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学习电子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知识管理;电子学习系统;隐形知识;显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引言
现在我们正在大量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改变知识的创造,组织,存储,管理和传播的方式。电子学习系统与知识管理相融合,使得电子学习系统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动态的,拥有友好用户使用界面的,分布式的系统,使得我们获取知识变得更容易。电子学习系统已经成为知识管理系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电子学习系统和知识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电子学习系统用户要想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就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系统。由于知识管理系统对电子学习系统有指导作用,使得电子学习系统成为一个将隐形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的工具。因此,在电子学习系统中应用知识管理变得尤其重要。本文作者尝试确定知识管理和电子学习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设计了一个采用知识管理的电子学习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预期隐形知识的转化,增强知识的共享,促进知识的组织和检索,以及对知识的适当管理。
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分成五个阶段:(1)知识创造和获取;(2)知识组织和存储;(3)知识分类和整理;(4)知识应用;(5)知识评估,验证和细化。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学习者需要通过知识合作,交流,共享,采集,创建,分发,传播,存储和个性化以获取知识;知识管理工具帮助学习者在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中去学习。知识管理可以用来获取、组织并提供这方面的知识和管理系统,可用于快速识别最相关的信息,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社会过程,包括采集,组织,存储和检索,将知识传播给特定的用户群以实现知识组织的目的。
三、电子学习系统的理论框架
Khan在2001年开发了一个电子学习系统框架包含八个维度:分别是制度,教育,科技,界面设计,评估,管理,资源支持和伦理。这个电子学习系统的每个维度都对应电子学习系统环境的一个具体方面。
另外,马歇尔等人在2003年提出了三种类型的电子学习系统工具:(1)课程工具;(2)数字图书馆工具;(3)知识表示概念图工具,它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部分。课程工具提供了一个系统化、标准化的支持课堂学习的环境;他们的作用特别有助于开始阶段和选择阶段。数字图书馆工具可以促进对资源的有效的和高效的利用,支持资源搜索和收集。而知识表示概念图工具集中在制定和表征。电子学习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显示知识的电子学习系统,一类是利用隐形知识的电子学习系统。
四、知识管理和电子学习系统的理论模型
尽管电子学习系统即可以提供显性知识也可以提供隐形知识,但是电子学习系统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互相转换,使其成为一个更高效的学习系统。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采用知识管理在电子学习系统中通过相互转换得到显隐性知识。在这个模型中,知识的创造,获取,评估和反馈作为隐性知识的一部分转换为显性知识。conversely知识组织,存储,传播和检索已经为外显知识画报,可以转换到隐性知识的精髓。当然知识组织,存储,传播和检索已经被看做是显性知识,也可以转换成隐性知识。
1.知识创造和获取
知识创造可以定义为从数据、信息和经验中发展出新知识的过程。获取知识的主要过程是人与人的直接互动,包括面对面的交流和通过网络即时聊天工具的交流,也包括人和电脑的互动。因此,知识获取是知识管理和电子学习系统的主要目标。知识获取包括获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获取来源包括在线聊天、书籍、期刊、报告、手册、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知识管理和电子学习系统也可以从不同的在线资源如在线数据库和互联网上的各种电子出版物获得。
2.知识的组织和存储
对于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来说,知识组织的开发和再利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知识管理的完整生命周期是:创建--采集--组织--存储--检索--转移,是影响企业分类和企业知识地图的智力资本。电子学习系统组织知识资源,以一个合适的、方便的、可交付成果的方式使学习者可以很容易的访问和使用资源。因此,电子学习系统可以采取一些知识组织与存储技术以提高学习的过程。检索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知识管理和电子学习系统对知识的正确储存。
3.知识的检索和传播
为了方便访问,研究和检索知识资源,大量的工具和技术,如浏览,搜索,数据挖掘,元数据,知识地图等,被应用在知识管理上。这些类型的工具都可以用在电子学习系统中,用来将电子资源结构化,以获取知识。使用数据挖掘方法可以在电子学习系统中“检测未知用户学习行为模式,学习资源和掌握知识的瓶颈”。
知识管理和电子学习系统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视频会议等工具来传播和传递知识。
五、结论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获取知识管理和电子学习系统之间关系,以及在电子学习系统中如何去使用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和电子学习系统在目标,组成,工具和技术等多个方面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例如,为了获取和共享知识,创建一个协作的学习环境;创建一个合适的技术基础设施,获取,组织,存储,操作,维护和传播知识,使学习者可以获取知识资源。知识管理和电子学习系统共同的目标是管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我们还探讨了,都有显著的重叠区域,如技术,目标,流程,交换和利用等。知识管理和电子学习系统是密切相关的,他们可以分享一些工具和技术,知识管理工具和技术可以应用在电子学习系统的所有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个知识管理和电子学习系统的应用模型,可以大大提高电子学习系统的性能。我们确定了隐性知识转化的组织和检索,促进知识的共享和管理。当然由于作者自身的知识有限,该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有待提高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知识管理 电子化学习 信息共享空间 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G250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是一种集服务、设施、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于一体,能够促进用户学习、交流、教育、研究、协作的服务模式与工作空间。本文探讨Ic中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e-learn-ing)融合的可行性、障碍及其融合模型。
1 IC中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知识管理是通过对知识的审计、获取、创造、共享、应用、保护和评价等活动的系统管理以达到提高个人或组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电子化学习是利用电子数字技术通过不同方式(如互联网、内部网、外联网、卫星广播、录音及录像带、交互式电视及光盘等)来传递教学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虽然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分别属于不同领域,但是两者紧密相关,因为电子化学习需要恰当的知识管理帮助学习者尽可能获取所需的内容与正确的信息。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具有相关性与互补性,而且IC为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1.1 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相关性
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在目标与技术上存在共同点。一般说来,组织知识管理的总目标是建立“组织大脑”或组织记忆系统,知识管理把知识作为组织的重要资产,关注组织行为中知识的作用,旨在促进和管理知识创造、转化、应用等流程来创造价值,并鼓励个人通过创建知识资产或参与论坛使个人知识显性化。知识管理不仅强调组织学习的重要性,把建设学习型组织作为知识管理最终目标之一,而且可以把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过程(如知识创造、知识连接、知识更新、知识存取、知识应用)整合起来,构成一个无缝连接的知识学习循环(learning with knowledge cycle),并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支持有效组织学习所需的知识活动,包括学习者知识构建与合作学习。
电子化学习集中于个人新知识的获取和支持这一过程的技术方法。电子化学习可以利用各种电子数字技术,帮助个人大脑构建与获取有教育意义的知识。电子化学习在开始阶段,可被认为是维持学习者和教育者可利用的电子资源库的过程,这与知识获取与知识组织有共同点。学习结果与其说是知道某些事实,不如说是掌握某些实际技能和开发某领域能力,即进行了知识开发。因此,电子化学习可作为知识管理的一种工具。波兰图书馆员协会利用电子化学习平台一-BIBWEB能够获取如下领域的新知识与新技能:①开发远程学习课程的方法;②电子化学习技术;③内容管理;④国际项目管理;⑤新技术项目协调;⑥图书馆员专业社群需求分析;⑦大学生课程与证书的有效性分析;⑧与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1.2 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互补性
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两者具有互补性。从知识管理观点来看,学习者需要经历知识协作、交流、共享、获取、创造、分发、存储等个性化过程以便获取知识。知识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中学习:①知识协作与交流工具,如群件、工作流系统、电子邮件通讯、聊天室、工作区、论坛和电子公告板,可以帮助学习者寻找领域专家或相关知识,或通过知识协作与共享创建知识;②社会性软件,如社会网络分析、主题图、网络日志、简单内容聚合、播客(podcast)、照片分享、人际网络、虚拟现实、博弈和共同编辑,可以帮助学习者一对一或一对多分发、传播、交流和分享各种多媒体信息;③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包括搜索引擎和分类工具)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信息检索、信息分类与索引、内容管理、知识制图,也可帮助学习者存储与吸收新知识、实现知识的个性化管理;④通过收集所有学习者的共享信息,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的、分布式、个性化知识资源库,从而加速学习者学习进程与提高学习效率。
从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社会化、外化、综合、内化)来看,电子化学习有助于改进知识管理五个阶段(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内化、认知)效果,并增加反馈阶段:①在知识社会化阶段,能力与技能测试有助于鉴别组织内具有专门兴趣、技能和知识的人员;②在知识外化阶段,通过给人们传授知识的教学系统,知识可以被人们掌握,并改进知识获取过程;③在知识组合化阶段,有关产品和流程知识可以被组织起来,同时运用教育技术使学习知识更有效率;④在内化阶段,能力和技能测试能用来发现那些缺少完成工作所需知识的人员,为他们提供在线培训,并利用评估和学习方法确保他们学到所需的知识;⑤在认知阶段,当人们需要某种知识以完成某项任务时,电子化学习可以利用培训为他们提供支持;⑥在反馈阶段,评估可以提供有关人们如何学习以及他们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反馈,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3 IC为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IC可以突破图书馆物理场所的限制,以图书馆为中心整合学校相关机构(如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研究所等)和资源,在校园范围内为学习者和知识管理者提供一种协作与交流的虚拟社区。
1.3.1 IC可以为电子化学习和知识管理的融合提供技术支撑例如:①提供电子化学习和知识管理共用的网络与数字设备,包括无线存取、互联网连接端口;②提供知识交流工具,如在线讨论小组、合作论坛等,在知识提供者与需求方之间建立便捷的交流渠道;③提供知识表示语言,如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为学习内容标注详细的信息并同时完成知识描述;④提供对学习对象的内容管理来定制电子化学习内容,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并同时达到知识管理的目的。
1.3.2 IC可以为电子化学习和知识管理的融合提供资源保障 IC集成了多种信息资源,既包括传统印刷型文献,也包括大量电子文献、网络文献、数字音频和视频资料。这些信息资源不一定非要集中在大学图书馆,也可以分布在Ic中的某个地方,如学校计算机中心或教育技术中心。这样,大学图书馆就可利用过去无法利用的合作单位的数字资源,在Ic内更好地进行知识组织、文献传递、参考咨询、专题服务、教学辅导、在线学习、学术研讨等多种活动。这种信息资源整合及其相关活动既可以更高效利用学校整体信息资源,减少图书馆与学院(或系)之间可能存在的资源重复
建设,也可以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的辅助作用,促进更多的知识交流与学习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创新。学生也不必非去图书馆或计算机中心,而是可以在某个知识节点咨询问题,然后接收来自于图书馆员工和其他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教育与学习中心作为Ic合作伙伴也可以帮助教职员工开设新课程或改进教学方法。
2 信息共享空间中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的障碍
IC中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尽管是可行的,但会遇到来自于观念、技术、功能、内容、交互性等方面的障碍。
2.1 观念障碍
尽管知识管理、电子化学习、IC三个概念并非今日才出现,但是许多人对三者的整合心存疑虑。比如,也许有人认为大学图书馆是一个收藏并提供文献资料借阅的物理场所,不可能变成一个虚拟的IC、学习空间或知识空间;也许有人认为大学图书馆可以组织与提供文献资料,但是不可以进行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更不用说实现两者的融合。这些认知缺失将会阻碍一些人利用Ic来进行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以及把知识管理概念模型与学习活动连接起来。
2.2 技术障碍
由于Ic实质上是一种工作空间、学习空间与知识空间,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图书馆,涉及校园内跨部门、跨单位的合作与支持,因此,要实现Ic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新的系统或集成平台,如专门的桌面应用系统、电子化学习平台以及知识管理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其本身的内容结构,从而使系统的集成更加复杂,由此会遇到许多技术上的障碍。
2.3 功能障碍
知识管理多半把学习作为知识共享过程的一部分,关注一些专门的非正式学习(如实践社区中的学习)和致力于知识获取、存储、检索与应用等活动,却不能清楚地解释电子化学习与能力开发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个人进行电子化学习只能提供少量指导,甚至不能提供任何指导。然而,许多电子化学习系统提供太多的课程指导以至于阻碍学习者进行自我学习,在知识组织与利用上并不灵活。因此,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存在功能障碍,影响了两者的融合。
2.4 内容组织与注释障碍
理想情况下,综合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也就意味着把组织内所有可利用的知识(如文献、人员、经验、操作方式、流程描述等)作为学习资料加以使用。这会引发一些问题,因为与知识管理相比,电子化学习更加重视传递个性化内容和利用学习资料中现有的各种关系、关联和参照。这就要求对零散的学习资料进行结构化处理,使之组合成为更好利用的对象。除此之外,所有零散的和组合起来的学习资料都必须利用适当的元数据进行注释以提供所有与其他对象、技术条件和显示方式等相关的信息。然而,这种工作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自动进行,大多数必须由人工处理,且需大量时间,从而引发内容组织与注释障碍。
2.5 交互性与动态适应
电子化学习利用知识管理的一个障碍是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常常不是用于学习指导,且缺少交互性与动态适应性。为了在学习中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它们必须嵌入交互式学习活动之中,或者根据学习者个人需求与偏好定制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案。然而,传统电子化学习系统常常不能对学习资料进行动态选择与排序,也不能识别日常工作中的各种相互关系或个人从事的主题,从而产生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的交互性与动态适应。
3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模型
要克服Ic中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的障碍,大学图书馆除了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印发学习资料、设立专题咨询等方式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对知识管理、电子化学习、Ic三者的认识,从而克服观念障碍以外,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与设施建立基于Ic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系统。近几年来,面向的电子化学习系统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例如,克里斯蒂和冈本(Cristea and Okamoto)研究了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面向的web远距离教学系统。吉扎蒂(Guizzardi)等人分析了支持课堂外学生和老师交互的、面向的对等帮助桌面系统。本文把多系统应用于Ic以构建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模型。
3.1 多知识管理支持型电子化学习系统框架
多系统(multi-agent systems,MAS)是指由行为像的多个自治构件组成的系统。技术和多系统提供了一种新方式来设计与实施开放分布式复杂系统,包括多知识管理支持型电子化学习系统。在图1所示的多知识管理支持型电子化学习系统框架中,学生、老师和信息提供者是主要的用户,作为学生和老师个人助理的两个与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一起构成了框架的基本部分。另外3个构件(MAS、知识管理系统(KMS)、电子化学习系统)被用来提供网上学习与教学所需的服务。在学习过程中,这些构件为学生传递所需的资料、学习活动、支持与系统活动。系统活动不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但是系统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如用户文档更新、用户身份验证。学生与学习过程之间的有助于过滤无用的信息,并处理所有系统活动,从而减少学生学习工作量。对于老师来说,的作用是不同的。当学生提出的问题送到多系统,而多系统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时,它就会把此问题传递给老师。学生的反馈、意见与建议以及老师的教学知识在知识管理系统的帮助下将得到获取与存储,并经过滤与加工,可以成为提高系统效力的知识。
3.2 面向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模型
基于多知识管理支持型电子化学习系统框架,可以设计面向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模型(见图2)。它分为4个层次:用户层、层、KMS与电子化学习系统层、基础设施层,各层之间可通过有线网或无线网实现内容交互。在用户层,学生、老师和其他信息提供者利用客户端机如个人电脑,经内联网或局域无线网访问该融合系统。在层,提供了知识管理和电子化学习的多种,主要包括学习如学生1、学生2、学生N;教学如老师1、老师2、老师N;设施,帮助,检索,身份管理等。在KMS与电子化学习系统层,主要包括:①进行知识管理的各种管理器,如门户管理器、工作流管理器、知识流程管理器、内容管理器、查验管理器、网络爬行管理器;②与知识管理相应的管理对象,如门户文档、知识库、多媒体、课程资料等;③进行电子化学习的多种管理器,如资料管理器、考试管理器、学习过程管理器、图书馆管理器;④与电子化学习相应的管理对象,如学生记录、考试或评估、数字图书馆等。在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大学图书馆以及经校园网连接在一起的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院系研究所与资料室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支持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基础设施与协作平台,并与用户、各种、KMS和电子化学习系统共存于同一个Ic中。在这个Ic中的用户,通过互联网与校园外的教育机构、信息提供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可取得进一步联系与交流。
这个融合模型把学生、老师和其他信息提供者聚集在Ic中,不仅有助于用户进行知识管理,如从不同信息源(如大学图书馆、院系资料室等)获取相关知识、进行工作流控制、促进学生和老师的知识分享与知识创造,而且可以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种协作交互学习环境以及广泛的用户服务,如在线学习、课程指导、论文写作、项目合作、个人助理、技术帮助、人际交流等,从而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信息;实践教学;分析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也使高新技术人才供不应求。因此中职学校就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努力的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高素质、专业素养较高的新型人才。当下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最热门课程之一,将其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使其变成高新技术人才,进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1职校电子信息实践教学存在的题
当下很多中职学校都将实践教学融入进了电子信息教学中,这也就将问题逐渐的暴露出来,首先就是当下实践教学中,其内容较为传统,很难和现实的水平相一致,电子技术作为当下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中职学校由于师资等问题使得教学内容和现实情况关联性较差,学生毕业后往往发现自身所学跟不上现实的工程实践。其次就是实践教学通常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基础,而一些基础能力较差的同学就会无所适从,而且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工科重要组成,其专业性通常较强,如果只专注基础好的学生,就会使基础稍差的学生出现厌学或者不学的现象,从而为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带来巨大的隐患。
2职校电子信息实践教学的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当下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有三个明显的作用,首先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曾经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灌输式教育使得学生感觉课堂较为枯燥,并且电子信息的知识通常较难,如果仅是一成不变的教就更难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在电子信息教学中应用实践教学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就比如对PLC进行讲解时,如果单纯的讲就会很枯燥,而如果利用实践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切身的参与到实验中,进而更好的接受知识。其次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养成团队协作的精神。在中职学校实践教学中通常都会将学生进行分组,同时还要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让其在规定时间完成,要求学生必须要进行组内的交流和协作,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渐渐的就会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培养。最后实践教学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必须要亲自动手去完成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
3职校电子信息实践教学的策略
3.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实践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教学工作,其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素养,还需要学生有着良好的专业基础。这就需要中职学校要根据当下教学的总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进而使得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在计划制定时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并不相同,就需要教师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摆脱传统的实践教学仅是基础较好学生的特权。要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巩固能力。
3.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一直充当着教学的引导工作,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结果的优劣。电子信息专业作为职校最难的科目之一,其实践教学操作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这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水平,还需要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当下的教师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其往往在理论方面较强,而在动手方面较差,这就需要职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职校可以定期的找一些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来进行授课的形式,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这就能够有效的改善电子信息实践教学质量,进而为社会主义高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3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其合理的建设是保障实践教学的必然措施。而当下中职学校内部的实验基地设备过于陈旧,也使得学生实践所学与现实应用不符。这就需要中职学校要加大实验基地建设投资,引进当下生产线中使用的先进设备,让实践教学与现实接轨。同时企业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定期在实验基地进行讲解,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电子信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能够有效的通过实践教学来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增加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中职学校要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合理的计划、建立良好的师资等手段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为学生的实践提供良好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若静.浅谈高校电子信息教学中的实践教学[J].高教学刊,2015(24):215-216.
对于中职学校的电子电工专业而言,实训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实施情景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该文阐述了中职电子电工实训课程中应用情景教学的重要性,并探讨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关键词:
中职电子电工实训课程;情景教学法;应用
从电子电工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都采用教师为主角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就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在这种形势下,探究运用情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电子电工实训中应用情景教学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参与实训活动的兴趣。从中职学校特征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对学习兴趣不高。如果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无法让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根本不能感受实训课程的乐趣,无法体现出实训课程教学的无限魅力。应用情景教学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融入教学氛围中,感受到实训课程的乐趣,提升注意力。
(2)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在电子电工实训课程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到实训课程教学的内容。依据学生个性特征及发展、成长的规律,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听讲,从中学习实训课程的技能。
(3)培养终身实训的意识。中职实训课程教学选用情景教学,还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而且采取情景教学能够有效消除恐惧心理,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电子电工实训课程对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2.1合理设置情景教学法
(1)重视情景的趣味性。如今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从教师怎样“教给”朝着学生怎样“学会”转变,中职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也使课堂教学发生质的飞跃。怎样才能够实现教学效果,激发中职学生的求职欲望,关键在于创设情景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创设情景时,就必须要把握学生心理,突出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创设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的情景,真正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及触觉等各种感觉集中到教学,提高实训课堂的学习效率。
(2)运用情景的技巧性。怎样开发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是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的要求,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职实训教学中,合理采用实际生活或者企业情景,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引导学生思维。创设教学情景过程中,经过语言能力的训练内容、情景环境的变化,不断开发学生的思想、思路及思维,提高学生实训中的动手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但并非所有情景均有好效果,因为创设情景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因此教师备课时就必须要从技巧上下功夫,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实施情景教学时,教师就必须要从少及多、从浅入深、从散到合,教学所用的图片情景、动画情景及事物情景等都要尽可能做到合理搭配、合理利用,实现创设情景的科学化、思维开发的多层化。情景多元化能培养学生思维多层化,通过情景教学法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利用多元,教学时提出一些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2.2应用情景教学的过程
在情景教学过程中,情景为教和学之载体,情景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选择合理的情景非常关键。文章就以《功率放大器电路》为例,探究电子电工实训课程应用情景教学的实施过程。
(1)运用资源创设情景。开展情景教学关键在于怎样将生活中的情景材料和讲授内容结合起来,而且巧妙地融入到课堂中。比如讲解功率放大电路,教师可采用功放机播放优美的现代音乐,学生置身在美妙音乐之中,从而放松学生的身心。教师采取提问模式导入新课,比如音频信号通过电脑声卡传送到功放机后,怎么声音就变得如此大呢?并且还发出各种不同音效呢?通过设问形式激发学生的求职兴趣,将学生导入教学内容情景中,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活动。
(2)深入情景理解教材。经过上面提问,学生就会进行不同思考,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思维。同时教师制作一个FLASH动画,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将无形声音信号通过一种波形实现形象化,让微弱波形被功率放大电路之后,就形成振幅非常大的波形,从喇叭传输出去,还原成声音。接着教师将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实物图和电路图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将音频信号过程展示出来,以图导文,图文合一,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3)重现情景激发兴趣。分析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以及工作原理,让学生初步掌握放大器的电路工作理论。接下来教师就要安排一些题目,比如《音频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动手设计且制作音频放大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电路的调试能力,而且加深电子电工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此外,通过设计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就能够再现播放音乐场景,从而获得极大成就感,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设计与调试电路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表扬实训操作较好的作品,并且提出创新方法。对作品稍差的学生应该客观评价,并指出问题的原因且给出合理解决措施。
作者:凌鹏 单位:日照市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黄芳.情景教学在软件开发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260.
关键词: 中职院校 电子专业 实践课程
引言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中职院校的首要教学目标,向社会输送全面技能型人才是主要教学思想。电工、电子专业是相关学科最为基础的课程,其基础性强、理论广、实践性高且具有实用型,学生学习这一专业是必须理论和实践并行的。当前中职院校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严重,面对当前社会需要电子技能型人才的形势,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必须予以重视并且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叙述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实践课程现状,并结合现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析。
1.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教学现状
面对当前电子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局势,中职院校培养电子类人才的教学方法应该改善,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有更多就业优势。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中职院校的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教学方式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就三大点进行叙述。
首先是学生问题。面对如今学生是主体的课程改革,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细致研究。中职院校学生大多数是中考失利人群,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素质不高,且知识基础不牢靠,无较高的自律意识,给教师日常教学活动带来影响。而且电子电工学习难度大,较为抽象,学生学习无效果,并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对此科目的学习兴趣缺失,严重影响之后的电工电子学习。
其次是教学问题。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知识层次的接受程度。中职院校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而电工电子专业的知识较为抽象,有的学生易于接受而有的学生并不能理解教师所讲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学校根据课程设置的相关教学计划并不能有效执行,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学生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占用实践课程教学时间,使其对电工电子类的教学理论重实践轻的情况,而这并不适合电工电子专业学习。
最后是设备问题。电工电子专业学习离不开实验设备,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实验设备并不能让学生做到“边做边学”[1]。学校经费少,不能配备相应的实验教学设备,抑或学校同一类型设备少,学生不能全面地进行实验设备操作,另外对现有实验设备的维护不全面,以及不能及时维修损坏的实验器材等问题都导致学生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效率得不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亦得不到提高。
2.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浅析
2.1培养学生兴趣,建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面对当前社会对电子类人才的需求质量不断提高,中职院校对电工、电子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改善。而实践课程是和理论分离不开的,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基础,对实践活动太过于盲目,亦不能提升此专业的学习效率。针对中职院校学生特质,增强其素质教育及培养其对电工电子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的关键。电工电子的学习目前并没有施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针对这一科目较为抽象化的特点,有一些课题可以展开这一教学方式。教师将理论课堂搬到实践课堂,用实验验证方式讲解学生的电子理论知识,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并且让学生实时操作,及时领会知识要点。如讲解电工技术课程中的《电机控制电路》时,实验室当做理论课堂,对着实物向同学讲解,在低压电器的结构、动作原理和作用以后,开讲控制电路,并且一边讲电路图一边和同学连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而且让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并且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在讲解与操作的时候能更好地进行知识衔接。再者,在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实验操作,练就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实践方式深化理论理解,让学生对抽象知识理解得更为彻底。
2.2明细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方案。目前中职院校施行“2.5+0.5”模式,学生实际在校有两年半的时间,而在这两年半间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培养技术型、设计型人才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对于两年半的学习需要建立学生最初以仪器仪表使用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的基础性实践课程,延伸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设计性和综合型实践课程活动。具体可为,一年级学生开设较为基础的实践课程,如设单相照明电路、电子技能训练,可以包括相关电子器件的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及基础电子线路的焊接等。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年级的基础铺垫之后,可以根据专业分类的不同进行相关实践课程,如电动机的拆卸与装配、画图软件的应用、音视频技术、制冷技术等[2]。三年级的上半年可以进行综合型模块化训练。教师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的含金量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深度,针对电工电子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多促进相关教学交流。教师针对学生指定贴合学生实际学习的教学方案,并且自身对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予以重视。
2.3增添实验设备,优化实践环境。先进的教学环境,优质的实验设备,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及增强器设计、操作能力的关键条件。学校从多方面加大实验设备投资,根据教学具体实践内容及计划,增添相关实验设备及实训基地。在数量及设备种类上符合学生电工电子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如低压电器安装实验室、制冷实习室、电工电子实训基地、PLC实验室、电子综合实验室等都是电工电子实践课程必备的实验室[3]。另外,对于实验室建立相关管理制度,针对不同实验室采取不同维修、维护方案,避免设备损坏。
结语
本文对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弊端进行相关叙述,并且针对当前电子类人才培养形势对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方案进行深入探析。希望本文可以对中职院校培养电工电子类的高技术、精操作人才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蒋杨涛.浅析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59.
【关键词】电子产品 静电防护 实训
近年电子产品越来越小型化,集成化越来越高。中职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时,往往受到困扰,电子元件极易损害。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精细元件的损坏是静电放电造成的。为了有效保护元器件,我们有必要研究静电放电对电子实训的影响。
静电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静电的许多功能已经应用到军事工业或民用产品中,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分离、静电复印等。然而,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却又成为电子产品和设备的一种危害,造成电子产品和设备的功能紊乱甚至部件损坏。现代半导体器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作电压越来越低,导致了半导体器件对外界电磁骚扰敏感程度也大大提高。ESD对于电路引起的干扰、对元器件、CMOS电路及接口电路造成的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电子设备的ESD也开始作为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静电对器件造成的损坏有显性和隐性两种。隐性损坏在当时看不出来,但器件变得更脆弱,在过压、高温等条件下极易损坏。
ESD两种主要的破坏机制是:由ESD电流产生热量导致设备的热失效;由ESD感应出过高电压导致绝缘击穿。两种破坏可能在一个设备中同时发生,例如,绝缘击穿可能激发大的电流,这又进一步导致热失效。除容易造成电路损害外,静电放电也极易对电子电路造成干扰。静电放电对电子电路的干扰有二种方式:一种是传导干扰,另一种是辐射干扰。
一、PCB的设计实训静电防护
现在产品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都是高密度板,通常为4层板。随着密度的增加,趋势是使用6层板,其设计一直都需要考虑性能与面积的平衡。一方面,越大的空间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摆放元器件,同时,走线的线宽和线距越宽,对于EMI、音频、ESD等各方面性能都有好处。另一方面,电子产品设计的小巧又是趋势与需要。所以,设计时需要找到平衡点。就ESD问题而言,设计实训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
在PCB设计实训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消除静电的影响:
(1)PCB板边(包括通孔Via边界)与其它布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3mm;
(2)PCB的板边最好全部用GND走线包围;
(3)GND与其它布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0.2mm~0.3mm;
(4)Vbat与其它布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0.2mm~0.3mm;
(5)重要的线如Reset、Clock等与其它布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3mm;
(6)大功率的线与其它布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0.2mm~0.3mm;
(7)不同层的GND之间应有尽可能多的通孔相连;
(8)在最后的铺地时应尽量避免尖角,有尖角应尽量使其平滑。
二、静电在SMT生产实训中的防护方案
电子作业特别是SMT生产,对温度和湿度都有较高要求,普通温度控制在18~28℃,太高或太低都将影响设备的畸形运作和精度;相对湿度应在50%~85%,太低则容易产生静电,太高设备易结露,锡膏含水增加,所以应加强监测和调控。对防静电来说,秋冬相对湿度偏低时可用加湿器或湿布拖中心法处置。
如果在生产任何要害上忽视防静电,它将会引起电子设备掉灵以致使其损坏。在精密电子元件焊接时,电烙铁应采用防静电低压恒温烙铁,并保持优良的接地性。同时将防静电知识、计划作为学生培训的重要内容,让每位学生都弄懂弄清楚, 让全部学生的防静电认识提高,从上到下实施防静电标准,养成优良的职业习惯。如:进入实训室要更换防静电服、穿防静电鞋、必需戴好静电环和手套后才可打仗元器件,手拿PCB板或敏感器件时尽管持边缘,遏止接触其引线和接线片,自觉按照和履行防静电的制度和规矩。
在储存和搬运过程中,须操纵好环境温度和湿度,戴好静电手环,正确穿着静电服做到手与产品“绝缘”,防止汗渍沾染产品等,是非常必要的。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工作现场和流水线上用静电测试仪测各种状况下的静电电压,静电电压一般应小于100V,分外环境应小于25V。
结束语:
静电放电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既对人类有益也可能有害,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只有我们掌握了静电的防护技术才能把有害变为有利,才能让静电放电为大家所用,服务于大家,变害为爱!
【参考文献】
辜小兵.电子测量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辜小兵.PCB设计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电子实验;高职院校;教学;基础;能力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快速提高。当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学术型的人才,也需要技术型与技能型的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场所,将学生打造成为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电子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力,更能让学生成为善于动手之人,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鉴于高职学生电子实验理论能力与动手能力之间的差距,建立科学的高职电子实验教学体系是电子专业教育的必然方向。
1 建立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之基础体系
第一,电子实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构建完善的电子实验教学体系,需要教师重视个人专业修养水平的提高,在教学的同时加强自主学习,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只有教师准确无误地掌握电子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应用领域等,才能对其进行更加学入地研究,提高教学的专业性。充实个人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要重视寻找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契合点,重新建立电子实验教学知识体系,开发更多简便、快捷的电子实验操作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高职院校要做好电子实验设施建设工作。电子实验设施基础牢固,才能为电子实验教学实施提供物质基础。配备数量充足的电子实验操作所用的基本仪器与设备,结合电子实验教学的要求,积极引进现代化的实验器材,才能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电子行业的发展动态。电子实验设施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学生的电子专业操作水平越高。
2 建立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之基本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实验学习内容具有理论性、实践性,更具有技术性与专业性。高职院校在开展电子实验教学,建立电子实验教学体系时,需要关注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让学生在电子实验学习中通过操作掌握基础知识与操作方法。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将电子专业知识应用到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建立基本能力培养体系,需要教师多多引导学生了解电子仪器与仪表的工作原理,组织学生开发安装技术,学会在电子实验学习过程中准备记录相关数据。更要在操作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的问题,利用故障排除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到仪器的故障点,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观察能力的提高。
作为当代高职院校的电子实验教师,教师要在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过程中积极总结教学经验,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摸到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乐于自主动手设计与实施电子实验。在学生的电子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巡视与检查的力度,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并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找到错误原因,这对于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将基本能力的培养视为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让学生的进步更加真实。
3 建立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之综合实训体系
综合实训体系,是高职院校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综合实训体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电子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深入了解各项电子技术的操作原理,培养起较强的电子实验能力,才能让学生成为电子工程的参与者与研发者。在电子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主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全方面体验电子实验教学的过程,享受于电子实验实训活动中。高职电子实验教师应当积极开发与研究创新型电子实验,让学生不断发现新鲜的东西,在探究新技术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投入个人精力对电子实验进行测评与设计。
建立综合实训教学体系,是让学生电子工程专业素养水平提高的关系,也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在实际工作中,高职电子实验教师应当从学校电子实验室的真实条件出发,充分利用电子实验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电路设计方案与题目,让学生在接触新题目、新案例的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教师可以就这些新问题与学生细聊专业知识点,谈一谈与电子专业知识相关的书籍,引导学生做好课外拓展与课下学习工作。鼓励学生利用课外习得知识对电子实验的新方向进行探究,给学生应用电子实验室的自由,让学生在动手中完善电子实验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4 建立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之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院校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的关键一环。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电子科技的创新发展,让社会更加需要电子专业人才,也让社会提高了其对电子专业人才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教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利用电子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将电气行业与电子行业的发展方向传递给学生,促进最新电子科技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才能让人才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做好校企结合工作。校企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能让学生与工作环境进行零距离互动。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电子科技学习小组,让学生于企业实习过程中以小组形式共同研究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促进电子专业人才的细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事业的快速改革与完善,让高职院校的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不足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要提高电子实验教学效果,就要将电子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好。建立一个从基础到能力提升的实验教学体系,给电子实验教学活动提供保障,积极完善电子实验教学设备,才能让电子实验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钟先芳,余丽萍. 高职电子实验教学体系探讨[J]. 赤子(上中旬),2015,24:93.
[2]袁天云.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探讨[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73-75+80.
[3]王庆华,胡敏. 对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02:83-86.
一、中职电子商务实训教学的意义
电子商务已成为发达国家中、高等教育培养商业人才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以商业课程为主干,形成了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教育、学历教育配套的培养体系。在电子商务教育中,突出了商业环节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建立了相关的实验、实训场所,并要求学生至少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商务项目,更加结合实际,强调实践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商业素质、法律素质、财务管理能力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科学实验是现代信息技术赖以发展的重要实践环节,而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则是以实训教学形式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途径。深化电子商务实训教学改革,在加速中、高等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是学生学习电子商务方法、技能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思想、研究问题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都起着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素质的重要作用。
二、电子商务实训所依据的理论框架
电子商务实训所依据的利润框架如图1所示。一个企业实体上游连接着供应商,下游连接着客户,供应商管理与客户管理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企业实体除了本身具有的商业场所外,还应有虚拟商厦、虚拟配送中心、虚拟银行等,虚拟商务将成为传统企业的发展方向。在虚拟商务中,交易安全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支付结算是企业资金流的体现,物流配送是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中物流的具体体现,安全认证是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体现。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站建设等基础技术是企业实现电子商务、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电子商务所依赖的社会环境有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标准等。
三、电子商务实训的主要内容
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培养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的专门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电子商务实训的主要内容是:
1.网络应用。这部分的实训主要是在Internet上进行的,一个50座的实训室接入Internet的下载速度不应小于128Kbps,包含的实训内容有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BBS、新闻组、FTP等。
2.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模式实训主要包括B2C、B2B、电子商城交易等单项模块。
3.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实训包括网络商务信息的采集、分类整理、和网站建设等基本内容。
4.网络银行。网络银行实训主要包括网上存款、网上支付、网上查询、电子钱包和银行卡的使用等基本模块。
5.物流实训。物流实训主要指信息技术在仓储管理、运输配送中的基本应用。
6.电子商务安全实训。电子商务安全实训主要指CA认证、数字证书的使用及防火墙的更新、设置等。
四、电子商务实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为了便于学生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在实训教学中可进行分组。实训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重要地位。学生面临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时,需要依靠同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者可取长补短,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如彼此尊重、理解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在中职电子商务实训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要求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由组成实训小组,共同制定实训目的、实训环境、实训记录、结果处理,共同研究并总结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建议者、倾听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分组的作用是为了学生讨论方便,也可以设计成6人一组或8人一组,相关的硬件、软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教师组织不同小组利用机会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学习的面更广了,在小组学习中也培养了协作学习能力。
五、电子商务实训报告的撰写
电子商务实训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1.实训目的。实训目的是指实训所能达到的预期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例如,电子钱包网上购物的实训目的主要有电子钱包登录、获得银行卡证书、银行卡购物转账及银行卡购物查询。
2.实训环境。包括场地、硬件、软件及所用到的器材等。
3.实训记录。在实训过程中,对于突发事件、异常的数据要详细记录,这些现象往往是发明的创新点,在这些数据中可能存在着没有发现的规律。
4.结果处理。包括学生对此实训的看法及通过实训获得的收获。对于实训结果要进行分析,给出结论,如发现问题要给出解决方案或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职高;电子技术;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69
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着力于培养技术性人才,所以在职高电子技术课堂中,该课程需要能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操作中的高要求,使教师不仅要教授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点难点,还应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动手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取得明显的进步与提高。
一、电子技术课堂的实用性
电子技术课程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这是该课程突出的重点,也是电子技术涉猎各个领域的原因。同时,这也是职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难点。而且这门课程比较灵活,因此在课堂上,不仅要求教师对理论的知识点要讲解清楚,在教材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学生动手操作的前提是教师要讲知识点,以及实际操作的要点和难点讲解清楚,逐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电子技术课与其他的科目不同,它的实用性可以表现在课堂上,并且要具备实践性,教学方法可以用图解法、实验法等。某职高电子技术教师在上《荧光灯电路的连接及提高功率因素》的实验中,教师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了荧光灯电路的各个部分,以及在连接电路前需要注意的地方。在连接电路前提醒了电烙铁的用法以及注意事项,避免在实验过程中造成学生的受伤。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始连接电路,由于有了教师的图解结构以及多次提醒,整个实验进行得井然有序,少部分有问题的也在教师的帮助下成功连接。
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 制作能力的培养
在职高电子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先训练学生的制作能力,这是一切技术的前提。否则即使掌握了理论知识,也不能与实际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电子课程的实用性,就是体现在实际操作中。某职高电子教师在讲述《电阻的连接》中,前期让学生自己利用图解法熟悉理论知识,了解电阻的结构、属性,在课程的中后期提出问题,得到教师的解答后,可以配合实践性的训练,训练学生独自连接。教师在课堂上收集碰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提示和讲解,让学生自己进行连接的工作。学生掌握了电阻的基本结构,能够独自进行制作连接,这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基础技能。
2. 焊接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焊接的用处非常广泛。这就要求职高在电子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抓紧学生在焊接方面的技能训练。焊接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原件,并且熟悉焊接器件,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也能知道焊接的重点和注意事项。要从工艺标准、技术标准教起,让学生在一开始接触就规范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某职高教师在讲述《二极管》中,让学生自己焊接二极管。教师先用不带电的电烙铁演示了一遍,并说明了其中的注意事项后,让学生动手。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留意了学生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逐个指导,认真检查学生的焊接成果。让学生能够学会焊接基本技能,做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
3. 综合技能的训练
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体现在课程的训练,不仅注重专业性的技能训练和单一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综合技能方面的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训练,结合自身的基础技能和实际操作的经验,实践的内容应该更具综合性。某职高电子教师组织学生训练电路的连接,配备好了水晶头、网线、剪刀、压线钳等工具,让学生自己连接一个完整的电路回路。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训练实验后制作的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和审核,对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作出客观的评定。这样,综合性的训练包含了课程中所讲述过的典型电路,可以让学生体会实体产品的训练,利于今后学生的工作实习。
三、实用性教学措施
1.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电子技术课因为灵活多变,这就要求学生思维多变,多问教师问题,并且教师要能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讲解,让学生保持独立思考和良好的观察能力,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碰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点出其优秀的习惯,使其能够保持。
2. 结合原理,讲解课程实用性
为学生讲解课程的实用性,教师要将原理讲解清楚,学生如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这次课程就是失败的。在讲授中,要注重应用教学,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单一方面的技能专业化,将综合方面的技能突出化,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成果。
3. 实验教学
电子技术课不同于别的学科,它强调实验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实践过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课程的某些规律,掌握教材的重难点,从而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师生要相互沟通
职高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掌握知识,师生之间要相互沟通。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位置。学生应该多听取教师的建议,多问问题,及时请教师帮助解决自己的疑惑。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字信息;教学实践;应用能力;车间教学
一、加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是实践教学的目标。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得娴熟,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得到位,充分获得职业经验,熟练掌握职业技能,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就会脱颖而出。
综合职业能力要想提高,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就要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基于理论而勇于创新,在专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时段,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学时要适当增加,最低程度也和理论教学学时相当;力求教学的实效,力求实践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在设计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要围绕生产,依照理论,熟悉装备,贴近工艺,教学内容要完整、严谨、模块化,必须层层递进;教学设计中,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技能训练四大模块,依模块制定具体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践教学。
二、把课堂搬到车间
以前,我们在教室里答疑解惑,在车间实地考查和实践,两种学习活动分别由不同的教师实施和引领,理论和实践彻底分家,可以说是严重脱节。这种学习的缺点很多,理论用不到实际学习当中,实践当中的困惑和问题得不到有效理论的指导,这样的学习,实训进度上不去,知识得不到充分吸收,很多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发挥,技能得不到提高。经过创新教学与学习,我们拿着书本走进车间,让理论在车间安家,让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大显身手,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操作,理论上的困惑通过动手能够迎刃而解,实践中的问题能够得到理论的印证,理论与实践浑然天成,彼此增益。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学内容就是工作任务,实训内容就是完成企业的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课程,以任务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生产机械即教学用具,生产设备就是教学器材,教学有生产,科研中有教学,往往育人中有发现,学习里能创收,惟有如此才可能教育出高技能人才,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举两得。
三、确定具体的实训课程
学生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在岗位上能够做到履职尽责,基本技能实践教学环节就依此设计。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基本技能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两类,一是对基本技能、电工基本技能的训练,二是与课程同步的实践教学设计,内容涉及数字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基本技能以及计算机应用,通过训练,让学生懂得正确操作机械工具,了解材料元件,会使用各种测量仪表,通过接触常用电子仪器,掌握其性能,了解其优缺点。计算机的使用,熟悉常用软件的操作,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
四、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由教师队伍和实践设施与教学研究等组成,高职院校制定了规范的教学制度,甄拔出色的教师队伍以及负责人,由教师精英制定教学标准与考核标准,随时跟踪课程,以达到教学目标,多方商榷,及时开会研讨,鼓励建议,不断改善时间教学方式与内容,对“电路基础类实验”“电子技术类实验”和“信息技术类实验”等基础实验进行充足的设课,打造基础实验课平台。
五、积极开展电子科技活动
推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激发了广大学生电子科技活动的踊跃性,教师要及时引导,激励学生大胆制作电子产品,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他们寻找材料、配置设备、联系专家,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和学生一起制作网页,和移动公司联系,为客户举办定时定点的手机免费维修,和知名杂志联系,推荐学生的佳作等,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实践与理论唇齿相依,如影随形,似响应声,相得益彰,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因素中,实践教学一枝独秀,效果卓越,是对理论的验证,是提高动手能力的关键,是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契机。通过实践教学,为社会打造高素质的电子信息人才,让新一代的学生以能力为先,具备丰富的电子知识,有创新的眼光,他们基础知识过硬,综合素质高,善于开拓,长于改革,必然能够为社会竭尽诚忱,发挥光热。
参考文献:
[1]倪振文.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
【关键词】电工电子课程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科学技术带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需要高职学校向社会不断地输送高端专业技术人才。鉴于高职学校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根据社会的人才需求标准不断地深化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是电工电子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重点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成为了提高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阵地。
一、电工电子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离
电工电子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建立在教室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考试、考核。高职学校的电子课程应用到工作岗位上,则是以技术操作为主,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缺乏了实践操作,学生往往会感觉知识抽象,但为了应付考试,就采取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欠佳。另外,这种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会让思维活跃而活泼好动的高职学生产生乏味之感,从而产生对该门课程的厌弃之感,当教学进入到实训阶段的时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带有盲目性的理论教学,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也妨碍了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忽视了教学环境的重要性
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要与实践内容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所分离,主要重视在教学模式的设置上,各自建立了独立的教学体系,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融通性,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甚至会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那么,如果不考虑教学环境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而造成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就无法从整体的视角统筹调度教学内容。
二、高职电工电子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学校的电工电子专业是极具实际应用价值的专业,每年都向行业企业输送大量的高端技术性专业人才。作为一门工科专业,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尤其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常而言,高职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上所占有的比例要超过达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为了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职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在企业边实习边学习理论知识,没有进入企业实习条件的高职学校,可以在校内塑造企业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将课堂转移到实训基地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技术操作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整个的实践教学环节都是围绕着学生展开的,通过引导学生熟悉实践环境、操作基本技能、实现技术创新等几个环节,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想沟通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三、强化高职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
(一)更新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内容
开展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教材的配套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将传统的理论框架以及经典内容都保留下来,注入符合目前专业人才标准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可以将企业所提供的项目试验指导资料编写为实训教材,设计情境教学模式,其中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等等,都要与企业工作过程相符合,还要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原理知识,操作方法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此外,还要将教学评价纳入到情境教学模式当中,以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开展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备仪器。为了能够满足较高实验水平的设计要求,实验室的设备要根据调研内容而有所更新,以避免由于设备老化而影响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虚拟的实验室平台,让学生运用虚拟技术进行仿真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基于Protues和Keil所建立的虚拟实验室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实验成本。此外,还要设立学生实验考评依据,以对学生的每一项实验成果进行考核,以使学生的实验操作严谨而规范,并提高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
(三)实验教学要重视科研教学,实现产学研结合
高职学校的电子电工实践教学内容覆盖面广泛,所涉及的知识繁杂,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之外,还要拥有广博的知识面。教师要提高素质,就要走科研道路。那么教师就要积极地参与到课题研究当中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请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学生在吸收教师的研究经验的同时,还会掌握一些科研方法,以提升自己的技术操作能力。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可以促进专业兴趣,激发其探索电子电工新的研究途径的欲望,并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充满信心。发挥教科研的作用实施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以推进该专业领域的教科研水平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工电子课程不再局限于专业的电机专业学校,已经在诸多的高职学校开设,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但是,社会人才市场对技术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高职学校在电工电子教学上,注重实践教学的力度,以便与社会接轨,培养符合社会人才标准的专业技术人才。实施教学实践改革,除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更新之外,还要尝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改革途径,以使高职实践教学改革向更高的层次推进。
参考文献:
[1]唐美玲,赵佑初.高职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06).
[2]黄建科.高职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3]张丽.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0,(05).
普通教育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遵循先学后教的理念,教师提供导学案,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展示、评价。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教学中遇到了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维持时间不长
短暂地感受到因为学习形式的改变而带来的刺激后,学生发现学习并没有质的变化而又失去兴趣。
2.课业负担过重
以笔者学校学前专业为例,一年级开设16门课程,按一周五天,每门课一周上一次计算,学生每天要完成3.2个导学案任务。正常情况下,学生完成一个导学案约需2节课,这个课业量显然过重。
3.课堂交流展示的时间远远不够
以每班8个小组为例,每组展示时间为5分钟,一堂课连基本的展示时间都不够。所以,小组学习经常出现反馈不到位、点评不及时等现象,给后续学习留下了“隐患”。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将先学后教的程序根据职业教育先行后知的规律做了改进,变成了先做、后学、再教、会做,初步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下:小组行动―个人点评―交流互学―点拨指导―独立作业。
(1)小组行动。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小组自行安排组内分工,保证每个人都有事做。
(2)个人点评。主要说明个人在任务中承担了哪部分工作,同时,对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和成员表现进行评价,要求以书面形式呈现,表述简洁。
(3)交流互学。各小组相互交流任务完成情况,比较优劣,互通有无。
(4)点拨指导。教师进行专业点评和知识引领,纠正错误,改进方法,落实知识要点。
(5)独立作业。以个人为单位再做任务。
二、中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示例
以电子电工专业基本逻辑门电路探究一课为例,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步骤如下。
1.小组任务
探究与门电路功能,根据电路原理图连接电路,填写任务单上的两个表格(见图、表1、表2)。
2.个人点评
(1)你在操作过程中承担的工作是什么?(2)你对你们小组的完成情况打几分?(3)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你们小组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3.小组交流
小组互换场地,观察其他小组电路连接情况。
(1)做好记录:按任务要求判断正误,比较各小组完成情况。(2)提交问题,交流讨论。
4.教师点拨
(1)以最简洁的语言明确评价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例如完成与否,完成正误等。(2)相关知识点补充,也是答疑解惑环节,例如,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个别小组错在什么地方,哪些方面还要注意等。
(3)归纳总结:根据以上真值表归纳与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5.个人操作
学习效果呈现:根据新电路图连接电路。很多中职学生在小学、初中很少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对学习存在逆反心理。如果让学生先做,他们就有不会的东西、想做而又做不了的事情,这样学习的积极性就激发出来了。
三、建构持续有效的评价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评价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方面,是非常完整、严密的评价体系。
1.存在的问题
(1)随意性大。受中职学生自身素质的限制,在具体教学中,自评、互评环节学生打分比较随意。
(2)评价内容的抽象性也造成了打分的随意。例如,课堂上的“小展示”“大展示”,虽然教师有明确的要求,但学生对标准的理解不一样,打出来的分数相差很大,不具备评价的价值。
(3)评价内容太多、太频繁,导致评价滞后。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评分表的填写和总计上,且经常来不及打分。时间一长,大部分学生就对表格上的分数失去了兴趣。评价激励机制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新型评价体系的建构
(1)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目的性。评价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愿意评什么就评什么、愿意怎么评价就怎么评价。第二,科学性。评价过程要将定量与定性、主观与客观、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有机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分层次、分阶段确定客观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要尽量全面、具体,既有学习评价,又有技能评价;既有情感评价,又有思想道德评价;既有结果评价,又有过程评价。第三,可行性。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要具有可操作性,并能为广大师生所接受。要把评价与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微小的变化做出鼓励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有效激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明确四个基本内容,规范相应评价标准。
第一,任务完成情况。对简单任务的评价要简单:完成、没有完成,对复杂任务的评价要明确:方案拟订、过程分工、方法体现、完成质量等。第二,组员参与情况。个人自评(主要依据“个人点评”材料)、组内互评、组长评价。第三,课堂表现。课堂表现包括纪律、卫生等表现,小组素养和个人素养等内容,例如课堂精神状态、实训室“7S”管理等。第四,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所有文化课都参照专业课考试,分书面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以学分制打分。个人最终成绩由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综合组成。
(3)创建多种评价平台。利用多媒w、QQ群、微信等新型交流载体,为学生呈现多层面的评价平台。
四、推动无缝隙全员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有比较完善的一套分组原则,最常见的原则是组间同质、同组异质,即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保持组际的均衡性,利于组间交流和竞争。
这样的原则在中职课堂同样适用,关键在于让小组建设真正有益于每位学生的成长,而非仅仅培养几位相对优秀的学生。要避免小组合作伊始,大家都跃跃欲试,慢慢地,任务就几个人做、交流就几个人说,展示就几个人上,最后,大多数学生都被忽略了。小组人数必须加以控制,小组合作最合适的人数应该是每组2~4人,每组2人在现行环境下,很多条件还不能满足。笔者学校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每组人数控制在4人左右。
1.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尽管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该种教学方式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应用不熟练
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不少教师在操作时还不能熟练掌握,调速时常常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甚至一些教师还未深入挖掘该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和作用,仅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作用停留在播放PPT课件上,不利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范围的拓展.
1.2 与传统思维的碰撞
交互式电子白板中有许多新颖的作图工具或其他技能操作,与学生传统思维有一定的差异,致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常常出现混乱的情况,不知道该采取哪种方法进行学习. 为了有效避免上课时出现这种问题,教师就需要全面掌握该种教学方法,在备课时尽量减少该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思维的碰撞.
1.3 对教师要求更高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其核心不在于白板,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 双边互动. 教师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之前就需要对整节课的教学难度有全面的把握和掌控能力,不能将课堂演变为以技术为花样的表演. 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引进一些其他教学方法,例如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等,过分追求技术而忽视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是万万不可取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2.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的兴趣被全面激发出来,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交互式电子白板有着清晰的画面、艳丽的色彩、动听的声音等多项优势,能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此外,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具有照相、涂色、播放等多项功能,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利用多种功能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2.2 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生思维还未完全形成,对于一些数学问题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只能采取反复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笨重的学习方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 如果一味的采取反复讲解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削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能实现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学. 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方式能化抽象为具体,将一些重点难点分解,使抽象的难题更生动具体,大大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也使学生不再有畏惧的心理,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2.3 促进个性化教学
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多重影响,致使教学资源不能实现最优配置. 制作多媒体配件或利用网络平台确实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有一定的成效,但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教学结果,而忽略了教学过程. 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种教学方式只需要简单的拖拽鼠标就能将多种教学资源展示给学生,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4 有利于实现全面的教学评价
评价和反馈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评价及反馈的重视力度.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搭建起一个与学生交流的平台,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自200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至今已过去14年的时间,这些年,为支持大学生创业,从贷款、税收、创业培训和指导等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涉及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近些年来,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渗入到职业教育中,影响并改变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制定,从而对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由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勉励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和良好的行业前景,使得电子商务不管是作为就业职业,还是创业门路,已然成为不二之选。因此,各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适应这种新型的社会需求,研究新形势下对电子商务创业提出的新素养要求,并以此作为标准,完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基础。
1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
创业导向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应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补充,而应是一种革新,是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相比传统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模拟性,其更强调实践性、仿真性和成效性。当前,各职业院校都非常重视电子商务创业教育,鼓励电子商务创业,但是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造成创业导向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如下方面:
1.1欠缺合适的实践教学体系
不同的教育导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必然要求以创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需要一套能与之匹配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支撑。当前,大部分实施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的职业院校,无外乎是采用“创业理论教育+专业技能学习+实训”这样的教学模式,创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学习存在明显的隔离现象。各院校所谓的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变成了《淘宝创业》或《电子商务运作》等创业课程的理论学习过程。这些造成了现行的很多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的教材中的素材落后,案例空洞。
1.2师资结构欠合理,双师型师资匮乏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交叉学科,起步于互联网商务,距今仅十余年时间。所以当前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教师的专业基本上是以计算机类和经管类专业为主,并且教师的企业经历都较浅,基于上处于与行业“半脱节”的状态,无法准备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业导向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3缺乏接近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
当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都配备了电子商务专业模拟实训室,但国内的实践教学平台与现实脱节现象较严重,软件更新迭代也较慢。这些都导致了基于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严重缺乏。而创业教育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于其他导向的教学体系,不但对于实践性有要求,而且对于实践的真实性有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学校、软件服务商和行业之间的协作程度也使得一款接近真实运营环境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很难被开发出来,三方之间的需求有存在不同步的情况。这也导致了虽然学校也非常重视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视电子商务创业,但是现实的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
2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通常是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规划时,通过合理的设置实践课程体系和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起来的能使学生达到一定实操要求,并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虽然各职业教育院校都非常重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创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能看作是普遍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加强版,而应该是一次对于现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革新版,价值导向的不同,必然会带来实践教学体系各要素的重新定义和重新布局。
2.1重新规划创业导向型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准确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是最重要的,它作为后续的教学规划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创业导向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与通常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本质区别在于价值导向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并且这种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来自于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统计数据,数据是会根据行业的发展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创业导向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开放性的,差异导致实践教学体系中从人才培养目标,到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要素的改变。
2.2加强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校企双导师制教学模式能较好地打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校企之间的有效对接,使学生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体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种教育理念。在具体实施方面,高职院校在第一年可以配置专职创业导师,进行创业教育,对学生提出的创业问题答疑解惑,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在第二年和第三年,随着专业学习的开展,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可以为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项目的个人或团队配备校外导师,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创业指导。这种模式还可以方便导师之间的交流,对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和需求,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培养学和指导学生的创业学习和创业活动。创业活动是真实的商业行为,这就要求校内指导教师的要求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指导教师不再是仅关心怎样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对行业发展状况非常熟悉,不断保持知识结构更新。在这个过程中,“创业工作室”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教师通过选拔,组建学生团队,设立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对行业提供常见的电子商务项目,如开设网店、网店或企业网站的推广运营等,由于这些业务本身就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日常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都更加真实的参与了相关商业活动,提高了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电商项目调研实践或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指导教师始终保持与行业的联系,更好、更有目的性地进行创业指导和培训,以提高创业的绩效。
2.3打造电子商务创业云服务实践教学平台
云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教育行业的方方面面,从“云机房”、“云存储”到“云资源库”等,都在使“云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之前提到的问题中,有一个矛盾点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无法回避的,那就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在企业中的具体操作的出入。以电子商务行业常见的“网站运营与推广”服务为例,在真实的企业行为中,每次的操作都是直接与现金挂钩的,直接影响了推广的效果。而这种真实感是无法在教学中提供的。而“云服务”这种技术和理念就目前来说,是解决这类问题最适合的方式。以“云服务”为理念,打造一个可以连接学校、企业和软件公司的“云服务”。其中“学校云”是打通学校、企业和软件公司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周期性举办创业论坛、创业设计、创业大赛、创业社团等一系列的创业文化活动,为学生创业提供综合服务。“企业云”的功能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搭建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逐步让学生参与企业电子商务的运营。“软件公司云”是通过收集创业指导教师和企业的意见,提供尽可能接近真实运营环境的模拟创业平台,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电子商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云平台”之间相互协作,以达到培养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目的。
3结论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创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因此,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等都遵循“以培养创业能力”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进一步的整合,创业氛围和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全国必然会掀起创业的。在这波浪潮中,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互联网和市场营销的结合点,必将成为其流砥柱。面对这种形势,作为给这股创业洪流提供人才支撑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者而言,应该不断完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蒋阳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4,(7).
[2]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及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
[3]岳向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初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4).
[4]杨晓慧.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4-2015.中国新华网.[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