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范文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西节日文化比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篇1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10-01

一、引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是中西方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借以表达文化情怀的载体。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展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它们形成了各自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但由于文化内涵上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不同,来探讨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从而指导我们在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尽可能的了解西方节日蕴含的文化信息的同时,更好的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上的不同

(一)节日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人们的生存形态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例如:立春、正月、寒食、清明、端午、三伏、立秋、七夕、中秋、重九、冬至、腊日、岁除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而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例如一月的主显节,二月情人节、狂欢节,四月复活节,五月耶稣升天节、生灵降临节,八月圣母升天节,九月圣母圣诞节,十一月有万圣节、万灵节、感恩节,十二月圣诞节等。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基督教文化将整个西方世界连结为一个文化主体。

(二)传统节日内容不同

中国是以饮食为主题的节日文化。我国任何一个传统节日,无论是春节、清明、端午,还是立春、夏至、重阳和腊八节,饮食风俗是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 西方是以玩乐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西方节日尽管也有一系列的节日食品,如圣诞烤鹅、复活节彩蛋、感恩节的火鸡、南瓜饼等,但更多表现出西方人的精神追求---以玩乐为主题。

(三)价值取向方面不同

从本质上看,中西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儒家的集体主义,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个人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对民间节日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中国节日强调的是阖家团圆、圆融完满。“团圆”、“亲情”、“全家平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词。西方人侧重于对“人性”、“自然”的推崇,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追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西方的“人文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来临,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等己传入中国。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国人记忆中的风俗似乎除了吃饭,鲜有其它。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似乎只要吃过这些食品,节日就算庆祝过了。但如果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传统节日和其他日子有什么区别?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民俗文化又靠什么去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绝不是去复兴古时候的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学、民主、崇高的尊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中。

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发展,世界永远原地踏步,不能前进。

四、结语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节日文化只是其中一斑。这种中西文化差异的互补增添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动力,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加了靓丽的色彩。我们应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更好的发扬传承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为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有益借鉴和指导。

篇2

      本章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中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多篇写作及规范格式,与文献撰写案例;以中西传统节日起源中的文化差异标题为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友富,张梅芳.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电化教学,1997(3).

[2]倪大听.美国的节日文化[J].世界文化,1998(3).

[3]傅德岷.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4]AnthonyFA.Thebookoftheyear:abriefhistoryofourseasonalholidays[M].USA: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5]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附1: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

[1]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05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4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5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

[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

[6]《圣经·创世纪》1:29-30

[7]乐黛云.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4

[8]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222691.html

附2:节日文化:中西比较及其启示

[1]赵凤玲.比较文化视域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5期,P178.

[2]郭贵丽,张丽玉.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32卷第8期,P156.

[3]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1卷第3期,P77.

[4]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P63.

[5]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2008年10月,P47.

[6]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2008年10月,P34-36.

[7]赵东玉.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P196.

[8]赵凤玲.比较文化视域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5期,P177.

[9]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DB/OL].

http://gmw.cn/content/2005-03/09/content_192467.htm

[10]张承平,万伟珊.文化的普适与包容——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17卷第4期,P69.

附3:中西传统节日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宋科.浅议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海外英语.2011(02)

[2]罗红.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的影响[J].琼州学院学报.2010(04)

[3]赵爱华.从中英文动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4]陈立涛,吴雄鹰.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

篇3

【关键词】节日文化;语言与文化;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6-0038-03

【作者简介】赵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江苏常州,213161),一级教师,常州市骨干教师。

儿童英语世界的组成元素精彩纷呈:故事、儿歌、游戏、表演、卡通……当然,各种节日活动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节日文化是人类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节日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中西方传统节日、国际节日、各类自主文化节日等建构英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节日文化及其内涵,并扩展到一般的文化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接受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形成国际意识。因此,实施以节日文化为载体的课程应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学生成长的真实需求。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节日,我们往往会遭遇这样的尴尬:西方节日逐步削弱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力甚至大有取而代之之势;教师在节日活动的设计上往往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序列性;学校对节日活动缺乏整体规划,各个学科、各个部门组织的节日活动多有“撞车”现象。

面对这些尴尬,我们不禁思考:节日,究竟应该带给儿童什么?是西方文化的单一渗透还是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是转瞬即逝的热情还是抵达心灵的润泽?我且认为我们要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理念指引下,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渗透下,找到融通的渠道,唤醒儿童对主流文化的记忆,剔除消极文化的影响,给儿童一个健康、积极、多彩的精神世界。

一、甄选节日类型,丰富课程内容

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不同的节日或为纪念某一历史人物,或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为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除此以外,自主开发的个性化节日也逐渐登上了节日舞台,赋予了节日更多的形式和内涵,使节日更显丰富性和多元化。就英语教学而言,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节日可供教师进行开发、利用:(1)国际节日。如: Women’s Day,May Day,Children’s Day, New Year’s Day。(2)中国传统节日。如: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 Double Ninth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等。(3)西方节日。例如:Christmas Day,Halloween, Thanksgiving Day, Easter Day等。(4)自主开发的节日。这主要是校园文化节日,如:Reading Festival,English Festival,Sports Festival,Science Festival等;一些个性节日,如Homework-free Day。

二、基于儿童视野,凸显课程特点

综上所述,节日林林总总,名目繁多。要合理架构课程,必须明晰学段目标,把握各个节日的特点。此外,节日活动必须基于儿童视野,遵守该节日的时间点。在整个学期中,不宜选择过多过满的节日主题,也不宜在同一时间节点选择多个节日,更不能固守教材,而要进行适度的拓展。

1.让节日文化包裹童趣。

一切适合儿童的才能得到儿童的接纳和喜爱。要把节日文化烙进儿童的心里,首先要让这些节日能真正吸引儿童。例如: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涉及Halloween。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白,自主开发了Halloween节日课程:组织学生观看关于Trick or treat的视频,让学生扮演“捣蛋孩子”和“房子主人”,体验该游戏的乐趣。指导学生阅读有关Jack-o-lantern的故事,并亲身体验制作南瓜灯。为了增加活动的英语元素,我录制了全英文解说的南瓜灯制作视频,并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尽量边说边做。这一活动激起了学生的热情,当各具特色的南瓜灯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学生们的一句Happy Halloween!便诠释了对节日文化最深的体验,这绝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能够替代的。

2.让节日文化走向序列。

就同一个节日而言,学生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不同的体验。这种递进式的、序列性的活动更具科学性、适切性。考虑尊重学生年段特征和学校活动统筹安排的原则,笔者进行了如下规划:从纵向考量,每一个年段确立重点推进项目,低段节日课程以儿童节、春节、圣诞节为主,中段节日课程以妇女节、中秋节、复活节为主,高段节日课程以劳动节、端午节、感恩节、个性自主节日为主。每个节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内容的细化和统整。以圣诞节为例,低年级学生学唱1―2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观看关于圣诞节的电影;中年级学生了解圣诞节的由来,学习相关英语词汇与知识,学习制作圣诞节英文贺卡;高年级学生组织开展Christmas Party,制作Christmas tabloids。

从横向来讲,母亲节、感恩节、元宵节、元旦等节日课程可以和亲子课程、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有机结合,以实现节日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这些活动都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递进设计的,且具有序列性。如果我们将节日设计成这样的序列活动,学生的节日文化根基无疑会得到夯实。

3.让节日文化获得传播。

诚然,依托节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加深文化体验是节日课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摒弃“有知识没文化”的教育,但我们亦不能在渗透文化的同时放弃知识的输入,因为知识和文化本是一体。为何要研究中外节日的文化差异和社会认同?因为我们不仅要体现对西方文化的包容,更要肩负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当我们需要向外界传播中国节日文化时,我们自身必须具有对传统节日强烈的认同感和熟识度。以端午节为例,It’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关于农历这种中国传统历法很少有学生涉猎,更不用说能准确表达了。在一次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对话:

Mike is from England. He doesn’t know about Chinese festivals. His Chinese friend is telling him something about them.

A: Hi, Mike. Do you know...?

B: No, I don’t. What is it...?

A: It’s a Chinese festival. It’s on the ... day of the ...lunar month. Do you know lunar months?It’s a 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B: I see. Well,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B: They....(此处为与此节日相关的交流)

A: Sounds great. I like this festival. I hope I can spend it this year.

B: That’s great.

如此设计是为了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当你需要向外界传播中国节日文化时,你认识到自己经历过模拟情境,你可以更自信地表达让你自豪的民族文化,而英语教师应该具有这种最基本的使命感,即引领学生增强文化传播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探寻实施策略,有效推进课程

甄选了节日课程内容,明晰了课程特点,我们需要在教材处理、活动设计、环境布置、命题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实施课程。

1.实现教学与环境的融合。

进行“浸入式”的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英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其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室便是“浸入式”英语教学的重要实施阵地。西方学校教室的布置大多追求个性,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氛围。因此,针对节日课程,我们可以对教室进行特色化布置,例如:学生可以用自制的节日英语卡片办小规模展览,还可以用Chinese lanterns, 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 Jack-O-lanterns, Easter eggs等实物来布置教室。师生可以共同搜集一些关于外国节日文化的图片或者背景知识,制作海报贴在教室的墙上,使教室更有节日气氛。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当其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节日了解越多时,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也会越浓厚。

2.实现教学与生活的链接。

纵观译林新版《英语》教材,我们发现与节日相关的内容很多,有的出现在Story time板块,如: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等,有的则出现在Culture time板块,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如Halloween等。毫无疑问,编者在编排教材时已经充分考虑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力求节日的编排更贴近生活,但是我们深知要把节日文化课程实施到位,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多方位思考、开发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资源,要挣脱教学活动的束缚,进行有效的拓展和统整,给予学生更深的文化印象。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建议,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还应该在不影响教材延续性和渐进性的前提下,使学习内容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步,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和体验需求。

例如:学习了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我们就动手制作Christmas cards,并写上英文祝福语,在圣诞节前夕将祝福传递出去。我们还参加了学校的英语节汇演,将歌曲Santa Clause is coming to town编排进英语课本剧表演,让大家感受圣诞节的欢乐气氛。

3.实现教材内容的延展和丰厚。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必须具有理性的课程意识和教材开发意识,才能更好地引领儿童自我建构知识,自觉提升能力,最终获得成长。如:教学Unit 8 At Christmas后,我们意识到中国的传统节日远不止教材中提及的内容,Qingming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Double Seventh Festival等也应该作为补充内容纳入课程范畴。根据学生的需求,笔者选择了Lantern Festival作为拓展课程,并邀请家长一同参与,与孩子一起guess the lantern riddles, make tangyuan, 同时加入趣味元素lucky draw环节,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与节日相关的词汇,体验了节日的文化,更享受了生活的乐趣。

4.实现情感与智慧的共生。

情感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外显到内化的过程。学生形成稳定而良好的英语情感,绝不是短期效应,而应是长期期待。实践证明,热闹的活动、有趣的游戏、愉悦的歌曲只能生发短期的澎湃,在愉悦的情感中生发智慧,才能润泽儿童的心灵,为儿童的英语世界厚实底蕴。结合节日课程,我校进行了以节日活动为主题的自主命题,这些命题以各种节日为背景,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因此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我们常常能在学生答题时看到他们的会心一笑,那是因为他们在答题时看到了真实的生活,这便是情智共生的真实写照。

我们一直期待英语能成为学生的真爱,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内心散发的喜悦,举手投足间的洋气,由内而外的自信能成为其个性的符号。然而这样的情感只有与智慧相生相长才能持久,因此依托节日文化达成情智共生便是我们心中殷殷的期盼。

节日文化的渗透是指向学生知识积淀、精神提升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多元化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些重大节日,进行中西方节日文化比较,不在于语言与文化知识的讲解,而在于以课程的眼光将语言和文化融合。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节日课程的研究道路上还需要开阔视野,找寻更多的方向(例如中小学节日教学衔接)。我们期待节日文化能成为描绘儿童英语世界的多彩画笔,让儿童的世界散发文化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唐功志,王春晖,慈丽妍.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篇4

中国人多以大米和面粉作为主食,所以用餐也习惯于用碗筷。又比如教学《Schoollife》这课时,可以了解到英美国家的中学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相比中国而言,他们的学校学习时间更短、学习课程的选择性也更加自由、校内学生可以自主参加的校园活动比较多,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锻炼。这与英美国家的学校教育理念分不开的,他们提倡人性化、自主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在中国深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在中学教育中,思想观念还相对比较保守。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学生们对中西文化的背景有了更多了解,对中西文化中的习俗习惯差异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生活、掌握节日文化差异

节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与英美国家的节日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有关节日的课例,结合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对比了解英美国家的节日文化。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节日,进行跨国文化渗透。通过教材与生活的巧妙结合,教师可以很自然地位学生们讲解有关节日的小故事、小知识、各国庆祝节日的不同方式等等。

比如在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圣诞节(Christ-mas),它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盛大、隆重。如恰逢在这一天上英语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圣诞节的知识。在西方国家,为了迎接圣诞节,家家都要用红、白、绿三种圣诞色来装饰,点亮圣诞树(Christmastree),挂满各种圣诞礼物(Christmasgift)等等。而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什么特点?是怎么过节的?学生们都会想到四处张灯结彩、挂大红灯笼、放鞭炮、包饺子、煮汤圆、吃团圆饭、穿新衣服等等,全国各地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这与东西方传统历史、宗教文化背景相关。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学生们既能够体会到西方节日文化,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有关圣诞节的模拟游戏,让一个学生扮演“圣诞老人”,给“孩子们”派发礼物。

过程中“,圣诞老人”与“孩子们”必须用英语口语交流。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活跃了课堂气氛,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到西方文化的乐趣,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将语言与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

篇5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传统节日;体现

中西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各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形成第过程。节日是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而需要纪念的日子,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该民族的每个民族节日, 都具体地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反映该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西传统节日习俗差异直接体现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的体现

1、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不同。除了共同的节日,如新年、国际劳动节等,各自还拥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等。西方国家有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

2、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起源不同。中国古代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因而有:“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勤劳的中国人民在终年劳作的过程中掌握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 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再有,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西方国家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传统节日与宗教有关,例如,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庆形式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讲究合家团圆,带有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的封建社会特征例如中国的除夕夜,。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只是家人团聚,不会邀请外人。而西方的节日,经常会邀请朋友共庆节日,表现出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都是如此。

4、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礼仪不同。中国的节日宴席,家族长辈或贵客一般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团团围坐在饭桌旁,有等级区分。餐桌上酒、美味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一起吃、喝,相互劝菜、夹菜和劝酒,有一种浓浓亲情的气氛。而西方人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有“女士优先”的习惯,用餐时讲究坐姿端正,吃饭优雅,吃饭发出声音被视为粗鲁了。

5、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观念不同。吃喝是中国节日的永恒主题,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良好愿望,认为通过饮食可以实现。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祈求上帝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

6、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饮食不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将吃看作头等大事。节日更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而且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饺子、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注重食物的营养,西方节日食品主要是烤火鸡、牛排、水果沙拉、甜,主要目的在形而不是吃。

7、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色彩不同。在中西传统节日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大。红色, 是中国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喜庆和吉祥之意。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是“火”与“血”的同义, 象征残暴与杀戮。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常有悲凉之意,常用于丧葬礼中。而西方, 白色的象征着纯洁、高雅、无邪, 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的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的产物, 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8、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目的不同。绝大部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都拜祭祖宗。祭祖活动、烧香拜佛是中国节日重视的传统祭祀节日内容,祈求祖宗保佑全家老幼平安,出入顺顺利,长命百岁。西方节日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是敬神,感谢上帝的恩惠,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于人类。

中西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烧香祭祖,祈求吉祥幸福,以吃喝为主要内容,追求健康长寿,红色为节日的最爱。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以玩乐为主,注重于情感友谊,追求健康快乐,通过宗教活动和娱乐形式来实现。不同民族传统节庆的形式,是由该民族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决定。

二、中西文化相互参透

传统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但较为封闭蕴含有太多的伦理色彩。西方传统节日的节日氛围上很好,节日娱乐性强,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论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异,中西文化传递的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如西方人上午见面说:“Good morning! ”,祝愿时说:“Good Luck!”。西方的新年,人们说得最多的是“Happy New Year !”,中国的春节,人们相互祝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中国有七夕节,西方有情人节,中国有中元节,西方有万圣节,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有父亲节、母亲节。中国有除夕夜,西方有平安夜。中国有农历新年,西方有圣诞节。中西之间有着不同之处也有天然相同之处,两种节日文化互相渗透、彼此影响。随着中西文化、经济交流日趋频繁,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欢迎,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同样得到世人的青睐。

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交流的意义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西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文化差异成为了中西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通过了解中西传统民族节日折射出的文化差异,在国际交流中克服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达到更有效的融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魅力,中国人也开始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迷人之处。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要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克服陋习,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既不崇洋,也不固步自封,不迷失自我。在“全球化”的今天,为我们展开中西文化对话,为中西文化交流更健康快速的发展,为积极参与人类现代文化共构,为人类平等、自由与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於奇.世界各国节日比较[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2] 李露露.中国节[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 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J ].绥化师专学报,2003,( 1 ).

[4]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节日文化 渗透 弘扬 优秀文化

据调查资料显示,如今有不少中职学生已经不知道或者漠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而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等。中职学生偏爱西方传统节日,究其原因,主要与商业的炒作密不可分。另外,西方传统节日在表现形式上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客观来说,“洋节日”确实有它的优势:温馨的情感切合了永久的人性,轻松的气氛缓解了工作的压力,新颖的元素满足了人们的好奇……

其实,传统节日与“洋节日”并不存在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只是迎合了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而已。传统节日味儿不浓,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根留住;“洋节日”越来越受国人重视,也未必是坏事。我认为,关键是学校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节日文化的教育,对于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大多中职学生并不太了解。

既然学生热衷于过“洋节日”,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着把传统节日与“洋节日”相结合,渗透在语文课堂上,教学效果不错,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回顾,逐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益处多多。下面,我就节日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谈点粗浅体会。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是时展的迫切需要

在现代化、全球一体化高歌猛进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正视中国传统节日逐渐边缘化的尴尬。近几年来,除了春节,在中国最火的节日,无一例外都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洋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都快成了全民节日,特别是城市的年轻一代,过“洋节”成为理所当然的时尚。而对传统节日,许多年轻人不是不屑一顾就是压根不知道。其实,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而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我认为,既然过“洋节”已经成为全社会中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当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爱上过“洋节”时,我们不必感到悲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课堂上找准时机,向学生介绍中西方的节日文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各国都很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需要向学生强调的是,身为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绝对不能仅停留在吃喝玩乐的层面,因为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是联结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应该把握时机,选好内容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

综观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和除夕,每一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等,不乏趣味性。介绍节日文化,正好契合了这些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虽然有些学生因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听课热情不高,但他们普遍爱听故事。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教师可以把12个中国传统节日有计划地穿插安排在4个学期当中来介绍,其间可同时结合比较典型的西洋节日进行介绍。

例如,清明节前夕,我会和学生一起回顾清明节日文化,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和诗歌三个方面介绍,让学生深刻感受这个祭拜祖先的节日。清明节大致始于周代,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清明习俗,如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春游、折柳插门等仪俗及打球、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游艺活动。

端午节前夕,我会详细介绍这个节日,它不仅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会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端午节的风俗,除了学生熟知的吃粽子、赛龙舟,还有戴荷包、系五彩丝、饮雄黄酒和吃鸡蛋等。我向学生讲述端午节吃鸡蛋风俗的独特之处时,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民间相传立夏吃蛋主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一般早晨小孩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把鸡蛋送到小孩嘴边。一些地方在端午节有滚鸡蛋的习俗。这天早上,老奶奶要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小孙子的肚皮上来回滚几滚,嘴里还叨念着:“宝子吃蛋,灾星滚蛋。”吃鸡蛋之前,小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顶鸡蛋,看谁的鸡蛋可以顶到最后不破,然后再剥皮吃。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除了几个重大的节日,其余的在课堂上最好也向学生介绍。因为学生比较熟悉春节和端午节这样的大节日,对涉及的节日文化也比较了解,而其他有些传统节日,学生或许都从未听说过,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更能激起学生的听课兴致。比如,春龙节(农历二月二)在农家人眼里是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农谚曰: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春龙节这天,人们要早起煮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寓意挑龙头、吃龙胆,庆祝“金豆开花,龙王升天”,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还有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农历十二月八日腊八节等,节日来历和风俗知识都非常丰富。

(二)西方洋节日文化的渗透

西方洋节日有很多,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尽管过西方洋节日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新时尚,但对这些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过的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中西方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同样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语文教师就应该精选每个节日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过节心态,过“洋节日”不能纯粹为了好玩。

实际上,西方很多节日都是为“感恩”而设的。前不久,我专门给学生上了一堂感恩节的语文活动课,时间就选在11月份第四个星期四,即感恩节那天。在课堂上我给学生介绍了感恩节的来历。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载着102个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们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于是,每一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就成为他们感激恩人的节日。介绍了感恩节的来历,我还利用多媒体辅助介绍了感恩节相关习俗,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西方感恩节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心怀感恩,感激身边那些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尤其是父母的默默给予。课堂上我带领学生欣赏了美文《最美的声音》,穿插了学生朗诵,畅抒情怀这个环节,不少学生动情地说出了对父母的感激话语,并且整堂课回荡着背景音乐《感恩的心》,使得学生在了解了西方感恩节文化的同时,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开展方式力求灵活多变

比如,元宵节日文化的介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灯谜在课堂上让学生竞猜。当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我一般准备的是精美糖果、口香糖等,这些小礼物会带给学生不少惊喜。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我会把它和中国的情人节“七夕”结合,安排在一节语文课上介绍,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和“洋节日”之间相通的一些东西,它们各自承载着民族的优秀文化。课堂上,我会留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比赛,说出有关爱情的诗句,还可以再说说所知道的感人爱情故事,表现优秀者会得到一块包装精美又诱人的爱心小巧克力。礼物虽小,但学生心里还是挺甜蜜的。

篇7

可是我们在追崇西方文化的同时会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现在的社会正在一日一日的凸显着,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已经不容我们再忽视了。

在我们还对我们传统节日有着清晰记忆的时候,我们的传统节日就差一点被别的民族给争了过去,端午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好在国家的重视,及时的挽回了传统文化被别的民族侵占。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现在西方的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最直接的冲击,很多很多的基层人民都开始过西方的节日了,看着他们的热情,自己心里还着实的激动了一下,想着他们既然这么地热爱过节,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应该是一样的吧,谁知他们过自己民族节日的时候却是那样地凑合着。

有一些很久远的记忆却在时间的洗礼之中愈加显得清晰可见了,儿时的新年早就已经成为那些遥远的记忆了,我们却已经无法寻回了,然而她却又总是在脑海里一直浮现着,让人心生神往。

篇8

【关键词】职高英语;课堂教学;文化意识;文化渗透

语言是自人类出现就存在的,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成今天这样一门系统性的文化科学。语言产生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文化。语言与它所在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学习语言就必须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职高英语教学中,也要注重文化意识的渗透。了解了英语中的文化内容,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用语习惯等,有助于提升学生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一、注重细节、了解语言表达差异

细心的学生可能都已经发现,英语的表达习惯于汉语是有很大差异的。例如语法结构中汉语一般按“主谓宾定状”的顺序安排的,且无补语;而在英语中状语一般会置前、补语作用较大。又如英语中的“No,I am not.”按时汉语思维,翻译出来是“不,我不是”;实际上应该翻译成“是的,我不是”,重点突出对提问人的回答。正因为西方民族和我国民族在思维习惯、方式上的不同,所以导致在用语习惯、语法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上面出现异同。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引导学生们通过了解其文化的不同,而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二、了解背景、理解习俗习惯差异

中英两国由于地域位置、地理环境、气温气候等不同,所以许多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性、生活习惯等也有所差异。这也是学习英语时,必须注意的文化差异。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文化习俗习惯的差异。

例如教学《English Meals》这课时,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英国饮食文化,与中国的饮食文化作对比,了解其中的差异。通过阅读课文,可以发现英国人的一日分为四餐:breakfast、lunch、afternoon tea、dinner。早餐以甜食、面包、牛奶为主,午餐为了节约时间,通常吃盒饭和快餐;下午茶是三明治、饼干等点心;而晚餐则是每日的主餐,以牛、羊、鸡、鸭肉为主菜。所以,英国人用餐习惯用刀叉盘。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英国截然不同,中国人的习惯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中国人多以大米和面粉作为主食,所以用餐也习惯于用碗筷。又比如教学《School life》这课时,可以了解到英美国家的中学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相比中国而言,他们的学校学习时间更短、学习课程的选择性也更加自由、校内学生可以自主参加的校园活动比较多,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锻炼。这与英美国家的学校教育理念分不开的,他们提倡人性化、自主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在中国深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在中学教育中,思想观念还相对比较保守。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学生们对中西文化的背景有了更多了解,对中西文化中的习俗习惯差异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三、结合生活、掌握节日文化差异

节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与英美国家的节日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有关节日的课例,结合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对比了解英美国家的节日文化。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节日,进行跨国文化渗透。通过教材与生活的巧妙结合,教师可以很自然地位学生们讲解有关节日的小故事、小知识、各国庆祝节日的不同方式等等。

比如在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圣诞节(Christmas),它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盛大、隆重。如恰逢在这一天上英语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圣诞节的知识。在西方国家,为了迎接圣诞节,家家都要用红、白、绿三种圣诞色来装饰,点亮圣诞树(Christmas tree),挂满各种圣诞礼物(Christmas gift)等等。而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什么特点?是怎么过节的?学生们都会想到四处张灯结彩、挂大红灯笼、放鞭炮、包饺子、煮汤圆、吃团圆饭、穿新衣服等等,全国各地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这与东西方传统历史、宗教文化背景相关。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学生们既能够体会到西方节日文化,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有关圣诞节的模拟游戏,让一个学生扮演“圣诞老人”,给“孩子们”派发礼物。过程中,“圣诞老人”与“孩子们”必须用英语口语交流。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活跃了课堂气氛,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到西方文化的乐趣,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将语言与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可见渗透文化意识和了解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素材,加以衔接利用,从而渗透文化意识的教学。学生们只有将语言和文化联系起来,才能更加透彻地掌握这门语言的特点、规律和技巧,才能跨越文化的门槛,理解外语与母语间的差异;同样只有树立了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语言的听说读写、交际运用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管林燕.职高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J].《读写算》,2012年第9期.

篇9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文化知识 跨文化交际

中小学英语教学大多会走进一个误区:学音标、记单词、读课文、背句型、套用语法结构等,认为把知识学得死就是记得牢,考试时就能得心应手得高分。其实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进而更好地进行语言和文化的学习。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知识、发展交际能力,让语言插上文化翅膀,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一、情景交际中,渗透文化知识

英语教材有许多版本,如牛津版、译林版、人教版等,但各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个鲜明特点,即“文化渗透”,也就是在教材中介绍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其跨文化意识。

现行英语教材中屡屡出现文化差异的话题,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呼、致谢、道歉等,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文化异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应对“赞赏”的方式截然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没什么”,这在中国文化中是礼貌和谦恭的美德;而西方人则会直率地说:“Thank you very much.”他们认为赞扬是值得的,受之无愧,理所当然地应当接受。再如,在中国,朋友间相互走动,如果恰好是在吃饭,则会邀请客人一起用餐,客人会客套地说“我吃过了”,很少坐下来一起吃。而在西方国家,客人会很随便,吃过了就直接说“No, Thanks”,如果没有吃的话,则会直接毫不客气地坐下来一起吃,他们认为直率比客套更重要。

中西文化差异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渗透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准确运用语言。如很多中国学生早上见到老师或者在英语课堂上,习惯向老师问候: “Good morning,teacher!” 可是在汉语中可以把教师当做一种称呼,而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不是称呼,因此,应该告诉学生:英美人习惯称教师Sir/ Mr.或Miss/ Mrs.不可以用teacher;在英语国家的日常交际中,无论年长老幼,只要关系比较密切都可以直呼其名,而在中国绝对不可以,这些都是中西文化差异。

二、单词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

有些英语词汇在使用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融入重要且必要。所以我们在教学英语单词时,最好巧妙结合单词,点拨文化意义,从而融入文化知识。如“dog”一词,中西两种文化的“狗”的意义相差很大,中国人常用“走狗”、“丧家犬”、“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 、“狗嘴吐不出象牙”等形容厌恶的人,带浓厚的贬义色彩。但是西方英语国家的人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a lucky dog”的意思是“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极为相似, “Every dog has his day”相当于中文的“每个人都会有得意之日”。

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就会产生语用失误。

三、挖掘教材内涵,吸收文化知识

目前中小学没有开设专门课程学习文化背景知识,所以只能根据教材内容,挖掘文化内涵,拓展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例如,在教学“Food and drink”时,教师向学生介绍:西方人认为“吃饭”问题是无足轻重的,与我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有天壤之别;他们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嗜工作如命、视时间为金钱,他们守时、守约,总是行色匆匆;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式样虽然简单,但注重营养;餐具的使用和中国人也不一样,中国人多使用筷子,而英国人用刀叉,并且刀叉的用法特有讲究:平行放置表示已经吃饱,呈八字摆放表示还没吃完。

另外,还可以借此话题简单介绍茶(tea)文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中国喝白开水也叫喝茶,而在西方国家,加了糖或茶叶才可以称之为茶。英语中的“black tea” 是“红茶” ,不可望文生义地译成“黑茶”。中国人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又各有千秋。相较于中国人喝茶时的沉稳,英国人则多了份优雅。

再如,学到shopping时,告诉学生英国人购物不喜欢讨价还价,看中就买,否则走开,讨价还价会被认为没有风度、有失身份。而在中国购物时不会讨价还价会被认为是“笨”,花了冤枉钱,有被他人“宰”了的感觉。在这一单元中最常用的句型是“What can I do for you?”及“Can I help you?”此时,有必要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千万不要对年迈的老人说这两句话,因为西方的老年人大都不服老、不服输,要有人对他们这么说,他们会认为是说话者对他们的不尊重和看不起。而在中国,主动给予他人帮助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美德。

四、营造节日氛围,体验异国文化

巧妙结合教材,结合中西方的重要节日,营造一定节日氛围,让学生去亲自体验中西方国家的不同节日文化,了解文化差异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在学习Happy birthday时,让两组学生分别扮演中国人和西方英语国家的人,再现为同学过生日的情景和场面,或教师展示两幅不同的过生日的画面,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或分析感受中西方国家过生日的异同。尤其应重点关注的是,中国人过生日时收到礼物一般不当面打开,而西方人恰恰相反,无论他们收到的礼物贵重与否,都会当面打开并说“Thank you very much”,说明他们收到礼物时的喜悦之情和表达谢意。

教材中涉及许多西方节日方面的话题,且学生对节日文化比较感兴趣,教师可巧借这些话题,充分利用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介绍相关的节日文化背景知识,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设计形式活泼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学以致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融入不同的跨文化知识,让英语这门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使学生学得好、记得牢,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1基于MiniQuest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实例

实例以外研版Book5module4Carnival课后的Task(任务)为例。探究任务为:比较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

1.1情境主题:你是如何庆祝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的,他们的庆祝方式有何不同?圣诞节快到了,我们要和我校外教Vincent一起过个圣诞节,我们应该如何庆祝这个圣诞节?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定出一个庆祝方案。

1.2任务(1)基础性问题。①中西方的主要节日都有哪些?②中西方一些重要节日的背景及主要庆祝方式是什么?③你最喜欢的节日是哪个?④比较中西方节日的庆祝方式有何不同?⑤通过网络等资源,小组合作探讨出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根源是什么?(2)资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本、因特网、百度等信息资源渠道获取所需信息。教师可提供一些有用的网络网址资源。

1.3成果你和你的团队将创作一个视觉作品PPT或文字成果。(1)以多种形式学习、查找、收集资料,讨论初步的结果,经过分析、归类和整理并制作出反映中西方节日文化的演示文稿。(2)以小组为单位,派一名代表交流探究的成果,边播放边讲解。交流时也要说明获得资料的方式。(图书馆查询?上网搜索?进行社会调查?)等。(3)做出一份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根源的分析报告。

2用MiniQuest进行教学设计的策略

2.1主题设计扣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主题即本质问题,是MiniQuest教学设计的对象和核心。主题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成败。为此主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主题设计紧扣课程标准,确保主题切中目标。二是设计的主题是可细化的。三是主题设计具有挑战性或决策性。四是主题的设计对学生和社会是有意义的。

2.2情境创设从生活切入,产生共鸣MiniQuest的情境是自然引出本质问题、驱动任务完成的源头。情境的设计注重从生活切入,现实主题与真实情境有机结合,促进情境与学生主体共鸣,引发更持久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典型的情境是,让学生扮演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3高度建构基础性问题,设计层层深入MiniQuest的学时一般为1~2课时,为此任务中的基础性问题设计是高度建构的、层层深入的,保证学生围绕主题高效获得知识。这些基础性问题设计首先是基于本质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基础性问题获得回答本质问题的事实性信息。其次基础性问题的设计一般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设计。学生通过“是什么”问题了解本质问题的内涵,而“为什么”倾向于让学生知道本质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怎么做”则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参考意见。最后,问题的设计要精炼、简洁。基础性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本质问题,而不在于其多少。精简的问题设计一方面减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流程,减少了学生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采取最优方案的科学态度。

2.4设计网站框架,精组资源MiniQuest的短期性决定了网络探究学习资源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明确网站框架,方便学生学习。专题性网站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如果不设计专题性网站而采用网络中已有资源,那么教师应该给出所涉及网站的大体框架,或者推荐一定量的站点或链接,以防学生在过于浩瀚的网络资源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学习和探究的重点。网络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时间的浪费是利用网络学习的缺点之一,为了保障学生高效地利用资源,网站框架的设计、资源的精组是相当重要的。在网络资源设计方面,案例对应每个基础问题教师分别提供了1~2个网站,这样一方面减少学生在网络上的盲目“冲浪”浪费的时间,保障高效地解决任务,另一方面避免学生接触到不良或不安全的网络资源。

篇11

关键词:洋节;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92-02

一、洋节盛行的现状

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等洋节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每当圣诞节来临,电视、电台、报刊、网络被各种各样的圣诞信息充斥着;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着各种表达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诞快乐。平安夜里,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年轻人如潮水般蜂拥至大街上、广场上,聚众狂欢;教堂里一片嬉闹声取代了原本应有的肃穆,圣诞变得似乎和宗教无关。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情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可他们对这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洋节却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庆祝,但是却一味盲从。

针对洋节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的现状,寇福明曾对某高校20-25岁本科在读生做过调查,结果如下图[1]:

98%以上的热衷于过情人节和节圣诞节,87%的有过愚人节的习惯,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其它的节日,如:万圣节,过的人几乎没有。93%的人认为他们逐渐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庆祝气氛,但他们依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些节日。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二、洋节盛行的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传统节日。作为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尽管它们起源不一,涵义不同,人们庆祝的仪式和活动也各式各样,但都体现和传承着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观。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洋节均体现出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变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并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民间传说而设定,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受中国文化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这些节日都与伦理息息相关,反映出尊重先贤、孝敬父母、全家团圆的特点,折射出重伦理、守孝悌的传统价值观,在情感方面多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西方的洋节多起源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多具有人文的内涵,主题鲜明,很适合表达自己的特定情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公众性,很适于人民的情感表达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西方节日与反映农事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更注重社会性与人文关怀,它以娱乐、狂欢为特点,这恰恰迎合了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的中国人寻求情感宣泄,放松精神的内在需求,因而洋节在中国的土壤上能够大行其道。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符合中国传统的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思想;圣诞节、情人节中的狂欢”、“浪漫”则契合中国人的喜庆、团圆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洋节才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潮。[3]

(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渗透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强势强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入侵;借助广泛的载体,如:英语、麦当劳、迪斯尼、微软、好莱坞大片等堂而皇之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进行渗透。正是这种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冷落和尴尬,这也是圣诞节等洋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商家和媒体对洋节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创造最大价值的节日经济,商家和媒体联手对各种洋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断被投放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将消费洋节等信息强制灌输到都市人的神经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4]

三、洋节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一)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碰撞

现在的“90后”习惯于过圣诞节,都知道圣诞老人,也会唱“JingleBells”;而鲜少有人知道过春节时要祭灶、扫尘、贴对联、送门神;也不知道元宵节要、放花灯、扭秧歌;更不了解端午节得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这些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在“90后”看来是苍白的,没有质感的。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现状,2006,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就发出联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并号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

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二)西方节日的融合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历)元旦”、“五一”这些舶来品也早已融入国人的节日单中,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在元旦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亲朋好友互致问候以庆祝新年吉祥如意;五一节则是劳动者通过顽强不屈的斗争为自己争取到了合法权益,代表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今天,当举国上下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共迎新年钟声庆祝元旦时,当与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时,有谁会提出要慎过这些“洋节”?

(三)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地区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不可避免

在全球一体化加剧的今天,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是必然的趋势。就节日而言,不同的节日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在里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可比性,当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时,并没有冲突和碰撞,一旦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时候,就如同文化融合一样,人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价值判断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吸取和扬弃就不可避免。[5]

四、提升自我文化以应对以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文化从来都是一种需要交流的东西,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更是不可避免。文化如果要“守”,那么就失去其生存的意义,缺乏包容的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终将难挡社会进步的车轮。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盛行认同于“国人接受了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为研究调查表明,很多年轻人过洋节只是为了赶时髦,并不了解洋节本身的内涵。他们对洋节的追崇,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其互致祝福、放松心情这种休闲化、娱乐化的形式。我们应以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洋节的甚嚣尘上至少是该文化外在形式的一种蔓延。意识形态上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缺乏深厚的传统教育的根基,自我文化底蕴薄弱,在被浓厚的传载西方文化的洋节所包围的氛围中很容易迷失于这种表象下,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自我。

因此我们迫切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文化。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下的“国学热”积极配合,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的上升。商家和媒体也更应充分挖掘中国诸多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诸如在法国、俄罗斯等国开展的“中国年”等活动就是弘扬我国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很好途径。

在二十一世纪中西文化博弈的今天,我们应以十二五文化纲要为本,抓住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的契机,提升自己的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汉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在吸取前人及外人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属于我们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使自己的区域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共享资源,为创建多元性世界文化,促进人类的全面繁荣,推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寇福明.从洋节盛行看中西文化的融合\[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108-110.

\[2\]李军,朱筱新.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1.

篇12

【关键词】春节;圣诞节;文化差异

节日,一种文化现象,全方位的表现出孕育出节日的民族历史文化意识。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分别是东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对这两个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社会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文化差异的诸多因素。

一、春节和圣诞节的来历

1.春节的来历

在中国,每年的农历新年,即正月初一是春节,民间俗称“过年”。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

2.圣诞节的来历

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于公元一世纪初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出生。耶稣是为了救世俗的人,赎世俗的人罪而降为人的,所以俗称“救世主”。世界各地范围内的基督教徒将12月25日公认为耶稣的生日。直到公元440年罗马教皇正式宣布“12月25日”这一天为圣诞节。

二、春节与圣诞节的文化比较

1.节日习俗

中国人们把春节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节前,采购年货物品。除夕夜在大门上或屋里粘贴财神、门神像、倒贴福字以及红纸金字的新年寄语的春联和寓意吉祥的年画。大红灯笼门前挂,放鞭炮、祭灶、祭祖等仪式,吃年夜饭,熬年守岁等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等习俗。节后半月是元宵节,届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一个令人欢乐的宗教性节日。每个家庭要在圣诞前夕特别布置圣诞树。圣诞树上挂满了彩色灯泡,枝头上缀满了银色和金色的闪光纸片,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前,互赠礼物、互祝节日快乐。并且小孩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圣诞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鸡、乳猪等圣诞大餐,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唱歌跳舞或玩集体游戏。

2.表现形式不同

中国的年节无论衣食住行、言语行为,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且不说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祖、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这些年的专有的物事,单说饺子这一原本的日常食品,到了年节却非比寻常。从包饺子“捏小人嘴”到吃“团圆饺子”,都深深浸染了年的理想与年的心理。这样,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西方人的年节,特别是对基督徒来说,它代表了耶稣的诞生。他要求人们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在采购礼物及寄送圣诞卡片的一阵忙乱中,很多西方人仍会拨出时间去帮助别人。圣诞节提供了很多传扬“平安与世、善意与人”的机会。

3.敬拜对象不同

在春节期间,中国人敬拜的诸神,民间词语中的“上贡”、“烧香”等,无不灌输给人们这样一种观念:过节就是要敬比自己能力强大的人或神。在人们给天地间的诸神叩头烧香时,并非信仰,亦非尊崇,乃是企望诸神降福人间,能过上美好而又富裕的生活。

西方的圣诞节是宗教性的节日,敬拜的是天主的儿子耶稣、基督、默西亚,一位通过马槽、十字架、祭台,为了人类生命获得救赎,获享永恒,与主同福的神子。这种敬拜是一种基于心灵的精神的信仰的理想,而生活的本身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

三、影响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1)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有民族文化的集群性特征。中国人自古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在血缘基础上。像财神、拜年、年夜饭,炮竹、舞龙、舞狮等这些词构成了节日的仪式内容和活动方式,蕴含着中国人注重大团圆结局、喜庆热闹气氛、民族集体期待的以“家”为中心的儒家民族文化心理。

(2)西方文化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外向性的特征,注重群体间的沟通与交流。西方圣诞节的词语如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袜等多注重在交往上。圣诞老人比喻为快乐的使者,是文化精神的传达使者;圣诞礼物、圣诞袜和圣诞卡体现人际交往、交流中给予与获取的乐趣的实现形式。

透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到,春节与圣诞节存在着其起源及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多彩的传统文化。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包括增强文化竞争力,保持传统节日的生命力,才能融入国际社会,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七夕节 文化遗产 活化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如春节、元宵节、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产物,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模塑过程。传统节日是传统民间文化生命力的集中展示,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更是民族文化情感的凝聚与价值观念的体现与强化。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今天,我们的民族正在大量、迅速地流失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这些文化遗产正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的精神基础。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人文文化和民俗文化,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与凭借。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给节日的定义是:“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且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1]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农业社会阶段,传统节日都被打上了深刻的农业社会的烙印。“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以阴历计算,亦被称为,岁时节日-,源于古代历法纪年和季节气候的计算排列。”[2]七夕节以其独特的浪漫色彩在世界民族节日画卷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对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七夕节的起源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完善对七夕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七夕节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其流传下来的习俗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体看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乞巧、乞愿、乞子三大类。七夕节又名“乞巧节”,顾名思义,“乞巧”便成为七夕节最为传统也最为重要的习俗。七夕节、牛郎织女传说都有着浓厚的农耕社会经济的特点。

然而,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业社会时期的岁时节日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需要与情感需要。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日渐失去了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往对吃饺子、穿新衣、乞求心灵手巧等等节日的期待已经无法带给现代人以足够的兴奋和刺激,传统社会节日中升腾起来的幸福感也变得越来越遥远。其次,传统的岁时节日因其自身在人性化、娱乐性、公共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加上西方节日的冲击,许多传统节日都无法逃脱日渐式微的命运。时至今日,有很多年轻人对七夕节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对七夕节的习俗亦是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喜爱。为了保护传统节日,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地位,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作用,我们需要付出一系列的努力来传承与发展七夕节、“活化”传统、“活化”附着其中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挖掘七夕节日内涵, 改造传统节日以适应时代需要

七夕文化是一种确认女性社会性别的文化,其中包含了许多积极的成分,如它具有维护家庭稳定、宣泄女性情感的功能,同时也弘扬了恒久的爱情主题。一些民俗学家如汪玢玲、贺学君等就干脆称它为中国的情人节。为了有效的弘扬传统文化、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针对七夕节,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我们需要对其永恒、人性化的爱情主题进行弘扬。这不仅契合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本源,也符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也是对西方“快餐”爱情的一种反驳。我们要弘扬牛郎女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要充分体现对家庭团结稳定的维护。在每年的七夕节到来之际,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加强夫妻之间、年轻人之间的感情。比如:可以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为主题举办活动,让年轻的夫妻来体会一下牛郎织女相会的情形,在浪漫的情境中增加二人的感情;同时,也可以以“七夕相会”为主题,举办相亲类的活动,让未婚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同龄人,增加彼此的了解,更进一步的能够牵手走到一起。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也能够让人们对七夕节的来历、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情节框架有大致的了解,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既收获了感情又促进了传统节日的传承。

2、对繁琐的乞巧形式要进行改造,增强其适应性与娱乐性。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源远流长,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形式的七夕节习俗。总体看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乞巧、乞愿、乞子三大类。七夕节又名“乞巧节”,顾名思义,“乞巧”便成为七夕节最为传统也最为重要的习俗。“七夕”传统活动大都是在乡村进行的,如祈祷祭拜、穿针引线,这些都难以适应城市男女青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因而要适当地对乞巧的形式进行改造,使之简洁而不失趣。同时,“从民俗学的角度,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许多年轻人便觉得厌烦与累赘,像是一种负担,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体会、感觉这传统节日;”[3]中国传统的节日很多非常注重人际交往、伦理教化,而且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的私人领域内的活动。相对而言,轻松浪漫的娱乐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大型庆贺活动就比较少。七夕节,我们可以开发一些轻松浪漫的娱乐与情感表达方式,开发大型的娱乐活动与一些有趣浪漫的节日产品。如七夕这一天在大型娱乐活动中,男女双方可以对歌、跳舞,可以互赠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礼物,如女送男情人结或荷包等,情人结代表有情人之间永结连理、永结同心,荷包则是古代女子送给男子的定情信物;男子则可以送给女子百合花,代表爱情长久,百年好合。

从以上看,只有对七夕节有了准确的定位,对其表现的主题有了充分的把握,并且有了明确的节日载体,七夕节的传承才会稳步推进,其它传统节日的传承也应该是这样。

(二)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大力传播七夕节文化

自现代社会转型以来,中国的传统节日面临这越来越大的挑战,其衰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至于有的学者提出“保卫春节”的口号。此前后,不少民俗学者如贺学君、乌丙安、陶立、刘魁立、叶兆麟等纷纷接受媒体的采访,对传统民俗节日如春节、七夕节、清明节等的保护与传承谈了自己的看法。传统节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学大家、南师大教授常国武先生提出:“传统的民族节日被冷落和西方的‘洋节’被追捧并非偶然事件,这说明我们对自己传统的节日保护得不够,宣传得不够,尤其是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弘扬得不够。特别是在未成年人中几乎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就很难激发起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4]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发挥传媒的功能,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途径加大节日文化的传播。因为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生命力所在。在当下,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传媒手段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合理正确的引导民众自觉的爱护和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

1、影视媒介。即将民间的传说、风俗文化,以影视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影视作品来表现传统文化,宣扬传统节日,这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带动力。近些年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比如,《牛郎织女》、《白蛇传》、《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这些影视作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宣扬了传统文化、民间传说的文化内涵。具体到七夕节来说,即是通过大量的考证和搜集资料,拍摄高质量、高水准的影视作品或者人文记录片来反映牛郎织女的传说,引导民众加深对七夕节的了解。

2、网络媒介。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分量越来越大,它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样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比如,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站来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以生动的影像、图片等形式展现我们的传统节日;可以开发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络游戏,比如说《三国》、《倩女幽魂》等等,但在游戏开发、运行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加强监督和引导,不能单纯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篡改传统文化,要做好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3、广告媒介。在当下,做任何事情都要进行适当的舆论宣传和引导,“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弘扬传统节日的过程中要适当发挥好广告传媒的作用,尤其是传统节日、习俗的起源地。发挥好了广告传媒的作用,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而且也可以带动人们去增加对民间文化、民间习俗的了解,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就七夕节而言,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可以大力的加强宣传,着力建设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硬件设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

(三)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知识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节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当下,我国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还是比较薄弱的,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学校教育的不足,家长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社会的不够重视等。针对这些原因,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1、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场所。在平常的学校教学中,要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课,只有学校重视了才会有效的推进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播与弘扬,也能引导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产生系统、科学的认识。

2、发挥家长的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师,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样,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家长要充分发挥好其作用。家长可以在子女放假期间,带子女去参加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可以带子女到七夕节及其它节日的发源地进行旅游、参观。这样,不仅会增进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能让子女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3、加强社会的重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群体的重视程度。比如说,要适当的进行教材改革,在选取中小学生的教材时,要适当的选取一部分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要选取一些能够反映中国节日习俗的篇目,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增宽教材体系。

(四)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流

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闭门造车,要加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借鉴。要借鉴西方文化建设的经验,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元素。在加强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从一下两个方面着手:

1、坚持“引进来”,即加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要以开放的胸襟接纳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近些年来,西方的一些节日在传入中国后,受到了民众的喜爱,比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这些节日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的稳定。

2、坚持“走出去”,即是说积极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分享中国的节日习俗。现在,西方国家出现了“汉学热”,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孔子学院,这有力地加强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文化向世界的推广。同时,中国的京剧、武术、杂技、中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异国游客的青睐。

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应该采取主张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策略,既要充分彰显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又要虚心学习西方的文化因素,共同分享人类的文化成果。在西方圣诞节、情人节走向中国的时候,我们也要力争把中国的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推向世界。

(五)政府立法的介入,提高民众节日文化意识

民俗节日文化本是民间传承的传统文化,和官方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但在现代中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俗节日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上处于一种缺位的状态,在此背景下,有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等呼吁把清明、中秋、七夕、端午等民俗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些节日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的且被民众广泛认可,政府立法确定其为法定节日,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政府立法的介入是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保护的最后一步也是迫不得已的措施,,我们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还是要唤醒民众的节日文化意识。

另外,我们可以采取官方民间合作的方式,合理提取商业价值.传统节日的商业化是适应现代生活的必经之路,但如果缺乏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合理监管,传统节日就会沦为商家促销的工具。对七夕来说,乞巧工具与仪式展演、相亲派对、手工制品、甚至是应节食品巧果, 都是值得合理开发的商业元素。我们在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也应当将七夕文化元素附着于商品或商业形象之上,向顾客宣传七夕文化,在顾客买到一份精美的过节用品时,也能买到知识。传承与发展传统节日,必然离不开节日消费,我们只有将节日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结合,让节日在消费中实现节日与消费的双赢,这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千年文明,生生不息。在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与发展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提高我们的文化创新能力,增进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为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实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使中华民族更好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节日的保护及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所有中华儿女为之作出努力。

注释: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篇14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大学生;问卷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国内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国外节日随着“全球化”的潮流泛滥中国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人,时尚的西方节日成为他们的首选,据在校园里的初步了解,很多同学对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并不多,中国年轻一代逐渐习惯西方文化却慢慢忽视和遗忘中国传统文化。

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调查课题组,在校团委信息中心、中国节协会帮助下,于2009年10月随机对全校550名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进行了综合调查。问卷围绕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参加意愿和方式、对传统节日发展现状的了解、对传统节日推广传承的看法以及西方节日受欢迎的原因,共涉及了六个调查系列,16个题目,50个选项。共发出550份,收回535份,可用问卷500份。其中,文科生填答146份,理科生填答354份;男生359人,女生141人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认知现状

1.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普遍较低。在调查中,只有42%学生认为传统节日有意义,说得出一些节日的内涵;21%学生对传统节日比较淡漠,谈不出节日习俗,甚至说不上几个节日名称;37%的学生对传统节日当作常识了解,但对节日本身的意义已经失去评判。另外,32%的团委、学生会举办此类活动,但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不到10%。

2.大学生地域差异影响传统节日认知度差异。出生在北京、上海等政治经济中心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次生性的节日文化,如妇女节、青年节等随着革命运动产生的节日;出生在西部省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原生性的节日文化,土生土长的地区性节日氛围比全国普遍性的节日更加浓厚;出生在城市的学生,其思想紧跟经济工业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对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传统节日较为漠视;出生于农村的学生,其生活方式仍然保留大部分的传统劳作业,对传统节日有着天然的亲近与认同。

3.大学生思想西化的程度急剧加深。好莱坞大片的强势输入,情人节的浪漫入侵,每每西方节日将临,商家使出浑身解数吹捧,大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趋之若鹜。对中国传统节日则反映平平,除了中秋节会互赠月饼,再无其他深意和方式。调查显示:72 %的大学生喜欢洋节日,是出于娱乐和心情放松的需求,中国传统节日赋予了过多的价值深意而又缺乏现实感,让人过得很累。

二、传统节日衰落成因分析

1.对待传统节日的极端行为仍然存在。出于消防安全和防止噪音污染的需要,很多大中城市禁放烟花爆竹,小城市和城镇限放烟花爆竹。江西某市有午夜0点乔迁新居的传统,由于半夜三更燃放烟花爆竹扰民,近日,市政府出台新规禁放。类似这种做法,虽保证了社会治安稳定,传统节日礼仪和风俗传承出现断层,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化也仅存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更多的是遥远的传说。

2.对传统节日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以前反映最大的就是政府没有为传统节日安排休假制度,没有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时间上的保证。现在几大传统节日有了休假安排,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社会习惯。

3.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我国传统节日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吃”字上面,其它内容已被遗忘。这次调查显示:关于端午节,只知道吃粽子而不知纪念屈原的占了被调查者的45%;关于中秋节,只知道要吃月饼而不知合家团圆意义的占了被调查者的30%。

4.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和引导缺乏。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并且需要长期进行的系统工程,这就使其很难进入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学校教材上很少介绍传统民俗、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内容,直接导致青年一代对传统节日缺乏必要的认知。

三、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启示反思

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淡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近几年来引起学界、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多方人士的高度关注,纷纷为如何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应该从大众教育、符号表达和参与模式三个方面思考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发展。

1.重视大众教育。本次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只能说出3至7个传统节日,不少人竟然把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等政治性节日归列其中,97%的学生不知道下元节是什么节日。传统节日源于群众生产生活而发展于群众生产生活,人民群众是中国传统节日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承载者,必须要在大众中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肩负这一责任的首先是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阶段都应该有传统节日民俗必修或选修课程,只有进入国民学习生涯才能系统地认知传统节日。与教育相配合的是,家庭、社会在传统节日传承的实践,将学校教育的知识与家庭美食、社会活动的实体形式结合起来。就大学生而言,学校在鼓励学生参与和观赏活动的同时,也要引导和组织他们对传统节日进行辩论和思考。各类组织、社团可以给学生组织一些讨论会、故事会、征文比赛等主题明确轻松活动。

2.重视符号化表达。外来节日强烈冲击中国的传统节日,原因固然很多,符号标识的作用必不可少。西方节日的精神信仰和意义追求依赖符号形式来表达,如圣诞节之圣诞老人,情人节之玫瑰花。比较而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不许燃放爆竹,元宵没有如昼花灯,端午缺少龙舟竞渡,中秋少有齐家赏月。我们的情感传递、信仰表达都通过符号来完成,如过年吃饺子――“平平安安”,元宵吃汤圆――“团团圆圆”等。只有文化符号得以保留,文化内涵才得到显现和支撑,否则中国传统节日精神将在失去物质骨肉下变得虚无飘渺。

3.重视参与方式转换。中国传统节日源于农业社会,以及基于与此相应的血缘关系。现在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思想开放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客观上造成血缘、地缘、业缘相互分离,一家人分居两地,工作地点远离住处,业务关系由亲属转向同行。除了每年春节前夕有大规模的返乡人潮回家团聚,其他节日已经没有如此场景,即使回家方便时间足够。

在物质利益追逐中,人们不会为过节浪费机会成本,只好用吃来代替节日活动。大节大吃,小节小吃,吃成了不牺牲其他利益而又愉快过节的有效表达,在吃的参与方式下,延续传统节日要靠商业推动,各地传统节日饮食的推出,几乎都与商界运作有关。

参考文献

[1]冉昆玉,董金权.传统节日文化生存发展策略.青海民族研究.2009(4)

[2]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3]刘魁立,萧放,张勃,刘晓峰,周星.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民间文化论坛.2005(3)

[4]颜勇,雷秀武.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综论.贵州民族研究.2007(6)

[5]凌敏朴.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探讨.前沿.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