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土地管理创新范文

土地管理创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土地管理创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土地管理创新

篇1

【关键词】:虚拟政府土地管理创新研究

一、虚拟政府参与下的土地管理

(一)虚拟办公

由于土地管理工作的程度较为复杂,且信息量非常大,在管理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单纯的人工操作及纸上操作,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管理成本,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状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土地管理管理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以及数据库等技术,建立办公系统以及个性化的个人平台。办公系统中增加土地政务的多个方面,比如土地登记、公文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等。如此便能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生产及管理文件的虚拟化,确保相关文件在制作过程中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无纸化。并且在对相关文件制作完成后可以有效地实现文件的传阅、审核、统计以及查询等多种管理任务。除此之外,土地管理实现虚拟办公的另一方式便是进行虚拟会议,虚拟会议的实现主要运用在远程视频会议中。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会议对土地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以及事后分析,或土地管理部门中的各级领导做出决策或者指导各部门机构的工作等平台。

(二)政务服务

传统土地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的职能处于独立且分散的状态,公众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也因此造成政府部门具有较大的管理成本。而虚拟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连接土地管理的各部门,采用一站式的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地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地资源管理庞大的工作量。除此之外,虚拟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操作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全天候及全方位的服务,如此社会公众在寻找自己所需服务的过程中不用受时间、地点以及服务方式的限制,便可以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政府机构相关的组成、职能以及各项政策法规等资料,从而完成申报、申请以及各种手续等事务。

(三)信息传递

虚拟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实时的数据及文件信息,因此公众在办理事务或者查询信息的过程中不需要到实体土地管理部门进行查询。在此过程中,虚拟政府可以充当一个信息传递的作用,这样便可以在规定的服务范围内,为公众提供相关的信息。虚拟政府在运行信息传递职能的过程中比较简单,只需要连接单位及个人与信息公布的机构,便可以及时地土地监察执法的相关情况及更新的土地政策。除此之外,也可以随时将公众对土地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建议传递给虚拟政府,从而确保信息传递在传递过程中的畅通无阻,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管理信息的公共性。

(四)公众互动

虚拟政府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了一个双向的信息平台,公众在此过程中可以成为政府网络信息的者、评价者以及传播者,并且在此过程中也能向政府提出对一些相关信息的供给诉求。由于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土地信息量非常庞大并且信息经常处于不断地变动中,一般情况下的土地政策不可能完全符合民意,且土地执法监察在实际工作中也不到位,但土地政策及执法监察制定及操作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对其进行虚拟沟通,不仅可以显著地减少双向进行互动的成本,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管理的参与度。

二、对传统土地管理体制影响

(一)打破了传统体制限制

1、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管理过程中采用网络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变进行即时及有效沟通的组织困境,简化信息传输链,并且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利用网络进行发散式的传播,能够确保国土资源部与土地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进行交换,并及时对相关信息做出反馈。

2、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随之缩小了数字鸿沟,这样便使得更多的公众通过网络来参与土地管理及政策的拟定中,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公众对相关政策的接受程度,最大限度地缓解因土地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3、虚拟政府参与下的土地管理更加科学并简单化了土地管理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杂的管理链条,降低了对土地进行管理的劳动强度。

(二)组织权力分权化

传统土地管理体制下的权力是层层向上集中,基层政府人员一般没有决定权。高层部门在决策过程中采用垄断方式进行,而下级无条件服从。虚拟政府参与下的土地管理改变了权力的分化,每个网络节点都连接着基层及高层部门,每个部门均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直接地运用自己部门或职位的权力,但在权利运用的过程中又不同程度地受平行部门的影响。这样,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层管理人员决策权的下移,而基层部门也将更具有独立自主的决策权。如此便进一步加强了土地管理中基层部门的权能,最终组织权向分权化发展。

(三)调整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

虚拟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运用改变了了传统或常规性事务的人工决策,使得管理工作朝着数字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最终能有效地改变传统土地管理组织中的弊病和缺点,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土地管理组织的规模,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

(四)无缝隙政府

土地管理部门的中间层专业性过于明显,存在明显适应性不足的状态,导致土地管理中不同部门中间层的职责及功能无法替代,难以将任务进行转移。因此,虚拟政府在土地管理中便是在中间层发挥作用,打破各个部门中间层之间的界限。虚拟政府参与下的土地管理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可以全方位地实现与公众之间的互动,虚拟政府通过与实体政府的结合,可以直接地对部分公众事务进行处理,同时为实体政府传递非常规性的事务,最后将决策结果反馈给公众,最终实现无缝隙政府。

三、总结

虚拟政府参与下的土地管理可以归类统计和采集传输大量繁杂的相关信息,促进正确决策的生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组织效率。除此之外,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与公众的互动,不仅可以接受公众的监督,也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公众对政策执行的反应。不仅可以显著地减少双向进行互动的成本,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管理的参与度,帮助政府进一步对原有政策进行校正,最大限度地推进我国国土信息的公开以及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篇2

1.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土地流转缺乏活力

根据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归属于村农民集体、乡镇农民农民集体或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集体,但是农民个体或农民集体并不拥有对土地的最终支配权,土地流转需要政府的批准和主导。此种情况下,我国土地流转形式单一,而且农民土地流转所得的收益受政府的主导,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土地流转所得到的收益不高,廉价征地现象时有发生,农民没有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甚至会抵制土地流转,这就导致了土地流转缺乏活力。

1.2社保制度不健全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若是农民失去了土地,那么就相当于失去生计。农民失地后的养老、医疗、就业、入学等社会保障问题,现在并没有统一规范的解决方式,这就导致了农民对土地流转有后顾之忧,无法积极地参与到土地流转之中。

1.3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安置矛盾突出

如今,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地区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农民失地后所得的补偿款并不能进行今后的生活,而且安置矛盾十分突出,失地农民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妥善安置。由于盲目的政绩观,部分官员为了追求政绩,甚至强制征收农民土地,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对社会稳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4征用土地适用范围过大

我国法律规定“若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土地实行征用”。但是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有些当地政府不论需地企业进行何种项目,只要他们提出土地需求就一概满足,甚至为了留下项目,还提出大量的如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甚至还刻意降低征地补偿标准,损害农民的利益。另外,还有部分企业的的经营范围并不满足土地批给条件,申请被斥后,这些企业为了拿到土地的使用权,公然向主管部门领导行贿,个别不坚定分子接受贿赂后,帮助其大肆买卖土地,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2.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2.1试行集体土地有偿流转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的价值属性越来越突出,进行土地的有偿流转将会给农民带来极高的收益。政府部门应该注意到这种变化,对土地的价值进行充分的估计,确保农民利益不会受到损害。政府可以出台专门的文件,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指导,积极的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为了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政府可以联合企业,开展作价入股、合作联营等有偿转让模式,这样既可以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又可以满足企业的用地需求,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一条致富之路,一举数得。

2.2不断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改进补偿支付方式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最根本的保障,是农民在市场中生存下来的唯一希望,可以说失去土地之后的农民将一无所有,只有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提高,使补偿标准适应被征土地的市场价值,这样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不会因为失去土地大幅度降低。在提高补偿金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对补偿支付的方式进行积极探索,为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着想,例如,可以采用让农民以地入股,享受企业的分红,或者让失地农民优先进入需地企业工作,通过这些方法,保障农民今后的生计。

2.3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严格限制征用土地适用范围

有些政府为了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对征地范围不加限制,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发展模式,竭泽而渔,严重影响了当地未来经济的发展。在土地征用的范围上相关部门应该进行严格的管控,不能因为某些企业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就允许这些企业的占地请求,在实际的审批中除军事项目和国家机关用地,国家重点扶持项目、交通项目、水利项目、能源项目用地外,其他项目的用地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通过所有审批流程后方可给予该项目土地使用的权利。

2.4调整有关土地政策,积极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

化经营在对土地征用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制的同时,还应该对一些项目进行扶持。例如,对于关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的企业,由于这些涉农企业可以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所以,可以对这些企业进行适当的扶持,对其用地指标优先进行安排;对于农副产品的加工场所用地,只要这些企业不在耕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不破坏土地的耕作条件,易于进行复耕,那么可以在企业交纳土地复垦保证金后办理临时用地手续,期满后复耕;对于发展养殖业的企业要充分利用非耕地、低洼地和废水塘等区域,尽量的不占耕地。另外,对于合同到期的土地积极开展复垦工作,避免土地闲置浪费。

结束语

篇3

关键词:山东东营 土地经济管理 制度 创新

引言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前沿和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中心,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未利用地面积广,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大,城市建设用地较多。为此,只有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制度的适度创新才是对土地制度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优化农村土地要素配置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东营市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也发现在土地经济管理上存在问题,阻碍国土资源管理的良性发展态势。为此,山东东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增加多种多样的土地制度创新活动的方式,实现土地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

一、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相关的制度管理、质量监督、资金投入上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东营土地经济的有效管理。国家对农村改革和发展提供诸多的优惠政策,但从管理方面却遇到产权问题、主体问题、制度问题等障碍,土地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较为滞后,并没有体现出农民是土地管理的主体地位,没有满足到广大农民的需求和利益。同时目前东营土地制度管理上产权不清晰、信息不对称、缺乏流转机制等,造成农业投入成本高,农民的收入降低,影响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必然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东营市城市化进程较快,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前沿,在城市化建设用地上较多,但系统的规划设计并不健全。

二、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面对以上山东东营在土地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山东东营必须积极推进土地整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推动土地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实施管理的新模式,主要体现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加强资金保障、发挥村集体和农民主体地位等方面。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重视

国土资源部门须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土地经济管理的领导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制度相关的土地经济管理的办法和制度,促进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的顺利展开。要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协助,促进工作整体进行,将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耕地保护相结合,一并纳入政府效能考核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并把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用地审批、计划指标管理等挂钩,并实行动态监测机制,和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制。要根据当地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度区域性土地制度,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实行统一规划家庭承包责任制,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股份合作,并建立和健全土地的流转机制。

(二)加强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监督力度

要加强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监督力度,要根据土地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实施强化质量管理的措施,强化监管、狠抓落实,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严格规划设计审查,在源头把住工程质量。同时还要成立土地监督机制,让村干部担当质量监督的重任,责无旁贷。要把土地资源的开发工程报告进行严格核对,并对工程开发实施质量巡查制度,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实施土地产权的可分解性

要采用效率最高的产权制度形式,详细划分土地产权界定,人们就可以通过自愿交换的合约行为来达到土地资源配置的满意效果,这也是土地经济管理制度的一大变革。农民可以利用土地使用权进行入股,强化农户经营权并进而对平均分配的资源配置低效率进行修正,促进土地产权流转市场的发展,促进土地制度进一步变革。

(四)加大土地管理的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土地经济管理的顺利展开,同时还要规范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能够落到实处。国土资源部门可以利用资金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整治,有效聚合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相关涉农资金,共同投入项目建设,较好地发挥了资金的集聚和放大效应。在此基础上,还要有相关的部门对资金流向进行严格审计,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性。

(五)提高农民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主体地位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农民在土地管理方面既是土地的使用者,也是土地的监督管理者。要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体,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培育稳定的农村经济增长点,结合农村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集中社区建设。打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平台,就要在项目建设中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体现出农民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主体地位,改善了农民生活。

结语

通过以上对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创新管理方式和实施模式是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土地经济管理上,山东东营的土地管理部门就应该不断完善其工作机制,强化对土地资源的质量管理,要重视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意识,加大管理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要重视农民在土地经济管理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促进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的有效管理,促进社会的稳定,人们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邱继勤;邱道持;石永明.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的市场配置[J],《城市问题》,2010;(07):15-16

[2]张琦.我国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关度的区域差异比较——以百强县区域分布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07;(01):33-34

篇4

要坚持依法办事原则。在进行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二轮土地承包的具体政策,按照程序合法、手续完备、权证到户的要求做好完善工作,决不能为了一个项目,视国家政策而不顾,草率行事,搞什么“大调整”、“小调整”的,动荡农民生产投入之积极性。要坚持尊重民意的原则。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必须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在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要求及时完善手续,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改变土地用途时,一定要尊重历史,尊重实际,尊重民意,一定要站在既要发展,又要保护农民权益,选择形式要多样化,不搞一刀切,一定要完善各类手续,赔产手续、还耕手续等等,坚决杜绝各种隐患,引发农村经济社会群体矛盾。要坚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则。必须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借机非法剥夺和限制农户承包土地的权利及其相关权益,特别要注意的是操作的合理合法性、公开透明性、客观公正性,杜绝一切“暗箱操作”,防止一切损公肥私行为。

2合理选择流转方式

土地两权分离,有利于提高现有土地和山水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和商品率,而且有利于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竞争。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主要采取自由流转和组织流转两种形式。所谓自由流转,就是农户直接进行流转的,其特点是补偿标准多样,也有无偿耕种的,承包期限不定,权利义务不明确,合同形式相对不规范。这是大部分无力耕种农民采用的土地流转方式,其具体形式主要有:①转包。农户将承包土地直接转包他人,收取租金。②代耕。农户将承包土地无偿地给其他人耕种,大多出现在亲朋好友之间。所谓组织流转,就是通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的土地流转方式,其特点是规模较大,连片经营,多数地方农民能从流转中得到补偿,流转期限较长且稳定,一般在10~30年间,相对而言要规范化些。推行的农村承包耕地“托管”形式,就是很好的方式。组织流转的具体形式:①反租倒包。由村组向农户租回承包土地,再倒包给招商引资企业或其他经营户。②留包转耕。对部分从事二、三产业或外出务工的农户,由于他们无力再耕作自家土地,村集体可以在保留农户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经营权集中流转。③股份合作。村集体将农户土地承包权折算成土地股份并虚化,土地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或发包,按土地股份,村集体将土地经营及发包所得年终进行分配。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组织流转方式,既保障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又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值得推荐的方式。

3农村社区作为土地流转治理机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导致利益的多元化及利益冲突,致使农村社会矛盾加剧,发展农村社区成为解决农村利益冲突和矛盾的必然道路。这也是解决现代农村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的必然选择。通过农村社区组织可以增加农村社会群体抵御强势集团的能力,更好促进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建设农村社区的关键问题,农村土地关系到农民生存的切身利益。在实践过程中,农地市场流转机制不健全问题,造成农村土地流转无法有序进行。由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且维权意识及能力薄弱,一些地方官员,低价流转农村土地,损害农民利益。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健全,基层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以“社区自治”为目标的社区民主管理体制逐渐建立起来,不仅能维护农民的相关利益,也给予了社区部分自治的权利,包括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等对土地的处置权利。农村社区可以代表农民的利益,通过集中各方资源,加强农民在利益博弈中的话语权,增强农民在土地流转方面的维权能力和意识,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同时,为农民提供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加强基层群众自治,更好地促进农村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农民发展权益,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在修订《土地管理法》时,我们应将农村社区作为重要的土地流转治理机构,发挥社区及社区中的社会组织在土地利益分享与共享、提高社会管理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化解社区矛盾、提高社区发展水平中的基础作用。

4使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适度分离

篇5

内容提要: 土地权利制度创新是《土地管理法》修改的重心。文章论述了如下四个命题,即,在既有土地物权体系之下,不宜再创设一个新的物权类型“农用地使用权”,也不宜使用“土地抵押权”这一模棱两可的术语,但相关权利的物权变动规则应在《土地管理法》之下得以明确;建设用地使用权只能采取有偿(出让)和无偿(划拨)等两种方式设立,其期限无需在 法律 上作出规定;并非只有本集体 经济 组织成员才能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无需审批,其流转亦应放开;土地登记机构应当统一,登记的效力应当符合《物权法》的规定。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土地管理法》颁布于1986年,其间历经1988年、1998年、2004年三次修改,基本确立了以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土地权利制度。《物权法》对土地物权依传统法理和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禁止抑或放开?

《送审稿》第97条第3款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经本集体 经济 组织同意,在保障基本居住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将其房屋以及宅基地向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人员转让、赠与或者出租。 农村 村民转让、赠与或者出租宅基地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这一规则明显不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的精神,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制止滥建住宅或变相商品房开发,以保证耕地和维护宅基地分配公平”(王卫国、王广华,2001)。

第一,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就使得农村房屋和宅基地顿时“沉淀”,成为不具有充分市场价值的“死资产”,体现着对农民及宅基地使用权的歧视。城镇农民所享有的商品房所有权及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自由流转,但农民所享有的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却限制流转,使得农民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无法成为真正的财产,明显体现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城乡二元分治,使城乡不平等现象更加突出。对于农民而言,房屋和宅基地使用权往往构成其主要财富形态,严格限制其流转,直接导致资产消费,农民无从以之变现或担保融资,农民财产权益被制度性损害。同时,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也造成农村大量住宅闲置,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张新宝等,2009)。“随着我国 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深入 发展 ,在城市经济辖区范围内,农村尤其是 交通 便利、地势优越的城乡结合部,宅基地满载着巨大的可以近期实现的经济利益,催生了宅基地交易隐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张新宝等,2009)由宅基地使用权隐型交易所引起的大量纠纷直接造成了社会不稳定的隐患,由“小产权房”所引发的各类问题不断显现,久而久之,又将成为新的悬而未决的 历史 遗留问题。

第二,不可否认的是,宅基地使用权既是农民的一类财产,同时又是农民生活保障的一大手段,亦即,宅基地使用权同时具有了财产性和保障性。制度设计之时,我们应当置重的是其财产性,还是保障性?如果它是一项权利,却为何又不具备权利的基本权能?宅基地使用权在设立方面固然有其特殊之处,但它一经设立,就成为农民的私权,理应可由其权利人自由处分,不能仅因其福利性而限制其自由处分。试想,城镇居民福利分房一定年限后还可以自由流转,为何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具有福利色彩,就不可自由流转了呢?我们既承认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类财产,但又基于其保障性严格限制其流转,表面上看好像是保护农民的生存利益,防止农民陷入“失地、失房”的绝境,但是,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本身使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价值无法显化并得到实现,这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犯。如果允许流转,农民就可以增加财富收益,农民的权益将会得到最大化的保障(张新宝等,2009)。同时应当注意的是,虽然 法律 上允许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但作为“经济理性人”的农民并不一定会将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出去,其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及其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选择自己认为最能发挥宅基地效益的利用方式。

综上所述,本文作者认为,现阶段宅基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应当置重于宅基地的财产性(用益物权),将其保障性放在次要位置。

五、土地登记制度:主要争议及其解决

土地登记制度无疑是土地权利制度中的重要一环。《物权法》中关于土地登记问题仅仅作了原则性规定,《送审稿》第三章“土地登记与调查”专门规定了土地登记制度,但从条文内容来看,《送审稿》并未把握《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立法原意,有些规则甚至直接与《物权法》相冲突。

(一)土地登记与发证之间是什么关系?

在物权法之下,包括土地在内的不动产,以登记为其公示方法,其中,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由登记机构管理;不动产权属证书是登记机构依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向权利人颁发的证明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11]。由此可见,不动产登记簿是确定不动产物权的最终法律证明文件,不动产权属证书仅仅是一种证明,其目的在于简化不动产交易当事人之间证明不动产物权的成本,并不享有法定的公示公信力。因此,在土地登记中,土地登记簿是土地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而土地权利证书仅仅是权利人享有相关权利的证明,土地权利证书极易伪造、变造,但土地登记簿却难以伪造或变造,在相关制度设计中,置重的应是土地登记簿,而非土地权利证书。《送审稿》第23条规定:“土地权利登记,由土地权利人自己或者委托土地登记机构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应当登记的土地权利经依法确认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土地权利证书。”并未厘清登记与发证之间的关系,应予修正。

(二)土地登记机构统一了吗?

《物权法》虽然规定了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但在我国目前房地分离的行政管理模式之下,尚难执行。《送审稿》先统一土地登记,实为可取。但其条文之间却并未做到此点。统一土地登记意味着土地登记机构的统一,但是《送审稿》第23条规定:“土地权利登记,由土地权利人自己或者委托土地登记机构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第24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土地权利证书。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家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土地权利证书。土地抵押权、地役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登记造册,核发土地权利证书。中央国家机关的土地由国务院管理机关事务的工作机构确认使用主体和用途后登记,核发土地权利证书。”在这里,土地登记机构一会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一会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并未统一。

此外,《土地登记办法》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不含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12]。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等土地权利证书也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土地登记簿颁发。而依《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职能由农业行政部门负责,依《农村土地承包法》管理[13],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发放、管理,也就成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同时,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记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内容”[14]。由此可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15],从而产生了“多头登记、多头管理”这一广受诟病的弊端。集体土地所有权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登记、颁证,为何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上所设定的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颁证?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在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地役权等集体土地之上的他物权均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登记、颁证,为何唯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种集体土地之上的他物权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颁证?为此,本文作者建议,《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应当突破行政管理权限的区分,还原土地登记的公示属性和服务功能,规定统一的土地登记机构。

(三)土地登记究竟是土地物权的生效要件还是对抗要件?

登记依其内容、效力等的不同为标准可分为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登记生效主义是指物权的设定以登记为发生效力的要件,换言之,未经登记,物权不仅不能对抗第三人,而且在当事人之间也无约束力;登记对抗主义是指物权依当事人间的合意即设定,但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换言之,当事人之间依合意成立物权后,对于第三人而言,未经登记者并非无效,只是当事人不能主张其有效。《送审稿》第25条第1款规定:“土地权利的设立、变更和消灭,自载于土地登记簿时发生效力。”因此,前述各种土地权利,未经登记,不生效力。但是物权法之下,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无须登记即生效力;宅基地使用权也无须登记依审批即可设立;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但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送审稿》与《物权法》之间明显存在冲突,应予修正。

六、结 语

《土地管理法》修改实为关涉芸芸众生的大事,以此为契机完善我国的土地权利体系,无疑是修法时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土地权利本属一种私权,但《送审稿》在有关土地权利制度的设计中,行政权力对土地权利的过多干预,直接导致了土地权利的公法化,影响了土地权利作为私法权利的基本属性。这也导致土地权利很难从《土地管理法》中走出来而进入《物权法》中去。《送审稿》中有关土地权利的制度根植于计划经济时代。淡化土地权利的行政色彩,还原其作为物权的本性,是改革现行土地权利制度的第一步。

注释:

[1] 如《物权法》第151条和153条分别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办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2] 虽然《土地管理法》以土地管理关系为其调整重心,但不容否认的是,《土地管理法》也调整土地权利关系(民事关系),并且以土地权利关系为其基础。现行《土地管理法》第二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几乎全部是调整土地权利关系的规范;第五章“建设用地”中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转让等的规定也属于民事规范。

[3] 虽然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地役权也属于土地权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前者适用《农村土地承包法》,后者在《物权法》中已作详细规定,实施近三年来并无大碍,无需在《土地管理法》中作出更为具体的规定。有鉴于此,本文未将这两种土地权利纳入讨论范围。此外,土地用益物权之上所设定的抵押权主要是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权和地役权抵押权,其中,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已在《物权法》中作了充分的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在物权法之下极受限制(基于《土地管理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在调整范围上的区分,土地管理法修改未将此纳入调整范围);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权为物权法所禁止;地役权抵押权和地役权所依附之其他用益物权的抵押权同时设立,不具有独立讨论的必要,因此,本文未将抵押权的创新问题纳入讨论范围。

[4] 就本类农用地而言,实行什么经营制本是土地所有权人——农民集体自主决定的事项,但依现行法的规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就多少带有了点强制性的味道。未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未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地区毕竟只是少数,而且各有其不同的原因,再就此规定一个“农用地使用权”来稳定一个当事人本不想稳定的土地利用关系,是否妥适,还值商榷。

[5] 就本类农用地而言,《物权法》第134条规定:“国家所有的农用地实行承包经营的,参照本法的有关规定。”由此可见,此种农用地可以设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无需另行规定即可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发展。

[6] 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登记对抗主义,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经登记,自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生效即可设立;登记只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物权性流转时起着对抗第三人的作用。

[7] 当然,依《物权法》第180条第1款第7项关于“法律、行政法规与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均可以抵押的规定,有可能出现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该款第2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该款第3项)之外的权利抵押权,如海域使用权抵押权等。

[8] 不过,在我国现行法之下,为防止国有土地资源的流失,促进国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无偿设立(划拨)受到了严格限制。

[9] 既然是依行政许可所取得的权利,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2条)。这也成了我国现行法上和物权法立法讨论中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予以严格限制的逻辑起点。

[10]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12条和第13条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仅限于:(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2)有限 自然 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5) 企业 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即使是上述事项,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也可以不设行政许可:(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2)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3)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4)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11] 《物权法》第16条和17条分别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不动产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12] 《土地登记办法》所新创的“集体用地使用权”一语有违物权法定原则(郑清贤,2008)。

[13]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1条规定:“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的指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

[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管理办法》第9条、第10条。

[15] 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管理办法》第10条的规定内容来看,所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可供农村土地承包方查阅、复制,使之具备了物权登记的性质,又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3条所规定的“登记”的职能不一致。

参考 文献 :

高圣平,2009:《担保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

篇6

[关键字]农村 土地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02.3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2-1

1 现阶段农村地区土地管理现存问题

近几年内土地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在当今中国做好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工作,对于自然的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特殊的双重意义,中央政府也在这一方面给予了非常多的关注。

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便可以发现,一方面,相比较告诉发展的城市化,我国的农村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无论是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还是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上,农村地区和城市相比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我国农村地域广阔,我国的土地资源也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社会、教育和经济大发展来说土地资源便是其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长远保护土地资源能够对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助力,从而减少贫困人口,缩短城乡差距。

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对经济发展的盲目追求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土地开发在我国农村地区已经达到了极限,环境和生态系统也日渐脆弱。所以为了既满足当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满足后代人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对维护农村的自然生态系统,土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便变得非常迫切。

2 关于农村土地管理方式的创新性

2.1 重视农地发展权

土地用途从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从而附有了更多的不同的用途使用的权利便是所谓的农地发展权。简单来说农地发展权从另外一种形式上改变发展了农业用地,让农业用地不再局限于农业发展,农地发展之后的土地性质是一种从属于地权的能够单独处分的财产权,并与土地所有权并立。

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农地保护角度看,土地因为农业发展和维持耕作的需要从而无法变更为建设用地的错失了土地最佳的利用方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农地发展权的主体则应给予一定的补偿措施,具体方法可以在全国农村范围内推广设立可抵押的农地发展权或者普遍的农地发展权来鼓励那些保护土地作为农业用地的农民。

从土地用途角度看,农业用地用途转变方式的不同,农地发展权又包含两种,即许可转移农地发展权和限制转移农地发展权,或者是可转移的农地发展权和虚拟的农地发展权。

2.2 正视土地管理中农民与政府的关系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首要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农民自主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耕地保护的愈加重视,为农民参与到土地管理决策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一,我国经济的开放和发展也带来了我国乡村社会的转型和转型的逐渐深入,改变了农民长期以来固有的思想观念,历史计划经济模式遗留下来的的对于政府的崇拜和认为政府万能的心理被逐渐地打破和消退,相反的是农民参与到政府管理中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对于自身事务和自身合法权益的关注,对土地管理决策的参与,让农业用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第二,农民参与土地管理决策的权利得到保障。《土地管理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逐渐得到完善和补充,同时民主制度的改革也在大力地推广当中,这些都能够为保障农民参与土地管理决策的权利提供制度上和原则上的保障。除此此外,国内媒体对农业用地的关注和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讨论也为农民参与土地管理决策权力提供了舆论上的支持。

第三,部分参与途径得到开放。地方政府尤其是一些基层政府正逐渐地为农民参与到土地管理当中开放了部分途径,比如决策前政府向媒体和农民公开部分信息,决策时农民代表参与到整个决策过程中,决策后农民和媒体进行双重监督等。

2.3 强化土地利用中的分类

根据分类学的要求和管理的需要,《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对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进行了整合和划分。

一是按照“区域”和“类型”进行区分,划分标准则只按照类型的唯一性,并不按照“区域”来划分“类型”。

二是根据四个主要指标来进行分类,分别为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土地用途、覆盖特征。按土地用途划分一级类,二级类的划分主要依据剩下的其他三个指标。

三是遵照城乡一体化原则。城乡划分土地时不应经济和地域的区别统一按照共同指标进行划分,全面覆盖所有土地分类。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避免因政府职能部门职责交叉导致土地分类不同而引起的数据重复,统计矛盾,分析困难等问题,同时对于真正掌握可靠准确的土地相关数据,实现全国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造、管理和保护及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科学的划分都具有特殊意义。

3 结语

虽然通过改变原有的土地管理模式可以鼓励和保护农民参与到土地管理决策中来,但是在当前和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由于受到农民自身素质、地区条件和行政体制的限制,土地管理决策对农民的全面开放仍然是需要努力的一个目标。这是一个逐渐成熟和改进的过程,政府需要不断地改正自己在土地管理决策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创新体制和规章制度,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欢迎农民参与进来,让土地管理决策的农民参与度更高。

参考文献

[1]叶剑平,吴正红.正确理解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J].中国发展观察,2006(11).

篇7

(一)地方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

1、馆藏书籍资源不合理

就目前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限制,大部分地方图书馆的书籍资料还是以纸质材料为主,电子阅读模式还未能大力普及。从历史的进程发展来说,纸质资料和书籍对人类文化传播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当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来说,纸质资料虽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但与以往相比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纸质资料相对于电子书籍而言,其成本高,内容更新慢,周转期长,易于丢失。地方图书馆的存书,年代已经久远,在新的一些领域,书籍的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2、服务意识落后

地方图书馆管理工作者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将服务管理、服务理念放在一边,从而忽视了读者的存在感。由于缺乏人性化的服务意识,这使得读者和地方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问题。同时,地方图书馆服务水平较为低下,在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主动性,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主要围绕纸张文献和图书馆舍展开,把读者放在了次要位置。地方图书馆不能够积极主动关注读者和用户的需求,根据管理服务对象的共性需求和特殊需求来提供主动的和深度的服务。其服务更多的局限于文献,没有完全体现以人为本精神,不能较好地满足读者和用户的深层次特殊需求。

(二)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现状

地方公共图书馆在管理上,侧重于图书的采购和编目管理,把管理重点放在采编部门,管理主要是围绕馆藏文献资源进行的,这是一种较为封闭和落后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读者和管理人员都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同时这种管理模式也不利于地方公共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同时,地方图书馆管理层级较多,采用的是各部门分散的条块式管理方法,无法提供一体化服务,使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二、解决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的思路

新时期,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图书馆的管理服务随之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服务的样式、服务依托的技术基础到服务的管理等都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地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服务需要适时调整。调整的重点应是加强创新性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治理型的柔性管理模式,拓宽服务功能,增添服务内容,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新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于公益性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在管理服务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在服务方式上,图书馆馆员必须要变被动为主动,要更富于人情味,思维更加开放,对读者更多是提供一种奉献,尊重读者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读者用户群对图书馆的归属感,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所追求的服务理念。

1、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进行采购。地方公共图书馆必须定期做好读者问卷调查等工作,要做好读者需求调研,注重采编人员和读者的交流和互动,在采购工作中为读者选出好书,选出读者需要的书,将有限的采购经费都用来为读者购买需要的书本上,这样才能提高采购的针对性,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2、本着为读者提供更好服务的原则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沟通。对地方图书馆来说,读者是其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地方图书馆要成立一个专业的读者管理委员会。该管理委员会要定期收集广大读者的意见,将他们对图书馆员服务质量和工作态度的意见收集汇总起来,以此作为馆员服务评价的重要依据,改善图书馆员的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定期组织读者见面会,让读者给图书馆工作提意见,提建议,并根据这些反馈意见及时的改进和落实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不断增强馆员的服务意识,提高馆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创新管理模式

地方公共图书馆必须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具体来说,要成立各个相应的服务管理部门,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要成立文献资源建设部,加强对文献信息建设的管理,以充分服务读者。实现采编工作的一体化,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源的适时服务;要成立现代化的技术保障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图书馆的管理也将实现数字化。专业的技术保障部能够保证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畅通,为读者提供电子化的检索和阅览;要成立信息咨询部,加强对公共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为读者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查询和咨询服务;成立全方位的读者服务管理部门,为读者提供集查询、指导等为一体的多层次服务,满足读者多层次的需求。

总之,现代图书馆应该以用户为中心,要把单纯的服务管理模式从“单纯服务型”转变为“服务经营型”,把管理服务推向市场,开展信息的深加工。如代查、代检索、代复制、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有助于实现提供信息资源的范围和载体的更加广泛化。在如今这个崭新的时代,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应该朝着多元化发展,这样便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更好的服务,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阅读活动中,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篇8

关键词: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创新

一、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管理中存在问题

对于我国西部地区来说,它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因此,这就使得西部地区民族特色比较浓重,因而,这就对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管理提出一个特殊的要求,图书馆藏书要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但是,就目前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管理来看,由于基层图书馆经费不足,其藏书资源比较匮乏,群众对于基层图书馆的认同度并不高。其次,由于基层图书馆的经费建设不足,从而使得图书馆内的各项设施比较陈旧,基层图书馆内并没有现代化设备,从而不能将更多的群众吸引到图书馆中来。另外,由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影响,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服务理念,管理方式陈旧,不能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再加上基层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并没有将管理与服务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使得基层图书馆管理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西部基层图书馆管理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也不能将基层图书馆应起到的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

二、促进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措施

(一)不断加大对基层图书馆建设的重视,扩大图书馆资源

在基层图书馆管理中,要加强对地区群众特点的分析,根据阅读人群的特点来对藏书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为了使得基层图书馆吸引更多的群众,可以加大具有当地特色与民族特点书籍的收藏,不断提高群众对基层图书馆的认知度与认可。加强对图书馆藏书种类与质量的提升,不断开展对读者人群的分析,加强对读者阅读需求的了解,从而根据读者的需求对图书馆的藏书进行完善与补充。

(二)加大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经费投入

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管理要取得有效地创新,就要不断地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图书馆基本配套设施的建设,将先进的F代化设备引进到基层图书馆管理与建设当中。同时,在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网络技术的运用与深入,从而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另外,对于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经费投入上,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政府拨款来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加大对经费来源的扩展,可以根据当地的发展实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势,来吸引一些企业家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更好地促进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发展。

(三)不断加强对管理理念的创新

促进西部地区图书馆管理的创新,那么就要从管理理念上对其进行创新,促进基层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先进的管理理念的认识,加强管理人员对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知识的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更好地促进基层图书馆的良好发展。在西部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加强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运用。人是图书馆管理中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图书馆促进了知识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图书馆是知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因此,在图书馆创新管理中,必须要加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运用,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以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更好地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与读者进行良好地沟通。另外,在基层图书馆管理中,要加强服务理念的创新。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人,是广大的群众,因此,在图书馆管理中,要将服务放在重要位置。要为读者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将服务理念紧紧围绕在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使得读者真实地体会到基层图书馆的服务。

(四)加大对基层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引进,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实现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管理的创新,那么就要不断加大对基层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引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基层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对图书馆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就要不断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强对网络技术的操作熟练度,同时,也要注重对工作人员一定的计算机安全知识的培训,从而使得网络环境下基层图书馆管理的优越性更好地体现出来。另外,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要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进,扩宽人才的引进渠道,从而更好地改善长期以来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对于人才的引进,不要局限于本单位人才的引用,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人才的选拔,加强对各方面人才的引用,以更好地满足基层图书馆建设需求,促进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总之,图书馆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公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管理中,要将民族特色有效地融汇到图书馆管理与建设中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特色的发展。同时,在西部基层图书馆管理中,要将以人本为、服务至上的理念有效地进行运用,从而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近年来,淇县国土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家投资2484万元、总规模3万亩西岗乡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中,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新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把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的第一生命。努力铸造优质精品工程

质量是工程的第一生命,淇县国土局自始至终牢固树立抓工程就是抓质量的指导方针,着重从材料质检、工序流程、样板示范三个方面入手,严把项目质量,倾力打造精品工程。

(一)坚持材料质量全程监控

一是对材料供应商实地考察,优中选优。地埋管道、电缆、钢筋混凝土井管等所有大宗原材料采购使用,一律由项目监理会同业主及施工单位代表对备选供货单位实地考察。二是所有材料能否最终投入使用,必须以现场检验结果为准。原材料除附具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证等相关证明外,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随机抽样,现场检验,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一等材料作样品、二等三等甚至次品材料供使用”的弊端。三是所有材料以进货批次为单位,每批必检,合格一批、使用一批。淇县在项目实施中始终坚持材料进场一批、检验一批,决不因一批材料合格而代表批批合格,保证了工程质量源头控制的有效性。

(二)坚持施工流程环环相扣

我们特别强调施工过程和程序的质检工作,机井工程严格按照“放线定位、设备进场、成孔、材料进场、下管、填料、洗井”七大环节开展施工,混凝土道路严格按照“路床清理整平、三七灰土搅拌、三七灰土压实、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面层施工、薄膜洒水养护”等六大工序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了发现问题于萌芽状态,纠正问题于施工现场,保证了工程建设的优质高效。截至目前,在淇县西岗乡土地整理项目中,完工的168眼井、168座泵房、17.8公里混凝土路、26.5公里水泥结构碎石路,经质量评定,全部符合国土资源部《验收规程》要求。

(三)坚持打造样板示范工程

我们知道,规模大、区域广、标段多、实施主体多元化,是整理工程的一大特点。淇县西岗项目总规模3万亩,涉及22个行政村、3万多农民,分别有8个标段承建工程。施工中,各个参建单位对同一工作理解不尽相同,极易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为杜绝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在集中培训,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采取了“典型引路、样板示范”,收效明显。

二、以合同工期为目标,严格进度控制,确保按期竣工

当前,土地整理项目普遍存在工程延期、建设滞后的状况。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淇县国土局从保障工程资金及时到位入手,建立健全了建设工期倒计时制,对建(施工单位)用(项目所在村)双方实行拖延工期双项淘汰问责制,形成了“团结协作搞建设,加压紧逼赶进度”的浓厚氛围,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和效率。

(一)热情服务,拨款及时

资金是工程建设的血脉,项目款能否及时到位,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为最大限度简化资金审拨手续,畅通资金拨付渠道,淇县国土局建立了资金拨付业主代表全程限期办结制。施工单位申请拨款,由业主驻工地代表全程。我们还专门印制了拨款时效督查表,符合要求的拨款事项,现场监理、业主代表、中心主任、财务负责人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主管局长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款审拨工作。所有拨款事项,在每月工程例会上逐宗汇报。

(二)双项淘汰,加压紧逼

项目实施滞后的责任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施工单位,一个是项目所在村,特别是个别村、个别村民出于自身私利,阻挠施工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淇县国土局建立健全了“建”、“用”双方双项淘汰制。

(三)台账管理。工期倒计

在每个项目实施之初,均由县整理中心和工程监理以合同工期为总目标,按照建设工期倒计时要求,建立工程建设管理台账。通过管理台账,将各参建单位的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部署,具体落实到每个标段的每眼井、每条路、每座桥,何时开工、何时竣工都在管理台账上清晰标注。

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农民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一)强化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

每个项目开工前,我局都组织各中标单位项目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测试,不合格的必须进行补课,否则不得进场开工。其次,电力、钻井等重点岗位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第三,每个单项工程施工准备阶段,都要由工程监理进行现场安全施工交底,将施工中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宣讲到所有现场从业人员,使得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二)落实人身强险。防范不测事件

为增强施工企业抗御风险能力,淇县组织实施了整理工程“平安计划”,鼓励施工企业为其从业人员投保意外伤害险,要求施工现场电力、钻井、机械操作等特种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强制投保意外伤害险,否则不得进场作业。2007年至今,驻淇各施工企业已为现场从业人员累计投保120余人次,起到了预防不测、防患未然的作用,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救助线。

(三)保障群众利益。禁欠民工工资

在项目施工中,淇县国土局要求所有施工单位在聘用当地农民工时,必须签订劳务合同。合同上明确付款方式,注明农民务工仅是按照中标单位的要求出人、出机械,在施工企业直接指导下,按施工单位要求的技术标准、工艺、工序去做具体工作,不对工程质量负责。施工单位申请某单项工程拨款之时,必须提供已付清农民工钱的有效证明,查证工钱已经兑付的,方予审批拨款事项。从根本上杜绝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的发生,维护了群众权益,实现了社会和谐,保持了社会安全稳定。

四、严格廉政建设。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篇10

1.1改革土地征用制度,限制征用土地的适用范围政府要进行多形式安置,保证农民的合法利益。要推广征地货币化的安置,因地制宜地采取逐年给付补偿费,实行留用地、土地复垦、社会保险安置等方式。除了国家用地由政府进行征用,其他的项目不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假如征用也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确定补偿的标准。对于经营性的基础建设,在征用土地的情况下,进行补偿费或者不足部分入股,让农民参与收入分红。制定相关的土地管理制度,立法监督要严格,有法可依。农村的委员会要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审批征用土地的程序,规范征地制度,维护村民知情权,让土地资源公开、透明、公平,寻找政府、土地的使用人、农民之间利益的结合点,做到合理与完善。同时,政府要塑造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干部必须学习土地管理的制度,提高自身政治觉悟,依法行政,合理合法运用权力。对于违反国家土地法的人,都应严肃处理,打击违法占地的行为,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保障社会的稳定。

1.2明细土地管理政策,明确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对于集体建设用地难以有效流转的现象,必须制定出详细的管理政策。一户多宅与超标准的占地,这些都比较普遍,要想有效地解决这问题,要建立集体建设用地的退出机制,有偿使用,用经济手段促进农户自愿还多余的住宅。同时,多种措施同时实施,提高集体用地的利用效率。必须挖掘农村用地的潜力,把农村用地的减少和城镇用地的增加结合,规划用地的布局,优化用地的结构,促进集体用地高效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用战略眼光科学地规划农村的宅基地,完善其规划与管理,结合各村的土地发展实际状况,详细地制定总体的规划方案。

1.3促进土地所有权有偿流转政府要探索出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的方法,建立有偿流转制度,完善土地利益的分配制度。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切实保护好农民的财产权,增加农民的收入,分离土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制度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统一土地市场,对具有长远利益的项目用地,可不改变所有权,办理租赁或出资入股的有偿使用手续。流转收益要把绝大部分归于农民,加强收益的管理,保证收益要用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与农民安置的就业和生活保障中去。加快集体土地流转相关工作的步伐,开展农用地分级估价工作,建立相关价格体系,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出流转的程序,进而规范土地流转的市场管理工作。

1.4调整相关的土地政策,调整农业结构土地用途要进行管制,农田要被保护,在此基础上,对农产品的重点企业使用集体土地,优先保证建设用地的指标,结合农业的结构调整,租赁集体土地,农副产品的加工地要在不破坏土地的情况下,缴纳保证金,期满复耕。农田保护区的土地要保证布局的合理和科学,不能破坏基本生产能力。养殖业可以利用非耕地、低洼地与废水塘。不能破坏水利设施,可以在四周挖水沟养殖水稻。

2总结:

篇11

创新性 图书 管理

一、对创新理论的理解和阐述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形成与20世纪。在1912年,哈佛大学的教授熊彼特第一次把创新这个概念引入了经济领域。换句话说,是他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同时,他还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五个方面:产品创新,就是指要生产出一种新的产品;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就是指市场的开辟;要素创新,也就是在生产中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以及制度创新,也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体制和管理结构方面的创新。

美国的管理大师德鲁克也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把创新的概念引入道管理的领域,形成了管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指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一种行为。

现在“创新”的概念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人们常常挂在口头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等等。

二、创新学习的启示和体会

创新需要我们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改变工作方式方法,力求将工作做得更好。作为一名普通中学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反思我所负责的工作,发现工作中有如下需要创新的地方。

1.改变布局。在日常的管理中,发现目前的藏书布局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目前绝大多数中学图书馆均是按照文献类型及读者对象实行“一库四室”进行布局,即分设学生书库、教师书库、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及教师资料室等,这样的布局模式,不分藏书新旧,不考虑图书利用率高低,使馆藏资源不能 科学 地分散于各室中,势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管理。另外,图书馆将读者区别开来对待,学生不能够借阅到教师书库中的书刊,这也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平等的心理状态。在图书馆这样一个传播知识的重要窗口,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不应该有违学校工作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2.服务至上。图书室应当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学校发展为己任,努力利用现有条件为师生提供最基本的服务,满足师生日常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3.指导读书。学无止境,读书有益,学生读书多,即他们读的书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对所读之书有“反刍”之欲,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中。作为率真的学生这个时候身心也正在成长,他们很自然地进入到思考个体人生的阶段。他们在学校里、同学中、社会上耳濡目染得到的,在大量的书籍中得到的浩如烟海的信息会给与他们充足的营养。于是,他们在“反刍”――即回味以往的学习岁月时,就可能对某些事物或某一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进入到这一阶段后,他们会有读书的选择性,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就是要在这个时候向学生做一些引导,让他们学会智慧地阅读。

三、我的创新工作实践

(一)创新定位,力求图书管理与课改目标一致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把图书管理的重点目标定位在“支持教学,服务课改,引导创新”上,围绕它开展图书的征订,购置与管理工作,常规管理与特色建设并重,充分体现在图书管理方面的创新意识和校本特色,从而实现图书馆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例如,配合我校创建学习化校园、书香校园、校本课开发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我们在图书采购和筛选上,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相关书籍,可供领导和师生借鉴,如《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校本研究丛书》、《多元智能新视点丛书》、《成长文学系列丛书》以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等,这些都促进了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性学习的大力开展。

(二)优化功能,实现图书管理与教学内容的统一

从服务到引路和导航的功能转化,是新课改对中学图书馆工作的全新要求。单一的储存和保管功能,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从内容和实质上,积极为教育教学服务,应该成为图书管理的主要任务。它要求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从简单的日常管理,转移到功能创新,实现“以教定书,以学导购,以新为旨”的功能优化。

首先,我们根据“教”的需要,系统引进了各学科知识的理论和课例及案例丛书,有针对性地购买了有关教学创新的系统理论书籍和创新教案集。如《学校高绩效教学与管理丛书》、《万千教育丛书》、《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大厦书系》、《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等。

其次,从“学”的需要出发,我们除重视常规书籍的购置外,重点建立了学法经验和实践“丛书链”,即同一学科的学法书籍系统化和不同学科的学法书籍各成系列,如《素质教育・新学案》、《初、高中优秀教案》和《初中风向标同步拓展大课堂》系列等。这些都对教学创新和课改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引路和导向作用。

(三)改善服务模式,营造书香校园

为了掌握学生的阅读现状,我们对全校学生的阅读行为倾向,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表明: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知程度偏低,从他们的参与倾向方面,反映了中学图书馆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仍处于低谷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做了初浅的尝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率。

――以听诱读,就是老师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书讯,以诱发学生的阅读欲。

――以编引读,组织学生出好黑板报和手抄小报,在编写过程中促进阅读。

――以讲激读,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以写促读,让学生撰写读后感和读书笔记,来促进读书。

同时,分别编制教师、学生书目,进行好书推荐。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推荐一些格调高雅、质量上乘、知识容量大的好书,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内容健康、品德高尚的书籍,培养自觉地鉴别和选择图书的能力。

此外,配合课堂教学,推荐藏书,做到书目推荐与课堂教学同步,以课外促课内,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雪中送炭”。

总之,各环节的优化管理,使图书馆管理成为学校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做到创新图书管理,为新课改服务。图书管理是一门艺术,创新思考和尝试还刚刚起步,期待更多的同行共创中学图书馆管理的绚丽明天!

参考文献:

[1]樊亚非.论我国图书馆管理创新[D].湘潭大学,2002.

[2]顾炎.简论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创新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

篇12

摘要: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三多三少”问题,文章在充分重视理论教学和强化常规实践环节的基础上,着重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新途径,构建了院校引导下学生自主管理的土木工程创新管理模式,创建了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并取得了显著运行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思维;实践基地;学生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127-03

随着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视[1-2],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但现阶段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学生创新想法多,动手实践少;活动简单重复多,创新创造少;临时组织多,长效运行少。2011年以

来,学院在充分重视理论教学和强化常规实践环节的基础上,着重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新途径,构建了院校引导下学生自主管理的土木工程创新管理模式,创建了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并取得了显著运行效果。

一、创建了设施精良、学生专用的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塑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为学生参与科研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校教务处、资产处、团委和土木工程学院达成合作共建的协议,建立了南京工业大学首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基地以土木名校为标杆,经过5年建设,建成了设施精良、管理有序、学生专用的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优质的活动平台。

(一)院校支持设立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

在校教务处、资产处、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土木工程学院签署了合作共建创新实践基地的协议,创建了学校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专门开辟了近300平米、相对固定的创新实践活动

基地。在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费的支持下,投入近百万元对基地进行建设。基地设有机械加工室、设计工作室、模型制作工作室、材料测试室、CAD工作室、加载试验区、作品展示区,并配有计算机、100 kN万能试验机、应变测试仪、数字信号采集系统等先进仪器和开发工具,以及自行研制的多套用于桥梁、体育场、高层建筑等模型的加载和测试装置。基地主要为学生自主创新和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CAD等多项赛事服务。目前创新基地拥有学生会员300多人,3年来共累计开放5 000多人次。基地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热心创新引导的指导教师队伍。基地还专门建立了网络互动平台,方便了会员与指导教师的交流。

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自建成3年以来,累计开放近800天,累计进入基地开展创新活动5 000多人次,举办了4届南京工业大学创新大赛。

(二)构架学生亲手操作大型精密仪器的途径

通过国家和学校的长期建设,学院已经拥有一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如地震模拟振动台、大型三轴实验仪、拟动力实验系统等,10万元以上设备80多台套,价值接近4 000万元。长期以来,由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行专人管理使用,学生接触和使用较少。针对此项问题,在学校和学院的组织下,确定了大型精密仪器“专管共用”的原则,积极向校内外开放,做到资源共享。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围绕学院现有高科技设备,设立专门的开放实验课题,使学生能亲手操作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这样,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批学生通过开放实验获得的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部分成果获得了江苏省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的奖励。

二、构筑学生自主管理和发展的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

针对师生实际,创新基地管理模式,形成了学校支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基地形成了日常运行顺畅、师生参与积极、活动成果丰硕的局面。

(一)组织学生科协负责创新基地日常运转

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是由对科技创新活动有一定兴趣和爱好,并热心参与其中的由学生组成的从事科技活动组织与管理的学生团体。协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引导学生把勤奋学习、热爱真理、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作为在校期间主要兴趣和热点,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扩大他们的知识面。通过举办各类科技活动及自主创新实验,增强广大学生的科技意识,浓厚学校科技氛围,营造一个从事科技活动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推进科技活动的开展。

大学生科协制定了《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章程》,规定了协会的性质、组成方法、组织机构及各部门权力和义务,并通过《会员管理制度》实施管理,采用入会时签订《会员安全协议》保障实验的安全性。创新基地日常运行和管理完全由学院大学生科协负责,制定了《值班制度》保障基地的规范顺畅运行。

科协根据学习课程进展制定本年度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和各项活动预算,科协自行组织和开展了多届“禁断迷塔”“迷你屋”等比赛,全校学生参赛踊跃。基地坚持日常开放制度,学生自我服务和管理,基地运行顺畅,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场所。

(二)校、院多方积极支持创新基地发展

基地建立了由学院、教务处、资产处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谋划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聘请学科刘伟庆、孙伟民等教授担任专家评委,对创新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分团委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学院设立专项经费,由基地副主任教师负责提供创新用材料、工具准备、材料试验等保障工作。校院为基地配置了50多万元的万能试验机等先进加载、量测设备,每年投入5~10万元用于基地材料和工具的购置;基地的经费来源除校院拨款外,还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捐赠等。

三、形成以创新基地为平台、结构设计竞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以创新基地为平台,建立并完善了结构创新大赛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营造了师生踊跃参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实践了丰富多彩的结构创新竞赛内容,取得了显著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

通过在广大学生中开展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术氛围以及在校外的影响力。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学术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术底蕴,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土木工程事业的繁荣发展积蓄了力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加深对土木工程学科的了解,深化土木工程系列的教学改革,促进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

建立健全了结构设计创新竞赛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营造出师生踊跃参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采用了丰富多彩的结构创新竞赛内容和形式,5年来涉及高层、大跨、桥梁等结构形式和铝合金、木材、纸张、有机玻璃等材料种类。2006年在国内首次采用地震模拟振动台举办了结构设计竞赛,至今已举行采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大赛3届,2 500余名学生踊跃参与了各类结构设计竞赛,普遍感到受益匪浅。2010年第七届华东地区高校结构邀请赛由南京工业大学承办,采用振动成了“高层建筑抗震性能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向学生开放先进设备——地震模拟振动台进行加载试验,受到参赛学校的一致好评。积极参与结构设计创新竞赛的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广泛动员,精心指导,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结构设计创新竞赛由学校主办、土木工程学院承办。为使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学院于2003年制定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创新竞赛章程,成立了大赛组委会,由相关专业的教授及专家组成竞赛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赛作品的各项评审和推优工作。在每次大赛前都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力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二)竞赛内容多样,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结构设计创新竞赛内容是学院组织专家精心设置的,几年来,大赛题目涉及了高层建筑、大跨结构、桥梁结构等,采用的材料涉及铝合金、木材、纸张、有机玻璃等,结构创新大赛内容表现出较大的广泛性,有利于从不同侧面和层次挖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三)举各方之力,为结构设计创新竞赛提供保障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创新竞赛作为学生创新活动的平台,参加的学生越多越好。如果参加的学生数量众多,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能真正体会到创新的乐趣,组织保障成为重要的环节。笔者所在学院取的措施是:由学院领导和教务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个大赛的组织和策划;聘请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分管学科的副校长以及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院长担任顾问,对大赛工作进行具体技术指导;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分团委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组织各相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分组对学生进行指导;由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提供材料准备、工具准备、材料试验等保障。参赛的学生表示,在比赛中从理解规则、结构选型到计算、制作,以前学过的内力分析、刚度分析、稳定性分析等知识都得到了全面综合运用和系统强化,培养了全局思考的意识,进一步拓展了创新能力,感到受益匪浅。学校为竞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指导教师全程参与,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到学校和教师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四、结语

通过上述工作,南京工业大学创建了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探索了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新途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创建设施精良、学生专用的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形成校院支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构筑以创新基地为平台的土木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通过基地的开放开辟了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新途径,为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李曼丽.工程师与工程教育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ivil engineering innovation base based on studentself-management

LU Wei-dong, SUN Wei-ming, DONG Jun, HAN Ai-ming, XU Xun, XIONG Zhong-hong, ZHU Ting-ti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816, P. R. China)

Abstract:

篇13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不断发展地区科技、文化、教育和经济的事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机构的图书馆,也应该根据自身和周围环境的特点,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上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学科研任务、师生构成特点和整个国家和谐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必须具备相应的民族特色

(一)少数民族高校学科的民族特色

各高校都有其建设重点学科,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也相应的有其各自的学科特点和办学重点,反映在学科上有民族的理论和政策、文教科技、民族语言、民族宗教、民族历史、民族医药卫生等。如新疆教育学院图书馆就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二)读者群的民族性和层次性

1.读者群的民族性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为学生、研究人员、教师、管理人员以及部分校外人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是一个地区的最高学府,它的教师、研究人员以及学生大部分为本地区的少数民族。图书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一个工作机构,校内人群的民族性决定了图书馆读者群的民族特征。

2.读者群的层次性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高校的教学工作具有阶段性,在每个不同的阶段里,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层次是不尽相同的。高校的主要读者群是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等,学生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不同,其文献需求也相应的有所不同。

(三)馆藏文献的民族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在我国历代的政治、经济、边防和多元文化舞台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少数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加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大力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对繁荣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增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都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和其他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一样,都是为了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以专业文献为主并适当照顾全面。少数民族文献是记录有关少数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地域,以不同方式进行社会实践的知识和经验的载体。少数民族文献的特征是:历史悠久、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布局分散。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其馆藏文献应当在保证其专业文献总量丰富的基础上,也应具有其民族特征,要重点搜集和整理少数民族文献。

二、少数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一)社会资源配置不均成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首要障碍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不完善、功能机制不健全的结果。我国的少数民族多聚居于边疆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于自然环境、交通、风俗习惯、人口数量等因素,很多少数民族人民聚居的地区依然是经济欠发达甚至是贫困地区。这种社会资源配置不均就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经费不足,处于落后不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每年购书经费远远少于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学校购书经费不足,采购的文献资源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必然会影响到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二)图书馆馆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图书馆能否提供优质服务,人才是关键,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这一作用尤其明显,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本地资源条件的限制,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使得目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馆员缺少专业的图书馆知识和信息管理技术人员,双语型和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缺乏,且服务意识薄弱,另外,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 高学历人才难以引进,自己培养的人才也常常流失。这给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三)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落后

当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运作方式不灵活等弊端。有些高校的图书馆的工作内容、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仍沿用传统的模式,如仍沿用手工操作,没有将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相对滞后,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缺少计算机等现代化的设备,使得网络信息和特色数据的服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这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科学发展和创新。

篇14

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结合投影图以图释文,相辅相成

在讲“北美气候”一课时,把“北美地形图”、“地形对北美天气变化的影响图”、“北美气候图”制成复合投影图片。通过图示讲解,让学生对北美的气候形成原因能从根本上了解认识:各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以外,地形在某种情况下对气候的形成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北美高大的山系的阻挡,当西风带来的湿润气流流动到沿海山地迎风坡使之降水较多,内地降水较少;由于东西高,中间是广阔的平原,使冬季的北风、夏季的南风可长驱直入影响内地,使之冬寒、夏热,年差较大,大陆性气候特点加强。这样讲解,学生既掌握了北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又增强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从中又加强了辩证思维的训练。

又如讲“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一节课时,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先用投影展示上海的地理位置和政区图,然后通过录像简明扼要地展示上海的市容,顺便介绍上海的面积、人口、政治、经济以及近年来上海浦东的开况。伴随着电教屏幕上的美妙画面和清晰的伴音解说使学生即使未到过上海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轻松地掌握了上海的有关知识。这样变抽象为直观,既简明又易懂,同时还解决了教学难点,使学生想学爱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还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运用电教媒体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确实有很大帮助。

二、以图提问,启发思维

图像是课文的再现和补充,利用电教以图提问能起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作用。如讲:“欧洲西部河流”一节时出示欧洲西部地形图和降水图,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河流短而数量少,但水流量大(由于地处平原且面积小因而河流较短,但降水较多因而河流量较大)。

三、指导读图,培养能力

如果教者课备得好,图片制做得科学,除可配合课文教学外,还可帮助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提高学生用图的能力。

如讲“英国的气候和农业”时,在屏幕上打出“英国年降水量图”、“乳畜业为主的地区图”、“小麦种植图”后,然后提问:说出英国乳畜业和种植业各主要分布在哪里;上述两种农牧业的地区分布同气候有什么关系?通过引导看图,学生可以分析出:英国乳畜业和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是同降水多少有密切联系的,而降水的多少不仅直接与海陆位置有关,还受地势起伏的影响。西部沿海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但云量大,光照弱,只能发展乳畜业;而东南部平原降水适中,气温较高,可发展麦类等作物的生产。

四、承上启下,温故知新

在讲世界主要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落基山、安第斯山脉等成因时,就先制做出“六大板块示意图”动画片,通过放映出板块接触地带的挤压,地势抬升来说明世界上高大山脉的成因(都是由于地处板块交界处,受岩层水平挤压而形成的)。讲气候类型的成因时就要利用“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世界地形图”来讲解,如讲“地中海气候”成因时,用投影映出动画片“气压带、风带随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图”来讲,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到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干燥”。这样在教学中通过复习以前讲过的知识和新奇的投影片解释新课,前后知识连贯,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显得轻松,记忆比较扎实。

五、图表总结,省时明了

有许多的课时在课后的小结时可在投影片中画出表格来综合、小结,如我国的各地形区,世界各大区的主要气候类型等。如将我国的四大高原,首先出示表格,边总结边填写效果就更好。

六、对比练习,记忆深刻

通过对比练习,列出表格,节省时间,效果显著,如秦岭-淮河以南、以北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的比较;黄河、长江流经的各省区,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水文特征的比较,治理和综合利用情况的比较,用投影复习,先打出表格,然后逐个问题填出(可事先写好,用时放出,也可边说边填)这样对比复习,鲜明清楚,便于学习记忆掌握。

七、了解国情,激发感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