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路施工应急管理措施范文

道路施工应急管理措施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道路施工应急管理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道路施工应急管理措施

篇1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不足;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路桥工程施工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路桥工程的施工管理,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进行探析。

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路桥工程的工期较长,参与建设的人员多,工种多,投入量大,容易受天气、地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恶劣天气及很多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有直接的影响。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中,通常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进度管理不到位,影响工程的竣工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往往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出现延误施工进度的问题。一是不规范施工导致工程返工,耽搁工程正常进度。当工程质量不达标时,在影响工程质量的同时,因为返工整改也影响咯正常的施工进度,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延期问题的出现。二是材料供应不到位。在材料供应方面,因为没有准确地把握好根据进度的快慢而供应适量的材料,导致材料供应不及时,从而影响施工进度。三是施工人员或施工机械中途变故,影响正常施工进度。如施工人员的突然流失、施工机械发生较大故障等,都会影响施工进度。此外,由于受到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会导致施工进程减慢或受阻,从而影响如期竣工。

(二)施工成本管理不到位,降低工程的效益

一是对材料成本控制不到位。材料成本可以占工程总成本的70%以上,在材料采购环节,没有综合地考虑材料经济性价比和质量性价比的关系,导致材料采购成本偏高。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定材料存放、使用的相关制度,或是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出现损坏、丢失、浪费等情况,导致材料成本增大。二是人工成本控制不到位。对施工人员安排不合理,存在人员安排重复、交叉,对施工分工不合理等,导致人员有效使用率不高。特别是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管理容易出现疏忽大意,一些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极易出现施工安全事故,导致人工风险成本增大。施工人员随意盲目地施工,容易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或是不同工种之间的配合不到位,容易出现相互破坏工程成品、半成品等问题而需要返工,导致施工成本增大。三是机械设备成本控制不到位。采购或租赁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施工的实际需要,特别是机械设备管理保养措施不得力,只重用而轻养,导致机械故障发展的几率增加,有的甚至让施工机械设备长期“带病服役”,极易引发更大的机械施工事故。

(三)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

质量管理是路桥工程管理的核心,当前的管理中经常容易出现质量管理疏漏的问题。一是材料进场把关不严,让不达标材料混入施工中,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二是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对技术要领掌握不到位,不规范施工或盲目施工,或是不按照设计施工等,都会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三是工序质量验收程序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在工序质量检查验收中存在着走过场的问题,导致上一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一个施工工序,留下质量隐患。四是对施工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检查监督不到位。对于路桥工程中隐蔽性工程、薄弱环节和关键节点,没有对其施工过程进行重点跟踪监控,特别是对于隐蔽性工程的施工过程没有进行全程监控,导致质量不过关。四是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没有构建激励性质量管理模式,没有有效地将质量管理成绩与施工人员的工薪待遇、绩效奖励等联系起来,没有有效地调动施工人员参与施工质量的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不足的应对措施

(一)狠抓施工进度管理,确保施工进度目标顺利完成

一是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和工艺要求施工,尽可能地避免返工的发生。如果发现当工程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处理,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整改到位,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材料供应机制。在材料供应方面,应该根据进度的快慢及市场动向,灵活安排材料的存放,最低材料存放量必须能够满足当前施工进度的需要,确保材料及时足量供应到位。三是加强对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的管理,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变故,加强施工机械的日常保养维护,减少机械故障发生的几率。关注天气和自然灾害预报,尽可能地避开恶劣天气的影响,确保工程如期或提前竣工。

(二)狠抓施工成本管理,为工程创收更多利润

一是狠抓材料成本控制。在材料采购环节,在质量相当情况下优先考虑经济性价比高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二次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减少材料的浪费。二是合理安排人工,特别是安排好施工流程、工序和交叉施工,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降低风险成本。三做好施工机械设备采购或租赁,特别是应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保养,以减少机械十分发生的几率,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狠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路桥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就是施工质量的形成的阶段,控管过程务必严格。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也是由一些列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构成,每道工序严格受控,按照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步步到位,严查偷工减料的行为,由相关的质检部门以及项目部的自检人员负责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检查,全方位实现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的落实目标。

三、结语

总之,道路桥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关系着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息息相关,做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促使工程施工安全、顺利地完成,必须加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分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董京.浅析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管理[J].工业设计,2011,(06)

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应急通道;管理措施

高速公路由于其单向、封闭、高速通行等特点,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大量的车辆滞留、拥堵,一些不明就里和法律、社会公德较差的司乘就会利用应急救援通道前行,造成应急救援通道堵塞,导致救援车辆无法到达事故现场,无限期的延长救援和道路拥堵时间,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严重的后果。近年来此类事件屡见报端,如何加强应急救援通道的预留和管理,有效确保救援车辆及力量及时进入事故现场,俨然成为高速公路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值得我们这些高速公路管理人深思和探索的。根据近年来来我省执法调查问卷的分析以及现场观察占用应急救援通道的情况后发现,堵塞应急救援通道的车辆80%以上为小轿车。

一、调研分析造成应急救援堵塞的成因

造成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堵塞的原因,一是广大小轿车驾驶员存在严重的侥幸心里,认为小轿车机动性好,只要有一点空隙就能顺利通过拥堵点。二是对于占用堵塞应急救援通道处罚的力度还不够,不能真正的触及到广大司乘的实际利益。三是一旦事故发生后处置事故的交警和路政基本都以事故现场为重点,如需改道分流人力存在极大的空缺,不能及时处置。四是车辆强制管制属于交警业务范畴,对于占用应急通道的车辆,路政人员只能劝阻,而没有强制执法措施,甚至会招来一些不良司乘的言语攻击和谩骂。五是应急救援通道的预留宣传不到位,一旦发生拥堵后,利用应急救援车道超车也会造成应急救援车道堵塞。六是国人的跟风心态太严重,只要有一辆车走应急救援通道,就会带动一大片,从而堵塞应急救援车道。

二、应急救援通道堵塞成因(以柳忠高速部分路段为例)

高速公路一般单向路面由超车道、行车道以及应急救援通道组成,根据路段的不同路面大约宽为10至12米不等,其中超车道、行车道各宽约为3.75米,应急救援通道宽约2.5米。

根据的柳忠高速部分路段交调数据显示。节假日以2016年2月5日8时至11时交调数据为准,3个小时的车流量分别为511、689、842辆,平均1小时内的车流量为681辆。其他时间以2015年10月25日8时至11时的交调数据为准,3个小时的车辆流量分别为138、187、253辆,平均1小时内的车流量为193辆。

按照现有车辆长度,货车22米,小轿车4米计算,平均车辆长度为13米。加上车辆停车之间预留的距离。1小时之内,不计算应急救援车道内滞留的车辆,节假日发生交通事故后,超车道、行车道车辆滞留、拥堵约4至5公里;其他时间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滞留、拥堵约1至2公里。

此路段内发生交通事故后一般实施交通管制。不考虑巧合、上站、过改道口的时间,默认为应急车道畅通情况下,平均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事故发生后从管理所出发到达交通管制点约为35分钟,此时车辆滞留节假日为2至3公里,其他时间为0.5至1公里。

由此可见,此段内发生交通事故后造成应急救援车道拥堵的可能性非常大,不可避免。而且此段内地方道路无法承担交通分流任务。如何加强应急救援车道的预留和管理,最大限度提高救援处置速度,缩短救援时间,有效挽救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消除因道路拥堵引发的不良的社会影响,则成为高速公路管理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探讨如何预留应急救援车道并加强管理

(一)大力宣传。一方面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利用道路现有设施,通过设立标志牌、电子情报板、悬挂横幅,在应急救援车道喷绘“应急救援车道严禁占用”的文字等方式,开展小范围的宣传。另一方面从国家及政府机构的层面进行大范围的公益性的宣传,通过网络、媒体,教学、交通管理等各种方式,强化司乘对占用应急救援通道的认识,甚至可以积极利用占用应急救援车道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开展大规模的谈论,让这种观念和思想深入人心,上升层次。

(二)健全制度。首先要在立法层面进行,加大对占用应急救援车道的处罚力度,现有“占用应急救援通道扣6分,罚200元”的处罚措施,俨然引不起司乘的注意。通过立法加大处罚措施。其次,既然道路管理是路政、交警同时进行管理,对于一些管制措施,可以通过法律层面适当的通用,或者说对于一些违法行为,任何一方发现取证后,另外一方均需无条件的处置。

(三)通道预留。一是在现有管理措施下,应急救援通道的预留,也是道路管理的一项重要事项,要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在日常道路巡查中,坚决的制止违章违规占用应急救援通道的事件发生,潜移默化,形成一种“高速公路的应急救援通

道占用应急救援通道管制很严的”社会认识。二是事故发生后,积极利用有利的人力物力条件逐车、逐段的规整预留应急救援车道。

(三)专项整治。不定期的开展占用应急救援车道专项整治工作,严罚,绝不手软。甚至可以利用事故处置期间,开展处置占用应急救援通道车辆的现场执法活动,让处置工作更有现场感、更有说服力、更具有教育和宣传意义。

篇3

关键词:道路工程、安全管理、重要性、措施

一、引言

抓好安全生产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需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我们通过掌握其特点,运用有效资源,进行有关的决策、计划等活动,定会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二、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是以实现生产过程安全为目的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其基本任务是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采取相关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以其科学地、前瞻地、有效地发现、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主动防范、控制事故和职业危害,避免、减少事故及所造成的损失。

三、道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一)、安全意识淡薄,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

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行为随意造成安全事故发生。著名的事故研究学者海因里希曾调查了美国的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发现98%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人为原因主要是指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人们主观思想上安全意识不强,习惯性违章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安全事故

在道路施工现场,物体在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设计上的缺陷、选用材料不当、开槽放坡计算错误、维护保养不足降低了使用的可靠性等等,若设法排除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材料、土方等物质过程中的隐患,就可能避免事故发生。

(四)、道路施工管理松散引发安全事故

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安全管理,由于管理上的缺陷,使得能够导致事故的基本原因出现,在前面所述的两种造成道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中,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管理混乱或者安全管理不严格,每年来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数不胜数。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部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加上劳动力强大,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疲惫,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措施,把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四、加强道路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安全规章制度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的原则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的重要手段,既可以防止员工的随意性,又有效地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符合以下原则:

(1)、主要负责人原则

《安全生产法》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只有主要负责人负责,才能有效地调动单位的各种资源,提升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保障制度得到充分落实。

(2)、系统性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应涵盖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员、全方位,覆盖到每个工作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每一次应急处置、每一次事故调查处理等等。

(3)、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

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保障严密、完整、有序。每项制度的编制都要做到目标明确、流程清晰、标准准确,具有可操作性。

2、安全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

各单位按照自身的习惯和传统,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原理,一般把安全规章制度分为四大类: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环境安全管理。

(1)、综合管理

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定期例会工作制度、承包与发包工程管理制度、安全费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交通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

(2)、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涉及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制度、安全器具使用制度、特种作业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等。

(3)、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三同时”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4)、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涉及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

通过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施工作业的规范性,保障各项管理工作有理可查,有据可依,逐步形成完整规范的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形势。

(二)、加强道路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

(1)、新入厂安全教育

对于新入厂的员工要分别进行厂(公司)、车间(工程处)、班组(项目部)的安全教育培训。厂(公司)级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考核惩罚、从业人员权利义务等为主。车间(工程处)以在本岗位工作及作业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急救方法、现场设施为主。班组(项目部)以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及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等。

(2)、调岗或重新上岗安全教育培训

从业人员调整和从事新岗位后,由于岗位工作特点的不同,应重新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原则上作业岗位安全风险大、技能要求高的岗位,培训时间及内容应更长更具体,从安全风险辨识、事故案例、岗位安全职责、安全操作技能等进行教育培训,培训完成后要进行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3)、在岗期间安全教育

主要包括日常安全会议、定期安全考试、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地球日、环境保护日、安全生产月)等方面进行。

(三)、应急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能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提前进行预测报警,使企业及时、有小弟采取措施,减少事故。建立预警机制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引导的原则。

(1)、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体系和范围,使应急不在无据可依、无章可循。编制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步骤:成立工作组、收集资料、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的评审与。

(2)、应急预案的演练

应急演练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应急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演练,可以发现应急预案在制定、执行程序等相关工作的缺陷和不足。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可以提高应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应急演练分为桌面演练及实战演练。桌面演练及通过讨论和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在轻松的环境下呈现演练;实战演练是以现场实战情景的要求,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响应任务,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每一次应急演练要有计划、准备、并且严密实施,完成后要做评估总结,并持续改进。

(四)、组织保障

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必须有组织上的保障,否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九无从谈起。所谓组织保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保障;二是安全生产人员保障。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所以道路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管理。

五、结束语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教育,严格的执行施工企业所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道路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加快道路施工进度,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将政策性和技术性,并且安全施工始终贯穿于道路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安全的施工意识,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

[1]、张仕廉, 潘承仕. 施工安全管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杨建宏. 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 浙江大学, 2006

篇4

【关键词】公路;应急管理;责权

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公众日常生活有很大联系,安全性能高的公路可为各种车辆运行提供便利的途径,不仅使国内交通网络渐渐扩大,同时还可提升车辆行驶速度,避免拥堵。但是目前,我国有些高速公路对行车安全仍然考虑不足,给行车造成安全隐患,不合理的道路设施建设可以间接或直接导致交通事故。同时由于不同地区地质条件有很大差异,在建设公路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时要因时因地制宜。为此,针对目前我国公路应急措施深入分析,对相应的管理优化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使公路应急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1公路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1.1资金成本管理和投放力度有待改善

由于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和多发,为了避免和减轻公路受到各种地质灾害的影响,我国政府对公路灾害的防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每年都会根据不同路段的实际情况开展维修和安全排除计划,对于时间相对久远和破旧的公路进行改造和升级,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公路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以及危险桥梁,加上各级地方政府没能及时提供相应的改造和维修费用,致使资金和物质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口,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路应急建设和灾害治理的进程。另外成本管理严谨度不够也是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重要因素[1]。

1.2应急系统质量有待提升

由于信息系统和应急系统的落后直接导致信息传播的滞后,对存在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的道路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向广大车主传达,出行的人在没有了解和把握最新道路状况等信息的情况下,就不能制定出应急的处理方案以及进行路线的调整,进而促使已经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已经处于严重交通事故的路段的压力加剧。1.3资源配置合理性有待提高公路的机械和相关的电子设备是公路配套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更换,在公路各方面的设备已经陈旧到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就会直接影响到公路应急措施的施行,直接降低应急处理工作的效率。对公路施工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施工材料保证公路配套设施质量的基础,但在现阶段的公路施工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使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中,使公路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对于一些施工机械设备,现阶段的公路施工管理人员并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为了对施工速度进行追求,将一些细微施工环节随意减少,致使公路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2]。

2对公路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的措施

2.1合理预算,实现成本的合理管理

对公路进行应急系统技术升级改造时,对成本进行合理管理,其实就是对施工环节中涉及到的经济进行合理预算与核算的过程,以保证公路施工中的经济活动都没有超出预算,在避免资金浪费的同时,对施工材料、设备等进行规范采购。因此,对公路施工进行管理时,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以具体工程项目、进度等为依据,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使利益实现最大化,通过对施工材料、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安排等措施,使成本管理更为合理,进而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2.2明确急救方案,对应急资源进行优化配合

对公路应急工作进行开展前,相关负责单位应该对应急管理方案进行详细研究,对具体的应急物质材料、机械设备、抢救人员等进行明确,若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进行协商改进。相关应急管理人员需依据具体应急方案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安排,选取公路应急管理人员前,对其进行相应教育,使其明确质量控制重要性,树立时间和安全意识,能够在应急工作操作中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规范操作。对于应急过程中需要的机械设备,需对其性能进行检查,并事先进行妥善安排,使机械设备可以准时进入到施工现场中,设备使用完成后,需进行规范的清洗与维护,使设备的运行性能得到保障。

2.3明确权责,加大应急监察力度

相关责任单位应该不断加大对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力度,依据相应的公路建设标准、法律法规等,对适合于各地区公路应急管理系统进行建设,以便于对公路应急过程进行责任化、细致化的管理。将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后,需不断加大对其进行执行的力度,对高质量生产、安全生产的目标进行确立,使质量与安全管理责任得到明确的划分,进而提升应急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责任单位需不断加大对应急现场监督制度进行完善,及时发现不规范的操作,并予以制止及指正。对公路实施动态性的检查,一旦发现违规操作或现象,需立即施予整改措施,整改后再次进场检查。

3结语

公路是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进行连接的重要纽带,我国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公路的质量和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化公路的发展,公路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建设应急管理体系重要基础,同时质量管理处于首要位置,直接关系到公路投入使用后的稳定性、安全性。在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应加大管理力度,是促进应急措施实施安全性提升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刘清,陶存新.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系统总体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5,30(03):134-150.

篇5

关键词:工程施工;危险源;控制原则;有效对策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对于道路的施工质量与工期要求越来越高,在市政道路施工工程中,不仅要在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还要保证施工现场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能够保证安全施工,使施工中的危险隐患防范于未然,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满足城市化建设的根本需求。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的概述

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因素或状态。[1]辨识危险源是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是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工作,不仅要识别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还要判断其性质,项目部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划分作业活动,并确定危险源。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一般危险源存在以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摊铺,土方开挖、外运和边坡支护,大型机械设备工作(如摊铺机、挖掘机、吊车),施工用电等等。本文中笔者结合亲身经历的市政道路工程,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加以探讨。

2控制及管理危险源的基本原则

2.1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危险源可以说无处不在,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危险源作为必不可少的要素影响着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识别现场的危险危害因素,确定危险源。2.2对检测出的危险源进行及时的控制以及管理。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对危险源进行及时的控制以及科学化的管理,是保证施工安全以及质量的主要方式。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内容的变化莫测,更要提前制定出预防措施,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监测,针对新出现的危险源进行必要的评估,并作出相应的控制以及管理。2.3完善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是对施工中风险的预测以及管理的主要措施,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补救措施。实际施工中,难免会有出现突发事件以及紧急情况,通过提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事态发展的有效控制,不仅仅降低了事故对现场人员安全影响,维护了现场的秩序。

3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预防、管控过程

芜湖市高新区南区南经一路道路工程,合同造价3384万元,总长约3.2KM,总面积(含人行道)约68000平方米,工程量包括沥青混凝土机动车道、透水彩砖人行道、园林绿化、雨污水管等,工期15个月。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组建了危险源管理控制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牵头D—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产生的后果。组织各个专业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分解各个施工工序,认真辨识出每一个工序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一一列出管控措施。结合芜湖市高新区南区南经一路的特点,小组量化考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措施(受篇幅限制以下仅以沥青摊铺作业危险源为例):项目部危险源管控小组总计列出各个工序中的225个危险源,分别对其危险程度做出判定,指导施工全过程。最终,该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获得项目业主、监理等各方面的好评。

4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管理对策

4.1建立健全危险源安全监管体制。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企业必须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LEC法,量化各个危险源,有重点、有目的地建立健全危险源安全监管体制,形成规范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使工程施工过程对于危险源的管理有法可依,并完善责任制以及监督体制,保障施工现场有序安全地进行。在危险源安全监管体制中,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享有的行使权以承担的责任,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实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管理的合理科学性。4.2提升危险源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专业水准。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管理工作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掌控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死官”[3],掌握着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安全。因此,危险源管理工作人员不仅仅专职安全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都必须时刻保持对施工安全的警惕,必须在各项工作环节不仅要提升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水准,更要做到公平公正以及严厉,禁止一些违规操作,保证工程安全有序进行。4.3保障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为安全施工服务。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了科学合理的危险源管控方案,更重要的是必须要落到实处,不要走形式,这是减少安全隐患的重要保证。有些单位往往忽略这些措施,认为这些措施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不强,不落实到实处,一旦危险源触发事故,不仅延误工期,导致人员损伤,给企业以及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5结语

无论在市政道路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对于危险源的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使得施工安全防患于未然,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了施工的风险,影响着施工现场的质量以及企业的效益。因而,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运用有效的危险源管理控制措施并落到实处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势在必行。

作者:宋伟立 单位:福建远方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晓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