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

班级活动观察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班级活动观察,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班级活动观察

篇1

观察时间:下午10:15 观察地点:教室 活动内容:户外活动

观察记录十点,孩子们向往的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正在指导孩子们排队,发现范馨怿的衣服都湿了,就带着她回班换衣服,孩子们就都在其他老师的带领下下楼了,换号衣服后,我拉着范馨怿来到小操场,刚走进操场,黎又文就向我冲了过来。“老师,你怎么才下来?”他用手抓了抓头“你想我吗?”我忍不住笑了。“你呢?你想我吗?”“我……我想的。”他觉得有点难为情,用手蒙住了脸。“文文,老师帮小朋友换衣服了,所以现在才下来,不过,我很想小朋友,当然也想你。谢谢你!抱一下吧。”我拉着他的手,对着他微笑着。黎又文的小脸上顿时绽放出可爱的笑容。

分析:黎又文小朋友是个性格略显内向的孩子。虽然他十分愿意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由于缺少一定的锻炼,就显得有些害羞。我首先他表示了感谢,虽然他的话语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是我为他在交往上的进步而高兴;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没有急着让他回忆还有的话语,而是欣赏地鼓励他,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中,他会更加活泼可爱,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更强。

时间:20XX年3月

地点:操场

对象:赵XX

观察记录:今天户外体育活动,我们玩小老鼠钻洞的游戏,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自由的玩小老鼠找食物,孩子们个个都很兴奋,有的小朋友还大声说话,尤其是赵梅庭小朋友,到处跑来跑去,还不时推别的小朋友。我也及时提醒了她,可是没什么效果。当我们玩小老鼠钻山洞的游戏时,我设计了小老鼠跟妈妈去偷奶酪的游戏,我告诉孩子们在路上有个山洞,山洞旁边还有黑猫警长在守着山洞,我们在过山洞时要小心,不能发出声音,还不能碰到山洞的铃铛,否则黑猫警长听到了就来抓我们了。还特意告诉赵XX别给黑猫警长抓走了。我带着孩子们过山洞时每个孩子都静悄悄地钻过山洞,还弯腰钻过山洞。赵梅庭小朋友也跟着小朋友小心翼翼地钻过山洞。不像刚开始时大声喊叫了。我及时地表扬了她,她还很不好意思地对着我笑。

分析:赵XX是个比较活跃的孩子,集体活动时她总喜欢做些动作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在上课时总是要时刻关注到她。小朋友也不太喜欢跟她一起玩。

措施:1.对于这样总是想要老师关注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先关注一下她,让她有了优越感从而使我们的教育达到更佳效果呢?

2. 在体育活动时尽量把要求说得更清楚些。

3.增加游戏情景,让孩子有目的地约束自己进行游戏。

4.及时表扬孩子。

活动情况:热闹的晨间锻炼开始了,随着孩子们陆续来园,操场上沸腾起来。集体做操环节,小朋友们都随着音乐节奏认真地做操,只见果果、妍妍两个小朋友站在原地不动,还不时的回头讲话,我看见了,连忙上前去提醒,可又过了一会儿,又停了下来。在后来的体育活动中,别人都快乐参与游戏,只见他们俩不停地在大型玩具周围的种植区来回奔跑,自顾自的开心玩。

分 析:1.最近在早晨的户外活动中,果果和妍妍很喜欢到后面的种植区去玩,当我询问时,他们说要找蜗牛,很喜欢蜗牛,所以每天喜欢到草、泥土中去找它。

2.果果每天入园时,总会有一些小情绪,询问后,发现他是因为带玩具和家里人闹别扭,因此总是带着情绪来园。

策略:1.针对这种情况,通过集体活动“早上积极锻炼身体好”来教育所有的孩子,引导他们认识到积极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参与晨练活动的兴趣。

篇2

中央和省上下拨378.675万元(每个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7375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66.825万元(每个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0125万元)县管党费列支33万元(每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0.5万元)市、县确定的6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资金(每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共投入基建资金7.25万元)共计478.5万元。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项目管理。主要检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督制、合同管理制的落实情况;各乡镇、项目实施村要根据省、市、县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各乡镇党委要确定专人做好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中的各项监管工作。

二)资金管理。实行四专”专户、专帐、专人、专项审批)管理制全力保证项目资金规范、透明、公开地全部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中。将项目建设中各个环节的资金支出纳入村务公开中,杜绝滞留、挤占、截留、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等情况发生。打造“廉政工程”

三)物资管理。主要检查水泥、机砖等建材物资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情况。物资公开公示监管办法的执行情况。看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是否存在围标、串标、虚假招标的问题,备案制度、市场调查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招标采购的物资是否存在质次价高的问题。

四)质量管理。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深入项目村检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质量看是否落实了技工职业准入制度,与各村民主推荐的党员、群众代表组成工程监督小组。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否严把工程质量关,否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和质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力争打造全市“精品工程”

五)其它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

三、监督检查的方法

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具体方法是采取重点督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

1实地调查。解核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的落实情况。采取深入实地查看、走访个别群众等方式。

2查阅资料。核实项目建设中各项工作实施的科学性、资金使用的真实性。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财务账簿、会议记录等资料。

3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肯定成绩,听取被检查乡镇村项目建设实施进展情况、制度的制定及落实情况汇报。沟通监督检查情况。指出问题。

4下发通报。每次检查结束后。及时予以通报。对发现违反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规定的要下发整改通知书,要认真总结检查情况。责令其限期整改。涉及有关部门权限的及时移交相应部门处理。

5投诉受理。设立举报电话。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级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接受群众对我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违规问题的检举揭发。认真受理群众投诉,及时调查核实,并及时反馈办理结果。

6审计监督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进行审计调查,围绕资金分配、招标采购、公开公布、建设质量、档案资料的建立。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审计意见,限期整改。项目建成后,除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外,还要进行延伸调查,查核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四、责任追究

监督检查要做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重。追究领导与追究一般人员并重的原则。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及监管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内容,防范和查纠并重。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严格按照《县领导干部“无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国家公职人员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行责任追究:

1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整体任务完成的

2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管理混乱.造成严重后果的

3工程建设中弄虚作假、的

4虚报冒领、铺张浪费建设资金及骗套专项资金的

5截留、挪用、挤占、转移、私分财政专项资金的

篇3

关键词:静脉 动脉化 皮瓣 移植

中图分类号:R322.1+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229-02

动脉化静脉皮瓣在皮瓣移植领域中已应用多年了,其切取方便为之诱人之处,但由于其成活机制仍未十分明朗,术后皮瓣反应的轻重及成活医生仍难以把握,自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我们在手皮肤缺损动脉化静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做了一些观察和记录,力图寻找某些有规律性的东西。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35例36个皮瓣, 34个取自前臂,1个取自足背,1个取自第一掌骨背侧。切取皮瓣面积:3.2×2.6 ~1×2.5cm。均为动脉化静脉皮瓣,静脉走行和分布有如下几种类型:“H”型11例、“Ⅱ”型7例、“X”型5例、“Y”型6例、“V”型4例、“山”型3例 。动脉:静脉为1:1或1:2。修复部位:拇指4例;食指13例;中指9例;环指6例;小指4例。

二、手术方法

1、选择切取部位:根据缺损部位的不同,选择血管口径相适的部位作为取皮瓣的供区,手指末节的皮肤缺损,多选前臂掌侧远1/3段。并根据受区动静脉血管的分布、条数以及缺损的大小形态来选择皮瓣切取的具体部位和形状。

2、逆静脉瓣和顺静脉瓣两种方式与动脉吻合,回流静脉与静脉顺血流方向进行吻合。

3、动静脉之比为1:1或1;2

三、观察指标:

1、皮瓣术后反应分度:按不同反应情况分为5度

(同时符合同一程度中三项以上的可确定为此反应程度级别,不够三项为轻一级)

2、皮瓣内静脉血管走行类型

根据皮瓣血管走行分布划分为5种基本型,分别是:H型,Ⅱ型,V型,山型,X型,Y型。其中Ⅱ型为无交通型,其余均可看作有交通型。

结 果

本组36个皮瓣35个成活,1个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35个成活的皮瓣其成活过程并不完全相同,按术后皮瓣反应程度分级标准,反应中等以下者:28例,占80%;反应较重与重:7例,占20%。其中反应中等以下的28例当中,24例皮瓣无倒置,静脉是顺原血流方向回流,占85.7%。反应较重与重的7例当中,有3例无倒置,占42.85%。走行类型中,在反应中度以下者,无交通型与有交通型的比为1:1.4,无显著性差异。在反应较重与重中,无交通型与有交通型的比为1:1.5,无显著性差异。面积在3×1.5-2×2之间,A:V比例:中度以下的28例中,1:1为11例, 1:2为17例,无规律可寻。较重与重中,1:1为3例, 1:2为4例,无规律可寻。随访3个月至13个月。反应程度轻者,皮瓣成活质量要好于反应程度重者。两点辨别觉5-7mm。

讨 论

经过二十多年的临床研究,人们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有了较深的了解,但目前仍没完全清楚其成活机理。医生对皮瓣的成活仍不能完全把握和控制。1982年纪树荣等[1]首先提出皮瓣获取营养的3条可能途径:①动脉血径小静脉与小动脉吻合支进入小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②动脉血经小静脉直接返回毛细血管;③经一段时间后皮瓣与周围正常组织建立血液循环。所以不管怎么讲,我们认为应该首先明确的是血液从静脉进入皮瓣后肯定会在各个方向流动并寻找出路,最后达到到一个平衡,有一部分静脉血管负责流入,另一部分静脉血管负责流出,完成循环。但这个流入、流出平衡的建立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的影响。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虽然影响皮瓣成活的情况较为复杂,但从表面上看来,动脉化静脉皮瓣的表现就是一个通常认为的回流障碍的表现。引起这种变化的两个最常识性的原因是:一个是进入皮瓣的动脉血太多,另一个是血液回流不畅。再有较复杂的原因就是动脉血没有充分的灌注到整个皮瓣即回流了,使得组织缺氧而产生肿胀、淤紫或血管内膜受到过多的压力而造成的损伤。因此我们临床应用动脉化静脉皮瓣首要的原则和措施就是动脉血的流入要相对减少、增进血液的顺畅回流,避免明显的血流短路和直捷通路。

动脉化静脉皮瓣微循环变化的另一特点是:皮瓣内小静脉、细静脉普遍扩张。这也提示了这种非生理性循环早期存在着静脉回流不畅的倾向,静脉回流不畅,可使血浆渗出增多,血液相对浓缩,易在静脉内形成血栓,这又进一步加剧静脉瘀血,从而影响皮瓣的成活。有学者也明确指出良好的静脉回流是皮瓣移植早期赖以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2]

再者,皮瓣得到充分的、分布均匀的灌注避免缺氧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增加进入皮瓣的血流并不就代表整个皮瓣各处得到了充分灌注。要得到充分的灌注最低限度要流经细静脉。原林等[3]的研究表明:下微静脉管壁结构与毛细血管相似,在物质交换中起重要作用,皮瓣动脉化时可起到替代毛细血管的作用。总之,由于其成活机制较为复杂,需要我们在临床上不断的进行探索,以上成活机理的分析和基本原则的探讨,希望可以为我们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参考。

1、静脉皮瓣不倒置是否更好?陈林峰等 [4] 曾经在其实验及临床观察中认为,动脉化静脉皮瓣是由动―静脉瘘的非生理循环供血而移植成活,术后3个月动―静脉瘘逐渐废用闭塞而机化。为保证动脉血灌注到静脉网的皮瓣中,应顺着静脉瓣膜方向吻接静一动脉,但皮瓣远端必须有良好的回流方能获得皮瓣成活。但是临床上常有因各种因素使得没有倒置而吻合,动脉血流是逆着静脉瓣方向流动,也没有因此而造成的坏死。我们在临床应用动脉化静脉皮瓣反应中度以下的28例中,其中有24例在动静脉吻接中静脉没有倒置,占85.7%。而反应较重与重的病例中,有57.2%做了倒置。因此,从本组病例看,在动脉化静脉皮瓣的动静脉吻接中,静脉不倒置吻合要好于倒置吻合。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切取及吻合皮瓣时,要吻合的动、静脉往往都在皮瓣的一侧,若静脉不倒置,动脉血流的压力可以冲破逆行的瓣膜而流动,静脉则可顺瓣膜方向顺畅回流。若静脉倒置与动脉吻合,静脉就会逆静脉血流方向,而静脉血的压力难以冲破逆行的瓣膜,影响回流。(2)按照血管的树状结构,当动脉血逆行进入静脉血管后是沿从主干往属支灌注,相当于生理情况下动脉血流往动脉血管的分支灌注,更符合生理灌注路线,灌注更加充分。而如果顺原静脉流动的方向注入动脉血,因属支的回流方向也是向着主干方向,在主干有血液流动的情况下其压力要低于属支内或毛细血管床的压力。血流很容易直接顺着静脉血管的主干回流。(3)即使瓣膜一时难以冲开,从吻合口到第一个瓣膜之间的血管壁也有较多的细小属支,动脉血流也可通过它们进入毛细血管床进行循环。

总之,我们认为,不怕灌注不足,而更怕回流障碍,因动脉化静脉皮瓣总是不会象生理皮瓣A-V之间顺畅的自然的经过和灌注,开始时循环不顺畅、血液淤滞是肯定的,所以应尽力保证回流的顺畅,不要使血液淤积在皮瓣内。为了尽快重新建立这种过程、减少在建立这种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尽量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做到既要充分灌注又要减少淤积,形成一个较合理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 纪树荣,程绪西,贾淑兰.静脉网状皮瓣游离移植动物实验研究.显微外科杂志,1982,9:4-5.

2 陈剑名,郝新光,罗少军,等.动脉化静脉皮瓣的实验研究.广东医学院学报,1995,13:284-286.

篇4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开展组织是教师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在课程游戏化的教育背景下,提倡幼儿一日活动的“游戏性、适宜性、自主性”的原则,教师如何更好地将教育融入幼儿生活,如何营造“自主、开放”的环境,顺应幼儿发展的天性,在实践中敢于尝试,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是这次半日活动观察的目的。

观察重点:时间节点的安排、区域游戏的组织、活动流程的衔接

活动跟踪前,老师们对班级的区域、主题墙进行了预设,在自主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研讨中对主题活动有了充分的了解,保证活动观察有条件,有准备,同时,将活动安排入月工作计划中,在园部的周会议中公布,每天安排一个班级定时定点进行观察跟踪,活动持续两周。

活动的开展观察:

1.眼中有孩子

小班孩子从入园到现在才短短两个多月,家长的诸多要求,孩子的诸多习惯都等待着老师们去发现,去了解,去关注,如果老师眼中没有孩子,那么整个班级像一盘散沙一样,既没有序也没有安,还谈何教育?小班老师们用自己母爱般的关怀,从收放玩具到组织教学到生活盥洗,做好每一项任务,组织好每个环节,减少孩子的等待时间,根据小班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发展,每个环节之间的转变自然,形式多变,有手指游戏、歌曲、听故事、听音乐等等,把孩子紧紧围绕在老师的身边,又在感官的刺激中得到锻炼,富于童趣。老师们的教学准时而有效,教学PPT、图片、背景、实物都一一到位,活动中师幼互动突出,孩子们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较高,老师自然、亲切的状态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大孩子角色的最佳扮演者。

2.心中装孩子

半天的活动让人印象最深的要数点名环节和区域游戏。各班的点名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说说水果名称、说朋友的名字、用声音表达自己喜欢的动物、说唱“我来啦”、数数来了几位小朋友……让枯燥的由教师统计数字的环节变得生动有趣味,又巧妙地与主题课程《我喜欢》相融合,孩子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并尝试着接纳别人,并和老师、同伴主动交流,这何尝不是一种让孩子融入集体的智慧。课程游戏化体现得最突出的要数区域游戏的开展,老师们在班级中利用灵巧的双手以及家长资源,在每个区域内投放了材料和玩具,让孩子们有事可做,有物可玩,地垫、帐篷、拼板、装饰纸箱制作的房子、瓶罐……孩子们在区域里游戏很投入,很放松。区域规则的形成也着实让老师们小小头疼了一把,因为孩子小,在家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帮着,而在幼儿园不是一对一的帮助,每个动作都依赖老师的现象是小班孩子所习惯的,但是看到孩子们熟练地取放区域牌,选择区域,整理玩具,分类摆放等都能感受到老师们在这过程中所花费的心血和努力,孩子们有序地活动,让空间有限的教室变得不那么狭小局促,一个个小小的区域成为孩子们快乐的天地,老师扮演着朋友的角色,和孩子们一起在游戏中成长,游戏中快乐。

3.行动为孩子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小班老师的言行更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老师们在一日活动中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激情,看到孩子咳嗽提醒多喝水,孩子上厕所注意地面的湿滑,洗手时帮助孩子把袖口卷起,这些对于中大班孩子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小班老师们却不得不细致地亲力亲为。尊重儿童,不等同于样样事情顺从,姑息迁就,而是有效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学会面对,学会独立,11月中旬正是我园小班孩子独立入园的关键期,孩子离开家长的怀抱自己走进教室不仅仅是对孩子,对家长也是一种考验,这中间是克服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定式,配合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成长的良好契机,老师们都十分重视,早晨入园时采用逐步减压、循序渐进的原则,先由家长送到教室门口,逐渐过渡送到楼梯口老师接,最后家长送到园门口老师接,逐渐幼儿自己独立入班,个别比较特殊的孩子,老师们也做好思想工作,及时表扬为主,不断强化规则和独立意识,为孩子建起一片自信的天空。

活动的思考提升:

逐班半日活动观察,加强了老师们一日组织能力和对课程游戏化的思考,“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安排内容要有理有据,活动如何从孩子出发开展……每个班级的安排和组织虽然有优势的方面,也有老师们值得推敲和思考的空间。

1.存在差异,转变观念

班级的老师们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特长,班级搭配方面也有成熟教师与成熟教师、成熟教师与年轻教师、年轻教师与年轻教师,这三种类型的搭配方式影响着活动过程的体现,使孩子的行为是否真正自主值得思考,因此,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异存在明显。例如:有的班级早餐环节洗手后自己拿杯子,而有的班级还是由阿姨一一放好,在“大家请用”的呼声中进行,老师说:“这是用餐礼仪教育。”当孩子说这一句话的时候,真正感受到了所谓的礼仪了吗?还是当一句顺口溜或者口号而已;再如:每每在教学活动个别老师“上课”“学习”的字眼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是不是特别陌生?是不是意味着老师说,你们来听?从例子可以看出亟待转变的是老师们的观念,但这种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年长的教师,她们对孩子的护理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但是在孩子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教育,和课程如何融入一日活动,以游戏精神来进行班级管理,是必须不断学习和积累的。

2.打造青师,勇挑重担

在半日活动观察中,发现班级管理的重担都落在成熟教师身上,青年教师虽然有部分参与,但勇挑重担的勇气和信心不足。本学期小班的青年教师比较多,在青年教师中有专业能力强的,也有比较薄弱的,这部分教师头脑灵活,有朝气,对于接受新事物的适宜性上更强,但在半日活动的组织中,自己的思考不多,特别是集体教学,照本宣科的模式还存在,区域游戏的指导只关注“点”。在今后的工作中,级部和园部将在教学活动的思路和区域游戏的指导方面一起研讨实践,帮助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活动的思考实践:

活动的思考和分析是为以后的实践提供依据的,以上的分析指明了小班老师们今后的实践方向。

1.实现半日活动随机观察跟踪制度。

2.强化青年教师专业化能力,师傅加强备课指导,在教学和区域组织中不断成长。

3.转变观念,学习新的课程理论。

4.调整活动中语言和行为。

篇5

关键词:实习平台;校内外实训;导师

一、残疾儿童康复专业现状

根据2011年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我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0~6岁残疾儿童139.5万人,每年新增19.9万人,而残疾儿童入学率仅为60%。专业的学前特殊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增强。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视,残疾儿童康复机构陆续建立,但是满足不了众多残疾儿童需要康复的现状,出现这样的供需矛盾,半公益半盈利性质的民办儿童康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无论从公立和私立康复机构来看,师资力量是最需要加强的。培养残疾儿童康复教师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培训体系。这个体系既有普通教育的特点,也有特殊儿童的特点,与普通教育一样,甚至超过普通教育对实训的要求。一般的儿童康复师资培养,需要建立专业的师训室,如感统实训室、沙盘心理观察、录播实训等,但是校外的真实岗位训练也必不可少,这样校内和校外的结合训练才能保证师资职业能力的提高和质量。但是随着实训建设的深入却带来了一些问题:

1.校内实训教学与校外实训教学不能有效融通

我校的残疾儿康专业实训方式是: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感觉统合实训室了解各个器具的使用以及效用,然后到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实践教学。校外导师按照课程安排开展实践指导,但对学生在校内实训的情况不能全面地了解,如学生是否能对某些重要器具熟练操作等,这样校外导师会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怀疑,而不愿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最后校外实训环节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2.校内教师不了解学生校外实训的情况

随着儿康专业的生源扩大,师资力量却有限,学生校外实训时,校内教师不能时刻跟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不到及时的指导,最后教师只是根据校外导师的评语对学生的校外实训给出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和分数。这样的评价显然不能客观评价学生整个教育实践的表现,也不利于提高学生技能。

3.校外导师不能有效指导学生校内实训

校外导师往往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骨干教师,如果能让校外导师指导校内学生的实践教学,必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下一步的校外实训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我校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等原因,校外导师不能对校内实训活动进行指导。

以上问题,导致实训教学效率下降,使用人单位希望职业教育达到零距离上岗就业的需求难以实现,也给学生就业增加难度。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型移动设备和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也为我们的实训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微型移动设备主要是指:智能手机、带有PC性能的上网手机和PDA等,这些设备具有便携、实时性和流媒体功能的特点。综合我校残疾儿康专业实训的问题,主要就是实训过程中缺乏及时“沟通”的途径,如果我们采用微型便携设备辅助实训教学解决上述问题,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残疾儿童康复实训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利用移动技术支持的实训平台将满足学生实训阶段产生的必要需求:

1.满足了学生实训中适应性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事实是扩大生源,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比较大,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实训方式不只会给教师的因材施教带来困难,也使部分学生失去了获得专业技能学习的机会。以移动设备和技术辅助的实训方式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相结合,将学习聚焦于为恰当的学习者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提供恰当的内容。同时,实训平台的学习模式也是建立在协作学习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可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平等交流,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可以实现实时关注学生实训活动并即时点评反馈。

2.满足了教师对传统实训模式与以移动设备、技术辅助的实训方式整合的混合学习模式的需求

本实训平台的研究是建立在项目教学法这个成熟的实训模式之上,将移动设备的优势与这种实训模式有机整合而形成的学习模式。通过移动设备、技术构建的实训方式,将整个校内外实训资源统一整合,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点播课程学习,并记录其各个实训阶段(从校内实训室的学习情况到校外实训基地的学习情况)的表现,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及时对每个学生的实训活动进行指导,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3.满足了学校与企业共育人才的需求

以本课题来讲,通过移动设备、技术辅助的实训教学,减少了学校和企业在各自发展中建设的成本,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企业从学校不只能获得优秀的员工,还有先进的康复器具与教学理念,学校则从企业获得真实的实践环境和经验。只有通过各种方面建立这种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途径,学校和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三、残疾儿童康复实训平台的设计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的研究。在教育理论方面深入研究儿康专业的教学理论和其实习实践的每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其规律模式,并逐渐由传统的实践实习方式转变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化的实习实践模式。其次,充分研究和论证平台的实现技术、架构,考虑平台的可扩展性。

1.实现技术研究

本平台的开发由于资金和开发人员的限制,在技术上采用了成本低廉、技术难度小的平台和数据库。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项功能的实现目的和操作复杂性,因此平台分两部分开发,我们将业务复杂的部分放在基于B/s结构的web实现,将业务简单但是及时性较强的部分开发成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上实现。因此,其技术采用了Asp、Html、wml语言,数据库采用了Sqlserver数据库。

2.功能设计

本平台应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导师和相关人员的需要,做到对学校人员、场地、物资设备等资源的合理调配。据此,我们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将系统分为相关通知、实习安排、实践安排、学生区域记录、教学活动观察记录、过度环节教学记录、学生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日常活动设计、见结、实习评价、疑难问题讨论、实习资料等功能。

(1)相关通知模块:在这个模块教师和企业导师可以有关实习的通知;

(2)实习安排模块:在这模块教师实习各个环节的资料和要求,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实习相关电子资料以及相关参考资料;

(3)学生区域记录模块:在这个模块学生添加区域记录的内容,并可进行编辑和查看等操作;

(4)教学活动观察记录模块:在这个模块学生添加教学活动观察记录的内容,并可进行编辑和查看等操作;

(5)过渡环节教学记录模块:在这个模块学生添加过渡环节教学记录的内容,并可进行编辑和查看等操作;

(6)学生教学活动设计模块:在这个模块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记录的内容,并可进行编辑和查看等操作;

(7)见结模块:在这个模块学生添加见结的内容,并可进行编辑和查看等操作;

(8)实习评价模块: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网上的实习评价;

(9)问题讨论模块:教师和学生随时通过智能设备对实习问题进行讨论。

3.数据库设计

数据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设计是系统设计的中心,是系统实现的保证,也是衡量系统可行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应遵循实用性、可扩展性、安全性、集成性和规范化原则。

儿康专业实训实践平台系统数据并不庞大,但关系复杂,为使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计算更方便,要将系统数据进行分类。根据需要,完成设计包括表(63个,表略),其主要业务表如下:

表1.区域活动记录表(area_active):学生学号、区域名称、记录日期、使用频率、区域标牌、材料布置、观察重点、观察记录。

表2.教学活动观察记录表(teach_observe):学生学号、授课教师、班级、时间、活动名称、教育活动观察记录、分析、活动评价。

表3过度环节―教学活动观察记录表(teach_observe_detail):学生学号、授课教师、班级、时间、活动名称、教育活动观察记录、分析、活动评价。

表4教学活动设计(teach_design):学生学号、执教班级、日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思考效果、思考心得、思考不足、改革方式。

表5融合活动设(mix_act):学生学号、领域、主题、班级、设计思路、能力基础(选择是普通幼儿或特殊幼儿)、普通幼儿能力基础、特殊幼儿能力基础、普通幼儿活动目标、特殊幼儿活动目标、环境创设、活动准备、普通幼儿活动过程、特殊幼儿活动过程、普通幼儿活动评价、特殊幼儿活动评价、普通幼儿活动小结、特殊幼儿活动小结。

在残疾儿童康复专业实训平台的研究中,我们从教学模式探索和平台构建两个方面出发,在教学模式探索方面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试验、调查和统计等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注重研究的严密性和客观性,在定型研究中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活动第一手资料。在平台建设阶段将通过不断实践和反复测试,逐渐完成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萧成起,苏孝正,吕n杰,林永胜,黄永强,黄龙翔,陈文莉.无缝式学习环境中的知识建构[R].台北:2008年台北全球华人资讯教育论坛,2008.

[2]李玉斌,刘家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31-32.

[3]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

篇6

观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识活动,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观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而言,准确而周密的观察对于揭示事物本质具有重要价值。观察就是仔细了解客观事物,运用人的各种器官接触、了解和认识客观实体。舞蹈教学过程中,观察不是简单的“看”,而是包含多种智力因素。包括将在课堂上看到的舞蹈动作、听到的舞蹈脚步声音和感知到的学生情绪等各种现象,先经过自己的思考,确定哪种现象对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动作和了解舞蹈的艺术含义是有利的,那些不利于学生艺术素质提升的。良好的观察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知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其优于常人的敏锐观察力是长期研究和创作过程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因此,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良好的观察能力都是需要训练并反复练习才能得以实现。本文提出一种较为系统的培养舞蹈教师观察能力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合理运用观察法的关键是教师要培养自己对环境有效的观察能力。可以通过下面两个途径来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一是培养视觉观察力。按事物出现的时间、空间、结构或者外部特征进行有规律的观察,并对上述特征进行简单而准确的分类,可以较快的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例如观察物具有多个颜色的物体,就要判断出在教室这个环境中,何种颜色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何种颜色是能够分散学生注意力。二是培养听觉观察力。培养听觉观察力过程中,可以闭上眼睛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聆听环境声音,区分出那类声音占主导地位,那类声音具有韵律感,并同时快速确定声音的来源。通过上述专项练习,可以提高观察力的条理性,保证输入的信息具有系统性、条理性。并且这类较少加工编码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更能保证学生接收舞蹈动作的速度与正确性。

二、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技能培养

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在动作示范过程中,为了保证动作规范性难免不能全面顾及对学生的观察。有些年轻教师认为学生的理解力可以保证其掌握动作的要领,但却忽视了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学生之间的观察力千差万别,同一组舞蹈动作,有的学生一眼就看出各个动作之间的要点和相互联系,有的则相反。舞蹈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规范的舞蹈动作,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要尽量减少自己做示范动作的时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一切机会让学生成为舞者,自己要学会充分去观察学生后,指导学生。

(一)培养自身的运动观察视觉技能

舞蹈教学同文化课教学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中。在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练习时,舞蹈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舞蹈的理解程度和舞蹈动作的熟练程度,掌握好自身动静切换之间的微妙平衡,才能达到敏锐地观察学生的目的。在动的方面,对于不能正确做出舞蹈动作的学生,要迅速观察出其错误所在,及时通过自身示范性动作加以纠正。在静的方面,对于能正确做出舞蹈动作的学生,要迅速寄予鼓励并要其继续强化练习。

(二)培养自身的运动观察听觉技能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利用听觉进行观察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技巧。例如在踢踏舞教学中,学生身体的舞姿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重点而是着重趾尖与脚跟的打击节奏。踢踏舞根据不同舞曲的节奏来调整舞蹈快慢的程度,主要靠踢踏鞋发出“踢踢踏踏”的声音。如果学生的舞蹈动作都是规范且符合音乐节奏,则学生舞鞋与地板的碰撞声音将会是整齐划一且具有十足的韵律感。因此,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聆听脚步声是否整齐划一或者是否具有正确的韵律。

(三)通过观察与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尤其是舞蹈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笔者认为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例如,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个具有创造性或者符合当今社会实际热点问题的主题,让学生自主进行创造性的编舞。具体来说,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教师在不同组之间进行不间断的视觉观察和听觉观察。其次在观察过程中,确定不同组甚至不同学生之间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并分别给予指导。最后在课后要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学生在课堂上各种形体动作的优缺点,为后续有的放矢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结语

篇7

在实践工作中,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打造环境文化,营造幼儿快乐游戏的氛围

环境文化对于培养幼儿性格、构筑健康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长期以来,我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尤其是着重打造了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影响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从教师仪表到一言一行,从班级管理到同伴关系等,都要求做到教育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力求让幼儿在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活动氛围里进行快乐自主游戏。在平时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主题墙饰,或向幼儿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品德教育,或给幼儿提供进一步感知探究的源泉等。

二、投放丰富材料,提供幼儿快乐游戏的条件

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可利用搜集来的各类废旧材料通过创新加工等制作成美观、实用、操作性强的教玩具。比如用纸杯做成的茶具、用药盒做成的小汽车等都深得幼儿的喜爱。在材料投放上,要注重做到三同要求:

一是同一年龄,要求多层材料。同一年龄幼儿在理解、表达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投放的材料应有一定的难易差异,以让每个幼儿都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游戏。

二是同类区域,要不同材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相同名称的区域里要投放隐含不同教育价值的材料。

三是同一材料,要求不同玩法。要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达成多个教育目标。

三、拓展区域环境,延伸幼儿快乐游戏的空间

幼儿园坚持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预设”和“实际”之间的关系。《纲要》要求: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观察幼儿,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为此,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我在平时活动中注重将孩子们的作品悬挂起来,既装饰美观了活动室,又让幼儿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我还动员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编网或隔断帘用于间隔两个区域,并在上面吊挂了图片、卡通头饰、幼儿手工作品等。立体空间的使用使幼儿游戏环境变得更加丰富了,也有效地引发了幼儿与环境之间、与幼儿之间、与老师之间的多向互动,从而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四、利用家长资源,搭建幼儿快乐成长的桥梁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要健康发展,家庭、幼儿园、社会教育缺一不可。我通过两化建设,争取到了家长对幼儿区域活动的支持和配合。

一是家园活动制度化,通过开展家园活动,提供亲子体验平台。我在班内设置了专门的家园活动区,比如理发店、超市、医院等,家长每日都可以自行安排和幼儿一起在区域里进行亲子游戏;家长每天都可以走进班级,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同时,我班还定期举办“家园同乐”活动,邀请家长入园和孩子们同时游戏。

二是家园联系常态化,建立家园手册,构建家园联系桥梁。幼儿园专门制作了家园手册,每月定时填写一次幼儿的发展状况、兴趣需要等。中班幼儿小刚是一个中途转园的孩子,初入园时性格孤僻,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和同伴交往。后来,在家园手册上,班内教师了解到小刚特别喜欢玩汽车,于是老师搜集了各式各样的汽车玩具投放到区域里,并有意识地引导小刚去和其他幼儿共同参与游戏活动。结果一个月下来,小刚脸上有了笑容,性格也活泼开朗了许多。

五、创新指导模式,提供幼儿快乐成长的保障

为了实现“以幼儿为本,做好幼儿的观察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好朋友”的目的,我在平时活动中形成了“观察为主”、“适时指导”、“记录评价”的区域活动指导模式。

1.“观察为主”。重视“理解孩子的理解”,要求平时区域活动时重点做好区域活动的观察者,主要包括整体观察和局部观察,尽量不要盲目地去干扰或打断孩子的游戏行为,以让孩子在“被尊重”的氛围中去游戏。

2.“适时指导”。平时要学会观察,不能随意干预幼儿游戏,但这并不代表要错失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育时机。在幼儿区域活动时,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可以一个游戏者的角色进行参与指导:

一是当孩子无所事事时,要采用参与策略。

二是当孩子冲突升级时,要采用移情策略。

三是当孩子不够自信时,要采用表扬策略。

四是当孩子离题万里时,要采用问答指导策略。

篇8

关键词:方法观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

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幼儿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幼儿园的种植园地是幼儿学习,培养观察能力的宝贵资源,教师应充分发挥种植区和自然角的教育价值。我认为,培养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观察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起观察兴趣

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他们对所有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个孩子,都变成了一个个小问号,小脑瓜里藏着许许多多的疑问。土壤、蚯蚓、蜗牛壳等,都是孩子们议论的话题。若没有教师的引导,种植的活动目标就很难实现,教育意义就所剩无几了,更不要说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了。因此,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活动前明确此次活动的观察目的和观察任务,就尤为重要。

例如:引导孩子们认识蚕豆时,我采用猜谜的形式,让幼儿来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豆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活动兴趣;另外,我会用“蚕豆宝宝”“好朋友豆豆”等轻松、充满童趣的语言亲近幼儿,让幼儿主动观察蚕豆的外形、颜色,初步认识蚕豆。可以准备一个找蚕豆的小游戏,在各种豆子中,让幼儿找出蚕豆,比一比谁找的蚕豆又多又快。让孩子们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学会观察方法

有了观察兴趣,还必须在观察方法上加以指导。孩子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观察条理性比较差,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让幼儿学会有目的、自主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1.比较法。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比较性观察,让幼儿观察两种以上的事物,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幼儿正确细致全面地认识事物。

2.顺序法。对于幼儿来说,让他们掌握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等复杂的顺序,存在较大的困难。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只要幼儿能够有顺序、能细致地观察就行了,教师要指导幼儿经常进行有顺序的观察训练,避免走马观花似的瞎看。

3.追踪观察法。追踪观察法是指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间断性的、有系统的观察,使幼儿了解其生长、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

三、培养观察习惯

幼儿的观察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养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一个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时常给幼儿创造观察的机会,给幼儿提供较好的观察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观察活动,培养幼儿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1.教师可以利用午后散步的机会,带领幼儿去植物园。让幼儿近距离接触植物,观察植物的特征及其生长情况。

2.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个微型种植园,为幼儿观察植物提供更为方便的场所。

3.邀请家长一起参与种植活动。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密切了家校联系,也丰富了校园活动。有了家长的支持,幼儿对植物的观察才会更有效、更长久。

4.组织专门的外出观察活动。让幼儿走出幼儿园,亲近大自然,充分开阔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积累生活经验。

篇9

关键词:幼儿园; 自然资源; 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78-001

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有着较为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如周边的农田、蔬菜园、果园、桑园等,园内的自然资源室、种植园地等等,孩子们在那里,获得很多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体验,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教师应给幼儿创设看、听、摸、嗅的机会,调动幼儿多种感官, 让孩子在“玩”中探究,在“玩”中学习,在亲身体验中,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中的乐趣,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一、走进课堂,欣赏课堂中的科探风景

首先,我们尝试着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开发科学探究特色的园本课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各个年龄段推出不同的科学主题活动,如小班的主题为“我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了“小兔乖乖”,“小蝌蚪的成长”,“可爱的小狗”,“动物的脚印”,“它是谁的宝宝”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课;中班的主题为“有趣的水”,设计了“水的秘密”,“水不见了”,“沉与浮”,“有趣的水成分”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课;大班的主题为“种子的秘密”,设计了“种子藏在哪”,“种子的旅行”,“制作种子标本”,“种子食品品尝会”,“种蚕豆”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课。

后来,又尝试着将科学探究活动渗透到了其他的领域。如语言《有趣的籽宝宝》《小蝌蚪找妈妈》等;美术《可爱的小池塘》《种子镶嵌画》;健康《苹果宝宝爱洗澡》《小刺猬背枣子》;音乐《摘果子》《会跳舞的种子》,数学《种子排排队》等。

现在又逐渐将主题扩大到“动物类”,“植物类”和“自然物类”。随着这些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二、走进种植园,欣赏种植园中的科探风景

在园中,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园地虽小,却真实自然。我们将它按班级为单位划分成几块承包到班。在种植园里,幼儿可以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灵活多样的探究活动。他们在播种、浇水、施肥和采摘蔬菜的过程中,了解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简单知识,并在每天的操作、观察、记录和交流中,得到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发现,学到了科学种植的知识和经验,掌握了探究的方法。

听“为什么有的种子只要撒在泥土上就行了,有的种子要挖个坑埋在泥土里呢?它会不会被闷死啊?”“呀,其他的草一拔就拔掉了,这棵草的根怎么这么深啊,拔都拔不掉,害得我摔了个屁股着地!”这一句句从孩子嘴里蹦出来的话,能说这些童言是“稚语”吗?这些都是他们迸发出的智慧火花,为接下来的科学探究播下了一颗种子。

三、走进自然资源探究室,欣赏探究室中的科探风景

为了让幼儿亲近自然,喜欢科学探究活动,我们开辟了自然资源探究室,便于收集和整理自然资源,同时也弥补了教室里科学探究区空间上的不足,让幼儿在足够的空间和材料中探究科学。

我们在科学探究室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物。如贝壳类的,豆类的,稻草类,树叶类,泥沙类,还有水等,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各项感官,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同时又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四、在园中走走,欣赏园内环境中的科探风景

为了发展幼儿的观察,实践,制作能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每个班级的“科学区”都各有不同,但都给幼儿有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各班按幼儿实际水平,分层次投放材料,如给能力弱的小班幼儿提供“不倒翁”,让幼儿尝试“装汽车轮子”,“豆宝宝找家”,“摇摇乐”,“观察蛋宝宝”等。给能力强的中大班幼儿提供制作树叶标本的材料,让幼儿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学会探索的方法;提供纸杯,幼儿尝试制作电话机;提供各种种子,尝试种子分类;提供纸板,火柴棒,认识陀螺等等。在活动中,他们会变戏法地运用石子,沙子,种子变出摇摇乐;探索种子等分、种子集合的奥秘;“潜心钻研”制作蛋的秘密、尝试着“沉与浮”、摆弄着天平称,使幼儿的探索兴趣油然而起。

我们还在每个楼层上设计开展的《身边的科学小知识》,此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1.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意识。2.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精神,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这个活动从小班组到大班组,每个班级都参与到活动中,各班教师通过自己的想象,创意,以及与幼儿的合作,制作成灵活、生动的作品。本次活动以身边的科学小知识为主,教师首先收集了各类关于科学知识的资料,通过商讨分为三个年级组开展,如小班组的动物篇;中班组的植物篇;大班组的自然篇。各班教师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设计了精致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塑封上墙,为幼儿展示了一组组精彩的科学知识集锦,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五、走进自然,看看亲子活动中的科探风景

幼儿生活在农村,走出家门就是一片自然小天地,那里有着农家的种植、家禽的养殖,更有散发泥土气息,寻找泥地的发现。我们通过利用农家自有的资源,让家长参与陪伴幼儿去探究自然中一切新鲜的事物,找寻可以发现的问题。因此,我们尝试着让科探走进具有农村自然特色的各自家园,将课堂研究延伸到每个家庭。

如前阶段的研究蚂蚁。首先在课堂上老师让幼儿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探索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尝试用多种方式探索蚂蚁,体验发现的快乐。然后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通过一些辅助工具,幼儿通过感受、体验、理解、反思、领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具体情景紧密关联的知识,启迪了自身的智慧,打开了心智之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篇10

幼儿时期是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幼儿各方面的行为习惯都还在初步的形成当中,而且,此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大,生活当中,只要予以引导、教育,相信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一定能养成,这也将会成为孩子终身受用的财富。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主张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在生活中进行,习惯培养更应该如此。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在深刻领悟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我们也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在幼儿园的一些生活活动来加强对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例如:最近,我班小朋友洗手时浪费水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孩子边洗手边玩水,有的甚至洗完手后不关水龙头。每次我总是提醒:“把水龙头关紧!”但稍没看住,水管的水就流着,针对这种现象,我以小水管的口气对孩子们说了自己的“烦恼”。当我说到“小水管每天看到有那么多的水从自己身上流下来的时候,它非常的难过和伤心,小水管里的水流呀流呀,它肚子里的水越来越少,等有一天水流完了,小朋友就没有水洗手了……小朋友听着“小水管”的讲述,教室里安静极了,相信这次很多孩子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启发,因为在接下来的日子,浪费水的现象渐渐的减少了,即使偶尔有发生,有一些孩子也回在旁边提醒他“快关水龙头,不然水都要流光了”“水龙头又要生气了”等,使他们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增强。

二、通过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观念

首先我们通过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来加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记得幼儿刚进小班时,幼儿园中餐吃虾,我们总是帮助幼儿把虾壳剥去后给幼儿吃,又省心、又省事,但殊不知这样是剥夺了幼儿学习、动手的机会,没有这样的训练机会,我们又怎样要求孩子去主动做事呢?于是我们改变了过去做法,让幼儿自己来剥,他们既学到本领,提高了动手技能,同时孩子又有了食欲,可谓是一举两得。其次,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观念还应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幼儿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提高幼儿独立生活能力。最后,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信,来增强孩子的劳动观念,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为他人服务,因为幼儿随年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洗碗、上街买东西,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老师一定要予以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例如: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经常通过让幼儿料理自然角、整理图书、收拾玩具架,帮助阿姨搬椅子、帮同伴拉拉链、扣纽扣等活动,鼓励幼儿动手做事、同时也让幼儿在为他人服务的劳动中,也养成为别人做事、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识。

三、通过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首先应该融化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在幼儿园,孩子们除了教学和游戏外,其他的时间都处在丰富的生活环境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孩子,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培养的孩子的求知欲,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不一定要一味地教授孩子知识,而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知识会遗忘,而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钥匙”,他就能自己去学习知识和探索知识了。那怎样在生活中灌输这些知识呢?我想我们老师只要平时做个有心人就行了,例如:当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到一些生活用品时,我们可有意识地启发孩子观察认识它,了解它的名称、性能和用途等,还可鼓励孩子自己再想出其他的用途;当带孩子散步时,我们可以教孩子观察常见的一些昆虫、观察花草、树木、以及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和变化等,从而在不经意之间丰富了孩子的知识,拓宽了孩子的视野,也培养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再如:当个别孩子在生活中有困难时,我们也可以激发幼儿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关心他……相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孩子也会“功夫不负有心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就一定会形成。

篇11

转眼间大学第一学期已将结束,大家都归心似箭,希望赶快回家,同时各自也在为自己制定这的寒假的实践活动,随着假期的到来,束缚已久的身心终于可以迎来自由自在的天空,呼吸着冬天特有的味道,去享受体会属于自己的假期。寒假是学生充实自我、增加阅历、了解社会的重要阶段。作为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精彩的假期计划:打暑期工,是一种身心的磨练,在赚取生活费用的同时,又可以亲身感受社会这个熔炉;有人抓紧机会去进修,参加雅思、托福、考研等培训班,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完善的补充;有人则准备跋山涉水,去游历神州各个地方,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 而卧则是希望能够深入校园,融入学生的群体中,所以我选择了教师实践这项活动。

假期实践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但不是朋友一拉、老师一说参加实践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脑袋一热就上了,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在持有正确的态度,向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咨询,然后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毕竟大学生大多是来自于农村,最后也要服务于农村,及早深入社会有助于大学生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更充分的准备。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与“生产、研究、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才能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人才。实践教学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国情和学科专业背景的了解;通过实地动手、思考解决现实问题,使其开阔视野、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劳动观念,激励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

下面就讲讲我的大学生教学实践经历吧,很令人难忘的回忆,它是我大学以来的第一次教学实践,从中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因为我要照顾比我更小的学生,看到他们纯真的眼神,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担负起教育他们传授给他们只是得责任。目前各大高校都有着各自与学校专业相互挂钩的教学实践基地,这更有利于针对性地将学生所学专业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当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只是在实践中观察老师前辈们怎么做,更多的是要亲身尝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定期书写实践报告或心得,这样才能很好的总结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开始我先较快的了解整个班级的学生情况。记得刚开始和小同学相处时,我急着找潭老师了解班级情况。但潭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让我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可能当初我有点不理解。但后来想一想潭老师并没有做错。我应该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了解这个班级,了解学生,毕竟我面对的还是学生,这也是对我的一个考验。接下来我就通过班干了解了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工作。其次,我再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不了解,这时我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

篇12

班级幼儿保教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幼儿25名,通过家访电话联系与来园幼儿交流等方式,我们对全部幼儿在健康认知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幼儿园中班班级保教工作计划。

二、幼儿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全部为新生,其中部分幼儿从未上过幼儿园,入园时幼儿情绪会不稳定,甚至有哭闹现象。另外,有7名幼儿刚满3周岁,生活自理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悉心照顾和帮助。我们将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和谐丰富的教育环境,让幼儿愉快的生活学习。

健康领域

目标: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2.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上下肢协调能力。

3.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措施:

1.通过优美的音乐,引导幼儿愉快、安静地进餐。

2.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通过体育游戏、竞赛活动等使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提高上下肢的协调能力。

4.通过故事,幼儿之间的讨论等形式,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语言领域

目标:

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他人讲话,主动与他人交往,敢于当众讲话。

2.理解并较正确地运用动词、连词、形容词、口齿清楚,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朗诵、讲述等。

3.培养幼儿能够听懂常用英语,并能够与其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措施:

1.与幼儿共同开办班色区“快乐餐车”,使幼儿不但可以相互之间有沟通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达到班与班之间的互动,幼儿有了大胆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2.为幼儿提供英语的环境,平时各个环节多与幼儿用英语交流,可通过竞赛等形式鼓励幼儿大胆并喜欢说英语。

3.开展“我是小小故事星”栏目,鼓励幼儿大胆在人前表现,敢于当众讲话。

科学领域

目标:

1.培养幼儿主动观察探究事物,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2.认识五种以上图形,了解图形的主要特征,会拚摆组合图形。

3.会按大小、长短等特征进行排序。

4.比较事物的大小、长短、远近等关系。

5.喜欢种植与饲养动物,在活动中观察了解动、植物的特征习性与生长变化。

措施:

1.在活动中与日常生活中,通过幼儿自己动手的完成,加强幼儿创新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在游戏区中投放相应的益智玩具,引导幼儿对不同物体进行分类。

3.幼儿通过玩建筑区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了解图形的主要特征,幼教文案《幼儿园中班班级保教工作计划》。

4.与幼儿共同制定动植物的观察纪录,了解动植物的特征与生长变化。

社会领域

目标:

1.喜爱周围的人,学会同情关心与帮助他人。

2.喜爱民间节目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西方多元文化。

3.礼貌友好与他人相处,愿意接纳别人,会分享、轮流、谦让。

措施:

1.通过评选“小小劳动者”,培养幼儿愿意劳动以及能够关心与帮助他人。

2.通过故事、环境,以及与幼儿共同制定游戏活动及内容,体验民俗,感受西方多元文化。

3.开展“快乐餐车”活动区,培养幼儿礼貌友好与他人相处,愿为他人服务。

艺术领域

目标:

1.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极大胆地进行表现活动。

2.通过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观察,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进行创造,运用绘画,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措施:

1.在活动区中投放多种辅助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创作。

2.开设表演区,与幼儿共同商讨表演游戏的内容及共同提供并制作游戏材料及道具,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演。

家园共育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家园互动。

措施:

1.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各方面的情况,促进家园沟通。

2.按时更换家园栏目,为家长提供育儿信息,积极鼓励家长投稿,相互交流育儿经验,充分达到家园互动。

3.及时召开家长会,介绍本学期的工作。

4.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开设班中邮箱,与家长进行网上交流,解决不便之处。

三、月工作安排

九月:

1.做好新生入园的稳定工作,逐步建立幼儿一日生活常规。

2.第一次幼儿发展测评级评价报告。

3.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过渡环节播放百首名曲、歌曲)。

4.与幼儿共同创设班中环境及区域环境创设。

5.召开家长会和半日活动开放。

6.带领幼儿到汽车展览中心参观。

十月

1.与幼儿共同制定实施主题活动内容。

2.与幼儿商定“我们爱运动”,引导幼儿创编体育游戏。

3.加强体能训练,增强幼儿体质。

4.半日开放亲子活动。

十一月:

1.与幼儿一起制定复活节活动内容。

2.与幼儿共同制定并实施新的主题活动内容。

3.继续引导幼儿创编体育游戏,实施与改进。

4.半日活动开放。

十二月:

1.初步感知冬季特征,结合节日教学活动设计充分体现多元文化。如:我国、外国、民族文化、民俗艺术等。

2.与幼儿共同商定圣诞节活动内容。

3.帮助幼儿进行创编体育游戏的纪录,及时展示出来。

一月:

1.对幼儿进行发展测评。

篇13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一、爱在细微处,爱在关键时。

老师对学生的爱,应在细微之处,对那些体弱生、学困生,班主任更应该关怀备至,而且还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爱得科学、爱得得体,否则将事与愿违。特别是那些单亲家庭子女,因他们的家庭不和谐,很少感受到春意盎然、阳光灿烂的生活,因缺少关爱、缺乏自信,心理上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更需要老师的信任和尊重。

记得我所教的三年级,班上有一位叫郑霞的同学,从乡下转学而来,因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后因父亲再婚,跟随爷爷过着颠簸流离的生活。她个子矮小,又瘦又弱,刚到我班时沉默寡言,下课后仍然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像个满怀心事的“小大人”。同学叫她玩她无动于衷,有同学强行拉她,她象受了特大委屈似的哭个不停,也有不少同学小看她。后来我发现,她的作文写得不错,就抓住这一闪光点,在作文讲评课上让她朗读自己的作品。谁知,她的声音小得惊人,我便让班上朗读最好的同学朗读,同学的掌声和羡慕的眼光给了小女孩自信的阳光,渐渐地,小女孩脸上有了笑容,也愿意和同学交往了,课外活动时间,我有事没事便找她聊天,让她在办公室朗读她写的作文,鼓励她要把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同学们,同时,我瞒着其他学生给她物质上的帮助。在后来的几次作文讲评课上,她声情并茂的朗读,彻底改变了同学对她的看法,也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她终于打开心结,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

二、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学生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就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人格塑造人格,用魅力感染学生。

篇14

我从工作一开始就任班主任,感到并没有象他们所说的那样难。作为教育者应当更新管理理念,摆正师生关系。应该认识到: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更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凡事都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想一想,理解和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因此,尊重学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

一、榜样激励,带动学生

作为班主任应该始终融于班级活动中,成为班集体的一员,而不能游离于学生之外。如果只有言教,无身教,再多的说理也是徒劳。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树好榜样,做好表率,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班级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家庭独生子女,他们集体意识不强,劳动观念淡薄,每次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卫生劳动,无不怨声载道。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习惯,我每次都率先垂范,主动参与劳动工作的分工,带头打扫。要让学生不做劳动的旁观者,自己就不能把劳动“高高挂起”;要让学生态度认真,自己就应从脏活、累活、重活做起,这样才能激励学生,让他们心服口服;要学生愉快劳动,自己就不能流露半点劳累之苦,而要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让他们体验劳动的光荣和快乐。在自己的身教下,学校组织的卫生大扫除甚至其他集体活动,我班都能全员参与,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改进方法,体谅学生

“学生问题比学生还多”是事实。作为班主任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果班主任一直沿用老方法、老观念去对待,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入手,全面了解、综合分析、因材施教。

比如,对有错误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有些班主任因为生气,通常会对其大声地呵斥、责骂,甚至通知学生家长来校。其实,遇到此类事情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弄清原因,切忌冒失、急躁。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中学生的自尊心极为强烈而又极为脆弱,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否定,制止学生犯错误,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语言要委婉忌刻薄,简单忌冗沓,文明忌粗俗。要注意选择谈话的方式、场合和时机,慢慢引导,不能急于求成,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解决困难,关心学生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经验不足或认知滞后等原因,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和疏导,容易引发心理障碍。班主任应责无旁贷地关心和爱护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为学生办事。

每担任一届新学生的班主任,开学初,我总是通过观察、交谈、访问,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本班每位学生的情况。当了解到某学生性格内向、孤僻时,就及时地开导他,帮助他寻找问题根源,创造条件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的集体意识,使他获得愉悦感和自信心;当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时,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我都能把学生及时送到医院,帮助挂号、买药,陪伴在其左右,安抚了学生身心的痛楚,振奋了学生战胜病痛的信心;当得知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在考试比赛中遇到挫折时,我就耐心、细致地帮助其重振信心。通过 “细心、耐心、爱心”的工作,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温暖了学生的心灵,学生都能在班级里开心学习快乐成长。

四、评优公开,取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