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业园道路建设范文

产业园道路建设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产业园道路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产业园道路建设

篇1

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以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行区”为目标,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经都产业园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

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项目总体规划面积4.01万亩,其中,2011~2013年开发1.3万亩,2014~2016年开发1.25万亩,2017~2020年开发1.46万亩。园区规划设置经编织造、后整理配套、轻工制造、延伸产业配套等产品生产加工区域。以及仓储物流、生态居住、行政商业用地等商贸配套区域和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热电联产、天然气等配套设施。

为提高园区内土地利用率,安徽郎溪经都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本着“合理布局、集约节约”的原则,认真抓好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的编制,在今年2月19日安徽省发改委会主任沈卫国视察调研和2月22日安徽省发改委委托省工程咨询研究院组织专家实地踏勘基础上,2月28日至3月1日,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在合肥通过专家评审论证。

3月23日,宣城市水务局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安徽郎溪经都产业基地供水工程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进行了审查,对项目区域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保障程度及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证论,下发了水政[2011]64号文件同意实施。目前,取水许可及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2011年7月15日,安徽省发改委正式下文皖发改产业[2011]811号《关于郎溪经都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的批复》,同意经都产业基地总体规划、产业规划,项目总投资554亿元,规划面积4.01万亩,其中,近中期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到2020年,基地规模以上企业将达300余家,实现年产值1200亿元。

基础工程配套同步

安徽郎溪经都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围绕“七通一平”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道路和水、电、汽等配套设施,做到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交付,为企业早入园、早开工、早投厂提供强实保障。

在土地平整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上,去年12月起,以土地平整、道路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目前推平的土方约350万方:15公里长的7条道路及雨污水管理建设到位,进入沥青路面浇制阶段;净水厂、污水厂、热电联厂等规划中的配套设施即将启动建设;燃气管网道路基础预埋、供气管网正有序推进;11万伏变电所已竣工,一台5万千伏的变压器已安装完毕,7条道路沿线的10千伏供电线路正在架设,进入并网输电调试阶段。此外,启动区规划的第八条道路――经都二十路已于十字镇政府搭成合建协议,即将动工建设。

在水、电、汽等配套工程建设方面,热电联厂、水处理中心两个配套项目分别于3月27日、4月22日签订合作协议。其中热电联厂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征地面积约201亩,预计在2012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在投资运营前,安装快装锅炉解决企业供电供热需求;水处理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4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 2亿元,占地面积约300亩,项目设计供水规模4万吨/天,其中工业用水2万吨/天,生活用水2万吨/天;项目污水处理规模3万吨/天;中水回用规模1万吨/天。预计工业用水、生活用水2012年1日建成投入运营;污水处理项目2012年3月建成投入运营。

8月17日,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水处理中心项目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评审组表示,净水厂初步设计方案供水规模基本合理,数据分析清楚,工艺流程符合用水要求,对滤池形式进行深入论证后可以作为施工设计依据。关于污水厂和中水厂初步设计,评审组肯定了两套设计方案的各自优点,并指出不足之处,建议两设计院按照“低投资、低运转费用、少用地、减少污泥排放量”的原则进行修改完善。这次专家评审为经都产业基地水处理项目下一步上报审查作了充分的前提准备,为推动经都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性支撑。招商引资态势良好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编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在产业转移和组团投资运作模式上进行了创新。产业园按照“体制多元化、机制灵活化、运作市场化”和“背靠政府、面向市场”的新思路,采用“政府搭台、大企业牵头、小企业抱团”的新模式,由郎溪县政府、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和鸿翔控股集团三方合作成立。其中,郎溪县政府负责行政管理及审批等工作;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的支撑方负责产业转移、服务平台支撑及产业链拓展等工作;鸿翔控股集团作为园区最主要的投资方,注册成立安徽郎溪经都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土地平整、园区规划设计、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及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安徽郎溪经都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紧扣发展主题,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形成了上下议招商、想招商、积极从事招商工作的良好局面,招商引资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招商引资的新成效。

“以‘基础建设’为第一资源,完善配套设施:以‘争取指标’为第一要务,满足企业需求;以‘服务环境’为第一品牌,提升园区形象;以‘办事效率’为第一竞争力,推行‘一站式’服务。郎溪经都产业园通过这‘四个第一’举措改善投资环境。”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通过紧张有序的工作,目前,经都产业园道路、水、电、气等“硬件”配套环境已基本满足企业开工建设必备条件。

今年以来,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加大了与发改、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土地、COD排放等各类指标。共争取COD排放指标为864T/年、S02排放指标为518T/年,水资源论证报告已通过宣城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及专家评审通过。在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方面,结合入园企业用地需求量、道路基础建设等用地,计划用地指标3066亩,其中道路建设用地指标729亩,净水厂、污水厂和热电联厂用地指标474亩(单独选址),标准厂房和第一批正式签约入园企业用地指标1041亩,第二批即将入园企业用地指标822亩。目前,郎溪县国土部门正组织对基地用地指标进行勘测定界,在此基础上,十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将用地指标逐

级上报,把国有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基本能够满足入园企业用地指标、环境容量需求。

为提高服务质量,树立服务品牌,提升园区整体形象,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以改善服务环境为主导,建立接待服务、参观考察、洽谈交流为一体和集声、光、电技术与基地模型相结合的现代化展示接待和服务中心,客商可以“足不出门”,就能在展示厅内通过观看“三维宣传片”、园区模型展示、宣传展板和接待解说员的讲解,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式地了解经都产业园的整体情况,还可以在幽稚、温馨的接待室内洽谈、交流合作意向。创建了郎溪经都产业园网站(cwarpjd.corn)、《经都》月刊报纸等宣传服务平台,利用固定广告、杂志、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经都产业园,知晓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服务环境,增强投资信心。

篇2

全面启动“三园合一”集聚区规划建设

“十二五”期间,梅县区全面启动畲江产业园、水车产业园和城东白渡产业园“三园合一”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制订实施培育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商贸物流四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方案,完成了集聚区的总体规划,依法征收土地3300多亩,道路等基础设施采用PPP项目建设模式推进,创业孵化中心以及医院、学校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建设,引进了广铁物流、深圳有信达保税物流、中新集团和锦丰科技集团汽车零部件、富力集团和海王集团建设生物谷、珠光集团“古梅梦景”等一批项目;航鑫科技首期、BPW(梅州)车轴六期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招商项目正在建设或洽谈。

在这五年里,集聚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力明显增强。据悉,今年1-8月份,集聚区完成工业总值30.02亿元,同比增长23.8%;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6.9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税收(全口径)1.12亿元,同比增长22.4%。

同时,梅县区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扶持企业力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比如:出台融资(助保贷)、贷款贴息实施办法,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出台集聚区招商优惠办法、综保区入园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镇级振兴发展考核办法,增强招商引力、活力;出台上规模奖励办法、建筑企业资质晋级和落户奖励办法,扶持企业上规模;出台企业上市(新三板)扶持办法,今年重点扶持8家企业上市。去年,全区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240亿元。今年新签约项目18个,计划投资92.25亿元;洽谈项目26个,计划投资104.9亿元。

三大园区亮点纷呈

畲江产业园。该县在畲江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以综合保税区、创业孵化园、现代铁路物流园“两园一区”为总定位,依托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着重培育发展装备制造和保税物流等主导产业,致力打造梅兴华丰产业聚集带综合保税区。

目前,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和建设有序推进,部分道路开工建设。国务院已将梅州综合保税区的申报材料批转海关总署征求各相关部委的意见,力争早日获批,已签约中新集团汽车零部件制造、安胜华珠宝加工、盈方创投、广铁国际物流等10个项目。

据悉,畲江产业园现已征收土地1400亩,平整土地1200亩,其中部分道路、市政排水沟等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

城东白渡产业园。城东白渡产业园规划总面积43.7平方公里,首期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借助BPW(梅州)车轴、航鑫科技等一批落户企业形成的产业基础,着重培育发展装备制造、新型电子和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据了解,该产业园现已落户的36家企业中,27家已经投产,其中上规模的企业有16家。此外,110千伏输变线网架设工程、日供水6000立方的悦一供水处理厂等一批服务配套项目现已建成,白渡快速干线瓜洲大桥已经开工建设。

水车产业园区。该园区位于水车镇东部,规划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充分发挥了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和客家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借助“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旅游强县”、“国际慢城”等国字号特色品牌,由广州富力集团和深圳海王集团共同开发生物谷项目,首期计划投资20亿元,发展医药研发中试、医药保健品生产、南药种植及科普实践等产业。目前,该园区已经和远信集团广州柚子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分子态生物公司签订了入园协议。

争当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排头兵

篇3

近几年来,随着文化创新的不断推进,又有一批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建设起来,但似乎仍旧是走的原来的老路,这对不管是文化创意领域还是产业园行业来说,无疑都是倒退而非推动。产业园路在何方?一时的喧闹并不能说明我国产业的集群化已经来临,因为我们可以预见到在这场喧闹过后孤零凋敝的光景,面对如今大多数产业园浑浑噩噩的现实,也许是时候开始思考,我们如何建立实实在在的产业园区,而避免被部分投机者用作套取社会资金、土地的名目。

时代在进步,文化在进步,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加速,中国以文化、文明带动发展的进程在加速,在各地盲目上马产业园区的同时,也有一批及越来越多的产业园由于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顺应务实潮流,成为带动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引擎。综合科技、新型软件、新型物流、动漫游戏、电子商务、“互联网+”、环保等科技产业园区在经济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业园的过去与现在

如今的产业园,尤其是我国的产业园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国家或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制定长期或短期发展规划与政策、为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而划出的一块区域,在这片区域中,集聚大量企业或产业,并具有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等优势。

产业园因其恰好赶上国内城市建设新区的热潮,被迅速推广,尤其是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不过这一批随风而起的产业园在后来的发展中命运不尽相同,有的成为国家级示范产业园,有的则沦落为一个房地产商用于圈地的项目,还有的在风潮过去之后停止建设。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等地产项目的再度升温,产业园的建设又被再度提起,在有关产业园建设的新闻中,动辄出现“全球最大”、“国际首个”、“世界领先”等字眼,这固然对宣传产业园的优势有推动作用,但如若不调整发展方向及策略,最后的结局也不会比当时更好。

这一问题在文化创意类产业园中尤为突出,尽管如今国家极力想要摆脱“山寨”、“仿制”、“抄袭”等帽子,且东部沿海城市中确有建设较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然而这一切也挽救不了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园不景气的局面,投资少、消耗大、经济转化效率低、抄袭现象屡禁不止等诸多现实,造成绝大多数文化产业园在喧闹的开工仪式之后就再也没了下文,等它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只有各种的负面消息。

相较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惨淡经营,高新技术类产业园算是产业园中发展最好的一个类型。这同政策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同时高新技术类产品由于自身的技术门槛,造成仿制、抄袭的门槛较高,因而对于开发商及当地政府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了他们进行产业园建设的重点。

如今产业园的前缀五花八门,除此以行业命名的产业园外,还有都市产业园、海造产业园等一小部分产业园从名字上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房地产商的入局,使产业园的建设与质量良莠不齐,似乎随便圈一块地、建设几栋厂房、引入数个企业便能够堂而皇之的称其为某某产业园。

我国的产业园建设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脱缰式发展中,迎来了莽荒时代,这并非对产业园建设的否定,建设产业园的地产商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管理产业园同建设产业园相比,实在是一件太难的事情。那些跟风者们,出发点不是怎样建设好产业园,而是如何在这一笔买卖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就像上文所提,相信,随着综合治理及务实之风的兴起,对产业园区的各种诟病也将大大减少,产业园区也将与其他产业一道,产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明星。

产业园的未来,找对方向后重新起步

如今的产业园正在朝不断优化的道路上行进,但是,找准方向才是最关键的问题。目前产业园已经出现了细分的趋势,这在总体上对于产业园的发展是有利的。

在管理上,可以引进专业的管理队伍,代替之前自由散漫的自发式管理甚至不管理。即使在投入上会增加一部分成本,但这对产业园的长远发展是有有利的。再就是先期可以进一部分优势企业,这些企业投入产出比低,经济效益较好,能够帮助产业园快速地收回成本,后期可适当加入一些新兴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配合园区的多样化经营。

在土地租金上,不能定得过高,以失去同相邻产业园的竞争优势。这是租金高导致园区土地闲置是目前许多大型产业园特别是一部分国家级产业园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时,政策的稳定性同样值得所有开发区注意。如果说土地成本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尚能忍受,那么政策的不稳定则是犯了企业发展的大忌。这里的政策既有土地政策也有纳税政策,许多产业园在建成之初,由于有政府的推行以及支持,在纳税上通常会向入驻产业园的企业倾斜,进行减税甚至免税。然而有些地方在看到园区企业每年巨大的盈利能力之后往往会改变现有的减免政策,甚至有的园区仅将这种见作为诱惑企业入驻的一张空头支票,承诺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另外,对于那些中小型产业园来说,虽然土地面上竞争不过大型产业园,但可以优化园区环境,抛弃不切实际的大规模综合化追求,转而向小而美的园区发展道路前进。

篇4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650051)

摘要:蒙自“现代林业产业园”地处蒙自城市郊区,依据新时期现代林业的内涵,产业园区发展理念,结合当地土地、气候、环境要求,对蒙自“现代林业产业园”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定位、发展目标、规划布局提出符合新时期要求,结合现代林业产业园区规划功能定位,确定相应的功能区划及布局,制定入园标准,提出规划实施的应对策略,突显洁净、清新的环境特质,消解传统林业产业园区的不良意象。通过“集群、集聚”,整合、提质,不仅提升产品质量,而且将园区整体环境涵养为富有自然生机的天蓝、地绿、水净的园区。

关键词 :现代林业;产业园;规划;初探

中图分类号:F316.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4-12-03

作者简介:林国刘(1984 -),男,云南省腾冲县人,助理工程师。

1 概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萌发了模仿自然系统的想法。首先是美国人罗伯特·福罗斯(Robert frasch)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题为《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战略》,接着,丹麦在卡隆堡建立起首个工业园区。此后,人们便看到工业生态园区遍地开花,特别在美国,工业生态园区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1994年,美国有4个社区被指定作为工业生态园的示范点。1995年,世界第一次零排放大会在东京举行。工业生态园的建立逐步成为许多国家培植经济增长点的模式。

工业生态产业园(英文缩写“EIPS”1,是把工业体系看做一种系统,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一种更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后来,农业也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现代生物科技产业基地”等理念和模式的扩展。所有这些“产业园区”或“基地”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一般农业开发区功能和定位的基础上,融人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秉承了农工贸、种养加、科教农等现代农业自身的产业链,在同一园区、基地内部同步发展相互关联的产业部门,最终实现多产业协调运作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开发区。

按照“现代林业产业园”功能要求,园区人园标准首先是把区域内与林业9大产业相关联的企业组织起来,经招商引资,并通过遴选、评价,选择人园企业,从而形成产业集群。然后进一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产业化中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的循环途径,寻找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最小化,将资源的加工链尽量延伸,既达到资源增值,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内外循环、生态产业链。

蒙自“现代林业产业园”地处城市郊区,不仅经济地位重要,而生态地位也十分重要。因此,林业产业园主打“生态牌”,不仅体现在现代化的生产线,坚持节能降耗的绿色生产,抵制污染严重的项目,同时强调空间环境的生态化、景观化。林业产业,突出的是“种—养—加—贸”物质循环,再生、再利用,多次增值,以展现绿色产业的可持续性。显示现代生态概念的“林业产业园”,则需演绎“生态产业园”的全新概念:突显洁净、清新的环境特质,消解传统林业产业园区的不良意象;突破以“小、少、碎、粗、污、劣”为特征的传统加工和产品质感,通过“集群、集聚”,整合、提质,不仅提升产品质量,而且将园区整体环境涵养为富有自然生机的天蓝、地绿、水净的园区。

总体规划结构分“三层面”,即“生态、生产、生活”三层,对园区内所有的“山、林、水、路、土”5大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局与利用,以提高土地贡献率和投资回报率。运用分区、分层理念,结合园区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等优势,组建林业产业园的林业产业、林产品市场、林业科技、森林文化四度同构网络,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实践园区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2 规划指导思想、定位与目标

2.1 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蒙自市政府确立的新形势下林业的新定位、新使命、新任务,围绕现代林业发展总体思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生态与产业、保护与利用、兴林与富民三大关系,进一步确立以生态优先、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升林业质量效益为主线,以实现兴林富民为目标,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依靠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创新经营机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努力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林业文化产业体系,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做到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和谐、生态协调发展的天蓝、地绿、水净、山富的“美丽蒙自”。

2.2 产业发展取向与定位

产业园的产业发展,在大的区域范围内来进行定位与研究,充分依托园区所在的工业园区区域位置,大力承接外来资金,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发展种、养(殖)业和林产品加工业、商贸流通业。发展定位:

①产品以深加工产品为主,面向国内和东南亚市场;②充分利用园区及周边林地和林木景观资源,发展种、养殖业和林产品加工业;③学习发达国家现代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建设生态型的花园式的工业园,成为蒙白城市的后花园。

2.3 建设目标

①建设环保型的产业园;②建设具有高文化品位的产业同;③建设具有主题公园的产业园;④建设具有品牌的产业园(包装、价值提升、时尚引领、行业标准的引导、最终实现产业升级);⑤实践绿色家园之梦:工业旅游目的地之一。

3 建设方案

3.1 入园产业选择

通过综合比较,初步确定下列产业人驻:①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②森林旅游休闲产业;③森林药品加工产业;④森林食品加工产业;⑤观赏苗木产业;⑥林药种植业;⑦木材(含竹、滕、棕片)加工产业;⑧仓储物流产业。同时,配套建设综合服务区,林产品展示展销、电子商务平台、餐饮服务、综合管理、产品研发、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办公、会务、接待、停车场等。

3.2 功能分区

将“蒙自现代林业产业园”按人驻企业的产品性质和园区功能划分功能区,同质或相似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结,结构上形成一园三产业九片区。一园即“蒙自现代林业产业园”;三产业即林业第一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产业(加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九片区即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区、森林生态休闲园区、生物制药园区、观赏苗木园区、森林食品加工园区、仓储物流园区、木质和非木质产品加工区、林药种植区、综合服务区。

3.3 布局方案

一轴——开河高速穿过园区中部,像园区脊梁,是园区物流主出入口。

双心——综合服务区(包括展示区)和生物制药园区中适当配置的服务中心,是园区的指挥中心。

二主干——即联系森林生态休闲园区、观赏苗木园区、生物制药园区、森林食品加工园区的道路为第一主干道;联系木材加工园区、仓储物流园区和综合服务区的道路为第二主干道,为园区的主动脉。主干道分支为支道、步道,连接各产业园区、小区,构成道路网络。

两圈——以森林种、养(殖)业为主的区域称“一圈”,以木质加工为主的区域称“二圈”,产品质量不同、运输类型和对道路等级要求亦异,故特划分为两圈。

八路——即主干道分出的八条次干道。

九区——即九大功能区,是园区建设内容,园区的内核。

多节点——干道和支道以及道路与建筑物连接的绿化节点,广场。

4 规划策略

4.1 生态策略

“蒙自现代林业产业园”主打“生态牌”,强调“生态产业”,“生态生产”、产出的是“生态产品”。因此,要求生态化的生产线,节能降耗,抵制污染重的项目,同时,要求空间环境做到“生态化”、“景观化”。林业产业园区,主要是“种——养——加——贸”,要做到物质循环,再生、再利用,多次增值。

4.2 功能策略

规划以构成“花园式厂区”概念所必备的多元内容作为功能区设置的依据,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加工基地,而且负载生产、销售、研发、展示的全面过程;在此基础上,生成“木”或“非木”主题文化、教育和生态旅游的一体化和谐环境。

4.3 文化策略

4.3.1 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永恒的朋友。人类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凝结了对森林的依赖、敬畏与崇尚之情。

以森林文化意境烘托“林业产业园”,建构与产业园相辅相成、健全、完整的人文社区,建构一个内容丰满、意境幽深的“木、林、森”主题完全境界,提高“林业产业园区”文化内涵,做到林业经济与文化齐头并进,让“高技术与高情感”在对峙中平衡。

4.3.2 动物文化——和平鸽

将产业园区规划成鸽子形状,从飞机上俯瞰园区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和平鸽,向着蒙自市区飞翔。鸽子,吉祥鸟,是和平、友谊、团结、和睦、和谐的象征,寓意天下太平,社会和谐,和气生财。如今,鸽子已成为飞鸽,象征企业飞速发展,志博云天。

参考文献:

[1]耿虹,鲁赛.理想空间一现代产业园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曲向荣,产业生态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篇5

一、一季度主要工作

1抢时间抢天气。土地一平整完即落户15个亿元以上轻纺项目,项目等地现象十分严重。为打好今年招商平台,开发区一是迅速启动了轻纺产业园二期1500亩用地的开发建设。目前1500亩用地正抢抓汛期前晴好天气加班加点进行土方平整,现完成近三分之一。30米宽主干道砂石路在建,20米宽南北、东西向支干道基本建成,配套供水、排水、排污及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同时规划建设。同时,正式启动了轻纺产业园的环评规划工作。轻纺产业园现已落户项目24家,其中8家在建,5家一期建成投产。二是正式开发建设浅水湾化工科技产业园。化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1000亩,目前平整面积500余亩,正式落户由武汉桂香源集团投资50亿元的三羟甲基丙烷、氟化石墨、氨醇三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亿,创利税8亿元。

2抓效益抓质量。严格控制项目用地规模的同时,尽量按产业规划定位选址,实行项目落户用地审批制,规范园区项目用地管理,确保优质并符合产业规划项目用地。对在建项目,继续依照项目建设“百日冲刺”安排分工,对照入园合同时间进度要求,制定责任状、落实到人头,实行三天一调度、一周一通报方式,做好跟踪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在建项目的督查管理。对建成投产项目,重点解决企业用水、用电、用工、融资等方面存在问题,力促企业达产达标。一季度,通过举办春季招聘会、县电台流动播放招聘字幕广告、贵州等地招工等方式,协助企业缓解用工难,使区内博禄德电子、挑战狼服饰、新闽泰陶瓷、天天乐箱包等用工量较大企业顺利开工投产。对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根据再生资源税收政策调整,及时研究出台了新的税收奖励政策,促使三木金属、恒源铜材、鼎升铜业、宏鑫铜业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迅速恢复生产。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投产不足、少建多用或不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用地清理整顿力度,一季度即整体盘活浙东建材,清理嘉佳陶瓷多余用地100余亩,签订日久电源、众嘉环保整体搬迁协议。

3重产业重规模。园区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加之沿海产业转移加速,挑商选资已成为我县工业招商的新趋势。对于不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我坚决不予接纳,成立开发区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对入区项目严把环保、规模、产业、效益关。一季度,化工产业园新落户的三个化工项目,投资规模、科技含量、产业关联度等方面都堪称近年工业招商引资之最;轻纺产业园今年新签约落户的16个项目,均为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轻纺产业项目。一季度以来,开发区先后婉言谢绝了一大批服装、电子加工类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不符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客商项目,园区招商的工业项目明显优化。

二、存在问题

1项目等地现象严重。随着园区发展规模的不时扩大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加速。项目等地现象十分严重。轻纺产业园一期700亩用地土方一平整完,水电路等相关配套设施还未完全到位即全部用完。二期1500亩用地还在平整之中,就签约落户10多家项目。

2招工难成为普遍现象。随着沿海服装加工企业化整为零内迁的加速。吸纳了大量外地富余劳动力资源,导致园区企业招工难成为普遍现象。

3小型守业企业融资难。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较高。一是小型守业企业抵押物缺乏,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申请手续繁杂、审批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小型守业企业贷量小、周转快的需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1以衔接产业转移为主方式。以衔接沿海产业转移为主方式,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快速增强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积极开展面向重点地区、重点产业的针对性招商活动,进一步空虚丰满中国南方轻纺产业园,力争使轻纺园入驻企业达40家,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打造轻纺产业基地。结合渊山岗二期高技术产业园的产业规划布局,紧紧抓住浙江五金机电、永康门业、汽车配件、广东医药等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契机,快速推进五金产业园、汽车配件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颇具规模和特色的产业园”园中园”规划建设。同时,利用高信化工三羟甲基丙烷、氟化石墨、氨醇三个项目的建设,快速推进浅水湾化工科技产业园建设。

2以渊山岗二期为主战场。抓紧做好轻纺产业园二期1500亩用地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中国南方轻纺产业园和全省变性淀粉产业基地品牌的优势,加大对省重点项目包装、申报,争取省政府重大项目用地指标3000亩。完成二期主干道路基及局部路面硬化建设,形成各支干道路网基础。完成渊山岗110千伏安变电站建设,架设二期主电力杆线,保证企业生产及建设用电。结合主支干路网建设,实施给水、排水、排污、电信、电视网络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底前将二期首批用地建设成基础配套、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工业新区。同时,继续加大对东山、大富、陶瓷产业园闲置及投产缺乏土地厂房的清理整顿力度,盘活存量土地,衔接优质新项目,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率和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