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采购订单的管理范文

采购订单的管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采购订单的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采购订单的管理

篇1

【关键词】闭环管理;采购订单;物资管理系统

1前言

随着医改的深入,药品加成已经取消,传统以药养医的医院应收方式逐渐不可行,另一方面医院等级评审又对耗材管理有更严格的要求,要求对产品进行资质、效期管理,并能做到使用追溯,这些新的要求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已经无法实现。医院物流管理系统主要包含:物资平台、条形码设置、资质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多级库管理、高值耗材管理、供应室消毒包管理以及报表管理等九大部分。如图1所示。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实现了物流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但是在采购订单跟供货商之间的交接上,即如何将已经生成好的采购订单发送给供货商,供货商收到订单如何处理,处理完之后生成发货单如何进入物流管理系统这段流程上,没有很好的解决。以我们医院的一些经验,抛砖引玉,提供一些浅陋的意见。

2解决流程曾经用过的几种方法及优缺点

2.1原始方法

流程:采购订单生成之后,由医院采购中心的采购员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给供货商,供货商收到清单以后,按照清单上的物品进行备货,然后送到医院采购中心。采购中心库管员再按照发货单上的信息进行录入。最初的流程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缺点很多:(1)需要采购员来跟供货商进行联系,工作任务重。(2)打电话或者发邮件,容易造成供货商理解不清,发错物品。(3)高值和介入物品必须需要条码,其他一些需要条码管理的物品也存在需要条码的情况,这些都由采购中心库管员录入,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错误率。(4)采购员无法跟踪到供货商是否供货等详细情况。

2.2通过预入库方法

采购订单生成之后,由医院采购中心的采购员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给供货商,供货商收到清单以后,按照清单上的物品进行备货,然后根据医院提供的模板做成统一格式的电子发货单发送给采购中心库管员,库管员将电子发货单导入到系统中,生成入库单,然后由库管员或供货商对条码管理的物品进行条码验证,验证完成之后通过审核即可。改进之后的流程。优点是:入库单主要由供货商制成的电子发货单生成,电子发货单上附带了物品的条码,物资编码,品名,数量等信息,库管员只要直接导入就可以了,大大减轻了库管员的工作,直接就可以生成入库单。缺点是:(1)采购订单仍旧需要采购员来跟供货商进行联系。(2)仍旧会造成供货商的理解错误。(3)采购员仍然无法跟踪供货商供货情况。(4)供货商虽然按照模板操作,但是做的电子发货单会存在错误,导致无法入库的情况。

2.3通过网站或者APP方法

采购订单生成之后,直接发送到医院的物流网站或者APP,并短信或微信提醒供货商,供货商登录网站或者APP以后,按照网站或app上的物品进行备货,然后直接在APP或者网站上操作,生成电子发货单,然后由网站或者APP自动导入到物流管理系统。采购员可以实时追踪供货商供货情况。目前采用的流程。优点是:解决了前面2种方法的缺点,实现了和医院内部的物流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并且可以对供货商供货情况进行评价。

3效果评价

3.1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概率

(1)以往都是供货商提供纸质的发货单,然后由采购中心的库管员进行录入,不仅库管员造成较大的工作量,而且很容易发生错误,遗漏,非常不方便。采用最新流程之后,采购单都是网上进行流转,供货商做了以前库管员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和遗漏的发生,使库管员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验收审核工作当中。(2)以往采购订单都是由采购员电话联系供货商,难免发生错误。采用最新流程之后,采购订单直接由系统生成之后发送到APP或网站上,避免了错误的发生,采购员只是进行审核,大大减轻了采购员的工作,提高采购效率。

3.2方便采购员了解供货商供货实时情况,对供应商进行评价

网上采购之后,我们可以对供货商进行评价。采购订单发出之后,根据供货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例如分析供应商的到货及时率,合格率和退货率等,既有货比三家的进行横向评估,又有价格趋势的纵向评估,不断提升采购电子化的应用等级。

3.3实现物流管理系统的闭环管理

好多医院虽然在物资内部管理上实现全程跟踪,但缺乏采购订单与供货商交互之间的管理,使采购订单无法实现跟踪,无法实现整个物资管理系统的闭环管理。加入这一环节之后,整个物资管理系统就实现了闭环管理。物资管理系统——》生成采购订单——》供货商——》入库这一流程上就形成了闭环,提高了物资管理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综上所述,采用新的流程,采购订单通过网站的形式或者APP形式传递给供货商,使得供货商能及时得到订单信息,然后从网上进行操作形成发货单,进而进入物资管理系统形成出库单,大大减轻了采购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物资管理系统的闭环管理,提高了物资管理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使采购订单与供货商进行了比较友好的交互。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采购管理 品类 订单管理 供应商管理 库存管理

采购管理(Procurement Management)是包括采购计划下达、采购单生成、采购单执行、到货接收、检验入库、采购发票收集、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直以来对采购管理的研究很多只停留在流程描述阶段和定性描述阶段,全面的定量化模拟研究还很少,这也是由于采购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所造成的,采购管理除了包括订单管理,供应商管理之外,同时也与库存管理紧密相关,因此要做出全面的定量化模拟研究,首先必须对采购管理系统进行仔细的系统分析。

一、采购管理逻辑模型构建及目标设定

1.1 采购管理逻辑模型构建

设定采购管理系统P与订单管理系统O,供应商管理系统S,库存管理系统I三个系统相联系,其中POI三系统都属于企业内部系统,S系统属于外部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的效率与效益取决与这三个系统的交换效率与效益, 构建采购管理逻辑模型如下图所示:

1.2 采购管理逻辑模型流程关系构建

POSI系统间流程为PO―批量订单发出,OP―订单完成情况反馈;PI―库存查询,IP―库存查询反馈;PS―向供应商发出采购,SP―供应商供货反馈。

1.3 采购管理逻辑模型目标设定

将采购管理系统P目标设定为采购批量PQ,采购总成本PC,采购效率PE;订单管理系统O目标设定为订单批量i,SKU品类数k,品类采购量Qk,订单响应速度Okv,订单随机性Oir;将供应商管理系统S目标设定为供应品类数Sk,k品类下供应量SPQ, 供应商供货速度Skv;将库存管理系统I目标设定为现库存量Ik及安全库存量SSk。

1.4采购管理逻辑模型流向参数关系构建

综上所述,PO系统之间的参数传递包括(PC,PQ,PE,i,k,Qk,Okv,Oir),PS系统之间的参数传递包括(PC,PQ,PE,Sk,SPQ,Skv),PI系统之间的参数传递包括(PC,PQ,PE,Ik,SSk)。

二、采购管理模拟模型构建

从采购管理逻辑模型的分析中可看出,POSI系统中的核心是P系统,因此构建起以P系统设定目标为优化目标的采购管理模拟模型。

2.1采购批量PQ模型构建

采购批量PQ=,SKU采购分量PQk与订单采购量Qk和现库存量Ik及安全库存量SSk相关,PQk=Qk-(Ik-SSk)。构建模型PQ=,k=(1,N),N为汇总后SKU品类数。

2.2采购总成本PC模型构建

采购总成本PC,包括购买资金PC1和采购费用PC2,PC1与采购批量PQk,采购价格Pij相关,PC2与采购SKU品类数k及采购批量PQk相关。

首先,考虑单一订单采购成本PCi,与单一订单Oi,订单下SKU品类数Mi,订单下品类采购价格Pij,订单下品类采购量PQij相关。PC i1=,PCi2=f(Mi, PQij)=λ0Mi+,建立模型PCi=+λ0Mi+。

i=(1,n),n为批处理订单量;j=(1,Mi),Mi为单一订单下品类量;

λ0>0为品类量系数;λij

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批量订单采购总成本模型:

批量订单采购总成本PC=,但这里要注意的是批量订单汇总之后SKU品类数小于分订单SKU品类数汇总量。

PC1=, PC2=f(N, PQk)=λ0N+,

建立模型PC=+λ0N+,

k=(1,N),N为汇总后SKU品类数,N

λ0>0为品类总量系数,λk

优化目标为最小化PC,可以结合数量折扣下EOQ模型考虑PQk的优化问题,同时根据供应商数量折扣表确定Pk,因此模型求解重点就在于系数λ0与λk 的求解,而这两个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采购系统数据收集后经统计分析得出。

2.3采购效率PE模型构建

采购批量PE=,SKU品类采购效率PEk与订单响应速度Okv,订单随机性Oir及供应商供货速度Skv相关,构建模型PEk=f(Okv, Oir, Skv)=αT0+βT0 +γTs=(α+β)T0 +γTs。

T0为采购部门SKU品类订单标准处理时间;

Ts为供应商SKU品类订单标准处理时间;

α品类系数,与SKU品类数N相关,随N值增加而增加;

β随机订单系数,与随机订单比率相关,随即订单量增加β系数增加;

γ供应商响应系数,与供应商供应品类数Sk及k品类下供应量SPQ相关,γ随Sk和SPQ的增加而增加;以上参数与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数据和经验数据得出。

k=(1,N),N为汇总后SKU品类数。

三、采购管理模拟模型优化分析

3.1 采购管理系统模型优化目标设定

根据以上模型分析,得出采购管理系统P目标采购批量PQ,采购总成本PC,采购效率PE的函数表达式分别如下:

PQk= ;

PC=+λ0N+;

PEk=f(Okv, Oir, Skv)=αT0+βT0 +γTs=(α+β)T0 +γTs;

将采购管理系统的优化目标设定如下:

将PQk在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降低,同时PC也要降低,而PE则要提高,在实际应用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目标设定;

3.2采购管理系统模型优化分析

将采购管理模型目标间参数相关关系表示如下:

由于PQk与Pk存在内在关联,都由供应商管理系统S的数量折扣表决定,而将S作为整体来看时PQ==,所以PQ,PC,PE直接和k,PQk相关,即采购管理系统优化目标与品类数和品类下采购量直接关系。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SKU品类数K发生变化时,PQ,PC变动方向相同,但PE与K,PQ,PC的变动方向都相反;由于PC优化控制目标为降低,PE优化控制目标为增加,所以在满足PC需求情况下,采购管理系统应减少K的总量,即SKU品类总量,以满足系统的优化目标要求。

当SKU品类下采购量PQk发生变化时,由于供应商数量折扣影响,PQ,PE变动方向相反;PC变化考虑到PQk与Pk的交互作用影响,需要进行SAM敏感性分析,实践中在收集相关数据后可再进行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考虑K及PQk对采购管理模型的影响,减小K量将可以优化企业采购管理系统目标,而PQk带来的影响还需要通过实际数据收集和敏感性分析作出进一步判断。

参考文献

1、(U.S.A) David R. Anderson, Dennis J. Sweeney, An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Science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o Decision Making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06第1版

篇3

关键词:直运业务;采购;销售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3

一、直运业务类型说明

直运业务是指商品无需入库即可完成的销售业务。客户向本公司订购商品,双方签订购销合同;本公司向供应商采购客户所需的商品,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供应商直接将商品发送给客户,结算时,由购销双方分别与企业结算。直运业务包括直运销售业务与直运采购业务,没有实物的出入库,货物流向是直接从供应商到客户,财务结算通过直运销售发票,直运采购发票进行。企业、客户与供应商的供销关系如图所示:

二、直运业务处理流程

1.相关设置

ERP子系统启用――基础设置:同时启用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应收管理、应付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总账管理系统;

销售管理系统――销售选项设置:报价不含税、有直运销售业务;

基础设置――存货属性设置:将直运业务所涉及的存货设置有内销、外销、外购属性;

2.业务执行

案例:

2009年8月10日,阳光公司销售部接到业务消息,客户华宏公司欲购买智能空调10台,双方商定以单价4000元/台成交,增值税17%,随后,销售部填制销售订单;

8月10日销售部联系供应商兴华公司,发出采购订单,以单价3000元/台成交,增值税17%,并要求兴华公司直接将货物送到华宏公司;

8月10日,兴华公司将货物送至华宏公司,并根据采购订单开具一张专用采购发票给阳光公司;

8月10日,销售部根据销售订单开具一张专用销售发票给华宏公司;

8月10日,财务根据销售部交来的采购发票、销售发票结转采购成本、销售成本并确认销售收入。

操作步骤:

(1)录入销售订单和采购订单

在销售管理系统,执行“销售订货”“销售订单”命令,进入“销售订单” 窗口,单击“增加”按钮,必须选择“直运销售” 业务类型,录入销售单价等信息生成销售订单,保存并审核;

在采购管理系统,执行“采购订货”“采购订单”命令,进入“采购订单”窗口,单击“增加”按钮,必须选择“直运采购”业务类型,单击“生单” 按钮,选择“销售订单” 命令,将销售订单相关信息带入“采购订单”,录入采购单价等信息生成采购订单,保存并审核;

(2)生成专用采购发票和专用销售发票

在采购管理系统,参照采购订单生成直运专用采购发票并保存;

在销售管理系统,参照销售订单生成直运专用销售发票,保存并复核;

(3)直运送货后结转采购成本、销售成本并确认销售收入

模式A:在应付款管理系统审核应付单,确认采购成本并生成凭证;

模式B:在应付款管理系统只审核应付单,操作同模式A;不生成凭证;

在存货核算系统对直运采购发票和直运销售发票记账;

在应收款管理系统审核应收单,确认销售收入并生成凭证,操作同模式A;

在总账管理系统同样可以查看到直运业务生成的三张凭证。

三、结论

直运业务采购与销售实物均不入库,中间商直接以采购成本结转销售成本;

采购成结转前必须先在在应付款管理系统对应付单进行审核;

采购成本结转可在应付款管理系统实现,并生成凭证,然后再在存货核算系统结转销售成本并生成凭证,在应收款管理系统确认销售收入并生成凭证,即A执行模式;

如果不在应付款管理系统生成结转采购成本凭证,则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的结转可同时在存货核算系统实现,并生成两张凭证,再在应收款管理系统确认销售收入并生成凭证,即B执行模式;

无论执行哪种模式,在总账系统均可查询到直运业务生成的三张凭证。

参考文献:

篇4

【 关键词 】 SAP;物采系统;融合衔接;数据对照转换表;中间数据库

1 前言

SAP与物采系统(中国石油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融合设计是为了解决集团公司及下属地区公司、分公司SAP与物采系统采购数据传递的解决方案。融合衔接设计很好地联接了SAP与物采系统,使SAP与物采系统得到了实时数据的传递。

通过解决方案,实现数据一次性录入,多方共享,保证公司SAP系统、物采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满足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需要。

2 SAP和物采系统介绍和问题

物采系统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发的一套中国石油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物采系统就是为了满足物资采购管理和采购交易为一体的业务管理需要,促进业务处理自动化、业务管理规范化、决策支持智能化,支撑“集中采购、分散操作”。实现中石油集团公司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在“一个全面、三个集中”要求下,按照中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为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开发的集成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简称物采系统)。

物采系统的应用范围包括总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和供应商。主要以采购供应链为主线,覆盖采购管理和交易全过程,实现采购业务全流程、全覆盖。业务分级授权管理,采购物资品质覆盖中的60大类所有物资。架构包括了系统门户、交易平台、业务管理平台、基础管理平台及决策支持平台。

物采系统是基于i2采购交易软件进行客户化开发的,并与SAP、公共数据编码平台等系统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实现异构系统间有机集成。

SAP系统是国外一套先进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而物采系统是根据B2B交易方式创建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它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创建的一套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而SAP系统在物资采购方面功能不是特别突出,与企业自身物资采购特点也不是衔接得特别好。这就造成了在物资采购方面,企业只应用了主数据创建和维护、创建采购订单、发票校验、物资采购申请、货源清单创建和维护这几个功能。而物采系统主要功能就是在物资采购方面集中统一采购管理,特别突出采购方面功能,结合了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自身特点。

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了计划管理、采购交易管理、合同管理、结算管理、物料管理、价格管理等相关功能。SAP系统和物采系统之间就好像SAP系统负责创建采购订单、物资入库与结算。而物采系统负责物资招标、供应商管理、价格管理、合同管理等功能,它主要突出了采购管理功能。

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把SAP系统与物采系统这两套设计功能不同的系统融合衔接到一起,组成一个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

3 融合衔接流程设计

作为中国最大的跨地区集团公司,它下属地区公司繁多,转换数据量大,各个地区公司业务也有差异,所以不能简单地使用SAP与物采系统接口转换技术进行数据传递。为此经过调研特此进行了设计方案。

根据企业下属地区公司繁多,需要转换数据量大,各个地区公司业务有差异等特点采用在企业总部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服务于SAP采购数据与物采系统数据形成对照及转换;数据对照转换表统一维护,只有一套对照转换表,维护后自动保存到SAP和物采系统中。在物采系统进行采购计划申请、采购、审批、采购谈判、采购招标、采购订单、订单查询等相关业务,当这些业务进行完成后,物采系统自动生成订单。

当生成订单的同时,根据数据对照转换表在SAP系统中自动生成采购订单,并且物采系统订单和SAP系统采购订单形成对应。而后由SAP系统进行采购订单审批、入库发货、采购结算等后续的工作。通过“订单转化接口”物采系统实时向SAP系统转换采购订单。

通过上述方案,采购数据由物采系统录入,传递到SAP系统中进行处理,保证了企业物资采购业务流程的完整性,加强了企业物资采购业务管理的需要。

而在SAP和物采系统的供应商和物资编码都通过由编码申请平台申请要求进行申请,编码申请平台将申请下来的编码同时传递到SAP和物采系统中。这样就形成了编码及物资单位的唯一性、一致性、及时性,更好 地保证了SAP和物采系统的融合衔接。而对这些编码的管理全部由物采系统进行管理,并对供应商管理更加科学细化。

结合企业及下属地区公司繁多、数据量大特点,在SAP与物采系统数据库里分别建立了SAP与物采系统数据对照转换表,根据数据对照转换表建立了中间数据库,从而进行物采系统订单和SAP系统采购订单字段之间相互转换,保存到中间数据库。如图1所示。

数据对照转换表主要保存在中间数据库,数据对照转化表主要根据SAP和物采系统数据形成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数据对照转换表主要包含主数据和订单转换表。物采系统根据数据对照转换表把相关数据转换成SAP系统所需要的数据,从而使SAP系统随机生成采购订单进行相关业务操作。然后SAP系统把创建的采购订单业务操作完成后,在物采系统就可以进行采购订单查询等相关操作。

这样就使SAP和物采系统的采购业务衔接在一起,使物资采购业务流程形成了完整性。加强了企业物资采购业务管理的需要,实现了管理与交易一体化的统一物资采购信息平台,促进了物资采购业务处理自动化、业务管理规范化、决策支持智能化的要求。

4 结束语

通过SAP与物采系统融合衔接设计,很好的完善成了企业物资采购业务流程,使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与SAP系统形成一体,实现了管理与交易一体化统一的信息平台。很好地满足了SAP与物采系统融合要求。通过SAP与物采系统融合衔接设计,它为今后一些系统的融合衔接提供思路,更重要的是也为今后其它系统与SAP系统的融合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佳.SAP程序设计(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4.

[2] 王宏.实战SAP程序开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08.

[3] 黄佳.SAP高级应用开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0.

[4] 唐嘉,彭功涛,方玉凤.SAP实用程序开发进阶.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12-03.

[5] 刘雪飞,王雪飞,王申强.网络线路数据流量监视的实现[J].信息网络安全,2012,(11):60-62.

[6] 梅锋,孙东滨.IPv6环境下网络取证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11):82-85.

篇5

关键字: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分析;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采购系统管理包括采购订单维护、采购合同维护和采购订单结案三个部分。采购订单维护可以通过编号查询采购订单的制单日期、经手人以及订单的具体 执行情况,也可以通过添加生成新的订单。 采购合同维护是采购订单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采购人员通过添加合同编号、对应的订单编号、供应商名称、付款方式、收货时间、总价、合同签订时间以及相互之间约定的罚金比率和预付金额来生成新的采购合同,系统将自动添加到采购合同明细表中。同时.也可以通过输入合同编号来查询已生成合同的具体项目。采购订单结案中,采购人员可以添加订单编号、物料编号、物料名称、需求数量、物料规格、单价、需求时间以及供应商名称来生成采购订单的明细,

2.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把数据在组织中的流动过程抽象出来,专门考虑业务处理中的数据处理模式,目的在于发现和解决数据处理中的问题。它的主要工具是数据流程图(DFD)。数据流程图是现有数据流程的抽象,它舍弃了具体的组织结构、物流、场所等信息,仅从信息流动的角度考虑业务执行的过程。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应按业务流程图理出的业务流程顺序,将数据处理过程绘制成数据流程图。对于每个具体业务,再进一步细化,通过更详细的数据流程图描绘更具体的数据处理过程。

图形符号 名称 符号说明

实体 记述系统以外的数据提供数据获得的组织机构个人,框内为实体名称

处理 记述某种业务的手工或计算机处理,其中PM记述处理标号,C记述处理名称

数据存储 记述与处理有关的数据存储,DN记述存储的标号,S记述存储数据的名称

数据流 记述数据流的流动方向,FM技术数据流名称

表2.1数据流图符号说明

采购管理系统对物料采购提供从物料请购单、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到货接收、直至验收入库全过程的跟踪管理,监督和控制采购合同及订单的执行,控制物料储备趋于合理。对供应商实行供应商档案、供货历史等信息管理。其数据流程图如图所示图2.2采购管理数据流程图

图2.3采购计划管理数据流程图

图2.4采购订单处理数据流程图

图2.5采购收货处理数据流程图

3.数据库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的特点 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包括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模型。易于理解,从而可以用它和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交换意见,用户的积极参与是数据库的设计成功的关键.易于更改,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改变时,容易对概念模型修改和扩充。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概念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从实际的人、物、事和概念中抽取所关心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 把这些特性用各种概念精确地加以描述 些概念组成了某种模型。描述概念模型的工具E-R模型。

如下图做出E-R图

图3.1采购管理ER图

4.功能实现

系统的功能划分为基本信息维护、信息查询、设备信息管理等三项功能。相对应有如下3个模块。

1.基本信息维护模块。该模块是用来对基本信息进行维护,对供应商信息和采购员信息进行更新,便于查询最新的信息,有助于采购设备。例如,某一个供应商不再为学校供应设备了,应及时将该供应商信息删除,购买设备时不再考虑该供应商。

2.信息查询模块。对库存信息进行查询,为制定采购计划提供参考以及为审核采购计划提供依据。对供应信息进行查询,可以为选择供应商提供参考,以最低价来购买设备,降低购买设备的成本。

3.设备信息管理模块。首先要制定设备采购计划,通过审核后,开始向供应商传递设备采购订单,所以设备采购计划和采购订单都需要留档。设备购买回来后,验收合格后需填写入库单,方可入库。入库单作为设备入库的原始单据,需妥善保管,以便后期的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曾垂璧,李慧敏.集成化ERP管理模式[J].北京:科研管理,2006

[2]侯书森,孔淑红.企业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3]沈小静,谭广魁,唐长虹.采购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4]范罡.采购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02

[5]康善村.采购技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6]王魁林.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