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生态专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XX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XX年XX月XX日,是从事农、牧、渔、林业及技术指导和加工服务等综合型专业合作社。现有注册社员XX人,其中贫困人口XX户XX人以劳力、XX户XX人以苗木入股形式成为注册社员,注册资金XX万元。XX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顺应新时代“三农”政策破茧而立,秉承服务“三农”宗旨,致力于“激发内生动力、助力精准扶贫”理念,坚持因地制宜走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之路。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五个一”要求,以XX、XX为产业,以科学复种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通过扶贫基地苗木假植、提供就业岗位、技术服务等机制与当地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紧密联结。
合作社拟建XX亩产业基地,现已建成标准化XX苗木假植扶贫基地36.41亩,抚育苗木XX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株,按XX株/户标准)。通过“镇政府+合作社+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产业利益联结,采用XX管理模式,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中资金、劳力等后劲不足瓶颈, 基地的建成每年可免费为全镇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大苗移植栽种,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科学复种XX、XX亩,预计丰产期每年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XX万元经济效益,户均增收XX元。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身的条件特点,针对无劳动能力五保户、重病户、残疾户等,按自愿原则与合作社签订委托种植协议。在挂果丰产期,除去成本按30%利润比例分红返还建档立卡贫困户,让其有稳定的分红收益。与此同时,XX苗木假植扶贫基地可为XX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有保障、产业全覆盖、收入稳得住,确保可持续增收目标。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而进行的一项专业调整改革。党的十六大提出==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传统农业应向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和高附加值的方向改造和提升,而新兴的旅游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效结合正适应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大力兴办旅游业的客观要求。世界旅游业从==世纪==年代中期已上升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年代中后期,产值已达到了=.=万亿美元,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亿人,年增长速度达=以上。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假期制度的改革,旅游交通的便捷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呈现出高速不平衡增长的态势,旅游业产值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截止====年底全国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定后,全国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处,其中绝大多数为自然风景名胜区,属于生态旅游区的范畴。河南省旅游事业近几年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生态旅游的地位逐年提高。河南省委省政府旅游工作会议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其健康快速发展并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主要是基于生态农业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的一体化趋势和要求,即农业生态资源功能的旅游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化。既提升了农业经济的产业效率,又培养了旅游业的经济增长点,使自然生态资源得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双重开发并发挥生态环境教育功能。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是农业院校调整办学方向和提高教学竞争力的需要。
首先,农业院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的基础优势,寻找符合当今社会潮流,具有时代特色的办学方向。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度时期,农业领域正孕育着一场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变革,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正日益多元化,农业资源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它同人的生态定向、生态环境、旅游景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农业资源开发向更高产业层次转化成为可能,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将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的传统办学优势,转化为培养农业转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优势,这是农业转型的需要,也是农业院校办学思路转型的需要,是农业院校的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所在。其次,高职高专培养的重点在于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产业经营属性、实践操作属性基本一致。经与省内外的一些旅游部门和生态农业园区等企事业单位沟通和了解,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广受欢迎,已形成生态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业整体进步之间的矛盾,生态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为今后一定时期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措施,预示着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生态旅游和旅游农业部门将出现人才紧缺的局面,该专业的设置是其他任何专业不可替代的。再次,河南省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而且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河南省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近几年大力开发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和大中城市郊区生态观光农业的实践已充分显示出这一旅游事业在河南省的广阔生命力。“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的开办,将占居国内在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进行列,有力地促进我省旅游产业、高新农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保持该专业教育的入学和就业的人才供求两旺。
传统农业专科教育面临市场就业和生源质量的巨大压力,这与几十年一贯制传统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利用现有优势将传统长线专业改造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新兴的热门专业,必将形成农业院校人才供求两旺的良好局面,高等专科教育尤其是农林高职高专才能办出活力和动力。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到====年初河南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家,开发景点景区===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星级旅游饭店===多家,各类旅行社近===家。近几年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对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容量巨大,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包括:各类生态农业实验场、观赏动植物园区、各类自然风景名胜区、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旅游接待和市场开发企业、城市园林生产经营单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等。目前,这类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相关的单位和部门人才奇缺,难以适应自然资源进行旅游综合开发和保护的需要。上述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多数属于新兴行业或朝阳产业,一般认为,社会越发展,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水平越高,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愿望越强烈。抗击非典的教训增强了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和追求,生态健康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该专业的设置较好地适应了这一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二、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的可行性
=、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与高等农林院校学科性质相对口,同农林高教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旅游业是一个与多种产业、多种学科相关联的综合性产业,而生态旅游业重点在于农业生态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郑州牧专是一所以农牧业为核心的农林专科学校,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生态旅游资源等与自然生态资源相关的学科是该校大多数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和经济管理的丰厚的教学科研资源和学科优势,如动物科学、牧草科学为我校优势学科之一,其师资和教学设施可以转化为观赏动植物资源,农业经济多年积累的许多教学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的教学资源。将农业资源和新兴的农业旅游资源相结合,既是农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又是农业院校培养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急需人才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我国以农业大国著称,但我国受封建社会、战争等影响,经济和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生产也逐渐趋向平稳化,农业技术、化工技术因此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化学肥料居世界首位,与外国的有机农业生产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国外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上要早于我们,他们在经过化学农业侵害后又向生态农业发展,而我国在这方面还需要很长时间去接受和改变。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土地休耕和轮作是很难大面积实现的,而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提高农产品产量,导致化学物质不断渗入到土地和水资源中,一旦达到土地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土地盐碱化、板结等现象,带有污染和有害物质的化学物还会污染地下水,也会影响农作物和牲畜的健康,最终产生恶性的食品链,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当前新农村大力建设之余,应该倡导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未来生态农业将会占据中国绝大部分的农业市场。
2加强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策略
中专院校是职业院校之一,其办学宗旨和教学目的是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加强生态农业教学成为了中专院校教学的当务之急,只有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正在不断提升,提升生活品质,发展生态农业与当前的社会主流趋势相吻合,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笔者对如何加强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力图为社会输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态农业技术人员。2.1转变学生的学习观。传统的化学农业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经济效益,节省了很多劳动时间,带来的危害是潜在的,长期化的。生态农业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其在经济效益的获取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就导致很多农民和学生对此有偏见。因此,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开展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及对农业的偏见,让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既看到价值也收到效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1]。从目前农业的发展态势来看,生态农业必然会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农业的大方向,并且我国的很多农业技术已经在世界农业中实现了高科技的发展。当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生态农业技术人才,利用好我国已经研发的农业高新技术,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化发展。2.2创新学校的办学模式。首先,中专院校生态农业教学要结合当地和各地区的市场需求,实现多元化的新型的办学模式,形成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职业培养等一系列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出校后更好的适应专业的需求。其次,开展学生返乡创业培养的办学机制。鼓励青年学生毕业之后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返乡带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发家致富,同时学校为他们提供再教育和培训服务。再次,开展农业、中职、高职联合办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调动各方优秀的学习资源,让致力于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青年有可学习的机会。最后,实行“农林牧副渔”结合的办学模式。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如:增加农产品加工专业、农业旅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服务专业等。通过跨专业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能够使专业人才向通用人才发展,培养出更多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人才。2.3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当今社会的竞争简单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中专生态农业教学力图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技术人才,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主动实践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融合起来,同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中专生态农业教学以技术人才培养为主,所以教师要明确生态农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在课堂上不断引进和倡导新理念、新技术,并引导学生逐渐接受这些新思想,增加课堂互动和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真正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的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2.4拓宽中专就业渠道。就业问题是中专院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在为社会输出人才的同时也应该解决本学校生源的就业问题。因此,中专院校要加强与企业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等,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去调整专业和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另外,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能够为学校老师提供调研和学习的机会,丰富教学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之时,中专院校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农业教学研究,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生态农业技术人才,不断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技能性人才,继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冯海昌 单位:河南省太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一)让利于农,经营方式灵活。公司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两种方式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对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由出让土地的农户自愿填写土地流转委托书,以组为单位签订租用期限为10年的土地租用合同书,承租租金按土地等级确定为每亩水田每年250—300斤稻谷折价,外加每亩每年60元的利润分成,其中30元用于缴纳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公司通过这种方式经营流转土地5100余亩。对不愿把土地转包出来的农户,采取平等协商、合作经营的方式,由公司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和技术指导服务,农户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标准化耕作,公司在年终综合收益中按每亩60元的标准返利给农户,实行盈利共享。公司以这种方式经营的土地面积达5500余亩。
(二)校企合作,科技优势明显。公司依托湖南省蓉坤农林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省农业大学实行校企联姻,走强强联合之路,提升企业科技实力。目前,××公司拥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聘请3名专家级高科技人才为常年技术顾问。在技术后盾单位和专家顾问的支持下,今年,公司从省内引进了优质稻湘早稻42号、45号等品种,从广东引进白苗丝再生稻新技术,从武汉引进松树苗、食叶菜等水稻和蔬菜新品种。由于有科技支撑,公司的新技术应用与新品种栽培均走在同行前列。
(三)分级管理,经营行为规范。在经营上,公司根据土地的分布状况,实行统一经营和分块经营相结合的办法。集中连片土地,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分散且不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土地,实行公司统一管理,业主承包经营,超产归业主。在管理上,公司采取“三级业主管理”的办法,由业主承包耕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三种不同的模式:①工资、成本、产量“三包”模式,即包工资,每亩400元;包成本,每亩尿素50斤,复合肥50斤,钾肥27斤,除草剂1瓶;包产量,即早稻780斤稻谷,晚稻900斤稻谷。②工资、成本“双包”、产量盈奖亏摊模式,即在包工资包成本的基础上,对超出额定产量的部分对半分成,减产则业主与承包者平摊。③承包劳动用工模式,即公司付给承包业主每亩400元的劳务工资费,盈亏业主不管。
(一)让利于农,经营方式灵活。公司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两种方式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对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由出让土地的农户自愿填写土地流转委托书,以组为单位签订租用期限为10年的土地租用合同书,承租租金按土地等级确定为每亩水田每年250—300斤稻谷折价,外加每亩每年60元的利润分成,其中30元用于缴纳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公司通过这种方式经营流转土地5100余亩。对不愿把土地转包出来的农户,采取平等协商、合作经营的方式,由公司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和技术指导服务,农户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标准化耕作,公司在年终综合收益中按每亩60元的标准返利给农户,实行盈利共享。公司以这种方式经营的土地面积达5500余亩。
(二)校企合作,科技优势明显。公司依托湖南省蓉坤农林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省农业大学实行校企联姻,走强强联合之路,提升企业科技实力。目前,××公司拥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聘请3名专家级高科技人才为常年技术顾问。在技术后盾单位和专家顾问的支持下,今年,公司从省内引进了优质稻湘早稻42号、45号等品种,从广东引进白苗丝再生稻新技术,从武汉引进松树苗、食叶菜等水稻和蔬菜新品种。由于有科技支撑,公司的新技术应用与新品种栽培均走在同行前列。
(三)分级管理,经营行为规范。在经营上,公司根据土地的分布状况,实行统一经营和分块经营相结合的办法。集中连片土地,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分散且不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土地,实行公司统一管理,业主承包经营,超产归业主。在管理上,公司采取“三级业主管理”的办法,由业主承包耕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三种不同的模式:①工资、成本、产量“三包”模式,即包工资,每亩400元;包成本,每亩尿素50斤,复合肥50斤,钾肥27斤,除草剂1瓶;包产量,即早稻780斤稻谷,晚稻900斤稻谷。②工资、成本“双包”、产量盈奖亏摊模式,即在包工资包成本的基础上,对超出额定产量的部分对半分成,减产则业主与承包者平摊。③承包劳动用工模式,即公司付给承包业主每亩400元的劳务工资费,盈亏业主不管。
一、着力调整农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由分散布局向集聚化转变
近年来,东营市根据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按照“高品位、高档次、高科技、大规模”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农业加工园区、农业物流园区和农民创业园区。2006年至今,市财政筹集资金3亿元,重点扶持了以利津、垦利为核心的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以广北、黄河两个国营农场为核心的140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以“一区十园六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沿黄观光农业示范区。到目前,全市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5个,其中,以休闲观光、蔬菜种植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42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区13个、现代渔业示范区3个,农业集聚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以现代渔业为例,东营市垦利县以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为平台,集中突破,突出发展黄河口大闸蟹产业,规模化大幅提高,到2010年,建成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14处,面积达到22.5万亩,有机食品养殖基地2处,面积3万亩,占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的62.5%。
二、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由注重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转变
“十一五”期间,东营市紧紧围绕“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按照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的原则,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培植了畜牧、渔业、林果、蔬菜、花卉和休闲观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建立了三产带动、二产转化、一产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粮棉油加工、畜禽水产加工、果蔬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为推动产业转变,市财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农民建设冬枣小型保鲜库的意见》、《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海参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关于扶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意见》等财政扶持政策,每年重点扶持1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经过连续几年的扶持,效果十分明显。目前,全市名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74万亩,其中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养殖面积分别达到65万亩、10万亩。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300个。休闲观光农业完成投资1.9亿元,经营主体达到33个,经营面积10.76万亩,带动农户1.84万户,实现年营业收入5.2亿元,利润1.39亿元。以城郊农业为例,我市东营区每年预算安排资金5000万元,经过连续几年的扶持,建成了一批集观光赏景、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东营区已建成休闲观光农业项目14家,占地1.96万亩,吸纳农村劳动力4140多人,带动农户4400户,累计接待游客27.46万人次,实现旅游等相关收入4473万元。
三、着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农产品由低端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变
2006年以来,东营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900多万元,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建农产品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国家级品牌,组织黄河口名优农产品推介、展销活动,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目前,全市已有290个农产品、157万亩生产基地通过“三品”认证,中国、山东名牌农产品达20个;农产品注册商标285件,其中驰名、著名商标16件。2006年以来,市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立了高标准的市级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和5处县级检测中心和30多家企业(市场)检测室,形成了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以县区质检站为骨干,以乡镇和各生产经营单位检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着力强化农业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东营市实施了五项科技兴农工程,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培训渠道。2006年以来,市财政共安排资金760万元,围绕建设基层农技部门科技培训阵地,开展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有21个乡镇建起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大厅,实现了农业科技信息定时和实时查询,农民科技需求得到根本改善;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实施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入户示范工程,重点推广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等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实现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2006年以来,市财政投入560万元,围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业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00多万人次,共选拔1300名农民技术骨干赴高校培训;围绕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优势产业技术队伍建设工程,建设农民培训骨干师资队伍,为大规模培训农民创造条件。
五、着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2006年以来,东营市财政通过贴息5400万元,争取省财政贴息2059万元,扶持了100多家企业的230多个新上扩建项目,培植起了万得福、驰中、华誉、半球面粉、海星等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通过实施“531工程”,扶优、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1家。仅2010年,全市引进、新上、扩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46个、完成投资21亿元,今年又新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87个,计划总投资70亿元。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实现利润24.7亿元、上缴税金7.6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67家。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直接带动基地农户2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5%,户均增收1500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7万个,年人均工资1.8万元。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有效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经营。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92家,资产总额10.36亿元。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23个,使用农产品质量认证59个、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5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18.2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7%。
六、着力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实现经济生态一体化转变
为从根本上改变东营生态脆弱的状况 ,把黄河三角洲建成黄河绿洲,市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了“三网”绿化工程、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农村新能源工程等项目。据统计,2008年以来,东营市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以“农田林网、路域林网、水系林网”为主要内容的“三网”绿化工程,植树9649万株,新建绿化面积87万亩,基本构建起了“三网”绿化工程主体框架。为确保生态农业资金来源,市财政积极探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每年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300万元,与县区建立了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010年,市财政安排资金678万元,成功实施了自然保护区生态调水和刁口河生态补水试验,断流34年的刁口河故道实现全线过流,完成补水6000万立方米,湿地生态系统淡水资源得到有效补给。通过开展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恢复退化湿地20万亩。连续5年扶持,累计投入资金7300万元,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到 2010年,全市户用沼气池达5.2万个。
在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领域,农村水利因其独特价值,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水利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维系着农业社会的命脉。从社会科学的视角看,“水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先要确认这种流动的物质是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1],“水利对于中国社会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社会史和政治学领域对水利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冷战时期,魏特夫根据文献资料撰写而成的《东方专制主义》,将东方政治制度与水利系统进行了因果分析,虽然其结论受到了很多诟病,但是,他将水利与政治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的思路却与水利本身的运行规律暗合,在魏特夫之后的学者大多也遵循其研究路径,将对水利探讨与政治制度进行一番联系。
黄宗智探讨了华北旱作地区的农业水利与地方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前后撰写了两篇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通过历史地域的纵横比较,黄宗智认为,“两者也许可以视为同一生态系统里互相关联的两个部分,现出自然环境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2]。在华北平原,水利工程主要由庞大的防洪工程和微小的水井构成,“由国家建造和维修的大型防洪工程与由个别农户挖掘和拥有的小型灌溉井之间的对比,足以显示政治经济结构中的一个强烈对照,即庞大的国家机器与分散的小农经济之间的悬殊差别”[3],而“在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治水工程的规模,介于华北的大型堤坝和小水井之间。三角洲地区有渠道排灌系统贯通江湖。湖边、低地四周常有堤圩,为防洪、围田之用。这类水利工程需要数十、数百乃至数千的劳力,是一个宗族的组织所可能应付的”[4]。
不同的水利系统决定性地对社会和经济结构形态产生影响的这种观点,在水利史学的研究中也多有体现。冀朝鼎的《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一书通过水利来对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域变迁进行阐释。而人类学著作则更加强调水利社会的文化网络,力图达成水利管理目标的社会如何凭借宗教、宗族、娱乐等文化手段进行整合。在人类学视野中,水利赋予着农业社会多方面的社会与文化特征,主导着农业社会的组织规则,运行逻辑。无论是宗族与国家权力、权力与控制、,甚至道德观、通婚圈、文化网络等等都可以透过水利研究得其个中三昧。弗里德曼在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一书中,对中国边陲稻作农业社区的水利系统和宗族组织进行研究,得出宗族组织与水利社会的关联性假设,他说:“水稻的种植是使继嗣的地方社区易于将自己建立成为一个大的社区的条件之一”[5]。弗里德曼的假说受到来自他弟子巴博德的挑战,巴博德感兴趣的问题是“一个社区的水利系统怎样影响到该地区的社会文化模式,例如,冲突与合作、劳力的供给和需求以及家庭的规模和结构”,他通过研究力图表明“地方不同的灌溉模式能导致重要的社会文化适应和变迁”[6]。
格尔兹则在对巴厘水利社会的研究中,剖析了灌溉社会的政治逻辑,通过灌溉会社来透视巴厘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东方社会水利研究提供了一个社会上逐级分层、空间上散布四方、行政上非集权化、道德上实行强制性的仪式义务团体[7]。从对开弦弓村灌溉排水的观察中,敏锐地意识到水利与农民合作的问题。“水的调解是需要合作进行的。在灌溉过程中户的成员,包括女人和孩子都在同一水车上劳动。在排水时必须把一瑾地里的水从公共水沟里排出去。在同一瑾地里劳动的人是共命运的。因此便出现了一个很好地组织起来的集体排水系统”[8]。
正如姚汉源先生所期待的那样,水利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应该有一个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角度探讨水利及其互动关系的研究局面[9]。水利社会就是“以水利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区域性社会关系体系”。所以,挖掘当前中国普遍出现的农业社会水利缺失的社会肌理,纵深地探究维系水利延续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断绪,才能重新将当代水利放置于一个可能再生并可以维护生态良性发展的社会网络之中。
1949年之后,国家通过对农民进行了强有力的组织,借助资源调配优势,农田水利设施发展很快。198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家力量逐渐退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水利变成市场化、家庭化,农村水利社会出现了许多现实性的问题,水利社会的应用性研究成为三农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水利作为公共品,具有私人提供不经济,只能由一些农户联合起来提供的特征”[10]。水利利用管理的讨论牵涉到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如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间组织、私人市场化与重新“集体化”等等。
由于水利讨论牵涉国家、社会关系最多。主张通过市场化办法来解决微观水利供给问题的学者,多主张弱化政府权力,发挥市场化所带来的公正与效率[11]。主张强社会弱国家模式的学者借鉴国外经验,设计出农户用水协会组织这样的自治性质的管理机构,其具体结构是,由农户以村民小组或村为单位组织用水协会,由农户选举产生用水协会会长,由会长负责收取水费并组织农户灌溉[12]。贺雪峰、罗兴佐则通过调查指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普遍存在公共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当前农村水利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农民“原子化”,“缺乏社会记忆与缺乏社会分层”的社区,无法组织化地利用水利资源,由于合作成本高,国家提供的低成本水利资源无法与微观的农业用水户之间挂钩。罗兴佐、贺雪峰认为,在水利运作的管理上,由于宗族和宗教等传统力量消失,导致农村社区在公共品管理上缺乏道德监督,搭便车现象严重也是阻碍农田水利组织化的障碍。
综上,我们似乎发现,学者们似乎总是通过对某个或某几个水利社会的研究来构建一个宏大的阐释,其实,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综述,我恰恰要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区域,水利具有的意义,可能因此有所不同。这些不同能导致什么样的社会和文化地区性差异?这些文化和地区性差异,与中国历史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地区性差异之间,又有什么联系?若说传统中国社会围绕着‘水’而形成这些复杂关系,那么,这些关系是否对于我们今日的水利和社会起着同样重要的影响?问题等待研究”[13]。本文研究建立在我国北方某一旱地农村社区的调查基础上,通过跨时空的比较,来将这一地区面临的水利困境锁定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在探讨水利社会常用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国家/社会研究框架之外,引入生态纬度,为水利社会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在生态十分脆弱的北方社区,研究水利的视角既不能局限于传统水利社会的思路中,为水利不兴而哀叹,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社会的研究框架,将水利问题的解决寄托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前者多眼光锁定传统的水利自治管理模式,期望通过模拟传统水利社会中的宗族、宗教、娱乐等组织和道德规范来挽回当今水利社会的颓势;后者则陷入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中,对认识问题于事无补,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没有真正切中水利问题的关键。末级水利与地方性社会逻辑关联最近,遇到的问题也最有可能千差万别,无论是借鉴传统模式,还是讨论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都要根据实际出发,必要的时候转变思路,才是找到解锁之钥的良策。
二、历史脉络中的水利社会
我调查的地点福镇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西部偏北,距离市区行车要3个半小时。从赤峰进入大庙沿途有老哈河的支流,沿河而居的田地里可以种植水稻。当时我下去的时候,正值春天,插秧时节,看农民挑着嫩绿的秧苗下田插秧,顿觉有塞外江南之感。快到福镇,老哈河支流不再北流,陡然南下,山峰多了起来,地表水流则稀见,水田也绝不再见了。我所在的营子位于大庙北20分钟路程的地方,整个营子被一群群不高的山峰合围,山峰的南北隘口被一条来自外界的路穿过,这条路东南通赤峰,西北联结着娘娘庙、东山等等大大小小的乡镇、直到蒙古族比较多的巴林左、巴林右旗等地。路也穿行于村子,路是泥土路面,允许两辆面包车并行通过的宽度,村民沿路盖房,村子形成了狭长的一条,分东、西两部分。营子周围是村里的耕地,平地几乎都被开垦了,山坡上也部分地开垦出了一些农用地。近几年由于封山造林,不让在山坡上开垦耕地,由于耕地稀缺,还是有人偷偷地开垦,春天要是降了雨,就赶紧播种些谷子等抗旱的作物,要是一个春天都没有降雨也就荒废不种了。
营子当中有一棵大槐树,以它为界整个营子被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边是3组、4组,北边是5组、6组,我住在6组是位于营子的最北头。不少老人说,这个老槐树有些年头了。以前槐树旁边有口井,现在家家都打了机井之后井也废了,被添平了。干旱少雨困扰着当地农民,由于长年机井灌溉,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每当春耕灌溉水量需求大的时候,地头的机井总是不停地工作,地下水位突降,几乎家家的井都宣告干涸,人们只得治井来维持生活用水的供应,地下水位则继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每年因为春耕的灌溉,地下水的水位都要突降4米左右,我真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担心,一旦水没有了,该怎么办。这个春天,我和营子里所有人都等待着一场好雨,庙会开始的头一个星期,终于下了一场雨,整整下了一天的大雨使旱情终于得到了缓解。当地有一个小型的水利设施,叫红卫渠,曾经从老哈河支流引水灌溉,雨水充沛时,其水量可以形成一条宽达三十几米的河流。这个涂抹着革命色彩的渠,修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如今50岁往上的老人还记得当时父辈们是如何为之出力流汗的。和中国的其他许许多多农村一样,“自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该地区对水利建设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大大削弱,甚至于一些现有的水利设施的维护和保养都已经得不到保证,水利设施毁损和新的水利困难接踵而至”[14]。红卫渠也在七年前彻底被废弃不用了。
一眼眼机井密密麻麻地遍布整个村庄,村子南边有几家废弃的院子———因为水位下降,井水枯竭,而搬迁到了北边,村子在悄无声息地向北部蔓延,荒芜的南边则呈现了沙化的迹象。庄稼长起来了,其代价是大量地开采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天然植被遭到毁灭性地破坏,在村子里,除了几株树龄较长杨树还依然吐绿,几乎寸草不生。福镇基层水利陷入了多重困境,如政府公共资金缺位;水利设施的管理和提供基本实行承包制,导致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水资源利用出现严重的短视效应;农户组织无序,搭便车现象严重。就当地的生态状况看,用不了多久,打井取水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福镇的水利困境应该是全国农业区水利困境的一个缩影,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因以上因素而造成的公共水利设施瘫痪,分散利用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利”作为水存在于农业社会之本,水利总是被视为一笔重要的财富。无论对于普通农户,还是康庄之家,水利关乎土地收益。作为农业社会的利之所在,就维系在水的上面①。
水利可以使庄稼收成,转化为食物和货币以外,水利作为财富有时候表现得更为直接。1949年以前,地方社会水利管理系统将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源进行分派并实施货币化操作。事实上,水是可以买卖的资源的这种观念,一直植根于这个水利管理系统中。山西的《晋祠志》记载了这个方面的资料。“……讯之北河渠长据称:‘晋祠用水自古及今有例无程,每年先浇晋祠无程地,然后?及各村有程地”等语,据此则九口稻地原在应浇之例矣。王杰士居住王郭村,为南河四村渠长一十六年,越界强霸九口稻地水例,无钱不许灌浇,谓无例地也’”[15]。以及作为轮流供水体系的一个部分,渠长们向用水的村民收费,同时出售剩余的水。截至1916年,在数百年的时间内,花塔渠长一直按照每亩26文钱的比例收取费用,而所有用北河水灌溉的土地,则每亩增收50分文钱的费用[16]。这也是花塔渠长在夏季轮流灌溉结束后售水的标准价格。
甚至据传,当地有妇女出嫁,竟然带走了水利管理权,“传言:旧名邓家河,系东庄营邓姓经营河事。不知何年邓家有火需妇再醮,将《河册》随至北大寺村武家,遂凭《河册》自为渠长,东庄营人争之不得”[17]。妇女可以带走的财产中竟然包括了水利管理权,坐水利来渔利,确实可见,在农业社会,水利作为重要财富的事实。对这样的情况,刘大鹏在《晋祠志》如此评价:“灌溉麦田已毕,谓公事完竣,即许渠甲售水鱼利,此大弊也。夫溉麦已毕,仍系两程水,此水为村中公共之水,非渠甲可擅为己之水,胡为任其售耶?同为村人而有钱者浇,无钱者即莫能灌,事不均平,一至于此,殊可扼腕”[18]。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水利的兴败关乎一方土地的富庶与否,明清时期,山西洪山泉水域介休水利主宰了当地经济的兴衰。水利兴时,洪山泉域成为明清时代直至解放初期介休最为繁荣富庶的地区。到了“源涸难继”时,当地的经济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19]。
任何财富都需要血来祭祀,水利也不例外,越是农业发达的地区,对水的要求越强烈,常常会演化为暴力冲突。水利社会研究的学者大多会注意到,械斗贯穿于地方社会水利史的几条主线中,所谓“械斗之动,动于利也”[20]。刘兴唐注意到泉州地方志记载的帝国法令:“近闻漳、泉一带,百姓啸傲好斗。强宗大族,仗势多人众,欺压弱宗小族。……”械斗起因一是田亩之争,其次就是水利之争了,而且正是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和季节性,不易看守,所以更成为械斗的导火索。“世仇的操纵简化成一个体系,相互仇视的家庭时刻准备携带剑器和棍棒参加这些并不总是不流血的争吵。在这些地方,敌对的双方相距甚近,从事着他们的劳作和收获每一方都生活在对方的眼皮底下,不时地出现唤起心中仇恨的机会。假如一方在仇家的小块田地扒开缺口,将水放入自家的田地……两个村落的所有村民都卷入冲突之中”[21]。
如果说水利之利在于其财富性,那么水利之水就在于其公共性。在中国的各个地方,人们对水利管理遵循一个伦理原则,即公正。人们对这一伦理观念的价值表述是这样的:
问:植物为什么能生长?
答:因为有土地和雨水。
问:为什么?
答:因为它们从土和水内获得了能量。
问:雨水有能量吗?
答:有。
问:谁赋予雨水以能量?
答:雨水是由玉帝的下属———龙王创造的。雨水中含有龙王的力量。
问:为什么龙王要下雨?
答:水是万物之源,没有它人们便无法生存,龙王下雨以救人类。
问:当雨水尚未落地之时,它归谁所有?
答:尽管龙王按玉帝的命令行事,但雨水为龙王创造,所以归龙王所有。
问:雨水落地之后它是否还归龙王所有?
答:土、水为公(归大家所有)。[22]
对水利分配的公正原则的追求,促使人们在地方共同体为基础的单位,进行组织化的管理,在中国东南边陲的汉人社会,出于保护财富的需要形成了各种防御性组织,如弗里德曼认为,在该地区宗族存在的原因是由四个变量造成的,前两个重要变量为:水稻栽种需要水利的灌溉,稻作农业导致财富的剩余。而在中国北方地区,围绕着对水利的分配、保护和管理,则形成了以追求公正为目的的分层化社会管理机制[23]。“与中国南方及其他区域不同,宗族势力、乡绅集团在晋水流域水资源的争夺和祭祀活动中并没有显现出特殊的角色功能,而各村庄推举出的渠甲却有着无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重要的是,渠甲并不是宗族和乡绅的代表,相反则是某一村庄利益公共体的代表。……以村庄为共同利益的公共团体,才是晋水流域多村庄水利祭典中最重要的实际角色”[24]。地方志中对水利管理的记载,充分说明了人们是如何利用组织力量来对利益进行巧妙配置,以实现水利分配伦理中的公正原则。“山西地方使水溉田,每渠大都分别有长期固定之秩序,也有因时而定之序次。如此秩序或次序,时在从前特定的社会形势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乡村大众利益的需要,是围绕着公平合理的精神制定的,它基本反应了清代三晋农民的意愿,即民众主张有合理的灌溉秩序”[25]。
清代,三晋地区的民间社会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利管理系统,即主要是由拥有水利并列入渠册的农户来进行自组织管理。在临汾、赵城、洪洞地方,每个有相应规模的引水渠上都立有渠册,规定“水例”条款。遵照渠册规定,于每条渠道上设立渠长,具体操办河渠公务,下设水甲若干名,协助渠长工作,渠长和水甲皆由民选,按年轮换,属于一种差役。在普润渠上,各村夫头(由水田的农户代表,也由公选)人等限二月初一日俱至某村某庙聚集,公举有德行之长为渠长,总管夫役,每年轮流更替。每村仍举甲头(沟头)二人,巡水三人,分管该村渠事。一般渠上的组织机构有两个层次,渠长和水甲。选举渠长和水甲的时间一般在正月初至二月初,而各渠还有特别的固定时日。渠长、水甲有候选人,候选人称“夫头”。先由百姓选出,然后再由夫头集会,选出渠长和水甲。……各渠的渠长统筹渠务,预先布置水利活动,应用物料要制备齐全,及时召集水甲及夫头集议渠事,安排河道、渠堰工程。水甲时常巡查渠道,看守渠堤工程,并巡查情况汇报渠长。
每年开春,土地解冻时,渠长要通过水甲或沟头组织水户挑浚河渠。人员和时间规定很严密,如“每夫(几亩或几十亩定为一夫)每日拨夫二名,限十日内掏完。”“掏渠工竣,渠长择日传各夫兴工堵堰治水,引水如渠,挨次灌溉,不得有误,如此而已,有误科罚。”渠长及沟头拨派夫役,组织农户进行渠务活动,是根据“夫薄”分配劳力的。“夫薄”是按渠册所载条款订立的。各渠先编夫立册,然后再派役兴工。编夫的办法是按土地的数额来折算。受益多则付出人力也多,反之亦然。无论开渠还是筑堤打堰,所需经费皆由渠长自筹。……通常情况下,俱为用水农户集资自兴。有时农民自行组织,有时官府劝谕发起或督率组织。各渠所在村庄,除了均出夫役外,渠道所需和备用工程物料、雇募用款,一列在村民中摊派。河渠堤坝经费,除了按亩均摊外,有时一些官吏、绅士也捐献钱物。
各渠所属村庄之各段水田浇灌时,一般皆要轮使牌照,称为水牌。使水时将水牌立于界区,无牌不能浇。如丽泽渠规定“本渠上起置木牌一面,长二尺,厚二寸,阔一尺。木印一颗,长八寸,厚五寸。渠水流到时刻,并行水牌、水印、水历,预先交付。”有的渠道是用“沟棍”代替水牌,性质相同[26]。②
以上资料翔实地记述了传统社会地方社会水利资源管理状态。首先,地方社会是通过组织行为来进行水利资源的管理,并且通过管理水利强化了地方社会的组织性;其次,水利组织具备了良好的社会分层,社区精英承担了推动组织运行的责任,这些被民间社会推举出来的精英,同时也被官方赋予一定的权威,除了承担地方水利组织工作外,还负责税收等官方职责;再次,地方社会人们之间能够较为默契地分享水利使用中的伦理,即公平观念———将水利看作是“公共财富”,人们力图将水资源转化为自己的私人财富,同时也能够遵守习惯法中的共同约定,投入劳力,维护水利。农业社会的惯习化伦理,成为水利组织有序运行最为有力保障。最后,水利也成为了整个国家体系与地方社会发生关系的关节点,国家通过对地方水利组织的合法性认定,并且凭借官方权威来强化水利的公共性与公平性而博得地方社会的道义支持③。
格尔兹在巴厘岛的田野发现对我们理解农业社会水利组织的政治逻辑具有概括性的启发:人们关注最基层灌溉单位是否“合理”,然后逐级向上感知,……“(从分水闸到一块块的水田)在这一体系的每一个层次上,从最基本的层次到最综合的层次,存在着一种由分水闸与水渠确定的单位之间的互补性对立。在整个体系中,众多具有结构性对等意义的单位共同构建了一座逐级递升的用水权(管理)金字塔”[27]。
三、当代水利———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的转型
从清代的晋中水利转到当代———我所面对的内蒙古东部农业区,历史恰似流动着的水一样,带走了往昔那一幕幕因水利而被凝聚的世家大族、因水利而结下的血海深仇、因水利而祭起的水母、龙王、因水利而篆刻下的碑刻铭文
首先,与拥有发达水利文化的传统社会最大不同的是,当今农村农业收入占农户人均收入比重大大下降。就我调查的福镇,政府公布的2003年人均年收入为1090元,我所在大队当地人均土地面积为1·1亩,以种植玉米为主,当年玉米亩产约500-600公斤,当年玉米8月中旬收购价为0·38元,那么,人均农业收入最高为228元,占人均年收入比重约为12%,而占了人均收入比重百分之88%的部分则来自于非农业收入,即外出打工收入。在人均农业收入的228元中,我并没有计算生产投入的费用。当年春耕时期,我房东老两口耕种了三亩多的玉米地,花费灌溉费用64元。随着土地沙化日益严重,不可能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当地人早就意识到,依赖土地没什么出路,所以不仅年轻人,甚至60多岁的老汉,只要身体没什么大毛病的,都外出打工赚钱。人们对土地和水的关注越来越淡薄,很多人认为,种地只是在尽一点农民的本分,不指望着靠庄稼挣钱。同时,当地的农产品货币转换率也越来越低,每年种下的小麦几乎全部留作自己食用,玉米磨成粉以后,则与北部山区的农民换土豆粉和口蘑,粮食的商品价值很低。[31]
农民早已经被卷入市场化经济,依赖货币生存,但是土地却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民的货币需求,所以农民们不可能象传统社会的农民们那样,将注意力和精力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相应地,对于农民而言,水利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越来越微弱,水利对地方社会的维系能力下降。一方面是人才问题,众所周知,当今农村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即使是在村的能人,他的精力基本不放在农田水利方面。所以如必然活跃在传统水利社会中的地方精英———渠长、水甲、渠斗,现在则很难找寻。形成不了“社会分层”的社区,农民呈现“原子化”倾向,组织过程要付出极大的成本,这是许多“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的低关联社会村庄”无法成立地方水利自治组织的普遍困境[32];另一方面,任何组织系统的维系都会消耗成本,对于乡土社会来说,成本包含了两个层面上的意义,除了钱———这一硬性成本以外,还有柔性成本,如人际沟通,包括说服、监督、冲突、排斥、整合等。在农民心里,“掂量”该不该行动,所包含的考量,柔性成本的部分要远远大于硬性成本,在当地人的心里天平上,10元+合作成本>50元+零合作成本。表述在人们口中的说法是“懒得生操那分心”。对于北方旱地农村社会,农民选择不合作是出于理性的选择,选择荒疏水利也是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农业生态安全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分析与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模式下,农户保留自身对土地的所有权和承包权,将土地的使用权在主体上进行转让,这是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农业生态安全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生产力,在农业生态安全视角下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村土地与农业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
农村土地是农业生态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生态安全也是基于农村土地之上的。能够有效保障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力,使农村的土地能够处于一个健康、平衡、不受威胁的状态。农村土地与农业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农村土地利用的生态功能
农村土地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的重要媒介,农民通过土地来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生产出相关的农业产品。而农村的土地根据其使用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形式,这其中的每一种形式都有其固有的生态子系统,其生态子系统不但能够实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换,同时还能够与其他生态子系统之间进行相互的转换。因此,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的安全,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土地上的土壤资源、水资源、农业产物以及其他多种资源之间的和谐发展,农村土地在形式用处上进行转变,其中的生态子系统也会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而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安全,也正是保护了农村土地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力。
1.2农村土地利用的粮食安全功能
农村土地上的粮食安全一是指粮食产量的安全,二是指粮食质量的安全。粮食作为农产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其质量与产量上都是社会中每个人所关注的问题。而对于粮食的产量需要对其种植土地的数量有着一定的要求,粮食的质量则需要对其种植土地能否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保护农村土地的耕地数量也是满足了人类对于粮食的基本需求,而在土地流转上也需要基于农业生态安全的视角下来进行流转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村土地的质量与数量,并保证高产。
2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长治市政府一直大力提倡在农业生态安全视角下来进行农村土地流转,但由于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以及土地流转发展的还不够成熟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在现阶段农业生态安全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生态安全严重失衡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这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双重关系。而随着长治市城镇化的建设越来越深入,城镇化的建筑已经使得农村土地在流转上的用途逐渐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土地流转几乎只存在于农与农之间,现在部分农村土地流转则转为非农业的建筑上。而用于建筑之上则会破坏土地中的生态平衡,影响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生态安全之间的严重失衡。
2.2土地流转之后的“非粮化”倾向
“非粮化”主要是指农村土地在流转之后,在不改变其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在种植粮食以外的经济作物上。“非粮化”本身不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但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频率越来越高,农村土地“非粮化”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截至目前,在山西省的部分地区农村土地“非粮化”的现象已经超过了60%。这也就使得可种植粮食的土地面积减少了,严重影响了粮食的产量。
2.3土地流转后形成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以山西省长治市中的土地流转情况来看,农村土地的使用者只会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使得部分人在进行农产品工业化的生产时,对土地进行掠夺性的耕种,导致地力耗竭,土地的质量渐渐衰退,对于土地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很严重的破坏。
3农村土地流转的策略
3.1严格控制“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现象出现
应当严格控制农村土地“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现象发生,不能够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安全。在山西省的部分地方政府很容易在土地流转中出现越位、错位、缺位等现象,盲目追求土地流转的规模与政绩,过度干涉土地流转的进程。因此,政府应当在农村土地流转中起到导向作用,加强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土地流转用途的管理,严格整治以农业生产的名义进行土地流转,却在土地流转之后转为其他用途的现象发生,并对其采取强制管理及处罚等措施。同时,还需要大力宣传农业生态安全的内容,提高人们对农村土地生态平衡的认识,使人们能够了解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改变以往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观念,只有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才能够使人们能在农业生态安全的视角下合理的进行农村土地流转。
3.2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规则与制度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农村土地进行合理流转的基础所在,通过法律与规范能够有效的约束土地使用者的各项行为,能够在土地流转之后的使用过程中重视农业的生态安全。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规定时,需要站在农业生态安全的视角下并结合长治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合理的分配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区域,在保护农村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加强省内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同时,政府还需要规范整个土地流转市场,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规则,让长治市内的土地流转能够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并按照政府所制定的市场规则合理的进行土地流转,提高转入方与转出方之间的责任意识,让转出方在土地流转对象的选择上能够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并与转入方签署相关的合同协议,也让转入方在农村土地的使用中能够受到合同协议的约束,从而将农业生态安全贯彻到土地的使用中去。
3.3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
由于部分人在进行农村土地使用时,只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利益的驱使下,将土地转为非农业用途。因此,当地政府需要对农业生产进行一定的补助,但由于目前长治市农业补贴采取的是“补贴随户走”的模式,这种模式没有真正的将农业补贴与土地用途相挂钩,使得农业补贴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农业生产者的头上。农业的补贴政策应当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通过农业生态补贴制度的完善,将农业补贴与土地用途联系起来,使农业补贴能够正真的落实到农业生产者的头上,以此来促进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动力,同时也能够在土地流转中让更多的土地使用加入到农业生产的活动当中,防止土地流转“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现象发生,促进生态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
4结语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87―01
一、涉农专业类学生的特点分析
涉农专业类的学生既具备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行为特征,同时又具有自身专业学习的独特心态,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底子薄、基础差,初中文化课基础知识不扎实,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很少受到教师及家长的关注和表扬,心理封闭性强;同时,他们内心空虚、外表称强,在自我发展、学习生活、求职择业等方面比较盲目,因此组织纪律松散,属于“双差生”范围。另一方面涉农专业类学生在学习方面还存在着“学农心态复杂”的现象。
(一)“学农心态复杂”的纵向分析。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类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过去),在学校接受的又是农业类专业知识教育(现在),毕业后大多又将回到农村(将来),这种纵向发展的结果,使学习农学类专业课的学生心态矛盾重重。首先表现为,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反差。由于农业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系统,它生产的过程比较缓慢,效益的直接性不明显,加上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艰苦,社会上农民地位低的观念依然存在,学生从自己父母那里看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入的不均衡等。另一方面旧知识体系与新技术力量存在着反差。职业学校采用通用的专业课教材更新速度慢,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地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水平,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农心态复杂”的横向分析。面对纷繁复杂和飞速发展的社会文化、城市环境和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目前,我国农村和城市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存在很大差别,加之农业产品价位低、增幅小、环境差,而从事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报酬高、环境优越,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职业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动摇了学生学习农学类专业的信念。
(三)“心态复杂”的综合分析。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从电视、网络和身边的人和事中,耳闻目睹了农业科技项目成果,曾激起他们对农业类专业的朴素感情,但城乡差别、农业生产的环境和社会地位,又使他们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定位时发生了倾斜;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推进,使学生看到了农业的希望和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辉煌,然而现实生活的困难和人们的社会观念又使他们产生了自卑感与失落感。多种心理不平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动荡性的学习农学类专业课态度,忽冷忽热,飘浮不定。
二、对策探究
(一)在教学方法上案例引导,设计、规划学生的专业目标,激励和培养学农自信心。鼓励他们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做最好的自己。在农学类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要通过互联网、中央电视台的农业频道等媒体,宣传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国内外农业设施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成功案例,唤起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信心,激发学习农学类专业技术的勇气。
(二)在教学内容上深入浅出,补充、复习学生的缺位知识,提高和激发学农兴趣。农学类专业课一般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在教学中要体现行动导向,重点讲述作物栽培、动物养殖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和达到什么标准”。
(三)在教学态度上关注差异,深化、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和形成团队精神。一是及时利用“闪光点”。“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一旦发现落后学生的优点和细微进步,就大加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二是及时辅导,释疑解惑。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在课余时间,多关心和辅导学习落后的W生,争取所讲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堂堂清、周周清和月月清。教师应该多和学生联系,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对于没有理解的环节和难点,再进行一次个别辅导和讲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三是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共处”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农学类专业技能课作为一种竞技活动,既能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合作意识,是培养学生竞技素质的有效手段。在专业课技能训练中,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与落后的学生结对帮扶,对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建议;教育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635?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16-03
教育生态学的核心在于把教育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因子紧密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统一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教育生态学突出整体价值、注重全面联系、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整体的、动态的研究视角。本文将依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阐述教师发展内涵,分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一、教育生态学下的农村教师发展内涵
教育生态学认为,人的发展应以培养创新意识的自由人为目标。教师个体首先是一个自然人,有其作为自然人的内心情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即为:回归生命,关注生命。对于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平衡、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来阐述。
1.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中,教师个体首先是一个自然人,他有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我们往往只重视其作为教育者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作为自然人而应有的方面。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将教师回归一个自然人,对教师作为自然人的个性和需求予以充分尊重,实现从“工作体”向“生命体”的有机结合。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以寻求教师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
2.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第一,平衡性。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平衡是教师在其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保持自身知识、能力、思维、行动等方面的稳定和平衡。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大教育生态中的一部分,有自身的生态意识,也存在生态平衡的问题。因此,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是在教师、专业发展和环境三者之间,实现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和有机关联性。第二,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性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同样要求教师个体的持续发展。教师发展实质上就是与其生命系统协同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有意识、持续、系统的终身发展过程。要处理好教师专业发展系统与社会环境和大教育环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生态关系,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环境的合理和谐,使得教师专业发展得以持续。
二、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分析
1.不适宜的生态氛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不好。教师个体是一个自然人,有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需要生存的营养和环境。在生态系统里,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常常不是简单的直线联系,而是复杂的网络关系,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生态链。就目前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一是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畅。农村教育缺乏一个积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二是学校的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很多农村学校还停留在单一的制度管人层面,管理缺乏科学性、人文性,很难使广大教师处于公平、公正、公开竞争之中,教师缺乏集体责任感,很难真正形成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三是教师的待遇制约教师专业的发展。农村教师由于社会地位低下、收入偏低,对自己价值和社会地位的估计太低,缺乏自信心,很难使广大农村教师专心从业,幸福地从教。这些都不利于农村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
2.不合理的社会群聚性,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社会群聚,不论哪一种教育群体都有自己最适当的群聚度,不适当的密度会对教育群体的活动和效能发挥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专业发展局限在传统封闭半封闭的继续教育系统中,脱离现实的教学生活与实践,也会使教师产生局部生境效应。勃朗弗伦纳认为每个人直接生活的小系统对人的发展影响最为直接和重要。与教师专业实践最为密切的“小系统”,农村教育生态环境使广大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表现为:首先,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淡薄。不少教师只把教师当作一份职业,敬业精神不强;一些教师自我要求不严,业余时间沉迷于扑克、麻将。其次,普遍缺乏专业发展规划意识。多数农村教师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缺乏规划,丧失了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再次,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更加薄弱。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中有一半获得了中级职称,但他们获得高级职称的机会很小,他们不愿参加或被动参加各种培训,不愿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靠行政力量来推动,缺乏自主性。
3.限制因子的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不强。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认为:生物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总有某一因素对其新陈代谢起着制约作用;如果这一因素缺乏,就会延缓或限制生物的生长和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而言,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起到限制性的副作用。与城市教师相比,由于受经费、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往往将专业发展对象锁定为城区学校教师群体,甚至是城区重点学校教师群体,推动名师工程,忽视了广大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大多数农村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不尽合理,教育科学知识僵乏,只关注课堂教学,忽视自身科研能力;还有,很多农村教师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欠缺。因此,农村教师的自我修正能力不强,其包括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诊断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1.营造开放式生态氛围,激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生态学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成功地生存下来,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只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依据生态学原理,教师专业发展是生态进化的过程,是在自然、社会、规范和心理四种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复合的生态环境中生成。因此,必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开放式的生态氛围,激发教师内在动力。首先,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教师处身其中,感受身心的愉悦;其次,给予教师鼓励和宽容,让教师在理解和包容的氛围中感受职业的幸福。通过自然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增强他们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实现专业发展上的自我更新和超越。
2.实施发展性评价,保障农村教师专业整体发展。根据竞争排除法则,生物之间的竞争结果并不必然是优胜劣汰,也可以是协同进化,不同的结果取决于生态位的分化。在学校教育生态环境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发展生态位,每个教师的角色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的,教师之间竞争和协同。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教师专业评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评价重在权威性和奖惩性,注重结果,缺少人性化。发展性教师评价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规律。由此,我们要以教师的差异为教师评价的基本依据,建立形成性评价制度,重视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评价;采用发展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将教师的需求与学校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倡导激励性评价,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完善校本培训,实现农村教师可持续发展。每个人直接生活的“小系统”是对人的发展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学校教育生态环境是与教师专业实践最为密切的小系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如何尊重教师生活的“原生”生态,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校本培训打破了教师专业进修从理论到理论的闭锁式小循环,充分考量教师与真实情境中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从“人工”情境到“生态”的回归。校本培训将成为农村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学习型校本培训养成农村教师专业角色意识,通过实践型校本培训培养农村教师专业情意,通过案例型校本培训提高农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不断缩小教学情境与实践生活情境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最终实现农村教师可持续发展。
4.构建新型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群体和谐共生。共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自组织现象。共生理念强调一定生态环境中同一物种之间、不同物种之间、有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共存共荣的关系。教师文化的形式体现于教师与同事之间特定的联系方式。现代教师文化体现教师合作的开放性,提倡自然合作,在互动中获得彼此支持,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群体共生的发展,我们要激活农村教师的合作意识,培育合作互动的工作理念,构建教师专业合作的资源平台,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远程网络教育为平台,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作为教育生态主体的农村教师在新型的文化背景下和谐共生,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使自己的工作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艳玲,王立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5).
[2]胡洁雯.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1).
[3]宋秋英.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河南职业师范技术学院学报,2006,(3).
[4]李明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2,(10).
近年来,高科技信息化的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基础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一种全新的、深层次的混合学习模式翻转课堂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课程改革的热点。翻转课堂(Flappin}u Classroom)也称“反转课堂”,是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重新构建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摆脱了传统“课上传授知识+课下内化知识”的教学手段,把课堂和课下活动完全翻转。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款完全免费的应用在智能终端的即时通讯服务应用程序,它可以通过公众号平台、朋友圈、群聊等方式接收推送信息,实现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信息的传播,用户可开设公众号,建设公众平台,且微信具有可开发性川。截至2017年4月,腾讯微信宣布微信月活跃用户已达到8. 89亿,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微信的使用率极高川。笔者对教学班级的调查显示,100%的学生手机都安装了微信软件,并把它作为主要的交流通讯工具。因此,笔者试图将微信平台和翻转课堂相结合,并将其用于基础生物化学教学,便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达到共享资源,并且可以进行实时有效的交互活动.
1基于微信平台的设施专业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将微信公众平台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用于基础生物化学教学,笔者选取 2015级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共61人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1创建微信公众号,搭建学习平台任课教师首先申请一个用于此次教学改革实践的微信公众账号,名称为“农大基础生物化学”,利用公众号推送学习任务,并将教师制作的课程学习资源按教学进度上传至微信公众号上,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同步练习题、案例讲解、精彩视频等,并定期更新资源库,供学生使用。同时创建了“生物化学”微信班级群,打造一个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可以随时与教师互动互享的网络平台。
1. 2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口标设计单元学习任务,通过收集整理学习资源并设计制作微课。根据基础生物化学教学口标,将课程分为两大部分,即静态生物化学和动态生物化学。其中静态生物化学包括糖、脂、蛋白质、核酸、生物大分子复合物和酶;动态生物化学包括生物氧化、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和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控。对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并设计任务单,包括教学口标、教学重l从难l从、教学课件、预习任务单、同步练习题等。教师根据教学案例录制10 min内教学视频,将关键知识ii讲解到位,并且设置一定的互动环节,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在上课前通过微信平台相关学习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预习。教师同时利用微信平台推送主题博文、实时新闻、科学研究成果、前沿资讯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1. 3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后,在课前自己选择时间和地l从,根据教师的预习任务单自主安排学习计划。通过观看相关学习主题的课件和视频结合教材,对难以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观看,并将疑难从记录下来;通过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通过微信群聊进行交流讨论,将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可进行实时在线交流。
1. 4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讲解,并对重l从和难l从部分进行课上讨论。学生在课前根据预习任务单要求已经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可以选择性听课,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活动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分组讨论、探究问题、完成练习、学习成果交流等方式。通过师生的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将个性化指导和集体性辅导2个方面相结合。
1. 5课后总结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后强调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思考的方式取代了传统教学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用于课堂知识l从的巩固学习。学生通过微信群在线跟任课教师或者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讨论,也可以通过微信聊天功能与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结果反馈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并对教学结果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基于微信平台的设施专业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基础生物化学微信教学系统的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共有50名学生参与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在线调查,收回调查结果50份。调查结果显,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学生欢迎,其中有40%的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说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30%的学生觉得微信平台的基础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说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75%的学生愿意继续这种教学模式,说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得到学生的认可,具有可实施性。
(一)扶持范围
三峡库区的种植、养殖等生态农业项目及农产品加工和配套储藏、批发等流通设施项目,只要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都应该属于国家投资扶持的范围。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果园、蔬菜、食用菌、苗木、茶叶、花椒、胡椒、药材等种植类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生猪、鸡、牛、羊、鱼类等养殖类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生态观光、立体种养等综合类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以及以上各种农产品的加工、储藏、批发等配套建设项目。
(二)扶持对象
国家投资扶持对象主要包括:第一是三峡库区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我们的调研发现,三峡库区每个县市目前都已经培育了数十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在促进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业龙头企业还存在生产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国家投资的大力扶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从而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共同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三峡库区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8亩,如果由农户独立组织生产销售,不仅成本高、产量低,而且市场风险特别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统一组织生产资料的采购,统一组织科技培训,统一进行市场开拓,就可以大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量,显着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民的市场风险。第三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农民。生态农业园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同,国家投资扶持的对象就会有所不同。在“公司+农户”模式下,园区农户已将土地租赁给龙头企业,部分人外出务工,部分人成为龙头企业的雇工,生态农业园完全由龙头企业投资,并由龙头企业承担全部的经营风险,国家投资扶持的对象就是龙头企业;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下,龙头企业一般是从事农产品加工业务,他们会向基地的农户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提供良种等部分生产资料,并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基地主要还是由农户自主投资、自主经营并承担经营风险,那么龙头企业和农户都应该是投资扶持的对象;在“农村经纪人+农户”模式下,生态农业园由农户投资建设并自主经营,农村经纪人主要通过农产品的购销业务获取利润,并没有参与农业园的投资,只有农户才应该享受投资扶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成立的互助组织,他们服务于全体社员,统一购置农业生产资料,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对农户的增收致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国家投资扶持主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对象。
二、中央财政投资扶持的内容
国家资金应该主要用来扶持农业园区具有社会公益性或社会正效应的项目和部分资金需求量较大的项目,因为农业园的经营者往往不愿意或无力投资这些项目。根据这一原则,国家对农业园的投资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道路交通、土地整治、农田水利设施、电网改造、农业技术推广设施、气象服务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作物种子、种畜禽、牧草种子、食用菌菌种、兽药、农机及零配件、蔬菜大棚、高科技杀虫设备、水产苗种、渔药、农机渔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购置;三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活污水处理利用池、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配套设施建设、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等建设、环境监测设施等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四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业技术推广、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粮油储存设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植保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渔政渔港、保护性耕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三、中央财政投资扶持的方式和条件
(一)扶持方式
目前,国家财政资金对农业投资的扶持方式主要采取国家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奖励四种方式,而《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规定,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根据三峡库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特征和库区生态农业园建设发展的要求,国家财政资金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建设发展的扶持,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分别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四种方式。
1.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运用国家资金投资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具有广泛公益性而且没有财务收益的项目。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道路交通、土地整治、农田水利设施、电网改造、农业技术推广设施、气象服务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和环境监测设施等部分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效应,单个农业园业主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本不愿意也无力投资建设,而这些项目的建设完善对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只有依靠国家资金的无偿投资去完成。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三峡库区大部分县市的生态屏障区的基础设施还非常薄弱,农业园的经营者普遍反映道路交通、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是阻碍他们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主要的难题。
2.投资补助
投资补助就是为调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降低他们的资金压力,按照他们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一定金额给予现金补助的投资扶持方式。这种扶持方式在前期的帮扶过程中采用得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在后期的帮扶过程中,应该继续对生态农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给予投资补助。
3.贷款贴息
贷款贴息的主要扶持对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是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弱质产业,农业龙头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收购农副产品等生产经营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是解决自有资金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高额的贷款利息成本会吞噬企业微薄的利润。通过贷款贴息方式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既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提高其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让更多的资金需求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又可以降低农业龙头企业的投资成本。
4.奖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园的发展要想实现预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的应用,所以应该对生态农业园的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给予相应程度的奖励,对采用新的生产技术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业园也给予奖励,以调动农业园经营者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的积极性。
(二)扶持的条件
1.预期效益良好
生态农业园的运营效益可以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来评价,申请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生态效益是首位的。在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园,首要的目标就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面源污染,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生态农业园正常运营后园区的生态环境必须比建园前有所改善,也就是生态农业园的生态效益必须为正效益才能获得国家的投资扶持。
2.具有一定的规模
受制于中国的农地集体所有制,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单个家庭的农地面积一般都在10亩以下。不论是从生态效益角度还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模式都无法发挥大规模集中经营的规模效益。建设生态农业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推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国家资金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投资的扶持应该鼓励或者引导这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才给予投资扶持。但是,鉴于三峡库区的经济基础和地形地貌特征,这个规模标准不宜过高。而且可以制定多个规模等级,对不同规模等级的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的扶持力度不同。
3.享受国家投资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是农民自发的组织,是一个非盈利性的机构。
4.接受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符合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的相关建设标准。
5.接受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有最低经营年限约束,未达最低经营年限停止经营的生态农业园,要根据未满年限的长短补偿国家投资。
6.接受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建立合理的移民收益保障机制,以确保生态农业园的发展能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赵桅村;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1 赵桅村概况
赵桅村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滇中腹地,玉溪市大营街镇南面,海拔1620m,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6℃,适合种植水稻、烤烟、小麦、油菜、蚕豆等农作物[1]。赵桅村一直是老烟区,依托红塔集团发展烟草产业是赵桅村农业生产的重点,烟草产业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种植烟草对土地土质的破坏巨大,连续种植烟草会造成土地很难种植其他作物。自2007年以来赵桅村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烟草种植采取轮作制,选取合适的经济作物发展轮作种植,已形成以葡萄、冬桃、鲜花等为主的特色高原农业。
2 玉溪市赵桅村生态农业合作社运行模式
宏升现代烟草专业合作社、云原冬桃专业合作社、亮之上冬桃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生态农业联社模式。烟草种植期间以宏升现代烟草合作社管理为主,在冬闲时期以云原冬桃专业合作社、亮之上冬桃专业合作社为主。亮之上葡萄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是赵桅村符合生态农业标准的。亮之上生态种养模式是典型的中国南方“猪-沼-果”模式,葡萄的种养实行“高宽垂”生态模式,即宽窄行、等株距,采取宽行种粮、窄行种草、果园里面建沼气池、沼气池上面养牲畜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宽行中间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套种洋芋,窄行里种植桃仁草。葡萄园中间的猪舍养殖有100余头猪,另有5个沼气池在院子中央。这5个10m3的沼气池承载了2.67hm2葡萄地的肥料灌溉,地里套种的洋芋每667m2产量约为2t[2]。窄行里种的草不仅可以保水,还能拿去喂猪,而猪的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后作为肥料灌溉葡萄地。葡萄生产中所需的肥料以多合作社内部猪舍沼气池发酵的粪便为主,在当地农科所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施肥时间、施肥浓度安排。
目前合作社拥有近2.67hm2葡萄种植基地,每年葡萄2次成熟达到每667m2产1.3t以上。采用生态种养模式,每667m2只种植280株,所需化肥是以往的1/10,所需劳动力是一半,每667m2成本仅需3000~4000元,比传统种植模式节省一半以上。而且采取“高宽垂”的种植模式,实现双向挂果,产量可以增加1倍。加上生猪养殖收益、套种洋芋及种植桃仁草的收益,这种生态种养先进的生态种养模式收益是传统种植收益的3倍左右。同时,生态种养模式也解决了赵桅村的秸秆处理问题。通过2a的前期投入和集中管理,目前亮之上葡萄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葡萄已与江苏的收购方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葡萄品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3 玉溪市赵桅村生态农业合作社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1 农民观念落后
以葡萄种植为例,红塔区葡萄种植面积达800hm2,而采用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的只有66.7hm2,不到总种植面积的1/10。将传统模式改为生态种养模式每667m2仅需1000~1500元,后期收益是传统模式[3]。
3.2 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很难施行
生态农业合作社经营对于农业生产整个过程的要求都较高,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往往在技术、管理方面很难胜任。赵桅村云原冬桃合作社的生态发展明显没有亮之上葡萄专业合作社的生态发展完善。
3.3 财政支持不足
目前,我国合作社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合作社的各项立法和政策支持还不够完善,发展生态农业前期投入较多,还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赵桅村亮之上葡萄专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均为村委会成员,在村委会立项、层层上报、级级获批情况之下才筹得合作社扩大经营的资金。
3.4 销路问题
以亮之上葡萄专业合作社为例,自成立起每年葡萄成熟,江苏的种苗合作商家会安排人员收购,对符合其标准的葡萄进行包装、装箱运往江苏,剩余的部分在本地市场上销售。而亮之上同收购方并没有签订收购合同,收购标准及价格也有收购方决定,合作社方面销路单一,议价能力很低。
4 赵桅村生态农业合作社可持续运行的对策
4.1 扩大生态农业合作社宣传力度
农户由于教育水平的局限,对于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参与生态农业合作社的意愿很低。扩大生态农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推广成熟的生态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对生态农业合作社的扩大发展至关重要。
4.2 健全生态农业合作社服务体系
发展生态能力合作社需要广大农户的参与,同时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加强国家对生态农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合作社生态发展中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科技服务、培训指导等,村委会、科技站、农经站、农村信用社等农村服务机构要发挥联动作用,建立健全对生态农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及流通服务。
4.3 构建生态农产品多渠道销售平台
通过举办生态农产品展销会、开展农超对接项目等为生态农产品寻找销售渠道。建立健全订单销售模式,为生态农产品提供安全、稳定的销售渠道,减少销售风险。
参考文献
[1] 红塔区气象局办公室.红塔区基本概况[J/OL].云南气象工作网,2008.http:///Modules/Document/infoShow1.aspx?kid=117263.
[2] 李杏.生态种养模式在红塔区悄然兴起[J/OL].玉溪新闻网,2012(05).http:///xw/sdbd/1261959.shtml.
作者:史阿宝 丁奎敏 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由于一些农业生态园在建成后,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造成园内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1],生态知识缺乏,对园区的发展缺乏长远的合理规划,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生态园建设,不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造成园区建设和服务没有特色,种养种类和数量规模不合理,甚至存在服务质量差,管理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园效益的提高。
加强经营管理,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与国外相比,我国现有的生态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在东部沿海地区已颇具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园已成为必然趋势。加强对我国农业生态园的管理,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态园符合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2]。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和发展应该注重高素质管理团队的培养,加强对管理理论的知识的学习,加强行业间的经验和知识的交流,才能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合理布局种植和养殖,制定规划种植种类和数量规模,使农业生态园区向着循环农业和集约化农业的方向发展,实现对园区科学规划和管理,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探索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和发展在积极吸收国外和先进地区的农业生态园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按高效示范、观光旅游、生态循环的定位引进项目,探索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农业生态园在带动农业收入、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增收及生态建设的作用,实现农业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现代农业生态园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村社会化大生产,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农业产品生态化的问题,从而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快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建设,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要建设农业生态园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业生态园的科技含量,是生态园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同时,还要推进农业生态园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促进研发基地的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和支持园区加快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利用,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传统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引进扶持高新技术的农业企业的发展,扩张农业产业链、产品链和技术链,增强现代农业生态园的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走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道路。加强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生态效益生态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在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布局种植和养殖,并合理高效地制定种养种类和数量规模,进行循环农业生产和集约化农业生产,并与旅游、观光、休闲相结合,用生态理念科学管理,提高生态效益,这是现代农业生态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地制宜,加强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在生态农业园的开发与建设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塑造出与当地经济、文化、社会适应相协调的,与人们生活水平相一致的的旅游品牌,注重提高品牌质量的提高,同时要突出地方特色,把农业生产、科技、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产品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和可参与性,开发有特色的旅游精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3]。实现专业化、生态化的科学管理现代农业生态园中,由于项目多、员工多等原因增加了管理难度,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者要注重增强专业化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对园区管理的同时,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利用资源,切忌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4]。
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对于振兴地方经济,统筹区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当中,要注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提高生态园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规划、管理、营销三方面制定农业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推动生态农业向高效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