防火、严禁烟火处防火共五大类防火知识。参观者通过查找显示屏中所出现的各类场景的安全隐患,即可增进对灭火知识的了解。该展区还连续播放包括火场中最危险的是什么(有毒气体)、打绳结的方法(要打八字结,而不是蝴蝶结)等22个消防安全视频。在灭火器模拟体验区,前方显示器会出现五种不同的火源,参观者可以从显示器前方安置的四种不同的灭火器中选择一个进行灭火。灭火成功,显示器中会有成功提示;如果选择错误,显示器则会提示正确的灭火器类型。
在意外伤害及救护展区,参观者不仅能看到有关冻伤、中暑等15种意外伤害的救护视频,还可以参与知识问答、互动游戏,尤其是可以尝试给模特做心肺复苏术。电脑会通过热敏打印出成绩单。
交通安全展区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交通安全抢答游戏。三个参观者分别站在显示屏前用抢答器来回答问题。问题均为单选,共20题,而内容则参考驾考知识。参观者在这种游戏竞赛模式,可以轻松学習交通安全知识。其他展区还采用翻转标识牌猜含义、转盘、滚轴游戏等形式,使得安全教育馆深受学生欢迎。
互动体验广受师生青睐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古田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就首先享受到了参观安全教育馆学習安全知识的机会。中心小学现有学生629人,分为13个班,学校每周安排2个班进馆学習。馆内有2位老师负责给学生介绍,带领学生互动。2012年暑假,龙岩旭辉红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织的2个夏令营团队也到这里进行了参观学習。建成后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已经组织了2000多人次进馆学習。
“只要安全教育馆大门一开,小学生们就会一拥而入。他们会非常好奇地在各个区进行互动体验。以前学生们根本不了解安全知识,通过学習,个个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有些学生还回家教导父母说要注意交通安全。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可以说,上杭县安全教育馆的建成对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非常有帮助,这一举措弥补了现有安全教育的不足。”古田中心小学校长赖焕明告诉记者。
讲解老师廖丽熔说:“目前学校所有学生都已安排参观学習,学生们认识了灭火器的种类和常见的交通标志,对按压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实物互动比较感兴趣。他们还结合综合实践课等小学科学课本,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了解。”
1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有4个方面:①煤矿企业主要领导对安全培训工作关注不够,对“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隐患”、“安全意识提高就是经济效益”认识深度不够;②煤矿企业相关管理单位领导对培训工作不重视[1],存在管理松懈、要求不严、督导考核不到位、工作开展不扎实现象;③基层单位领导重生产,轻培训,对培训工作支持力度不够,配合不够密切;④部分职工自身对安全培训重要性认识不够,把培训当成一种负担,不愿意主动参加培训,从内心抵制安全培训工作[2]。(2)培训制度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对制度涉及的具体条款、要求执行力度不够、执行不严格或未按照制度要求实施。如:做不到文件规定的脱产培训;不能按要求定期召开培训会议或即使召开也多是流于形式;按照安全培训要求需教考分离的,实际流于形式等。(3)实操基地不完善。缺少实操基地,很多工种不能进行实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密切,影响培训效果。(4)教师责任心有待提高。教师教案更新不及时,敷衍应付[3],照本宣科,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训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不论什么工种,培训内容都是统一内容[4]。
2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成效提升的对策
(1)管理者重视、强化协调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根本之路。管理者重视、强化协调是煤矿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保证,也是确保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根本。为此,在每期安全教育培训开班之初,做好与各单位的沟通协调,确立合理的专业课程、培训流程、年度计划内需培训人员和教师队伍安排是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同时,管理者的支持,也是各项培训政策得以落实的组织基础。(2)健全制度、完善体系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基础保证。完善的制度、健全的体系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5],目前各矿井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方面已基本健全,体系也基本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的诸如制度仅以文件下发后,未组织有效学习、考核或未采取较为透明的如悬挂牌板、组织宣传、明确各项流程等方式贯彻落实或制度、体系更新不及时,与当前形势不适应等问题。因此,不断梳理、完善现行制度,明确职责,及时更新体系是确保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3)创新授课、加强实操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必然举措。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案+照本宣科”等的授课方式[6],已不能满足当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而“PPT+投影”的授课方式,易存在课件内容缺乏新意、动态体现和趣味性不足等问题,另外实操方面:缺乏长期性场地、实践和可操作性的设备及组织人员、政策性鼓励等因素,致使部分实操练习难以实现也是当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创新采用“案例+动画演示+制度解读+趣味讲解”和充分的代入或引入互动式的授课方式[7],配合合理的实操练习、实操比赛等组织活动,是提升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必备举措。(4)加强监督、严格考核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有力保障。措施的实施需要严格的督促、考核,为确保教学质量,引进工程管理科学的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概念是很有必要的[8],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督查考核单项,明确各项教学管理细则,与职工收入相结合,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强化思想理念与职业操守责任制,明确管理过程侧重点、及时兑现各项奖惩,将是保证安全培训教育的有力保障。
3建议
(1)坚定领导、强化协调、积极引导。管理者重视是安全培训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9],因此,矿井的培训工作要首先有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培训工作例会,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不支持培训工作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表现好的单位或学员表扬奖励,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提高基层单位管理者对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负责培训单位要加强与基层单位管理者的沟通交流,争取基层管理者的支持、配合,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另外,培训教师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引导[1011],让学员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学员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严把教案审核,积极沟通交流,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由于每期培训的对象、工种都不一样,负责培训单位要及时与授课老师沟通交流,让老师提前了解当期参培学员的基本情况,合理选择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案,并要求当期培训教案提前报送负责培训单位审核,确保教案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内容新颖、切合实际。(3)认真开展教学评比,加强后期跟踪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当期培训结束组织参培员工对授课老师进行评比打分,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评定为优秀的授课老师给予适当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励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对合理化建议积极采纳,认真落实,不断完善培训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对当期培训学员,通过每周基层单位学习会结合现场提问的方式进行重点抽查,检验培训效果。(4)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全员素质。安全培训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技能上,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主保安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12]。同时,在做好一般工种、特殊工种培训的基础上,按照“抓系统、系统抓”的原则,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的培训,分系统、分专业组织对班组长、质量验收员、安检员等与安全质量密切相关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技能,为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结语
【关键词】鹤煤发展;安全培训;创新
一、鹤煤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现状及存在不足分析
近年来,鹤煤公司在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坚持“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的原则,从战略高度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从体制、机制、制度和投入等方面,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措施,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业务技能有了一定提高,安全意识有所增强。但是公司一线员工安全技术素质仍然较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与公司发展形势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少不合适宜的地方,分析起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绩、存在不足情况如下:
一是健全和完善了制度建设。为进一步规范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公司近几年相继出台了《鹤煤公司员工培训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意见》等员工培训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安全教育培训的职责、阵地建设、培训管理等做出了硬性细化规定。明确了安全教育培训重点、目标以及相关的保证措施,形成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较好地贯彻执行了培训规划。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和需求,每年都编制了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近年来,公司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安全资格培训、专项和实操培训都在9万人次左右,都较好地完成了培训计划。三是尝试探索和创新了培训方式方法。各级培训机构,在培训方式方法上,能够做到不断创新,在培训过程中,教学内容能够紧密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能够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学用结合,使培训的内容与现场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操培训上,着重实学、实训、实践。部分三级培训基地在这方面做的较好,编写了多套技能培训教材,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但也存在的不足:个别基层单位一味强调工学矛盾,对取证人员在培训和时间上安排不到位,降低了取证培训标准;有些单位把自主管理变成了自由管理,降低了工作标准,放松了管理督查,造成了个别培训出现滑坡。还有一些单位没有真正把考试考核作为检验培训效果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没有进行必要的质量评估,导致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索
安全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有效的基础工作,要结合生产实际,坚持管用、有效的原则,突出实学、实训、实战的培训,明确职责,强化监管,严格考核。围绕这一要求,鹤煤公司重点进行了以下6个方面的培训教育创新工作探索:
1.建立健全奖惩考核机制
公司出台了新的培训考核奖惩管理办法,明确将单位培训效果与领导年薪、单位工资指标挂钩,拿出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培训奖罚浮动“基金”。对培训效果较好的单位,适当上浮工资指标,给予领导加分奖励;反之,对效果较差的单位,对应进行处罚。员工层面,一方面分专业培训、专题培训、矿自主培训学习等几大类,以考试成绩为基准进行了考核奖罚。另一方面,每月以公司抽考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动态抽查了一部分员工,检验所学知识掌握情况。考核中,对成绩优异的员工,按标准和等级给予了奖励;对不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成绩较差的,严格进行了经济处罚和责任追究。以“奖罚分明、公平合理、及时兑现”的考核奖惩体系,落实培训责任,增强职责意识,提高了干部职工做好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2.狠抓培训教育计划落实
《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制定下发后,公司劳资培训部门还配套下发了“推进实施进度表”,分清各类培训的时间节点,明确组织单位、承办单位及主要负责人,细化了管理要求。对无故推迟、取消培训或效果不理想的,进行了严肃追责;对确需进行调整的,也要说明原因,报分管领导批准。坚决以强有力的措施,不折不扣地推进培训教育计划的实施。
3.创新培训教育方式方法
为提高培训质量,2013年以来,公司推广应用了“针对性教学、案列教学、一体教学、研讨结合”等一系列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类型人群的素质和特点,突出实用性,科学制定培训内容,直观、形象开展教学,努力提高培训工作实效。安全教育培训上,更多引用了身边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例,甚至直接让事故当事人参与了现身说法,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在理论教学与实习方面,不再仅限于教师的授课,还更多采取了开展电化教学、幻灯教学、放安全教育录像片、参观安全教育展览室,播放一些比较典型的事故案例录像,组织学员围绕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从中找出教训和总结经验,同时还通过参观采煤、掘进、机电、通风实验室来提高学员的感性认识,以实物的讲解,便于学员接受和理解知识。在营造良好培训教育气氛方面,探索进行了研讨式教学,置教和学于研究探讨的氛围之中,让广大用开放、互动的方式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分享收获各自的经验和体会,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努力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4.实行教考分离管理模式
2012年,公司探索实行了“教考分离”培训教育管理模式,明确要求各培训基地只负责抓好教学管理,考核环节直接交由劳资部、安监部等相关部室管理,由相关部室抽调本次教学以外的人员负责抽查人员到场参加授课情况,每天2此以上点名,考试直接由负责培训的部室派人参加,防止培训行为的“假、虚、空”现象。截至目前,公司通报处理教育培训“出勤率低、考试抄袭、成绩造假”事件8多起,处理不合规人员100多人次,有效维护了正常的教学、考务管理秩序,提高了培训教育质量。
2006年5月29日,某石油化工公司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发生爆燃事故,导致在厂房内作业的承包商施工人员4人死亡、11人受伤;2010年2月17日,某公司承包商包装操作工违章进入包装机内处理落袋,被挤压致残;2010年5月20日,承包商人员在某石化公司装置现场查看设备,私自触碰开关致装置连锁停车。类似的由承包商人员直接或间接酿成的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炼化企业安全生产。深入分析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与承包商人员安业企视角全教育培训不足、素质不高密切相关。炼化企业承包商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严重缺乏。承包商为了减少用工成本,经常使用“低素质”廉价劳动力,致使这部分“无知无畏”人群反复上演“低老坏”(指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和“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为各类事故埋下隐患,甚至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强化承包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异常重要。
炼化企业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分析
1.对承包商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一方面炼化企业在繁重的生产任务压力下,视承包商方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为“额外负担”,从心理上不愿意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即使组织,也是以应付和走形式为主,培训方法简单、时间短、效果差,存在“短视”现象。另一方面,承包商以利益为中心,不愿意将资金和时间投入到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中,内部未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对甲方要求的培训也是被动接受。
2.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善一方面,企业对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善。虽然有的企业建立了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但主要限于基本的入厂(场)安全教育培训方面,没有明确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的具体环节,没有将安全教育培训贯穿于承包商活动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承包商本身安全教育培训的制度不健全。承包商未建立或者建立了粗放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不全面、不系统,没有形成闭环管理,执行不严,流于形式,没有效果。
3.培训内容不全面,缺乏针对性从炼化企业承包商方引发的各类事故原因分析中不难发现,承包商方施工作业人员既缺乏炼化专业基本知识,也不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对现场危害认识不足,也缺乏危害识别和自我防护与救护能力,一些作业人员的“低老坏”与“三违”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以致成为习惯。
4.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不能满足要求师资方面,一是专职教师缺少生产实际知识,知识结构与生产现场实际脱节。二是兼职教师缺乏培训专业技能,教学方法与课堂掌控能力不足。硬件设施方面,各炼化企业均设有主要工种的培训基地,却没有专门的安全培训基地;安全培训教室无法满足培训需求;针对现场的实物教具、多媒体教学器材以及仿真教学器材相对缺乏;有限的资源也不愿向承包商方的施工作业人员开放。5.承包商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欠缺实践中,大部分承包商的现场负责人和安全监督人员安全知识与能力欠缺,或达不到炼化企业要求,在知识更新和安全技能培训上也不能与企业同步,或者不进行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时间短、内容粗,流于形式,直接影响着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成效,也影响着企业安全业绩。
炼化企业承包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对策
承包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和承包商两方面。以承包商为主体,建立HSE体系,强化内部培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是最有效的措施。但由于承包商临时性、被动性和功利性,往往难以实现。因此,建立以甲方为主导的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就成为当前炼化企业的必然选择。
1.坚持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的原则承包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必须坚持“谁组织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的直线管理原则,建立甲方“主管部门牵头、属地单位负责、培训部门实施、相关单位配合”的管理机制,实现承包商人员全员培训、全员考试、全员持证、全过程监督。
2.建立健全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炼化企业首先应健全内部员工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使员工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员工随时随地对承包商方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监督和培训。其次,建立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明确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时间、方式、实施程序和要求。第三,推行承包商人员实名制培训和“准入制”,从入厂前的安全培训入手,把好进口关。最后,企业要督促承包商建立健全其内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以此作为入网和签订合同的必要条件。定期对承包商内部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进行审核,促进承包商的自主安全管理和安全意识、素质的不断提高。
3.构建承包商人员“五级”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承包商方的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可分为五级。一级(企业级)安全教育培训适用于短期进入生产区的应急抢修、技术服务、供货等承包商方的人员。主要包括炼化企业概况、生产特点、存在的风险、安全防范措施、禁入区域、应急及注意事项等。可以在厂前安全教育培训室播放安全教育片,培训后填写《入厂(场)安全教育卡》,经主要陪同人员签字确认,发放准入证,穿戴统一的劳动防护入厂。二级(分厂级)安全教育培训适用于需长期(一周以上)进入生产区的工程建设和检维修施工等承包商方的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属地单位概况及生产特点、存在的风险及预防措施、企业相关安全要求、危险作业安全知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佩戴要求、应急响应及逃生知识、典型事故案例等。二级安全教育培训可由分厂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教育培训机构承担,以满足承包商方人员的大量进厂需求。实施步骤是由承包商申请,主管部门组织不少于8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办理临时入厂(场)证,着统一的劳保后方可进入(厂)生产区。三级(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适用于需要进入装置现场进行施工作业等相关活动的承包商人员。主要内容包括属地装置基本情况、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主要有害物质特性及防护要点、特种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佩戴要求、能量隔离和作业许可制度、应急响应及逃生知识、属地典型事故案例等。由承包商提出进入属地装置申请,属地进行规定内容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并进行安全承诺签字,取得作业许可证后方能进入生产现场。四级(作业前)安全教育培训主要适用于进行施工作业的承包商和技术服务等承包商方的施工作业人员,侧重于现场安全交底。主要内容包括作业项目名称、作业内容、作业时间,容器、设备、管线、介质,作业过程可能存在的危害,能量隔离状况,施工风险等级,工器具、防护用具配备情况,应急响应及逃生知识,相关作业典型事故案例,作业前自检方式方法等。一般采用“作业计划书”、施工作业计划书讨论会、作业前安全交底会等方式进行。由生产装置和承包商双方参与,进行细致交底与沟通,使承包商方的人员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从而实现施工作业安全受控。五级(作业过程)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稽查与沟通,主要适用于进行施工作业的承包商和技术服务等人员,侧重于现场安全隐患的根除。监督人员、项目负责人、监护人等在作业现场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和管理缺陷等隐患,及时予以制止和排除。现场稽查应采用杜邦“安全稽查六步法”,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首先安全地制止作业,耐心沟通交流,获得当事人安全承诺,待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对于问题多、情节严重的承包商方的人员或单位,必须全面停止作业,重新组织三级及以下安全教育培训。#p#分页标题#e#
4.加强承包商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承包商方的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与知识更新应与企业同步,其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安全员、监护人应取得甲方要求的相应资质。同时针对性的强化“目视化”管理、作业许可系统应用、风险识别与控制技术、能量隔离、危险作业标准、规范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采用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统一的HSE培训标准,减小差距,消除短板。
5.加大承包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中石油集团公司《关于安全教育室建设的相关要求》,企业应建立承包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室,并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安全教育培训室原则上要满足企业作业高峰期人员进场需求,配置桌椅、多媒体教学器材、必要的防护器具等,墙面悬挂企业平面图、企业的生产特点以及危险特性的展板、典型事故案例挂图,增强安全教育氛围。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安全培训师资队伍,提高培训的质量与效果。选拔有资质的人员担任专职安全教师,如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国家注册HSE审核员资格证或国家安全评价师资格证,同时取得培训师资格证,擅长设计、选择合适、有效的培训教学方式与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为兼职培训师开展培训方法、培训技巧、培训管理流程等内容的强化培训,提升兼职培训师的综合素质。
加强承包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业绩持续提升
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为保证项目施工安全,我们从进入厂区前的安全培训入手,实行全员培训、全员考试、全员持证的“准入证”制度。工程建设期间,共计组织承包商方的人员入场培训10万余人次,通过先培训、后考试的方式,共发放长期电子入厂证近85000张,有1万多未通过考试的人员被拒之门外。入场培训和“准入制”有效防止了不合格人员的进入,提高和保证了进场人员的安全素质,提升了承包商的安全业绩,部分承包商实现1000万以上安全工时,为工程安全顺利完工、开车提供了有力支持。项目开工后,不断完善承包商培训制度、内容,改进方式方法,促进承包商安全业绩不断提升。2011年,在公司4年一次大修中,现场作业人数达1万多人,检修项目、作业点3000多个,未发生一起一般及以上事故。对2011年承包商的总体违章率统计表明,下降趋势明显,承包商在施工作业中“人、物、环、管”四方面不安全因素大幅减少(见图1)。
一、学校安全教育的主流理念———“主动安全”教育
从各国学校安全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出,虽然各国都根据本国实际和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教育策略,但有着显著的共同点,大家都秉持了近似的学校安全教育理念———“主动安全”教育理念。“主动安全”教育理念核心是突出强调培养人的主动性,强调人的主动性在安全防范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有一种不良倾向逐渐引起了各国安全专家和教育者的关注,就是人们越来越依赖技术、防护设施来保护自己。汽车安全就是个比较明显的例子,人们越来越迷信汽车厂家的安全技术宣传,诸如碰撞星级、安全气囊、ESP 系统等,认为依靠这些安全设计,驾驶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正是这种错误观念才埋下灾难的种子,很多车祸的根本原因就是驾驶者主动安全意识的降低和缺失。安全专家和教育者都认为,技术防范始终是一种辅助,是低级防范策略,它只有与人的主动性防范结合起来才有意义,发挥人防范的主动性才是高级防范策略。学校安全教育之所以意义重大,就在于它建立了和发展了人的防范主动性。“主动安全”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表现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其一,着重培养人的主动安全意识和主动安全行为习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方面教育实践,这是“主动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从英国的小学生守则中,我们可以看到,十条内容虽然不多,但几乎全部都是安全教育的内容,而且非常具体,通俗易懂,例如“……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6.不与陌生人说话;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8. 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9. 不保守坏人的秘密;……”安全教育(有学者也认为是“生命教育”)可以说是英国人受到的全部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开端。其二,积极运用多种有效的技术手段作为辅助,以人为本且不断改进。随着安全防范技术的进步,技术手段既成为安全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成为安全教育的重要辅助。法国在学校中推行了校园安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细致,且系统和数据库不断升级。监测系统及其监测评估结果,既是学校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对教师、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最好教材,可以将教育培训活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紧密结合起来。日本还专门开发了保护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生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带 GPS 定位功能的安全报警器、手机、隐蔽的发射装置等。教师和家长经常辅导孩子使用这些设备的方法,辅导的过程就是有效的安全教育过程。其三,制定具体可行的法规、制度、标准等,保障安全教育及成果的落实。美国是依法保障安全教育的典型,奥巴马政府延续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CBL)关于学校安全的年度公告制度,要求各学区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详细统计,并公布结果。该法规定,各州必须对“长期处于危险境地的学校”作出说明和认定,保证学生的知情权。这与法国的校园安全监测系统的作用是相似的,而且上升到法律保障的水平。美国学校都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对来访接待和学生外出都严格审查和登记。这对学生是很具体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服从学校的管理制度自己才是安全的,服从管理也是有利于自护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我国学校安全教育需要改进和创新
我国学校安全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学校安全教育实践、安全防范技术、相关法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较大成绩。国家教育部 2006、2007 年还先后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有了明确的指导。但是,与世界学校安全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主流比较,我们仍存在差距。比较突出的不足是,我们的学校安全教育理念还没有跟上“主动安全”理念的主流,安全教育实践没有充分体现“主动安全”理念的重点,大多还停留在“应急”的层面,有些初步体现“主动安全”理念的教育实践还需要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改进和大胆创新。首先,法规制定方面。我们的法规条文相对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是以教育部令的身份下发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其第五章安全教育的第四十一条“……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这值得商榷,消防安全教育是必须做好的,而且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技能训练,没有条件也要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做好。第四十二条“……学校应当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这要求太低,一个学期(半年)1~2 次,这很容易使演练流于形式。《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安全教育讲的相对更具体可行,但《纲要》又没有法律效力,只能靠学校自觉,实际没有保障。这种状况显然需要改进。笔者认为,需要在国家法定课程中明确纳入安全教育的内容,保障课时,严格考核,可以和“品德课”“、体育课”结合。各地政府还要明令增加学校安全演练的内容和频次,并监督落实和考核。其次,教育实践方面。目前我们的学校能落实的安全教育比较不足,多数都是“应急”或“应季”的提醒式告诫,如寒暑假前,学校发给家长一些注意交通安全、防止溺水等告诫通知。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进行比较系统的体现“主动安全”理念的教育实践。笔者建议,要重点做好几个方面:其一,要明确学校安全教育的领导和指导,建议设置专职负责安全管理教育的学校负责人,专门指定公安、消防等专业安防人员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协调指导人,而且这些人员任期 4~5年,其工作情况纳入本人业绩考核。其二,统一编写具有专业水准的、符合“主动安全”理念的、适合各地实际需要的安全教育计划和教材,由品德课、体育课教师分别负责知识和技能教学,期末严格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学生操行档案。安全教育教学情况也纳入学校工作考核指标,并加大其权重。其三,加强学生安防演练,规定每月都要安排学生不同专题的安防演练,各地政府要明确要求社会有关单位给予演练大力支持,并监督年度演练计划、演练过程和演练效果。再次,安全技术辅助方面,要加大投入,强化支持系统建设。笔者认为,加大投入不要只想到为学校添置安防设备,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支持下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建立安防学习和实训的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在社会各部门发挥优势、密切合作下建立起来,可以在国家安全、国防、公安交通、消防、卫生、食品安全、环保等社会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整合和开放各种资源,建设多种安全教育专业学习和实训基地(国防基地、消防基地、交通基地、防疫基地、环保基地等),并逐步形成相互配合的安全技术支持网络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学校安全教育提供全方位高层次的技术支持。
作者:李强
一、上半年培训工作完成情况
1.举办了2期专用线道口工培训。
2.举办了2期营业线施工监护人员培训。
3.举办了轨道检查仪、电子水准仪操作、使用、数据处理及分析培训班。
4.举办了3期集中修施工路工及雇工安全教育培训。
5.举办了一期营业线施工防护员培训(补培)。
6.举办了一期焊轨技术培训。
7.举办了2期新监控终端及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培训。
8.对新调入人员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9.根据段领导工作要求,组织了全段防护员、工班长防护知识强化培训。
10.组织对2018年以来新取证防护员进行了防护知识强化培训。
11.组织对高铁岗位线路工、桥隧工进行专业知识及应急强化培训。
12.组织对参与营业线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制度培训学习。
13.组织了全员《集团公司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19、220号文件学习培训考试。
14.组织对2020年度添乘人员进行了电气化作业安全培训考试。
15.组织开展了铁路环境安全整治培训及考试。
16.组织了上半年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
17.利用钉钉网课对新职人员进行岗前资格性培训。
18.组织开展了全员劳动安全教育培训。
19.组织开展了防洪防胀培训考试。
20.承办了集团公司职教管理人员培训。
21.承办了集团公司工务系统高铁岗位线路工技能竞赛。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加强工作指导,发挥好三级教育网作用。一是制定下发了《工务段2020年度职教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了年度重点工作和培训计划,为进一步推进年度职教重点工作的落实,主管副段长在全段工作会议上进行了总结和部署,提出了工作要求,为深化落实年度职教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培训工作调研,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培训。针对高线车间职工技术素质提升和探伤工培训缺失的问题,由主管副段长带队,到高线车间和探伤车间进行座谈调研,帮助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高铁技术力量薄弱,探伤回放人员不足的实际,通过组织开展“名师带徒技术传承”的方式,加强对岗位需求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强车间班组职教标准化建设。结合段标准化验收组的成立,加大对车间班组培训和落实“四个一”情况检查指导力度和频次,每季对车间班组职教培训管理进行一次全覆盖检查验收,促进了车间班组职教培训和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四是围绕培训工作重心下移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调动发挥车间、班组教育网培训职能,落实抓好“三新”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针对疫情期间人员聚集有传播病毒风险的实际,在组织开展全员劳动安全、防洪防胀等专项培训的过程中,职教科积极调整培训措施,按班组分批次组织学习,并利用手机APP平台上传培训视频课件,组织职工利用手机进行辅助学习,保证了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
2.把控安全重点,强化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一是强化“三新”人员培训。牢牢把握“岗前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工作底线,按照“三新”人员培训管理办法,组织对59名新职及80名零星转岗、调入的人员进行了岗前安全和业务培训,并利用钉钉网课的形式对59名新职人员进行了岗前资格性培训。二是强化施工安全培训,强化对工班长、防护员、施工监护人员培训,严格培训过程控制和结果考核,对培训考试不合格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人员坚决不予注册,确保关键岗位人员业务素质达标。三是强化对自轮运转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结合新型应急起复器的使用、施工及防洪期间运行安全,组织开展了两次轨道车司机培训及应急演练,突出抓好轨道车司机标准化作业能力培训。四是落实开展“敬畏规章、执行标准、夯实基础”专项教育,下发了活动方案,以“四纳入、一竞赛”为抓手,一是将规章制度专项教育纳入年度行车主要工种三年轮训;二是将规章制度专项教育纳入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三是将规章制度专项教育纳入车间班组月度学习计划;四是将规章制度专项教育纳入机关干部送课到一线活动;组织开展规章学习与法律知识竞赛,以此来促进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
3.适应岗位作业要求,扎实开展适应性培训。一是加强新技术培训。随着工务维修作业方式和手段的更新,各种高精、高效能的检测仪器、小型作业机具投入使用,针对车间反映在机具维修使用上存在的问题,段职教科积极与线路科、计量科联系,采取由段专业管理人员、专业维修技术人员和聘请厂家技术人员授课的方式,对精密仪器、小型工机具操作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先后举办了轨检小车使用维护培训、胶粘、焊补、打磨技术培训以及工电配合知识专项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了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技能,提升了维修作业质量。二是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在落实抓好劳动安全、防洪防胀培训的同时,围绕安全施工和《集团公司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以及段预警信息内容,印制学习资料,录制视频课件,组织开展全员学习培训,并分岗位组织对工班长、防护员以及2018年以来新取证防护员进行强化学习培训,全力做好职工人身及行车安全卡控。三是深化职工岗位作业技能培训。根据《工务段一线操作技能岗位人员轮岗实训管理办法》及人事科抽调人员安排,制定下发培训方案,组织对19名轮岗职工进行车间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为确保培训的有效落实,段职教科加强检查指导,对培训存在严重问题的卓资山线路车间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求重新培训,并将车间职教副主任纳入甲二类考核。总之,通过不断的强化培训,有效的促进了安全生产的稳步推进。
4.以竞技促提升,深化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一是以组织开展车间团体技能竞赛为依托,每季组织开展一次车间团体对抗赛,上半年组织了焊轨和高铁线路工技能对抗赛。二是以提升职工业务技能为重点,组织开展了线路工、探伤工、轨道车司机技能竞赛,并承办了集团公司Ⅱ类高铁线路工技能竞赛,获得了第2、3、4、5、7名的好成绩。
5.加强教材课件开发,充实完善教育培训资源。为丰富段、车间、班组培训资源,在去年获得集团公司教材课件开发优秀单位的基础上,为合理有效地用好奖励经费,起草下发了《工务段关于开展教材课件评比和授课能手比赛活动通知》,在全段范围内征集培训教材和课件,同时,为促进活动的开展,职教科将活动与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开发和专业管理干部送科到一线活动结合起来,指定专业科室人员围绕职教科精品课程库进行开发,选择优秀专兼职教员围绕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培训课程进行录制,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家结合作业和培训要求编写和开发教材,用于补充和完善手机平台和车间培训资源。二是根据职培部、工务部要求,认真编写了《高速安规》和车间、班组安全培训讲义编写,如期完成了《高速安规》的编写上报,并对安全培训讲义进行了二次修订。
6.加快推进职教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是推进《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和职工技术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根据职培部工作要求,积极落实开展职工信息采集和岗位资格确认考试,为确保工作能够如期完成,在组织职工培训信息系统操作使用人员培训的同时,由各车间参培人员对本车间职工信息进行了采集和录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了各项资料的录导工作。二是积极发挥手机APP平台功能,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手机平台开展辅助培训,上传培训视频课件,组织职工利用手机平台开展学习和考试,确保了各项培训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7.强化职工法律法规、网络安全和事故案例教育培训。以《劳动法》、《铁路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事故案例以及网络安全管理为重点实施培训,将法律法规、网络安全和案例教育常态化纳入车间月度学习计划,经常性地做好安全警示教育,通过不断的强化学习,深挖细剖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惯性问题和违法违纪行为,使职工深刻认识到违章就是违法,从而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和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岗位责任感和防范处理事故的能力。
8.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管理考核。一是加强段及车间职教管理人员和专职技教员、兼职教员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技教员、兼职教员队伍。二是加强兼职教员考核力度,按照授课任务完成情况实行动态考核管理,对8名未按要求完成培训授课任务的兼职教员扣发月度奖励津贴并进行了考核通报。
9.加强段培训基地高铁实训场和车间小型练功场建设。一是对段职工培训基地进行改扩建,结合高铁实训场建设要求,重新规划设计了段基地建设方案,为使方案更贴合段建设要求,段长、书记多次组织专业科室人员召开建设方案审核会,并且邀请厂家来段面对面进行了协商,完成了方案的制定工作。二是加强车间小型练功场建设,对车间在建小型练功场进行指导,以满足职工日常作业检查、锯轨、打孔、打磨、应急加固等演练为重点,配置作业流程图,确保年底前主要行车工种车间练功场覆盖率达80%以上。
关键词:基本安全;航海教育;改革
在当前航运业,安全至上的理念一直影响着航海教育改革的方向。航海类院校在单纯提高基本安全考试通过率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培养符合现代航运要求的新时代船员。本文尝试分析了当前基本安全教育的现状,提出了航海基本安全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航海基本安全的界定
航海的基本安全是指上船工作之前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安全理论和实践知识。STCW78/10公约的规定,船员的基本安全培训是对所有船员进行的基本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船舶高级消防》《船舶精通急救》《基本安全(船舶防火与社会责任)》《基本安全(个人求生)》《基本安全(基本急救)》《救生艇和救助艇操作与管理》等内容,考试难度不大,但对于保障海上生命和财产安全却有重要意义。随着航海科技化水平的增高和人员队伍的扩大,对航海基本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基本安全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计划缺乏有效性。高职学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现行的基本安全培训计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共计99课时,其中理论教学为70课时,实践教学29课时。理论课时量是实操课时的两倍多,学生之前尚未接触过专业知识,对于专业了解不够,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练习等问题。
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基本安全培训是学生成为船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目前航海类院校中存在校内教师实践技能不强,外聘教师理论知识不够系统的问题。另外,很多校内教师对于基本安全课程思想上不够重视,对课程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应付了事,造成培训效果不良,同时也使学生在专业认识上产生了不良影响。
3.校外实训基地不足。基本安全培训是航海专业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其中实践方面目前学校投入力度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校内的实训设备和实训理念不能与现行的航海形势相一致。例如急救部分,校内实训的重点是心肺复苏按压,而对于类似AED(心脏除颤仪)等近几年才配备在船上的设备讲解严重不足。这些现象导致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环境的严重脱节,因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十分重要。
三、航海基本安全教学对策
1.明确教学理念,加强安全意R培养。航海基本安全教学的目的是建立学生的安全理念,只有将保障人命、财产、环境安全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课堂中来,才能使学生时时刻刻意识到在海上安全的重要性。因此要求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这种教育。例如在船舶防火灭火课程时,可以举例说明小疏忽酿成大错误的道理。事实证明,将安全理念贯穿至整个教学中来,既可以培养安全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图片、录像、投影、实物等教具,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授海上求生时,可以利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影视作品,例如《泰坦尼克号》,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在恶劣海难来临时所应采取的措施,并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写出开放性答案。
3.加强师资建设。航海类教师不仅要满足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还需要满足国际公约的规定。因此,要积极引进优秀的航运人才进入基本安全培训的师资队伍中,形成一支既有理论专业知识,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队伍,实现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型”建设。
4.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一方面与企业合作,新建、扩建校内实训室,开发、购置航海基本安全培训的教具,将“海洋搬至课堂”;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能力自身需要,利用企业资源,加强顶岗实习建设,在实践中聘请知名企业的专家作为指导实习教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课堂搬至海洋”。
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在进行基本安全教育时,既要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做出调整,紧跟行业发展潮流,也要注重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船员。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掌握过硬的实践技能,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岩.航海类专业基本安全合格证实操项目培训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4(9).
[2]温萍.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我国高等航海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3]杨峰.浅析航海类学生基本安全培训教学改革与创新[J].科技风,2012(17):217.
[关键词]公共安全 教育 思考
日常的公共安全教育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危机、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作用巨大。如何加强我国公共安全教育,完善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创新公共安全教育机制,探索公共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我国公众的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是当前我国治理公共安全问题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在加速进行,这一社会结构特点决定了中国社会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多样,公共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事实也的确如此,现阶段,各种影响公共安全的事件大量出现,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由各种传染病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民众健康,食品药品卫生事件不断曝光,安全事故总量居高不下,社会安全形势严峻。各种安全问题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以自然灾害为例,2008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7亿人受灾,死亡和失踪88928人,紧急转移安置2682.2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547.5亿元。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发生的频度和造成的损失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复杂的高风险社会。
面对因公共安全问题引发的高风险,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是必须做的基础性工作。其意义在于:
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有助于预防事故灾害的发生。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可以增强公众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长安全知识,从而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灾害的发生。
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因公共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一方面,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可以提高救援人员的技能,增强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可以使被救援人员运用良好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积极自救,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害。
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是应急管理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应急管理的成效依赖于多种力量的协同配合。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应急部门、各种救援力量、其他参与者和被救援群体各自的专项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意识和技能,提高应急管理的有效性。
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是形成良好的公共安全文化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公共安全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通过教育,可以转变人们关于公共安全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为公共安全管理步入良性轨道奠定基础。
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公共安全的研究水平和技术水平。通过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扩充研究机构,可以壮大公共安全的研究队伍,增强研究能力,提高公共安全的技术水平。
我国公共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各种灾难发生的数据统计和公众在灾难产生及救援中的表现来看,我国公共安全教育严重滞后于现实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立法不完善。当前,我国关于公共安全应对的法律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但是关于公共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却不健全。我国目前没有关于公共安全教育的统一立法,教育法规中对公共安全教育没有作出相应规定,而其他法规只作出了原则性规定,缺乏对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和标准,完善的公共安全教育的立法体系尚未形成。
机制不健全。没有相应的财政投入和其他资金筹措的相关规定,资金投入不足是公共安全教育不完善的重要原因,奖惩激励机制的缺失不能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公共安全教育的积极性,而监督评价机制的缺失使得公共安全教育只停留在简单的低水平上。
教育体系不完善,覆盖不全。完善的公共安全教育应该是一个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系统。我国公共安全教育没有形成针对各种层次和对象的完善的体系。一是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和大学在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二是专业生产的公共安全教育培训欠缺,尤其针对农民工的教育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农民工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频繁。三是社会公共安全教育不完善。特别是对农民、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及其他游离于组织之外的群体的公共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好。
教育资源缺乏。从事公共安全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少;教材类型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尤其缺乏通俗易懂的普适性教材;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展馆不多;在专业设置上,我国高等教育中涉及安全的专业设置主要是技术和工程方面,没有公共安全教育的专业;专门的研究机构不多,研究成果少、层次不高;在社会资源方面,由于我国的保安公司主要由公安机关独家经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共安全社会组织的发展,使得公共安全教育的社会资源匮乏。
教育方式手段落后。现在的公共安全教育很多还是以知识介绍为主,照本宣科,缺乏体验性、情景性的教学活动,更缺乏相关的实战演练。
非制度化。由于缺乏相关的硬性规定和监督评价机制,我国的公共安全教育呈现出一种事后性、应景性、补救性的非制度化状态。
我国公共安全教育滞后的结果就是公众整体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危机意识,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这使得各种安全事故的预防难度增大,安全问题发生时不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如何加强我国公共安全教育
公共安全问题的治理要做到监管、救援与教育协调发展,而教育更是具有全局性、基础性作用。
完善立法体系。公共安全问题的预防和应对都需要法律作支撑,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公共安全教育法规,统一对公共安全教育的主体、原则、内容、职责、标准、保障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在这个法规统领之下,再完善其他专项法规中的关于公共安全教育的规定,形成完善的公共安全教育法规体系,为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奠定法律基础。
加大公共安全教育的资金投入。公共安全教育应该纳入国家教育培训的范畴,建立相应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在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基地建设、教材编写等方面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形式资助或参与公共安全教育,拓宽公共安全教育的资金来源。
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教育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以中小学为主的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统筹安排,从教学时间分配、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监督和评价等方面建立相应机制,确保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取得实效,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二是要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社会教育体系。应当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容易被接受的教育形式。三是要建立健全以行业为主的专业安全教育体系。要根据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消防、交通、卫生、化工、矿业、建筑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教育体系,特别要注重加强这些行业中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四是要建立以突发事件应对为主的应急管理安全教育体系。要加强政府应急管理、预报预防、救灾救援等部门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指挥调度、组织调动、预测预报、抢险救援方面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志愿者和其他非政府组织成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参与救援救助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推进公共安全教育社会化。一是要发挥媒体的作用,确定媒体在公共安全教育的职责任务,对媒体参与公共安全教育宣传作出硬性规定。二是要鼓励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群众组织、行业协会等积极参与公共安全教育。三是要积极发挥安全防范企业在公共安全教育中的作用,要求它们在搞好安全服务的同时注重公共安全教育的普及。四是要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推进公共安全教育进社区、进单位、进家庭、进校园等活动。
加强和整合教育资源。一是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开设公共安全及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公共安全教育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三是建立相关的教育基地和展馆,拓展教育平台。四是积极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推进公共安全教育社会化。五是编写、制作和开发相关的教材、宣传资料、软件等等。六是整合现有公共安全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合力。
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多采用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形式,少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不断创新教育方法。特别要注重加强演练,提高教育的实战性、实用性和实效性。
设立全国公共安全教育宣传日(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社会组织和个人明确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职责和义务,提升国民整体的公共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作者单位:重庆警官职业学院)
关键词:培训;煤矿职工;意识;安全教育;成效
0引言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煤矿企业一项严肃、认真、重要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关乎煤矿职工队伍安全素质提升、关乎矿井安全生产和效益保障,关系到职工个人的人身安危和经济收入,同时也是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贯彻的具体体现。但在当前煤炭市场疲软、经济形势下行影响下,受经济收入和外界因素等影响,部分职工存在工作焦虑、工作情绪不稳定等情况,致使工作过程中易出现精力不集中、安全意识降低等情况出现,这是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受上述因素影响,也造成部分职工虽然在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但是安全意识未深入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安全意识也未得到有效提高。再者就是煤矿在安排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时,可能存在的片面追求办证效率、制度落实不严格、督查考核走形式等问题,也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不能较好开展的原因。在这种形式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成效、如何更加有效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如何切实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远离“三违”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者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1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有4个方面:①煤矿企业主要领导对安全培训工作关注不够,对“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隐患”、“安全意识提高就是经济效益”认识深度不够;②煤矿企业相关管理单位领导对培训工作不重视[1],存在管理松懈、要求不严、督导考核不到位、工作开展不扎实现象;③基层单位领导重生产,轻培训,对培训工作支持力度不够,配合不够密切;④部分职工自身对安全培训重要性认识不够,把培训当成一种负担,不愿意主动参加培训,从内心抵制安全培训工作[2]。(2)培训制度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对制度涉及的具体条款、要求执行力度不够、执行不严格或未按照制度要求实施。如:做不到文件规定的脱产培训;不能按要求定期召开培训会议或即使召开也多是流于形式;按照安全培训要求需教考分离的,实际流于形式等。(3)实操基地不完善。缺少实操基地,很多工种不能进行实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密切,影响培训效果。(4)教师责任心有待提高。教师教案更新不及时,敷衍应付[3],照本宣科,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训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不论什么工种,培训内容都是统一内容[4]。
2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成效提升的对策
(1)管理者重视、强化协调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根本之路。管理者重视、强化协调是煤矿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保证,也是确保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根本。为此,在每期安全教育培训开班之初,做好与各单位的沟通协调,确立合理的专业课程、培训流程、年度计划内需培训人员和教师队伍安排是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同时,管理者的支持,也是各项培训政策得以落实的组织基础。(2)健全制度、完善体系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基础保证。完善的制度、健全的体系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5],目前各矿井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方面已基本健全,体系也基本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的诸如制度仅以文件下发后,未组织有效学习、考核或未采取较为透明的如悬挂牌板、组织宣传、明确各项流程等方式贯彻落实或制度、体系更新不及时,与当前形势不适应等问题。因此,不断梳理、完善现行制度,明确职责,及时更新体系是确保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3)创新授课、加强实操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必然举措。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案+照本宣科”等的授课方式[6],已不能满足当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而“PPT+投影”的授课方式,易存在课件内容缺乏新意、动态体现和趣味性不足等问题,另外实操方面:缺乏长期性场地、实践和可操作性的设备及组织人员、政策性鼓励等因素,致使部分实操练习难以实现也是当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创新采用“案例+动画演示+制度解读+趣味讲解”和充分的代入或引入互动式的授课方式[7],配合合理的实操练习、实操比赛等组织活动,是提升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必备举措。(4)加强监督、严格考核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有力保障。措施的实施需要严格的督促、考核,为确保教学质量,引进工程管理科学的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概念是很有必要的[8],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督查考核单项,明确各项教学管理细则,与职工收入相结合,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强化思想理念与职业操守责任制,明确管理过程侧重点、及时兑现各项奖惩,将是保证安全培训教育的有力保障。
3建议
(1)坚定领导、强化协调、积极引导。管理者重视是安全培训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9],因此,矿井的培训工作要首先有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培训工作例会,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不支持培训工作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表现好的单位或学员表扬奖励,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提高基层单位管理者对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负责培训单位要加强与基层单位管理者的沟通交流,争取基层管理者的支持、配合,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另外,培训教师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引导[10-11],让学员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学员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严把教案审核,积极沟通交流,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由于每期培训的对象、工种都不一样,负责培训单位要及时与授课老师沟通交流,让老师提前了解当期参培学员的基本情况,合理选择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案,并要求当期培训教案提前报送负责培训单位审核,确保教案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内容新颖、切合实际。(3)认真开展教学评比,加强后期跟踪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当期培训结束组织参培员工对授课老师进行评比打分,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评定为优秀的授课老师给予适当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励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对合理化建议积极采纳,认真落实,不断完善培训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对当期培训学员,通过每周基层单位学习会结合现场提问的方式进行重点抽查,检验培训效果。(4)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全员素质。安全培训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技能上,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主保安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12]。同时,在做好一般工种、特殊工种培训的基础上,按照“抓系统、系统抓”的原则,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的培训,分系统、分专业组织对班组长、质量验收员、安检员等与安全质量密切相关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技能,为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结语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关乎矿井安全生产的一项长效机制,必须长期开展、持之以恒,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另外坚持安全培训教育就是矿井经济效益的理念不动摇,是企业有效落实煤矿安全培训教育的根本之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马丽.浅谈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81.MaLi.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incoalminesafetytraining[J].EducationTeachingForum,2015(9):281.
4月18日
来自河南信阳、宝鸡岐山、太白的4位驴友和2名太白当地向导背工,决定进行鳌太穿越。前行路上,气温聚降到零下20多度,体重80公斤的牧野在暴风雪中剧烈咳嗽,以至呼吸困难。虽然驴友们结束穿越,护送牧野返回,但最终没能来得及拯救牧野的生命。
7月25日
香港登山爱好者Jeff在布罗阿特峰发生滑坠死亡,遗体夹在海拔7000多米的冰裂缝中。经多次协调沟通,Jeff在港家人同意将其遗体永远留在他深爱的大山上。
11月6日
30名驴友在江门鹤山市鹤城镇彩虹岭迷路,事发当日天气异常闷热,不少驴友在爬山过程中都有喘不过气来,多名驴友出现体力不支和中暑头晕等症状,其中一名49岁的鹤山市公务员更是昏迷在山中。公安消防大队14名官兵上山搜索了7个小时,终将驴友营救下山,但昏迷的驴友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8月12日
12名武汉驴友相约来到宜昌杨家溪水域溯溪探险。28岁的男向导溺亡。事故原因简析:1. 未穿救生衣 2.对风险预估不够;3. 对地形不熟悉。
近5年来,随着户外人口的增长,户外运动事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对于户外危险,如何预防与应急呢?有人认为不就是出来玩吗,还用得着培训;有些人怕花钱;有些人不知道去哪里培训。而实际上,户外人应树立正确的户外观念、心理结构,才能在户外运动中安全地获得身心的丰富收获。
就户外安全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培训部部长马欣祥博士。
常识应掌握,求生欲望最关键
户外仅仅等同于“玩”吗?采访一开始,马欣祥就否定了这样的观点。他举例到,从2001年到现在,中国登山协会统计的死亡人数是200多人了。去年的滑坠和坠落12人、突发疾病3人、迷路和失踪的2人、溺水5人。在户外项目中,登山(高山)的死亡人数在逐年下降,其他项目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了登山。“很多人认为户外没什么,就是玩嘛,玩怎么会有安全问题?但往往出事的就是这些人。”
户外运动的培训主要包括人文、自然地理、装具装备三个方面。马欣祥指出,从统计数据看,出事的人中经过培训的占比极少。他说,2007年央视记者在北京灵山遇难,与活动当日所租车辆晚点和天气变化有关。“当天,队伍经协商后变更了路线,行走时间大大超出原计划,央视记者出现虚脱症状,经抢救无效死亡。一些人其实就是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进去了。有的常识,稍微学习,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当然,这和户外经验、技能也有关系。”
那如果在户外遇到危险,当事人应如何处理呢?马欣祥表示,冷静、求生欲强的人存活几率越大。比如,二战时期,英吉利海峡的敌舰经常被击沉,多数生还者,不是年轻力壮的,而是求生欲望最强的。后来,人们就演绎出“拓展训练”课程。
“户外安全教育计划”呼之欲出
有实验证明,人的行为、认知的提高,80%以上是靠宣传和教育,法规的力量仅占10%。据马欣祥介绍,目前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正在筹划“户外安全教育计划”,目标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马欣祥说,此前,户外培训更多的是面向专业人员、户外从业者,而“户外安全教育计划”主要是面向广大户外爱好者,包括参与和没参与户外运动的人。
他全面介绍了户外安全教育计划的4个目标。首先是,要建立户外安全教育的制度、课程体系,准备教材、师资力量,设立安全教育基地。第二个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安全教育网络基地”,马欣祥将之比喻为“打桩”,也就是“在合适的地方打好桩,以这些桩为基础,扩大覆盖面”,“桩”又好比“腿”,有“腿”才能走得起来。
【摘 要】通过分析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概况和实训基地安全现状,提出了采用规范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训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过程管理、构建实训基地安全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平台等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117-02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占据较大比例,师生较长时间使用实训设备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尤其在机械类实训教学中更为多见,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危害更加重大。而相比较巨大的设备投入,机械类实训基地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投入和研究显得相对薄弱。
一、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概况
1.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一线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实训是机械加工类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其教学质量决定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基础水平。在指导实训的过程中,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实训教学工作的质量,更直接影响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当引起实训教师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2.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特点。按照机械类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实训教学包含:教学实训、生产实训及企业顶岗实习。教学实训每学期安排的单一工种的实训,如金工实训,教学内容以车、铣、刨、磨、钳、焊等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还包括数控车、数控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心等。
生产实训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是将学生安排到工厂车间,在生产一线跟随工人师傅边劳动边实习,将各工种岗位都轮换实训。有产学研条件的学校,一般安排学生在教学工厂轮岗实训,通过每周之星、鼓励表扬、展板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教学工厂的生产任务重,担心出安全事故,企业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学校指导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
企业顶岗实习一般安全在第六学期,企业按照各岗位的不同,安排学生先实习后考核,然后让学生独立操作,实训结束考核优秀者,大都被企业录用,签订就业协议。
二、实训基地安全现状分析
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对高职院校实训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学生人数增加,实训室的开放时间和使用效率不断增加,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完整的、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学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和学生管理制度等。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现象严重。为使学校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应尽快制定实训安全条件和安全操作的标准化文件,制定实训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执行。
2.安全意识淡薄。高职院校中,尤其是初进实训室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机械加工设备和大型精密仪器,对设备有极大的新奇感,缺乏实践锻炼机会,而且安全意识薄弱,有的学生还没听老师讲清楚或干脆不等老师讲完就盲目动手操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安全意识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在实训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既可能导致人员受伤,也可能使机器受到损坏,势必对实训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实训安全是关系到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实践教学是否能顺利进行,国家财产能否避免损失。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训安全意识,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保证实训安全进行。
3.安全教育不重视。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实训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制度,是否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主要取决于指导教师的认识和态度,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在实际实训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往往就是学生对安全防护的认识不足,或遇到紧急危机时处理能力不足造成的。安全其实是一种习惯,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要不断归纳总结学生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实训安全实效。
4.专业技术指导力量不足。实训指导教师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担负着实践教学、安全责任和设备维护管理的任务。目前大部分学校采用实训分批制和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但一位实训指导教师仍然无法实时观测到每位学生的安全操作行为。
三、加强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1.规范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实训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图1),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将工作落实到点到位。
2.加强实训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安全政策的宣传、安全案例的警示、安全措施的认识和理解,从思想上予以重视,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动性,防患于未然的过程。学校应该把安全教育和培训纳入到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中,安全技术知识编入教材,进入课堂,作为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正常的考试和考核范围。
3.加强过程管理。高职院校机械类实训基地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生产企业,将“5S”现代企业管理观念教育与学生实训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实训教学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提高实训的安全性。具体内容和目的见表1。
4.构建实训基地安全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平台。国内的实训安全管理已经逐渐加强,但是和国外的安全管理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缺乏对实训室安全细节上的规定,缺乏生动的教材和宣传方式。
(1)网络课程。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方式不断变革,网络课程使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构建机械类实训基地安全管理的网络课程,不仅能使更多的人享用宝贵的教育资料源,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相当大的帮助。
(2)微信。数字时代的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不断生成新的传播形式,人们获取信息的终端已经渐渐地从个人电脑移到智能手机。面对学生群体对信息的获取习惯,将实训安全制度、实训安全操作、案例视频短片等互联网化,通过微信将内容推送至关注公众平台,将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打破课堂教学及学时的限制,促进教学的弹性化。借助微信平台使学生能时刻感受课堂的存在,通过朋友点赞、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3)微课。微课作为短小精悍的视频教程,让学习有了更大的自主权,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在实训教学中,把实训的安全知识、实训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使师生共同走进课程,思考和领悟课程,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微课融入到网站和微信平台,让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并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使教与学更加的灵活和有针对性。
通过实训基地安全管理改革,提高师生安全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实践教学的安全进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邓林兴等.高职机械类生产实训管理模式的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3,(3).
[2]李杰.高职院校机械类实训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8).
[3]曾彦.高职数控实训不容忽视安全防护教育[J].学术交流,2011,(12).
[4]何理瑞.高职院校工程实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