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当代生态农业范文

当代生态农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当代生态农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当代生态农业

篇1

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Eco-Agri Culture

主管单位: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生态农业委员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参商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2-8807

国内刊号:22-1242/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当代生态农业》是由中国农业环保协会生态农业委员会、吉林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的科技类学术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22-1242/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807。本刊是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编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本刊紧扣时代主题,以农业、农村领域内的现实问题为中心,涵盖农学、林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篇2

一、坚持科学的人与自然理念,以培养正确的农业生态价值观

该书立足生态思想,对农业生态展开了深入且有益的研究,认为继承、发扬农业生态思想有利于解决农业生态危机。以往农业的生产模式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主,资本主义的长期剥削,不仅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断裂,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针对这一现象的发生,改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迫在眉睫,只有两者和谐相处,才能做到共同生存。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世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不会受人类的意识而发生改变。人类称呼的来源在于其具有类的本质,可通过一系列劳动行为,达到改变自然界的目的,但是改变自然界计划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则会带来毁灭性伤害,所以人类需理性看待自己的劳动行为,在遵守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同时,为自己谋取福利,例如以不破坏大自然为前提,合理利用土地、空间、技术、生物,不仅能够获取最大效益,还能让农业生产实现良性循环这一目标。

二、恪守物质变换思想,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

物质变换思想是贯穿农业生态思想全过程的枢纽,也是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可分为两方面:其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换句话来说就是人类之间劳动的相互交换,最初阶段人们只是进行物与物之间的交换,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简单的交换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产生了交换中介,有着诸多商品,方便人与人进行物质交换;其二是人与大自然的物质变换,土地作为人类的粮仓,能够满足其生活所需,人类也应对土地进行适当的补偿,以此弥补土地生产物质的消耗。但是往往在现实发展中,人们并没有做到,过度的消耗和开发土地生产物质,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继而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发展异常迅猛的农业生态危机,马克思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思想,即把人类消费所产生的排泄物还给土地,以此补充土地所流失的物质能量。这一思想的提出,使得整个欧洲的农场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将人类和动物的粪便还给土地,对解决农业生态危机具有积极作用。此外,也能对我国农业生态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发展农业生态的支柱

篇3

[关键词]生态农业; 中药材; 种植; 化学农业; 可持续

Ecological agriculture: future of agriculture for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GUO Lanping1, WANG Tielin1, YANG Wanzhen1, ZHOU Liangyun1,2, CHEN Naifu3, HAN Bangxing3, HUANG Luqi1*

(1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Daodi Herbs, 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2 Infinitus China, Guangzhou 529100, China;

3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cring, West Anhui Vniversity, Lu′an 237012, China)

[Abstract]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as the most advanced agricultural mode. However, it′s still a doubt whether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uld be widely applied in TCM agriculture. In this study, we first analyze both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logical and organic agriculture, which suggesting tha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oes not need all the inputs a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fter introducing the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from all across the world, we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ecological and chemical agricultures. Considered with the big challenge caused by chemical agriculture, we pointed out tha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uld definitely replace chemical agricultur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combined with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hinese agriculture, we analyze the distinctive advantages of TCM ecological agriculture from 3 aspects as its uniqu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ts unique habitat requirements in production and its unique application an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the straight way of TCM agriculture.

篇4

    改革以确保当代及后代人的需求得到持续地满足。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它是环境非退化的,技术上适当,经济上有活力,并能为社会所接受[1]。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农业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通过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间套轮怍、农牧结合等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2]。

    2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当农业满足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之后,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方向过度,农业生产方式及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3]。现代农业与其他部门的融合变得更加紧密,现代农业与工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尤其表现在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轻工业、服务业等部门,农业与其他部门的一体化体系正在形成。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它对其他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强。1993年,国家七部委正式成立“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生态农业正式被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成为政府行为。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七部委(局)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就是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把建设生态农业文明放在核心地位。21世纪将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而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和正确方向。可见生态农业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有着重要的地位。

    3 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农业的可持续性大体上包括3个方面,即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和农业的社会可持续性[5]。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耕作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不具备耕作条件或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就不能实现可持续;相反,如果保证了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能满足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求,那么就可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

    曹志宏等人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分析了河南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现生态农业系统能值产投比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环境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较强,整体运营状况良好[6]。顾永芬等人认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是提高民众身体素质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7]。发展高产高效的可持续性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对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立种植业与养殖业互相促进、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等生产体系,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行的模式之一。杨谨等人将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对沼气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和沼气工程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可行的[8]。

    4 我国生态农业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4.1 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已发展了多年的生态农业,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不合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过量使用化肥,忽视甚至完全不使用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坚硬、地力下降和农作物减产;2)规模化养殖业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我国农村禽畜养殖业发展迅速,并且日渐规模化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已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9];3)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破坏,如乱砍滥伐、荒地滥垦、草场过度放牧等掠夺性开发[10];4)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对生态农业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印刷、造纸、化工等污染大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农村,致使农村局部污染严重,对生态农业造成巨大压力。

    4.2 解决措施 为了保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点: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制化。尽快制订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农村各级政府法 律职责、污染环境的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2)加强环保法规宣传,提高农村环境意识。农村环境保护牵涉千家万户,只有依靠大家动手,才能取得积极成效,可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形成村民自治机制,起到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的作用;3)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遏制农村环境面源污染。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采用规范、科学的环境管理措施,提高执法

    能力,强化环境执法与群众、人大政协、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增强环保执法的自我约束性。

    参考文献

    [1] 邱化蛟. 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李新平.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6):341-345.

    [3] 张攀春. 现代农业的主导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 548-551.

    [4] 刘思华. 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4):1-5.

    [5] 杨培源. 以功能多元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管理,2011(5):47-48.

    [6] 曹志宏,赵小泛,郝晋珉. 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特征及可持续性分析. 农机化研究,2012(9):233-236.

    [7] 顾永芬,顾永江,陶宇航. 推广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科技,2012(9):

    99-102.

    [8] 杨谨,陈彬,刘耕源. 基于能值的沼气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恭城县为例. 生

    态学报,2012(13):4007-4016.

篇5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07-1

0 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生态农业之路。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1 农业经济发展进程回顾

回顾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走过的路程,农业的发展经过了大体上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正逐渐向生态农业的转变过程。30年的农村改革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直至今日,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一个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势必产生这样的思想观念:发展经济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将来后果。乱占耕地、乱砍滥伐森林、乱开乱采矿产、乱排放工业废弃物等现象。这些与传统的发展观和管理滞后有关。因此,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抛弃旧的发展观,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科学发展观。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应是由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型可持续农业转变,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高效、节约资源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具体来说,这种集约型可持续农业即是在适度增加和科学使用农业投入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集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农业系统的土地集约、劳动集约和资金技术集约,保障农业生产持续性、农村经济持续性和农业生态持续性的协调发展。明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农业经济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落实“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的规划,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回顾

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如果将国民经济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农业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一个国家如果吃饭问题要依靠别的国家来解决,那么这个国家的自立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基础,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受制于人,听人摆布。

2.2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性现象: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害。

2.3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3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对此要做到以下两点:

3.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篇6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1生态农业产业化

生态农业指的是为了尽快完成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和良性发展,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传统的农业技术中,再运用生态经济的管理手段,进一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高产优质与生态循环相统一的全新农业综合体系。农业产业化是当代的一种农业产业经营方式,以市场导向和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经过主导产业的培育,让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向着自我积累和循环的方向发展。因此,生态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自然生态发展的规律,再结合农村经济和资源现状,整合农业生产链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农户和市场之间的利益统一,生产健康无污染且高收益的农产品,最终建立现代化的新兴农业生态体系[1]。

2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建设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农业技术来完成。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推广进程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是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但是,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人们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生态农业产业化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为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不够深入,还没有认识到生态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的重大影响,导致推广体系不健全。首先,缺乏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因为没有专业的技术就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管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相关部门协作意识不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涉及多个环节,如果部门间缺乏合作,不仅不利于扩大生态农业技术的范围,也不利于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宣传力度,导致人们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了解和认知不足,难以调动大众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2]。

2.2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产业,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实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完成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用于设备采购、人才聘请、技术研发等。当前投入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地方经济发展不理想,经济效益低,可以用来投资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有限,难以加快建设速度。其次,对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足,部分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资金被挪用到其他项目中,阻碍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也导致地方政府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不够,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迫于资金压力,完全没有开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这样会影响国家整体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速度[3]。

2.3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的优秀人才。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对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必须有充足的高级专业人才储备,才能在农业产业化技术研发方面有更多突破,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效率,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但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中优秀的专业人才非常少,现有生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不高,很难满足研发农业产业化生产技术的需要。一方面,地方政府对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在源头上提高对应聘者在技术方面的要求,技术考核工作没有做到位。另一方面,对技术人员的后续培训力度不大。农业技术在发展,如果不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就很难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个人的专业潜能得不到发挥,会影响整个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进度[4]。

3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农业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国家生态农业产业化实施的现状,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尽快处理好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难题,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1健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规章制度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有了规章制度,就可以约束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把职责具体到个人,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也可以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促进人们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了解。因此,国家应该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制度必须完全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规章制度能顺利执行。众所周知,生态农业技术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推广和指导生态农业技术,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效率[5]。

3.2做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

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要采取合理措施做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提高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应的资金管理政策,对现有财政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分配,做好采购设备、聘请员工、研发技术等多方面的成本预算工作,为后续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由政府出面,适当加大商业银行和金融部门的信贷力度,为地方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尽可能满足龙头企业在资金方面的需求,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充足的资金,让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地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3.3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从长远角度来看,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人员的技术水平会给农业产业化进程带来重要影响,有关部门要为进一步研发农业生产技术提供人才保障。首先,优化技术人员的结构。依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把员工分配到合适的岗位,提高技术人员的应聘门槛,采用先进的考核方法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进行考察,筛选出最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其次,定期开展技术人员培训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农业技术在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力度,才能为后续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进而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奠定基础[6]。

篇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旅游产业也同时阔步发展,不仅得到了国家相关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受到了大量游客的助推,使之发展现状良好。然而由于旅游景区内涵的单一化与重复化、管理模式的疏漏、基础设施的落后等,当代人对旅游产生了一定的疲惫感,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又让其对自然充满无限遐想和向往。因此,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巧妙结合,更加切合了这一时代和市场的要求,毫无疑问,这种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成为当下都市居民旅游的新选择。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并行对策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压力增大。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9%增长到目前的51.27%,城镇人口也从1.72亿增长到6.9亿。因此,也造成了现阶段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资源短缺问题。现在很多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仅要承受城镇化带来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品尝绿色食品、寻求精神快乐,城市居民开始选择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等。由此,一种以体验农村为概念的农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体验到农村的日常生活,包括农事、农耕等。农村旅游集合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两大内涵,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生态农业旅游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与“农业”的本质。所以,必须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现代管理与科学技术方法以及传统农业发展经验等,能够获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一种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内围要求农业生产、农业种植和林牧渔业结合发展,在要求农业与第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做好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工作,力求降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先提出,到了1993年,由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正式定义,赋予了生态旅游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地居民保护的双层含义。由此可见,生态旅游更注重保护自然景观,更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如生态体验、生态教育及生态认知等。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有助于广大旅游者身心愉悦、减轻压力、促进健康。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提高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社区财富积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改善生存面貌,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其社会结构逐步转向多样化与合理化;另一方面,“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消除城乡差距。

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之“生态”难体现。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空有“生态”之名,其实与“生态”理念的内涵相差甚远,以至于形成了“生态”一词名不副实的尴尬局面。一部分农产品种植者或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丧失道德,使用过量的化学制品和农药,造成了当前多数的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农产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二)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理念。

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来发家致富,在经营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经营方式、理念、项目等纷纷效仿,出现了经营项目单一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区域重复度提高、深层次开发欠缺等多种情况的发生。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采摘和观光等项目为例,多数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高度雷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经营项目分散,缺乏专业性能。

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到充分地结合发展,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项目和旅游业当中的种植体验项目、生态农业项目等相互分离,还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务水平,与农业项目联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说,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项目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能。与此同时,旅游者难以真正享受到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质,农村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更高的实际效益。

(四)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规范。

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如对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约束与规范,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极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各类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监督等,很难保证旅游区域内旅游者的安全。

(五)配套设施简陋,缺乏高效服务。

我国农村普遍经济实力不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面临严峻的基础生活问题,农村村民还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生态农业旅游是不二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高效服务。如在旅游区域内经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烂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关娱乐、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简陋;农村村民未受到系统地专业性的培训,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理念。

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突显生态,重点建设。

在现在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经营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使之尽显生态示范,并且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的建立范围,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农业生态园的观光业务,打破原有沉闷的项目建设,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征以及“绿色产出”优势;第二,针对“生态”这一理念,建设相关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项目,并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植“精品”,增强特色优质产品的开发能力。如建立旅游区生态和农业用具化石展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还可以让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社会效益。

(二)保持特色,勇于创新。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高速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就是因为其具有与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点,即拥有自然风情、本土特色以及乡村人情。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充分结合,必须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首先,在经营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应尽可能努力创新,一改传统农业旅游中观光、体验、采摘等单一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如在各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融入文化和艺术气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技术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胜地,将效益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各类技术栽培,引领健康时尚生活,促进旅游区的特色化发展。

(三)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以自然和经济规律为根本要素,以全局规划为重要目标,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关键方式,才能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统一布局。首先,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旅游园,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中的丰富内涵和资源,健全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明确旅游区分工、增加产品结构等;其次,准确进行整体定位与科学思考,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划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内涵。

(四)完善管理经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应当从管理制度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行为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旅游区域内所涉及的各项旅游与农业项目运行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对经营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其次,在服务培训方面。利用专业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文化与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五)农业与旅游并行发展,提高其附加价值。

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基础条件,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农产品的消耗量,由此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量,这则带来了更多的农业价值。因此,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之间必然有结合发展的支点,两者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独立,具备并行发展的能力和条件。通过“生态”理念的植入,创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品种类和样式,在此过程中,应当力求“生态”一词名副其实,避免以“生态”为旗号的欺骗行为发生,不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本是两个各具特色的独立的发展形势,两者的并行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自身特色资源的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旅游所存在的多种问题,必须将“生态”充分发挥、保持特色、勇于创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健全供销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并行发展等一如既往,才能使得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作者:钱惠新 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1)

[2]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32(7)

篇8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经济体系,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以经济发展与环境、自然资源的持续承受能力相适应,在不危及后代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优化与统一,这一指导思想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彼此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统筹发展这五项要求才能建设好新农村。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有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业增产的单一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因此,发展生态农业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走生态农业的道路。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机制,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今后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我国农村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农村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而人口还继续增加。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都在农村。当前,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无疑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生态农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稳步实施,建设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造成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产品的清洁生产和无害化,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需要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近几年发生的疯牛病灾难、二恶英事件,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论等。对于人类来说,食物卫生安全保障非常重要,只有大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才能满足消费者对生态食品不断增长的需要。

(四)发展生态农业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国际上,随着关税保护手段的弱化,发达国家转而寻求用非关税手段进行贸易保护,特别是在农产品进口方面,发达国家设置了各种形式的技术贸易壁垒,主要包括:有害成分含量标准、包装和标签的规定、检验检疫制度、绿色壁垒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发展生态农业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护我国农产品,加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一)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土壤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文明赖以存在的基础。但由于我国没有及时采用先进的保护土壤的新耕作方法,如少耕法、免耕法、松土法等,导致土壤大量流失和沙化。传统的耕作方法要每年不断翻耕土地,土壤经常在光天化日之下,经过风吹雨淋,肥沃的土壤迅速流失。以致像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东北黑土带,只经过短短半个世纪的开发,黑土层由上世纪中期的100cm减少到目前的50cm左右。此外,世界各国都在普遍采用“草田轮作制”来提高土壤肥力的时候,我国却连年种植消耗地力的粮食作物,使耕地得不到任何休养生息的机会,土地生产力严重受损。我国原本就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农业又是全国最大的用水大户,“大漫灌”式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40%以上。在很多地方,形成地下水“漏斗”。其次,水源严重受污染,造成水质性缺水。其原因是为了高产,就大量施用高效化肥、剧毒农药;养殖业面源污染严重;工业污水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进了河流,造成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农业难以可持续发展。

(二)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

人既是系统中的消费者又是生态系统的精心管理者,人类的经济活动直接制约着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有生命的复杂系统,包括人类在内,系统中的生物成员与环境具有内在的和谐性。20世纪后半叶,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它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疯牛病灾难、二恶英事件,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论等,都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生态食品,从而推动了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

(三)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不断强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陆续采用绿色壁垒来限制农产品的进口。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它是指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产品的进口国以保护有限资源、人类、动植物的卫生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通过制定、颁布、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使国外产品无法进入或进入时受到一定限制,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为目的的贸易保护措施,实质上是技术壁垒。生态农业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成为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途径,因而促使各国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制定鼓励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门政策发展生态农业。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建议

(一)以技术进步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很好的收益。但有的试点创新少,科技含量不高,在模式上模仿,在技术上照搬,使生态农业建设处于常规农业的一般水平,且在建设中缺乏深入研究和及时总结,有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这些都影响了生态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今后应加强对一些关键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对一些简单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在理论上进一步总结提高。

(二)以国际化标准来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农业与工业是不同性质的产业,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也要进行清洁生产,而生态农业更应做到清洁生产,这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趋势所需。因此必须在执行的标准上与国际接轨,切实抓好目前国际、国内普遍推行的ISO14000认证、ISO19000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和水产品加工企业质量认证等工作,以保证生态农业的产品质量,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管理工作达到现代化的水平。

(三)以优质产品开发来带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根据国际形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国家对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都应创造条件开发优质农产品,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应是生态农业的主导产品。在生态农业生产中要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减少农产品中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的残留,使生态农业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要求,真正做到生态农业生产的是“生态食品”,并以这些优质产品占领国内、国际市场。

(四)以更多的投入来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生态农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有投入才有产出,多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使生态农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从目前情况看,要把生态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其投入尚显不足,且由于投入不足而影响了规划落实,使各项工程建设进展缓慢。要使生态农业得到大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就必须有大的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五)以健全的法制来引导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篇9

一、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和取得的效益

广昌县沼气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试建,当时由于使用老式池,存在池型结构不合理、气密性能差、进出料不方便等技术问题。用途仅限于提供能源,效果不理想,加上沼气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不到位,群众发展沼气的积极性不高,到80年代中期就中断推广运用。进入90年代以来,在池型结构、密封性能、进出料诸多方面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与沼气生态建设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等,使得发展沼气生态建设日趋成熟,为沼气生态建设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昌县的沼气建设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1998年开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沼气生态建设列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现代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从县“三高”农业示范项目中列出一定资金用于沼气生态建设,从新拉开了全县沼气生态建设的帷幕。经过几年的项目支持和推动,全县累计建池4000余座,联户沼气七处供气12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4000立方米,沼气建设由零星分散开始走向集中连片发展,成为我县沼气发展历史上最好最快最多的时期。4000余座沼气池的使用将每年为我县节约薪柴1万吨,相当于每年封山育林2万余亩。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的加大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沼气、沼渣、沼液的应用与多种农业项目相结合。使沼气生态建设内涵更新,形式多样,全县涌现出猪-沼-果(莲、烟、稻、菜、猪、鱼)等多种结合形式,沼气生态建设的生产模式不断优化。沼气生态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农村能源革命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沼气工程在生产和生活中所表现出“三省”(省柴、省电、省劳)、“三增”(增肥、增效、增产)、“两减少”(病虫害减少、投资减少)、“一净化”(净化环境)的综合作用,日益受到农民的青睐。

二、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的经验做法

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利在当代、惠及子孙。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农村能源十六字方针,按照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点突破、示范引导、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辐射全县”的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立足保护生态,着眼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猪-沼-果”工程为主要模式,以农民直接受益为目的,按照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推动我县生态农业沼气工程的发展。具体做法是:

1、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加大宣传力度

我县农村沼气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为加快沼气建设步伐,县里成立农村沼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资金调配、任务落实全县沼气建设。各乡镇也相应成立沼气工作领导小组,乡镇领导真抓实干,体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套班子合力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保证沼气生态农业建设的连续性。各乡镇同时配备专职农村能源管理和技术干部,管理沼气生态农业建设。

农村能源和农业环保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措施。加快完成沼气工程的建设,既是能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奔小康的需要。我们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一是积极主动向领导宣传,多向领导请示汇报,引起领导重视;二是向社会宣传,采取多途径、多手段的方式,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宣传作用,大张旗鼓的宣传实施沼气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优越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向群众宣传,对农民现身说法,典型引路,吸引农民建池。从而在全县形成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大力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好局面。

2、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促进工程建设开展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个新生事业。是关系广大农村生产生活和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的工作。各乡镇领导对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十分重视,专门召开班子联席会议和镇村干部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动员会,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千方百计调动农户建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突出重点,典型示范,扩大沼气覆盖面

按照沼气建设项目要求,项目区内重点突破,首先在农民素质较高、建池积极性强的村组入手,示范引导,从而带动周边乡村农户建池;其次按照百池村建设的要求,集中连片,形成沼气生态农业长廊;第三与县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结合新农村改厕、改栏、改水、改路,村组连片,形成规模效应;第四因地制宜选准模式,根据各地实际农村经济情况,采取猪-沼-果或烟、瓜、莲、菜、猪并举等,充分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第五抓点示范多样化,领导带头抓典型、扶持能人树典型、干部联系建典型、部门参与搞示范,从而推进沼气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4、科技进步,严把质关,强化技术指导服务

沼气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就是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技术服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为加强建后管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在服务上严把“四关”:一是把好规划关。要求农户新建沼气池必须全面实行猪栏、厕所、沼气池“三结合”,实行“一池三改”;二是把好技工关。组建培训了一支思想作风好、业务素质高的沼气专业技工队伍130多人,其中41人获得农业部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担负全县沼气池建设任务。对建池技工实行统一调配、凭证上岗和包规划、包建池、包传授管理知识、包赔偿的“四包”责任制;三是把好材料关。由县农业局组织材料,对沼气物资配件实行专管专用,防止伪劣器材坑农害农;四是把好质检关。建立由建池技工、农户、验收人员三方签字的建池档案,严格保证建池质量,实行对建池户的跟踪服务,确保建池成功,用户放心。

5、多方筹措,部门支持,确保沼气生态建设

沼气建设是一项工程短、投入少、见效快、产出高的项目。为了确保资金的投入,促进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县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以农户自筹(含投劳 折资)为主;二是从国家沼气项目中补助;三是从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出一块每户500元用于沼气生态建设。

三、我县农村沼气建设与后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的观念转变问题。全县沼气发展很不平衡,盱江镇、头陂镇、赤水镇、甘竹镇、长桥乡、尖峰乡等发展快一些,多数乡镇发展缓慢,这在相当程度上是认识差异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的地方没有看到沼气在农村社会、经济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将沼气建设与当地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还是停留在过去那种“就沼气而沼气”的水平上,片面地认为办沼气仅是帮助农民解决生活用能问题;二是认为沼气技术目前没有过关,还不能大规模推广。这是因为对当前沼气技术的发展情况尚差了解,或以往偏见的误导,把因“重建轻管”造成的沼气池停用归罪于“技术不过关”:三是过高地认为农村沼气可以解决建池户全年的生活用能,对农户一家出现多灶的现象不理解,缺乏对沼气的科学认识;四是认为自然和森林资源丰富,不缺能源,建不建沼气无所谓,因而导致宣传力度不够,工作不支持配合。

2、沼气建设的质量提高问题。沼气要发展,质量是保证。(1)建池质量。建池质量的好坏与技工有直接的关系。一些建池技工文化素质差,没有严格按照建池技术要求规范施工,影响沼气建设的声誉。(2)农村沼气池输气管路安装质量。一些技工没有按照沼气输气管路安装操作规程,进行管路安装,有章不循,安装混乱。

3、老池的改造维修问题。我县80年代兴建的沼气池现在都已停用,影响了沼气的声誉。老池不用好,新池难发展,沼气建设甚至有可能再一次掉入低谷。

4、服务体系的完善问题。我县沼气技术服务体系特别是乡村基层服务跟不上,沼气池建成后的长期维护管理工作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建池农户的需求。

5、工作方法的转变问题。当前我县的沼气建设还是计划经济时期那种靠国家补助、行政推广的办法,它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影响了沼气池的巩固和使用率的提高。

四、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的潜力分析

1、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特色农业县,是国家确定的扶贫开发县,著名的“中国白莲之乡”。县内主要以种植白莲、烤烟、水稻、林果业生产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已构成广昌县的特色农业经济支柱。根据对养殖业调查,每头生猪每年约排2.1吨粪尿,我县年生猪出栏8万头,产粪尿约16万吨,按每户4头猪可供一座沼气池原料计算,可解决2万个3口之家燃料,年可节约薪柴木料4万吨。

2、我县农村能源资源有秸秆、薪柴、人畜粪便等生物质资源,秸秆以水稻秸秆为主,薪柴资源主要是松杂树及四旁树,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可为沼气提供原料,境内无煤等矿物能源资源。过去由于对土地资源过度垦殖。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范围占全县1/3多,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每年有大量泥沙流入盱江、冲入抚河。由于大量砍伐树木,山区丘陵地区有1/3农户缺柴,全县用材林和薪柴林几乎损失殆尽,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全县除白产的生物质能外,商品能源以煤炭、石油、液化气为主,全部靠外部调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煤、石油气、电等严重短缺。这就使得农村能源建设特别是沼气生态建设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3、目前我县自然、地理条件对沼气发展都十分有利,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与沼气生态建设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沼气生态建设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发展沼气生态建设条件日趋成熟。通过近几年国家生态项目、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实施,群众积极性高涨,充分认识要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只有建设沼气生态农业和搞好沼气综合利用才能做到。

4、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日趋成熟。被农业部命名的“南方模式”――“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是一个成功的模式。该模式即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沼气池可消化动物粪便、植物秸杆等废弃物,而转换成的沼气又可用作生产、生活燃料,同时它的剩余物沼肥又是种植业所需的优质有机肥料。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年均产沼气500立方米,提供16立方米的优质沼肥。沼气池是该模式的核心技术,起着联结养殖与种植、生产与生活用能的纽带作用,它在能源生态模式中是一个枢纽环节。

五、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与加强后续管理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结合外地的经验和广昌实际,我们认为,广昌沼气生态建设应坚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典型示范、强化科技、搞好服务”的方针,实现大发展。

1、必须加强领导。这是沼气生态农业大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都要建立沼气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主要领导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当地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各级党政领导要真抓实干,真正体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着力抓,几套班子合力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保证沼气生态农业建设的连续性。各乡镇要配备专职农村能源管理和技术干部,管理沼气生态农业建设。要把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列入各级的目标管理,县里确定发展目标,并逐项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实行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考核和业务部门年度考核,真正做到有落实、有奖惩。

2、必须加大投入,这是沼气生态农业大发展的基本动力。要积极争取国家对本县沼气生态建设的项目资金投入,采取财政拨款、农民自筹、项目支持等方法,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加大沼气生态农业的投入力度。县乡两级财政拿出一定经费用于沼气建设,林业、土管等部门要在沼气建设用材、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老建扶贫、农业开发、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果业开发、林业、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要切出一块用于沼气生态农业。总之,要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多投资、投劳,形成以财政为导向、农民为主体、项目支持为支柱、社会资金和外资为补充的投入机制。

3、必须抓示范典型,这是沼气生态农业大发展的有效措施。要始终坚持典型引路、效益吸引、宣传引导的方法,充分发挥典型的导向力、辐射力。说服力和推动力。一方面。抓紧制定总体规划,突出抓好沼气生态农业走廊建设。规划要体现“重点突破、示范引导、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辐射全县”的发展战略,在抓好示范户、示范村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206国道、昌厦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及水保治理重点乡镇的沼气生态农业走廊建设,加大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力度,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可采取猪-沼-果或烟、莲、菜、猪、鱼并举等。另一方面,抓点示范要多样化,要领导带头抓典型、扶持能力树典型、干部联系建典型、部门参与搞示范,从而推进沼气生态农业工程的快速发展。

篇10

一、 生态环境农业发展现状

生态环境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既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我国生态环境农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温饱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化后发展起来的。面临来自人口增长、资源有限、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挑战,发展生态环境农业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会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为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生态环境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对于生态环境农业的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环境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环境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在生态环境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政府应当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如何更快、更好、更有效的贯彻生态农业技术,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4、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在生态环境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的,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5、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环境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环境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

三、生态环境农业发展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

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多形式、多层面、全方位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提高各级干部和群众的认识水平,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环境污染、环境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农业乃至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增强干部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农业的良好氛围。

2、加强政策引导

制定出台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农业生态环境投资补偿、生态农产品优惠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和扶持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向生态农业投资。发展适应生态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打破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逐步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生态环境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加强全程监控

生态环境农业总的要求就是全程实行清洁生产。这就要求我们对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每个环节的规范化操作。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合理使用以及最终农产品的环境安全质量检测,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对农产品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无公害农产品,进一步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4、加强农民培训

开展生态环境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生态环境农业建设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实施起来,才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结合农村、农业生产、农技推广等工作,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引导农民相信科学,自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生态环境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5、加强研究开发

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生态农业的基础。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以科技化带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6、加强社会服务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是制约生态环境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导和鼓励各级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乡土专家、高校技术人才,以组建股份制公司或协会等形式,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四、结论

篇11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创新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的农业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也就是投入大量的能源,农业动机械、化肥和农药等,以获得农业的高产。这种做法,实现了农业高产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新型生态农业,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创造出更具效益的农业价值,既能对农业发展起着增长作用,解决现面临的“三农”问题,又能对生态环境起着保护作用,实现农业对生态平衡的效益作用。并朝着资源多功能分配和利用,循环式发展,多种产业共同受益的方向发展。所以中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是个衡量尺度。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新型生态农业还需不断深入发展,遍及各个县市。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从当前的农业生产来看,新型生态农业已有所体现与发展。林下养殖酒是一个典型例子,将养殖业与林业种植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仅仅以林业为主或仅仅以养殖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形成了具有多种物质循环的关系和物质多级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副产品在林业中得到普遍利用,这使得养殖产业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又开发了林业生产。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向生态农业的调整力度,将能很有效的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农村劳动力外流,由于农村土地有限,收入少,使得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在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很普通。如果新型生态农业在各乡镇各村发展起来,不仅仅是现有的粮食种植为主,同时,蔬菜、花卉、烟叶、果树等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种植业与饲养业以及其他有利产业结合发展,使人民真正走上“小康”富裕之路。

篇12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探索与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2-0029-02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传统农业中只发挥了农业必要的因素,比如土地、天气、原材料等因素,而生态农业是将传统农业的相关因素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手段相结合的农业,并通过一定的经济学、生态学来提高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发展起来的农业,在生态农业中包含了农产品的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而且,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的规律化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要求。

一、生态农业概述

生态农业中包含了经济学原理、生态学、系统工程管理理论,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是在不断实践摸索中走出来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农业的本质是在保护环境前提下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其发展既包含了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包含了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且这种发展模式是两者均衡的发展模式,转变了传统农业发展中不顾环境保护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提高的旧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情况下,同时也为后代人的需求提供了保障。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非常重视人类、环境、农业、资源四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兼顾了人类长远的需要。生态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的产业化,是集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主张的是无污染的发展理念,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在农业中的使用,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农业种植以及种植技术进行指导,在保证产品数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因此,生态农业工作者必须懂得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农业过程中的正确操作。

二、生态农业的特点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只重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这使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说明,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都是各国的基础经济支柱,不注重农业发展的国家最终都会受到发展的限制。而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犯了忽视农业发展的严重错误,这要求必须重视农业的科学发展,制定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其所具有的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重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强调的是整体性的发展,需要协调好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把生态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站,都会发展轻工业,但是在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必然会要求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从产业结构的发展来说,只有各个产业齐头并进才能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得长远的发展。

(二)生态农业是多样性的农业发展

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全国都采用统一的发展模式,这并没有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而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针对各个地区的独特条件而进行的发展。比如我国的南方地区就和北方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南方就利于地方的特色发展“猪-沼池-果树”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只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的农业发展才能做到资源的最好利用,同时也能做到对资源的最好保护,使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均衡发展,不论是经济效益的发展状况,还是生态效益的发展状况,都应该统一发展。

(三)生态农业的高效性发展

生态农业是一种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中一些农业的废弃物都是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而生态农业则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生态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既改变了传统模式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同时对于农产品的安全性也是一种保障,这让生态农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顺应时展趋势的发展,是在人们对于农产品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进行的发展,既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发展,同时也是一种生态系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现状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虽然已经实施计划生育,但是我国人口数量却处于大量增长状态中,而耕地面积却逐年减少,对于耕地面积处于逐年减少的状态中,我国没有出台一部政策法规进行控制。目前,我国森林破坏的现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一些乱砍乱伐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对于多样性生物的保护机制也不健全,很多物种数量处于急剧减少状态中,大约有30%左右的动植物受到很严重的威胁。虽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上分析这种获取资源的发展是破坏式的发展模式,对以后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生活废弃物的污染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城市以及农村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生活废弃物,由于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这些生活废弃物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在农村,很多农民都将生活垃圾直接扔到田地里,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而且这些生活废弃物长时间的堆积容易产生一些病菌,是各种疾病的源头,给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威胁。

(三)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工农业生产的污染

城市工业所存在的“三废”现象,已逐渐向我国农村发展和蔓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三废”污染现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大约有30%左右的农田受到大面积的污染,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由于一些固体废弃物品的大量堆放,导致很大面积农田不能使用。同时还有大面积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环境污染现象太过于严重,所以粮食每一年减产基本在150亿千克上,这就表明直接损失大约在190亿元左右。另外,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由于近些年来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乡镇企业所带来的污染却一年比一年严重。同时,因为农田和乡镇企业通常两方面是紧密相关的,农田已经被作为是消纳污染物的主要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农业生产也会带给农业环境一定的污染。主要表现在:第一使用农药、化肥不合理,这些化学用品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特别是一些农药和化肥所引起的污染,不但影响着农业生产的产量,而且对人体和动物产生了很大危害。第二是一些废弃料对农业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污染。最近几年来,家庭畜禽类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因为废弃物不能马上用于农业生产,因此给农村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四、农业经济中生态农业的影响分析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升级

要推进农业大力发展,需要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能够更好的适用市场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同时优化发展最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这样可以形成新的格局,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地区发展中,可围绕水产品加工、粮食加工、废弃物加工等进行精心培育和规划,需要从各方面保障所推出的农产品是无公害、环保的产品,形成专业特色的发展形式,不但保障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建立起企业直销形式的销售模式,解决物流、推广、应用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从多方面上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投融资体系的建立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来讲,制定出与时展潮流相符合的产业政策,可以吸收外来资本和民间资产,政府也会制定出一系列与发展相符的政策法规,农业生产可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迈入更好的发展空间中。对于农民来讲,发展农业生产实属是一件可以提高收入的好事,最近几年来,一些外来的资本家纷纷涌入到生态农业发展领域中,这不但可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而且也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同时也可以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支持。另外,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管理机构。

(三)生态休闲旅游与农业景观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人们都希望能够真正亲近自然和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丽,开展农村生态景观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它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诞生的,进一步开创了农业生产运作的新形势。这是一种新型模式体系下的旅游项目,运用在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态成果、田园景观等等,从一定程度上吸引广大游客来购物、体验、观赏、健身等等,从各方面上促进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对于生态农业发展来讲,既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发展,而且还需要保障其发展的稳定性。

(四)发展农业国际贸易

我国是传统农业的出口大国,大力加快农产品的快速发展,对开展我国农业贸易格局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会受到质量、产量、出口等各方面困扰。在我国农产业生产过程中,会广泛运用化肥、农药、激素等等,这样就会使牲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含有一些化学成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会影响到出口的数量和产量。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出绿色产品,也就是一些无污染、无公害、无毒害等化学物质,也就是一些具有营养价值的食品,这样能够与我国一直倡导的环保理念相符合,进而加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因为我国起步较晚,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的还不够成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因此,必须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研究,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上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苏春华,等.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J].农业现代化究,2012(6).

[2]郭书田.21世纪中国的生态农业[J].中外科技信息,2011(10).

[3]邵立民,方天.21世纪中国绿色农业的战略选择及对策[J].生态经济,2013(11).

篇13

应瑞士、德国农业部的邀请,以部科技教育司魏百刚副司长为团长,部国际合作司、科技教育司、种植业管理司、上海市农委、山东省农业厅等单位组成的中国生态农业考察团一行6人,于2001年8月19日至9月3日对瑞士和德国的生态农业进行了考察。考察团在当地农业官员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有关生态农业科研、教育、生产、加工、流通等60多个单位,并与瑞士联邦政府农业局的官员进行了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瑞士是一个中立国家,国土面积4.1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占25%,牧场占25%,森林占25%,高山、湖泊、河流占25%。总人口约700万,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古罗马语4个语区。劳动力384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的占4.7%,工业占26.0%,服务业占69.3%。1999年GDP3770亿瑞郎,其中农业40亿瑞郎,占1.1%。瑞士有7.8万个农业生产单位,其中5.5万个纯农业生产单位,每个农场平均种植面积18公顷。目前生态农场已发展到5000多个,包括种植、养殖等,有机农产品的面积占8%左右,有机农产品比例居世界各国之首。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0万公顷,森林1039万公顷,草场560万公顷。人口810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占1.5%。农业人口人均占用耕地10公顷。德国的生态农业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德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目前德国共注册生态农场8400多家,面积40多万公顷,占农用土地面积的2.5%,有机农产品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

二、瑞士、德国农业的主要特点

(一)改革促进了瑞士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的发展。1992年,瑞士联邦政府农业局针对农业发展存在的政府支出增长过快、国内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农业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面临加入WTO等问题,颁布了第7个农业发展报告,决定对农业进行重大改革。政府制定了四项改革目标,即增强瑞士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放开农产品市场;建立更有效的生产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革分两步推进,第一步从1992年开始,主要是把价格政策和收入政策分开,减少政府定价的范围,同时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进行机构改革。第二步从1995年开始,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直接支付制度。通过改革取得了五大成果,即农民收入趋于稳定;政府取消了农产品保护价;政府对生产的干预减少;政府支出趋于稳定;有效地履行了国际组织的义务和承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直接支付有关,而直接支付最核心的标准是生态农业。直接支付包括一般直接支付和生态直接支付,一般直接支付必须达到以下六条标准,①养畜要给生畜创照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如猪舍要有独立的进食间、睡觉间和活动间,我们形象地称其为“三居室”。②种植业必须进行平衡施肥。③要有相当比例的生态补偿。④必须实行定期轮作休耕。⑤必须进行土壤保护。⑥选择、定量、科学施用农药。生态支付必须农民自愿,选择生产有机产品,并达到有机产品的标准,才能得到。生态支付的标准要高于一般支付。德国也同样实施了生态农业的激励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农民的环保意识极强。92年以前,瑞士农产品自给率很低,92年之后,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积极扶持优势产业的发展,如畜牧业及其加工业,尤其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使瑞士农产品的自给率大幅度提高。在制定政策和规划时,首先考虑的是环境问题,通过农业改革,增加生态农业的补贴数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自给率,而且促进了环境的改善。国民的环境意识很强,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自觉行动。我们所到之处农民普遍反映,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在我们考察的30多个农户中,已经进行有机农业种植的,多数表示要进一步扩大规模,而没有达到有机农业标准的,也要采取措施争取尽快达到有机农业标准。同时,消费者也非常认同有机食品,尽管市场上有机食品的价格比一般食品高30%以上,但销路仍然很好,而且已经建立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并不断壮大。我们看到有的消费者宁愿驱车近百公里专程到有机农场去购买有机蔬菜、水果和牛奶等。德国政府对生态农业也有较高的补贴。

(三)政府十分重视农业职业教育,有高度发达和健全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咨询机构。瑞士的农民教育分工比较明确。农业教育分三个层次,即高等教育、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这些任务由不同的机构承担。瑞士有两个联邦技术学院,主要负责农业高等人才教育和基础研究;有六个研究站(实用技术学院),主要负责实用技术研究;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主要负责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技术学校,都有完善、先进的教学设施。高等教育注重基础理论,职业学校侧重实际操作。如葡萄酿酒专业,有葡萄园、小型酿酒厂及各种化验检测设备,并配有各种世界名牌葡萄酒供学生品尝、鉴别。瑞士的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凡是在生产中需要的技能学校都教,学生学到的东西在实践中能直接应用。如农业实用技术学院规定,招收的学员必须具有两年农场工作经验,并经技能考试合格者方可入学。教学内容除了品种和栽培技术外,还有农机修理、农机驾驶、木工制作等。在瑞士要从事农业生产必须拿到培训学校的毕业证书。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各种服务组织比较发达。瑞士的农业产业化分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较大的农场都有自己的加工企业,如乳奶制品加工厂、果汁厂、气调库、蔬菜加工保鲜等,农产品要经过加工后才能出售,有的加工企业除了加工自己的产品外,还带动周围比较小的农户来发展生产。如我们这次参观的Bischfszell食品加工厂,该厂生产1134种产品,年产量17万吨,产值4亿瑞郎,其生产原料由周围60公里内的农户提供,从而带动了当地蔬菜生产的发展。同时,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等各种服务,规定农产品质量标准,按订单收购,对有机产品和一般产品实行分类加工和销售。二是市场带动型。瑞士的农产品市场有连锁店、批发市场和小型农贸市场,其中超市是主要的零售渠道。我们参观的Migros超市是瑞士两个最大的超市之一,其年零售额在150亿瑞郎以上,占社会总零售额的40%左右。瑞士成立了全国农产品销售协会,各地区设有分会,会员由生产者、销售者参加,定期召开会议,协商近期农产品价格并公开,生产者可以根据其的价格来确定生产。瑞士和德国市场上销售的产品都有明显的标识,有机产品和一般产品分开销售。三是合作社(行业协会)。据我们在德国波登湖地区考察,该地区有两个蔬菜、水果协会(MABOWLZ),当地农民都是协会会员,协会的资金由农民按产值的2%上交,协会为农民提供物资、技术、信息和销售服务,年终有利润再返还给农民。当地的蔬菜、水果90%是由农业合作社销售的。

(五)政策法规健全,措施落实到位。瑞士、德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对环境保护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为治理冬季农田施用厩肥引起硝酸盐的淋溶而导致地下水污染,德国于1989年正式立法,禁止农民于每年11月15日至来年1月15日在农田施用厩肥。为了保障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地力,防治病虫害,瑞士规定农场必须实行定期轮作,奶牛每年在室外的活动时间必须在50天以上,猪舍必须具备“三居室”等。同时在政府补贴上向生态农业倾斜。如2000年度德国农业部的财政预算为110.2亿马克,其中用于生态农业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占总经费的66%。农民生产有机产品(Bioland等),政府每公顷补贴1000马克,生产综合防治产品政府每公顷补贴300马克。瑞士、德国政府注重法规的制定,更注重法规的监督实施。如瑞士政府委托联邦试验站对波登湖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通过水质的变化了解环境状况。对农场每年至少进行5次检测,两次全面检测,三次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收获和体会

在为期两周的考察过程中,我们结合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瑞士、德国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主要的收获和体会有: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生产进入新阶段后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要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农业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还要重视农业的生态功能。农业产地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产量、质量和食物安全,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成效巨大,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农业环境形势相当严峻,农业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临即将加入WTO的形势,亟待改善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当看到,我国现在的状况与瑞士、德国20年前相似,我们应该汲取“发展-污染-治理-发展”的教训,本着对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负责的精神,从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业环境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发展生态农业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瑞士、德国的生态农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其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分不开的,两国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标准规范,涉及水、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生物多样性、农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虽然也颁布了一些有关的法律法规,但与瑞士、德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表现在法律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质量标准不统一、执法队伍不健全等。因此,要加快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健全执法队伍。

(三)发展生态农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基础研究、实用技术、科技推广相配套。我们在瑞士、德国考察中看到,两国的科研、教育、推广体系十分健全,仪器设备比较先进,部门分工比较明确。我们参观的有机农场各种机械设备十分齐全,这为发展生态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物轮作、生物防治、草药防治、微滴灌溉等多种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在这方面我国还有一定差距,应该加快我国农业科研教育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与发展生态农业相适应的科研、教育体系,加强对适应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重视对学生和农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发展生态农业要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完善各种中介服务组织。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是瑞士、德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要发展生态农业就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一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二是要拓宽流通渠道,通过建立有机食品专卖店、有机食品专卖区(专卖柜)、直销店等,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种专业协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各种中介服务组织,通过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物资、信息、技术、销售等各方面的服务,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五)发展生态农业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尤其要提高农民的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农业生态环境涉及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必须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增强全社会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在这方面瑞士、德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体,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广大农民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今后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使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加强对各级领导和综合部门的宣传,提高他们对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紧迫感、使命感。二是加强对生产者、消费者的宣传,提高他们生产、消费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产品的自觉性。

(二)加强部门配合与协调,形成抓生态建设的合力。生态农业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农业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争取有关综合部门的支持,组织有关活动,加强沟通,协调一致,在安排有关计划时向生态农业建设倾斜。农业部有关司局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形成合力。

(三)完善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抓紧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建设指标、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尽快颁布实施。

(四)增加投入,健全执法队伍。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满足检测工作需要。要有计划、分步骤、分区域地进一步加大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同时,要健全执法队伍,加强技术和管理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赴瑞士、德国生态农业考察团

魏百刚科教司副司长

刘中蔚国际合作司欧洲处副处长

高尚宾科教司生态环境处处长

王小兵种植业管理司经作处副处长

昂金莲上海市农委外经处副处长

篇14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7;F2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4-2809-04

On the Operational Models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E Yan-tao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Shaanxi,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 combined system of agriculture, ecologic and financing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development. Many specific operational models had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past practice and they ha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but they also had some ecological agriculture's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mprehensiveness, diversit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which in favors of achieving positive the cycle of ecologic and economic, and it would become the dominant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re were currently some drawbacks in its development, so we shoul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ies. Meanwhile, the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unified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perational model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bined system; development trend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1生态农业经营的具体形式

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在现代农业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地方生态环境条件,并有效利用地方资源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经营形式[2-7]。

1.1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在生态农业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基―塘模式、台田―鱼塘模式、山区模式、庭院经济模式、水田农业等多种模式,各种模式各具特色,有着明显的地域性。

1.1.1基―塘模式在珠江三角洲中部的一些低洼地区,因常年积水形成渍涝。当地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在低洼的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然后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等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水陆共生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1.1.2台田―鱼塘模式在黄淮海平原的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当地的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即“台田―鱼塘”模式:在低洼处开挖鱼塘蓄水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在稍高处构筑台田,在田地里种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养殖禽畜。这种模式,使台田和鱼塘相互促进,实现了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

1.1.3山区模式在地形海拔差异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区,当地的人们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有山区特色的立体式生态农业模式。如浙江南部山区,出现了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养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作物,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发展材用林的经营方式。这样的立体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水土,使山区农业走上了良性发展循环的轨道。

1.1.4庭院经济模式农户利用庭院里的零星土地和阳台、屋顶等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经营。如四川省彭县楠木乡的一农户,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个2 m深的水池,同院外水沟相通,在池内放养了2 000多尾鱼苗,池上搁鸡笼养母鸡,鸡粪落入池中作为鱼的部分饵料,鸡笼之上再搭个葡萄架给鸡群遮阴,这样获得了蛋、鱼、葡萄“三丰收”,使庭院经济成为了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5北京“留民营”模式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是世界知名的生态农业新村,该村以秸秆、米糠、麸皮等作饲料搞养殖,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再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作生活燃料,沼气池的废渣送回鱼塘或送至农田。这样,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增加了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1.1.6“水田农业”模式典型的有在广西与浙江中南部等地区形成的稻―萍―鱼共生模式,即在水田中起垄,垄上种水稻,垄下水中养萍养鱼,形成了立体的农渔业的生态结构模式。

1.1.7“蔗田农业”模式广西等南方省区是我国主要的甘蔗产区,在甘蔗苗期套种大豆、西红柿、茄子、绿肥等,后期在甘蔗行间种植平菇、香菇、木耳等,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来发展农业生产。

1.1.8“果园农业”模式以果、瓜、豆、菇为主体,种养结合,多层次利用土地空间。例如,葡萄园内套种大豆、黄瓜并养蜜蜂,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因为豆科作物的根系、枯枝落叶,还有根瘤菌和含氮的化合物被留在了土壤中,能提高土壤肥力,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九碳链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蜜蜂采花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

1.2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传统生态农业发展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各地结合地方实际,又发展起来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的生态农业模式,诸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的“猪―沼―果”模式、西北内陆地区的“五配套”模式等,都属于新型生态农业的范畴。

1.2.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它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故被称为“四位一体”模式。

1)具体形式。在一个150 m2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 m3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 m2的猪舍和一间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是:温室内猪圈舍的温度在冬天可提高3~5 ℃,为禽畜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使猪的生长出栏从10~12个月缩短为5~6个月,故圈舍的利用率可提高,饲养量可增加。而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猪舍下的沼气池也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辐射而增温,可解决北方地区在寒冷的冬季产气难的技术难题;同时,猪群呼出的大量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比室外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的产量可获增加,品质也有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

2)经济效益。①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 m2可增产2~5 kg,增收5~6元,温室大棚年可提高效益过千元;②每年均可节省化肥开支约200元;③温室育猪比常规养猪可提前150 d出栏,每头猪降低成本40~50元;④沼气作燃料和照明等,年可节电60元,节煤130元。

3)社会效益。①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的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打麻将女玩牌,邻里吵架合不来”的陈风陋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②农村庭院整洁有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的脏乱差的面貌。

4)现有规模。“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推广达21万多户。

1.2.2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这是一种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1)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养两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2)经济效益。①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②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可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 m多,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③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往年准备柴禾的砍柴工150个。

3)现有规模。该模式在我国南方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推广达25万户。

1.2.3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为解决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而研究推广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

1)具体形式。每个农户建一个沼气池、一片果园、一个暖圈、一口蓄水窖和一间看营房。实行厕所、沼气池、猪圈三结合,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养猪外,圈内上层还可放笼养鸡,形成鸡粪喂猪、猪粪入池产沼气的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系统。

2)特点。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

3)经济效益。“一净、二少、三增”,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增效。每年户均可增收节支2 000~4 000元[8]。

2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基本特征

各地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既各具特色,又都遵循着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的一条根本“轨迹”,那就是使农业生产经营向着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都具有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几个基本特点。

2.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根据本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的情况,充分吸收当地的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2.3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的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的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4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3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自然农业、有机农业、持久农业、生物生态农业等都属于生态农业的范畴,其指导思想都是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使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提出将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并进行了广泛实践。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对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十五”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系列生态示范创建体系。“十五”期末,国家共批准528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233个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有150余个市(县、区)开展了生态市(县、区)创建工作。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据初步调查,各地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后,粮食总产量平均增幅15%以上,单产较试点前增长10%以上,分别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4.5倍和9.2倍,人均粮食比试点前增加21.4%[9]。

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必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主导。遵循我国过去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轨迹,可展望出未来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及重点领域。

3.1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生态农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生态农产品可以解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计,2005年该中心新认证企业1 839家,产品5 077个,截至该年,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了3 695家,产品总数达到了9 728个。在绿色食品发展的推动下,有机食品发展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2005年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208家,保持认证企业198家,保持认证率87%。企业总数达到了416家,产品总数达到1 249个,实物总量66.9万t。在消费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初具雏形,一批以绿色食品生产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企业逐步壮大。在2005年,就有305家年产值超过了

5 000万元的企业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占申报企业总数的18.4%;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92家,占33.3%[9]。有关专家指出,生态农业将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3.2生态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等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来组织生产,通过合理利用和增殖农业自然资源,重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换效率,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两者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充分利用本区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建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3.3更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我国生态农业已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但这一体系基本是对以往技术的整合。今后对生态农业的研究和探索,一方面应围绕可持续农业体系的发展,巩固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应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应用和推广,以尽快解决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未来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

3.4生态农业建设的标准及认证将进一步统一

为了指导我国生态食品的发展,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今后我国一方面应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和环境友好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应加强生态食品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的协调与统一,以削弱和淡化国际标准歧视所产生的技术壁垒和贸易争端带业的影响。

总理曾指出:“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于能源危机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普及和增强,生态农业乃至生态经济也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引导世界经济向资源节约和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福龙.看,他们的生态农业试验[J].世界博览,2010(12):56-57.

[2] 郭从友. 鸭稻上市,喜看生态农业又归来[J]. 工会博览,

2009 (1):70.

[3] 潘虹.“乐和家园”生态农业分析[J].企业导报,2010(2):96.

[4] 雷和涛,廖允成.浅析杨凌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2-105.

[5] 徐文辉,庄丽丽,陈快快,等.义乌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J].中国城市林业,2009,7(3):19-21.

[6] 谢艺,汪正祥,雷耘,等.自然保护区庭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5):146-149.

[7] 董田春,漆建忠.榆林沙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9(9):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