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保险精细化管理范文

保险精细化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保险精细化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保险精细化管理

篇1

Abstract: Fine management is a modern management idea, is als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the synthetic management of the hospital. Through elaborating the connotation of refined management, 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of medical insurance,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n refined management of medical insuranc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of medical insurance.

关键词: 医院;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

Key words: hospital;medical insurance;fin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172-02

0 引言

医院医疗保险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技术、科研、服务水平,甚至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实现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医学科技迅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思想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执行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效率,从整体上提高组织的效益的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①

2 医院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在不断完善,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医院是医疗保险服务的载体和医保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医院的医保管理模式也应该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由粗放式到精细化、由人治向法治化过渡。加快精细化管理步伐,提高管理水平,不但完善了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制度,更是提高了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医院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2.2 精细化管理是获得群众认可的重要措施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是使病人受惠。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医院医保管理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参保病人的候诊、住院时间,使服务流程简洁明快,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务行为文明规范,服务措施便民利民,服务环境舒适安全,服务信息公开透明,提高病人满意度。

2.3 精细化管理是医院医保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推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向管理要效益的过程。医院医保的精细化管理能有效地避免过度服务,更好的取信于病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它可以规范医院医疗保险制度的运作、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确保医保管理高效准确到位,提升医院整体运营的效率和效益。

3 医院医疗保险实施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把精细化管理看成是“吹毛求疵”,认为精细化管理与过去的日常管理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给“管理”冠个好听的名字罢了,对精细化管理真正的含义理解不透,认识比较肤浅,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会带来行动上的迟缓和管理行为的弱化。

3.2 精细化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精细化管理要落到实处,重在执行。但很多时候,一些设计非常精良的精细化管理细则,却难以得到良好的实施,出现“执行陷阱”现象。究其原因:

一方面精细化管理其操作性设计得不尽合理,难以得到良好的实施;

另一方面执行人怕得罪人,怕麻烦,不愿意认真执行,最后导致精细化管理只能流于形式。

3.3 精细化管理的“度”难以把握 为了追求精细化,往往把一些可以省略的步骤变成不可缺省的。有时候这是好事,但凡事都有两面,有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精细化导致效率低下的极端现象,即“效率陷阱”现象,其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对精细化“度”的把握,这取决于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卓识和能力。

4 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建议

篇2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系统;精细化管理;一体化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了保障公民的社会保险待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由缴费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专项资金。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基金量日益庞大,而业务和财务数据不一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办机构对基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完善基金财务会计制度,也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手段推进基金的精细化管理。作为金保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系统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部分。

一、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系统精细化管理建设思路

传统的财务系统主要是基于大量单据的手工记账、核算和生成报表。与传统财务系统不同的是,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系统需要支持对个人账户收支余额等明细情况的会计核算功能,并根据基金管理要求生成传统报表以外的按单位类型和管辖区域划分的收支附表,要求核算粒度细,处理数据量大。

这么大数据量的核算信息不可能单纯依靠财务人员手工录入,必须建设与业务系统一体化的基金财务系统,才能从业务系统获取核算所需的明细信息,自动生成核算会计凭证,达到账户数据规范化校验的精细化管理目的。同时,为了配合财务精细化管理,业务流程上也需要一些优化。

主要的建设思路包括:

1.精细化会计核算

会计能核算到收缴对象:单位(单位在职人员通过单位代缴)和个人(自由职业者等以个人进行缴费);支付对象:社会化发放个人。

2.自动化凭证生成

会计凭证可以自动生成,通过建立业务收支项目同财务科目对照,由业务收支项目自动生成财务核算分录,操作人员只需对原始凭证和核算电子信息进行审核。

3.规范化账户校验

会计和业务能互相验证,做到每个参保人员账户记账信息同财务收支一致。

4.集约化业务处理

为了配合财务精细化管理,业务管理上采用缴费卡对社会保险费集中收缴,通过银行对养老金进行社会化发放方式,保证信息的准确可靠。

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架构与数据模型

根据前述建设思路,本文研究了社会保险一体化信息系统,通过结算系统实现业务管理系统和基金财务系统的一体化关联,系统架构如下图:

社会保险一体化信息系统由业务管理系统、结算系统和基金财务系统组成。1.业务管理系统接受参保单位集中收缴登记,参保个人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登记,产生业务核定信息;2.结算系统通过银行从单位和个人的缴费卡中扣缴社会保险费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通过提供的收支确认等结算功能,将业务核定信息(包含五险收缴和养老金发放)生成为结算信息,作为财务和业务的接口,并将实际收支情况反馈至业务管理系统维护个人账户信息;3.基金财务系统通过收支核算等会计核算功能,分险种从结算信息中获取凭证所需信息,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实现统一征收的分账核算。

下图以社会保险费的收缴流程为例展示一体化系统的数据模型:

财务和业务的接口表(结算表)中存放收缴结算信息,设置关键字段结算表流水号和财务凭证编号,通过结算表流水号可以向前追溯到相关业务核定信息和账户记账情况,通过财务凭证号可以向后关联到财务会计凭证核算信息。

三、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系统的特点,然后详细研究了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一体化的架构和数据模型。该系统既满足了基金财务大数据量的处理要求,也保证了财务与业务数据的一致,为实现基金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篇3

落实“三个明确”,增强精细化管理的导向性

实行精细化管理,关键在执行。首先要形成共识。要从明确意义、目标、要求入手,武装思想,指导行动。

明确意义,高度统一思想。党委办公室处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沟通各方的核心地位。推进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准、细、严”的标准,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实现由被动工作向主动创新、由忙碌繁杂向规范有序、由“过得去”向“零差错”、由满足一般化向抓精品转变,全面提高办公室整体服务效能。

明确目标,凝聚工作合力。推行精细化管理要以“三个一流”为目标,以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为方向,着力在公文处理、会议(活动)服务、事项办理、办公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机关建设、干部言行文明建设等6个方面建立起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明确要求,全面规范行为。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建立了公文处理等6个方面的管理规定,细化成168条具体规定,形成15个方面的工作规范、8个方面的工作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增强了“三种意识”、提高了“四项能力”、树立了“五方面作风”:即增强了把握规律的意识、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意识;提高了辅助决策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狠抓落实的能力、促进和谐的能力;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爱岗敬业、严谨细致、雷厉风行、清正廉洁的良好作风,夯实争创一流业绩的基础。

建立“三项机制”,增强精细化管理的规范性

建立综合目标管理机制。将办公室整体工作任务特别是6个方面、168条具体工作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和每位工作人员,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有目标,在压力中增加队伍的进取力。

建立日常基础管理机制。坚持和完善考勤考绩制度,全面真实地搞好考勤记载、干部每天工作的情况记载,做到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小结,并纳入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

建立考评奖惩管理机制。实行“四考四评”、“四奖四惩”。即考学评知识水平,考勤评工作表现,考绩评业务能力,考纪评思想品行,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奖功罚过,不让成绩突出的人吃亏,不让埋头苦干的人寒心。通过严格的考勤考核,以实绩评优劣、以实绩推荐干部。

突出“三个重点”,增强精细化管理的先进性

精益求精抓好“三办”,确保工作零误差。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力求办文、办会、办事“零误差”。公文办理按照准确、及时、保密、安全的要求,做到收发及时、拟办准确、传递迅速、催办及时、如实反馈、全程精细。公文起草,严把政策关、内容关、文字关、格式关、程序关、时效关、精简关等七道关,确保政策可行、内容完整、文字准确、格式规范、印制精美、程序严谨、及时高效。办会工作,坚持做到会前缜密筹划、会中精心运作、会后深化服务,全程提高会务工作质量和水平,促进会议服务工作进一步程序化、制度化、精细化。办事工作,要提升标准,强化“首问”责任,加强分析研判,做好环节衔接,坚持限时办结,严格责任追究,做到依法办事、科学办事、规范办事、高效办事、精细办事、圆满办事。

持之以恒抓好“三畅通”,确保运转零障碍。一要抓通信畅通,确保上下联系方便快捷。二要抓信息畅通,确保为各级领导实施科学决策及时提供高效、详实、客观、准确的信息。三要抓政令畅通。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真正把督查权用出权威、用出效益,确保政令畅通。

优质高效抓好“四服务”,确保服务零距离。要准确把握县委、县政府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每个阶段的大事要事、每项工作中关系全局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出与中心工作合拍共振的新思想、新办法、新对策,充分发挥办公室参谋助手作用为领导决策服好务。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根本要求,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千方百计在服务为民上下工夫。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根据基层单位的意见、呼声和要求,力所能及地给予业务、信息、政策等方面的帮助。要按照“三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创优发展环境,为各种市场主体提供良好服务。

坚持“三个结合”,增强精细化管理的实效性

与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相结合,增强服务大局能力。县委办公室在贯彻落实党委决策上要先行一步、快人一拍,力求在各项工作上带头。

篇4

[关键词] 医疗保险; 管理信息化; 存在问题; 完善途径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医疗保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统,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科学性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利用过去及现在的数据预测未来,实测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功能情况,利用信息控制医疗保险的运行,帮助医疗保险机构实现其规划的目标[1]。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医院保险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指医疗保险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2]。本文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进行研究。

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盲目追求快速到位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但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在认识和操作上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和做法,这是不可取的。由于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方面,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和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方面,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

1.2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在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操作上存在偏差。有的地区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各搞一套,规模小,功能少,并且互不兼容,重复投入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有的地方不讲求使用效益,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数据,都与实际脱节,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摆设;有的地区更新信息系统是弃陈推新,而不是改陈推新,将老系统的东西当作糟粕,全面覆盖,而不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极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和重复劳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1.3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医疗保险信息化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医疗保险机构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阻碍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2探寻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的扩大和全面推开,新的情况和问题将会更多,下一步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对信息化的要求将会更高。组织力量加大力度抓紧研究制定医疗保险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必须抓紧制定发展战略,探索经验,总结规律,为确保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整合城乡、地区各自设立的封闭的信息系统,应该与推进制度和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市级统筹紧密结合,即信息化建设与体制机制建设结合;搞信息系统的纵向整合,不能忘了强基层,着眼建设从上到下、直通社区、靠近群众家门口的信息系统,着力打造便捷医保、高效医保;搞信息系统的横向整合,应该从方便经办、方便群众出发,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可与经办管理服务相分离,等等。总之,信息化建设更应该走一条上下左右统筹兼顾、与制度建设和服务需求等协调一致的发展路子。

2.2加紧做好社区经办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

医疗保险参保对象社会化趋势明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参保模式已经形成,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就医人数逐年增加,社区经办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医疗保险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应当加强硬件配置、软件开发,加快联网步伐,提升网络速度,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社区信息程度和水平的提升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乃至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2.3加快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和人才体系,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办事人员,经办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要相对固定,保持队伍稳定;其次是要有能力的办事人员,在优先考虑经验丰富的临床人员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信息管理人员除加强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

3结语

只有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组织及管理,严格抓好信息化建设质量,才能保证医疗保险业务活动正常进行,从而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劳务分包、精细化、管理

随着劳务承包模式在中国大地的生根发芽,建筑行业的竞争也与日俱增,在这种环境下怎样让我们的施工企业实现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在优势管理的带动下实现更大的利润空间,在软、硬实力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辛勤努力和思考。劳务分包模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把企业的包袱抛出去,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够让我们的企业更加有效的转变管理模式,借助劳务分包模式实现施工单位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技术的推行以及承载。通过我们在施工管理过程的不断实践与总结,初步形成了一些在劳务分包管理模式下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与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我们的施工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1、现场技术交底与纸板技术交底相结合

在现有的劳务分包管理模式下,工人的流动性增大,对于新进场的工人,一般对公司的要求以及管理模式都不尽清楚。尤其技术方面标准要求,更是不清楚,只是跟着自己个人的想法或者班组长不详细以及不太清楚的要求标准来工作,这就容易造成工人想怎干就怎样干,没有约束力。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纸板的技术交底也往往流于形式,造成施工过程中有交底,却没有一个工人真正的按照项目部的要求来施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不能只像“赵括”那样的纸上谈兵,而是理论与实践的切实结合,在纸板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的技术交底,并通过奖罚制度进而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2、样板引入、数据上墙以及“兔子腿、婆婆嘴”工作方法的运用

样板引入制度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失为一个好的管理方法,但是必须以有效的技术交底为前提,首先告诉工人怎样做才能符合标准要求,然后通过样板再观察整个施工队伍是否能够在这样的要求下把工程质量做好,达到公司以及项目的质量要求。在甄选出符合要求施工队伍之后,能否有效的把这样的质量标准、要求有效的贯彻下去,这就要求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反复督促以及不断反复的巡视,这也许就是施工前辈们在施工过程中总结出的“兔子腿、婆婆嘴”的工作作风以及工作方法。要说样板引入制度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那么数据上墙制度就是对施工质量控制的事后控制,而我们在施工过程中的“兔子腿、婆婆嘴”就是施工管理的事中控制。通过数据上墙制度的落实不仅仅是对前期工作的一个事后评价以及整改,更重要的是为下道工序施工提供了基础的数据,并为后期的质量整改工作提供了依据。以上三种工作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中的联系,在施工过程中,让他们发挥更大的精细管理效力,为企业打造质量品牌、树立公司形象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制定分包管理人员以及班组的考核制度并对口落实

为了能够解决施工企业在劳务分包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隔着衣服,挠痒痒”的被动的工作局面,虽然在现有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企业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劳务分包合同中也明确指出对工作不予以配合的人员享有“更换” 的权利,但是即使这样也往往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致使此条款执行起来流于形式,那么怎样才能把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劳务分包的管理人员有效的融合到一起,我觉得在确保“更换权利”的前提下,应长期稳定公司管理人员以及劳务分包管理人员(留用、培养一批好的施工班组长),即使不能够如此,我们的管理必须将对劳务分包的管理纳入其中,并在承包价格中留有考核其管理成效的份额(在签订分包合同之前,把项目部对其管理人员的考核纳入到合同总价中,并占有一些独立的份额,通过项目部对劳务分包管理人员的考核,最终确定这部分管理费用的支付。)要想把项目部的要求彻底的贯彻下去,就必须对劳务分包的管理人员进行对口的管理以及层层的考核(事事责任到人)。把责任落实到人,制定详细内部操作标准,执行奖罚制度,考核到班组,实行班组与劳务分包对口管理人员的整体考核测评,但是要以奖励为主。

4、确定重点控制目标

项目部以及公司的有关的部门共同认真做好合同分析,把握好与甲方以及劳务施工方的合同,把其中的重点内容以及控制重点在合同分析中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把合同分析中的任务逐一分解到各个相关的部门,通过周工作计划以及月工作计划等方式对合同执行中的问题以及任务目标不断的去分解直至解决,最终达到项目的高效精细化的管理。

做好各个分项工程的重点控制的目标的策划工作,在全面熟悉图纸以及规范的基础之上,并把其中的重要工程做法以及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并形成文字,通过学习培训让有关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全面的熟悉掌握,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5、确定层层结算制度,实现层层心中有数。

对于劳务分包管理方以及班组也需要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予指导、纠偏。对于屡次不能达到项目要求劳务分包管理人员以及班组或者工人给予处罚或者淘汰,要让他们时时感觉到怎样做才能拿到更多奖励,怎样做会使自己的劳动成果受损,所以要制定层层结算的方法,告知他们近期有效的劳动成果。对于做的不好的我们进行指导、纠正,对于做的好的也要抓典型,给我们的工人树立榜样。

6、培养自己的班组

培养几个固定的长期与公司合作的班组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为公司打硬仗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而且也会增强我们的公司的软实力。对于自己的班组首先我们应该保证他们全年的施工任务以及工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就是要实行班组内部的淘汰制度,保持班组的优良,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以及提高他们的收入。再次培养、留用一批好的施工班组长,打造技术过硬、团结稳定、配合默契的班组。最后通过完善福利制度吸引、留住更多的优秀工人。

7、组建、培养成熟稳定的项目部

组建、培养一个经过一个甚至几个工地磨合成熟的、精明能干的项目部对实现精细化的管理至关重要。首先人员要老中青的结合,实现各个管理方面的有效沟通或配合。其次保持项目部核心管理人员的稳定,并将其利益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还要同公司的发展以及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首先实现个人与项目部、个人与公司的捆绑式发展,这也是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舍得”的哲学追求,让我们的员工能够共享公司企业的发展成果,进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8、发挥企业文化的效力,实现施工企业目标的管理。

一个积极向上的项目文化对实现项目目标至关重要。良好的项目文化不仅仅取决于项目经理在内的主要管理人员的精神追求以及气质,这往往还与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政策以及竞争平台的公平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制度化与人性化应该齐头并进,既让我们的员工以及工人在自己公司、企业感到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也要让他们自觉自愿在公司提供平台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这种优势企业管理环境下推行项目管理过程的目标控制,首先要制定一个大家心里预期的目标,并把它分解到各个时期中(通过我们的有效评估制定一个合理的阶段性工作目标),然后通过项目部的管理人员的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使得既能够实现目标,而且也能够得到一定的认可以及物质奖励,进而实现企业文化与我们的目标控制的有效结合,有效的发挥施工企业文化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软实力。

篇6

[关键字] 环境保护 污染源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77-2

1前言

信息化是我们现在正处在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为了环境的保护事业的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努力的发展环境保护的信息化建设,它就是将现在的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到环境保护管理的工作当中,让其工作更具有整体性,提高管理的效果和水平。信息化的是环境保护管理的必经之路,不然其就无法更好的向前发展。2010年在北京有相关部门召开的首次国家环境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利用大概五年的时间建成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的网络系统,以适应新时代下的要求。所以们为了更好的贯彻会议的精神,我市环保局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方案,这个方案将会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环境保护决策的信息化水平,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

2 增强环境保护信息化水平,完善环境监测系统的功能

环境保护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这样就可以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的自动化的监控,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很快的做出应急的处理,同时对于污染的源头可以进行更好的追踪,对于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这些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在2006年我市就开始着手环境监测地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GIS为核心,为了达到环境数据的可视化的目标,对于环境数据的输入以及输出还有查看都是采用的数据库的技术,这样对于维护以及发展系统都有很大的好处。系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很好的监控了我市的污染源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很好的分析和分类,通过有效的数据组织的模式来保证整个系统的有效工作。我市对于主要的污染源会有两个方面的监控:一个就是现场的监控和管理,在保证监控系统有效工作的同时还对于一些违规违纪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及时杜绝不良现象的产生,另一个就是利用监控系统进行远程的监控,对于污染源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的掌握,统计各项的环境监测数据,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以便进行及时的处理。

3全程监控,严惩违规事件

我市在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全程监控以后,这个系统产生了下面这些作用:因为这样的全程监控,有效的保证了环境保护治理设备的正常工作,防范了污染企业的违规行为的出现。由于我市对重点污染源实施了自动监控,大多数的环境治理设施都处在正常工作的状态,因为市区企业的排污过程被全程的监管,那些原来会偷排超排的情况消失了;那些环保部门一检查就开启环境治理设施,而只要环境保护人员一离开就又关闭环境治理设施的企业也没有了,通过节省环境治理设施的运行费用来为企业节省成本的错误想法也被纠正过来,违规排放污染物的行为__定期的公布,可以切实防止有关企业在提交排污总量报告时弄虚作假。因为原来我市的环境监察部门缺乏检测手段,检测部门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工作经费和人员数量以及工作任务量的制约,对有关主要污染企业不能实施全面具体的验收和监管,有的时候会造成监测的结论是全部达标,这样就不能真实具体的表现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的排污行为。导致法律法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施全程在线监控,可以快速的发现企业超排偷排的违法行为,并且取证处罚。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有效的遏制了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强迫企业自觉的控制和管理好环境治理设施,保证了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守法理念,增强了相关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

4 形成环保管理综合系统

我市的环境保护管理综合系统对现在的各种环境管理数据和审批内容实施了全面的整合,引入了先进的信息化理念,将污染排放企业报告的数据,环保部门的人工监督数据和自动监管数据,以及环境质量的数据,扩散模拟数据进行了完全的整合。并且,还对排污许可证管理,征费管理,违规处罚管理和项目审批管理,以及信息数据统计,报表管理,企业申报和应急指挥等内容实施了全面具体的整合,完成了对各种环保工作内容的信息化运用。我市应该一如既往的推进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改变原来只重视业务建设而不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将业务建设与信息化建设一同重视发展,在形成高效的监测和执法制度的同时,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支持。环境保护管理一定要和环境信息化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更好的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各个业务模块不能分割独立,要整体发展并且协同进行,统筹和兼顾好各个核心环境管理数据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更高效地帮助我市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1区域成矿背景

额尔古纳地区位于产东北部,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内蒙东部重要的有色﹑多金属矿产地。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额尔古纳地块之上,为额尔古纳地块的次一级构造单元--额尔古纳隆起的组成部分。额尔古纳地块东南以得尔布干断裂与鄂伦春晚古生代中期增生带相邻,北界为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的西段东南深断裂,向西应到俄罗斯的外贝加尔地区,向东与上黑龙江盆地接壤。该区域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中生代又受到了滨西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

1.1区域地层

区内额尔古纳隆起的结晶基底由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Pt1x)、新元古界南华系佳疙瘩组(Nhj)组成。兴华渡口群原岩为一套活动陆缘裂陷构造环境形成的中基性、酸性火山岩--碳酸盐岩--复理石建造。佳疙瘩组原岩则为一套稳定条件下的滨海、浅海相泥砂质沉积岩组合。

古生代地层由额尔古纳河组(Ze)、下奥陶统七卡组、上志留统伊诺盖沟组(S3y)、下石炭统红水泉组(C1h)和莫尔根河组(C1m)组成,为浅海相--滨海相沉积。

早中生代至晚中生代早期(早石炭世)为盖层沉积阶段,中侏罗统为陆相碎屑岩建造,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为陆相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得尔布干断裂附近及其以南地区,这套火山岩地层从下至上可划分为塔木兰沟组(J3t)、上库力组(K1s)、伊列克得组(K1y),其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塔木兰沟组(J3t)、上库力组(K1s)。

1.2区域构造

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体,褶皱构造不明显。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北西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以北东和近东西向为主。断裂构造对本区有色、贵金属矿床的形成起主要控制作用,表现在北东--北北东向深大断裂控制了中生代火山--侵入岩浆作用的展布,而次级断裂或断裂构造交汇部位往往控制了火山--侵入穹隆构造及火山机构的发育,控制了矿床的形成。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断裂构造有:

得尔布干断裂:系蒙古境内中蒙古深断裂之东延断裂,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北东向及其派生的北西向断裂,主要受得尔布干深大断裂控制。

额尔古纳河断裂:在本区呈北北东向展布,基本与额尔古纳河展布方向一致。该断裂对中生代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和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哈乌尔断裂:该断裂自黑山头,经恩河、自兴屯向东北延伸。北西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主要有恩河--卡米奴什克断裂、向阳屯--下护林断裂和建设屯--苏沁断裂等。

1.3区域岩浆岩

和本区有色、贵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中生代花岗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三叠纪--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以花岗岩类侵入为主;三叠纪--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系列,该系列花岗岩在整个地区均有分布,该期花岗岩类的侵入受断裂控制明显,往往侵入于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主要岩石类型有二长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正长斑岩、流纹斑岩等。

2矿床、矿(化)点空间分布特征和成矿规律

2.1成矿时代

本区内大部分矿床、矿(化)点都与中生代(尤其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侵入岩、次火山岩、火山岩密切伴生,如虎拉林金矿、小伊诺盖沟金矿、下吉宝沟金矿、得耳布尔铅锌(银)矿、二道河子铅锌(银)矿、下护林铅锌矿等,由此推测,其成矿热源来自中生代的火山--侵入岩浆。

下吉宝沟钾化、黄铁矿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钾长石变斑晶的K--Ar年龄为137.3+6.1Ma;二道河子岩体同位素年龄为110--111Ma;虎拉林花岗斑岩含矿岩同位素年龄为135.5Ma。含矿岩同位素年龄和矿化蚀变年龄,也说明本区内有色、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期为中生代,且主要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2.2区域矿床、矿(化)点空间分布特征

该区的成矿作用受区域构造控制明显,有色、贵金属矿床、矿(化)点在成矿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均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从已发现的岩金矿(点)、砂金矿和绝大多数金异常均分布在哈乌尔断裂以西及莫尔道嘎以北,大面积前燕山期花岗岩和前中生代地层出露的隆起区,铅锌(银)矿床、矿(化)点和绝大多数铅锌(银)异常主要分布于得尔布干断裂的西北侧的次级坳陷中,铜多金属矿(化)点则分布于两者之间的过渡部位。总体上,由南东向北西(也就是从坳陷区向隆起区)呈现出从铅锌银矿经铜多金属矿向金矿过渡的空间分布特点。

3成矿区带的划分

通过对本区有色、贵金属矿床、矿(化)点的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及对控矿构造、控矿岩浆岩、控矿地层的研究,可将本区成矿带划分如下:

(1)西口子--恩和哈达金成矿亚带;(2)吉拉林--满归铜多金属、金成矿亚带;(3)下护林--得耳布尔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亚带;(4)黑山头--道北岗金、铁成矿亚带。

西口子--恩和哈达金成矿带位于乌玛河断裂以北,为额尔古纳隆起区内的强抬升区,前震旦纪花岗岩大面积分布,南华系佳疙瘩组呈残留体分布于花岗岩之中。矿产以金为主,有八道卡、毛河、西口子等大型砂金矿,有虎拉林小型岩金矿床、八道卡、五道沟等岩金矿点。

吉拉林--满归铜多金属、金成矿带位于莫尔道嘎以北至乌玛河地区,为额尔古纳隆起与南部根河--海拉尔断陷之间的过渡区。在奇乾--富克山一线分布有奇乾乡等五个铜矿点及奇乾金矿点,在莫尔道嘎以北分布有加疙瘩等五个多金属矿点、牛耳河脑等铅锌矿点下吉宝沟金矿点,结合成矿元素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该成矿带是形成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金也具有成矿远景。

下护林--得耳布尔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基本平行得尔布干断裂,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分布有得耳布尔、二道河子、下护林等铅锌(银)矿床及莫尔道嘎金矿点,结合区域化探异常的分布,该成矿带是铅、锌、银成矿有利地段。

黑山头--道北岗金、铁成矿带位于哈乌尔断裂以西,基本与额尔古纳河平行。小伊诺盖沟金矿、道北岗金矿点及多处铁矿点,格鲁其堆山铅锌矿点的产出。

4找矿方向探讨

额尔古纳地区与蒙古的克鲁伦地区和俄罗斯的赤塔地区处于相同的构造背景,为同一成矿省,在中-俄-蒙交接部位的俄罗斯赤塔州地区,发现大型、超大型铀、金、银、铅锌、铁及萤石等矿床近40处。在该成矿省一侧的额尔古纳地区,矿床规模远不如邻国,只因该区勘查程度低。必须理清找矿思路,确定找矿方向,找矿才能有突破。

(1)找矿思路是以铜、铅锌、银、钼、铁、金为主攻矿种,兼顾钨、锡等其他金属矿产的找矿突破。主攻矿床类型为中生代大型夕卡岩型、脉状热液型及斑岩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中生代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铜多金属矿床。

(2)寻找金矿主要在西口子-恩和哈达金成矿带中,黑山头--道北岗金、铁成矿带次之主要有小伊诺盖沟金矿点,前带分布虎拉林小型岩金矿床、八道卡、五道沟等岩金矿点。大面积花岗岩分布区,注意寻找呈岩脉状或岩株状产出的小岩体,金矿化体可能产于小岩体与共岗岩基的接触带部位。

(3)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呈岩株状侵入的次火山岩或杂岩体,如花岗斑岩、石英斑岩、二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小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其内部是找矿的有利地段。如得耳布尔铅锌(银)矿、二道河子铅锌(银)矿、小伊诺盖沟金矿、虎拉林金矿等有色、贵金属矿床(点)。

(4)晚侏罗世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其是得耳布尔铅锌(银)矿、二道河子铅锌(银)矿区铅锌(银)矿体的主要围岩。富含铅锌银钼等成矿元素,可作为南部区多金属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5)以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为选区依据,圈定成矿远景区,本区布格重力异常值一般变化在-40---80Ga之间,3个布格重力高值区是黑山头地区、恩和哈达地区和奇乾地区。恩和哈达﹑黑山头布格重异常值最高大于-40Ga,小伊诺盖沟金矿、六卡铅锌矿点分布于该地区。火山岩沉积坳陷区向隆起区过渡的边缘部位,即重力低向重力高过渡部位有得耳布尔铅锌(银)矿、二道河子铅锌(银)矿。因此重力异常高值区和重力低向重力高过渡部位为找矿的有利部位。

参考文献

[1]邵积东,王守光,等.大兴安岭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地质与资源,2007,16(4):252~256.

[2]吕志成,段国正,郝立波,等.2001.内蒙古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岩浆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矿物岩石,21(1):77~85.

[3]张炯飞,王显忠,权 恒,等.得尔布干(北片)成矿条件初步研究[J].地质与资源,2001,10(4):220~224.

篇7

[关键词] 医疗保险; 管理信息化; 存在问题; 完善途径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医疗保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统,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科学性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利用过去及现在的数据预测未来,实测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功能情况,利用信息控制医疗保险的运行,帮助医疗保险机构实现其规划的目标[1]。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医院保险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指医疗保险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2]。本文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进行研究。

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盲目追求快速到位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但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在认识和操作上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和做法,这是不可取的。由于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方面,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和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方面,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

1.2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在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操作上存在偏差。有的地区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各搞一套,规模小,功能少,并且互不兼容,重复投入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有的地方不讲求使用效益,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数据,都与实际脱节,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摆设;有的地区更新信息系统是弃陈推新,而不是改陈推新,将老系统的东西当作糟粕,全面覆盖,而不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极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和重复劳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1.3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医疗保险信息化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医疗保险机构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阻碍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2探寻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的扩大和全面推开,新的情况和问题将会更多,下一步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对信息化的要求将会更高。组织力量加大力度抓紧研究制定医疗保险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必须抓紧制定发展战略,探索经验,总结规律,为确保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整合城乡、地区各自设立的封闭的信息系统,应该与推进制度和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市级统筹紧密结合,即信息化建设与体制机制建设结合;搞信息系统的纵向整合,不能忘了强基层,着眼建设从上到下、直通社区、靠近群众家门口的信息系统,着力打造便捷医保、高效医保;搞信息系统的横向整合,应该从方便经办、方便群众出发,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可与经办管理服务相分离,等等。总之,信息化建设更应该走一条上下左右统筹兼顾、与制度建设和服务需求等协调一致的发展路子。

2.2加紧做好社区经办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

医疗保险参保对象社会化趋势明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参保模式已经形成,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就医人数逐年增加,社区经办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医疗保险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应当加强硬件配置、软件开发,加快联网步伐,提升网络速度,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社区信息程度和水平的提升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乃至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2.3加快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和人才体系,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办事人员,经办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要相对固定,保持队伍稳定;其次是要有能力的办事人员,在优先考虑经验丰富的临床人员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信息管理人员除加强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

3结语

只有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组织及管理,严格抓好信息化建设质量,才能保证医疗保险业务活动正常进行,从而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民,医保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技术、服务水平、甚至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患者、医保机构、医院之间的关系,做好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医院的重要工作。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医保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医院通过医疗保险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通过医疗保险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能使医保基金合理使用,使医院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同时打造医院品牌,实现医院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措施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民,医保的范围越来越大,参保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医院的医保患者占据了更多的医院份额,医保付费方式根据基金收支预算实行总额控制。总额预付的实施结束了按项目报销的粗放式管理时期,踏入精细管理阶段[1],对医院的医保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2]。在医疗保险体系中医、患、保三方中,医院是联结保方和需方的桥梁,要加强医保管理,只有“医、患、保”三方达成协商共管、良性互动的“双赢”监督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使医疗保险真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新医保政策给医院带来了机遇,同时医保管理部门对医院也提出了诸多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问题。医院如何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做好精细化管理,这又将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1精细化管理含义

实际上,精细化理念在我国古代就被提出,古书上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就是精细化的意思。今天提出的精细化理论最早来自泰勒的科学管理,戴明的质量管理和丰田的生产方式[3]。精细化管理一步步被人们熟识和接受。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以减少浪费为目标,改进医疗服务过程、降低成本、重视质量控制的精益管理经验和案例,逐渐被广大医院管理者所认同,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医院管理中得到很好应用[4]。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以最优化、最简洁、最经济的手段实现一个最为理想的效果,以规范化为目的、标准化为前提、数据化作保证、信息化作手段,将目标进行细化,落实到各个环节中,让每个环节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从而发挥效力,实现整体的执行效果。

2实施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1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满足了医保管理部门对医院的要求

在新医改政策下,医保管理机构对医院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控,以及对不合规的医疗行为加大了经济处罚力度,因此,医院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解读医保政策,加强内控制度,完善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使其符合医疗保险要求。

2.2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是获得群众认可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患问题的加剧,使群众认可,群众满意成为医院重要的核心要求。医保政策执行越到位,医保问题解释越详细,就越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医院医保管理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参保病人的候诊、住院时间,使服务流程简洁明快,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务行为文明规范,服务措施便民利民,服务环境舒适安全,服务信息公开透明,提高病人满意度[5]。

2.3医院医保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医保要求增加,群众需求增多的情况下,医院不但要获得社会效益,还要获得经济效益,医院收入增加,才能使职工满意,医院得到持续发展。因此新医改下,医院管理必须要进行改革,精细化管理是医院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建立先进、科学的组织管理架构,优化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服务流程标准化,各个环节保证精细化和规范化的分工,从而提高医院效率,推动医院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医院要以消费者满意度作为发展目标,工作责任无界限,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竞争力,提倡精细化管理的细节理念。这样能够以最高效率、最低成本、最优品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同时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带来良好的绩效。

3实施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以精细化管理理念,强化管理制度,完善健全管理监督体系

建立医院医保管理领导小组,由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分管副院长领导,医保办主任主管,并赋予相应职能。医院医保办与医务科、门诊办公室、护理部、财务科、药剂科及信息中心等人员相互配合,各个部门人员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同。医院要严格制定医保办公室工作制度并规定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合理布置安排医保办的工作。对医院日常的医保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及时了解掌握医保政策、医保动态,预防发生不合规的医疗行为,为医院决策提供合理建议。临床科室由科主任负责,并设立医保监督员,形成可以层层落实的医保管理体系。

3.2提供精细化服务,满意患者、服务患者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在医疗保险体系的医、患、保三方中,医院是连接保方与需方的桥梁。充分发挥好这个桥梁作用,就需要医保人员不断增强其服务意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医保患者。提供各种便民设施,设立方便门诊、导医站、志愿者,主动服务患者、帮助患者。重视患者感受,设立投诉专线,并对出院医保患者进行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3.3细化制度规范,加强内控,提升医保内涵质量

建立、健全医保管理制度,规范医保行为,让医疗行为有章可循,坚持首诊负责制,严格执行医保审批制度,加强处方管理,将医保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促进医护人员参与医院医保管理意识,减少过度医疗,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3.4以精细化管理理念,做好医保政策培训和宣传工作

医保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6],要及时、准确、透彻地理解政策,必须要加强培训和宣传。只有让医务人员和参保人员都熟悉医保政策、及时了解医保动态,才能保证医保政策的顺利贯彻执行,为此医院采用多种渠道及方法进行医保政策宣传。通过医院的广泛宣传,使患者能够及时了解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选择更有利于患者的诊疗方案。通过进行医保知识、政策的专项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利用医院内网信息平台最新的医保政策等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医保知识的更新,提升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3.5以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药品专项费用治理

严格执行医保政策,促进合理用药管理。临床用药要与医保病人的疾病诊断相符;用药范围、用药品种、用药数量要符合医保规定。医保办每月监测分析消耗较大的药品,关注残余药量问题和监控问题较大的中成药、辅助治疗类用药。对于不合理的用药限制使用或停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培训、约谈或经济处罚。

3.6控制住院成本,探索总额预付制下的科室指标考核体系

根据医院总额控制指标,定时监控各科总量指标、药品费用指标、门诊及住院次均费用、人头人次比、住院天数、药占比、个人负担比例等指标,及时向各科室反馈。同时对使用特殊药品、特种检查和诊疗项目和高值耗材实行告知审批制度,以达到降低患者住院成本和合理治疗的目标。

3.7建立奖惩机制,激发精细管理内在动力

医保办管理医院医保工作的日常考核、费用管理、联审互查、综合管理等综合考核评比,以及医院内部的审核、审查等不断强化内外监督机制。每月考核结果在医保通讯中公示,通过院周会、绩效考评会等形式进行反馈。对考核达标,指标完成好的科室给予奖励。对考核不达标或因医保部门拒付的医疗费用,由科室和个人承担相应的经济处罚。通过检查、评价、反馈、奖罚的精细管理过程,医保服务质量实现持续性改进,提升医院医保综合管理水平。

3.8加强信息系统保障,及时监控反馈相关指标

①医保的精细化管理依托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结合医保政策的规定,计算机中心为满足医保管理的各项指标需求,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数据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加强环节管理;巧用数据信息,提高管理的时效性;强化数据分析,找出费用的管控点。②以数据指标为基础,以加强精细管理。总额预付支付制度下,掌握医保患者已发生费用、预测即将发生的费用和找出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对医院各管理层来说非常重要[7]。然而由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简单,且与北京市医保业务组件相互独立,信息无法共享,导致获取精确数据信息困难[8],管理指标不能细化,数据反馈时间长,管理滞后。通过信息化系统,将医院的整体资源纳入其中,才能真正做到数据的准确和完整[9]。建立数据统计模块,有利于实时显示、分析各项医保数据,准确预测费用、制定管理目标,极大地辅助了决策者的方案评价选择准确度,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10],从而有的放矢出台控制措施,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量化指标。创建医保数据数据库,为医保工作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3.9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做好物价管理,确保费用的公开、透明

严格执行医保收费项目价格,掌握医保药品以及自费药品情况,正确与医保系统进行对照。执行自费项目签字制度,增加患者知情权,防止重复检查以及减少不合理费用的发生,提供每日费用清单,增加费用透明度。每月定期向社保中心报送结算材料,做到真实、完整、准确。

4建立医保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医院应立足和倡导医保费用精细化管理,并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将传统的单纯费用控制管理理念,转变为对人的管理。因此需要考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保证医院的当前效益和长效发展。探索一套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方式,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医院运营效率[11]。

总之,医院医保管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性的工作,在新的总额预付制下,只有加强精细化的管理,有效制止不规范的医疗行为,以医院的效率为核心、以患者的需求和满意为目标,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到医保管理的环节中,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倡导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服务理念,用心以善,治理从严;策划要活,治理要死;管理格式化,团队职业化,才能有效推动医院管理工作的实施,实现医院的长足发展,全面提升医疗保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张海燕 单位: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保办

[参考文献]

[1]魏俊丽,赵冠宏,严松彪,等.公立医院改革形势下北京市某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实践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5):33-35.

[2]陈洁,赵冠宏.医保总额预付制对医疗机构经济运营的影响初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7):545-546.

[3]朱新凤.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与提升[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3):48-49.

[5]严艳.浅议医院医疗保险的精细化管理[J].价值工程,2012,31(24):172-173.

[6]李扬,郝晓刚,杨燕,等.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医保审核中的运用[J].中国医疗保险,2013(10):49-51.

[7]贺涛,王昆,武娜,等.总额预付背景下医保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1):52-54.

[8]晓玮,但秀娟,张瑶,等.军队医院医保指标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5):431-433.

[9]闫冰,张蘅.通过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医保管理[J].科学管理,2011,26(11):47-48.

篇9

一、DRGs支付方式的含义

DRGs支付方式,又称按病种付费、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定额预付费,它根据住院病人的出院病例,按照ICD-10的诊断码和操作码,参照出院时主要诊断、手术处置、年龄、性别、合并症或并发症等病情和诊治内容,采用聚类方法将临床特征、住院天数和医疗资源消耗近似的出院病人归类到同一诊断相关组,并规定各组的编码和制定各组相应的偿还费用标准的一种方法。

在DRGs支付方式下,医疗保险不是按照病人在院的实际花费为标准给付,而是根据病人所在的诊断分组核定的费用标准给付,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在这种方式下,医院只有在给付标准内提供医疗服务,才有结余。在该种支付方式下,如何确定一个DRG的给付标准至关重要,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财务精细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秉承以“细”为出发点,将每项任务细分至其下的各个岗位,并将各项具体工作制定出匹配的操作规程和具体实施准则,并且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将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使用范围拓展到单位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严格的财务监督控制规范,落实各项财务细则与具体职能,深入执行企业全面提升精细化的战略。将精细化概念引入医院财务管理,就是将“精”、“准”、“细”、“严”4个字应用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流程,既要突出在资金筹集、资产购置、成本核算、绩效管理、财务分析中的精细化,又要突出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财务监督中的精细化。

三、DRGs支付方式对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影响

1.对医院成本管理的影响

定额预付制度以其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总额、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医院主动降低成本等优点,成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首选,它对定点医院的管理重点及医务人员的供给行为会产生直接影响。利用DRGs支付方式的经济杠杆作用,能够引导医院将管理的重心放在提高医疗质量、重视医疗安全、做好?炔砍杀究刂啤⒓跎倮朔训确矫妫灰?导医护人员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得到合理的补偿,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合理诊疗合理施治,促使其不断提高诊疗技术和工作能力。

2.对医院收入管理的影响

医院收入是指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和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以及从财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取得的经费。医院收入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

DRGs支付方式用于医保支付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医疗保险的给付方不是按照病人在医院的实际花费付账,而是按照病人本次入院主要的病种付账,依病情的不同、病人的不同、治疗手段的不同会有不同的 DRGs 编码相对应。对定点医院而言,DRGs标准具有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在 DRGs支付方式下,药品收入和检查收入的含金量会有一定程度的缩水,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会沦为医疗服务的成本,加之药品零差率的实施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收费标准的降低,药品和医技检查收入越高,病种成本越高,医院盈利空间越小。因此,DRGs支付方式对传统的医院收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3.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影响

在DRGs支付方式下,定点医院与医保部门的结算是按医院收治的患者人次及其诊断相对应的支付标准来进行,超支不补,结余归己。为了追求结余的最大化,定点医院就会自觉抑制过度医疗的现象,医院管理的方向和重心会主动向提高诊疗和护理水平、控制过度检查、控制不合理用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关注临床路径的推广应用、努力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转变;医院经营管理的模式会主动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医院管理者将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服务质量,自动完成医院管理转型和内涵提升,从而推动和加快定点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成本核算和信息化等项目的发展。

篇10

东欧剧变后,匈牙利经历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医疗卫生体制也在社会变革中进行了改革,强调精细化管理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建立起与本国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卫生法制体系,从1989年10月匈牙利共和国成立到2003年,匈牙利先后颁布和修订与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超过160部,涵盖了医疗卫生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方面。其次,匈牙利建立起以健康保险基金为核心的医疗卫生体系,强调医疗卫生系统成本控制,在管理、结构、质量、效率、筹资和支出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匈牙利政府认识到必须保证医疗卫生系统运行资金的充足性和可持续性。为达到这个目标,政府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筹资管理。主要从财政税收着手,严厉打击各类逃避、拒绝缴纳健康保险的行为。(2)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国家健康保险基金。同时,大力发展私人健康保险和卫生系统相关的慈善组织、私人捐赠等。(3)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积极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减少居民各种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病率。匈牙利每10万人口的肿瘤死亡人数从1995年的276.2人下降至2009年的243.2人[6]。(4)加强支出管理,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中央政府在对地方政府的拨款时,转变为有条件性和按比例的拨款方式。二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职责,中央政府仅负责公共卫生、急救救护车、血液供应等。三是在药品、急救、假肢等方面加大共同支付比例,将牙科服务、温泉治疗等排除在健康保险报销范围之外。从1993年至2000年,健康保险基金在药品方面的支出从26.5%上升到27.1%[6]。匈牙利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药品支出,具体措施除了增加共同支付外,还包括采取缩小药品补贴范围,重新分配卫生服务预算,减少昂贵药品批发和零售利润等。四是缩减医院规模,2005年至2010年,匈牙利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医院数从18.04家下降至17.5家,每万人口拥有的病床数量从7.85张下降到7.18张,而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稳定在2.78人至3.09人之间[6]。五是由以往按医院业绩支付费用的方式,转变为按医院每年预算的20%支付费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疾病诊断相关组(DRG)的医院支付系统的改革;对慢性疾病住院患者采取按住院日支付的方式。六是成立医院监督委员会,强制各医疗机构接受其监督,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七是由教育部负责对全部医师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临床业务能力,避免由于医疗服务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八是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薪酬,规定其最低工资标准,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家庭医生的酬劳,采取按人头支付方式和契约模式[7]。

2捷克

捷克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最突出的成就是建立了完善的卫生法制体系。捷克共和国从1991年至2006年,颁布的卫生法规超过40部,纲领性文件10余部。积极建立卫生系统法制体系,使得捷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步伐虽然大,但执行过程非常平稳。在促进国民健康、建立健康保险制度、卫生系统预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医师及牙医和药剂师执业资格的获取与认可、非临床卫生服务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的获取与认可等方面均制定和修改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捷克在加入欧盟的历史机遇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了本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程,通过了关于医疗器械的第123号法案、制定了《移植法》、修订了《药物依赖法》和《公共卫生保障法》等。捷克现代卫生体系的核心就在于健康保险体制的建立。目前,捷克已经成立9大健康保险基金,其中最大的全民健康保险基金覆盖全国约68%的人口,卫生总支出占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6.93%上升到2010年的7.46%,2002年卫生支出总费用中住院服务费用占39.3%,药品费用占24.6%[8]。健康保险体制的建立,为整个卫生系统运行资金的可持续性提供了保障。而捷克健康保险制度建立的第一步,便是制定关于健康保险制度的基础性法规———1997年第48号法案。若还是按照以往的卫生系统的资金仅依靠中央政府拨款的方式,没有成功转变为通过9大法定健康保险基金筹资和以中央政府拨款为辅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如此庞大的资金筹集是难以持续的[9]。

3台湾地区

台湾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重视精细化管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为加强地方卫生局、卫生所与社区医疗群(由诊断与合作医院所组织)的联系,台湾卫生署于2004年开始,在全地区范围之内试行建立“社区公卫(防疫)群”,最终促进了全区内的预防保健、防疫与医疗,及公立私立部门的资源整合。(2)为促进边远地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卫生署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医师前往开业和行医,并统一基层诊所与大医院的药品目录。(3)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一是1999年成立策进会,由卫生署授权,负责医院等级评审,并起用新式等级评审方法———以实地访问工作人员、病人、家属等现场查证方式,落实医院等级评审日常化。二是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台湾医疗机构病历电子化程度相当高,50%医院的病历数据已实行电子化管理,30%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已与院内电子系统整合,并可实现院际分享与交换。同时,推动医院信息化发展与医院等级评审相结合。三是实行医疗科技评估制度,对某医疗科技的效果、成本、受众等进行系统性评估,以便对不同医疗科技做出有科学依据且客观的使用选择。评估范围包括药品、生物制剂、医疗器材或诊断仪器(如心脏节律诊断试剂等)、内科或外科的处置(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胆囊切除术等)、支持系统(如电子病历系统、电子医疗系统、血液银行、临床检验室)。(4)改革全民健康保险。第二代全民健康保险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为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有效控制成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扩大参保人员覆盖面,加大共同支付比例。二是简化保险对象,由原来的6类14目缩减为2类。三是提高行政效率。无论是变换工作还是调整薪资,均不需要再办理任何变更手续。四是支付制度以品质为导向,强调论质计酬。综上所述,德国、匈牙利、捷克和台湾地区利用精细化管理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涵盖从宏观到微观的卫生法制体系建设,是保障医疗卫生不断进步的基石,精细化管理对于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空乘专业 学生管理 精细化

1 空乘专业学生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自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跨越,国内各航空公司的竞争日趋加剧,民航业的竞争一则是公司拥有机型、设备等硬件的竞争,一则是公司软件——航空服务的竞争,各航空公司对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航空服务人员——空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空乘人员培养的摇篮——院校空乘专业,为与企业需求接轨,对空乘学生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空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其跻身于民航业的重要基础。

在民航院校或地方院校的空乘专业,为适应民航业对空乘人员高服从、高纪律性的要求,对空乘学生的管理要求也是半军事化管理,但不同于军人的高度统一、粗放式管理,空乘专业学生的管理要关注于学生成长的各个细节,从学习到生活,从行为规范到着装修饰,可谓细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而,精细化管理逐渐成为空乘学生管理的需求和重要管理手段。

2 空乘学生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与原则

精细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之一,在企业管理类著述中已多有研究,但借鉴为学生工作的管理方法,现在尚处在探索阶段。

精细化管理,有顾名思义,就是追求“精”和“细”。空乘专业精细化管理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以精心的态度,精心的过程,落实细节管理,是建立在规范管理基础上对规范管理的科学提升的方式。

因此,精细化管理内涵应包含:一是“精”,即对空乘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坚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目标,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要切合实际,重点工作重点做,才能把握住方向,才能立竿见影出效果。二是“细”,即空乘学生管理工作的覆盖环节要全。需要具备一套完整而又详尽的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细”的另一方面含义是要“小”。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才能真正落实精细化管理。三是“化”,即管理工作要制度化,管理制度内化为师生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重点强调把制度落实要到位并内化为自觉行动。

空乘专业学生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①数据化原则。强调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要求、用数据检验。②程序化原则。程序化管理是把工作事项或任务沿纵向细分为若干个前后相连的工作单元,将工作过程细化为工作流程,然后进行分析、简化、改进、整合和优化。③操作性原则。其就是使制定的规则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对实施过程要有措施,进行监控。④标准化原则。其就是要统一学校中各类管理活动的标准,这是做到规范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保证,是实现操作性的前提条件。标准化体现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有利于克服管理的随意型和无序性。

3 实现空乘学生精细化管理内容

结合行业需求及空乘学生的特点,对于空乘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内容涉及到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诸多方面,以空乘专业人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全面提升空乘学生的综合素质。空乘学生精细化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对空乘学生职业形象规范的精细化管理

空乘是民航的窗口,空乘人员除与其他服务行业人员一样具有娴熟的服务技能外,还需具有良好的外在形象。空乘专业对学生形象管理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招生时严把形象关,把符合空乘形象要求的学生招进来。另一方面,对于在校学生,学校着力于塑造其职业形象,通过特色课程培养职业气质。对于空乘学生职业形象的塑造,除开设特色课程,如形体、空乘形象塑造、空乘职业礼仪等课程进行专项训练外,在对空乘学生的日常管理上也时刻体现出对空乘学生职业形象的要求,利用精细化管理,对空乘学生的着装(包括衬衣、外套、领带、领结、鞋袜、学员牌)、仪容仪表(面部、头发、化装、手和指甲、饰物等)、形体仪态(包括站姿、走姿、坐姿、鞠躬等)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的、数据化的规范和要求。

3.2 对空乘学生行为规范的精细化管理

对空乘学生行为规范的精细化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礼仪规范的精细化管理

要求空乘专业学生以现代礼仪习惯要求自己,学用“十字”文明用语,尊重老师,待人有礼,见到老师、学长要主动停下礼让,让其先行,并面带微笑,向其问好。在教学楼走路轻,说话轻,不影响其他班级教学。在校园,不追逐,不打闹,不喧哗,举止端庄。在食堂就餐注意礼让、排队。

3.2.2 学习纪律规范的精细化管理

空乘专业学生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和规定,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进入教学楼自觉接受检查人员检查,保持课堂秩序,尊重老师,主动学习,爱护卫生和教学设施,遵守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定。空乘专业学生如因事、病等请假需根据请假时限向辅导员、系部、学院申请,并填写请假申请单。

3.2.3 住宿纪律规范的精细化管理

空乘专业学生在校住宿期间必须遵守宿舍的相关住宿规定,按时作息,在宿舍区注意个人礼仪,尊重管理人员。爱护宿舍物品,保持宿舍卫生,宿舍管理人员及辅导员每日对宿舍卫生进行检查考核。

3.3 对空乘学生安全教育的精细化管理

空乘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遵守学校的相关安全规定,注意个人人身安全。上实训课时要听从教师指挥,严格按照规章程序操作。在校统一作息,不得私自在外留宿或晚归。节假日需回家的学生必须填写《节假日外出申请单》并由家长确认,回校时向辅导员销假。学校鼓励学生购买大学生社会保险,无论在校学习或其他时间出现意外受伤情况,均可向保险公司索赔,减少学生的经济损失。

3.4 对空乘学生道德教育的精细化管理

教育应该是先育人再育才,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将学生教育成为思想健康、道德高尚的人,因而道德教育在高校教学中尤为重要。空乘是在高空密封的场所与乘客打交道,肩上承担着乘客安全的重任,因而,空乘学生的道德教育更显重要,只有具有良好的品德、全心全意为客服务的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胜任空乘这个职业。根据职业需求,对于空乘专业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遵法守纪、尊重师长、团结友爱、乐于助人、自理自律、服从管理、吃苦耐劳等方面,道德教育要从从细处入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空乘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好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的高层次服务性人才。

4 实现空乘学生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空乘学生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涵盖了空乘学生培养的诸多方面,但如何将这些内容付诸实践,还需要有较完备的实施方案,针对空乘专业特点和相关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可使用如下方案保证精细化管理内容的实现:

4.1 建设质检队伍,实行标准化考核

精细化管理强调标准化、数据化,精细的管理内容需要切实的操作作为保障。为此,学校可以系部或班级为单位建立质检部或质检小组,由教师牵头,成员由学生组成。质检工作任务是对空乘学生每日的仪容仪表、礼仪规范、纪律遵守、宿舍卫生、道德规范进行巡查,依据各项标准作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通报系部和辅导员,督促整改,并将各项考核成绩计入学期学生操行成绩,作为空乘学生航空面试的品行成绩的重要参考。

4.2 实行名牌制,建立良好的监督体系

为了培养空乘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个人素养,除每日的质量检查外,还鼓励全校师生对空乘学生礼仪及行为规范进行监督。空乘学生实行名牌制,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在胸前佩戴名牌,按照空乘学生管理要求,空乘学生在校园行走时遇到老师和学长必须主动微笑问好,如有学生没有做到,教师和同学可以要求看此生名牌,并向系部反馈,系部质检人员据此扣减此生的礼仪规范分数。空乘学生在校园内如出现不规范行为及违纪情况,全校师生也可以依据名牌向系部举报,系部及时作出处理。以此,建立对空乘学生全覆盖监督体系,有利于空乘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4.3 实行辅导员负责,落实层层责任制

空乘专业实行班级辅导员负责制,空乘各班级均配备辅导员,辅导员对班级工作全面负责,各项院系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以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在辅导员处落实、处理。这样,辅导员对班级管理及每位学生的情况均熟悉了解,以便于辅导员有的放矢的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与管理。系部建立逐层量化考核机制,班委对本班学生在校表现进行考核,辅导员按照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对班委的班级工作和学生在校表现进行监督、考核。为督促辅导员工作更好的完成,学生对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也进行量化评分,系部根据学生评分及各项辅导员工作管理条例对辅导员的工作作出评价。从而,确保在辅导员负责下,将空乘学生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完备。

4.4 开展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为丰富管理内容,全面提升空乘学生的综合素质,精细化管理还可以以活动为载体,发挥各类教育功能,通过主题班会、养成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宣传日开展系列活动。制定学期读书方案,开展专业竞赛。认真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做到活动前有方案,活动结束有总结。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来培养空乘学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稳健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开展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对于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亲身参与中陶冶情操、内化品行、提高素质,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

空乘专业与企业联系紧密,空乘专业的学生管理模式从原来与其他专业无异的规章管理到具有空乘专业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提升空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有行业特色,相信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续改进下,空乘学生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取得卓越的成效,配合着我国民航高速发展的脚步,为民航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高端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彤.高校学生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J].赤子.2012(4).

[2]马领弟,高峰.高校学生工作中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究[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3]卫斌,李智慧.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4]赵香兰.试述精细化管理[J].河北煤炭,2008(2).

作者简介:胡爱英(1976-),江苏徐州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教师,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空中乘务。

篇12

关键词:4S店 资金计划 财务 精细化管理

一、引言

汽车4S店是得到汽车生产商授权之后建立的,四位一体专卖店,包括整车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信息反馈等四个环节的服务。4S店都具有统一外观和形象,统一标识,统一管理标准,只可以经营单一品牌,这些店铺都需要按照厂商统一的设计来建造,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因而加强资金管理,实现资金计划的精细化管理尤为重要。

二、4S店运营管理模式

4S店的经营活动主要以整车销售与售后服务等为主,然后以汽车的装潢、保险、美容以及二手车的置换等辅助,随着汽车整车销售的利润侵蚀,社会快修行业瓜分4S店售后服务,4S店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如何从市场中抢回份额是目前4S店业务扩展的重点。4S店主要业务流程如下:第一,整车销售,主要是和客户进行接洽,管理订单与签订合同以及款项结算和车辆的移交等,在这一过程中涉及汽车的装潢和上牌,以及保险和按揭等后续业务。第二,售后服务,对一般业务来说,需要预约,签订确认书,在车间进行维修,之后是完工的结算和交车。对于事故车辆的维修,需要确定损失,并签订确认书,车间进行维修,然后是完工的结算和交车。这一过程涉及续保,年检和装潢等业务。

三、4S店资金管理的不足之处

(一)关注产值的最大化,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4S店经营管理目的还停留在利润最大化方面,借助现金流对业务部业绩进行考核,所以销售部门和售后部门为了完成考核或者绩效,就大量接受配车,导致积压库存,还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市场的推广,对投放的广告未能进行深入的调研,进而导致浪费大量资金。有时为了提高产值,还推出很多优惠性活动,没有及时回收账款,这些也造成资金被无偿占用。

(二)缺乏资金的预算管理,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4S店在运营时,资金需求一般体F在采购车辆和配件以及日常运营费用,日常运营费用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场地租金,设备维护以及物料消耗费用等,如果只是借助经验进行管理难以盘活资金,发挥出资金使用效益,但是当前很多4S店虽然也关注预算,但是预算大部分是对业绩而言,预算缺乏全面性,即便编制了详尽的预算,在实际经营时,随时增加购买设备,改变销售方案的现象也经常出现,影响了预算的有序执行。以及大部分店面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配比性,比如:业绩达到了预算的80%,而成本费用,资金消耗去达到了100%,甚至更高,至使资金的回笼与到出不成配比,导致资金压力增大。

(三)融资比较困难,资金周转处于被动状态

在4S店中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就可能造成配车的失败,进而会影响销售业绩和考核,因此4S店都会尽力筹资,但是融资的渠道比较单一,成本也比较高。当前融资的普遍方法是厂家、4S店和银行之间的三方协议,得到的资金需要流入厂家,以便进行配车,银行也需要对车辆的合格证进行监管。销售车辆赎回合格证时,就需要提前归还银行贷款。

四、财务精细化管理和特点

财务精细化管理就是将每项财务管理工作都落实到个人,明确职责,建立一套使用的流程和标准,有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和解决,防止在财务环节造成损失。还需要把财务管理工作渗透至经营管理的全部环节和内容,强化全体员工的节约意识和参与内部财务管理的积极性,更需要合理高效的运用融资金额,有计划、有秩序、有缓急的运用和分配资金,使资金的使用率增强,流动性加快,尽量避免闲置资金,衡量融资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利弊,合理规划利用资金,进而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

精细化管理有如下特点:第一,是建立在财务数据分析前提下的管理方法。第二,和流程化管理相结合,这是确保企业运营管理的关键。第三,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各部门之间沟通无障碍。

五、4S店资金计划中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要转变领导观念,得到4S店领导认同

要开展精细化管理,首先需要得到领导的认同,当前很多4S店的管理人员只关注销售和售后环节,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核算与总结方面,财务人员的工作也主要在于财务核算,这种观念对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很不利的。所以需要改善4S店管理人员的观念,进而为开展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二)强化基础性工作,对工作的职责进行完善与明确

要对整个运营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建立起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标准,完善数据收集和分析措施,加强对经营管理状况的分析,充分发掘管理潜力。要对各个岗位的责权进行明确,加强财务部门管理责任制,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4S店财务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切实发挥出精细化管理的作用,进而促进4S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小平.浅谈汽车4S店资金活动中的财务精细化管理[J].经贸实践, 2015(4):66-67

[2]潘朋飞.现代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 2016(4):102-102

篇13

费用分摊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盈利分析

一、创新盈利模式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一)紧跟不断变化的市场节奏

时代在进步,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这不仅仅是指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人们也对财产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但是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只有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更加贴心和高质量的服务,才能更好的把握住老客户和吸引新客户,因而,财产保险公司必须全面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环境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分析哪儿些事客户最迫切需要的服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的良性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家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策略并不完全相同,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就导致各个财产保险公司的综合费用率以及综合赔付率都不完全相同。综合成本率是综合赔付率与综合费用率之和,不管其他数据的差异如何大,市场的细化调节让每一个财产保险公司的总体综合成本率都大体相当,保持在百分之百左右。因而,必须建立相应的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会计模式来更好的分析把握盈利点,增加财产保险公司的利润。

(二)简单介绍财产保险公司盈利内容

所有的单位企业创建和运营的根本目都是为了盈利,对财产保险公司进行盈利分析可以促使公司加快市场分析的节奏感和紧迫感,紧跟市场前进的步伐和发现市场的变化,更好的评估市场细化的业绩,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以及产品类型进行归类区分,为公司的销售、市场开拓以及战略企业部门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市场情况分析,为公司制定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的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设计不同的方案,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分析盈利模式以及创新盈利点,要明确销售政策与核保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保证销售政策在系统中的跟单核算情况,建立更加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更好的改变原有的在费用预算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研究不同险种类型以及客户经济承受能力,寻找更加恰当和销售方式和途径,更好的降低成本,实现盈利最大化。

二、简单介绍费用分摊的起源与变化

构建新型的盈利分析模式,不仅需要对时间、险种类型、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外,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归纳分类,于是,这便产生了费用分摊的问题。

2006年公布的《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让费用分摊更加明确化、合理化与科学化,它明确指出,财产保险公司所指的费用包含它正常运转和提供售后服务等方方面面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包括赔款支出、退保金、手续费等等,这些费用的支出会减少所有者的经济权益,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费用分摊可以更好的确定险种类型的价格、各部门业绩考核以及经营管理情况分析等外,还可以更好的推动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和制度的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此外,它还表明,它的出现和制定可以更好的为财产保险公司改善分摊程序和标准提供依据,在它的指引下,保险公司可以实事求是,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费用分摊模式以及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等等,但是,这一切需要报送中国保监会来审核通过后才能实行。

目前,大多数的保险公司的费用分摊管理方式已经获得中国保监会的审批,但是除了业务部门的职责界定以及分摊标准不一样外,其余的内容大多相似或者一样,很少有保险公司可以创新费用分摊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保险公司的费用分摊管理模式不够精细,相关的数据也不够准确,无法适应日益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因而,财产保险公司的分摊模式迫切需要改进,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和内容,推动费用分摊模式精细化发展的速度。

三、促M费用合理分摊进程来更好的推动盈利分析模型的构建

(一)费用分摊的特点

有的费用可以分摊到各个机构、产品以及销售渠道,比如综合赔款、综合费用、手续费等等,但是,也有一些费用是无法分摊到各个机构、产品和销售渠道的,比如投资收益、汇兑损益、业务以及管理费用等等。

(二)尽可能的推动费用分摊管理办法的改革

社会在进步,费用分摊的模式也应不断得改善和进步,这就需要人们仔细研究《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的内容,并寻找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的条例和管理方法。比如:

1、进一步提高核算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和纬度,比如基金以及机构归属等内容,提升专属费用的比例,降低共同费用的开支。

2、科学合理细分各项费用,制定合理高效的费用分摊流程和恰当的费用分摊标准。比如将原先有些繁琐的人力成本、设施折旧以及其他费用等三类费用改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每一类费用再根据自身包含方面的特点进行细化。

3、明确市场的重要性,依据市场来更好的区分险种类型以及销售渠道、客户群体等等,优化险种的组合,增加分机构数量以及分渠道的费用分摊效率等等。

4、把作业成本法融入到费用分摊模式中,合理归纳各类费用的开支,并以此作为部门职能调整的重要依据和内容,促使分摊结果的科学化和准确化。

总结: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市场细分对提升保险公司管理水平和增加盈利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市场细分可以推动盈利模式的创新,推动完善费用合理分摊的进程。只有明确费用分摊在财产保险公司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才能创新费用分摊方式,降低开支,增加盈利,推动财产保险公司的良性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保监发(2006)90号).2011年8月29日.

篇14

精细化财务管理最早是由发达国家提出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是在常规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更加深入的思维与管理模式。精细化财务管理其实并不复杂,只是细中求精,要会精打细算,但要想真正做到财务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求精益求精、关注细节,还应该有正确的思路和原则。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指机关事业单位不仅要管理好日常的财务工作,还要将日常财务管理事务发展到一个更深层面的管理模式,机关事业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主要是以“细”为基础,做到细致入微,对其财务管理的各个岗位、环节、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内容,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并在实践中认真落实这些流程和规范,将财务管理延伸到事业单位的各个领域。

2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1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是其财政改革的必然要求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交叉现象严重、行政成本过高、管理手段落后、机关运作不规范、非营利组织人浮于事、法律不健全、监督不透明、因人设岗等现象,导致事业单位运行成本高,效益效率低。只有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实现依法理财,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2财务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效率

通过对内容的细化、分解和整合,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工作质量。通过对财务管理领域的拓展,在单位内部实施“大财务”战略,形成以财务预算为指导的“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调整—优化”工作程序,使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管理全方位融合在一起,围绕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协同作战,真正发挥财务在事业单位的调控和监督作用。

2.3精细化财务管理为管理决策提供财务依据

经济的发展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且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经济责任的落实,任何决策都必须科学化、规范化,财务数据作为管理层决策重要依据之一,必须开展精细化管理。

3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有效途径

3.1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事业单位要实行该管理方法,首先要改变以往财务管理的粗放观念,在单位深入贯彻和宣传精细化管理观念,让精细化管理深入人心。不断通过科务会、务虚会等会议,引导财务人员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号召财务人员主动学习会计新制度、新知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注意灵活运用,做到精准核算;更新观念,完成角色转变,由过去被动管理,变为主动创造价值;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承担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工作,确保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到位。

3.2建立事业单位精细化财务会计体系

精细化财务管理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把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和整合,以达到可以控制、量化的目的。财务管理量化、细化才能确保管理的科学化。事业单位以财务预算为指导的工作程序使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管理融合在一起,从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工作质量。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降低成本,事业单位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成本考核机制,建立成本核算、成本考核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机制,探索内部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研究推动内部成本核算深入进行的激励机制,从而实现支出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成本核算是推进和深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体制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更好地适应财政管理改革的要求,为科学、合理、准确编制部门预算提供更加详实、全面和具体的基础信息,可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单位绩效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有以下几点。第一,严把进口关,严格审核获得的各项收入,且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第二,把好出口关,未纳入预算或者超出预算的,财务手续不全的,原始凭证不合规的,一律不得列支;第三,推进政府采购制,办公用品、固定资产、保险等都通过政府采购,未按照规定履行政府采购手续发生的支出。

3.3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精细化管理

事业单位应根据单位实际发展状况编制预算,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大部分是通过预算向上级申请的财政拨款,要合理掌握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的统筹规划。首先,要在预算上进行精细化财务管理。预算精细化管理要求预算编制人员首先抛弃原有的增量预算法,通过零基预算,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使预算与单位实际紧密结合,编制科学、支出结构合理的预算。其次,严格预算执行,制定完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的内容、指标,并实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诊断、处理,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最后,还要强调预算的严肃性,避免预算的随意调整,除政策及其他突发事件外,尽量避免出现预算调整。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