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中外文化的交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外文化的交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外文化的交流

篇1

关键词: 唐代 海上丝路 中外文化交流

在唐代中期以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交流基本上都是通过陆上丝路进行的。但是到了唐代中叶,尤其是公元751年唐军在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兵败于大食,以及公元755―763年的“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对西域的控制几乎彻底丧失,陆上丝路也就因受交通阻塞而迅速衰败。与此同时,战争也重创了北方经济,但是南方经济却依然保持着持续发展和繁荣,全国经济重心向南方的转移也恰好为海上丝路的兴起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加之此时的东亚、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各国等都希望通过海路与唐朝建立经贸往来和友好关系。于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海上丝路蓬勃兴起,而陆上丝路则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唐代,生产丝织品地区以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出名。这些地区不仅能生产出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精美丝织品,而且是唐代主要的造船基地,如常州、苏州、杭州、越州、明州等。在当时,已能建造适宜远航的巨型海船,据惠琳在《一切经音义》中说,常见的一种称为“舱舶”,长达20丈,可载六七百人[1]。还有一种名曰“俞大娘”的海舶,能载重万石以上[2]。这一切都为东南沿海海上丝路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唐代的海上丝路主要有东海(今黄海)和南海两条航线。东海航线一般从登州、楚州(今淮安)、扬州、苏州和明州等港口起航,其主要贸易对象是日本和朝鲜。同以往朝代相比,唐朝与日本、朝鲜的海上往来更加频繁。例如,在唐代,日本的遣唐使共达19次,每次多达500人。公元603―894年,入唐人数达3622人,名义上虽是遣使贡方物,实质是变相的官方丝绸贸易。如公元805年,日本遣使270人,每人赐绢5匹,共计1350匹[3]。而日本在这一时期的供品则主要是金、银、琥珀、玛瑙等贵金属或稀有珍品。在这一时期,较著名的中日友好人士有:鉴真、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等,其中扬州高僧鉴真历经5次失败,第六次才成功登陆日本,在佛教上,他起的最直接的作用是把中国的戒律制度带到日本,在日本建立受戒制度,并进而把钻研戒律为主要内容的律宗教传入日本,这使他成为佛教中的独立宗派,并列为奈良佛教的南都六宗之一[4]。此外,鉴真还把唐朝鉴真的建筑、雕塑和本草学等传到了日本,为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朝鲜和唐代的贸易较频繁,许多来自新罗的朝鲜人在楚州(今淮安)定居,这些聚居区被称为“新罗坊”,他们经营海上航运,为中朝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海航线主要从广州启航,其贸易对象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地区:以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地区和以大食为代表的阿拉伯地区。

室利佛逝于公元7世纪中叶兴起,其领土包括马来半岛、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区,并控制着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这两条东西方必经的水道。所以,它既是东南亚地区的贸易中心,又是中国丝绸传播到东南亚的集散地。《新唐书》对室利佛逝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室利佛逝,一曰尸利佛誓。过军徒弄山二千里,地东西千里,南北四千里而远。有城十四,以二国分总。……其王号‘曷蜜多’。咸亨至开元间,数遣使者朝,表为边吏侵掠,有诏广州慰抚。又献侏儒、僧祗女各二及歌舞。官使者为折冲,以其王为左威卫大将军,赐紫袍、金细带。后遣子入献,诏宴于曲江,宰相会,册封宾义王,授右金吾卫大将军,还之。”[5]由此可见,室利佛逝的国王、王子不仅亲自来到中国,而且接受了唐朝的册封。唐代高僧义净去印度求经时,也曾在室利佛逝居住长达十几年之久,他写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是研究南亚和东南亚,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半岛在古代交通中所处地位的重要资料。

印度是秦汉时期海上丝路的终点,在唐代,印度河口、锡兰岛等依然是该地区的贸易中心,并成为连接广州与波斯湾、红海和东非等地区贸易往来的中转站。据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中唐时西行求法的高僧共60人,其中取海路的有三分之二[6]。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印海上往来的频繁程度。

阿拉伯地区是唐代海外贸易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在这方面记载最为详细的首推杜环的《经行记》,它翔实地记述了拂H(即东罗马帝国)、大食和中亚各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例如《经行记》这样描述拂H人:“气人颜色红白,男子悉著素衣,妇人皆服珠锦。好饮酒,尚乾饼。多工匠,善织络。”[7]他还记述了阿拉伯人的,“无问贵贱,一日五时礼天”,“不拜国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不食自死肉及宿肉,以香油涂发”[8]。更为重要的是,他还记载了这些国家丝绸工业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提到大食时说:“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a、织络者河东人乐h、吕礼。”[9]这说明唐代的丝绸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不仅传到了阿拉伯国家,而且唐代有绫绢工人、金银匠、画匠到了阿拉伯国家去谋生,这对中阿的直接交流无疑是极为重要的。而据阿拉伯商人旅行家苏莱曼的《苏莱曼东游记》记载,公元878年黄巢进广州城时,阿拉伯等国的商人就有12万人被杀遇害,由于战争,桑树都砍了,以致影响了阿拉伯和中国的丝绸贸易[10]。尽管苏莱曼所记述的数字有可能被夸大,但是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当时广州外贸的繁盛景象。

在唐代,强大的封建王朝奉行对外开放政策,并拥有较完善的外贸管理体系和相关法规。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在广州设市舶使,专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市舶税则成为中央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旧唐书・王锷传》记载:“榷其利,所得与两税相埒。”[11]由此可见市舶税给唐王朝带来的实惠。此外,唐政府还在外侨聚居区专门设立“蕃坊”,外来商人只要不触犯唐朝律法,就不仅可以自由居住、自由贸易,而且可以自由信仰自己的宗教,甚至建立自己的清真寺,如广州的狮子寺,泉州的麒麟寺和杭州的凤凰寺,等等。

唐代的海上丝路传播的不仅仅是丝绸等商品,它更是世界各族人民灿烂文化和宗教、艺术、风俗等交流的桥梁,如中国儒家思想、佛教艺术、中医、武术等的外传,以及印度佛教与舞蹈,阿拉伯伊斯兰教等的内传;饮食、装饰、医学、天文学等的相互影响:动植物、珍禽异兽的相互引进,等等。唐朝的主要贸易对象印度、大食、东南亚、拂H等地区都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海上丝路,无疑对世界各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迎胜.丝路文化――海上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97.

[2]王.唐语林(卷八).转引自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82.

[3]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上).转引自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58.

[4]夏应元.海上丝绸之路的友好使者・东洋篇.海洋出版社,1991:54.

[5]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二百二.

[6]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89.

[7]陈瑞德,刘如仲,傅冰,石u著.海上丝绸之路的友好使者・西洋篇.海洋出版社,1991:39.

[8]陈瑞德,刘如仲,傅冰,石u著.海上丝绸之路的友好使者・西洋篇.海洋出版社,1991:38.

[9]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7.

篇2

关键词:陶瓷;文化;中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63-01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是一个承前启后、大放异彩的重要时期,陶瓷文化在中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

一、唐三彩、越窑青瓷对外销售起到的影响

唐代陶制瓷技术非常精甚,有“皓洁如玉”、“红霞满天”之称。销售国外的主要有唐三彩、越窑青瓷。

(一)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工艺美术中成绩最卓著者。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装饰或者釉色等,在陶瓷使上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据考古证明,唐代陶瓷在当时的亚洲各国受到普遍的欢迎,远至非洲的埃及也大量进口中国的陶瓷。输出国外的陶瓷被异域人民大量采用的同时,许多国家开始模仿中国陶瓷生产各类仿制品。例:非洲巨大的制陶瓷中心——埃及的福斯塔特窑场的制陶工匠,模仿中国的唐三彩,制成了多彩釉陶器和多彩刻线纹陶器,福斯塔特窑藏的七十万古陶片,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是模仿中国陶器的。八九世纪时,当唐三彩输入波斯之后,在本地很快就出现了多彩彩纹陶器和多彩线刻花纹陶器,人们将这种华贵的陶器形象地称作“波斯三彩”。日本奈良县山道郡都祁村神龟六年(公元729年)墓出土的三彩陶壶残片——即日本陶瓷中上称谓的“奈良三彩”也是学习中国唐三彩的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朝鲜仿唐三彩烧造出“新罗三彩”。在今天的北非、西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包括埃及、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印度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古代遗址中都发现有唐三彩。

(二)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釉色青翠,类冰类玉,在唐代受到了普遍赞誉。如顾况的“舒铁如金之鼎,如泥似玉之瓯”;猛郊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郑谷的“茶新换越瓯”。这些都反映了越窑的特点,和唐代的饮茶之风盛兴及朝廷对青瓷的需求量增大,促使唐代的越窑青瓷质量也不断提高。1974年在浙江宁波余姚江的唐代出海口打捞出一艘唐代沉船,从中起获数百件瓷器,主要是越窑青瓷和长沙窑的青釉彩瓷。据专家考证,这些瓷器是准备销往日本或朝鲜的。

二、唐代陶瓷文化与日本的交流

唐代繁荣的经济,昌明的陶瓷文化和完备的制度,对隔海相望的东邻日本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成为日本竭力模仿的楷模。自630年日本就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学者和僧侣们,把中国的思想文化和封建制度引进日本,有力的促进了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遣唐使是日本朝廷派遣的国使主要职责是政治上发展与中国唐朝的和睦关系,经济上交换宫廷贵族需求的珍贵产物,文化上积极吸收丰富的文物制度,随使入唐的还有留学生、学僧是一群热情的民间使者,他们为探求新的知识不畏艰险,横渡大海来到长安,如饥如渴的吸收唐代文化,他们在学习中国陶瓷技术的同时,注重将中国陶瓷文化与日本民族文化结合,在学习与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日本传统陶艺的基本格式。

外来文化对唐代陶瓷艺术的影响:

外来文化使唐代陶瓷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唐代陶瓷艺术家在构思产品、设计器型,总是和使用对象所处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使用要求以及习惯爱好、欣赏水平等紧密联系起来。和六朝、隋代的陶瓷相比较,唐代陶瓷造型的明显变化,逐渐趋向实用性如器皿的颈部加长,或安上把手,壶类多加以短嘴,以后短嘴又逐渐加长,为了更适合倒出液体。这些反映了生活方式的进步。造型中也运用较大的弧度的外向曲线,陶器的造型近于球体,造型变得朱圆玉润。

唐代陶瓷艺术家为了适应出口的需要,往往会根据当地的民族文化,在陶器皿上设计出一些社会适合的纹饰,从而使西方文化在陶瓷制品上留下了见证。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青釉风头壶,吸收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的造型,壶身堆贴和刻印的联珠,忍冬、葡萄饿身披轻纱,扬手举足做舞状的,也是波斯器常见的纹饰,但配上龙风装饰却融化为中国的风格。长沙窑一些器物的装饰也出现了伊斯兰风格。在扬州出土的黄釉绿背水壶上写了意为“真主伟大”的阿拉伯文。这些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都在唐代陶瓷造型和装饰上表现出来。

吸收外来文化,不是照搬更不是消失自己的艺术特征,唐代艺术家在吸取外来文化营养时,善于把它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使得中国陶瓷艺术不断的推陈出新。这一时期风格很有特色,古朴雅致 朱圆玉滑,光彩润泽,每一件都展示了东方神秘古雅的魅力。充分表现了古人的审美观,美学理念,是瓷器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里程碑,是艺术史上的颠峰。

篇3

关键词: 陶瓷装饰;新彩;创新

1 引 言

陶瓷装饰是为了点缀与美化陶瓷而采用的一种陶瓷生产与制作方法。可以说,从陶瓷产生之日起,陶瓷装饰就开始孕育并逐渐形成,成为陶瓷生产的重要工艺之一。

所谓新彩,就是陶瓷综合装饰及应用的产物,即集古彩、粉彩,以及珐琅彩瓷器的装饰于一身,并吸收了中国画、中国民间装饰,以及西方油画、水彩画等诸多画种的技法,进而与陶瓷工艺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陶瓷装饰方法。它是中国陶瓷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互动的产物。

2 新彩是集中外陶瓷材料与相应技法于一身的陶瓷装饰的新思路

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早在“丝绸之路”开拓时代就开始了,从最初的物物交流到后来的产品贸易,再到技术交流与思想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双方文化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形成了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新彩就是在这种文化交流下的产物。19世纪末期,中国陶瓷装饰利用了西方在陶瓷生产与制作上先进技术和工艺,将传统陶瓷彩绘技术发展到新阶段。新彩是传统陶瓷工艺、中国画,以及西方油画等艺术文化相融合的既含有陶瓷工艺技术,又具有中国画内涵与精神,并吸收了西方艺术精粹的现代陶瓷装饰类型。

中国陶瓷装饰发展到明清之际,不论釉下彩,还是釉上彩都达到相当成熟的高度。作为釉下彩的青花,在明清时期已经发展到釉下和釉上紧密结合的高度。所谓斗彩,就是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的结合。事实上,青花加彩,在明代成化时期就已经取得突出成就。青花加彩的装饰表现方法,实际上可分为斗彩和填彩两种。填彩的方法是先在胎上用“苏泥勃青”画出花纹轮廓,然后再花纹轮廓内填以彩色釉料。斗彩又称逗彩,其法是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部位的加以彩绘,使青花和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合,构成全体”,故名斗彩。有关斗彩的记述,最早见于康、雍年间的《南窑笔记》,“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由此可见,釉上彩在明清时期已经相当成熟了。

这种将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的陶瓷装饰方法是明清陶瓷装饰工艺的突破与取得的成就。此外,中外文化交流,也给陶瓷生产和装饰工艺带来新思维、新方法,促进了中国陶瓷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陶瓷装饰是在继承明代五彩技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瓷彩绘,俗称古彩,与雍正时期达到完善的粉彩,合成陶瓷装饰釉上彩绘之精华。它们在材料工艺和绘画工艺上都达到至臻至善的高度。古彩在清代又称为康青五彩,它是黑、蓝、黄、紫和绿及红彩的统称,并采用黑色的珠明料单线平涂,笔力健劲,色彩浓艳,又富有层次感,所以,又称硬彩。与硬彩相对应的,就是软彩。所谓软彩就是粉彩,它用玻璃白涂底,用渲染的方法表现,使画面颜色由深到浅,产生明暗浓淡变化,富有温润匀静之美,因此,称为软彩。不论硬彩,还是软彩,是为釉上彩,均属于二次烧成。与此同时,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影响到中国陶瓷生产的发展。18世纪的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中促进了陶瓷工业的迅速发展,其中,“釉上陶瓷颜料的制备也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即以氧化铁、铜、锰、锑、铬等矿物为原料,高温煅烧成各种色彩的熔块,再配以低温釉面附着剂(熔剂)研磨制备而成。”对于西方这种陶瓷釉上彩绘材料及其工艺的吸收,促进了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发展与进步,它不仅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吸收陶瓷装饰并使之发展到新高度,而且,将西方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诸如油画和水彩吸收至陶瓷装饰之中,进而改变了陶瓷生产工艺上的不可预见性。以“此种低温釉上颜料发色稳定,绝大部分颜色都可互相调配,烧成前后颜料色相基本保持一致,因此,绘制时对画面的最终效果有预见性。”尽管如此,这种材料还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新彩,它属于外来的“洋彩”。这种“洋彩”被引入中国以后,在陶瓷装饰上从根本上改变面貌的是经过相对较长的实践摸索而实现的。正因为如此,新彩是中西陶瓷文化交流及合璧的结果。

新彩装饰是传统陶瓷装饰材料工艺与相应装饰技法的继承与发展,不仅如此,它主要吸收了西方近代陶瓷科学的积极成果并进行本土化的结果。

3 新彩是传统陶瓷装饰在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下发展的结果

在继承中国陶瓷装饰传统与吸收西方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中外广泛的艺术文化也随之进入新彩装饰领域,并使之出现了姹紫嫣红的局面。

首先,新彩是相对对于洋彩而言的,是洋彩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这正如现代陶瓷艺术家李磊颖所言,“景德镇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瓷用化工厂,专门生产洋彩颜料、金水及陶瓷贴花纸,从此结束了洋彩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并鉴于洋彩艺术表现形式的本土化,这个时期的洋彩也正式更名新彩”。当然,洋彩更名为新彩的中国本土化也不仅仅是就创办了自己的瓷用化工厂而如此简单。洋彩在中国本土化,实则是中国诸多文化因素,尤其是艺术要素注入的结果;它吸收了中国民间艺术的若干因素,诸如图案结构的方式,内容以及文化内涵等表达因素;它还广泛吸纳了中国画的题材、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与中国画的表现技法,诸如线描、晕染、皴法,以及虚实关系,乃至中国画的审美等等艺术因素;它是中国陶瓷传统技法的延续,吸收了陶瓷装饰中的古彩、粉彩等釉上彩绘的技法和相应的工艺技巧等等。总之,它伴随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中国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并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逐渐披上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陶瓷文化的外衣。

其次,新彩重在“彩”字上发展技术、技巧,并具有一套综合装饰方法。新彩因为其用料适宜,既能勾线,又能填加,还能彩绘,甚至是渲染,所以,新彩不仅在表现技法广泛吸收,而且在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借鉴上也同样具有游刃有余的独特创新性。从表面上看,新彩是简单的彩字的深化和演义,其实不然。新彩之所以“新”是因为它在陶瓷工艺制作上,综合利用了陶瓷装饰的传统工艺的技法,诸如古彩、粉彩的勾线法,与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画晕染的效果。彩既可以彩出不同的色彩结合效果,又可以彩出不同层次的色阶变化效果;还在于新彩吸收中国画和中国传统图案并西方油画和水彩画的表现技法的综合,形成了自身独居特征“新”。正因为如此,新彩才真正成就了自己独特的装饰方法,并与传统陶瓷装饰相媲美。

再次,“新彩”是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继承和发展,新彩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将中国传统装饰因素更多地吸收到它的装饰领域,――从而表现了民间艺术文化内容,并具有喜闻乐见艺术形式,而且,将中国画的艺术成分吸收到它的装饰领域,在陶瓷装饰上更加广泛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精神。“新彩”从中国画中吸收的精到多样化的线描,以及靠彩所达到的晕染效果,既能表达中国工笔画严谨工致的技术干练,又能伸张中国写意画挥洒自如的人文胸意。从某种程度上讲,正因为新彩的出现与在釉上的广泛运用,促进中国陶瓷艺术审美与中国画艺术审美的紧密靠拢与相互渗透。

陶瓷文化的发展不仅是传统陶瓷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延续,更是对传统陶瓷文化内容和形式的继承,突破与创新。“新彩”装饰具有这种思维精神。“新彩”在形成过程中,广泛继承传统与吸收现代创造成果既表现在时间上跨越,又突出体现在地域上的纵横,它集东西方艺术表达之精华而富有创新特征及风格。由于新彩从时空上对优秀陶瓷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吸收,继承与发展。因此,新彩具有多元性的文化特征,并体现了多元性的人文精神。

因此,陶瓷文化的创新,不仅是陶瓷材料的创新,也是表现技法的创新,更是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新彩就是在陶瓷文化不断创新思维引领下的创造性成果。

最后,新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尤其重要的是它吸收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内容、形式,以及表现技法,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推进到一个更加多元化的高度。新彩的所谓洋彩说,就是中国陶瓷文化从利用舶来材料到利用舶来技术的转化,不仅如此,新彩在吸收舶来陶瓷材料工艺技术的同时,还吸收了西方油画、水彩画的表现技法,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以及艺术特色和艺术审美。在具体表达及其艺术效果上,新彩可以达到写实甚至超写实的程度,可以与当代摄影艺术效果相媲美。此外,新彩富有创新性的特征主要在艺术效果上,它同样可以表现出西方古典艺术的古典美,近代艺术的理性美,以及现代诸多艺术流派的风格和特征。这样,集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与外来文化因素于一身的新彩,成为陶瓷装饰之族的新成员。

总而言之,新彩是在中西方陶瓷文化交流与互动中产生的,并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继承了陶瓷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又进行着突破与创新。正因为新彩的广收并蓄,所以,使得新彩具有多元性文化的艺术特征。

4 结 论

显而易见,从新彩装饰在中国的成功诞生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流,对于双方而言,皆是共赢的。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使中国的陶瓷文明传播到西方,而且,西方文明也影响到中国陶瓷的发展,尤其是近现代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陶瓷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改革开放;留学生;文化差异;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45-02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向世界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可以把中国建设好的。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也逐渐增加,很多国外的学生都选择来中国接受教育,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然后,针对留学生的课程到底是用英语教学好呢还是用汉语教学好,这从开始就成为了高校留学生教育的问题。综合考虑,其实留学生来中国,对他们实行汉语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学习并掌握好中文,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中国的文化,进而对学习专业知识也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针对中外文化差异着重讨论了教学方法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哪种语言更适合留学生教育

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很多人都认为对留学生实行英语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其实不然,这是一种典型的偷懒心理,把无论哪个国家的留学生教学都换成英语教学,无疑是没有针对性的。对于来中国的留学生,如果学习不好中文,那就等于是白来中国了。因为,一个讲着外国语言的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学习和了解这个国家的。很简单的例子,对于中国民俗的了解,就需要掌握好中文。因为很多地区的中国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言,如果连普通话都听不懂,那如何去听取地方语言呢?一个外国人打的,他用英文跟司机说自己是中国通。司机微微一笑,问他:“夜壶是什么?”这个外国人顿时无语了,他听不懂,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这是非常可笑的,所以中文教育对于留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他们都以能够讲流利的汉语为荣,所以他们大都是非常喜欢去学习中文的。如果给他们讲课都使用英文,那么就会使他们失去一次学习中文的机会。另外,留学生在中国,他们大都是以小群体的形式生活,能够真正接触到汉语的机会较少,所以汉语课堂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单纯为了学习汉语而单独开设中文课堂的话又不适合所有留学生,所以对于一些课程来讲,采用中文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文教学的优点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中国也逐渐成为了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话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很多为国人都以能讲中国话为荣。所以学习中文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很多外国人都加入了这个行列。中文教学有很多好处,其中主要表现为可以帮助外国学生掌握好中文,其次是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有就是对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1.学习中文的机会。使用中文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来讲虽然在开始阶段比较困难,但如果是全中文教学必然会让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外国学生也反对用英文教学,他们都认为自己来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中国学习,如果所有的课程都是使用他们的第一语言,那他们来中国的意义就失去了很多,所以他们非常愿意接受中文教学。从另一个方面讲,很多国家的科技比中国要好很多,尤其是在教育方面。那么这些学生从很远的地方来到中国,如果只是为了学习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或者是一些在他们国家已经落后的技术,无疑会使留学失去很多意义。所以,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这样会促进他们学习中文,以中国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对于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这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相比的,这也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一个重点。很多学生来中国就是为了来看一看这个文明古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语言不通是最重要的问题,如何解决语言障碍问题,不能只能通过自己在学校学习。但是他们生活的环境一般都非常单一,很多高校会把留学生集中起来,让他们集体居住和生活。所以他们接触中文的机会就变少,如果在课堂中还使用英文,那么必然会使中文成为他们的短板。当他们接触到中国一些历史问题,很难会以正确的思维去考虑。因为语言的障碍,导致了中国式思维障碍。没有中国人的思维,就无法去考虑中国的很多问题和现象。

3.提高交流能力。在中国很多高校都有留学生,尤其是对于中国著名学府的代表——北大。很多北大的留学生都可以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如果不看他们的脸我们有时候就很难听出他们是外国人。而其他一些学府的很多留学生在这方面并没有突出表现,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授课模式不同。在北大很多针对留学生的课程中,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往往不是英语,而是汉语。即便是英文教学,教师也会经常穿插一些中文。其实我们身上有很多需要外国人学习的地方,他们可以学习中国学生的勤奋聪明,同时也可以教会中国学生创新思维,学会了中文就可以更多地惊醒交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面,也可以帮助别人建立更好的起点。所以,中文教学也就成为了学习中文和交流的最好机会。

三、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让他们不仅可以掌握好专业知识,同时还帮助他们学习好中文。

1.全中文式教育。全中文教育是最佳的教育模式,这就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中文学习环境。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量使用生词,语速不应该过快等。因为中文毕竟不是外国学生的第一语言,他们能够领悟课堂内容就可以了,不能牵强他们去听懂每一个字。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非常好的。学生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很多中文,很多专业课堂中他们也可以用中文准确的表达。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留学生,他们的基础决定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正确性。

2.穿插式教育。对于初到中国的留学生,可以实行穿插式教学。因为这部分学生初来中国,他们对于中国的很多知识都是陌生的,如果开始就实行全中文教学,那么产生脱节、厌学的情形。穿插式教学是比较中庸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中文和英文各一半,对于一些关键词,开始使用英文教学,等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使用中文教学了。

教育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对于留学生教学来讲同样适用。我们不能够为了减轻自身负担而把课程简化;不能因为烦琐,而将教学内容删减。所以,在教学中不断寻求更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案是教育工作者始终的追求。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民族院校;中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G7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2-0118-02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层次和要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给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社会化管理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民族院校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异域文化的留学生尽快融入到我国民族地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也有助于提高民族高校师生与外籍友人间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的水平。

一、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流。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西部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体验和探究。随之也带来了许多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低效率的交流、沟通和相互间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的差异,容易导致外国人对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认识的偏差和误解,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形象和声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的理解与合作。民族院校做好中外交流主体间的跨文化交流工作,对于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前来学习交流,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我国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积极排除来自境外的不利因素,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意义深远。在跨文化交流中,应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 一)尊重认可原则

“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倡导的跨文化态度,因为这是和谐的跨文化教育的基础。”文化尊重的表现形式是对民族文化的充分关注,特别是对民族感情与民族意识的尊重。

(二)平等心态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行为,“跨文化交流不是对目的语文化认识、理解和接纳的简单的单向过程,更不应是一味地迁就和顺从另一方文化”,而是在互相认同彼此文化、平等相对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交流,否则,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形成文化冲突。只有在保证对方不失去本民族特征的情况下,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使对方理解和接受异域文化。

(三)包容借鉴原则

“包容的本质是对异文化的一种接受的心态,特别是对于本民族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的公正认可,以及对这种对立性、否定性的接受。”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要提倡双向、多向及互动的宽容,即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克服彼此的文化偏见,消除各种形态的文化冲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二、对跨文化差异分析

(一)对认知多元化差异的分析

来华留学生有着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种族,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多样化越来越广泛。由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有着不同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我们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惯用大熔炉的观点和方式来描述组织,认为不同的人在组织中多多少少地会被自动的同化。但是,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会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偏好放在一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许多发达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特别是到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无意中流露出一种民族与国家的优越感,发展中或落后国家的学生而有一种自我封闭的心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事物的多元化特点,积极适应各种各样的人群。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把来华留学生作为相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而对待,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对文化差异做出反应,从容以对。如果管理得当,多元化会提高组织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如果鼓励不当,就可能出现沟通困难和更多的心态对抗。

(二)对时间观差异的分析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其时间观也不一样。有学者指出,在时间取向上,我们是过去取向,而西方人则是未来取向。这种差异还表现在对时间的利用方面。以西北游牧民族地区为例,由于游牧生活方式的相对自由性,对空间与时间概念的认知不去刻意精确,所以在时间的支配、利用方面比较随意,灵活性较强。而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我们在工作中对未来时间的安排往往是“另行通知”、“过几天再说”、“以后在议”等,缺少具体化的安排。对我们来讲,这一情况由于司空见惯而很容易被我们理解和适应,但对于留学生来讲,常常无所适从,很难理解。这无形中加大了民族院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对思维方式差异的分析

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思维,缺点是笼统思维,强调直觉,轻视分析方法。”这对于民族地区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而言,表现较为突出。西方人见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其思维模式呈线式。而东方人见长于整体式,富有想象和依靠直觉,是一种圆式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与西方人那种或肯定或否定的精确性言语观不同,由于儒家文化“贵和尚中”精神和各民族追求和睦交融而表达礼让心理的引导,我们往往偏重迂回、含蓄和笼统的表达观,这种思维差异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常有体现。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加强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 对外交流 文化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根植于语言,因而学习语言时不可忽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这是社会语言学家的通常看法。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因此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外语教学很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的能力。近年来,我国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使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提高外语人才文化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这种交际能力除了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交际的有效性。当然这就不完全取决于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了,更是要考虑该语言形式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学生在传统互赖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提出问题、发表看法,习惯于运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而英美文化,则更强调个性的独立与张扬,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直截了当。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文化上的共性较易掌握,对于差异或者个性,往往缺乏了解,易于造成交际失误。因此在教学中作者发现学生运用语言时常以“中文思维+英语表达形式”来套用所学词汇和表达句子。这时就会出现不得体的句子,在交际中产生失误或尴尬局面。所以在英语学习时,当学生的文化背景与英美文化背景发生碰撞时,在交际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文化障碍给语言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这种文化差异也影响着外语教学。如果没有得到解决的话,必定会影响对外的交流。

下面列举在文化差异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实例,说明研究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一)致谢:在中国,亲戚、朋友当中一般不说“谢谢”,你要是这样讲,对方会觉得被当作外人,少了亲切感。而在英美国家,“Thank you”几乎整天挂在嘴边。

(二)谦虚:中国人以“谦虚”为自豪,美国人以“坦率”为荣。中美两国人对称赞有着不同反应。当有人称赞你或你的家人时,中国人通常会说:“哪里,哪里,不行的,还差得远呢”等等。相反,英美国家人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说:“Thank you”表示感谢并会十分骄傲地夸耀自己孩子的成绩优秀等。

(三)就餐时:交谈是西方餐桌上的重要活动之一,西方的就餐是绝对安静的行为。菜是一道一道地上,每道菜之间,留有余地供大家安静地与邻座的人交谈。一些就餐时的闹声都应尽量避免。

(四)打招呼:在中国,熟人或朋友见面通常会问候:“到哪儿去?”“吃了吗?”等。我们对对方的答话内容并不真正感兴趣。但若要译成英语,就会变成期待对方给予答复的真正问题,就不再是打招呼或寒暄了。英语中,“Where are you going?”只能在特定场合使用,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干涉别人的隐私。

从以上这些文化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了解语言中蕴涵的文化知识,那么有时就会出现交际失误甚至是错误。所以,重要的是要把对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克服文化障碍,促进教学。

一、加强文化教学

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语言的使用是为了交际。因此,在课堂上,可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讲解词语文化、对比文化差异等教学方法。

(一)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教育类的文章时,可向学生介绍英美国家的教育体制,开放教育的提出、开放课堂的出现、开放大学的普及以及目前英国的继续教育情况等。学习西方节日的时候,要介绍西方重大的传统节日,如:圣诞节(包括其来历、耶酥诞生、圣诞老人等);感恩节(其起源、感恩节的食物等)。学习经济金融类文章时,可介绍世界银行以及各大知名银行,以及银行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责。

(二)语言练习。英语的学习离不开练习。对于学过的有关情景交际的对话,教师可以先就学习过的话题给予一定的指导,然后再创设一个类似的情景,让学生通过使用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练习。话题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交际练习,有些学生原本觉得生疏的内容就会变得熟悉;有些模糊的概念就会变得清晰,在日后的学习和交际中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英语去思维和表达。

此外,语言教学也应该合着时代的节拍,展示给学生鲜活的语言与文化。引用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的观点:“应该教活的、使用中的语言。”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介绍一些流行语、酷英语、俚语等,既有助于教学,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对比文化差异。这是一种适用且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如:在学习文化差异方面的课文时,可对比英汉两民族打招呼的差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发出和接受邀请的不同方式;对比不同的餐桌礼仪;对比中西方称谓关系的区别;对比不同场合下的握手礼仪等等。让学生从中了解到各个国家有各自的文化、风俗习惯。

二、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多学习一些西方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英美文化,了解西方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其次,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从文化思维模式的视角从宏观上给学生加以指导。在教材中课后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练习中,这种常见的基本技能训练,体现了不同思维模式下语言基础结构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训练中教师的指导不可忽视。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时,注意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扩大视野,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力。

三、综合应用多种辅助教学策略

利用幻灯片、电影、电视、多媒体等教具,播放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影片、电视节目。如:电视英语教学节目《走遍美国》,尤其是电影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生活化、场景化。这不仅使教学更形象生动,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英美社会丰富的文化材料。还可利用外籍教师,举办一些介绍西方文化方面的讲座。

著名语言学家叶蜚声曾指出:“一门语言是探索一种文化的灯火,一门语言正是了解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的一个窗口。”外语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使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学习该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文化障碍,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安.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

篇7

关键词:英语翻译;茶文化;对外交流

茶文化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世界茶文化的鼻祖。外国人通过英语翻译了解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也对我们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然而,日本茶文化的国际地位却明显高于我们中国茶文化,甚至有不少国家认为日本才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直接忽视了中华茶文化的体系脉络。究其原因,我们传统文化的英语翻译存在纰漏之处,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不是过于浅显就是太过晦涩,不得当的茶文化英语翻译增加了外人对我们茶文化的认知负担,也阻碍了茶文化的对外交流。

1英语翻译的特点与原则

翻译是一种信息转换与传播行为,其是在一定语言规则的指导下,将一种语言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通常来说,翻译的内容既有语言、文字还有图形与符号。但是,我们一般所指的翻译主要包括语言和文字。英语翻译是我们日常所见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种翻译,毕竟英语是世界最主要的通用语言,任何文化的对外输出,必须首先要以英语的形式翻译出来,否则难以走出国门步入国际市场。例如,我国的文学作品在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时,必须要先将其翻译成英文,以供评委们所阅读探讨,如若直接以中文的形式参赛极有可能会夭折。莫言的《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因为其作品本身的出色,更主要的是其作品的英语翻译也非常出彩,原汁原味的地道化英语翻译使得《蛙》中的文化思想与历史感情才能为评委们所感知,其作品的价值意义也才会愈发鲜明。所以,英语翻译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其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具有不言而喻的推动作用。

1.1英语翻译的特点

英语翻译是语言翻译的一种,其是语言转换的工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英语翻译策略体系也愈发完善,并且已经显现出了其独有的文化特色。英语是信息表达的媒介,是文化的语言载体。但是,英语翻译却作为英语语言体系中的一支,其必须具备语法规范,结构严谨的特征。毕竟英语翻译是不同物质文化交流的纽带,其自产生之初就被打上了严谨规范的烙印,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英语翻译必须严格按照语法规则,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剖析,熟练运用英语的句型表达习惯,对不同的语言文字进行精炼化表述,从而确保原文的本真性。其次,英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将一种语言文字转换为另一种大家所知悉的语言文字,其根本目标是为了使不同语用环境下的人理解原文的意思,所以英语翻译又必须简洁明了,翻译过程中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长句。另外,英语翻译一般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不仅只局限于文化、生活,同时也会涉足经济、科技以及艺术等领域,所以不同范畴的英语翻译必须要表现出高素质的专业性。

1.2英语翻译的原则

翻译的原则可以用严复的“信”、“雅”、“达”来概述,而这一标准也成为了英语翻译最基本的准则。所谓“信”是指英语翻译必须以忠实原文为基础,力求地道准确,使英语翻译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即所谓的信息等值。而且,在专业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严格按照原文的意思进行审慎翻译,用专业化的词语表达相关概念,不得随意曲解原文。而“雅”则是指译者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应当善于运用文字对原文的不同意思进行修饰性表达,以增加译文的文字魅力与艺术感染力。“达”是英语翻译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其主要是指将原文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翻译出来,避免文理不通结构混乱,使读者能通过简洁的文字了解原文的意思。同时,英语翻译也应该以规范统一为指导,不仅用词规范而且语义表达也应该更加规范,在特定词语的翻译中,译者应该保持其原有概念的统一性,不能以模棱两可的文字对其进行抽象化翻译。所以,译者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应该秉持专业化的翻译原则,认真对待每一英语翻译工作,正确地运用专业术语、缩略词以及专业新词。

2英语翻译在对外茶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分析

2.1促进传统茶文化的传播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灿烂多姿的文化内涵,不仅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精粹,而且也囊括了民间艺术的精髓。所以,茶文化一直被视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其包罗万象的博大情怀以及深沉隽永的文化内蕴与顺其自然的豪迈气概也在不经意间渗入了我们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时至今日,虽然国人越来越喜欢饮茶,但是其对于茶文化的认知却依然处于极为浅薄的阶段,甚少有人能准确地对茶文化精神进行准确解读,大部分人都只是将茶作为一种日常饮品,极少会深入探析其背后所蕴含的茶文化意蕴,而外国人对于我们茶文化的认知程度也就可见一斑了。而英语翻译与茶文化相结合,那么意味着茶文化将会以英语的形式被世人所知晓,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将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中国茶文化,知晓我们茶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另外,在茶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我们国人为了适应文化发展的潮流,也会自觉学习茶文化。例如,孔子作为我们儒家的创始人,其在韩国备受追捧,并且韩国准备将其申遗,激发了我们中国大众对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探究之情,逐渐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热的浪潮。所以,茶文化英语翻译也将会在无形中促发我们国人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茶文化的学习中。

2.2推动全球茶文化的融合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发展历史。自唐朝陆羽的《茶经》问世以后,标志着我们中华茶文化的正式形成。《茶经》详细地介绍了茶叶的种植、采摘以及引用方式与茶具的选择等内容,而我国的茶文化也在文化传播中向四周扩散,东传至日本与韩国,西传到中亚以及印度等地。而后,在历史的演变中,各国结合自己的本土文化特色,在我们中华茶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本土民族化因子,渐而构建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茶文化体系。而在世界茶文化的融合大潮中,语言翻译是必不可少的。英语翻译的作用就开始凸显了,不同语言形式的茶文化通过英语翻译表述后将会更加全面,而茶学专家也凭借专业的茶文化英语翻译知悉了世界各地的茶文化后,预测世界茶文化的发展趋势,然后根据大众对于茶文化的不同反应,对本土茶文化内容进行创新性改造,从而实现不同茶文化的融合性发展,使其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

3英语翻译在对外茶文化交流中的具体翻译策略

3.1以英语翻译原则为导向,构建完善的茶文化英语翻译体系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较量,不仅表现为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且也会在文化的交流中体现出来。严格说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展现为综合实力的角逐。所以,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的象征标志,其对于一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难以言表的推动作用,文化输出也成为了国际竞争一种新方式。所以,我国的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应该切实利用英语翻译的原则,率先建立完善的茶文化英语翻译体系,以扫除茶文化对外传播中语言不通的障碍。首先,译者应该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化的英语术语,对茶文化专有名词进行转化表达,不能为了追求英语翻译的文采性,而任意曲解传统茶文化的意思。而后,译者在进行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时也应当尽量使用翻译国的本土特色语言对茶文化内容进行地道化阐述,尤其是对于不能直译的茶文化知识,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翻译原则,对其进行真实化反映。例如,在翻译我国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的核心内涵时,对于其“和”、“美”、“廉”、“敬”要义的阐释时,可以选择相应的英语单词对其进行转述,而后利用英语俚语阐析其具体的文化内涵。

3.2透过跨文化视阈,综合运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手法

翻译是不同语言文化沟通的桥梁,其是我们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手段。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深谙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共通性的,其不仅熟知本国的文化内涵,也通晓翻译国的文化特征。所以,翻译人员在进行文化翻译时,其必须要以跨文化交际为切入点,对不同语言进行转化阐述。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亦是如此,译者不可能跨越东西方文化的鸿沟对我们传统茶文化进行单一地异化直译或者简单的归化意译,其必须综合应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的手法。一方面,译者可以根据英语翻译的手法,结合中国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运用音译、注释、直译以及意译的方式,在不改变原有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茶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翻译。另一方面,译者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在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挖掘我们本土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后,采取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手法对茶文化进行相得益彰的翻译,使茶文化英语以翻译国人民更容易理解与认可的方式展现出来,进而推动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段津.沟通的艺术———中国外交官谈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经验翻译在沟通中的作用(二)[J].英语沙龙:高中,2005(4):36.

[2]任凤梅.汉英公共标示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策略———兼论河南省旅游城市双语标示语建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5-137

[3]宋兴岐.关于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及文化信息等值的研究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10):65-67.

[4]张昕,刘芳.中国英语在翻译中的体现和作用[J].北方文学旬刊,2010(6):92-93.

篇8

[关键词]文化外交;文化产业政策;“韩流”文化

[DOI]10.13939/ki.zgsc.2017.09.062

1 引 言

在全世界和谐发展的今天,可以把全世界连接在一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作用日益显露,文化竞争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竞争的一大方向。

作为一个在世界上雄踞东方的泱泱大国,塑造国家的良好形象,引导世界正确看待中国崛起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拥有着浑厚的文化底蕴,但在国际新环境下却显得有些没落。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文化外交的方式和策略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

作为我国邻国,并与我国有着一脉相承的韩国,在通过文化外交扩大本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方面有很多先进的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韩流”文化。本文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韩国文化外交和文化产业政策进行梳理,从中总结经验为我国的文化外交政策和文化产业政策提出建议。

2 韩国文化外交产业政策

2.1 韩国的外交产业发展历程

韩国的文化产业政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成型阶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为了恢复经济,金大中总统执政期间,韩国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并且马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通过政府规划来扶持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相继推出了《文化产业前景》、《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

第二阶段为大力扶持阶段:卢武铉执政时期,韩国文化产业更是因为效果明显而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2005年还制定了在2012年进入世界五大内容产业强国行列并成为东北亚旅游中心的发展目标。效果显著的“3C”战略产生于此时期,韩国政府以“文化立国”为基本战略,以“援助但不干涉”为原则,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予以保护。

第三阶段为成熟进击阶段:李明博总统上台后,韩国政府发表《文化蓝图2012》和《内容产业振兴基本计划》确定了韩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四大发展目标和五大核心战略,通过政府规划明确地指出了韩国文化外交和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

第四阶段为平稳发展阶段:朴槿惠总统在2013年刚一上台就针对韩国文化产业现状提出了“创造经济”的发展思路,非常成功地将“韩流”和韩国的先进的IT结合在一起。韩国文化产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2.2 韩国文化发展的长处与不足

韩国文化势头正旺,各种管理模式已经成型,在文化生成方面属于世界领跑行列。

首先,韩国的文化产业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韩国文化产业现已成为韩国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韩国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得到迅猛发展。网络游戏与影视剧成为其中的龙头产业。

其次,韩国的文化产业政策还有效地促进了韩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韩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其国际地位也得到了实质性发展。在2009年的20国集团(G20)峰会中,韩国的表现极其抢眼。前英国总统布朗举办的晚宴上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的座位紧挨着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这就是一大佐证。而韩国因为文化产业比重之大,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最小,地位再次得到提升。

但与此同时,韩国政府通过国家政策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隐患。韩国文化大都有政府扶持,虽说以“扶持但不干涉”为原则,但或多或少都有一种过分依赖政府保护和扶持的倾向。一旦国家掌控发展方向出现错误,那对韩国文化将是致命的打击。

3 我国目前的文化外交水平以及文化产业政策

3.1 我国的文化外交以及文化产业政策现状

中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已有巨大进步。我国文化产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约为25829亿元,占GDP比重3.82%。“互联网+文化”在2014年就现增加值2429亿元。近年来提倡的“走出去”政策也得到巨大发展,逐渐重视国内国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良性促进的健康发展模式。

但与此同时,我国文化产业仍有很大的弊病。

首先,体制上和制度上存在阻碍。因为我国文化产业起步在计划经济时期,地方部门政府为主体,其他行政部门为辅,难免会有地区保护问题。这就使得其间的平衡都有些问题,缺乏公平性。地方差异明显,各自为政,造成资源的浪费,使得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情况的发生。使得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受到阻碍,降低创新的积极性。

其次,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政策力度不够。我国对文化产业的保护存在很大问题。对进出口文化保护,金融扶持方面仍匮乏。在国际文化日益复杂的大环境中,国家相应的文化保护政策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国文化产业存在资源浪费问题严重。文化产业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仍受影响与计划经济政策。地方各自为政,虽然文化企业数量剧增,但方向和职能重复却也大有其在。近年来,文化园区大量建设也造成了文化产业资源的极度浪费。

3.2 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建议

3.2.1 建立系统完善的法规政策

颁布完善的政策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时期的当下,宽松但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就是首选。并且要学习韩国在这方面的基本原则:“援助但不干涉”,要发展文化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主动性,让企业在国家大环境保护的情况下自主发展。要致力于改变国内地区各自为主的消极局面,真正产生百花齐放的局面。

3.2.2 经济是文化的根本

及时注入大量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的注入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国家的投入仍是占比最大。我国目前在文化产业的投入相对略显缺失,应该积极去制定包括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和提供贷款等全面完善的经济政策。总体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政府扶持:①政府直接拨款,国家财政还是主流;②完善企业贷款所需程序,尽量简单方便;③在税收中实行优惠政策;④国家主导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走向世界。

3.2.3 政府提供技术支持

政府应该及时帮助文化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国家要统筹发展,在必要时支援困难企业。下设相关机构,委派相应技术人才。

3.2.4 后备人才才是未来

作为一个还没有步入大学的高中生,笔者认为国家应在这几方面做出积极有效的作为:①向中小学生展示完整全面的文化产业现状,引导培养相应人才的可塑性发展;②成立相应机构,整体负责人才的培养和规划,引进优秀人才;③大学院校已经是术业有专攻,国家应该正确建立奖惩制度,激发大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热情。

4 结 论

在文化产业日益繁盛的今天,各国都致力于文化的建设。而其中主打文化牌的韩国对中国的发展就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文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外交欣欣向荣的大背景下,介绍了在这方面成绩显著的韩国,以及其相对应的韩流文化。著重阐述韩国文化产业的起步、发展以及平稳前进的现状。强调了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消极影响。并就韩国在世界舞台上国际形象的变化与其文化产业在世界的发展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我国文化发展现状,做出了基本的优缺点评述,并就借鉴韩国政策后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笔者在文章的构建过程中明晰了当下文化发展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对这个科技高度发达、文化繁荣产生的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并且对笔者日后大学专业方向有强烈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翟璐.韩国文化产业政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向勇,权基永.韩国文化产业立国战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4):107-112.

[3]何爽.韩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及启示[D].沈阳:东北大学,2014.

篇9

一、现代汉语课堂教学当中引入流行文化的可行性研究

1、对于流行文化的认识。“对外汉语教学按其学科性质来说是对外国学生进行的,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特有的标记。自从上个世纪开始展开文化大讨论以来,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就一直是对外汉语学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文化”是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因为对外汉语教学说到底还是一种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因素,排除外国留学生用汉语跟中国人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克服因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文化背景,道德伦理观念的差异所造成的交际困难。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流行文化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流行文化以流行音乐、影视文艺、通俗小说、网络文化为代表,流行文化渗透入了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促进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

2、流行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影响。80后和90后都是生长于全球性的流行文化环境中,并且越来越依赖于在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的传媒手段,流行文化对于他们的影响很大。特别在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汉语本身较为难学,而且不具备英语这样的国际通用地位,必须有外界的持续刺激还能保证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流行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达国家都流行汉语热,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他们学习汉语主要是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对于日韩来说,学习汉语是由于本国的文化和语言与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流行文化的引入是激发学生外在学习动机的简捷方式之一。一般说来,生动、有趣甚至是时尚的知识更容易引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中国流行文化则很好地将汉语学习的趣味性和现实的使用功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人体会到对外汉语课堂活动的有趣之处,从而推动学生利用自己在流行文化中熟悉的知识参与课堂活动,产生有意义的语言交流效果。

3、现实可行性分析。流行文化引入对外汉语教学是具备现象可行性的,因为流行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性、大众性和娱乐性能够满足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在教学当中影视视听被广泛运用在汉语听力、口语课上。为了提高人们对于汉语的认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放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夫电影。这都是受到了英美流行文化的启发,比如中国的学生因为喜欢看经典外国影片,而去深入研究其台词,这一点同样可以移植到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来。

二、对教师的一些建议

1、教师要树立对于流行文化的时代观念。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具备流行文化的时代观念,他们甚至认为流行文化是一种社会上的庸俗文化,这种思想不利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要扭转这种思想,树立对于是流行文化的时代观念,将教学理念和时代观念和结合,这样有利于他们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将流行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完美整合起来,自身产生教学的热情,从而引导学生。

2、恰当地引入流行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必须要恰当地引入流行文化因素,对外汉语教学除了汉语教学,还担有文化传播的重任。流行文化在丰富中文教学,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中国的流行音乐和电影,以及流行的小说等等,甚至可以将中国的古诗词编写成现代短剧、歌剧或者唱诗会等形式。要注意的是,流行文化元素必须是中国的元素,必须要代表中国文化,必须要具备文化性,而不能随意找几首流行歌曲,或者找几部香港电影,就认为这些能够代表中国流行文化。这一点应该像韩国学习,“韩流”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所谓韩流,其实就是在吸纳欧美文化的同时,运用东方人的眼光重新包装设计起来的新型流行文化,这种流行元素中很好地将东方儒家的传统伦理文化以及西方流行文化结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因此对中国青少年而言既有新鲜感,又有亲和力。这种包装过了的东方文化,是亚洲文化和欧美文化融合改造的结果。因此确实较能贴近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因此,也有很多年轻人因此爱上了学习韩语,但是就当前的中国文化而言,如何恰当地引入流行文化元素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点问题。

三、教学实践及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主要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的结合,如果不能够注意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的结合,那么就不能够将优秀的精英文化传授给留学生,就不能够向外国人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从本质上说,现代流行文化还是属于西方文化,中国的流行文化都是收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的,因此,在教学当中,必须要注意将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相结合。

篇10

关键词:海外;留学生;中国文化课;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63-02

一、引言

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她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本文所讨论的《中国文化》是指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及华文教育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区别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这是一门学生更进一步接触与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课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课程还单独被列入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其学习对于中国人尚且充满挑战,而对于外国人的中国文化教学,则要以采取浅层即体验型的感性灌输为主。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晦涩难懂的文化理论课中走出来,更好地在感性上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

二、教学探索

(一)汉语长期班《中国文化》必修课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根据校华文教育专业部的安排,笔者担任华文D班必修课《中国文化》的教学。D班学生是学习过一年半汉语的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层次为中级下学期,《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他们进入中国社会、加深对中国认识的一门必修课。总的来说,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华盛顿图书馆上有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一格言道出了人们获取知识之途的真谛,许多事实充分告诉我们: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针对生本教学原则,笔者进行如下教学设计――“动手做”:将中国文化这一意象转化为具体的活动性的教学,分专题教学:地理、历史、民俗、民族、书法、绘画、剪纸、文学、科技、音乐、中医中药、中华武术……在进行“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剪纸”这些部分内容的学习时,笔者特地准备了毛笔、墨水、宣纸、颜料、剪刀等材料,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其中,写毛笔字用时为2次课(4节),比预计的时间长。这一届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可以深入讲解比如中国文学和科技部分的内容。学期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但给予指导,考试内容与最后一课的“中国文化知识擂台赛”相承,难度适中偏易,目的是让学生能学有所获。

以下为一学期教学纲要:

周次专题

1教学准备

2绪论,激趣;中国地理简说

3中国民俗

4中国民族

5中国历史简说

6汉字、书法

7中国书法

8中国画

9中国剪纸(1)

10中国剪纸(2)

11中国吉祥象征、中国工艺、艺术、姓氏

12中国神话传说

13中国文学

14户外教学――赴博物馆参观

15中国传统科技

16中医药、中国武术

17中国民乐

18中国文化知识擂台比赛

(二)以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级精读课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笔者担任D班精读课的教学,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新编汉语教程》第三册(下),这是一本以中国文化与社会为内容的教科书,共15个课,每课由一个主题组成:第1课《京剧》,第2课《中国地理》、第3课《中国历史》,这是一部中级汉语水平的中国文化综合教材,但是文化痕迹深,对于通用型汉语学习者来说不是很理想,学生也就此提出过建议,因而从2012-2013学年开始,D班精读教材改为通用型内容的《中级精读教程》。

(三)《中国文化》第二课堂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以后,我校海外班级除去AFS班外,其他班级并没有专门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笔者受到之前任教D班必修课以及《影视欣赏》、《汉字趣谈与书法》,以及《学唱中文歌》等第二课堂的启发,尝试开设《中国文化与艺术》第二课堂。

第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第二课堂分专题教学,整个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如下(第二课堂从第7周至13周上课):

第7周:激趣教学――中国地理、历史、社会、民族、节俗(课件和影视)

第8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简笔画、剪纸

第9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剪纸、简笔画、硬笔书法、毛笔书法

第10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书法

第11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画

第12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画巩固、中国民乐、民歌、诗歌、绕口令

第13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华好养生――民族舞、八段锦、穴位养生、中国美食

继此次开设《中国文化与艺术》第二课堂之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笔者汲取兄弟院校中山大学国际文化学院“中国文化沙龙”的经验,开设《中国文化沙龙》(Chinese culture salon)第二课堂,旨在丰富海外生课余生活,让学生通过艺术技能的亲身体验,以及对文化意象的感性认识对中国文化有个认识及体会。

中国文化沙龙第二课堂也是分专题教学,整个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大致与上学期相同,但也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调整,使每次课分别对应一个专题。内容如下:

第1次课:中国文化沙龙专题之中国文化概述――中国地理、历史、社会、民族、节俗、穴位养生(课件和影视)

第2次课:中国文化沙龙专题――中国音乐(民乐、民歌、音乐、诗歌、绕口令)

第3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书法(以毛笔书法为主)

第4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画体验(竹子、葡萄、马)

第5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剪纸(双喜字、四折、六折、八折剪纸、艺术剪纸)

第6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华好养生(民族舞、八段锦、穴位养生、中国美食)

第7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方言――粤语入门体验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是笔者开设中国文化第二课堂的第二个学期,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教学的素材与技艺比以前有所改善,报名以及到课的学生都非常多,生源相对稳定。纵观此7期的兴趣课,能坚持到来的学生多达30位,他们都充满热情,非常认真。结课时大家都流露出兴奋与感恩之情,令人欣慰;在教学法上,笔者采用“速成”和“体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体验并学习中国音乐、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剪纸、民族舞及中华养生知识等文化艺术元素,让其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学有所成,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感性认识。课程很短暂,只有7-8次,但更广阔的教学在课外。课余,笔者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了广州市各大博物馆、品尝北京路喝茶文化等户外活动,在实践中延伸了中国文化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视野。针对中国文化课的教学,笔者也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课外及结课后仍与学生在网络上保持中国文化艺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三、余论

借鉴兄弟院校及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培训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沙龙还可增选以下内容,比如:学编中国结、绘制青花瓷、设计京剧脸谱、包饺子、珠算等。这对教学素质与素材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我们可利用的平台也将更加广阔。国内不少高校也整编《中国文化》教学材料,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概况教程》和 《中国文化》(上外版和北语版),一部较新的《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中国文化》也已面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更多机会去尝试开设这样的体验课程或活动。

篇11

【关键词】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秦汉时期 中国西南地区 对外文化交流

一 、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概念

中国古代的西南地区,古代称之为梁州,在《尚书 》中的《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而且在东汉应劭《地理风俗传》解释道:“西方金刚之气强梁,故名梁州。”[1]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地区属于“南夷”和“西夷”的范畴,统称“西南夷。”[]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地域中,它并非人们传统观念中的不与秦塞通人烟的与世隔绝,正是在如李白写到的《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二、 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掘

三星堆遗址位于距中国四川广汉城西7公里,距南兴镇4公里的鸭子河畔,南距离成都约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连的三个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由于其古域内三个起伏相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遗址年代为前2800年至前800年,分为四期,一期为宝墩文化(前蜀文化),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古蜀,前1600年以后),四期为十二桥文化(古蜀,主要遗存在金沙遗址),约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目前正在申请成为世界遗产。白剑认为,三星堆整体文明来源于夏王朝有缗氏(蜀族)携带而来。

三、西南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众多的青铜人面像里有三件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长大似兽耳,大嘴亦阔至耳根,使人体会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惊讶和奇异。而它们唇吻三重嘴角上翘的微笑状,又给人以神秘和亲切之感。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另一件鼻梁上方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长有羽饰翘尾卷角势欲腾飞的夔龙状,显得无比怪诞诡异,为这类揉合了特点的硕大纵目青铜人面像增添了煊赫的气势和无法破解的含义。从上述的“千里眼”,“顺风耳”的造型,他们不单是中原文化中的传说中的仙人形象,而且大家应该注意到,他们中间有的人物造像,眼眶深凹,眼球突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青铜造像所塑造的“顺风耳”和“千里眼”等仙人形象,这是典型的中原文化的思想表现,在《封神演义》中讲到武王灭商是有过这些仙人助阵,可见这是中原文化的传入而影响的,那么这又是怎么从中原地带传入到这个难于上青天的地方呢?对于这个问题童恩正先生在《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讲到的,人们沿着所谓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传入的,在他认为这些传播文化的载体多为羌人,他们在秦献公初立之年公元前384年,秦国的军事行动迫使羌人为避难逃亡而迁徙到西南地区。[3]另外在童恩正先生的《近年来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战国秦汉时代考古发现及其研究》中指出“在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由此开启了西南地区与中原及亚欧大陆文化交流新阶段,至此到西汉中期,西南地区的文化较发达地带——巴蜀地区一直处于中原政权的直接统治之下,因此所采用的一些政策如移民实边政策等,对西南地区进行了政治经济,社会组织的中原模式改造,并且采用温和诱导型的文化改造,这对当地的文化无疑是一次挑战和有机的融合。”

四、西南地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立人像面部特征为高鼻、粗眉、大眼,眼睛呈斜竖状,宽阔的嘴,大耳朵,耳垂上有一个穿孔。脑袋后端有发际线。立人像身躯瘦高,手臂和手粗大,很夸张,两只手呈抱握状。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立人像,身高1米7左右,连座通高2.62米,重180公斤,被尊称为"世界铜像之王"。铸造历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如此庞大的青铜巨人,迄今为止,在国内出土的商周文物中,尚属首例,因此被誉为"东方巨人"。 大立人青铜像的头顶花冠的正中,有一个圆形的代表太阳的标志。从它所在的位置看,这个大立人像也许就是代表太阳神在行使自己的职能,也许他本身就是太阳神的化身。这是太阳崇拜的直接表现。青铜大立人不是一件写实风格的雕像,从人物的骨骼上分析,他的躯体不符合正常人的比例。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长有这般躯体的人。

五、结语

笔者通过此篇小文章,从广汉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物和人物造像的外观和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解析,与西方一些墓葬和遗址出土的器物进行比较的出了这一观点——早在上周时期巴蜀一带就已经和外界的中原及西方地区在文化上有着一定程度的交流,随着战乱后统一的秦汉时期的统治管理,中原文化进一步对当地原始文化进行了再一次的挑战和融合,而且在战乱和征伐中,甘肃等地的羌人为躲避战祸也迫使沿横断山脉一带迁入巴蜀西南一带,促使当地的文化与羌人带去的文化有一定的交流融合。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商贸的发展,伴随着商贸的步履西南地区的原始文化也在于其外来的西方文化不断地交流融合。因此可以断定,中国古代的西南地区绝非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绝对封闭独立的一个单元,而是与中原地区及西方区域进行着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霍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篇12

【关键词】国外施工语言交流语言考量及综合培训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forth company of Sinopec abroad, the support role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s a child of the worker of Sinopec, the autho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nd rational thinking of the overseas construction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of the fourth company of Sinopec in recent year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nd means,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nhance employee skill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employees, especially managers, in today’s Sinopec company of “building a prominent feature, leading at home and world-class energ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verseas; verb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evalua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C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几年,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先后在沙特、阿联酋、马来西亚等中东地区承揽了石油化工装置的施工任务,并在施工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是,语言交流与沟通仍然成为大部分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障碍,虽然在当初选派人员时,公司有意识地选派了一些年富力强,有一定外语(几乎都是英语专业)基础的人员,但是到了国外,与老外的交流仍然成为施工管理过程中一个难以避免的困难。因此,加强职工技能教育与培训,提高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语言交流能力,在“建设特色突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能源化工工程建设企业”的今天,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海外施工人员的语言现状分析

1、对专业文档的识别、了解和掌握困难。一线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与外国管理同行的信函、报批以及指令等一般性的专业文档,由于语言一知半解而引起的歧义等,影响了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源的配置、优化,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中的风险识别,材料设备的供应,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控制以及费用控制、资金回收等工作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期的延误或窝工等,给公司在国外的信誉以及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与外国同行日常的、面对面的交流中的困难。在每月、旬、周定期的联席项目施工协调会议、经营管理会议,施工现场的HSE检查、质量检查、文明施工检查以及工程施工进度检查等,在有关专业知识的表达、交流与对话中,大部分施工管理人员都不同程度的遇到了困难。在国外进行过施工管理的人员都深有体会:与老外日常交流中的口头表达很重要,与这些外国同行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有时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语言障碍,公司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工作和生活的交流与交往中,很难建立起良好互信的个人关系。

3、不同层次的人员遇到的语言困难有所不同。受个人掌握外语水平、语言交流的能力影响,在与外国人的语言交流中,从学校毕业3年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比较丰富,外语水平较高,在施工方案的策划、编写与执行等方面,在语言口头交流上,能够比较准确的进行表述,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刚从学校毕业3年以内的普通管理人员语言交流有着天然优势,尤其是海外留学的毕业生,语言交流比较出色,但是,由于这部分人员对施工现场情况不甚了解,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在对施工图纸以及来往信函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会发生表达不准确的现象。而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由于大部分外语水平较差,基本上与外国人很少交流,有限的交流,也须他人的传递。

海外工程实施管理中遇到的语言交流、沟通问题,并不仅仅是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本身的语言问题,国内和海外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的知识体系上也存在着不同问题,特别是对工程文档的接受和理解困难较多,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磨练。

二、思考与对策

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经过50年的发展,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职工队伍也是一支继承与创新、永不言败的高素质队伍。但是,在科技飞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输送和培养一大批合格适用的、既懂语言又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既与国际管理惯例接轨又有着丰富的国内施工管理经验人员,仍然是公司各级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首先,要实行应急的人员配置办法。对于海外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选择,在项目组建初期,就不能简单的依赖专业水平的高低,而要有相应的语言考量。对于项目的现有管理人员,在工作安排上,也应该依据项目管理的开展情况,根据语言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与相应安排,比如,对于经验丰富、但是语言能力逊色的工程师,可以搭配语言较好的、刚毕业的学生一起工作,起到互帮、互补的作用。

其次,加强平时的语言培训以及综合训练。对于海外工程项目来讲,培训的重要性远大于国内本土项目,大家同时到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进行项目的开展和运作,在很多领域上,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这种情况下,海外项目在平时,就应该注重日常的集中与培训工作,这其中一定要包括语言方面的培训,这种培训并非一定要以语言为主题,可以以专业技术为主题,但同时包含语言方面的互动和训练,从而,促进职工的语言学习兴趣以及专业提升动力。

其三,运用一定的经济措施激励员工的语言学习动力。公司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员工进行语言的考查、考核和考试,并按照等级,颁发一定数额的语言津贴,奖励数量未必需要多,但会在客观上,起到很好的效果。

篇13

【关键词】中外文化交流;留学生;传播

一、中国留学生概况

于中国而言,留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1872年至1875年间,由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倡议,在和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了四批总计120名留学生赴美留学。

时至今日,中国留学生群体不断的发展壮大。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截止2013年,中国留学生总人数达到了305.86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留学生人数除了在2004年有小幅度下滑外,一直呈上升趋势,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长。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41.39万,较2012年增加约14300人。

二、中国留学生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

文化交流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总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外交活动和战争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留学生究其本质属于一种文化交流的传统形式,作为文化交流传播的媒介,他们对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留学生远赴他国求学,作为某个留学生个体来说,他停留在他国的时间有限,造成影响的范围较小。但放大到整个留学生群体来看,他们在文化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留学生所赴的区域范围很广,可谓遍布世界各地。“如此数量庞大的留学生,作为跨文化传播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置身于与自身成长环境不同的异国他乡,学习生活中频繁地与同学及教师的交流使得跨文化传播活动不可回避。”一代又一代留学生在海外生活求学,加之他们在此过程中自身对当地文化的不断适应,促使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大大地延长了其影响的时间跨度及深度,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推动双方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三、中国留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巩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已有一段时间,但处于当下文化多元的社会,新文化不断衍生并冲击着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不断对其成果加以巩固。作为一个中国人、更作为一个留学生,他们自身就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他们在无形之中展现着母国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向世界传播。留学生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二)有利于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遭到大肆渲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是增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相互了解和认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留学生在国外生活学习,他们需要学会融入所处国家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践行是对此价值观最好的无声传递。文明、和谐、友善……外国友人在与中国留学生的接触中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而认识到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激进的民族,而是一个有责任,追求和平的民族。

(三)有利于我国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验。“近代中国留学生在国外,不仅刻苦求学,努力促进中外人民的友谊,同时还充当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留学生群体在传递我国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优秀学说引入国内,这大大促进了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

(四)加强公共外交

我国的公共外交主要以“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标,以“尊重、理解、共融”为理念,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文化交流、艺术交流、公益慈善、民间对话等公共外交方式,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互动共融,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一个爱好和平、推动繁荣的中国。在公共外交活动中,留学生群体是一股不可取代的力量。他们年轻充满活力。在他们留学的国度,常有国人组织联谊活动、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吸引他国民众参与进来。无形中逐步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留学生群体深刻影响着国家形象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留学关乎一国文化的大局,中国留学生群体既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在宣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亦大有可为。

在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留学生群体是中外文化交流中不可忽略的、强有力的助推力量。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此之下蕴藏的巨大力量。周棉在《留学生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一文中概括说:“虽然这期间也有许多迷茫和教训值得加以研讨和总结,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告诉人们,他们在近代以来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特殊的贡献和特殊的地位,已经产生了并且还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文化交流与繁荣之路艰苦而漫长,但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梁志明.当代留学大潮与中外文化交流[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

[2] 兴越.基于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2.

[3] 叶昌纲.近代中国留学生与中外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1).

篇14

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也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文化交融的结果之一。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这门学科不断发展,在学习方面也不止只限于书面知识,更多的外国学生因为学习汉语,所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世界的发展,人们不止注重衣食住行,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培养。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大多对佛教文化比较感兴趣。本文就将从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来看中外文化交流进行论述。我们知道,印度佛经传入中国内地经由两条路线:一条是陆路,即由中亚、西亚地区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然后再深入中原地区。史书上记载的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等以白马驮经到达洛阳,就是经由陆路而来的;稍后的安世高和支娄伽谶也是通过这条路线来到中原的。另一条是海路,大约到南北朝时才有著名的译经大师从海路来到中国传教,如禅宗祖师达摩就是经海路到达广州,然后才逐渐北上,进入少林寺修行的。丝绸之路的发展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的作用是相互的。

由于科技的发展,所以实习方式多元化,可以简单概括为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因为实习是跟汉语国际教育有关的工作。在平时讲课时就接触到了外国学生。学生为印尼学员,信教,所以在讲课前会进行祷告。这也是本文来源之一。

中外文化交流有多方面的。例如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等等。宗教间的交流为其中一个方面。本文将从宗教方面,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去研究中外文化间的交流。

本文主要针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并且结合Chinlingo平台的实习经历,研究在宗教方面,中国与外国之间,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很多书籍介绍的主要为佛教东传的过程,忽视了中国僧人的西行求法活动。其实,在印度佛教东传的同时,中国的僧人兴起了西行求法活动。西行求法活动,可以追溯于西晋时期。据统计,西晋时,已有三人西行求法,东晋已多达37人,六朝时达百人以上。因为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推动了中外之间的友好往来。

可以看出,宗教的传播与交流,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与学习的重要渠道。由于宗教哲学涉及人生领域的许多课题,触及民族文化的内核,因此,它的影响深远、巨大。其影响不止体现在宗教文化方面,也体现在文学、医学等各个方面。在文学方面,佛教的传播,促进了例如空海所著《文镜秘府论》等其他僧人的作品的出现,保留了中国文字学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料,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医学方面,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各种印度医学观念也传入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通过文献研究方法,针对在宗教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同之处,进行对比,看中外文化如何在宗教方面体现出来交融,并且通过宗教,与其它文化方面的事件进行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在宗教文化中,看出中外文化交流,体现中国文化的,即包容性。

一、主持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答辩人:目的:因为大部分文献都是从单方面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特别细微的阐述。但从两方面进行阐述的文献却少之又少。本文欲从这两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纳、阐述,从而得出论文结论。

二、主持人:本篇论文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答辩人:本文欲从六个方面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即:

第一章写了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的结果;

第二章是有关这两件事情发生的意义;

第三是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第四章我主要写了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这两件事情的异同;

第五章我针对这两件事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进行了一个概述。

最后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概括,也就是我们对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应该是怎样一个态度。我的论文的大概内容和结构就是这样。

三、主持人:在你研究的课题方面,你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答辩人:我运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文献研究法:针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对中外文化产生的影响,翻阅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比如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以及法显的《佛国记》等,种类有许多,在论文撰写初期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2、对比法:对中国以及外国产生的影响,从不同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又与“一带一路”进行结合,产生现实意义。并得出我们针对此现象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得出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对现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