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子稳像技术范文

电子稳像技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电子稳像技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电子稳像技术

篇1

【关键词】电子稳像技术;方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F40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稳像技术的应用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以及民用测绘仪器中。在航空摄影和地形测绘仪器中,为在仪器像平面上得到稳定的测量基准必须采用稳像技术,以便在仪器的测量面上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坐标系,使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当在飞机、车辆、舰船等运动载体上用望远镜观瞄目标时,由于机座的震动,像面上的图像不稳定,使观察者易于疲劳,同时也降低了测瞄精度。近几十年来,稳像技术在武器系统上得到了普遍应用,从大型的制导、火控系统到小型的自寻的导引头,都广泛采用了稳像技术。稳像技术的应用,消除了运动载体对像面的影响,使这些武器系统的运动攻击性能和其他作战指标得以显著提高。

从最早的机械式稳像、光学稳像、机电稳像到电子稳像,稳像技术的研究已开展了多年。稳像技术向着更精确、更灵活、体积小以及价格低、能耗小、易于操作的方向发展。

1电子稳像基本原理及系统结构

1.1 基本原理

电子稳像最基本的技术是像移补偿技术,其基本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摄像机连续两帧成像焦平面(第K和K+1帧),每一格代表一个像素。摄像机成像过程中,由于摄像机位置或参数发生变化,导致曝光时间内相机与目标存在相对运动,目标在焦平面上所成的像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变化的,此即像移。从监视器上来看,像移使目标成像相互混叠,导致监视器图像抖动、模糊退化及分辨率下降,大大降低了视频图像质量。

图1摄像机成像焦平面

对于面阵摄像机,它每一帧的图像信息是按行输出的,每行又是按照像元所排列的序号顺序输出的。因此,为了获得平稳、清晰的视频图像,首先检测出参考帧图像与当前帧图像之间的运动矢量,对运动矢量进行滤波、校正,转换为监视器图像的运动矢量,然后通过对CCD图像传感器的行、列序号重组,沿运动矢量反方向补偿第K+1帧图像,使监视器图像与第K帧图像近似相同或重合。

1.2 系统结构及各模块功能

电子稳像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运动估计、运动校正和图像补偿等。

图2电子稳像系统结构框图

1.运动估计模块

在视频序列中,帧与帧之间总是存在差异,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由摄像机位置或参数的变化引起的整个图像的变化,即由摄像机引起的场景背景的视在运动,称之为全局运动;由场景中物体运动引起的局部图像变化,称为局部运动。电子稳像的运动估计是指全局运动的估计。

2.运动校正模块

摄像机的运动可分解为两部分:意向运动分量和随机运动分量。运动校正模块中,运动滤波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估算出的全局运动中的意向运动分量和随机抖动分量区分开来,计算补偿分量,并通过运动补偿,采用补偿分量对各帧图像进行矫正变换(warping)。

3.图像补偿模块

运动矫正阶段对视频各帧图像进行矫正变换后,视频帧的某些区域将变成“无定义”区域,从而造成视频帧的视觉退化,我们称“无定义”区域为补偿区域。图像补偿阶段就是要对补偿区域进行重构,再现全帧视觉效果。

2 电子稳像的基本方法

电子稳像前提条件是先获得图像的全局运动矢量,根据获取图像运动矢量方法的不同,电子稳像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利用传感器检测摄像机的运动矢量V再转化为图像的运动量。即在摄像机上设置两个角速率传感器用以检测上下、左右方向上的角速率,通过放大、滤波去除对图像质量影响不大的高频成份,再经过A/D转换存人计算机中作为控制依据。然后采用像移补偿技术补偿图像运动,实现图像稳定。此方法易于实现,但其检测精度要依赖于具有高精度的速率陀螺来准确地敏感摄像机的振动。

方法二,利用稳定算法实现电子稳像。图像拾取后,根据要求提取场或帧图像,当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帧处理优于场处理,这是因为奇场和偶场运动相同,可以共用一个运动矢量,帧处理时只需传送一个运动矢量,但当物体是非匀速运动时,场处理则优于帧处理。选取图像后与参考图像利用稳像算法获取图像运动矢量,参考图像可以是存储器中的固定的图像,也可能是图像缓存中的相邻帧图像。此稳像方法的关键是利用稳像算法计算图像运动量,此方法已用在加拿大DREV研制的监视车10m桅杆上电视摄像系统中。此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快,实时性强,精度高,而且是直接获取监视器上的图像运动矢量,所以它实际能达到的绝对稳定精度,长焦距摄像机要高于短焦距摄像机,因此在稳像系统中较多地采用该方法获取图像运动矢量。

3 图像稳定的评价方法

为了进一步发展稳像技术,对电子稳像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是重要的。目前,通常利用电子稳像算法的准确度、算法的位移量变化范围和稳像系统的特性作为评价各种算法的性能指标。

3.1 算法的准确度

如果稳定后的相邻两帧图像间的相对运动全部补偿了,那么这两帧图像上相对应的每一个像素之间的差值应为零。但是,存在偏差。偏差是由于噪声、算法估计误差以及评定时运动模式设置不精确等原因导致的。为了更准确的稳定图像,提出用算法的准确度来评价算法。

算法的准确度是评价补偿了摄像机的振动量后获得图像的稳定程度。PSNR是评价准确度的品质因子,定义如下:

其中MSE(均方差)是两帧图像间每个像素的偏差值。它反映了图像序列变化的快慢和变化量的大小。PSNR作为评价稳定算法准确度的指标,也可用来衡量两幅图像重合的情况,PSNR越高,图像稳定效果越好,当两幅图像完全相同时PSNR最大。

3.2 确定算法的分辨率

针对不同的稳像系统需要确定算法能够识别的图像运动变化量的最小值,即算法的分辨率。稳像系统确定后,图像的分辨率就确定下来。而不同的算法分辨率不同,有的分辨率是一个像素,有的是l/2个像素。那么当相邻两帧图像间的变化量很小时(不到一个像素),连续两帧图像间的PSNR值原本很高,但是由于系统采用的稳定算法的分辨率较低(大于一个像素),则可能会出现采用此稳定算法获得的位移量估计误差大于实际的位移变化量,那么补偿后的图像PSNR值反而下降,从而导致稳像质量下降。因此,要确定算法的分辨率。方法是:先求出两帧图像未进行运动补偿时的PSNR值作为MB(最小边界值)。这样,当运动变化量很小时(小于MB值)不需要补偿图像,随着位移量的增加,稳定后的图像PSNR值逐渐增大,最终这个PSNR值要增大到与LBI值相交,这时相对应的位移量是算法的分辨率。

3.3 系统特性

系统特性是帧处理率与每秒最大位移量的乘积值,其中帧处理率是电子稳像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特性,而它的实现要以牺牲系统部分稳像精度和稳定算法的性能为代价。因此,该项指标是评价系统综合特性的。

实验结果表明决定图像的稳定程度的因素有:摄像系统的组成、稳像算法的选取以及运动模型的准确性等。评价算法时需要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因为同一算法应用在不同的系统中精度不同,采用数学模型不同时精度也不同。所以美国Manyand大学研制了一套专门评价各算法的系统:ARL(Army Research Laboratory) Tracking System,系统运动及目标等量都可以设定,这样就保证了各种算法在相同条件下应用,因此能够统一地、准确地评价各种算法。虽然系统的造价高,但仍是目前最佳的评价方法。

结束语

本文对电子稳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可以看出,电子稳像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而目前的解决方法尚不成熟,还存在很多值得深入细致研究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进一步研究总结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红颖,金宏,熊经武.电子稳像技术概述[J]. 光学精密工程. 2001(04)

篇2

关键词:彩色线阵CCD; 三色错位; 特征点提取; 特征点匹配; 参数估计

中图分类号:TN91934; 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2)06012704

CCD imaging space correction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 technology

MA Xinru, ZOU Lixin, TANG Rongsheng, GU Jihua, XU Tingting, YIN Nan

(School of Phys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image′s threecolor dislocation appear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lor linear arrary CCD, a CCD imaging space corr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contains several key steps including the separation of colour images, the extraction of feature points, the matching of feature points, the estimation of location parameters and the compensation of imag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solve CCD colour disorder and improve the image quality.

Keywords: colour linear array CCD; threecolour disorder; feature point extraction; feature point matching; parameter estimation

收稿日期:20110917近年来,CCD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特别是在图像传感和非接触测量领域的发展更为迅速。面阵CCD广泛用于各种摄像机和数码相机等领域。线阵CCD主要用于产品尺寸的高速非接触检测,在线分级与加工,表面质量评定,机器视觉中的精确定位等。结合课题“运动员跑步计时器项目”,对彩色线阵CCD应用时,出现的成像三色错位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介绍了目前常规的校正方法,提出了基于电子稳像技术的CCD成像空间校正方法。该方法引入电子稳像技术,有效地解决了CCD成像的三色错位问题,经Matlab仿真实验后,获得了理想的校正结果。而且该方法不仅在物体匀速运动时有效,在物体非匀速运动时同样有效。线阵CCD成像技术应用于运动员跑步的示意如图1所示。

1CCD成像介绍

多年前科研人员就已经实现了CCD彩色成像,该技术的实现目前一般采用如下2种方法。第1种是彩色三CCD,即采用分光棱镜和3个CCD组合。棱镜将光线中的红、绿、蓝三个基色分开,使其分别投射在一个块CCD 上,这样,每块 CCD 就只对1种基色分量感光。第2种是彩色单CCD。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在CCD表面覆盖RGB三色滤光片,以1∶2∶1的比例构成。由于彩色单CCD价格明显便宜,所以占据主流市场,本研究就是针对线阵彩色单CCD进行的。

图1线阵CCD成像技术应用于运动员跑步的示意图线阵彩色单CCD有3列间隔的光敏元件,分别用于感光置于同一位置P的红、绿、蓝颜色分量,通过A/D转换后,再将3列CCD感光的图像数据合成复原为位置P物体的数字图像。然而由于这3列CCD是在同一触发脉冲下工作的,这3列CCD并不是对同一位置进行感光,而是对前后有一定间隔的3个位置分别进行感光,如图2所示。由于这种相机本身存在不可避免的系统问题,成像3色出现错位现象,从而影响图像的成像质量,如图3所示。

图2成像三色错位的原理图3成像三色错位现象

课题“运动员跑步计时器项目”,需在跑道的终点线附近采用高速线阵彩色单CCD拍摄运动员冲刺时的画面。设定采集速率为1 000 f/s,得到的图像如图4所示。可以发现图像产生了3色错位现象,尤其是运动员的腿部,表现明显,因为腿部的运动频率最快。

图4线阵彩色单CCD拍摄的运动员跑步图像2基于电子稳像技术的校正方法

由线阵彩色单CCD摄像机的结构带来的这种彩色图像的三色错位,严重影响了图像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必须加以校正。目前,国内外有以下2种主要方法,通过异步时钟控制曝光校正[1],通过软件校正[2]。比较以上方法可发现,软件校正不需要改变CCD的硬件,更具有实用性。数据冗余与数据重新定位的方法是软件校正的主要方法,但是,此种方法仅对匀速运动物体有效,而无法应用于线阵CCD拍摄、检测非匀速物体。本文针对非匀速物体的情形,提出了采用电子稳像思想来进行软件校正。传统思维上,电子稳像技术是处理帧间运动,而CCD的这种成像问题严格意义上属于帧内运动,但是,本文首先把线阵CCD拍摄的数十帧看做一幅图像,接着把一幅彩色图像分离成红色分量、绿色分量、蓝色分量3幅图像,通过上述两步骤后,即可将电子稳像技术应用于线阵CCD成像。

2.1彩色图像的R/G/B分离

通过Matlab平台,对一幅运动员的彩色图像进行R/G/B分离后的效果如图5所示。硬件环境为:CPU2.80 GHz,内存0.98 GB。

图5红色/绿色/蓝色分量图像2.2特征点提取

图像的特征点是指两帧图像中对比例、旋转、平移等变换保持一致性的特征,如线交叉点、物体边缘点、角点、闭区域的中心点等。常用的特征点提取方法[34]有:边缘点提取方法,如Log操作数、Canny操作数、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等;角点提取算法,如Kitchen法、SUSAN法、Harris法等。

Harris角点检测算法[5]是由Chris Harris和Mike Stephens在1988年提出的。定义下式来计算Harris算法的角点响应函数:R(x,y)=Det(M)-k(Tr(M))2(1) 式中:Det(M)=AB-C2,Tr(M)=A+B表示矩阵M的迹;k是Harris系数。A=(Ix)2,B=(Iy)2,C=(Ix)・(Iy)。Ix表示图像I在x方向的导数,Iy表示图像I在y方向的导数。Harris算法稳定性高,对噪声不敏感,基于它的优点,本文最终采用改进型Harris算法进行特征点的提取。

2.3特征点匹配

所谓特征点的匹配就是在当前帧中找到与参考帧中每一特征点的惟一匹配点,在帧间建立特征点的对应关系。特征点匹配的正确性,对于图像间运动估计的精度,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按图像的匹配来源分,主要可以分为2种方式[67]:一种是固定帧匹配;另一种是相邻帧匹配。这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固定帧匹配方法不存在累计误差,它的缺点是一旦图像的运动超出了运动向量计算的临界值,运动向量变得不可靠以后,后续的处理将非常困难,相邻帧匹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存在累计误差。

根据本课题所研究的线阵CCD成像问题的特殊性,可以把红色分量、绿色分量、蓝色分量作为3幅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在具体匹配过程中选取红色分量图像为参考帧,依次对绿色分量图像、蓝色分量图像完成特征点匹配。

匹配步骤如下:

(1) 以特征点Pk为中心,在参考图像中构造一个尺寸为M×N的图像模块I1。

(2) 在当前图像中对应位置处,确定尺寸为(M+2P)×(N+2P)的搜索区域I2。其中P表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最大偏移量。

(3) 从搜索区域的中心点开始搜索,搜索路径采用菱形DS法,计算每点的SAD值。

(4) 找出最小SAD值,则对应的位置的中心点为匹配特征点。

2.4三色错位参数估计

将经过预处理后的候选全局特征点,代入六参数仿射运动模型,求最小二乘解。仿射运动模型如下:x′

y′=m0m1

m3m4x

y+m2

m5(2)式中(x′,y′)和(x,y)分别表示当前图像和参考图像的特征点坐标,M= m0m3

m1m4

m2m5定义为仿射参数矩阵。

求解的目标是使得各特征点的位置误差达到最小,因此,提出了基于求最小二乘解的迭代步骤,每次迭代过程中将误差较大的特征点予以剔除。迭代停止后,输出的仿射参数矩阵M作为最终的全局运动参数,被保留的特征点作为最终的全局特征点集合。参数估计的整个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参数估计流程图2.5图像的补偿

获得运动参数矩阵后,就可以分别对绿色分量图像、蓝色分量图像进行图像补偿了。其流程如图7所示。

图7图像补偿流程图将绿色分量图像看做当前帧,以计算出的待补偿参数矩阵对当前帧fk的像素坐标(xk,yk)进行变换,公式如下:xk′

yk′=m0(k)m1(k)

m3(k)m4(k)xk

yk+m2(k)

m5(k)(3)从而得到新的坐标(xk′,yk′),并将原坐标的像素值赋给对应的新坐标,则得到初步的补偿后图像。在坐标变换时,不一定都在整像素点上,则需要进行插值处理,采用双线性插值法。由于在坐标变换时,边界部分无法获得像素值的区域通常被填充为黑色区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需要对丢失的边界部分进行重建。采用图像拼接技术[8]来实现边界部分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完成绿色分量图像的图像补偿后,再以相同步骤完成蓝色分量图像的图像补偿,最终合成[910]校正后的彩色图像。

3实验结果及分析

3.1特征点提取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课题采用改进型Harris算法,通过Matlab平台对运动员的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经过多次比较后,仿真实验中的Harris系数k取0.05,仿真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采用改进的Harris算法提取的图像特征点清晰有效。

图8图像的特征点提取结果3.2特征点匹配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选取运动员的红色分量图像为参考帧,绿色分量图像为当前帧,进行第一次匹配,匹配结果如图9所示。

图9绿色分量图像的特征点匹配结果其中绿色“+”代表有效匹配特征点,可以看出,运动员的多数特征点得到了有效匹配。

依然选取运动员的红色分量图像为参考帧,蓝色分量图像为当前帧,进行第2次匹配,匹配结果如图10所示。

图10蓝色分量图像的特征点匹配结果其中绿色“+”代表有效匹配特征点,依然可以看出,多数特征点得到了有效匹配。

3.3参数估计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图片依然选用同上的一组运动员图像,求取仿射参数矩阵M=m03

m1m4

m2m5。分别求出绿色分量图像和蓝色分量图像的结果为:M绿0.990 50.032 3

-0.021 10.987 4

15.587 0-3.667 6

M蓝=0.987 80.035 0

-0.022 30.986 8

15.567 8-3.669 43.4校正后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运动参数矩阵,分别对绿色分量图像,蓝色分量图像进行图像补偿,并合成彩色图像。可以发现,校正后图像的3色错位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图像质量有一定提高。校正结果如图11所示。

4结语

本课题研究了线阵彩色单CCD成像时出现的3色错位现象,揭示了3色错位的本质原因,并探索性的给出了基于电子稳像技术的软件校正方法。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初步得到了满意的校正效果。将该方法应用于“运动员跑步计时器项目”,能获得更优的监控图像,从而提高计时精度。

图11图像最终校正结果参考文献

[1]张鹏,杨凯,张忠臣.彩色线阵CCD颜色几何失真及校正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2009,32(24):131133.

[2]陈文涛,刘永贵,曹晓莉.平列式线阵彩色CCD摄像机的色彩偏移与校正[J].光电技术应用,2006(9):478450.

[3]VANNE J, HAMALAINEN T D, KUUSILINNA K. A parallel memory system for variable blocksize motionestimation algorithms \[J\].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2008, 18(4): 538543.

[4]SUN Hui. Fast gray projection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 \[J\].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2007, 15(3): 412416.

[5]朱娟娟.电子稳像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6]SUK Jung Youp, LEE GunWoo. New electronic digital image stabilization algorithm in wavelet transform domain \[M\]. LNCS, Heidelberg: Springer, 2005: 911916.

[7]ERTURK S. Digital image stabilization with sub image phasecorrelation based global motion estimation \[J\]. IEEE Tra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2003, 49(4): 13201325.

[8]杨毅.电子稳像算法研究与实现[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篇3

数字技术及双向性技术在电视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将新闻信息中的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强调电视新闻传播的开放性,使电视新闻节目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多媒体特征。电视新闻传播中最重要的信息通道是画面素材,小巧轻便的数字摄像设备可以使新闻采访记者在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并及时记录现场画面素材,夜视技术的发展使夜间画面素材,甚至夜间空袭和突袭的画面也能有效采集。字幕作为电视新闻节目必要的附属物,对画面、声音等素材起到解释和说明的作用。在某些特别报道的新闻节目中,字幕的往往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二主体。

电子技术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的发展扩宽了电视新闻传播的接受渠道,实现了新闻信息的海量化和多样化。在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以丰富的报道形式和广阔的传播渠道等优势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新闻传播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面对发展迅速的竞争媒体,应结合前沿的电子技术,提升自身竞争水平,找到适合自身生存的新闻制作和发展模式,在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运用动画、特技、文字等精良的后期制作技术,使电视新闻传播的视听语言达到最佳效果。

电视新闻制作只有与不断发展的电子技术相融合,并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应用才能产生效益和价值。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而言,应善于将电视新闻业务的实际需求正确理解为对应用系统和技术的功能要求,形成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案,在新闻制作和电子技术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互动。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熟练、准确的把握新闻制作和传播的业务需求,是找准电子技术应用切入点的关键所在,也是成功开发先进适用应用系统的重要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熟悉新闻制作和传播的各项业务是做好电视新闻传播工作的首要条件。电视新闻媒体的每一项技术应用系统,都需要通过受众和客户的综合服务中体现其技术价值,先进的电子技术和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增强新闻媒体的经济和社会收益。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在应用电子技术进行制作和传播的同时,也应注意及时反馈受众的意见和要求,以促进电视新闻传播的良性发展。

在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中,抽象的视听语言符号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元素,只要运用合理,两种语言都能够构成电视新闻节目的细节语言体系。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电视的表现技术,通过多媒体后期制作技术将动画、特技等细节融入新闻节目的画面语言,能够更好的反应新闻素材。这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是电视新闻传播形式的创新,也可以在电视新闻主题意义上有所发掘,体现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和深刻性。

结束语

篇4

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辅助材料、教材、参考书目等。任课教师在学期开始前要将教学大纲分发到学生手中,确保学生在学期初就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成果、考核方式、教学计划有清晰的认识。教师在每次课前要准备完善的教案和教学辅助材料,例如视频、图片等。其中,尤其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用以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每一门课程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有助于相同课程任课教师互相交流、监督,使教学要求标准化,统一化。同时,不同的教案又能够体现不同任课教师的教学特色,使得教学过程灵活多样。教材和参考书目的选取也很重要。ISEC项目要求必须选择国外原版教材,并且要近两年出版的新版教材。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新版的教材更能帮助学生获得位于前沿的知识,不会脱离现实。参考书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国外的原版教材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原版教材价格较高,内容体系和国内教材差距也比较大,阅读中存在语言障碍等问题。因此,ISEC教师的其中一个长期目标就是把国外原版教材与国内中文教材有机结合起来,重新调整、组合教学内容,发挥、兼容中西方教材的特点和优势。编写适合我们学生实际需求的优质双语教材,实现教学资源本土化。

2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改革

2.1转变教学理念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传统教学中,采用的是“教-学-练”的教学模式。而现如今,信息大爆炸和独生子女教育的负面问题,使得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降低,学习主观能动性降低,传统教学模式不再合适,转变教学模式势在必行。ISEC项目中,教学模式为“引导-问答-探究-发现”。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灵魂,而是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真正成为高等教育中的“导师”而是“教书匠”。引导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引导,还有对学生的能力训练的引导,精神追求的引导。因此,任课教师首先要对本门课程的历史沿革、理论体系和前沿发展具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中能够为学生传授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从单一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的现成知识,转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活动。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和记忆,而是要在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将听到的、看到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探究更深层的知识,既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又能在讨论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而最终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2.2互动式教学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教师更喜欢站在讲台上讲课,而国外的很多教师,更偏向于走到学生中间。课堂实践证明,站在学生中间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认同和学习兴趣。消除了空间上的距离感,同时也会减轻学生心目中的隔阂感,更容易对自己的老师产生认同感,而对任课教师的认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在课堂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很多种互动的方式。例如,(1)可以将简单的授课内容分配给学生来讲。这类内容大多零散、连贯性差、偏重概念理论,如果由教师讲,很容易使得学生在听讲中感觉枯燥乏味,而由他们自己来讲解,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2)可以将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中的竞赛形式引入课堂中,将枯燥的知识点融入到竞赛题目中去,同时制定合理的奖励政策,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能促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为课堂学习做准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3任务教学法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可以选择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作为一个任务,它既包含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既有组合电路的部分,又包含时序电路的设计,同时又是生活中常见的实物,难度也在可控的范围内。学生需要独立地制定设计方案、选择设计元件、评估设计成果。通过一个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一举多得。

3过程性考核形式改革

课程的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考核方式的弊端已经制约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考试失去了它所具有的评估、反馈功能。过程性考核要求闭卷考试的成绩不得超过总成绩的40%,增加例如小论文、研究报告、市场调研、案例分析、答辩、口述、面试等其他多种考试形式。同时,学生的出勤和课堂参与情况也是一个考核的方面。采用多元化、过程性的考核方式,既可以避免学生只在考试前一周突击学习和抄袭的不良风气,又能够促进教学互动,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应对多种挑战的能力,对新世纪能力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4结论

篇5

综合世纪末出现的各种技术苗头,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化是电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视技术自诞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制作技术上,从摄影机到磁带摄像机,从复合信号到分量信号;传输技术上,从开路地面传输到有线电缆传输再到卫星传输,然而,直到本世纪九十年代,信号的传输和处理都是仿真性质的。模拟电视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回波反射在地面广播中,由于周围的建筑物和山脉等会对电视信号产生多径反射,从而导致接收机出现画面重影现象,影响收看效果。

•保存困难模拟电视节目存储在磁带媒体上,由于磁带对存储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较严格,因此,长期存放和使用磨损都会对磁带造成物理损伤,如掉磁粉、磁带变形等,严重影响重放的图像质量。

•顺序存储介质限制磁带是顺序存储介质,这种顺时序性质,决定模拟信号的编辑过程只能是线性低效的。

•噪声积累由于模拟电视信号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和引入各种噪声,经多次传输或复制后,噪声积累,使图像质量不断下降。

•对传输信道有严格要求模拟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信道的特性并非总是十分理想,因此会导致电视信号的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线性失真是由于传输系统的振幅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不理想所致,它将使电视信号的高频部分产生衰减,降低图像的清晰度和产生细节模糊。同时,还会导致色度信号的增益、延时与亮度信号不一致,严重时会完全改变颜色;非线性失真对电视信号的亮度信号和同步信号都有影响,尤其是影响彩色的饱和度和色调。同时,还存在微分相位失真、微分增益失真。

•其它缺陷模拟电视的其它缺陷包括:亮度互扰,行间闪烁,爬行,大面积闪烁等。

模拟电视的这些缺陷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只有使用数字技术才能彻底改观。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所谓数字电视,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转换成用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式信号,然后进行各种功能的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数字电视从节目制作到信息的接收和显示,其工作过程及原理与模拟电视大相径庭。所不同的是它采用数字化处理、传输、接收和显示信息。

在电视技术中采用数字技术不仅能改进图像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与现有的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能为人们提供全新的、更灵活、更方便的服务。这一点在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非常重要。数字化电视信号具有如下主要优点:

•多次中继或复制后不会产生噪声积累,适用于远距离多次中继传输或反复编辑和复制。

•清晰度高,使用部首传输、转播音响,在接收端有望达到演播室水平;

•音频效果好,可支持五声道加超重低音声道的5+1环绕声家庭影院;

•可采用纠错编码技术,提高抗干扰能力,同等传输条件下的抗干扰能力优于模拟电视;

•可充分使用压缩编码技术压缩其资料率,降低数码率或存储空间。占用频道较窄,地面广播时,原PAL频道可播放高清晰度电视或四套标准格式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网中的一个PAL频道可播送8~10套标准数字电视;

•保留了现有模拟电视画面格式,普通电视机前加装数字电视机顶盒即可接收数字电视节目;

•易于实现加密和保密通讯;

•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降低功耗,减小体积,可靠性高,调试维护易,大规模生产时可大幅降低成本;

•电视信号可以通过现有的公共电信数字传输网络传送,电视广播网络的数字化为提供其它资料业务创造了条件,继而为广播网络连接其它网络,以及视频业务融入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NII开辟了道路。

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使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成为必然。数字电视淘汰模拟电视,如同数字大哥大将最终淘汰模拟大哥大一样。电视终将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电视将成为新一代电视的代名词,很快,我们将把“数字电视”只称为“电视”。一场电视革命的序幕就此拉开。

本文将电视技术分为制作和传送两大类,分别讨论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并对相应技术发展可能对电视传播活动及社会造成的影响作出预测。

壹、数字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中的发展及其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自从1956年美国安培公司开发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四磁头两英寸磁带录象机以来,在40多年短暂的历史中,视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号处理方式从复合到分量;设备装置从大到小,从摄录分开到摄录一体,现在又正经历着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是由数字化技术驱动的。80年代开始出现的多媒体技术,使得人们通过计算机可以不受不同媒体差异的限制,综合处理图像、声音、资料、文字等多种信息,从90年代开始与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相融合,极大地丰富了视频节目制作手段,传统的制作方式不断被全新的、充满创造活力的制作方式所代替。视频节目制作技术采用计算机和专用视频设备使视频图像的创作和编辑得以大大简化,降低了制作成本,扩大了需要进行视频图像处理与创作的用户范围,并将对视频行业的现有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非线性编辑系统将取代线性编辑改变节目制作及播出方式

二、虚拟演播室技术极大地提高节目的信息量和娱乐性

典型的虚拟演播室系统是由摄像设备、摄像机位置参数分析及控制、图形计算机、背景素材库和图像合成等设备组成,如下图所示。具体的工作过程是:演员由一台前景摄像机(真实摄像机)拍摄,而如图所示的背景图像记录及生成系统(图形计算机和背景素材库)称为虚拟摄像机。真实的和虚拟的两台摄像机,在虚拟演播室

技术中始终是锁定的。真实摄像机的位置参数,包括摄像机在演播室中的物理位置,摄像机的倾斜、转动甚至翻转的资料,以及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和聚焦设置,所有这些参数都将在计算机中进行分析,相应于前景图像的背景图像的控制随即完成。然后,前景图像(包括演员和真实场景)以及计算机生产的背景图像在色健控制器中无缝地合成。输出的图像可以直接播出或记录在存储媒体上。真实摄像机数字化图像合成直接播出

(前景)视频延时(色健控制)或记录

摄像机位置图形计算机

分析与控制(背景)

素材库

(背景)

虚拟摄像机

在虚拟演播室中,需要对虚拟场景中所有物体进行建模,即设计物体的外形和尺寸等。这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很相似。在这些步骤完成后,才能利用来自摄像机传感器的资料或图像分析后得到的数据建立虚拟摄像机,用虚拟摄像机来实时生成场景。在实施播出或播出预先记录的节目时,色健控制器中的跟踪以及图像合成都必须实时完成。这样,场景的生成必须达到每秒50场的速度,需要像SGIOnxy一类的高级图像工作站才能完成。目前成本相当可观。但随着PC性能的提高,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善。从近年来的NAB展览会上可以看到虚拟演播室技术正在走向成熟,许多厂家展示了虚拟演播室从制作、快速反应到最终播出效果上的优势。同时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明显改善。产品已形成系列化,构成低、中、高三个档次,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范围。

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节目的需求。随着近年来电视频道数显著的加速增加,频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必须考虑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少的资金制作更好的、更多的电视节目。同时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欣赏口味不断提高,一个总的趋势是要求新闻节目更“实”更“新”,娱乐节目更“虚”更“玄”。需求是发展的动力,在这种资金投入少、节目产出又多、又好的要求下,虚拟演播室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可谓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因而,这种技术一旦诞生就得到了视频界的认可,迅猛发展起来。

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产生,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电视节目的发展。运用虚拟演播室技术,演播室的场景、道具将越来越多地用计算机图形的形式产生。由于场景的设计不再是只能用实物搭成而是用软件构成,艺术表达上的自由度就大大增加。它将平面的抠像技术扩展到了三维空间。制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将以前的想象变为现实。比如,可以在计算机上模仿设置灯光并根据需要改变;可以很容易地修改计算机里生成的图像中的结构、颜色和文本;可通过按下一个按钮来重建场景;可以将小演播室扩展成很大的演播室等等。虚拟演播室的优点在新闻、定期采访、娱乐、体育、音乐和少儿等节目制作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使用和普及,对广播界来说,可以节省节目制作的成本和时间,提高演播室效率;对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来说,可以摆脱时间、空间及道具制作等方面的限制,在广泛的想象空间中进行自由创作;对广大电视观众来说则大大提高了信息量和娱乐性。

今天的虚拟演播室技术还在完善之中,目前在虚拟演播室里使用更复杂的场景和道具的制作时还难以满足实时播出的要求,同时,目前还没有一个摄像机跟踪装置能够简便地适合多功能演播室,许可足够多的创作自由度。此外,尽管色健控制技术在近年有了改善,但仍然需要努力改进以从前景中去掉不希望有的那些偏色;虚拟演播室的价格性能比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是,瑕不掩瑜,虚拟演播室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制作技术必将在未来的影视制作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更多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精彩节目。

貳、数字技术在电视传送技术中的发展及其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电视传送技术中的构想可追溯到本世纪40年代末,1948年就已有人提出了将电视信号数字化的问题,但直到1982年才有德国ITT集团研制成了PAL制电视接收机的一套电视信号数字处理芯片。1988年10月,CCITT制定了H.261数字视频压缩标准,开创了数字电视技术的新时代。1991年和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又分别制定了JPEG、MPEG-1和MPEG-2数字视频压缩标准。

美国开播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后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欧洲则于1993年9月从联合尤里卡EU-95计画(模拟分量MAC过渡到HDTV)转向数字视频广播(DVB)项目。参加DVB集团的包括了从电视制作到传送各个环节的25个国家的200家公司与组织。DVB的卫星广播(DVB-S)、有线电视(DVB-C)与地面广播(DVB-T)的技术标准都已制定完毕,并均以MPEG-2为基础,相应业务也在许多国家开通。短短几年时间,已从标准化进入商品化,实用化和产品化阶段,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一、数字卫星直播电视如火如荼

二、有线电视向有线通信电视转化

视频业务音频业务资料业务话音业务

模数调多音单双可个电

拟字频路乐向向视人话

节节广数点分分电通通

目目播字播配配话信信

音式式

多加单双图本网本入网入路解向向文地内地Internet内公模扰分分广信通信通用

拟节配配播息信息信电

节目式式发查信

目布询网

非实电视游其逆全

实时话频戏他程程

时点点点点家图图

点播播播播庭文文

播业

从上图可见,未来的有线通信电视网络除了传统的视频业务外,还可实现音频业务、资料业务和话音业务三大类功能,各种业务均可实现双向服务,能够极大地满足人的信息需求。有线通信电视网不仅是有线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电视技术发展的自然规律,而且也是电视媒体因应新的网络媒体挑战的必由之路。

目前,有线电视网的综合利用是有线通信电视阶段技术发展的热点。从国外发展规律来看,综合利用首先是从准视频点播开始的,然后再发展电话和数据传输。有线电视网综合利用在世界上有些项目已有成功的应用,如电缆电话、电缆游戏等。特别在电缆电话方面,美欧的不少电话公司已经完成了电缆电话实验。一些有名的通信专业设备公司已经开始生产有线电视中的通信设备,如AT&T、摩托罗拉、贝尔等。从目前的造价来看,电缆电话的造价已接近普通电话的双绞线传输方式,随着电缆电话的普及,普通电话在价格上和功能上肯定将无法与电缆电话相比。另外,不少综合利用的软件开始推向市场,如微软、IDS等公司。不少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厂家在综合利用的实验中也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如同通用顺材、科学亚特兰大等。有不少计算机厂家和通信专业厂家,如SGI、HP、AT&

amp;T、贝尔、摩托罗拉、阿尔卡特等也跻身于这一行业。所有这些大公司努力的目标都是要将有线电视网作为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接入网,有线通信电视前途一片光明。

三、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有了突破性进展

首先,电视的传播方式趋向多元化发展。现有的传播模式由于其不可替代的第一时间传播优势及权威优势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下去,与此同时,新的,与现有模式互补的模式将会出现。如果我们把现有电视传播模式看作是瀑布式的传播模式,那么,新的传播模式可以描绘成会员式的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中,人们梦寐以求的电视信息传播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成为真正的可能。

传播学者的研究表明,人际传播与大众媒介传播各有长短,都不是最完美的传播方式。人际传播过程中,由于人体全部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都可能要接受刺激,传播双方在这种全身活动上建立起的面对面的传播关系比大众传播可以更完整、更有效地传递信息,信息迅速交换的机会多,来往传递容易,获得反馈的机会多。人际传播的弱点是复制能力和信息保存能力差,传播覆盖面有限,无法满足工业社会的信息需求。大众传播拥有更好的复制、保存能力,传播迅速、有效,因而更能适应大众社会的普遍需要。但受到传统传播技术手段限制,在传播的反馈、传播速度控制、满足特别需要的能力等方面不尽人意。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电视传播结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点。它既可以继续大众传播大范围传播的优势,满足社会的普遍需要,又可以兼顾人际传播的特点,满足个人的特别信息要求。

新的传播模式中,电视的顺时序传播限制将不复存在。数字化的随机存取特性,使人们再也不必陷入被动的等、换、弃的收看方式,而是拥有更多的选择,通过流览器设置菜单,受众能够随时方便地调看需要的信息,也可以点播自己喜爱的节目。电视的时间版面消失了,人们可以像流览报纸一样,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流览电视。不仅如此,电视还将具有“超媒体”功能,使传受方式更接近于人的思维方式。所谓“超媒体”,是“超文本”(hypertext)的延伸,超文本这个词指的是互联程度很高的文字叙述,或具有内在联系的信息。在印刷报刊中,信息量受书籍本身的物理性质所限定,而人的思维却是非线性、跳跃性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总会联想到一连串的疑问,由于版面的限制,总有太多疑问无从获得答案。这种现象在受时间限制的电视接收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网络电视”的情况却完全不同,网络空间是无限的,要表达一连串想法,可以通过一组多维指针(pointer)来进一步解释、引申或辩明。阅读者可以选择激活某一消息的解释、引申部分,也可以完全不予理睬。整个文字结构仿佛是一个复杂的分子模型。句子可以扩张,字词可以当场给出定义,各种观点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此外,电视还能提供一种双向开放信息流通方式,者与使用者之间可以实时直接交流信息,当然,这种双向交流的最终实施程度,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面对众多的信息接受者的反馈信息,者是否有精力和时间一一处理等等。但毕竟,技术上的可能性,使得双方的互相反馈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其次,电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时效将得到进一步大幅度的提高。信息高速公路将使电视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地点、频道、国界、气候等影响,只要网“撒”到哪里,网上的信息就通向哪里,并且可时时更新内容。这将有利于提高世界信息的传播速度,促进远隔重洋的各民族科技文化的及时交流。媒体在参与本地竞争的同时,不得不面向全球去拓宽生存空间,国际传播成为未来传播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电视与其它传统新闻传媒的界限日益模糊。尼葛洛庞帝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多媒体领域真正的前进方向,是随心所欲地从一种媒介转换到另一种媒介”。多媒体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功能,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要素结合起来,给信息使用者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接受的形式。光纤信道和网络技术协议能将电视网、电话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一,使三大传统媒介开始走向高度的综合,网络和服务分开运作是未来的趋势。最后,也许媒介的区别会演变为专业数据库的专业区别,接受媒介的形式却由用户根据需要来选择。随着受者可选择资源的急速增加,传者的控制地位日益失落。但是,可选择资源的鱼目混珠状况,也将使日益忙碌的人们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因而,主频道将仍然是人们信息的主选来源,而主体媒体的权威确立,不再由政府行为来左右,更多地将取决于自身良好的过往纪录。媒体必须有更强的责任感,必须更加谨慎地核对信息来源的准确性以赢得受众的信赖。

数字化使传送质量大幅度提高,信息的品质得到优化;数字化使电视频道显著增加,将进一步促使电视节目从广播向窄播发展;数字化使传播方式从单向传送向双向甚至多向传送转化,促使了传播互动和多项业务的实现。数字化技术及其发展必须引起电视传播从业人员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

.

篇6

1.1完善管理制度学期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项目,更多地可将其看成一门综合了多门课程的复合课程。面对这类综合性的项目建设,不再是单个人就能完成项目的实施,在项目管理、项目实施、项目考核等方面需要综合安排,落实专人负责。完善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以专业负责人为中心,明确学期项目实施的组织结构,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学期项目团队成员间的分工与职责,方可使学期项目有序、有效地实施。

1.2组建项目团队要想使学期项目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实施,还需要有固定的项目团队成员,并为各个项目团队确定好项目负责人,实施项目负责人制度。首先,应是以专业带头人为整个专业学期项目的负责人,每个分项目还应有具体的项目负责人,然后由各项目负责人联系科任老师,组建项目团队。形成教学系部、专业带头人、项目负责人“三级管理”架构。在此基础上明确分工,使项目有序实施。

1.3完善学期项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期项目作为综合性的教学项目,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期项目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学期项目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项目评估手段与方式等内容。完善的课程标准,能够更规范地让任何一位团队老师清楚学期项目的教学要求,方便做好整体教学设计,也方便规范教学。

1.4学期项目教学内容设置思路对于学期项目这类综合实训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课程解决某些问题,为进一步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在设计这类综合学期项目时,则应该认真思考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设计一个真实、课程间衔接紧密、应用性强、易于实施的综合性项目。以第二学年秋期的学期项目为例,该期学期项目主要体现《音响技术》、《高频电路》、《数字电路》、《protel印刷电路板设计》、《单片机》等这五门课程间的衔接和应用。设计这期的综合项目时,如可以考虑设计一个有数字调频和显示功能的收音电路,收音功能需用到《高频电路》的相关知识,数字调频和显示则可用到《数字电路》和《单片机》课程的知识,音频信号处理则可用到《音响技术》课程的知识,最后还可用《protel印刷电路板设计》的相关知识,设计出电路的PCB。总之,让学生通过完成这样的综合项目,既能够让学生充分运用到5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实现课程间的有效衔接,又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结语

篇7

摘要:如何提高《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项目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手段。项目教学法既给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又鼓励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让学生尽早学会学习并从中获得乐趣,是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向特定的行业和岗位培养合格的生产或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使命,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高等职业院校一直在探索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而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前这种对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创新教学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笔者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激励了学生们学习新的知识,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与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及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项目教学法是一套教学战略,教师借此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题目进行深入地学习。项目教学方法没有特定的结构或一层不变的教案或教学材料,它是一个复杂但灵活的框架,用于帮助师生进行互动教与学,教师成功实施项目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会自觉地学习,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作业。

二、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关联性较强的学科,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学习本课程,在实际中有何用途,如何应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高职学生们甚感茫然,尤其是在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的兴趣偏颇,专业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达到教与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在本课程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将教材全部内容划分为四个知识模块,将知识模块转换成与实践相对应的项目,分阶段选择四个项目:稳压电源、调光灯、可控放大器、收音机。先由教师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按3~5人一个小组,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布置项目任务。学生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并写出各自的设计思想与方法,画出方框图,设计原理图、选择元器件、必要时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试验。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交流,最后确定项目实施方案。经过改进后,学校提供器材由学生正式实施项目,项目完成后,写出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体会、包括实施项目成本核算,最后教师进行评估总结。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2.1项目的选取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项目的选取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项目的内容最好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学有所用,现在的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功利性,当他们觉得这个知识很有用的时候就会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项目的选取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既要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又可以自主创新,项目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但要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让每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完成规定的项目活动任务。例如,在学习了“晶闸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晶闸管的特性与主要参数”、“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等内容后,向学生布置了“调光灯电路的安装调试”项目。在动手之前,向学生发放任务书(包括设计项目、技术指标、可选器件等),要求:设计一个白炽灯调光灯电路,能够无极调光。首先通过论证与选择,确定总体方案;对总体电路进行选择和设计计算,包括元器件的选用和电路参数计算,画出电路原理图和布线图;预设计经教师审查通过后,学生即可向实验室领取所需元器件等材料,并在试验板上组装电路;此后运用测试仪表进行电路调试,排除电路故障,调整元器件,修改电路,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在为期1周(课外时间)的时间内,针对学生水平不齐,实行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好、动手能力强、能提前完成任务的学生,增加了有一定难度的额外设计(如进一步利用继电器和声音或超声波传感器等对其进行遥控控制),以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潜能。选择此项目的目的主要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原理及应用,并对前面所学的“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加以巩固提高。全班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学习、讨论,确定了五套方案,分别如下面的电路图1~5所示。通过该项目的实践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了学过的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应用,还对双向可控硅、传感器、继电器等新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总之,项目的确定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需要教师们经过多次的研讨,紧紧结合岗位能力的要求来确定。

2.2项目实施过程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环节

项目确定后,进行项目实施动员,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学习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项目活动教学的意义、项目应完成的任务、项目活动所需的技术与学习方法、实施流程及考核办法等。教师应先期完成该项目,一方面对项目有个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当项目提出的时候就能拿出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活动教学中来。我们在开展项目“调光灯电路的安装调试”时就采取这种方法。在项目开展前,教师先完成了一套“调光灯电路”的设计并制成样品,在提出项目要求时当场表演给学生看,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明确该项目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怎样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2.3总结评估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项目完成后的总结评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项目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以及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的最大收获与体会。然后,教师要在评估中指出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他人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中得到提高。最后,进行项目完成后的综合评定,由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个人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及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在“调光灯电路的安装调试”项目评估时,我们详细分析了全班五套方案的各自特点,总结了“可控硅”、“单结晶体管”的应用,介绍了调光灯电路的原理和传感器的基础知识,详细说明了怎样用微弱信号对高电压、大电流的控制和变换的简单方法,再通过电路成本核算比较,最后总结出一套合理的、可行的、实用的方案,使教师的评估总结过程成为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2.4调查测评是项目教学法的有效补充

重视调查测评环节,有利于对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学的更进一步完善、充实和提高。通过实施项目活动教学,学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又制作了成品,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老师也感到骄傲。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项目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使他们懂得怎样灵活应用这些知识。项目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将过程与具体的工作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项目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组织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它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而且可以通过完成项目所获得的成果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项目教学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各种综合职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项目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

参考文献

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周林林.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06,(6)

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篇8

目前我们所教授的高职学生都是90年以后出生的,普遍存在入学成绩偏低,不爱学习、甚至厌学。学习和生活缺乏兴趣,什么都不太在意,周围环境对他们影响大,迷恋网络、手机等电子技术和产品。如果想要培养学生有出路,就不能再走传统的教学路子,要教改首先是课改。必须以课程设计为重点,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力争实现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综合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目标要求

首先是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使用仪表对电子元件进行识别与检测;能够电路识图、按图进行电路焊接;能对典型电路安装、调试、检测、维护;能模仿设计简单电子产品。其次是知识目标:学生熟悉二极管、三极管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常识;掌握共射极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等分析和计算;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应用与分析;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与设计。再次是素质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找、搜索素材并做相应的修改;在项目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差错,能够耐心处理,并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务;项目业务操作过程中锻炼善于交流、善于沟通的能力;项目实施中能够执行安全的操作步骤。

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整体设计过程

(一)课程项目来源调研

通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生产技工所需的理论知识和产品安装、调试技能,培养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和合作交流能力,为学生就业及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因而课程项目的设计就是课程整体设计的重点与难点。课程项目设计需要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

(二)项目设计

学习项目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以学生身边常见的电子产品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课程组最终以真实的项目为基础,按照典型产品制作及典型电路的工作过程设计了LED闪光器、电子助听器、呼吸灯三个个项目(如图),共15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完成是由若干任务所组成,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实现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每个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以免支撑的理论知识太多,导致教学组织比较困难,每个项目应该有其能力培养的侧重点。

(三)项目实施

项目教学设计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教学组织形式设计要有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根据项目能力训练的实施要求,设计学生学习训练的组织形式,体现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渗透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要设计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还要设计教师的教学指导组织形式。教师主要按照“行动引导教学法”的理念组织教学,不是主要按照“知识逻辑推导法”的思路组织教学。

(四)考核方案设计

一直以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考试成绩依照“期末+平时”按一定比例确定,并且期末考试成绩占最大比重,与突出技能的要求相背离。而在该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技能考核,重新确定考试成绩比例,逐渐加大平时过程性考核的分值,期末争取实现完全技能考核。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创设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最终要以学生完成项目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我们更要关注过程。课程考核评价的基本原则是:把能力评价与职业素养的评价相结合;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课程考核时首先要从课程设置的目标出发,采取过程性考核和自主学习加分制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方式,每次上课随时公布成绩,最后一次课总成绩即刻产生。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9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课堂报告、学生评价、知识点测试、项目制作等内容;学生除了要培养技能,还应该培养其持续性学习的能力和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这部分采用自主学习,教师辅导测试,自主加分占总成绩10%。

四、结语

篇9

完整VI项目设计书

一、视觉基本要素设计

二、视觉应用要素设计的准备工作

三、具体应用设计项目的展开

四、编制VI视觉识别手册

一、视觉基本要素设计

企业标志

企业标志,可分为企业自身的标志和商品标志。

企业标志特点:

其一,识别性。

其二,系统性。

其三,统一性。

其四,形象性。

其五,时代性。

企业标志设计作业流程:

调查企业经营实态、分析企业视觉设计现状,其具体包括如下现状:

其一,企业的理念精神内涵与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

其二,企业的营运范围、商品特性、服务性质等。

其三,企业的行销现状与市场占有率。

其四,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其五,企业经营者对整个形象战略及视觉识别风格的期望。

其六,企业相关竞争者和本行业特点的现状等。

1、确立明确的概念。

2、具体设计表现。

3、标志作业的缜密化:

其一,标志细部的缜密化。

其二,标志形态的数值化:

一是方格化,

二是比例尺寸标志法,

三是圆弧角度标志法。

其三,标志形态的多样化:

线条粗细的变化;

正负形的变化;

彩色与黑白的变化;

各种点、线、面的变化(如空心体、网纹、点成面、线成面等);

对应不同媒体的形态变更;

缩小或放大形态的变化。

企业标准字

企业标准字是将企业名称、企业商标名称略称、活动主题、广告语等进行整体组合而成的字体。

企业标准字特征:

其一,识别性。

基二,可读性。

其三,设计性。

其四,系统性。

企业标准字种类:

其一,企业名称标准字。

其二,产品或商标名称标准字。

其三,标志字体。

其四,广告性活动标准字。

企业命名或更名:

企业更名方案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全面变更公司名称,包括现有标准字、标准色等基本视觉要素。

其二,部分变更或简化企业名称,同时推出新的标准字、标准色。

其三,阶段性变更。

其四,统一企业名称和商标品牌名称。

其五,在企业名称的标准字和标准色不变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开发出适应不同场合的变化形式,以求达到形式变化的感觉。

标准字制图法:

标准字制图法常用两种方法:

其一,方格表示法。

其二,直接标志法。

企业标准色

企业标准色,是指企业通过色彩的视知觉传达,设定反映企业独特的精神理念、组织机构、营运内容、市场营销与风格面貌的状态的色彩。

标准色的开发设定:

调查分析阶段:

其一,企业现有标准色的使用情况分析。

其二,公众对企业现有色的认识形象分析。

其三,竞争企业标准色的使用情况分析。

其四,公众对竞争企业标准色的认识形象分析。

其五,企业性质与标准色的关系分析。

其六,市场对企业标准色期望分析。

其七,宗教、民族、区域习惯等忌讳色彩分析。

概念设定阶段:

积极的、健康的、温暖的等(如红色);

和谐的、温情的、任性的等(如橙色);

明快的、希望的、轻薄的等(如黄色);

成长的、和平的、清新的等(如绿色);

诚信的、理智的、消极的等(如蓝色);

高贵的、细腻的、神秘的等(如紫色);

厚重的、古典的、恐怖的等(如黑色);

洁净的、神圣的、苍白的等(如白色);

平凡的、谦和的、中性的等(如灰色)。

色彩形象阶段:

通过对企业形象概念及相对应的色彩概念和关键语的设定,进一步确立相应的色彩形象表现系统。

模拟测试阶段:

其一,色彩具体物的联想、抽象感情的联想及嗜好等心理性调查。

其二,色彩视知觉、记忆度、注目性等生理性的效果测试。

其三,色彩在实施制作中,技术、材质、经济等到物理因素的分析评估。

色彩管理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对企业标准色的使用,作出数值化的规范,如表色符号、印刷色数值。

实施监督阶段:

对不同材质制作的标准色进行审定;

对印刷品打样进行色彩校正;

对商品色彩进行评估;

其他使用情况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等。

辅助图形

辅助图形是企业识别系统中的辅视觉要素,它包括企业造型、象征图案和版面编排等三个方面的设计。

1、企业造型(又称之为商业角色或吉祥物、商业标识画)的设计与应用:

企业造型是为了强化突出企业或产品的性格特征,而设计的漫画式人物、动物、植物、风景或其他非生命物等,作为企业的具体象征。

企业造型的应用:

其一,二维媒体,如印刷品等。

其二,三维媒体,如影视媒体。

其三,户外广告和POP广告等,如路牌、车体。

其四,企业公关物品和商品包装,如赠品等到。

2、企业象征图形的设计构成:

象征图形不是纯装饰的图书馆案,是企业基本视觉要素的拓展联系。

企业象征图形的设计题材:

其一,以企业标志的造型为开发母体。

其二,以企业标志或企业理念的意义为开发母体。

3、版面编排设计:

一般的版面包括天头、版心、地脚三大部分,编排的内容要素包括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基本要素组合、正文(文字和图)、企业造型等,它们处于版面的不同位置。

版面编排常用两种方式表示其结构:

其一,直接标示法。

其二,符号标志法。

企业视觉识别基本要素的组合方式

根据具体媒体的规格与排列方向,而设计的横排、竖排、大小、方向等不同形式的组合方式。基本要素组合的内容:

其一,使目标从其背景或周围要素中脱离出来,而设定的空间最小规定值。

其二,企业标志同其他要素之间的比例尺寸、间距方向、位置关系等。

标志同其他要素的组合方式,常有以下形式:

一是标志同企业中文名称或略称的组合;

二是标志同品牌名称的组合;

三是标志同企业英文名称全称或略称的组合;

四是标志同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及企业选型的组合;

五是标志同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及企业宣传口号、广告语等的组合;

六是标志同企业名称及地址、电话号码等资讯的组合。

禁止组合规范:

其一,在规范的组合上增加其他造型符号。

其二,规范组合中的基本要素的大小、广告、色彩、位置等发生变换。

其三,基本要素被进行规范以外的外理,如标志加框、立体化、网线化等。

其四,规范组合被进行字距、字体变形、压扁、斜向等改变。

专用字体

专用字体包括现有标准字体和指定字体。

标准字体:

多用于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商标名称等。

指定字体:

常用于部门名称、设施名称、分支机构名称及其地址、广告内容、正式文书等。

设计选择专用字体应注意事项:

其一,调查整理专用字体的使用范围、使用目的、使用状况等。

其二,选用指定字体,应考虑同标志和标准字体等基本要素的风格相协调。

其三,所选字体的种类及文字的组合形态、方法应有一定的规律,并形成具有可读性的、再现性的、识别性的文字系统。

返回页首

二、视觉应用要素设计的准备工作

应用要素项目的现状调查

现状项目的收集分类:

对现有应用要素的项目收集的,主要集中于以下项目内容:

其一,事务用品类,如名片、各式文书等。

其二,广告促销类,如小手册、电视广告、公告资料等。

其三,标识招牌类,如旗帜、各类导引标识等。

其四,运输工具类,如运输卡车、拖车等。

其五,商品包装类,如商标、包装纸等。

其六,员工制服类,如徽章、工作服等。

其七,建筑环境类,如外观、办公室等。

其八,展示典礼等,如纪念活动、展示环境、专卖店等。

应用要素设计开发策略的确定:

对于某个企业形象中的具体应用要素设计项目而言,在开发设计之前,应对其客观的限制条件和依据作出必要的确定,避免设计项目虽然很美,但不能使用的问题:

其一,项目的功能需要。

主要是指完成设计项目成品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如形状、尺寸规格、材质、色彩、制作方式和用途等。其二,项目使用的法律性限制。

如信封的规格、招牌指示等环境要素的法规条例。

其三,行业性质的需要。

主要是指企业所在行业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或需要,如事务性用品中的单据、包装类的规定等。

返回页首

三、具体应用设计项目的展开

目录:

1、事务用品类;

2、包装产品类;

3、旗帜规划类;

4、员工制服类;

5、媒体标志风格类;

6、广告招牌类;

7、室内外指示类;

8、环境风格类;

9、交通运输类;

10、展示风格类;

11、专卖店风格类;

12、其他。

事务用品类

其项目细则包括:

1、名片

2、信纸

3、信封

4、便笺

5、各型公文袋

6、资料袋

7、薪金袋

8、卷宗袋

9、合用书

10、报价单

11、各类表单和账票

12、各类证卡(如邀请卡、生日卡、圣诞卡、贺卡)

13、年历、月历、日历

14、工商日记

15、奖状、奖牌

16、茶具

17、办公设施等用具(如纸镇、笔架、圆珠笔、铅笔、雨具架、订书机、传真机等)

主要设计要素:

事务用品类的主要设计要素一般包括:

企业标志

企业名称(全称或略称)

标志字

标准字

标准色彩

企业造型

象征图形

企业署名

地址、电话、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信箱、邮政编码

企业标语口号

营运内容

事务用品名称(如“请柬”、“合同书”)

图形、文字、构图

肌理、制作工艺等

包装产品类

包装产品类项目细则:

1、外包装箱(大、中、小),

2、包装盒(大、中、小),

3、包装纸(单色、双色、特别色),

4、包装袋(纸、塑料、布、皮等材料),

5、专用包装(指特定的礼品用、活动事件用、宣传用的包装),

6、容器包装(如瓶、罐、塑料、金属、树脂等材质),

7、手提袋(大、中、小),

8、封口胶带(宽、窄),

9、包装贴纸(大、中、小),

10、包装封缄(大、中、小),

11、包装用绳,

12、产品外观,

13、产品商标表示,

14、产品吊牌,

15、产品铭牌等。

主要设计要素:

包装形式:

单件设计、成套设计、组合设计、组装设计等。

构成要素:

企业署名(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企业造型、象征图形等),

图形(摄影、插图等),

文字(使用说明、质量保证等),

材质(纸、塑料、金属、布、皮等),

结构,

制作工艺等。

旗帜规划类

主要项目细则:

1、公司旗帜(标志旗帜、名称旗帜、企业造型旗帜)

2、纪念旗帜

3、横式挂旗

4、奖励旗

5、促销用旗

6、庆典旗帜

7、主题式旗帜等。

8、其中各类吊挂式旗帜多用于渲染环境气氛,并与不同内容的公司旗帜,形成具有强烈形象识别的效果。

基本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

企业名称略称

标准色

企业造型

广告语

品牌名称

商标

图形

材质(纸、布、金属等)

员工制服类

主要项目细则

1、男女主管职员制服(二季)

2、男女行政职员制服(二季)

3、男女服务职员制服(二季)

4、男女生产职员制服(二季)

5、男女店面职员制服(二季)

6、男女展示职员制服(二季)

7、男女工务职员制服(二季)

8、男女警卫职员制服(二季)

9、男女清洁职员制服(二季)

10、男女后勤职员制服(二季)

11、男女运动服(二季)

12、男女运动夹克(二季)

13、运动帽、鞋、袜、手套;

14、领带、领带夹、领巾、皮带、衣扣;

15、安全帽、工作帽、毛巾、雨具。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基本视觉要素的运用,如企业标志、企业名称、标准色、广告语等

制服的内外造型(外观形态、内部款式等)

质料(如朴素自然的棉麻布料,庄重挺拔的毛料,华丽高雅的丝绸缎料等)

不同岗位性质的制服色彩

专制的衣扣、领带、领带夹、拉链、皮带等服饰配件

媒体标志风格类

主要项目细则:

1、电视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2、报纸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3、杂志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4、人事招告商标标志风格;

5、企业简介商标标志风格;

6、广告简介、说明书商标标志风格;

7、促销POP、DM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8、海报商标标志风格;

9、营业用卡(回函)商标标志风格。

媒体广告类

主要项目细则:

1、导入CI各阶级对内对外广告;

2、企业简介、产品目录样本;

3、电视CF、报纸、海报、杂志广告;

4、直邮DM广告、POP促销广告;

5、通知单、征订单、明信片、优惠券等印刷物;

6、对内对外新闻稿;

7、年度报告、报表;

8、企业出版物(对内宣传杂质、宣传报)。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名称略称、象征图形等企业署名

企业色彩系统的运用

媒体比例尺寸、篇幅、材质(如纸、霓虹灯等)

文字、图形图象、声音、镜头、光影及其结构格式

室内外标识类

项目细则:

1、招牌类:

2、室内外直式、模式、立地招牌;

3、大楼屋顶、楼层招牌;

4、骑楼下、骑楼柱面招牌;

5、悬挂式招牌;

6、柜台后招牌;

7、企业位置看板(路牌);

8、工地大门、工务所、围篱、行道树围篱、牌坊。

指示类:

室内外指示系统;

1、符号指示系统(含表示禁止的指示、公共环境指示);

2、机构、部门标示牌;

3、总区域看板;

4、分区域看板;

5、标识性建筑物壁画、雕塑造型。

环境风格类

项目细则:

1、主要建筑物外观风格;

2、建筑内部空间装饰风格;

3、大门入口设计风格;

4、室内形象墙面;

5、厂区外观色带;

6、玻璃门色带风格;

7、柜台后墙面设计;

8、公布栏、室内精神标语墙;

9、环境色彩标志;

10、踏垫;

11、烟灰缸、垃圾桶;

12、员工储物柜;

13、室内装饰植物风格。

交通运输工具类

1、营业用工具,如服务用的轿车、吉普车、客货两用车、展销车、移动店铺、汽船等。

2、运输用工具,如大巴、中巴、大小型货车、厢式货柜车、工具车、平板车、脚踏车、货运船、客运船、游艇、飞机等。

3、作业用工具,如起重机车、推土车、升降机、曳拉车、拖车头,公共用清扫车、垃圾车、救护车、消防车、电视转播车等。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

品牌标志

标准字体

企业造形

象征图案及其组合方式,位置比例尺寸、制作工艺等

展示风格类

项目细则:

1、展示会场设计;

2、橱窗设计;

3、展板造型;

4、商品展示架、展示架、展示台;

5、展示参观指示;

6、舞台设计;

7、照明规划;

8、色彩规划;

9、商标、商标名称表示风格;

10、椅子、桌子、沙发等风格。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

标准字体

标准色

文字

图形

企业造型

空间结构

灯光

材料

展品

影音等

专卖店识别风格

专卖店识别企划:

其一,准备阶段。

提出整个识别设计的进度表,并列出有关应知事宜,创意设计方案和简单说明,收集各项资料,制定专卖店识别所需的计划等。

其二,设计阶段。

根据上阶段所准备的资料,制定平面配置图及各部分的立面图、透明图;制定家具风格、色彩规划及材料计划表。

其三,编制规范手册。

制作详细的平面图、立体图、剖视图和局部大样图;

灯光配置规划和说明;

家具配置计划图;

施工规范图;

施工规范说明。

项目细则:

1、各空间区域的平面图和立体图、施工图;

2、各类材质规划;

3、各空间区域色彩风格;

4、功能设备规划(如水电、照明等);

5、环境设施规划(如柜台、桌椅等家具,盆栽、垃圾桶、烟灰缸等环境风格,各类橱柜);

6、店员服饰风格、店内外广告招牌造型;

7、店内外标识类;

8、商品展示类(如商品陈列台、促销台、价目牌、分类牌、店卡、目录架、品牌灯箱等)。

返回页首

四、编制VI视觉识别手册

设计手册结构体系

其一,概念的诠释。

如CI概念、设计概念、设计系统的构成及内容说明。

其二,基本设计项目的规定。

主要包括各设计项目的概念说明和使用规范说明等。如企业标志的意义、定位、单色或色彩的表示规定、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标志变化的开发目的和使用范围,具体禁止使用例子等。

其三,应用设计项目的规定。

主要包括各设计项目的设计展开标准,使用规范和样式、施工要求和规范详图等。如事务用品类的用字体、色彩及制作工艺等。

设计手册编制形式

其一,将基本设计项目规定和应用设计项目规定,按一定的规律编制装订成一册,多采用活页形式,以便于增补。

其二,将基本设计项目规定和应用设计项目规定,分开编制,各自装订成册,多采用活页和目录形式。

其三,根据企业不同机构(如分公司)或媒体的不同类别,将应用设计项目分册编制,以便使用。设计手册具体内容

其一,引言部分。

如领导致词,企业理念体系说明和形象概念阐述,导入CI的目的和背景,手册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其二,基本设计项目及其组合系统部分。

如基本要素的表示法、变体设计等。

其三,应用设计项目部分。

篇10

【关键词】机载电子设备;机箱温度场;仿真技术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微电子元件的集成程度和封装密度不断提高,电路板热流密度提高;电子设备的外形和尺寸不断缩小,热量集中,散热性能较差;电子设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使用环境更加复杂,对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而言,工作环境温差变化极大。这些发展趋势直接表明,温度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电子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大问题。设计人员在对电子设备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温度对于电子设备的影响,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

1 电子设备热仿真分析

电子设备的热仿真分析是运用仿真技术对电子设备系统运行和工作时的热状况进行相对真实地模拟和分析,从而确定产品的温度分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散热方法,从而消除电子设备中的热量集中点,减轻温度对于电子设备可靠性的影响,使得系统中的各个元件得以正常工作。在设计阶段对电子设备进行热仿真分析,可以有效减少电子设备的设计、生产费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改善电子设备的性能,缩短研制周期。

对我国目前电子设备的发展现状而言,在热分析和热仿真方面的起步相对较晚,发展速度缓慢,主要依靠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没有形成系统而全面的项目,其准确性没有保证。经过不断地努力和发展创新,现在,我国对于电子设备的热分析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数据信息的处理和计算速度大大提高,计算的精准度也更加贴近实际,新的技术和分析方法不断得到应用,使得分析过程更加便捷。同时,在产品设计的初期阶段就关注电子设备的热效应问题,展开热分析,可以较早地发现产品中热问题,并及时进行改正,从而大大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经费。

2 机载电子设备机箱的热仿真分析

2.1 电源热仿真分析

对于记载电子设备来说,电源模块的功耗一般都会较大,造成耗散热量比较集中,对于电源模块的散热十分不利。随着电源模块热功耗的不断提升,普通的自然散热和强迫风冷已经无法满足设备的散热要求。液体冷却技术以其优良的冷却性能得到了机载电子设备的青睐,在电子行业迅速得到普及。液体冷却系统运用水或者乙二醇作为冷却剂,水的比热容较大,冷却效果相对较好,但是一旦产生泄露,会严重威胁电子设备的安全,需要谨慎考虑,选择适当的冷却剂。这里选择液冷电源模块进行分析。

液冷电源模块的机构主要包括:框架、带流道的下盖板、上盖板、定位销、液冷接头,联结螺钉等。其结构相对简单,零件数量较少,便于分析和简化。依据仿真技术,建立相应而对模型进行分析,为了较少计算量和数据量,对模型进行适当简化,主要分析模型中的冷却剂在流道内流动带走的热量和空气与电源模块的自然对流换热。空气与电源的自然对流换热是指与空气接触的电源表面受热膨胀,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与周围空气产生对流,使得热量得以散发,这需要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自然对流的导热洗漱一半是5W/m*K左右。流道的设计布局和冷却剂流速对冷却剂的冷却效果非常重要,需要进行仔细的设计和计算。液冷的导热系数一半是1005W/m*K左右。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液冷电源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冷却剂进行散发,通过自然对流散发的热量极小,在进行分析时可以忽略。因此,在对机载电子设备进行设计时,对于散热系统的设计只需要考虑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即可。

2.2 机箱热仿真分析

机载电子设备对于环境适应性的要求很高,需要满足高温、湿热、盐雾、霉菌等的防护要求,而且邀请具有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出于集成的需要,一般会对机载机箱采取密封式结构,加强对于电子设备内部元件的保护。但是密封式结构的散热是一个重要问题。这里选择冷却效果较好的液冷机箱进行分析和探讨。

机载机箱的密封性导致其散热比较复杂,其内部的导热锁紧机构比较复杂,主要依靠机箱箱体与环境的自然对流以及冷板内冷却剂的流动来散热,其热量的散发方式主要依靠传导和对流,辐射传热可以忽略不计。对于液冷机箱而言,由于机箱自身的密闭性,机箱与空气的自然对流散热也可以忽略,因此,其系统运行产生的热量主要依靠冷板中的冷却剂来传导。一般情况下,机载机箱采用的是插入式结构,主要有左右冷板、前后面板及上下盖板组成,其插入式模块包括印制电路板和模块两种形式,通过楔形锁紧条固定在箱壁的导轨上。

3 总结与展望

由于机载电子设备逐渐向着小型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其使用环境也越来越苛刻,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持续运行,确保其正常工作,散热能力成为影响机载电子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需要电子设备设计人员充分重视,在设计阶段对其进行热仿真分析,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实验,为设计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但是,由于模型的建立十分困难和繁琐,对于设计人员自身的技能和经验要求较高,电子设备的热仿真自动分析模块得以开发和发展。CAD/CAE自动分析模块的应用,使得热仿真分析技术的普及具备了可能性。

对于其未来的发展,仍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首先,CAD模型在导入生成的热仿真模型时,需要重新划分网格,由于仿真软件对于模型的模型的辨识程度不高,网格的质量较差,较为复杂的模型需要进行手工调整,自动化程度较低,也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需要进一步对该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从简化模型结构和加强网格设置两个方面提高网格的质量。

其次,对数据的处理和总结归纳功能不够完善,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

4 结语

总而言之,机载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使得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确保机载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和避免故障的发生,要加强对机载电子设备机箱的温度场及仿真技术的分析,提高其自身的散热能力,减少温度过高造成的设备故障。

参考文献:

[1]方伟奇,王克军,张明.某机载电子设备结构设计[J].电子机械工程,2010(3).

[2]杨群.小型化机载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应用[J].电子机械工程,2009(5).

篇11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 问题 教学改革

一、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内容设置不合理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是目前所开设的实验多为验证型实验,不能适应当今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设计能力。

(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按部就班操作就能完成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从事的是“不需要动脑筋的简单劳动”,有的学生甚至连实验原理都没搞清楚,对实验中元器件的性能和选用以及基本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单调和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实验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一般只用各类成型的实验箱开设一些简单的实物实验。如果开设综合性实验,往往由于电路复杂故障难以查找、元器件品种不全、实验箱线路老化和部分元件损坏等因素,使得实验成功率低,严重挫伤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影响教学效果。

(三)考核形式不能真实掌握学习效果

目前实验成绩的判定依据主要是以实验报告为主,实验报告一般由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等组成。其中,只有实验数据需要学生通过做实验获得,其余部分学生只要照搬实验指导书就可以完成。由于实验内容相同,即使有的同学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实验,也能通过抄袭他人数据蒙混过关,教师很难分辨出学生实验的真实完成情况,也无法掌握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

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实践性课程体系的建设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属于具有相对高理论性的一门课程,在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只有经过一定的实习以及实验等相关的实践学习,才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与强化,才能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理解课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对初中物理、数学基础较弱的中职生开设《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构建《电子技术基础》的实践性课程体系,确保实践性教学能够具有更好的连续性,让实践课程贯穿教学过程之中,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通过设置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能够更好的确保学生可以对电子技术产生非常良好的兴趣,可以对焊接技术更加的熟悉,并且可以对于电子技术加以综合的运用,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得以显著的提升,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真正的掌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相关知识以技能。通过构建这一实践性课程体系,也能够让教师在学生刚进入学校便可以全面的接触、了解学生,这样更加有利于依照不同学生的个人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如此便更加的有利于提升《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和理论课程更为适宜的实验课程

从我们所构建的实践性课程体系来看,要想和理论课能够更加的配套,应当根据设置的理论课程合理安排实验课程。例如,我校就针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特点,在一年级上理论课的同时开设了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课时安排为36个课时,这样不仅不会占用太多的课时,同时也可以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完成实验教学工作。在所设置的实验课程之中,不仅包含有几个相对小的实验以及验证性实验,同时还包含有综合性的设计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针对具体的电路完成设计工作,这样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应用微目教学模式

其一,小团队的合作。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由于学校自身综合实力相对较弱,而且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为欠缺,所以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不适宜让学生完成较大的项目,可以设定一些小的项目,让学生参与。微项目在规模上相对要小,不过就项目活动的整个过程来说,微项目所包含的具体活动内容相对要多。例如,可以开展电路设计、元件资料分析、焊接支座等等各种微项目。但是这些微项目如果让一个学生完成,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能够建立小团队,合作完成一些微项目。每一个小团队可以有3-5人左右,学生可以自由的组合建立团队。通过小团队的方式来参与微项目,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微项目的难度,有效的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自信心,同时还能进一步的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还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二,汇报演示,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完成一个微项目之后,可以让学生就自己的成果加以汇报与演示,让其他学生了解到自己团队在开展此次微项目之中的创新以及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可以讨论在微项目实践活动以后,自身对于课程所学习知识点的理解变化情况,分项自己在微项目活动之中的心得与体会。学生们通过成果的展示以及汇报,能够更加的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与经验的交流,进一步的深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

(四)改革考核方法,以考促学

篇12

关键词: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技术;研究

0 引言

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是指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实施安排,由单位或个人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网络上传输的文件。本世纪初我国开始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从2003年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全部通过网络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申报、受理。据统计,2013年福建省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申报立项的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共计2922项,安排年度经费17.92亿元。这样仅2013年一年就将产生2900多项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 这些项目档案不仅有纸质档案,同时又有电子档案。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完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双套制管理,成为当今科技管理、科技研究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

1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1.1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前台和后台业务模块全部采用B/S结构体系,通过先进的平台技术和设计构架,紧密集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福建省科技厅与各科研单位和专家之间网上项目申报管理的通道,实现项目网上申报、查询、申请、审批、验收等业务功能。

1.1.1 系统软硬件环境及配置

软件环境及配置:Windows 98、Windows XP、Win2000、Windows NT或Windows2003操作系统。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及以上浏览器。office 2000、office XP,office 2003办公软件套件,完整的功能支持最好使用office 2000以上版本。

硬件环境及配置:Intel PIII450中央处理器(CPU),128MB内存。10GB硬盘,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卡。与Internet网络连通。

1.1.2 系统用户功能

主要用户功能包括:用户注册、专家注册、、单位管理、申报管理、立项管理、合同管理、历史项目、执行与验收、系统管理等。

1.2 福建省科技档案馆档案管理系统

福建省科技档案馆是接收、整理、保管和利用福建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专门机构。目前科技档案馆使用的是科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遵循国家档案局制定的规范标准,结合科技档案馆实际需求进行定制的一套综合档案管理系统。

1.2.1 科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特点

文档一体化。把档案收集整理组卷阶段延伸到文件管理阶段,实现与办公自动化的无缝衔接,做到电子文件即办即归。综合管理。不仅实现了文书档案的管理,还根据实际需求,扩展了科研、会计、照片、基建等档案的目录级管理。馆室衔接。系统可以实现与省档案局(馆)系统之间的数据结构的统一,在内容上设置移交进馆模块,可将目录数据直接上报给省档案局(馆)。

1.2.2 系统软硬件运行环境和功能模块

系统硬件环境:PC166以上,32MRAM;软件环境:操作系统为Windows95/98/2000/NT/XP。具备档案管理系统常用的功能模块,如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检索、档案利用、档案统计、档案保管、鉴定销毁、移交进馆、档案编研以及系统管理等。

1.3 在两个管理系统中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工作流程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融合J2EE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实现科技项目网上申报、推荐、受理、评审,任务书签定,执行情况跟踪和验收等功能。可以在内网(局域网)实现立项、经费计划、经费结转等功能。而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现在使用的是科易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于2003年建立,为C/S结构,无法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要求,应进行改造升级,才能适应以下工作流程:

1.3.1 电子文件采集接收

通过Web Service技术,在科技计划项目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中建立对接通道,实现数据的交互对接。根据《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整理方法》规定的归档范围,收集科技计划项目信息系统中的科技计划电子文件,同时自动捕获或手动捕获文件元数据。文件和元数据自动进入中间库(预归档库)。

1.3.2 电子文件格式转换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电子文件进入中间库(预归档库)之前要先进行统一的格式转换。

1.3.3 电子文件封装

对同一项目的科技计划项目应归档的电子文件自动封装成XML封装包,即每个项目自动封装成XML文件,并通过Web Service客户端向Web Service服务端进行发送。

1.3.4 电子数据检验

包括准确性检验:检验档案的内容、范围的正确性,鉴定文件是否需要归档;完整性检验:检验档案数据(包括文件和元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检验:检验电子文件的可读性等。

1.3.5电子数据迁移

将Web Service接收到的已通过检验的XML封装包自动解包迁入至档案管理系统中。

1.3.6 电子档案著录

排列电子文件顺序,编制档号,著录文件级和案卷级目录数据。

1.3.7 电子档案格式转换

系统将接收的电子文件统一按照格式转换的标准要求自动进行格式转换。

1.3.8 电子档案的封装

整理规范的电子档案数据将按照元数据封装规范要求自动封装成AIP封装包(档案信息包),提供长期保存的需求。

1.3.9 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备份。

1.4 对现有科易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要顺利实现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工作流程,应对现有科易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进行改造与升级。系统改造与升级要基于OAIS(即开放档案信息系统)模型,OAIS模型作为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国际标准。在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现有实际情况,可基于OAIS模型,采用统一标准封装档案信息数据,进而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可读性。

1.4.1 系统结构方面

现有的科易档案管理系统采用的是VB技术开发的,已不能满足现有的技术结构需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采用的是J2EE的技术架构,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档案管理系统也应升级为J2EE技术架构。可以采用基于J2EE多层架构体系,使前端的表现与应用逻辑、数据存储相分离,通过组件式的开发与部署策略,使整个系统的架构清晰灵活,方便部署和扩展。

1.4.2 标准规范方面

科易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是基于目录管理标准规范,无法满足对元数据的标准规范需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要对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数据封装,档案管理系统要达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格式转换标准和封装标准要求。

1.4.3 档案管理方面

科易档案管理系统现在是采用辅助的鉴定方式,并且不能实现对库房的综合管理。将来的档案鉴定需要采用网络化、流程化的鉴定方式,系统要增加流程化的鉴定方式,提高网络化管理要求。为了提高对实体库房的管理,系统还应增加“模拟库房”功能,实现对库房档案的排列定位、管理、统计等功能。

1.4.4 数据存储方面

为了能实现对电子数据的长期保存,科易档案管理系统要增加数据存储功能,包含电子档案原文存储管理、封装包存储管理、备份恢复、存储日志等功能。

1.4.5 档案利用方面

科易档案管理系统利用方式比较单一,只提供了简单检索、组合检索两种方式进行利用,并且也不能对利用的电子档案全文进行防扩散控制等。为了能够提供更高效的档案利用功能,系统增加“档案全文检索”、“档案跨类检索”、“档案跨库检索”功能,实现对档案数据库的高效检索。在查询档案全文时,系统要增加“数字水印”和“防拷屏、防打印、防下载”功能,提高利用档案原文的安全性。同时,要增加“光盘”功能,可对需要脱离系统使用的档案及原文至光盘等移动介质上,方便使用。

2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

实现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要求应基于“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持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的基本原则。在技术功能上应达到:

一要适时捕获应归档的电子文件;

二要确定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元数据,并适时捕获元数据;

三要能将各种文件自动转换为标准文件格式;

四要采用符合标准的封装包格式,并能添加数字签名锁定;

五要基于元数据的建立,实现主要著录数据的自动著录和项目名称、项目责任者、项目代号等多角度检索,乃至全文检索;

六要采用简便而安全的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备份。所以,要实现基于项目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的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的归档还需要解决好电子文件的元数据设置、电子文件格式转换、电子文件的封装、系统的对接、电子文件的备份以及电子档案检索和防扩散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性问题。

2.1 电子文件元数据

2.1.1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

在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电子文件生成,为了系统有效地记录电子文件的内容特征、形式特征、背景和管理过程信息,结合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需求,福建省科技档案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 46-2009)制定了《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对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共设置了269个元数据项,通过这些元数据项信息在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时候能够很好地维护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真实面貌。

2.1.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主要元数据的设置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除按照《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进行规范设置外,还要制定《科技项目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元数据项目及字段对照表》,即要设置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的主要元数据,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主要著录项,使科技项目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字段统一对应,以便科技文件材料数据快速导入。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管理采用二级制管理模式,分别为项目级和文件级。在项目级设置的主要元数据项有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年度等。在文件级设置的主要元数据项比较复杂,因为每个项目包括项目申请书、评审材料等材料,每份材料中分别包含相关的数据项,如项目申请书包含项目名称、项目申请单位、申请日期、计划类别等。

2.2 电子文件格式

2.2.1 电子文件格式转换的必要性

目前,电子文件格式种类繁多,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软件所用的开发语言、数据,难以进行及时接收、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同时,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也是多种多样,这些都造成了电子文件格式的五花八门,同时各种管理软件又互不兼容,甚至软件相同、版本不同的文件彼此也不能通用,这就严重阻碍了电子文件接收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2.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转换格式

《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 47-2009)中要求对保存格式要可转换:

一是要支持其它格式与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相互转换;

二是要支持过时的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转换为新的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

目前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的材料报送格式一般采用DOC格式进行报送,其中一些材料如附件等,也有采用PDF、DOC、EXCEL或JPG格式申报。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要求,围绕系统中电子文件格式转换要求,对几种常用的文件格式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研究发现PDF在格式功能对比中是目前比较适合的文件转换格式。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信息采集可以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归档时把电子文件转换成PDF格式通过系统接口归入档案数据库中。

2.3 电子文件封装

2.3.1 电子文件封装格式标准

封装格式主要依照档案行业标准《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48―2009)。国家档案局在2009年了《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48-2009),国家档案局推荐使用EEP(Electronic Records Encapsulation Package)作为电子文件封装方式。EEP是“封装电子文件全部数据及其元数据的数据单元”,是目前文书类电子文件(档案)长期保存的目标封装方式。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的封装方法还应当根据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成套性的特点确定。

2.3.2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封装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封装包中的电子文件元数据包括《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2009 规定的元数据、封装新增的元数据,同时还应包含《福建省科技厅科研档案整理方法》所列归档范围的文件、文件元数据等信息。具体的封装流程为:先在科技计划项目系统内将相关电子文件转化为PDF文件格式,连同文件的元数据一起存放到一个固定的工作目录下进行打包,进行数字签名以及签名锁定,形成包括文件型封装包和案卷型封装包的原始型电子文件封装包。然后发送到档案管理系统的中间库,根据归档要求进行验证和必要的修改,随后做第二次打包、数字签名以及签名锁定,形成修改型电子文件封装包并存储至档案管理系统中。

2.4 系统的对接

2.4.1 对接采用的技术

Web Service技术是利用标准的Web协议和可编程访问的Web组件,目标是提供跨平台的互操作性,让分布在地理上不同区域的计算机和设备协同工作。Web Service将应用功能封装成若干Web组件,并将其在网上,供需要获得这些功能的应用系统访问,而且各种应用系统间都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互联互通。按照Web Service架构设计的系统将具有很好的跨平台性和兼容性。同时,Web Service技术是一种松散耦合型的计算技术。因此,在跨系统的资源整合和一站式应用服务系统的构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2.4.2 实现两个系统的对接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和科易档案管理系统是基于省科技厅的局域网将办理完毕的科技项目电子文件自动归档至科技档案管理系统中。考虑到跨平台性、松耦合、标准的协议和发展趋势,可采用Web Service技术方式实现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与科易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对接。

2.5 电子文件防扩散技术

2.5.1 电子文件的防扩散技术的种类

目前电子文件的防扩散技术主要有数字水印技术(Digital Watermarking)、复制打印控制技术和利用电子文件审批技术等。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目前采用的防扩散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水印技术和复制打印控制技术。

2.5.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可采用的防扩散技术

第一种防扩散技术是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是将一些标识信息(即数字水印)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当中(包括多媒体、文档、软件等)或是间接表示(修改特定区域的结构),且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探知和再次修改。但可以被生产方识别和辨认。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可以达到确认内容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改等目的。第二种防扩散技术是复制打印控制技术。防止电子文件的复制粘贴、打印下载等电子文件的扩散。未经授权的文件,无论创建者还是使用者都不能打印。只有经过申请,并得到管理员审核批准后,才能打印所指定的文件。

2.6 电子档案备份

2.6.1 电子档案备份制度

国家档案局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归档的电子公文,应按本单位档案分类方案进行分类、整理,并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一式3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异地保管,一套提供利用。”国家标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也明确指出:“归档的电子文件至少要一式二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利用。必要时,复制第三套,异地保存。”

2.6.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备份方式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备份主要采取异质备份和异地备份两种方式。

第一种异质备份方式。福建省对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已建立制度,在增加、修改数据结束时要对系统的全部数据库文件进行移动硬盘脱机备份。将来在档案管理系统升级时要有自动备份功能,将数据库备份工作列为一项周期执行任务,由档案管理系统进行自动备份。同时,重要文书档案已经实现纸质档案和扫描件、电子档案双套制。

第二种异地备份方式。通过与省外科技档案馆建立互为异地磁盘备份的关系,形成比较可靠的防灾备份体系。

2.7 电子档案全文检索

2.7.1 全文检索与目录检索的区别

目录检索是对目录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检索,检索到的信息一般是文件的题名或者是档案工作者对该篇文档的高度概括。全文检索不仅能对数据库中的目录进行检索而且可以对目录所挂接的原文内容进行直接的检索。全文信息检索可以使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与需求紧密相关的信息,使用户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用户获取所需的全部内容,用户所需的内容可能在多份文档的原文中出现,通过全文检索工作,一次就可查获用户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2.7.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全文检索

要创建全文索引库,就是要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条目信息和相关联的电子文件一起通过识别转化成txt文本信息,然后通过系统的算法对所创建的文本信息进行分词,最后把关键词存入数据库的过程。创建全文索引库所支持的电子文件格式应该包括:DOC、PDF、TXT、HTML/HTM;如果文件的格式是TIF/TIFF、JPEG/JPG等图像格式则需要采用OCR识别技术先把图像识别为TXT格式的文本文件才可创建全文索引库。

3 结束语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 从技术理论研究到指导实践还要有一个过程。现代科技发展很快,加快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工作不单在福建省,在全国范围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要组织档案、信息、管理等领域的各方力量,集思广益,不断研究实践,积极进取。同时,配以相关的制度、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保障措施,使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洪源清,朱文,等.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研究[R].研究报告,2013.

[2]陈永成,黄建峰.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理论与实践[M].档案出版社,2006.

[3]李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档案进行管理[J].城建档案,2010(12).

篇13

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近几年,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电子商务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其普遍性、方便性、整体性、安全性、协调性、集成性、开放性、全球化、低成本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个体经营者投入到B2B、B2C的网店经营模式中去。网络营销产品品种繁多,弥补了线下经营的不足。这其中,不乏以销售民族特色商品为主的皇冠卖家。同样,朝鲜族民族特产因其宣传力度的加大而逐渐被人们熟知,在众多网店中独放异彩。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及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广东、、北京、天津等地。有自己的语言。其服饰以筒裙为主。朝鲜族的“汤文化”堪称世界一绝。另外,在朝鲜族民族服饰基础上加工改良后的韩版服饰也成为一时潮流,被海内外人民所喜欢。其中最家喻户晓的朝鲜美食莫过于泡菜、辣白菜了。这些民族特色经过长时间口耳相传下积累了较好的口碑,再经过适度宣传后其销售量不容小靓。游览淘宝网中以经营朝鲜族民族特色商品为主的网店,以一家皇冠店铺为例,其当月销售量最多的食品是泡菜,销售量达到59950份;排名第二的是炒年糕,销售量为12453份。其次是炸酱面、烤冷面、辣萝卜等月销量也均过两千。像由朝鲜族民族服饰改良后的韩版服饰更不必说,这类网店数目更是数不胜数,有直接从韩国代购的,也有直接在朝族族本地区设厂生产的,人气单品月销售量也大多过万。同比之下,朝鲜族民族地区特产实体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除当地人购买之外,依靠旅游业吸引游客到民族地区购买特产所达到的销售量是有限的。而淘宝网是基于5亿网民为基础的大平台,这是实体店所无法媲美的。

上述现象可以看出,电商在商品营销方面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它通过线上网络、微博、媒体等强大的网络宣传力度加快打开民族商品知名度,给朝鲜族民族文化、经济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渠道,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资源优化组合,给朝鲜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第一、拓宽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率,同时适应了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发家致富,实现人生理想提供了一条途径。

第二、促进了民族特产由生活所需品向商品角色的转换。增加了民族商品的熟知度,从而提高了销售额,增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减轻了国家和政府对民族地区扶持压力。

第三、电商的发展促进了朝鲜族文化的宣扬、传播和发展。民族特色是我国非常珍贵的非物质物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多彩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利用电商互联网全球性的运营模式,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姿态万千的无穷魅力。

第四、电子商务网络经营在给少数民族人民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朝鲜族青壮年放弃韩企、出国务工的机会,回到本民族地区创业经营民族特色网店。而这种经营模式通常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长辈负责制作朝鲜族特色如“泡菜”、“辣白菜”等,小辈负责把它们拍成实物图上传到网店里销售。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朝鲜族地区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的不足

朝鲜族与其它民族相比,民族文化水平较高,开放化程度大,在电商发展方面也有不错的业绩,同时也十分注重本民族文化、语言的传播。但是其中仍然有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的地方如下:

第一、朝鲜族产品网络营销种类比较单一,未全面打开电商市场,通过游览淘宝网、京东商城这两大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两大电商巨头平台可以观察到:销售量排名在前的网店都是以销售人们比较熟知的朝鲜族服饰类和食品类为主的商品。其它像朝鲜族延边电商旅游、朝鲜语网络学习等文化类商品却非常少。

第二、少数民族地区资金匮乏,宣传力度不足。通过笔者连续十天游览淘宝网观察到:在淘宝网每日主宣传栏中并没有出现关于民族特色商品的宣传。在电商领域,能够投入大笔资金做广告宣传的店铺基本都是以产业链模式为主的大型线上线下一体化集成性企业式店铺:天猫超市、三只松鼠旗舰店等。统计淘宝网2016年四月份以经营朝鲜族民族特色商品为主的店铺,月销售量排名前十的店铺有:

上表中入驻天猫商城的店铺仅两家,入驻率过低,容易丢失那些信任和偏好在天猫商城购物的客户流。另外朝鲜族延边自治州的民族类型店铺销量排在末尾,这与朝鲜族聚居地区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有限有很大关系。

三、少数民族产品在电商领域发展对策

第一、扩大网络销售渠道,追求民族商品多样式。实现朝鲜族食品、服装、语言课程以及旅游行业等网络经营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线上营销与线下实体相互配合,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商品宣传力度,政府要给予民族地区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加速店铺整合,打造线上销售、线下生产的一体化集成性企业。提高销售业绩。

第三、增强民族地区电商行业的竞争力。提高民族店铺在天猫商城的入驻率,并为消费者配置运费险和七天退换货服务,以此增加消费者的购买率和对民族特产的信任度。

第四、政府应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做好、做大民族特色商品。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族特色商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让更多的海内外人士了解、熟知朝鲜族文化,并通过电商模式来尝试销售宣传民族产品,最终达到被人们喜爱,认可的目的。以促进朝鲜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篇14

关 键 词: 水利水电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问题

1 问题的提出

为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取水高开采、用水高消耗、排水高污染造成的开发过度、河流干枯、灾害频发、生态失衡等问题,2002年5月,国家出台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实施水资源论证制度。这是以水资源为基础,指导建设项目合理布局,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为科学审批取水许可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云南省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已有三年多了,经过省水利厅组织专家评审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共138项,其中40%为水利,60%为水电。笔者作为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专家”,参加了13个水利水电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评审。回顾三年来云南省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以下简称论证)工作,总体感到进步较快,大多数有资质承担论证任务的单位都能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2005)的要求,认真开展论证工作。但是,也不难发现对一些主要技术问题的认识还不一致,工作的深度参差不齐,在这里对评审工作中碰到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

2 论证范围的选取和工作等级确定

云南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绝大多数是以地表水为取水水源。在论证工作中,合理地确定论证工作范围和等级是保证论证成果质量、工作深度和费用协调一致的重要因素。范围过大,工作量大,浪费严重;范围过小,不能满足工作深度要求。

2.1 论证范围的选取

对地表水而言,一般应从3个方面考虑论证范围:①水文评价区间。对建设项目取水,从水文资料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分析的角度,考虑流域水文控制站所涉及的范围。②取水用水评价区间。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或流域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供需平衡、累积影响所含盖的范围。③退水评价区间。对建设项目退水口所在水域,以水功能区为分析单元,论证对周边水功能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上述3个方面考虑的范围可交叉、重叠,并在论证范围图中示意清楚。此外,还要考虑水量平衡计算条件及与现有的规划成果、资料协调一致等因素,使论证工作能顺利开展,论证质量得到保证。

2.2 工作等级的确定

水资源论证主要从取水、用水、退水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对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论证,有别于区域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水文专题分析。工作等级的确定主要从建设项目的取水规模、用途、当地的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程度、取退水影响的程度与范围、水功能区管理要求等分类指标的最高级别确定。

3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3.1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的基础

在确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范围内,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和收集的资料,简要分析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在水功能区划成果的基础上,调查分析入河污染物的现状及水资源质量情况;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分析水源工程的设计供水能力和现状供水能力,查清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等各行业用水现状、人均水资源量、平均耕地水资源量,农业有效灌溉程度、有效灌溉面积,现状可供水量占总需水量及规划水平年需水量的比例等进行供需平衡和现状开发利用程度分析;结合流域综合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评价区域用水水平,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开发利用潜力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阐明取用水的必要性、迫切性。

3.2 取水的重要依据

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基础上,建设项目取水应从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专项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水资源配置方案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总体思路分析取水的合理性。取水应符合水资源规划、配置和管理要求,并与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程度、区域的用水水平等相适应。满足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在通航河道上满足最小通航水深。

3.3 用水合理性分析的重要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的取水方案和用水工艺,进行各行业用水指标、用水定额的拟定,并与国内同行业先进指标、区域用水指标、用水定额相比较,分析建设项目的用水合理性,并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分析是否缓解当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如2003年水利部水规总院对云南省第一个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云南省德宏州陇川麻栗坝大(二)型水库用水合理性评价为:报告提出的陇川县2015设计水平年农业灌溉、工业及城乡生活用水定额、灌区需水量预测和供需平衡分析成果基本合理。经分析,麻栗坝灌区当地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7.31亿m3,水利设施多年平均可供水量0.67亿m3(未考虑麻栗坝水库),设计枯水年份需麻栗坝水库供水1.49亿m3.修建麻栗坝水库工程后,可对水资源进行调节和优化配置,有利于缓解陇川坝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符合陇川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南宛河流域规划》的要求。通过径流调节计算分析,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1.42亿m3,灌溉供水保证率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4 取水水源论证

4.1 取水水源论证的重要环节

建设项目取水首先要分析来水量是否满足要求。根据建设项目所在流域的水文控制站、邻域参证站的实测降水径流资料,分析论证所采用径流资料系列的代表性、可靠性。通过径流特性、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析及径流还原和插补延长,一般可把径流资料还原到天然状况,或统一到现状下垫面条件下,使其具有一致性。

依据建设项目对取水设计保证率要求,选择取样时段和方法,一般按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分布,适线法确定不同水平年来水量。经验频率按数学期望公式计算,适线时,在照顾大部分点据的基础上,应侧重考虑平水年、枯水年的点群趋势。当建设项目所在流域、区域无实测水文资料时,可依据已有的水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成果、流域水文模型、径流系数、地区综合公式、等值线图等计算来水量。

对水资源紧缺地区,应在现状水平年来水量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论证范围来水区域规划水平年用水量的情况计算来水量。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有资料条件的或是无资料条件下的来水量分析计算,都应对径流成果进行合理性检查,即径流分析计算成果应与上下游、干支流和邻近流域的计算成果比较,符合其降水径流特性与自然规律。

4.2 应体现宏观规划与微观项目建设的结合

可供水量是指在某一水平年需水要求和指定供水保证率的条件下,现有和规划的水工程设施可能为用户提供的水量,是水资源论证的主要内容,也是取水许可审批的重要依据。

规划水平年的确定,除考虑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外,还要结合考虑宏观规划,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等的水平年,以便资料成果的协调一致。

根据论证范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用水定额和规划用水量,结合现状用水量分析调查进行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量预测; 以需水预测和供水工程规划为基础,结合工程的设计供水能力,不同水平年和不同保证率的来水与用水过程,通过水量调节计算可供水量。可供水量的计算原则是,需考虑河道生态用水,有航运要求的航运用水,以及其它用户用水,在此基础上计算工程的可供水量。计算中应充分考虑现有工程和规划拟建工程条件,对不同工程条件和需水水平进行多方案调节计算;对于具有多年调节功能的蓄水工程,应进行多年调节计算;对于保证率要求较高的建设项目,应对连续枯水年进行调节计算。

4.3 综合分析取水水源的可靠性

根据分析调节计算得到的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不同水平年的可供水量,对各种影响可供水量的因素进行风险分析,主要分析规划水平年取水水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来水水量与水质的变化,可供水量的减少对供水要求产生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质产生的影响,是否满足用水水质的要求。定量给出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可供水量的可靠程度,以保证供水安全、可靠。

5 取退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5.1 地表取水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地表取水影响,重点是分析取水对论证范围内水量时空分布与水文情势的影响。根据建设项目取水量占论证范围内现状和规划用水量的比例,特别是枯水期和枯水流量的取水比值,定量分析取水前后水功能区控制断面相应时段径流量的变化和影响;当取水量占取水水源可供水量比例较大时,必须定量分析取水对河流生态基流量的影响;对引水、蓄水工程,由于水域流态改变,必须分析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对农业蓄水灌溉工程而言,重点是对回归水量的分析,定量分析净耗水量,在枯水期对河道产生的影响及对水功能和纳污能力的影响,提出满足下游生态保护的最小流量和其它生态保护措施。

当取水可能对敏感生态水域和重要水功能区的水资源条件构成明显影响时,要针对取水引起水位降低、水量减少、流速变化、水质下降、水温改变等水资源特性改变的情况,对可能进一步产生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保护性生物群落栖息地、繁殖场和迁徙通道的影响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预测取水对水域生态系统、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2 退水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退水影响分析必须遵循论证范围内水功能区管理的规定,满足水功能保护的要求。对水利工程而言,主要根据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要求,分析工程建成、灌区开发后,退水污染物对水域纳污总量及水资源保护

规划目标的影响,是否符合水功能区划要求;要结合工程调度运行方式,分析下泄水量、水温的沿程变化及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及低温水下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针对退水特性和退水水域环境特点,特别是周边水功能区集中城市生活饮水水源或第三者取用水的安全,分析其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自净转化能力,论证可能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在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基础上,综合分析入河排污口位置选取及所确定排放方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针对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轻和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使其符合水功能区管理和保护要求。

6 存在问题及建议

(1)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或各级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指导价格,竞相压价会导致论证工作无法保证成果质量和论证工作所应持的公正立场。

(2)对于南方地区河道内生态基流量的确定,与执行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有冲突之处,即在水电站设计保证率90%以上时河道水量都变成生态基流量不能开发利用,规范所定设计保证率没有实际意义。

(3)水资源论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论证范围内水资源利用配置方案,需要协调处理好各有关用水户之间的合法利益,更要站在水资源管理代言人的立场上,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即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社会责任重大,但还不被广大群众所重视,导致论证工作中对相关受影响方利益考虑欠周全,遗留下一些问题,增加今后的处理难度。

(4)2002年省政府批准执行的《云南省水功能区划》中,对一些水能资源丰富的峡谷地区所划定的水功能区和保护目标,与近几年来云南加快发展中小水电的战略有不协调之处,有必要根据目前全省的水利水电建设局面,对该水功能区划作相应的调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