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子技术实践总结范文

电子技术实践总结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电子技术实践总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电子技术实践总结

篇1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六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22-02

随着“工业兴国”、“工业兴市”的战略不断走向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正在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在广东、江浙等地区,新兴技术、新型装备在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我国一些老工业基地的落后设备也正在进行重新改造。随着自动化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自动化产品的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广泛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生产第一线的电气设备检测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校侧重点都不太一样,专业知识涉及到机、电、信息及控制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领域越来越宽,这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将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几个核心的问题总结如下,希望和同行们一起分享。

一、“三方”联动的专业建设机制

积极探讨实践政府、企业、学院三方联动的专业建设机制。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共同评价学生实习效果。教师以企业技术人员身份指导,企业的工程师、技师担任学生的现场指导教师,学生以企业的学徒、员工身份学习,参与企业产品生产、产品检验等工作;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研究工作,让学生参与应用技术研究,参与项目研究报告的编写、产品研发、产品试制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和指导学生学习专业最新技术,同时担任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把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传授给企业员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并承担企业的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和横向课题开发,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等。

二、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每个院校都会存在差异,要做好这件事,必须考虑自控技术行业动态、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自身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基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口职业岗位要求等因素,专业目标要通过精细的市场调研,与教学团队核心成员,特别是行业企业技术能手集体分析决策。

目前我院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良好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训练,掌握电气、电工、电子、信息、机械等基础知识,适应工矿企业自动化设备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岗位,具有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学生应在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这些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应围绕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等级技能要求来开展。根据多年的经验,我主张采用基于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这样一些新的知识结构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三四级维修电工的知识面很广,涉及到机械基础、液压气动、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及其拖动技术、电力技术、单片机、可编程等信息控制技术技、变频技术等等,要兼顾好这么多知识点,传统课程的合理删除和整合、应用型新课程的加入就是个技术活,编排时特别要照顾到课程体系相关课程的前后序关系和实训环节的技能训练阶梯递进。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应建立在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基础上,坚持课程理论与课程实施紧密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专业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探索,要使教改得以深入,应注意广大教师的参与性,要研究与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建设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毕业生第一就业岗位与今后工作岗位在大类专业覆盖面内变动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等方面的关系。

3.“产学合作”既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拓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一个重要举措;“产学合作”既是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是办学模式的一种实践,应坚持不懈。

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信息化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自主能动意识强,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效果一般。“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仿真或真实的工学环境,校内外教学团队共同主导,学生全程参与学、做、评”,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收获理想的学习效果,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老师和学生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学习任务。在部分非主专业课程中,二者结合,既能节省时间,又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选择教学方法,不要华而不实,也不要生搬硬套。以往的授课模式是老师一股脑儿的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基本上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不明显,现在在课堂上的气氛不再是呆板的、而是采取了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讨论,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以引导式、学生反提问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五、 师资队伍建设做到“六要”

人永远是生产第一要素。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处于重中之重,需形成机制,常抓不懈。一要有健全的学习导向制度。理论学习不放松,主题突出,管理到位。二要有全方位的培训形式。校内主要是专题学习、课题研究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校外则是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进行学历提高。各学科带头人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级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层次。三要有得力的监管举措。学校多项常规检查涉及到教师师表行为,特别是每学期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工作落到实处,其结果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四要有激励举措。我们采取有效形式了解教师师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整顿。我们把师德水平的高低始终纳入年度考评的内容,对师德方面存在突出问题者,将不得参加评优、晋级、职评。五要有一个好的氛围,干群关系协调,教师之间和睦。学校还特别注意对教师心理状况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加以保护。同时也积极增收节支,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六要时刻把教师需求挂在心头,为教师成功搭建舞台。

结束语:动态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思路是专业建设的两大趋势,我将顺应潮流,投身深化专业建设改革的洪流。

参考文献:

[1]韦瑞路.电气自动化专业“四方联动、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21).

篇2

【关键词】技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教学实践与创新

1.引言

地方技校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定位与教学实践对于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存在形式则是很高水准的,模拟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水准的教师队伍,而目前模拟电子技术专业师资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很难摆脱坐而论道的旧框。

2.技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教学实践存在问题

2.1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模拟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但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授大多是照本宣科,他们不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学的前沿知识,更不能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让学生学到应用型的知识,这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生搬硬套,只讲理论,没有与理论学习相配套的完整的实践,讲解内容枯燥乏味,应用性不强,这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比如我们第三学期的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实习学,模拟电子技术实习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理论和实务的学习,让我们能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然而教学中这门课程并没有设置公关实习环节,因而做不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2师资力量薄弱

技校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就我们学校情况看来,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实践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与动手能力结构分布不合理。职业教育的实践具有灵活性和系统性,大多数模拟电子技术专业教师没有受过正式和系统的专业培训。二是实践教师缺少培训机会。在平时实践教学中不了解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技能,知识难以更新、技能难以提高。三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缺乏有效措施。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是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并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的人员。同时,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只有3、4个,且专业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系统扎实的模拟电子技术学理论的学习,也没有任何模拟电子技术职业的从业经历。

3.技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教学实践与创新对策

3.1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研究确定本课程在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建立与邻近课程的联系;建立本课程知识模块和实践技能板块;构建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多样化的学生作业。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实践教师的讲课内容,如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情景重现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使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模式变成教师与学生探讨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实践讲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敢说、敢做、思维跳跃等能力,模拟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语言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比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公关与礼仪这门课中,在前期的理论学习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讲案例时,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最后推荐一人出来做总结发言,在总结发言过程中,教师与其他组同学可对内容进行讨论,整合成最科学合理的答案。

篇3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要求

本课程的重点是电路设计,内容侧重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较为复杂的功能电路或小型电子系统。一般给出实验任务和设计要求,通过电路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电路安装调试和指标测试、撰写实验报告等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电路设计水平和实验技能。在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系统设计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般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元器件选择、电路设计、仿真分析、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指标测试,并独立写出严谨的、文理通顺的实验报告。

具体地说,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建立电子系统的概念,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完成一个电子系统的设计;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器件的原则;掌握查阅有关资料和使用器件手册的基本方法;掌握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设计与仿真电路系统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课题,达到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训练,要求本课程设计涵盖模拟电路知识和数字电路知识,因此课程设计的选题要求包含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2.1课堂讲授。

课程设计开始前,需要确定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通过两学时的教学,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安排、成绩评定方法等。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指导老师介绍课题的基本情况与要求,要求学生从多个课题中选择一个。

2.2设计与调试环节。

2.2.1前期准备、方案及电路设计。

前期准备包括选择题目、查找资料、确定方案、电路设计、电路仿真等。在确定方案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根据技术指标,进行方案分析、论证和计算,独立完成设计。设计工作内容如下:题目分析、系统结构设计、具体电路设计。学生根据所选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通过论证与选择,确定总体方案。此后是对方案中单元电路进行选择和设计计算,称为预设计阶段,包括元器件的选用和电路参数的计算。最后画出总体电路图(原理图和布线图),此阶段约占课程设计总学时的30%。

2.2.2在实验室进行电路安装、调试,指标测试等。

在安装与调试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安装和调试,达到任务书的各项技术指标。预设计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学生即可购买所需元器件等材料,并在实验箱上或试验板上组装电路。运用测试仪表调试电路、排除电路故障、调整元器件、修改电路(并制作相应电路板),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此阶段往往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所需时间约占总学时的50%。

2.3撰写总结报告,总结交流与讨论。

撰写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是对学生写科学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能力的训练。学生写报告,不仅要对设计、组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而且要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方面:系统任务与分析、方案选择与可行性论证、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及元器件选择、元件清单和参考资料目录。除此之外,还应对以下几部分进行说明:设计进程记录,设计方案说明、比较,实际电路图,功能与指标测试结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等等。总结报告具体内容如下:课题名称、内容摘要、设计内容及要求、比较和选择设计的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组装调试的内容,包括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并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列出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列出参考文献,收获、体会,并对本次设计提出建议。

2.4成绩评定。

课程的实践性不仅体现实际操作能力,而且体现独立完成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因此,课程设计的考核分为以下部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设计成品:观察实验现象,是否达到技术要求。(安装工艺水平、调试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具有设计题目、技术指标、实现方案、测试数据、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收获体会等。课程设计答辩:考查学生实际掌握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及创新精神,等等。

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步骤

在“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通常只介绍单元电路的设计。然而,一个实用的电子电路通常是由若干个单元电路组成的。通常将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的电子电路称为单元电路。因此,一个电子系统的设计不仅包括单元电路的设计,还包括总体电路的系统设计(总体电路由哪些单元电路构成,以及单元电路之间如何连接,等等)。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通用和专用的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大量涌现,电子系统的设计除了单元电路的设计外,还包括集成电路的合理选用。电子电路的系统设计越来越重要,不过从教学训练角度出发,课程设计仍应保留一定的单元电路内容。电子系统分为模拟型、数字型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混合型三种。虽然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设计的方法有所不同(尤其单元电路的设计),但总体电路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同的。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与步骤包括:总体方案的设计与方案论证、单元电路的设计、单元电路间的连接方法、绘制总体电路草图、关键电路试验、EDA仿真、绘制正式的总体电路图等。

篇4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优势;步骤;建议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在构建学习主义的引导下,教师与学生共同通过项目工作的开展来实现学生对知识进行认知与掌控的教学方法。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自身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教学的内容需要以任务为主要依托,项目教学法中以实践任务为核心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的问题;二是教学活动的开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项目教学法中开展、探索、完成项目的主体是学生,相比较传统教学而言,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三是以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调动,由于项目教学法围绕项目任务来开展,所以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得到提高;四是项目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与视野能够得到扩展,同时团队精神以及合作意识也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项目是项目教学法的中心,围绕项目组织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符合电子技术课程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具有极强的优势。在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要完成项目方案的实施,其中不仅包括对项目相关信息的收集,也包括设计项目方案与实践项目方案等内容。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其中包括引导学生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项目,也包括引导学生解决开展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

二、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项目教学法更加能够适应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与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接受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并且教学组织的难度也较低,但是其劣势也同样明显,这种教学方法以教材以及教师为教学中心,学生只能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所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明显受到压制。同时这种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灌输,但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实现有效的调动与激发。电子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并且内容也相对抽象,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认知与掌握的难度会增大,所以在电子技术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无法真正满足电子技术教学的特点,对教学方法作出改革势在必行,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并强调实践性以及学习动机调动的项目教学法能够较好的对传统教学的弊端作出弥补与修正。同时项目教学法可以通过项目难度的设定来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实现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项目教学法开展电子技术教学,可以通过项目类型的偏重性来提高对教学目标的针对性;还可以通过项目考核评价标准的设定来提高对学生实际能力进行考察的有效性。所以相比较传统教学法而言,项目教学法更符合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与需求,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实现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与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步骤可以分为准备步骤与项目实施的步骤两个部分。准备步骤是保证项目教学法实施成效的基本保障,其中包括师资培训、硬件设施完善与软件设施完善三个方面,项目教学法相比较传统教学法而言在教学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需求更多,同时由于教学活动组织难度的上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师资、教学硬件以及教学软件三个部分进行完善是项目教学法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与前提。

在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为依据引导学生确定所要进行的项目,在项目的开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对项目教学目标的明确,及教师对包括项目教学目的以及评价目标在内的项目教学目标做出阐述;二是呈现项目任务,即教师将任务书、评价要求与标准等一些与项目任务相关的内容进行阐述,从而让学生明确自身任务;三是实施项目;四是开展醒目评价与检测;五是进行项目总结,即要求学生对自身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写出报告,通过认识不足之处并分析产生不足之处的原因来深化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与技术。

四、对电子技术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一)在项目教学法中要突出项目的价值

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选定不仅要以学生的专业为依据,同时要重视教师对学生在寻找和确定项目的引导,从而保证项目自身的价值。优秀的、具有机制的项目应当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所确定的项目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并最大化的实现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二是所确定的项目具备的难易程度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从而确保项目的可执行性与可实现性;三是所确定的项目应当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并且要求项目效果能够通过合理、科学、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事实上,项目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教师不能因为重视项目的全面性而忽略项目的针对性,相反,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目标如是进行新知识的教学还是对以往知识的复习来选取合适的项目来配合教学的开展。

(二)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要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

电子技术课程中对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只有实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所以教师在项目教学法中的指导要把握好尺度,首先要认清自己在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中的角色,即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而不能充当“包办者”;其次当学生在开展项目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教师有必要对学生作出指导,但是在指导过程中应当重视启发性使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指导深度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能力来确定,从而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促使学生对项目中常见电路的掌握与创新。

(三)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来适应和应用项目教学法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中必须通过项目的选取来实现教学情境的传送过程,通过写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来进行学习活动的开展,同时需要通过项目目标的达成来实现意义构建。这种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新教学法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突破,学生只有在对现实问题进行解决并重视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对电子技术知识的掌握。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能够得到良好的调动,但是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水平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为了通过项目教学法来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以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引导学生确定项目,将项目本身作为重要依据来进行教材的编写并对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出妥善安排,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的协作学习、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所以相比较传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而言,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与教学应变能力。

(四)在项目教学法的开展中要重视每位学生的参与

在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中可以尝试分组教学,分组教学对学生潜力的挖掘以及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实施中也可能出现一些电子技术课程基础较差、依赖性较强的学生得不到充分锻炼的情况,所以在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开展中需要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参与,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则是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对每个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检查与评价。通过重视和鼓励每位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等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就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重视评估与总结阶段的工作

评估与总结是对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成效进行验收的阶段。评估阶段不仅要重视对项目成品的评价,同时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合理与科学。在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的评估中,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来实现评估的多样性,同时要以教学目标、项目开展目标为依据增强评估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总结阶段是学生对自己探索过程的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技巧以及思路作出总结,并指出自身的不足以及提出努力方向,在此阶段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类似问题并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以达到对项目进行延伸与扩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电子技术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的实验训练,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电子类和其他相近专业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对于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电子系统的知识、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要求

本课程的重点是电路设计,内容侧重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较为复杂的功能电路或小型电子系统。一般给出实验任务和设计要求,通过电路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电路安装调试和指标测试、撰写实验报告等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电路设计水平和实验技能。在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系统设计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般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元器件选择、电路设计、仿真分析、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指标测试,并独立写出严谨的、文理通顺的实验报告。

具体地说,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建立电子系统的概念,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完成一个电子系统的设计;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器件的原则;掌握查阅有关资料和使用器件手册的基本方法;掌握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设计与仿真电路系统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课题,达到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训练,要求本课程设计涵盖模拟电路知识和数字电路知识,因此课程设计的选题要求包含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2.1课堂讲授。

课程设计开始前,需要确定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通过两学时的教学,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安排、成绩评定方法等。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指导老师介绍课题的基本情况与要求,要求学生从多个课题中选择一个。

2.2设计与调试环节。

2.2.1前期准备、方案及电路设计。

前期准备包括选择题目、查找资料、确定方案、电路设计、电路仿真等。在确定方案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根据技术指标,进行方案分析、论证和计算,独立完成设计。设计工作内容如下:题目分析、系统结构设计、具体电路设计。

学生根据所选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通过论证与选择,确定总体方案。此后是对方案中单元电路进行选择和设计计算,称为预设计阶段,包括元器件的选用和电路参数的计算。最后画出总体电路图(原理图和布线图),此阶段约占课程设计总学时的30%。

2.2.2在实验室进行电路安装、调试,指标测试等。

在安装与调试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安装和调试,达到任务书的各项技术指标。

预设计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学生即可购买所需元器件等材料,并在实验箱上或试验板上组装电路。运用测试仪表调试电路、排除电路故障、调整元器件、修改电路(并制作相应电路板),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此阶段往往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所需时间约占总学时的50%。

2.3撰写总结报告,总结交流与讨论。

撰写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是对学生写科学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能力的训练。学生写报告,不仅要对设计、组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而且要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方面:系统任务与分析、方案选择与可行性论证、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及元器件选择、元件清单和参考资料目录。除此之外,还应对以下几部分进行说明:设计进程记录,设计方案说明、比较,实际电路图,功能与指标测试结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等等。

总结报告具体内容如下:课题名称、内容摘要、设计内容及要求、比较和选择设计的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组装调试的内容,包括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并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列出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列出参考文献,收获、体会,并对本次设计提出建议。

2.4成绩评定。

课程的实践性不仅体现实际操作能力,而且体现独立完成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因此,课程设计的考核分为以下部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设计成品:观察实验现象,是否达到技术要求。(安装工艺水平、调试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具有设计题目、技术指标、实现方案、测试数据、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收获体会等。课程设计答辩:考查学生实际掌握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及创新精神,等等。

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步骤

在“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通常只介绍单元电路的设计。然而,一个实用的电子电路通常是由若干个单元电路组成的。通常将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的电子电路称为单元电路。因此,一个电子系统的设计不仅包括单元电路的设计,还包括总体电路的系统设计(总体电路由哪些单元电路构成,以及单元电路之间如何连接,等等)。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通用和专用的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大量涌现,电子系统的设计除了单元电路的设计外,还包括集成电路的合理选用。电子电路的系统设计越来越重要,不过从教学训练角度出发,课程设计仍应保留一定的单元电路内容。

电子系统分为模拟型、数字型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混合型三种。

虽然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设计的方法有所不同(尤其单元电路的设计),但总体电路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同的。

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与步骤包括:总体方案的设计与方案论证、单元电路的设计、单元电路间的连接方法、绘制总体电路草图、关键电路试验、EDA仿真、绘制正式的总体电路图等。

4.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效果

学生经过这样系统训练后,各方面技能都通过考核,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吉祥,易凡,丁文霞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杨志忠,华沙,康广荃.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篇6

摘要:近几年里,随着职业学校的扩招,在校生规模越来越大,对如何培养适应新时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职业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因为未来人才必需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创新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尽快地适应社会、融于社会的发展中,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应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努力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完成好在校学习任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法;激发兴趣

《电子技术基础》是各中职校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收获,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一、重视“绪论”课的教学,激发兴趣

作为《电子技术基础》的“绪论”,是学生接触这门课的第一堂课,如何上好这堂课,对以后的教学相当重要。具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导他们积极思考,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就成为“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首先可结合当代电子产品的精华――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让学生体会到电子技术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科学技术,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其次,可介绍生活里琳琅满目不断出现的电子新产品,如液晶彩色电视机、激光唱盘等,让学生感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子技术,让他们的思想由“要我学”自然过渡到“我要学”。再者,还应介绍电子技术与所学专业的关系,明确电子技术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最后,从身边入手,找一些电子小产品,如:日常用稳压器、充电器、收音机等。一开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从中让他们发现把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和变压器等元件通过某中联结组合就构成一个实用电路,从而引出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二、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存,调动积极性

针对《电子技术基础》不同章节的不同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多种方式提问。提问法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实践经验,有目的,巧妙地提出问题。有的问题要学生讨论回答,有的则作为引入新课的悬念,不作回答,并且根据回答情况适时掌握教学进度,调整教材内容的深度,补充必要的知识内容。

(2)演示教学,激发求知欲。演示教学使学生通过观摩获得感性知识从而加深巩固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使学生感到理论与生活更加贴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利用类比法进行教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内容相近的知识点通常利用类比法将它们总结在一起进行讲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讲授分压式偏置电路的计算时,可通过比较分压式偏置电路与基本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得到:两者的电路形式和原理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对交流信号来说,两者几乎完全一致,从而直接得出分压式偏置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公式。

(4)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更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现有的教学设备设施很难满足实际教学要求,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跟上时展的步伐。

(5)善于总结,巩固知识。每一章节讲完之后,对该章节的内容要善于做一个归纳总结。总结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对知识梳理和加工的过程。总结既可以由老师来完成,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

三、注重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现在学生来说,都具有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的特点,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策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如在《电子技术基础》半导体及放大电路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使用、测试方法以及放大器工作原理等。应把一些实际单元电路小制作搬到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把教材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单元电路融合起来,并且在实验报告编排上也下点功夫,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安排一个功率放大器实验,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通过实验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与实际值是否相符;稳压电路电压在电流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四、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篇7

【文章摘要】

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不但重视人才的知识掌握能力,还重视人才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开始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电子技术实验是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与电气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在重点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探究了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重点环节

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相比,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在工作中担任技术方面的重要带领人。电气与电子专业是高职院校中较为重要的两个专业,在这两个专业中有一门非常基础,同时也非常重要的课程,那就是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每一步教学都是重点环节,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教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质量与上岗后的工作能力。只有找到电子技术实验重点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保证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质量,进而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1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重点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很多老师仍以传统的基础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基础性实验是指一些较为简单,不需要学生进行太多思考的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实验中根据教材已经给出的实验方法、实验器材、实验目的,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电路元件的位置以及一些设备仪器的摆放位置都在课本中已经给出,不需要学生自己动脑筋来进行摆放,学生在整个实验中,只需要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数据即可。基础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对学生而言,确实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但因为这两种实验均给学生提供了实验思路与实验程序,所以,实际上学生并不是在操作实验,而是在模仿,学生没有将思维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验价值并不是非常大。

另外,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教学设备也存在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资金非常短缺,因此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购买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与实验仪器,这样就导致很多实验无法进行。

1.2 教学方式单一

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无论是实验准备环节,实验环节,还是实验评价环节都是重点环节,教学方式在重点环节教学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直接关系着重点环节的教学质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教学方式不但十分落后,且非常单一。实验教学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老师就实验步骤进行详细地讲解,学生在下面将步骤记下,然后在实验中按照老师讲的步骤来进行实验。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学生没有主动去思考步骤,导140

探索研究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质量管理

致学生对实验的了解不够深入。其次,这样的教学方式,老师没有教的激情,学生也没有学的热情,导致实验教学课堂非常的乏味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

1.3 实验教学不突出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单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知道重点是“实验”。但目前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节电子技术实验课,开头一大半时间被老师用来讲解实验,后面一部分时间被老师用来总结实验,而留给学生进行实验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老师用来讲解与总结实验的时间过多,学生实际进行实验的时间较少,一方面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另一方面老师过多的讲解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此外,教学老师的个人因素也导致“实验”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老师由于对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实验” 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将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教学上,忽视了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变成了理论教学。还有一些老师个人能力有限,实验教学水平较低,导致实验教学质量不理想,学生不能通过实验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1.4 实验评价不全面

实验评价是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一个总结性环节,学生完成实验后,老师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但目前,很多老师在实验评价中,要么只针对个别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要么只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实验步骤与实验操作。这样的评价不但很容易导致没有被评价的学生产生失落心理,还会导致学生在实验中一直延续自己的错误。

2 加强高职院校电子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教学

2.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影响电子技术实验重点环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可以提高重点环节的教学效果。现有的教学内容设置已经不符合当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基础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应增设一些演示性实验与预备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是指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全面了解新的实验器材,将复杂的、抽象的实验理论利用仿真/ 虚拟的方式演示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或者用宏观的方式将微观的知识来展示,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演示性实验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实验室中没有的实验器材,还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进行实验。预备性实验的增设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器材与实验制度的了解,从而保证学生在实验环节中可以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另外,在基础性实验中,老师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有趣的、创意性的、实用性的实验内容,进而引起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思考实验步骤,应用实验方法,最终实现培养学会实践能力的目标。

2.2 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关系着学生实验学习的质量,因此,老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加强重点环节的教学。老师可以采取层次教学。层次教学方式是指将晦涩难懂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内容按照教学步骤与教学难度,分成几个不同层次,老师在教学中依次展开教学。第一个层次是实验准备,在这个层次中,老师发挥重要作用,给学生讲解一些实验方法、介绍一些实验器材、强调一些实验注意事项。此外,老师在这个层次还应准备一个精彩的实验开头,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抱着好奇心走进实验室。第二层次是基础实验,这个层次的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对基础实验技能与实验方法的应用,老师在此层次应给学生详细讲解一些实验要求。比如,实验报告的写作格式等。第三个层次是综合实验。在这个环节,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实验知识与实验技能,因此此层次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个层次是设计实验。在这个层次,学生自己收集资料来设计出两套或更多的实验方案,老师只需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通过设计实验,不但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是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重点, 老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适当减少前面的教学讲解与后面的教学总结时间,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进行实验。对于那些对电子技术实验了解不充分的老师,高职院校应定期开设讲座,邀请一些相关企业家或是资质高的老教师来给年轻的教师讲述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加强老师对实验的重视。对于实验教学能力较差的老师,高职院校应对其进行定期培训,进而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2.4 加强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环节。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本堂实验课的总结,更是影响着学生下堂课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如果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验都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在实验中出现的错误,进而改正错误,避免下次再犯。另外,老师的评价对学生而言,还是一定的肯定与重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结语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内容,不但关系着电气专业与电子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还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目前,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重点环节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实验教学不突出,教学评价不完整等等,对此,高职院校应加强老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老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学评价,进而加强电子技术实验课堂重点环节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许秀平.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2] 王庆华, 胡敏. 对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02).

[3] 宫源基. 在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 今日科苑,2009(12).

[4] 赵建功. 浅析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策略[J]. 科技风,2015(05).

[5] 张君薇, 朱军.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措施[J]. 辽宁高职学报,2002(03).

[6] 杨慧敏. 电子技术课程实践环节的探索与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3).

[7] 张双德. 改革电子实验考试方法推进电子实验教学改革[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5).

[8] 胡淑均. 改革电子实验培养创新能力[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作者简介】

王乙乔,女,1970.12 月,海南琼海人, 本科学历,现工作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研究专长电子信息。141

篇8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类专业学生学习完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及实验课之后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综合设计环节,是学生掌握和具备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单元电路的设计能力之后,进一步学习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方法,是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进行再体会,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以后从事电子系统设计和开发应用打好基础。如何在这一环节启发学生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掌握电子设计的新技术新方法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1,2,3]。近年来,随着EDA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EDA技术引入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传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到教学经费及实验场地和实验时间的制约,辅导教师缺少;第二,课程设计题目狭隘,缺少个性,有的课程设计题目向乎是纸上谈兵,设计过程枯燥乏味;第三,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受到限制,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发挥,导致学生对课程设计兴趣降低,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培养。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

2.1教学方法的改革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是当前工程设计的新技术,它的应用使得电子系统的设计手段产生了深刻的变革[4,5,6,7]。在教学中采用虚实结合法,“虚”是指学生在完成电子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以后,用应用软件对整体电路进行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或能,修改方案设计中的原理性错误。“实”是指学生对所设计的电路在实验室进行实物制作。虚实结合法中“虚”是手段,“实”是目的,虚拟仿真不受实物实验条件的限制,能够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实物制件与调试是最终实现的结果。虚实结合法进行电子课程设计的流程如图1所示:1)选题及方案设计:根据课程设计的预期目标,提出几个不同的、难度大体相当的、具有实用性的电子电路设计题目及性能指标,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选择设计题目,组织小组成员查找相关资料,并要求小组成员每人都提出自己的初步设计方案。然后小组成员讨论各自的方案,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发挥团体精神,集思广益,最后确定设计方案。2)电路虚拟仿真:电子设计自动化是当前工程设计的新技术,它的应用使得电子系统的分析设计手段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是电类学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必须掌握的技能。在学生根据设计课题初步确定方案后,要求先在虚拟仿真台上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观察电路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分析主要元器件参数对电路指标的影响,初步了解电路的工作情况,适当更改元件参数使之达到技术指标的要求,为电路的实际调试做准备。3)实物制作及调试:对实物电路进行安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从实物的制作及连接可以让学生接触实际中使用的元器件及识别,观察实际元件的外形及标称方法,可以在实物制作中提高焊接的技能以及集成芯片和面包板的使用。调试技术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加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单元电路的调试,单元电路能正常工作后再逐步扩大调试范围,直到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调试完毕后,比较电路实测的性能与计算机的虚拟仿真结果,认识虚拟仿真在电子技术设计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软硬件的综合应用能力。4)答辩及设计报告:答辩主要检查的提问课程设计课题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方案、电路图等相关内容及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答辩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抢答的形式,答辩题目按难易区分2-3个层次,抢答的题目难度越大则得分越高。总结报告是学生对课程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总结,按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作图要规范,通过撰写总结提高学生的方案表达能力、工程制图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等基本综合素质。

2.2设计课题内容的改进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所选的课题来源于工程实际,能够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能尽量覆盖电子技术理论的主要知识点。比如,振荡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计数器、译码器、寄存器、循环脉冲发生器等,既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顺利完成,又要使课题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以开阔学生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结合几个学期的工程实践经历,目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已经开设的题目有数字钟、数字频率计、交通灯控制、篮球比赛计时器、救护车报警器、抢答器、循环彩灯等。在选题时,学生自由选择提供的课程设计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

3教学的收效

上述教学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设计热情,从学生所写的课程设计总结来看,大多数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很大收获。3.1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感觉到利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可以实实在在的做出电路来,提高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信心,激发了学习理论课的热情。3.2掌握开展实践活动的科学方法学生对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的科学方法和步骤有了切身体会,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的设计和以后的专业工作奠定了基础。3.3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分别查找资料、模块设计、电路调试等从而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会相互沟通协调,相互支持配合,增强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4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法;激发兴趣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我校电子电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且内容多,课时紧。而就目前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完全接受这门课的全部知识,特别是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为以后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一直是我所探索和研究的方向。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这门课的教学和研究,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较好。

一、重视“绪论”课的教学,激发兴趣

作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绪论,是学生接触这门课知识的第一堂课,如何上好这门课,对以后的教学相当重要,具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诱导他们积极思考,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动力就成为“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首先可结合当代电子产品的精华――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让学生体会到电子技术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科学技术,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其次,我们可介绍生活里琳琅满目不断出现的电子新产品,如液晶彩色电视机、激光唱盘等,让学生感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子技术,让他们的思想由“要我学”自然过渡到“我要学”。再者,还应介绍模拟电子与所学专业的关系,明确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二、合理选择理论知识,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讲授内容以单纯灌输书本知识为主,学生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其弊端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方法妨碍学生主动地学习,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影响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尤其对技校的学生更是不利于实用性、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例如,以“判断某一放大电路工作是否正常”为例,现行大部分教科书均采用测定集成电路各引脚的静态工作电压与书上所标值是否一致的判定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较死板而又费时的方法,只适合于没有仪器设备的场合。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也往往沿循传统教学方法,单纯讲授书本知识,满堂灌下来,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做起来也省事,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单一、不灵活,更谈不上能发挥他们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往往只适合于搞搞维修之类工作,却难以适应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同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书本现成知识的理论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依据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探索能力等。

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存,调动积极性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不同章节的不同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①多种方式提问。提问法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实践经验,有目的,巧妙地提出问题。有的问题要学生讨论回答,有的则作为引入新课的悬念,不作回答,并且根据回答情况适时掌握教学进度,调整教材内容的深度,补充必要的知识内容。当然,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的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②激发求知欲,进行演示。演示教学是我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实验教具(或演示板)或做示范性实验等方式,让学生进入角色,使学生通过观摩获得感性知进而加深巩固理论知识理解的一种方法,并能使学生感到理论与生活更加贴近。③反复练习,进行章节测试。④利用类比法进行教学。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内容相近的知识点进行讲授,利用类比法将它们总结在一起进行讲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⑤善于总结,巩固知识。每一章节讲完之后,对该章节的内容要善于做一个归纳总结。总结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对知识梳理和加工的过程。

四、注重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现在技校学生来说,都具有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的特点,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策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半导体及放大电路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使用、测试方法以及放大器工作原理等。我把一些实际单元电路小制作搬到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把教材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单元电路融合起来,并且在实验报告编排上也下点功夫,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篇10

【关键词】汽车电子技术 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合作与分工进程的推进,加速了汽车技术特别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我国的移植与推广。汽车的创新集中在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的创新则集中在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上。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汽车将是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汽车中电子产品和技术的价值含量平均约为22%,中、高档轿车中汽车电子已占30%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地快速增长,预期很快将达到50%。现代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带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新型汽车电子技术的开发、汽车技术服务、汽车应用维修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就要求对现代汽车的电子技术有充分的掌握。

一、课程规划的性质与目标

《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学好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的必要的基础。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按照职业技术教育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规律,在这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上,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对本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后,对学生所形成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及职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手段与课程实训,能够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设备与相关电路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判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使学生读懂汽车电路图,学会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基本工作情况;能根据具体电路进行故障判断和排除;并对常用的电气设备能够独立地完成拆装和检修;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常用的工具、设备、仪器、仪表等。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培养出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中级以上汽车维修电工相应水平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课程结构体系――基础课与选修课并重

汽车电子技术以汽车构造、电子学、计算机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学科为基础。根据该类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教学课程的安排要求,对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改革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使课程内容和结构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状况。

(1)该课程为专业基础类课程的选修课。在选课要求上,选课学生必须的先修课程有:机械设计基础、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汽车原理与构造等基础课程。只有在这些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在课堂上更有效的讲解汽车电子技术的有关知识。这样就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方面,而不是有关汽车原理、构造、电子等基础知识的补充上。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曾遇到过因没有先修这些基础课程而选该课程的学生,他们很难跟上课堂教学进度。如果这样的学生人数比较多的话,势必要求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基础课程的补充教学上,这对于本来教学内容颇多的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在教学安排上一定要遵循基础课与选修课并重的原则,以提高教学效果。

(2)在教材的选择方面。现有的有关汽车电子技术方面的教材有很多,但侧重点差别比较大。有的教材侧重于电子控制模式,有的教材侧重于电子控制功能。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要求,选用的教材为电子技术原理和功能介绍为主的教材。这样学生能更容易引起学习兴趣, 更快的进入到汽车电子技术领域,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1、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以它直观性强成为高校新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将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对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来说,很多汽车电子系统,例如电源系、起动系、点火系、汽车照明、仪表、辅助电器设备等,仅靠语言描述是很难讲清楚的,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动画等来表达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清晰、易于学生理解,这样学生既能增强感性认识,又能对课堂讲解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加深理解,还节约了老师的板书时间,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充分利用实训场地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程能力目标的完成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所讲的课程进行对应的实践教学,将理论上抽象的知识实物化,尤其是通过演示汽车电器各个系统的工作过程、观察工作现象、拆装系统等更有助于学生对各个系统的原理、结构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课程内容上体现实用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模块化;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始终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的教学思想,在开展理论实践教学之后,安排整块的时间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即按照实际修配工厂的模式让学生去体验将来的工作环境与技术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知识盘,注重总结

在学完本课程时,注重知识的总结,为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盘点。以汽车外搭铁型电压调节器电路为例,总结所学的知识。在这个电路中具有下列知识点: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反电动势、磁场的产生、楞次定律、三相交流发电机、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整流作用、续流作用)、稳压管、三极管的开关作用等知识,贯穿了汽车电工基础、汽车电子技术的大部分基础知识。通过这样一个既不复杂,又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电路,不但把每一个孤立的知识模块、知识点融合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与引导作用,同时又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增强了学习兴趣,也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实际电路原理图的理解,把理论与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举一反三、迁移的能力,在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中,能够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

总结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要以现代汽车电子技术为主,跟上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通讯、计算机等技术,难度颇大。在教学中,要根据本校的现有师资、实践等教学资源,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在课程体系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探讨及实际应用,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向文。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高教论坛. 2008(01)

[2] 蒋科军,刘成晔。 项目教学法在“汽车检测与诊断”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12)

[3] 刘成晔,蒋科军。 项目教学法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4] 张学义,史立伟。 项目教学法在《车辆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7)

篇11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电子技术教学的理论性也非常强,其课程教学抽象,需要把握很多专业术语和名词概念,在学习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的兴趣学习低。因此,必须要改革电子技术教学,通过发挥其教学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型的应用人才。

1电子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1.1培养创新型人才

电子技术教学的实践性非常强,要求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培养创新型的电子技术人才。这一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有关电工电子实验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这类实验通常是以章节进行的,逐步巩固理论知识。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把握基本知识后,就可以进行验证性的实验,与其他科目内容相结合,进行归纳总结。电子技术教学中还有一类设计性实验,这一实验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进行综合运用,然后设计更有创意的实验,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1.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电子技术教学可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联系,这与教学开展的教育目的相吻合,通过电子技术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并在实验和实物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将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比如,在学习交流电路时,将电容器并联在电感器上,就会发现在负载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总电流、线路损耗和总功率都会减少,其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在做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先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在实验中进行两种情况下电流表和功率表的读数,通过比较、计算和判断,得到结论。教师再将例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发现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及其具体操作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对功率因数、交流电路电流间的关系和概念产生深刻的认识,并直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电子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2.1丰富教学方法

在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运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将电子技术教学与自身的教学特点相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知识应用能力。

2.1.1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自学指导,通过学生的自学,让他们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同时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分清教学主次,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通过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把握教师讲课的思路,通过创造性思维,学生才能更好的了解课程的学习重点、难点,在遇到问题时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提高其创新能力。

2.1.2多媒体技术运用

作为教育领域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播放图片、视频等内容,实现抽象知识的具体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电子技术教学中运用图片和视频来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增强课程的说服力,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改变教学方式

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喜欢电子技术这门学科,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课堂学习中就会主动积极的参与进来。因此,在电子技术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或者就教材的不同观点要求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探讨和交流,学生就会发现问题的不同解决思路和方法,培养其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能力。比如进行计数器设计时,就可以运用两种方法,置数法和置零法,学生在运用这两种方法计算时,就会发现两种解法的不同,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就会运用自身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并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3开展小组探究式教学

在电子技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提高其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再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通过小组的单位探究讨论,提出每个小组的探究结果,再经过相互探讨,得出正确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得到了培养,并更好的把握专业知识,从中吸取新的知识结构,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也更加放松,可以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结构的学习,通过讨论迸发出新的观点,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探究氛围,为学生创造问题探究的情景,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愿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其主动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兴趣,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结语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电子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教学过程通常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小组探究性教学,通过丰富一身的教学手段,改变其教学方式,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有能力、专业性和应用性强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海文.电子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05):124-125.

[2]刘春英,郑珺.改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新通信,2016,18(19):131.

篇12

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践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技术产品更新周期快,这就决定了电子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快、走在时代前沿的特点,所以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内容多、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技术基础课,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及时代性于一体的特点。针对其课程性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与探讨。

一、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层次化、板块化教学体系

基于电子技术内容多而杂的特点,在兼顾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仿真设计等教学环节后,重新编写了各版块的教学大纲,然后分块设立,有机结合。我们把整个课程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基本教学内容。包括的板块:1模拟电子技术;模块2数字电子技术。这一层教学内容为必学。第二层,实践和上机操作环节。包括的板块:3电子技术实验;模块4计算机仿真与设计。这一层教学内容学生必学。第三层,创新环节。包括两个动态板块:《电子设计竞赛》《家电维修实践》。这一层学习内容为学生选修。这三个层次各有侧重点,第一次重基础,第二层重实践第三层重创新,层层深入。

二、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掌握电子技术发展新动向

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成果、新器件不断涌现。为了适应电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必须在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上重新整合。在保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的这一前提下,要精简和整合经典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加强新知识的选择,加强对集成电路的分析及应用,及时跟进电机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在有关物理机理的内容中,浓缩二极管、三极管、基本门电路、场效应管等单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对不符合电子技术发展的内容,如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电路、阻容耦合电压放大电路等要进行大胆删减。重点内容,如基本电路原理、基本方法要重点讲、反复讲。在各章节教学过程中要以集成电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处理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的关系问题。在新内容方面,增加EDA仿真软件学习。在根据上述内容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对电子技术发展的时代方向也把握的更好了。

三、进行教学研究,编制与教材相配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逐渐被改变,多媒体、互联网逐渐走进课题。多媒体、互联网信息含量大,资源丰富,可以很好的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在近几年时间里,学校集中师资编写了一套与我系《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实验技术》教材匹配的电子课件。在这几年的多媒体电子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将我院4个班级200多个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多种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对课件内容、课堂节奏、表现形式的调整的感受,并征求学生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看法、建议及要求。在取得学生信息反馈后,我们在课件内容、课程节奏、课堂形式方面又进行了调整,使课堂更加符合学生需求。这样,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获得了学生一致好评。

四、变革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初,我们只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两门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以进行先行试验。我们任课教师负责创造多媒体教学的条件。而学校也安排了我系全体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现代教学技术水平。这样,我们的改革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在开展多媒体教学之初,理论课教师带头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环节率先使用自己制作的电子教学课件。我们积极地研究多媒体应用的规律,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逐步修改、完善教学课件。经过几年努力,终于研制出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实验》三门课的电子课件。

最终,多媒体课堂代替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模式,使得我们的课堂焕然一新。随之,我们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两门课的电子课件及辅导教案上传到校园网,更加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五、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创新教育与实践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们在系里所有班级中开展了电子电路仿真与教学设计的教学。同一设计题目,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设计与仿真,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实际设计、实验。不仅如此,我系还先后开设了“电子电路CAD”、“电子设计与仿真技术”等选修课程,成立了“家电维修兴趣小组”、“电子设计培训指导小组”,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很多学生被吸引参加选修课及课外实践小组活动,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六、全面改造实验室,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系电子技术教学水平,我们实地考察了周边高校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情况。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我校电子技术实验室设备比较落后,于是我院向学校申请进行电子技术实验室改造。在学校的重视下,为我系实验室投资700多万元,进行实验室全面改造及设备更新。购置了“信号与系统实验箱”、“光纤光栅传感实验仪”、“高频电路实验箱”、“单片机微机接口实验箱”、“通信原理实验”,并新建成了电子信息综合实验室,配置了EWB、Mat-able、PSPICE等电子设计软件。新的电子技术实验室,极大地改善了我院的教学情况,充分满足了师生教研、学习方面的需求。

七、结语

综上所述,我校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和实践,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作为电子技术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培养技术人才、创新人才,使高校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以全面促进改革实践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夏美娟,李为相.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践与体会[J].科技信息,2009,(31):901-953.

篇13

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类学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电学相关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但是对于高职高专类的学生,底子差,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本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类学生,需要教师充分对课程理解,消化,通过具体例子分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大量的学者和专家对高职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展开[1]。根据个人授课经验总结,电工电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学习,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备学生,讲好课,多总结。

明确教材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容和要求、研究教材中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很重要,但是研究所授学生的心身发展特点,相关知识面和智力基础也是同样的重要的,以前在更多文献里关于教师如何备好课讲的很多,但是如何备好学生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课程,在一个班级里,有反应快点,反应慢的,有自学能力强的,自学能力弱的,要每个人学生做到能懂,无疑对教师是一个考验,所以备学生就显得比较重要,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比一般本科院校的要差一点,这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

怎么讲好课,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认真的组织;课堂上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做一些比喻性,对比性的较强易懂的例子以及结合实物挂图等形式[2],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正确评价学习行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要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自豪。例如我们在讲授二极管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的时候,好多学生容易含糊。首先二极管要导通,导通的前提是正向偏置,电压达到所需开启电压才导通,导通后二极管上才会有一个正向压降。学生容易把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搞混,教师就可以通过举一些相似的例子来比较记忆。

总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所做做教学进行总体归纳和全面概括的具体结论。一般情况,在每一章节学习完成以后,学生很难自己把学习的知识系统的连贯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给于一个正确的引导。教师在总结中可以利用一些对比、类比的方法,找出异同点。比如在放大电路讲授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将分压式,固定式及射极输出器的的静态值,动态值的求法以及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放在一起类比,指出电路的异同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建框架,学概念,打基础。

好多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就一股脑的开始讲授新课,至于为什么要学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这门课究竟是讲什么的,好多学生都是不清楚的。所以开始上课的时候,没有必要第一堂课就开始讲课,教师可以利用一堂课或者更多的时间,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给学生一个大的框架,就像盖楼一样,先把建设大楼所需的图纸,材料,资金等必须物品准备好,这样盖起楼来,就可以得心应手。就像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教师可以细致的把这门课程先分为电工技术部分和电子技术部分。电工部分我们可以分为电工基础,电路分析,安全用电;电子技术部分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新型电子技术部分。每个大的框架,结合具体生活的例子在给学生仔细剖析,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电工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框架,要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怎么样去学,怎么样才能学好,以消除学生在高中时期对物理的恐惧心理,更好的投入到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学习的知识很实用。

三、重实验,多实训,勤练习。

电工电子技术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技术比较强的课程,理实一体化,培养学习听、看、做、记、想的能力,更有助于调动和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彻底变革原来的实验内容,提升基础实验的内涵,在验证性实验中渗入“探究型”内容,加强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的应用创新设计实验,使实验教学变为由理论通向工程实际的桥梁。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情况的处理能力。为此,可以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规划为3个模块。即:基础训练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应用创新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分配具体的合理的时间。在每章课程结束后,安排一个小实验,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其中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使“教”,“学”,“做”同时互补,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做晶体管简单测试的试验中,要用到万用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器等主要电工电子器件,教师可以要学生要对比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然后从里到外,从简单到复杂,要求学生通过万用表测出各个元件的特点,并作出总结,另外在测量方法上也可以要学生验证二极管,三极管的主要特点。要学生体会到我们讲的理论和具体做的实验是一体的,更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从点到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知到无所不知。

四、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概念,不像其它工学学科,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或者实训看得到,好多时候只能通过抽象的想象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授课方法,更好的增加学生的理解力是教学者的首要工作,本文通过教学中三个方面的分析,希望能给电工电子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使学生能够热爱电工电子,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使电工电子技术不在枯燥,促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仿真;技术;实验;结合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与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电子技术仿真教学是电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对电子器件以及其对电子电路进行技术分析。在我国电子技术快速发展且普遍应用的今天,我国的工业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通信等多个经济发展领域,都得到了电子技术的大力支持。电子技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有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利用理论教学,打好仿真实验教学基础

利用理论教学,做好仿真实验教学的基础,是促进理论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结合的第一步。在仿真实验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并不是每一部分电子技术仿真学习内容都适合进行实践学习,仿真实验学习也不是在任何学习阶段开展都可以的。在仿真实验学习之前,学生一定要花时间与精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相关的理论内容进行有针对性与计划性的学习。

比如,在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组织中职学生进行仿真实验学习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MATALAB仿真软件进行认识,通过理论教学,为学生的仿真实验学习做好铺垫。MATLAB软件来自于美国,是一套将数值、符号运算以及可视模型建立等功能结合在一起的图形语言。在学习电子技术仿真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有关电能变换与控制的计算与研究,促进电子技术仿真学习效果的深化。将理论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进行结合,还需要在仿真实验学习之前,对学生进行理论化的指导。让学生了解仿真实验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仿真实验学习效果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二、利用仿真实验教学,促进理论教学完善

让仿真实验教学促进理论教学的完善,这一效果发生于仿真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在仿真实验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用自己已经具备的电子技术仿真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验操作行为,在仿真实验中利用理论知识,发现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以及自身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样,教师在仿真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理论教学的不足,随时扩展理论教学的内容,调整理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中职电子技术仿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与内容进行仿真实验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去体会理论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升级。

比如,在利用Multisim7.0软件进行仿真实验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的仿真实验学习行为去发现教学的漏洞与学生学习能力上的缺陷。像在让学生利用Multisim7.0软件建立电路图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对实验电路进行确认,正确打开Multisim7.0软件,并选择正确的电子元器件。再利用软件最右边的仪表工具栏选择最恰当的仪表,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仪表选择上存在困惑,需要进行现场指导,并在下一次讲解时提高仪表内容的课堂讲解比例。在这样的仿真实验教学中,理论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得以结合,并在结合中相互促进。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理论指导,方便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在第一时间将其应用于真实的环境中。

三、结合理论与实验,总结电子仿真教学

总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学生可以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促进学习思路的顺畅。课堂理论教学会因为总结而变得更清晰,仿真实验教学也会因为总结而变得更有意义。将理论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进行结合,需要在总结时进行整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将自己视为课堂总结的主体,一直让学生听自己对专业理论知识或者仿真实验学习应当注意的进行总结,学生被动地将教师的总结记录在笔记本上。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总结或者互动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