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专业范文

生态农业专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农业专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农业专业

篇1

    XX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XX年XX月XX日,是从事农、牧、渔、林业及技术指导和加工服务等综合型专业合作社。现有注册社员XX人,其中贫困人口XX户XX人以劳力、XX户XX人以苗木入股形式成为注册社员,注册资金XX万元。XX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顺应新时代“三农”政策破茧而立,秉承服务“三农”宗旨,致力于“激发内生动力、助力精准扶贫”理念,坚持因地制宜走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之路。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五个一”要求,以XX、XX为产业,以科学复种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通过扶贫基地苗木假植、提供就业岗位、技术服务等机制与当地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紧密联结。

    合作社拟建XX亩产业基地,现已建成标准化XX苗木假植扶贫基地36.41亩,抚育苗木XX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株,按XX株/户标准)。通过“镇政府+合作社+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产业利益联结,采用XX管理模式,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中资金、劳力等后劲不足瓶颈, 基地的建成每年可免费为全镇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大苗移植栽种,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科学复种XX、XX亩,预计丰产期每年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XX万元经济效益,户均增收XX元。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身的条件特点,针对无劳动能力五保户、重病户、残疾户等,按自愿原则与合作社签订委托种植协议。在挂果丰产期,除去成本按30%利润比例分红返还建档立卡贫困户,让其有稳定的分红收益。与此同时,XX苗木假植扶贫基地可为XX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有保障、产业全覆盖、收入稳得住,确保可持续增收目标。

篇2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而进行的一项专业调整改革。党的十六大提出==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传统农业应向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和高附加值的方向改造和提升,而新兴的旅游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效结合正适应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大力兴办旅游业的客观要求。世界旅游业从==世纪==年代中期已上升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年代中后期,产值已达到了=.=万亿美元,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亿人,年增长速度达=以上。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假期制度的改革,旅游交通的便捷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呈现出高速不平衡增长的态势,旅游业产值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截止====年底全国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定后,全国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处,其中绝大多数为自然风景名胜区,属于生态旅游区的范畴。河南省旅游事业近几年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生态旅游的地位逐年提高。河南省委省政府旅游工作会议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其健康快速发展并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主要是基于生态农业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的一体化趋势和要求,即农业生态资源功能的旅游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化。既提升了农业经济的产业效率,又培养了旅游业的经济增长点,使自然生态资源得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双重开发并发挥生态环境教育功能。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是农业院校调整办学方向和提高教学竞争力的需要。

首先,农业院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的基础优势,寻找符合当今社会潮流,具有时代特色的办学方向。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度时期,农业领域正孕育着一场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变革,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正日益多元化,农业资源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它同人的生态定向、生态环境、旅游景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农业资源开发向更高产业层次转化成为可能,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将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的传统办学优势,转化为培养农业转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优势,这是农业转型的需要,也是农业院校办学思路转型的需要,是农业院校的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所在。其次,高职高专培养的重点在于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产业经营属性、实践操作属性基本一致。经与省内外的一些旅游部门和生态农业园区等企事业单位沟通和了解,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广受欢迎,已形成生态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业整体进步之间的矛盾,生态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为今后一定时期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措施,预示着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生态旅游和旅游农业部门将出现人才紧缺的局面,该专业的设置是其他任何专业不可替代的。再次,河南省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而且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河南省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近几年大力开发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和大中城市郊区生态观光农业的实践已充分显示出这一旅游事业在河南省的广阔生命力。“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的开办,将占居国内在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进行列,有力地促进我省旅游产业、高新农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保持该专业教育的入学和就业的人才供求两旺。

传统农业专科教育面临市场就业和生源质量的巨大压力,这与几十年一贯制传统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利用现有优势将传统长线专业改造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新兴的热门专业,必将形成农业院校人才供求两旺的良好局面,高等专科教育尤其是农林高职高专才能办出活力和动力。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到====年初河南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家,开发景点景区===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星级旅游饭店===多家,各类旅行社近===家。近几年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对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容量巨大,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包括:各类生态农业实验场、观赏动植物园区、各类自然风景名胜区、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旅游接待和市场开发企业、城市园林生产经营单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等。目前,这类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相关的单位和部门人才奇缺,难以适应自然资源进行旅游综合开发和保护的需要。上述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多数属于新兴行业或朝阳产业,一般认为,社会越发展,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水平越高,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愿望越强烈。抗击非典的教训增强了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和追求,生态健康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该专业的设置较好地适应了这一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二、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的可行性

=、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与高等农林院校学科性质相对口,同农林高教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旅游业是一个与多种产业、多种学科相关联的综合性产业,而生态旅游业重点在于农业生态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郑州牧专是一所以农牧业为核心的农林专科学校,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生态旅游资源等与自然生态资源相关的学科是该校大多数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和经济管理的丰厚的教学科研资源和学科优势,如动物科学、牧草科学为我校优势学科之一,其师资和教学设施可以转化为观赏动植物资源,农业经济多年积累的许多教学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的教学资源。将农业资源和新兴的农业旅游资源相结合,既是农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又是农业院校培养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急需人才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篇3

瑞典,这个曾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之一,大约在100年以前,却有近1/4的人背井离乡,移民到了其他的国家。

原来,就自然条件而言,当时的瑞典几乎“具备”了所有不适宜农业发展的因素――在其狭长的国土上,最北部的基律纳地区已深入北极圈200多公里,就是到了每年4月,这里的温度也仍然在0℃以下,即使最南端的城市马尔默,也只是和我国最北边的漠河纬度差不多。所以,瑞典境内很多地方的农作物生长期还不足100天;另外,由于多数土地都被原始森林和沼泽等覆盖,瑞典的可耕地面积更是少得可怜,还不到国土面积的1/10。在工业革命以前,“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里生活的人们。

然而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瑞典农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瑞典已经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转变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一。目前,瑞典农业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农、林、牧、渔的从业者也仅占总就业人数的2.1%。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很高,瑞典现在已彻底解决了“吃饭”问题,粮食、肉、禽、蛋、奶制品等不仅自给有余,甚至还有出口。

不过,富裕起来的瑞典人并不仅仅满足于“吃饱”,他们开始追求吃的“质量”。在欧洲,虽然人们并不像法国人、意大利人那样擅长厨技,但却在如何提高农产品的营养构成、环保指标上下足了工夫。于是,该国成为世界上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也成了瑞典农业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受到青睐的标识

在瑞典的商店或超市,凡是有KRAV标识的食品,都会比其他同类食品贵上很多。例如一盒这种标识的牛奶,就要比普通牛奶贵上35%,可在味道上,他们的区别并不大。原来,这些有KRAV标识的食品,都经过严格的鉴定,属于生态食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食品。

以前,这些生态食品是瑞典人餐桌上的奢侈品,在超市里也只摆在专门的柜台上。但现在,这些生态食品不仅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还和其他食品摆在一起出售,只能从KRAV标识上才可看出区别。为此,很多瑞典人又要求重新开设专门柜台,以防止错买。生态食品在瑞典的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据当地媒体报道,瑞典近年生态食品的销量逐年增加,年销售量早已超过10亿瑞典克朗(约合1.3亿美元),品种也涵盖了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奶制品等各个方面,达数千种之多。生态食品的KRAV标识由瑞典生态食品认证中心颁发,虽然他们很少做广告宣传,却是瑞典最著名的环保标识之一,在瑞典的健康食品市场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有统计显示,瑞典近70%的人都熟知KRAV标识的含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经常购买生态食品,特别是那些已婚但尚未生育的女性消费者,对这类食品最为青睐。而近几年,由于欧洲先后爆发口蹄疫、疯牛病和禽流感等,生态食品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为什么生态食品如此大受欢迎?瑞典生态食品认证中心的博斯特罗姆先生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他说,对生态食品的检验,贯穿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从生产环节开始,他们便要求农民禁止或限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一切可能有害健康的产品,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等技术来改良土壤和控制病虫草害。与此同时,产品原产地的环境质量也要有所保证。此外,他们还在产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以及销售等方面确立了一系列标准。生态食品认证中心根据这些标准,对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检查,合格后才会给产品授予KRAV标识。所以,消费者购买的生态食品,是绝对有质量保证的。

生态农场开始流行

面对生态食品如此复杂的标准体系和严格的质量要求,想生产此类产品的农民会不会望而却步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位普通的瑞典农场主伦德贝格。

伦德贝格的农场位于斯德哥尔摩郊区,其中有30公顷的耕地用于种植粮食,同时还饲养了一些家畜和家禽。由于现代化生产程度很高,所以他很少聘请雇工,基本是全家人负责日常的农务。这样的家庭农场在瑞典非常普遍,共有11万多个。

伦德贝格介绍说,他干农活的历史已经有40多年了,以前,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他更多地使用化肥、生长剂和人工饲料等。在当时,这种做法也确实帮助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后来疯牛病、口蹄疫在欧洲蔓延,禽流感对瑞典的威胁也在与日俱增,所以,这些“传统”体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正逐渐受到人们的抵制,销量也有所下降。面对这种情况,他开始思考农场今后的发展方向。

于是,伦德贝格亲自到斯德哥尔摩的大型超市里进行了调研,发现很多瑞典人为了健康,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去购买生态农产品。虽然这类产品的价格比普通农产品贵20%~30%,最贵的甚至要高出一倍,但市场销路依然很好。这使伦德贝格下决心发展生态农业,为此,他还报名参加了瑞典农业科技大学有关生态农业知识的培训。

在谈到即将建设的生态农场时,伦德贝格介绍说,第一步要投资建设几个沼气生产车间,用农业生产的各种废弃物生产沼气,这样就可以解决一部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然后从产气后的沼渣中,可以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沼液经过处理,可以送进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用于肥田,这样就进入了又一次的循环。

伦德贝格还用起了他刚刚学到的生态农业知识,说未来的生态农场将是一个促进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生态性体系。在生态农场里,将会尽量采取恢复、维持、促进生态和谐的管理措施,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尽可能减少对空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目前在瑞典,像伦德贝格这样准备把传统农场改建为生态农场的农民越来越多。据瑞典生态食品认证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1999年时,该中心认证的生态农场只有3000多个,现在则已有近万个,生态耕地也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不足5万公顷,增加到现在的近50万公顷。另外,还有一些传统农场,尽管只是部分地区生产生态产品,但目前也在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合作社作用不小

尽管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件利己利人的好事,但由于农民不能再随意使用化肥、农药等进行产品“催生”,他们不得不“精耕细作”,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如此一来,农民必然无暇去顾及产品的加工、销售等其他环节。这一矛盾又该如何解决呢?

伦德贝格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秘密,已在瑞典实行多年的农业合作社制度,会在生态农业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合作社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经营性合作组织。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向合作社交纳会员费,这些费用成为合作社工作人员工资和管理资金的主要来源。合作社还拥有自己的公司,用最有效的方法为农民解决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问题,年终的赢利和分红会返还到农民手中。据伦德贝格介绍,瑞典的农民以前分工成播种队和收割队,到了农忙时,就互相帮忙,这就是农业合作社的雏形。目前,瑞典各地的农业合作社已有600多个,可分为近20个类型,有90%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合作社,而在瑞典市场上,大约75%的农产品也是由这些合作社提供的。

多数情况下,一个农民通常会同时加入几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伦德贝格自己就是5个合作社的成员。他每天挤获的牛奶由当地的奶制品合作社收运加工,饲养的肉牛交给肉类合作社屠宰定级,收割的小麦等送往粮食销售合作社,采伐的木材则由林业合作社运往木材加工厂。最后,他的收入会大部分存入农业合作社的银行。而等他建成了生态农场,这些合作社的作用将更大。

合作社自身,也希望加工、销售的农产品有质量保证。伦德贝格加入的粮食销售合作社工作人员安德松说,现在的消费者非常关心产品的质量,就连生产、运输过程是否环保,也成为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考虑的因素。所以,能让消费者放心地生态产品,是不愁没有销路的,也会最大程度上保证农民及合作社的利益。

值得参考的经验和做法

虽然瑞典发展生态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中国相比,两国无论是在人口规模还是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那么,中国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呢?记者为此采访了前瑞典首相经济顾问、著名经济学家克拉斯・埃克隆德先生。

曾多次到过中国的埃克隆德首先承认,两国国情差异确实很大,比如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其农业现代化程度、生产效率等甚至与瑞典还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另外,瑞典作为工业化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高,就业人数也很少,而中国尚有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

虽然瑞典和中国有很大差异,但瑞典在解决农业问题上的经验和做法,许多还是值得中国参考借鉴的。

首先就是政府的高度重视。埃克隆德说,尽管在人们的印象里,瑞典向外国大力推销自己的汽车、手机等产品,还自称给予了工业怎样的重视,但在国内,哪届政府也不敢忽视农业发展,因为这是关系到百姓生活最基本的问题,而汽车和手机是不能当饭吃的。所以多年以来,瑞典政府通过制定法律、税收调节等,给予了农民长期而稳定的优惠政策。

篇4

(一)让利于农,经营方式灵活。公司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两种方式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对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由出让土地的农户自愿填写土地流转委托书,以组为单位签订租用期限为10年的土地租用合同书,承租租金按土地等级确定为每亩水田每年250—300斤稻谷折价,外加每亩每年60元的利润分成,其中30元用于缴纳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公司通过这种方式经营流转土地5100余亩。对不愿把土地转包出来的农户,采取平等协商、合作经营的方式,由公司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和技术指导服务,农户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标准化耕作,公司在年终综合收益中按每亩60元的标准返利给农户,实行盈利共享。公司以这种方式经营的土地面积达5500余亩。

(二)校企合作,科技优势明显。公司依托湖南省蓉坤农林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省农业大学实行校企联姻,走强强联合之路,提升企业科技实力。目前,××公司拥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聘请3名专家级高科技人才为常年技术顾问。在技术后盾单位和专家顾问的支持下,今年,公司从省内引进了优质稻湘早稻42号、45号等品种,从广东引进白苗丝再生稻新技术,从武汉引进松树苗、食叶菜等水稻和蔬菜新品种。由于有科技支撑,公司的新技术应用与新品种栽培均走在同行前列。

(三)分级管理,经营行为规范。在经营上,公司根据土地的分布状况,实行统一经营和分块经营相结合的办法。集中连片土地,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分散且不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土地,实行公司统一管理,业主承包经营,超产归业主。在管理上,公司采取“三级业主管理”的办法,由业主承包耕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三种不同的模式:①工资、成本、产量“三包”模式,即包工资,每亩400元;包成本,每亩尿素50斤,复合肥50斤,钾肥27斤,除草剂1瓶;包产量,即早稻780斤稻谷,晚稻900斤稻谷。②工资、成本“双包”、产量盈奖亏摊模式,即在包工资包成本的基础上,对超出额定产量的部分对半分成,减产则业主与承包者平摊。③承包劳动用工模式,即公司付给承包业主每亩400元的劳务工资费,盈亏业主不管。

篇5

一、着力调整农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由分散布局向集聚化转变

近年来,东营市根据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按照“高品位、高档次、高科技、大规模”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农业加工园区、农业物流园区和农民创业园区。2006年至今,市财政筹集资金3亿元,重点扶持了以利津、垦利为核心的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以广北、黄河两个国营农场为核心的140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以“一区十园六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沿黄观光农业示范区。到目前,全市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5个,其中,以休闲观光、蔬菜种植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42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区13个、现代渔业示范区3个,农业集聚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以现代渔业为例,东营市垦利县以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为平台,集中突破,突出发展黄河口大闸蟹产业,规模化大幅提高,到2010年,建成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14处,面积达到22.5万亩,有机食品养殖基地2处,面积3万亩,占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的62.5%。

二、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由注重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转变

“十一五”期间,东营市紧紧围绕“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按照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的原则,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培植了畜牧、渔业、林果、蔬菜、花卉和休闲观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建立了三产带动、二产转化、一产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粮棉油加工、畜禽水产加工、果蔬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为推动产业转变,市财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农民建设冬枣小型保鲜库的意见》、《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海参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关于扶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意见》等财政扶持政策,每年重点扶持1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经过连续几年的扶持,效果十分明显。目前,全市名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74万亩,其中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养殖面积分别达到65万亩、10万亩。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300个。休闲观光农业完成投资1.9亿元,经营主体达到33个,经营面积10.76万亩,带动农户1.84万户,实现年营业收入5.2亿元,利润1.39亿元。以城郊农业为例,我市东营区每年预算安排资金5000万元,经过连续几年的扶持,建成了一批集观光赏景、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东营区已建成休闲观光农业项目14家,占地1.96万亩,吸纳农村劳动力4140多人,带动农户4400户,累计接待游客27.46万人次,实现旅游等相关收入4473万元。

三、着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农产品由低端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变

2006年以来,东营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900多万元,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建农产品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国家级品牌,组织黄河口名优农产品推介、展销活动,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目前,全市已有290个农产品、157万亩生产基地通过“三品”认证,中国、山东名牌农产品达20个;农产品注册商标285件,其中驰名、著名商标16件。2006年以来,市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立了高标准的市级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和5处县级检测中心和30多家企业(市场)检测室,形成了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以县区质检站为骨干,以乡镇和各生产经营单位检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着力强化农业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东营市实施了五项科技兴农工程,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培训渠道。2006年以来,市财政共安排资金760万元,围绕建设基层农技部门科技培训阵地,开展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有21个乡镇建起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大厅,实现了农业科技信息定时和实时查询,农民科技需求得到根本改善;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实施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入户示范工程,重点推广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等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实现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2006年以来,市财政投入560万元,围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业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00多万人次,共选拔1300名农民技术骨干赴高校培训;围绕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优势产业技术队伍建设工程,建设农民培训骨干师资队伍,为大规模培训农民创造条件。

五、着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2006年以来,东营市财政通过贴息5400万元,争取省财政贴息2059万元,扶持了100多家企业的230多个新上扩建项目,培植起了万得福、驰中、华誉、半球面粉、海星等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通过实施“531工程”,扶优、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1家。仅2010年,全市引进、新上、扩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46个、完成投资21亿元,今年又新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87个,计划总投资70亿元。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实现利润24.7亿元、上缴税金7.6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67家。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直接带动基地农户2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5%,户均增收1500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7万个,年人均工资1.8万元。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有效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经营。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92家,资产总额10.36亿元。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23个,使用农产品质量认证59个、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5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18.2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7%。

六、着力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实现经济生态一体化转变

为从根本上改变东营生态脆弱的状况 ,把黄河三角洲建成黄河绿洲,市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了“三网”绿化工程、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农村新能源工程等项目。据统计,2008年以来,东营市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以“农田林网、路域林网、水系林网”为主要内容的“三网”绿化工程,植树9649万株,新建绿化面积87万亩,基本构建起了“三网”绿化工程主体框架。为确保生态农业资金来源,市财政积极探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每年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300万元,与县区建立了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010年,市财政安排资金678万元,成功实施了自然保护区生态调水和刁口河生态补水试验,断流34年的刁口河故道实现全线过流,完成补水6000万立方米,湿地生态系统淡水资源得到有效补给。通过开展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恢复退化湿地20万亩。连续5年扶持,累计投入资金7300万元,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到 2010年,全市户用沼气池达5.2万个。

篇6

关键词:高职;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034-02

为更好地服务“三农”,为上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培养紧缺人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于2011年新增了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专业方向。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故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突出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套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该专业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人才需求调研

为了解上海地区对高职层次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方向的人才需求情况,我校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对上海各郊县与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的企业、行业主管部门、村镇、研究机构等单位进行了调研,调研方式以实地调查为主。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在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较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养殖场粪污处理运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人员,有些只具备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由于他们文化基础程度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弱,接受正规培训少,工作中凭经验多,靠科学知识少,工作成效及个人发展具有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服务上海新农村建设,急需农村基层环境保护人员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所需的农村环境保护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类: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维护人员 由于农村污水处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大面积污水处理设施处于管理缺位、混乱或无人管理状态,存在污水处理工艺滤料更换和设备维护不及时,部分化粪池清理不及时,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态不佳,处理效果不到位等问题。

大型集约化养殖场废水和废弃物治理岗位 大型集约化养殖场粪便一般用作堆肥,废水采用厌氧发酵处理,但废水处理设施和相应的沼气工程设施缺乏专业的运行维护人员,从业人员所学非本专业知识或学历较低,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资格证书。

生态农业相关的环境保护人员 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在谈到上海市农委“十二五”规划时,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农业的基础。目前,大力提倡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都需要进行土壤、水质监测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环保技术人员。

农村基层环境管理人员 由于目前多数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应的指导,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因此,在农村基层需要相应的环境管理人员,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对农民在生活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规范管理。

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从目前的农村和农业环境岗位需求情况、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入手,对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专业方向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了分析(见表1),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供了依据。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可以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业单项技能训练模块、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块三个部分。具体内容见表2。

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保障

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应按自建和共享的思路来进行,既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又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校外企业进行沟通,本着“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的原则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我校已建立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如表3所示。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适应实践教学需要,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本专业教师队伍较为年轻化,虽然具备较高的学历条件,但真正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较少,实践经验不足。要多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应多吸收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不同环节的兼职教师,并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同时,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责任心,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

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教学考核改变以往由指导教师一方评价的方式,采取企业专家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课程考核方式公平、公正,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训的热情。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高职教育采用“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应落实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技能培养标准,将职业技能考证培训融入第五学期的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中,将考证通过情况作为实践考核的一部分。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较大难度。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是新开设的专业方向,其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上海“三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志.构建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思路与体会[J].中国建设教育,2008(4):48-50.

[2]李志伟,崔力拓,陈丽文.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开发探索——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2):172-176.

[3]杨高英,雷兆武.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实习实训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42-43.

[4]张新,沈占彬,王培强.高职环境治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11(4下):24-25.

[5]石光辉,刘学方,等.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5):30-32,80.

篇7

根据《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X财农指〔2020〕X号)和《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省级生态农业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农〔2019〕83号)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县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实施区域和扶持产业

经省农业农村厅批准,县为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创建县,实施区域为全县范围。

2.投资来源及主要支持方向

省级下达2021年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主要用于: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绿色防控等绿色发展模式

二、项目资金计划

1、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试点。计划补助70-80万元。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总站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回收与处置任务50吨以上,具体由县农业农村局签订协议为准。要求各乡镇100%回收,其中加大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宣传标语、宣传单、宣传材料等的宣传力度,安排资金1.0万元。

2、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计划补助20-30万元。在全县农业相关企业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示范1-2个。开展梨枝条、废弃菌包、烟杆、莲蓬、莲壳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试验示范,由各乡镇推荐上报。资金下达各乡镇,并按要求做到专款专用。企业申请资金按申报项目采取50%以内给予补助。

3、开展绿色防控模式。计划补助10-20万元。在种业整村推进村或县级以上生态示范茶园开展绿色防控采购杀虫灯。资金下达乡镇或行政村,并按要求做到专款专用。

三、资金扶持标准

作为主体申报的,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产权清晰,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资金实行验收后补助,补助资金不超过审定后项目总投资的50%。

公建项目或以公益性等作为主体组织申报项目的,资金补助按项目工程进度拨款,实行全额补助。

已享受过财政补助、补贴的项目不纳入补助范围。

未开展农业废弃物利用或绿色防控项目的结余资金转为补助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

四、项目建设主体及申报程序

1、项目建设主体

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主体作为项目建设的主体。

2、项目申报及审批

由相关主体按照省级文件精神进行申报,对照建设内容上报,符合要求并经网站等媒介向社会公示后由县农业农村局批复下达。

项目申报及审批等具体按《县生态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五、项目申报时间

文件下发开始申报,截止时间为4月30日,逾期未申报,视为主动放弃。

六、项目验收及资金拨付

1、项目验收

项目竣工后,按相关项目管理规定,由建设单位书面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验收,未通过验收的限期整改直至验收合格为止。

篇8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87―01

一、涉农专业类学生的特点分析

涉农专业类的学生既具备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行为特征,同时又具有自身专业学习的独特心态,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底子薄、基础差,初中文化课基础知识不扎实,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很少受到教师及家长的关注和表扬,心理封闭性强;同时,他们内心空虚、外表称强,在自我发展、学习生活、求职择业等方面比较盲目,因此组织纪律松散,属于“双差生”范围。另一方面涉农专业类学生在学习方面还存在着“学农心态复杂”的现象。

(一)“学农心态复杂”的纵向分析。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类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过去),在学校接受的又是农业类专业知识教育(现在),毕业后大多又将回到农村(将来),这种纵向发展的结果,使学习农学类专业课的学生心态矛盾重重。首先表现为,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反差。由于农业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系统,它生产的过程比较缓慢,效益的直接性不明显,加上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艰苦,社会上农民地位低的观念依然存在,学生从自己父母那里看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入的不均衡等。另一方面旧知识体系与新技术力量存在着反差。职业学校采用通用的专业课教材更新速度慢,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地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水平,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农心态复杂”的横向分析。面对纷繁复杂和飞速发展的社会文化、城市环境和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目前,我国农村和城市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存在很大差别,加之农业产品价位低、增幅小、环境差,而从事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报酬高、环境优越,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职业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动摇了学生学习农学类专业的信念。

(三)“心态复杂”的综合分析。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从电视、网络和身边的人和事中,耳闻目睹了农业科技项目成果,曾激起他们对农业类专业的朴素感情,但城乡差别、农业生产的环境和社会地位,又使他们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定位时发生了倾斜;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推进,使学生看到了农业的希望和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辉煌,然而现实生活的困难和人们的社会观念又使他们产生了自卑感与失落感。多种心理不平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动荡性的学习农学类专业课态度,忽冷忽热,飘浮不定。

二、对策探究

(一)在教学方法上案例引导,设计、规划学生的专业目标,激励和培养学农自信心。鼓励他们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做最好的自己。在农学类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要通过互联网、中央电视台的农业频道等媒体,宣传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国内外农业设施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成功案例,唤起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信心,激发学习农学类专业技术的勇气。

(二)在教学内容上深入浅出,补充、复习学生的缺位知识,提高和激发学农兴趣。农学类专业课一般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在教学中要体现行动导向,重点讲述作物栽培、动物养殖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和达到什么标准”。

(三)在教学态度上关注差异,深化、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和形成团队精神。一是及时利用“闪光点”。“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一旦发现落后学生的优点和细微进步,就大加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二是及时辅导,释疑解惑。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在课余时间,多关心和辅导学习落后的W生,争取所讲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堂堂清、周周清和月月清。教师应该多和学生联系,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对于没有理解的环节和难点,再进行一次个别辅导和讲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三是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共处”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农学类专业技能课作为一种竞技活动,既能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合作意识,是培养学生竞技素质的有效手段。在专业课技能训练中,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与落后的学生结对帮扶,对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篇9

收稿日期:2013-09-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205);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资助项目(2013)

作者简介:叶昌东(1983-),男,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E-mail)。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城乡规划建设有三方面的新要求: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以及对生态、绿地等要素的重视。文章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的需求变化,结合农林院校在风景园林、国土研究、乡村研究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提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化教育应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生态景观设计、土地利用、乡村规划。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乡规划;教育特色化;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18-04

城乡规划专业与社会经济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全国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5个,城市化率从18%上升到52.5%,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3-4倍[1]。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带来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全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从20世纪末的不足30所迅速增加到约140余所,学科背景由单一的以建筑学为主向地理学、风景园林、测量学等多学科发展。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2-4]:一是有传统建筑学背景的院校;二是以区域分析、宏观分析为主的有地理学背景的院校;三是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依托的农林院校。第一种类型的院校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的学生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设计思维能力强;第二种类型的院校以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区域分析及宏观社会、经济分析,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三种类型的院校以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为代表,其注重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研究[5]。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城市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会有所差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体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发展以物质性大规模的土木建造为主,对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建筑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较迫切。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逐渐过渡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人居环境、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等,为擅长社会调查、宏观经济分析、区域规划的地理学研究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提供了发挥空间。第三阶段,即目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话题,中国30多年来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2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到来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社会需求的特点

生态建设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开始,霍华德在其田园城市理论中就表达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强调农田、绿地等要素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此后在有机疏散、生态城市、绿带控制、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规划理念中,均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目前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最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包括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紧凑城市、低碳城市等从不同的侧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目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也必将使城市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发生重大转变,其转变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内涵是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城市和乡村密不可分,城市是城乡区域的中心,为城乡区域提供现代化工商业服务设施;乡村是城市的发展腹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和空间(特别是生态环境空间)。2008年《城乡规划法》取代原来的《城市规划法》,标志着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正式建立和实施,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有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将村庄规划纳入到统一的规划编制管理体系中;其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更加突出城乡一体的布局模式;第三是建立并完善乡村层面的规划。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等一系列乡村层面的重要规划在全国铺开,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实践的体现,它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规划管理强调多规融合。负责城乡空间规划布局的主要有建设部门的城市(乡)规划系统,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系统,以及发改部门的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系统。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模式要求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一致,要求多学科、多层次人员的参与。目前广泛开展的“两规衔接”〔包括城市(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多规融合”〔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旅游规划等〕模式正是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市规划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布局,生态、绿地空间要素是城市空间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城市四大基本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游憩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可以提高居住功能的环境质量等。当前在城市(乡)规划工作中开展的一些生态、绿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网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选等,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人们对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重视。

(四)构建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强调节约理念,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长期粗放式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构建节约型内涵式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城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优势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有了用武之地,其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可以在相关领域发挥更加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学科发展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风景园林为主要依托的生态学优势

风景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农林院校开设的城乡规划专业大多依托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优势,如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与城乡规划联系紧密的风景园林专业的传统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此外,农林院校在植物、园艺、农业、林业等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优势也有了展示的空间,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规划实践中也将大显身手。

(二)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国土研究优势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农林院校有较强的优势。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主要有规划建设部门和国土部门,其中国土部门与农业部门有密切联系。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前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分属农业部和建设部主管,因此农业院校在土地管理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农业院校占多数。

然而由于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规划和管理方面往往难以保持协调一致,因此,在学科建设上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与联系一直不太紧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多规融合管理模式下,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方面的协调将得到加强,这也为密切两个专业的联系提供了机遇,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以乡村为重点的地域空间研究优势

乡村是农林院校在地域空间上的重点研究领域,有长期从事乡村区域研究的深厚基础,是农林院校突出的学科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城乡规划重点是城乡统筹,而乡村区域规划研究是城乡规划的薄弱环节,这就更需要农林院校在乡村研究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城乡统筹的规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特色化方向

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坚持特色化发展的方向。结合学科优势,农林院校特色化教育改革应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生态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最具特色的专业,其专业教育的重点主要包括:

1.绿地系统规划

随着生态文明在城乡建设实践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性,绿地系统规划已由过去仅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上升到单独的规划类型;空间上也突破城市内部公园绿地的局限,向区域性生态绿化网络系统的方向发展。城乡建设对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视带来对相关领域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当进一步作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优势和特色进行培育。

2.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将带来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需求的上升,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3.生态环境规划

宏观生态环境规划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新的内容,农林院校在生态环境相关研究领域具备较强优势,可以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

(二)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内容,农林院校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具备较强优势,应当加强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主要整合方向有:(1)国土空间布局。国土空间布局的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多规融合”的背景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十分必要。(2)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具备地理空间信息的存储、查询、分析、展示等综合功能优势,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随着规划空间的不断扩大,地理信息系统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乡村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层规划,规划实践工作量大,社会需求多,将成为促进城乡规划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在乡村规划领域具备较强的优势,应当在乡村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乡村规划同样应当作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乡规划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在其中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农林院校应认清新时期城乡规划要求的变化,发挥自身的优势,明确专业发展定位,找准学科发展方向。本文从社会实践需求角度出发,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的新特征,立足农林院校的学科优势,提出了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人员以启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单赛卖,韩立云.“ 建设热”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教育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2009(12):17-19.

[2]李翅.风景园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特色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16-19.

[3]冯维波,裴雯,巫昊燕,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构想——融合建筑学与地理学的城市规划教育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52-56.

[4]千庆兰,邓清华,宋建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与城市规划模拟实验课程改革构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7(5):122-124.

[5]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32-35.

[6]卓健.城市规划高等教育是否应该更加专业化——法国城市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争论[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6):87-91.

Feature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eriod

YE Changdong1, ZHANG Yuanyuan2

(1.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P. R. China;

2.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P. R. China)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给高等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大学,特别是农林院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承担的的历史使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学校秦岭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为平台,以“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为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一、农林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开设生态文明课程的高校比例不高。校园内的生态文明教育滞后于时展的需求。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人类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污染和治理环境上。有些高校有环境相关专业着力于环境污染的治理等问题。但是,在对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的普及教育上却很少涉足。有些高校,至今也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意识相关的普及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以及生态道德观系统的教育和培养。在管理体制上,有各项学生管理守则,但普遍缺乏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管理和约束。

2. 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单一

从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史可以看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目前,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的高校,其教育方式也仅限于课堂理论,以“单向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忽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道德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并且,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全面性、实效性都有待加强。因此,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够全面的现象。大学生对单一的理论教育方式抱有一些偏见,甚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大都是讲大道理、软道理,不如专业知识不得更加实际,因而在心理上有一种抵制情绪,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的学习。

3. 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脱节

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但还没有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之中,造成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相隔离,使学生仅能知道一些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和概念,而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难以养成。

4.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很多教师原本有其所擅长的研究领域,但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知识普及方面研究不多,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碰到自己所不擅长的生态文明领域时,没能能具体的内容真正地展开和剖析,大都是避重就轻,讲授流于形式,照本宣科,使学生对教育的内容没有很好的吸收。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生态文明素养

1.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人才培养,理念先行。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的文明,是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当代人为消除生态危机、改变环境、可持续发展寻找和选择的一条文明形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和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和新型人才。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培训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首先从学校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在对生物学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和实习基地进行综合改革的同时,融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独特教学理念,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团队协作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教学安排和评价方法四大要素,构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围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文明素养”三条主线,打破课程壁垒,组织团队授课,学生按小组合作完成实习,满足了项目目标实现的条件。在教学安排上,依据秦岭南坡森林植被带随海拔的变化,设定四条实习线路,将土壤学、植物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实习内容与森林生态系统特征认知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干中学”,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发现问题,现场接受教师指导,小组集体讨论,形成结论。在对学生实习的考核中,强调问题的提出和见识,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

2.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围绕实践教学目标,按生态系统认知和研究的需求,打破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等课程的壁垒,整合原有按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随海拔变化生境、植被和土壤类型的变化规律,集合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气象学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综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植物学方面,实习由原来的3天延长到6天,将理论教学时数由原来的64学时压缩为48学时,改变了过去由于无固定实习地点,造成的教师缺乏基于生态系统背景的植物学系统教学积累,教学长期局限在植物的识别和鉴定方面,学生无法系统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实现了利用秦岭南坡中段丰富的植物资源,多样的植被类型,鲜明的垂直分布序列,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在动物学方面,改变了过去由于地点不确定而进行的随机性动物类群的观察、捕捉和鉴定,使实践教学根据不同的森林景观进行动物多样性的讲解、观察、捕捉和鉴定,增强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对开设课程专业的学生以动物形态结构和分类为主,实习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提高学生对动物形态结构和类群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未学习理论课程的学生,满足其对自然界的探索需求,增强对动物类群习性的初步的认识,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在气象学方面,改变过去在学校校园内的模拟小气候观测,在火地塘选取代表性很强的下垫面性质进行梯度观测,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土壤学和生态学实践教学的融合,避免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同时让学生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布及其土壤类型差异的学习,结合土壤发生发育的理论知识,深化对秦岭山地主要土类的成土过程及剖面特性认识。

同时,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据课程知识、学生、社会条件三大客观基础,设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从知识方面考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并具有实践特征,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教学内容安排应该具有综合性,通识性,既要有理论知识性内容,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考量:教学对象是非生物大类专业的学生,学生整体呈现专业背景差异大、兴趣差异大的特点。故而教学内容要注意普适性、科学性、趣味性。从学校自身教学资源考量:需要考虑农林院校有哪些可利用资源,以及师资和经费条件如何,借助本校优势资源设计教学内容。

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生态文明素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型农业大学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始终强调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体验和调查,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习分小组完成,要求每个小组按实习线路完成不同生态系统下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标本采集、土壤特征描述、小气候观测等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既考核小组的工作,同时考核每位学生的个人学习,将鼓励个性发展与团队协作有效统一起来。针对教学内容及火地塘教学实习林场的资源条件,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专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追求,为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奠定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学科差异,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秦岭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和地理分水岭,秦岭作的地理位置独特,蕴含的教学内容丰富。结合教学目标,学校围绕“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等五大主题,教学内容从自然、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社会角度多方面涉及,开设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

(2)体验性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是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学生学习,知行统一,让学生身临其境,观察和学习。实践教学对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高农院校应对学生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养成给予重视。在教学中,应该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断的优化我们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在自我观察和感受中理解生态文明的实质。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采取教学实践点开设,教学选取了几个教学实践点,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知识和内容,包括秦岭历史与文化,生态起源与可持续发展,生物资源等等内容,在火地沟、楼观台、高山草甸等蕴含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教学点现场授课,让学生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体验学习,更好与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学生自我训练方式。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仅仅在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学习应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在课程之外,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种生态环保类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在教学结束后,学生依然能够把握到知识的体现,主要是在相关的活动中不断体验、感受、总结,最后反馈到自己的知识层面,二者不断的作用,达到知识程度的提高。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包含了几大专题和模块,多学科融合的形式,让学生不仅能在自然科学中了解生态知识,同时在浓厚的历史人文学科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教学设计了适应学生需要和兴趣的自我训练与成长的项目,比如自己动手进行生物标本制作、宁陕县周边农村历史文化与民俗体验等学生自我训练方式,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娱乐性。

4. 组建教学团队,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序进行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拥有一定的教学专长或教学能力。出于对生态文明教学目标的考虑,生态文明教育应配备具有有一定生态专业背景和学科积累的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一定课程开发能力,能围绕生态文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学校在生态文明教学设计上包含五大专题课程,针对五大课程选配师资。如“秦岭起源与环境”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地质地貌特征、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变化等,能为学生解读秦岭起源与环境变化,带领学生认知秦岭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演化规律。而“秦岭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师需要在熟知秦岭生物资源的同时,对秦岭的人文经济发展有所了解,能带领学生在认知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类如何开发、利用、保护自然,感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形成的文明成果。“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专题,教师则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历史知识底蕴,向学生解读秦岭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秦岭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生态环境,带领学生认知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和规律。“秦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教师需要熟知秦巴山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模式,与社会发展的关联,背靠秦岭的地理位置所带有的影响等,能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秦岭文化及资源对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科研队伍。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师资选配上按照课程要求,围绕学校的学科特征和优势,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及生态文明教育中选拔了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与保护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和人文学院等学院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强,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师资的中流砥柱和后备力量,在课堂上能很快的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文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系统组织教学活动,强化了学科交流,使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改变了以往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和气象学的教师由于缺乏对生态系统的完整认识,难于独立承担综合野外实践教学任务的窘境,使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5. 统筹安排,加强基地建设,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学校将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2004年在火地塘林场召开了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校外科教基地建设。学校先后制定了《本科生教学实习工作规范》(2005)和《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2010)。近十年来,学校持续对火地塘林场投资3 000余万元,新建教师、学生公寓,食堂,浴室和教室,共计4 590m2,改建了供水供电系统,完成了通讯和网络设备建设,林场具备了一次接待400余名学生的能力,教学条件达到了现代化水平。

6. 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

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托火地塘林场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平台,将生态文明教育移出教室,利用情景陶冶,让学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体验森林与环境、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发挥小组合作,启迪个体认知和思考,构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在总体设计上,始终贯彻了“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情景教学、专题讲座、布设墙报、组织观看生态文明影视片等形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有选择的采集标本,爱护植物、保护动物,每个实习小组配备垃圾袋及时回收和清理山林中的垃圾,潜移默化地实现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周远清. 生态文明:高等教育思想体系重要内容[N]. 中国教育报,2013-10-28(5).

篇11

近年来,高科技信息化的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基础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一种全新的、深层次的混合学习模式翻转课堂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课程改革的热点。翻转课堂(Flappin}u Classroom)也称“反转课堂”,是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重新构建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摆脱了传统“课上传授知识+课下内化知识”的教学手段,把课堂和课下活动完全翻转。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款完全免费的应用在智能终端的即时通讯服务应用程序,它可以通过公众号平台、朋友圈、群聊等方式接收推送信息,实现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信息的传播,用户可开设公众号,建设公众平台,且微信具有可开发性川。截至2017年4月,腾讯微信宣布微信月活跃用户已达到8. 89亿,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微信的使用率极高川。笔者对教学班级的调查显示,100%的学生手机都安装了微信软件,并把它作为主要的交流通讯工具。因此,笔者试图将微信平台和翻转课堂相结合,并将其用于基础生物化学教学,便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达到共享资源,并且可以进行实时有效的交互活动.

1基于微信平台的设施专业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将微信公众平台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用于基础生物化学教学,笔者选取 2015级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共61人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1创建微信公众号,搭建学习平台任课教师首先申请一个用于此次教学改革实践的微信公众账号,名称为“农大基础生物化学”,利用公众号推送学习任务,并将教师制作的课程学习资源按教学进度上传至微信公众号上,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同步练习题、案例讲解、精彩视频等,并定期更新资源库,供学生使用。同时创建了“生物化学”微信班级群,打造一个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可以随时与教师互动互享的网络平台。

1. 2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口标设计单元学习任务,通过收集整理学习资源并设计制作微课。根据基础生物化学教学口标,将课程分为两大部分,即静态生物化学和动态生物化学。其中静态生物化学包括糖、脂、蛋白质、核酸、生物大分子复合物和酶;动态生物化学包括生物氧化、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和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控。对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并设计任务单,包括教学口标、教学重l从难l从、教学课件、预习任务单、同步练习题等。教师根据教学案例录制10 min内教学视频,将关键知识ii讲解到位,并且设置一定的互动环节,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在上课前通过微信平台相关学习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预习。教师同时利用微信平台推送主题博文、实时新闻、科学研究成果、前沿资讯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1. 3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后,在课前自己选择时间和地l从,根据教师的预习任务单自主安排学习计划。通过观看相关学习主题的课件和视频结合教材,对难以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观看,并将疑难从记录下来;通过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通过微信群聊进行交流讨论,将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可进行实时在线交流。

1. 4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讲解,并对重l从和难l从部分进行课上讨论。学生在课前根据预习任务单要求已经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可以选择性听课,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活动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分组讨论、探究问题、完成练习、学习成果交流等方式。通过师生的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将个性化指导和集体性辅导2个方面相结合。

1. 5课后总结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后强调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思考的方式取代了传统教学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用于课堂知识l从的巩固学习。学生通过微信群在线跟任课教师或者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讨论,也可以通过微信聊天功能与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结果反馈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并对教学结果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基于微信平台的设施专业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基础生物化学微信教学系统的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共有50名学生参与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在线调查,收回调查结果50份。调查结果显,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学生欢迎,其中有40%的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说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30%的学生觉得微信平台的基础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说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75%的学生愿意继续这种教学模式,说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得到学生的认可,具有可实施性。

篇12

    (一)扶持范围

    三峡库区的种植、养殖等生态农业项目及农产品加工和配套储藏、批发等流通设施项目,只要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都应该属于国家投资扶持的范围。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果园、蔬菜、食用菌、苗木、茶叶、花椒、胡椒、药材等种植类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生猪、鸡、牛、羊、鱼类等养殖类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生态观光、立体种养等综合类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以及以上各种农产品的加工、储藏、批发等配套建设项目。

    (二)扶持对象

    国家投资扶持对象主要包括:第一是三峡库区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我们的调研发现,三峡库区每个县市目前都已经培育了数十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在促进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业龙头企业还存在生产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国家投资的大力扶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从而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共同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三峡库区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8亩,如果由农户独立组织生产销售,不仅成本高、产量低,而且市场风险特别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统一组织生产资料的采购,统一组织科技培训,统一进行市场开拓,就可以大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量,显着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民的市场风险。第三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农民。生态农业园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同,国家投资扶持的对象就会有所不同。在“公司+农户”模式下,园区农户已将土地租赁给龙头企业,部分人外出务工,部分人成为龙头企业的雇工,生态农业园完全由龙头企业投资,并由龙头企业承担全部的经营风险,国家投资扶持的对象就是龙头企业;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下,龙头企业一般是从事农产品加工业务,他们会向基地的农户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提供良种等部分生产资料,并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基地主要还是由农户自主投资、自主经营并承担经营风险,那么龙头企业和农户都应该是投资扶持的对象;在“农村经纪人+农户”模式下,生态农业园由农户投资建设并自主经营,农村经纪人主要通过农产品的购销业务获取利润,并没有参与农业园的投资,只有农户才应该享受投资扶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成立的互助组织,他们服务于全体社员,统一购置农业生产资料,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对农户的增收致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国家投资扶持主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对象。

    二、中央财政投资扶持的内容

    国家资金应该主要用来扶持农业园区具有社会公益性或社会正效应的项目和部分资金需求量较大的项目,因为农业园的经营者往往不愿意或无力投资这些项目。根据这一原则,国家对农业园的投资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道路交通、土地整治、农田水利设施、电网改造、农业技术推广设施、气象服务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作物种子、种畜禽、牧草种子、食用菌菌种、兽药、农机及零配件、蔬菜大棚、高科技杀虫设备、水产苗种、渔药、农机渔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购置;三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活污水处理利用池、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配套设施建设、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等建设、环境监测设施等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四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业技术推广、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粮油储存设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植保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渔政渔港、保护性耕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三、中央财政投资扶持的方式和条件

    (一)扶持方式

    目前,国家财政资金对农业投资的扶持方式主要采取国家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奖励四种方式,而《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规定,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根据三峡库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特征和库区生态农业园建设发展的要求,国家财政资金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建设发展的扶持,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分别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四种方式。

    1.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运用国家资金投资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具有广泛公益性而且没有财务收益的项目。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道路交通、土地整治、农田水利设施、电网改造、农业技术推广设施、气象服务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和环境监测设施等部分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效应,单个农业园业主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本不愿意也无力投资建设,而这些项目的建设完善对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只有依靠国家资金的无偿投资去完成。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三峡库区大部分县市的生态屏障区的基础设施还非常薄弱,农业园的经营者普遍反映道路交通、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是阻碍他们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主要的难题。

    2.投资补助

    投资补助就是为调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降低他们的资金压力,按照他们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一定金额给予现金补助的投资扶持方式。这种扶持方式在前期的帮扶过程中采用得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在后期的帮扶过程中,应该继续对生态农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给予投资补助。

    3.贷款贴息

    贷款贴息的主要扶持对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是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弱质产业,农业龙头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收购农副产品等生产经营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是解决自有资金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高额的贷款利息成本会吞噬企业微薄的利润。通过贷款贴息方式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既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提高其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让更多的资金需求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又可以降低农业龙头企业的投资成本。

    4.奖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园的发展要想实现预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的应用,所以应该对生态农业园的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给予相应程度的奖励,对采用新的生产技术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业园也给予奖励,以调动农业园经营者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的积极性。

    (二)扶持的条件

    1.预期效益良好

    生态农业园的运营效益可以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来评价,申请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生态效益是首位的。在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园,首要的目标就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面源污染,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生态农业园正常运营后园区的生态环境必须比建园前有所改善,也就是生态农业园的生态效益必须为正效益才能获得国家的投资扶持。

    2.具有一定的规模

    受制于中国的农地集体所有制,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单个家庭的农地面积一般都在10亩以下。不论是从生态效益角度还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模式都无法发挥大规模集中经营的规模效益。建设生态农业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推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国家资金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投资的扶持应该鼓励或者引导这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才给予投资扶持。但是,鉴于三峡库区的经济基础和地形地貌特征,这个规模标准不宜过高。而且可以制定多个规模等级,对不同规模等级的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的扶持力度不同。

    3.享受国家投资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是农民自发的组织,是一个非盈利性的机构。

    4.接受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符合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的相关建设标准。

    5.接受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有最低经营年限约束,未达最低经营年限停止经营的生态农业园,要根据未满年限的长短补偿国家投资。

    6.接受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建立合理的移民收益保障机制,以确保生态农业园的发展能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篇13

关键词:河南省,生态农业,制约因素

一、河南生态农业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现阶段制约河南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如下:

(一)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的缺陷,使生产中往往缺少必要的技术含量,生态农业的各要素往往有着非常复杂的联系。目前的生产过程中,农户往往都是根据借鉴别人的经验进行生产,没有科学依据,很难达到效果。广大农村缺乏的是先进、适用的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例如,在农业污染防治、病虫害防治、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等农业技术、市场营销技术、信息服务技术以及技术转化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提高。

(三)缺乏有效的信息服务和信贷服务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河南省的生态农业大多以农户为单元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生态农业过程的环节均以体力为主,机械化水平较低。因而,不论是单位面积还是单位农产品产量以及劳动力密集度都较高。我省目前的情况是,耕地有限,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的生态农业模式将会受到挑战,不断探索适合我省情况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将是我们面临的长期任务。较小规模的产业化水平容易增加生态农业实施和运作的成本,也不利于生态农业发挥其特点。

二、加快河南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河南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工农业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结合省情全面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制度诸因素,充分挖掘、利用河南自然条件与经济条样的优势,从农业内部和外部着手,通过整合农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完善生态农业发展政策体系,出台对农民保障有力的政策

从政策上帮扶、资金上支持、技术上指导、价格上倾斜,以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监督机制,真正实现生态农业的无害化,积极倡导"自助餐式"的发展模式,使农民根据自己能力和需要,确定生态农业的方向和经营策略。另外,必要的监督机制也十分重要,因为一些地方并没有真正提供"绿色产品",在一些生态农业模式中,还存在不同形式的污染,距离生态农业的内涵还有很大差距。

(二)加强生态农业的科技创新,完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生态农业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是改革创新的基础,因此要将科技和教育结合起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农业科研支持力度,使科研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由于农业科研自身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的自我发展,农业科研的主要经费来源仍是国家。

(三)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保障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使农业经济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中,需要加强和生态农业相关的法制体系建设:尽快出台与农业的投资和贷款相关的优惠政策,保护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鼓励生态农产品的外销甚至出口,加快土地流转,在必要时开展规模经营的试点,扩大集约型农业经济的范围,广泛的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快对生态农产品的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设立生态农业的保险机制,对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生态补偿。此外,还要加强对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化对环境和污染治理的监测与监管,比如,健全水利设施维护机制,治理乱采乱垦乱猎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生态农产品的违法行为等。

(四)提高生态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生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的有效载体。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同时,按照生态农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实行全程管理,实施品牌战略;积极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生产服务和"产销订单"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推进生态农业产品的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参考文献:

1、张武.河南省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分析[J].商业经济,2013,(17).

2、胡乾坤,李肖肖,李瑾,周留举. 探索河南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J].商情,2013,(27).

篇14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89-1

生态农业,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建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集约化农业发展方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进行其他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研究生态农业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农技推广体制不适合生态农业的推广

当前我国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既是由政府来作为主导,以农业推广机构等政府部门作为推广的主力。这一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实现由政府对人、财、物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从科研到推广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统一,对新产品进行立项重点推广等特点。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灵活性,农业技术科研与推广两部分产生分离,作为一线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多条件很差,推广工作变成卖种子和肥料,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收效甚微。生态农业对技术的要求较高,科研和实际生产之间的转化更为困难,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显然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

1.2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作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是以生态学和现代生物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就要求推广人员不但要熟悉推广工作,重要的是真正了解生态农业技术,可以将生态农业技术明白、准确的传达给老百姓。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农技推广站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新技术难以掌握,专业的设备也不会操作,制约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1.3 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的推广,在短时期内难以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但长期来说,在经济、生态、社会方面会有很大的收益。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市场力量,对生态农业认识不足或者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科研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的进度缓慢。

1.4 推广形式单一

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进行推动,通过实验区、示范区和推广站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实施。生态农业作为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且较传统的农业技术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这就要求其推广方式要多样结合,如采用企业带动制、合作社、示范区、先进农户等一主多元的推广体系,将社会资本和力量引入到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来,解决传统推广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2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

2.1 建设生态农业推广新机制

在农业大发展的形式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该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为直接目标,以增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方向,围绕着农业产业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心,采取因地制宜技术和推广的方法,来实现生态技术推广部门的价值意义。一是要建立以政府为龙头的管理部门,其作用是制定国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政策,指导科研单位进行科研,指导推广部门进行推广,实现各个环节全面统筹;第二要建立以科研单位和院校为依托的生态农业研发机构,特别是加强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生态农业研究技术的转化工作,将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走出实验室。第三是建立以政府扶持、民间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传统的带有计划经济的推广体系难以满足生态农业推广工作的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和农民的作用,利用农业科技企业和合作社等民间组织建立一个生态农业技术的多元推广体系。

2.2 建立生态农业推广多渠道融资机制

资金是制约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根据生态农业效益回收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建立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多渠道的融资作为合作的推广资金融资模式。首先,政府要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前期费用的投入,让社会看到生态农业的效益;其次,要完善相关的管理政策,运行社会资金进入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使民间资金成为另一重要推广资金来源;最后,鼓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自主经营和创收。自主经营不但可以对生态农业技术起到示范的作用,增强人们的信心,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增加部门推广资金来源。

2.3 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培训机制

对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首先进行生态农业技术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新技术的掌握和推广能力。培训的形式以在岗培训、进修、继续教育等,同时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提高学历水平。其次要做好对农民的培训,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性较强,对农民要多多宣传和培训,使其逐渐了解。主要的形式有建立农民培训班定期培训、通过广播、宣传栏进行宣传、专家和技术人员下乡技术咨询等。

3 总结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好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在制度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以实现对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维举,杨博.探析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创新[J].北京农业,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